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烹調
共找到
1037
筆 文章
-
-
2020-12-13 養生.營養食譜
鮭魚 我的健康,交給你了!
好友因乳癌開刀,住院或化療期間,我每次探訪前總會問:「你想吃什麼?我帶過去。」好友從不客氣,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鮭魚,拜託了!」原來想吃鮭魚,「沒問題啊,鮭魚料理很簡單呢!」後來她才說,不是真的想吃鮭魚,而是生病後上網蒐集營養食譜,意外發現鮭魚是好食材。鮭魚擁有優質的蛋白質,尤其含Omega-3脂肪酸,可把人體內「壞脂肪」轉變成「好脂肪」,不僅能保護骨骼還能防止肌肉損失、強化免疫系統……她想把吃鮭魚的好處一次說完,但一時語塞,竟打趣地說:「總之,癌症、憂鬱症、心臟病、失智症都能一網打盡啦!」我對鮭魚的認識,大概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從此也喜歡鮭魚料理。鮭魚含豐富油脂,烹調時無需加油,魚皮朝下,小火慢煎,就能逼出魚油,藉此爆香辛香料,味道極好。而為了避免魚刺傷喉,我全採用超市賣的無刺鮭魚,如此才能讓病人安心品嘗,享有輕鬆的用餐時光。好友過了五年的危險期,取消重大傷病卡,生活健康有規律,一切回到正軌。今年她生日,我請她邀些朋友到我家聚餐,我要為她的重生慶祝一番。想吃什麼?她老話一句,「鮭魚,拜託了!」骰子鮭魚燴時蔬食材:冷藏挪威鮭魚丁1包(225克,購自超市)、美白菇5條、鴻禧菇5條、黑木耳5朵、花椰菜5小朵、九層塔1小把、番茄丁半碗、九層塔1小把、帕瑪森起司粉少許、蒜泥1大匙作法:1.將美白菇、鴻禧菇、黑木耳、花椰菜切成鮭魚丁大小,汆燙至熟,撈起備用。2.鮭魚丁洗淨擦乾,放入不沾鍋煎至微焦(約7分熟)。3.以煎出的油爆香蒜泥,加入番茄丁和作法1的食材,充分拌炒。4.加入1小匙鹽、2大匙番茄醬、1大匙酒、九層塔,炒出香氣。5.熄火盛盤,撒上帕瑪森起司粉點綴。辛香鮭魚片食材:鮭魚菲力1片(250克,購自超市)、四季豆約10根、青蔥1根、薑1小塊、大辣椒1根、蒜頭3個作法:1.蔥、薑(約1大匙)、蒜、辣椒洗淨切末,備用。2.四季豆摘除頭尾和兩旁粗絲,一刀切兩段,放入滾水中汆燙,水中放1小匙橄欖油,煮熟後取出,擺在盤中央。3.鮭魚洗淨擦乾,放入不沾鍋,以小火煎至表面微黃後,用鍋鏟把鮭魚推到鍋邊,翻面續煎。4.撒上1小匙鹽和1大匙酒,蓋鍋以小火燜煮,時間約5分鐘。5.取出鮭魚,放在四季豆上。6.原鍋用餐巾紙擦乾,加入2大匙橄欖油,放入蔥末、薑末、蒜末、辣椒丁爆香,以小火炒出香氣,加入半小匙鹽、1小匙雞粉和1大匙水,拌炒均勻,淋在鮭魚上。鮭魚豆腐煲食材:冷藏挪威鮭魚丁1包(225克,購自超市)、板豆腐一塊、青蔥1根、洋蔥半顆、雞高湯1碗(一般吃飯用碗,若沒雞高湯可用市售雞湯塊取代)作法:1.將豆腐和洋蔥切成鮭魚丁大小;蔥切蔥花,蔥白與蔥綠分開。2.將鮭魚丁洗淨,用餐巾紙擦乾。放入不沾鍋乾煎,煎至四面微焦(約7分熟),取出備用。3.用鍋內煎出的油爆香蔥白與洋蔥,拌炒約2分鐘,放入1碗雞高湯和1小匙蠔油,加入豆腐,煨煮5分鐘。4.放入作法2的鮭魚,續煮至熟。5.加1小匙太白粉水勾芡。6.盛盤,以蔥綠點綴。
-
2020-12-11 養生.無退休時代
「減法」過生活、穿搭舊衣也開心!張曼娟:「現在不做自己,難道要等80歲?」
五年級的張曼娟,是知名作家、教師、父母照顧者,也是一位進入人生下半場的熟齡人士。五十多歲的她,不再四處旅遊冒險、出國不再買紀念品,生活從加法變成減法,手作料理、領養的貓咪、重複穿搭的舊衣就能讓她幸福無比。正處熟齡的張曼娟,也開始預習老後人生。 年輕時候的張曼娟,每次出國旅行,都拖著大大的行李箱,塞滿各種用得到、用不到的東西。五十歲後,行李箱變得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且盡量「零購物」。邁入中年,張曼娟漸漸丟掉不必要的人生包袱、重新詮釋幸福,並在近期出版的新書《我輩中人》當中,娓娓道來她對中年階段的探索,以及幸福的定義。 瑣碎日常,也可以是幸福來源 「我覺得到了中年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我越來越能清楚分辨『想要的』跟你真正『需要的』。」走過人生大半、懂得生命無常,更珍惜平凡日常,「幸福」已經不是物質豐盈、功成名就。 只要能夠好好活著,親手烹調港式煲湯、油豆腐燒雞、雞肉肉骨茶,或是與心愛的家人、寵物之間有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甚至只是在烈日下快走之後,將一杯涼開水一飲而盡,都是張曼娟的小確幸。「中年以後,對幸福的定義會是越來越簡單的。」 「當早晨我睜開眼睛,醒過來的時候,我可能看到有陽光灑進來,透過窗簾照射到我的被子上的那一刻,我就感覺到很幸福,因為我擁有新的一天。」這就是熟齡的張曼娟。 現在的她,一天大概是這樣過的:早上5點50分起床,6點替父母上網掛號,7點吃早餐,然後拉著菜籃車上市場。返家後,先整理食材,接著帶爸媽就醫。看診結束,她親自張羅午餐。 午後,是張曼娟的工作時間,一直持續到4、5點。如果一時興起,就和夥伴開車上陽明山泡湯、吃晚餐,「因為我是一個很希望能夠抓住瞬間快樂的人。」 夜晚,則是陪父母話家常、逗弄兩隻貓咪,或是安靜閱讀的美好時光。 中年過後,不再被牽著鼻子走 日子平淡卻幸福,關鍵就在「做自己」。張曼娟肯定地說:「如果你做自己了,你就不用追求太多的東西。你已經擁有你自己了,你就會很快樂。」 怎樣算是做自己?所謂「四十而不惑」,張曼娟認為,不是真的對人生沒有疑惑,而是「對於自己所想要的、所追求的東西不會再問了。」「你不會再被別人的公眾價值牽著鼻子走。」 至於「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中年人應該知道「你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 張曼娟以自己為例,「我是一個有說故事能力的人、我是一個喜歡小孩子的人,所以我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講故事給小孩子聽。」 當對自己越來越了解,張曼娟笑說:「這時候還不做自己,什麼時候才要做自己?難道要到八十歲嗎?」深諳自我生命價值,中年便不再困惑。 拿回生命主導權:為自己而活 事實上,張曼娟認為,35歲到70歲都算是中年時期,這不只是條漫漫長路,更是重新創造人生、發生蛻變的好時機。告別不喜歡的生活、放下不愉快的事物,認真規劃人生的下半場,拿回生命的主導權,不為別的,只為自己而活。 中年,也是預習老後的絕佳時刻。張曼娟觀察,她的父母輩往往是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突然就這麼老了,這是很令人徬徨的。幸運的是,「我們有機會照顧年老的父母,所以就好像預習了我們老後的樣子。」 張曼娟建議,中年人可以善用這段時間觀察老人的生活,接著就會發現,年輕時我們常為了得不到的東西而搶奪、而憤怒,「可是等你老的時候,你真正需要的就是一台輪椅跟一片安眠藥而已。」 既然如此,「我怎麼能不在中年的時候,就開始放自己自由?」張曼娟笑說,與她同輩的人們,是很奇妙的一代,對長輩和晚輩都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感,總是替別人著想,卻忘了為自己做些什麼。 當老人獨立之後─設計自己的老年 學習經營熟齡生活,也是在練習美好老年。張曼娟回憶,幾年前在加拿大旅行,見識到當地的老年人常結伴出遊,每個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起上山下海、拜訪米其林餐廳、品味葡萄酒,令人大開眼界。 張曼娟認為,西方人的觀念是,孩子滿18歲後就要自立,父母不會替孩子設想要買房子,也不會期望孩子幫他們推輪椅。如此一來,老人反而獨立了起來,開始會思考如何安排生活、如何學會快樂的本領。 有能力規劃自己的老後人生,也才能夠擁有幸福的能力;而這一切,都得從覺知那刻開始。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單身,就要好好享受當下每一個時光!寧可孤老,也不送自己跟不喜歡的人湊一堆.婚姻最美好的距離,是保持私領域!彼此帶著自尊感、快樂感,長遠地牽手走下去.中年後被離職被離婚,都是人生課題 培養「心理免疫力」,迎戰失落情境來襲
-
2020-12-10 科別.消化系統
「防彈咖啡」減肥兼降脂肪肝?營養師:5種正確觀念才能擺脫脂肪肝
王先生健檢後被醫師確診為脂肪肝,由於體重過重被要求減肥及運動,王先生在網路搜尋「喝咖啡」有利於改善脂肪肝,於是想要藉由時下流行的「防彈咖啡」,來達到減肥及降低脂肪肝的功效。門諾醫院營養科主任鍾慧珍說,這可是「母湯」啊!因為防彈咖啡的咖啡和油脂比例是1:2,而且椰子油、奶油屬於高脂食物,不適合脂肪肝的患者,千萬別冒然嘗試。 脂肪肝恐致肝硬化、肝癌 鍾慧珍解釋,雖然咖啡有利於脂肪肝病患,但防彈咖啡因內含高油脂,因此不建議脂肪肝患者飲用。如果想喝拿鐵,建議可在家中自行泡黑咖啡再加上低脂牛奶,比較安心,畢竟市售拿鐵常使用全脂奶、甚至加上奶油變成花式咖啡,對脂肪肝患者反而是一大負擔。 「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中太多,一旦時間久了,會讓肝臟慢性發炎導致肝硬化,最後演變成肝癌,因此要把堆積的脂肪慢慢清除,人生才能逆轉勝。 脂肪肝的成因包含糖尿病、肥胖、酒精以及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超標,其中,三酸甘油脂超過200mg/dl ,罹患脂肪肝的機率將提高3倍,而冬季民眾最愛的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食材都少不了酒,也應適量淺嚐為佳。 食物中隱藏油脂不能輕忽 此外,除了注意避免炸物及糖醋烹調外,隱藏式的油脂更不能輕忽,像是中西式點心(可頌麵包、磅蛋糕、麻花捲、蔥油餅及酥餅類等)、絞肉製品(漢堡肉、香腸、雞塊、百頁)等,即使患者在食用時使用吸油紙或氣炸鍋,都無法百分之百去除,因此建議脂肪肝患者不要食用加工品,一般民眾最好也盡量少吃。 脂肪肝的成因:1.糖尿病。2.肥胖。3.喝酒。4.三酸甘油脂超標。 值得一提的還有,果糖確實會導致脂肪肝,因此含糖飲料也盡量不要點,確診有脂肪肝的,最好選擇無糖或冷泡茶替代,就算是鮮榨果汁也應避免飲用。 營養師強調,外食所隱藏的高油脂危機不可忽視,不論是吃素或吃葷,盡量選用清炒、蒸、煮、滷、烤的食物,如白斬雞(屁股、翅膀除外)、涼拌豆皮、牛腱肉片等,不要選烹調方式較複雜的食物,如糖醋排骨、三杯雞、炸菇類、炒麵米粉及油飯、醬燒茄子等。 瘦子也可能有脂肪肝問題 脂肪肝並非肥胖者的專利,瘦子也可能有脂肪肝問題,如何擺脫脂肪肝,飲食很重要,營養師建議民眾,把握控制熱量、低醣、少油脂、高纖維、攝取優質蛋白質的飲食觀念,不僅能達到減重目標,還能避免脂肪堆積,逆轉脂肪肝,唯有吃對食物及多蔬果,才能達到預防和改善的效果。 擺脫脂肪肝的5種飲食觀念:1.控制熱量。2.低醣。3.少油脂。4.高纖維。5.選優質蛋白質。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單身,就要好好享受當下每一個時光!寧可孤老,也不送自己跟不喜歡的人湊一堆.婚姻最美好的距離,是保持私領域!彼此帶著自尊感、快樂感,長遠地牽手走下去.中年後被離職被離婚,都是人生課題 培養「心理免疫力」,迎戰失落情境來襲
-
2020-12-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廚房到底該怎麼整理才乾淨?專家教你從一處開始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作者鄭熙淑】整理時,從瓦斯爐開始家庭主婦最關心的就是廚房和煮飯問題。首先,先觀察廚房格局,可以發現廚房大致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至於動線方面,分成主要動線和輔助動線。當我們下廚做菜時,手能碰觸到的範圍皆屬主要動線。有些上方櫥櫃使用頻率高,而通常更高處的櫥櫃使用頻率偏低,因此我們在整理收納時,應將常用物品放在上方櫥櫃的下兩層,不常用的物品則收納在上層。料理過程大致分成三個部分:備料、烹調和洗碗,以瓦斯爐為中心,範圍介於水槽到流理台,所以整理的時候,可以先從做料理的中心位置──瓦斯爐著手,這樣是最有效的。整理家務和打掃有關,打掃又跟家人的健康直接相關。我們之所以要整理,是因為整理能讓打掃變得簡單。錯誤的整理方式會增加打掃工作的難度,而廚房是和食物有關的地方,更應保持整潔。東西放得少的流理台擦拭省力,反之,堆滿東西的流理台擦拭不易,哪怕明知流理台藏汙納垢,但因為怕麻煩,難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建立好自己的收納體系後,努力維持,才能讓打掃更輕鬆省力。想長久維持良好收納體系的方法就是:每次吃飯只拿出符合家中人數的碗盤,並且在擦乾洗完的碗盤之後,立即收回流理台上方的收納櫃。另外,瓦斯爐附近最容易殘留油漬和食物汙漬,隨時適度清理,日後就不用費力清洗。如何整理廚房用品?‧ 整理流理台舉凡微波爐、電鍋、原豆咖啡機、淨水機、打汁機、調理機等,都是家中流理台經常放置的物品。我們會放在流理台上的東西原本就多,再加上茶葉、保健食品、零食等各式各樣雜物,數量有時多到要整齊排列都很困難。在這些物品中,占據廚房收納空間最多的是保鮮盒。不只是保鮮盒,還有很多用完卻捨不得丟的空瓶。理流理台的第一要務,就是要限制放在流理台上的物品量。流理台上只能放一兩項廚房必備用品,像是電鍋和微波爐,以確保流理台的料理空間夠寬敞。此外,廚房一定要方便清理,因此流理台和水槽上不能有東西。我個人建議流理台上不要掛料理用具,收起所有的用具,等到做菜時再拿出來,如此一來,才能方便我們隨時清理。‧ 整理上方櫥櫃把一家人吃飯會用到的碗盤,收納到水槽上方的櫥櫃中(或是容易拿取的地方)。吃完飯,把洗好的碗放在一旁的瀝水架上,事先要空出櫥櫃空間,瀝乾水的碗盤才能馬上收納回去。萬一櫥櫃的收納空間不足,碗盤就會一直被放在瀝水架上,下次就會直接拿放在瀝水架的碗盤使用,再加上有時需要使用碗盤時,也有可能順手拿他處的碗盤,造成混亂。若本人無法好好收納,再加上喜歡拖延洗碗,碗盤就會堆積如山。我見過一家五口人,碗盤和筷子、湯匙卻多達十到二十個的情形。把家人會用的碗盤收納在上方櫥櫃,大盤子採直立收納,小盤子則疊起來就好。碗盤要按用途和材質分類收納,常用的碗盤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整理收納櫃占據廚房收納櫃最多空間的是保鮮盒。如果可以,盡可能購入同色同款的四角形保鮮盒,較能呈現整理後的統一感。不過,由於塑膠材質對人體有害,建議購買玻璃材質的保鮮盒。各位現在可以動手清理收納櫃裡的塑膠保鮮盒,只要利用手邊現有的保鮮盒,就不用額外購買冰箱專用的收納容器,有助減少廚房物品量。每到春天,家中會多出吃完的大容量泡菜收納盒,不要堆在一旁,可拿出來活用,像是用來收納保鮮盒或五穀雜糧等。只要好好思考,聰明活用泡菜收納盒的方法非常多。(編按:此為韓國情況,讀者家中若有大型收納盒,亦可參考使用。)有時,收納櫃中會有用不到的贈品或周邊、超量購買的食材、孩子的糖果、泡麵、即溶咖啡包、多出來的杯子套組和餐具組、冰箱收納盒、贈送的杯子,這些都會占用收納空間。曾有一個委託人的家裡收集了很多免洗餐具。「天啊,委託人,請看看這些木筷。」「這裡有多少雙木筷?」「好像超過一百雙了。」「我不知道有這麼多,全都是叫外賣留下的筷子⋯⋯」「我想也是。只要一養成囤積物品的習慣,物品數量就會多到超乎預期。」我甚至另外找出了數十個沒在用的免洗餐具。「我一直都和奶奶同住,看來不知不覺間沿襲了奶奶的習慣。奶奶生性節儉,不喜歡丟東西。」委託人一想起奶奶,很多東西都捨不得丟,本人也因為大量囤積的物品而吃驚。在我經手的無數委託案裡,因家裡角落堆積的物品數量而感到吃驚的委託人,也不在少數。囤積不用的物品,容易造成家具布滿灰塵或發霉,尤其廚房是料理的空間,更要小心。試著整理廚房中的囤積物品吧!寬敞的空間能刺激料理的欲望。‧ 整理瓦斯爐附近因為做料理時隨時都要用到調味料,所以把調味料收納在瓦斯爐下方即可。有些人為求方便,會把調味料放在瓦斯爐旁,不過由於離火源近,會加快調味料的腐敗速度,必須小心為宜。目前的家庭趨勢多以小家庭為主,用餐文化也變得不同於以往。招待許多客人到家裡用餐的情形,說不定一年不到一次,所以希望大家能審視家裡的碗盤、容器、廚房用品等,是否遠超過家中人數會用到的數量。
-
2020-12-08 科別.心臟血管
為什麼吃素還會中風? 醫師曝常犯的飲食地雷
