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篩檢
共找到
3496
筆 文章
-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廣篩住院病患發現確診!亞東醫院:研判病患兒子先染疫
新北市板橋亞東醫院昨晚爆出病患確診,陪病兒子也確診。亞東醫院今日透過新聞稿指出,院內比照三級警戒規格,嚴格執行篩檢,除了全院員工每週普篩,本周開始對住院超過7日病患進行篩檢,因而驗出確診者,緊急採檢第一、二層接觸者19人均為陰性,僅確診病患兒子為陽性,因而研判為兒子先染疫。亞東醫院表示,該名確診者1月4日住院,因上次護理師確診,亞東醫院緊急進行普篩全院5000人,雖篩檢結果皆為陰性,但院方仍積極的擴大篩檢,並針對醫院裡住院超過7天的病患採檢,因而篩出無症狀的確診者,現已收治在亞東醫院的專責病房,同時也匡列接觸者共19人,包括醫護4人,該確診者家屬3人,還有其他亞東醫院員工12人。院方後續再透過新聞稿說明,該名陽性病患Ct值22,緊急篩檢家屬,同病室病友與陪病人員,病房護理師等均為陰性,因為全院員工與周邊病人家屬皆為陰性,僅有確診病患兒子為陽性Ct值28,研判應為兒子先染疫,不過仍需要疫調確認。另外,院方指出,該病患與之前染疫護理師為不同樓層不同病房,亞東會配合疫調,繼續進行相關檢測、清消作業。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不是看病採檢確診!亞東醫院:護理師確診擴大篩檢病患
新北市板橋亞東醫院日前有護理師(案17967)確診,亞東醫院曾對全院5000人普篩,結果皆是陰性,至今仍未找到感染源,不料昨晚傳出有病患確診,連陪病的家人也染疫。對此,亞東醫院說明,該名確診者為無症狀的感染者,1月4日住院當時採檢為陰性,因亞東護理師確診,院方除了普篩全院員工外,也針對住院超過7天的病患篩檢,因而篩出這次的確診者。亞東醫院表示,該名確診者1月4日住院,因上次護理師確診,亞東醫院緊急進行普篩全院5000人,雖篩檢結果皆為陰性,但院方仍積極的擴大篩檢,並針對醫院裡住院超過7天的病患採檢,因而篩出無症狀的確診者,現已收治在亞東醫院的專責病房,同時也匡列接觸者共19人,包括醫護4人,該確診者家屬3人,還有其他亞東醫院員工12人。至於是否為院內感染,院方表示,目前仍待釐清感染源。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6條感染源仍不明 「春節過年指引」將出爐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昨天新增十三名本土個案、廿五名境外移入個案;桃園、高雄疫情仍然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共有六條感染源不明傳播鏈,其中桃園三例足跡連不上讓指揮中心比較關心,目前正積極疫調防堵,這兩天會公布「春節過年指引」讓國人安心過好年。陳時中說,昨天本土個案較少是因為桃園自貿港區無新增個案,但「沒驗出不代表能掉以輕心」,因為該檢驗的人沒有全部來;遠雄自貿港區防疫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說,昨採檢二六一九人都是陰性,意味疫情沒從加值園區擴散到其他作業區,但八二八人採檢未到,已要求各公司負起責任。旗津婚宴廟會暫喊卡高雄有一名住在旗津的男學生剛參加完學測就確診,同試場接觸者二一四人被匡列,高雄市府除了加強旗津防疫措施,婚宴、廟會一律暫停,市長陳其邁還說,旗津只有三成五社區民眾前往篩檢,會請里幹事、里長挨戶通知,港區相關人員收到細胞簡訊未依指示前往採檢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三千至一萬五千元罰鍰。昨天新增本土個案為四男九女,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七十多歲,其中桃機相關群聚增三個案,皆為解隔採檢驗出;南桃園新增三例不明感染的確診個案,包括一對三歲和六歲的幼兒園姊妹,因出現感冒症狀,就醫採檢陽性;另名龍潭五十多歲退休男性,同樣因症狀就醫而確診。境外移入傳染台南嬤 感染源不明的圓山飯店群聚再添一人,從事房仲男子(案一八三七五)的客戶確診;宜蘭礁溪長榮酒店群聚,確診員工(案一八四九五)的一名家人也染疫。台南市出現一例由境外移入個案引發的本土個案,一名阿嬤因照顧國外返台染疫的家人而染疫。另一例是住在善化的五十多歲女性,接觸高雄港群聚個案而感染;高雄港群聚事件新增四確診,包括外包商同事、家人。目前不明感染源個案可分為六條線,分別為圓山飯店員工家人群聚、宜蘭礁溪長榮酒店群聚、桃園大湳市場母女、桃園孕婦及昨天確診的桃園小姊妹、龍潭退休男子;陳時中表示,桃園三例足跡還連不上,讓指揮中心比較關心。社區陸續出現不明感染源個案,加上國際疫情嚴峻,年後防疫警戒是否升級?陳時中說,國際疫情嚴重,台灣個案相對零星,目前仍處研判期,觀察幾個群聚事件是否擴大,這一、兩天會公布「春節防疫指引」,供民眾參考遵循。帛琉旅遊升三級警告境外移入新增廿五名個案為八男十七女,年齡介於十多歲至七十多歲。前日首見帛琉返台確診個案,雖為當地住民,非旅遊團團員,但陳時中宣布,帛琉即日起升為第三級警告,比照其他國家入境管制,入境均應附航班「前兩日核酸陰性報告」及預訂「檢疫居所證明」才可搭機來台,並適用春節檢疫專案。「帛琉旅遊泡泡」形同破滅,陳時中說,已經取消一月廿九日相關航班,此後航班依照合約處理。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不明感染源!桃園染疫男 竹北無罩歡唱五小時
台北、桃園昨天都出現不明感染源的確診個案。某雜誌男編輯因曾和確診男房仲看屋,被匡列採檢後確診,他廿一日曾到台北一○一參加LV男裝活動,陳柏霖等九名男藝人在場,衛生單位至昨晚仍在匡列、疫調。桃園則有一名退休男子曾到一竹北一家知名小舞廳歡唱五小時,因沒有隔間,當地居民憂心引爆疫情。確診男房仲為圓山飯店西點女廚師的哥哥,曾至Kitchen 66廚房、有間火鍋、皇池溫泉、潮肉壽喜燒等餐廳用餐,鑑於飛沫、接觸感染多,餐飲足跡風險較高,已將四處列為高風險場域;另外,男房仲日前曾帶雜誌社男編輯去看屋,男編輯在匡列隔離期間PCR陽性確診,Ct值十九點四,疫調發現他廿一日到台北一○一出席LV男裝活動,住新北板橋的他足跡遍及雙北捷運站,到昨天深夜仍在疫調。另外,北市昨公布兩名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確診個案足跡,兩人曾於十七日到台北信義計畫區寶麗廣場、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遠百信義A十三、微風信義等七家百貨,也曾搭乘成葛瑪蘭客運、國光客運、台鐵往來台北宜蘭,其中一人廿三日曾經回花蓮的爺爺、奶奶家,衛生單位擴大匡列、採檢。桃園市昨天新增七例本土個案,其中三例感染源不明,包括就讀同一幼兒園的姊妹、一位退休男性;由於退休男子廿一日曾到新竹縣尖石鄉泰崗部落和朋友泡茶下棋、廿三日到竹北一家卡拉OK歡唱五小時,全程沒戴口罩,居民十分擔憂疫情擴散。據了解,竹北這家卡拉OK是當地知名的小舞廳,雖然位置偏僻,也沒有女陪侍,但假日生意很好,座位區間沒隔開,完全開放式空間,當地居民十分憂心出現類似「北部茶室風暴」。新竹縣衛生局已要求卡拉OK停業二周清消,同時匡列卅九名接觸者居家隔離,仍在採檢當中。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小姊妹為六歲、三歲,姊姊先發病,接著是妹妹,兩人均前天採檢,昨天確診;由於兩人就讀同一所幼兒園,已完成三百五十位師生採檢。住龍潭的五十八歲退休人員感染源也不明,同樣是前天採檢、昨天確診,已匡列四人居家隔離。昨天有三例是隔離期滿篩檢確診,包括華盛頓幼兒園確診幼兒的女性家長及兩例先前居服員乾妹的職場接觸者延伸個案,由於都在居隔,對社區威脅較小。還有一名廿歲女性,因曾與確診的宜蘭礁溪飯店員工餐敘,已匡列十八人居隔採檢。鄭文燦認為,這例相關感染源還要經過疫調,它就是一個傳播鏈,重點是要把所有人都匡列出來。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市旗津區類三級警戒 婚宴廟會暫停
