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焦慮
共找到
2261
筆 文章
-
-
2020-11-29 科別.耳鼻喉
預防眩暈復發 耳鼻喉科醫師:減輕壓力、秋冬注意保暖
眩暈發作起來,嚴重時讓人根本下不了床,一步都走不穩,大暈狂吐,痛苦得不得了,輕微的也會讓人心煩意亂,工作、社交大受影響,恨不得能有神醫神藥,可以把症狀瞬間治好。可惜現實生活中,眩暈的治療並沒有那麼單純,因為其成因複雜,僅有部分人能快速見效,許多病人還是要耐心回診、服藥,更重要的是維持正常作息、減輕壓力,秋冬要注意保暖,才能減少復發機會。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楊庭華表示,引起眩暈的內耳疾患有多種成因。例如常見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石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在治療方式上就各不相同。1. 耳石症施以耳石復位術,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移出耳石。以耳石症為例,耳石器官與半規管處在相鄰的位置,半規管開口雖小,掉落的耳石還是可能會進入半規管,如果量多聚集成團,在特定角度的運動下,就會造成眩暈。耳石團可能隨日常活動震盪而漸漸散開,使眩暈症狀好轉,但若症狀持續就需要施行耳石復位術,在醫師引導下,利用重力和姿勢變化,讓耳石移出半規管,效果相當良好。楊庭華表示,部分病人可能一次見效,但多半需要重複數次,所以在門診施行外,也會給病人衛教單,回去在家人陪伴下做較為簡易及安全的復位法,通常兩周到一個月內症狀可消除。2. 前庭神經炎症狀嚴重常需臥床,需藥物控制與平衡復健運動。前庭神經炎是內耳性眩暈當中症狀最嚴重的。由於平衡神經功能嚴重異常,剛發生時病人的暈與嘔吐都十分強烈,多半躺在床上不能動,就醫時常常需要出動救護車。這樣的症狀可能持續數日方才漸漸改善,當下只能採用支持療法,病人盡量臥床休息減少動作,並以藥物減輕眩暈與嘔吐的發生。楊庭華表示,前庭神經炎的恢復主要依賴中樞神經系統的各種代償機制,包括視覺及本體感覺的協助。長期來說,多半能回復正常生活,但也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在動作中感覺到短暫的失衡或眩暈。平衡復健對於前庭神經炎的康復有很大助益,所以只要過了臥床期,就要趕快開始做平衡復健,這也能加快平衡的恢復。平衡復健要由簡而繁,由慢而快,不要操之過急,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除了基本的平衡復健體操之外,騎腳踏車、打球,都是很好的平衡復健活動。3. 梅尼爾氏症調適壓力、限制鹽分攝取、避免特定食物、改善作息。梅尼爾氏症約佔內耳性眩暈的一成,臨床表現為眩暈伴隨有聽力症狀,而且症狀常會隨時間波動。比如早上聽不清楚,耳鳴比較大聲,比較暈,但可能到下午又變好一些。梅尼爾氏症被認為與內耳的內淋巴水腫相關,治療亦有用利尿劑去消水腫的方式。病人若有壓力過大、焦慮、睡不好等問題,會惡化眩暈及聽力症狀,這時也可能需要抗焦慮的藥物。其他口服或耳內注射藥物的方式,可由醫師視病情適時給予治療。不過藥物只是治療的一環,楊庭華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壓力調適、限制鹽分攝取,及規律的睡眠作息。像護理人員作息不定,也是梅尼爾氏症好發族群。適當的食物選擇可能也有幫助,有些病人少吃乳製品或發酵食品會減少發作的機會,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食物限制,原則上發現有吃了會暈的食物,就盡量不要再吃。楊庭華表示,梅尼爾氏症的病人基本上很敏感,要避免壓力,情緒緊張、心情低落。他舉例有位商務人士病患,飽受梅尼爾氏症反覆發作之苦多年,結果搬去中南部務農後就不藥而癒。氣候改變也是好發因子,冷天睡覺要保暖裸露在外的頭部,可以開暖氣,能減少眩暈發作的機會。4. 其他原因的眩暈心血管問題或藥物影響。曾參與推動北榮開設眩暈聯合門診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永煬表示,引發頭暈或眩暈的原因很多、需依症狀發生過程及相關身體病徵仔細評估,才能有正確的診斷。除了耳科或周邊神經的問題,也可能來自中樞神經方面的疾病,例如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腦幹或小腦中風、前庭型偏頭痛、癲癇性眩暈 、多發性硬化症、頭頸部動脈剝離等等。有些頭暈或眩暈與心臟血管問題有關,例如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甚至主動脈剝離等。另外,很多藥物也會使某些患者感到頭暈不適,包括心血管藥物、神經科藥物、身心科藥物、抗癌藥物,甚至治攝護腺肥大的藥物也有可能。林永煬提醒,只要感受到跟以往很不一樣的平衡感失調、頭暈的感覺、暈眩,都要仔細檢查,不要輕忽。
-
2020-11-29 養生.樂活人生
自己行動不便,帶86歲失智母遊歐100日!遲慧芳:說走就走,人生會改變
編按:拄著拐杖行動不便,人生就此受限?年老之後,就很難再去長途旅行?50+讀者63歲的遲慧芳,帶著86歲的失智媽媽,幾年前壯遊歐洲,後來去了第二次,總共近100天!可見,身體不是限制,而是人的想法。本來不睦的2人,也透過旅程得到人生的和解。旅行可以為心靈帶來自由,當旅行將生命與視野拓寬,是否更有能力面對生命中的結和解?7月中「50+愛旅行」社團有篇文章引起近5,000人按讚,迴響熱烈。這是50+讀者遲慧芳分享的旅行心得――她因自幼小兒麻痺而行動不便,卻能拄著拐杖,已環遊世界共20個國家。其中,還曾帶著母女關係向來緊張的80多歲老母親遊歐洲2次,近100日!她曾在「50+愛旅行」舉辦的分享會說道:「我們一老一殘,都能辦到了」可見,一般「往外走」的限制條件:身體與年齡,其實都不是難處。人的限制,只在自己的心。她如此寫下其中一次的旅行經驗:2017年,60歲以電動輪椅代步的自己,帶著高齡83歲的母親自助遊歐45天,是人生成就解鎖,更是「人生中最痛苦、也最有意義的旅行。」小兒麻痺限制行走速度 卻阻擋不了她圓夢遲慧芳出生4個月時,即罹患小兒麻痺。從小喪父、由盲人母親帶大的遲媽媽,對於迎來的第一個孩子竟有缺陷,遺憾又惱怒,常罵她是「跛腳」。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使遲慧芳成為家中「娘不愛」的那一位。她記得,媽媽每次賭輸,往往會以她當出氣筒。高中開始,遲慧芳就到外地住宿,但每次回家,一定和媽媽鬧不愉快到哭著離開。生命的開端,是上帝決定的;但之後,她卻靠著努力與信念,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30出頭時,她就用標會的10萬元,開始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自此信心大增,「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都能安全回台,人生還有什麼好怕的!」原是補教老師的她,為了實現財富與生活自由,後來轉行進入保險業,騎著三輪機車跑業務;後來,靠著投資,財務無虞,人生下半場她決定要能說走就走,四處旅行。她回想起,「從前跟我媽討個文具難如登天,現在有能力了,想出國買張機票就飛了。」她有感而發打趣地說:「女孩子一定要有錢,有錢才有膽!」第一次母女壯遊衝突不斷 認清彼此真的很不同然而,母愛卻一直是她生命中的缺憾。過往為避免衝突,她與母親一年總盡量少碰面。中年後,因學習家族與戲劇治療,遲慧芳體悟,「熟齡心靈的提升,應該要有足夠的智慧來整理人生上半場的關係,尤其是家人。」第一次母女歐洲壯遊的契機,是2014年遲慧芳賣掉爸媽天母的住屋,將母親接來就近照顧的適應期。那時見媽媽鬱鬱寡歡,便帶她出國散心,卻沒想到這52天的朝夕相處,讓原本就不和睦的2人,衝突不斷。「我們的習慣、喜好與觀念真的差太多,我喜歡往安靜的郊外走,她則喜歡往人多熱鬧跑。」遲慧芳回憶有次在瑞士,坐了好幾個鐘頭的纜車終於抵達山頂,正打算好好欣賞美景,母親就嚷著無聊想離開。遲慧芳喜歡隨興遊,旅行時不排行程,總是到當地、甚至當天才決定下一步,卻也因此放大了母親的不安全感,2人時常硬碰硬。「歐洲有些地方通常晚上6點商店就關門、週末也不營業,我會先買好食物,她還以為我是愛花錢。有次被罵煩了索性不買,讓她餓肚子。」一路上的大小不斷爭執,加上行動不便,讓遲慧芳身心俱疲,當時想著,「這應該是我們人生中最後的一次長途旅行了。」後來1、2年,遲慧芳依舊習慣一人旅行,只是內心深處開始出現一個聲音,「如果媽媽能一起看見這片風景該有多好。」即使堅強獨立,親情依舊是她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多一點信任及體諒 與母親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3年後遲慧芳鼓起勇氣再次帶著母親同遊歐洲,走了捷克布拉格、丹麥哥本哈根、荷蘭阿姆斯特丹、法國史特勞斯堡到德國等城市。這45天成為她心中「最驕傲也最深具意義的旅程」。好奇故事怎會有如此的轉折,她說,「應該是我們之間開始有了信任。」她分析,這幾年做為媽媽的主要照顧者,自己其實換位成了「母親」的角色。回想第一次壯遊,壓力大且焦慮,媽媽的許多行為在她眼裡都像是孩子般無理取鬧,「我只希望她能好好聽我的,不要囉嗦。」那時她不理解媽媽也有她的焦慮。「後來朋友點醒我,身處異鄉又跟著行動不便的女兒,人老了什麼事想幫也幫不上,其實很無力。但又不懂得處理這樣的無力感,所以就只能抱怨或唱反調。」有人說過,關係就像萬花筒,轉動一次就會有新的發現。第二次母女旅行,因為有了經驗,媽媽明白女兒的習性與能耐,配合度變高,而遲慧芳也能稍微了解媽媽的擔心不安。「我就安排自己去過、熟悉的景點,一天也只排一個行程,讓旅行的壓力變小、她的焦慮也減少。」原來多一點點的理解,就能打破關係的僵局。雖然第二次遊歐,媽媽因出現失智症徵兆時常迷路,還是讓遲慧芳疲於奔命,但她卻認為是此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次旅行。因為媽媽已經更老了、且病了,卻仍有難得的機會看風景,這是何等寶貴的經驗。「我永遠記得回程飛機上母親第一次跟我說:『謝謝妳,一路照顧我。』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她想起,2009年離世的父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母親只有一個,是永遠無法取代的。」曾經拚了命想逃離,然而她此刻終於了解:放下過去,與母親和解,其實就是與自己和解。帶年長父母無障礙旅行 3個訣竅玩得盡興無論是自己或帶母親出國,遲慧芳都選擇自助。她說,過去因為工作關係,雖常有機會跟團出國,但是因爲身體狀況,容易造成自己與他人的不便,團體行動始終無法盡興。自助的話,不必配合誰,才真的享受旅遊的樂趣。她不喜歡預先規劃行程,通常只訂入境後2天的住宿,便跟著感覺想去哪就到哪兒。稱自己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查路線、訂飯店、火車票通通難不倒,「只要有手機與網路,世界就任我遨遊。」旅行,可提升自我解決事情的能力與自信,遲慧芳也從無數次旅遊經驗,歸納出無障礙可以放心玩的秘訣,也很適合想帶高齡父母出遊的朋友參考:1. 選擇友善的無障礙旅遊環境歐洲通常是她旅行的首選,除了風景優美、文化豐富,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尤其是火車對身障者相當方便,更重要的是歐洲國家對身障人士相當尊重及禮遇。2. 透過Airbnb 找尋合適民宿一定要留意備有無障礙設施、且輪椅出入方便!盡量找附設廚房的民宿,一方面解決飲食問題,也能深度體驗當地文化。她坦言,每次換到新的住宿前都非常忐忑,擔心硬體無法合乎需求,建議輪椅使用者盡早抵達住宿處,萬一空間不能如意才能早點做出應變。3. 行程安排要鬆且彈性坐電動車出遊或帶長輩出遊一定得考慮體力。這便是為什麼她總是不先排行程,而是視當日天氣、體力與心情決定去哪兒。相較於有些人擔心錯過知名景點的焦慮,遲慧芳心態倒從容,反正每個地方都是沒去過的,看到都是賺到,何必擔心沒看到的!難怪她一路旅行無所畏懼,因為她懂得保留許多應變的空間給自己,不做超出負荷的安排,更有悠遊的餘裕。多看世界一點 個性變可愛一點經過旅行的洗禮,遲慧芳與母親的關係有了進展,但或許是過去的傷還藏得太深,她坦言:「修補還需要時間。」然而有了一起的旅行回憶,彼此能看著照片聊天,也增加了許多相處時光。「很多人說老人家個性難改,但我覺得,我媽改變得比我多!變可愛了,也更懂得感激,去旅行看過世界真的會不一樣!」最近,她向母親問起等疫情過去再去趟歐洲好嗎?「以前我媽都嘴硬說不要,但這次她居然立刻點頭說好!」如今的她,一手負起照顧媽媽的責任;因疫情無法出國,她們還是會在島內旅行,到白河賞木棉花,去礁溪泡溫泉;就算不出遠門,遲慧芳也每天帶著母親往河濱公園散步。「我不知道失智的她什麼時候會不記得我,我能做的,就是盡力讓她最後的記憶都是美好的。」陪著母親養老,遲慧芳也思考自己的老後。單身的她,走過人生低谷,唯一遺憾是自己沒有結婚生子,她很豁達:「遺憾既然無法改變,那就讓心改變,讓自己活得自在。」有人問遲慧芳,活到現在,最滿意人生哪個階段,她說是現在。「你看,我現在很自由,沒有過多牽絆,想去哪就去哪兒。」活在當下,想做什麼就去做,便是她最理想的熟年生活。原文:自己行動不便,帶86歲失智母遊歐100日!遲慧芳:說走就走,人生會改變
-
2020-11-27 新聞.長期照護
「每個月給你錢,還照顧成這樣...」 最易惹怒家庭照顧者的十大困擾句
