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失智.大腦健康
搜尋
異環胺
共找到
26
筆 文章
-
-
2024-03-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保持健康就是別吃太多紅肉?紅肉為何容易致癌的5大科學原因
吃肉得以讓人發展智慧,是人類文明的轉唳點,在前文【給人類智慧的是紅肉,不是蘋果】就有分析,這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猶如普羅米修斯將天火交給了人類。烹煮,讓人更容易得到肉裡的營養。其實經過教育,就連猩猩都知道烹煮的好處,史上第一隻猩猩界的小當家,莫過於這隻叫作坎茲Kanzi的侏儒黑猩猩了,根據研究,在經過教導之後,他懂得自己用打火機生火,然後自己烤肉、煎東西吃,是不是充滿了智慧呢?但是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為何紅肉容易致癌但是這樣生火烤肉,從此就開起了肉食的負擔之門。根據許多大型研究,吃肉尤其是烤肉或加工肉品,與致癌特別是大腸癌息息相關。但是一開始科學界其實並不清楚到底為何紅肉容易致癌,直到最近多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人們才開始知道裡面的機轉。紅肉之所以容易致癌主要是以下5個因素:血紅素鐵紅肉裡面的血紅素鐵 (Heme iron):血紅色鐵是於血液裡或是肌肉裡的血紅素;或是肌紅素與鐵質形成的複合物,紅肉固然含豐富鐵質,可以作為營養補充,但是鐵對人可說是兩面刃,血紅素鐵對人體來說太好吸收,如果鐵質過量,鐵可是會在人體裡面作怪的。鐵大家都知道很容易生鏽,也就是被氧化了,在體內的鐵也是一樣,鐵一旦在體內被氧化,會生成很多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甚至DNA產生很多破壞性的連鎖反應,DNA一但被破壞,就可能讓一般的細胞轉為癌細胞。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 Neu5Gc紅肉裡面含有 一種特殊的糖分子Neu5Gc, Neu5Gc中文叫做 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它是唾液酸(sialic acid)衍生物的一種。它在紅肉或內臟裡含量豐富,但是因為人體裡面沒有它也無法代謝它(猩猩、黑猩猩卻都可以),所以在人體內會誘發許多免疫反應,誘發人體出現微發炎狀況。這些慢性發炎狀況可能與氣喘、心臟病、關節炎甚至癌症都有關。尤其是科學家發現在腫瘤組織中所含有的 Neu5Gc 濃度比正常組織中要高出許多,因此強烈懷疑這個分子對腫瘤的成長有所幫助。氧化三甲胺 TMAO紅肉中大量存在的膽鹼和左旋肉鹼,當人類食入過量的肉鹼或膽鹼,它們在到達腸道時會被腸道菌代謝產生三甲胺 (TMA)。TMA 被腸壁吸收後會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肝臟,在那裡被酵素-FMO氧化成氧化三甲胺 (TMAO)。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人體內的腸道菌若生成過多的氧化三甲胺,可能導致粥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慢性腎臟病等疾病,而且TMAO也被認為與大腸癌細胞的增殖有密切關係。TMAO常見於部分深海魚類和海洋生物體內,也是海鮮產生腐臭味的來源之一。高脂肪高熱量紅肉含高脂肪高熱量,科學家已經有證據顯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與癌症風險呈現相關現象,尤其如果累積在身上形成過高的體脂肪的話,又會形成慢性發炎狀況,一樣是刺激癌細胞生成的因子。異環胺紅肉如果經過高溫燒烤,其豐富的蛋白質會形成異環胺(Herterocyclic amine)化合物,簡寫成HCA,是已知的致癌物。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都會會導致大量產生異環胺,或甚至另外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這兩類物質會破壞DNA,因而致癌,因此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實驗證明,吃青花菜就可以顯著提高肝臟解毒酵素P450的活性,也因此可以讓體內毒物如烤肉生成的多環芳香烴(PAH)含量降低,參考防癌明星青花菜,有哪些功效?要怎樣料理抗氧化力才更高?輕鬆適量吃紅肉因此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但是就該嚇到從此就不敢碰紅肉了嗎?其實也不需要太緊張,因為就算如此,紅肉也僅僅是提高癌症的風險而已,不是完全不能碰。在國際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 刊登的發表(Lancet Oncology Volume 16, No. 16, p1599–1600, December 2015)裡,國際專家小組審查800多個研究,探討肉類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結論是每天吃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約兩片培根),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危險;而每天吃超過100克的紅肉增加了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基於這些估計,「若吃很多紅肉或加工肉,每1,000人中大約有66人,在其一生中會發展出大腸癌」;相較之下,「若吃很少的肉類或加工品,每1,000人約有56人會發展出大腸癌」,所以完全是一個較高風險的問題。這時候,是不是覺得該來一份牛排佐培根來壓壓驚呢(誤)?!其實只要適量攝取紅肉,比如說以英國政府將根據最新的研究建議,每個人每週攝取紅肉的量最好是低於500公克,也就是每天不要超過70公克。這樣就不用太過擔心,輕鬆享受紅肉的美味與營養。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4 養生.聰明飲食
10大超好吃傷腎美食正慢慢傷害你的腎,第1名揚名海內外!
洪永祥醫師去年曾公布5大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今年他又列舉十種在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傷害腎臟的美食,包括燒餅油條、炸雞排…就連早餐穀物也是!而第一名更是揚名海內外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延伸閱讀】熱量超驚人!醫師公布5大包餡食物是傷腎大魔王 第一名大家午餐經常吃台灣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美食,但許多小吃其實都是高油鹽糖,吃多了其實對健康不好。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台灣人每九個就有一個慢性腎衰竭,很多人跟他說「我每天都再吃這些食物也都沒事阿?」其實不是沒事,而是緩慢破壞而不自知。傷腎食物百百種,洪永祥以下列出我們每天非常常見,容易被忽略掉的十個美食,經常吃會讓你容易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同年齡的快。十種超級傷腎的好吃食物第十名:早餐穀物早餐穀物,包含玉米片、小麥片等的主要成分是裹了糖的碳水化合物,主打健康的穀片,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跟天然的糙米、燕麥、五穀米等富含高纖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是一樣健康的穀物,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曾發現,半數市售早餐榖片,每100公克含鈉量達500毫克以上。2006年,英國的消費者雜誌檢視275款早餐麥片,發現「以兒童為銷售目標的早餐麥片中,將近90%含高糖、13%含高鹽、10%含高飽和脂肪。」這些事實上都是高油鹽糖的加工食品,因為這是每天固定的早餐,經年累月的吃務必要給小孩吃天然全穀根莖類食物,而不是這些方便的加工傷腎穀物。第九名:蔥花肉鬆捲與奶酥麵包台式蔥花肉鬆捲麵包鬆軟的口感,是因為含有豐富油脂,並且抹上了美乃滋讓質地更加柔軟,加入了美味肉鬆,整體扎實的重量讓它直接奪得麵包界熱量冠軍。蔥花肉鬆捲麵包熱量高達565大卡,約莫2碗飯的熱量,另外日式麵包無論奶酥、紅豆、芋頭、克林姆都是超高油鹽糖的食物,這些超甜傷腎日式麵包的第一名就是奶酥麵包,一個奶酥麵包高達540卡,這是因為奶酥內餡主要是由奶油、奶粉、糖混合製作而成,再加上麵包原有的熱量,一個麵包下肚,不但吃進去了高熱量其內餡更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吃多也是會讓身體造成腎臟極大負擔。第八名:燒餅油條燒餅油條的製作過程也要加入油脂,它是將麵粉先揉成麵糰,再丟入油鍋中炸。油溫越高,風險也就越高,除了一份燒餅油條的卡路里為500到600大卡,吃掉一份熱量大約是2/3杯珍珠奶茶的熱量。高溫油炸更產生了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的傷腎致癌風險。另外很多油條等食品業者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多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殊不知人體若攝取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腦部腎臟,誘發失智與腎衰竭。第七名:鍋貼包餡食物像是鍋貼、水餃、小籠包,都是澱粉包著五花肉,澱粉高熱量,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高熱量,當澱粉緊緊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就超級傷腎了,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第1名為鍋貼,因為一份高達750大卡與超過一餐需要的熱量,包餡食物是國人三餐經常的方便選擇,經常攝取是國人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非常常見原因,卻往往無法理解他對腎臟的慢性破壞,吃著吃著就吃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腎功能就一日一日流失。第六名:肉鬆肉乾與香腸肉鬆是很好吃的下飯食品常見於早餐飯糰,還有小孩若是生病沒胃口時,或是老人家牙齒不好咬不動肉的時候,擔心加人營養不夠,要補充蛋白質往往都會選擇稀飯加肉鬆;肉鬆事實上很多營養加工食品,會用大量的油、醬油、糖與鹽調味,加工過程中幾乎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加工食品,尤其是糖尿病人及腎臟病人,就不宜吃肉鬆。同樣的肉乾與香腸也是高油鹽糖加上高溫加工的紅肉,吃完口乾舌燥,有研究發現除了致癌風險外,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例如慢性腎絲球腎炎、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肉鬆肉乾香腸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性,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其實蛋白質高溫加工油炸、燒烤類過程也容易產生異環胺。第五名:鐵板麵鐵板麵是早餐店非常暢銷的明星早餐,也是我心目中所有早餐中最傷腎的食物,高油鹽糖鐵板麵全包了,鐵板麵除了高熱量每一百公克的油麵熱量就有361卡,鈉含量更是高達712毫克,鐵板面的調味包通常是預先做好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調味成分跟勾芡,不僅很油也很鹹,熱量驚人,且經過鐵板上高溫烹煮的鐵板麵,容易卡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第四名:三寶飯一份三寶飯960大卡,這還是只有肉跟飯的熱量,加上配菜後熱量大約在1330大卡,比炸雞腿便當熱量還高,一餐就吃掉了一天兩餐的熱量,烤鴨、烤雞的脆皮是因為醃料中含糖,經過烘烤後雖然香氣十足,但熱量也是驚人。叉燒是由五花肉製成,本身為高脂肉類,,且燒臘便當的飯量很多,熱量就爆高,傷腎不只熱量最後會淋上美味高鹽高糖的醬汁,美味的三寶飯真的超傷腎。建議盡量少吃,吃的時候避開肥肉、雞皮、鴨皮。第三名:炸雞排香酥多汁的炸雞排堪稱「邪惡國民美食之最」,更是許多人的宵夜追劇聚會唱歌首選!2012年一則新聞震撼了台灣,台中市一位12歲女童,每天下課在學校附近,買雞排或鹽酥雞吃,一星期4到5次,估計1年吃超過2百份雞排,結果前陣子感冒,引發尿毒症,檢查發現腎臟已經壞死,以後都要洗腎,這位女童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加上每天吃高熱量的油炸物,導致腎臟無法負荷而整個腎功能就耗盡,裹著澱粉經過油炸的雞排,一片熱量平均可達630大卡,比吃2碗白飯還要多。「可怕的不單是熱量」,雞排的獨家調味都是有甜又鹹的高鹽糖,油品若不按時更換,回鍋油更是很多的致癌物與重金屬,經常吃炸雞排不單單是發胖更是傷肝傷腎身心傷血管提升致癌率。第二名:日式拉麵很多第一次吃道地日本拉麵只要喝上第一口湯就會喊好鹹,如果是出國日本才吃一次就算了,台灣人真的是太愛吃拉麵了,對拉麵痴狂的人超級多,甚至網路上還出現「台北捷運拉麵地圖」而且許多人氣店面不分白晝,總是大排長龍,大家一定有印象吃完拉麵超口渴,讓人擔心的是,愛拉麵的就愛拉麵的功夫熬煮湯頭,一定要把湯喝到見底才禮貌,一碗拉麵含鈉量高達2000~4000毫克,有些專業吃貨一周7天,很多人吃著吃著就習慣了拉麵的鹹度,接著血液中的鈉離子就飆高,高血鈉除了造成腎臟負荷、超級傷血管,更造成水腫、高血壓與痛風的發作,絕對是傷腎的高危險。第一名:珍珠奶茶傷腎第一名的后冠是珍珠奶茶,不僅僅是他本身傷腎的邪惡成分,比起前面九種食物她應該是台灣人攝取頻率最高的傷腎食物。一杯珍珠奶茶熱量高達 783.2 大卡;奶茶當中的「奶」是以奶精製作,不論是粉狀還是液狀都屬於油脂類、而不是奶類,雖然現在已較少見反式脂肪製成的奶精,但那一顆顆的褐色珍珠就是高熱量來源。高果糖是傷腎的另一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額外添加精緻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每日熱量的5%,若以成人一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計算,相當於精緻糖不超過90大卡(相當於22.5公克的糖),而一杯700c.c.珍珠奶茶的含糖量約50至60公克,只喝半杯就超標珍奶當中的高果糖糖漿,其果糖分子代謝會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促進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也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些慢性病症是傷腎的最大元兇。偶爾吃別緊張 多喝水、多運動增代謝 洪永祥說,以上十種超級傷腎好吃的食物,大家務必放在心中就好,不要輕易放進口中,若真的偶爾嘴饞吃了,要多喝水、多運動增加代謝,任何一種千萬不要變成每天吃的常規飲食,那是非常恐怖的。人類出生約有兩百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人類壽命不斷的延長,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將來老了才能避開洗腎的危險。為了腎臟的健康,一定要減少攝取這些食物的頻率。【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1-17 養生.聰明飲食
八方雲集焦黑鍋貼,焦底去皮就能吃? 醫師這樣建議