高雄港疫情傳播鏈昨天新增四名確診者,疫情不僅擴散到台南,還有參與學測的男考生確診;考生家人是高港群聚確診者,同場考生、用餐備考接觸的師生及考場人員二一四人被匡列,其中同校師生八十餘人雖快篩陰性,但仍被以防疫巴士載到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家人及考生錯愕說:「隔離十四天,家人不能一起過年了。」今年學測廿一到廿三日舉行,住旗津的男考生廿一日發病、廿四日確診,Ct值廿一點二;市府匡列二一四人,其中八十餘人昨天傍晚六點接獲通知返回學校集合,由防疫巴士載到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家長們十分不捨,學生們則相互打氣,希望彼此都沒事。高雄疫情嚴峻,市府昨天宣布即日起十四天,旗津區防疫加嚴,婚宴、廟會一律暫停,餐廳必須使用隔板、實聯制,卡拉OK及小吃部唱歌都要戴口罩,形同類三級警戒。市長陳其邁表示,一定要守住社區防線,除普設社區篩檢站、廣發細胞簡訊,進出風險區者要配合三階段採檢,也禁搭大眾交通工具及出入人潮擁擠場所;他說,旗津只有三成五社區民眾篩檢,將請里幹事、里長一家家通知,未依指示篩檢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三千至一萬五千元罰鍰。面對這波疫情,市府在旗津、前鎮漁港設站擴大篩檢。前鎮漁港西岸碼頭及小港臨海新村漁港辦公室旁昨天湧進不少篩檢人潮,一旁還有剛進港的遠洋漁船正在卸貨,和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形成對比。交通部長王國材昨到高港視察防疫,要求對登船管制、交通船管理和現場人車進出管理三面向要盤點強化,登船前檢查業別身分、防護裝備,完成登船登錄才能由港務公司人員帶領登船。港務公司說,人員下船後一律快篩,確認陰性才能離開,違反規定者的公司將受罰,未配合篩檢將送交警察、衛生單位處理。另外,日前從高雄返回台北傳染給母親的高科大男大生,昨確認基因定序是感染Omicron菲律賓病毒株,與高雄港區群聚感染病毒株相同。212天零本土破功 台南增兩例台南連續二一二天沒有本土個案後,昨天新增兩例。一例為七十多歲婦人,照顧從美國入境、未滿十八歲的確診外孫女而染疫,一名送餐親友居家隔離。另一例是住善化的五十多歲女性,她十九、廿日到高雄接觸高雄港群聚個案,廿一日返回台南,廿二日出現咳嗽等症狀自行就醫,之後去逛年貨大街並到安定、善化用餐,直到廿四日獲知高雄友人確診才通知衛生局,四名親友被匡列居家隔離,十一名診所、餐飲店人員自主健康監測。台南市長黃偉哲呼籲廿三日上午八點半到十點半曾逛新化年貨大街的民眾若有症狀要盡速篩檢。他說,民眾未落實實聯制可能造成疫情破口,未來未落實實聯制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罰三千到一萬五千元。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默沙東抗新冠口服藥來了 台灣防疫三支箭全到齊
新冠變種Omicron本土疫情狂燒,好消息是,首批口服抗病毒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正式抵台,讓台灣防疫三支箭「篩檢、疫苗、藥物」全到齊。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這代表在防疫上多了一個可近性的武器,是最後一塊拼圖,未來若輕症個案數急升,可利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集體治療,減少醫療量能負擔,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可能性。使用該藥 我亞洲第二國默沙東口服藥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緊急授權EUA、第一個在台進行臨床試驗、又在過年前抵台,成了亞洲除了日本外,第二個使用該藥的國家。適用於發病五天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且臨床上不適用其他治療選擇的成人輕度至中度COVID-19確診者,治療後降低病毒量減少傳播的機會。林氏璧指出,COVID-19疫情延燒了兩年,一直都沒有很好的抗病毒藥,即使瑞德西韋可用於早期治療,防止病情進入到重症,但需要注射沒有口服藥方便;單株抗體在經過病毒不斷的突變,對付Omicron不太可行,那麼兩款口服藥物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及輝瑞Paxlovid就成了新的武器。不過,藥物也非完美無缺,默沙東口服藥不能用在孕婦及兒童,輝瑞口服藥則是複方成份,需要擔心與其他藥物的交叉作用,韓國就因用藥考慮因素多及沒有明確指引,使用量大幅減少。林氏璧認為,這些條件確實讓醫師小心使用,希望國內有治療指引協助醫師,也由於療程只有五天,這些問題應該可以被解決。新冠口服藥 適用高風險很多人認為COVID-19口服藥,未來就像對付流感的抗病毒藥一樣拿回家吃,林氏璧解釋,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克流感是有症狀就吃,可以縮短有症狀的時間,但COVID-19的口服藥,不只早期使用,還需要是高風險者才適合,因為這是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收案條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防止住院的機會,雖然輝瑞和默沙東兩種藥物臨床試驗中做出的防住院效果數字不同,但效果都不錯,目前很多國家都開始使用,相信臨床實證數據過一陣子就會發表。雖然口服藥的設計是減少住院,但目前台灣的狀況,恐怕患者仍得住院治療,一旦,罹患人數增加治療計畫會跟著改變,林氏璧指出,有可能就是無症狀者在家休養隔離,但需要吃口服藥者會集中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面對這波疫情,林氏璧強調,疫苗仍要打好打滿,打滿三劑可以減少九成住院機會,現在再加上藥物的使用能再降低重症風險,兩者相輔相成才有機會與病毒共存。
-
2022-01-2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症致病機轉及新冠致死率皆與腸道細菌有關?