你知道嗎?目前臺灣約有76萬名失能、失智老人與身心障礙者,但有高達6成是家庭獨立照顧,而平均照顧的時間,竟然有十年之久(不過也有人說低估了)!照顧需要投注相當大的金錢與心力,初期、中期到照顧後期,照顧者承擔了「出乎自己預期」的壓力與責任,伴隨而來的除了實際的照顧費用,也帶來許多焦慮、沮喪、無奈、擔憂的情緒......根據中華民國照顧者關懷協會統計,家庭照顧者有10大困擾句,如果你身邊有直接照顧者,是不是可以靜心想想,避免說出以下話語。 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他們需要的是協助,而非質疑: ▍ 十大照顧困擾句: 怎麼變成這樣?你是怎麼照顧的?你會不會照顧啊?不會照顧又捨不得花錢請人照顧。每次回來就聽你念,那就把他送機構啊!又沒人逼你(顧)。每個月給你錢,還顧成這樣,錢都花去哪了?一個大男人怎麼老是窩在家裡不出去工作?你在家為什麼不把家裡打掃一下?這麼亂……你照顧得很好啊,他/她也比較習慣你照顧,況且我有孩子要顧、工作那麼忙……抽不出時間輪啦!記得要做這個……,做那個……!財產都分給你,那你就應該要照顧啊/你照顧得再好,別肖想他會把財產留給你/(竊竊私語)XX是為了財產才照顧的吧!家裡有病人,你還要去哪裡啊? ▍ 照顧者的心聲: 你這麼會照顧,你來顧!你願意出錢嗎?我就是不捨得啊!那我很累,就不能抱怨兩句嗎?照顧真得很花錢!尿布、營養品一個月就超過五千元,還有看病、交通往返……我出去工作,他/她怎麼辦?我顧他都快累死了!怎麼還有時間、力氣打掃!那我咧?都沒有自己的時間?那麼會指揮,你來做!我真的不是為了錢才照顧,不然換你來照顧!錢給你。大姑小姑都回娘家了,我什麼時候也可以回去?/過年大家都可以放假,我呢? ▶ 你可以撥打家總的免付費電話:「全國照顧者免付費關懷專線」0800-507272 (台語:有你真好真好)
-
2020-11-27 科別.感染科
友善愛滋環境待建構 民團推靜密謝說聊學6原則
愛滋感染治療已大躍進,穩定治療、病毒測不到就不會性傳染。但民眾對愛滋認識和包容仍有限,民間團體提倡友善原則「靜密謝說聊學」,共創零歧視環境。台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林錫勳今天在記者會分享,30年前的感染科病房,曾有同事的家屬害怕被傳染,極力反對那名同事照顧愛滋患者,過去治療愛滋感染常被視為畏途,患者飽受歧視,但現在已有有效藥物,愛滋感染治療已大躍進。林錫勳表示,在過去20年累積的許多證據都支持了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論述,研究發現,超過10萬次的無套性行為,結果皆未發現任何一次受試者之間的愛滋病毒傳播。這些受試感染者都穩定使用抗病毒藥物,且體內測不到病毒量(病毒量小於200個/毫升),病毒便不具傳染力。不過,台灣露德協會指出,今年「國人愛滋認知與情境焦慮調查」結果發現,仍有近3成的國人對於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與傳染力存有錯誤的迷思,認為蚊蟲叮咬會傳染病毒、不知道病毒無法生存於人體以外環境,更有超過6成的民眾仍不知道感染者體內若測不到病毒,就不會有傳染性(U=U)。露德協會公共事務主任藍元亨表示,現在感染者壽命與一般人相當,友善的環境可讓他們回歸社會。過去曾有感染者確診後又罹患癌症,當時沒有醫師願意為此個案開刀,因此個案認為自己將不久於世,而舉辦生前告別式準備離開;但經過感染科醫師的協調與治療後,良好控制病情,不但身體健康,更繼續在生命中發光發熱。藍元亨說,建構對愛滋的零歧視環境,愛滋治療、預防才能做得更好,感染者或許會更願意面對人群,獲得互相支持的力量。2020世界愛滋日的主題是「全球凝聚,共享責任」,希望民眾共同建立對愛滋感染者友善的環境。擔任「U愛大使」的藝人坤達表示,當得知對方感染愛滋病,可以採取愛滋友善6原則「靜、密、謝、說、聊、學」,先冷靜下來,避免過激反應;保密並尊重對方的隱私;感謝對方的信任;冷靜說出真實但不傷人的感受;保持開放、平常的心態對話;主動學習愛滋相關正確知識。
-
2020-11-26 養生.家庭婚姻
《后翼棄兵》金句集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近期在Netflix剛上映便獲得熱烈討論的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由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飾演女主角貝絲.哈蒙(Beth Harmon),一名從小在西洋棋領域就極具天賦的女孩,劇情從一開始貝絲能輕而易舉地從棋賽中脫穎而出,到中期貝絲對自我的失控崩壞,以及最後貝絲如何從挫折中走出、重新振作成為棋王。貝絲.哈蒙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及養母回顧貝絲的一生,可以發現在她的生命中,有兩個影響她最深,同時對她極為重要的女人,分別是她的親生母親與後來領養她的養母;前者建構了貝絲年幼時期的世界觀,後者則對貝絲成年後的行為舉止影響頗多。自從親生母親從車禍中逝去後,貝絲仍經常會在某些時刻想起某些母親說過的話,為了不讓自己一直想起有關母親的傷心過往,貝絲開始沈迷服用兒童鎮定劑,開始服藥後,貝絲發現這似乎有助於她在腦海中釐清西洋棋的技法,也導致她日後對藥物的成癮;貝絲被領養後,發現養母習慣藉由酒精麻痺自己面對失去丈夫的悲傷,這讓貝絲在日後遇到挫折時,也有倚賴酒精的習慣,試圖用酒舒緩壓力。然而,不論是藥癮或酒癮,都是促使貝絲逐漸走向自我崩壞的原因之一。《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貝絲的世界觀從小由親生母親建構而成,而親生母親和陪伴她在西洋棋比賽生涯初期參加各種大大小小比賽的養母,兩人對貝絲所講過的話,都是成就這位西洋棋少女的關鍵,就讓我們看看貝絲的「媽媽智慧金句」有哪些吧!1. 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貝絲的養母和貝絲前往墨西哥市參賽時,提議貝絲在比賽前一天多去外面走走,而不是一昧待在房間研究棋局,然而,面對賽事謹慎小心的貝絲絲毫聽不進去,讓養母不禁對提醒貝絲必須審視自己,並說西洋棋不是她的一切。「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那重要的是什麼?」「生活和成長。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2. 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貝絲的媽媽曾對她說:「黑暗沒什麼好怕的,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什麼都不用怕,不管在哪裡,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妳要擔心的是其他人,他們會對妳下指導棋,連妳的感受都要管,很快地,妳已經傾注一生在追尋,別人要妳尋找的事物,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這番話深深影響貝絲的一生,事實上,貝絲對外表現得多麼堅強獨立,就代表她的內心有多焦慮脆弱,貝絲幼年時期沒有被親生母親補足的成長空缺,恰巧也是貝絲喜愛西洋棋的原因,貝絲曾在一場雜誌採訪表示:「唯有64個黑白格子,令我感到安全與掌握。」下西洋棋讓貝絲感到十分安心,因為唯有在這64格黑白相間的棋盤格裡,她可以掌握一切將要發生的事,宛如置身另一個世界。3. 男人會找上你,想調教你,這不代表他們比你聰明。他們大多很駑鈍,但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們可能會示範所謂正確的做法,只管讓他們吹噓,但妳就照自己的感覺去做。」貝絲親生媽媽的這番話,也造就貝絲向來我行我素的性格,甚至在西洋棋界被稱作「直覺型棋士」。4. 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在現今的社會,人們很容易就會妥協,就為了說他們有點本事。」不論是貝絲的親生母親或是領養她的養母都有著悲傷的過往;生母原來是有錢人家的女兒,數理方面的知識份子,卻在生下貝絲後,被早已有家室的男人拋棄,同時也被家裡斷了金源,於是獨自一人扛起照顧貝絲的責任,兩人在拖車裡住上好一陣子。至於貝絲的養母則活在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她端莊賢淑,踏入婚姻後便埋沒自己的音樂夢,甚至說服自己不是因為被限制、不能去實現,而是因為她在表演時會怯場,然而,不斷藉口出遠門出差的丈夫,最後還是跟她離了婚,僅剩貝絲和她互相做伴,但她也願意為貝絲試著做個好母親。文/林俐佩 圖片來源/翻攝自女人迷、鏡週刊※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
-
2020-11-26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術後衝擊生活品質 「床邊復健」助病人回歸生活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口腔癌為國人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一名58歲工廠老闆日前被診斷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接受手術治療合併放射線治療,術後因左臉頰處重建皮瓣區域大,只能以流質進食且口水溢流、說話不清,經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及語言治療約半年,已能生活自理。該名病患轉到奇美復健部,經部長王鈺霖門診評估後,同時發現左肩術後活動受限、無法自己洗頭,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口腔癌病人可能面臨生活品質的衝擊,包括顏面部淋巴水腫、肩頸功能活動受限、張口困難、咀嚼吞嚥障礙、說話不清、疼痛、身體活動力下降及焦慮等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黃芷嫣指出,奇美針對口腔癌術後的病人出院後由復健部介入治療,從今年1月起,口腔惡性腫瘤切除合併頸部淋巴廓清術及皮瓣重建病人,手術後7天開始提供床邊復健介入,透過物理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專業的訓練技巧,協助病人盡早移除氣切、安全下床活動及早期擬定促進安全吞嚥的策略。出院後,進一步針對肩頸活動度、口腔功能、咀嚼吞嚥及言語能力,安排相關的復健治療。黃芷嫣表示,不必再等到病人出現嚴重失能才來尋求協助,透過早期的復健評估及介入,協助病人克服治療衝擊,及早恢復身體功能,順利回歸生活。
-
2020-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太少跟人面對面說話、常戴耳機⋯⋯小心 5 個習慣有害大腦,讓你越來越笨
大腦,是我們身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為它掌管了我們的感官、記憶、思考、情緒等,一但大腦效能變差,我們的工作表現、生活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甚至開始有情緒上的問題。注意以下五個有害大腦的生活習慣,就能讓它永保年輕。1. 不動反而大腦讓更疲勞 我們以為運動是件累人的事,但事實上,不動才會讓大腦更疲憊。久坐會影響大腦某些神經的形狀,甚至導致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UCLA 最新的研究甚至指出,久坐會讓大腦負責記憶的區塊萎縮,讓記憶力衰退。因此,養成動一動的習慣,對於大腦效能的維持至關重要,無論是走路、伸展都可以。2. 多工智慧型手機就像一把瑞士刀一樣多功能,滿足我們生活中很多需求。於是我們邊走路邊傳訊息、邊回 email 邊和同事聊天、邊排隊時邊聽著財經 Podcast,但是,這樣的多工其實會減低大腦的效能。麻省理工的神經學家 Earl Miller 表示,人並不可能真的同時做兩件以上的事,我們只是在不同的行為和作業中不斷切換而已,每切換一次,對大腦來說都是一種耗能,因此,練習一次專心在一件事上,對於大腦健康會更有益。3. 資訊爆炸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 一下子收到某電商平台傳來的折扣訊息,一下子又收到 Facebook 的好友新貼文通知,但大腦的容量有限,無法容納這麼多的資訊量。英國格雷舍姆學院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人在專心狀態中被突如其來的 email 通知打斷,對認知能力的影響,相當於智商降了 10 分。因此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減法哲學,過濾掉不需要知道的訊息,就像吃飯只需要足夠的營養和熱量即可。4. 減少與人面對面談話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透過一支手機完成人與人的溝通,即使和朋友約出來吃飯,很多時候也是各自滑各自的手機。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減少與人當面的接觸,對大腦是有負面影響的。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只要和人面對面談話十分鐘,對記憶力、認知能力都有提升效果。無論科技發展得如何,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連結都是無法被取代的。5. 過度使用耳機隨著近幾年 Airpods、藍牙耳機約來越風行,無論是通勤、做家事還是走在路上,我們都能隨時隨地聽音樂或聽 Podcast,隔絕外界的嘈雜。但是,長時間戴著耳機,尤其是在音量很大聲的狀況下,會讓我們的聽力提早退化,一但聽力退化,在溝通上的理解能力就會開始變弱,因此適度讓耳根清靜非常重要。參考資料:1.《Bussiness Insider》:7 bad daily habits that can damage your brain heal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how to break them2.《Pharmi Web》:7 Brain Damaging Habits You Should Stop Doing Right Now※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太少跟人面對面說話、長時間戴著耳機⋯⋯小心 5 個「有害大腦」的壞習慣,讓你變得越來越笨