有網友到八方雲集中和某分店買了一盒鍋貼,但整盒鍋貼底部呈現焦黑,而且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鍋貼的外皮、內餡和使用的油脂,遇到高溫產生的化合物,在動物實證實驗有致癌性,人體則尚無相關證據,建議不管燒焦面積多大,都丟棄不要食用,避免有食安疑慮。有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指出,他前往八方雲集中和某分店消費,只見照片中的鍋貼多數外皮焦黑、難以食用,該網友也表示「要確定不會致癌餒」,並秀出店家的Google評論,發現1年前就發生過類似事件。八方雲集則回應,除了有向消費者致歉、更換鍋貼之外,該店也重新進行教育訓練,因此昨天停業一天。食物有燒焦就建議丟棄顏宗海表示,鍋貼表皮是澱粉,焦黑是因為澱粉遇到高溫產生丙烯醯胺,在動物實驗屬於致癌物,但在人體沒有致癌證據;內餡部分,肉類遇到高溫則會產生異環胺,油脂遇到高溫,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均同屬於致癌物質,以鍋貼來說,如果整顆呈現焦黑,就建議丟掉不要吃了。有些民眾會覺得把燒焦的部分去除就可以吃,顏宗海建議,單就圖片看來,滿多部分都已經焦黑,很難完全去掉,所以只要有燒焦,都建議丟棄,畢竟這三種化合物,雖然只在動物實驗中得到確定致癌性,但是站在食安角度,還是建議民眾只要燒焦就整個丟棄。加熱超過120度就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何揚表示,特定物質如醣類、氨基酸等,在食品加熱過程超過120度時,會產生在動物實驗有致癌性的物質,在人體上雖無相關證據,不過還是建議民眾減少吃高溫、油炸或烘焙溫度過高的食品。
-
2023-10-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急性中毒易診斷,慢性中毒難發覺!醫分享「恐怖生活五毒」, 十大排毒習慣養起來
現代人罹患癌症、慢性病等愈來愈多,生活環境的傷害可能是原因之一。有醫師分享,常有些找不到病因的懸案,很可能都是慢性中毒,醫師列舉生活中的五大毒,不自覺的錯誤習慣,導致每天一直接觸而慢性中毒。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其臉書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指出,常發現很多病人跟醫師找不到病因的懸案,很可能都是慢性中毒,中了生活的五大毒。而急性中毒症狀凶猛診斷容易,比較恐怖的是生活中的毒,往往是沒有自覺的錯誤習慣,導致每天接觸不知不覺慢性中毒。年輕時可能肝腎功能排毒強,症狀還不明顯,但隨著經年累月累積毒素,輕者傷肝傷腎傷心傷大腦傷骨髓傷免疫,嚴重者就是癌症。《元氣網》以下整理來自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成大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的提醒,讓大家知道生活毒素無所不在。生活第一毒:吸入毒包括二手煙、三手煙、廚房油煙、燒金紙、汽車香水、臥室香氛、煮沸的開水蒸氣、電子煙、傳統蚊香電蚊香、裝潢的甲醛等。短期暴露於可能會造成咳嗽、頭痛、眼睛不適、喉嚨痛、打噴嚏、噁心、呼吸不順和心律不整等症狀。長期暴露將會造成更嚴重的胸腔問題和過敏症,例如氣喘、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肝腎衰竭、還會增加心臟病和肺癌的罹患率。電線、冷氣濾網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也曾談過生活中潛藏毒素的問題,例如打掃生活環境時,我們經常會忽略電線的清潔。曾有人將電線上的灰塵化驗,發現上面有許多有毒物質,因此常常的清潔非常必要。還有冷氣的濾網,過去有研究發現,冷氣的濾網沒有清,冷氣開啟後室內的細菌病毒量會上升四成左右,所以很多人一開冷氣便會打噴嚏就是這個原因。生活第二毒:黴菌毒浴廁黴斑、寵物皮屑霉菌、香港腳的襪子、潮濕劣質咖啡豆、開封很久的堅果花生、黴斑的枕頭被單床套與床墊。造成發霉現象的黴菌,不但會釋放出過敏物質,引發過敏、氣喘,有些毒性強的黴菌,更會引起嚴重的肺部病變,甚至死亡。生活第三毒:清潔化學毒洗衣精、洗衣香氛球、洗碗劑、化學海綿、浴廁芳香劑、漂白水、除黴劑有研究指出,洗衣劑與衣物柔軟除靜電紙洗衣,烘乾加熱時,散發出25種有機溶劑,包含了致癌物苯和乙醛,其他含有香味的洗衣產品,也揮發出有毒化學物質。百滅寧是殺蟲劑,殺塵蹣洗衣精若含百滅寧易殘留在衣服上,皮膚敏感者接觸後恐有紅疹等過敏反應,兒童長期接觸也可能注意力不集中長期接觸百滅寧恐造成肺癌及肝癌。科技海綿拿來洗碗要小心甲醛與三聚氰胺中毒,三聚氰胺對於腎臟及膀胱健康危害甚大,長期暴露下,甚至可能罹患膀胱癌或腎臟癌,甲醛則是一級致癌物,恐增加罹患鼻咽癌、白血病的風險。漂白水浴廁清潔劑是一種強氧化劑,對黏膜、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一般家庭用漂白水,主要含次氯酸鈉,會刺激並腐蝕暴露的部位。皮膚或眼睛暴露時,造成刺激可能導致發炎、角膜損傷及皮膚的灼傷,若不甚吸入,則會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甚至肺水腫、呼吸衰竭。生活第四毒:加熱與容器毒塑膠袋裝熱湯、使用不對的微波容器、燒烤油炸食物到焦黑使用塑膠袋或不合格的容器裝熱食或微波如美耐皿,是以甲醛和三聚氰胺為原料縮合而成的塑膠,使用該類塑膠容器盛裝食品時,容易產生塑化劑,導致生殖系統損傷與不孕外,更是有致癌風險。另外燒烤烤焦食物含丙烯醯胺、異環胺、多環芳香氫等滿滿致癌物。含雙酚A熱感紙成大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曾受訪指出,日常購物拿的發票、ATM領錢的收據等熱感紙,都含有致癌物質雙酚A,我們用手拿了這些東西後,如不洗手就吃東西,便會直接把毒物吃下肚。雙酚A也會對生殖系統會造成異常。生活第五毒:經皮毒洗髮精、乳液、面膜、保養品、化妝品、酸痛貼布藥膏、提神精油、髮膠、染髮劑所謂經皮毒,是透過皮膚進入體內,再經由血液和淋巴擴散、累積的化學毒素。「經皮毒和透過口腔進入的毒素完全不同!」,由於肝臟具有排毒功能,因此經由嘴巴吃進肚子裡的毒素,90%以上都能被代謝分解;但經皮毒若要排出體外,卻只有10%能排出體外。「螢光劑」、「界面活性劑」、「塑化劑」重金屬、香水或髮膠中的「香精」和「定香劑」、以及家具、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中可能暗藏的「甲醛」等,這些化學物質雖然少量不足危害,但一旦接觸過量,輕則過敏、肝腎衰竭、不孕,重則致癌。改變個人習慣才能避免生活毒害生活從起床到睡覺,毒性物質可說是無所不在。那我們該怎麼辦?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曾受訪指出,小心仔細看懂怎麼吃、怎麼用,了解「安全容許量」,與生活中的化學物質和平相處,其實「可以不用太擔心」,因為身體對毒物還是有一定的排除和淨化的能力。重點是要改變個人生活習慣,例如吃東西前先洗手、不要喝塑膠杯飲料、避免微波食物…等,減少毒物累積。如果不節制、不改變,等到肝臟等無法負荷時就會生病。十大排毒習慣1.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及餐盒、紙杯、美耐皿餐具、保鮮膜等,不用塑膠袋裝熱食。盡量使用陶瓷、玻璃或不鏽鋼器皿。2.盡量減少使用香氛、化學清潔劑,若有使用一定要注意環境通風。3.化妝品、洗髮精等,選擇使用天然成分的購買。4.不要常吃罐頭食品,因罐頭內部塗層的成分多含有雙酚A。5.注重均衡飲食,吃鮮新的食物、有營養的食物,少吃速食等垃圾食物,以提升肝臟代謝功能。6.選擇有品質保證的食物,不過量購買,買回來也要妥善儲藏,以避免吃到發黴食物。7.多喝水、保持腸道健康,避免便秘,讓毒素排出體內。8.多運動、常流汗,可以提高代謝能力,同時降低脂肪囤積。9.避免熬夜,注重睡眠品質,睡眠也是護肝之道。10.適當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空氣偵測器等,幫助室內空氣清潔。寢具要勤換洗,發黴寢具直接更換。【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
-
2023-08-24 養生.聰明飲食
澱粉類食物長時間高溫烹煮恐致癌 「這樣煮」最能保留營養價值
澱粉類食物是每人每日必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之一,但用的烹調方式是否健康呢?食物高溫烹調 增有害致癌物台南市立醫院張麗娟營養師表示,澱粉食物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類產品包括薯條、馬鈴薯片。而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如牛、豬、魚、雞肉,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及異環胺都是屬於毒性物質。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會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份毒素最多,因此建議民眾,少吃食物焦黑的部分。低溫烹煮最好 保留食物營養價值張麗娟營養師建議,以低溫烹煮方式最好,蒸煮是一種能夠保持食物營養價值並減少致癌風險的健康烹調方法,可保持食物的水分,也不會過度高溫。而以涼拌、清蒸、燉煮、清炒等方式料理,肉類如要煎、烤,可先以微波爐或蒸煮方式料理,以減少高溫烹調的時間,降低有害物質產生。維持均衡飲食 保持飲食多樣張麗娟提醒,油炸食物本身熱量及脂肪都偏高,本來就不利健康,加上高溫易致癌,所以盡量減少攝取頻率。烹調食物多用蒸、煮、滷等少油的方法,多吃天然食物,保持飲食多樣化,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種類的食物,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就能降低特定食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爆紅影片山道猴子凸顯男性壓力焦慮 營養師盤點7招舒壓飲食法巧克力、蛋糕緩解生理不適恐不利情緒 營養師建議這樣吃【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958】(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1 醫療.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腸躁症...7種「常見腸胃道問題NG食物」大公開!這類食物全上榜
想要改善腸胃道問題,建議可從「調整飲食」開始。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外食習慣,不少人都有便秘、胃食道逆流、胃痙攣及腸躁症等腸胃道問題。想要改善腸胃道問題,「調整飲食」便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之一,本篇帶您了解各種腸胃道問題應避免的NG食物。脹氣、腹瀉NG食物「脹氣」可能造成胃腸吸收困難,影響身體攝取能量。因此,脹氣除了不適感之外,還總讓人覺得特別疲倦、睡不好。若有脹氣困擾,可減少食用以下易產氣食物:1.豆類、根莖類:含有不易消化的寡醣、多醣。2.十字花科蔬菜:含有不易消化的多醣。3.精緻澱粉:高醣類食物,尤其用泡打粉或酵母發酵的麵包、糕點,更容易產氣。4.碳酸飲料:容易喝入過多氣體。5.高脂肪食物:腸道細菌在分解脂肪時,也會產氣。6.乳製品:乳糖不耐症者容易產氣。若是腸胃炎、腹瀉拉肚子時,Donna營養師建議,應先禁食避免增加腸胃道負擔,並採用低纖維 (低渣飲食),注意水份和電解質補充。便秘NG食物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運動量不足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常有便祕問題,要解決便秘問題,掌握兩大要點:攝取足夠纖維、多喝水。營養講師洪泰雄建議,有便秘問題者,應避免以下破壞腸道健康的食物:1.油炸、燒烤食物2.加工、醃製食物3.甜點、零食、泡麵4.刺激性食物:碳酸飲料、濃茶、咖啡、辛辣食物等。此外,低纖食物如高麗菜、洋蔥、嫩豆腐、白飯、油麵、白土司等應酌量攝取。劉怡里營養師解釋,攝取較多低纖飲食,也會造成排便不易。胃食道逆流NG食物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一位胃食道逆流患者且有年輕化趨勢。胃食道逆流易發生在進食後、平躺時,當胃酸逆流,造成胃、食道、咽喉及呼吸道不適症狀或食道黏膜受損的疾病。根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的胃食道逆流飲食原則,想要改善胃食道逆流,以下食物類型要避免:1.避免刺激性食物‧酒精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等汽水‧酸味強的果汁或水果,如鳳梨、檸檬等‧避免辛香料,如辣椒、胡椒粉等‧減少攝取茶、咖啡、甜食、果醋等2.避免易產氣食物‧蔬菜:高麗菜、白花菜、青花菜、韭菜、青椒、洋蔥、蘆筍。‧黃豆、毛豆、黑豆、豆腐、大量的豆漿。‧全脂奶類及乳製品、蛋黃。‧全穀根莖類:地瓜、芋頭、玉米、紅豆、綠豆等。3.減少脂肪含量,避免油炸食品、難消化的糯米類食物胃痙攣NG食物胃痙攣俗稱「胃抽筋」,為胃部不適的症狀表現而非一種疾病。胃痙攣痛起來是一陣陣地疼痛,可能發生局部疼痛(如下腹部、或上腹部胃的位置)或整個腹部疼痛,時常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想要改善胃痙攣,以下食物類型要避免:1.刺激性食物:過酸、辛辣、油膩、冰冷等類型。2.精緻甜點:糕餅、蛋糕。3.糯米類:湯圓、粽子、飯糰等。此外,暴飲暴食、用餐時間不規律、菸酒及情緒壓力都有可能引起胃痙攣。放鬆情緒,規律飲食有助降低胃痙攣發生率。腸躁症NG食物「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依症狀可將「腸躁症」分為3類:腹瀉型(腹瀉為主)、便秘型(便秘為主)、以及混合型(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想治療腸躁症,飲食習慣為關鍵,首先需了解每日飲食,把每日飲食細項詳細記錄,有助於找出誘發腸道過敏的食物或是因子。改善腸躁症,除了三餐定時定量、每餐吃7、8分飽,下列飲食也應減少攝取:1.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巧克力、可樂飲料2.刺激性食物如,酒、酸辣食物3. 不利消化之食物,如油炸物、糯米製品、奶製品4. 易產氣食物,如地瓜、豆類、奶製品等等需特別留意的是是,腹瀉型腸躁症,應避免吃容易產氣與高纖食物;便祕型腸躁症,可多吃高纖食物,避免減少脂肪攝取、少吃甜食、糯米、油炸、豆類等食物。大腸癌NG食物生活習慣改變及飲食西化,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發生率逐年增加。大腸癌罹癌人數更在2006年首次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預防大腸癌,以下食物應酌量攝取:1.紅肉:牛肉、豬肉和羊肉等紅肉,會增加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建議每週紅肉攝取量少於18盎司(約800公克以下)。2.加工肉品:香腸、熱狗、培根、火腿、午餐肉等(包括煙燻、鹽漬或亞硝酸鹽加工)。3.燒烤油炸類食物:高溫油炸物如燒烤、炸雞、炸排骨等,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異環胺等致癌物,提升罹癌風險。4.高溫澱粉類食物:烘焙、油炸製作的澱粉類食物,如洋芋片、薯條、薯餅、焦黃吐司、油條、酥皮或烘焙甜食。5.玉米果糖: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含糖飲料,都含有大量玉米果糖。6.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特別是動物性脂肪,例如肥肉、五花肉、奶油、沙拉醬等。7.酒精性飲料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種罹癌食物」.胃悶悶痛、吃東西胃度度!現代人常見4種消化道疾病,你中哪一個?.「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癌症.飲食與癌症
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高敏敏曝「8種罹癌食物」台灣人幾乎全吃過!