春節將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撲朔迷離,但大家還是忙著準備年貨及年菜,不管傳統菜市場或大賣場,仍有人潮爭相採購(雖然因有線上購買人流稍減)。在大啖美食及家庭團圓的歡聚時節裡,營養學者專家及相關醫師們也適時提醒民眾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才不會吃出毛病。其實我們腸道有五十兆的微生物(統稱微生物菌種),雖然總重量才1.5公斤,但比我們人體細胞(30兆)還多,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的影響非常廣泛,比我們想像來得更重要。甚至與許多疾病都有高度的相關性。美國政府更因此投入巨額,執行「人類微生物組計畫」(HMP)的研究。舉凡,發炎性的大腸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相關疾病、免疫疾病,連與精神相關疾病如憂鬱、焦慮及自閉症都與腸道菌有關。最近很多研究指出,癌症之致癌機轉亦與腸道細菌有關,特別這兩年多來的新冠肺炎之致死率亦與腸道菌之種類及數量有關。因腸道菌相之研究牽涉太廣,本文特別將癌症及新冠肺炎與腸道細菌的關係歸納整理與讀者分享。(1)今年1月在相當權威之醫學期刊Cancer Discovery的封面,就是用一個指環的圖示,做此期的重點闡述。指環的圖示就是綜論「癌症的特徵」(Hallmarks of Cancer)的新近進展,作者是瑞士Agora 轉譯癌症研究中心的Douglas Hanahan(道格拉斯•漢那)教授,他曾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obert A. Weinberg,在西元2000年及2011年分別在細胞(Cell)之期刊,闡述癌症六大特徵及十大特徵,而在今年又增四項,共十四項特徵,其中一項就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腸道菌相之多形性,其與癌症有密切關係,尤其乳癌與大腸癌有很多相關研究,一致認為腸道菌之種類與其代謝物,在致癌及癌化過程均有關係。一般而言,人體腸道會存在和平共處的正常微生物,當其數量及種類減少,會被一些致病性病原菌取代造成失調現象(dysbiosis),進而造成很多疾病,其中癌症亦是其中一種。(2)在乳癌方面,除了腸道細菌的影響外,還有乳腺組織過去認為是無菌,但目前的研究證實,乳腺組織本身可經由乳汁、皮膚、甚至有腸道的細菌,經由腸道易位(translocation)再經血液循環跑到乳腺組織。而且其菌相在正常乳腺組織,良性乳房腫瘤及乳癌組織均有不同,甚至不同乳癌的組織亞型,或是因停經前後罹患乳癌,其菌相也不同。在去年9月高雄醫學大學侯明鋒教授在「實驗及分子醫學」期刊亦收集267位乳癌患者之糞便細菌,並做精密分析,發現年輕乳癌患者以Bacteroides fragilis菌較多,而年長乳癌患者以Klebsiella pneumoniae菌居多,如以14種腸道微生物標記偵測,停經前乳癌患者以α-diversity下降很多。這些結果證實在致癌過程中,治療期間及預後,均有關係,將來如果改變腸道菌相對乳癌之治療必有更大之進展。(3)至於大腸癌之致癌機轉,一般認為腸道菌群,會利用腸道菌群之細胞壁抗原及對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如產生IL-1β及TNF-α等),另外就是衍生毒性代謝物(如產生苯酚、硫化物及亞硝胺等) 。荷蘭Tjalsma等人提出「駕駛與乘客模式」(driver and passenger model),正常黏膜時期有所謂的駕駛病原菌(driver),或叫做驅動病原體,造成黏膜增生與息肉生成;原本共存在腸道內的乘客病原菌(passenger pathogen)卻因癌化微環境改變而造成大量增生,反而和駕駛病原菌競爭,形成乘客病原菌主客易位。在此模式下,大腸直腸癌糞便及黏膜所分離出來的病原菌可能只是乘客病原菌,而非真正的駕駛病原菌。目前關於可能造成大腸直腸癌病原菌研究很多,當中比較確定者包括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脆弱類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解沒食子酸鏈球菌(Streptocuccus gallolyticus)以及產硫細菌(Sulfidogenic bacteria)等,比較可能產生大腸直腸癌。(4)近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進行,篩檢、疫苗、抗病毒藥物相繼問世,各國均有染疫確診者,但症狀輕重不一,致死率亦不盡相同。名古屋大學副教授平山正昭之研究團隊分析日本、美國和芬蘭等10國共953人的腸道細菌。在去年他們發表的醫學期刊(PLOS One)發現,截至去年2月,染疫死亡率低的南韓、日本和芬蘭,擁有柯林斯菌的受試者比率較高,達34%至61%。墨西哥、義大利、美國、比利時和英國擁有柯林斯菌屬的受試者僅4%至18%,染疫死亡率較高,所以如何飲食改變菌相或服用某種益生菌也許可降低新冠肺炎之致死率。結語綜上所述,世界各國之專家學者發現腸道細菌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牽涉範圍極廣,本文所述癌症及新冠肺炎,乃其中之一、二而已。導致這些疾病其原因可能與「發炎」及「免疫」有關。特定的細菌所釋放的內毒素及其他有害分子會經腸壁「滲漏」至血液中,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進而造成發炎,產出很多發炎物質,對身體造成傷害。這些菌種,有些好菌,有些壞菌,如何維持動態的「均勢」與「平衡」,才能免於癌症的發生,亦可使新冠肺炎的免疫力增強,減低死亡率。
-
2022-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疫情狂燒 口服藥抵台完成防疫最後拼圖
Omicron本土疫情狂燒,好消息是,首批口服抗病毒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正式抵台,讓台灣防疫三支箭「篩檢、疫苗、藥物」全到齊。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這代表在防疫上多了一個可近性的武器,是最後一塊拼圖,未來若輕症個案數急升,可利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集體治療,減少醫療量能負擔,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可能性。默沙東口服藥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緊急授權EUA、第一個在台進行臨床試驗、又在過年前抵台,成了亞洲除了日本外,第二個使用該藥的國家。適用於發病5天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且臨床上不適用其他治療選擇的成人輕度至中度COVID-19確診者,治療後降低病毒量減少傳播的機會。林氏璧指出,COVID-19疫情延燒了兩年,一直都沒有很好的抗病毒藥,即使瑞德西韋可用於早期治療,防止病情進入到重症,但需要注射沒有口服藥方便;單株抗體在經過病毒不斷的突變,對付Omicron不太可行,那麼兩款口服藥物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及輝瑞Paxlovid就成了新的武器。不過,藥物也非完美無缺,默沙東口服藥不能用在孕婦及兒童,輝瑞口服藥則是複方成份,需要擔心與多種藥物的交叉作用,韓國就因用藥考慮因素多及沒有明確指引,使用量大幅減少。林氏璧認為,這些條件確實讓醫師小心使用,希望國內有治療指引協助醫師,也由於療程只有五天,這些問題應該可以被解決。很多人認為COVID-19口服藥,未來就像對付流感的抗病毒藥一樣拿回家吃,林氏璧解釋,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克流感是有症狀就吃,可以縮短有症狀的時間,但COVID-19的口服藥,不只早期使用,還需要是高風險者才適合,因為這是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收案條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防止住院的機會,雖然輝瑞和默沙東兩種藥物臨床試驗中做出的防住院效果數字不同,但效果都不錯,目前很多國家都開始使用,相信臨床實證數據過一陣子就會發表。雖然口服藥的設計是減少住院,但目前台灣的狀況,恐怕患者仍得住院治療,一旦,罹患人數增加治療計畫會跟著改變,林氏璧指出,有可能就是無症狀者在家休養隔離,但需要吃口服藥者會集中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面對這波疫情,林氏璧強調,疫苗仍要打好打滿,打滿三劑可以減少九成住院機會,現在再加上藥物的使用能再降低重症風險,兩者相輔相成才有機會與病毒共存。
-
2022-01-25 癌症.抗癌新知