-
2020-11-25 科別.精神.身心
高嘉瑜自稱患「囤物症」 醫:囤物是種情障得靠藥物治療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近期因自稱租屋卻擁房,引發爭議,前晚為澄清還貼租屋照,未料屋內衣物堆積如山、枕頭泛黃,又引起熱烈討論,而她在澄清文中則自嘲是「囤物症」。對此,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物症是強迫症的一種,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改善。楊聰財表示,囤物症(囤積症)自2013年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和拔毛症等屬於強迫疾病相關障礙的一種;其定義為不當收集物品,造成生活障礙。楊聰財說,根據研究,囤物症有相當比例的患者伴隨情緒障礙,如廣泛性焦慮症或是分離焦慮症等,且女性通常為男性的三倍。然而囤物症和節儉、懶惰如何區分?楊聰財表示,重點在於是否造成主客觀的生活障礙。他以集郵為例,蒐集郵票也是一種累積搜集的習慣,但若把郵票整理乾淨,且財力足以負荷,都不構成生活障礙,但診間常見的患者一直囤物,造成居家環境、公衛的危害,或是影響家人居住空間,這都是造成生活障礙。另外,有些囤物症患者可能會沒有意義的一直蒐集東西,同一件物品蒐集數十件,甚至沒有開箱,也無法「斷捨離」,而「懶惰」則不一定會沒有意義的蒐集。治療方面,楊聰財表示,研究指出囤物症和腦部前額葉或扣帶皮質等功能失調有關,涉及到腦部運作區塊,驅使其強迫一直出現「囤積」的重複行為,因此需要藥物調整血清素,使腦部系統運作更加穩定。另外,因囤物症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有情緒障礙的共病,因此也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其排解壓力、解決煩躁焦慮,以降低囤物頻率。而家人也必須一起協助患者,幫忙列清單,盤點哪些東西是真的可以不要在囤積了,也逐次減少的方式,幫助患者漸漸脫離囤物深淵。
-
2020-11-24 科別.精神.身心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精神病?專家破解3大迷思
Q1:自律神經失調又稱精神官能症,是一種精神病嗎? 有病人說他一聽到醫生談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詞彙,回家上網查,發現不得了,竟然又稱為「精神官能症」,問說這和電視劇中的「思覺失調症」是不是相同的疾病? 醫學上的「精神科」,現在常稱為「心理科」或「身心科」,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包括: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憂鬱症、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舊稱躁鬱症)等。在電視劇或報導中所見的患有幻覺、幻聽或被害妄想的思覺失調患者,是大腦裡的功能運作、神經傳導和結構出現極大的障礙,在治療上會比較複雜;而包括思覺失調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常常會有「缺乏病識感」、「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狀況。 尤其在沒有病識感的情況下,病情不穩定時,面對照護自己的人,卻不存在有被照顧的感受,如果不積極就醫治療,病情持續惡化, 可能造成自我、週遭的人或社會的傷害。經過正確的醫療處置,病情則能有效控制,病人也可以回到社會,正常社交、工作。 「精神官能症」雖然也跟上述病症被歸屬在精神科、身心科或心理科的看診範疇裡,但行為和正常人並不會有太大不同,對生活有自理能力,也多具有病識感和現實感。病患會有緊張、焦慮、鬱悶、煩躁、不安等心理症狀,主要是因為壓力而導致心理失衡,包括焦慮症、輕度恐慌症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在這類心理疾病中是最輕微的一種,因此, 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個探索精神狀態的初期生理指標,最不需要的就是擔憂、害怕或抗拒,而是要認真找出潛在病因並積極改善。 Q2:這種病會不會跟著我一輩子?有可能治好嗎?治療期需要多久?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嚴重致命的疾病,但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困擾,甚至痛苦。 「我到底是什麼病?」 「我是神經病,還是精神病嗎?」 「我是該看神經科,還是精神科,或是家醫科?」 「我的病會好嗎?」 「我的病要多久才會好?」 「我的病要吃藥嗎?」 「藥要吃多久?」 「藥有什麼副作用?」 「藥吃久了,會不會老年癡呆?」…… 以「我的病」、「我的藥」、「為什麼」的一連串的提問,常讓醫師招架不住。也因為了解大家希望解除「自律神經失調」的渴望, 才有這本書的誕生。 但也請各位想想,從一個健康正常的狀況,到身體有點不舒服, 再到有明顯不適,最後終於來到醫療院所,找醫師問診,這中間經歷過多少漫長的時間?身體的神經系統從原有穩定狀況一點一滴地逐漸轉變為失調,到底已經被破壞多久了? 所以,請放慢腳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來聽醫生的建議吧 ! 請放慢腳步,給自己的身體多一點時間,來恢復吧 ! 談到治療成效,很重要的關鍵是病患配合的意願。 每次說到這,病人都會回答:「有哦 !王醫生,我都有照三餐吃藥耶。」但是這還不夠呀,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搭配「調整自我」的行動,包括你的生活作息和心情調適。 如果病人只是準時就診、準時吃藥,自身卻不努力自我改善,最多只能達到勉強六十分的成績,這種效果也不是大家能接受的,病人總以為吃了藥就應該有百分百效果,結果不如預期,又開始找下一個名醫。 身體是可以好轉,這些病也有根除的可能,重點在於你願意回頭檢視造成不舒服的根本原因嗎?願意針對病因去修正自己的生活型態嗎? Q3: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既然是全身性的,從內到外,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建議病人先到家醫科、一般內科、或內兒科就診, 把可能的相關疾病先做排除,最好是你最常、最習慣去看的醫生,並且是有檢查儀器與設備的基層診所。 舉例來說,病人若有胸悶或胸痛現象,雖然病因多元,通常會先擔心有心臟、肺部方面的問題,當做完相關檢查,並排除可能性之後, 醫師認為病患有需要再到心理科或身心科做諮詢時,便會開立轉診單至醫療院所轉診就醫;若是做完檢查發現指數都正常,如果醫生沒有針對病因做特別說明時,病人也可以主動詢問接下來可以去哪個科別求診。 在臨床上看到太多病人發生不適之後,一開始都選擇先到大醫院的各大內科巡迴一次,找不到病因的情況下,又到醫學中心再巡迴一次,重覆折騰一遍後,答案依舊不知,心情更鬱悶,對病情的改善完全毫無幫助。另一方面,若是在基層診所做心電圖或X光檢查,有些最快二十至三十分鐘便可知道結果;一般在大型醫院進行檢查,需要等一、兩週,才能回診看報告。 試問,這段時間內能忍受等待答案的煎熬嗎?也許有的人本來病情不嚴重的,可是當心情因為擔憂、不安而起起伏伏時,病情是不是會加重? 在門診就看過這些現象,病人因為最近一、兩個月胸悶、胸痛來就診,訴說著自己如何不舒服、全身無力,可是一等檢查做完得知身體沒有大礙後,走出診間時,卻明顯地元氣恢復一半以上;還有病人述說胸口悶悶的,先請病人伸出右手讓我量脈搏,一檢查心跳發現每分鐘已超過九十,他本來無感,還問我說「王醫師,你會把脈喔?」 當聽完我說心跳過快後,須安排心電圖檢查。檢查當下,則心跳次數上升到一百,接著再做一次,心跳又升到一百二十以上。 這說明什麼?代表這個病人對緊張、害怕等負面事物的承受度是比較低的,也就是他並不屬於神經大條、遲鈍的性格,而是「太太…… 太敏感」了,也太負面了。 基本上建議,不需要一有不適症狀,就往大醫院甚至醫學中心跑,自覺有必要到醫院做檢查的話,先向熟悉的基層醫師,也就是家庭醫師來詢問。如果症狀比較多樣化,在健保制度下,進行一系列檢查,可能橫跨不同科別,耗時又傷神,這時不如自力救濟,尋求自費的健檢中心,將基本的檢查一次做完,盡快獲得初步答案,無論病情或心情才能及時得到舒緩。 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簡單的說,尋找有設備的診所,尋找你能溝通的醫生,先排除身體問題,再進行下一步。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
-
2020-11-23 養生.樂活人生
減緩「工作倦怠」的 3 個方法:為生活增加幾個重心
在職場上,有一種如感冒般時不時會出現的病症,叫「工作倦怠」。工作倦怠並不是精神醫學上嚴格定義的疾病,比較像是一種心理狀態,它不但會影響到我們工作品質,也讓我們受焦慮、憤怒、憂鬱等負面情緒所苦。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工作倦怠,可以參考以下是心理學界認定的指標:身心耗竭感不只身體累,心也很累。下班後或週末你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甚至被憂鬱感、無力感籠罩著,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犬儒主義犬儒主義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厭世」。除了工作,你對於生活中的很多面向都感到不滿,認為世界不公、社會黑暗,對自我的感覺也不良好。就好像自己是受害者,而周圍的一切是加害者一樣。工作效能變低除了生產力、工作效率變低外,你可能還常常犯一些平常不太會犯的小錯,就好像容易當機的電腦一樣,效能不如以往。導致工作倦怠的因素有很多,也許是工作量超載、自主性太低,或者在金錢或心理上都沒有足夠的回饋感。如果離開現在的工作環境不是你現在的選擇,可以參考以下小技巧,來改善工作倦怠的症狀。1. 生活中不能只有工作在投資股票時,我們會把資金分配在不同標的來分散風險,同理,我們的生活重心,也不該重壓在工作上面,即使工作占了我們生活中一大半的時間。你可以培養其他興趣,例如做甜點、衝浪、學理財,從其他事物得到的正向回饋和情緒,也會間接影響到平常的工作狀態。2. 找到你的社會支持系統其實你的身體,已經內建了因應壓力的內在機制,這個機制與人際交流有關。科學研究發現,壓力促使神經傳導物質 催產素(又稱抱抱賀爾蒙)的分泌,調節我們的社交本能,讓我們更傾向去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和安慰。因此,感到工作倦怠時不妨找家人、朋友聊一聊,就算他們無法給你什麼實用的建議,有會讓你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身旁其實有很多人在支持著你。3. 為自己設定微小且具體的目標「控制感」是影響我們內在動力的關鍵因素,如果你的工作只是為了做而做,或者只是為了滿足他人,久而久之你會開始感到無力。因此,如果想要喚起動力,就為自己設定小小的目標吧!這個目標並不是老闆給你的 KPI,而是你真心想完成的事,例如在會議上多說三句話,完成一個個小小的目標會刺激大腦的回饋系統,讓你有開心的感受。參考資料:1.《Lifehack》:Tired of Life? 6 Easy Tips to Press the ‘Refresh’ Button2.《Healthline》:9 Strategies for Boosting Motivation When You’re Depressed※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愛穿全黑除了代表會隱藏「真實的自己」,更透露內心的某種渴望
-
2020-11-23 養生.抗老養生
停止退化的多重災難!權威醫師教你2種方法降死亡率
