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確診
共找到
9954
筆 文章
-
-
2024-07-21 退休力.社會連結
男性照顧者要懂示弱求援!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用愛的力量,安頓憂鬱症妻身心
六月初夏午後,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與妻子王素梅並肩坐著,回想過去幾年如何攜手完成這場來得又急又快的照顧任務。歷險歸來,已是新的人生。二○一九年,王素梅確診憂鬱症。為此,陳良基辭去科技部長、從大學退休,成為全職照顧者,陪伴陷在憂鬱流沙中不吃不笑不說話、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妻子,他們都在心裡自問千百次:「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愛的力量 安頓了妻子身心「我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你也愈來愈老了。」王素梅憂鬱症時常常出現這樣的擔心,陳良基讀過資料,知道這是可能的,憂鬱症的照顧沒有樂觀的本錢。他告訴王素梅:「妳有可能會好,所以先不要想不會好的事情,就算不好也沒關係,我們難得在一起,就在一起過,也很好的。」至於衰老,他反而看得更淡,人本來就會衰老,要做的準備跟平常人一樣,讓自己盡量活得健康,規律運動,老得慢一點。不過度樂觀,但保持信心、維持紀律過生活,是陳良基身為照顧者的姿態。這樣的篤定與信心安頓了生病的王素梅。她回想自己憂鬱症時,整個世界彷彿熄了燈,時常覺得自己餘生都要在黑暗中度過,「自己是累贅、虧欠家人」,這些感受都是日常。但陳良基總是懷抱信心什麼都試,也讓太太知道即便不好也無妨,兩個人可以相伴最重要,讓她也願意跟著他試試看各種方法。二○二二年,王素梅康復,又回到光明世界,但她也明白憂鬱症有反覆發病的特性。會擔心嗎?王素梅說不會,因為她已經知道那是什麼感覺,當她感到狀況不好要往下掉的時候,會停下來求援,不要獨自陷落。男性照顧者 要懂示弱求援「師母已經患嚴重憂鬱症一年了。我用盡各種方法,還是沒辦法讓她好轉。雖然我們有信念可以痊癒,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如果大家想到任何好方法,請告訴我,我需要你們的幫忙!」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在一場約百人的聚會中,對著他指導過的學生說出這段話,大家約莫被這番簡潔直接的告白震懾了,現場出現了幾秒的靜默。直到有人說:「第一次聽到老師請我們幫忙。」「老師,我們會盡力。」隨即學生陸續回饋了許多方法—能量療法、針灸,後來找到適合的中醫師、每天喝的雞精,都是在那場聚會之後。身為男性照顧者,陳良基樂於求援、願意示弱的態度很不典型。他解釋,自己是個理工研究者,很習慣遇到問題就想辦法找答案解決,「答案如果自己找不到,就跟學生、朋友切磋。」妻子生病後,他除了找資料、看文獻,也抓緊機會遇到適合的人就請教。他發現,每個人生活背景與成長經歷不同,有時獨自想破頭甚至感到絕望的困難,對他人只是舉手之勞,甚至樂意之至。陳良基回憶,王素梅病發初期,他還有政務官職務在身,需要找熟人隨時陪伴在王素梅身邊,他總覺得要麻煩別人很不好意思,那時候王素梅的妹妹要來陪姊姊,她跟陳良基說:「姊夫你不要這樣講,我最喜歡跟我姊姊在一起了。」她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那些話讓陳良基如釋重負。喜歡路跑的陳良基比喻,這些的陪伴與幫忙很像跑馬拉松時的補給,使得這條路即便辛苦,也能補充能量,活力滿滿繼續。示弱與求援對許多男性是很大的障礙,陳良基說,在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刻,他會告訴自己「我不是萬能的」,人生只要做到有一件事值得驕傲就好,不需要樣樣都很強。承認自己的確有比較弱、比較差的部分,求援就會變得容易。延伸閱讀:「如果永遠不好怎麼辦?」陳良基辭官照顧憂鬱症妻!用科學方法守護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0 退休力.社會連結
「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辭官全職照顧憂鬱症妻!用科學方法守護妻子
六月初夏午後,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與妻子王素梅並肩坐著,回想過去幾年如何攜手完成這場來得又急又快的照顧任務。歷險歸來,已是新的人生。二○一九年,王素梅確診憂鬱症。為此,陳良基辭去科技部長、從大學退休,成為全職照顧者,陪伴陷在憂鬱流沙中不吃不笑不說話、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妻子,他們都在心裡自問千百次:「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不再壓抑 她笑說會頂嘴了幸而上天眷顧,「很幸運她康復了,現在我身邊有一個又活潑可愛又有活力的太太,不是最值得的事情嗎?」陳良基滿是感激。王素梅形容自己擁有了更好的人生—現在的她更有自信、更放得開,遇到委屈時不再把自己藏起來,「會頂嘴了。」她望了陳良基一眼笑著說。二○一九年,王素梅發覺自己不對勁,過去行事果決的自己,竟然失去許多生活能力、失眠、寡言、無法快樂,從小就善解人意的她怕家人擔心,默默獨自承受了幾個月,直到同年九月,陳良基清晨醒來看見在客廳發呆的太太,才知道她已經一個月無法入睡,一驚,帶她去精神科看診,開始服用抗憂鬱藥。持續用藥兩個月不見好轉,長時間生活在黑洞中的王素梅一心尋求解脫,十一月,她站上十六樓陽台想要縱身一跳,結束這個痛苦。還好,返家的陳良基及時抓住了她。那一刻改變了陳良基的人生,他告訴自己,這是老天爺的警告與寬容,他要永遠守護著她。尋找解方 像在做研究計畫經歷了半年又要照顧又得兼顧工作、蠟燭兩頭燒的生活,二○二○年五月,陳良基辭去科技部長,成為全職照顧者。生於農村傳統家庭、長於男女有別年代,人生第一次當照顧者,難嗎?「這不是什麼難事,碰到問題總要解決,只是這些事沒做過,要去讀資料、看文獻、找專家、問方法。」理工腦的陳良基回答簡要精確。王素梅補充,陳良基的確是用做研究計畫的精神在做照顧,按部就班、很科學,「我想過,如果今天生病的是他,我應該無法像他做得那麼好。」她笑著說。但回首前塵,王素梅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那些不怎麼科學的行為。陳良基不吝求助,朋友也慷慨分享資源,只要聽到沒試過的方法,陳良基都帶著王素梅做,那幾年,除了正統醫療,他們試過自然療法、參加身心靈營隊。有天王素梅睡裡迷迷糊糊,聽見陳良基在擲筊,不久前,他還默默在家中朝某方向跪拜一○八次。那刻時光拉得悠遠,王素梅想起兩人結婚以來,人生任何決定都是討論好了就做,長輩建議擲筊問神,他們總覺得想清楚了就不麻煩神明了,用此精神行走人生大半輩子的陳良基,那時懇求眾神來幫忙,「我感受到,照顧我變成他最重要的事情,他願意做任何的事情。」她還沒機會跟陳良基說,她很感動,也很感謝。照顧過程並非順風順水,每有挫折,陳良基總想起那天十六樓的風,以及他緊抓的王素梅的手,對照差一點失去摯愛的痛,這些困難相較微不足道。事後回想,他認為王素梅能夠順利康復,或者跟他每天懷著感激的心在照顧她,心理一直擁有正面能量有關。講出心裡的話 中高齡重新認識另一半照顧是雙方互動的過程,好的照顧必須看見被照顧者的需求調整照顧方式。陳良基坦言,若不是因為王素梅生病需要照顧,他或許沒有機會認識「現在的她」。王素梅從小就是善解人意的「好好小姐」,總是先照顧別人需求,婚後,對陳良基的想法幾乎是照單全收,即便並不完全同意。不同意但接受,累積了不少委屈,但她不說,陳良基也不知道。王素梅的順服,反而成為陳良基擔任照顧者時的挑戰。本來習慣遷就的王素梅,生病後更不容易表達好惡,陳良基花很多時間嘗試各種方法,並且觀察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康復後的王素梅,比生病前更勇於表達,陳良基也才體悟到,即便結縭逾四十年,天天相見的枕邊人,因為壯年時期各自為事業、為工作、為理想的生活型態打拚,很多想法其實早就跟當年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好的溝通與理解,就只能用四、五十年前認識的對方去揣摩彼此。陳良基建議,中高齡的夫妻要有意識的交流與溝通,把心裡的話講出來,才能一起經營更美好的未來生活,他鼓勵王素梅不要遷就、不要壓抑,有話就講,即便有衝突,也可互相調適、一起解決。※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延伸閱讀:男性照顧者要懂示弱求援!陳良基用愛的力量安頓憂鬱妻身心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9 醫聲.醫聲
肺癌治療缺口系列/晚期治療給付限縮,癌友深陷三大困境
肺癌是台灣新國病,大約每兩名確診病患中,就有一人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觀察到,不少晚期肺癌病患除了面臨「疾病本身煎熬」,同時也承受「有藥卻用不起、沒能力用」與「無法參與後續新藥國際臨床試驗」等困境,若政府可以盤點癌症新藥、新科技缺口、對癌症新藥給付有更明確的規劃,並增加對醫療、保健的投資,將更能幫助癌友獲得所需治療、提升存活率,對於達到賴政府「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1/3」目標,也能產生助益。蔡麗娟指出,目前,癌症新藥審查平均達782天,病患真正用到新藥時間,需等待3、4年以上。即使健保有給付,可能因財務衝擊而限制使用,往往也是後線治療,或限制療程及期程,,有些藥物甚至已列為國際治療指引的標準治療,病患還是無法順利使用。舉例來說,像國際治療指引中,晚期肺癌病患若有EGFR基因變異,標準治療用藥為第三代標靶藥物,但因健保給付限縮,現在只有腦轉移病患可獲給付,在所有晚期病患中,只佔一成,其他病患與新藥的距離非常遙遠,治療權益也受到影響,存活面臨很大挑戰。晚期病患和時間賽跑,壓力十分沉重「健保的初衷在於避免病患因病而貧、因貧而失去治療機會,這樣的情況,與健保初衷背道而馳!」蔡麗娟直言,晚期病患等於是在和時間賽跑,當多數病患被迫自費用藥,且無力負擔合乎國際標準治療療程,也會造成「醫療階級化」隱憂,病患有藥卻用不到,無論是病患或病患家人,身心壓力都會更沉重。一旦晚期癌症病患無法接受國際標準療程,還會面臨更大、更全面性的挑戰。蔡麗娟分析,由於多數癌症新藥臨床試驗以國際標準治療為基礎,當健保給付速度延遲、臨床試驗較難找到適合、接受標準治療的病人,國際藥廠未來進行新藥臨床試驗,可能就會跳過台灣,這對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都會帶來衝擊,無論是國際競爭力的累積或新藥使用經驗的傳承等,也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癌症新藥給付,財源需多方支持對於如何改善上述困境,蔡麗娟認為,現在的健保總額成長率只有不到5%,而癌症新藥的成長率為10%,只仰賴健保總額,等於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觀察國內生產毛額(GDP)可發現,2023的整體醫療保健支出只佔6%,健保總額則只占GPD約3.5%,與韓國、日本相比,都有落差,這代表在醫療保健支出上,政府的投入並不足夠,須投入更多資源,才能把餅做大。目前,針對癌症新藥的引進、運用,政府正在逐步規劃癌症新藥基金、暫時性支付等制度,以補足癌症新藥財源缺口。對此,蔡麗娟表示,由於健保總額的限制,導致許多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已上市,且列為國際標準治療療程的新藥無法跟隨國際腳步納入給付,而這類藥物對癌症病患可提供立即幫助,應優先考慮列為癌症新藥基金適用項目,以補足癌友急迫性治療需求。蔡麗娟也建議,政府應積極盤點癌症新藥給付缺口、整體預算,分析哪些治療、用藥與國際治療指引有落差,盡快補足,並檢視實證醫學證據,以作為癌症新藥引入、給付規劃參考,如此才能真正符合癌症病患所需,資源才能獲得有效運用。
-
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養」出來的?常見10大生活習慣竟潛藏致癌危機
近年來,癌症在國人死因中佔據首位,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多數癌症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少數遺傳因素外,生活環境、飲食與其他不良習慣可能導致潛在的癌症風險逐漸升高。有位六旬婦人因吞嚥困難,連稀飯也難以下嚥,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經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末期且已經轉移到肺部、肝臟,經詢後問才發現婦人由於獨居,會邊看電視邊喝米酒、配醃製醬菜,並喝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及燙口的熱湯;腫瘤科醫師聽聞後都搖頭表示,這麼多致癌習慣難怪她會罹癌。 對此,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fb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揭曉,容易被忽略但有罹癌風險的「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能儘快戒除這些壞毛病。 癌症潛伏期與生活方式的影響 洪永祥提到,癌症的形成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潛伏期可能長達10至20年,這段時間內,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定期運動以及遠離致癌因素,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反之,不良習慣如抽菸、喝酒及飲食不均衡,則有增加罹癌風險的可能性。 看似無害,卻潛在增加罹癌風險的十大致癌習慣有: 第10名:愛喝會燙口的熱湯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義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在飲用熱湯、熱飲前先稍稍放涼,以避免黏膜受損。 第9名:高溫下使用有疑慮的塑料容器 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許多泡麵碗是由6號塑膠製成,如果用熱開水沖泡麵、又在鋁箔蓋上壓本厚書,在高溫的悶燒下,很可能會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範圍,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 第8名:喜歡食用烤焦食物 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但過度烤焦的肉類脂肪和蛋白質會產生危險的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食物經過高溫烹煮,也會出現不宜過量的丙烯醯胺;因此建議避免食用過度焦黑的食物,並攝取富含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以降低致癌風險。 