有不少人因為擔憂疾病上身,不敢再天天大魚大肉,希望以吃素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更有不少機關、學校響應每週一天的無肉日,讓素食風愈來愈盛行。但吃素卻可能潛藏健康危機,不少人會發現吃素後,腰圍反而愈來愈寬,健檢報告中,血脂、血壓等數字仍是「滿江紅」。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素食才有用國內曾有研究顯示,吃素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肪,但前提必須是健康素食,要注意烹調的方式。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說,站在醫師的觀點,只要能夠減少肉類攝取量,吃素並非絕對必要,同時要注意的是,膽固醇過高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一半可能來自遺傳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僧侶即使長年吃素,仍可能有三高的原因之一。 吃素降血壓效果顯著 改善三酸甘油脂不明顯吃素是將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從肉類改為由豆製品中攝取,因為豆製品不含膽固醇及動物性脂肪,因此不會導致血脂過高、血管硬化。不過,王宗道指出,因為吃素時攝取大量蔬果,蔬果中含有鉀離子,降低體內對鈉離子的敏感性,因此,吃素對於降低血壓的效果較為顯著,至於降低三酸甘油酯部分則較為不明顯。攝取量及烹調方式是關鍵 精緻糖應節制食用若想要藉由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仍有先決條件。營養師曹長安提及,吃素須注意不能攝取過多熱量,否則就會「破功」,例如即使是採用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但烹調時用油量若太高,仍可能於血管中堆積,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還有些人怕吃素吃不飽,為求飽足感,不知不覺每餐多吃了半碗飯而使總熱量增加,尤其是精緻的糖類應盡量節制食用,如含有果糖、蔗糖的飲料,各式甜食、糖果、糕餅,不僅熱量高,也會導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上升。用油選擇、食材挑選不馬虎 得舒飲食概念納入三餐 曹長安建議,素食調理可以比照降血壓的「得舒飲食」的概念,得舒飲食指的是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並多以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節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因此,藉由吃大量蔬果,可攝取到高鉀離子,以糙米、燕麥、麥片等全穀類增加對鎂的攝取量,用油上則以沙拉油、橄欖油、葵花油等,取代牛油、豬油、奶油等。在烹煮時,可盡量選擇清蒸、清燉、水煮、烤、滷等調理方式。曹長安舉例,油煎的茄子就比油炸處理過的含油量低。盡量不要加太多的油、鹽,若擔心素食的味道過於單調,可以利用香菜、九層塔、水果等天然的食材提味,否則過度追求口感,過多調味料,或是重油、高鹽,反而因此吃進過多的油脂、鈉,掩蓋了吃素的優點。 素食加工品不宜多吃 天然食材更健康除了從用油的選擇,食材的挑選上也要下點功夫,才能健康吃素。曹長安說,坊間為了增加素食料理的風味以及變化,有許多素雞、素鴨、素火腿、素魚等加工品,但因為經過油炸、煙燻等多道手續調理,鈉含量較高,更可能因此攝取過量的食品添加物,不建議常吃,最好多選擇天然蔬果、以及低加工的大豆蛋白製品,像是豆干、豆腐、豆皮、凍豆腐、百頁豆腐等。 長期吃素恐缺乏維生素B12 定期健檢不可忽略王宗道強調,長期吃全素可能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適時補充維生素,建議從海帶、裙帶菜、紫菜等藻類、以及香菇、杏鮑菇、珊瑚菇等菇類富含維生素B12蔬菜中攝取。不過,吃素後定期的健康檢查仍不可偏廢,特別是不少人覺得自己吃素以後,就能跟心血管疾病「絕緣」,甚至於本來固定的用藥,也自認吃素後三高一定會改善,擔心長期服藥會傷身,而自行減藥、停藥,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也可能因為三高未妥善控制,導致病情加重。要遠離心血管疾病,王宗道提醒,從「吃素」進行飲食調整僅是其中一環,其他包括定期健檢、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習慣,每週應運動3次以上、癮君子一定要戒菸等,都是掌握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密切相關! 吃素降三酸甘油酯? 別傻了!3習慣是大元凶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
2020-12-07 養生.聰明飲食
肉類烹調前別水洗 避免細菌到處跑
最近美國農業部發出指南,建議勤於用水洗滌,是去除細菌的有效方法,但不建議在烹飪之前清洗肉類或禽類,這樣反而增加細菌傳播轉移的機會。舉例來說,隨時洗手可以消除時不時累積的細菌;而新鮮的農產品、水果或者蔬菜等食物的表面,都可能有細菌、塵土和汙垢,若是浸泡在冷水中,再用流水沖洗,有助於清除乾淨,而且可以立即食用。至於肉類,最常見的就是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兩種細菌。若食用未煮熟的牛肉,特別是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可能會攝入沙門氏菌,從而引起腹部絞痛、發燒和水樣腹瀉,必須立刻看診,否則有生命危險。和蔬果類不同的是,用水洗肉不會殺死所有的細菌,反而增加傳播轉移的機會,增加有害細菌致病的風險。換句話說,若是在烹飪前清洗生禽、牛肉、豬肉、羊肉或小牛肉,生肉和禽肉汁中的細菌可能傳播到其他食品、衣物、器皿和皮膚。若是人體感染,也很難判斷這些交叉汙染發生的時間,而且很難清除。那麼該如何去除肉類的細菌?只要在適當溫度下烹飪,至少62℃(烘烤、燒烤、煮沸)可殺死細菌,因此無需洗滌肉類食品。同樣在醃製肉類或者冷凍肉類之前,也不需要用水沖洗。
-
2020-12-07 養生.聰明飲食
從食物中獲得最佳保護力 專家教你完整攝取植物營養素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作者布蘭達.戴維斯, 薇珊托.梅麗娜】獲得最佳保護能力第一步,就是要讓所攝取的每一分熱量,都有助於健康與治療。幸運的是,植物性食物是飲食中一貫對健康有益成分的濃縮來源。植物提供了抗氧化成分、植化素、植物固醇、膳食纖維、酶、益生質、益生菌、必需脂肪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這些化合物就像是交響樂,互相合作以關閉促進疾病的基因、減少發炎、提升免疫功能、平衡激素、增強解毒酶、維持血糖濃度、控制血壓與血膽固醇濃度,以及支持身體所有的系統。雖然這些成分通常都會被分離出來,並且以補充劑的形式銷售,但一般而言,補充劑的效果總是令人失望。證據顯示,這些成分的有益效果,有賴於多種保護性化合物之間所存在的複雜協同作用。人體的必需營養素包含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營養素之間的平衡與交互作用,對於促進與維持健康非常關鍵。其他在植物性食物中的保護性化合物:植化素、酶、植物固醇與益生質,則會輔助這些營養素。雖然這些化合物被認為不是必需營養素,但在促進健康福祉,以及幫助人們抵禦各種慢性疾病的侵害上,都有非常可靠的優良記錄。植化素所有植物為了要增進自身的存活率,都會產生稱為植化素(phytochemical,phyto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植物」)的化合物。一些植化素決定了植物的顏色、味道、質地和香氣,並且在吸引授粉者與播種者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其他植化素則發揮了內部防禦系統的作用,保護植物不受病蟲害與潛在惡劣環境的侵擾。由於個別植物有特定的需求,因此可能有多達10萬種不同類型的植化素;通常在單一植物中,可以發現100種以上不同植化素的數千份拷貝。幸運的是,當我們吃下植物,植化素會繼續在人體中發揮它的魔力。無論是作為抗氧化成分、模擬荷爾蒙、減少發炎、防止腫瘤形成、根除致癌物質、刺激酶的形成,或者摧毀細菌,植化素都具有數百種機制,來幫助預防疾病的發生以及對抗現有的疾病。許多因素可能都會影響食物中植化素的含量,以及其生物利用率。舉例來說,像是土壤、水質、氣候與化學物質的使用等農業因素,就會影響植化素的含量。有機種植的農產品,會比噴灑化學農藥的農產品發展出對抗攻擊更強大的防禦力,因此植化素含量相對地也會更高。另一方面,收成後的儲存方法也可能會降低植化素的濃度。精製食物的方法會大幅度減少植化素含量,特別是當植物中富含最多植化素的部分(例如小麥粒中的胚芽和麩皮)被去除,或者當加工過程會暴露在刺激性化學物質、高溫或壓力下的時候。而食物的調理過程,例如烹煮、發芽、發酵、攪打、榨汁與打碎等,都可能會對植化素的含量與生物利用率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大多數的植化素在生食時能夠更有效地被吸收。舉例而言,生的十字花科蔬菜中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的吸收率,明顯要比煮熟的十字花科蔬菜高很多。一般來說,烹調往往會降低植化素的含量;加熱的強度愈高、時間愈久,植化素的損失就愈大。而且毫無意外地,水溶性的植化素在食物煮沸並倒掉煮過的水時,最容易流失。但另一方面,烹調會軟化或破壞植物的細胞壁,讓身體更容易提取和吸收某些類型的植化素,特別是類胡蘿蔔素。舉例而言,煮熟番茄的番茄紅素,比生番茄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煮熟胡蘿蔔的β-胡蘿蔔素也比生胡蘿蔔的生物利用率更高。而無論是生食或熟食,加入少量的脂肪,例如酪梨、中東芝麻醬或橄欖油,都能改善類胡蘿蔔素的吸收。生食中的植化素,可以藉由縮減食物顆粒大小與增加表面積(切碎、煮爛、打碎、磨碎、打成泥、刨碎,或者仔細咀嚼)來獲得最佳的生物利用率。榨汁是更有效的方式,因為這個過程去除了植物的細胞壁,而細胞壁包含了纖維以及其他已知會降低營養素和植化素生物利用率的成分。一些類胡蘿蔔素,像是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在蔬菜汁中似乎比生食或熟食的蔬菜都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想要提升抗氧化成分與植化素的攝取量,又不想增加飲食量的話,飲用蔬果汁是個可行的方法。發芽與發酵顯著提高了植物性食物的植化素含量。科學研究顯示,將多種植物性食物催芽後,會使其植化素明顯增加。植化素含量之所以增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新生植物的生命需要依賴這些化合物的支持與保護。綠花椰菜苗(青花菜苗)就是個著名的例子,其蘿蔔硫苷(一種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蘿蔔硫素的前體)的含量,是成熟綠花椰菜的10∼100倍。蘿蔔硫素(一種異硫氰酸鹽)是種人體在第二階段解毒酵素的強效天然誘導劑,可以處理並除去致癌物質。研究顯示,蘿蔔硫素也是一種優秀的抗微生物劑,對於幽門螺旋桿菌(一種與胃炎、消化性潰瘍與胃癌有關的感染性細菌)非常有效。最近的證據也顯示,綠花椰菜苗可能會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阻抗。最後,蘿蔔硫素似乎可以減少與許多疾病相關的氧化壓力與組織損傷。實際意義:要攝取最多植化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各種色彩豐富的植物性食物擺滿餐盤。其中也包括了發芽與發酵食品在內,可以進一步提升植化素含量,選擇有機品種具有同樣的功效。雖然蔬果通常都被認為是植化素的主要供應來源,但這些化合物在所有的植物性全食物中的含量都很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植化素超級巨星,就是深綠色的葉菜類(例如羽衣甘藍、寬葉羽衣甘藍與菠菜)、十字花科蔬菜(包括了綠花椰菜、高麗菜與抱子甘藍)、蔬菜苗(特別是綠花椰菜苗)、紫色與藍色水果(例如藍莓、黑莓與葡萄)、蔥屬蔬菜(特別是大蒜)、香草與辛香料(例如肉桂、丁香、大蒜、薑、奧勒岡與薑黃)、豆類(特別是大豆、小紅豆與其他深色豆類)、堅果與種子(例如胡桃、核桃與亞麻仁籽)、可可豆、柑橘類水果、茶和番茄。酵素存在於生的植物性食物中的酵素,能在兩個方面促進健康:它能幫助特定的植化素轉化成活性形式,也能幫助消化。至少有兩個植物家族中的酵素,能把植化素轉化成高度有益的活性形式。第一個是存在於十字花科蔬菜(例如綠花椰菜、高麗菜、羽衣甘藍和蕪菁)中的黑芥子酶(myrosinase)。黑芥子酶會將硫配糖體轉化成異硫氰酸鹽,而異硫氰酸鹽最有價值的,就是能誘發第二階段解毒酵素。第二個則是蔥屬蔬菜(包括洋蔥與大蒜家族)中的蒜胺酸酶(alliinase)。蒜胺酸酶會將蒜胺酸(alliin)轉化成大蒜素(allicin),也就是它的活化形式。大蒜素能對抗微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與真菌感染,減少血液凝塊和降低血脂濃度,防止關節炎與癌細胞活動,並幫助誘導第二階段解毒酵素。黑芥子酶與蒜胺酸酶會在植物組織被破壞時釋放出來,例如當食物被切碎、搗成泥、煮爛或咀嚼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將高麗菜榨成汁,會使蔬菜汁中的黑芥子酶活性變高,而菜渣中所殘留的變少。)在釋放出來後,植化素就會開始酶轉化的過程,轉化成其活性形式。烹調會破壞部分甚至所有的酶,破壞程度則取決於加熱的時間和溫度,因此食用一些生的十字花科與蔥屬蔬菜,能提供一些健康上的益處。透過打碎或嚼碎來進一步分解植物性食物,植物酶就可以對消化過程做出一些小貢獻。這個過程會在食物停留在胃的上半部時持續進行(在進食後,食物可以在那裡停留20∼60分鐘,才會和胃酸徹底混合)。這個消化前的階段,對整個消化過程的重要性還無法確知。然而,絕大多數食物的消化過程都發生在小腸中,因此相比之下,食物酶對人類消化的可能影響被認為是較小的。一旦食物落入胃的下半部,並與胃酸接觸時,酸鹼值就會降到1.3∼2.5左右;在這樣的酸鹼值下,食物酶大致上會變質或失去活性,因此通常無法在小腸內存活。最有機會在胃酸中存活,並完好無損抵達小腸的食物酶,是包覆在能存活下來的微生物中的那些酶,例如發酵食品。關於進一步的資訊,詳見戴維斯與梅琳娜的《邁向生食純素飲食》(Becoming Raw)。實際意義:要獲得最多蔬果中所含的食物酶,最好生吃,並且混合一些十字花科與蔥屬蔬菜。添加各種芽菜和發酵食物,可以進一步提高食物酶的含量與功能。植物固醇植物固醇(包含了固醇與其對應的飽和形式—甾烷醇)是植物細胞壁中的必要成分,正如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中的必要成分一樣。植物固醇具有雙重的抗動脈粥狀硬化作用。由於植物固醇與膽固醇的結構類似,因此會與動物性食物中的飲食膽固醇互相爭取吸收管道,可有效降低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此外,植物固醇也能阻止會加劇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炎途徑。植物固醇的攝取量,直接與飲食中植物性食物的份量成正比。雖然所有的植物性全食物都是植物固醇的來源,但濃度最高的自然來源為種子、堅果、豆類、小麥胚芽、酪梨、芽菜與蔬菜油。證據顯示,早期人類的飲食富含植物性食物,提供了高達每日1 g的植物固醇。時至今日,混合飲食所得的每日平均植物固醇攝取量,則是150∼450 mg不等。素食中的植物固醇通常比混合飲食中要高,而純素飲食所提供的最多。一份報告指出,參與研究的生食純素飲食者,每天提供了從500到超過1,200 mg的植物固醇。研究建議,每天攝取2 g的植物固醇,能為那些血膽固醇濃度高的人降低約9∼15%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這個攝取量的值,與使用補充劑或植物固醇強化食品有關。由於可降低膽固醇的相關特性,食品工業如今都會在一些產品中添加植物固醇。添加植物固醇的食品種類繁多,包括一些人造奶油、美乃滋、早餐穀物麥片、沙拉醬、豆漿、穀物棒和果汁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允許製造商在這些產品的食品標示中,加入關於植物固醇益處的健康聲明。雖然植物固醇強化產品可能會為高膽固醇的葷食者提供一些好處,不過為了提高植物固醇攝取量而在飲食中加入不健康的食物,卻是荒謬之舉。已經採行健康飲食的純素食者,所攝取的植物固醇遠比其他飲食族群要多得多;而且,他們的飲食中不含膽固醇,因此血膽固醇濃度本來就比較低了。對於那些實際上服用植物固醇補充劑或植物固醇強化食品的人,每天超過2 g的攝取量並未顯示出額外的好處;而對於某些人來說,愈高的攝取量反而會對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實際意義:要增加植物固醇攝取量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用全食物純素飲食,包含芽菜與高脂植物性食物,例如種子、堅果、小麥胚芽與酪梨等。純素食者並不需要攝取額外添加植物固醇的加工食品。益生質與益生菌腸道存在有數兆的微生物。雖然全部至少有400∼500種不同物種是腸道的常見居民,但其中99%的數量都同屬於30∼40種微生物種。住在腸道裡(主要是大腸)的微生物群體,統稱為腸道菌群或腸道微生物相(microbiota)。(這些細菌約占了糞便的50%。)雖然身體與腸道菌群的關係絕大部分是互惠的,但有些客人會比其他人更受歡迎。友善的細菌提供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生存優勢。舉例來說,它們會產生抗微生物物質來抵抗有害細菌。在小腸裡,益菌藉由增強幾種營養素的吸收、氮循環、維持胺基酸儲存與合成某些維生素(維生素K與生物素),來提高營養狀態。佇留在大腸中的細菌配備有能夠分解纖維的酶。纖維對人體消化酶具有抗性,因此無法在之前的階段被消化。細菌消化纖維後的副產品中,包含了短鏈脂肪酸,能提供日常所需熱量的10%以上,有利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還可預防大腸直腸癌。除此之外,益菌還支持了免疫系統功能、防止食物過敏,並在腸道組織的發育及成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腸道細菌與腸壁內的細胞會持續地雙向交流。如果友善的腸道菌群沒有被充分支持,致病的細菌就可能在身體中立足並繁殖。這些野心勃勃的入侵者,會產生損害腸道內壁的毒素(使其更具滲透性,或者「滲漏」)、降低免疫功能、增加慢性低度發炎、產生感染、破壞新陳代謝,並且造成過重或肥胖。食物的選擇會影響腸道菌群的整體平衡,不管是對人體是友善還是有害的菌群。含有友善微生物群的食物或補充劑,被稱為益生菌(probiotic);而支持這些健康微生物群的食物,則稱為益生質(prebiotic)。