【文、圖/摘自高寶《高年級逆齡先修班:逆轉生理時鐘,越活越年輕!》,作者克里斯‧克洛利, 亨利‧洛奇, 艾倫‧漢彌頓】強健的心臟在你的一生中,你的心臟總共會跳動約四十億次,不會停下來,沒有一分鐘的休息或恢復。一開始,你有著最佳的心臟功能,它就在那裡,用你一生的時間等待著你。但是你的循環功能—讓血液和氧氣深入肌肉的能力—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儘管你過著有些罪惡的生活,你的心肌幾乎仍然是完美的,它在你的人生中已經跳動了幾十億次。但是那些小動脈卻不是如此。甚至那些「健康的」五十幾歲的人,他們的動脈也被斑塊覆蓋,看起來就像起司披薩上的醬料一樣。醫學院的學生在首次進行屍體解剖後,總是會發誓戒掉披薩……大約一個月。我們假設,現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地方會爆裂,但是,先不等你的屍體解剖,我們也假設你的動脈中也有著大量的披薩餡料,這是輕微的、無臨床症狀的阻塞。你的壓力測試都會顯示正常,但你無法將所需要的足夠血液,輸送到心肌的每個部位。這裡還沒有什麼戲劇性的事情,這不是真正的心臟病,只是血液流量略少於心臟所需。穩定、少量分泌的C-6,但沒有C-10,斑塊因此逐漸變大,變成屍體解剖時的披薩餡料,這就是半夜發出聲響的嘶嘶聲。如果你有機會看到自己的血管攝影照片,你會驚訝於心臟擁有那麼活躍的運動能力。在心跳開始,心臟充滿血液的時候,它的大小大約等於一顆葡萄柚的大小。每次跳動時,它都會猛烈地收縮到拳頭大小。冠狀動脈和那些細細的義大利麵條,就嵌在心臟的表面上,它們也會跟著心臟收縮。它們會盤繞、彎曲並扭曲成原本長度的一半,然後以大約每分鐘八十次的速度,啪的一聲完全伸展回到原來的長度。而這在你的一生中,會發生四十億次。動脈非常有彈性且強壯,但是隨著膽固醇斑塊的成長和僵化,動脈的管壁會脆化。(「動脈硬化」完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到某個時候,當阻塞物變得更大且更硬時,動脈中的某塊膽固醇斑塊就會破裂。這只是動脈內壁上一個微小的小切口,就像你刮鬍子時刀片劃到、一天後就沒事的小傷口。但這仍然是一個缺口,這是一個有著一點點滲血和腐爛的小切口,發炎的膽固醇藉此從斑塊中滲入你的血液。有趣的是,即使這是動脈的內壁,但仍然是一個切口,你的身體認為它必須止血,因此,在你的血液中會形成血塊。血塊會長大到塞滿空心的義大利麵條,流向這部分心肌的血液會停止流動,你就會心臟病發作。你數十年來有毒的生活方式,會在一個心跳間就讓你嚐到苦頭。你的那塊心肌會在幾小時內壞死,你的血液的發炎越嚴重,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大,血塊也可能會越大。這是久坐的人、憤怒的人和與世隔絕的人,心臟病發作機率較高的生物原理。中風的發生方式是一樣的,但是,是肇因於血塊形成在大腦的大頸動脈壁,而不是心臟的小動脈壁上,因此,在這個時候它們並不會阻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塊血塊會破裂並漂浮到你的大腦中,直到血塊跑到一個小到會塞住的小動脈,你大腦的那一部分就會壞死,那就是中風。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這種致命的情況。首先,是透過飲食或藥物來餓死膽固醇斑塊。發炎的症狀仍然會存在,但致命性會比較小。你會變老、變衰弱,但是死亡的可能性卻不高。第二種逃生方法,是將生物症狀從發炎轉變為修復。運動或快樂的生活都可以做到這點,兩者同時作用是最好的。這章是運動的章節,但是當我們開始談論你的生活方式時,請記住這種生物學原理。請記住,運動和情緒有著相同的化學作用。運動和情緒會影響彼此,並且透過彼此發揮作用。「跑者的愉悅感」是真實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情緒、激勵、興奮、恐懼、焦慮、樂觀、情慾和挑戰的化學物質從上往下,從我們頭部的大腦流入血液中,而局部發炎和修復的化學物質會從頭部以下的肌肉流入你的血液中。停止多重災難整體而言,人的死亡率會隨著運動而下降。你會認為,是受傷的血管會殺死你,而運動會治癒受傷的血管,這種想法並不奇怪。血管布滿身體的每個角落,而每條血管都會一起沐浴在發炎或修復的化學物質中。在腦動脈的斑塊會引起中風和失智症。在你腎臟的斑塊會引起高血壓,最壞的情況是腎臟透析(洗腎)。在你陰莖的斑塊會引起陽痿。這些都不是誇張的說法,這是現代的老化現象,而且越來越糟,不會更好。當然,遺傳與諸如吸菸和糖尿病之類的事情,會加速這一個過程,但在這背後,是久坐不動、緊張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飲食的多重傷害。它們才是真正的殺手。運動可以減少因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這一事實不足為奇,但是運動與生活方式會共同導致癌症死亡率下降的事實又如何呢?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就像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一樣,癌症也是一種免疫、發炎症狀與生活方式的疾病。C-6再次出現,那是在深夜的嘶嘶、嘶嘶聲響。運動會改變所有這一切。只有定期運動,才會讓血液的化學成分改變。久坐不動的慢性發炎訊號,會被生長、療癒與復原的訊號所取代,C-6會讓位給C-10。請記住,你的身體有一半都是肌肉,在運動後的幾小時內,肌肉會釋放出大量的C-10到你的血液中,而你的血液會流動到身體的每個地方。這就是生長或退化的生物學。心臟病會被健康取代,死亡會被生命取代。最重要的是什麼?運動可以逆轉退化的化學反應。你將可以逆著浪潮而游。
-
2020-11-22 科別.精神.身心
這個沒完成,那個也沒完成……專注當下 擺脫窮忙的焦慮
為什麼有人事情很多,看起來卻游刃有餘?而自己的時間卻一直不夠用?明明不怎麼忙,卻感覺被一堆事塞滿,時刻處在焦慮當中。「實際的忙碌程度」與「焦慮的程度」看似相關,但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陷入「焦慮」的黑洞裡,又該如何自救呢?什麼是窮忙濾鏡?就是帶著「這個必須做,那個也必須做」、「這個沒完成,那個也沒完成」的負面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狀態。一旦透過窮忙濾鏡來看待未完成的事情,就會陷入忙不過來的恐慌。心理的焦慮/專注於當下 能減輕忙亂感談到「窮忙濾鏡」,就必須從「短期性」和「長期性」這兩方面來深入探討。當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摘下「窮忙濾鏡」,然而一旦注意力消退,濾鏡就會再次回來。如果能時時刻刻都「專注於當下」當然最理想,但現實卻沒有那麼容易。假設除了「專注於當下」的時間之外,其他時候仍然無法摘下「窮忙濾鏡」,那麼,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忙減輕「窮忙濾鏡」的影響。「專注於當下」可以降低「忙亂感」。「忙亂感」是一種覺得「自己現在事情非常多」的急迫狀態。但是,如果不斷累積「專注於當下」的時刻:效果1事情能處理得更有效率,減輕實際上的忙碌狀況。效果2不再思考多餘的事,減輕不必要的「忙亂感」。只要「忙亂感」不再這麼強烈,就能大大減輕「這個必須做,那個也必須做」、「這個沒完成,那個也沒完成」的壓力,讓「窮忙濾鏡」的影響降至最低。當「窮忙濾鏡」發揮不了作用時,即使不摘下它,我們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就像度數低的眼鏡一樣,很容易就能摘下。就像這樣,「專注於當下」不但可以幫助我們一次次摘下「窮忙濾鏡」,在不斷地累積相同經驗之後,更能直接淡化「濾鏡」的效果。它是解決「習慣性焦慮」最有效的對策之一。外表的焦慮/披頭散髮的外表 只會讓自己更焦慮或許有人會覺得「重視外在」非常虛榮,事實上並非如此。若陷入焦慮,有人會滿頭亂髮,不知所措地喊著「完蛋了」;有人卻能在極為焦慮的狀況中,保持鎮定的態度。後者不只是給周遭的人一種「看起來很有餘裕」的印象而已,事實上,他們的確十分游刃有餘。因為,人也會被「自己帶來的氛圍」所感染。當自己滿頭亂髮,並歇斯底里地大喊「完蛋了」,將會受到那種氣氛的感染,進而感到更「忙亂不堪」,加重「窮忙濾鏡」的影響。相反地,如果在極為焦慮的狀況中,仍能保持冷靜,自己也會被游刃有餘的氣氛影響,不僅能夠放鬆下來,還能減輕「窮忙濾鏡」的干擾。事實上,一旦決定「不管再急迫,也要讓自己看起來游刃有餘」,就能避免陷入「這個必須做,那個也必須做」、「這個沒完成,那個也沒完成」的狀態。游刃有餘的態度能讓自己稍微喘一口氣,增加一點放鬆的時間。等到情緒恢復正常,再重新振作,將注意力集中到下一個「當下」。就算自己再焦慮,也沒有必要讓別人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況且,總是處在焦慮的狀態中,很可能會損害人際關係。這是因為,「習慣性焦慮」的不安,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對方。這也是為什麼「與焦慮的人相處,會感到疲累」的原因。再加上「習慣性焦慮」的人,經常會因為「這麼要緊的時候還找麻煩」、「都這麼忙了還這樣」而遷怒對方,如果不斷發生這種情況,便會讓身邊的人敬而遠之。即使無法對抗「不逼迫自己就會來不及」的想法,至少在人前也要表現出游刃有餘的姿態,這麼一來,或許就能找到「擺脫習慣性焦慮」的契機,從而慢慢地培養出游刃有餘的方式。另外,如果你認為「在忙翻天的時候去美容院,會給人浪費時間的感覺」,就大錯特錯了。若是去美容院之後,可以讓外表變得「乾淨整齊」,並讓自己感到滿足,整體的感覺也會跟著提升。當然,這不表示「大家都應該這麼做」。同樣是去美容院整理自己,卻有兩種不一樣的心態,一種是覺得「應該跟上流行」;一種是基於美的意識,「想要」保持外表的整潔。後者在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時,滿足度會更高,同時具有讓「習慣性焦慮」歸零的效果。再者,也會給周遭的人帶來「乾淨整齊」、「游刃有餘」的印象。
-
2020-11-22 養生.運動天地
只要有運動就好?專家建議:先認清各種運動的優缺點
走路、跑步、游泳、瑜伽?有氧運動或重量訓練?高衝擊還是低衝擊運動?專家認為,選擇運動前,思考自己要的運動目標很重要,然後對照自身條件,就可以找到適合你的運動。以下是專家歸納出各種鍛鍊的優缺點。走路如果你的目標是:維持體重與新陳代謝、增加創造力、睡眠品質、延壽優點:簡單、方便、有效。在相關研究中,步行者的壽命更長,睡眠品質更好,比起不運動的人,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關節炎和憂鬱症的風險較低。研究也顯示,步行能增加創造力、增強記憶力。只要準備一雙舒適的鞋子,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缺點:如果沒有配合飲食控制,步行不太可能讓你減重。提醒:根據2018年的研究,輕快地步行指每分鐘至少100步,建議使用手機APP協助計算,如果低於100步,請加快腳步。游泳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加耐力、關節健康、加強上身肌力、改善情緒優點:水的浮力可減輕關節壓力,並支撐沉重的乳房,因此對許多女性而言,游泳比跑步更理想。游泳對於降低血壓效果不錯,也能增強肩膀、核心背部肌群。缺點:游泳比其他運動更能增加食欲,因為它不會增加體溫(運動時體溫增加愈多,愈不會有飢餓感)。跑步如果你的目標是:強壯心臟、更好的新陳代謝、更結實的骨骼、瘦身、愉悅的心情優點:因為是劇烈運動,不必花太多時間,每天15分鐘甚至5分鐘就有效果。它簡單、技術含量低且功能強大,對於減肥也有助益。缺點:每年至少有50%的跑者受傷,尤其是新手。如果膝關節因過去受傷或關節炎而不適,請換另一種運動,跑步可能加劇關節病變。重量訓練如果你的目標是:肌力、瘦身、健康代謝、加強骨骼優點:重量訓練可以增強肌力,還可以控制血糖,減少腰部脂肪,並在訓練後燃燒更多卡路里。新研究顯示,進行重量訓練可以有效減輕焦慮和憂鬱,也可以增強大腦,刺激健康的新腦細胞生成。缺點:重訓對強化骨骼確實有益處,但每周須至少進行三次,持續一年才有效果。另外,重訓不當很可能受傷,尤其是背部,因此剛開始時,找健身教練協助是必要的,得先花上一筆錢。彼拉提斯 瑜伽如果你的目標是:柔軟度、平衡性、核心力量、上身力量、減輕背痛、鎮定優點:這兩項運動都強調緩慢、精確的姿勢以及呼吸控制,彼拉提斯通常還會針對腹部核心和背部肌肉訓練。研究顯示,彼拉提斯和瑜伽都可以減輕背部疼痛,增加手臂和肩膀的力量。還可以紓壓,並增強下半身柔軟度。缺點:這兩者不是有氧運動,2016年一項針對瑜伽的研究,歸結出這類體位運動的效果大致與走路相當。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耐力、代謝健康、不花太多時間優點:高強度間歇訓練包括在跑步機、飛輪或墊子上反覆快速地劇烈運動,並穿插一點較簡單的動作。間隔時間可能短至20秒,完整的HIIT鍛鍊通常持續不到30分鐘,因此非常省時。研究顯示,對提高耐力、控制血糖和燃燒脂肪有效。缺點:既然是高強度運動,可能會有點難受,喘、心跳加速、呼吸困難,還好每個動作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這類訓練一開始需要由專業協助進行。單車如果你的目標是:關節健康、耐力、腿部力量、增強免疫力優點:從事單車運動,關節不需承重,對膝蓋、背部或臀部痠痛的人很適合。它還能增強大腿肌肉和臀肌、增強耐力。一項針對老年單車騎士的研究顯示,單車運動能使肌肉和免疫系統維持在年輕狀態好幾年。缺點:不須負重,所以無利於預防骨鬆。如果騎單車上班兼運動,可能吸入空氣汙染物。另外,騎車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也需要增添各種配備。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0-11-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用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一張圖告訴你不同脈象,代表心臟哪裡出問題?
