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疫情
共找到
14300
筆 文章
-
-
2020-06-28 科別.精神.身心
要收假了好煩啊! 醫:整理行李、運動助收心
疫情解禁迎來端午四天連假,甚至有些民眾請三休九,玩好玩滿!但過完連續幾天的閒散時光,如何重回工作和日常作息?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建議,回到家可透過整理行李,順便整理心情,且上班日可早些起床做些運動,幫助收心。袁瑋指出,雖然端午連假不像年節這麼長,出現焦慮、緊張等「收假症候群」的情況較少,但連續放假,還是有可能因為熬夜玩得太過癮、連夜開車,造成作息不正常,致使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心情低落和滿滿的不適感。這時便可藉由整理行李和簡單的運動,來慢慢排解收假不適的情緒。許多人會想著「玩到最後一刻」、「玩得過癮」,甚至有些人會一回到家就忙著上傳照片到臉書、IG打卡。但袁瑋建議,可以預留一些時間回到好好整理行李以及房間,藉由收拾的過程,也順便整理心情;至於照片可以留待上班後再慢慢上傳,一方面不讓自己一回到家心情還繼續耽溺於假期中,一方面也可在上班有壓力時,藉由整理照片調節心情。另外,收假前一晚,也可簡單的散步、游泳,或是「腹式呼吸」,讓身體肌肉放鬆,舒緩不適感,而且這些緩和的運動,可以幫助睡眠,調整因為假期而亂掉的作息。袁瑋提醒,切記不要透過酒精助眠,反而導致淺眠,睡得更不安穩。然而有些人因為假期作息大亂,連假結束隔天醒來仍覺得睡不飽,選擇賴床到最後一刻才出門。袁瑋也建議,盡量強迫自己早一點醒來,簡單做15分鐘的伸展操,或是跳繩,都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刺激腦內啡分泌,且第一天工作不要排太滿,並適時午休20分鐘,才不會一整天都處在昏沈的狀況。但袁瑋也說,有些人連假過後上班「厭世感」特別重,則要注意可能不僅僅是所謂的「收假症候群」,而是長久累積對工作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質疑。因此若是幾次連續假期都出現收假時焦慮、情緒低潮,首先必須釐清核心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適時紓解壓力。
-
2020-06-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佛奇提新概念「群體抽樣篩檢」 能更快找到感染者
在睽違一個多月後,白宮新冠病毒抗疫小組26日又因部分地區疫情惡化再度舉行簡報會;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呼籲近期檢出新冠病毒陽性的年輕人遵守安全指南以「幫助解決問題」,而非「製造問題」。佛奇前一天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也說,衛生官員正在「密切討論」實施「群體抽樣篩檢」(pooling tests);他的說法顯示,美國目前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方式將出現大規模改變。目前全美各地多州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大增,尤其是35歲以下的族群;佛奇指出,過去數周內「絕大多數」新增個案都是「年輕人」。「很多人可能會群聚,歡度時光;我不是要責備,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當你們這樣做時,就進入這個過程;一旦感染,就會傳染給別人,然後再進一步傳染,最後你會傳染給脆弱的人。」佛奇說,「你們要對自己負責,但也有社會責任,因為我們希望能真正終結這場疫情。」佛奇提到的「群體抽樣篩檢」概念,就是同時檢測多人的檢體,藉以讓官員能夠利用更少的資源檢測更多的民眾,並且更快速地找到並且隔離已經感染的人。而這也代表全美各地目前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方式將大幅變革;而有鑑於目前疫情重災區情況惡化且更多地區爆發疫情,這項改革可能亟需進行。佛奇說,目前的檢測方式「有些部分沒有效用;我是說,圖表再多,還是有些部分沒用。」群體抽樣篩檢的方式是:由約三到50人的檢體將組成一個群體,而一整個群體一起接受一次新冠病毒檢測;如果結果呈現陰性反應,研究人員就知道可以進行下一個群體的檢測;只有當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時,群體中個人的檢體才會各自受檢。佛奇表示:「現在需要做的是了解社會中已經感染的人的穿透深度;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唯一方式就是擴大檢測範圍。」各州的受檢者標準相關規定仍各有不同,取決於各州掌握的資源與檢測能力;但如果群體抽樣篩檢仍讓更多人受檢,找到靜靜傳染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機會就可能更大。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二次疫情在北京爆發 給世界的啟示
北京本月中旬突然爆發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 6月11日至6月23日累計256個確診病例,由發現第一例至100例僅五天。這波疫情傳播速度非常快,病例短時間內大量出現,河北、遼寧、四川都出現與北京確診患者關聯的病例。而疫情發生地是北京南郊大型農貿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什麼原因導致疫情再出現?疫情回潮能給世界各國疫情防控什麼示?綜合各方訊息,北京疫情爆發原因包括:一、第一波疫情解禁後,聚集性感染是成因之一。與今年初武漢疫情發源地華南海鮮市場一樣,北京二次疫情在農貿市場出現。兩個市場均有環境髒亂、人員混雜之弊,易造成疫情集中暴發。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大量人潮進出,只要一人攜帶病毒,防控措施未發現,就可能造成病毒快速擴散。新發地市場是北京市最大蔬果和鮮貨批發集散中心,每天近5萬人次進出,病例從市場帶進社區,導致進一步傳播。二、病毒傳染渠道可能經外來產品和包裝帶入,或是此前已存在的隱性傳播鏈進入市場。北京相關部門抽檢,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檢測到病毒,而其他牛羊豬肉、蔬菜、水果及相關設施都未發現病毒。中方專家認為,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宿主或中間宿主。本輪疫情病毒可能在國內有一條隱性人傳人傳播鏈,傳播力不強,且輕症感染者容易自癒。但經全國物流、人流匯集的新發地農貿市場「擴大」傳染,病毒先污染市場再傳人,形成規模性爆發。汲取武漢的教訓後,對疫情二次爆發,北京採多項針對性舉措,行動更快速,譬如:一、加強社區封閉式管理,對新發地市場及周邊出現病例的小區採封控措施。人員只有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措施後才可進入,對中高風險街道(鄉鎮)所轄小區(村)實行嚴格管控,該市場相關人員不准離開北京,所有市民堅持「非必要不出京」,確實需離北京的民眾須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二、針對不同風險人群開展大規模核酸篩查。包括市場工作人員及訪問民眾,出現病例的小區居民,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飲店、單位食堂工作人員,中高風險街道居民,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等都須採樣檢測。北京兩天內完成數萬民眾的核酸檢測,即使晚上,也有社區人員挨家挨戶詢問半個月內是否去過該市場。採取多項針對性舉措後,目前北京新一輪疫情已基本控制,新發地市場人員發病已近尾聲。中國特殊體制和龐大動員力,能將感染者、接觸過感染者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找出、檢測、控制,發揮「專政特色」;但非專制的台灣、南韓同樣能做到類似行動,使疫情相對輕微。美歐國家做不到,所以疫情嚴重。新冠疫情二次復發不僅中國,也在其他國家出現。美國疫情升高,專家稱不是二次爆發,歐洲卻出現病毒捲土重來苗頭。過去兩周,30個歐洲及中東、中亞國家累積新增病例增加,其中11國病毒加速傳播,造成顯著的疫情回潮。包括亞美尼亞、瑞典、摩爾多瓦和烏克蘭。全球確診人數累計已近980萬,逼近千萬大關,死亡人數超過49萬。美國5月間似已控制疫情,但近日病例數增加25%,10個州新增病例增加逾50%,單日新增病例逾3萬6000個,與4月24日最高單日紀錄3萬6426個旗鼓相當。德國確診也暴增,最大肉類加工企業Tnnies感染患者升至1331人,使全德關鍵感染率指標R0爆表。不難看出,中國和世界各國出現二次疫情,與第一波疫情後復工復產、解除隔離、人群接觸增加等直接相關。無症狀患者,即隱性人傳人傳播鏈,很大程度是北京疫情復發的來源。而毒株變異傳染力增強,較值得憂慮。研究顯示,被發現的D614G毒株可能比老毒株更具傳播力。據統計,D614G毒株占所有COVID-19的比率從年初的0%,到3月達26%,4月升至65%,到5月已達70%,成為世界主流毒株。此次疫情復發給各國示:在疫苗未上市和有效治療手段下,疫情隨時可能反撲擴散。但部分國家政府和民眾對疫情復發不夠重視或管控不力,無法及時而全面有效地採取檢測和隔離。美國就因解封過急,德州、佛州解封後又關閉酒吧等商業活動,亞利桑納州還在爭論是否強制戴口罩。因國情不同或美國人自大傲慢,無法從中國學到教訓,大家跟著受害,讓人歎息。