以植物為基礎的高纖飲食會維持益菌的存在,而高脂低纖的西式飲食則會助長致病細菌繁殖。雖然目標並非徹底根除有害細菌(人體也會需要其中一些細菌),但益生菌與益生質都有助於把平衡帶向對健康更有益的比例上。益生菌是以活性形式到達腸道的活微生物群,能發揮有益健康的效果。發酵食品或補充劑都可以提供益生菌。一些益生菌的最佳素食來源,包括了非乳製優格(杏仁、椰子或大豆優格)、發酵豆類製品(例如天貝與味噌)、發酵堅果或種子乳酪、發酵蔬菜(德國酸菜〔sauerkraut〕)、發酵穀物(回春水),以及某幾種茶等。益生質則提供了難以消化的可發酵食物成分,能刺激益菌的生長與活性,通常是作為益菌的食物供應。益生質在含有無法被胃酶分解的醣類食物中特別的高,尤其是生食(例如菊苣、菊芋、大蒜、洋蔥、韭蔥、香蕉、蘆筍和地瓜)以及益生質強化的食物(例如果聚醣〔菊糖與果寡醣〕)。幾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已經意識到益生菌和益生質的價值,如今也得到了研究的強力支持。研究已經證明,益生菌能夠預防或減少跟某些類型的腹瀉、乳糖不耐症以及腸躁症相關的問題。益生菌能減少促進癌症的酶與壞菌所產生的有毒副產品,並且似乎也能促進和保護腸道健康,減少跟發炎性腸道疾病相關的併發症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它還能幫助預防感染性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與流感)、泌尿生殖系統感染,以及嬰兒的過敏和皮膚疾病。也有較薄弱的證據顯示,益生菌可能在降低膽固醇、預防癌症、防止自體免疫疾病與牙齒健康方面,都扮演了有益的角色。每種益生菌的菌株都有特定的健康效果。線上研究能夠告訴我們,在治療特定的疾病上,哪種菌株是最有效的;益生菌補充劑的標示包含了屬、種與菌株。專家建議,一旦開始抗生素療程,就應儘快服用益生菌,並在療程結束後持續服用幾天。一般而言,包含多種微生物的產品比單一類型的更加有效。大多數的益生菌都需要冷藏,而且有效期限也很重要;不論是哪種菌株,一旦微生物死亡,就不再是益生菌了。典型劑量隨產品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一般而言,劑量愈高(兒童為每日50∼100億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s,簡稱CFU〕,成人則為每日100∼200億CFU),效果愈好。實際意義:規劃良好的純素飲食,自然會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與不易消化的醣,能夠提供現成的益生質來源,成為健康腸道菌群的有力支持。而嚴重依賴加工與精製食品的純素飲食,在這方面則會顯得不足。食用大量生鮮蔬果,同時在飲食中添加一些發酵食品,有助於恢復不是那麼理想的腸道菌群,定期服用多種類菌株的益生菌也有同樣的效果。
-
2020-12-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冬季食補有哪些禁忌? 「藥記三眉角」讓您吃的養身又健康
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民眾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民眾甚至是天天吃,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聰明食補:藥記三眉角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常見的飲食文化,國人常會將中藥材添加在膳食或菜餚中。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身體之用,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調節免疫功能。為保障民眾食用安全,衛福部公告「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例如生薑、山藥和枸杞,民眾可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直接作為食材使用;而人參跟黃耆則屬於「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的藥材」,可酌量添加在料理中,僅作為調味輔助之用,不得單一原料使用。不過民眾常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風險,哪些西藥會與中藥產生交互作用?要如何運用、搭配食材與中藥材?才能兼顧養生又能吃得安心,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以下三大眉角:眉角一:留意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藥物慢性病病人在使用藥食兩用的食材前,要留意目前使用中的藥品或保健類食品及考量自身疾病。例如服用心臟用藥(如digoxin)或降血壓藥-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furosemide和hydrochlorothiazide等)的病人,若同時食用含甘草的料理,較容易因低血鉀而增加西藥的毒性,或減低降血壓藥的療效;其中furosemide與人參併用則可能會降低利尿效果。另一類降血壓藥品-鈣離子阻斷劑(如nifedipine)與人參併用,恐會提高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至於有服用降血糖藥(如glyburide和glimepiride)的病人,併用甘草後,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併用黃耆、山藥等藥材時,宜注意可能會有增強降血糖的作用7。常見的抗凝血藥品(如warfarin)也宜避免與當歸、生薑和丹參等藥材併用,曾有文獻指出當歸成分中包含香豆素(coumarin),具有類似西藥的藥理作用,若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抗凝血作用,增加出血風險。此外,使用抗血小板藥品(如aspirin和clopidogrel)的病人,長期使用當歸、川芎時,則會加重抗凝血作用,提高出血風險的不良反應。建議服用上述藥品的病人,應留意食用含有中藥材的料理,了解潛藏的交互作用風險,食得健康。眉角二:適量攝取食補湯、肉類或沾醬食補湯除了中藥材外,很多人會加入酒、肉類、蔬菜、加工食品或是菇類烹調,再配上調味的醬汁,非常美味可口。但美食當下,暗藏許多健康風險。像是食用過量含有酒的食品,容易增加駕駛或操作機械的危險。有些湯頭多為高鈉、高油脂,搭配鹽分高的調味醬,補湯太油太鹹,一餐吃下來熱量不可小覷,易增加身體額外負擔;若過量攝取恐不利於患有三高、腎臟病和痛風的病人控制病情。因此在進補時,宜酌量攝取肉類和油脂,選擇少油、低鹽、少加工及高纖維的食材,讓您呷補、呷巧、呷乎健康!眉角三:食補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食補是冬季常見的料理,但吃補也得補對時機與體質。例如孕婦、三高者、心血管疾病者或腎臟病者等,宜先詢問中醫師或西醫師,經過專業評估,確認藥物交互作用及辨明體質後,再調配食用適合的食品,盡量不要自行選用或購買中藥材補身;若有身體不適(如感冒、腸胃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未蒙其利反先受其害。建議民眾生病時宜先詢問醫師或就醫治療,切勿以為食補可以治療疾病,因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選用中藥材作為食補材料前,宜先了解中藥材的正確使用觀念與考量本身現有疾病與體質,並應主動詢問中、西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了解藥材特性及食用方式,選用適量、適時與適合體質的食補方法。此外,平日也要格外注意保暖、充足睡眠及適度運動,透過正確用藥行為、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習慣,三管齊下,一起暖暖地渡過冬季!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12-02 養生.聰明飲食
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 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上班、上課時間漫長、壓力緊張,時常不定時吃飯,或是在短時間內狼吞虎嚥、 嗑光便當,又加上喜愛喝咖啡、吃甜食?你也有這些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嗎?小心很容易就患有胃潰瘍;然而,吃也痛、不吃也痛,胃潰瘍患者到底該怎麼吃才好?胃潰瘍推測是受幽門桿菌感染 嚴重恐致胃癌引起胃潰瘍的主因,過去醫學上認為是胃酸分泌過多所導致,營養師程涵宇表 示,目前專家們則是偏向以幽門桿菌感染為主。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患有胃潰瘍的患者,半數以上都可在胃裡發現幽門桿菌的感染,若沒有適當治療,情況輕微可能僅是胃部慢性發炎,嚴重的話,會導致腸胃道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甚至是胃癌的發生。至於症狀表現,胃潰瘍最直接的不適,就是上腹部的燒灼痛、悶痛,而且通常發生在空腹時,有些人在吃飽後會稍微緩解,但若疼痛持續超過一個星期,就該求助醫師。急性期、慢性期飲食法不同 持續到無症狀急性胃潰瘍與慢性胃潰瘍,兩者治療方式不同,飲食守則也各自不相同。程涵宇說,胃潰瘍急性期飲食因患者劇烈疼痛,合併有胃黏膜發炎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的產生,甚至可能有局部糜爛出血的現象,這時候應以禁食為佳,目的是為了減少胃酸的分泌;等到症狀減輕後,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攝取米湯或稀飯,一次大約2~3匙即可,絕對不能吃 到有飽足感。此外,可視情況攝取纖維結構細緻的蔬菜,例如冬瓜、沒有梗的葉菜類,並煮到 軟爛,較好消化,必要時可補充營養劑。至於胃潰瘍慢性期飲食,當急性期症狀緩解後,這時不會再有劇烈的疼痛,胃穿孔或出血的症狀也明顯得到緩解,可能伴隨偶爾的上腹部痛,或者進食時胃會痛,這時候可以攝取的食物就比較多了,但大前提仍然是不能吃到飽,並且要選擇好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攝取稀飯或白飯:視個人情況 將一碗稀飯分多餐攝取,但不建議吃難消化的全穀類食物,除非是打成糙米漿、五穀漿等。●適量攝取蔬菜:蔬菜的挑選仍然以纖維細緻的為主,可加上花椰菜、去皮南瓜、 地瓜等,烹調方式一樣煮到軟爛好消化,帶粗梗的不好消化的葉菜類先避免,例如空心菜、牛蒡等。●適量攝取水果:可攝取甜度低、好消化的水果,例如香蕉、木瓜、去皮水蜜桃等;同時避免太甜、難消化的水果,例如 西瓜、葡萄、番茄、火龍果、柚子等。至於這些飲食方式要維持多久?程涵宇說,目前沒有定論,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各 不相同,但大前提是維持到胃部沒有疼痛感為止,且日常保養一樣要避免任何刺激性飲食,例如忌菸酒、咖啡因、酸辣、甜 食、暴飲暴食等習慣,同時維持每餐6~7分飽為佳。 胃潰瘍年輕化 平日應該這樣吃程涵宇建議,胃功能較為敏感者, 除了早睡早起外,飲食方面應定時定量,每餐約7~8分飽,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胃的負擔、不抽菸、少喝酒、少甜食,因為甜食會引發胃酸分泌,此外,多蔬菜、適量水果,蔬菜應咀嚼爛一些再吞下肚;太甜水果應適量。最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習慣,並找到紓壓的方法,尤其人處在緊張壓力的情緒下,特別容易分泌胃酸,應找到紓解壓力的方法。高纖維食物適量吃 別拒絕酸口的水果除了遵照日常正確飲食法,胃潰瘍患者對於保養胃部方法,總有一些困惑,怕胃 二度受傷,不敢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導致便秘、痔瘡等症狀上身;或是擔心口感酸酸的水果很傷胃,但其實,若是拒絕攝取,恐怕會因為營養攝取不均而使得身體 亮紅燈。因為高纖維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為了避免胃腸道受到刺激,建議少量攝取,並要充分咀嚼到爛再吞下;若真的喜歡吃高纖維的食物,可以將食物的體積 縮小後再攝取,比如將燕麥打成燕麥奶、 糙米飯打成糙米漿等作法,可避免胃酸分泌過多。此外,很多人以為,胃功能不好就應拒絕檸檬、奇異果等酸類的食物,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空腹喝檸檬汁雖然會刺激胃,引起胃的不舒服,但若稀釋為檸檬水(建議以檸檬與水的比例為1:10),研究顯示,並不會造成胃潰瘍,也不會影響 康復,若不喜歡檸檬水的味道,也可柳丁汁以1:1的比例稀釋,但若合併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則柑橘類水果皆不適合。 保護胃 山藥比秋葵適合黏黏滑滑的秋葵因富含黏液蛋白,這 種黏液蛋白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對腸胃壁 具有保護的作用,可幫助修復胃黏膜、降低胃酸的產生,適量攝取有助胃潰瘍的緩 解,這種果膠類食物除了秋葵外,也很推 薦山藥。不過,要提醒的是,秋葵表面綠綠的皮,因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一定要煮得軟爛些再進食,山藥則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再者,花椰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曾有研究指出,因花椰菜含有一種異硫氰酸鹽的成分,在小鼠體內發現具有穩定對抗幽門桿菌的能力,建議攝取時,應烹調至軟爛較為合適。 空腹喝芥花油不能治療胃潰瘍 喝牛奶易產生脹氣油脂雖然具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但也是營養素中消化速率最慢的,所以,空腹喝 芥花油,會讓食物滯留在胃部,反而可能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加重胃潰瘍的 症狀;因此,建議胃潰瘍患者,飲食方面還是以少油為主,任何多餘的油脂都不利於胃部修復。早期會建議胃潰瘍病患喝牛奶,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油脂,具 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但後來發現,其鈣質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如此就不利於潰瘍組織的修復,而且因為牛奶屬於容易產氣的食物,使得胃脹氣的可能性增加。延伸閱讀: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教你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胃潰瘍、胃痛多吃胃藥可顧胃? 這些潛在風險先看懂!改善症狀具備5觀念才對胃好
-
2020-12-01 養生.聰明飲食