近日作詞人李坤城與小40歲林靖恩「爺孫戀」,因66歲的李坤城大腸癌病逝而結束,讓這個「癌中之王」再度引起注意。近年來也不時聽聞名人因大腸癌症離世的消息,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名人也都因大腸癌逝世。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分享,預防大腸癌最重要的關鍵是「飲食習慣」,告訴你台灣大腸癌盛行率在哪些城市、哪些食物是容易罹癌的食物、8種防癌食物要多吃,讓你能從飲食開始把關,預防大腸癌。台灣大腸癌盛行率地圖你知道嗎?其實大腸癌一直位於10大癌症發生人數榜首!還在吃著重鹹口味、香嫩多滋的大魚大肉?小心你已默默列入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高敏敏分享「台灣大腸癌盛行率地圖」,來看看台灣哪個地方罹大腸癌的患者最多。‧第1名 雲嘉南區 497人‧第2名:台北區 467人‧第3名:高屏區 420人‧第4名:中區 369人‧第5名:北區 365人‧第6名:花東區 354人有沒有發現「雲嘉南區」每10萬人中就有497人罹患大腸癌,換算下來每200人就1人罹癌!再加上近年來患大腸癌平均年齡也在逐漸下降,比以往年輕了5-10歲,可見太多人的飲食習慣都重油膩、重鹹口味,這些飲食習慣都容易導致大腸癌。6招生活好習慣 預防大腸癌想預防大腸癌,重點還是在於「飲食習慣」。高敏敏傳授6招「這樣吃+做就對了」,從好的生活習慣跟飲食做起,不讓大腸癌找上門。當然除了大腸癌之外,所有癌症都必須注意。1.避免加工肉類:加工肉類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2.吃食物原型態:少攝取加工食品3.避免易致癌食物:像是油炸、燒烤、酒精、紅肉、高糖份飲料等都是屬於易致癌食物,建議少吃為妙。4.多吃蔬菜水果:每天2碗蔬菜+2碗水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養好腸道好菌。5.維持排便習慣:好習慣能幫助腸道整潔乾淨6.保持運動習慣:並定期檢查8種罹癌食物要少吃預防大腸癌從「飲食習慣」做起,高敏敏列出8種「罹癌食物」,來看看你常吃幾種?當心吃多了會提高罹大腸癌風險。8種罹癌食物1.燒烤物:肉類經高溫燒烤就會產生癌物質,如異環胺,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2.油炸物:易有環狀芳香烴化合物,可能導致大腸直腸癌。3.高脂肪食物:易滋養癌細胞,除了癌症之外也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風險。4.發霉、受污染食材:黃麴毒素是強烈致癌物,容易傷腎、傷肝。5.醃漬、煙燻食物:鹽漬食物易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煙燻易產生「苯並芘」都是屬於致癌物。6.加工肉類:加工肉屬於一級致癌物,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可能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7.檳榔: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常食用會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造成口腔癌。8.酒精:飲酒所產生的乙醛屬於一級致癌物,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等。8種防癌食物 多吃有益腸道健康除了燒烤物、油炸物、高脂肪食物、酒精...等罹癌食物不要常吃,高敏敏也推薦「8種防癌食物」,多吃有益腸道健康。8種防癌食物1.十字花科蔬菜:富含吲哚indole2.蘋果:槲皮素、纖維等,幫助降低腫瘤風險3.櫻桃:花青素、維生素C,降低癌症機率4.蔓越莓:含有莓果多酚等抗氧化物5.葡萄:白藜蘆醇減緩癌細胞生長、抑制腫瘤6.紅蘿蔔:類胡蘿蔔素能幫助抗癌7.番茄:茄紅素能預防腫瘤、阻止癌細胞增殖8.堅果核桃:不飽和脂肪酸 可以減緩癌症延展速度最後高敏敏提醒,簡單來說,大腸癌就是「預防勝於治療」。大家可以透過每日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搭配少油、少鹽、少精緻糖作為烹調手法,就能有效防癌、抑制癌細胞生長。她也建議漸少糖、避免高鈉:‧每日精緻糖不超過一天總熱量攝取量的10%、最好能降至5%‧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mg(=6g的鹽)大腸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畢竟吃下肚的營養會在小腸先被吸收再到大腸,換句話說大腸是負責水分及維生素的回收、處理排泄,當大腸有狀況時就會影響消化器官和排便。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長輩們,真的要時時注意每日飲食習慣有所警覺,畢竟健康是一輩子的!癌症總是讓人聞之色變,所以更要一起藉由正確的飲食習慣來預防,除了飲食之外,也要改變平時生活作息,像是多喝水、多運動、少熬夜、保持愉悅心情等,都很重要。除此之外,高敏敏也建議50-75歲民眾可以去做免費大腸癌的篩檢,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帶著健保卡到當地醫療機構定期篩檢。如果你的飲食生活習慣不理想,或是有家族病史的朋友,也可以提早自費檢查,保持追蹤大腸的健康狀況,多一份預防、多一點安心!延伸閱讀:.大腸癌篩檢男比女少原因曝!糞便潛血檢查8步驟在家自己做.健檢正常卻3年後罹大腸癌?醫提醒這種息肉很難發現!3生活惡習快改.一圖看懂大腸鏡需多久做一次?應從幾歲開始做?醫:3高危險族群需當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2-11-02 養生.聰明飲食
天冷就愛吃燒烤食物?營養師教3招讓你少吃進致癌物
天冷了,許多人愛吃燒烤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難免會吃到燒焦食物,有人就是喜歡這種焦脆感,特別是烤番薯、烤土司、烤肉等,不僅口感酥脆,味道還更香。不過,若長期吃進焦碳的食物,小心可能會吃進三種致癌物。1、澱粉類生成「丙烯醯胺」吐司烤過會比較香,這是食物的梅納反應。當含有碳水化合物及胺基酸的食物,如吐司、饅頭、馬鈴薯等,經過高溫120度烹煮後,會產生棕色且帶有香氣的化學反應,讓人更有食欲,這種變化在烹飪界很受歡迎,但在過程中,連帶會釋放出「丙烯醯胺」致癌物質。部分專家認為,丙烯醯胺對人體具有一定的神經毒性,會破壞神經組織。改善方法:少吃烤過的吐司或麵包,若真的喜歡吃,只要食材呈現金黃色就應停止烹調,若呈現暗褐色,代表料理過頭了,不建議再食用。建議與眾多新鮮蔬果一起吃,同時攝取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可幫助丙烯醯胺代謝。2、蛋白質類生成「異環胺」魚類或肉類,經過高溫加熱而燒焦,會生成異環胺(HCA),加熱溫度愈高,水分愈少的食物,產生的異環胺愈多,即便去除燒焦部位,周圍仍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質。研究發現,異環胺會破壞基因,具有致癌性和致突變性,增加胃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腎臟癌等癌症風險。改善方法:喜歡吃烤肉、烤魚口感的民眾,不妨可以將比較厚或難熟的部位先汆燙或蒸熟,再送入烤箱,烤的溫度不要太高或時間太久,依舊可以吃到燒烤的口感。比較厚的部位,可切成小塊或小片,用錫箔紙包住,能避免外焦內生,也能減少食材直接與炭火接觸而產生毒素。3、脂肪類生成「多環芳香烴」當食物的油脂滴在木炭上,或油溫過高時,會讓脂肪物質產生裂變,產生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或PAHs)煙霧,其中最惡名昭彰的是「苯並芘」,屬一類致癌物。研究證實,長期吸入含有PAH煙霧,易造成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風險。改善方法:建議熱鍋冷油烹煮,很多人喜歡等油冒煙才丟食物,油冒煙時,可能溫度已經達到200度,會讓食材變性而產生致癌物。烤肉時,可提前將肉煮到半熟,縮短高溫加熱時間,或用錫箔紙將食物包起來,避免油脂產生煙霧。
-
2022-09-11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低溫彩蔬養生燒烤
中秋前後是「燒烤旺季」。「將近半個月時間都在吃燒烤食物,中秋過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減肥。」患者陳小姐與我分享中秋節慶心得。顯然她介意磅秤上的數字增加,但我更擔心的是健康疑慮。肉類經高溫或長時間烹調會導致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的形成,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明知吃燒烤不利於健康,卻難敵香氣撲鼻。美味與健康當然可以共存,首要心法是「低溫烹調,彩蔬養生」。風味烤魚佐紅柚鮮果莎莎醬(2-3人份)以鮮果、魚露作為莎莎醬主角,多了東南亞風味,更能突顯烤魚本身的鮮甜。梨子也是相當適合秋天食用的水果,也一併列為莎莎醬的成員之一。食材:金目鱸魚2片、鹽與黑胡椒適量、甜椒粉適量莎莎醬汁:紅柚1粒、芒果粒1粒、水梨1/4粒、酪梨1粒、紫洋蔥1/4粒、香菜2枝、魚露1/2小匙、味醂1小匙作法:1. 鱸魚表面撒鹽、黑胡椒及甜椒粉,並噴一些橄欖油。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約烤15分鐘。(上火140度,下火120度)2. 將紅柚、芒果、水梨、酪梨、紫洋蔥皆切丁,香菜切末。並將調味料魚露及味醂加入混合,即為紅柚鮮果莎莎醬。3. 將烤好的鱸魚加上莎莎醬並擺盤。● 若希望鱸魚表面呈金黃色澤,可將烤箱上火調整至180度,或在平底鍋以小火微煎。牛小排風味炙燒(2人份)以味噌取代醬油調味,洋溢著濃厚日式風。先醃過再燒烤,不僅食材入味,也提升健康保障。濃郁滋味的牛小排,與清甜脆口的櫛瓜搭配,是渾然天成的完美組合。玉米筍與番茄則增添更多層次滋味。食材:無骨牛小排220克、玉米筍100克、櫛瓜1條、小番茄10粒、紅捲萵苣2片、鹽與黑胡椒適量 醃醬:醬油1大匙、清酒1大匙、砂糖(蜂蜜或椰糖)1/2大匙、味噌1小匙、蒜泥1/4小匙作法:1. 將醃醬的材料全部攪拌調和。牛小排切成適口大小,放入醃醬中約5到10分鐘。並將玉米筍及櫛瓜(切片)撒上鹽與黑胡椒調味。2. 橫紋鍋開中小火,將作法1食材依序燒烤。燒烤後與剖半的小番茄及紅捲萵苣共同擺盤。水果甜椒豬肉捲(2人份)超薄火鍋肉片包覆著爽脆多汁的水果甜椒,只要在低溫120度以下,就足夠烘烤出迷人的香氣。這道食譜不僅可以增加蔬食纖維量,也同時降低肉類的攝取。豬肉捲在近烤熟時再塗抹蜂蜜醬油,除了避免食入過多鈉,更能品嘗食材原味。食材:紫洋蔥半顆、各色水果甜椒共380克、豬肉薄片12片、鹽與黑胡椒適量、迷迭香或綜合乾燥香草1枝、醬油1小匙、蜂蜜2小匙 作法:1. 洋蔥斜切成半月形寬度1公分,水果甜椒切成差不多的長寬並相互組合。2. 以豬肉片捲起以上食材,撒鹽、黑胡椒並放入迷迭香。3. 烤箱先預熱,並放入作法2食材。(上火120度,下火100度,時間30分鐘)4. 將醬油與蜂蜜混合為烤肉醬。豬肉捲烤約25分鐘,中途取出塗上蜂蜜醬油,續烤約5分鐘即完成。闔家歡繽紛寒天果凍(6-7人份)這道絢麗的低卡減肥果凍,為中秋團圓聚餐畫下完美句點。寒天富含膳食纖維,與含有多酚與兒茶素的烏龍茶攜手。果凍不僅具有飽足感,且能去油解膩,幫助消化。使用赤藻糖醇(或羅漢果糖)取代精緻糖。當然果凍內已有水果的糖分,即使不加糖也可口。食材:寒天粉1又1/2小匙、赤藻糖醇15克、熱開水300毫升、烏龍茶包2包、葡萄400克、奇異果1粒切丁、紅白火龍果各1/2顆切塊、蔓越莓50克1. 寒天粉和赤藻糖醇混合於小碗內。2. 將烏龍茶包放於熱開水中浸泡,接著移入鍋中(茶包丟棄)。開小火待水滾後即分批加入寒天粉,徹底融化後即熄火,倒入容器內。3. 將以上水果分批倒入容器內。待冷卻後即可移入冰箱,約1~2個小時完全凝固後可食用。
-
2022-09-03 養生.聰明飲食
這款月餅熱量最高!營養師傳授小撇步,讓你烤肉、月餅都能均衡健康吃
一年一度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即將來臨,家家戶戶開始張羅中秋月餅禮盒和烤肉器具,今年的您預計要留多少的肥肉增長空間,來備戰此次的中秋佳期呢?還是沒有什麼煩惱,只有期待收下禮盒後打開的那瞬間,拿起一個個酥潤精緻的月餅,用心品嚐酥香的外皮、濃郁的內餡呢?月餅熱量知多少?您喜歡吃哪一種月餅呢?經典的鳳梨酥和豆沙蛋黃酥相信是絕對不能少的,還有包滷肉鹹香味十足的滷肉月餅、抑或是鹹甜雙重夾擊的廣式月餅,唸著唸著…腦中就好像有股香味撲鼻而來,恨不得現在就一手抓一個,一口接一口的大啖美食,但它們的熱量是多少呢?是不是吞下肚後,它就成了黏在身上的肥肉,再也甩不下來了?是不是連一點邊都不能碰呢?當然不是!只要份量控制得當,其實它不會成為你我的負擔,這分吋該如何取捨,就讓我們來討論吧!當下午茶拿了月餅當點心,我們要有自覺這多出來的熱量應扣回等一下的正餐,但該如何減量?我們要先知道它們分別等於多少飯和油。下表是常見於中秋禮盒其熱量、換算的白飯與油量的比例說明:知道各個月餅含有多少熱量時,就知道我們下一餐該怎麼少吃,以避免熱量攝取過多!不過月餅的成份除了隨著種類有所不同,各個糕餅店做出來的大小、獨門配方也會造成熱量有所差異,最好的辦法就是勤看營養標示,知道總共攝取多少飯與油,於正餐中減量,或是抑制獨享美食的念頭,將月餅切開分給身旁共同奮鬥的同事們,也可以分散一下子攝取過多熱量的風險。烤肉也可以均衡吃白天的禮盒風波落幕後,要迎接晚上的重頭戲烤肉,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營養師們看的是如何取捨與搭配,月餅讓我們上了取捨的課程,烤肉就要看我們搭配的功力了,大部份人們遇到烤肉的通病是:‧飽和油脂大量的攝取‧烤肉飽足後,鈉總量超標‧吃好撐,纖維質卻好少油脂過多主要是因為選擇烤肉的主角是五花肉、梅花豬和香腸等等的高脂肉或是加工肉品,有時人們也會以奶油做為調料,這樣一餐下來,飽和脂肪排山倒海而來,對我們的身體而言負擔就很重,如果有血脂異常或糖尿病的家人,對他們的身體就會亮起紅燈!那麼不烤這些食材時,我在選擇烤肉的主角能選誰呢?可以考慮白肉如:雞腿、花枝、蛤蜊和魚,其脂肪量較少。那食材該怎麼應用在烤肉中呢?蛤蜊可以與絲瓜或金針菇放一起,用錫箔紙包起來放在炭火上烤,烤熟後撕開錫箔,就可以聞到絲瓜的甜與品嘗到海鮮的鮮味,還可以減少使用烤肉醬,並增加纖維質,真的是非常好的組合。魚可以嘗試檸檬烤魚,先用米酒去腥後,加一些薄鹽醬油、糖和檸檬汁用錫箔包起,放在架上烤上20-30分鐘左右(視魚的大小,並適時翻面),確定熟透後,灑上胡椒就非常夠味了,魚肉的鮮甜滑嫩可以讓人忍不住直接吃完一整條。敘述了烤肉的幾個搭配,不僅少油脂與增加纖維質攝取、減少烤肉醬的使用,更進一步降低鈉攝取超標的風險。人們在烤肉時,常常會在翻烤的過程中反覆刷醬,食物裏上重油重鹹再下肚後,身體就會攝取過多的鈉,所以在選擇烤肉醬時,可以試試看低鹽風味的柚子醬,讓身體的負擔減少,最後想清涼一下嗎?來一瓶無糖綠茶,整個身體都輕盈起來。食品安全衛生不可少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烤肉食材一定要注重食品安全,確定新鮮、衛生才可以吃得安心,最好是在地當季的食材,購買時,外表完整無異味,如有包裝,上面最好有食品標示、有效期限等完整資訊,且一定要經過充份的清洗再烹調至全熟。若天氣炎熱,需注意生鮮食材儲存條件,最好保持冷藏0-7°C,以免食材敗壞變質。烤肉時,儘量以錫箔包覆,使食物可以均勻受熱,減少蛋白質與油脂在高溫環境下產生致癌物如:異環胺和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等等。只要做好取捨和搭配,這個中秋節您也可以應景又健康,肥肉和你不再相見!
