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疫苗
共找到
9133
筆 文章
-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何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逐漸下降?家醫科醫解答
報導新冠肺炎病毒突變速度非常快,不少國家雖已接種兩劑疫苗,仍難以抵擋Delta病毒肆虐,甚至在全球第一個已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國家──以色列,確診人數卻不斷創新高,目前正規劃施打第四劑。而先前以色列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已施打兩劑BNT疫苗的民眾,每過一個月抗體濃度減少40%。家庭醫學科李文祺醫師表示,目前所注射的新冠肺炎疫苗中,體內產生的抗體,跟注射其他疫苗所產生的抗體一樣會慢慢減少。為什麼接種疫苗後,保護力會逐漸下降?以免疫學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疫苗,皆需後續增強劑才能完全起作用。李文祺舉例,德國麻疹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在研究中發現,接種過一劑的人當中,有40%沒有完全的免疫效果,而已經施打第二劑的人,當中沒有免疫的比例只有4%,代表第二劑疫苗能激發免疫機能。當疫苗和身體免疫系統相遇時,會激發出B細胞和T細胞,此兩種細胞都屬於白血球的一種。B細胞的主要功能為產生抗體,但壽命並不長,在初次接種疫苗後,接種者體內,在幾周內會產生大量抗體;但幾周後,若沒有接種第二劑疫苗,抗體數量會減少。另一則是T細胞,李文祺指出,當它成熟後,會分化成不同的亞型,可以識別、殺死各種病原體。其中一種為「記憶T細胞」,在體內可以存活幾十年,也代表著有些疫苗接種後可以達到「終身免疫」。李文祺強調,最關鍵在於「T細胞,通常只有在注射第二劑疫苗之後才會大量產生。」因此,疫苗的後續增強劑(第二劑、第三劑等),讓身體再次觸及抗原,並在病原體上觸發免疫系統,進而激發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的免疫反應。研究證實:現有疫苗對Delta的有效性減弱李文祺表示,世界上許多藥廠,以自家生產的疫苗對Delta病毒進行有效性測試,在《The Lancet》一篇研究指出,BNT疫苗抗Delta感染的有效性達79%,相比抵抗Alpha的有效性低13%,而AZ的新冠疫苗則有60%有效性,也比抗Alpha感染的有效性低13%。雖然疫苗對抗Delta的有效性下降,但這2款疫苗在「抗住院的有效性」皆超過90%。研究報告指出,2劑BNT疫苗對抗因Delta住院的有效性達96%,而2劑AZ疫苗則有92%。而Moderna(莫德納)也指出,其新冠疫苗在實驗室的環境下,對Delta的有效性,相較原始病毒株略微下降。AZ、Moderna、BNT疫苗 對Delta保護力AZ:根據牛津大學研究指出,AZ疫苗對原始病毒株保護力可達81%,但對Delta病毒保護力,第一劑感染保護力43%。第二劑為67%,而重症保護力為92%。Moderna(莫德納疫苗):對於原始病毒株保護力94%,而美國梅約醫院醫療體系數據報告指出,第一劑Delta對感染保護力為75%,對重症保護力96%,而第二劑對感染保護力則為76%,重症保護力尚未有數據。BNT:對於原始病毒株保護力95%。根據牛津大學研究數據,針對Delta變種病毒,BNT第一劑感染保護力為58%,第二劑則為82%,但對重症的保護力為90到97%,對死亡的保護力為96%。雖然面對Delta變異株,疫苗的保護力明顯下降,但對於重症、死亡保護力仍高,因此接種疫苗有其必要性,而李文祺另外強調,疫苗可能趕不上病毒變種的速度,因此最重要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外出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這才是有效阻隔病毒傳播鏈的不二法門。(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什麼是血清抗體?可得知對新冠肺炎免疫力? 羅一鈞解答 ·疫苗副作用代表保護力在提升! 醫警告:接種前後避免「1動作」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0期BNT增開61至63歲 今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預約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第10期增加開放9月29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的61歲至63歲民眾(不含第9類對象)預約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利疫苗資源有效利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0期將於今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增加開放「9月29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63歲至61歲民眾(不含第9類對象)」即1958年1月1日(含)至1960年12月31日(含)間出生,進行第一劑BNT疫苗預約,並預定10月10日至10月14日施打。指揮中心說,今天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僅開放上述增加開放對象進行預約;符合上述預約資格者將於開放預約後,陸續收到提醒簡訊,記得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指揮中心提醒,預約平台第10期前次(10月4日上午10時至10月5日下午4時)已宣布之符合BNT疫苗預約資格對象,包含64歲以上民眾、18歲至63歲第9類對象以及18歲至22歲民眾,依原預約期程,已於10月5日下午4時停止預約及修改,總計約29.7萬人完成預約,並將於10月6日至10月14日施打。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今明兩天到貨 清晨運抵桃機第一批
由永齡/鴻海、台積電和慈濟購買的輝瑞BNT疫苗清晨到貨第六批,疫苗由華航CI-62航班載運,班機在5點35分抵達桃園機場,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天(6日)在臉書報告,今天(7日)、明天(8日)各有一批BNT到貨,數量介於160~180萬劑,今天總共有三個盤櫃到貨,約是80-90萬劑。第六批到貨的BNT疫苗清晨從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運抵桃園機場,班機降落後滑行進入停機坪,清消人員先以藥水清消,再由地勤人員將疫苗卸下,海關關員在機邊完成驗放通關程序,三個盤櫃都卸下後,由拖車在海關及航警車輛護送拖往華儲碼頭拆裝,並立刻送往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由永齡/鴻海、台積電和慈濟預計購買1500萬劑輝瑞BNT疫苗,目前已有5批到貨約332萬劑,分別為首批在9月2日送達的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9月30日首批客製化標籤54萬劑,10月1日抵台的第二批客製化標籤67萬劑,以及10月4日第三批客製化標籤27萬劑。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泰疫苗資料誤植 3千筆重傳