植物油和動物油孰優孰劣?專家:危害健康的是這種油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作者布蘭達.戴維斯, 薇珊托.梅麗娜】尋求優質的脂肪來源正如羅馬哲學家塞內卡(Seneca)所言:「質勝於量。」有愈來愈多具說服力的證據指出,脂肪的品質比數量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未過度攝取熱量時。自然界中的所有脂肪(無論是源自植物或動物)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相對數量取決於、或至少部分取決於氣候。在植物中,脂肪的流動性和穩定性都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愈靠近赤道的植物,飽和脂肪的含量也愈高。像是椰子和棕櫚科果實便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以幫助保護和維持植物生長;而酪梨和橄欖生長在較溫和的氣候,所以含有相對穩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生長於寒帶氣候的植物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通常占多數以保持流動性,亞麻仁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動物身上也是一樣,比起冷水性深海魚,溫水性魚類的飽和脂肪含量通常更高,冷水性魚類則含更多高度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雖然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相對含量會影響人體健康,但我們開始發現,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更大,包括人們如何處理、保存和製備食物,以及相對於人們的熱量需求,實際上吃進了多少等等。雖然脂肪曾被當成飲食大敵,但現在則被視為整體食物結構中極有價值的一部分。新鮮、原型和最低限度加工的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最優質的脂肪。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些許脂肪,但堅果、種子、酪梨,椰子和橄欖是所有植物性飲食中,最濃縮的脂肪來源。這些食物中的脂肪如此有益健康的原因之一,是它保留原始狀態,且含有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可防止酸敗。此外,完整的植物性全食物封存了保護性成分,例如蛋白質、未精製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植化素、植物固醇,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植物性食物的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不過椰子和棕櫚科果實除外,它們所含的主要是飽和脂肪。雖然過度攝取飽和脂肪可能會增加罹病風險,但當植物性飲食中的飽和脂肪以全食物形態適量攝取時,幾乎沒有證據顯示會產生副作用。反觀肉類和乳製品富含的飽和脂肪,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胰島素阻抗增加密切相關。這些食物中的膽固醇被認為加重了脂肪對健康的影響。證據也指出,食用動物性脂肪會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乾淨無污染的魚類被廣泛認為是最好的脂肪來源之一,因為脂肪中的長鏈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很高。然而,由於高脂魚類—尤其是食物鏈頂端的馬鮫魚(俗名白腹仔)、鮪魚、劍旗魚和鯊魚等,牠們體內含有包括汞在內的環境污染物,因而降低了整體營養價值。無論是自植物或動物提煉的脂肪,只要是透過食品加工技術進行化學改變,或者暴露於高溫下,都需要特別留意。對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透過部分氫化作用進行化學改變和固化的脂肪,油脂會因而產生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與許多疾病的惡化有關,它們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引起發炎反應、增加胰島素阻抗性,並與必需脂肪酸競爭進入細胞膜。遺憾的是,因為民眾普遍相信部分氫化的蔬菜油比動物脂肪更健康,縱使幾十年前的研究便已披露它黑暗的一面,但食品製造商仍持續濫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部分氫化油。各國政府正在積極努力減少反式脂肪的使用,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從食品供應鏈中剔除反式脂肪。任何脂肪或油加熱至177∼204℃時,通常就會超過發煙點,進而產生會誘發質變的氧化物質。最安全的作法是避免油炸食品,並在高溫烹調時盡量減少用油量。一般而言,精煉油含有較少的易燃固體微粒,因此比未精煉油更耐高溫。不過精煉過程會損害脂肪分子,而且會去除全食物所含的絕大部分保護性成分。未精煉油(適當保存可作為健康脂肪來源)的發煙點較低(93∼107℃),適合拌入沙拉和其他未加熱的食物。飽和脂肪的爭議:對頭條新聞的斷章取義長久以來,將飽和脂肪視為「壞的脂肪」的觀點,最近開始遭受抨擊,爭議點在於相關研究認為飽和脂肪不一定會增加心臟病的罹患率。兩個關鍵報告為整個科學界帶來了衝擊,第一個是2010年由希芮.塔瑞諾(Siri-Tarino)與同事所進行的21項整合分析研究,調查了近35萬人的飽和脂肪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第二個是喬賀瑞(Chowdhury)與同事,針對超過51萬人進行的76項整合分析研究。這兩個研究的結果,與數十年來國內外頒布的飲食建議相矛盾,他們發現飽和脂肪的攝取與這些疾病並無明確關聯。但媒體的狂熱報導隨之而來,使消費者相信飽和脂肪是無辜的,再也不需要對食用牛肉、奶油、培根和布里乳酪有任何顧忌。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研究結果?首先,這些整合分析中,有許多研究比較的群體飲食型態與西方飲食極為相似,也就是攝取大量的脂肪和飽和脂肪(檢視更多樣化飽和脂肪攝取量的研究,往往顯示出更大的疾病風險差異);在這個研究群體中,即使是攝取最少量飽和脂肪的人,也還是高於建議攝取量。其次,這些分析中使用的許多研究,只依靠回想24小時內的飲食來決定攝取量,這種方法對於確立長期的飲食模式並不可靠。第三,有幾項研究針對血清膽固醇濃度作了調整,因為這項變數隨飽和脂肪攝取量增加而上升,控制此變數會隱蔽或混淆結果。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10幾項整合分析和科學評論檢驗了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這些研究中的其中9篇指出,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2010年,美國農業部飲食指引建議協會(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總結了有關攝取飽和脂肪,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罹病風險的證據。他們得到的結論認為,飽和脂肪有害健康的證據非常多;而且,只要將飲食中5%的飽和脂肪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便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並且能改善胰島素反應。2011年,一群被召集來審查關於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相關證據的專家小組,發表了一份共同聲明,其中的結論如下:「來自流行病學、臨床和人體機轉的研究證據一致發現,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取代飽和脂肪酸(SFA)時,能降低冠心病的罹病風險。在採行西方飲食的族群中,將熱量中的1%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即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而且可能使冠心病發病率降低2∼3%。」(有趣的是,撰寫塔瑞諾整合分析報告的兩位共同作者,也隸屬於發表這項聲明的專家小組)。最後,2012年考科藍實證醫學資料庫評論報告中亦指出,減少飽和脂肪可使心血管疾病突發風險降低14%。顯然,媒體的陳述並非全貌。就塔瑞諾的分析,媒體報導解讀為飽和脂肪已獲得平反。事實上,該研究表明,當飽和脂肪被反式脂肪酸或精製碳水化合物取代時,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無改善,而且罹病風險還顯著提高。多年來,消費者被告知以碳水化合物取代飽和脂肪,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因為碳水化合物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然而在近期的研究中顯示,以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麵粉製品、白飯、含糖飲料和甜點)替代飽和脂肪並沒有任何好處,實際上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精製碳水化合物不僅會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也會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增加三酸甘油酯濃度。雖然攝取較少的飽和脂肪和較多未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族群,確實能預防冠狀動脈疾病,但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確認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的相對有效性。有證據指出,含低GI碳水化合物來源或富含未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對健康都有所助益。我們向克羅博士(Francesca Crowe,2014年喬賀瑞整合分析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詢問了關於飽和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罹病風險的證據強度,她回答道:「現有的最佳證據(來自隨機對照實驗)顯示,攝取飽和脂肪會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這是心臟病的重大危險因子。因此,目前的方針仍應建議人們盡量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這個答覆傳達的重點,與30年前的訊息相同:充斥動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的西式飲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以高纖、植物性全食物(例如蔬菜、豆科植物、水果、全穀物、堅果和種子)為主的飲食,則有防護效果。
-
2020-12-01 科別.心臟血管
我們與心臟病的距離?早餐愛吃這一味,罹患心血管風險竟提升
有定期健檢習慣的張先生,身體一直保養得宜。但在最近一次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心血管疾病風險參考指標-丙二醛MDA指數上升至1.6 nmol/ml,雖超過正常值(≦1.52 nmol/ml)不多,但健診中心仍嚴正以待。因為依據聯欣診所研究分析發現,MDA>1.1以上者,其三酸甘油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相關檢測異常比例,遠高於正常者的1.2~1.7倍,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相對提升。 丙二醛MDA是不飽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攻擊過氧化後的產物,是心血管風險管理中相當具有指標性的數值。當 MDA累積越多、形成越快,代表體內自由基越多,易傷害動脈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表示,為了找出張先生MDA升高的原因,結合專業判斷與偵探般抽絲剝繭、追根究柢的精神,細細探尋生活軌跡中,可能導致數值異常升高的原因。 結果發現,原來張先生平日早餐喜歡「稀飯+肉鬆」的搭配,而這次定期抽血檢測時,因有安排無痛腸胃鏡檢查,為確保腸道的清潔度,三天前需進行低渣飲食,因此,這三天餐餐只吃稀飯配肉鬆。 林美秀指出,鹹香「肉鬆」是早餐界老少咸宜的第一配角。但是肉鬆在製造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油進行高溫焙炒,油脂容易因高溫破壞、形成氧化,若使用於拌炒肉鬆的油脂不耐高溫,抑或攝取過多,就有可能使MDA升高。 「原來兇手是肉鬆!」張先生對此結果感到不可置信,但仍抱著實驗的心態遵守醫囑,在下次回測前先不再食用肉鬆,兩個月後MDA數值果真下降至0.77 nmol/ml,恢復到正常範圍。 林美秀提醒, 預防心血管疾病,應注重日常健康保養,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是可預防的。 在飲食當中有許多隱藏的陷阱,若沒有正確的營養觀念、懂得揀擇適合的食物,很容易讓自己深陷心血管風險而不自知,例如:肉鬆,屬於高油高糖的加工再製品,偶爾食用可以,但應避免大量、頻繁的食用。 做好健康管理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意,選擇正確的食物烹調方式,如避免使用高溫烹調過的油、重複使用的回鍋油、加工過的油(反式脂肪)及注意油品的冒煙點。此外,建議多吃原型食物、少碰加工製品,健康自然跟著來。
-
2020-12-01 養生.聰明飲食
雞長得快是打生長激素?雞肉含抗生素要少吃?專家破解雞肉食安3迷思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各種肉品中,民眾最喜歡吃的肉品是:雞肉(64%)>魚肉(59%)>豬肉(47%),但最常購買的肉品卻是豬肉(75%),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推測主要原因為坊間對於雞肉存有的諸多疑慮。 迷思一 雞隻長得快,是因為打了生長激素? 大眾常誤認為雞隻長得快速,是因施打生長激素,這是錯誤的觀念!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陳億乘表示,事實上,藥劑成本高,還需要耗費人力一隻一隻注射,再加上施打動作容易造成雞隻緊張、死亡,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養雞業者並不會為雞隻施打生長激素。 而白肉雞之所以能快速生長,主要是因為優良的基因品種、育種選拔技術及飼料營養配方的改進。養雞業者了解如何讓雞隻在不同階段獲得應有的營養,再加上養雞設備及環境升級,才能夠讓雞隻在短時間內達到上市規格。 迷思二 雞肉含有抗生素最好少吃? 陳億乘指出,人會生病,雞當然也會生病,當雞隻生病時,會在飼料或水中給予合法抗生素做治療;到飼養後期,基本上就不會給予抗生素,讓雞隻有時間能將生病時使用的抗生素自然代謝掉,避免藥物殘留超標。同時,農政單位也會至養雞場進行抽驗,確認雞場是否有遵守安全停藥期。 迷思三 貼骨的雞肉有血色是沒煮熟? 在食用靠近雞骨頭邊緣的肉時,常發現交接處呈現紅色,擔心是否沒有煮熟?陳億乘說,事實上,雞骨頭與雞肉之間的血紅色部分,並不是沒熟的雞肉,而是從雞的骨髓滲出所造成。 因為肉雞品種經過種雞公司不斷的選育,挑選出以生長速度快、飼料換肉率高、長肉量較多的品種為主,他說,因為著重在肌肉的生長,相較之下骨質成長較不密實。 當雞肉烹調時,骨隨會受熱膨脹的緣故,使部分血紅素從骨縫中滲出,累積在骨頭與肉的接觸面,形成血紅色的樣子,雖然看起來紅紅的,但不是雞肉未煮熟,而是雞骨髓內的滲出物。 若要分辨雞肉是否煮熟,只要看肉的顏色就可以知道,因加熱會使雞肉蛋白質變性,改變原質地與顏色。生雞肉呈透明的粉紅色,烹煮時,當肉的透明感消失,從粉紅色變為白色時,就代表肉已煮熟;若貼在骨頭邊緣的肉仍呈現半透明粉紅色時,則代表尚未煮熟,需再加熱直到煮熟,才能食用。
-
2020-11-28 新聞.健康知識+
鮮奶、保久乳、奶粉哪個營養? 加熱別煮沸!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讓你嚇一跳