-
2022-08-13 養生.抗老養生
烤肉時鋁箔紙該用哪面?柚子放多久最好吃?白露吃喝養生秘訣公開
講到中秋節,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烤肉!這無疑已是約定成俗的中秋重要活動。一年難得團圓的日子吃吃烤肉無傷大雅,但文明病多的現代人,怎麼吃才是重要!吃完烤肉必需來點蔬果均衡一下,吃當季的水果柚子最好了,但柚子屬高鉀水果,有三種人要注意食用。而中秋前後來到24節氣的「白露」,中醫提醒容易出現「秋燥」,宜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以下《元氣網》整理中秋節飲食及養生秘訣,月圓人不用圓,讓大家可以健康過節。(編註:以下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健康烤肉烤肉鋁箔紙用光面還是霧面?毒物專家:一件事更重要【2020-09-27/聯合報/記者陳雨鑫報導】烤前選購與處理✔油脂較少的雞肉、里肌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肉品的準備最好以新鮮的肉類為主,油脂不要太多,可選雞肉、里肌肉,避免烤肉完油脂攝取過量,五花肉、霜降牛、牛五花等適量就好。✘加工品、醃好的肉品不建議買加工肉品如熱狗、火腿、香腸等,最好也不要購買已經醃好的肉,除新鮮度堪慮,鹽分也較高。民眾購買新鮮的肉類後,也不建議在家先醃,以免先醃漬再加上烤肉醬,鹽分將爆表。✔少量準備蚌殼類、蝦類烤肉多是長時間待在室外,海鮮類的建議購買蚌殼類或是蝦類,屬於稍微可以放久一點的海鮮。海鮮透過燒烤雖然鮮美,但也不宜過量,海鮮仍屬於高蛋白、高嘌呤,曾有痛風病史或是膽固醇過高者,都不建議大量食用,準備的量不必過多,以一人一到兩份的量即可。✔綜合串燒,肉類要切小切薄烤肉食材的準備,常有民眾會採取「串燒」的方式,同時把菜、肉串在一起。蘇秀悅表示,這是好的方式,但是得考量菜與肉烤熟的時間不一樣,建議肉品應該以小塊且薄的型態與菜串在一起。醬料的準備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買現成的烤肉醬,但一定要加水或是檸檬汁稀釋,加辛香料提味。另一種是自行調配烤肉醬,可以用蔥、蒜、洋蔥、味噌、醋、醬油、白蘿蔔泥、味噌、醋、醬油等食材加上水拌勻,即可自製低鹽的烤肉醬。✔易熟青菜如小白菜、青江菜、高麗菜、玉米筍、杏鮑菇蔬菜類的準備以家人喜歡吃的類型為主,量最好是肉品的一倍。烤肉的火候大小較不穩定,烤蔬菜建議以易熟的蔬菜類型為主,如小白菜、青江菜、高麗菜等,用鋁箔紙或是烤盤烤熟,看見蔬菜出水即可食用。同時可以搭配香菇、杏鮑菇、玉米筍等一起烤。若怕麻煩也可以準備可直接生食的萵苣、芝麻葉等,搭配肉類食用,口感也較為清爽。✘吐司、白飯烤肉最常看到吐司配肉片,蘇秀悅表示,烤肉時的澱粉搭配,不建議採取「精緻澱粉類」,在烤肉期間很容易一口吐司一口肉,不知不覺澱粉的攝取量就會過量,體內會產生過多的醣類,進而產生脂肪。✔玉米、南瓜、地瓜、馬鈴薯建議可以準備玉米、南瓜、地瓜、馬鈴薯等,取代吐司、白飯。烤中注意檸檬汁、番茄醬 會破壞鋁箔紙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烤肉過程中建議使用鋁箔紙包住烤肉架,避免肉汁滴到木炭。烤較難熟的食材如玉米、地瓜,或是太容易熟的食材如青椒等,建議都用鋁箔紙包。網路謠傳鋁箔紙有分光面與霧面,顏宗海表示,兩面的效益都一樣,不會因為包錯面就較難烤或溶出有毒物質。顏宗海表示,使用鋁箔紙時,不建議邊添加醬料或是檸檬汁、番茄醬等酸性醬料,酸性的物質會破壞鋁箔紙,導致容易烤焦,烤焦的鋁箔紙若接觸食材,會讓致癌物質汙染食材。蘇秀悅表示,醬汁最好是食材烤熟後再添加,一邊烤一邊塗,很容易因為醬料乾了,以為醬汁不夠,又再塗上一層,一餐吃下來鈉含量超標。吃烤肉配飲料是常態,特別是啤酒、含糖飲,蘇秀悅表示,一瓶易開罐啤酒,熱量約有125大卡,等於吃掉半碗飯,建議喝無糖飲料或是氣泡水,比較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她也推薦烤肉時可以搭配吃一些水果,幫助攝取足夠的纖維質。烤後保養水果幫助消化蘇秀悅表示,烤肉不管怎麼建議,民眾仍會攝取過量的油脂,對於腸胃多會有負擔,建議可以吃一些幫助消化的水果,如鳳梨、木瓜等。若腸胃已經非常不舒服,則建議不要再進食,適量攝取一點點粥品,可以舒緩。若已經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則建議盡速就醫。烤完肉隔天建議多喝水、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或是水果,解油膩。烤焦剝掉放心吃?專家:避免3個烤肉致癌風險壞習慣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碳火在燃燒時也會產生細懸浮微粒、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等物質,烤肉時不只會接觸到上述三種毒物,同時也會吸入有害的空汙物質。專家建議,想要趨吉避凶,烤肉時必須要把握「烤得剛剛好」的原則,才能降低致癌風險。以下三個壞習慣,會讓烤肉產生毒物,應盡量避免。1.喜歡讓油脂滴落木炭、吱吱作響肉類遇高溫、油脂滴到木炭會產生揮發物多環芳香烴(PAHs)。烤得越久、毒物量愈多,與肺癌相關。顏宗海表示,不管烤肉或是油炸,只要是高溫烹調,都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增加罹癌風險。烤肉最常被提及的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係指油脂接觸到攝氏100度高溫後產生的揮發物質,烤肉時除了肉品本身的油脂會產生,油脂滴到木炭時也會產生。隨著烤肉的時間增加,多環芳香烴的含量也會增加,根據2009年國外研究碳烤時間對豬肉PAHs含量的影響,結果發現碳烤前豬肉即含每公斤106.8微克的PAHs,經過碳烤2分鐘、3分鐘、4分鐘,PAHs類型中無論是弱致癌物、中致癌物、高致癌物都顯著增加,且隨著碳烤時間愈長,增加的量愈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表示,多環芳香烴以「吸入性」為主,依研究顯示多環芳香烴容易引發肺部的上皮細胞病變。2.喜歡吃烤焦的肉類、覺得比較香蛋白質遇上高溫會產生異環胺(HA),與胃癌、大腸癌相關。即使去掉烤焦處也不建議吃。顏宗海表示,肉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若遇上高溫,特別是烤焦時,食物會含有高濃度的異環胺。即使去掉烤焦處,周邊部位恐怕也已含有高濃度異環胺,不建議食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方冠傑表示,異環胺與腸胃道的癌症有關聯性,如胃癌、大腸癌等。避免食物烤焦,針對較難熟的食材,如雞翅、雞腿、豬排等,建議先汆燙後再烤,表皮呈現黃金色時,就可以直接食用。3.常把澱粉類食物烤焦澱粉食物遇上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經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丙烯醯胺產生的原理是食物中的還原醣與游離胺基酸,即天門冬醯胺,接觸到高溫,如油炸、烘焙、烘烤就可能產生。高溫烹調時間越長,產生丙烯醯胺數量愈多。因此,丙烯醯胺常見於洋芋片、烘焙咖啡豆、黑糖、杏仁果、薯餅、薯條、油條等,根據國外研究,吃下0.94毫克的丙烯醯胺後,蒐集72小時內排出的尿液分析,約六成的丙烯醯胺會被人體吸收代謝,並經由尿液排出。顏宗海表示,目前經動物實驗會造成甲狀腺腫瘤、肝臟腫瘤、卵巢腫瘤等,不過尚未有人體試驗的確切致癌結果,建議盡可能少吃。如何避免毒害?●選通風處烤肉、或用電扇增加風流動。●食材當天烤完最好,別再放回冰箱。健康烤肉5習慣1. 烤盤取代烤網烤網改用烤盤,或用鋁箔紙包裹食材,避免油脂直接滴到木炭。2. 蔬果多於肉類蔬果準備量要比肉類的準備量多出一倍。3. 難熟食材先蒸煮避免怕不熟而烤太久焦掉。4. 烤熟再塗醬料邊烤邊塗醬料會增加烤焦的風險,鈉含量也會過量。5. 減少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加熱後就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資料來源/顏宗海)蔬果均衡大陸妹正名「福山萵苣」,竟是烤肉致癌物質的剋星!【2018-11-30/元氣網綜合報導】長久以來被台灣人俗稱為「大陸妹」,而被農委會發起正名活動的「福山萵苣」,其實含相當豐富的營養素,而且熱量低,是相當優質的蔬菜。據農委會農業兒童網指出,萵苣可分為以莖為食用部位的嫩莖萵苣,和以葉為食用部位的葉萵苣。葉萵苣本身又可再分為不結球及結球萵苣兩大類,台灣目前種植最多的是結球萵苣,現在在台灣四季都能生產。萵苣的成長和溫度很有關係,它很怕熱,冬春兩季日夜溫差大時,容易結球,到了夏季高溫就不易結球,甚至發生抽苔,而且越高溫苦味也越明顯。結球萵苣含有豐富蛋白質、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A、B1、B2、C、鈣、磷、鐵等,能促進腸胃蠕動,而且熱量很低,每100克只有12大卡。萵苣葉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被稱為天然的亞硝鹽阻斷劑。尤其烤肉時最常出現亞硝胺,所以很多人用它包著烤肉吃,解膩也更健康。萵苣算是少用農藥的蔬菜,做成生菜沙拉比較不必擔心。挑萵苣要選購有圓潤感,有光澤,重量較重的,在顏色上要青綠不枯黃、葉片完整、不萎縮腐爛、沒有斑點的品質比較好。柚子別急著吃 果皮放到黃綠更美味【2016-09-11/元氣周報】▓挑選柚子撇步第1步:看外觀查看柚子的「油包」密度以及細緻度,油包愈小、密度愈高,果肉愈細緻,風味、口感也相對好。反之,若是油包粗且密度低,果肉細緻度也較差,吃起來較硬。第2步:看色澤柚子外皮顏色呈現濃綠、深綠色,表示柚子成熟度不足,果肉肉質較硬脆、酸度也比較高。第3步:看形狀柚子呈現「不倒翁」形狀,尖端小又窄,下盤左右平均,表示柚子皮較薄,可食部位多。第4步:掂重量兩手比較兩顆柚子,看看哪一顆比較沉,沉的表示果肉水分較多,前提是符合以上3步驟,若只比沉重感,有時是果皮重。註:一般而言,400到600公克的柚子最好吃,今年柚子受到雨害等影響,柚子體型偏大,因此建議把握步驟1到3,比較可以挑到果肉細緻、水分多的柚子。▓放到什麼程度最好吃?買到果皮呈現深綠色的柚子,最好再放一到兩周,等到果皮呈現黃綠色時,口味較好,果肉水分也充沛。柚子最好放在通風處,無須放在冰箱內。▓正確的剝柚子方法1.傳統剝柚法把柚子尖端切除,果皮畫三到四刀,並在剝皮處畫上痕跡,幫助剝皮,最後柚子呈現帽子狀,可作為孩童嬉戲玩具。2.削蘋果法同樣去除柚子尖端,果皮直接用削的切除,白色海綿外皮也慢慢削除,以免吃的時候有苦味。3.對半剝柚法刀子在柚子橫切面畫上痕跡,直接對半剝除,再把海綿外皮去除,對半切後的柚子果皮,可以用來承裝海綿外皮、吃剩的果皮。4.切片剝皮法像切柳丁,直接對切成需要的等份,要吃時直接把皮去除掉即可。備註:任何一種剝柚子方式都是正確方式,依喜好剝柚子即可。▓哪些人不宜多吃柚子鉀含量高,腎臟病、糖尿病患,依照營養師指示食用。(資料來源╱台南區農改場果樹研究室副研究員張汶肇、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課長蔡一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製表╱陳雨鑫) 白露養生【2014-09-07/元氣周報/記者吳佳珍報導】中秋時節也是廿四節氣中的「白露」,入秋後天氣轉涼,夜晚露水一天天加重,在葉子上凝成「白露」,因此而名。這時天氣也變得比較乾燥,有人開始口乾舌燥、皮膚脫皮、脫屑等症狀,這可能是身體缺水的徵兆,中醫稱為「秋燥」。秋燥為虛火 寒涼食物別多吃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表示,入秋後氣候得比較乾燥,雖然台灣相對大陸型氣候地區,濕度較高,不見得會明顯感受到差異,但皮膚敏感者,又沒有適當補充水分,就容易出現秋燥。開業中醫師羅珮琳表示,秋燥通常在立秋後出現,門診民眾約增加二到三成,中醫稱為「血虛風燥」,因為血管無法滋養皮膚而造成乾燥、乾咳,一般來說,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家比較容易出現,有些年輕女性也會有秋燥症狀。楊賢鴻說,秋天缺水有別於夏天缺水,就中醫角度,「上火」分實火與虛火,夏日的燥熱多為實火,需涼補祛暑,例如喝青草茶;秋天的乾燥則為虛火,這時候不適合大量補充寒涼食物,以免引發過敏或腸胃不適。秋天補充水 潤喉為主別猛灌同樣補充水分,夏秋也有不同,夏天天氣炎熱,身體水分流失,需要補充大量水分;秋天補水則以潤喉為主,飲用量不需像夏天那麼多。楊賢鴻指出,秋天需補陰氣,旬參、麥門冬等為常見補陰氣藥材,但不建議服用過多。平常就有乾眼症的人,到了秋天可能眼睛會更乾,可以杞菊帝黃丸解決眼睛缺水問題。顧呼吸系統 白色食物抵外邪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說,秋天乾燥,而中醫認為「燥易傷肺」,這個「肺」不只指肺臟而已,還包括了整個呼吸道系統。五臟中的「肺」對應五色中的「白色」,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緩解秋燥傷肺,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一般體質民眾可放心食用,但過敏性體質者要特別小心。過敏性體質者,宜慎選白色溫補、補氣的食物,可增強肺臟對於秋燥以及外邪的防禦能力,進而增進免疫力。陳潮宗指出,秋季養肺,可選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豆漿;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藉此保養呼吸系統,減輕過敏性症狀。吃白色食物 過敏體質要留意另外,中醫認為與肺同系統的器官還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平日容易感冒,或是肺與支氣管常不舒服、易咳嗽的人,膚質不佳的人,要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例如白蘿蔔、白菜、高麗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藥材有杏仁、山藥、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但過敏性體質者不適合。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韓國、中國都以「百合」為重要潤肺食材,已有研究證實,罹患肺炎的小老鼠服用百合後,發炎系數明顯下降;中醫常提到的養肺食材蓮子,也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對肺癌有幫助。天涼多運動 提升體力過寒冬李婉萍提醒,秋天溫差大,容易過敏、感冒的民眾,進入冷氣房一定要先把汗擦乾,要補充適量水分,一公斤體重要喝30cc的水,例如60公斤的民眾,一天至少要喝水1800cc。天氣轉冷也容易使血壓上升、血管收縮,「現在運動有助冬眠。」李婉萍說,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都有不運動的藉口,趁著秋高氣爽,天氣好,應該多運動。李婉萍說,天氣變化之際,可多攝取維生素A、C、E,提升免疫力。維生素A有助修復皮膚、口腔黏膜等,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地瓜、南瓜、菠菜等;維生素C可提供膠原蛋白,有助修復身體軟組織,秋天盛產的橘子、柳丁都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常見於堅果、好的油脂,例如苦茶油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對抗秋燥你該吃1.潤肺:白木耳、山藥、白果、百合2.潤膚:玉竹、秋葵、百合、含黏液的食材3.提升免疫力:菇類、白花椰菜、洋蔥、蒜調理注意:建議湯水調理,補充水分。以砂鍋、瓦鍋取代鐵、鋁鍋烹煮中藥材,避免中藥材與不穩定金屬產生化學作用,溶出其他物質。‧秋季盛產食材魚類:秋刀魚、鯖魚、虱目魚、螃蟹。(此時節油脂多,營養成分高)蔬果類:橘子、柳丁、柚子、葡萄柚、水梨、番茄、香菇、高麗菜、花椰菜。●此時節應避免攝取1.上火食物:烤肉、辛辣食物。2.利水食物:含咖啡因飲品、濃茶。3.油炸食物4.加工食物:含色素、香精等加工品,容易引發過敏。(資料來源╱羅珮琳中醫師、劉怡里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師;製表╱吳佳珍)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肥胖會讓發炎指數增加,並因系統性和長期發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炎相關疾病的罹患風險。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比喻,「慢性發炎就像全身都在放火」,會導致肝炎、肺炎、神經炎、腎臟炎、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各種問題。所以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慢性發炎的重要關鍵,那我們就要先了解發炎和肥胖之間的關係。「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就要先消炎脂肪細胞會持續製造及分泌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包括IL-6、IL-8、TNF-α,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造成各種的代謝異常,如血糖值過高。而過多胰島素也會促進發炎,發炎又導致肥胖,這時脂肪組織當然又增加了。所以,肥胖、糖尿病和發炎就是致病鐵三角,想要健康和減重,就一定要滅火、消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世鐸則提到,過多的脂肪細胞因造成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加上因堆積脂肪酸而增大細胞較不穩定,所以這些細胞容易因為受到物理性的壓力而破裂,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台北榮總研究也發現,身體發炎物質會與胃腸道內分泌系統相互影響,由於腸道荷爾蒙會影響食慾、體重、脂肪與肌肉組成等等,一旦發炎問題未經治療控制,身材胖瘦也相對容易失控。呼吸也會胖?!這些肥胖背後的原因都和發炎有關當我們拆解導致肥胖背後的原因,不難發現每一項幾乎都和「發炎」有密切的交互影響。包括:‧ 糖類和精緻澱粉攝取過多:除了添加糖的飲料和甜食,白麵條、白吐司等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吃多了也會促進發炎。‧ 煙燻燒烤食物:食物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 長期熬夜、久坐不動:當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就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 空氣污染: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發現PM2.5濃度過高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連同血脂上升,造成人體一系列代謝混亂,並導致肥胖與三高。對抗發炎變胖的正確飲食和運動有肥胖困擾的人,如果想降低身體發炎,達到減重效果,建議先從「抗發炎」食物下手。由於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所以烹調方式也要避免高溫和油炸。:1. 各式色彩的蔬菜水果:能攝取豐富纖維及各種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其中像是鳳梨當中的「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增加免疫力並溶解血栓,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不過也要避開高糖分水果及果汁,以免越吃越胖。2.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在日常的飲食中較需要刻意加強補充,如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鮪魚等深海魚及亞麻仁籽、海藻、酪梨、芝麻、堅果類等。另外油品也很重要,橄欖油、苦茶油、茶籽油、酪梨油、或玄米油是較適合的選擇。3. 綠茶:綠茶的茶多酚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龍井或烏龍茶則次之。4. 辛香料:像是咖哩的薑黃、薑、紅辣椒、大蒜、洋蔥、迷迭香等,都含有抗發炎效果或抗氧化的植化素。其中「天然薑黃素」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臨床醫學也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對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幫助。除了飲食,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降低內臟脂肪並減低身體長期發炎,又以「有氧運動」的效果較佳,能減少發炎、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可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像是跑步、游泳、拳擊或有氧舞蹈等等。專家也建議,可選擇多樣化的運動模式刺激身體,所以適合的有氧強度運動以外,不妨每週安排兩天的肌力訓練穿插。資料來源:肥胖與發炎─同樣的胖子,不同的健康?類風濕性關節炎研究重大突破:發炎影響胖瘦延伸閱讀: 乳癌9成以上是後天!護理師、空姐都是高危險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個壞習慣