-
2020-06-27 養生.健康瘦身
4種減肥常有的表現!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不用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體重突破人生高峰,令她相當苦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書怡表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像是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其實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陳書怡指出,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而中醫減重的重點在於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而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成就健美體態。運用中醫針灸與經絡按摩可改善體態,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作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陳書怡提醒,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延伸閱讀: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示警瑞典疫情恐惡化 遭駁大錯特錯
瑞典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起了爭執,世衛組織把瑞典列入面臨新一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名單,瑞典則稱這是「大錯特錯」。瑞典國家流行病學者蒂格內爾(Anders Tegnell)說,世衛組織「完全誤解」瑞典的數據資料。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肆虐全球之際,瑞典選擇不實施嚴格防疫封鎖措施,感染及病故人數遠比其他祭出封鎖措施的北歐國家多,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瑞典迄今累計約6萬5000人感染、約5280人病故,死亡率為全球第5高。蒂格內爾說,「我們的病例數增加,是因為我們過去一週在瑞典執行更多採檢」,還說「其他所有參數」都顯示重症病例減少。他表示,加護病房病人數量很少,連死亡人數也開始減少,「我們現在已經減少到一個程度,目前這幾週的死亡人數並不比過去幾年同期多」。根據瑞典公共衛生局,目前每天約10名冠狀病毒患者住進加護病房,而在疫情高峰的4月,則是每天45人到50人。世衛組織歐洲分部昨天表示,轄內的歐洲及中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面臨「傳染速度加快」現象,瑞典也是其一,「如果置之不理,衛生系統將再度岌岌可危」。除瑞典外,其他10國大多是較貧困的東歐及中亞國家,包括亞美尼亞、摩爾多瓦、北馬其頓、亞塞拜然、哈薩克、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吉爾吉斯、烏克蘭及科索沃。世衛組織歐洲分部稍後坦言,瑞典政府「擴大了採檢,這也反映在6月初以來的通報新增病例數字上」。世衛組織歐洲分部透過電郵向法新社補充說明,「瑞典有幾項很正面的趨勢」,尤其是新增病例數持續減少;但也表示,瑞典的新增病例數相對其他國家仍然偏高,且仍有社區傳染問題。電郵並未提到是否會把瑞典移出11國名單。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公廁成防疫缺口 研究:病毒隨馬桶沖水飛散停留
美國等國家的公共廁所多數沒有馬桶蓋,專家發現這有可能成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防疫缺口,人們在按壓沖水馬桶時很可能讓病毒飛散與停留,勤掃廁所是防疫關鍵。「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先前已有相關研究證實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的糞便中存在病毒。包括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密切監測加州的數家廢水處理廠,從城市的下水道系統追蹤病毒的傳播。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一份關於新冠肺炎的研究日前發現,沖水馬桶會將新型冠狀病毒飛散到馬桶上方3英尺(91.4公分)高度,且沾在馬桶周遭附近至少一分鐘。這份報告由揚州大學的王紀祥(Ji-Xiang Wang,音譯)與另外兩位同住中國的作者以電腦模型和「鈉維-史托克斯」(Navier-Stokes)流體力學方程式研究指出,沖水馬桶劇烈的衝擊力輔助病毒的擴散,霧化顆粒會落在馬桶的沖水壓把、捲筒衛生紙架,和同時間在洗手間呼吸的其他人。研究指出,不只是公共廁所,家用廁所也有潛在的感染風險,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其他疾病都可能經由馬桶傳播。研究人員認為,最重要的衛生習慣是先蓋上馬桶蓋再沖水,不過,美國多數公共廁所的馬桶沒有馬桶蓋,美國廁所協會執行主任派爾(Tim Pyle)表示,這主要是配合殘障人士法規,因此建議為了防疫需要更密集的清潔公共廁所。派爾說,不可能不出門或者都不使用公共廁所,只希望人們更留心,並在使用完公共廁所後確實把手洗乾淨。隨著全球逐步對疫情解封,也意味著更多人要使用公共廁所,專家提出警訊,只要有一位染疫者使用過的廁所,就可能引起大量的感染人數。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CDC:北京本次疫情排除動物病毒外溢或武漢流行毒株
大陸官方通報,6月26日全大陸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例(廣東2例,上海1例,甘肅1例),本土病例17例,均在北京。北京本次疫情爆發以來,從6月11日至6月26日,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已達297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日發布「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報告,針對北京這次疫情病毒來源分析指出,從2例確診病例及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環境採集的標本中獲得的3株病毒基因分析顯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可以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也排除今年4月前北京本地傳播毒株或武漢流行毒株導致本次疫情。報告指出,自6月11日報告指示病例後,6月13至14日報告病例達到高峰(每日36例),最近報告新增病例已降至大約每日10例。按發病時間的流行曲線顯示,最早發病日期為6月4日,6月7日明顯上升,發病高峰在6月13日;發病日期在6月9日至15日的病例占61%。北京報告的病例中,豐台區確診病例最多,為171例,占總病例數66.8%;其次為大興48例,占18.8%;海淀16例,占 6.3%。在前256例確診病例中,以新發地為圓心,5公里範圍內有160例,占62.5%;10公里範圍內有194例,占75.8%;15公里範圍內有238例,占93%。報告並稱,疫情發生後,專業機構快速確認本次疫情的主要感染來源為新發地批發市場,北京市各級政府快速採取強力的防控措施。自6月13日關閉新發地批發市場以來,已接近新冠肺炎最長潛伏期,相關暴露人員發病風險越來越低,密切接觸者也在有效管理中,預計新發地批發市場相關傳播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雖然最近發現若干與新發地批發市場無關聯、感染來源尚待進一步調查的病例,提示後續防控可能存在一定的複雜性。但北京開展大規模人群檢測結果提示,與新發地批發市場無關的人群感染率極低。在北京已經加強監測和強力擴大社交距離的防控措施下,疫情進一步傳播風險低。北京疫情近期有望得到控制。