鮮奶、保久乳、奶粉、機能奶、調味乳、果汁牛奶等,超市或便利商店貨架上經常擺放各式各樣的乳製品,包括脫脂、高鈣、含鐵、整腸等相關產品至少上百種,到底喝哪一種牛奶才是最好的呢?鮮乳、保久乳、奶粉 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營養組組長陳紋慧表示,從乳牛身上擠出來的生乳含有很多細菌,飲用前必須先經過殺菌處理才比較安全。通常鮮奶的滅菌溫度約70~75℃,可將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殺死,但並非達到完全無菌的狀態,因此鮮奶必須冷藏,保存期間約6~10天,應在保存期限內飲用完畢較安全。至於保久乳則採100℃以上的超高溫滅菌方式,在短短數秒鐘的時間內可將細菌殺光,因為無菌包裝可放置室溫保存約半年;奶粉也是超高溫度滅菌處理,只是比保久乳又多了脫水乾燥的過程,因此,保存期限可達2年。 各乳品營養成分差不多 脂肪含量愈低的口感愈差鮮乳、保久乳、奶粉的營養成分都差不多,只是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陳紋慧說,一般溫度愈高,殺菌的效果愈好,保存時間也愈長,但口感風味會比較差,所以,鮮奶、保久乳及奶粉的營養價值差異其實不大,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D及優質蛋白質,但鮮奶的口感會較保久乳及奶粉來得濃郁香醇。除了加工滅菌的方式不同之外,牛奶的乳脂肪含量也有高低之分,主要可分為全脂、低脂、脫脂奶3種,通常脂肪含量愈低的口感愈差,較缺乏香醇濃郁的風味。 成年人應飲用低脂或是脫脂奶 調味奶少喝為妙大體而言,脂肪的攝取應占每日總熱量的30%。不過,除了牛奶含乳脂肪,其他包括烹調油、肉類等也都含脂肪,尤其奶類的乳脂肪酸約有70%以飽和脂肪酸的型態存在,而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發生有關,因此,建議成年人應飲用低脂或是脫脂奶比較健康。陳紋慧說,1c.c.的奶可以提供1毫克的鈣質,根據衛生福利部的飲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應喝1.5~2杯脫脂奶;正在發育的孩童及青少年若無肥胖問題,則可飲用全脂奶。基本上,1歲以上健康且飲食均衡的幼童即可喝全脂鮮奶,不見得一定要喝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孩子喜歡喝的草莓牛奶、巧克力牛奶、香蕉牛奶等調味乳或果汁奶,雖然也含有奶的成分,但乳含量卻不到5成,而且產品還添加許多糖、香料及色素,一旦攝取過多的糖分,不僅味覺會被寵壞,也比較容易挑食、愛吃甜食;部分研究報告也指出,香料及色素也會造成孩子過敏、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等風險大增,因此最好挑選含有鮮乳標章的乳品,不要再讓孩子喝調味奶。 選擇適合自己的乳品 成人及嬰兒奶粉不能交換飲用坊間還有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所謂的機能乳或配方奶,包括銀髮族的脫脂(或低脂)高鈣奶粉、孩童的成長發育或抗過敏奶粉、嬰兒配方奶、成人的順暢奶粉、高鐵高鈣奶粉等,不過,陳紋慧提醒,鈣與鐵的營養素會互相干擾吸收,即使產品含有豐富的鐵質及鈣質,身體也不一定能夠吸收;此外,成人及嬰兒喝的奶粉也不能交換、互相飲用,以免大人營養素不足或寶寶營養素過量,恐致身體無法吸收負荷。 早餐時段最適合喝牛奶 睡前喝助一夜好眠早上是最適合喝牛奶的時機。陳紋慧說,牛奶含有優質蛋白質,是修護人體組織細胞很重要的營養素,若每天只喝1杯牛奶,最好能在早餐飲用,主要是很多人的早餐是穀類食物,但穀類缺乏一些氨基酸,而牛奶的優質蛋白質卻能補足穀類缺乏離胺酸的缺點,使得蛋白質在體內的互補及利用率更好、可達90%以上。若是1天喝2杯牛奶的人,建議第2杯可以在睡前喝,因為牛奶含有色胺酸,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因此,睡前喝有助於一夜好眠。 牛奶煮沸易破壞蛋白質 吃藥前後這樣喝 另外,牛奶不可煮沸,以免蛋白質被破壞,若要加熱最好別超過70℃,喝牛奶的時候應搭配食物一起食用,或是選擇餐後再喝,記得別空腹喝牛奶,才不會增加胃酸分泌,造成身體不適。 更重要的是,牛奶切勿跟藥物併吃,因為牛奶中的鈣離子與營養素可能會跟藥物產生結合,一旦發生交互作用,恐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利用;因此,服藥後應間隔1小時再飲用牛奶,或喝完牛奶至少需隔1小時後再吃藥,以免發生問題。 延伸閱讀: 拿鐵沒有糖? 錯!牛奶就是糖來源,小心攝取過多「隱形糖」血糖飆 乳糖不耐症狂拉肚子怎麼辦? 小心會遺傳!教你日常幾招緩解不適
-
2020-11-28 養生.抗老養生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肌少症成為隱藏的健康危機!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量漸少問題,背後常伴隨走路遲緩、行動吃力、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衰弱症狀,嚴重恐造成長者晚年失能、疾病預後差。國內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據統計,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微肌」風暴襲擊,健康老化前途堪憂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等)、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於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恐加快老人家身體失能率、罹病率與死亡率上升。目前,國人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遠趕不上平均壽命的80.7歲,也就是說,在人生最後近10年間,都必須飽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是健康老化的開始。3大微肌飲食型態,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指出,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董氏基金會於今年訪談近50位50歲以上長者,分析發現,導致老年人肌少症發生的飲食型態有3種。微肌飲食習慣1:粗茶淡飯多數老人家覺得隨著年紀增加、活動量減少、胃口不好、三高忌口等因素,擔心蛋白質吃的多,也會伴隨著飽和脂肪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因此,飲食多偏清淡,盡量不吃肉,以全穀雜糧、蔬果為主,覺得這樣才養生。微肌飲食習慣2:挑軟的吃許惠玉說明,上了年紀的長輩常因牙口不好,總是避開需要花力氣咀嚼的食物,尤其肉類,而多攝取容易咀嚼消化的澱粉類食物。若真的要吃肉類,也會選擇質地、口感較軟的肥肉。微肌飲食習慣3:三餐不定剛步入50歲的銀髮族,自覺新陳代謝變慢、擔心三高及體重控制,認為少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肚子不餓,索性略過一餐;又或者退休獨居在家,因為怕麻煩選擇不吃,或煮碗清湯麵、吃剩菜剩飯等隨便打發一餐。許惠玉指出,長期不重視營養攝取,或有偏食習慣的長者,愈容易因為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原料的蛋白質,出現肌肉量大幅減少的微肌現象,讓肌少症不知不覺找上門!解除微肌現象 攝取蛋白質3項原則普羅大眾都覺得年紀大、活動少,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應該要下降。許惠玉說,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事實上,預防肌肉量流失是需要蛋白質的幫忙。為確保攝取的蛋白質,能更有效被利用於促進肌肉合成,建議攝取3項原則。存肌本飲食原則1:改變烹調方式就能吃得下銀髮族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建議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容易咀嚼的雞肉,連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方便食用。亦可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將雞腿切絲、雞里肌絞肉等來烹調;另外,可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讓長者更容易吃得下。存肌本飲食原則2:熱量及蛋白質要吃得夠許惠玉提醒,在熱量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無效,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銀髮族每天應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且平均分配三餐中攝取。若偶爾想到才一次吃很多,超出身體合成肌肉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發生。存肌本飲食原則3:多白肉、少紅肉才是吃得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估發現,牛奶、雞蛋與雞肉為食物主要優質蛋白質來源,其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許惠玉表示,作為高血壓輔助飲食的「得舒飲食」,實行原則也是多白肉、少紅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若要預防癌症,一週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500g;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每天攝取100g紅肉,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17%。許惠玉進一步解釋,因為紅肉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想預防肌萎性肥胖發生的長者,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白肉類。除了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外,許慧玉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與運動,兩者缺一不可。唯有解除「微肌」問題,才能存好健康老化的肌本!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0-11-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完勝冰箱常備菜!日本備餐達人 超實用「2週買菜清單」曝光
一個人也OK、一家人也沒問題,準備正餐還能順手完成便當!日本料理達人分享,忙碌一族花少許時間搞定三餐、便當有撇步,秘訣就是隨時準備常備菜,能依家中人數彈性調整菜色,大幅降低備餐時間,還有2週的常備菜採購計劃可參考喔!一起來看看吧。【常備主菜示範:起司餡漢堡排】內含香濃起司的漢堡排。使用起司球的話就不必切,非常簡單。● 材料(分量約1個L尺寸保存容器)豬絞肉 300g洋蔥 1/2 顆雞蛋 1 顆加工起司(球狀) 8 顆鹽、粗粒研磨黑胡椒、肉荳蔻 各少許● A料:番茄醬 4 大匙中濃醬 1 大匙砂糖 1/2 大匙]巴西里 依口味而定● 作法1.將洋蔥切碎備用。2.將絞肉放進碗裡攪拌至出現黏性,再倒入作法1與雞蛋攪拌均勻,並混入鹽、粗粒研磨黑胡椒與肉荳蔻。完成後分成8 等份,包入起司後捏成漢堡排的形狀。3.將作法2 擺在平底鍋上,用大火煎2分鐘左右,翻過來後再蓋上鍋蓋,以中火至小火燜煮7分鐘左右,再取出擺在保鮮容器上。4.A 倒入作法3 的平底鍋中拌熟,再淋在漢堡排上。最後依口味撒上巴西里。● MEMO:將肉團放進冰箱裡「醒」過攪拌出肉團後,先放進冰箱「醒」1 個小時,會比較易於塑造形狀。● 醬料也帶有肉的鮮味:用剩下肉汁的平底鍋來調製醬料,可增添美味程度。【常備主菜示範:甜辣豬肉炒地瓜】將地瓜的甜味與豬肉的濃醇搭在一起的食譜。燉煮過的地瓜相當入味,搭配豬肉一起吃的濃度恰到好處。● 材料(分量約1個L尺寸保存容器)豬梅花肉片 270g地瓜 250g麵粉 1 大匙● A料:味醂、醬油 各2 大匙酒、砂糖 各1 大匙炒過的白芝麻 適量沙拉油 適量● 作法:1. 將地瓜切成容易入口的大小後,泡水10分鐘左右;用叉子戳斷豬肉各處的筋,再沾上薄薄的麵粉。2. 平底鍋熱油後,將數片豬肉攤平於鍋中,煎熟後用廚房紙巾吸掉多餘油脂。3. 將地瓜放在作法2 的豬肉上,蓋上鍋蓋後以中火燜煮3 分鐘。※ 燜煮時間應視地瓜的大小調整。4. 掀起鍋蓋加入A,邊炒邊燉煮2分鐘左右,最後撒上炒過的芝麻。● MEMO:戳斷梅花肉的筋梅花肉的口感濃醇,脂肪適中,相當易於入口,所以會運用在廣泛的料理上。用叉子戳或是用菜刀切斷紅肉界線處的程序,稱為「斷筋」。這麼做可以預防肉在烹調過程中收縮,受熱會比較均勻。這裡使用的豬肉部位可視喜好而定,也可以選擇肉販切下的邊角肉。● 煎豬肉的方法將數片豬肉攤平在平底鍋中央,煎得差不多時再撥到外側。反覆數次此動作,可以避免肉片都黏在一起。相較於一口氣倒入,這麼做比較不易出現焦痕,口感較柔軟。【同場加映:2週份常備菜 採購清單大公開】第1週:6道菜份量這一週會準備多一點,並以兩道容易混搭的料理為主軸。6道菜中有2 ∼ 3 道都可以冷凍,因此特別多做一些,才能在第2週派上用場。預定準備菜色參考:墨西哥辣肉醬、玉米奶油燉雞肉、牛蒡胡蘿蔔美乃滋沙拉、櫛瓜炒蛋、芝麻拌秋葵、日式拿坡里蘿蔔絲【一週採購清單】● 肉類、海鮮類豬絞肉 約300g 、雞腿肉 約400g、雞絞肉(腿肉) 約100g● 蔬菜類洋蔥 1 又1/2 顆 、馬鈴薯 約150g 、胡蘿蔔 1 又1/2 條、青椒 3 顆、櫛瓜 1 條、秋葵 1 袋、牛蒡(細型) 1 ~ 2 條● 其他(常備食材、加工食品)培根(切半)1 袋(4 片)、水煮黃豆(鋁箔袋型)1 袋(125g)、番茄罐(切過)1 罐 、玉米奶油罐 1 罐、白蘿蔔絲 50g 、雞蛋 2 顆第2週:4道菜份量這一週是平日加菜週,所以在1小時內迅速完成4道菜。前一週冷凍以拉長保存期限的菜餚,會在本週優先食用,推測要到後半週才會吃的部分會繼續冷凍。● 預定準備菜色參考:起司餡漢堡排、豬肉炒白蘿蔔、筑前煮、酸甜茄子炒甜椒【一週採購清單】● 肉類、海鮮類豬梅花肉片 約300g 、豬絞肉 約300g 、雞腿肉 約250g● 蔬菜類白蘿蔔 1/2 條、洋蔥 1/2 顆、茄子 1 條、甜椒(紅、黃)各1/2 顆、牛蒡(細型) 1 條、蓮藕 1 段、胡蘿蔔1 小條、豌豆 4 ~ 5 片● 其他(常備食材、加工食品)加工起司(球型)8 顆、蒟蒻板 1 片、雞蛋 1 顆作者介紹:森望(mori nozomi),大阪人,與家人住神奈川。原為系統工程師,現在以簡單料理研究家的身分活躍中。為了方便上班族的自己也能吃到手作料理,才開始週末一次做好整週常備菜的料理形式,並在網路上記錄、分享常備菜食譜,最後意外發展成專業網站「つくおき」(常備菜),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而這些主要和她一樣,來自雙薪家庭的粉絲,也讓她一躍成為日本很受歡迎的料理部落客。著作:《冰箱常備菜 》、《終極冰箱常備菜》。【以上文章摘自《【完勝】冰箱常備菜》、作者:nozomi、譯者:黃筱涵、圖文提供:悅知文化、整理:記者柯意如】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11-26 養生.抗老養生
豆漿煮粥 補充銀髮族蛋白質
60多歲陳伯伯退休後,覺得肚子太大,想要減重,為此,早晚散步,且要求太太煮菜時,力求清淡,少油、少糖、少鹽,連最愛的牛肉都不太吃。不料,一兩年後,身體狀況變差,常覺無力,就醫檢查已瀕於肌少症。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指出,不少民眾以為,晚年後,飲食應清淡,清粥配小菜、醬菜,偶而來顆水煮蛋,這樣才能避免高血壓、高血糖,或是膽固醇過高。有些銀髮族甚至刻意減重,希望維持年輕時的精瘦體態,郭柏良說,「老年人別再積極減肥了!」若擔心肥胖而不太吃肉,如果又少吃豆類製品,長期下來,將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出現頭髮枯黃、皮膚乾癟、抵抗力下降、血壓降低、心跳過慢,水腫等問題,造成肌肉量流失,提升肌少症風險。中老年人如何正確補充蛋白質?郭柏良建議,多吃大豆製品等植物性蛋白質,減少膽固醇、延緩腎功能惡化。另外,食物以天然為主,只需簡易烹調,少吃加工食品,減少攝取鈉及脂肪。不少銀髮族牙口不好,郭柏良建議,煮粥時,以豆漿代替水,提供更多蛋白質,因較為黏稠,可減少嗆咳機率。豆漿也可用來燉飯,就能攝取更多的優質蛋白質。
-
2020-11-26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中毒導致上吐下瀉!專家教你把握烹調3秘訣,才不吃出病
秋天季節交替,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微生物生長,若食材保存或烹調不當,就很可能導致食品中毒。 食材3個保存或烹調不當 當心吃出食物中毒 食藥署替大家「抓漏」,列出3個最容易讓民眾忽略的小地方:1、海鮮這樣煮最安心海鮮、貝類等水產品可能留存有水域中自然存在的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等,若未煮熟就食用,就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引起發燒、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 另外,腸炎弧菌在攝氏10℃以下不容易生長甚至死亡,所以用冷藏方式可抑制其繁殖,再加上腸炎弧菌和諾羅病毒都不耐熱,建議可先將生鮮魚貝類用自來水洗乾淨,充分加熱煮熟就可以降低中毒的風險;至於烹烤貝類產品時,殼開並不表示裡面已經完全煮熟,務必要再多烹烤一會兒再吃,別因貪圖生鮮口感而忽略中毒風險。2、避免交叉污染這樣做生肉裡可能帶有沙門氏桿菌和病原性大腸桿菌等,必須充分烤熟後才會被消滅,因此在購買肉品時,生食與熟食要分開放,不要互相堆疊,特別是裝過生肉片的盤子不可再煮熟的肉片或食材,用於生食與熟食的刀子、筷子等用具,都要確實分開使用,才能避免交叉污染。 3、料理儘快吃光光準備食材時,應先評估用餐人數,適量烹煮,以避免食材浪費,若仍有剩餘,則務必裝在乾淨的容器內,避免餐點遭受污染,並儘快放進冰箱冷藏;但要注意的是,雖然存放冰箱細菌不易滋長,但無法達到殺菌的效果,所以還是要儘快食用完畢。食藥署提醒,在享用美食之前,先把雙手清洗乾淨再拿取食物,才不會把細菌、病毒都吞下肚,負責掌廚者,最好戴上口罩、手套,避免口沫污染食品,也不要用裝過生食的碗盤盛裝熟食。文章授權刊登/常春月刊 編輯部 責任編輯/Mei 圖片設計/Kato
-
2020-11-22 養生.聰明飲食