今(2020)年特別不平靜,除了出現打亂全球經濟和旅運的新冠病毒,還有許多知名藝人因心臟疾病相繼離世。事實上,心臟相關疾病如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是有機會可以免除憾事發生。近年來,藉由中醫治療心臟疾病也逐漸被重視,中醫師宋和乾指出,從中醫觀察脈象可得知心臟的健康狀況,透過內服藥和外用療法雙管齊下排解心血管壓力,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成效。心臟問題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宋和乾表示,現代人常說的「換氣過度」恐慌症,主因為心臟二尖瓣、主動脈瓣膜脫落或閉鎖不全所引起,患者在病發時想大口呼吸卻又感覺吸不到空氣,這種現象其實與心臟疾病相關,其他像是因心室肥大導致的「心因性氣喘」、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不整,以及因心血管阻塞的冠心病、狹心症、心肌梗塞,或是心臟不正常跳動引起的精神不安與憂鬱症,也都屬於心臟相關疾病。通常患者在心臟瓣膜產生問題的初期並不會有不適感,臨床上很多瓣膜疾病,是醫師聽診或把脈時意外發現的,傳統中醫認為切脈的最佳時間是在早晨剛睡醒,尚未起床活動時,但現代不適用此法,取而代之的是讓患者先在診療室休息10分鐘以上,再由中醫師把脈,宋和乾堅持診脈時間不應少於10分鐘,因臨床上許多患者是在脈跳60、70跳時,才出現問題。宋和乾進一步說明,診脈時,若出現間歇較長的脈搏(稱之代脈),表示心臟功能不良,若出現頻率越高,就會連續出現恐慌的情形,這就是俗稱的恐慌症;脈象出現大小脈,或是時大時小、時強時弱,飄忽不定,跳動頻率間歇起伏,大多數是心律不整的現象,通常表示患者容易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焦慮或心悸;若患者的脈象出現伏脈,也就是需要稍微用力按壓筋骨才診得到脈搏,通常代表血管阻塞不通,可能是出現了心肌梗塞或腦梗塞,需緊急治療。中醫治療方面,藉由內服超臨界二氧化碳(CO2)從中藥材萃取出的精華製成的滴丸,如複方丹參滴丸、救心丹、黃檀丹,以及利用超音波酒萃或水萃所萃取出中藥膠囊,如複方丹參膠囊,清之雪或是直接內服水藥;外治則針對背部的重要穴位多次拔罐放血,排解心血管外部壓力,卸除血管壁上氧化的自由基,重新還原已粥狀樣硬化的血管,更快解除冠狀動脈中的血栓情形。宋和乾提醒,恐慌症患者若只醫治心理及精神層面,而不醫治心臟問題,應該是無法完全治癒,而心律不整的患者若長期心臟無力、脈跳太快,容易導致心室肥大,需多泡腳、睡前抬腳、穿寬鬆襪子睡覺,改善氣血循環,並盡早接受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1-19 科別.精神.身心
高成就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 醫師建議採「1問2應3轉介」
近期大學生憾事意外頻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大學生上大學面臨離家,必須適應大學自主管理,也要面對生涯困惑,情感發展,單靠自己其實不容易順利面對,身旁的人可付出多一點關懷,建議有效幫助人遠離自殺可採取「1問2應3轉介」。王明鈺說,高成就的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他們過去在學業上平順,但是碰到困難,卻未必有學會面對壓力,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這時可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如果發現學生課堂缺席,或是常聚會不出現,或是顯得悶悶不樂,可給予簡單關懷,主動關心「還好嗎?」「有需要關懷?」「你好像不太開心?」這些關懷可引發一個受困的人,可能願意提出協助的機會。目前政府已有發展「心情溫度計」,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快速的了解目前情緒的狀況,提供自身填寫或關心的親友來瞭解。如果分數過高,則進到2應,予以「適當回應、支持陪伴」,當孩子碰到困難無法解決,持續陪伴,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有人拉他一把」;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若師長發現無法協助,千萬不要放著,陪著他們找到更適合的輔導人員、心理衛生專家、醫療專業等都可以在危及時刻,幫上孩子一把。另外,衛生福利部提供安心專業號碼1925(依舊愛我),民眾只要以市話或手機撥打「1925」,安心專線將持續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推薦閱讀】回首台大醫學系漫漫歲月:大學不過人生一瞬:寫給二十歲的自己「我快要撐不住了」焦慮年代的急救包!給身陷地獄的你什麼時候才適合顯露我們的脆弱?從林書豪崩潰痛哭談起「生命沒緊急逃生出口」身為人類無法避免寂寞痛苦與不確定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我懷孕了 應該放棄工作嗎?
為人母,是女性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許多的人生規畫可能在此時必需重新抉擇,職場的去留,常是孕媽咪首先會面臨的兩難處境,其實,只要做好準備、釐清現況,新手媽媽一職,也能勝任愉快而沒有負擔。兩難的決定隨著雙薪家庭的增加與政府對保障婦女工作權的逐漸重視,女人婚後雖走入家庭,多半會繼續保有工作,然而,女性持續保有工作的計畫,常在新生命的到來後面臨掙扎,倘若工作之於孕媽咪容易取捨,也許不足以構成内心衝突,但對於在職場上有所耕耘、熱愛工作或不得不保有工作的孕媽咪,放棄工作與否的考量可能讓女性感到十分兩難,且當胎兒在肚子裡一天天長大,從聽到心跳、感受到胎動,媽咪與胎兒兩心相連的感受,隨著逐漸增加的懷孕週數而更顯深刻,孕媽咪考慮是否放棄工作的掙扎也會更明顯,掙扎的原因可能包含不願放棄已耕耘許久的工作、傳統文化對母親角色的期待、經濟考量或自己對成為好媽媽的嚴格要求等。理性抉擇.媽咪這樣做當是否放棄工作讓孕媽咪感到焦慮時,建議可以將兩難的顧慮點一一書寫下來,以幫助釐清思緒,或與有經驗的朋友共同討論,協助做出決定,而若期望選擇的結果是媽媽開心、寶寶也開心,則下列兩個思考點也許能提供孕媽咪面臨抉擇時參考。媽媽快樂.寶寶才快樂寶寶看似不懂世事,但卻對父母的情緒狀態極為敏感,杏語心靈診所顧浩然心理諮商師認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唯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因此,建議孕媽咪可單純以此點為主要考量,無論放棄工作與否,媽媽的情緒若能持續保持正向,不因為放棄工作而感到怨懟或因為選擇當個職業婦女而感到歉疚,對寶寶而言都是最好的教養情境。延遲決定在未親自實際體驗育兒生活前,孕媽咪對全職母親的生活無法理解,通常也是不敢輕易辭職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議孕媽咪可善用性別工作平等法中的「育嬰留職停薪」(亦即育嬰假),在產後專心的哺育新生兒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回職場。實際體驗一段時間的育兒生活,能讓媽咪對於是否離開職場更容易決定,顧浩然心理諮商師認為,因為哺育寶寶的全職媽媽生活雖然辛苦,但滿足感、成就感及深深的幸福感也無法取代,若媽咪發現全職育兒的幸福大過於職場生活所給予的滿足,那麼是否離開職場的問題將不再困擾媽咪。育嬰留職停薪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6條中明訂,婦女於受僱公司任職滿6個月後,於每1子女滿3歲前,得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即育嬰假),期間可至該子女滿3歲為止,但不得超過二年;此外,若勞工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育嬰假期間,還能向勞保局申請6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按被保險人育嬰留職停薪之當月起,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計算,按月發給,最長可達6個月。決定成為職業婦女當媽咪決定繼續保有工作時,隨著決定而來的壓力可能讓媽咪困擾,而嘗試預先溝通、尋求幫助或做好心理準備,能讓可能面臨的壓力有效減少。對好媽媽的社會期待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好媽媽在眾人心中有既定的刻板印象,無論這個期待是來自家人或自己,當媽咪發現自己違背期待時,可能出現愧疚感受,然而,社會上對好媽媽的刻板印象與親子關係的建立並沒有直接關係,媽咪必須釐清兩者之間的不同,因為親子關係若能用心經營,媽媽與孩子之間始終能保有緊密連結時,傳統上對於需全職照顧小孩才是好媽媽的觀念,即不適用,媽咪應在釐清想法後選擇不被舊觀念所囿,且與其沉溺於對孩子的愧疚感,不如提升與孩子相處時的品質,例如:全心全意的陪伴、不滑手機或分心於別的事情。顧浩然心理諮商師認為,職業婦女不見得比全職媽媽輕鬆,媽媽無需以嚴格標準審視自己或讓不適用的社會期待困擾自己,反而應該調整心情,讓自己自在愉快,也讓寶寶因為媽媽的好心情而感覺快樂。托嬰的選擇當媽媽決定返回職場,寶寶能夠在日間妥善被照顧,更能讓媽媽安心上班,因此,建議在懷孕期間,可以主動探詢托嬰機構或優良保母,並勤於走訪,此外,若決定讓家中長輩代為照顧,也建議在產前就與長輩商討細節,例如:何時接送、飲食原則或伙食補貼等,儘量在寶寶出生前,充分討論與婉轉表達,先建立如何照顧寶寶的共識,才不會在日後有無法預期的不必要紛爭。尋求另一半的支持無論是選擇成為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另一半的支持能讓媽咪更堅定信念,若成為職業婦女的選擇面臨家中傳統長輩的質疑,先生的協助說明與支持,能讓媽咪的壓力減輕,但也建議媽咪,除了在抉擇上尋求先生的支持外,於產前與先生溝通日後共同照顧寶寶的分工也十分重要,因為唯有樂於在育兒生活中彼此合作的夫妻,才能讓親子關係或家庭氣氛更融洽。將情緒留在門外在外工作,有時不免產生一些情緒,無論是擔憂或不愉快,建議職業婦女應儘量避免將情緒帶回家,對於負面情緒,也需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紓解方式,以確保下班後回到家,寶寶無需感受媽媽的情緒風暴。享受成為全職媽媽寶寶的成長只有一次,為了不錯過寶寶的每個成長足跡,決定成為全職主婦常是許多女性的選擇,而只要掌握關鍵原則,全職媽媽的生活將更愜意愉快。避免感覺「犧牲」決定離開職場、專心育兒,媽咪肯定經過許多考量,但許多媽媽常覺得自己是為了家庭與孩子有所犧牲,甚至對於放棄工作仍抱有遺憾,顧浩然心理諮商師提醒,若媽媽對於放棄工作感到有揮之不去的遺憾感,在與孩子的互動上,容易於不經意的言語或行為中,讓孩子感覺需為「媽媽放棄工作」而負責,例如:「我為你放棄了這麼多」或「要不是因為你,我也不用放棄工作」等話語,都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負擔。建議媽媽要劃清界線,明白放棄工作是自己的選擇,孩子無需為媽媽的選擇負責,才能避免建立不健康的親子關係。經濟上的心理準備放棄工作,可能意謂著在生活中的開銷需仰賴先生的收入,因此建議媽咪,在寶寶出生前,預先與先生討論日後家中的開銷計畫,必要時,在產前帶著先生逛逛婦嬰用品店或賣場,讓先生了解育兒用品的價位與基本需求,能避免寶寶出生後,先生對於媽咪的日常開銷不諒解。適時放鬆為時時照顧新生兒的生理需求(約2小時換1次尿布、3~4小時餵一次奶),加上家事的照料,全職媽媽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與寶寶綁在一起,忙碌的生活讓全職媽咪很難為了自己的需求單獨外出或擁有獨處時間,因此建議除了尋求先生分擔育兒工作外,也能在需要時,請信任的其他家人幫忙短時間的照顧寶寶,讓自己偶爾也能獲得短暫獨處的放鬆機會,才不致讓累積的壓力傷害自己也傷害家人。愛自己的選擇顧浩然心理諮商師認為,在慎重決定後,每位媽咪都應接納自己的選擇,避免在決定後又否定自己、攻擊自己的決定,造成心裡莫大的壓力;建議媽咪只要在決定後,對該決定可能面臨的情境做好準備並好好面對,就能讓自己逐漸能夠輕鬆的做個快樂媽媽。※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我懷孕了,應該放棄工作嗎?