台北市1名孕婦9月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欲接種第二劑疫苗時,卻發現被註記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主要是因國泰醫院名冊上傳格式跑掉導致資料誤植,目前3千多筆錯誤資料已刪除,醫院現正重新上傳。國泰醫院表示,昨中午前已全部完成更正,未來會加強控管機制。1名孕婦在PTT抱怨,9月29日順利預約了10月5日門診第二劑莫德納名額,但10月4日接到醫院通知,院方查詢系統顯示,她已在9月30日打了高端第二劑,因此10月5日無法協助接種。莊人祥說,經查為醫院10月2日重新上傳8、9月的施打清冊,因經過人工刪修導致格式跑掉,總計3075筆資料有誤。醫院於昨天上午10時半先行刪除這3千多筆資料,重新上傳資料。莊人祥說,資料已刪除,因此不知道受影響確切名單,被誤植的疫苗各家品牌都有可能。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查疫苗採購 審計長:指揮中心說沒人力配合
民進黨政府新冠肺炎疫苗採購資訊挨批不透明,傳出連隸屬於監察院的審計部都不敢查。審計長陳瑞敏昨在立院答詢時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實說現在沒有人力配合調查,這是現實,不過,查也不急於一時,不要影響防疫工作,基於職責一定會查。陳瑞敏表示,疫苗採購關係全國民眾安全,審計部總共查十一次,向立法院提四次報告;現在先書面查,指揮中心要核銷預算也一定要經審計部看過才可以,防疫特別條例延長到明年六月底,「會繼續查」。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疑審計部「太軟」,陳瑞敏回應,這涉及防疫特別條例與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立院也決議要等防疫告一段落再提報告;是否告一段落,尊重指揮官陳時中認定。陳則重申,查的方式有很多,也不急於一時,疫苗採購一定會查。賴士葆說,現在疫情「加零」這麼多天,不算告一段落?陳瑞敏說,陳時中說要以防疫優先,不能影響防疫,如果因為調查成為疫情破口,到時候審計部會被說影響防疫,「我會被檢討」。陳瑞敏也提到,審計部之前有要查疫苗採購,但衛福部說有國際商業合約,也有保密條款。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採購 立委提五大調閱項目
立法院疫苗採購調閱小組昨召開首次會議,提案立委蔣萬安、陳玉珍、賴香伶等人提出五大調閱文件項目,民進黨籍委員積極護航,強調有機密、沒有調閱必要性等。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只要不影響疫苗進貨,會盡量提供資料;由於調閱的文件涉及機密,最後決議十天後再開會討論調閱的文件項目。疫苗採購調閱小組提出的五大調閱文件,包含提供採購國際認證疫苗歷次討論會議紀錄、疫苗到貨期程文件,BNT疫苗採購相關文件,如東洋與雅各臣等與指揮中心洽談過程,以及疫苗催貨是否夠積極,請指揮中心提供催貨往來紀錄等,最後是疫苗代工怎麼洽談等會議紀錄。蔣萬安表示,五大調閱的文件內容都不是機密,立法院調閱資料「合情合理」;陳時中表示,與藥廠簽訂的合約都有可以公開與不可公開的部分,近期疫苗尚未全部進貨,只要有任何狀況都可能成為疫苗被延宕的理由,應避免這類情況;如果不會影響疫苗進貨的期程,像已經破局,現在沒有合約的狀態下,都可以盡量提供。陳時中說,疫苗採購數量、到貨數量、說明書、緊急授權相關文件等都屬於可公開的部分,至於哪些可公開、哪些不可公開仍需要時間整理。立委陳玉珍表示,根據大法官釋字第二九三號及第七二九號,即使是公股銀行與個人簽約的資訊,涉及人民重大隱私、國家機密、商業秘密,立法部門都有調閱權。衛福部與綠委不斷拿「合約有保密條約」阻擋疫苗調閱小組,於法無據。陳玉珍表示,此次提出的五大文件根本不該是什麼秘密,綠委不斷阻擋,讓人感到奇怪,難道行政部門只要把文件列為機密,立法院就永久不能調閱嗎?既然衛福部決策都禁得起考驗,有什麼好怕的?如果十天後,衛福部依舊以「保密條約」當作擋箭牌,屆時調閱小組將再會有所作為,力爭調閱權利。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緊急加開BNT 61到63歲民眾把握7日8小時預約
第十輪疫苗提供AZ、高端第二劑和BNT第一劑接種,預約至5日下午4時截止。但因為BNT預約的人數較原先預期的少,因此指揮中心6日晚間加開9月29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的61歲至63歲民眾接種。發言人莊人祥說,這些人接種時間為10月10日至10月14日,僅開放7日上午10時到下午6時可預約,請把握機會。莊人祥表示,原先估計第十輪可預約BNT疫苗者有39萬多人,但5日截止後統計只有29萬人預約,約剩10萬多劑。因此讓原先第十一輪才開放接種的61至63歲民眾,可提前施打。增加開放對象為9月29日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63歲至61歲民眾,即1958年1月1日至1960年12月31日間出生者,進行第一劑BNT疫苗預約,但不含第9類對象。預定接種日期為10月10日至10月14日,開放預約時間為10月7日上午10時至10月7日下午6時,符合上述預約資格者將於開放預約後,陸續收到提醒簡訊請記得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第十輪原先宣布的符合BNT疫苗預約資格對象,包含64歲以上民眾、18歲至63歲第9類對象以及18歲至22歲民眾,依原預約期程,已於10月5日下午4時停止預約及修改,總計約29.7萬人完成預約。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金門鄉親關切莫德納第2劑在哪? 陳時中:這一二天會來
國內莫德納疫苗短缺,不少人已經打完莫德納第一劑超過12週,卻遲遲等不到第二劑,金門籍立委陳玉珍今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衛福部長陳時中,何時可以提供莫德納第二劑疫苗給金門鄉親施打?陳時中表示,這一兩天就會有新一批莫德納疫苗會抵台,經過封緘檢驗後,會儘速發放給各縣市施打。金門開放施打第一劑莫德納疫苗自7月2日開打,截至7月16日止,金門已有超過7798人施打了第一劑莫德納疫苗,而上週10月2日開放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中間已相隔13週,超過指揮中心建議的兩劑相隔時間,也就是10至12週。陳玉珍說,此次中央只分配給金門6600劑的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也就是至少還有1198位鄕親未能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甚至在7月16日以後還有陸陸續續接種莫德納疫苗的鄉親,造成鄉親的不安與健康防護疑慮。陳玉珍提到,由於疫苗的不足,在部立金門醫院一開放民眾上網預約時,就造成資訊系統大當機,對地區鄕親的造成恐慌及不便窘境,在在呈現疫苗嚴重不足與影響。陳玉珍今天在質詢中,再次表明金門離島醫療量能不足,要求盡快補足疫苗,以安民心,及避免疫情缺口的產生,陳時中部長表示,這一兩天就會有新一批莫德納疫苗會抵台,經過封緘檢驗後,會儘速發放給各縣市施打。陳玉珍也強調,至少應滿足在7月16日以前就已施打莫德納疫苗第一劑民眾的需求,陳時中也回覆表示會考量。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個人捐5億元 助慈濟購疫苗