第7名:睡覺時不關燈 據《Cancer》癌症期刊上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下,可能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建議入睡時環境應保持黑暗。另外《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會增加變胖的機會,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入睡時把燈光都關閉。 第6名:頻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照100次的胸部X光,而照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檢查。 第5名:口腔清潔不足 最近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會增加患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風險。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因此建議每天固定刷牙、漱口是重要的預防步驟。 第4名:長期接觸甲醛 甲醛是一種已被證實致癌的化學物質,據統計,裝潢5年後有4成仍能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三成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的甲醛氣味,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 第3名:過量攝取加工紅肉 加工肉品與紅肉的高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應適度減少豬、羊、牛等紅肉的攝取,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同時多吃天然蔬果。 第2名:久坐不動 除睡覺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以上的長時間久坐行為與多種癌症的增加風險有關,據《歐洲流行病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風險;建議每坐30分鐘起來伸展活動並避免長時間久坐。 第1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鹽分 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建議飲食均衡並適度限制高GI精緻糖及鹽分的攝取。 【延伸閱讀】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洗衣精「香害」暗藏危機恐致癌?【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327】
-
2024-07-17 醫聲.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 病友生活陷3難關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發病原因不明,症狀不具特異性,不易在第一時間診斷,若無及時治療,恐危及性命。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TTP病友聯誼會,協會理事長王建得及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在會中分享衛教知識。與會病友皆認為,TTP從確診開始,會經歷診斷難、治療難、工作難等三大難關,希望增加大眾與醫護對疾病的認識,以縮短診斷時間,重回職場工作,並有更多治療選擇。TTP病友稀少,這次有來自台、港兩地病友及家屬參與病友會,透過帶著病友建立診斷與照護經歷地圖,重新回溯罹病過程與心理狀態,藉由彼此經驗分享,互相加油打氣。10餘年復發7次 非常茫然經營FB粉專「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聯誼會-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的張小姐表示,後天性TTP申請納入罕病未果,孤兒病不在專款的保護傘之下,獨自在健保預算中與大病種競爭用藥權益,無法得到相關資源,她生病10餘年復發7次,「每次心裡都沒有期待,感覺非常茫然,能活到現在也是奇蹟了。」這條就醫路因找不到病友非常孤寂,因此很開心能透過病友會串連更多病友,作為彼此的支撐,不再單打獨鬥。病友們也大吐苦水嘆道,常面臨「診斷難、治療難、工作難」三大難事。30餘歲陳小姐說,去年出現間歇性腹瀉、惡心、食欲不振、疲倦、皮膚瘀點和皮疹,經皮膚科醫師轉診至三總血液腫瘤科門診,抽血發現她血小板嚴重低下、貧血、紅血球破碎等,臨床診斷為TTP,處以血漿置換(換血)合併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標靶單株抗體等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定期追蹤中。治療每劑自費數萬元這幾年因醫療科技進步,治療才有新突破。周聖傑表示,患者在發病時須盡快換血,合併使用類固醇治療;雖然國際治療指引也建議合併使用標靶單株抗體一起治療,但這類藥物在台灣仍屬於適應症外使用,病友每劑須自費數萬元。病友交流 盼更多人了解現在國外有針對TTP研發出抗體新藥,可抑制溫韋伯式因子(vWF)與血小板之間的交互作用,避免超大vWF造成血小板黏附,減緩急性期發生血栓,導致器官損傷、甚至死亡的風險,未來若能引進台灣,與血漿置換、或標靶單株抗體併用,有機會改善病友的治療效果。TTP患者常要出入醫院接受治療,疾病發作時,自身的血液成了凶手,就像是身體藏了一顆致命的炸彈。台港病友藉由交流生病經驗分享,獲得喘息的空間,也期待增加大眾與醫護對於疾病的了解。醫學辭典: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TTP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多數病友為後者,發生率為每百萬人1至4.5位。由於血液中的ADAMTS13酵素缺乏或受抗體影響而活性低落,無法切斷凝血蛋白溫韋伯氏因子(vWF,亦稱類血友病因子),造成血小板過度活化,於全身各處微小血管中形成血栓,容易導致器官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若出現貧血、皮膚紫斑等症狀,須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醫檢查。不過,也因為多處微小血管阻塞,導致發燒、腎功能異常、神經學症狀如意識模糊、昏迷、癲癇等,被送至急診,急診科醫師要特別留意。想知道更多?歡迎加入TTP患者及家屬成立的病友團體「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友聯誼會 -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
-
2024-07-13 退休力.社會連結
58歲彭大維禮儀師看盡人生百態!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 「照顧前適性評估」是否適合成為全職照顧者
【實戰篇】台灣的長照家庭中,逾四成五由男性擔任照顧者。照顧者的角色往往和生命中許多議題對撞,生涯的、親密關係的、婚姻的等等,而男性囿於傳統社會框架,往往挑戰更大。過來人這樣說照顧者彭大維觀察,願意走出來和大家交流、參加活動與課程的,多數是女性照顧者,他認為,對照顧者而言,家是有壓力的環境,長時間窩在這個環境並不健康,他建議照顧者要走出來,身體、心理都是,敞開心,願意跟別人分享,尋求資源協助。他說,八年前的自己一定無法預料會經歷這些過程,但所有事情遇到了就想辦法面對,生命的體驗不斷來臨,只有持續學習才能豐富生命的經驗。五十八歲的彭大維,去年從照顧者角色畢業,回想擔任照顧者這個角色,他說:「我是有規畫的。」八年前,彭大維在殯葬服務業擔任禮儀師,工作需全天待命,他連回家和父母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那時父親確診巴金森氏症多年,身體退化到需要助行器才能行動。彭大維在禮儀師的工作看盡人生百態,思考自己人生下半場要有所轉換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在父親的有生之年盡到兒子的責任。在台照顧父母 視訊在美妻女盤點好所有資源後,彭大維在二○一七年辭去工作,為了具備照顧知能,他去上課取得照服員資格。與此同時,太太帶著兩個國小的女兒赴美求學,母親跟彭大維說:「你也一起去吧!」但身為長子又是獨子,他深受傳統孝道觀念影響,認為「父母在,不遠遊」,覺得家裡總要有個人留下來面對生病的父親和年邁的母親。彭大維跟妻女說,他留守台灣照顧父母,但會找好幫手,仍然可以美國、台灣兩地居,兼顧兩個家庭。真正成為照顧者後,卻出現了很多意料之外。首先,父親對兒子的照顧不領情,當熟悉照顧技巧的他要協助父親如廁、沐浴,父親把他趕出去:「讓你媽來。」再來,父親頻繁進醫院導致的退化,帶給他深刻不安,打斷了「美國、台灣兩地居」的規畫,讓他幾乎不敢出國,深怕一離開,父親就走了,只能透過每日的視訊和妻女維繫關係,因此常被老婆和女兒取笑「對家裡沒貢獻」。看似運籌帷幄 身心卻出狀況身為照顧者這幾年,彭大維看似運籌帷幄,各角色都活躍——禮儀師、生命教育講師、照顧者志工、規律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理應「身心健康」,但是身心卻出現無法預料的狀況,例如查不出原因的聽力持續下降,醫生安排他做睡眠檢查、心理諮商,心理師聽完他的自述後問:「聽起來你一切都很好,有沒有可能正因為你把自己建設的這麼好,事實上你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他聽了一愣,最近還在反思這件事。彭大維認為照顧是全民議題,每個人都將扮演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他算幸運可以有所準備,但仍有許多意料之外,只能見招拆招。但他強調,照顧者一定要盡力照顧好自己,別讓家裡多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3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福祉展開幕!跨越五世紀的醫療史程與智慧居家照護 民眾參觀後充滿期待
現年70歲的黃媽媽近日參觀了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在耘非凡美術館舉辦的「Long Life TAINAN, Forever Young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展覽介紹了從荷蘭統治時期至近代的公共衛生史,以及應用數位科技打造的居家照護空間,讓子女皆在海外求學與就業、擔心自己將來成為高齡獨居者的黃媽媽,對於未來能在家中接受醫療照護充滿期待與信心。黃媽媽實際走訪健康福祉展的展區二樓,對於「在宅老化」的心願有了更鮮明的想像。最令黃媽媽印象深刻的,應屬展區二樓客廳場域的遠距醫療技術及攝影機。曾經因確診COVID-19而運用通訊軟體請中醫診所進行視訊診療的黃媽媽提及,由於確診時高燒數日、咳嗽不止,不便拖著病體出門,便在家透過通訊軟體的視訊功能與中醫師說明自身情形,大大減少往返醫療院所的路程與感染風險。二樓遠距醫療展區呈現的4K超高解析度攝影鏡頭、搭配AI降噪技術的喇叭與麥克風,讓醫病對話猶如親臨現場,黃媽媽也希望不久的將來,COVID-19以外的其他病症也可以透過視訊診療的方式進行看診。 健康福祉展二樓展示現代數位居家照護設備,透過打造出一個舒適、溫暖且安全的「數位居家照護空間」,讓觀展民眾體驗最現代化的居家科技照護宅,以及在宅接受專業醫療團隊健康照護的安心感。展區分為客廳、臥室、餐廳、浴室、健身房及戶外等六大場域,可以實際體驗各種先進的智慧居家照護設備,包括遠距醫療技術、可穿戴健康監測裝置、智慧家居整合系統、AI健身設備、AI智慧照護助理及飲食健康管理應用。 7月1日開始施行的衛生福利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提供急症病人適當的居家醫療照護,減少照護機構住民因急性問題往返醫療院所,並強化各級醫療院所垂直性轉銜的合作。健康福祉展所展示的智慧科技如同貼身健康顧問,除了隨時監測使用者的健康狀況,並根據數據精準提供個人化建議和預警,還可以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聯絡醫護人員,預計將可以進一步成為「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新制、「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的輔助利器。「Long Life TAINAN, Forever Young 臺南400-健康福祉展」展覽期間為即日起至8月4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每週一為休館日),展場內設有3款紀念章,集滿後即可參加摸彩活動;參加摸彩活動者,將有機會抽到電動摺疊自行車、智慧手錶、血壓計等好禮。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
-
2024-07-13 癌症.其他癌症
吳小妹切除兩次腎臟為治療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北榮為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完成亞洲首例「分肝種腎」