-
2020-06-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世衛:牛津疫苗研發快速 巴西開始人體試驗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指出,牛津大學和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藥廠合作研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實驗疫苗,是目前臨床試驗進展最快、最先進的疫苗,本週開始在巴西測試。世界衛生組織(WHO)科學家史瓦米那尚(SoumyaSwaminathan)指出,目前全球有200多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候選疫苗正在研發,其中15種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包括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和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名為ChAdOx1 nCoV-19的新冠肺炎實驗疫苗,以及美國藥廠Moderna的mRNA疫苗。阿斯特捷利康和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實驗疫苗目前已在進行第三(最後)階段,本週開始由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特殊免疫學參考中心(Crie-Unifesp)負責執行1000名志願者的疫苗測試。史瓦米那尚指出,這些志願者都是接觸冠狀病毒機率較高、從未感染病毒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疫苗臨床試驗可持續一年。此外,中國北京科興生物製品公司(SinovacBiotech )與巴西聖保羅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Butantan)合作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Coronavac,也將從7月開始在巴西測試。如果試驗成功,證實疫苗的療效與安全性,布坦坦研究所可在巴西生產疫苗,並從2021年6月起提供公立醫療體系使用。在巴西積極參與配合全世界研製新冠肺炎疫苗的同時,當地的疫情未見消退,且持續向內地蔓延。巴西東北部聯合防治新冠肺炎科學委員會督導、神經科醫師尼柯萊利斯(Miguel Nicolelis)表示,目前巴西正出現迴力鏢效應,因醫療資源匱乏的內地城市逐漸變成重災區,結果對流行曲線開始呈穩定的大城市醫療體系重新帶來壓力。巴西衛生部數據顯示,上週記錄的60%確診和50%死亡病例,都在內地小城鎮發生;5月以前的比例平均都低於35%。巴西新冠肺炎朝內地蔓延的同時,各州政府則陸續宣布逐步放寬遏制病毒傳播的社交隔離措施,重新開放經濟活動,導致許多人重返街頭,其中也包括在各州府工作或經常旅行的內地居民。聖保羅大學(USP)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倪托(Gonzalo Vecina Neto)提出警告,只要有人潮流動,疫病將保持活躍;在病毒尚在傳播時放寬隔離措施,必須承擔很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往內地蔓延只是巴西抗疫的眾多問題之一,其他還有篩檢量不足、衛生部長連續換人,以及缺乏國家協調,因為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Bolsonaro)一直小看新冠肺炎,說它只是「小感冒」。在這種情況下,巴西變成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人數第二高國家,僅次於美國。目前巴西累計128萬54例確診、5萬6109例死亡。但專家指出,因低報緣故,實際確診可能介於300萬至1000萬例。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病例激增 公衛專家:美正面臨「嚴重問題」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主任佛奇(Anthony Fauci)今天指出,因南部和西部數州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激增,美國正面臨「嚴重問題」。佛奇說:「我們在某些地區正面臨嚴重的問題。」他表示,雖然部分地區的疫情較其他區域好得許多,但整個國家相互聯繫,目前仍具風險。他還說:「我們都在一條船上,終結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一起結束它。」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今天通報,新增4萬588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病死人數增2516人。美國目前染疫確診總數達241萬4870人,病死總數達12萬4325人。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生染疫 非我出錯」入境篩檢堵漏... 各國入境採檢隔離措施比一比!
我國近期逐步放寬邊境管制,卻傳出日籍學生在台染疫,我是否應比照日本,針對入境者篩檢,引發討論。目前亞洲地區疫情趨緩,日、韓等實施入境篩檢,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隨著開放更多外籍人士來台,落實居家檢疫的同時也應進行入境篩檢,避免受無症狀或非典型症狀境外移入者造成防疫破口。陳秀熙說,「台灣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不多,應趁現在調整邊境策略。」他說,日生在台染疫,並不表示我國防疫出錯,但社區應有極少數無症狀感染者,建議針對所有入境者篩檢,為社區多設一層保護罩,避免無症狀感染者成社區零星感染源。最近日生在台染疫,使指揮中心防疫策略遭質疑。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該個案屬灰色地帶,若社區有無症狀感染者,勢必出現一定比率的有症狀者,我現行入境及境內防疫措施並未失效,目前應觀察,縮短居家檢疫天數是否使確診者走入社區。據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公布世界各國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措施,亞太卅九個國家及地區,其中有五國已開始執行入境全篩,日本境內新冠肺炎篩檢條件與台灣相似,須先排除其他疾症,疑為新冠肺炎者才進行篩檢,但入境採檢政策與我不同,曾停留包括台灣在內的八十七個具感染風險國家地區者,入境均須篩檢。南韓五月起對所有入境人士進行採檢,菲律賓、柬埔寨、汶萊也規定入境必須接受病毒檢測;厄瓜多是中南美洲少數開放外籍人士入境的國家,自六月起,所有入境者需進行快篩,若為陽性,則需再次進行核酸檢測,並須於入境後隔離十四天。即使沒有在入境時要求全面篩檢,紐西蘭要求入境者,隔離十四天期間進行兩次病毒檢測;新加玻所有入境人士須於十四天居家檢疫結束前,以自費檢測病毒。歐美則大多維持隔離策略,大規模普篩的德國採取十四天隔離檢疫。陳秀熙分析說,並非歐美國家認為入境篩檢不重要,而是歐美許多國家疫情一直未中斷,邊境未完全解封,防疫策略還沒走到這一步。開放邊境多為恢復經貿往來,降低經濟衝擊,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認為,實施入境採檢後,有助於近一步討論縮短入境者檢驗流程,未來可透過機場快篩等自費檢驗,交叉比對排除偽陰性,「最好在一天內解禁」,入境陰性者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以吸引商務人士來台。
-
2020-06-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腹膜透析結合雲端! 不必老是跑醫院,在家洗腎更安心