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今(6)日於臉書上表示,感恩和碩聯合科技(4938)董事長童子賢,以個人名義捐贈慈濟疫苗五億元,「給予大家莫大的鼓勵!」這也為科技業除了鴻海(2317)、仁寶(2324)、台積電(2330)加入捐贈疫苗的行列外,另外一位加入疫苗採購的科技業者。對此童子賢低調表示,希望台灣早日集體免疫,恢復繁榮!蔡青兒指出,當證嚴上人知道需要疫苗的時候,還不知道錢在哪裡就決定要採購疫苗,因為疫苗是要搶救生命的。而 上人永遠相信,雖然不知道錢在哪裡,但知道愛在哪裡!這段期間許多慈濟志工努力用各種方式,包括舉辦各種義賣,如義賣包子、麵包等,為疫苗的經費努力籌措。希望匯聚更多愛心,而童先生的愛心捐款,是及時雨、是祝福,更是滿滿的愛。蔡青兒表示,童先生一直是我打從內心非常景仰的人。他對自己很簡單,將物質享受看得很淡,瀟灑大氣,富有滿滿的愛心。他就像是一本書,因為他懂好多好多...從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科技,到可以觸動、啟發人心的文學與藝術。他是創造者也是推動者,難怪大家都叫他「文青董座」。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人生旅途上有機會跟他認識,感受他的風采。更感恩在自己好幾次要推動重要的事宜時,他都會出現,帶來最大的鼓勵與祝福。蔡青兒表示,童子賢對人真誠關懷,也疼惜毛小孩,就如天空一般有著寬闊的胸襟;美在有像童先生一樣,充滿生命溫度、充滿善念,充滿愛的人,以實際行動、點滴匯聚力量,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如星光點亮人間,也成為許多人溫暖的記憶。
-
2021-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機師2小孩遭匡列 北市114人預防性停課5天
一名40多歲女性副機師今天確診COVID-19,台北市政府表示,她的2個小孩遭匡列,分別就讀2所國小,114名師生列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5天,並安排採檢。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台北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因應記者會上表示,台北市今天有1例境外移入個案,是1名女性機師,她曾接種過2劑莫德納疫苗,5日PCR為陽性、CT值33,今天再驗一次,CT值變成22。柯文哲指出,這表示她體內的病毒量在上升,且抗體檢測結果顯示為新的感染,所以要強調,就算打過疫苗,仍不保證不會感染,且感染了還是可能傳染給別人;接種過疫苗只是比較不容易被感染,就算被感染了也比較不會死掉。柯文哲表示,這名個案與2個小孩同住,為了上才藝班,小孩子分別就讀大安區及文山區的國小,由於不知道這名個案是否感染Delta變異株,因此小孩子的同班同學將先預防性停課5天。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這名個案的2個小孩分別就讀二年級與三年級,在4日、5日有到學校上課,共114人列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包含大安區某小學的同班同學、課後班及老師43人,文山區某小學的同班同學、社團、課後班及老師57人,還有補習班14人。黃珊珊表示,因為這名個案是新案,所以市府態度比較慎重、視同Delta處理,這114人將預防性停課5天並安排精準疫調、採檢,校園今天已完成清消,下週復課前將再清消一次。媒體詢問,校園用餐隔板是否會跟著餐飲內用鬆綁解封?黃珊珊說,校園用餐並沒有強制一定要使用隔板,不過既然大家都準備了,還是鼓勵使用,至少沒有壞處。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泰醫院誤植孕婦第2劑已打高端 今3千多筆資料已更新
北市有一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孕婦,欲預約接種第二劑莫德納時,因接種第一劑的醫院誤植資料成已接種高端第二劑,導致無法預約第二劑莫德納,北市衛生局專委歐嘉齡說明,已協助該孕婦接種第二劑疫苗,並清查該醫院接種資料。歐嘉齡表示,經查該孕婦第一劑疫苗接種的國泰醫院誤植資料,ˇ導致該孕婦無法預約登記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市府昨日已協助前往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施打莫德納疫苗。針對國泰醫院誤植資料部分,北市衛生局昨也緊急向衛福部尋求協助,清查國泰醫院誤植資料數量,總計有3000多筆資料,由於國泰醫院名冊匯入有錯誤,因此先把已上傳資料刪除,再重新上傳。截至今下午1時,已將全數資料更新正確,由於目前北市醫療院所疫苗接種分很大,同時分好幾種疫苗進行施打,北市府也陸續針對合約疫苗診所的保存設備進行查核,以及上傳名冊的輔導。民眾若有接種第二劑的問題,可以先向第一劑接種醫院聯繫,無法解決時再來向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衛生局尋求協助,另平時也可從健保快易通APP查詢自己接種情況。
-
2021-10-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11輪截止113萬人打BNT!10/22再開180萬全年齡接種
國內第11輪疫苗意願登記已於中午12時截止,共有206萬7536人符合資格者登記,其中要接種第二劑AZ者有93萬6001人、要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占113萬1535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估算22歲至46歲有180萬人登記施打一劑BNT疫苗,後續疫苗到貨後,最快於10月22日後,即可開放全年齡接種接種BNT疫苗。第11輪疫苗施打對象中,有兩類人可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包含7月22日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18歲至55歲民眾,共30萬6418 人、7月30日前已接種AZ第1劑之56歲以上民眾,共62萬9583 人。另外還有三類對象可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包含47歲以上民眾共99萬2496人、12-22歲民眾94萬922人,並含18-22第9類對象,23-46歲第9類對象共4萬4117 人。這206萬位民眾將於10月11日10時至10月13日12時預約,10月15日至10月21日施打。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在臉書預告,在10月7日、10月8日預估有160萬-180萬劑疫苗抵台,發言人莊人祥指出,該批疫苗到貨後,依據目前估算22歲至43歲族群中,有180萬人願打第一劑BNT疫苗,預計在第十一輪平台施打完畢後,最快可於10月22日,可開放全齡層接種BNT疫苗。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莫德納疫苗有剩 將向下施打和開放跨縣市接種