今年八歲的吳小妹罹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兩顆腎臟嚴重變形,只得手術切除,多年以來靠洗腎續命,但引發心衰竭、骨質疏鬆等,小小年紀幾乎沒有未來。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體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在她的肝臟找出健康肝靜脈,再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出延長通道,「把肝臟切開後,再把腎種進去」,將大愛捐贈的成人腎臟移植於她的肝臟內,幫助她脫離洗腎的命運。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為治療網網需要切除雙腎台北榮總昨天發表吳小妹的手術過程與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指出,這項手術非常艱鉅,目前全球僅完成三例,其中二例在美國,台北榮總這一例是全球第三例,也是國內及亞洲第一例。吳小妹二歲半時罹患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這是一種腎臟惡性腫瘤,與基因突變有關,好發幼兒,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內腫瘤,晚期常壓迫其他器官,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唯一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腎臟,再配合化療。切除雙腎後,必須接受腹膜與血液透析治療,將尿毒排出。吳小妹後來為改善等待腎臟移植,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完成移植吳小妹術後長期洗腎導致發育遲緩、心臟衰竭、鈣磷電解質不平衡導致嚴重骨質疏鬆,加上反覆腹膜炎感染。她先在高雄榮總化療、追蹤五年,雖然惡性腫瘤已治癒,但常進出醫院,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接受腎臟移植是唯一解決的方法。2023年5月,吳小妹父母決定到台北榮總評估,等待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僅等待二個月就獲得大愛捐腎,但吳小妹的下腔靜脈因幼時被巨大腫瘤壓迫,已呈現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這是非常罕見的狀況,因為完全找不到可以重建的靜脈,不得不放棄這次寶貴的移植機會。台北榮總團隊沒有放棄,經利用靜脈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吳小妹的腹腔內僅肝臟內的一小段靜脈是健康的血管,其餘的都是不堪用的側枝新生血管。經仔細討論,團隊認為把肝臟分開,找到健康血管進行重建,是唯一可行辦法。2024年4月,吳小妹再度獲得第二次大愛捐贈腎臟,在移植外科醫師鄒奕帆前往院外摘取腎臟的同時,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與醫師楊惠馨同步進行移植手術,先將肝臟徹底分開,找尋唯一仍健康的肝靜脈,再將從捐贈者身上取得的靜脈,製作一段延長嫁接的通道,再與腎臟的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術中由放射科醫師黃宣恩放置血管內支架,避免肝臟重量壓迫移植腎臟的靜脈回流,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蔡昕霖說,以「無中生有」方式,利用肝臟當插頭,用肝臟血管滋養腎臟,再找出健康的肝靜脈,製作一條「延長線」,與腎靜脈吻合重建,前後動員11位醫護等人員,花費12個小時,才成功將這顆成人腎臟移植於低體重吳小妹的肝臟內。吳小妹昨天在記者會中,念出手寫給捐贈者的卡片,童言童語念出,「謝謝你捐給我一顆寶貴的腎臟,讓我可以不用再到醫院洗腎,我會好好保護它、愛惜它」。醫:孩童採用移植腎臟比洗腎好,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副作用多末期腎臟病孩童爲維持生命,必須長期洗腎,依2022年腎臟年報以衛福部健保署資料推估,全國約有兩百位兒童、青少年受洗腎所苦,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卻僅有21人,兩者差距大。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很多家長對腎臟移植認知不清楚,憂心移植會花很多錢,感覺洗腎就好,不願意登記移植,但換腎才是對病童最好的治療。張瑞文說,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恐影響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接受洗腎與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相差甚大,其中可能原因是洗腎患者能否全數存活,據統計發現,洗腎治療的死亡率是腎臟移植的六倍,但部分孩童家長對腎臟移植仍有恐懼,不願讓孩子接受移植。換腎有一定條件,包括孩童體重須達十公斤,也要考量接受移植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與捐贈器官的合適程度,並不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登記就可以換腎。張瑞文說,很多家長因對移植猶豫,並等到孩童體重滿十公斤後再登記移植,或擔憂身體狀況遲遲不來候補,導致錯過早期登記,讓等候移植的積分白白流失。張瑞文指出,病患完成腎臟移植登記前,須先確認身體狀況,也要聽取說明會、簽署書面文件,且每半年到醫院抽血追蹤。登記完成後,若出現合適器官,就會依候選者積分高低通知患者;而等候器官捐贈配對就像排隊抽號碼牌一樣,等候每滿一年會加○點五分,換言之排愈久配對成功的機會愈高;若是從來沒去排隊,將永遠沒有換腎機會。面對孩童腎臟移植,很多家長擔憂會花很多錢,張瑞文說,孩童可利用學生保險支應部分費用,且換腎孩童屬重大傷病可免部分負擔。再者,小朋友體重輕,自費藥物依體重決定多寡,價錢也不多。若經濟仍有困難,可以使用醫院善款,也有慈善單位會提供家長住宿,實際花費不多。「沒有孩子該長期洗腎。」張瑞文說,依北榮兒童審腎臟移植團隊經驗,18歲以下病童等候一至二年就能接受腎臟移植,經量身訂做移植計畫,移植手術成功後,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都可以追上同年齡孩童,呼籲末期腎臟病童的家長,應多了解孩童腎臟移植,給孩子人生的希望。病人小故事:母伴娃換腎「她堅強我要更勇敢」吳小妹二歲多時,身體不舒服,半夜常常醒來,尿量也不多,直到出現水腫,至醫院檢查發現,竟已是嚴重腎臟病變,經確診為腎臟惡性腫瘤,此時左側腎臟已被腫瘤侵犯至嚴重變形,右側則只剩1/4未被腫瘤侵襲。長期住院回家會怕吳媽媽表示,當時醫師擔憂腫瘤可能復發,且可以等待大愛器官捐贈腎臟移植,因而將兩側腎臟全部摘除,開啟女兒的洗腎人生。她說,一開始孩子年紀小,似懂非懂,後來年紀漸長,每天要上機洗腎長達十小時,而漸漸對病痛有所認知。然而,長期在醫院治療,女兒已習慣醫院的生活模式更甚於家中,導致有一段時間「回到家裡反而會感到畏懼」。洗腎不斷反覆感染回想一路以來的辛苦及對女兒的心疼,吳媽媽忍不住哽咽,因長期洗腎讓女兒容易感染,「無論再怎麼小心謹慎,還是面臨反覆腹膜炎感染」,甚至因為病痛到無法走路,想想孩子都那麼堅強了,「我要比她更勇敢」,因此得知台北榮總有機會換腎時,義無反顧決定要為自己跟女兒努力。然而,吳小妹狀況罕見,其下腔靜脈受腫瘤壓迫導致閉鎖,面對第一次腎臟移植的機會只得放棄。吳媽媽說,自己在手術室外等了數十小時,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移植,但不願意放棄,直到2024年4月,半夜接到北榮通知又有換腎機會,但必須要在早上五點前趕到台北,她一路從屏東開車狂飆到台北,時間順利趕上,也順利完成移植。鼓起勇氣迎來新生吳媽媽說,自己一度擔心換腎等影響女兒就學,沒想到,女兒出院第一天就跑回學校上課,不只更努力念書,成績更是班上前三名,希望所有還在猶豫腎臟移植的父母,可以給自己跟孩子一個機會,也感謝北榮醫療團隊持續找方法,最後順利完成手術。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11 失智.像極了失智
拖欠帳單、忘了繳卡費?研究揭理財能力可看出早期失智症
研究人員一直希望建立一種演算法,協助預測某人將來是否可能會患上阿茲海默症。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與喬治城大學一項全國性研究表明,用於衡量一個人履行財務承擔能力的信用評分,也可能預知認知能力是否下降。研究發現,一個人若確診有失智症,他的理財能力,包括信用評分早在五年前就開始減弱,而支付房貸的拖欠率,則在確診前三年前就開始增加。儘管並非所有處於失智症早期階段的人都會拖欠帳單,但若真的拖欠,其拖欠率增加幅度及速度確實驚人,例如在確診前一年,信用卡拖欠餘額增加最少50%,抵押貸款拖欠率也大增11%。阿茲海默症協會護理及支援部主管莫雷諾(Monica Moreno)表示,失智者財務出現問題,主要是他們容易遭受財務欺詐或詐騙,包括身分盜竊等,若不及早解決,他們面對的財務風險會更加巨大。她指出,這個研究說明了,失智者如何應對管理金錢或個人財務方面的挑戰,是失智症的常見早期預警信號,他們的家庭成員愈早發現這些徵兆及愈早介入就愈重要,包括更快地做好財務規畫。阿茲海默症協會也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與失智者及早討論值得信賴的家庭成員或朋友,協助支付帳單或設定自動付款計畫等;建立一個帳戶,只留有一小筆金錢供失智者自行使用;在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設定大額往來自動通知;多留意銀行帳單;在電話上設定應用程式,以防範電話行銷及潛在的電話詐騙。失智症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記憶力會持續減弱及失去認知能力。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數據顯示,美國70歲以上的長者人口裡,15%患有癡呆症;美國患有阿茲海默症及相關失智症的580萬人裡 ,其中560萬人是65歲或以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0 醫療.眼部
高度近視看字扭曲 竟是黃斑部病變
64歲陳先生曾近視高達1200度,動了白內障手術後度數大幅減少,就沒有做眼睛定期檢查,沒想到,一天晚上看書時,突然感覺文字出現扭曲看不清狀況,就醫檢查竟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各種眼部病變風險高,仍應定期檢查追蹤。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陳先生出現文字扭曲變形症狀,可能是高度近視引起黃斑部病變外,黃斑部皺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視網膜血管阻塞等都是可能的原因。「高度近視就是一種疾病」,顏敏芳表示,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是因高度近視造成眼軸過長,視網膜下產生新生血管造成出血或水腫,進而影響視力,使得看文字或影像出現扭曲變形,還可能有顏色分辨異常、看見固定中心黑影等症狀。顏敏芳說,眼軸變長不可逆,不會因為雷射手術就回復眼球的形狀,這類患者仍然屬於高危險群。以陳先生狀況為例,經散瞳眼底檢查、光學共軛斷層掃描(OCT)及螢光眼底攝影檢查,確診為高度近視引發黃斑部病變,黃斑部下有不正常的血管滲漏,造成黃斑部水腫,才會出現看東西扭曲現象。顏敏芳指出,高度近視者的各種眼部病變風險都比較高,例如視網膜剝離、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即使因屈光手術或白內障手術後近視度數減低,高度近視帶來的病變風險仍然存在。治療方面,顏敏芳說,目前健保可事先送審申請給付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早期進行治療可阻止視力繼續惡化,降低失明風險,但治療後仍有復發的可能,須定期回診追蹤。陳先生治療2周後,看字扭曲的情況獲得改善。生活型態轉變及3C產品的盛行,顏敏芳提醒,平時要多留意用眼的習慣、時間及姿勢,若發覺眼睛有異狀時,要盡早就醫治療。
-
2024-07-05 養生.聰明飲食
吃藥打胰島素,血糖還是降不下來!醫建議2個小改變抑制飯後血糖
許多糖尿病、腎臟病患不敢吃太多白飯,怕血糖飆高。腎臟科醫師指出,菜跟肉吃一半再吃飯,及在飯上滴一些檸檬汁,2個簡單動作可抑制飯後血糖。2個小改變抑制飯後血糖高血糖不僅是糖尿病的問題,與腎臟病也是息息相關。開業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分享一位慢性腎病3期伴隨嚴重糖尿病患者案例,患者目前服用5種降血糖藥及注射胰島素。但即使他已服用多種降血糖藥物,糖化血色素仍在8.5%至8.8%間,因此前來求診。江守山建議患者做2件事,第一件事是,把菜與肉至少吃掉一半後,再開始吃飯;第二件則是,吃飯時在白飯上滴上幾滴檸檬汁。江守山分享,患者照指示做了這2個變動,成功將血糖降下來,糖化血色素值降至7.2%至7.3%之間。江守山指出,根據研究發現檸檬酸可抑制飯後血糖升高,此外,米飯往後面順序吃,也可以阻礙它被吸收速度,2個簡單的變動可以取代很多藥物。關於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濃度反映一段時間(8-12週)內血糖濃度的平均值,一般正常值在4.0-5.6%之間;數值在5.7-6.4%之間,屬於偏高,有罹患糖尿病之風險;數值≥ 6.5%則確診為糖尿病。(資料來源/衛福部)「進食順序」的重要性已被許多研究證實。之前義大利的研究人員也發現,一開始吃蛋白質、脂肪或富含纖維的蔬菜,而不是會讓血糖迅速飆升的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緩消化過程;它能降低食物離開胃部進入小腸的速度,這一過程被稱為「胃排空」,可延長飽足感。研究也指出,先吃蔬菜能使身體分泌更多的GLP-1,這是一種飽足感激素,人體的腸道在進餐時會分泌這種激素。一些研究顯示,這種進食方式還有助於防止餐後血糖水平持續大幅升高。檸檬水斷食法控制血糖?不過之前也有網傳檸檬水斷食法有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衛福部國健署曾闢謠指出,血糖高低與攝食的醣類總量有關,「定時定量」有助血醣穩定變化,如果輕易採取斷食法,反而會造成低血糖,最嚴重恐有導致休克的危機。仍需以多樣化的食物選擇維持飲食均衡,才能幫助血糖穩定。最重要的是,任何疾病及症狀絕不是光靠單一偏方、單一食物就能解決的,再好也絕對不能吃多,尤其檸檬也算是高鉀水果,腎臟病患一定要謹慎控制食用量。 【參考資料】.《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7-03 醫聲.罕見疾病
罕藥研發成本高 投入藥廠少 台灣卻成全球罕病卓越中心 他分析是「這原因」