豆類食物助排便卻易脹氣 營養師教你怎麼解決放屁困擾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作者布蘭達.戴維斯, 薇珊托.梅麗娜】自然而規律的排便在糞便成形和健康排便方面,純素食者明顯優於其他族群,而且是在西方社會中,膳食纖維攝取量往往超過目前建議量的一個飲食組別。轉向純素飲食通常能解決任何排便不規律的問題,另外也可額外採取以下方法:• 每天至少吃1 份豆科植物(1/2 ∼ 1 杯,即125 ∼ 250 ml),加入湯裡、燉菜、麵包和肉餅中或撒在沙拉上。注意,加工食品(例如豆腐和純素仿肉)的膳食纖維含量會低得多。• 每天吃9 份以上的蔬果,清洗乾淨且不要削去外皮。多多生吃這些食物,每天享用大量的生菜沙拉。烹調蔬菜時,盡量減少調理時間。多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 多數時候選擇完整的全穀物。研磨成粉會打碎纖維,顆粒較小通常也較難累積糞便體積。雖然麥麩能大量增加糞便,但最好倚靠全穀物而非分離的麩皮,因為後者會阻礙礦物質吸收。• 在食物上撒些種子一起食用,可以增加糞便重量。整顆的亞麻仁籽和洋車前子種子尤其有效,即便是磨碎的種子也很有幫助。• 使用加工穀物產品時,請選擇全穀類產品。詳閱營養成分標示,以1 份麵包或義大利麵食中至少含2.5 g 膳食纖維、1 份早餐穀麥片至少含5 g 膳食纖維為攝取目標。• 採用高纖成分的材料來烘焙食品。使用或購買含高纖成分的餅乾、瑪芬蛋糕、麵包或其他烘焙食品。若是自己從頭開始烘焙糕點,以椰棗、加州蜜棗或香蕉取代砂糖;以堅果或種子醬或研磨蘋果泥代替油脂;以粗磨全穀物或發芽穀物麵粉代替精製麵粉;磨碎的亞麻仁籽則可代替雞蛋。• 選擇高纖的零食。新鮮蔬果、綜合乾果、爆米花、鑲填椰棗3 或其他未加工的食品,都是很好的選擇。• 攝取充足水分。大多數人每天至少需要8杯(2000 ml)液體。• 每天保持運動習慣,無論是快走還是慢跑、有氧運動或瑜伽、游泳、網球等,任何體能活動都能維持腸胃的良好運作。面對體內產生的氣體人平均每天會排氣12∼25次。腸胃產生氣體,可保護結腸免於基因的損傷而產生致癌可能性。它可以稀釋致癌物質,刺激益菌的生長,改善腸道pH值和結腸上皮細胞功能。當然,排氣這件事在某些場合會成為一種社交包袱。腸胃脹氣所引發的煩惱和尷尬,使得一些人嚴加克制甚至完全迴避豆類和高纖食物。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在日常飲食中添加1/2杯(125 ml)胡蘿蔔的人相比,只有約50%受試者在添加1/2杯(125 ml)斑豆、米豆(眉豆 )或素食焗豆罐頭時,第1週內胃腸脹氣的狀況增加。因攝取豆類而感受到腸胃脹氣增加的受試者,其中有70%發現,持續每日食用豆類的第2或第3週時,脹氣狀況即消退。氣體產生有兩個主要原因:吞嚥入口的空氣,以及到達大腸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發酵而產生。以下建議有助於維持適度但不過度的氣體產量。減少吞嚥入口的空氣量:• 嘴巴閉合慢慢進食。• 徹底咀嚼食物。• 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嚼食口香糖和吮吸糖果。• 確保假牙與牙齦緊密貼合。減少抵達結腸的未消化碳水化合物之影響:• 減少豆類中的寡醣。豆類是最惡名昭彰的脹氣製造者之一,當中引發問題的化合物是蜜三糖(棉籽糖)、水蘇糖和毛蕊花糖,這些都是到達結腸前無法分解的寡糖。因為人體本身無法製造可分解豆類中寡糖鍵結的α-半乳糖苷酶(alpha-galactosidase),於是它們在未完全消化的狀態下到達結腸,被結腸中的細菌發酵而產生腸道氣體。不過有許多方法,可減少豆類中的寡糖攝取量:1. 使用新鮮豆類而非乾燥的,因為它們的寡醣含量要低得多。2. 只購買幾個月內可吃完的乾豆,豆類存放越久,寡醣含量就越高。3. 將豆類浸泡約12小時或隔夜,瀝除水分後沖洗乾淨,再另備清水烹調。若要浸泡2次,請於烹煮前提早準備。若沒有時間事先浸泡,可稍微汆燙一下,再浸泡水中1∼2小時,瀝乾水分並沖洗乾淨,然後另備一鍋清水烹煮。煮豆時,撈除表面形成的白色泡沫,因為泡沫中含有寡醣。4. 催芽。豆科植物在發芽過程中,會將寡醣轉化為糖類。發芽的綠豆、扁豆和豌豆可以生吃,其他豆科植物應在發芽後煮熟食用。先將豆子浸泡12 ∼24 小時,瀝乾後沖洗乾淨,然後濕孵至少1 ∼ 3 天,或直到出芽。確保每天沖洗和瀝乾豆子2 ∼ 3 次。豆子一旦出芽就表示可以烹煮了,催芽也可減少一半的調理時間。5. 先從攝取少量的豆類開始,再逐漸增加份量,讓可完全消化寡醣的菌群有更多時間形成。6. 確保豆子徹底煮熟,未煮熟的豆類更難消化。如果單靠舌頭和口腔頂部能輕易壓碎豆子,就代表已充分煮熟。7. 罐頭豆類在食用前需先沖洗。8. 選擇更容易消化的小型豆科植物。問題最少的是不帶皮、豆仁已裂成兩半的豆科植物,例如去皮的綠豆仁、紅扁豆仁和豌豆仁。通常,較小的豆類(例如紅豆和綠豆)比大顆豆類(例如皇帝豆或腰豆)更容易消化。9. 飲食中涵括天貝和味噌等發酵豆類製品,以及豆腐等的低纖維豆科植物。• 運用能抵消腸道氣體生成的調味料。能抑制體內產生氣體而著名的香料有丁香、肉桂、大蒜、薑黃、黑胡椒、興渠(阿魏)4和薑。墨西哥香料土荊芥和日本昆布,也經常被添加在料理中,以中和食物所含易生成腸道氣體的化合物。• 改善腸道菌群。直接服用補充劑形態的益生菌,或用它來製備發酵的純素乳酪、優格和其他菜餚。• 避免暴飲暴食。少量多餐,八分飽時便停止繼續進食。• 限制食用大量添加果糖或糖醇的食物。小腸無法處理大量的果糖或糖醇(例如山梨醇、麥芽糖醇和木糖醇),當這些糖未被完全吸收時,會被結腸中的細菌所發酵;即使是新鮮水果或果乾中的果糖,若攝取過量也會造成問題。• 服用活性碳粉。有報告指出,在食用可能引發胃腸脹氣的食物前服用活性碳粉,能減少腸道氣體量和氣味。• 食用容易脹氣的食物時,一併服用消化酶補充劑。若所有其他方法都無效,可考慮服用含人體無法製造的寡糖消化酶α-半乳糖苷酶補充劑。
-
2020-11-21 新聞.健康知識+
清淡飲食3餐水煮對嗎? 吃對好油比完全不吃油重要!
豬油拌飯可是台灣傳統美食,在熱騰騰白飯淋澆一些自製豬油,加上少許肉燥,相當下飯,不過,熱量及膽固醇驚人。有人則是力行清淡飲食,3餐以水煮為主,營養師提醒,油脂攝取太少,除了讓肌膚乾燥,還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情緒起伏不定,注意力下降。如何吃對油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這可是1門學問」,首先了解脂肪,依照構造,可分為下列3大類:1.飽和脂肪酸:在脂肪酸中結構最為穩定,室溫下呈現固態,主要以動物油脂為主,例如,牛油、豬油,以及紅肉(牛肉、羊肉)、雞皮、豬皮等。至於椰子油、棕櫚油,雖屬於植物油,但也是飽和脂肪酸。2.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功能,例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花生油、麻油、酪梨以及堅果類。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結構較不穩定,且不耐高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藉由食物攝取,例如,魚油、亞麻仁油、葡萄籽油、葵花油等。豬油拌飯裡的豬油就是飽和脂肪酸,如果經常食用,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致血管內壁增厚,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健署表示,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都屬於不飽和脂肪含量(85%以上)較高的油,建議作為家庭低溫處理的烹調用油。至於牛油、豬油、棕櫚油等,因飽和脂肪含量(34%以上)較高,熔點高,氧化安定性佳,較適合作為高溫油炸油,但經常食用,恐傷及心血管,應盡量減少食用油炸食物。國健署強調,不論油炸食物是採用哪1種油,基本上其對健康都是不好的。在用油上,可以遵循下列5大原則,維持健康飲食型態。1.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涼拌等少油方式為主要烹調法。2.使用植物油,但避免高溫起鍋,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爆炒、油淋等烹調方式。3.避免食用油炸食品,油炸外皮應去除後再吃,並少吃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4.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常存在於以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以及薯條、炸雞、雞塊等油炸食物,這類食物應該避免攝取。5.多吃天然堅果種子,例如,花生、芝麻、腰果、杏仁、核桃等,藉此取代餅乾、蛋糕、糖果等零食,每日建議攝取約1湯匙量,約為杏仁果5粒或花生10粒或腰果5粒。蘇秀悅表示,透過降低油脂是可以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但如果3餐均是水煮食物,植物性礦物質容易流失,營養素以及甲離子等電解質將不足。長期下來,飲食過於清淡,身體缺乏必須性的脂肪酸,首當其衝的是皮膚變差,乾燥、無光澤、臉上出現皺紋,且容易發炎,蘇秀悅建議,仍應攝取一些好油,或補充堅果種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好油比不吃油重要 營養師教你挑選撇步
高油脂飲食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許多追求健康、愛美人士對油脂直接敬謝不敏,三餐選擇水煮食物,但過與不及都不好,若油脂攝取太少會使肌膚乾燥無光、便祕、缺乏營養素,甚至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情緒波動及注意力下降,營養師張涵雯說,吃對油脂比不吃還重要,適當適量最重要高油脂飲食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許多追求健康、愛美人士對油脂直接敬謝不敏,三餐選擇水煮食物,但過與不及都不好,若油脂攝取太少會使肌膚乾燥無光、便祕、缺乏營養素,甚至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情緒波動及注意力下降,營養師張涵雯說,吃對油脂比不吃還重要,適當適量最重要,但油脂應該如何選擇?讓營養師帶你來認識。脂肪依照其構造,分為三種:1. 飽和脂肪酸:脂肪酸中結構最穩定,室溫下呈現固態,主要來自動物油脂(例如牛油、豬油)、紅肉(牛肉、羊肉)、雞皮、豬皮等,植物來源則是椰子油以及棕櫚油。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抗氧化功能。含量較多的油脂為: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花生油、麻油、酪梨以及堅果類。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結構較不穩定,不耐高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藉由食物攝取獲得的必需脂肪酸,如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屬於此類;含量較多的油脂為:魚油、亞麻仁油、葡萄籽油、葵花油等。反式脂肪危害心血管 已全面禁用還有一種反式脂肪酸,依其來源可分為天然與人工,天然:牛、羊等反芻動物因為特殊的消化道細菌作用,會把牧草發酵合成部份的反式脂肪酸,乳製品、牛羊肉等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人工:常見於為了提高油脂穩定性而經過氫化加工的油脂,因為其耐儲藏、不易變質、且能讓食品有酥脆口感,在食品業相當好用,但張涵雯營養師提醒,人工反式脂肪酸已證實會增加罹患心臟疾病風險,2018年起台灣全面禁用。過量皆不好 攝取比例更重要其實每一種食物中,並不是只有一種脂肪酸,而是組成比例多寡不同,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最佳的比例依序為飽和脂肪酸0.8:單元不飽和脂肪酸1.5:多元不飽和脂肪酸1,但一般民眾要估算比例不太實際,整理幾項飲食原則,輕鬆掌握大方向:1.油脂選擇以植物油脂為主。2.盡量避免油炸類,除了含量高,還有油脂高溫裂變損害健康疑慮。3.紅肉飽和脂肪含量較高,對心血管負擔相對較高,可多以白肉為主4.堅果有好的脂肪酸,可以搭配但不要過量(一份油脂=一般油脂5公克=腰果5-7顆=花生10顆=開心果10顆=帶殼瓜子50顆=核桃2顆)5.多種油脂搭配,閱讀油脂產品說明,依照烹調方式建議使用,例如初榨橄欖油營養價值高,但不適合高溫烹調。6.避免酥油與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張涵雯營養師提醒,想減肥吃水煮食物其實不是完全不行,但要記得搭配少許堅果、酪梨、淋些好油脂會更健康。
-
2020-11-15 養生.樂活人生
飲食均衡就能保證長壽?老年醫學專家:一件事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文、圖/摘自高寶《這樣過日子剛剛好》,作者大塚宣夫】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某一天,又有一位四十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他們最愛的中式和日式料理。在中式餐館吃餃子配啤酒,日式料理就吃烏龍麵配日本酒,吃到好像連店家都記住他們的臉了。這樣不是營養不均衡嗎?所以我跟他們說,『要像以前那樣自己好好煮飯,配上蔬菜、肉還有魚,不吃均衡一點是不行的!』唉,我媽媽以前那麼喜歡做菜,現在竟然每天都吃外食……。」S小姐一邊嘆氣一邊說著。我說S小姐呀,請別再做這樣的傻事了。別人說他們想吃什麼,妳卻要他們忍耐,叫他們吃那些他們不想吃的,而且還要他們自己好好煮飯,不能講這麼過分的話。人老了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變得很費力,尤其是煮飯和打掃,沒有比這個更累的了,畢竟每天都要和這些事情搏鬥嘛。就算吃外面也沒什麼不好啊?尤其日本人普遍都相信自己煮飯才健康,大多認為外食不好。人在社會上活躍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自由選擇在哪裡吃飯、吃幾次和吃多少,然而上了年紀以後,一旦活動範圍縮小,可以做出的選擇也會跟著減少。特別是,假如做菜的都是同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嘗試變化,還是會因為相似的味道和烹調手法而吃膩。這就是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外食的原因。就算是在自己家裡吃飯,也只需要搭配單純用來調味的小菜就好,像是白飯配上納豆、生蛋或海苔。關鍵在於重複吃好幾次也不會膩,以做工簡單的料理為主,菜色也不用太多樣。不必拘泥於用餐地點和形式,順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在喜歡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就好。不用做那些瑣碎和費力的事。人老了以後,簡單吃一吃就是最好的。吃泡麵和生蛋拌飯就是偷懶?所以,天底下的太太們哪,偶爾轉換一下心情去外面吃,或是吃生蛋拌飯解決一餐,其實也一點都不隨便,丈夫反而會覺得很高興。我之前曾經在高爾夫大賽收到作為紀念品的泡麵綜合組,當時一起參加的同輩男性們全都開心地手舞足蹈。(笑)「哇,好想趕快吃吃看!泡麵就是好吃,對吧?」我們此起彼落地感嘆著。泡麵之類的垃圾食物對健康有害,沒有營養,不能當正餐。像這樣的看法也許是一種社會常識,但其實只要你喜歡,想吃就吃也沒有關係。生蛋拌飯和泡麵只是一種舉例而已。以每天的飲食來說,作為妻子,作為丈夫,作為家庭的一員,我想讓它們成為家人之間對彼此的心意,而不是沉重的負擔。「什麼,原來只要這樣就好啦?」像這樣子,偶爾端出一些跳脫日常的菜色也挺好。放下對家人飲食習慣的主張和關懷,讓彼此活得更自在一些吧。和營養均衡相比,好不好吃和想不想吃更重要若要說飲食均衡是否能保證長壽,我覺得並不是。確實,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或者到六十幾歲左右,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但是,過了七十五歲之後是否還能這麼說,就令人相當懷疑。為了降低膽固醇和減輕體重,忍著不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在生活上處處留心,即使有效,也要等到五年或十年後才能看得出來。就我而言,我覺得克制食欲所帶來的壓力,反而對健康更有害。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機能都會正常運作。先不談年輕的時候,超過七十歲以後,即使食欲下降,身體仍然會依照需求,好好地選擇需要的養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該注意的是進食的分量。上了年紀以後,即使有食欲,食量也會確實變少,有不少人應該會開始變瘦。也就是說,和營養均衡相比,大量攝取自己想吃的東西是很重要的。現代飲食多元多樣,就算只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導致營養不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加自由。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現代人真的很喜歡把「營養均衡論」掛在嘴邊。一般來說,食物進入人體最短也要花上一週的時間才能被消化完成,而不是以一天為單位,所以不必以一日三餐的標準來更換每天的菜色。粗略地說,以一個月的單位來取得飲食均衡就很足夠了。另外,就算再怎麼計算每一餐所攝取的營養,也要有人吃才有意義。所以,首先必須以「好吃」和「想吃」為前提。
-
2020-11-15 養生.營養食譜
吃雞旺季 傳統市場遇見美食家