桃園市70歲以上長者公費莫德納疫苗第2劑接種計畫今天執行完畢,衛生局統計約有3萬餘劑未用,市長鄭文燦下午在防疫會議拍板以造冊通知方式,16日向下接種到68歲以上長者,且容許跨縣市接種,68歲以上長者也能補打,預估有3.7萬人受惠。桃園各社區接種站將進行第10期公費疫苗接種計畫,分別有12日55歲至64歲年齡層的AZ第二劑,14日64歲以上、18歲至22歲和18歲到63歲第九類的BNT第一劑;第11期計畫也有AZ第二劑和BNT第一劑,前者針對18歲到55歲(7月22日前接種第一劑)、56歲以上(7月30日前接種第一劑)族群,後者為47歲以上、12歲到22歲和18歲以上第九類民眾,分別在19、20二天執行。鄭文燦表示,桃園第一劑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大約58.69%,完成2劑接種的涵蓋率則是12.2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希望月底第一劑涵蓋率超過7成、二劑涵蓋率超過3成,桃園應該可以稍稍超前一些。隨著疫情趨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陸續放寬餐飲、室內容留人數等多項管制措施,鄭文燦也宣布桃園義警民防、守望相助隊及各類志工的參訪觀摩行程即日起恢復出團,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的美食街也比照中央餐飲規範取消隔板和1.5公尺距離限制。至於老人文康中心恢復服務問題,鄭文燦只是必須符合中央室內80人、室外300人規範,如果室內超過80人,必須符合2.2平方公尺1人規定,用餐仍以提供便當為主,但可以研擬開放共餐辦法。
-
2021-10-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女副機師為首例機組員莫德納突破性感染 華航:在外站嚴守防疫
中華航空一名女性副機師確診,兩名孩子就讀的學校也停課篩檢。指揮中心今表示,為國籍航空機組員首例莫德納的突破性感染。對此,華航表示,經調查該機師在外站都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同機組員篩檢皆為陰性。華航說,該名副機師執行完長程線貨機任務後,遵照「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規定,於防疫旅館完成5天居家檢疫,居檢後PCR檢驗為陰性,繼續進行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10月5日依規定再次篩檢驗出陽性,衛生單位已安排送醫,公司全力配合疫調及人員匡列,同機組員目前篩檢皆為陰性。華航說,初步調查,該位機師在外站都嚴格遵守防疫規定,返台居隔完成後,也落實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華航說,該位機師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並經檢驗確認有抗體。公司已再次提醒所有機組員,病毒無所不在,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及隨時注意清潔消毒,也懇請社會大眾支持與鼓勵堅守崗位並嚴遵防疫規範的機組員及其家人。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赴議會報告採購第3劑疫苗 遭批答案模稜兩可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中午前往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說明本會期政策性預算及優先議法案,民進黨團總召梁文傑會後表示,市府要求28億預算購買第三劑疫苗,但目前給的回答「模稜兩可」,未來將在預算審議時要求市府提出更具體內容。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傾向購買mRNA疫苗,將盡快與專家學者討論,並規劃儘速送往議會。民進黨團總召梁文傑會後表示,本會期是預算會期,市長主要就預算、重大法案來提出交換意見,黨團這邊也有很多議員提出意見,包括對於採購疫苗部分該經過什麼樣的程序。至於疫苗預算是否有說服議員?梁說,沒有什麼說服,市府給的回答也都「模稜兩可」,尚未決定要買什麼疫苗, 也不知道與哪些疫苗廠接洽,更不知道要採購的時候,國際上能夠提供穩定疫苗供貨是什麼廠商,只是希望議會先給28億預算,未來將在預算審議時要求市府提出更具體內容。梁文傑表示,議員也對近期所有工程款的工程成本提高,導致市府許多工程流標進行討論,包括未來處理方式,是否要增加預算?還是以追加預算方式處理?另外,還有針對社子島區段徵收等問題大家提出意見來交換。媒體問及,市長滿臉開心是否達成有什麼共識?梁文傑表示,沒有共識可言,議員們提出自身關心的問題,市長也就所知的部分回答,或請局處首長回答,每個會期都這樣的溝通,大家討論理性。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表示,北市府針對第三季疫苗採購規劃,考量現在大多數民眾還沒接種到第2劑,需要根據國內民眾接種狀況,來判斷採購疫苗種類,以及估計總共金額。目前已經組成了一個工作小組會召開會議,針對數量跟金額等問題,未來將把會議內容交給議員。陳說,並非細節不確定,而是有多種方案選擇,但要選擇最適合北市的方案。陳智菡表示,原本是優先考慮採購莫德納,也曾跟原廠詢價,後來中央又開放BNT進來,因此目前尚未決定什麼廠牌,但傾向購買mRNA疫苗,將盡快與專家學者討論,並規劃儘速送往議會。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陸續到貨!BNT有望開放全年齡、莫德納開7月16日前第一劑接種者
第11輪疫苗接種繼續開放BNT疫苗,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表示這兩天約有160至180萬的BNT疫苗會到貨,外界關心可開到幾歲族群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持續到貨,BNT會從47歲陸續往下開放,很可能包括所有年齡層。莊人祥表示,第11輪已包含47歲以上、12至22歲、18歲以上的第九類民眾,因此再開就是全部了。而BNT和AZ在第11輪都已開放約90萬人接種,這180萬劑疫苗要在七天內接種完,任務已經非常艱鉅。未來如要開放,應該是從10月22日開始接種,至於開在第幾期並沒有差別。莊人祥表示,BNT還是以接種第一劑為主,尚未開放混打。至於莫德納疫苗,指揮官陳時中今早於立法院表示,「將在三天內到貨」。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莫德納疫苗在各縣市衛生局還有64萬劑針對7月16日前接種的70歲以上民眾,正接種第二劑中。未來若再到貨,會針對7月16日前接種70歲以下的族群開放,等這些族群接種完後,才會針對7月30日前接種者從高齡往下開放。而默沙東的口服新藥,指揮中心也透露正在搶購中,但相關預算和需求量,莊人祥則表示,因涉及談判無法說明。至於今外傳又有AZ到貨,莊人祥也予以否認。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施打不適 奇美中醫調理緩解副作用