罕見疾病患者少,藥物研發成本高,診斷、給付皆相對困難,因此願意投入的藥廠不多,而台灣獨特的環境,讓罕病治療成為國際的重要基地。「台灣是全球第五個設立罕病專法的國家,並盡力協助患者醫療、照護、心靈、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台灣賽諾菲(Sanofi)罕見疾病事業處處長Olivier Filicic說,台灣對罕病照顧治療經驗,是國際間爭相學習的指標。罕見疾病定義是年盛行率萬分之一以下,目前台灣認定244種罕病,患者1萬7千多人,其中僅40種罕病有健保藥可治,其他則等待健保給付中或無藥可醫,以酸性神經鞘磷脂缺乏症(acid sphingomyelinase deficiency, ASMD)為例,若未及時治療,患者恐面臨多重器官受損、早逝,目前治療藥物已經在台取得藥證,尚待健保給付中。Olivier表示,常見的慢性病,如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因病患人數多、發展早,相關衛教、診斷、治療選擇及照護都已成熟,但罕病若無治療藥物,即使診斷確診也束手無策。他指出,藥廠是罕病醫療領域中的關鍵板機,除了須說服投資機構、公司股東和管理階層,投資於成本高昂、時間長且風險高的罕藥研發,也要與政府合作,確定治療給付如何兼顧鼓勵創新與財務負擔,並提供醫療人員與國際同步的臨床資訊,使罕病患得以及時接受診治,更與病友團體協作,提供相關所需資源。來台投入罕病領域前,Olivier曾在大陸、中東等地投入糖尿病、異位性皮膚炎等領域的工作,十分熟悉不同疾病、地區的製藥產業特殊性。他表示,台灣對罕病患者的照顧在全球名列前茅,包含政府制定罕病法,設立孤兒藥專款,醫療端提供專業的臨床知識、診斷基礎架構和經驗,成立25年的罕病基金會則提供罕病病友身心靈照顧,進行衛教宣導,並不斷給予政策建議,「罕見疾病基金會建立與病友團體的緊密合作關係,也是其他國家難以複製的關鍵。」投注罕病事業中,最令Olivier印象深刻的經驗,是剛到台灣的第三個月時,參加罕病基金會在新竹關西罕見家園舉行的國際龐貝日活動。龐貝氏症會導致肌肉、骨骼、甚至是心臟逐漸衰弱,未接受治療的嬰兒型患者很快就會死亡,晚發型者則可能逐漸喪失行走的能力,必須依賴輪椅、呼吸器,而呼吸衰竭前的肌肉流失是加速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回憶,當手中抱著小嬰兒的父母,全神貫注看著台上20歲接受治療有效的病友分享經驗,「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做對的事,我和我的團隊本就應盡全力為罕病患者付出!」因此賽諾菲在今年世界罕病日,正式推動為愛納罕Better Care for Rare(BC4R),以加速診斷(Diagnosis)、創新治療(Innovation)、藥物可近性(Access)以及病友支持(Support)等四大面向,持續與各界攜手為國內病友提供更好的照護。Olivier說,罕病人數少、診斷難,臨床試驗執行和數據蒐集難度高,使得罕藥從研發到上市後的給付皆面臨諸多挑戰;研發者希望政府在考量財務衝擊時,也對藥廠研發新藥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及鼓勵,並讓更多罕病患者能夠及時用到新藥。當初選擇來台灣發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是全球罕病卓越中心,Olivier希望深入了解並學習台灣罕見疾病照護的架構;他強調非常榮幸有這個寶貴的機會參與其中,與病友團體、醫界、學界及主管機關共同為罕病患者努力,「我們投入罕病領域除了提供藥物為病人帶來希望之外,更希望發揮影響力,集結社會的力量來幫助這群弱勢患者。」
-
2024-07-03 醫療.皮膚
皮膚反覆發癢、氣喘、鼻過敏,可能是「異位性體質」!4關鍵確認自己是否有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嬰幼兒,若小時候皮膚炎沒有控制好、做好保濕,症狀就恐持續到長大成人。在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三十七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雖好發在嬰、幼兒,但還是有部分患者一直到成人後還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困擾,甚至也有患者是成人後才發病來就診。而且異位性皮膚炎發病時會奇癢難耐,不只影響皮膚美觀,甚至影響睡眠、情緒和工作。以下就由台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醫師來為大家解析「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但它不只讓身體搔癢,還可能會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異位性體質(過敏性體質)」。醫師要判斷患者是否確診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以下診斷標準:一,典型皮膚濕疹的病灶,摸起來粗粗,且在急性期會流湯流水;二,好發部位,如嬰兒期多好發在臉頰或是伸展處(手肘外側、大腿、背後等),長大一些病灶則會轉移到彎曲處(如膝蓋窩);三,慢性且反覆的搔癢至少6個月以上;四,家中有無過敏病史,如鼻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除此之外,也可以檢測IgE過敏指數來看是否為異膚,但檢驗只是輔助參考,因此不需要反覆檢驗。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性疾病漸漸增加,可能原因是民眾認知提高、生活型態改變(盛行率先進國家較高)。若從落後國家移民到先進國家,就會發現盛行率一代比一代高,所以可以發現後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異位性皮膚炎的輕中重度差異想判斷自己的異膚為哪一程度,最標準的辨別方式稱為EASI(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其計分方式採加權計分,以前考大學還有加權記分,滿分72為最嚴重。 0~7分為輕度 7~20分為中度 20分以上為重度另一種方式就是詢問患者癢的程度,如果上述指標的面積只有百分之十,但是卻每天癢到睡不著,這對患者而言就是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有無基因檢測?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多重基因的疾病,但在西方國家的研究發現,有「聚絲蛋白」基因的異膚患者,占總異膚患者的4成。但在台灣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幾能驗出該基因,並非那麼準確。因此要確診異膚,還是以上述的四大標準為主。異位性皮膚炎的用藥口服類固醇會有許多副作用,如經期紊亂、骨質疏鬆、長痘痘長毛、容易感染、胃出血、青光眼、白內障等,因此吃的或注射型的類固醇較少使用。第一線最重要的治療其實是「擦的類固醇」,只要有技巧的使用,基本上不太會有副作用的產生,病況也能達到很好的控制。也因為異膚是一種慢性病,所以要學會與之和平共處,最正確的對待方式為,吃一點抗組織胺止癢,每天擦拭保濕劑和乳液,一旦急性發炎時就需要好好擦藥膏。朱家瑜說,自己的女兒也是異膚患者,同樣也是不愛擦藥擦乳液,但是透過「擦藥膏比賽」,讓孩子有參與感,讓他們理解這個病勢必會跟著他們一段時間,不要把疾病想成是一種負擔,要把它當人生的一部分。但也有民眾會有迷思,「以為類固醇越強越會有副作用」其實相反,朱家瑜表示,自己都給女兒最強的類固醇藥膏。因為使用最強的類固醇,只要讓病灶在一個禮拜內緩解,基本上不太會有副作用。反之,若選用中間的類固醇,但擦了一個月都沒有好,就可能會有副作用問題。我們可以了解,副作用的產生在於擦藥的時間長短,而非藥效多強。中醫是否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將異膚、濕疹分為好幾種類型,基本上是無法根治,但可以針對患者的症狀來治療,如減輕發炎、舒緩癢感等。要看中醫,還是西醫,還是由患者的喜好自行選擇。精準治療若吃的、擦的類固醇等第一線治療還是沒有改善,針對中重度的異膚患者或許就可以嘗試以下第二線、第三線治療:第二線治療:1.免疫製劑(也由於這些藥物是由化療的藥物改進而來,因此就需要經常抽血檢驗血球、肝腎功能的狀況)2.光照治療(紫外線光)3.擦的免疫抑制劑:有健保給付,但效果沒有類固醇有效第三線治療:1.生物製劑(標靶治療、針劑),針對過敏的細胞激素做雙重阻斷。幾乎無副作用,但此藥物的成功率只有八成。2.口服的JAK抑制劑,針對細胞激素下的傳遞因子(JAK因子)來做多重阻斷。雖效果可達九成,但因阻斷太多,因此也需要經常抽血檢驗血球、肝腎功能的狀況。最後,想要改善異位性皮膚炎,食衣住行娛樂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做一些調整,不要把它當成是人生很大的負擔。異膚患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配合醫師的指示,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延伸閱讀: 一直拉肚子怎麼辦?6警訊快就醫!一表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教你7型態大便分類法
-
2024-07-01 醫療.皮膚
痣有4種顏色,出現在「手腳這邊」的痣可能是皮膚癌!「ABCDE檢查法」判斷是否癌變
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少的痣,且痣和「皮膚癌(Skin cancer)」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並非所有的痣都會演變成皮膚癌。到底痣是如何生成?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又有哪些?就由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醫師告訴你。 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一些慢性不癒、反覆出現的腫瘤或傷口,這些腫瘤可能會出現潰瘍、流血或不正常的增生。如果一個痣或腫瘤突然快速變大或有異常變化,應該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痣是如何生成?痣的形成通常與皮膚表皮中的黑色素細胞有關。這些細胞在表皮內增生、聚集,成為我們所見的痣,且通常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痣的成因多種多樣,可能與遺傳、陽光曝曬、荷爾蒙變化(如懷孕前後,荷爾蒙的變化會使痣變得更多或更深)有關。 至於痣的顏色,其顏色變化取決於其所在的皮膚層次: 黑色痣:痣位於較淺層,由於上面沒有表皮覆蓋,我們看到的就是黑色細胞,因此痣顯得黑色。 藍色、咖啡色痣:若痣深入到真皮層,黑色素透過皮膚厚度和光線折射後,顏色可能會從黑色變為藍色,甚至咖啡色 紅色痣:通常是由血管腫瘤引起的,而非黑色素所致。例如,櫻桃狀血管瘤或老化性血管瘤就較為常見,通常出現在手臂或身體上,特別是陽光常曝曬的地方。什麼樣的痣可能懷疑是皮膚癌?許多民眾可能擔心皮膚上的黑色斑點或痣是否為皮膚癌,因此了解皮膚癌的基本判斷方法「ABCDE五點檢查法」很重要。 A(Asymmetry,對稱性):健康的痣通常是對稱的,若痣呈不對稱形狀,如多邊形或三角形,應引起注意。B(Border,邊界):健康的痣邊界清晰,若邊緣模糊或凹凸不平,需小心。C(Colour,顏色):健康的痣顏色均勻,若顏色不均或有多種顏色,需警惕。D(Diameter,直徑):健康痣直徑通常小於0.6公分(約四分之一英寸),若超過此尺寸需觀察。E(Evolution,變化):若痣在短期內快速變大或有顯著變化,需特別注意。 若懷疑皮膚上的痣有問題,可以使用手機拍照並配合尺寸記錄,定期觀察變化。雖然ABCDE檢查法主要針對黑色素瘤,但對於其他皮膚腫瘤也有一定參考價值。綜合考慮痣的對稱性、邊界、顏色、直徑和變化,可以初步判斷其良惡性。若有疑慮,及時就醫是最明智的選擇。皮膚癌的類型與症狀皮膚癌主要分為三大類,分為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又稱扁平細胞癌)、黑色素癌(melanoma)。其中「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一種,早期可能僅表現為黑色腫塊,容易被誤診。因此,早期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 基底細胞癌行為相對良性,通常局部侵犯,較少轉移,主要透過局部治療即可解決。但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患者常忽視其存在,但若發現持續數年的異常皮膚變化,特別是在陽光曝曬部位,如臉部、鼻子等,應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建議。 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的早期形態包括日光角化症和波紋氏症,這些原位癌變化輕微,但若發現臉部、特別是老人家的臉上有紅斑、脫屑、流血等現象,應提高警覺,及時就醫。鱗狀細胞癌的進展通常較慢,但長期未癒的皮膚異常應要注意。 黑色素癌黑色素癌是最惡性的皮膚癌,雖然發病率低,但其惡性程度高,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後影響重大。診斷黑色素癌時,可以運用ABCDE法則判斷:不對稱(Asymmetry)、邊緣不規則(Border)、顏色多樣(Color)、直徑超過0.6公分(Diameter)和變化性(Evolution)。典型特徵包括顏色深淺不一、形狀不規則、邊緣模糊、顏色多樣等。若發現這些特徵,應立即就醫。 另外,使用免疫抑制劑也是一個風險因素,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使用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控制疾病,但也可能降低對癌症的偵測能力;此外,曾經接觸過輻射,或有慢性不良傷口、嚴重疤痕或燙傷病史的人,特別是鱗狀細胞癌患者,風險也會增加。對於黑色素癌,急性曬傷尤其危險。如果曾經曬傷到起水泡,黑色素癌的風險會顯著上升。此外,使用日曬機(如健身房中的日曬設備)也會增加黑色素癌的風險。平時如何預防皮膚癌?皮膚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都可能與陽光曝曬有密切關係。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曬工作非常重要。 1.陰天也要防曬:防曬要積極且謹慎,即使在陰天也不能忽視防曬。對於不喜歡使用防曬乳、覺得黏膩的族群,可以選擇戴帽子、穿袖套等。此外,去海邊玩時也要注意防曬,避免曬傷起水泡,因為這會增加罹患黑色素癌的風險。 2.防曬乳的選擇:建議民眾選擇「物理性防曬」,並確保SPF值至少為30,建議選擇PA++以上的防曬產品。 物理性防曬乳的成分通常包括二氧化碳或氧化鋅,它們能直接阻擋、反射或折射陽光。相比之下,化學性防曬乳會吸收紫外線,然後被代謝成其他物質,但這些物質可能殘留在皮膚上,對健康有潛在風險。儘管物理性防曬乳較為黏膩,因此市場上的防曬乳通常混合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但建議優先選擇物理性防曬乳,並挑選質地不黏膩的產品。 3.防曬乳的使用厚度:一般來說,臉部應塗抹相當於十塊硬幣大小的防曬乳。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或去海邊時,需要經常補擦,因為水或汗水會沖掉防曬乳。即使在室內,通常每四個小時補一次;若有運動或流汗,則每兩個小時補一次。在高山或雪地等紫外線特別強的環境中,需更加頻繁地補擦。 4.容易被忽略的防曬部位:包括脖子、後頸部、肩膀和耳朵。髮量較少的人也應注意頭頂的防曬。 5.防曬乳的使用時間:過去建議出門前30分鐘塗抹,但現在大部分防曬乳的成分即時有效,因此可以在出門時攜帶防曬乳隨時補擦。 關於防曬乳的形式,無論是噴霧型還是乳液型,都需根據個人偏好和使用感受來選擇。重要的是選擇成分以物理性防曬為主的產品。對於嬰幼兒,特別是一歲以下的小孩,建議使用物理性遮蔽如帽子、袖套,而避免使用防曬乳。使用噴霧型防曬乳時,應注意避免吸入,特別是對小朋友。 延伸閱讀: 月經來就頭痛怎麼辦?竟是「這激素」過低導致!醫點名「經期偏頭痛」7大改善法:先待在涼爽、黑暗房間內
-
2024-06-30 醫療.眼部
健保大數據/青光眼開刀無用?當藥物控制不住 別逃避手術