-
2020-11-18 科別.精神.身心
憾事頻傳恐掀模仿效應!心理系助教:不是補足學校專業人員就能解決
近期不幸事件頻傳,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媒體報導輕生事件太過鉅細靡遺,詳細描述方式、原因,這一波模仿效應預期將愈演愈烈;上周衛福部與內政部等單位討論「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三點○」,擬推出防跳機制,包括公寓大廈防跳措施、校園女兒牆加高等等,目前正與各部會溝通中。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楊長苓指出,社會長期不看重「情緒保健」跟「心理健康」,這不是補足學校專業人員就能解決。去年政府心理健康預算每人是廿二元,但是,國家針對成癮患者卻投入幾百億,明顯不符比例。諮商心理師羅惠群指出,全民缺乏情緒教育,談自殺防治,絕對不會是專業人力、導師的責任,而是全民責任。過去國內心理衛生資源卻相對不足,且分配不均,台灣也缺乏國家級心理健康政策。台灣更是獨步全球,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把心理與口腔健康放在一起,建議應將「心理司」另立門戶。諶立中強調,社會愈現代化,愈需要重視心理健康,各界期待設立心理司,但實務上仍有很大的挑戰。心理健康是「全民運動」,職場、家庭、校園應該正視心理健康,這也不單是心口司責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答覆議員質詢時指出,有關自殺防治,現有幾項措施已實施,找教育局把學校班導師、輔導老師、結合聯醫介紹轉診,但這部分漏掉大學。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市政總質詢後,市府將找北市所有大學校長開會,建立聯繫管道,看能提供什麼服務。柯文哲說,大學是個破洞,至於社區部分,也會請自殺防治中心,看破洞在哪。【推薦閱讀】回首台大醫學系漫漫歲月:大學不過人生一瞬:寫給二十歲的自己「我快要撐不住了」焦慮年代的急救包!給身陷地獄的你什麼時候才適合顯露我們的脆弱?從林書豪崩潰痛哭談起「生命沒緊急逃生出口」身為人類無法避免寂寞痛苦與不確定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7 醫療.精神.身心
悲觀、睡不著...小心是「創傷壓力症候群」! 一張表自我檢測
35歲的Amy(化名),已婚。有天帶著愛犬去溪邊遊玩,因狗狗不慎落入深水區,她雖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愛犬的性命。事發後,她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懼,以及目睹狗狗溺斃過程,至今無法接受。Amy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因此出現明顯的情緒起伏,每天不停哭泣、責備自己,覺得愧對愛犬;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且出現過度警覺、全身緊繃、睡不著、作惡夢等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而就醫。 收治個案的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表示,經診斷Amy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傷慟反應。因為親眼目睹寵物死亡的過程,內心所受到的衝擊更易導致病態性傷慟。目前,正接受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這些情狀都會產成 施姸安指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指,曾經親身經歷、目睹到威脅生命或極重大的傷害時,往往會出現強烈痛苦、極度害怕、恐懼、無助感等,此事件超過一般人的經驗或知悉的範圍,而造成嚴重傷害。 如遭遇意外事件、目睹親人、寵物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經歷性侵害、暴力攻擊、戰爭、自然災難、霸凌等,都容易引起創傷壓力症候群。 而現今,寵物所扮演的角色已等同家人或伴侶關係,彼此的牽絆與依賴愈來愈深,寵物死亡所帶給飼主的痛苦已不亞於親近家人逝去的狀態,更容易出現傷慟反應(Bereavement)。 診斷創傷後反應 4準則是重點 施姸安表示,創傷後反應診斷準則的症狀有四項:再次經驗創傷事件的感覺,反覆地痛苦回憶或出現夢境,引發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等;出現情緒麻木,對前途悲觀、無法再愛等;警覺性增加,難以入睡或保持睡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且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 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3層面需解決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該如何治療呢?施姸安指出,包含生理、心理、社會三層面。生理層面,主要是以藥物治療,以抗憂鬱、抗焦慮藥物,或其他輔助藥物,來處理嚴重之焦慮,或反覆之失眠。 心理層面,則是協助認知重建,幫助找出不合理的信念,並且去對抗,進而採取更實際的想法和行動來平衡情緒,配合行為治療讓患者能夠去面對與壓力事件有關的人、事、物、情境或情緒,以及種種會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事件。 社會層面,會讓患者和家人了解關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以及可得到的幫助和治療,讓他們知道這樣的情況在重大災難之後是正常的,且經過一定的治療程序和時間是可以克服。 施姸安提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長期未接受治療,可能會引起生理上症狀,出現頭痛、胃痛、消化系統不適、氣喘、頭暈等;心理上會陷入憂鬱、焦慮,或是出現偏差行為、厭食或暴食;甚至開始出現人際關係問題、酒精與藥物濫用、自傷行為等。 她提醒,當親身經歷或目睹創傷,往往會有極度害怕、恐懼或無助感,倘相關狀持續未改善,應當留意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經由自我檢測表初步評估,學著調適情緒也是很重要的課題,或儘早向專業醫師求助。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 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你也許曾在住家附近見過,某位鄰居長輩在巷口徘徊,不認得回家的路;在賣場或超商購物時,見到長者未結帳就將櫃上的物品取走,和店員發生爭執。這些因為失智症而引發的行為與現象,不時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近幾年在臺北市於12行政區推動失智友善「一區一特色」後,有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例如失智症者迷路時,能免除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城市某個友善商店、賣場安心休憩、喝水,受到許多友善天使的幫助。 臺北市長者約49萬3,097人,推估約有3萬9,448名失智症者需要被守護,每一位失智症者背後都需要照顧人力支撐,但一位照顧者及一個照顧家庭的量能有限,仍需多元資源奧援。臺北市運用各行政區資源,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擴張失智友善社區範圍,當失智症家庭的靠山。中正區/充滿文化氣息的 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充滿文化氣息的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提倡高齡友善獲獎社區,也是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政策的示範社區之一。轄區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林立,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導入博物館特色,設計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好鄰居信誼基金會則提供木作、樂器等課程,並邀有照顧經驗的導演規畫戲劇課,讓失智症者演出生命故事。「失智長者不一定是弱者」,健康服務中心還將失智咖啡館請進一樓門面,店長角色交給失智症者、志工和照顧者,除發揮失智症者所長,也用香醇咖啡款待需喘息的照顧家庭。大同區/讓時光隧道發光的失智友善街區走入迪化街,宛如來到舊時光隧道,一塊塊的商店招牌彷彿在歷史榮光中閃耀。但現在讓時光隧道發光的是「失智友善街區」,在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的構思下,迪化街商面門口閃爍著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失智友善五心服務招牌,小小的木作掛牌,向來往的行人訴說著:「如果你的長輩家人不小心走失了,我們會暫時安置、照顧。」有些商店甚至出借輪椅、鋪設無障礙設施,成為「安心補給站」,當失智症者與家人走累了,也能在失智友善商店得到幫助,繼續在臺北暢行。大安區/敲開連鎖賣場失智友善之門來到臺北市長者比例最高的大安區,失智友善場景又不同了。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與同仁連結消防隊、環保隊、警察分局與鄰里長體系,納入失智友善組織範疇外,還敲開連鎖賣場之門,順利招募轄內11家全聯門市成為友善組織,提供員工失智症認識及對應技巧的教育訓練。而轄內擁有千戶的成功國宅也在里長支持下,形成高齡、失智友善的互助社區,透過舉辦多場健康促進活動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課程,讓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聯繫,成為失智友善網絡之一。中山區/失智照護一條龍 友善組織最亮點商務星級飯店、公司行號密布在中山區,同時有醫院體系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照護一條龍」的奧援,讓中山區失智友善組織成為最亮點。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還細緻到發展一里一特色,更在里長協助下,找到復華里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當地咖啡公園及復華多機能中心,辦理「聞香~記憶的咖啡」活動,帶動失智症長者以觸摸咖啡樹、聞香咖啡豆等五感刺激與園藝療法,將延緩與照護模式延伸到其他里,如晴光里正準備接棒中,期待未來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能聯手星級飯店推廣地中海飲食等創新作法。內湖區/深入職場強化識能 打造失智友善氛圍科技公司總部、企業商辦大樓林立的內湖區失智友善資源,又是如何推動呢?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宣導推動之便,將失智友善及預防的內容融入講座,讓忙碌的職場人士認識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失智症者時,能及時提供需要的協助。「失智症者需要的是友善的環境與支持」,除了大型公司集團加入友善組織,下一棒將邀請公車運輸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失智友善網絡。士林區/故宮文物、戲曲 融入失智延緩課程人文薈萃、景致宜人,吸引文人雅士居住的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戲曲中心資源,辦理系列延緩失智症活動及課程。在主任呂秀蓉的規畫下,以「動靜合一」的失智延緩課程,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融入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課程。更與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合作,開發動態「文物操」訓練長輩肌力。另外,加強長者營養與飲食的教育訓練,融入了臺灣戲曲中心的歌仔戲教學及共餐據點網絡,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生活脈絡中透過課程與表演,獲取失智預防及延緩訓練。南港區/廣邀里民擔任友善貴人 社區鄰里總動員來到新興發展的南港區,失智友善社區的做法,又是另一種景象。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率先北市其他行政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也針對失智症者及家庭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提供失智照護課程訓練、舒緩照護負荷,讓照顧者負荷程度及憂鬱程度皆降低至40.68%及74.83%,更廣邀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發放「失智友善錦囊」給居民,深化社區居民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信義區/招募志工劇團巡演 宣傳失智症防治精品百貨、商場遍布的信義區如何打造失智友善氛圍?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將精品百貨超市、烹飪課程融入失智延緩課程場域,並透過社區與鄰里資源,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讓信義區失智友善社區成為一大亮點。由社區志工擔任的「笑義笑行動劇團」,定期在鄰里間舉辦失智症防治主題巡演,也邀請失智症家庭參與「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讓失智症者及家屬間理解與良性互動,「憶」起幸福。萬華區/里民工作會報 佈建失智友善網坐落繁華、復古臺北老城區的萬華,運用緊密的里民網絡,將失智友善識能融入里民工作會報,並與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長照系合作實習課程,成為臺北市失智友善社區的特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還運用社區鄰里商家緊密的網絡,廣邀民眾成為友善天使,並與警政單位串聯,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未來,健康服務中心規畫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代間融合」為主軸的老幼共融課程,逐步打造慢老的幸福友善生活圈。