-
2022-01-20 養生.抗老養生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發炎是一切大腦病變的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2004年2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以「發炎」(inflammation)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為題之後開始,大多數疾病都會探討與發炎的關聯。紅、腫、熱、痛是急性發炎基本反應,但是慢性發炎如同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腦部疾病也是如此。還記得之前提過腦部裡頭有膠細胞,膠細胞又細分成星狀細胞、寡樹突細胞、微膠細胞、室管膜細胞;其中的微膠細胞類似白血球巨噬細胞,其功能是保護腦組織,但是如果微膠細胞或是星狀細胞啟動了特殊發炎反應,可能會產生無聲的神經發炎(neuroinflammation)反應,如果沒有及時修復讓發炎持續發生,反覆持續釋放的發炎激素是會造成大腦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舉例來說,一旦發生腦中風或是腦外傷,包圍在血腦屏障BBB的星狀神經細胞會發炎破損,導致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發生通透性改變,最後造成腦漏(leaky brain);同時微膠細胞會啟動發炎反應,釋放大量發炎激素,如此雙面夾攻,神經發炎的連鎖反應就此展開。剛剛提到的是腦內直接的中風或外傷導致的發炎,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但是腦外的因素會影響到腦內發炎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當身體遭受到感染、毒素汙染、自體免疫攻擊等因素時,這些狀況也會造成體內大量的發炎激素以及過量自由基反應,然後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穿越血管、血腦屏障BBB、迷走神經,甚至是室周區域(circumventricular organs,是大腦內部一塊具有豐富血管但缺乏完整血腦屏障的結構),同樣可以啟動微膠細胞的發炎反應,最後慢慢破壞腦神經系統。所以這個血腦屏障BBB非常重要,如果任何原因導致了BBB破損,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研究發現,肥胖、運動不足、空汙、壓力、失眠、腸道菌相失衡、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甚至是電磁波等,都會導致BBB滲透性改變,進而引起神經發炎。2016年英國腦神經影像專家維瑞爾•卡索拉羅(Valeria Calsolaro)在《阿茲海默失智期刊(Alzheimers Dement)》發表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神經發炎的證據,他認為以病理解剖及神經影像科技的發現,類澱粉沉積尚不足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破壞,其實神經發炎才是主要的原因。2017年義大利分子生物及轉譯中心學者維倫提納•沙維(Valentina Salvi)在《神經老化前線雜誌(Front Aging Neurosci)》提出更詳細的解釋:當微膠細胞以及星狀細胞還處於非戰時,此時稱之為M0時期,當啟動發炎機制之後,會進入所謂的priming階段(也稱為M1階段),這priming可以做為啟動、初始或是促發來解釋。當這些微膠細胞進入M1階段,會進行發炎反應以殺菌或是清除異己,但是也開啟了組織破壞和神經發炎的骨牌效應,如果有足夠的抗發炎營養素支持,微膠細胞會進入M2時期,此時反而呈現抗發炎以及組織平衡修復狀態,是有益於大腦的。不過如果進入M1時期太久或是沒有注意到生活型態以及營養積極介入,則搞破壞的M1階段會邁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之中。一位50歲的張先生,他在政府單位擔任重要職位,因為表現良好,已經升任單位最高主管。不過因為某次開會時發現前一天的會議事項一片空白,怎麼想都想不到而嚇到了;在太太的陪同下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當時他嚇的一時無法接受,因為自己的母親正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所以知道這疾病對於一個人甚至是家庭衝擊非常大。他太太陪同來找我的時候,我發現他有抽菸習慣,雖然一天半包,但也有30年菸史了;身體微胖的他,不只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血症,卻沒有規律服藥。應酬多,運動少,加上睡眠品質不好,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大腦持續發炎,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記得在和他分析說明原因之後,他說我跟他解釋的太詳細了,要是能早點認識我,也許就能避開大腦發炎退化。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出一本有關大腦保養的書籍來教育大眾。保護大腦的第一步以下請各位參考一下,生活中是否有促進大腦發炎的不良生活或是飲食型態,請立刻改善:1.吸菸: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以及發炎物質太多了,裡頭的焦油以及上千種化學致癌物質不但會致癌,也傷害大腦。2014年的一篇研究發現吸菸會造成大腦氧化壓力激增,促進類澱粉沉積並啟動大腦的發炎反應,這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機會。2.糖及精緻碳水化合物:包括任何添加糖的飲料、可樂、蛋糕、甜點、糖果或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粉、白麵條、白土司、甚至是白米飯等,都會增加血糖波動。這結果有二個,一個是過多的糖本身就是會促進發炎,產生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AGEs)增加;第二,過多的糖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這也會促進血管發炎,增加失智風險。美國布朗大學神經病理學家蘇珊娜•德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在2008年《糖尿病科學科技期刊(J diabetes sci technol)》發表一篇文章:在比較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後發現,健康者腦內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也高了10倍,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愈多就愈能正常發揮降血糖的作用;因此蘇珊娜‧德拉蒙特等人提出阿茲海默症可以稱為「第三型糖尿病」的理論。2020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科學家艾納貝利•錢伯斯(Annabelle Chambers)等在《歐洲神經病裡雜誌(Europathol Exp Neurol)》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發現這種AGEs會在神經細胞、星狀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中表現出來,雖然不確定是失智症的單獨風險因子,但的確會增加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的類澱粉沉積以及神經老化。3.麩質過敏:過敏是身體對於過敏原的一種反應,近年來小麥麩質(gluten)在過敏疾病的探討已經眾所皆知。麩質是一種廣泛存在麥製品或澱粉加工品的蛋白質,也是俗稱的麵筋;是由麥膠蛋白(gliadins)和麥穀蛋白(glutenins)組成。我在治療所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時,一定會檢查急性或是慢性過敏原,這裡頭當然包括麩質。許多國外醫師也都強調無麩質(gluten-free)飲食對於控制發炎性疾病、大腦疾病、憂鬱等都有顯著好處。(編按:麩質存在在部分種類的麵包中。)2021年的重量級期刊《細胞(Cell)》有一篇重要論文,是以色列柴姆巴(Chaim Sheba)醫療中心學者阿隆•樂訥(Aaron Lerner)所發表,主題非常特殊:「食物即醫藥:麩質在神經退化疾病的角色」("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Gluten and Potential Role in Neurodegeneration),其中提到小麥製品裡的蛋白質,也就是麩質,可能會造成腸道菌相失衡 (dysbiosis);因此增加腸黏膜通透性,引起特殊交叉抗體反應,甚至是自體抗體的出現,攻擊了大腦中類似麩質的蛋白結構,而引起大腦退化疾病。4.酒精:酒精熱量高,每公克可產生7大卡,喝多了,肝臟容易發炎,會形成脂肪肝,令腹部肥胖不容易消除。過量的酒精也會傷腦,2017年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部醫師在《精神科雜誌(Psychosomatics)》發表一篇統合研究,從文獻中發現酗酒引起的失智盛行率,雖然每個國家數字不同,但是酒精引起早發型失智症達到10%、而晚發型失智症因酒精引起的比例約只有1.28%。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適量」喝酒對於心血管有好處,問題在於何謂適量?我比較喜歡用美國標準杯的算法,不同的酒精濃度(alcohol by volume, ABV)有不同的標準,先看何謂「一標準杯」?酒精度為5%(ABV)的普通啤酒,一標準杯是指12盎司(360毫升);酒精度為12%(ABV)的葡萄酒,一標準杯是指5盎司(150毫升);酒精度為40%(ABV)的烈酒,一標準杯是指1.5盎司(45毫升)。對男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每周不超過14標準杯;對女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1標準杯,每周不超過7標準杯。但是如果一個人喝酒後臉容易紅,可能是解酒ALDH2基因有變異,那就更要少喝了,因為這種體質酒喝多了容易有咽喉食道癌的可能。5.不良飲食習慣:包括攝取過多的omega-6脂肪酸以及過少的omega-3脂肪酸,這會導致發炎;尤其是充滿油脂的大腦,失衡的脂肪酸會造成大腦發炎。另外高溫油炸類食物要少吃,因為油經過高溫處理後極不穩定,容易酸敗形成壞油,一樣會造成大腦發炎。也不要忘了反式脂肪,這是一種「反噬健康」的脂肪,這種植物氫化油惡名昭彰,會造成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失智風險。在許多的甜點、烘焙、糕餅裡頭加的酥油就是一種反式脂肪,雖然富含脂香,但是對心血管以及大腦真的不好。喜歡吃煙燻燒烤食物也要注意,食物在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是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6.促進發炎的生活習慣:包括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長期以耳朵直接接聽手機等。長期熬夜會造成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這些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且不利於大腦在夜間清除大腦廢棄物質,當然就會增加失智風險及憂鬱傾向。久坐不動的3C族或是電視沙發族,不但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造成大腦損傷。因此要打造抗發炎的體質,對於維持健康、保護心血管以及大腦、降低癌症發生等都有其效果。基本上,平日必須要做到不吸菸(二手菸以及三手菸也是)、節制飲酒、多喝水、多吃原型少加工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及糖、並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適度運動、不熬夜以及舒緩壓力,請記得盡量每日都做到這些好習慣。各式蔬菜因為具有足夠纖維以及各種五顏六色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不但對腸道友好,對大腦也是有間接好處;但高糖分水果以及果汁必須要有總量管制。我曾經遇過連續多年一天吃6種以上過甜水果,結果反而造成糖尿病、冠狀動脈阻塞以及洗腎的案例。另外多吃好油,包括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中小型深海魚、亞麻仁籽油、海藻、堅果。煮菜烹飪盡量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是玄米油等;另外黑咖啡以及綠茶對於保護大腦也有效果喔!書籍介紹書名:劉博仁不藏私的健腦祕密:活化大腦一點都不難,六堂課養出健康好腦作者:劉博仁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12/29作者簡介/劉博仁相信疾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方法,透過初步的醫食同源核心概念,加上進階的功能營養醫學調理,並將精準醫療檢測納入驗證,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則。現職台中市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Captain Clinic)院長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門診中心營運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延伸閱讀: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的結局原來是...
-
2021-12-04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