逛傳統市場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市場人聲雜沓,不過比起超市,這裡多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兩排攤位上百攤家,我出手購買的卻只有固定幾家,雞肉攤就是其一。我會依當日烹調方式請老闆切塊或去骨。時序入冬,客人大排長龍,我這才知道,原來吃雞肉也有淡、旺季之分,老闆說:「天氣冷,大家都喝雞湯了;但夏天,一般人不喜歡下廚,沒人理我們。」老闆喜歡跟客人聊天,常傳授料理心得,像蔥油蒸雞,她會建議我們在盤底放點食材,以吸收美味的雞汁;又如油豆腐燒雞,她就強調汆燙加工食品的重要性,「這個步驟千萬不能省略喔!」最近一次我問她可有清淡料理,她說:「配大白菜,『味道鮮甜』。」每一個字她都放慢速度,給人可靠的感覺。其他客人加入陣容,一問一答之間,彼此的烹調知識更加豐富了。傳統市場的攤家才是真正的美食家。油豆腐燒雞食材:仿土雞腿2支、空心油豆腐半斤、薑1小塊、九層塔1小把前置作業:油豆腐先用滾水汆燙,煮5分鐘後取出,放在冷水擠出水分,此步驟連續做兩次,以徹底去除油耗味和多餘油分,否則會影響整道料理的口感。此外,下鍋前要在每個清洗乾淨的油豆腐上劃一刀,利於吸收湯汁。作法:1. 準備食材:薑切片、雞腿肉洗淨瀝乾、九層塔洗淨,摘去老枝。2. 熱鍋,放入雞腿肉,雞皮朝下,待雞皮呈金黃,煎出雞油,翻面煸至顏色變白(若鍋子太小,可分兩次,一鍋煎一支雞腿肉)。3. 取乾淨砧板,將雞腿肉切適口大小。4. 原鍋的雞油爆香薑片,放入雞腿肉塊,加醬油3大匙、醬油膏1大匙和1碗水拌炒,蓋鍋燜煮10分鐘後,放入油豆腐,轉中小火燜煮半小時。5. 中間用鍋鏟翻動幾次,使食材均勻入味。6. 盛盤時,鍋內留約半碗湯汁,開大火快速(約1秒)拌炒九層塔,用筷子夾出,點綴盤飾。蔥油蒸雞材料:去骨雞腿1支、銀芽1包(或其他蔬菜)、蔥3根、薑1小塊。前置作業:雞肉洗淨瀝乾水分,用1茶匙鹽塗抹兩面,加上1茶匙白胡椒粉和1大匙酒,醃2小時,時不時翻面,使之入味。作法:1.雞肉放進電鍋,外鍋放1杯水,蒸熟後燜10分鐘,取出待涼。2.黃豆芽掐頭去尾為「銀芽」;薑磨成泥,約1大匙;蔥和辣椒切末。3.煮一鍋滾水,汆燙銀芽,時間約2分鐘,瀝乾水分,鋪到盤底(不加任何調味料)。4.切雞腿肉,整齊排在銀芽上。5.舀3大匙作法1蒸出的雞高湯,加入1大匙醬油膏,攪拌均勻,淋在雞腿上。6.鍋內放半碗油,油熱後,倒入裝有薑、蔥、辣椒的容器內。7.攪拌後,均勻淋在雞腿肉上。 干貝白菜雞湯食材:仿土雞腿1支(切8-10塊)、大白菜1顆、大干貝(乾)1顆前置作業:雞肉洗淨瀝乾水分、大白菜洗淨切適口大小(梗與葉分開)。干貝放在裝有半碗水的碗中,電鍋放1碗水,蒸熟取出備用。作法:1. 雞肉用餐巾紙擦乾,放入熱鍋,煎至雞皮焦黃後取出。2. 利用煸出的油炒香大白菜的梗。3. 下500cc冷水,放回作法1的雞肉和干貝,蓋鍋以中小火煮。4. 煮的過程,隨時用濾網撈出浮沫。5. 煮1小時後放入白菜葉(若想肉質更軟爛,可將時間拉長)。6. 再煮5分鐘後,加1大匙鹽、雞粉調味。7. 盛盤。中間放雞肉大白菜,四周放大白菜(圖為一人份)。
-
2020-11-13 養生.聰明飲食
未來肉是什麼?營養成分跟傳統肉有何不同?營養師:差在這裡
「未來肉」是什麼?與傳統素肉有什麼不同? 國際環保與健康意識抬頭,風行國外的「未來肉」風潮也吹進國內,不只在素食圈造成話題,許多原先無肉不歡的葷食者也有高接受度。未來肉究竟是什麼,與傳統的動物性肉品有什麼不一樣?營養成份是否也不同? 黃君聖營養師說明,一般肉類是以蛋白質與胺基酸為主,而未來肉則是以素食原料為主,提取植物性的蛋白質製成的肉品,除此之外還有標榜無抗生素、無基因改造,在食品安全方面也不馬虎。反而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傳統素肉,很多為散裝或袋裝,並未標示成分來源,添加物成份也偏高。營養師表示,未來肉品除成份以外,口感上也添加甜菜汁製造「血水」效果,增加更多營養素,對葷食者、素食者來說都不失為一種選擇。 未來肉營養價值高?烹調該注意什麼? 黃君聖說明,未來肉與傳統動物肉相比,營養價值有略微不同,其中蛋白質含量,未來肉雖然高出些許,但差距不大,熱量也相差不多,最大的差異是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含量,由於未來肉是以植物性原料製成,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相對較低,不過一般肉品所含的維生素B12,在未來肉就無法攝取,一些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的族群要注意營養均衡。另外,烹調方式也是重點,未來肉在煮熟過程中只需要些許油脂,同時要避免高溫燒焦,減少產生有害物質。 《延伸閱讀》 .168間歇性斷食真能瘦?營養師籲吃飯順序更重要!特定族群勿亂試 .哪些夜市美食最易胖?營養師建議少吃炸皮羹湯醬料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前10名排行第一名是芭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0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何蔭豉蚵、菜脯蛋、瓜仔肉是經典台菜?專家告訴你台菜的4項特色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陳玉箴】1950年代之前台灣家庭的日常菜餚前述主食、副食、烹飪與調味方式的要素構成了台灣家庭的常見菜餚,對多數農業人口而言,均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番薯籤、稻米、雜糧為主食,搭配自家種植的蔬菜、各種醃漬物,高度自給自足。一般家裡的日常食物多無特殊菜名,較有變化的如各種鹹糜(鹹稀飯)或鹹飯,同時將多種食材加入,因為烹煮時間短,適合一次煮大量給多人食用,如芋頭糜、高麗菜糜、匏仔糜、米豆糜、豆仔糜、南瓜糜等。加入的食材依地區不同,靠海地區以海產類為主要食材,如虱目魚糜等。也有許多家庭會以新鮮蔬菜煮湯,一方面當湯,一方面當蔬菜,如蘿蔔湯、空心菜湯、竹筍湯、冬瓜湯、大頭菜湯等。舉例而言,台灣食品工業奠基要角、曾任多屆省議員的洪掛(1905-2005)在回憶錄中提到,小時居住在彰化芳苑,母親自製醃瓜、醃蘿蔔、蘿蔔乾、豆豉、醃蚵等,拿兩樣或三樣一起煮,就已經是家裡的好菜,平常吃的蔬菜也都是家中菜園自產。當兄長到近海插蚵捕魚時,會帶媽媽做的「飯包」當午餐,飯包以竹片盒子裝,以番薯籤加一點米飯,用豬油炒過,加上一些蚵、蘿蔔乾炒蛋,由於平日均以番薯籤為主食,這種用豬油、有米還有蛋的炒飯難得吃到,因此年幼的洪掛在兄長出門後便開始期待兄長回家時便當中的剩菜殘渣,這對他而言已是極大的享受。 與洪掛相同年代的台南善化人孫江淮(1902-2013)在口述歷史中也提及,一般家庭都是吃番薯籤糜,且都是男人先吃,換女人吃時米粒常已被吃光,只剩下番薯籤,有時還得拌著煮番薯葉的水吃。更有時連菜都沒得配,一般人家會醃番仔豆,先用水煮熟、乾炒後再鹽漬,吃飯時再夾些來配飯,若小孩想多夾些,還會被大人瞪。 對都市居民來說,雖經濟能力不一定允許到大酒樓用餐,但相對而言仍有較多機會購買店鋪中販售的食物來搭配,也可到較廉價的飲食店購買餐食。例如,新竹文人黃旺成在擔任公學校教師的時候,月薪每月十七圓左右,但從他的日記可以看出,不僅常與同事到酒樓小酌,也經常叫外賣到家裡享用。 他在日記中提到的菜色如:冬菜肉、鴨仔湯、鴨仔麵線、頭髓炊粉、雞麵等。至於居住山區或靠海的家庭,日常食物與前述有些不同。山區住民,如許多原住民部落,依賴山中各種動植物為食,如蝸牛、飛鼠、各種山菜、打獵獲得的肉類等。靠海地區則有較多水產、海菜類,例如,西部嘉義、台南沿海居民發展出多種以水產為主的菜餚,如:虱目魚燒醃瓜、魚丸瓜仔湯等。若偶爾有豬肉可食,以狗母鍋(káu-bó-ue/káu-bó-e)滷肉是許多家庭共同的美食,狗母鍋是指一種陶製的陶土鍋,在台灣使用的歷史已久,因為陶土鍋適合長時間熬煮,台人經常以之煮飯或燉滷食物,清末來台考察的日人上野專一就曾記載,台北民家常以土陶鍋炊飯。 池田敏雄亦觀察到,「鍋仔飯滷肉」被認為是美食的代表。 除了煮飯,將肉切塊後與醬油放入陶土鍋久煮,也是美味的佳餚。《民俗臺灣》的作者之一黃廷煌同樣提出,一般台灣家庭最喜歡吃的就是鍋仔飯,用狗母鍋將鴨蛋、豬肉以醬油久滷,細火慢燉特別有味道,即使上層社會家庭也特別珍重狗母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灣四面環海,但新鮮魚蝦海產並不如今日所想像的如此盛行。這是因為漁業設備、冷藏冷凍設備與交通建設等尚未發達,在炎熱氣候下,易腐的水產不容易經由長程運輸送到距離沿海較遠之處,因此僅沿海地區或河溪岸邊等地才較容易吃到水產,也因如此,較好的魚類往往不是日常食物,而成為宴席上的珍饈。由於各地區地理環境、生業的差異,此處無法盡述各地詳細家常菜餚,不過,在前述主要飲食要素的基礎上,可歸納出台灣在1950年代之前一般家庭的家常菜餚,大致具有幾項重要特色,這些特色也成為今日一般認知「傳統台菜」的基礎:1. 在地食材為主為節省費用,大多農家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都會自種蔬菜或採集野菜作為日常食物,鄰里間也會交換所收穫的作物或漁獲,避免過於單調的食物。因此在交通與冷凍冷藏設備尚未發達之前,特別是在都會區以外,各地菜餚特色經常能貼切反映在地的物產,也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菜餚。只是在近幾十年工業化、都市化、交通發達等外在條件改變下,隨著產業的變化,過去以在地食材為主的區域飲食特徵已大為減弱。2. 多醃漬食物的衍生菜在醃漬菜的基礎上,除了單獨食用醃漬或曬乾品外,若偶然有某些肉類、蛋、水產,家庭菜餚也經常將基礎的醃漬菜加入其他各種食材而有更多變化,例如:蔭豉蚵、冬菜鴨、菜脯蛋、瓜仔肉等,都可說是這類「醃漬菜+動物性蛋白質」的組合。日後隨著經濟狀況的逐漸改善,肉、蛋、魚等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轉為容易,這類菜餚的變化也逐漸增加。若仔細閱讀當代台菜餐廳的菜單,仍可發現歷史三十年以上的傳統菜色有許多都是屬於這類醃漬食物的衍生菜。3. 烹調方式簡單、口味偏鹹由於一般農家的主中饋者為女性,但農家婦女同時要操持許多農事、家務、家禽家畜照顧等,在人口眾多的情況下,準備大家庭的飲食並非易事,因此往往得在短時間內製備大量菜餚,如此也影響了多數菜餚的烹飪方式傾向簡單,以水煮後拌少許油脂、炒、滷燉最為常見。調味上則以鹹味為主,配菜的功能主要是為了「配鹹」、「下飯」,就家常食物而言,以達到基本的維生功能為滿足,「美食」經驗多來自年節或祭祀宴客之時,經濟較寬裕的人家才有能力在平日即進一步追求美味與喜好的口感。4. 節慶菜的再利用農村的日常餐食固然簡單,但也常因應節氣、祭祀、節慶等時機而有加菜的機會。尤其是在節慶之後,如何將各種節慶菜做一番應用,不造成食材的浪費,更是物資不豐時代每個家庭掌杓者的重要任務,也因此,有許多菜會從節慶菜餚再變身成為家常菜。較知名者如「客家小炒」,即是將祭拜後的乾魷魚切絲後與其他食材同炒產生的菜餚。
-
2020-11-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預防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老是覺得眼睛痠澀、眼窩脹痛嗎?每次點開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顯示的使用時間常高得讓你不敢面對?上班用電腦、下班滑手機,根據眼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的時間已經飆升到9.4個小時!用眼過度產生的眼睛疲勞,讓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有了老年人般的視力。就有眼科醫師發現,近年來門診中的年輕族群有增加的趨勢,都是因為3C產品的使用率增加,造成民眾罹患高度近視以及眼部病變的現象越來越多。兒童長期使用3C傷視力 近8成高中生都是近視眼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由於現代人高度仰賴3C產品,幼兒接觸3C產品的年齡層也下降,因此兒童近視的比例增加。根據統計,小一學童有20%近視,小六學童有60%近視,國中生有77%近視,高中生則有80%近視。不可不知的是,長時間用眼易造成高度近視(超過600度以上),眼軸會增長,使視網膜變薄,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的風險高於一般人好幾倍。葉黃素可延緩黃斑部病變 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陳逸川醫師指出,想保護眼睛,延緩黃斑部退化可適時補充葉黃素。葉黃素是1種營養素,聚積在視網膜的黃斑部,年紀越大、近視越深者,相對需要越高的劑量。然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需靠飲食來攝取,因此平時可多食用深綠色蔬菜、紅蘿蔔,而富含Omega-3的深海魚類也可降低黃斑部病變的風險,盡量三餐飲食均衡、不偏食。然而現代人工作忙碌、飲食精緻,加上外食族多,往往無法做到飲食均衡,因此可斟酌補充葉黃素保健品。吃葉黃素保健品 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陳逸川醫師進一步說明,葉黃素是1種抗氧化劑,能幫助抵抗讓人體老化的自由基,並吸收藍光或紫外線,因此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病變機率。葉黃素又可分為酯化型跟游離型,前者分子較大,需透過腸道酵素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吸收速度較慢;後者分子小,可直接被腸道吸收,吸收率平均較酯化型高23%。陳逸川醫師提醒,保護眼睛要及早,日常閱讀姿勢要正確,並與書本保持35公分之距離,看書、看3C產品1小時應休息10分鐘,讓眼睛放鬆。注意營養均衡,若無法做到可適時補充葉黃素保健品,但應認明具信譽、有認證的品牌,並建議於早晨服用,若有服用藥物應間隔1小時。唯有平時養成用眼的好習慣,適當補充葉黃素,才能守護眼睛的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用食物顧目睭! 3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護眼別只吃葉黃素! 還有5種天然營養素你也需攝取
-
2020-11-08 養生.聰明飲食
含抗氧化劑、豐富膳食纖維 12種天然食物助降膽固醇
香草辛香料烹調時盡可能用香草或辛香料調味,能減少使用含飽和脂肪的調味品,並且大大提升風味。香草和香料還含有抗氧化劑,與蔬菜結合時,可改善膽固醇指數。羅勒、香菜、迷迭香、薄荷,薑和大蒜都是很棒的調味劑。蘋果科學家證實,每天一顆蘋果可讓你遠離心臟病。有證據顯示,常吃蘋果可降低總膽固醇,這歸功於蘋果皮中發現的酚類化合物,也就是抗氧化劑,可健全細胞功能和建立健康血液循環。選擇安全的蘋果,連皮一起吃更好。開心果研究發現,開心果與提高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與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壞膽固醇)有關。由於堅果富含纖維與抗氧化劑,還可保護人體細胞免受氧化影響,氧化反應會導致動脈斑塊積聚。鮪魚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說法,無論食用新鮮鮪魚或罐裝鮪魚,每周至少兩份鮪魚,有助減緩血管斑塊的生長速度,減少動脈狹窄的機率。鮪魚所含的Omega-3也可降低三酸甘油脂。酪梨酪梨富含有益於心臟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纖維,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試驗也發現,吃酪梨可降低低密度膽固醇。不過酪梨屬高熱量食物,不宜過量。毛豆研究已證實大豆、豆腐與豆漿等製品,與較低的膽固醇有關。而富含蛋白質的毛豆,可取代其他含飽和脂肪的蛋白質來源,同時毛豆富含纖維,更可抑制食欲。藍莓一些研究顯示,定期食用藍莓與降低血壓有關。這要歸功於它們促進血管循環的作用(血管擴張),從而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菠菜深綠色蔬菜可透過促進人體產生一氧化氮(NO),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這有助於擴張血管,並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番茄番茄含有抗氧化劑「番茄紅素」,與大幅降低低密度膽固醇有關。不過要提醒的是,加熱過、煮熟的番茄才會釋出大量茄紅素。秋葵低熱量的秋葵,是一種特別有益於心臟健康的可溶性纖維。它也是多酚的良好來源,可對抗身體發炎。藜麥根據最近的研究,藜麥可改善總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和低密度膽固醇,從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這要歸功於穀物的抗氧化劑、纖維和維生素B群,可使血流順暢。亞麻籽亞麻籽是纖維的重要來源,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和木脂素,可降低中風風險,是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營養素。亞麻籽還含有植物甾醇,有助降低低密度膽固醇。資料來源╱goodhousekeeping
-
2020-11-07 新聞.健康知識+
使用氣炸鍋搭配這些「調味醬」易產生致癌物質,毒上加毒!