40歲婦人日前施打AZ疫苗,持續一個月出現發燒畏寒,然後失眠、心悸加重等症狀,前往台南永康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求診,經中醫師以滋陰安神、疏通氣機條理後獲得緩解,院方說,疫苗接種迄今,接獲多起不適症狀,透過中醫診治,獲得明顯改善。醫院說,這名婦人有早發性停經,且心律不整,運動後容易頭暈,時常工作壓力大、肩頸僵硬痠痛、長期失眠等情況;其脈象沉而無力、舌頭乾、有裂痕,屬「陰虛氣滯」體質,因此對症下藥。「要避免疫苗注射後的不舒服或者嚴重副作用,中醫會是好幫手!」,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說,中醫治療方針,是糾正人體被激活免疫反應後的失衡狀態。疫苗施打以來,陸續有民眾因為擔心注射後不適而詢問,也有人在接種前後接受中藥調理,注射前多扶正益氣,注射後類流感症狀,以溫通宣發、或解熱藥物,獲得緩解。她表示,輕度疫苗副作用症狀,其實與流感疫苗雷同,中醫解讀並無不同,會根據病人個別體質,以及相關症狀進行治療。至於常見流感疫苗副作用,除局部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還有畏寒、發燒、疲倦、頭痛、肌肉酸痛等似感冒症狀;也可能出現皮膚過敏反應,如搔癢、紅疹,或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表現。而注射前多扶正益氣;注射後類流感症狀,以溫通宣發、或解熱藥物,來有效緩解;針對胃腸道及皮膚過敏,中藥可透發紅疹,理氣化濕改善噁心、腹脹、腹瀉;而針對注射部位軟組織發炎而產生的緊繃腫脹,可用針灸來鬆解。
-
2021-10-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八大行業指引尚未收到 高鐵自由座、戶外口罩先解禁
國內今日迎來連續第七天本土確診0案例,指揮中心也陸續鬆綁口罩政策,其中戶外的農林漁牧工作場所、山林及海濱等三大場所可免戴口罩,未來是否可研擬解封措施。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針對山林、海邊等,口罩政策已經開放,後續針對戶外運動中不涉及團隊者,會先行研擬指引開放。由於受疫情影響,八大行業紛紛轉作KTV唱歌求生,羅一鈞指出,目前八大行業屬經濟部主管,陸續也有收到各界的陳情和提議,未來考量整體情形和訂定指引後,會在與指揮中心討論,目前仍尚未收到相關指引有送至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也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國人疫苗覆蓋率達七成有機會可討論解禁與降級,他則表示,疫情解禁或降級,其條件或標準是一個很重大的事情,疫苗覆蓋率七成是重要考量之一,同時也要考量疫情指數穩定情形、高風險族群的二劑涵蓋率等等,相關指標都還沒有底定,七成只是先透露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希望努力月底會努力達成。陳時中也表示,目前針對高鐵從對號座指揮中心已通過開放「自由座」車廂,後續能須行政院討論後,由政院公布可開放的時間。但對於開放自由座是否會同步開放站票,在其尖峰時段乘車是否會有人潮擁擠等風險,羅一鈞說,開放自由座是指揮中心和交通部共識,如何在高鐵站台和車廂上落實,相關配套和管制交通部、高鐵、政院等進行跨部會討論後公布。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孕婦第2劑被打高端 莊人祥:3千多筆資料錯誤 原因曝光
台北市一名孕婦9月接種第1劑莫德納疫苗,欲接種第二劑疫苗時,卻發現被註記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衛生局表示,已要求施打第一劑疫苗的國泰醫院更正錯誤紀錄。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主要是因需要經過人工刪修導致格式跑掉,有3千多筆錯誤已刪除,醫院現正重新上傳。一名孕婦在PTT抱怨,在9月29日順利預約了10月5日孕婦門診第二劑莫德納名額,但10月4日早上9時20分接到醫院通知,院方查詢系統顯示,她已在9月30打了高端第二劑。因此,10月5日無法協助接種,因為一切均以系統為主。莊人祥表示,醫院8、9月施打的清冊,於10月2日重新上傳,因需要經過人工刪修,導致格式跑掉,經查有3075人已經上傳到署裡有誤,今天上午10點半也已經先刪除這3千多筆資料,醫院部分也正重新把8、9月的資料重新透過程式上傳。但莊人祥表示,這3千多筆資料真正影響到的預約大約只有110人,如果有民眾受到影響,也已經責成國泰醫院為本專案接種責任醫院,受影響者都可以透過衛生局和醫院協助疫苗接種。他說,而這110名受影響者被誤植的疫苗任何品牌都有可能,至於是哪些人因為資料已刪除,因此不知道是哪些人,但已密切監控重新上傳正確的資料。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避免塞爆!第11輪打AZ、BNT 10月11日起「分流預約」
第11輪提供AZ疫苗第二劑及BNT疫苗第一劑接種,意願登記至今天中午12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第11輪將採分流方式預約,主要有兩個變革部分,一是BNT和AZ的預約時間不同,二是簡訊發送時間瑞在前一天才發送。另外,高端疫苗在各縣市衛生局都比較充足,滿20歲未曾接種者以及需接種第二劑者都可直接詢問衛生局哪些院所可以接種。莊人祥表示,昨天接種16萬8402劑疫苗,其中最大宗為莫德納疫苗,接種約11萬7000劑,疫苗覆蓋率57.89%、劑次人口比每百人72.58劑。第11輪接種相關時間如下:一、 預約分流時間1. BNT第一劑:10月11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2. AZ第二劑:10月12日上午10時至10月13日中午12時。本期預約提醒簡訊將於預約分流日前一天陸續發送,BNT為10月10日14時起、AZ為10月11日14時起二、 施打期間:10月15日至10月21日。三、 符合資格對象(於10月6日中午12時前完成意願登記):1. 7月22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5歲至18歲民眾(即1966/1/1(含)-2003/10/15(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2. 7月30日(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之56歲以上民眾(即1965/12/31(含)前出生),預約接種第二劑AZ疫苗。3.