別輕忽身體警訊!十大癌症最新統計:新發癌症人數增加超過五千人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107年增加5,123人。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108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比107年多1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口腔癌為58歲、子宮頸癌為57歲、乳癌及子宮體癌為56歲、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7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及子宮體癌多1歲,子宮頸癌早1歲,其餘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7年相同。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大腸癌(2)肺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皮膚癌(9)胃癌(10)子宮體癌,與107年相比較序位相同。 十大癌症排序之男性肝癌與口腔癌互換 女性肝癌和子宮體癌互換 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4,109人,108年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5.4人,較107年增加4.1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 、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7年相較肝癌與口腔癌序位互換。 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7,145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92.7人,較107年增加8.0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07年相比較,肝癌和子宮體癌順序互換,其餘序位與107年相同,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口腔癌、食道癌發生率為女性的11至16倍 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與食道癌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1.4倍與15.8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 國健署提醒民眾透過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 肝癌標準化發生率連續10年下降 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近年呈下降趨勢 經政府、醫界、學界與民間團體長期合作努力,推動B肝疫苗接種、B、C型肝炎篩檢及健保給付治療等,肝癌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由98年每10萬人中39人,下降至108年每10萬人中有27.7人,已連續10年下降。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由103年最高點每10萬人中有23.2人,下降至108年每10萬人中有22.1人。 國健署與各部會及民間團體合作,積極推動檳榔防制策略,包括:提供戒檳服務、口腔癌篩檢服務、建構無檳支持環境、透過衛教宣導增加民眾知能及跨部會合作,18歲以上成人男性嚼檳率自96年17.2%降至107年6.2%,降幅逾6成。 別輕忽身體警訊!及早就醫開始治療 近年來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國際間無實證建議對前述癌症無症狀者進行篩檢,若民眾察覺自身有以下異常症狀,請務必就醫並遵循醫師指示,及早診治。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狀或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甲狀腺癌: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 子宮體癌: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 防疫更要防癌!積極篩檢顧健康! 依WHO及實證醫學證明,四項防癌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攝影、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口腔癌死亡風險;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 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除了配合政府相關防疫措施,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從資料中顯示男性接受篩檢人數較女性少,以致失去早期發現機會,罹癌風險會相對增加。女性乳癌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鼓勵符合篩檢資格的朋友重視健康,積極接受癌症篩檢顧健康。 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可至全國癌症醫療院所查詢及接受篩檢,或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篩檢資格,相關篩檢訊息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進行查詢。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也不要慌張,應儘速至醫療院所進行複診,掌握自我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癌可預防,國健署:50歲起定期篩檢降死亡風險 .癌症新增破11萬人!防癌不可少植化素 賴基銘:蔬果空腹吃最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Omicron像感冒如何分辨?醫揭主要症狀有哪些
台北市防疫旅館與桃園機場傳出Omicron群聚感染事件,特別是桃機一案有擴散到社區的疑慮。尤其是確診個案傳出曾前往歌友會舉辦的千人餐會,有多位當地民眾前往篩檢站,且不少人有症狀時,就擔心自己感染Omicron。國內爆發本土群聚 醫師頻被問「我得Omicron了嗎?」基層醫療協會秘書長羅源彰分享,近期不少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患,都會問他「我感染Omicron了嗎?」羅源彰除了詢問足跡等TOCC,只能回答「要篩檢才能知道。」顯示不少人擔憂自己的健康狀態;另外,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陳昶宇醫師臉書分享,5日上午門診看了不少呼吸道症狀,令他憂心;加上不一定會發燒,且沒有嗅味覺異常,因此建議有疑慮者直接去做篩檢。還說「有呼吸道症狀者就不看了,直接去忠孝篩檢站做篩檢。」廣為人知的是Omicron傳染能力強,但致死率不如「前輩」Delta病毒株,世界各國回報染疫死亡人數不多;另外症狀偏輕症,與流感或一般感冒類似,且不如前幾項病毒有「嗅味覺異常」這個標準症狀。具體而言,有哪些症狀?Omicron症狀與流感相近 使得判斷更困難陳昶宇表示,Omicron的主要症狀有「嚴重的鼻塞流鼻水」、「頭痛及可能合併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尤其吞嚥時會不舒服」、「較為嚴重的疲累虛弱」。實際上這些症狀與流感相近,才使得判斷更困難。國內出現首例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為去(2021)年12月10日16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中的其中1例(案16829),自非洲南部史瓦帝尼,轉機南非入境,在當地曾有醫療機構活動史。世界衛生組織(WHO)去(2021)年12月12日公布,變異株Omicron的傳染力比Delta還要強,且會削弱疫苗的效力,所幸重症機率較低。南非醫師觀察發現,除了發燒、疲勞,感染Omicron後,許多患者夜間盜汗情況嚴重,衣服枕頭全濕。同時根據外電報導,南非當地醫生皮萊(Unben Pillay)表示,平均每天為數10名新冠患者看診,但至今沒有患者病情惡化,近期新冠肺炎患者都能在家中療養身體,多數人在10至14天隔離期內康復,其中還包括年長患者、合併其他疾病的重症高危險群,顯示Omicron引發的症狀較Delta溫和。如何降低Omicron感染風險? 可能需要第4劑或更多劑疫苗至於臨床症狀,皮萊(Unben Pillay)在南非衛生部記者會表示,Omicron所引發的症狀,與目前已知其他變異株同之處在於患者容易出現夜間盜汗,有些人睡衣和枕頭、棉被全都濕透。其他症狀有咳嗽、發燒、疲勞,以及劇烈身體疼痛,與流感相似。皮萊強調,已接種疫苗者感染後症狀通常較輕微。總結以上,可能症狀有盜汗、鼻塞、流鼻水、頭痛、全身痠痛、咳嗽、喉嚨痛、倦怠。該如何有效降低Omicron感染風險?一篇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的研究表示,若這種變異株確實削弱疫苗效力,可能需要第4劑或更多劑疫苗來提供額外保護,且可能需要新配方。(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莫德納第三劑副作用與第二劑雷同? 專家解析「全身、局部反應差異」 ·防Omicron普通口罩不見得能擋!室內用餐如何自保? 醫揪「1大關鍵」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王必勝:自貿港區今2採 定有陰轉陽