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 帶長者踏出戶外指南宮、貓空、動物園等周邊生態步道及學校資源豐沛的文山區,在健康服務中心的媒合下,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開發的健康安全科技,導入登山步道;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社會參與。在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規畫下,辦理「憶起智齡巡迴列車」失智友善宣導,培養居民包容、接納失智症者,並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訓練長者肌力及手眼協調力,更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校園,與轄區內學校合作,以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宣導預防失智健康識能,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症。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 多元串聯自主行被稱為溫泉天堂的風華小鎮北投區,納入高齡長者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來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更與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臺北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訓練及失智症家屬座談會。同時發揮在地特色,整合關渡醫院北投石頭湯(長照社區整合服務)、臺北市溫泉協會資源,在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社區服務,全方面關懷、全人健康照顧。松山區/社區資源發展代間融合 保障失智症個案權益貼近基隆河、大臺北地區交通及產業發展重心的松山區,鏈結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踐暖心協助失智症者「看、問、留、撥」技巧,給予失智症者、照顧者協助,並與渣打銀行合作,導入失智症公共識能,保護失智症個案的權益。在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的努力下,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社區學校等,在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
-
2020-11-15 養生.抗老養生
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
許多專家認為,改善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是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充分的睡眠。根據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的論文,在這三者之中,睡眠最重要。許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睡覺時間越短,壽命就越短;因此要想保持健康而且長壽就要多睡好覺。事實上,許多疾病都與睡眠不足有關,最普遍的就是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憂鬱症、焦慮症、老年失智症和癌症等等。若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免疫系統和認知能力都開始受到影響;若20個小時不睡覺,就會出現醉酒一樣的反應。人在睡眠時,身體器官也藉機休息和修復,例如心率會大幅下降,比清醒的時候每分鐘少10到30次。換句話說,睡眠可以說是心臟的休息時間。在入睡之後,腸胃的蠕動減慢,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每兩三天就要新生一次,而這個複製修復過程也是在夜間睡眠時進行。全身的肌肉在睡眠的時候才會處於鬆弛狀態,同時分泌生長激素來恢復和重建身體的組織促進肌肉復生。大腦是高度而且精細的腦細胞活動,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需要腦髓液將它們清除。只有在睡眠的時候,腦細胞變小,留出空隙來讓腦髓液流動,帶走這些廢物。
-
2020-11-15 新聞.長期照護
老人跌倒率高 物理治療師兩招教你評估長輩跌倒風險
家中若有長輩的要注意了,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詹怡婷指出,老人具高跌倒風險,可用以下兩種方式評估跌倒風險因子,另外,更建議可陪伴老人在家進行登階運動,提升身體功能。詹怡婷表示,國民健康署於2017年曾做過「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提及65歲以上老人過去一年曾跌倒比例為六分之一,即每6名老人就有1名曾跌倒過,輕者皮肉受傷而重者可能會造成骨折或是腦部傷害,進而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老年人跌倒風險因子可以分成2類,詹怡婷解釋,「內在因子」因老化或疾病造成下肢肌肉無力、平衡能力不佳、感覺缺損、視力及聽力障礙,以及因失智造成認知功能衰退,容易忽視環境中的危害。另外一個外在因子,為藥物的使用,如抗精神病藥物、麻醉止痛藥、抗憂鬱劑、抗焦慮藥、鎮定劑等,使用多種藥物可能增加暈眩、平衡失控等副作用,此外,不良環境,如地面不平與濕滑、光線不明亮、走道堆積雜物等,也會提高危險度。詹怡婷說,可利用2個簡易測驗判斷家中長輩是否屬於高跌倒風險,第一種方法為5次坐到站測試,先雙手抱胸坐在椅子上,以最快且安全的速度連續執行5次坐到站,計時所需時間。若為60至69歲則所需時間應小於11.4秒;70至79歲應小於12.6秒;80至89歲則需小於14.8秒。第二種方法則是開眼及閉眼單腳站立測試,以雙手叉腰或抱胸單腳站立,計時單腳站立時間,腳觸地、碰觸到支撐腳或手去扶旁邊物體即停止計時,最多至30秒。60至69歲開眼應站22.5 ± 8.6秒,閉眼為10.2 ± 8.6秒;70至79歳開眼為14.2 ± 9.3秒,閉眼是4.3 ± 3.0秒,若以上的2項測驗都不合格的話,代表有很高的跌倒風險。詹怡婷也建議2項運動可讓長輩在家練習,第一種是雙腳併攏站立、腳跟貼腳尖、直線站立或單腳站立,3種放手不扶物站立之平衡訓練,難度依序增加,可先從雙腳併攏站立嘗試。若已可穩定站立,則可藉由雙手擺動或舉高,增加身體擾動,或是可站在軟墊上,利用不穩的平面來提升難度。另一種練習方式則為登階運動,可利用家中階梯或是凳子,需固定於地板或放防滑墊,進行來回登階的運動,藉此增加心肺耐力、下肢肌力以及平衡能力,提升長者整體身體功能,降低跌倒風險,不過她提醒,這些運動皆需在家人陪同下執行,安全第一。
-
2020-11-14 科別.耳鼻喉
耳鳴也是胃食道逆流症狀之一!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幾個日常簡易緩解方式
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用餐時間,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一整天下來吃到晚餐的時間已經9、10點,太接近睡眠時間,讓不少人因此衍生胃食道逆流問題,進而引發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及併發慢性中耳病症,或內耳疾病如耳鳴、眩暈等,如果沒有正視這個病症,耳鳴問題很可能伴隨而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如果長期耳鳴卻不願主動治療,嚴重恐導致聽力退化。 4分之1台灣人有胃食道逆流 耳鳴也是症狀之一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有4分之1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近20年來,罹患人數快速成長中。然而很多人不曉得「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耳鳴,主要是因為當賁門關閉不緊,致使胃酸或氣體跑到食道裡,容易引起喉嚨紅腫發炎,進而刺激耳咽管,引起喉咽返流,造成無菌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因此有些人常在大餐之後,出現胃脹胸悶,併發耳鳴、頭昏現象。通常在治療完胃食道逆流之後,耳鳴現象也可望獲得改善。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引發中耳及內耳組織的症狀惡化,日久易成不可逆的病變,耳鳴的治療特別頑強而困難,因此從早期耐心治療才有痊癒的機會。 耳鳴多因5大因素所致 及早正確診斷治療病因 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耳鳴初期的檢查以患者自述為主,一般是焦慮、緊張、失眠等,最易發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耳鳴,李宏信說明,包括耳鳴的型態、持續時間、聲音大小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病史,因此患者一旦有耳鳴症狀出現,應紀錄發作時間、每次發作時間長短、音頻高低,或者是否會因某種姿勢減緩或更劇烈等,這樣有助於醫師釐清病因,及早正確診斷治療。 避免壓力過大、飲食清淡 減緩耳鳴現象李宏信指出,針對初期症狀輕微的患者,聲音不大且低頻,試著規律作息、飲食清淡,不熬夜及減少暴露於噪音環境中,3個月內多半能不藥而癒。若是耳鳴現象已超過半年以上,嗡嗡聲響已嚴重干擾生活,治療上會使用清血藥物,來打通內耳血液循環,給予修護神經的營養劑,活化再生已受損的內耳神經,協助恢復正常功能,並阻止血管過度收縮,以免內耳缺血、營養失調。患者需有耐心持續治療,建議至少服藥3至6個月,多數都能逐漸好轉,勿因稍微改善就自行中斷服藥,將影響整體的治療時間及效果,病人必須有耐心服藥的決心,方能達到治療目的。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生活中面臨過度的壓力、經常失眠、過勞及過油、過鹹等飲食型態,都是誘發耳鳴的高風險因子。平日飲食應秉持清淡及營養均衡為原則,不熬夜、適度運動等,有助增強自身免疫力,若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應控制好病情,才不致影響耳鳴病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11-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6類常見藥品可能會引起便秘?要怎麼解決? 藥師這樣說
除了飲食不均、運動不足會使得排便不順之外,您知道服用藥品也可能引起便秘嗎?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社區藥局甘誼文藥師指出,許多常見藥品的副作用就是便秘,但並非人人都會發生,若不了解這種狀況,便秘時自行使用軟便劑或瀉劑,就是「用更多藥品來治療原本藥品的副作用」,這種情況應儘量避免。哪些常見藥品可能會引起便秘?要怎麼解決?甘誼文藥師說明,只要患者在服用下列藥物期間,學習如何主動調整飲食、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和水分、增加運動的頻率,即可降低藥品產生的便秘副作用。⑴抗組織胺:包括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Brompheniramine、Cyproheptadine、Hydroxyzine。抗組織胺是感冒、鼻炎、過敏藥物中常見的成份,第一代的抗組織胺能緩解過敏的症狀,也會作用於副交感神經的接受器上,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延緩平滑肌蠕動,因此容易發生口乾、便秘、尿滯留的副作用,在服用此類藥物時,可能會出現便秘的情形。⑵鎮咳藥物、嗎啡類止痛藥:鎮咳藥物中的可待因(Codeine)成份和嗎啡類止痛藥,也可能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延遲腸胃道的排空,並影響胃腸道腺體的分泌,導致糞便水分不足,使得糞便過於乾燥、變硬而難以排出,進而便秘。⑶制酸劑中的鈣鹽及鋁鹽成分:常見胃藥中的鈣鹽及鋁鹽,都可能造成便祕。此類藥物可能會影響人體腸道的運動,使得糞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增加,當停留的時間愈久,水分愈容易被吸收,使得糞便變得堅硬,更難通過腸道排出,就造成便秘。⑷降血壓藥(鈣離子阻斷劑):包括Diltiazem、Amlodipine、Nifedipine、Verapamil。鈣離子阻斷劑是控制血壓的慢性疾病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是藉由放鬆血管平滑肌,達成降低血壓的目的。此類藥物也可能會影響胃腸道周邊肌群,放鬆肌肉的效果可能減緩腸道的蠕動而造成便秘。⑸鐵劑市售保健食品中的高單位含鐵補充品,以及因貧血由醫師開立處方的高劑量鐵劑,可能刺激腸胃道,除了出現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外,也有許多人因此出現排便不順的副作用,服用相關藥物、補充品要特別留意。⑹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藥常用的幾種安眠藥、抗憂鬱藥、緩解焦慮、改善情緒的藥物,包括:三環抗鬱劑、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等,此類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但仍可能使腸道蠕動不足、水份減少糞便乾硬,最後導致便秘。食藥署叮嚀藥物的副作用在所難免,如果有任何用藥問題,都可諮詢醫藥專業人員。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1-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被醫師耽誤的歌手! 馬偕整型帥醫劉映君譜出抗疫之歌