隨科技利用逐漸普遍,民眾長時間盯著螢幕看,加上工作環境高壓,時常傳出眼壓升高導致青光眼等狀況。不過,眼科醫師說,眼壓高並非青光眼的判斷依據,而是依照視野缺損程度進行區分,患者若接受雷射後治療效果不顯著,恐必須接受手術,且青光眼治療只能避免惡化,不像白內障治療能讓患者恢復視力。即使眼壓不高,視神經也可能持續受損。新光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林惠真表示,青光眼致病原因醫界仍未有定論,僅知道致病機轉是眼壓高,視神經受到壓迫導致視神經纖維缺損,屬視神經疾病的一類。不過,許多人即使眼壓不高,視神經纖維仍持續受損,目前認為與眼球周圍血液灌流情況有關。青光眼一般分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與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兩大類。林惠真表示,眼睛就像一顆水球,會不斷產生水分,隅角則類似「排水溝」,當隅角閉鎖時,眼壓會突發性升高,造成患者視力模糊、頭痛、嘔吐等症狀,病人通常必須至急診就醫,此類青光眼即稱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隅角開放性青光眼症狀與隅角閉鎖性青光眼類似,但較少突發狀況。東方人眼球小,空間擁擠造成排水性差。「東方人眼睛普遍較小、眼軸較短,就像一樣的東西要放入較小的空間,勢必造成擁擠,導致閉鎖性青光眼較常出現。」林惠真表示,眼睛較小導致東方人隅角較窄、排水性較差,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疾病機率提升。林惠真說,青光眼導致的視神經受損並不可逆,通常初期是緩慢受損,不會造成明顯症狀,神經受損嚴重時,患者會出現視野縮小、視力變差等症狀,部分患者會因視神經受損發生頭部腫脹感,或因眼角膜水腫,觀看燈光等亮處時,會出現「七彩光暈」。確診青光眼需做視野檢查,不能靠眼壓判斷。「青光眼患者必須接受視野檢查。」林惠真表示,青光眼確診與否,不是以眼壓高低判斷,而是依據視神經受損程度、視野缺損範圍等進行判斷,並依照視野受損的程度進行分期;視野缺損較嚴重的患者,有時「只看得到中央,看不到旁邊」導致走路時常踢到東西,或與人擦撞等狀況。不過,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多數患者難以主動求醫。林惠真表示,許多青光眼病人在日常生活未受到明顯影響的情況下,多在體檢時測到眼壓升高,或在眼科治療其他疾病時發現。急性發作需進行虹膜雷射,降低眼壓。在治療方面,林惠真表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患者急性發作被送至急診時,必須先緊急處理,以利尿劑等方式減輕患者眼壓。經眼科醫師評估後,若確定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會先為病患進行虹膜雷射,如雷射後眼壓正常,則繼續門診追蹤即可,部分患者必須使用青光眼藥水控制。若患者經虹膜雷射後,狀況仍未改善,就必須接受手術。林惠真說,手術目的是在眼中打造「新通道」,讓眼中的水分排至結膜、眼白下方蓄水處,再由附近血管吸收水分,手術過程安全,但有時會發生沾黏,必須進行多次手術處理,不像白內障手術一次開完即可。嚴重患者必須開刀找通道,別拖到神經損壞。青光眼是神經受損無法回復,病人常會認為開刀沒有變好,因此認為沒有開刀必要。林惠真表示,坊間流傳錯誤觀念,認為青光眼無法開刀,病人常認為以眼藥水治療就好,因此延誤治療到眼壓已經壓壞神經,直到很嚴重時才願意開刀。事實上,眼科醫師多建議,患者若在二、三種眼藥水治療下,眼壓還是無法控制,不論病人視力情況如何,都應該接受手術治療,否則長期點眼藥,也會對病人生活造成困擾。至於口服藥物方面,林惠真說,口服青光眼藥物類似利尿劑,病人服用後容易出現手麻、腳麻副作用,因此臨床上擔心造成病人不適,較少長期開立降眼壓藥物給患者,僅在急性發作期間,為讓患者眼壓快速下降才會使用。
-
2024-06-30 醫療.眼部
健保大數據/頭痛竟可能是青光眼!女性符合4條件急性青光眼機率大增,不控制恐失明
青光眼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頭號視力殺手,因為多半不會有明顯症狀,當出現視力減退等情形時,視神經早已受損甚至萎縮;還有一部份急性青光眼患者,是因為劇烈疼痛就醫,才發現是青光眼作祟。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你從相關數據,了解青光眼的常見共病、預防與治療趨勢。青光眼大致可分為先天性、慢性、急性與繼發性,以慢性青光眼個案為多,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至於青光眼失明的人數,健保署統計,從108年至112年,人數介於520至560人,不過在109年一度減至495人。症狀治好,視力也無法回復,三高是風險因子之一。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常見導致失明的疾病有三種,分別為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但民眾對糖尿病的預防意識高,會重視相關數值變化,目前也有定期的眼底檢查;白內障則可透過更換人工水晶體改善;但青光眼會導致視神經萎縮,即便症狀治好,萎縮的神經、受損的視力也回不來。石崇良說,三高是慢性青光眼的風險因子之一,卻容易被忽略;而急性發作的個案,因為眼睛劇烈疼痛就醫才確診青光眼。他提醒民眾要留意視野變化,如有異狀要及早就醫。急性青光眼的頭痛症狀,常被誤為高血壓。石崇良表示,他在台大醫院擔任急診科醫師時,處理的青光眼患者大多是急性的,有時會以頭痛作為症狀表現,容易被認為是一般頭痛或高血壓引起。急診處置上多為測量眼壓、給予抗眼壓藥物,他提醒,民眾應留意自身健康狀況,熬夜與過度用眼,是導致急性青光眼發作的元凶之一。「我每年都會定期體檢,檢驗項目就包含眼底檢查與眼壓量測等。」石崇良分享,現在氣壓式眼壓量測相對簡單,回憶起實習醫師時期,最複雜的任務就是幫病人測眼壓,因為當時沒有這麼先進的設備,要測到眼壓,需要把病人的眼睛撐開再用儀器量測,往往導致醫師痛苦、患者也痛苦,所以「快、狠、準」才是最好的方式。注意手機使用時間紀錄,提醒自己用眼減量。「我本來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石崇良說,他到國中階段都沒有近視,直到高中沉迷武俠小說,常常看得欲罷不能,不看到最後的結局根本停下來,但又不能被父母發現,只好躲在棉被裡,藉著月光或者小夜燈等微弱光線,他笑說「都是金庸害的」。過去沉迷武俠小說,現在公務繁忙,每天訊息動輒500則起跳,不過近視度數卻也沒有加深。石崇良說目前近視度數都維持150度,他說生活作息與採光足夠相當重要,更重要的是讓眼睛適度休息、避免過度使用。現在很多手機都會顯示使用時間紀錄,石崇良目前都朝「本周比前一周減少」的方向進行。他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10小時,至於堆積如山的訊息,則會利用午、晚餐時間,以及睡前的空檔看,所以通常有急事的人,都會打電話通知他看訊息。眼壓控制好,可預防青光眼導致的失明。石崇良呼籲,青光眼造成的失明基本上是可預防的,民眾要多注意相關症狀,現行治療方式也相當多元。民眾可透過吃藥、點藥水控制,如果稍微嚴重一點,雷射手術也都可以處理,現在的科技已經相當進步,「重點就是把眼壓控制住」。有醫師認為,近視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族群,應該在25歲時進行眼科篩檢、記錄眼睛狀況。石崇良認為,篩檢的對象與範圍必須有實證依據、篩檢後醫療能有效介入等。他舉例,低劑量電腦斷層就是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效果相當顯著,如果對全民普篩,成效也許不會那麼好。如果臨床證據確認高度近視與青光眼的風險相關,這些民眾就可評估定期進行檢查,醫師也可在門診加強衛教宣導,避免導致失明等難以回復的遺憾。4大高危群 直系血親有青光眼者罹病機率高7至9倍【記者林琮恩/報導】民眾使用3C電子產品時間延長,不少人認為太常看螢幕導致眼壓高,就會發生青光眼。國內青光眼權威醫師、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說,使用科技產品的確會使眼壓升高,但高眼壓未必會導致青光眼,需與家族史、高度近視等情況綜合評估。而在台灣,更有一群容易罹患急性青光眼的「特殊族群」。呂大文表示,青光眼高危險群包括具家族史者、眼壓較高者、高度近視者及三高患者。直系血親罹患青光眼者,則自身罹患青光眼比率,較一般民眾高出7至9倍;近視超過500度的民眾,罹患青光眼機率也提升;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患者,則會因疾病併發症,導致「繼發性青光眼」;眼球受過外傷、眼內長腫瘤或眼球反復感染,也容易造成青光眼。女性符合4條件急性青光眼機率大增台灣特殊患者群,推測與遠視導致眼軸短有關。「台灣有一特殊情況,民眾若符合身高小於160公分、遠視度數100-300度、年齡大於55歲、性別為女性四項條件,發生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機率顯著提升。」呂大文說,據臨床觀察,急性青光眼患者中,超過半數均屬前述族群,只要急診室通報急性青光眼,眼科醫師還沒下樓支援,就能猜到患者是中年女性,且身高落在160公分以下。呂大文表示,目前推論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遠視導致患者眼球前後徑較短,瞳孔一旦放大,容易急性發作,眼壓突然上升,造成急性青光眼。不過,前述情況缺一不可,只要少了一項,罹患青光眼機率即下降。台灣三分之一患者,屬於低眼壓青光眼。民眾常認為,青光眼就是眼壓高導致。呂大文說明,青光眼分類中有「低眼壓青光眼」,在韓國、日本占比較高,八成五以上均屬於低眼壓,台灣則有大約三分之一青光眼患者屬於低眼壓青光眼,所以診斷青光眼時,眼壓不是唯一依據,針對高危險病人多會進行視野、眼底檢查。呂大文指出,美國一項長期研究發現,高眼壓患者未必會變成青光眼,患者在眼壓高以外,合併家族史、角膜厚度較薄、三高疾病等,才有較高機率變成青光眼。若單純因長期使用3C產品,或長期低頭造成眼壓高,則屬單純的高眼壓症,在眼睛承受眼壓能力較強的情況下,變成青光眼的機率少之又少。如何預防青光眼發作1.選擇大螢幕3C、避免低頭呂大文建議,民眾使用3C產品時可盡量選擇螢幕大的產品,「能用筆電就別用平板,能用平板就少用手機」,使用期間則應避免低頭。電競運動屬於激烈且必須長期用眼的活動,患者應避免從事。2.做重訓時避免憋氣,建議選擇溫和的運動。近年民眾風行健身重訓,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患者從事重訓時,應避免憋氣,否則恐會讓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應由專業教練在旁陪伴。患者可以游泳,但應避免深潛,否則水中壓力也會導致眼壓升高。他建議,青光眼患者應以較緩和、低調的運動為首選,例如步行、低速小坡登山、騎腳踏車等,激烈運動則是能避免就避免。3.避免熬夜導致眼壓升高。和其他慢性病一樣,平時要盡量吃好、睡好,避免因為熬夜導致隔天眼壓升高,眼睛中的「房水液」分泌速率失調,水分來不及排出,恐會讓眼壓升高的狀況惡化。4.患者、高危險群都要定期追蹤。「被診斷青光眼的患者,應每一至三個月追蹤一次;疑似青光眼患者,則是每半年追蹤較為安全。」呂大文表示,青光眼的檢查方式包括量測眼壓,以及視野、眼底鏡檢查等。未確診青光眼、高眼壓症的一般民眾,若年過35歲,也建議進行一次完整眼部檢查;近視超過500度的人,建議25歲就要定期接受檢查,可比較幾年後眼睛狀況是否改變;有家族史者,應該更積極受檢。
-
2024-06-26 醫療.巴金森病
深部腦刺激DBS手術 植入晶片治療重度巴金森氏症
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常見疾病的發生率也會隨之升高,其中之一就是巴金森氏症,大多數人對此疾病不陌生,名人如好萊塢影星米高福克斯、音樂教父李泰祥皆為患者,九成以上的巴金森氏症使用藥物控制病情,若症狀嚴重,藥物難以控制,就會進行深部腦刺激植入晶片,簡稱DBS手術。【老翁長年罹巴金森氏症 進行深腦刺激DBS術 順利飛加國探女兒】主持人:元氣網 閻廣聖來賓: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 鄭均洹醫師植入晶片改善重度巴金森氏症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鄭均洹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四個主要臨床症狀是顫抖、動作遲緩、僵硬以及步態不穩,只要有兩個以上,就可以下「巴金森症候群」的診斷,不過,雖然巴金森症候群有八成都是巴金森氏症,還是有大約兩成是其他疾病,例如多次腦中風、小腦退化等等,一般來說,經過神經內科醫師的問診及檢查,確定腦中黑質退化才能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分為五個階段,第一期症狀只發生在身體單側、第二期發生在兩側、第三期容易重心不穩需要一些支持,第四和第五期行走愈來愈困難。在治療方面,若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要考慮DBS手術調整腦部迴路,通常發生在第四或第五期,做法是植入晶片到大腦,藉由電刺激調節腦中的異常活性,控制不正常的腦神經訊號,簡單來說就是調整腦部迴路,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DBS由神經內外科共同合作哪些患者適合進行DBS手術?鄭均洹強調,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需要先由神經內科醫師問診,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若病情嚴重達到生活無法自理,甚至呈現臥床狀態,經由專業評估以及影像學診斷,才能決定是否進行DBS手術,而手術則是交由神經外科醫師接手,如果以一場球賽的編制來比喻,裁判是神經內科醫師,球員則是神經外科醫師,他強調,切勿球員兼裁判對病患來說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然而,DBS手術究竟是將晶片植入大腦的哪個部位?鄭均洹解答,目前最好的選擇是將晶片植入到腦中的視丘下核,有些是植入丘腦內側,但丘腦內側只針對顫抖症狀。到底該植入哪個位置,必須由神經內外科醫師合作,雙方經過密集討論才能定案。「有一句諺語說得好,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醫療本身不是英雄主義,而是整個團隊的合作成果。」鄭均洹進一步說明,巴金森氏症就像一台車子,看起來漂漂亮亮,功能都正常,但是沒辦法開上路,因為其中一個零件壞掉了,神經內科醫師就像是高級技師,負責精密診斷找到位置,而神經外科則負責修復。目前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內科主任巫錫霖醫師,就是與他長期合作的夥伴。術後藥量可減少三至四成DBS手術是由法國神經外科醫師Alim Louis Benabid在1987年首度於研究報告中發表,傳統的DBS是一個開顱的大手術,手術風險不小,歷經多次改良,現在的DBS手術是在眉心上方戳孔,傷口的直徑不到兩公分, 一般來說,術後要等一個月才能開機,也有一些病患放完晶片後就改善症狀。植入晶片後可減少藥量,鄭均洹以自己的病患為例,假設手術前左旋多巴胺的每日劑量超過1000-1400毫克,術後可下降三到四成,連帶可減少高劑量藥物的副作用,運動症狀也會有明顯進步。截至目前為止,鄭均洹已經進行四十例的DBS手術,另外指導其他醫院進行的手術有十幾例,他表示,DBS手術最大風險就是感染或是人體對植入物的排斥,但手術是由醫療團隊通力合作,而且手術前團隊就會先在電腦工作站進行彩排,進入手術室後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手術,讓手術時間縮短、感染率下降。手術全套醫材費用已納入健保早期的DBS手術尚未納入健保,單單是設備的費用加起來就很可觀,鄭均洹曾有一名年長患者為了要去加拿大探望女兒,花費八十多萬材料費進行手術,慶幸的是,顫抖症狀在術後改善許多,讓他順利成行。鄭均洹感性地表示,他想藉由這次訪問向患者信心喊話,罹患巴金森氏症並不寂寞,現在醫療技術進步,患者要重拾信心、積極治療,尤其如今DBS手術必須使用的全套醫材皆已納入健保,對有需要的巴金森氏症病患來說實是一大福音。【老翁長年罹巴金森氏症 進行深腦刺激DBS術 順利飛加國探女兒】主持人:元氣網 閻廣聖來賓:彰化秀傳首席神經外科主任 鄭均洹醫師