隨著年紀增長,「退化」是必然的,令人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得到失智症?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每個人腦部退化的時間點都不一樣,但一般來說大腦細胞到40歲「中年」就會開始快速衰老,在年長過程中,飲食方面沒有特別注意時,腦部不僅得不到該有的營養,甚至不小心一點一滴「傷腦」,引發失智風險。夏子雯推薦民眾可採用「麥得飲食」,並且越年輕開始吃越好! 延緩退化、保護心血管 「麥得飲食」好處多麥得飲食,指的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夏子雯說明,可以改善腦部認知功能退化,雖然老化是人類必然的進程,但透過麥得飲食可以讓退化進展的速度減緩,同時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麥得飲食當中,提出了10種有益的食物,以及5種有害食物。 10種有益食物:1.全穀雜糧類:建議一天3餐都要吃到,但麵條跟白米等精緻澱粉,並不推薦,因為營養價值較雜糧根莖類的澱粉低;而五穀雜糧,包括地瓜、南瓜、五穀飯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有幫助。2.豆類:豆腐、豆漿、豆干等,而鷹嘴豆、紅豆、綠豆等在每日飲食指南的分類中屬於全榖雜糧類,但在麥得飲食中歸類在豆類,份量則建議一週至少3份。3.深綠色蔬菜:綠花椰、萵苣、羽衣甘藍、菠菜、空心菜、芥蘭菜、青江菜等,每天至少半碗,一週6份以上。4.其他顏色蔬菜:彩椒、紅椒、胡蘿蔔、茄子、櫛瓜、甜菜等,有抗氧化的功能,可預防腦部退化。每天至少半碗。5.堅果:一週5湯匙。6.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草莓,花青素含量高,預防失智效果很好,建議一週2份(75公克/份,約半碗)。7.橄欖油:作為主要食用油,因含有豐富的omega-9,對健康較有益處;大家也可以選用苦茶油,又稱為東方橄欖油,omega-9的比例比橄欖油更高。8.肉類:家禽類,例如雞肉。一週至少2份。9.魚類:鮭魚、鯖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護腦、護心血管也有幫助,一週至少1份。10.紅酒:含有多酚類、白藜蘆醇,也有抗氧化效果。但含有酒精,對身體有害,如果不喝酒的人,沒有必要為此增加飲酒量。 5種傷腦地雷食物少吃:1.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3.起司:夏子雯補充,起司是補鈣的好食物,但若是額外添加了人工香料、色素、糖的起司,吃多了也會對大腦、人體造成負擔。4.糕點與甜食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以上食物都會造成腦部血管的負擔,血糖太高對大腦也是一種傷害。根據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Martha Clare Morris一項追蹤四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53%,而偏向麥得飲食的人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七歲半。不過夏子雯認為,一般民眾要做到「嚴格遵守」麥得飲食,或是完全杜絕炸物、甜食等地雷食物是很困難的,因此建議精緻糖份的攝取酌量,一天控制在25公克以下,盡量少吃炸物。而關於烹調方式,切記不要太高溫燒烤或油炸,像是蛋白質若用高溫油炸,蛋白質容易分解、變性而產生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引發大腸癌的風險。若是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麥得飲食,因為全穀雜糧類所含的礦物質鉀、磷會造成腎臟負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
2021-09-18 養生.聰明飲食
「吃1顆芭樂可解18根香腸的毒!」烤肉怎麼烤最健康?譚敦慈教你減毒烤肉過中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往年中秋節親朋好友會相約聚在一起烤肉,但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群聚,大家中秋節在家度過比較安全。究竟防疫在家,中秋要怎麼料理才健康呢?在中秋節的前夕,元氣網的特別邀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來教大家怎麼在家減毒安全烤肉。Q:在室內烤肉,有什麼建議的烤肉方式?1.室內通風安全:因為疫情關係不能在戶外烤肉,只能改成在室內烤肉;對此,譚敦慈特別提醒,在室內烤肉絕對不能燒炭,因為容易一氧化碳中毒,即使開冷氣,窗戶也一定要打開讓環境通風,窗戶要開至拳頭大的縫隙,讓上升的油煙PM2.5能通風出去,不要為了吃烤肉而傷害自己的肺。如果已有感覺到頭暈,那更要趕快離開該空間儘速就醫;她也提醒,不要在樓梯間烤肉,有些民眾因沒辦法在戶外烤就改在樓梯間,結果樓上的鄰居全部一氧化碳中毒。2.電烤盤使用注意事項:於室內烤肉建議可用電烤盤,但別以為室內用電烤盤烤肉就沒有油煙,還是要打開窗戶保持通風,她建議可以準備一張鋁箔罩把電烤盤的四周圍起來,才不會噴的到處都是,烤完後也比較好收拾。在開始烤肉前,建議於電烤盤底下的滴油盤加點水,水的量為滴油盤的一半,會讓電烤盤的油煙少一點,才不會讓室內充滿油煙味,烤完肉後不易散去。為了避免烤盤壞掉,可在烤肉前在烤盤上刷一層耐高溫的植物油,如:芥花油,比動物油健康;而為了不使鍋子乾燒,建議把食物都放上去後再開始插電加熱。3.烤肉的順序:譚敦慈說,烤肉最好的方式是「先蔬後肉,較健康」,把該吃的蔬菜鮮吃完後再吃肉,對身體的負擔比較小,烤盤也會比較乾淨。她建議吃一盤深綠色蔬菜、一盤多色蔬菜(如: 杏鮑菇、筊白筍、彩椒),符合國健署的「我的餐盤」飲食建議,每日食用兩份蔬菜較健康。【延伸閱讀:健康保衛站/跟著「我的餐盤」 吃出免疫力】烤肉時建議把難熟的食材放在中間,把食材都放滿烤盤後再插電加熱,用中火烤熟即可食用。蔬菜本身就有鮮甜味,烤完可直接吃,若覺得味道不夠,可於烤完後再灑上些香料,不要再一開始烤肉時就灑,會很容易吃太重鹹不健康。4.生食、熟食要分開處理:生食熟食要分開處理、擺盤,使用不同碗筷刀板,烤好的熟食也不要裝在生食的碗盤上,夾肉的夾子跟筷子也不要再拿去夾生熟肉混用,以免汙染細菌;譚敦慈特別提醒,烤肉一定要烤全熟再吃,尤其是豬肉跟淡水魚一定要全熟,避免吃進細菌導致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發生。譚敦慈也分享她的減毒生活的5大基本原則:1、吃當季、當令食材2、少油、少鹽、少糖3、只吃原形食物4、不吃加工食品5、不吃生食【延伸閱讀:烤肉別忘了補充蔬果!譚敦慈教日常洗蔬果3秘訣】5.烤盤的清潔:在烤完蔬菜類食材後,譚敦慈會先把電烤盤的電源關掉,再用烤肉夾乾紙巾輕輕擦拭烤盤,把殘餘的油、調味料都擦掉;把烤盤擦乾淨後再開始烤肉類食材;而肉類食材烤完後烤盤會更難清理,她建議用烤肉夾濕紙巾輕輕擦拭烤盤,會比較好清理。她提醒因烤盤還是很燙,擦拭烤盤時千萬要小心別燙傷,也不要讓小孩子靠進烤盤,以免發生孩童燙傷的慘況。最後於烤肉完後需清洗烤盤,要等烤盤放涼之後才能洗,不能用刷子刷會破壞不沾塗層,用海綿搭配一般的洗碗精多刷洗幾次即可清洗乾淨。Q:烤肉若想搭配烤肉醬食用,有建議的烹調方式嗎?不管是肉類、海鮮,或蔬菜等天然食材,大家都喜歡刷上醬料烤過,讓香味四溢更美味。但譚敦慈不建議這樣的烤肉方式,她建議所有的食材都用原味方式燒烤、暫時先不要調味。若真的覺得沒有調味食不下嚥,她建議肉烤好後可用撒香料粉(胡椒粉、海鹽、辣粉)或沾醬的方式食用,這樣既不會有高溫燒烤變質的疑慮,食物也能更美味。烤肉沾醬料最好以大量抗癌及抗氧化的蔥、薑、蒜、洋蔥、水梨(磨成泥),少量醬油,適量的水調合稀釋,低鹽低鈉較健康;她提醒,鈉攝取越多,越容易有高血壓的風險。其中在醬料中加入「水梨」除了可取代糖健康提味,根據韓國學者的研究,水梨也有助於排泄有毒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讓烤肉的調味醬更清甜、減少對身體的健康。 她提醒,千萬不要打生蛋進去,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Q:烤肉的肉及海鮮,要怎麼處理及烹調?1.雞腿:因為雞腿需要煮比較久,譚敦慈建議先用水煮,烤肉時先放上烤盤烤,再開始烤其他的肉品及蝦子。烤肉前,醃製肉類時可以加紅酒醃製。根據國外研究指出,肉類經過高溫烹調會產生有毒物質「異環胺」,若事先用酒醃製肉類,可以減少八九成的有毒物質。2.香腸:烤肉不建議買加工肉品如熱狗、火腿、香腸等。但若真的想吃,在烤肉前,最好先用水煮過,可減少亞硝酸鹽、磷酸鹽的量,先水煮熟相常後再烤,也可縮短香腸的烤熟時間。譚敦慈說,根據農委會研究指出,吃1顆芭樂可解18根香腸的毒,她建議吃香腸時,可以一口香腸、一口芭樂搭配著吃;也可搭配木瓜、鳳梨,都能解香腸的亞硝酸鹽之毒;她也提醒,香腸不可與蕃茄香蕉含次級胺水果併食。處理步驟:(1)料理前可先用叉子或筷子把香腸的表面搓出許多小孔洞。(2)放進冷水裡煮至沸騰,可溶解出部分的硝酸鹽;煮熟後再把香腸拿去烤盤上烤,烤到有香味即可食用。3.肉片:在烤肉之前要先洗肉片嗎?對於這樣的疑問,譚敦慈建議,若不放心可把肉放至裝滿水的水盆中清洗,才不會噴的到處都是,洗完肉後要把流裡台清洗乾淨;若肉是買超市盒裝的的肉,則可以不用洗直接烤;豬肉一定要烤到全熟才能吃,否則容易會有寄生蟲,把寄生蟲吃下肚造成身體不適。Q:烤肉可不只吃肉就好,有建議搭配吃什麼水果嗎?中秋烤肉食材可不只有肉就好,還需要平衡一下,烤肉時建議搭配高纖水果,可以去油解膩、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促進腸胃蠕動,樂享美味之餘也能兼顧健康均衡。像是柚子、芭樂、水梨、蘋果,其中食用「水梨」有助於排泄有毒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在室內烤肉時,可以適量吃水梨來顧肺;「芭樂」富含維他命C、多酚類、類黃酮等抗氧化劑的水果可分解香腸、培根等加工肉品的亞硝酸鹽,吃1顆芭樂可解18根香腸的毒。而應景中秋節的「柚子」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他命C,還有滿滿的膳食纖維,在食用上則有禁忌,有服用降血脂藥、降血壓藥、鎮靜安眠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藥、抗癲癇藥更要特別注意並詢問醫師,不可與柚子一同時用!腎臟病友則要謹慎食用,因柚子含鉀量較高,腎臟功能受損會較難代謝過多的鉀離子。【延伸閱讀:柚子助消化解便秘但熱量不低 吃下整顆熱量高達500大卡! 有三種人要注意】譚敦慈的拿手料理「甘甜鳳梨啤酒蝦」烤蝦之前,可於前一晚事先醃製蝦時加入啤酒,為什麼要加啤酒?譚敦慈說,根據國外研究指出,肉類跟海鮮經過高溫烹調會產生有毒物質「異環胺」,若事先用啤酒醃製可降低60%異環胺,烤肉吃起來會更安心;鳳梨中所含的鳳梨酵素能使肉質變得更嫩,並減少糖的用量;怕麻煩的民眾,可用鳳梨啤酒來取代鳳梨。食材:啤酒、鳳梨、蝦、洋蔥做法: 1.把蝦子腸泥挑掉,放進碗中。2.加入自己想要的調味加進去3.把啤酒倒進去淹過蝦子,再切幾片鳳梨進去,醃一個小時。4.隔天烤肉時煮熟或烤熟就可以食用,做法簡單又好吃。她特別提醒,電烤盤是不沾塗層,盡量不使用容易刮傷烤盤的食材,蝦子的處理建議先把蝦頭跟蝦腳等尖銳處用剪刀處理掉,也不要使用檸檬汁、番茄醬、醋等酸性調味下去醃,容易與不沾塗層發生作用。以上這些中秋節烤肉的注意事項及小撇步你學會了嗎,今年在室內烤肉之前可以先看看譚敦慈教你的影片復習,讓你在室內烤肉也能減毒又安全的度過中秋連假。
-
2021-03-09 癌症.飲食與癌症
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癌症一直是眾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之一,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除了不良生活習慣、壓力等因素外,最常見的影響因素便是飲食了。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容易對身體帶來各種負面影響,累積下來不容小覷,究竟有哪些飲食習慣容易招來癌症?來看孫語霙營養師怎麼說!常見10大易增罹癌風險食物孫語霙營養師表示,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知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食物可分成十種,包括了有助滋養癌細胞的高脂肪食物;經過高溫炭火燒烤,容易產生「異環胺」強烈致癌物的燒烤食物;因食用油反覆高灣加熱,易產生「環狀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油炸食物;因霉變產生強烈致癌物「黃麴毒素」的發霉食物(常見如花生、玉米);因鹽漬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易在體內轉生成致癌物的鹽漬食物;含有「苯並芘」易導致食道癌與胃癌的食物(常見如燻肉、燻魚);常見添加防腐的硝酸鹽,易在腸道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的加工肉類;易引起口腔癌的檳榔;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的酒精;以及受農藥殘留或非法食品添加物(塑化劑)的汙染食品等。加工肉類應盡量避免攝取孫語霙營養師更進一步指出,像香腸這樣的常見加工肉類,在製造過程中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一旦在酸性環境中與乳酸菌作用,會產生強烈致癌物「亞硝胺」。不過依據台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亞硝酸鹽、硝酸鹽可用量以NO2殘留量計為0.007g/kg以下,業者若依照規格標準使用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造成健康危害。而不只是香腸,火腿、熱狗、培根、臘肉等加工肉品也都含有亞硝酸鹽,這些食物都應該減少食用頻率。紅肉攝取頻率建議一週3次紅肉也是注重養生的人常拿來比較的肉品,也就是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品,紅肉經高溫烹調會產生多達17種雜環胺,且煮得愈久或溫度愈高,形成的致癌物質雜環胺就愈多。以營養學的觀點,雖然大部分紅肉的脂肪含量高,高溫加熱後確實有致癌風險,但同時紅肉也含有豐富的鐵、鋅、維生素b1、b2、人體吸收利用率也高,只要適量食用、盡量挑選瘦肉的部位(牛腱、里肌等),攝取頻率以每周3次為限,還是可安心食用的。研究:愛吃甜食罹患大腸癌比例較高除此之外孫語霙營養師也表示,癌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吸收成為養分。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女性,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不吃甜食者多3倍,因此也建議若能避免不必要的甜食也應盡量避免。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07 新聞.健康知識+
使用氣炸鍋搭配這些「調味醬」易產生致癌物質,毒上加毒!
編按:【現在有許多人為了健康著想使用氣炸鍋,雖然氣炸鍋的確油脂比較少一些,但未必就真的比較健康。比如前些日子有研究指出使用氣炸鍋產生的油煙,竟是一般油鍋煎香腸產生的油煙的1525倍。而最近又有研究發現,氣炸鍋搭配某些「調味醬」竟會致癌。氣炸鍋平時最常拿來料理肉類食物,包括雞肉、魚肉,但你知道嗎?調味的順序大大影響了健康程度。大部份的人會先醃漬調味過肉類後再放入氣炸鍋,例如網路上熱門的氣炸料理「柚香蜂蜜雞翅」,就是先用柚汁、蜂蜜當成醃料,再進行氣炸。但是在高溫加熱之下,除了肉類會釋放異環胺、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之外,含有糖分的柚汁、蜂蜜也會有梅納反應而產生更多致癌物質。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本身也使用氣炸鍋,但他不會先處理雞肉或魚肉,都是等氣炸完畢之後再進一步調味。他也建議最好氣炸原形食物,因為市售的調理包大多已醃製好,含有大量調味醬,較不健康。】氣炸鍋因為比起油炸減少更多油量,近年來爆紅,成為許多想吃炸物又想兼顧健康的人的好選擇。但是氣炸鍋真的有比較健康嗎?答案可能超乎你想像!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長榮大學職業暨環境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平發現,如果沒開抽油煙機,又在密閉套房裡使用氣炸鍋,其油煙濃度是油煎烹飪的1525倍!而且就算有開抽油煙機,也比油煎時高出13.15倍。張振平指出,中式烹調的空氣汙染物風險高,其中碳烤、快炒時的PM2.5中含碳比值都高於車輛排氣,而油炸產生的PM2.5最多,濃度可達空氣品質指標(AQI)中的紫爆。另外,張振平也提醒,氣炸鍋產生的細懸浮微粒大多是PM0.3與PM0.5,研究指出PM0.3與PM0.5的肺泡沉積率高於PM2.5,對於呼吸道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無形油煙高,使用氣炸鍋要開抽油煙機張振平建議,所有烹調行為都要在開啟的抽油煙機下方進行。如果沒有抽油煙機,最好要在陽台或窗邊使用,而且後方排氣孔要對著戶外,以利降低室內油煙濃度。要是真的沒窗戶,在排氣孔外一小段距離掛一條濕毛巾,也可以吸附一些油煙,但效果不會很好。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呼籲,最好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除了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也可用除濕機使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維護空氣品質。韓國氣炸鍋測試,高溫加熱後被驗出致癌物質在追求苗條曲線的韓國,標榜無油烹飪的氣炸鍋,一直都是熱銷商品。不過,根據「陳文茜的世界周報」轉貼一則富比世新聞,近日調查韓國市面上10款氣炸鍋,會因為使用方式不當,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該測試顯示,經過200度高溫加熱之後,竟有4款氣炸鍋炸出的薯條,被檢測出含有超過歐盟安全標準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氣炸鍋單價並不便宜,依照智能功能、附串燒架或便當盒等等不同贈品,3000~8000元的都有,如今使用氣炸鍋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你知道嗎?氣炸鍋的原理其實不是「炸」氣炸鍋的英文是Airfryer(空氣炸鍋),因此原理其實比較像烤箱,氣炸鍋上方的加熱器產生高溫熱風,用熱對流的原理,高溫烘烤把食物的油逼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原本就帶有油脂的食物,如薯條、雞腿,不需要添加一滴油,照樣能將金黃酥脆的美食端上桌。因為傳統的油炸會添加油,氣炸鍋不用額外加油,所以如果你每周固定吃一兩次炸物的話,氣炸鍋的確會比較健康;但就是因為人性使然,我們覺得這樣很健康所以多吃一點沒關係,反而更常用氣炸鍋、更常吃炸物,結果依然吸收了不少熱量…無論什麼鍋,高溫加熱都會有致癌風險?《安心食代》專欄的營養師邦妮指出,人們以為無油、少油就對氣炸鍋放鬆戒備,但其實任何食物經過高溫烹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就會因為高溫加熱生成有害人體的致癌物質,越高溫或加熱時間越長,生成的有害物質就越多。一般來說,脂肪受熱溫度超過200℃,就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中的「苯駢芘」;肉類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調時,蛋白質就分解或變性而產生「雜環胺」,如炸雞;澱粉類含量高的食物,如馬鈴薯,經過高溫也會產生「丙烯醯胺」,這些高溫生成的化合物都是致癌物質的一種。氣炸鍋烹調蔬菜小心營養流失!「理想溫度」在這區間那就用氣炸鍋烹調蔬菜好了,蔬菜本身通常不含脂肪、蛋白質和澱粉,應該能安心了吧?但別忘了,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會因為高溫烹調而導致營養流失,所以如果想要吃進蔬菜的營養,好像沒有非使用氣炸鍋不可的理由,因為跟用烤箱烤蔬菜的結果差不多。營養師邦妮提醒,不是不能用氣炸鍋,而是要使用氣炸鍋時,溫度盡量控制在100~140℃,而氣炸鍋料理一開始是為了取代傳統油炸食物而生,所以像那些本來就含有大量油脂與澱粉的炸雞、薯條,吃多了還是會在人體留下多餘的熱量,恐怕會失去當初追求健康的初衷喔!