於10月6日前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民眾之下列對象,接種第一劑:(1) 47歲以上民眾(即1974/12/31(含)前出生)。(2) 22-12歲民眾(即1999/1/1(含)-2009/10/15(含)間出生)。(3) 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即2003/12/31(含)前出生)。指揮中心說明,預約分流有助於讓預約過程更順暢,請符合上述預約資格民眾依期程分流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另針對滿12歲至17歲(含)學生/青少年,請家長(監護人或關係人)於預約接種當日陪同學生/青少年至選擇之合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於現場簽署接種評估及意願書,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指揮中心提醒,10月1日起亦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應與COVID-19疫苗間隔至少7天,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
-
2021-10-06 新聞.元氣新聞
東洋捐1000劑流感疫苗 助北醫大教職員安心教學
流感高峰期將至,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000劑流感疫苗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規劃讓北醫大教職員施打,讓教職員安心投入教學與研究。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表示,今年10月起,全台流感疫苗開打,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接種流感疫苗,除了能預防流感,還能大幅降低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演變為重症的風險,多數專家認為,接種流感疫苗有助人們增強免疫力,因此鼓勵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俊良指出,此次捐贈的是由台灣東洋代理澳洲Seqirus公司德國廠國際最新型的細胞培養型四價流感疫苗,希望讓教職員獲得最好的防護力。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也感謝台灣東洋捐贈1000劑流感疫苗,以行動支持北醫大守護教職員健康;而台灣東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長期赴偏鄉離島宣導預防癌症的衛教,持續培育醫藥產業人才的方向也與北醫大不謀而合,期待未來能與台灣東洋合作,為防疫、教育與研究而努力。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二劑孤兒有解! 陳時中:莫德納三天內一定會到貨
各類新冠疫苗陸續到貨,唯獨莫德納疫苗沒有後續進貨下文。立委陳玉珍今於衛環委員會中質詢,提到金門民眾不斷反映「打不到第二劑莫德納」,指揮中心到底有沒有解決方法。衛福部長陳時中說,近期莫德納就會到貨,三天內一定會來,至於抵達多少劑疫苗,仍待疫苗上了飛機再對外公布。陳玉珍表示,莫德納疫苗不足,她有太多的選民打電話抱怨「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打到第二劑莫德納」,全台約有1百多萬人施打完第一劑莫德納,而且早就超過十周,但一直都等不到第二劑。她詢問,莫德納二劑孤兒到底有沒有解?陳時中表示,莫德納近期會來,三天內一定會來,至於抵達多少劑疫苗,將待疫苗上飛機再公布。而莫德納是否可以混打BNT疫苗,他表示,現在進行莫德納混打BNT的臨床試驗一定來不及,畢竟BNT近期才陸續抵台,但是臨床試驗是可以做的,只要專家諮詢委員會同意,就可以開始進行試驗。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到貨量超前!郭台銘:明、後天將各到一批BNT疫苗 合計約180萬
第三批客製化標籤約20餘萬劑輝瑞BNT疫苗,前天已運抵台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透過臉書宣布,本週到貨量超前,預計明天(7日)、後天(8日)各到一批,加上先前到貨的140萬劑,合計數量可預期在160萬至180萬間。國內第11輪開放第二劑AZ疫苗及第一劑BNT疫苗,其意願登記時間將於10月6日中午12時截止。郭台銘表示,BNT疫苗本周一(4日)、加上9/30、10/01到貨完成140萬,補齊中秋假期後兩周應到數量;本周到貨量預計超前,分別在明天(7日)、後天(8日)各到一批,合計數量可預期在160萬至180萬間,相信可嘉恵更多民眾。
-
2021-10-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樂見指揮中心防疫鬆綁 何美鄉:我相信放寬是OK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起放寬許多防疫限制,因中央是以「大方向指引」鬆綁,但部分地方政府覺得太過籠統,且憂心放寬過於有感,社區尚未準備好?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樂見鬆綁」,她說,剛好在今年冬季前,測試群體是否存在病毒,因為抵抗力不好的人不論是否鬆綁,也有生病的可能,「我相信放寬是OK的」,當然疫苗還是要繼續施打。何美鄉以英國為例,她說,英國在7月19日完全解封,確診數雖然還是居高不下,但死亡、重症沒有很多,BBC在解封後幾日調查報導,10個倫敦人裡面,仍有9個人外出會戴口罩,是為了防堵Delta;反觀台灣,Delta群聚事件已告一段落,且未有延燒跡象,是時候鬆綁,可以放鬆一下了。針對在「空曠、可維持社交距離」的狀況下,可以拿掉口罩。何美鄉說,她自己在一個月前,早已在臉書探討這個問題,寫下小徑上,只有森林裡的鳥聲相隨,四處沒有人跡,以她專業而言,拿下口罩似乎沒有感到愧疚,可以在人少的野外讓民眾拿下口罩;當然部分山區人潮還是眾多,若有人迎面而來,還是得戴上。至於開放娛樂場所,像是KTV等場域,是否有風險?何美鄉說,指揮中心應是篤定台灣病毒不多,且去KTV理應都是健康、抵抗力好的年輕人,而去年防疫有目共睹,靠得就是國民的自律,放寬就是測試社區內有沒有病毒,若有零星確診也不用驚慌,是回歸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
2021-10-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施打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嗎?教授揭可能原因