口述/亞東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邱彥霖隨智慧醫療發展,腹膜透析治療近年開始結合雲端傳輸科技,只要事前設定好全自動腹膜透析機,腎友睡一覺起床就能完成洗腎,而洗腎數據會上傳至雲端管理平台,讓醫護能遠端管理,如發現治療問題,可及早通知患者回診。許多國外研究證實,搭配雲端科技的腹膜透析技術,可改善腎友的住院率及住院天數,今年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也讓新型腹透技術的遠距醫療功能被看見。不必老是跑醫院有別於傳統的血液透析治療,腹膜透析是從腹部放置導管後,由腎友每天在家更換乾淨的透析藥水,依據健保規定,每月僅須回診一次,不須像血液透析每周跑醫院三趟、每次花四小時洗腎。腹膜透析治療時間較彈性,保有接近原本的生活型態,費用也有健保給付。目前腹膜透析治療選擇,可分為「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CAPD)」及「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前者被簡稱為「手動洗」,每天手動換液四至五次,每次約30分鐘;後者則稱「自動洗」,於腎友就寢期間的八至十小時進行洗腎。注意清潔就安全因腹膜透析是由腎友自己在家換液,護理師會指導腎友如何操作,因此必須遵從醫囑。基本上,腎友只要注意清潔、避免感染,在家操作腹膜透析其實很安全。有時候實務上會觀察到腎友在家治療狀況不如預期,通常是與腹部的導管位置不理想有關。因腹腔內的腸子會蠕動,腹部導管就可能隨著腸子的蠕動而跑位,就可能影響換液狀況。「但換液不完全,腎友不太可能會發現。」一般來說,照護團隊可透過腎友在家治療的手寫記錄,事後的資料整理與分析來評估治療狀況,但往往耗時且紀錄可能會有誤差。雲端管理更有效率台灣在這兩年開始導入腹膜透析雲端管理功能,將治療數據傳至雲端管理平台,讓醫護可於遠端管理病患的上機治療時間、脫水量等數據。如此一來,醫護就能快速分析並理解問題,並針對數據再進行家訪、電訪,或回診時更能對症下藥討論與更動處方。腹膜透析雲端管理具備多項優勢,例如透析治療品質變得更好、讓透析治療更乾淨更有效率,且醫護團隊能確認患者是否有按時洗腎。基本上,只要是沒動過腹腔大手術、腹膜通透性功能足夠的腎友,其實都適合使用腹膜透析治療。雖然在家機器自動洗腎,但鑒於偶爾可能遇到停電等狀況,因此還是會請腎友同時學「手動洗」的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數據透明醫放心 腹膜透析是一種居家治療,面對現在全球疫病大流行期間,其實腎友更能透過選擇這種治療方式在家安心治療,避免醫院群聚等風險,畢竟腎友的洗腎透析治療不太能中斷,搭配最新的雲端科技,能讓醫病雙方更加安心。「使用新型雲端腹膜透析,上班不只方便也安心。」身為腎友的恩主公醫院中醫部藥劑師韓秉修說,使用自動機器洗腎,讓他上班時間不須中斷,因此能專心工作,且數據會自動回傳雲端,負責個案管理的護理師也會常來關心他的治療狀況,「就像醫護人員隨時在家照顧自己,這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若爆第2波疫情 WHO官員:恐釀數百萬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今天警告,若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第2波感染潮,可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喪命。他還說迄今這波疫情的進展,大致如同世衛官員先前預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世衛組織負責策略計畫的助理秘書長蓋拉(Ranieri Guerra)告訴義大利國家電視台(Rai TV):「這是跟表現如同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作比較:疫情在夏季減退,9月、10月迅速捲土重來,在第2波期間造成5000萬人死亡。」蓋拉也說,這次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的進程如同他們所假設。歐洲和全球多國都已開始放寬全國防疫限制措施。在各國紛紛開放邊界允許跨國旅遊後,歐洲聯盟(EU)官員預計今天將決定哪些國家會面臨歐盟的旅遊限制。由於美國和南美洲部分地區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偏高,預料這個區域的旅客赴歐仍將受限。另一方面,世衛主導的抗疫聯盟今天也表示,未來12個月他們需要313億美元來研發和推出篩檢工具、治療方法和疫苗。根據聲明,他們的目標是在2021年年中以前,擴大分送5億份試劑和2億4500萬個療程給中低收入國家。聯盟也希望在2021年年底前擴大分送20億劑疫苗,其中10億劑將賣給中低收入國家。
-
2020-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專家:有了新冠肺炎疫苗 未必能一勞永逸
許多民眾對尚未問世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寄予厚望,不過,中國專家吳尊友說,越認識新冠病毒越不敢太樂觀,疫苗不一定是人類面對新冠病毒的「免疫通行證」。中國青年報App今天刊出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的訪問,其中針對新冠肺炎疫苗部分提出他的看法。吳尊友說,並非有了疫苗,就可以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疫苗的問題非常複雜。隨著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加深,他越發感覺到情況不像最早那樣樂觀。他有幾個理由。第一,除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先前還有引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病毒都是冠狀病毒,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可以用疫苗預防。第二,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力持續時間尚不明確,新冠病毒的抗體可以持續多久還有待研究,「最新的研究發現,以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幾個月後抗體就會下降,甚至下降到檢測不到」。吳尊友說,人類用疫苗預防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當人體感染病毒後,人體的免疫系統能自然地產生保護。研製疫苗就是模仿這個自然感染、自然免疫的過程。「如果自然感染後,人體都不能形成免疫力,我們研製的疫苗也就沒辦法來保護人。」根據現有的發現綜合來看,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力是有時間段的,也就是說,疫苗也只能保護一段時間。吳尊友說,這就構成了很大的挑戰,要求國家生產大量疫苗,同時要求人一直接種。但吳尊友表示,目前疫苗還是當下最有希望的疫情防控措施,且應該可以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應用;只是基於目前研究得到的結論,疫苗不一定是人類面對病毒的「免疫通行證」。
-
2020-06-27 橘世代.健康橘
只要一條彈力繩 臀肌超有感
3年前曾以「強尼.凱克」奪下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瑞瑪席丹(Rima),不管上山下海、極限運動都難不倒她,熱愛運動的她在疫情期間仍不放過健身,大方分享自己的「居家核心與臀部居家運動」動作,只要一條彈力繩,肌肉就很有感覺。三個使用彈力繩的臀部動作1.大腿套上彈力繩,雙腳與肩同寬,腳微彎,然後左右跨步開合,各做20次3組。2.單腳側開合,站著支撐的腳可微彎,另隻腳盡量不要碰到地板最好,核心要用力。3.身體呈趴跪姿勢,腳慢慢向上踢,回來的動作不用完全歸位,可停滯一半,做20下後換邊。小提醒:彈力繩有很多個磅數,自己可以調配重量。兩個進階的腹肌運動1.平板式撐地30秒,再單手懸空15秒,四肢都完成後,再交錯一手搭配一腳懸空15秒,最後再平板式60秒。2.躺平,手平放在地板上,腳抬高至45度,接著慢慢放下腳但不碰地,左右腳輪流做3組。小分享:加強健身強度,可在家先做這套運動再上健身房,效果加倍。場地:TRUE YOGA FITNESS服裝:Myprotein【延伸閱讀↘↘↘】。金馬新人瑞瑪席丹 火辣身材不敗秘訣:隨身必備「彈力帶」!。樂齡族肌不可失 在家也能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7 橘世代.健康橘
好萊塢級運動清單 讓你維持健美體態!