-
2020-10-02 養生.聰明飲食
享受烤肉避免致癌物上身 顏宗海:留意6原則烤肉也能很健康
中秋烤肉可說是應景的必備活動之一,將肉烤得微焦再塗上烤肉醬,外皮酥脆、肉質鮮嫩、香氣撲鼻的總讓人想一口接著一口。不過也得小心其中可能暗藏致癌危機,今天就讓專家來教大家如何享受美食的同時避開致癌地雷!避開烤肉首要致癌地雷:過度加熱、食物烤焦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想避開致癌地雷,最基本的觀念就是「避免過度加熱、避免食物烤焦」。像是油炸、油煎、大火快炒等方式溫度通常都相當高,火烤自然也排名在其中,這些高溫的烹調方式都容易使得食物產生有致癌疑慮的物質。 顏宗海醫師更進一步指出,像是牛、豬、雞、羊等動物肉類的蛋白質遇上高溫就容易產生異環胺,而油脂又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玉米、甜不辣等澱粉類食材則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些因為高溫烹調所產生的毒物,雖然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能夠百分之百證實對人體有致癌的危險,但以現有的動物實驗來看確實有致癌的疑慮。另外也要注意,烤焦部位雖然讓食材看起來更加美味,但這也是過度加熱的鐵證,其前述所提到的毒物含量自然也會更多。因此提醒民眾在烤肉的時候應盡量避免過度加熱,更要避免烤焦。 烤肉常見6大地雷,民眾多加留意除了食物過度加熱、烤焦,顏宗海醫師也指出各種常見的NG情況。像是許多民眾在烤肉的時候,常見大魚大肉卻忽略了蔬菜水果攝取的情況,如此的飲食行為即便只有一天也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 不少口味較重的民眾,烤肉前會先以醬料醃過,或在烤肉時邊塗醬料,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造成鈉含量超標使得身體鈉鉀失衡,也容易使食材更容易烤焦進而吃下前述所提到的毒物。 另外,烤肉時也常見不拘小節,生食、熟食放一起的情況,這樣的行為容易讓生食的細菌混入熟食當中出現交叉污染,輕者可能出現腹瀉等不適,重則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除此之外,肥肉、雞皮等脂肪較多的食材,在燒烤時除了容易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也容易有吃下常見於油脂部位的脂溶性戴奧辛等疑慮。 雖然不常見,但也還是出現過有民眾因為天氣因素不佳等原因,選擇在家中、車庫等通風不良的場地,卻依舊使用木炭烤肉的情況,這樣的行為則容易出現一氧化碳中毒。這些行為都是民眾較容易忽略的NG地雷,應多加留意。 避開NG行為,聰明烤肉更健康!不過顏宗海醫師也表示,指出這些常見地雷並不是要掃興,而是要提醒大家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留意身旁的健康風險疑慮,讓偶爾為之的烤肉活動更加健康。 避免食物過度加熱、烤焦產生致癌的疑慮,烤肉時建議離大火遠一點,以小火慢烤方式進行。也可以先用鋁箔紙包起來或切成薄片再烤,如此受熱較平均。而像是雞腿、雞翅、大蝦、螃蟹等較慢熟的食物也可以先用水煮的方式煮熟再烤,如此也更有利省時。這些方式都有助於避免食物烤焦。 避免大魚大肉、營養不均衡造成身體負擔,在烤肉的同時可以用2:1蔬菜包肉的方式進行,不僅增加口感、解膩、蔬菜的纖維也可以避免過量飲食造成身體負擔。飲料則建議可以無糖綠茶取代啤酒、汽水等。 塗抹醬料的時機可以選在肉烤好的時候再進行塗抹,並且避免先以醬料醃漬,或者可以用天然的蔥、薑、蒜、洋蔥調味,如此便有利避免鈉含量超標、肉容易烤焦。 在烤肉的時候可以多準備容易以顏色或形狀辨別的容器,如藍色放生食、紅色放熟食等方式分放,如此有助於生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的情況出現。 在吃肉類的時候,可盡量先去除雞皮、肥肉等部位,如此可以避免吃下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或戴奧辛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的疑慮。 如果遇上天氣不佳或沒位子烤等情況,在室內、車庫等通方較差的地方烤肉,應以電烤盤等方式進行,切勿使用木炭烤肉,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28 養生.聰明飲食
中秋烤肉 弘光科大營養系師生教用錫箔紙烤但勿搭酸物
中秋節烤肉活動多,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助理教授王涵,帶著學生設計一套健康烤肉法,教民眾挑選肉類、自製獨特的低鹽味增烤肉醬汁,搭配蔬菜、喝無糖綠茶飲料,善用鐵盤、錫箔紙燒烤,避免把燒焦的食物吃下肚;而用錫箔紙烤時,切勿搭配到酸性物,避免溶出鋁。王涵表示,烤肉時高溫加熱,油脂高溫氧化產生的「過氧化產物」及木材燃燒的煙燻產生的致癌物「多環芳香烴」,都是烤肉危害健康的因素;高蛋白的食物在高溫加熱,尤其是燒焦的部位,會形成「異環胺類」致突變物,她建議在烤肉時,盡量遠離火源,避免油脂滴落炭火產生的煙霧,也善用鐵盤、錫箔紙等器具,才可以減少這些危害物質的攝入量。「錫箔紙霧面的在外面,以亮面的盛接食物。」王涵說,錫箔紙霧面吸熱效果比較好,比較容易烤熟食材,可以減少燒烤時間,但是很重要的一點,錫箔紙一定要避免接觸到含有酸的東西,避免加熱溶出鋁吃下肚。市面上的烤肉醬大都含有檸檬酸,如果使用錫箔紙,則可以烤熟後再塗醬。食材不能在常溫放太久,食品危險危險溫度帶為5到60度,若食物儲存於危險溫度帶時,不可以超過4小時。如果要烤香腸,建議先用水煮、蒸或微波爐加熱再燒烤,避免烤焦也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攝入量,肉片儘量切薄一點,減少燒烤時間;王涵強調,吃肉的同時也要多吃蔬菜與水果等富含植化素、纖維及維他命C的食物,飲料則建議搭配無糖的綠茶,這些方法都可以降低毒性物質的形成。營養系學生也示範利用肉片,變換出多種的吃法。大四學生陳奕翔說,烤肉時盡量選用里肌肉片,五花肉比例要少,才能避免吃下過量的油脂,建議在肉片裡面包各種自己想吃的蔬菜。他們選用甜椒、玉米筍、四季豆、韭菜花、香菜、香菇及芹菜等食材,包在肉片內,燒烤時蔬菜的水分鎖在肉片中,吃起來多汁美味,且增加蔬菜攝取量,減少身體的負擔。師生也研究調製出來低鹽烤肉醬料,大四學生蘇資甯說,市面上的味增鈉含量太多,他們特別購買鈉含量少一半的特製味增當基底,加入味醂、米酒、日式和風醬與芝麻油調製,薄薄的在肉上塗一層,吃起來美味又健康,要注意「千萬不要看到肉片白白的,就猛涮醬汁。」
-
2020-09-27 養生.聰明飲食
烤焦剝掉放心吃?專家:避免3個烤肉致癌風險壞習慣
隨著環保、健康意識抬頭,不少民團倡議中秋節別再烤肉。但在平淡又苦悶的生活中,佳節烤肉團聚,已成為潤滑生活的必備儀式。在儀式感與健康之間,仍可透過一些撇步趨吉避凶,既可滋潤生活也能守住健康。秋分已過,中秋將至,身體開始要適應節氣的變化。由夏入秋是養生保健的關卡,我們也請來中西醫為你的健康把關。烤肉帶來的健康危害,近年國內外研究結果愈來愈明確。當油脂遇上高溫易產生多環芳香烴(PAHs),蛋白質遇上高溫則會產生異環胺(HA)、澱粉遇上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這三類物質皆是動物實驗顯示具致癌風險的物質。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碳火在燃燒時也會產生細懸浮微粒、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等物質,烤肉時不只會接觸到上述三種毒物,同時也會吸入有害的空汙物質。專家建議,想要趨吉避凶,烤肉時必須要把握「烤得剛剛好」的原則,才能降低致癌風險。以下三個壞習慣,會讓烤肉產生毒物,應盡量避免。1.喜歡讓油脂滴落木炭、吱吱作響肉類遇高溫、油脂滴到木炭會產生揮發物多環芳香烴(PAHs)。烤得越久、毒物量愈多,與肺癌相關。顏宗海表示,不管烤肉或是油炸,只要是高溫烹調,都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增加罹癌風險。烤肉最常被提及的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係指油脂接觸到攝氏100度高溫後產生的揮發物質,烤肉時除了肉品本身的油脂會產生,油脂滴到木炭時也會產生。隨著烤肉的時間增加,多環芳香烴的含量也會增加,根據2009年國外研究碳烤時間對豬肉PAHs含量的影響,結果發現碳烤前豬肉即含每公斤106.8微克的PAHs,經過碳烤2分鐘、3分鐘、4分鐘,PAHs類型中無論是弱致癌物、中致癌物、高致癌物都顯著增加,且隨著碳烤時間愈長,增加的量愈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徐上富表示,多環芳香烴以「吸入性」為主,依研究顯示多環芳香烴容易引發肺部的上皮細胞病變。2.喜歡吃烤焦的肉類、覺得比較香蛋白質遇上高溫會產生異環胺(HA),與胃癌、大腸癌相關。即使去掉烤焦處也不建議吃。顏宗海表示,肉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若遇上高溫,特別是烤焦時,食物會含有高濃度的異環胺。即使去掉烤焦處,周邊部位恐怕也已含有高濃度異環胺,不建議食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方冠傑表示,異環胺與腸胃道的癌症有關聯性,如胃癌、大腸癌等。避免食物烤焦,針對較難熟的食材,如雞翅、雞腿、豬排等,建議先汆燙後再烤,表皮呈現黃金色時,就可以直接食用。3.常把澱粉類食物烤焦澱粉食物遇上高溫會產生丙烯醯胺,經動物實驗有致癌風險。丙烯醯胺產生的原理是食物中的還原醣與游離胺基酸,即天門冬醯胺,接觸到高溫,如油炸、烘焙、烘烤就可能產生。高溫烹調時間越長,產生丙烯醯胺數量愈多。因此,丙烯醯胺常見於洋芋片、烘焙咖啡豆、黑糖、杏仁果、薯餅、薯條、油條等,根據國外研究,吃下0.94毫克的丙烯醯胺後,蒐集72小時內排出的尿液分析,約六成的丙烯醯胺會被人體吸收代謝,並經由尿液排出。顏宗海表示,目前經動物實驗會造成甲狀腺腫瘤、肝臟腫瘤、卵巢腫瘤等,不過尚未有人體試驗的確切致癌結果,建議盡可能少吃。如何避免毒害?●選通風處烤肉、或用電扇增加風流動。●食材當天烤完最好,別再放回冰箱。徐上富表示,避免烤肉時吸入過多的煙,最好將烤肉架設置在戶外通風處、半露台,烤肉當天若沒有風,建議戶外接多支電風扇增加風的流動。若不怕烤肉時掃興,也可以在等待烤肉時,配戴口罩,避免吸入有害的煙。方冠傑說,每年中秋節過後都會出現大量腸胃道不適的患者,多與吃到不潔或不熟的食物有關。碳火的溫度較難控制,若整塊生肉直接下去烤,常常會發生外皮烤焦,裡頭仍滲漏血水的情況,加上處理食材時,常會生熟食交叉汙染,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弧菌等感染的案例比比皆是。顏宗海提醒,食材的準備最好依照每個人的食量做評估,烤肉食材多放在常溫,不建議沒有烤完再放回冰箱內,最好當天吃完,食材新鮮才能吃得健康。中秋佳節是難得的年度家庭聚會,烤肉偶一為之也希望能烤得盡興,不過健康烤才能沒有負擔。健康烤肉5習慣1. 烤盤取代烤網烤網改用烤盤,或用鋁箔紙包裹食材,避免油脂直接滴到木炭。2. 蔬果多於肉類蔬果準備量要比肉類的準備量多出一倍。3. 難熟食材先蒸煮避免怕不熟而烤太久焦掉。4. 烤熟再塗醬料邊烤邊塗醬料會增加烤焦的風險,鈉含量也會過量。5. 減少加工食品如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加熱後就會產生致癌物亞硝胺。資料來源/顏宗海
-
2020-09-22 養生.聰明飲食
烤香腸+烤魷魚為何不行?顏宗海教中秋烤肉健康9技巧
●香腸等加工食品,水煮熟後再烤;瘦肉或雞肉剝皮後烤●室內烤肉,使用電熱鐵板燒烤較安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烤肉一定要搭配蔬果、無糖綠茶「一家烤肉萬家香」,烤肉已成為中秋佳節的全民運動,也是秋冬時節親友聚餐常見的飲食方式。許多研究已證實,高溫燒烤烹調食物,易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PHA)、異環胺(HA)及丙烯醯胺(AL)等致癌物,一旦烤肉吃過量,恐導致大腸癌、乳癌、肺癌等癌症發生,吃太多肉食也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中秋佳節烤肉香,許多人都愛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建議,可以善用烤肉的小技巧,搭配食用蔬果、無糖綠茶,或改以低溫烹調,如清蒸、水煮等方式代替烤肉,就可以吃得很健康。食材要新鮮 生熟食分開處理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院長張介信提醒,在烤肉時,切記須注意食材的新鮮度、生食熟食需分開處理,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物,並落實勤洗手。高溫烹調食物,許多致癌物質即開始產生。顏宗海強調,在戶外通風處烤肉最適宜。烤肉燒炭時會產生一氧化碳,肉類及油脂高溫加熱易產生致癌毒物,若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的量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分毒素最多,最好不要吃。含硝酸鹽加工食品 別跟海鮮一起吃國人愛吃烤香腸、熱狗等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加工食品,顏宗海說,這類食品經高溫燒烤,會產生可能致癌物質亞硝胺,要少吃,更不要與富含胺類的魷魚、秋刀魚、干貝等海鮮同時食用,以避免亞硝胺合成。顏宗海指出,香腸等加工食品可以低溫烹調,水煮熟後再烤,刞亞硝胺的生成會大幅減少。顏宗海建議,烤肉時掌握以下9技巧,可以吃得更健康。1.搭配一鍋蔬菜湯或生菜沙拉食用,泡一壺無糖綠茶,吃柚子等水果,以供給足量的維生素C、纖維質及抗氧化的解毒物質。但尿毒症患者,要限制食用生菜沙拉及水果。2.炭火升起不冒煙時,再把食物放上烤肉架,慢火烤較安全,可避免肉類受煙汙染且熱力較均勻。3.肉類沒有先醃過,不要邊烤邊刷醬料,最好在烤熟後再沾少量醬料食用,較健康。4.烤肉沾醬料最好以大量抗癌及抗氧化的蔥、薑、蒜、洋蔥,少量醬油、糖,適量的水調合稀釋,低鹽較健康。5.不易烤熟的食物,可先水煮熟再烤,如雞翅、雞腿、大蝦、蟹等。以減少高溫致癌物質及焦黑產生。6.用鋁鉑紙包起菜及肉來烤,如此食物受熱平均易熟,加上蔬菜可減少肉類高溫暴露,同時可提供抗癌物質,但要注意醬料應待食物烤熟後再塗抹。7.生食熟食要分開處理,使用不同碗筷刀板,以免汙染細菌,但一定要烤熟再吃,避免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發生。8.選用瘦肉或雞肉剝皮後烤,以避免肥肉、雞皮等燒烤時,抗生素殘留、油脂滲入食用肉中,增加毒素的攝取。9.在室內烤肉,使用電熱鐵板來燒烤較安全,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
2020-07-20 養生.聰明飲食
高鈣牛奶更營養?無香料優格好健康?食品標示的3大地雷,你看懂了嗎?