昨天本土病例雖然僅有十五例,但是桃園、高雄及宜蘭疫情仍是熱點,高雄港群聚案昨天再增八例,累計五十例確診,屬第二、三波感染,桃園新增三例本土,一例為聯邦銀行員工父親解隔前確診,另二例與亞旭電腦群聚有關。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群聚感染案,昨天增加四例,累計五例都是酒店員工。桃園遠雄自貿港區防疫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更說,昨天確診數低是因沒有大型採檢,今天自貿港區加值區二採一定會再有陰轉陽案例。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自貿港區清零計畫將擴大到第三層相關業者。高市衛生局表示,昨新增八例仍與高港「新光輪」群聚相關,高雄港區疫情擴散,市府大範圍採檢,連日來在港區及旗津、小港、前鎮等已採檢一萬八千人,中島「紅區」檢出六人陽性、社區篩出五人。市長陳其邁叮嚀居住地或工作地在旗津的民眾,務必自主快篩。市府已要求有呼吸道症狀者就醫一律篩檢,患者在診所戶外就診後返家快篩再回報結果,但不少診所認為Omicron症狀與感冒混淆不清,確診民眾就醫可能傳染他人,衝擊醫療量能,病人也可能怕被篩檢而諱疾忌醫,建議有症狀者先到快篩站快篩,「源頭就分流,大家都有保障」。桃園昨天新增三例本土,王必勝指出,有些人在一採時是潛伏期,今天加值區二採相信會有不少確診,昨公布的確診人數低是因為沒有大型採檢,不是說風險已經降下來。鄭文燦表示,自貿港區清零計畫要一層層擴大,除了加值園區三千人,昨擴大採檢第二層貨運站四千五百人,未來第三層相關業者都要採檢。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爆發群聚感染,昨天增加四例,累計五例都是酒店員工;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疫情未擴大。北市圓山飯店女廚師確診後,房仲哥哥和友人互懷疑對方是傳染者,北市府擴大匡列,發出一五四二通細胞簡訊。兩案感染源仍不明。陳時中說,宜蘭動作快,把防火線做起來,「看起來疫情未擴大」。宜蘭縣府昨天也緊急在礁溪國中增設篩檢站,為有疑慮的當地民眾擴大檢驗,也呼籲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快去篩檢。
-
2022-01-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維持2級警戒…全國口罩加嚴 醫院長照禁探病
長榮鳳凰加4 感染源不明昨新增十五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卅六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個案大幅減少,可能因周日篩檢人數較少,「雖然覺得慶幸,但危機還沒有過。」現在最需釐清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北市圓山飯店等兩起不明感染源事件,另桃園和高雄群聚規模較大,為防疫「重中之重」。儘管疫情嚴峻,但陳時中仍宣布,一月廿五日起至二月七日(農曆初七)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相關措施大致不變。不過,原本僅限北北桃地區醫院及長照機構暫停探視措施,以及嚴格口罩禁令,今起擴及全國。防疫等級未升級,讓即將迎來春節旺季的餐廳及旅宿業者都鬆了一口氣,不過指揮中心強調,餐廳若未落實實聯制,且限期未改善,將不得內用。高雄港增8例 擴及第二層昨新增十五例本土個案為十男五女,年齡介於十多歲至五十多歲,包括高雄港群聚事件新增八人、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新增四人、遠雄自貿港區新增兩人、桃園聯邦銀行群聚則增加一人。陳時中表示,高雄和桃園為規模較大、廠商複雜的群聚事件,高雄港群聚新增八人,包括同職場或親友等六位親密接觸者,及港區旁一家販賣雜貨的商店母子兩人,已擴及第二層。園區「還會有不少人確診」桃園遠雄自貿港區昨才新增兩人,但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說,「相信還是會有不少人確診」,因為有些人一採時還在潛伏期,可能陰轉陽;陳時中呼籲,一月十日後曾赴園區、曾在亞旭及鴻佰兩公司工作、尚未採檢者,應盡速採檢。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再新增四例,為最早確診主管的女友以及三名員工確診。陳時中表示,宜蘭礁溪飯店及北市圓山飯店感染原因仍然不明,「現在有一點點線索」,需要再驗證。帛琉2例首見 非泡泡成員昨新增卅六例境外移入個案,為廿一男、十五女,其中首見自帛琉入境的個案,共兩人,陳時中指出,個案並非「帛琉泡泡」旅行團成員,而是當地居住的一對母子,這兩天將開會研議帛琉回台的相關檢疫措施。在醫院禁止探病方面,陳時中說,陪病以一人為原則,目前入院第一次提供公費篩檢,如果陪病者第二劑接種未滿十四天,自二月一日起,住院首次就須自費,且每周定期自費篩檢。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阿北在找你!柯文哲:收細胞簡訊民眾快去篩檢
台北市房仲哥哥、圓山飯店女廚妹妹及母親一家三口和友人都確診,北市府匡列數百人,發出上千細胞簡訊,要求收到的民眾盡速篩檢,市長柯文哲今天在臉書表示,「是你嗎?」「最近你去過這裡嗎?我在找你」。北市府高度關注這起家戶感染案,也就是案18375、18396、18441及密切接觸者的狀況。柯文哲說,這三例被匡列居隔237人,其中52人採檢結果呈現陰性,185人檢驗中。另外,案18396的職場也安排450人進行篩檢,目前都是陰性,陸續採檢中。柯文哲今天在臉書表示,「是你嗎?」「我在找你」,儘管今天台北本土0、境外移入12例。不過柯說,幾位個案出入較多餐廳,待的時間也很長、風險高,衛生局已升高層級。除了原本被匡列的人以外,北市再發出1542筆細胞簡訊,給在1月18日至1月22日有到 kitchen66、 有間火鍋、皇池溫泉、潮肉壽喜燒的民眾,請收到簡訊的民眾儘速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中興、仁愛、陽明、忠孝院區、關渡及萬芳醫院7家北市醫院免費PCR篩檢。柯文哲說,疫情緊張,為了減少接觸傳染風險,再次呼籲大家勤洗手,吃飯後,口罩戴上再慢慢聊天,口罩拿下後要放入口罩收納袋盒,不要放桌上,還有趕快打疫苗!柯說,北市有加開追加劑春節接種站,明天上午九點開始就可以上台北市的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早打早安心!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遠雄自貿港加值區明天2採 王必勝:一定有陰轉陽
遠雄自貿港區防疫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今天下午在現場指出,明天是加值區的2採,相信還是會有不少確診的狀況,所以要求明天加值區的員工,只要不是在集中檢疫所,所有人都要到場接受採檢,而且一定會有陰轉陽的狀況,因為有些人在1採的時候是潛伏期,看看會不會有發病的狀況再做後續的管理。加值區1採時約採檢3000人遠雄自貿區確診人數至今天已經累計102人,王必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受訪表示,今天採檢時間到下午5點,其中一個站下午4點過後已經採檢1600位,結束後還要統計相關數字。他認為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的確診人數降低,是因為正好沒有大型的採檢,並不是說風險已經降下來,而且今天做的採檢是遠雄自貿港價值區以外的採檢,理論上確診數應該不會太多,但還是要看實際的結果。王必勝說明現在遠雄自貿港區就是在做阻隔的工作,把確診者找出來,另外就是匡列隔離不要再跟社會接觸,用這樣的方法一圈一圈清乾淨,方法沒變,第1次篩檢就有就有7家公司有確診者(桃園市最近統計為9家)只是多少的情形,第2次篩檢就要看原先沒有確診者的是不是一樣沒有,沒有的就做好相關管理,看是不是都改善。桃園市防疫團隊曾表示遠雄自貿區至少要3採,王必勝補充時說明這是概括的講法,鄭文燦市長已經有方向性的說明,實際作業還是要根據風險不同做分別。王必勝不諱言自己一直都抱持清零的希望,以遠雄自貿廠區而言,當然希望完全清零恢復安全,預估最快也要3周,社會上的清零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看擴散的程度,這部分他就沒辦法估計。
-
2022-01-24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新冠流感化是必然趨勢?面對Omicron變異株的8個觀察
國內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八二例,其中桃園自貿港區亞旭電腦廠迄今共有七十例確診,今天自貿區萬人篩檢,高雄亦有十例確診,兩萬人採檢,疫情升溫,民眾恐慌,三級警戒呼聲再起,到底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大家都非常關心,本人剛好收集相關近日之醫學文獻,稍作整理,以客觀方式將心得與讀者分享:1.去年(2021年)12月14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期刊,Lin M等人綜合全世界九十五項研究,收集共近三千萬人的資料,發現無症狀確診者約40.5%,而根據南非及英國官方數據發現Omicron之無症狀感染率更高,可能高達80~90%,所以除了疫苗以外,非藥物介入措施亦要嚴格執行。2.根據今年元月19日在Lancet由IHME(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是這二年來幫忙白宮建構疫情觀測模式,非常準確)主任Christopher JL Murray在其評述裡面特別提到,很多國家的感染數量是去年同期十倍,但住院人數並沒有增加,所以包括Murray在內全世界各國相關專家均認為接種疫苗,確實可減少Omicron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3.從Murray的評述裡,他預測全球COVID-19大流行會在不久後結束,大約在今年三月,他還預測到時候全世界50%人口將感染Omicron變異株,他認為Omicron集合多種變異株的突變,受到感染可以對其他變異株產生保護力,因此可以幫忙民眾建立免疫屏障,預防以後產生的變異株。4.在Lancet(刺胳針)這篇評述中,他又提到,確實Omicron傳播力極強,雖然在這流行期間,有80%戴口罩,感染率減低10%,所以建議要施打疫苗。5.台大公衛所陳秀熙教授預測,如果台灣每天施打第三劑疫苗二十萬劑的話,亦可在今年二月初結束疫情,每天施打疫苗十五萬劑的話,可在三月初控制疫情,每天施打十萬劑的話,流行將持續,若每天施打五萬劑,則流行將無法控制。6.綜觀全世界,雖然還有像大陸、紐西蘭仍然執行清零,但其他國家已採行與病毒共存策略,也有國家採行較密集的篩檢,而且認為確診後五天的病毒量已大減,美國亦考慮縮短為五天的隔離時間,這些都是基於與病毒共存的因應措施。7.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指出,目前狀況已經具備了快篩、疫苗及口服抗病毒藥物,追求清零,不切實際,而且造成人心恐慌及經濟重創之慘況,我們要有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與調整。8.Murray指出,今年冬天在北半球,因COVID-19疫情死亡率與2017-2018冬季嚴重的流感相似(當年美國52,000人死於流感,平均1,500/天),所以新冠肺炎流感化是必然趨勢。綜上所述,當今之計,我個人認為Omicron的大流行,終將結束,變成地區性流感化(endemic)是將來走向,應該是審慎樂觀,但國人這些年來非常配合之非藥物之公衛措施(NPI),仍然非常重要,尤其第三劑疫苗的施行,應達80%以上。還有要備齊Pfizer及默沙東的抗口服病毒藥物,在防疫不鬆懈的原則,厲行疫後新生活相信Omicron疫情不會肆虐台灣,願天佑台灣!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住宿長照機構禁訪視 新住民採檢陰性才可入住