「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在疫情艱難之際,全球飽受新冠病毒威脅,台北馬偕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自創曲「Promise 」,在醫師節當天於網路發布。馬偕院牧部召集院內各職系同仁,齊心唱出抗疫的心聲,讓今年醫師節有著不一樣的紀念與感謝。包辦詞曲創作的劉映君,熱愛音樂,他表示,這首歌的旋律其實在一年多前就曾在腦海中跳出來,今年3月,疫情爆發之際,以抗疫的心情,在一個禮拜內,為旋律填了歌詞。劉映君說,醫療照護強調跨單位的團隊合作,為此,排除萬難,讓各職系的同仁齊聚合唱,錄製音檔,創作出作品,希望透過歌詞反映疫情之下時代的改變,也展現台灣醫療團隊互為支援的特色。馬偕抗疫歌曲 Promise 「全民抗疫不分你我」,部分歌詞如下:在瞬間,天空降下大雨,而我們被迫保持距離,連呼吸都如此的焦慮,擁抱你變這時代的奢侈品,是恐懼取代了氧氣,那白衣避之唯恐不及,不自禁,人們開始反省,怎樣去面對下一個世紀。辛苦的付出everyday,也許暫時還看不到終點,被面具壓紅的那一張臉,只為了換你遲來的笑顏 I promise I will try my best,總會有撐過去的那一天,回頭看看擁有的這一切,多麼的感謝。歌曲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Ph93hUcyc&feature=youtu.be
-
2020-11-12 科別.精神.身心
台大連2起憾事 衛福部:青少年3成有精神障礙
國立台灣大學近期連三日發生二起學生輕生事件,9日下午歷史系女學生墜樓、11日男學生於宿舍輕生,由於9日至13日恰好是台大的期中考周,引發各界關注,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也在臉書貼文表示「無法相信」;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表示,不少調查都顯示現代人的心理壓力遠高過於過去,曾針對青少年做調查約三成有精神疾病,大學生的比例也大約是如此,呼籲社會應增加對彼此的關心,降低憾事發生。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頂尖大學的學生,大多對於自我要求高,根據過往大學生輕生的因素,以學業、感情、同儕、家庭為最多,根據研究顯示,輕生身亡者約有九成五有精神狀況或障礙,其中多達七成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有病勢感,又願意去找精神科醫師的人,僅有三成。連續三天二起台大同系學生輕生事件,楊聰財也說,憂鬱或負面的情緒是有可能擴大影響他人的,呼籲親友間若是發覺身旁有人過度焦慮、緊張、憂鬱,應給予協助,多與他們說說話,或是陪伴就醫等,也呼籲民眾,別把心理疾病當作是一時的,自殺防治協會推出「心情溫度計」,可透過自我檢測,隨時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他呼籲,心理狀態不是等到痛苦不堪才去面對,平時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就應該要自我檢視,適時向專業醫師求助。諶立中表示,20年前,台大大學生是很明確的,畢業等於宣布有工作或是出國讀書等,但是現在不同,就業環境多元,不管是誰都要自我創造打拚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導致學生容易徬徨;加上整個社會壓力比以前壓力大很多,競爭力強,加上感情議題等,大家自主性提高,相對自我決定權力增加,責任也增加,不如預期也增加。諶立中表示,過去曾做過小五、小六、國一的學生情緒障礙的調查,發現有三成的青少年有情緒障礙,其中以過動最高,憂鬱症等也占多數;大學生理論上也是差不多的比例,他認為現在的學子心理健康不如過往,各界應該要更加重視。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11-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5分之1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後 出現精神疾病
英國牛津大學大規模研究發現,20%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患在90天內被診斷出罹患精神疾病。精神科醫師說,許多染疫的倖存者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可能更大。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染疫康復患者中,焦慮、憂鬱和失眠最為常見。研究人員也發現,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明顯更高。失智症是一種腦部損傷疾病。牛津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哈里森(Paul Harrison)說:「人們一直擔心COVID-19倖存者會面臨更大的精神健康問題風險,我們的發現…顯示這種可能性很大。」哈里森說,在疫情之後,全世界的醫生和科學家迫切需要調查精神疾病原因及確定新的治療方法。研究報告發表在「刺胳針精神病學期刊」(LancetPsychiatry Journal),內容分析美國6900萬人的電子健康紀錄,其中包括6萬2000多起COVID-19病例。研究人員說,若針對全世界染疫的人進行研究,可能也會有同樣發現。在病毒檢測呈現陽性反應後3個月中,有1/5倖存者首度診斷出焦慮、憂鬱或失眠。研究人員說,這大概是同一時期其他組患者的兩倍。研究中還發現,先前就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診斷出冠狀病毒的可能性,比沒有精神疾病的人高出65%。沒有直接參與研究的精神健康專家說,研究發現進一步證實冠狀病毒可以影響大腦和心智,使得罹患一系列精神疾病的風險提高。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精神病學顧問布魯斐德(Michael Bloomfield)說:「這可能是因為與這種流行病相關的心理壓力和疾病生理影響的共同作用。」
-
2020-11-11 名人.相性幸福
性生活不美滿代表性能力不夠好?性的問題有4大要素
我都辦到了 為什麼他/她還是不滿意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和心儀的對象約會之前,會興高彩烈的挑選衣服,想著他會怎麼看、會不會喜歡這樣的穿搭,在相處的過程中盡量滿足對方的需求,你自認做到100分了,但可能在對方的眼中不以為意或是只有60分。所以是你不夠好嗎?那倒也未必,有可能是對方不夠喜歡你、頻率沒對上、只是把你當朋友……也因此別急著完全否定自己,而是可以先暫停一下,思考其它的可能性。性的問題也有層級區分大家對於馬斯洛的理論都耳熟能詳,要先滿足最下層的生理需求,才有餘力去顧及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的部份;性其實也是一樣,我們會先考量性生理是否健康,然後才會進一步與人連結,而有親密關係的需求,在這些過程中自然也會觸及到心理這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談性並不只是侷限於性(sex)。不是性能力一級棒,對方就會愛你愛到無法自拔;也不代表你性能力不夠好,就不被愛了,性它所涉及的層面比你想的還要廣。想要擁有健康的性生活,這四大要素不可少舉例來說,說到性功能障礙,第一反應一定是早洩、陽痿、性交疼痛、性慾低下……這些乍看之下都較偏向生理層面的狀況。然而在執業的經驗中,真正多數的性問題反而是心理、關係所影響。在這裡,我提供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擁有健康的性生活,我們能夠去做到且注意的事情有哪些:1.性生理的健康性生理的健康是最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每天洗澡的時候,男性如果包皮較長,記得褪下來好好地清洗龜頭與冠狀溝的地方;平日注意自己的晨勃反應。女性則是用清水清洗外陰即可,不需要做陰道的灌洗;平時注意分泌物的顏色、質地和氣味,並定期做檢查。2.性心理心理學是一門以科學的方式來研究人類行為及心理歷程,它涉及到認知、感覺、人格、人際關性等等許多的領域,而性心理即是專注在與性相關的議題上,包含了您對於性的態度、性的認知、性格……都是被討論的範籌,也是會影響到您性行為的表現。3.情緒的照顧太緊張,我們反而會操作焦慮,更容易出錯;被驚嚇,我們會愣住無法做出反應;壓力太大,會提不起性致;太害怕,就無法放鬆去享受當下的狀態;壓抑,情感就無法自然地流動……這些情緒我們都很能體會,在性上,更是體現地淋漓盡致。也因此,對於自己在情緒的照顧上顯得非常重要,才能好好享受性愛的樂趣呀。4.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在臨床的經驗裡,性的問題往往不會單純只有性功能、性技巧層面上而已,看得越多,就會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大魔王。你會發現,一直母胎單身,是因為對自己不夠有自信;上床機會變少,竟然是搞不定婆媳問題;一直被唸到好心煩,性致直直落,還不如自己來比要快……實在是太多可以談的事情了。總而言之,遇到了性的問題,若是生理有異狀當然要優先改善,但也別忘了要擁有健康的性生活,可是至少包含了生理、心理、情緒和人際關係這幾個要素。況且人一直都在改變,所以健康的性生活可是一輩子需要學習和調整的事。
-
2020-11-11 科別.精神.身心
緊張防疫 護孫阿嬤恐慌症上身
冬天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發燒,台灣進入流感流行季節,近10個月流動在空氣中的氛圍都相當緊張,但精神科持續守護著不安的心靈,期盼幫助每一個患者的身與心取得平衡。在疫情警報拉得最緊的三、四月間,醫院大廳、迴廊都空蕩蕩,個案走進診間多半形色匆匆、長話短說,他們大都因狀態不佳,不得不「深入虎穴」。A同學受強迫症所苦,本來規則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類抗憂鬱藥物,症狀也還頗穩定,但疫情當頭,花在洗手、清潔、防護的時間和心力,讓他吃足了苦頭,所幸A同學如期回到門診報告情況,與醫師討論並調整藥物,才獲得改善。六十多歲的C女士則是少見的初診個案,她平日很忙,還得接送孫女,在公共運輸匆忙來去間,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帶了病毒傳給孫女,一次在捷運站內就突然喘不過氣來,伴隨心悸、發麻、感覺快吸不到氧氣而昏倒,送急診經檢查都沒問題,未料幾天後又發作一次,這次急診醫師在處置完畢後,建議她到精神科就診。經確診為「恐慌症」,需要靠抗憂鬱及抗焦慮藥物來治療。E先生在8月回診,前一次5月份就診因為擔心「被無薪假」,搞得抑鬱煩躁,為此提高抗鬱藥劑量;最近訂單回流,工作雖繁忙,心裡卻篤定不少,情緒也就沒那麼低落了,但由於藥劑調高,出現腸胃的副作用,因此將他的藥物減回原先劑量。2020年摻雜幾許不安和懸念,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是否捲土重來?看來「防疫新生活」恐怕將是常態了。
-
2020-11-10 養生.家庭婚姻
冰冷的夫妻關係,只剩小孩可聊?專家教5項溝通技巧助感情升溫
我們都不想要一段冷冰冰的伴侶關係,會聊工作、聊小孩、聊天氣、聊塞車狀況,就是不聊內心的想法和情緒。一但缺乏真誠的深度溝通,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也會因此減少,甚至走向分道揚鑣的結局。因此,伴侶溝通技巧會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婚姻與伴侶關係諮詢師 Mary Ellen 和 Goggin Jerry 提供了下面幾個「幸福情侶」會用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兩人感情升溫:1. 共同營造安全溝通的氛圍想說的話選擇不說,往往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擔心自己說出的話會被對方認為很蠢、很幼稚或錯得離譜,簡而言之就是擔心被批判。就好像青少年做錯了事被師長質問一樣,他們選擇不說或說謊,就是認為自己說出的真心話一定會被批判,只會聽到很多的「你應該」或「你不該」。然而,缺乏溝通對於感情關係來說是很大的傷害,因為這意味著至少其中一方無法信任對方,無法真誠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所以,在與對方溝通內心話時,盡可能放下自己的主觀偏見,不帶任何評價的把對方的話聽完,給對方安心的氛圍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讓彼此持續坦承地交流下去。2. 接納彼此的差異「如果每一件事你們的看法都一模一樣,那會非常無聊。」結婚超過 60 年的作家 Sandy Burris 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再親密的兩個人,都無法完全一模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生長背景和經歷。對方的想法或價值觀和自己不一樣,雖然會讓人感到焦慮,但我們還是必須學會接納彼此的差異,這是互相尊重的第一步,有了尊重關係才能長久維持下去。廣告3. 多問「開放性問題」當對方在表達憤怒、傷心的情緒時,很多人選擇以「別想太多啦」來回應,或者沉默以對,這樣的回覆就像「句點」,讓對方無法好好抒發自己的情緒,感到不被同理。更好的做法是多問「開放性問題」,例如「為什麼你會覺得難過」、「你為什麼會這樣想」,就像閱讀一本書一樣充滿好奇心地專注傾聽,這樣做除了可以更了解對方真實的想法,也能幫助對方整理自已繁亂的思緒。4. 挑對溝通時機兩人起爭執的當下,是最差的溝通時機,情緒上頭時,再立意良好的溝通,可能都會演變成沒建設性且傷人的唇齒戰爭。選在兩人都冷靜且精神狀態較佳的時候溝通才能直搗問題的核心,讓溝通更有效率,讓雙方更能同理彼此。5. 不指望對方能讀心美國伴侶與家庭關係心理治療師 Assael Romanelli 觀察到,「含糊溝通」(ambiguous communication)出現在很多相處有問題的伴侶身上,他們也許不常吵架,但總是互相猜心:「他講這句話是在否定我的付出嗎?」「為什麼他沒有發現我在生氣呢?」這些人因害怕衝突等原因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卻希望對方能讀懂他們的心,然而這樣的期待是很不切實際的。就算再尷尬再難受,也要練習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就像舞台劇演員為了讓後排的觀眾也能看懂劇情,會把心裡的 OS 和情緒都表達出來一樣。再愛你的人都不可能完全讀懂你的心,不如說出來讓他理解吧!參考資料:1.《Yourtango》:8 Communication Skills That All Happily Married Couples Know2.《Psychology Today》:”Say The Thing” to Revitalize Your Relationship※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幫助對方整理繁亂的思緒】婚姻關係諮詢師:關係長久的「幸福情侶」會用的 5 種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