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暈眩
共找到
361
筆 文章
-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兒童新冠疫苗常見疑問
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升溫,兒童的感染人數也逐漸增多,指揮中心已於2日開放12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抱持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給家長參考。Q1:為什麼建議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A:由於目前並沒有有效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或輕症,並且用於預防重症的口服抗病毒用藥,都尚未緊急授權在未滿 12 歲的兒童使用。未滿 12 歲的兒童,目前重症治療選擇僅有針劑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跟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並輔以大量的支持治療。而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對當前流行的 Omicron 突變株,效果極為有限。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感染與住院重症的一個重要武器。Q2:目前台灣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A:目前台灣緊急授權 Moderna(莫德納)和 Pfizer-BioNTech(BNT,輝瑞)二種 mRNA 疫苗在此年齡層兒童施打,皆可產生不遜於成人的中和抗體效價,而在真實世界中,是否也能提供更長久的保護能力,會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臨床數據支持。Q3:學齡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能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A: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 Q4: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相關的罕見副作用風險如何? A: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是目前各國衛生法規單位積極監測的 mRNA 疫苗相關風險。截至 2022 年 1 月底止,全球已有超過 120 個國家開放 5 歲以上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在大規模施打的國家中,mRNA 疫苗相關的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極為罕見,且明顯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接種 mRNA 疫苗後心肌炎的最高危族群是接受第二劑的 16-24 歲的年輕男性;而接種 mRNA 疫苗後心包膜炎的最高危族是 20-45 歲的男性和女性。部分疫苗上市後數據,莫德納疫苗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略高於 BNT 疫苗,但目前針對莫德納疫苗和 BNT 疫苗接種後風險比較分析,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結果。Q5: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比自然感染高嗎?A:若與自然感染相關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相比,疫苗接種後風險並沒有比較高。根據美國 CDC 今年公告,5-11 歲的兒童族群中(每 10 萬人次資料),在 COVID-19 確診兒童中,確診後 21 天內有 17.6 個男孩、10.8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而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 mRNA 疫苗(BNT)族群中,僅有 4 個男孩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 21 天內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餘發生率皆為零。因此,男性幼童感染 COVID-19 後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為接種 mRNA 疫苗者之 4.4 倍。此外,在 5-11 歲 COVID-19 確診兒童中(每 10 萬人次),確診後 42 天內共有 133.2 個男孩、94.2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以上數據,代表當社區處於大流行時期,兒童接種疫苗為利大於弊。 