因應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除醫院禁止探病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住宿式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外,禁止訪客探視;新住民不論是否接種疫苗需自費採檢陰性才可入住。指揮中心自今天起調整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新冠肺炎應變措施,重點說明如下:一、訪客管理:除例外情形暫停探視。例外情形經機構同意可探視者,應出具訪視前3天內採檢之自費篩檢陰性證明。二、新進住民管理:新進住民不論是否已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須配合以下兩項措施,包括:(一)均須出具入住機構前3天內採檢之自費篩檢陰性證明;(二)依機構人員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應接種劑次14天以上比率,採取對應之管制措施:1.如為工作人員達90%以上且住民達80%以上之機構,自入住機構次日起14天內避免參加團體活動;2.如為工作人員未達90%或住民未達80%之機構,則自入住次日起隔離14天,或自入住次日起隔離7天,於第7天進行自費篩檢,陰性者可解除隔離,但仍須避免參加團體活動,之後於第14天再進行1次自費篩檢。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請各類住宿式長照機構務必落實執行「第2級疫情警戒期間住宿式長照機構COVID-19強化管制措施」及指揮中心公布之COVID-19相關措施指引,並鼓勵完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基礎劑12周後之機構工作人員與住民儘速接種1劑追加劑疫苗,以提升個人及群體免疫力,確保工作人員及住民健康安全。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來襲!即日起除例外情形 醫院禁止探病
因應Omicron來襲,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調整住院相關等規定,即日起禁止開放探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除例外情形經同意探病,因出具探視日前三天的抗原快篩和PCR檢驗證明。陳時中表示,因應社區傳播風險提升,為確保醫療機構對疫情的因應及保全醫療量能,自即日起調整以下醫療應變作為:一、探病管制:全國醫院除例外情形,禁止探病。符合例外情形經醫院同意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探病者為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者,以公費篩檢;未完成者,以自費篩檢。探病者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二、住院病人入院篩檢:全國醫院之新住院病人,無論有無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預定(非緊急)住院者,於入院前3日內公費篩檢;緊急需住院者,於入住病房前公費篩檢。住院病人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三、住院病人之陪病者管理:全國醫院之陪病人數以1人為原則。陪病者無論有無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預定(非緊急)住院者,於入院前3日內篩檢;緊急需住院者,於入住病房前篩檢;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公費篩檢限1名。未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每周定期自費篩檢,且自111年2月1日起,入院改為自費篩檢。陪病者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前述篩檢。四、醫療照護人員管理:(一)專責病房及採檢人員:可接種追加劑疫苗者,於111年2月1日前應完成接種,未完成者應評估調整職務內容。醫院得依社區傳播風險,每周定期公費篩檢。(二)急診、加護病房等高風險單位人員:可接種追加劑疫苗者,於111年2月1日前應完成接種,未完成者應每周定期公費篩檢。醫院得依社區傳播風險,每周定期公費篩檢。(三)其餘單位人員:未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者,應每周定期公費篩檢。指揮中心籲請醫療機構務必落實執行醫療應變措施,並鼓勵醫院工作人員儘速完成疫苗追加劑接種,以確保人員健康安全,共同嚴守醫療防線。另為強化醫院感染管制,指揮中心呼籲收治於醫院隔離病房之疑似或確診病人,應原則由醫院供餐,避免於食品外送平臺訂餐,導致人員頻繁進出之不必要傳播風險,以共同圍堵疫情。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發展,滾動修正相關應變策略,完善醫療照護體系。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5 陳時中:可能因周日篩檢人數少 不能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除桃機衍伸社區感染案和高雄港群聚事件,另有零星不明傳染源個案,包括圓山飯店和宜蘭礁溪長榮飯店都有確診者。國內今天新增1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36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今天確診個案大幅減少很多,但可能因為周日大規模篩檢人數較少,仍不能掉以輕心。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0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1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0例)、帛琉及印尼(各2例)、香港、越南、荷蘭、海地、菲律賓、多明尼加及比利時(各1例)移入;另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1月9日至1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8376例確診,分別為3404例境外移入,1萬49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9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抗疫不停歇 北市25醫院急診續供公費PCR
國內疫情升溫,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呼籲,春節期間請持續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並留意健康情形,如有疑似症狀可以先自主快篩或到聯合醫院等25家持續開設急診的醫院進行公費PCR。春節連假將至,台北市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今天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全台各地接連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春節期間民眾回鄉又會增加疾病傳播與感染風險,呼籲大家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歐佳齡說,假期間應盡量避免外出,可用其他方式替代行程,若出現呼吸道症狀請提高警覺,先用家用快篩自主篩檢,或是到持續提供急診服務的醫院進行PCR核酸檢測,就醫時請告知TOCC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等資訊。歐佳齡提醒,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期間的民眾,須持續落實遵守相關防治規定,不可外出;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可以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佩戴口罩的公共場所。衛生局醫事管理科視察吳秀娥說,春節期間各醫院門、急診將有所調整,台大、新光、三總、萬芳及聯合醫院7個院區等25家醫院將持續開設急診,詳細資訊可以上台北市衛生局網站、撥打1922或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查詢。
-
2022-01-24 名人.精華區
閻雲╱年僅13歲患者出現!大腸直腸癌年輕化,無傳統危險因子也可能罹癌