加工品陷阱多,添加物會耗損營養素,加速老化!經常減肥的人一定都聽過,想吃零食就選蒟蒻干吧!因為廣告標榜它熱量低又高纖具有飽足感……。事實上,蒟蒻干可以做成這樣子,一定加了10項以上的添加物,我們常說化學添加物的東西就形同等於藥物,它是不能留在身體裡面的,必須透過肝臟和腎臟代謝掉,而在代謝這些東西不只是把它排出去這麼簡單,這個過程會耗損掉你很多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才有可能代謝成功。所以我常講的,現代人營養素沒有開源,又沒有節流,包括飲食作息,或吃很多要耗損身體僅存營養素的加工品,到最後身體負擔就會變得非常大,甚至加速老化。因此,為了避免吃下更多莫名其妙的添加物,買東西時一定要仔細看背後的成分標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食物含有多少熱量、蛋白質、脂肪?又含有哪些營養素?很重要嗎?不管是不是在減肥,學會看食物的營養成分標示,不僅可以遠離食安風暴,還能減少衰老、罹癌的危機!記得,不要只看總熱量,一般來說,越是垃圾食物,它所標示的每份單位越小,以洋芋片為例,通常會標示「本包裝含4份,每份含……」所以,如果一次會嗑掉一整包的餅乾,你就必須將熱量乘以4份。除了看熱量,還要記得看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像是1克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皆乘以4大卡,1克的脂肪乘以9大卡,所以,如果有3克的油,就會有27大卡的熱量被吃進身體裡!總而言之,不要靠想像力,不被廣告牽著走,看成分、營養標示,懂得區分何謂加工品,比較加工品的可怕,那麼不能攝取加工品的理由已經非常清楚,大家就知道「第一不」的重要性了!不看成分標示,吃錯食品就「肥」大了!以下是大家常買的3組食品,可以自我檢視,是否會看營養成分標示,看哪一個會是相對健康的呢?CASE 1 想吃餅乾時,你會選哪一個相對健康呢?首先,比較都是100克,就算上述B海苔米果一次全吃完(因為本包裝含4份,一份20克)也吃不了100克,整包相當於多吃一碗飯(幾乎沒有油),加上一點調味料,添加物很少。A洋芋片,如果也同樣吃80公克(必需自制力很好,因為本包裝有500克)雖然總熱量多了80大卡,感覺沒有差很多,但是相當於3/4碗白飯+1杯30cc的油+多到嚇死人的添加物(就像藥物一樣,必需在肝、腎代謝)。CASE 2 鮮奶VS.高鈣鮮奶,哪一個才健康?一般民眾聽到「高鈣」鮮奶,一定誤以為比鮮奶成分好,但食品法規上,只要有添加物,政府就定義為調味奶,而不是屬鮮奶類,這樣的產品,廠商很愛製造一方面民眾因為錯誤資訊,誤以為健康所以很愛買,另一方面既然歸類調味乳,廠商不需100%鮮奶,可以加奶粉、糖、一大堆的添加物、香料等,成本降低很多,保存時間往往也比鮮奶長,但是營養價值相對鮮奶,差很多!CASE 3 真假優格,你能分得出來嗎?民眾容易受討喜漂亮的廣告包裝影響, B原味活性發酵乳瓶身印有鮮奶優酪(背景還有一個大大的純字),就會自動聯想,100%純鮮奶,加上還印有無香料、無色素又是0脂肪,就以為一定很健康,其實不然,一定要看成分標示,A原味無糖優格才是只有100%生乳、乳酸菌,值得攝取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和B對照, 一看成分就知道:加很大!含糖、生乳比例低,添加成本低的奶粉,還有一堆的增稠劑,以創造濃稠口感,而不是真的全靠乳酸菌發酵!烘烤類製品藏著2大惡魔,不只變胖、還會老化發炎、致癌!1. 高溫烘烤:產生大量自由基,加速身體老化!此外,烘焙食品常摻有大量的植物奶油、人造酥油,再經攝氏150度至200度以上高溫烘烤,才能有香噴噴、酥脆的效果;這一口吃下去,不僅是熱量問題,高溫烘焙除了會破壞食材的營養素,更產生很多自由基,加速身體發炎、老化。2. 釋出毒性物質:直接破壞身體機能,致癌性超高!①丙烯醯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再度建議民眾應減少攝取薯條與洋芋片,主要是這一些食物中都含毒性化學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首先,在食物學原理、食品加工裡有個化學反應:「Maillard reaction(梅納反映)」,是非酵素之「褐變反應」。它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碳水化合物之一種)與胺基酸/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其結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包括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②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20種最常見的胺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胺基酸,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時,天門冬醯胺可與還原糖或羰基在食物中反應,生成丙烯醯胺,後者常在薯條、薯片、烤麵包等烘烤食品中出現。因此消費者要特別注意以下2點:A. 對炸的或烤的食品要金色、淺黃色,不可為棕色的,顏色愈濃丙烯醯胺愈多。B. 避免於炸烤前於食品上沾上糖粉或糖漿。③多環胺類/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或HCAs):肉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富含胺基酸,在高溫(150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這正常產生的物質。只是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會導致更多異環胺的生成,甚至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烹調溫度從200度升高到250度之間增加了3倍HCAs的含量。多吃糖會導致脂肪堆積與不易分解代謝!為什麼不要喝含糖飲料?首先先解釋「醣」與「糖」的不同?簡單來說,分子結構大小與複雜程度的不同!「糖」是「醣」的一種,醣=碳水化合物=多糖!醣(C6H10O5)n 的5大基本特性:①無甜味。②不溶於水。③不能直接通過細胞膜,因此不可直接被吸收,從食物來的澱粉(多醣)和雙醣,都需要經由人或動物體內的腸道酶(酵素)將其分解成單糖,才能被腸道細胞吸收,才可被細胞利用。④常見的有澱粉、肝醣(人體內儲存醣類的主要形式)、纖維素等。⑤醣類還會與身體內的蛋白質、胜肽、脂肪透過化學反應,鍵結成具備有其他重要生理功能的複合醣類。現在大家就知道,醣類很重要,不是只有熱量、能量的功能,可不是越少越好,請不要再把「醣類」視為敵人,也該知道為什麼採用「不碰澱粉」減肥法的民眾,最後會損及健康的原因吧!單糖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其結構是醣類中最簡單的(CH2O)n,從結構就明白,醣類為什麼又稱為碳「C」、水「H2O」化合物的原因了!單糖是糖分子內含有碳原子的數量來分類。通常含有3∼7個碳原子,一般人最熟知的是六碳糖類: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單糖直接吃就具有甜味(如果把蔗糖的甜度當作1,果糖大約是1.5∼1.7倍,葡萄糖約是0.7 倍)雙糖當然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直接吃也有甜味。是由兩個單糖經縮合反應去掉一個水分子而成。常見的雙糖有:蔗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組成,乳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半乳糖組成,麥芽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葡萄糖所組成。雙糖直接吃也有甜味所以這裡所說的不要喝含「糖」飲料,所指的糖就是吃起來直接會甜的單糖和雙糖!這些小分子的糖容易造成血糖的高低起伏,引起胰島素的過量分泌,長期產生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阻抗、不敏感,導致脂肪的堆積與不易分解代謝的結果!一定要少吃高果糖糖漿!常見手搖飲料店,調配冷飲,加入透明液狀的糖漿,就是高果糖糖漿,製造高果糖糖漿,現在多用玉米澱粉(特別是基因改造的玉米澱粉作為原料,更大大降低成本)透過酵素轉化而來,因此又稱為高果糖玉米糖漿,大部分用做飲料調配的高果糖糖漿成分比例為55%果糖及42%葡萄糖。過去認為使用果糖代替蔗糖(砂糖),相同甜度下可以減少糖分使用,就減少熱量攝取,其升糖指數也很低,認為果糖在預防及控制糖尿病上較佳。如今已被挑戰!現代科學、醫學研究發現:果糖是不會醉的酒精(會造成脂肪肝、肥胖及成癮性),易造成代謝紊亂,更容易造成慢性疾病、糖尿病!最新的統計顯示,高果糖糖漿甚至干擾肝臟尿酸的代謝,造成血中尿酸的升高,提高果糖攝取量,痛風機率也會提高。高果糖糖漿其可能的健康傷害日漸明確。(另外,當大家聽到這邊,就會開始問我,那蜂蜜、楓糖……等有沒有比較好,我可以告訴大家,直接吃起來會甜的,對健康都沒有太好,不要再想盡辦法找理由吃糖了。)蜂蜜裡的糖(因已經由蜜蜂的唾液中的酵素分解)是直接以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構成,可以為人體直接吸收,所以比砂糖(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楓糖是由楓樹木質部汁液製成的糖漿,主要成分為蔗糖和水。延伸閱讀: 雙親失智 差點拖垮銀行經理家庭●書籍介紹頂尖營養師教你吃出瘦子體質【暢銷修訂版】:1分鐘學會「4321黃金餐盤」飲食,啟動身體的年輕基因,5週腰瘦3吋!作者: 林佳靜 出版社:蘋果屋 出版日期:2019/05/31作者簡介林佳靜/最多名人信賴的營養師!‧生化代謝暨功能性醫學、分子矯正營養學(orthomolecular nutrition)暨營養治療研究、運動營養。‧歷任聯欣/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產品研發顧問/VIP門診資深營養師‧樂活診所醫療研發顧問/資深營養師‧競技、運動團隊(台啤、兄弟象)營養執行顧問/專業講師‧中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養師/教育訓練講師
-
2020-05-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平均每天41人確診大腸癌! 醫師說這項檢查一定得做
80多歲的阿祥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過5年再度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警覺性高,積極追蹤,透過液態切片定期篩檢及早發現轉移並切除,防患於未然。 大腸癌復發程度可分為三種等級:低危險、中危險與高危險。臨床經驗上,約有2成的病患屬於高危險復發機率等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表示,手術或化療,甚至標靶治療結束後,並非代表完全痊癒,研究顯示整體大腸癌治療後兩年內復發機率高達40%,即使治療後第五年的再復發率仍有5%。監控癌細胞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王輝明說明,過去透過大腸鏡影像觀察癌細胞,受限於影像解析度,0.5公分以下的腫瘤幾乎難以察覺,恐有耽誤治療時機之虞;組織切片(Tissue Biopsy)以侵入性手術取得腫瘤組織後進行基因分析,由於僅取得部分組織,無法了解整體癌細胞的變化,加上腫瘤體積有限,要多次取得檢體的困難度較高,對於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追蹤大不易。 隨著技術發展,目前已可透過抽血取得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檢測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準確率可達98%,一旦發現患者血液數據異常,醫師即可安排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早治療,將癌細胞對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自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1年成為年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平均每天約有41人確診大腸癌。王輝明指出,環境致癌物污染,如農藥、重金屬、戴奧辛、黃麴毒素經由食物鏈大量累積在動物性飲食,加上動物性飲食高溫燒烤,150度兩分鍾即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異環胺致癌物,而過度動物性飲食是讓罹患大腸癌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 由於大腸癌初期無症狀,真的出現糞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又常會誤認為是痔瘡或便秘,因此延遲就醫,五年存活率從初期的近9成直落到四期的2成以下。 一般高復發危險群的病患,王輝明建議,在治療後的頭兩年每三個月追蹤一次,第三年開始每半年追蹤一次;而目前政府提供50-74歲者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可檢測出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倘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飲食上偏好油炸燒烤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及早檢測,才能達到真正的上醫治未病。延伸閱讀: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
2020-01-06 癌症.飲食與癌症
氣炸鍋用錯恐致癌?專家解析聰明吃就不用太擔心
前幾天文章在網路媒體上盛傳,《氣炸鍋用錯溫度恐致癌!專家:2類食物別放》讓很多朋友緊張兮兮地跑來問我,氣炸鍋是不是真的有這麼恐怖。韋恩身為能吃就是福的教主,給他們的回答一律是,~不吃飯不就不會致癌了~(誤),聰明吃就不用太過擔心。韋恩自己很早就買了一台氣炸鍋,覺得它相當好用,尤其是每次看到炸後下面的接盤滴下了深深一層油,感覺就很有成就感,然後同時心理的罪惡感也會大大的下降,深深感動於氣炸鍋真是個好發明。氣炸鍋的原理其實是利用熱空氣加熱食材,所以我自己覺得其實跟烤箱的效果相當像,只是它又加強了熱空氣在內部的循環,讓表面水分快速蒸發,所以又接近了炸的感覺。我自己覺得,如果食物本身的含油量越高,氣炸出來的感覺會越近油炸的感覺,相當美味。 那麼,媒體說氣炸鍋用錯溫度恐致癌,以及2類食物 (加工食物及蔬菜) 別放,到底有沒有那麼恐怖呢? 其實上,所有的食物都一樣,是沒有絕對的安全的,一切健康風險都是相對的。 這些問題不是只有氣炸鍋所獨有,只要是加熱烹調,就會有受熱產生致癌物的風險,也會有營養價值的問題,所以把問題只指向氣炸鍋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誤會。所以如果誤會說不要使用氣炸鍋就沒事,而改用其他也許風險更高的烹調方式 (比如說油炸),那就大大的搞錯了。所以懂得這個原理,底下這些論點大家應該就會心裡有數了:氣炸鍋高溫產生致癌物?只要是烹調,就會利用溫度(生菜與沙西米除外),只是因為烹調手法與加熱介質有別,所以食物達到的溫度也有所不同。熟食我之前就介紹過,可能是人類演化的關鍵【吃肉這項原罪 】,連受過訓練的黑猩猩都愛吃熟的,熟食的優點是一方面可以殺死病菌,一方面讓食材變得比較好消化。但是一方面食材過度加熱,確實也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化學反應,產生影響健康的風險因子:=肉類(蛋白質)的過度加熱,會產生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 HCAs)、多環芳香烴(PAH),都是可能的致癌物。澱粉類食材(碳水化合物)的過度加熱,在120度開始,而在160度以上更劇烈的產出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也是一種可能致癌物,所以薯條、洋芋片、咖啡、黑糖等等之前受到嚴重的關切。=胺基酸與單醣加熱後也會進行其他梅納反應,梅納反應會產生很複雜的分子產物是很多烹調的香氣與顏色的來源,但是其中一部份產物也被懷疑有致癌的可能。廣義上來說, 丙烯醯胺也是梅納反應產物之一員。=油脂的過度加熱,使其在高溫下也會裂變產生過氧化物與自由基,也都是可能的致癌物。而最近還有些新的油脂反應產物受到關注,那就是縮水甘油 (Glycidol) 與3-單氯丙二醇 (3-MCPD) ,當食物中含有脂肪及鹽加熱後 (200℃以上) 會產生縮水甘油與3-MCPD及其酯化物,尤其是棕櫚油或含植物油食品如巧克力抹醬等加工食品特別受矚目。氣炸鍋的維生素破壞?大部分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C等等,都會受到高溫的破壞,所以過度加熱會讓食物的營養流失。過度加熱其實不僅限於氣炸鍋,其他烹調方式也有可能,而且某些烹調方式時間過長,對營養的保存也是很不利的。氣炸鍋不適合加工食物?加工食物大致上來說,可能是指許多半成品,比如說冷凍薯條或雞塊。的確食物一再重複加熱,對營養保留是不好的,也有可能產生很多不良的副產物,但這也不僅限於氣炸鍋而已 ,像很多食物標榜先炸再烤 ,或是先烤再滷等等,都會產生很多化學反應,我常常都覺得是過度加工了。所以綜合以上原理分析,其實大家應該可以了解,食物過度加熱的確是不好,但是這道理不僅僅是只有應用在氣炸鍋身上而已,對所有的烹調方法都適用。以目前普遍使用的烹調方式來說,烹調溫度的高低我認為應該是:水煮(70 ℃ ~100 ℃ )
-
2019-11-27 養生.抗老養生
排毒光流汗、上廁所還不夠! 再教你5招清出身體裡的廢物
人體包括吃的、喝的、呼吸的或是皮膚接觸的,都有機會碰到「毒」,因為「毒」就存在我們的四週環境當中,像是受到污染的空氣及水,含有化學物質的加工食物、含有殺蟲劑及除草劑的農作物及含有重金屬的海鮮等,甚至是抽菸、二手菸及喝酒等對身體來說,無疑也都是毒害。然而,比較常被忽略的就是食物經處理及烹調後所帶來的毒害,像是醃漬物,包括豆腐乳、豆瓣醬及臭豆腐等,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受到黴菌污染,進而分解出黃麴毒素,其為肝癌的主要致癌物;而雞、鴨、魚肉如果用高溫去油炸或燒烤,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導致大腸癌及乳癌;炸薯條及洋芋片,澱粉類的食物經高溫油炸之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增加罹患膀胱癌的機會。在所有的毒害污染物質當中,又以環境荷爾蒙物質占最多,包括塑化劑、雙酚A、世紀之毒戴奧辛、多氯聯苯、DDT、壬基酚及有機氯農藥等,這些物質存在大自然中不易被分解,多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干擾身體內分泌系統,造成生殖性的危害。 想要排解身體內日累月積,不妨試著從這5件事開始著手:1. 立即停吃,阻斷「毒的來源」若要減少吃入環境荷爾蒙物質,就不要吃高油脂的食物,包括雞皮、鴨皮及內臟等,在阻斷「來源」之後,人體經由2、3天的代謝,就可以將大部分的塑毒排出體外。2. 慢性病患定期檢查肝腎功能要維持腎臟的功能、降低負擔,必須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物。所以,如果本身肝臟及腎臟功能就不好的人,對於藥的使用,就要更加小心,必要時需要做適度的減量。3. 多吃高纖蔬果要讓肝臟保持良好的解毒功能,應克制飲酒,人工添加的食品少吃,多吃天然食材及當季盛產的蔬果。還有要多吃高纖維蔬果、五穀雜糧及豆類,可以有利排便,減少宿便的機會,避免毒素又被腸胃道吸收回去;此外,高纖維蔬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修補受到毒性傷害的細胞,可說是一舉二得。4. 多喝水,幫助腎臟代謝因為人體吃下大量的動物性蛋白,最後的尿酸及尿素氮等廢棄物,都需要由腎臟排出體外, 對腎臟是很大的負擔,因此盡量多喝水,才能幫助腎臟代謝。5. 多運動,幫助皮膚排毒平時要多運動,可以幫助皮膚代謝出更多電解質鹽分及尿毒等毒素。 延伸閱讀: 體內毒素!內毒、外毒怎麼來? 8大警訊,排毒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