你有運動習慣嗎?每個人開始運動的理由都不同:有人為良好體態、有人為健康或紓壓,也有人是為挑戰極限。但是能持續下去,收穫幾乎遠多於預想的:他們獲得健康身體、找到心裡寧靜,不少人因此找到一大群好友相伴。無論你的目的是什麼,在那麼多運動中,總有適合你的。未來幾期的《橘世代》將透過不同的人物故事,帶你看到:體態良好的明星做什麼運動?我也可以跟著做嗎?當了爺奶才要開始來得及嗎?怎麼找一起運動的夥伴?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活動,活動,要「活」得健康,絕對要勤奮多「動」。需要在銀幕上亮麗現身的影壇紅星們,都有自己的獨門鍛鍊法,好維持健美體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和緩,許多藝人宅在家大秀健身影片,其中,年過半百依然維持良好體態的奧斯卡影后荷莉貝瑞,以及即將半百仍擁有六塊腹肌的動作猛男馬克華柏格,堪稱最知名的「健身魔人」,常在社群網站發布自己的運動短片,而網友也熱烈分享,跟著動一動。荷莉 每天鍛鍊4小時 瑜伽暖身 擁護生酮飲食奧斯卡影后荷莉貝瑞,在封后後即參與007電影「誰與爭鋒」演出,身穿亮色比基尼泳裝,性感魅力破表。已經53歲的「美魔女」荷莉,去年演出「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時,有不少打鬥場面,事實上「拳擊」是她運動鍛鍊中很重要的項目,除了燃燒脂肪外,也讓她身手更靈活。荷莉每天鍛鍊4小時,她認為拳擊可以雕塑各部位的肌肉,又燃燒大量卡路里與脂肪,同時增加手眼協調性,建立自信與紀律。許多人嘗試的瑜伽,也是荷莉的訓練重點之一,她喜歡將之當作暖身,透過瑜伽讓身體習慣即將到來的高強度訓練,才不至於一下子超過負荷,造成運動傷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荷莉其實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食物選擇上必須很小心,她是生酮飲食擁護者,除了控制每天攝取的卡路里,也能燃燒脂肪,減緩外表老化。荷莉以自身經驗分享運動好處:「當習慣每日運動的強度,就會逐漸變成生活中不會荒廢的必做事項,到最後反而成為釋放壓力、可以讓腦袋平靜下來的一種休息,身體固然疲累,思慮卻是清楚的。」荷莉給想要健身的朋友幾點建議,很多人對於運動是有心而無力,久而久之就找到怠惰藉口,她鼓勵大家:「馬上就做,不要想太多,不用特別去健身房,在自家客廳、後院或廚房地板上…,只要有心,哪裡都可以是健身場地。」馬克 凌晨2點半起床 攀爬訓練器 運動兼冷療出道之初曾經走叛逆偶像路線,也當過知名內褲模特兒的馬克華柏格,健碩體格幾乎是他的註冊商標,雖然已經年近知命、「變形金剛4」裡也升格演出有高中生女兒的父親,運動鍛鍊還是沒有鬆懈。他公布個人詳細的每日生活作息,光是健身就包含兩個時段,精力驚人。馬克華柏格每天凌晨2點半起床、梳洗、祈禱,早上3點15分吃第一次早餐,以燕麥片、花生醬、藍莓與蛋等為主。然後3點40分到5點15分,做第一次的運動鍛鍊,藉由攀爬訓練器燃燒脂肪。5點半之後的第二頓早餐,他會喝高蛋白飲,搭配土雞漢堡與幾片地瓜。用餐完後淋浴,約早上7點半去打半小時高爾夫球,然後是半小時的點心時間,此時他會吃大概10顆火雞肉球。早上9點半,馬克會接受1小時的低溫冷療,冷療之後,再來一大分雞肉沙拉,11點開始到下午1點,才是他的親子時間或是接洽演藝工作的時刻。下午1點吃午餐,之後會再投入工作、接小孩回家,4點到5點再做1小時的運動,之後淋浴、晚餐,每天晚上7點半睡覺,直到7小時後起床再開始新的一天。依照馬克的年齡,消化吸收功能沒有年輕時好,要是正常飲食又不太活動,一定會長出贅肉,許多好萊塢演員在沒拍戲時正常吃喝玩,因而體型會有很大變化,直到新片開拍前,才趕緊找健身教練快速甩肉,其實對健康並不好,類似馬克這樣每天勤勞鍛鍊才正確。馬克常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自己的健身影片,讓網友看到他的每一塊肌肉都是發狠練出來的,所以能夠維持住壯碩的體格,足以扛起動作片男主角的需求,完全不像即將踏入半百的大叔,比許多年輕小夥子還有活力。【延伸閱讀↘↘↘】。兒37歲!59歲「韓國最美歐巴桑」靠運動變回20歲。樂齡族肌不可失 在家也能練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CDC增列染疫症狀:鼻塞或流鼻水、惡心想吐、腹瀉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網站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症狀中,在原本已經公告的咳嗽、發燒等之外,更增列了「鼻塞或流鼻水」、「惡心想吐」、「腹瀉」。另方面,由於去年流感疫苗的效能未達預期,在新冠疫情可能藉今年流感季捲土重來的憂慮下,疾病防治中心也已開始未雨綢繆;專家也擔心,若新冠肺炎爆發第二波疫情,醫療資源恐面臨嚴重匱乏。CDC發布的聲明指出,症狀列表並不包括感染病毒的所有症狀,隨著對病毒的更多研究,接下來還將隨時更新表單內容。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出現症狀各不相同,CDC聲明中指出,有些患者發病狀況非常輕微,但有些患者卻病情嚴重。聲明指出,通常感染後的第2天至14天裡,症狀會開始出現。疾病防治中心網站公告的新冠病毒症狀包括:發燒或發冷、咳嗽、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難、疲憊、肌肉痠痛或身體痠痛、頭疼、突然喪失味覺或嗅覺、喉嚨疼、鼻塞或流鼻水、惡心想吐、腹瀉。聲明中指出,老年人、患有重大潛伏疾病如心臟病、肺病、糖尿病的民眾,都可能是染疫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病毒可能有較為嚴重的併發症。CDC指出,如果出現以下染疫病情惡化的緊急症狀,就要立即前往急診:無法呼吸、胸腔持續疼痛或壓迫感、神智不清、無法保持清醒、臉部發紫或嘴唇發紫。C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針對最多人感染的流感病毒,疫苗成效只有60%,而去年冬天堪稱數十年來流感疫情最嚴重的一次,疫苗的成功機率卻只有50%,排除掉最常見的流感病毒,疫苗的成效甚至只剩下30%;CDC專家擔心,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若爆發,恐將耗盡醫療資源,無法兼顧流感。CDC流行病學專家佛蘭諾里(Brendan Flannery)表示,該研究顯示疫苗對付某些流感病毒的效果不彰;研究結果出爐後,公衛人員立刻成立疫苗團隊,準備生產1億8000萬支疫苗。大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防疫效果至少要達到90%才能算成功,但因為流感病毒容易產生變化,使疫苗的研發特別困難;根據CDC的統計,2019年因流感就診的人數高達2200萬人,其中有57萬5000人住院治療,但仍有4萬多人死亡。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萬人繳了錢逾期未領口罩 累積465萬全充公
口罩實名制上路以來,在網路或超商先預購、繳費再取貨是購買口罩的方法之一;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經過他調閱相關數據,發現口罩實名制實施以來,超過12萬人付了錢卻沒有領取,因超過取貨期限就不能領貨也不能退費,因此累積了超過400萬元的款項。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統計數據,口罩實名制2.0及3.0第一至第七期,包含成人及兒童口罩,未領取人數共12萬322人,未領金額共465萬5180元,其中第二、五、六、七期,成人口罩都有超過萬人未領取,第七期最多共3萬6659人,共164萬9655元。劉建國說,民眾若沒有在時間內領到口罩,不能退費他覺得有點離譜,認為這樣不太適當,或許可以有緩衝期,開放讓民眾再領,或是能扣除必要的手續等費用後退款給民眾,畢竟這是民眾用錢買的,錢全進國庫說不過去,而不管是口罩實名制2.0或3.0都是指揮中心的決策,指揮中心應該要說清楚。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雖然4百多萬的金額不大,但政府應該一開始就要說清楚,因為這會影響消費者權益,影響人數有12萬人這麼多;曾銘宗說,這筆金額要進國庫可以,但是用什麼名義進去,他認為有疑義,「不是什麼錢要放到國庫都可以」,這筆錢不是稅收,也不是捐贈,他懷疑進國庫的合法性,衛福部應該要進一步釐清並說清楚。