Q6:哪些兒童具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 A: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 1. 肥胖。 2. 唐氏症。 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 4. 惡性腫瘤。 5. 糖尿病。 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 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8. 慢性肝炎、肝病變。 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 Q7: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 A: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 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 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
2022-05-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醫院長鍾飲文:兒童接種疫苗中和抗體高於成人
疫情大爆發,校園確診者增多,許多家長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施打疫苗,又打什麼疫苗比較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從預防角度,強烈建議兒童接種,且指打莫德納或輝瑞疫苗都一樣好。他表示,6至11歲兒童完整接種2劑疫苗4周後,100%可產生對抗Omicron株和Delta株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成人的2.5倍及2倍。新冠疫情吹進校園,威脅沒有接種疫苗的未來主人翁,國內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借重國外經驗,認為兒童應該還是接種疫苗比較好。他說,疫苗具有非常好的保護力,6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據國外統計,兒童打疫苗副作用低,國外5至11歲兒童接種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僅是注射部位疼痛,另據英國統計,4至11歲兒童確診才約1%有長新冠症候群,病狀會持續超過12周,留下嚴重後遺症,但整體來看,接種是利大於弊。鍾欽文表示,有家長怕孩子打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但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確診者罹患心肌炎的風險,反而高於接種mRNA疫苗導致的機率。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打第1劑時,約93.1%注射部位會疼痛,打第2劑時,約49.5%注射位會痛,若打BNT,第1劑約83%注射部位會痛,第2劑約78%。全身不良反應部分,施打這兩種疫苗後,疲倦和頭痛症狀都差不多。提及為何幼童需接種的理由,鍾飲文說,施打疫苗的好處是可保護自己和同學,也保護小於6歲的弟妹、保護父母和阿公阿嬤,但若未接種,容易造成校園、補習班等機構內群聚感染。不他也提醒,接種後如有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超過48至72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產生罕見膿瘍及嚴重胸痛、胸悶、心悸等預期外的不適,一定要就醫。
-
2022-04-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A」補眼睛兼抗氧化!醫師、營養師教你三餐食物這樣吃,不會再缺維生素A
「吃胡蘿蔔顧眼睛」的觀念我們在餐桌上從小聽到大,這確實是其來有自,因為胡蘿蔔當中的beta-胡蘿蔔素能轉換成維生素A,是維持正常視力的必要營養素。不過維生素A除了護眼,對身體的重要性還有哪些?為什麼我們在市面上比較少看到主打維生素A的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這篇文章會解釋維生素A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會說明日常飲食裡有哪些攝取維生素A的選擇,以及比起缺乏維生素A,我們反而得更注意「過量」的風險。維生素A是什麼?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也稱維生素A、Vitamin A,以多種型態存在,如視網醇、視網醛、視網酸、視網酯等。維生素A在腸道中被吸收,且90%以上會被轉化成視黃酯的形式儲存在肝臟中。維生素A的好處1. 維持在暗處視覺,幫助視網膜的修復2. 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維持皮膚、毛髮與黏膜健康3. 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4. 維持正常生殖功能5. 