-
2024-06-26 醫聲.高齡社會
骨鬆未爆彈1/台灣髖部骨折亞洲第一 地方推骨鬆早篩
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是全球第二大的慢性病,且隨著年紀愈大發生機會愈高,據調查,台灣50歲以上女性,每三人就有一人。經濟學人報告台灣骨鬆性髖部骨折發生率全亞洲第一,由於骨折後多數無法獨自生活,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教授認為,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政府宜針對女性65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建立早篩早治,減少巨額的醫療及社會成本。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愛的骨力一起來」專家論壇,邀請幅員遼闊、偏鄉老人多的中部縣市台中市、彰化縣及雲林縣衛生官員與專家們,共同討論骨鬆預防對策。陳崇桓指出,依健保署資料顯示,每年四成五的骨鬆病人當年度發生骨折,且60歲以上就醫明顯增加,國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一成四,五年死亡率高達四成二,且一旦骨折更容易再次骨折,國內外研究指出,骨折一年後八成無法獨居。台大雲林分院骨科部助理教授傅紹懷指出,偏鄉骨鬆的盛行率相當高,65歲以上女性發生率達六成三,其中四成為嚴重骨鬆,高齡者如有骨鬆及相關共病,骨折風險會增加三倍以上。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四年前利用DXA(雙能量X光吸收儀)巡迴車篩檢一萬多名65歲以上長者骨質密度,是國內最早進行骨篩的縣市,結果顯示男性骨鬆率為兩成五,女性為六成二,其中有骨折史的女性多於男性,未來將規畫陽性者再追蹤的年限。找出高危者及早治療也相對重要,傅紹懷指出,一名70歲以上髖部骨折的患者若能預先治療骨質疏鬆,平均每人追蹤三年可以節省健保花費2萬元,若所有70歲以上的髖部骨折患者都能接受治療,健保可年省一億元。台北市政府今年將骨鬆篩檢納入老人健檢項目之一,雲林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表示,雲林預計明年也會納入老人健檢,執行細節仍在討論中,由於縣內偏鄉多,交通及就醫不便,縣府執行篩檢政策能更全方位追蹤。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指出,依中央政策實証無全面骨篩政策,台中市衛生局依中央的政策以預防保健健康促進、提升識能、支持環境建置為骨鬆防治策略,還有提出篩檢後追蹤及治療的問題。與會專家及縣市分享的施行與研究成果,建議可提供中央政策參考。陳崇桓也建議地方政府,可利用AI協助骨鬆判讀,當找出高危險族群後再進行精密的DXA進行確診,可大幅減少篩檢成本;而女性更年期後且具有骨鬆危險因子或65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一生至少做一次骨鬆篩檢。
-
2024-06-25 活動.活動最前線
【免費報名】青少年失智家屬戲劇治療支持團體
年輕型失智者是指65歲以下確診失智症,而失智症狀不僅是記憶力的減退,亦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或可能伴隨情緒、行為障礙及精神相關症狀。然未成年子女,若足夠的識能與支持,易難面對家庭的驟變與失衡風險。有鑑於此,本會將辦理青少年家屬支持團體,期能提昇其失智症知能,建構青少年支持網絡,陪伴青少年面對適應變動的情境。目標:協助年輕型失智者的子女透過故事、角色扮演、感官、遊戲、儀式、戲劇創作等元素,去探索及覺察對於父母罹患失智後,自身所產生徬徨與複雜情緒的原由,藉由戲劇團體的創作及其他成員互動過程,獲得支持與療癒,並提昇疾病照顧知能。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日 期:7/17、7/24、7/31、8/7(周三),共4堂時 間:上午10:00~12:00對 象:年輕型失智者之青少年子女(10-15歲,4-9年級)團體帶領者:戲劇治療實驗室 黃暐筑 戲劇治療師地 點:Young記憶會館(臺北市大安區泰順街巷4號)費 用:免費報 名:掃描QRCODE或來電報名聯絡電話:(02)3365-1733/(02)2598-8580#22備 註:1.此團體為連續性團體,無法單堂報名,敬請見諒。2.家長可於會館空間休憩等待,但不開放參與及觀察團體之進行。
-
2024-06-24 醫療.感染科
頭痛、食慾差…男腦部遭食腦蟲入侵身亡?疾管署發現是「這個病」
有媒體報導,一名男子至高雄長庚就醫,醫師檢查,男子腦部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入侵造成腦炎,經治療仍不治身亡。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經了解,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而非「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媒體相關報導疑似有所誤差。「阿米巴性痢疾」非法定傳染病曾淑慧解釋,「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屬於非法定傳染病,醫師接獲病例後,不需通報疾管署,但為掌握疫情,仍多鼓勵醫師通報,而「阿米巴性痢疾」為法定傳染病,依規定必須通報,目前醫院為通報「阿米巴性痢疾」。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阿米巴性痢疾的臨床症狀約持續 1~3 週,包含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便、輕微腹部不適合併血絲或黏液便、間歇性下痢或便秘,有時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但阿米巴性腸炎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例如潰瘍性結腸炎)不易區別。根據疾管署資料表示:只有小於1%的感染者可能透過血流傳播,發生肝、肺和腦部等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liver abscess)最為普遍,男性發生數為女性的10倍,急性期臨床表現為發燒、右上腹痛及肝臟部位壓痛感,慢性症狀則為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極少數阿米巴原蟲感染者會發生皮膚疼痛性潰瘍,較常發生於肛門周圍或生殖器。感染者疾病嚴重度與年齡較輕、懷孕、使用類固醇、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及酒癮有關。「食腦蟲」病例僅有去年通報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袁俊文指出,這名男子是以急診入院,主訴頭痛、食慾差、虛弱,左側肢體也無力。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男子左右大腦不對稱,且有著瀰漫性腦病變,為釐清病因,除收治住院,也開顱採集其腦部檢體。檢驗出爐後證實,男子腦內遭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入侵,因腦壓過高,約一個月後死亡。但曾淑慧說,關於食腦蟲病例,經清查200多例疑似病例,目前僅有去年通報,北部一名30多歲女性確診,尚未傳出其他病例。【延伸閱讀】.人類染食腦蟲全球僅百例 台灣曾有個案泡湯感染.「食腦變形蟲」檢驗出爐,地下室積水惹禍!阿米巴原蟲有剋星,戲水注意5件事降風險
-
2024-06-2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看診,為什麼醫師都不說話?
話說,有一位醫師醫術很好,獨門絕技,病患很多,但病人常抱怨,看診時病人問醫師,醫師都不說話。有一位病人終於忍不住發難了。「再好再高明的醫師也應該視病猶親,回答病友的問題啊!」「我到底得了什麼病?」只見這位醫師,拿起印章來在空白的紙上蓋了幾個字,開了藥就將他打發回去,想不到,藥還真有效,診斷完全正確,真是神醫啊!但病人還是憤憤不平。這時醫師娘出來說話了。「你去恩主公求神拜拜,恩主公內的諸神有跟你說話嗎?」他給你的診斷就是籤詩上面的答案啊,你一次看不好,再來看,他會給你另一張籤詩治病啊!古人說:「望聞問切」,的確,厲害醫師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是什麼病,如加上聞一聞嗅覺診斷,不必開口問你,大概也就心中有譜了。話雖如此,有些疾病的正確診斷需要問診、觸診,醫師在您身上摸一摸或進一步檢查一下才能知道答案的。有些人會說話會溝通,也有些人不愛說話,惜話如金。事實上人體內的器官也類似現象。人體的各器官布滿神經系統,其中最敏感的器官就是眼角膜,「情人眼裡容不了一粒細沙!」一粒小沙子在眼睛裡任何人都受不了,會趕快求醫,此外,生殖器官也會很敏感,這是造物者為了幫助人類繁殖後代而設計的。肚子吃壞了會上吐下瀉,因為腐敗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刺激腸黏膜,將食物吐出去或拉出去;心肌缺氧,會胸悶、胸痛,感冒會喉嚨痛、會咳嗽,都是因為心臟及呼吸道有神經。但號稱為國病─肝病,這個人體最大的器官,它的警報系統就不好了。肝臟的包膜才有痛覺神經,內部沒有什麼痛覺神經。因此肝硬化了,肝長了番石榴大的腫瘤,通常是不知不覺,不會痛的。因此,肝癌會痛,常常是長在肝表面或破掉了才會痛。這時才求醫就太晚了。因此,面對家人或朋友話不多時,我們要內修,察言觀色,碰到醫師不說話,我們把他當神像看待,拿著他給你的籤詩─處方箋,問醫師娘或診助,就可以得到真相。至於我們人體的器官,如肝臟沒有痛覺神經的,我們更要注意定期去檢查,求醫師診斷才不會誤了大事。●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6-22 養生.聰明飲食
如何養成不生病體質?營養師認證多吃10種食材及3方法,吃出最佳免疫力
近期新冠確診數又上升了,該如何遠離這些病毒呢?我們可以從「增強自我免疫力」開始!提升身體自我保護的能力,來抵抗外來的攻擊。首先最重要的一定是維持「均衡的飲食」以及「健康的作息」,讓生理機能都能正常運作後,再加上營養師Evelyn為你介紹的10種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食材,就能讓你由內而外、防疫技能點滿!10種增強免疫力食材1. 大蒜大家都聽過大蒜對身體好,因為大蒜裡面含有「蒜素(allicin)」,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強免疫力、維持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是大蒜諸多保健功效的來源。但其實蒜素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於大蒜裡的,而是將大蒜切碎以後,讓裡面的蒜氨酸接觸到空氣,再與蒜氨酸酶作用完全才會產生我們所熟知的「蒜素」,然而蒜素並不耐長時間的高溫,像是煮湯或是長時間燉煮都會使蒜素分解。所以大蒜最保健的吃法是「切碎生吃」唷!但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大蒜雖然好處多多,但仍屬刺激性食材,適量食用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建議一天最多2-3瓣就好囉!2. 薑如果經常感冒,有可能是身體慢性發炎造成免疫力低下惹的禍!生薑裡面具有多種抗氧化劑,例如薑辣素(gingerol),可以減少自由基對於身體的氧化破壞,也能減少發炎物質的產生、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在感冒前或感冒時食用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這邊一樣要提醒大家,薑也是屬於比較刺激性的食物,也有抗凝血的效果,所以適量食用即可唷!3. 咖哩咖哩中主要的成分「薑黃(curcuma)」是咖哩成為近期新寵的原因,薑黃裡面的「薑黃素(curcumin)」不僅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還能提升免疫力、預防失智、甚至抗癌,除此之外,咖哩裡面添加了許多辛香料,例如:印度咖哩常添加薑、大蒜、紅辣椒粉、荳蔻等,這些辛香料有助於幫助消化、舒緩上呼吸道的不適症狀,因此咖哩其實是很適合防疫期間吃的料理唷!4. 菇類菇類裡面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蛋白質量也較其他蔬菜高,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非常多種,從數千年前就開始被當作重要的藥用食材。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菇類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也能調節免疫、代謝功能,對於人體的好處是很多的唷!5. 菠菜說到菠菜,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力水手卜派,遇到麻煩時只要吃菠菜就能變得力大無窮,可以英雄救美!其實菠菜雖然沒有像卡通描述的一樣這麼「神奇」,但會有這樣的設定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唷!菠菜裡面富含大量的葉酸、鐵、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是營養密度非常高的蔬菜,能夠減少氧化廢物、調節身體的多種代謝途徑,對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加速新陳代謝、抗癌、抗氧化都有很大的幫助唷!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來一罐菠菜了呢?6. 藍莓藍莓是花青素(anthocyanidins)含量非常高的水果,雖然在台灣本土的藍莓非常稀少,進口價格會比較昂貴一些,但絕對是值得的!多項研究都顯示藍莓裡的花青素有非常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夠清除自由基、降低對身體的破壞,另外,它也能調節發炎物質,對於抗發炎也有顯著的功效。