針對立委的質疑,指揮中心的回覆表示,民眾付款後錯失領取口罩的時機要辦理退費,因不可歸責於超商、超市,且退費涉及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及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倉儲、帳務、物流的管理成本,若實施退費制度,則退費退貨成本及轉帳退費的手續,恐增加防疫工作困難,再加上已經在購買程序充分提醒及告知民眾相關規定,因此相關款項將繳入國庫列為歲入。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本女學生在台染疫? 柯文哲:懂醫學的也覺得奇怪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卻出現日本女學生在台灣染疫,由於衛福部認為台灣社區仍安全,無擴大篩檢計畫。對此,柯文哲上午到花博參加結婚購物節活動時受訪指出,日本女學生案例,就算懂醫學的,也覺得案例滿奇怪的?到底是在哪裡感染的。至於外界質疑台灣不敢擴大篩檢?柯文哲說,沒有擴大篩檢,這是有公衛基礎的,因為台灣盛行率、發生率很低,在這種很低的狀態下,做大量篩檢,在科學上是不合理的。柯文哲說,沒有做大量篩檢,在科學上、公衛上站得住腳,這沒甚麼好批評的。至於會不會太早解封?柯文哲說,錯錯錯,這點他倒覺得這樣,台灣不要幻想沒有本土感染案例,因為很簡單,目前全世界大概每天10到12萬案例,現在台灣要進入夏季,好像威脅比較少,但到11月看看,一定捲土重來的。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駐教廷大使館慶端午 吃粽子不忘防疫新生活
昨天端午節,我駐教廷大使館也在使館慶祝端午,大使館臉書貼出昨天過節的照片,表示過端午也要遵守防疫新生活規定,餐敘用隔離板,並保持距離。大使館昨天在臉書貼出過端午節的照片,餐桌上擺了兩大盤粽子,餐桌上有透明隔板;貼文指出,端午節到了,很多人不斷詢問我駐教廷大使李世明母親包的台灣味粽子,但很可惜李媽媽今年不在羅馬,又因為疫情嚴峻無法取得道地食材,大使館循例邀請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餐敘只好從簡,「不過和曾經在台服務過的神父、修女們分享家鄉味是一定要的哦!」李世明的母親李梁蔭卿今年已高齡97歲,前年大使館邀請教廷神職人員、國際友人餐敘,很多曾經到台灣深耕的天主教修會與神職人員都向他表示很懷念在台灣端午節的時候吃到的粽子,但因為空運和在當地採購不易,當時去探親的母親和姊姊聽了,二話不說決定自己完成任務,最後和泰籍廚師一起完成任務,包了300顆粽子。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境外生返台首批8人今午抵達 各校輪值機場協助
台灣開放11地境外生入境,根據教育部調查,今天中午將有第一批8名應屆畢業生飛抵桃園機場,將由各校安排到防疫旅館進行14日的居家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優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地區應屆畢業生分批返台就學,包括越南、香港、澳門、泰國、帛琉、澳洲、紐西蘭、汶萊、斐濟、蒙古、不丹,符合資格共2238名,其中以香港、澳門、越南人數最多。教育部於本月20日發函各校,要求提報本月22日到7月5日第一批返台學生名單,至昨天晚間5時統計,共同意62名境外生入境,其中最早來台的8人,預計於今天中午左右從香港飛抵桃園機場。按照教育部規劃,境外生下機後,需由機場檢疫人員確認無發燒或相關症狀,再經由通關程序抵達入境大廳,依告示牌前往大學輪值櫃台報導。桃園機場的大學輪值櫃台,有各校人員輪流派駐,將協助學生搭乘機場防疫車隊或學校防疫專車,接送到防疫旅館,協助入住並告知防疫措施。教育部次長劉孟奇日前參與4大專協會講習會指出,首波境外生人數較少,希望建立起SOP(標準作業程序),他並提醒,只要有一個境外生在隔離期間「趴趴走」,就會毀掉對社會的承諾,呼籲各校一同承擔。由青年組成的「香港僑生返台關注小組」,近來也在臉書專頁上整理返台資訊,提供問答、懶人包,同時也提醒抵台港生遵守相關檢疫規定,避免自身成為防疫漏洞。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10倍之多!美CDC:美國實際染疫人數 可能超過2000萬人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估計,美國實際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可能超過2000萬人,為官方公布確診案例的10倍之多。英國衛報報導,CDC於25日公布的最新估計數字顯示,許多沒有症狀的民眾過去曾經或是現在當下可能染疫。CDC根據血清測試估計出,美國每一個確診案例中,可能就有10逾人曾經或現在感染新冠病毒。CDC官員表示,這項預估是基於已知病例數量乘以血清檢測所見抗體的平均比率得出,每一名確診案例中,就約有10個樣本具抗體。官員表示,「如果將確診病例數乘以比率,將會得出2000萬這個數字」。CDC也指出,年輕人感染案例正在上升,這些年輕人可能沒有出現症狀也不知道自己染疫。CDC呼籲,沒有症狀但時常接觸較易感染人口的年輕人,應該主動接受檢測確保自己不會傳播病毒。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籲放心買生鮮 新冠肺炎沒證據會消化道傳播
受北京疫情影響,民眾對生鮮肉品、特別是海鮮感到恐懼。北京感染科專家王貴強今天強調,所有商場的肉、蛋、魚都可放心購買,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提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綜合陸媒報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今天在北京第132場新冠(武漢)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他說,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提示新冠病毒可以透過消化道傳播,所以透過消化道感染的風險很低。但目前處於夏季,其他消化道傳染病是高風險時期,天氣炎熱各種細菌容易滋生。近來專家們連續做出類似呼籲,希望打消民眾對於飲食和武漢肺炎之間關聯性的疑慮。19日,同樣是在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也強調,目前還沒有發現透過食物,包括海鮮產品經過消化道感染的證據。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透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不過,為了降低可能的風險,多名專家都建議,公眾處理食材時,生、熟食分開處理,處理前後要徹底洗手,食物要煮熟等。北京此波疫情自11日至今,本地確診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共有269例。超過98%都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直接關聯,官方曾在新發地的鮭魚砧板上測到病毒。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除了北京之外,多地的海鮮業者也都大受影響。報導引述業內人士說,一般人以為漁獲賣不掉就不要進貨,「挺一挺就過去」,但情況沒那麼簡單,這些進口漁獲都是先前談好的,已經付了訂金,不是想停就能立刻停下來,目前只能把下下週跟國外供應商協商的訂單停掉。除了海鮮,中國海關總署近日也暫停了幾家出現員工感染疫情的國外工廠產品輸入中國。18日晚,各地海關還通知當地食品進口企業,要求填寫食品安全承諾書。中新網報導,自今年2月以來,海關總署已對部分進口貨物、物品及相關環境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抽樣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中國並已全面部署了口岸消毒殺菌。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二波防疫策略 彰化萬人血清抗體檢測是關鍵