抗氧化,能中和有害的自由基,增強身體抵抗力所以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造成夜盲症、掉髮、皮膚乾燥、毛囊角化症、乾眼症、結膜或角膜軟化潰瘍、骨骼無法正常生長、牙齒及牙齦受損、免疫力下降等等症狀。不過就目前台灣的生活水準,一般人不太容易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問題發生。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哪些?1. 動物肝臟(豬肝、雞肝、牛肝、鵝肝、鴨肝等等)2. 魚肝油(魚肝油與魚油是不同的,「魚油」負責補充 EPA 和 DHA)3. 蛋黃4. 乳製品5. 深綠色及深黃色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當中的「β-胡蘿蔔素」,包括:- 地瓜(甘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與其他種類的地瓜相比,「紅肉地瓜」每100公克熱量最低,還含有最大量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C。- 胡蘿蔔- 黑豆- 菠菜- 空心菜- 油菜- 南瓜- 櫛瓜6. 水果。雖然維生素A在蔬菜中的含量通常比水果豐富,但有幾種水果也含些許維生素A:- 芒果- 葡萄柚- 瓜類水果(哈密瓜、西瓜、木瓜)維生素A的每日攝取量要多少才夠?根據衛福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不同年齡的每日維他命A攝取各有上限:- 3歲以下:600微克- 4-9歲:900微克- 10-12歲:1700微克- 13-15歲:2800微克- 一般成年人與孕婦:3000微克每天吃五份蔬果,即可提供成年人約50%至65%的維生素A建議攝取量,所以通常只要均衡飲食,就不會有維生素A缺乏的情形;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建議,每日吃一小條或大的胡蘿蔔半條,就能補充最適量的維生素A。基本上一般人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的營養品,尤其是內臟類,像鵝肝、豬肝等等,一天吃一小口就超標了。維生素A攝取過量也會「中毒」因為脂溶性的維生素A無法隨著多喝水排出體外,維生素A攝取過量超過六個月容易產生中毒症狀,可能對肝臟、骨骼及腦部造成損害。衛福部食藥署強調,長期食用大量動物肝臟、魚肝油或服用高劑量補充劑才是造成維生素A中毒的主要原因,所以也提醒看到維生素A、D對成長有益的家長就希望為孩子補充營養,但不代表維生素A攝取愈多愈好,相關食品應擺放在小朋友不易取得的地方以免誤食過量而中毒。維生素A攝取過量出現的症狀包括:1. 噁心、嘔吐2. 頭痛3. 暈眩、視力模糊4. 肌肉不協調5. 毛髮脫落6. 皮膚乾燥7. 中樞神經效應8. 腦脊髓液壓力增大9. 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10. 肌肉無力11. 骨骼疼痛或骨質流失12. 嗜睡或易怒13. 新生兒出生缺陷那到底要怎麼吃維生素A 呢?大原則就是不偏食,避免大吃內臟類,就能滿足身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了。資料來源:吃維生素A 也會中毒?聽說胡蘿蔔(紅蘿蔔)吃太多,會導致維生素A中毒,是真的嗎?維生素A、D多吃比較好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延伸閱讀: 平衡自律神經第一步:這4種食物少碰為妙!消耗體內B群讓你「慢性發炎」
-
2022-04-07 該看哪科.中醫
春天老是感覺睡不飽?中醫教改善及預防春困5良方
春寒料峭,天氣多變、多雨,許多人老是感覺睡不飽、身體很重、頭暈、疲累、想睡,恐是「春困」上身。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春天常下雨、濕氣重,人體易遭濕氣侵犯,脾胃不好、肝火旺,容易出現「濕困」亦即「春困」現象,建議多吃綠色蔬果、多運動、睡眠充足,按壓穴位調理,可去濕健脾又養肝。在春暖花開的春天,不少人會有「春困」現象,甚至發生便祕、軟便等腸胃問題。吳明珠指出,值此季節變換之際,常下雨、飲食重口味,人的脾胃及血液循環易受影響,濕氣很重,若脾經的陽氣不足,就無法代謝體內蓄積的濕氣,尤其老年人的脾胃較虛弱、循環差、大腦供氧量不足,就容易出現怕冷、易累、頭昏、嗜睡等春困症狀。中醫講究時令養生,吳明珠說,春天對應臟腑是「肝」,肝在五行中對應「木」,木是所謂的肝經,肝藏血、主疏泄,與情緒、內分泌、緊張、焦慮有關,因此,春天宜養肝,可以改善春困的不適症狀。預防改善春困五良方一、多吃綠色蔬食春天易肝火上升,常有血壓高、暈眩、口乾舌燥、口苦等狀況發生,此時必須清肝、疏肝理氣,補肝血肝氣。飲食宜清淡,多吃綠色蔬菜如地瓜葉、芹菜等,更推薦吃蔥、薑、蒜等辛香料,可去濕除穢氣,幫助血液循環;少吃太油膩及辛辣食物如麻辣鍋,因飲食太燥熱,肝臟代謝就會不好。二、晚上11點前就寢養肝,睡眠充足最重要,應養成早睡早起習慣,有好的睡眠品質,每天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睡足六至八小時,中醫理論,晚上11點到翌日凌晨1點血液走膽經、1點至3點是走肝經,此時要讓肝好好休息,才能讓肝臟代謝修復力好,就不會因缺氧而嗜睡。尤其肝「開竅於目」,如果隔天起床眼睛痠澀,代表肝血不足,就需要多睡一會。三、戶外踏青賞花春天要「養陽」,宜盡量到郊外踏青、爬山或賞花,活動筋骨,幫助肝經運行、血液循環,有利精神放鬆,消除視覺疲勞,呼吸新鮮空氣,也能產生愉快的心情。四、多運動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的注意力、專注力最集中,可以做伸展操或快走運動,疏經活血,幫助排掉體內的廢氣、吸收氧氣,讓大腦興奮起來而不昏沉。五、按壓三穴位,保肝安神太衝穴:肝經的起始穴,位於腳背大拇指和第二拇指骨中凹陷處,可以在泡腳時順便按壓。具疏理肝氣、清熱明目、舒緩情緒、助眠等功效。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及兩耳連線的交會處,具安神、助眠、緩解頭痛等效果。印堂穴:位於額頭兩眉頭之間,具安神、助眠、緩解頭痛等作用。