近年來也有諸多研究證實藍莓對於抗癌、改善泌尿道感染、調節血糖血脂、預防骨質疏鬆症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許多學者也因此稱藍莓為「超級水果」!7.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維生素C在我們體內的抗氧化作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防疫期間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身邊有許多水果是富含維生素C的唷!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分析,其實同樣重量富含最多維生素的水果不是柳丁、也不是檸檬、橘子,而是芭樂!其次是釋迦、龍眼、棗子跟奇異果,並不是越酸的水果維生素C就越多唷~如果你想省時,或有額外補充的需求,也可以選擇維生素C的補充劑或保健食品喔!8. 綠茶兒茶素(catechin)是綠茶裡面最重要的保健成分之一,相較於紅茶、烏龍茶等茶種,綠茶因為沒有經過發酵所以保留了較多的兒茶素。兒茶素除了有抗氧化、抗發炎、抗癌、抗微生物的特性之外,隨著綠茶在世界各的推廣,許多研究也證實它具有多種抗菌、抗病毒的特性,對於預防感冒、防止傳染疾病的擴散是非常有益處的。在這個疫情肆虐的時期,大家不妨也來杯無糖綠茶吧!9. 優格、優酪乳優格、優酪乳裡面含大量的益生菌,能夠協助保護我們的腸道。腸黏膜上的微生物跟細菌,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一批免疫軍團唷!透過優格、優酪乳攝取大量好菌以顧好腸內的菌叢,腸黏膜組織才能獲得完整的保護,進而有助於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提升免疫力可以從改善腸道菌叢開始!這邊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吃優格、優酪乳時可以搭配一些水溶性膳食纖維或寡醣等,可以作為益生質提供益生菌的養分,相輔相成的搭配才能更完善的保護腸道唷!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在購買時要盡量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優格、優酪乳,才不會一不小心又吃進去太多精製糖唷!10. 優質蛋白質前面提到均衡飲食是提升免疫力的首要重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都要均衡攝取,但這邊要特別介紹蛋白質是因為它是構成身體所有細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包含重要的免疫細胞。豆魚蛋肉類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有9種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而必須靠飲食獲得的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而富含越多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食物,營養價值就越高,我們稱之為「優質蛋白質」,動物性來源的蛋白質都屬於優質蛋白質,如魚肉、牛肉、豬肉,而植物性蛋白質只有「黃豆類製品」才是優質蛋白質唷!這邊建議每一餐吃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既能提供身體足夠的蛋白質又不會過量!增強免疫力的三大原則看完以上介紹的10種增強免疫力的食材,你發現了嗎?其實要符合能增強免疫力的食材不外乎三個原則:1.抗氧化及抗發炎2.改善腸道菌叢3.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掌握這三個原則之外,最重要的是前面所提到的維持均衡的飲食、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此一來,透過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提升免疫力,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健康喔! 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20 癌症.乳癌
三陰性乳癌容易轉移、復發率高 免疫療法改善治療困境
33歲陳小姐,2年前摸到胸部腫塊,就醫確診為早期三陰性乳癌,經醫師建議,進行術前輔助治療,再加上免疫療法,穩定控制病情,也免去乳房全切手術。乳房專科醫師表示,三陰性乳癌容易轉移、復發率高、治療選擇少,被喻為棘手又難治的乳癌亞型。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三陰性乳癌存活率差、復發較早、容易轉移至肺腦等器官,被形容為「最惡乳癌」。早期三陰性乳癌沒有直接有效的作用藥物,不適合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免疫療法的出現,改善治療困境。要減少復發風險、增加存活率,應把握術前8次化療、術後9次免疫治療,「打好打滿」消滅癌細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表示,三陰性乳癌術後1至3年是復發高峰期,術後輔助治療有助於消滅殘存的癌細胞,降低惡化或復發風險。使用化學治療合併免疫療法,有機會得到更好的預後、延長存活期,包括提升病理完全緩解率(pCR),做為加強術後輔助治療的參考。目前最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術前併用免疫治療搭配化療,術後持續用免疫藥物鞏固治療,可預防疾病復發。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5千名乳癌病友,8成確診時為早期乳癌,健保已給付多種荷爾蒙受體陽性與HER2受體陽性的乳癌用藥;若要降低死亡率,除了早期篩檢,接軌國際治療指引也是關鍵。
-
2024-06-19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母血癌5天驟逝!劉宗瑀坐月子辦後事,在堆滿罐頭塔小房間集乳「悲傷到會笑出來」
「人在疾病面前都是平等的,即使是醫師也會生病,遇到家人生病時也同樣無助,更可能因為自身的醫學專業背景而更加自責。」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劉宗瑀是台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的主角本尊,她的母親因血癌(白血病)送醫,當時在坐月子的她仍陪病,每天都面對病情極大的變化,不料,5天後母親驟逝,留下錯愕的家人。坐月子悲辦母親後事43歲的劉宗瑀,回想10年前母親病發的那幾天依舊清晰,每一天都有新的病情變化,令家人措手不及,「第一天頭暈嘔吐送急診、第二天雙眼錯視、第三天胡言亂語、第四天昏迷、第五天過世。」母親的離世,讓家人相當錯愕,全家頓時被撕裂了。當時劉宗瑀剛生下第二胎在坐月子,5天陪病到病逝過程中,她每天都在醫院、月子中心、靈堂到處奔波,產後第三周更直接退掉月子中心的房間,專心處理母親的後事。在替母親選罐頭塔時,殯葬業者只能提供堆滿罐頭塔的小房間,讓她在裡頭用擠奶器集乳,邊看著罐頭塔上貼滿各種照片,「想想覺得好荒謬,悲傷到會笑出來」。自責沒及早抽血檢驗母親過世後,劉宗瑀一度陷入自責的深淵,「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其實母親確診「急性血癌」前,頭暈症狀已好幾年,陸續都做內科系超音波等檢查,而非血液檢驗,若能及早抽血檢驗,就一定能查出罹患血癌。劉宗瑀是治療乳癌的外科醫師,也曾經在外傷科待過,看過不少生離死別情景,但當自己遇到時還是一度無法接受,「總在想是否哪裡可以做得更好,或是哪個環節沒有做到?」像乳癌的發生,「愈年輕者愈凶猛,愈年長者愈溫和,治療後又復發更是凶猛中的凶猛。」劉宗瑀表示,即使和患者說發生率很低,對病患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發生在自己身上,當自己就是那1%時,真的好像全世界都消失了,根本無法置信。勸患者治療放下糾結如果乳癌患者先看過其他醫師,又來看劉宗瑀的門診,「我知道她心中一定有糾結」,是不是化療會影響其他人生規畫,如懷孕、工作等,因為經歷過疾病最終的各種結局,劉宗瑀知道面對家人離世卻又無法改變的感覺,所以想要幫助患者更清楚未來治療之路會有那些選擇。「人生沒辦法很貪心!」劉宗瑀說,一名30多歲乳癌患者,不願切除乳房,但乳癌治療上卻無法保留胸型,否則容易復發,若選擇不切除,可能會錯過了「不可逆的轉捩點」,每條治療路徑都有不可逆的點,一旦錯過就是不可挽回的悲劇。劉宗瑀也是母親,所以勸這名患者若還想要參加孩子的國中、高中畢業典禮,是否可以先放下對胸型的糾結,待治療結束後,再慢慢透過手術、整形的方式調整回來,避免讓疾病蓋過原本可能延續的生命。以同理方式排解醫糾劉宗瑀也加入「醫療關懷與排解小組」,作為第三方單位處理其他醫療院所發生的醫療糾紛。她認為,醫療事件大多並非醫師故意為之,更多是家屬的訴求並沒有被院方承接,當醫師在臨床上做到極致,往往還是會遇到超出能力的要求。若能經由關懷小組的介入,透過同理的方式,可減少彼此最後對簿公堂的景況,改善醫病間的對立。加入關懷小組後,劉宗瑀行醫時會更警醒,很感謝患者願意跟醫師合作,醫療診斷並非百分之百正確,也仰賴病患的回饋,因此每當有患者回診時說,並非當時診斷的病情走向時,她都相當感激,都成為她在乳癌治療上的養分。尤其在急救時,臨床醫師壓力相當大,若又遇到家人逃避面對,壓力更大。劉宗瑀表示,當時母親離世後,真的是「留下一堆爛攤子」,若有事先交辦後事,其實可以避免許多家人間的爭執齟齬。大家都怕面對死亡,不願意先談身後事,她期待台灣民眾能夠對於「預立醫囑」一事更開放,年輕時就應該好好和身邊的人討論,避免到最後「所有的醫療決定都有人會後悔」。劉宗瑀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母親罹患疾病:血癌發病時間:母親50歲時發病,5天後病逝症狀:頭暈、嘔吐、雙眼錯視、昏迷治療:化療陪病心得:人對未知都會恐懼,醫病合作才可能戰勝疾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8 寵物.照顧指南
狗身上有腫塊要警覺! 外國研究證實「某些犬種」罹癌死亡率高
1篇被刊登在期刊《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研究證實,從狗狗的體型與研究發現並說明了與癌症發生的關聯性,研究者蒐集觀察85個品種狗,結果發現,平毛獵犬罹癌死亡率顯著升高,蘇格蘭㹴犬、伯恩山犬、鬥牛獒等罹癌風險也比其他品種高出了50%,至於杜賓犬則是平均罹癌死亡率最低。狗狗常見罹癌類型 患病後會出現這些症狀我國農業部統計,登記有案的寵物貓狗數超過305萬6400隻,隨著毛小孩年齡增長,罹患腫瘤機率漸增,目前平均手術費用約2到4萬元,後續化療及其他藥物費用更是昂貴。美國動物醫院協會(AAHA)指出,狗狗最常罹患的腫瘤種類為淋巴瘤、肥大細胞瘤、骨肉瘤、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血管肉瘤。其中飼主有機會在狗狗身上摸到腫塊的癌症,則有肥大細胞瘤、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罹癌狗狗常見症狀台大附設動物醫院動物癌症治療中心表示,「多中心型淋巴瘤」是狗狗血液腫瘤中最常見的腫瘤類型,主要症狀為全身多處淋巴結的腫大,包括,下頷、肩胛前、腋下、鼠蹊、膝膕等部位,以及精神變差、食慾不振等,快速腫大的淋巴結嚴重時進一步壓迫狗狗的食道、氣管造成進食困難與呼吸困難,而腫瘤細胞浸潤到體內臟器,也會影響器官的功能。罹患癌症的狗狗常見症狀:1.食慾下降、體重減輕。2.精神不振。3.排尿或排便習慣改變。4.異常流鼻血或分泌物。5.出現不正常腫塊,持續腫脹或增大。6.傷口潰瘍久久不癒合。7.跛行或關節僵硬。8.散發難聞的氣味。狗狗罹癌如何及時發現? 專家提出3點提醒如何診斷狗狗淋巴瘤要?一般可以透過細針採樣腫大的淋巴結,予以確診,醫師再進行血液檢查、胸腔及腹腔影像檢查來知道腫瘤的臨床分期。而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其中最常使用的是「CHOP」合併多種藥物的複合式化療,主要用藥為Vincristine(長春新鹼)靜脈注射化療藥、 Cyclophosphamide(癌德星)口服化療藥,以及Doxorubicin(艾黴素,小紅莓)靜脈注射化療藥物。整體來說,7、8歲以上的狗狗罹癌風險變高,特定品種的狗狗多屬近親繁殖,易出現基因缺陷,而易罹患某一種類的癌症。尤其狗的多中心型淋巴瘤是對化療藥物敏感的腫瘤類型,但無法治癒,最終還是會復發,以及對化療藥物逐漸產生抗藥性。不過,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大部分的狗寶貝都可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那麼,飼主如何盡早發現狗狗罹患癌症?以下提供幾點提醒:1.定期到動物醫院做健康檢查。2.狗狗突然出現不明原因消瘦、出血、傷口不易癒合或出現異常腫塊等等異狀,盡快至動物醫院。3.每天梳毛或玩耍時,用手觸摸狗狗身體,看看是否出現異狀。
-
2024-06-18 癌症.血癌