編按:【現在有許多人為了健康著想使用氣炸鍋,雖然氣炸鍋的確油脂比較少一些,但未必就真的比較健康。比如前些日子有研究指出使用氣炸鍋產生的油煙,竟是一般油鍋煎香腸產生的油煙的1525倍。而最近又有研究發現,氣炸鍋搭配某些「調味醬」竟會致癌。氣炸鍋平時最常拿來料理肉類食物,包括雞肉、魚肉,但你知道嗎?調味的順序大大影響了健康程度。大部份的人會先醃漬調味過肉類後再放入氣炸鍋,例如網路上熱門的氣炸料理「柚香蜂蜜雞翅」,就是先用柚汁、蜂蜜當成醃料,再進行氣炸。但是在高溫加熱之下,除了肉類會釋放異環胺、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之外,含有糖分的柚汁、蜂蜜也會有梅納反應而產生更多致癌物質。美國羅格斯大學毒理學博士招名威,本身也使用氣炸鍋,但他不會先處理雞肉或魚肉,都是等氣炸完畢之後再進一步調味。他也建議最好氣炸原形食物,因為市售的調理包大多已醃製好,含有大量調味醬,較不健康。】氣炸鍋因為比起油炸減少更多油量,近年來爆紅,成為許多想吃炸物又想兼顧健康的人的好選擇。但是氣炸鍋真的有比較健康嗎?答案可能超乎你想像!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長榮大學職業暨環境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平發現,如果沒開抽油煙機,又在密閉套房裡使用氣炸鍋,其油煙濃度是油煎烹飪的1525倍!而且就算有開抽油煙機,也比油煎時高出13.15倍。張振平指出,中式烹調的空氣汙染物風險高,其中碳烤、快炒時的PM2.5中含碳比值都高於車輛排氣,而油炸產生的PM2.5最多,濃度可達空氣品質指標(AQI)中的紫爆。另外,張振平也提醒,氣炸鍋產生的細懸浮微粒大多是PM0.3與PM0.5,研究指出PM0.3與PM0.5的肺泡沉積率高於PM2.5,對於呼吸道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無形油煙高,使用氣炸鍋要開抽油煙機張振平建議,所有烹調行為都要在開啟的抽油煙機下方進行。如果沒有抽油煙機,最好要在陽台或窗邊使用,而且後方排氣孔要對著戶外,以利降低室內油煙濃度。要是真的沒窗戶,在排氣孔外一小段距離掛一條濕毛巾,也可以吸附一些油煙,但效果不會很好。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副院長林瑜雯呼籲,最好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除了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也可用除濕機使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維護空氣品質。韓國氣炸鍋測試,高溫加熱後被驗出致癌物質在追求苗條曲線的韓國,標榜無油烹飪的氣炸鍋,一直都是熱銷商品。不過,根據「陳文茜的世界周報」轉貼一則富比世新聞,近日調查韓國市面上10款氣炸鍋,會因為使用方式不當,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該測試顯示,經過200度高溫加熱之後,竟有4款氣炸鍋炸出的薯條,被檢測出含有超過歐盟安全標準的致癌物質丙烯醯胺!氣炸鍋單價並不便宜,依照智能功能、附串燒架或便當盒等等不同贈品,3000~8000元的都有,如今使用氣炸鍋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你知道嗎?氣炸鍋的原理其實不是「炸」氣炸鍋的英文是Airfryer(空氣炸鍋),因此原理其實比較像烤箱,氣炸鍋上方的加熱器產生高溫熱風,用熱對流的原理,高溫烘烤把食物的油逼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原本就帶有油脂的食物,如薯條、雞腿,不需要添加一滴油,照樣能將金黃酥脆的美食端上桌。因為傳統的油炸會添加油,氣炸鍋不用額外加油,所以如果你每周固定吃一兩次炸物的話,氣炸鍋的確會比較健康;但就是因為人性使然,我們覺得這樣很健康所以多吃一點沒關係,反而更常用氣炸鍋、更常吃炸物,結果依然吸收了不少熱量…無論什麼鍋,高溫加熱都會有致癌風險?《安心食代》專欄的營養師邦妮指出,人們以為無油、少油就對氣炸鍋放鬆戒備,但其實任何食物經過高溫烹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就會因為高溫加熱生成有害人體的致癌物質,越高溫或加熱時間越長,生成的有害物質就越多。一般來說,脂肪受熱溫度超過200℃,就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中的「苯駢芘」;肉類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調時,蛋白質就分解或變性而產生「雜環胺」,如炸雞;澱粉類含量高的食物,如馬鈴薯,經過高溫也會產生「丙烯醯胺」,這些高溫生成的化合物都是致癌物質的一種。氣炸鍋烹調蔬菜小心營養流失!「理想溫度」在這區間那就用氣炸鍋烹調蔬菜好了,蔬菜本身通常不含脂肪、蛋白質和澱粉,應該能安心了吧?但別忘了,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會因為高溫烹調而導致營養流失,所以如果想要吃進蔬菜的營養,好像沒有非使用氣炸鍋不可的理由,因為跟用烤箱烤蔬菜的結果差不多。營養師邦妮提醒,不是不能用氣炸鍋,而是要使用氣炸鍋時,溫度盡量控制在100~140℃,而氣炸鍋料理一開始是為了取代傳統油炸食物而生,所以像那些本來就含有大量油脂與澱粉的炸雞、薯條,吃多了還是會在人體留下多餘的熱量,恐怕會失去當初追求健康的初衷喔!
-
2020-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炒青菜是招牌菜色之一?為何台灣料理大多是用水煮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台灣菜的文化史》,作者陳玉箴】菜餚的特色除了來自食物內容本身之外,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式更是構成味覺差異的重要因素,儘管味覺、口感十分隱微難以具體形容,但從烹調方式與調味料的差別,可進一步探究「台灣味」之味覺記憶的構成。烹調方式烹調方式受到廚具、燃料與食用油等因素的影響,烹飪器具、食用油等要素的演變也勢必改變餐桌上的菜餚與其味道。在烹飪器具方面,儘管今日人們都十分熟悉瓦斯爐、電鍋等電器設備的使用,然而這些廚具是在1960年代之後才逐漸普遍,在此之前,台灣一般廚房裡的設備仍以須生火的灶與火爐(烘爐)為主,並以木柴、煤炭、木炭、作物秸稈等為燃料,每次烹煮時均需引火點柴再行炊事。曾品滄對清代台灣燃料的研究指出,燃料使用因各家戶從事的生業差異與地理區域而有不同,農業人口以作物秸稈為主要燃料,非農業人口多使用柴薪、木炭。南部因有廣大甘蔗田,燃料仰賴蔗葉、蔗粕,所使用的木炭則以龍眼炭、九芎炭為主,北部地區則較常使用稻草與相思炭。 即使到了1950年代,灶與火爐仍是重要的烹飪器具,作家林海音在1950年前後的文章就常提到自己生活的景況及燃料的選擇,例如,她寫到自己如何用煤球生火:「每天烏煙瘴氣的燒那煤球爐;先把一團報紙幾根竹篦點燃,投入幾塊相思炭,再把煤球放下去,然後搧呀搧呀搧呀,煮了稀飯煮乾飯、炒菜燉肉、泡茶洗澡,全靠這一爐火。」 除了煤球外,林海音還用過酒精、炭丸、熟煤等各種燃料,其中熟煤雖便宜卻很難生火,用遍各種燃料後她認為最好用的就是相思木炭。 烹飪器具對於烹調方式有直接的影響。以灶與烘爐此二烹飪設備而言,在節省燃料的考量下,煮與炒是較常見的烹調方式,尤其為了節省食用油,經常採取單純水煮。例如青菜最常見作法為水煮及油炒,若以水煮,煮熟後會拌鹽、醬油或蒜吃,有豬油時才偶爾加一小匙來拌燙青菜或拌飯食用。在「炒」法上,常見作法是在鍋中以少許油加入蔥、蒜片「芡芳」(khiàn-phang,即爆香),再加入主材料,並常加入碎肉、魚乾、蝦皮、菇類等一同拌炒以增加香氣與營養,同時民間也認為有消毒、預防疾病的功效。不過,由於食用油與醬油對許多家庭而言均需購買,因此在用量上十分儉省。這樣的烹飪法或許在台灣覺得很普通,是至今一般家庭菜餚常見的烹調方式,但與其他地區相較卻有其特色。以歐洲國家來說,青菜多製作成沙拉或燉煮,在鄰近的日本,「炒青菜」常被台灣料理屋列為招牌菜色之一。從食材、食用油的原料與用量到烹飪器具與烹飪法,這些往往是形塑地方飲食特色與差異的重要因素。除了煮、炒以外,偶爾也會使用「煎」法與燉、滷,「煎」大多使用在魚的烹飪,燉、滷則在需煮較多量菜餚時會使用。由於油脂不便宜,即使採取「煎」法,烹飪用油仍盡量節省,僅運用有限的食用油以增添食物香氣、補充油脂。同時在節省油脂的考量下,煎魚時經常會煎至半熟時即加入少量水與醬油,再煮至全熟,此種作法稱為「半煎煮」,可說是台灣民間,尤其是西部沿海與澎湖均常見的魚類烹調方式。整體說來,台人烹飪時的用油量並不多,日常家庭最常見的調理法包括:煮、炒、煎、𤉙(kûn,放在水裡長時間煮)、煠(sa̍h,水煮)、燙,其次是煎、炊、烘(hang,即「烤」)、炕(khòng,用慢火煮,亦寫作「焢」)等,大多都是不同形式的水煮法,宴席菜餚的料理法才會採用較多其他烹飪方式。 國分直一記錄了日治後期台北盆地內閩南人農家「灶腳間」的形貌,可一窺當時廚房的型態。該圖顯示,廚房中間占據最大空間的,就是以紅磚或土角砌成的灶,灶上有鐵鍋,灶旁有水槽,但水大多取自井水,烹飪者在灶台上處理食材,另有小型烘爐,牆角有作為燃料的稻草、木柴。牆上掛著菜刀、刀砧、煎匙等烹飪器具,靠牆處有碗櫥、菜櫥,飯桌與長板凳就在旁邊,廚房空間很大,同時也是用餐的地方。 常在日治末期雜誌《民俗臺灣》以本名或「川原瑞源」之名發表台灣食生活相關文章的王瑞成,進一步說明了因應「灶」的特性而發展出的烹飪方式:為了充分利用燃料,會依火力階段來運用不同的烹飪法,第一階段剛生火時,先煮飯或粥;第二階段火力旺盛期,迅速地燙青菜後加點油炒菜;第三階段較弱的火用來蒸煮;餘火可用來加熱剩菜、煮豬飼料等;最後注入水,灶的餘溫會讓水略溫,適合用來洗滌器具。這樣的方式充分運用各種生活資源,也說明了地方的菜餚往往反映了烹飪器具與食用油等物質環境的限制。相對而言,「炸」的烹飪方式較為少見,只在節慶等特殊場合才會使用。因為油炸食物耗費較多的食用油,王瑞成即指出,從廚房烹飪器具來看,一般家庭的大鍋不易控制火候、不適合油炸,很少有油炸器具「密勺」(油勺)、「漏勺」等,且從家庭食譜看來也很少油炸菜餚,凡此種種均說明油炸食物在平日之少見。 然而,這不表示台人不喜油炸食物,相反地,在宴席或辦桌時,爆肉、炸丸子等就是十分受歡迎的菜餚,且因其無湯水容易攜帶,常給賓客作為歸途上的糧食。換言之,油炸食物在台灣傳統飲食文化中較不屬家庭日常飲食,反而較接近公眾展演層次的宴席菜,油炸食物的珍稀性使之成為適合作為招待、餽贈的佳餚(cuisine),而非日常食物,也賦予了此類油炸食物較高的社會交換意涵。油炸食物的珍稀性,與食用油的來源密切相關。台灣人常用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性的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茶油等,由黑、白芝麻製成的麻油與香油則較少使用,多用在特殊菜餚,例如坐月子吃的麻油雞。因為平日肉類難得攝取,動物性的油脂也顯得格外珍貴,尤其是豬油,將豬油炸油後的豬油渣(油粕)可以用來炒青菜、拌飯或直接吃。從食用油與烹調法看來,由於食用油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且非一般家庭容易自製,使用油量多的油炸類食物也就被賦予較高的經濟價值,甚至可用以進行餽贈等社會交換。若將上述家常食物的烹調法與《臺灣料理之琹》一書內所載的烹調法相對照,可看出更清楚的差別。《臺灣料理之琹》所介紹的多為酒樓中的菜餚,將酒樓中常見「台灣料理」的主要烹飪方法分為六種:湯、勾芡、炒、炸、蒸、煮,湯類如八寶鴨、麵線湯、清湯鮑魚、清湯參、清湯鱉、蟳丸、肉丸湯等,作法從繁複到簡單均有,也有杏仁湯、蓮子湯等甜湯類;勾芡類的菜餚如蟳底魚翅、桔汁蝦、紅燒鱉;炒類如炒肉片、炒肚尖、炒雞蔥;炸類如油酥餃、燒肉炮、燒蝦丸;蒸的例子如鹽包(以豬肉、麵粉為主料製成的肉包)、雞卵糕;煮的作法有芥辣雞、白片蟳等。這六種烹飪法中,較耗費食用油或燃料的「炸」與「蒸」法在一般家庭中不常見,勾芡類也是多出現在宴席菜而非日常菜餚,換言之,從烹飪法也可看出家常菜與宴客菜二者間的區辨性。
-
2020-11-03 養生.聰明飲食
食物中毒最常發生在秋季!烹煮時疏忽這3個小地方,小心上吐下瀉
秋天季節交替,溫暖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微生物生長,若食材保存或烹調不當,就很可能導致食品中毒。食材3個保存或烹調不當 當心吃出食物中毒食藥署替大家「抓漏」,列出3個最容易讓民眾忽略的小地方:1、海鮮這樣煮最安心:海鮮、貝類等水產品可能留存有水域中自然存在的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等,若未煮熟就食用,就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引起發燒、噁心、嘔吐及腹瀉等症狀。另外,腸炎弧菌在攝氏10℃以下不容易生長甚至死亡,所以用冷藏方式可抑制其繁殖,再加上腸炎弧菌和諾羅病毒都不耐熱,建議可先將生鮮魚貝類用自來水洗乾淨,充分加熱煮熟就可以降低中毒的風險;至於烹烤貝類產品時,殼開並不表示裡面已經完全煮熟,務必要再多烹烤一會兒再吃,別因貪圖生鮮口感而忽略中毒風險。2、避免交叉污染這樣做:生肉裡可能帶有沙門氏桿菌和病原性大腸桿菌等,必須充分烤熟後才會被消滅,因此在購買肉品時,生食與熟食要分開放,不要互相堆疊,特別是裝過生肉片的盤子不可再煮熟的肉片或食材,用於生食與熟食的刀子、筷子等用具,都要確實分開使用,才能避免交叉污染。3、料理儘快吃光光:準備食材時,應先評估用餐人數,適量烹煮,以避免食材浪費,若仍有剩餘,則務必裝在乾淨的容器內,避免餐點遭受污染,並儘快放進冰箱冷藏;但要注意的是,雖然存放冰箱細菌不易滋長,但無法達到殺菌的效果,所以還是要儘快食用完畢。食藥署提醒,在享用美食之前,先把雙手清洗乾淨再拿取食物,才不會把細菌、病毒都吞下肚,負責掌廚者,最好戴上口罩、手套,避免口沫污染食品,也不要用裝過生食的碗盤盛裝熟食。 延伸閱讀: 腹瀉除了多喝運動飲料,還能吃什麼? 醫師告訴你拉肚子4大飲食調養重點 加熱、切除發霉都殺不死毒素! 換季食物保鮮有3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