全球疫情仍未趨緩,南韓、英國等皆出現解封後感染人數上升跡象,部分國家發展出「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方式。國內的第二波防疫策略是什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防疫維持現行措施,另外將視彰化縣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結果,再與專家討論,擬定下一波防疫策略。台灣自六月七日宣布解封後,國內相關防疫措施陸續解禁,因應防疫新生活,實聯制、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與戴口罩、勤洗手等日常防疫作業成為社區常態。面對可能來臨的第二波疫情,莊人祥表示,防疫維持現行措施。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時曾指出,民眾對疫苗期待深,但該有的防疫作為不能輕忽,只要有七成以上國人落實防疫新生活,「台灣一定沒有問題」。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逾六個月,各國面對疫情反撲皆有新措施,例如日本日前在東京、大阪進行各約萬人的抗體檢驗,分別測出百分之零點一、百分之零點一七的人,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若以東京人口數計算,推測至少有一萬人感染,但東京實際確診者不到六千人,顯示社區中有不少無症狀感染者。蘇益仁建議,應選擇北高兩市進行各三千人的小規模抗體檢驗,檢視社區可能的無症狀感染者,有助冬天疫情反撲時的防疫與篩檢策略。莊人祥表示,尊重學者建議,將視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檢測結果,再與專家討論,擬定相關防疫政策。蘇益仁說,新冠肺炎與流感不同,全球各地感染程度不同,但約兩成患者會變重症、約百分之五死亡,年底前疫情恐再由南半球回到北半球、亞洲地區。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醒,新冠病毒即使病毒量極低也具有一定傳染力,美國一例小兒洗腎患者,入院前疑染新冠肺炎,醫院採高規格隔離治療,後續確診為弱陽性,但即使醫院強力阻擋,仍造成院內一人發病,擴大採檢院內醫護,發現十三人體內出現抗體。何美鄉認為,我們並非住在無菌室,一直有高度可能性被感染,政府應告訴民眾如何避免成為重症病例。夏天是整備期,政府要調整醫療能量,未來輕症與無症狀者無須住到採檢陰性才離開隔離病房;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高危險群須減肥、控制血壓及血糖等,政府與個人雙管齊下,才能在第二波疫情中殺出重圍。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研發 全球競速 台灣今秋才要人體試驗
新冠病毒疫苗是解救全球重回正常生活之希望所繫,但疫苗研發至今,尚未有好消息。全球目前已有十多個疫苗研發單位進入人體試驗階段,但我國國衛院、中研院及三家生技業者投入疫苗研發,最快今年秋天才可能進入人體試驗。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直言,台灣疫苗研發進度,「真的太慢了。」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疫苗是未來防疫的武器,不過現在全球研發疫苗的單位,大約有一百多個,逾十件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包含核酸疫苗、重組病毒疫苗、不活化病毒疫苗、次單位疫苗。美國政府出手協助三大藥廠Moderna、阿斯特捷利康及嬌生研發的疫苗展開第三階段人體試驗,目標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確定疫苗安全性及效果;而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疫苗已在四月進入臨床試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發的疫苗也將在七月進行臨床試驗。德國官員對法新社說,疫苗可望在年底前研發完成。德、法、荷、義等國政府已與阿斯特捷利康簽約,以確保歐盟獲得三億劑疫苗,預定年底前開始配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努力跟英美藥廠交涉確保能取得疫苗,最快從十二月起到明年上半年讓日本民眾接種。中國疫苗研發同樣也有進展,中國科學院研發的重組型疫苗(CHO細胞)已獲批准可臨床試驗,而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發的核糖核酸(mRNA)在上周也已獲得臨床試驗資格。梁賡義表示,疫情爆發後,國衛院就運用四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疫苗,目前其中一技術平台已與國內某生技公司合作,近期已有好消息,最快下周將對外公布。至於我國疫苗研發的速度,他表示,國內最快也要秋天之後才有機會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美英等國對於研發疫苗皆採取緊急措施,蘇益仁批評,台灣進度實在太慢,目前台灣疫苗廠開發的疫苗雖已看到中和抗體,但八月才會進入臨床試驗,即使過程順利,最快也要到明年初才有疫苗誕生。若今年十月時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台灣只能靠運氣抵擋第二波疫情。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假出遊 雙北市長:防疫不能大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天宣布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新北市長侯友宜昨一早特別前往交控中心視察,指示各單位隨時掌握人流跟車流,做好防疫準備跟宣導,他也再次呼籲中央,應針對入境者全面普篩。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確診日本女學生接觸百餘人,疫調還在進行中,不能大意。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在臉書貼文指出,4天連假,很多市民朋友已經買好車票、訂了餐廳旅館,準備報復性消費;這位女學生在台灣接觸了100多人,目前相關疫調還在進行,不能大意,這幾天跟親朋好友聚會,開心互動之餘也別鬆懈,密閉空間最好還是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侯友宜指出,新北市有好山好水,解封後的4天連假一定有很多民眾出遊,風景區可能出現大批人流跟車潮,「不要因為解封,大家就輕鬆,忘了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他更要求交控中心、交大指揮中心隨時掌握人流、車流,以及區公所隨時做好防疫宣導,「好好旅遊,但是一定要做好安心旅遊。」另外,侯友宜也再次呼籲,應針對入境者全面普篩,並嚴格要求遵守居家檢疫規定,也指示區公所做好防疫準備。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籍女疑在台染疫 呂秋遠:可以確定兩件事
一名曾短期停留台灣南部就學的20多歲日本籍女性,不排除是在台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引起討論。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他不敢說台灣到底是不是病毒淨土,但是可以確定兩件事。他說,如果有新冠肺炎無症狀帶原者到處跑,或是許多感染者早就出現,只是被醫療院所掩蓋,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發現任何疑似症狀,護理人員都「一定」要通報與檢驗,更別說如果真的已經到處隱藏了許多危機,台灣早就已經風聲鶴唳,哪裡還有端午連假四天報復性旅遊的可能?對於有人提出全民做普篩,呂秋遠說,就像全民驗孕一樣,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台灣現在應該可能還有潛在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還有社區感染的風險。只是,全民普篩,如果要做準確性比較高的PCR,全國民眾一起做的預算大概是690億。可是,到底要怎麼要求全國民眾要在特定日期內一起去普篩?如果今天已經篩檢是陰性,但是明天卻又被感染者傳染成為陽性,這樣的普篩究竟意義何在?呂秋遠表示,有人又開始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指揮能力、專業能力,以及台灣目前的歌舞升平其實是假象,不知道有多少人罹患新冠肺炎而不自知。嚴重一點甚至還會指責政府隱匿疫情,也有人繼續主張要進行全民普篩,認為這才是讓其他國家可以開放台灣人入境的主要依據。他說,以陳時中是牙醫,認為陳時中沒有專業能力擔此重任,甚至用「跌落神壇」來貶低,是一件非常沒有意義的事情。陳時中的好評是來自於整合資源的能力與安撫人心的善良。公共衛生的專業,許多人都有,但是能夠綜合這些專業資訊,並且做出正確判斷,已經是合格的指揮官。呂秋遠表示,陳時中原本就不是神,沒有推落神壇的問題。確實現在還不能出國,但是現在不用徹夜排隊買口罩,不用聽到隔壁有誰咳嗽就心驚膽跳,不用到任何地方都得戴口罩,「在這種每八天就增加100萬人感染的世界裡,我已心滿意足。我謝謝這群團隊,而且確定,從來就沒有神化他」。