-
2022-04-01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因《犀利人妻》走紅的36歲藝人朱芯儀日前公開自己去年罹患乳癌,事實上台灣的乳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女性容易忽略卻關鍵的致癌因子之一就是環境荷爾蒙,特別是我們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塑化劑」。塑化劑是最常見於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多達上百種,因為能讓材料柔軟、液化,改變物品原來的特性,不只是塑膠製品才會添加,從塑膠製品(塑膠容器、寶特瓶、塑膠袋、塑膠吸管、保鮮膜、塑膠手套等)、定香劑(存在於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到藥品的膜衣、膠囊等都含有塑化劑。家中的壁紙、地磚、家具裝飾材料、油漆和清潔品,以及小朋友經常接觸的巧拼、塑膠地墊、塑膠玩具都可能是塑化劑暴露來源。像是前陣子風靡兒童、國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個的「滅鼠板」益智玩具,就要當心塑化劑疑慮。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罹癌風險、不孕,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塑化劑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對健康的危害包括:1. 可能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2. 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平滑肌瘤、第2型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風險增加3. 男性精子稀少、活動力弱,容易不孕4. 女童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5. 孩童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6. 可能影響孕婦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激素濃度降低);研究也發現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若生產男嬰,其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7. 嬰兒腦部發育可能受到影響(嚴重可能會智能低下)8. 有些臨床症狀包括偏頭痛、嘔吐、暈眩等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臨床教授兼主任蘇大成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塑化劑還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失常,增加壞膽固醇滲入的風險,長期影響之下形成脂肪斑塊,若斑塊破損阻塞就會造成心臟病。塑化劑對內皮細胞的破壞,是動脈硬化的關鍵起始點。雖然塑化劑進到人體後約兩到三天可被代謝,但在居家生活、環境和空氣等仍有機會接觸到塑化劑,當環境毒物的微量持續暴露,仍會造成身體全身性的影響。隨手拔插頭、避免用巧拼⋯⋯醫師教你避免塑化劑毒害雖然專家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塑膠都含有塑化劑,但接觸來源在日常環境中幾乎處處可見,所以更需要有意識的注意相關成份如何入侵我們的生活。統整各方專家與醫師建議,要避免塑化劑毒害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勤洗手:高雄醫學大學的實驗發現,用肥皂搭配正確洗手6步驟能有效移除塑化劑達95%,遠高於只用清水洗手的9%,並建議選用無香精、成分簡單的肥皂和洗手乳。尤其是小朋友摸過塑膠玩具後,一定要洗手後再吃東西。• 多喝水:多喝水及透過運動排汗可加速身體代謝體內的塑化劑毒素。• 多吃各色蔬果:蔬果中含有各式各樣的植化素,例如茄紅素(番茄、西瓜)、胡蘿蔔素(木瓜、南瓜、番薯)、花青素(葡萄、李子)、葉綠素及葉黃素(深綠色蔬果)等,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減輕塑化劑的毒害。而脂溶性的維生素像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更能幫助代謝脂溶性的塑化劑。