血癌不用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0年存活率達92% 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有機會治癒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CML)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每年新增病例為200多人。一般人聽到血癌就聞之變色,不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多數人使用一個藥物就可「完封」,十年存活率高達92%。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提高停藥的機率,縮短用藥時間,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定期追蹤。費城染色體是致病原因 早期幾乎無症狀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王銘崇解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骨髓幹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第九對染色體的ABL致癌基因轉位到第二十二對染色體的BCR,產生融合基因,形成「費城染色體」,細胞不斷分裂而產生的白血病。不過,早期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幾乎沒有症狀,少數人是在健檢抽血發現白血球過高,意外揪出。後期常見的症狀有食慾差、體重下降、脾臟腫大、疲憊、不明原因發燒等。在懷疑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時,可透過抽血檢查、骨髓穿刺檢查、染色體分析、分子學檢查來確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有三期 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病程進展較慢的疾病,依病程的不同區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性期。「慢性期」是血液或骨髓中只有少量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有輕微症狀或是無症狀,可以用藥物控制;「加速期」是不成熟的白血球細胞增加或其他的血球失去控制,需要積極治療,避免惡化;「急性期」是不成熟白血球細胞大量增加,可能轉變為急性白血病,需立即化學治療,甚至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標靶療效佳十年存活率達92% ABL T315I基因突變用第三代標靶有些病人覺得慢性期沒有症狀不需要治療,王銘崇表示,如果未接受治療,三至五年會轉變成加速期,存活期只剩一年,若再演變為急性期,存活期僅剩短短的三至六個月。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很好,若是在慢性期積極治療,十年存活率高達92%,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一定要積極治療。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第一線治療是標靶藥物,有第一代藥物及第二代藥物的等。病人出現抗藥性或是藥物副作用時,第二線治療可以更換其他第一線的標靶藥物;不過,有ABL T315I基因突變的病人,對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藥物療效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可以直接使用第三代的標靶藥物。一個藥物幾乎就可「完封」 癌症基因剩0.01%有機會可停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靶藥物很多,治療效果也很好,王銘崇說,「大部分的病人用一種藥物就可以從頭打到尾,靠一個藥物可以完封」,少部分病人會因為療效不佳需要換藥,「需要有先發投手、救援投手」。病人在治療後,除了血球要恢復正常外,還要觀察費城染色體及癌症基因(ABL融合基因)是否減少。若癌症基因在用藥一年內剩下0.1%、達到「主要分子學緩解」(MMR),之後,癌症基因就更有機會可能下降至0.01%以下,就有機會考慮停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存活期是以十年計算,病人要服用十年的藥物,王銘崇表示,目前已經朝向及早停藥的目標前進。第一代標靶藥物約有一至二成的病人可以達到停藥的標準,第二代標靶藥物,則有更多的病人可以停藥,期待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提升到第一線治療使用後,有更多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能夠在治療後達到停藥的目標。以往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目標為視作慢性病控制,則因醫學進步,治療目標已改為治癒不再用藥,因此,病人一定要遵守醫囑,積極治療。
-
2024-06-17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為母親做的醫療決定讓她臨終前臥床3年,許耀峻如今想起仍哽咽
在人生不同階段,角色、立場不同,感受也不一樣,18年前,母親罹癌,脊椎減壓手術失敗,至臨終前均無法走路、臥病在床,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許耀峻一路陪伴,深刻領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難處。為此,他盡可能地尊重病人選擇、用心溝通,希望曾有過的傷痛,不會發生在自己病人與家屬身上。談起那段陪病經歷,許耀峻幾度哽咽,他表示,那年他是台大住院醫師,電話上聽父親說母親最近走路一跛一跛的,似乎無法抬起右腳,於是請母親從高雄北上就醫,詳細檢查後,竟然是脊椎出現轉移性腫瘤造成病理性骨折,腫瘤並已壓迫到脊髓與神經根,同時發現肺部有顆醜惡的腫瘤,很可能是元凶。母親脊椎手術後 無法走路當時陷入兩難,思索著該先開刀,還是直接化學與放射治療?由於神經壓迫是燃眉之急,而且需要取得腫瘤組織以確定診斷,所以最後選擇先做手術,不料,這個決定讓許耀峻在無數個午夜夢迴時悔恨不已,因為母親於術後竟再也無法走路,就這樣在病床躺三年,承受痛苦與折磨。許耀峻表示,母親脊椎開刀,術後持續滲血,兩天內進了三次手術室,雖然出血後來止住了,但對於脊髓壓迫所造成的傷害已不可回復,導致半身不遂,從此臥床。長輩嚷著告醫院 他不好受 這樣的手術結果,任誰都難以接受,家人既悲傷又氣憤,有長輩嚷著要告醫院,「在高雄,還可以走路,到台北開刀,反而不能走…」「台大不是很行嗎?怎麼會變成這樣!」親友雖然沒有直接指責許耀峻,但他心裡也覺得難辭其咎。但善良寬厚的媽媽並未怨天尤人,反過來安慰他「還好有來台北處理,否則命就沒了。」再者,沒有人知道手術結果後怎樣,只能說自己的命是天註定了。隨著癌細胞擴散,啃蝕入骨,疼痛萬分,最後一次住院時,護理師不經意地碰撞,讓許媽媽痛得當下眉鎖淚流,事後告訴兒子「那一下真的是痛得受不了,但也不能怪她,她也是不小心的,她實在不知道我會這麼痛。」媽媽臥床三年後,不幸病逝。經歷這段悲慘的陪病歲月,許耀峻告訴自己不能讓母親蒙羞,要做個懂得與病人良好溝通的好醫師。許耀峻表示,醫學並非在推演一加一等於二的數學公式,而是一門不確定的藝術,因為有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一個人的健康狀態,無論如何謹慎小心,醫療處置極難萬無一失。因此,在與病人及家屬溝通時,他盡可能告知所有的選擇及其優缺點,作為病家決策依據。學好與病人溝通 尊重病家許耀峻習慣以同理心與病人互動,並且尊重病家的選擇,以肝癌診療為例,他會以實證研究為基礎,評估病人接受手術、電燒、栓塞等各種治療方案的預期效果與可能風險,提供數據與病家討論後做出決定,而不是由醫師獨斷。面對醫病之間的資訊落差,他認為「要用對方可以懂的語言來溝通」。被問到自我期許,他希望能做到「術德兼備」,不僅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還要服膺道德義務,堅守醫學倫理,以病人為首要顧念。即使已經過了將近20年,許耀峻仍時常想起母親罹病時的點點滴滴。他自責當初沒能及早發現母親的病情,喟嘆醫療充滿不確定性,也感念許多親友、師長與同事在那段時間的幫助與諒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謹記母親以生命實踐的諄諄教誨,努力當一位好醫師,不辜負母親的期許。許耀峻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照顧對象:母視●罹患疾病:肺癌骨轉移●發病時間:55歲時,確診時已至晚期●症狀:肺癌轉移至脊椎,壓迫神經,以致不良於行●治療:北上接受脊椎減壓手術,但術後無法行走,必須臥床。在台北接受標靶藥物治療,療效不錯,穩定後轉回高雄,從確診至病歿,存活約3年。●陪病心得:醫師不是神,無法滿足每一個患者及家屬的願望,而手術也不可能萬無一失,保證一定成功。做任何醫學決策之前,務必多蒐集意見,了解所有可能的副作用,如此才能將遺憾降至最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6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菜瓜布肺病友易跑錯科 專家:留意喘咳累3症狀
郭小姐長期忍受全身關節疼痛和肌無力,原以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類固醇無效,一度痛到只能臥床,後來在臺中榮民總醫院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下稱中心)詳細檢查,確診為肺纖維化(菜瓜布肺),在跨專科全方位照護下,現病情穩定,定期回診追蹤,日前出席中心舉辦的病友會,與現場近80位病友分享經驗。常被誤診為感冒、氣喘,延誤就醫。中心主任傅彬貴指出,肺纖維化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病患多輾轉就醫,未第一時間警覺是肺部問題,他提醒病友若出現「喘、咳、累」達8周以上,應盡快到胸腔內科檢查。傅彬貴解釋,肺纖維化病因包括自體免疫疾病、抽菸、環境暴露等,導致肺部反覆發炎和結疤,最終喪失氣體交換功能,呈現類似菜瓜布的病理表現。患者常出現杵狀指、肺囉音或喘、咳、累等不具特異性的症狀,易被誤診為感冒、氣喘等而延誤治療黃金時間。疾病雖不可逆,但早期治療可有效控制。傅彬貴強調:「雖然疾病不可逆,但及早診斷、治療,可有效控制纖維化範圍擴大、降低急性惡化風險,改善生活品質。」2021年臺中榮民總醫院整合多科室,成立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是全國首創以病人為中心的肺纖維化疾病特色醫療照護中心。郭小姐說,以前會喘以為是體力不好,直到某次出遊喘到不行才就醫,當時較明顯的症狀只有關節痛,難聯想到是肺部;後來痛到臥床,導致肌肉沾黏、手舉不起來而要開刀,且檢查出肺部有問題,於是被轉介到剛成立的中心,經X光、高解析度電腦斷層(HRCT)和肺功能檢查,確認三分之一肺呈現菜瓜布狀。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更需提高警覺。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彥如於病友會中提及,自體免疫疾病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因子,應提高警覺,出現乾咳、呼吸急促等症狀應立即與醫師反映,並建議規律回診、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早期檢測是掌握疾病進展的重要關鍵。治療方法除了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藥物來控制肺部發炎外,現有抗纖維化藥物可以有效延緩肺功能惡化。為降低心肺負擔,找回躺床所流失的肌力,郭小姐接受中心運動復健,也與先生一同打有氧拳擊,目前病情穩定。郭小姐分享,依照醫療團隊的計畫,定期接受肺功能、X光、HRCT及血液檢查,追蹤與疾病管理,是重拾健康的最佳方法。傅彬貴表示,與肺纖維化病友並肩作戰,提供最好的醫療照護與個案追蹤管理,讓病友能重新找回自在呼吸的健康。【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6-14 失智.失智資源
為年輕型失智症的青少年照顧者開創希望的平台
年輕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下確定診斷的患者,目前以50歲左右發病的比例偏高。由於正處於生命的壯年期或事業的上升期,卻因為疾病必須轉換角色或離開職場,對個人和家庭都會造成影響和衝擊。一般而言,他們的照顧者身分有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和未成年的子女,而且是後兩者居多。目前全世界有大約400萬的年輕型失智者,如果一個家庭有4個人,受到影響的家人就有1600萬人之多。在2024年4月下旬舉辦的國際失智症大會中,來自非洲波札那失智症協會的代表,分享了這個群族在她的國家的困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民眾還未正確的認識這個疾病。所以照顧在社會中,一直影響兒童和年輕人。為了照顧父母或家裡的老人,他們必須停止原來的生活。這種犧牲,會導致放棄抱負和夢想。因為,在照護旅程結束時,沒有為他們提供任何支持,重新融入社會。另外,瑞典的研究指出: 健康和社會照顧的專業人員描述了與年輕型失智症父母同住的兒童和年輕人,是一個被遺忘的群體。並強調他們在缺乏適當的支援服務可供運用的情況下,更會因為擔心同儕的排斥,所以不願意尋求諮商和協助。所以,建議:1.為這個族群倡議2.投入關注3.了解現況的複雜度4.建立信任和關係。美國芝加哥的羅倫佐之家(Lorenzo’s House),就呼應了上面的需求而建立的一項新服務。在第一天的大會中,創辦人 Diana Cose小姐說,當她的先生被確診為年輕型失智症的時候,兩個兒子一個9歲,一個13歲。就像大多數類似的家庭一樣:他們徬徨、絕望和情緒陷入低谷。是小孩的提醒,讓她站起來面對挑戰。因為,對於父母親患有年輕型失智症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的旅程也同樣是很艱難的。所以,Cose小姐在2021年以小額貸款,在自家的客廳架起了一個網路平台。以先生的姓,建構「羅倫佐之家」,開放給正在經歷父親或母親得到失智症的年輕小孩,讓他們獲得知能、情緒支持和互相鼓勵的管道,減少孤獨和照亮生命。至今有美國45州、全球9個國家,共2000多人,串在一起參加線上課程。三個核心的服務包括: (1)媒合MATCH:幫助照顧者以一對一的方式配對,建立互相了解和支持的同儕關係(2)俱樂部CLUBS:安全方便的虛擬空間,分享故事、交換資源和找尋合適的社區(3)高峰會SUMMITS: 全球年輕人的虛擬活動場域,為他們提供教育和生命的正能量在MATCH 計劃中,將年輕型失智症的家庭成員與失智者聯結起來。依據家庭指引的過程,提供有用的照顧者標準以進行明智的匹配,考量重點包括:家庭結構、性格、狀況、階段等。在很安全的青少年和成人俱樂部裡CLUBS,練習正念、共同交流照顧故事、分享策略和建立社區的空間。擴展大腦健康知識,並建立不斷成長的青年聯盟。青年高峰會SUMMITS是一年一度的單日虛擬體驗,將全球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團結起來。並得到加拿大失智症協會、國際失智症協會和倫敦經濟學院的支持。2024年估近會有200名青少年參加,分享作為一個患有年輕型失智症的家庭,他們所經歷的個人故事。也正因為有了這一個支持年輕人學習、交流和發聲的場域,他們才能夠有機會表達和爭取照顧上所需要的正義與公平。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利用他們的才能和努力,擴大了 Lorenzo’s House 的使命,甚至加入包括對國家失智症政策建言的行列。另外,也邀請那些其本人或親人處於病情後期階段的夥伴,或者失智者已經過逝的家人,加入照亮小組“Shine On”。結合音樂、運動和社區,組成一種面對面的互動體驗,其中音樂和表達已經點燃芝加哥北區的歡樂,並於 2024 年擴展到南區。羅倫佐之家是一個非營利的小團體,最初懷抱著以協助年輕型失智症的子女和家庭走出孤獨無依為宏願。由於符合了隱性群組青少年的照顧需求,而且掌握了網路平台的方便性和有效性,就在短短3年多的努力下,點亮了全球無數青少年的希望和生命之光。相信所有不管在現場或線上參加國際大會的人,都會因為他們的投入和付出,備受感動。同時,志同道合的家庭聯盟不斷壯大,除了讓家人關係更緊密和堅固,他們也更有能力延伸去鼓舞其他家庭的成員,大家團結一致走出不再需要孤軍奮鬥的旅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失智症: 洞見、創新和激勵」 (Dementia: Insights, Innovation, Inspiration),「羅倫佐之家」做了非常切題的示範。有興趣的夥伴可以上網,進一步參考他們的服務: http://lorenzoshou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