讀者林先生昨天(2021-10-4)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請問有研究發現接種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嗎?我是在一個多禮拜前接種第一劑的莫德納疫苗,3天後右腳大拇指就開始疼痛,然後整個腳背都是紅腫劇痛,這一個禮拜來每天都是痛得白天行動困難,晚上無法睡覺,吃布洛芬也沒什麼效果。我去看醫生,他說是痛風,但不認為是跟新冠疫苗有關。我上網查看,發現有人在問痛風患者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也有人回答說痛風正在發作的人不可以打。可是,我以前從沒患過痛風啊,去打疫苗時也沒有痛風發作啊,怎麼會打了疫苗之後就得了痛風?的確,網路上是有人在討論痛風患者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例如有位署名「痛風醫生王魏」的人就在2021-9-16發表新冠疫苗不會引發痛風,反而飲酒竟會從這麼多角度誘發痛風,而他在第二段說:「新冠疫苗的出現是全人類的福音,但也有一部分慢性病患者不敢注射,怕導致自己的病情更加嚴重,痛風患者就是其中之一。專家表明,只要患者的痛風不處於急性發作期,就可以放心接種新冠疫苗,痛風的主要原因是是血液中的尿酸成分過高導致的,與疫苗並無直接關係。反而,飲酒可能會從多方面促使痛風發作,患者一定要引起注意。」我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真的痛風醫生,但他這段話裡的「專家表明」讓我對他失去信心。我在2017-4-24發表的讀者要求,剖析謠言這篇文章裡有說,網路謠言的特徵之一就是會用「研究表明」,「專家表示」,「王醫師說」,「戴博士說」等等,看似權威,但卻無從查證的資訊來源。想想看,如果真的是煞有其事,那為什麼說不出確切的資訊來源,而要用「專家表明」這樣的曖昧字眼呢?不管如何,痛風的病因是血液裡的過多的尿酸在關節處形成針狀結晶,造成關節發炎和疼痛,而最常發生的地方就是大腳趾。它的治療通常是用長效性的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Indomethacin。(註:布洛芬也是非類固醇消炎藥,但它是非處方藥,消炎止痛的效力也不如需要醫師處方的Indomethacin)由於新冠疫苗的正式使用還不滿一年,而很多與它們相關的副作用又是案例稀少,所以我們可以預期醫學文獻裡不太可能會有關於它們會引發痛風的論文。但是,醫學文獻裡的確是有一篇論文報導其他幾種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我會在稍後討論這篇論文。網路上有兩篇可信度蠻高,關於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發作的文章。第一篇是2021-3-11發表的Can Vaccines Contribute To Gout Flares?(疫苗會導致痛風發作嗎?)。這篇文章是發表在Podiatry Today(今日足病學)網站,而作者是足病學醫生Richard Blake。他先是在文章的前兩段裡敘述一位病患在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之後出現痛風發作,然後他在第三段裡是這麼說:「我看到很多患者在接種 COVID-19 疫苗之後發生這些類似的症狀,不管接種的是第幾劑或是什麼品牌。 我將這些情況視為痛風發作,而這可能真的就是。 痛風發作是由於新陳代謝的變化而發生的,而根據我的經驗,接種疫苗是會導致新陳代謝產生劇烈變化。」第二篇文章是2021-3-16發表的MY ELDERLY PATIENT DEVELOPED A FLARE-UP OF HER GOUT FEW DAYS AFTER RECEIVING COVID-19 VACCINE. IS THERE A CONNECTION BETWEEN IMMUNIZATION AND GOUT FLARE?(我的老年患者在接種 COVID-19 疫苗幾天後出現了痛風發作。 疫苗接種和痛風發作之間有關聯嗎?)。這篇文章是發表在美國聖路易斯市慈悲醫院(Mercy Hospital)的網站,而作者是這家醫院的醫學系主任Farrin Manian醫生。他在文章的第一段說:「儘管尚未確定 Covid-19 疫苗接種與痛風發作之間的關聯,但已經有報導說在接種其他幾種疫苗(例如流感、破傷風、重組帶狀皰疹)後,痛風/痛風發作率更高。因此,可以設想隨著越來越多人的接種,Covid-19 疫苗也可能會跟痛風發作有關。」這段話裡所說的《報導》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那篇研究論文。它是2019年發表的Risk of gout flares after vaccination: a prospective case cross-over study(接種疫苗後痛風發作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病例交叉研究)。這篇論文在一開始先介紹說,重組帶狀皰疹疫苗的兩項 3 期臨床試驗的安全性數據顯示這個疫苗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3.6 倍,所以這篇論文的作者們(研究人員)才會想要調查其他疫苗是否也有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研究人員共調查了517位痛風患者,詢問他們在接種疫苗(例如流感和破傷風)兩天之後有沒有出現痛風發作。結果是,整體而言,接種疫苗會提升痛風發作的風險兩倍。可是,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在最後說,與疫苗接種相關的痛風發作是很少發生,然而疫苗接種的好處卻是壓倒性的。也就是說,他們不希望人們因為害怕會發生痛風而拒絕接種疫苗。現在我可以回答讀者林先生的問題了。雖然他在打疫苗之前沒有患過痛風,但也許他已經是有高尿酸。所以,誠如足病學醫生Richard Blake所說,接種疫苗是會導致新陳代謝產生劇烈變化,而這個劇烈變化才會最終促使林先生首次發生痛風。原文:新冠疫苗會引發痛風嗎
-
2021-10-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偏冷清 醫師提醒莫輕忽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但進入秋冬之際,新一波流感疫情即將升溫,醫師表示,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因此建議民眾每年都需接種一次,但今年疑因新冠肺炎疫爆發,民眾搶打新冠肺炎疫苗,卻忽略接種流感疫苗,且人數差了好幾倍,提醒高風險民眾仍應盡早施打流感疫苗,以建立身體的保護力。高雄健仁醫院感染科醫師林偉政表示,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含衛生及禽畜相關防疫人員、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者、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國小至高中職學生, 110年11月15日起,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的成人。林說,據疾管署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571萬劑,整體使用率約94%,但今年民眾似忽略流感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各地施打情況冷清,以健仁醫院為例,歷年只要流感疫苗開打,一早就有民眾來門診等候打針,多則200多人,反觀今年僅20多人來,整整差了10倍之多。