-
2020-06-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零確診」的維持成本高 也不可能永遠存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金刻羽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指出,維持零感染(零確診)的經濟成本是非常高的,雖然這一政策確實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保持這二者之間(指疫情控制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金刻羽認為,最優化的政策是維持較低的感染率,但並不一定是零感染。在妥善高效的測試手段之下,國家能夠對病毒進行嚴密的控制,同時還能夠使經濟充分恢復至正常軌道。她說,「我們可能需要面對的現實是,永遠也不可能存在零感染,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其他傳染性疾病一樣。」現年38歲的金刻羽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宏觀經濟學終身教授,擁有哈佛大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但金刻羽受到大陸媒體高度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她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的女兒。金刻羽還是奢侈品集團Richemont(歷峰集團)最年輕且是唯一的中國董事。在新京報25日刊登的專訪中,金刻羽重申她早前對於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的判斷:全球經濟損失規模相當於或大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但這次危機持續的時間不會像大蕭條那樣長久。金刻羽表示,即便各國能在國內對疫情進行控制,也都不敢快速地開放國門。只要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只要疫苗沒有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各國的邊境都將保持在關閉或嚴格管控狀態。因此,疫情仍將繼續對全球貿易、全球性人口流動及全球經濟產生影響。金刻羽指出,由於貿易摩擦和疫情所帶來越來越明顯的不確定性,很多國家都在反思如何發展其本土製造業能力,從而讓關鍵供應鏈不會存在因全球性事件而被切斷的風險。金刻羽說,自由貿易的假設是全球性的不確定性程度非常低,但近期我們看到的情況遠非如此。金刻羽曾提出關於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理論,解釋何以全球資本會從窮國流向富國的問題。她預期,這次疫情將強化資本從新興市場回流到發達國家的現象。「危機期間都是如此。當前全球的儲蓄仍高於其投資需求,這二者的差值將會流入發達經濟體。事實上,因為此次疫情的關係,總體上全球將會積累更多的預防性儲蓄,當然各國之間的差異很大,不少低收入國家壓力很大,捉襟見肘。 」在危機時期,資本會回流到工業化國家,金刻羽說,這也被稱為「避風港效應」。儘管當年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但資本還是回到了美國和其他幾個避險國家,發展中國家反而受到了經濟直接影響和資本外流雙重打擊。在危機時刻,資本回流趨勢將會更強。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直擊北京首座戶外檢測站 2分鐘可採樣5人
被外媒讚嘆「一夜之間建好」的北京市首個核酸採樣工作站,24日上午在天壇體育中心核酸樣本採集點投入使用,在貨櫃屋形式的工作站內,採樣人員不用再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北京日報報導,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市民透過窗口傳遞槽放入登記表,工作站內,一名工作人員為她進行登記,並透過窗口將咽拭子採樣器具傳遞給市民,在引導下,市民將採樣器具放入採樣人員的袖套手中。兩分鐘內,工作人員便可以完成一組五個人的採樣。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衛勤保障技術研究所張宗興表示,這次核酸採樣工作站研製工作由該研究所研究員祁建城帶領團隊負責,開始設計到完成研製,團隊僅用了五天時間,將首批兩台核酸採樣工作站支援給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在天壇體育中心核酸樣本採集點投入使用。他表示,工作站採用全新風高效空氣過濾送風,形成艙內相對於外部環境的正壓環境,有效防止艙外的空氣進入艙內;艙內採樣人員透過密閉的袖套進行採樣操作,與受檢人員接觸隔離;艙內設置內循環空調,可調節艙內溫度,無懼酷熱和寒冬。張宗興說,採樣人員今後不需要再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汗流浹背地在烈日下工作了。另據北京晚報報導,15家境外媒體24日也走進西城區金融街街道核酸檢測點和新街口城市森林檢測點,和醫務工作者、被檢測人員交流。其中受邀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戴維·卡爾弗發出報導,透露這個檢測點約有100多名醫護人員,按兩個小時輪班,每天採集時間從早上9點持續至晚上10點。卡爾弗還稱讚這個檢測點以「相對快的速度」在一夜之間建好,過去三天來共進行了約兩萬次檢測,並將視需求持續運轉。此外,同一天,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指出,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迅速對重點地區進行了封閉管理,全方位全覆蓋追跡、隔離密切接觸者,與新發地直接關聯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其中,新發地所在的豐台區有三名官員因失職被懲處。徐和建指出,雖然與新發地直接關聯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家庭組織聚集疫情和社區的散發病例。首都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
2020-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端午連假出遊沒問題但記得防疫
端午連假爆出遊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指出,連假出遊沒問題,但要注意防疫,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生病者不要出遊。端午連假首日,多處旅遊景點人潮滿,但部分人輕忽防疫,沒戴口罩也沒保持安全距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在記者會回應連假出遊議題時表示,端午連假出遊沒問題,但要注重防疫新生活態度,如果說無法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就戴口罩,勤洗手、生病不要出遊,保持正確觀念出遊沒問題。外界擔心,日本驗出一例感染源可能在台灣的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個案,可能有本土感染隱憂,又沒公布確診的日籍女學生足跡,現在連假大家趴趴走,可能危險。莊人祥說,根據日方提供的檢驗數字,女學生可說應該根本不會傳染,已針對個案密切接觸者採檢,若採到陽性,會立即啟動後續作為,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採精準防疫的做法。莊人祥提醒,也許民眾都有看到出外沒有戴口罩者數量變多,還是要提醒所有民眾,出遊還是要注意,如果跟家人出遊,沒有戴口罩當然可以,但如果到擁擠處,要注意保持距離或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