年紀輕輕的你,如果近來排便習慣改變、血便、不規則腹瀉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最好就醫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直腸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去年3月一篇論文指出,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甚至還出現年僅13歲的患者,不宜輕忽。小於50歲患者 年增1到3%ASCO表示,摒除皮膚癌不算,僅次於肺癌和乳癌,大腸直腸癌已成為美國排名第三的惡性腫瘤,雖然九成患者逾50歲,但小於50歲的患者以每年1到3%的速度增加,稱為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CI)統計,自1994年起,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已增加51%。因應大腸直腸癌年輕化趨勢,美國腫瘤學會(ACS)2018年起建議,一般風險民眾接受篩檢的起始年齡,應從50歲下調至45歲,該學會研究顯示,未滿50歲的患者中,高達58%被發現時已屬晚期。更令人擔心的是,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即使接受治療,預後通常較差,造成家庭、社會及國家損失。早發性臨床特徵 異於年長者面對這個挑戰,哈佛大學附屬醫院的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成立了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主要是希望了解其生物特性及變化,進而找到真正的發病因子,能更進一步協助年輕族群及早發現、及早預防。研究發現,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臨床和分子特徵,與年長者不同,在次族群間也有差異。另有研究指出,18至29歲的早發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有獨特的訊號錯誤,不同於30至49歲患者。和其他次族群相比,18至29歲患者的「BRAF V600」突變相對低很多,雖有KRAS突變,但沒有明顯偏低。也發現患者若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或某些遺傳性症狀,變異性較大,不容易透過臨床及分子的特徵來發現,這也意味著,接受治療的效果比不上傳統治療方式。無傳統危險因子 仍可能罹癌大腸直腸癌患者年輕化,可能和肥胖、飲食習慣、不運動及家庭疾病背景有關,臨床上又發現有些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並沒有傳統的危險因子,比如家族史、基因遺傳性症狀、肥胖或不好的生活習慣等,也就是說患者沒有這些可能的危險因子,卻罹患此一惡性腫瘤。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Dr.Kimmie Ng指出,成立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就是希望提供整體治療和考量,畢竟這些病人無論在治療,或心理層面需求上,比如擔心不孕及性生活等影響,都與較年長的患者不同,有必要針對他們的需求另做適當安排,例如提供周末的治療時段等。勿恃年輕而忽略 錯失治療丹納法珀癌症研究院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研究中心發表論文,無非要提醒民眾對早發性大腸直腸癌的重視,同時也提醒年輕人不要因為沒有家族史,沒有遺傳相關因素,沒有出現類似症狀,甚至自恃年輕而忽略這個惡性腫瘤的潛在威脅,及早建立屬於自己的公共意識,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染疫+1!礁溪長榮鳳凰男主管身體不適篩檢陽性 衛生局等中央公布
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一名男員工昨天確診,同在酒店打工的女友跟著染疫,據了解,酒店一名男主管因感到身體不適,跑去醫院篩檢呈現陽性。對於出現第三名確診者,縣衛生局今天表示,一切要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為準。該酒店最早確認染疫是個案是18443號,服務於酒店櫃檯接待的20幾歲男性員工,22日出現咳嗽、發燒及噁心症狀,經採檢昨天凌晨確診,CT值26,該案匡列居家隔離者35人、自主健康管理17人;男員工的女友也出現發燒等疑似症狀,經篩檢後確診CT值1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尚未公布這名病例,但縣衛生局下午有說明。此外,該酒店的一名男主管感到身體不適,擔心與確診者有接觸恐染疫,昨天自己跑去醫院急診室要求篩檢,結果呈現陽性反應,CT值16,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對於再添一名確診者,縣衛生局表示一切要以中央公布為準。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接連爆出3名員工及主管確診,酒店已暫時閉館。縣衛生局昨天動員醫護人員針對酒店客人及員工全面篩檢將近一千人,今天在礁溪國中增設篩檢站,針對有疑慮的當地民眾擴大檢驗,呼籲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趕快去就醫檢查。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遠雄自貿港群聚擴大 3輪採檢確定無病例 才可復工
桃園市疫情延燒,昨新增卅二位確診者,其中卅位都屬於遠雄自由貿易港加值園區群聚感染事件,鴻海集團旗下的鴻佰科技桃園廠共有十七人確診,卅人中有廿四人是本國籍,另有六名移工;市長鄭文燦表示園區全區與宿舍都列為紅區,園內卅二個單位全面停工,清零計畫至少採檢三次,確定無潛在病例才有可能復工,否則不得復工。鄭文燦昨指出,園區疫情整體面貌是從亞旭電腦外籍移工開始,一月廿一日有六人確診,廿二日六十四人,昨卅人,累積一百人;卅位新增確診者除了亞旭電腦新增三名移工,其他人分屬八家公司,包括鴻佰科技桃園廠的十七名員工,十七人中有四人戶籍在新竹縣,生活圈在湖口鄉和竹北市。由於這四人編制在鴻佰科技新竹廠,目前在桃園支援,其中一人是外籍移工,住在湖口的大型移工宿舍內,新竹縣衛生局昨緊急協調醫護進駐新竹廠,對一千二百名員工全面篩檢。另外,桃市卅名新增確診者中有一人戶籍在新竹市,竹市府緊急匡列採檢一名同住家人,一採為陰性,也公布足跡、進行清消。鄭文燦指出,園區有卅家廠商,含遠雄管理公司、超商共卅二家,因為群聚感染,高風險員工要進行居家隔離,包括亞旭和鴻佰未確診的員工都要居隔三天,家屬自主健康管理。另外,新增確診者疫調顯示社區足跡已經到桃園北區,移工活動的熱區桃園火車站,昨天也新增社區採檢站,方便採檢。鄭文燦說,今天會進行第二輪設站採檢,全數採檢;另外還有和園區往來的廠商包括報關行、貨運承攬業者等,均一併採檢,採檢人數還會再增加。除遠雄自貿園區卅人確診,桃市昨還有兩名西堤餐廳傳播鏈確診者,兩人住新竹,是在隔離時採檢為陽性,初步了解沒有傳染擴大的疑慮。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足跡遍及8縣市 逾150場所
疫情延燒,昨天新增五十二例本土病例、足跡遍及八縣市、超過一百五十處場所,其中台北圓山飯店、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感染源不明,瀰漫一股擔心疫情失控的氛圍。台北圓山與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先後傳出疫情,還延伸新北一例,目前六人確診,北市擔心疫情已在社區延燒。確診者包括佛光大學打工女學生,傳染力不低,學校緊急調查在同地點打工學生,擔心疫情失控。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一名男員工昨天確診,女友也跟著染疫;男員工是二十多歲櫃檯引導人員,十八日下午搭葛瑪蘭客運往台北,傍晚返回礁溪,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酒店工作,二十二日晚上曾到附近超商購物。男員工的接觸者眾多且複雜,前天出現咳嗽、發燒以及惡心症狀,採檢確診、Ct值廿六。他的女友住宜蘭,是在酒店湯屋打工的大學生,發燒採檢確診,Ct值十四,尚無案號;女大生活動地點多在酒店與家中,因學校一月十日放寒假,較無校園接觸風險,但是學校擔心有其他學生也在同地點打工,緊急調查中。目前全案匡列居家隔離三十五人、自主健康管理十七人,因疫調尚無法確知兩人感染源,宜蘭縣衛生局緊急篩檢酒店客人及員工一千多人,今起在礁溪國中設社區篩檢站,擴大採檢有疑慮的當地民眾。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新增確診較麻煩的就是士林區「出現不明感染源,兄妹加母親,看不出來從什麼地方感染的。」北投新增案例是桃園西堤群聚案延伸,確診工讀生的老師,比較單純。一家三口案例先發現的是二十六歲的房仲業哥哥,一月十八日發燒、二十二日快篩,PCR採檢確診,Ct值十九點六。目前已匡列四十七人居家隔離,三十八人採檢中,後續可能還會擴大。擔任圓山飯店西點女廚師的二十四歲妹妹於二十一日微咳嗽、流鼻水,二十二日PCR陽性,Ct值十三點二四。匡列二十六人,職場快篩五三一人。六十歲的媽媽為家管,同日採檢確診,Ct值二十三,判定為家戶感染。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的防疫戰術要改變,民眾若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請先自行快篩,呈現陽性再打一九二二等通報處理。以免有症狀就跑去診所傳染給別人,搞不好診所醫師也被傳染,還可能讓診所停業清消。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打工女學生確診 校方:足跡未進校園