歷年流感多自11月下旬開始,在年底至隔年初達到高峰,每年3月後再趨於平緩。流感病毒極容易產生變異,會造成疫苗對不同抗原型的病毒保護效果減低,接種約4至6個月後效果就會下降,因此建議每年都打。林偉政表示,台灣公費流感疫苗自2019年起已全面轉換成四價疫苗,今年採購的疫苗包括法國賽諾菲產製的巴斯德四價疫苗(供6個月以上民眾使用),台灣國光產製的安定伏裂解型四價疫苗及台灣東洋產製的輔流威適四價疫苗(供3歲以上民眾使用),3家廠牌疫苗都不含佐劑,保護效果都相同。一般流感疫苗的保護力,平均約30%到80%。對18歲以上成人預防住院的保護力約41%,重症保護力則可達82 %,即使疫苗株不吻合時保護力仍可達30%到50%。流感疫苗接種後,多數人注射部位會疼痛、紅腫,少部分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等,但1至2天內會自然恢復;罕見的副作用包括過敏性休克,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腦脊髓炎等神經系統症狀和暫時性血小板低下等血液系統症狀。林偉政說,今年流感疫苗施打期程剛好碰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時間,兩種疫苗都是不活化疫苗,可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時間接種。但為避免合併施打時,一旦發生不良事件無法釐清原因,衛福部建議流感與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時間至少間隔7天以上。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建議還是應該要儘早接種。
-
2021-10-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打了新冠疫苗還要打流感嗎?醫師:最新研究好處有這些
流感疫苗10月開打,但不少人有疑問「打了新冠還要打流感嗎?」、「大家口罩戴緊緊,去年流感疫情不嚴重,今年還要打嗎?」,奇美醫學中心家醫部醫師陳思伃表示,還是要打流感疫苗,除了大家知道的是避免發生流感,與新冠的症狀混淆外,國外研究,新冠患者如果有打流感疫苗,嚴重併發症發生機會可下降17.4%到36.7%,可能與流感疫苗刺激自體免疫反應,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反應更迅速有關。陳思伃表示,最近門診裡接到不少詢問,對於打了新冠疫苗還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有疑慮,也有人擔心身體連續打疫苗會有不良反應。她表示,台灣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已行之有年,從民國108年起,更是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以達更好保護力,統計顯示,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所有人戴口罩、勤洗手並積極防疫之下,流感病例比起往年已有減緩,仍有968人通報重症,其中161人死亡。陳思伃指出,從2020年流感季節開始,就有許多相關研究在討論流感疫苗是否可幫助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也陸續得到肯定。目前建議最好還是要打流感疫苗,原因其一是流感症狀和新冠肺炎症狀難以區分,尤其新冠病毒不斷變種,之前的嗅味覺喪失等特異性高的症狀越來越少。其二是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肺炎,嚴重度和死亡率都更高,兩者先後感染也會增加重症比率。另外,美國邁阿密研究也指出,在都確診新冠肺炎情形之下,有打流感疫苗的病人,在敗血症、中風、深部靜脈栓塞、加護病房住院等嚴重指標中,人數都較沒打疫苗的人少,約下降17.4%~36.7%。也有其他研究肯定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呼吸道疾病而需要就醫的次數。陳思伃表示,流感疫苗為何可以達到上述成效,目前醫界還沒有定論。但有理論指出,施打流感疫苗之後,會激發身體的免疫反應,活化免疫細胞,即使不是針對新冠肺炎產生抗體,但當呼吸道發生病毒感染時,自身免疫力可以快速反應準備。另外,減少了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就減少了病毒與病毒間的交互作用,可降低同時感染兩種病毒,或先後感染的風險。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劑莫德納 陳時中:很快就會來
紐西蘭政府近日宣布,自十一月一日起,外籍旅客入境紐西蘭須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其列出的廿二款疫苗清單納入我國的高端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於立法院受訪時表示,「總是一個起頭,我們要繼續努力」;另對於許多民眾等待的第二劑莫德納,陳時中回應,「很快就會來了」。為防堵Delta變異株入侵社區,指揮中心八月底啟動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研究調查計畫,預計從今年四月廿五日至七月三日捐血的血清存檔樣本中,隨機抽樣五千件檢體。陳時中表示,在這段期間捐過血的民眾如果不想參與這項計畫,可在十月十八日前致電一九二二,留下相關資料。陳時中也說,這項社區監測計畫將列入常態監測的一環,藉此了解社區過去染疫情形,如果血清陽性,代表以前染疫過,但不會回推個案,不會強迫血清抗體陽性者接受治療。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中生打疫苗 有學生怕打針緊張掉淚有人說感謝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為弘文中學國中部1000多位學生接種BNT疫苗,出動醫護與慈濟志工協助,以分站方式進行,有學生害怕打針緊張到哭,也有學生感謝,說將來等自己長大有能力,也要透過助人,把這份愛傳下去。今天疫苗接種前,護理師蕭珮宸與其他醫護人員稀釋疫苗,一一按照程序仔細核對,他表示,第一線護理人員處理藥物「三讀五對」很重要,除確認日期,稀釋步驟也要雙重核對,「不急、不慌,不搶速度,不因人多就慌亂」。弘文中學國中部學生今天早上開始接種,部份學生害怕打針,緊張掉淚甚至驚叫,志工媽媽溫柔握手靠懷,發揮安撫作用;高中部學長姊也幫忙維持秩序,他們剛打過疫苗,瞭解接種過程的不安。高二林姓學姊以親身經驗告訴學弟妹「多喝水、好好休息就可以,放鬆不必緊張。」弘文中學國三高姓女學生輕鬆完成接種,她面露笑容表示,之前就一直很想打疫苗,因為病毒傳播很可怕,等了好久終於等到接種,打了就比較安心,至少不必擔心感染病毒可能會出現重症。高姓學生說很感謝鴻海、台積電、慈濟三個民間機構,主動捐款購買疫苗,她表示,將來長大有能力,也要透過助人,把這份愛傳下去。弘文中學校長張輝政表示,民間機構捐款購買疫苗,同島一命的精神非常偉大,不過疫苗經費很龐大,像慈濟基金會也一直在努力勸募,希望同學長大後都能本著服務社會的心念,貢獻一己之力,讓社會更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