新冠病毒疫情升溫,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今天除了一名男員工確診,該名員工的女友也確診,是佛光大學在酒店打工的工讀生。校方晚間表示,一切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消息為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下午的記者會中,公布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的男員工確診CT值是26,案18443號;由於男員工的女友是今天過了中午後才得知確診,並未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名單。宜蘭縣衛生局下午面對媒體追問時表示,酒店男員工案18443號的女友出現發燒等疑似症狀,確診CT值是14,是一名打工的大學生。佛光大學晚間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礁溪知名飯店染疫事件,學校隨即掌握於該飯店打工學生被匡列篩檢名單,並悉已經接受PCR檢測,尚待檢測結果,由於學校本月10日放寒假,經查該名學生的足跡沒有進入校園。佛大表示,學校防疫措施均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教育部及縣政府相關規定辦理,請師生同仁毋過度恐慌,不要傳遞未經證實訊息,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及學校官網公布消息為主,提醒教職員工生注意自身健康狀況,避免出入人潮擁公共場所,若發現疑似感染時,可撥打1922防疫專線協助轉診。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礁溪長榮酒店員工確診女友是「佛光大學學生」 學校急調查接觸者
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男櫃檯人員確診案18443號,該確診者的女友今天也證實染疫,經查是佛光大學在該飯店打工的女學生。校方得知後,緊急調查有多少學生在飯店打工及這名確診學生的接觸者,匡列師生名單展開防疫工作。佛光大學副校長傅昭銘表示,學校1月10日上周一已放寒假,留在學校的學生數不多,但有些工讀生就近在礁溪地區飯店打工,也可能住在宿舍。學生都是自行接洽飯店爭取打工機會,學校目前正在調查有多少學生留在飯店打工,若與確診者有接觸的人則必須匡列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案18443號是20多歲男性,在五星級飯店工作。縣衛生局表示,此案18443是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的員工,他在昨晚出現咳嗽、發燒及噁心症狀,經採檢後為陽性確診,CT值26。縣衛生局說,18443號的女友出現感冒發燒等疑似症狀,接著篩檢後今天確診,CT值14,兩人都被隔離治療,經查女確診者是佛光大學學生在該酒店打工,最近活動範圍大多在家裡跟酒店。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尚未公布這起女性確診個案,縣衛生局下午在媒體追問下確認有此個案,中央明天公布。今天擴大篩檢飯店客人及員工約1000多人,針對有疑慮的礁溪社區民眾也會進行篩檢。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足跡爆不停...北市又出現感染源不明個案 專家見數據驚:民眾有減少外出
國內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北市新增4例本土個案,包含士林區3例為圓山飯店西點女廚師的家戶感染,北投區1例為西提確診工讀生的老師,居隔期間採檢確診。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呼籲民眾,若有確診狀況,應先使用家用快篩採檢,若結果為陽性則需打專用電話,減少接觸、病原散布風險。璩大成今在防疫記者會上分析疫情狀況,他表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敵人會從原路進入是時常的名言,在目前山雨欲來的狀況下,回顧過去,把上一波的疫情拿來比較,先前華航機組、諾富特飯店事件,當時雖然狀況複雜且嚴峻,但現在桃機案及西提案確診數量遠高於當時。璩大成表示,北市關心的足跡案件,也就是個案不在台北,但曾到台北的足跡案件越來越多,本月也發生北市本土案件。北市有儀表板,觀測到民眾對於大眾交通系統的使用量下降,顯示市民自發性減少前往公共場域,這是好事。有關桃園群聚案,從圖表可看到,號碼36為桃園西提案,延伸至右下角的大同某診所案,這起事件為同樣去西提去餐的其中三位父子,北市分成父親線及子女線。父親線部分,該父親至北市,因有症狀而前往診所就醫,不幸感染同去看病的一位70幾歲老太太,該老太太有孫子在附近中國國小上課,北市匡列數百人。子女線部分,因小孩與小孩之間的傳染,導致其中一名小孩的父親染疫,該父親就是租借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其中一人,北市連夜篩檢數百人,目前疫情暫時控制下來。璩大成指出,由於診所介紹有症狀的人使用家用快篩,因此很快就能採檢出結果,這兩天敵人越來越接近,光昨天就有2例,一例是在高雄就讀的學生放寒假,騎車沿著縱貫線回台北,導致家人被感染。另一起就是圓山飯店西點女廚師,因房仲業哥哥染疫而確診,其中與哥哥一起吃飯的朋友也確診。璩大成說,今早宜蘭線也有疑似案例,雖然跟上述個案都沒有關係,但各個縣市出現越來越多案例,北市擔心的感染源不明案例也出現了,呼籲大家除要小心外,若有症狀也先去買家用快篩,若陽性就打專用電話或1922,將有人員協助輔導就醫,減少接觸、病原散布的風險。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逆時中!指揮中心指確診男大生感染源與港區有關 陳其邁:證據不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提到,案18309高科大旗津校區男大生與港區兩確診個案有足跡重疊的部分,預判可能是接觸上的傳染;但高雄市府認為,目前證據也不足以證明其有接觸,感染源還要再作查證。針對防疫旅館曾有2人1室的安排,衛生局表示,那是幼兒與漁工的特殊狀況。陳其邁表示,男大生有5天三度南北往返,看他的足跡是在高雄,14日回去,15日有疫調,腋溫是37度左右,症狀也不是那麼明顯。他是在18日出現症狀,21日確診,感染源還要再釐清,因為看起來雖然有與某個案在旗津地區有部分的時間重疊,但是因為足跡並沒有看到他們兩個人有接觸,現在的證據也不足以證明他們兩個有接觸,還要再作查證。陳其邁說,因為此個案15日就回去,從現有的個案來看他已經離開,他是14日在高雄感染的話,那判斷感染的時間點是前三天12日至14日有感染力,但是到目前為止,看他的足跡及篩檢狀況,都未發現有確診的個案,所以還是希望找出其感染源。旗津地區的防疫重點,會是以嘉盛工程行或者新光輪上船工作的人感染風險為主。在防疫旅館量能部分,高雄目前防疫旅館大概6000房左右,僅次台北。因為春節回台者眾,現在防疫旅館居家檢疫高峰期已過,近日每天退房大概300間,未來希望能到擴充到6500房。高雄防疫旅館量能夠,有些兩人一室是因為幼兒需要有照顧者,或是之前大批漁工回來時,曾一度同時湧入4000漁工,因為同船所以居家檢疫曾有短暫時間是2人1室,但採檢一定要是雙陰性才放人,這部分風險管控有做好。目前量能趨緊,希望找出隱形傳播鏈,控制社區的傳播風險。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遠雄園區大規模染疫觀察至何時? 陳時中:春節繼續
桃機衍伸社區群聚案,從清潔人員一路燒的遠雄自貿園區的員工。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該加值園區全面停工,但需要觀察到何時才算控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依順序、層次進行控制,現在最擔憂放假日移工曾到廠外造成社區接觸擴大。目前於桃園廣設篩檢站,將視這兩天是否有大規模疫情,並觀察春節狀況,盼能守住。除了一開始的亞旭電子廠,鴻海集團旗下的鴻佰科技也驗出17人確診。對於亞旭如何傳到鴻佰,陳時中表示,因這個園區裡面這兩棟大樓共有3000人,裡面未嚴格要求分艙分流,動線上重疊多且共用餐廳。另外,移工之間可能也有連繫,而造成擴散。陳時中表示,鴻佰科技桃園廠區員工篩檢500位,17位人員染疫,其他縣市的友廠皆快篩陰性。另外亞旭新北廠,新北市長侯友宜也非常不高興,因為移工移動在詢問下沒有說,所以開罰,不過目前都陰性是比較好的訊息。另外,有網友爆料,有移工在集檢所「開門爽聊天」還「拿麥歡唱」。對此,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據了解這三段為剪輯過影片,一個是上午8、9點因為音響開比較大聲,工作人員廣播制止,另外安全組也到場查看,並沒有人外出。另外是清晨一點有移工入住,所以有人走動較為吵雜,另外晚間5點,為晚餐時間開門拿餐,有拍到門沒關。陳時中則表示,影片要外流都要查證好,安全組監視管理都很嚴格,要傳出訊息要小心謹慎查證後再披露。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高雄港群聚再增15人染疫 台南喜宴參與人員目前陰性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除桃機衍伸社區感染案外,高雄也燒出高雄港群聚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52例本圖個案中,高雄港又增加了15人,將持續設置社區篩檢站。因應高雄港群聚,陳時中表示,將在高雄港設置六處篩檢站,包括118號碼頭、2貨櫃區、3貨櫃區、5貨櫃區、6貨櫃區;兩處社區篩檢站,包括前漁港西岸碼頭、小港臨海新村漁港。將持續進行確診個案疫情調查、警政協助調查活動軌跡等釐清個案活動史及接觸者匡列。陳時中表示,將透過港區實聯制通知港埠工作人員至篩檢站採檢,並發送簡訊告知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另針對案18212曾於1月16日至台南市參加喜宴,同桌及工作人員採檢及居家隔離,同廳人員採檢及自主健康管理;目前已採檢者均陰性,持續採檢中。陳時中表示,若每個人即時的動作都對疫情控制有幫助要特別呼籲,現已宣布餐廳要實聯制,雖然有些工作人員抱怨,但我相信不多。防疫不是單方面,全體國民每個人都有責任,多盡一點心力,就能多控制疫情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