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含有「吲哚」,對塑化劑排除有些幫助。• 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多以脂溶性型態存在,因此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可減少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累積體內的風險。• 凡是塑膠製品都避免高溫加熱:因塑化劑遇含油、酸性物質的熱食容易溶進食物,不論是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微波時建議一定要把保鮮膜拿掉。另外,現在許多人都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加熱食品,食藥署建議若所需加熱時間較長,可以採用中溫、多次加熱的方式微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則建議,不管是使用PVC或PE等類型的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 冷凍食材的塑膠袋包材選擇:分裝肉品或含油食品冷凍保鮮時,應避免使用PVC材質。因PP材質在低溫下容易有脆裂的可能,PE材質中首選HDPE材質較耐低溫;冷藏也最好避免塑膠製品直接接觸食材,以免油脂促進塑化劑的溶出。• 慎選塑膠製品:如美耐皿餐具、兒童的塑膠玩具、文具、塑膠地墊、巧拼、桌墊等等大都含有塑化劑,長期接觸恐有健康疑慮。• 慎選保養品、化妝品和香氛用品:每天洗澡用到的沐浴乳、洗髮精等都可能添加含有塑化劑的「定香劑」,所以應多使用天然的手工肥皂或比較不香的清潔用品和保養品;除了不要在密閉空間長期使用香氛和精油等產品,浴室也要避免擺放空氣芳香或除臭劑。• 不用的家電要拔掉插頭:電線無論是在待機狀態或使用中,都會因溫度上升而加速釋放塑化劑。• 定期清除灰塵:分佈在室內環境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最後可能被吸附或沉積在灰塵中,而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資料來源:《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環境荷爾蒙: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延伸閱讀: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兒子被逼到跳樓,留給父母的最後一句話
-
2022-04-01 養生.健康瘦身
許瑋甯「66飲食法」超夯!營養師加碼「3不碰法則」,瘦身效果更好
【編按】減重瘦身已成為全民運動,而近來女星許瑋甯為保持好身材所奉行的「66飲食法」,也因其和男星邱澤的喜訊再度被大眾關注。但什麼是66飲食法?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其實66飲食法和這幾年很夯的「168斷食法」拉長夜間空腹時間的原理很相似。但具體該怎麼落實才有效?又有哪些人不適合進行呢?一起來了解吧!了解瘦身關鍵前,先了解何謂66飲食法?其實「66飲食法」的兩個6,分別代表:每餐只吃6分飽+晚上6點後不進食。簡單來說,就是遵守不把胃撐大、不暴飲暴食的原則,並在固定的時間內吃完晚餐,而這點跟168斷食法,拉長夜間空腹時間的原理很相似!在斷食時,身體會進入「分解模式」,也讓平常大魚大肉的外食習慣能有休息的時間、不再增加腸胃負擔,且空腹的時間長也更有利脂肪燃燒。想讓減重發揮成效,3不碰法則也很重要除了遵循以上原則外,想要讓「66飲食法」發揮成效,食物的挑選上落實「3不碰法則」也很重要,以下這些食物不只熱量高、含鈉量高、糖份高及油脂也偏高,都是造成肥胖原因的兇手!簡單的三不碰原則,對現代人來說是有點小挑戰呢。• 不碰加工食物• 不碰油炸物• 不碰冰冷飲料執行66飲食法時,耐不住飢餓怎麼辦?4技巧助緩解1.多喝水:提高喝水量可以避免飢餓感。2.適量黑咖啡: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脂肪、抗氧化。3.吃低GI、高飽足感的水果:像是蓮霧、蘋果、火龍果、芭樂都很不錯。4.真的餓了就吃盤菜:蔬菜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多多益善。人人都行進行「66飲食法」?有4症狀者不建議嘗試在努力減緩橫向發展之餘,也必須清楚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各種飲食法、斷食法,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養成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長保健康。•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易血糖過低、暈眩• 懷孕/哺乳媽:需要充足營養 宜少量多餐、不適合空腹太久• 飲食失調疾病者:暴食症、厭食症患者首重先恢復正常飲食• 青少年/成長中孩童:此時期需要充足均衡的能量營養(※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3-24 養生.聰明飲食
馬鈴薯變綠千萬別吃!網友分享誤食經驗:又吐又拉、昏迷到隔天
馬鈴薯雖然營養美味,然而馬鈴薯容易碰上發芽、變質等等的問題,此時若是食用馬鈴薯,就有著高度食物中毒的風險,甚至還可能因此喪命。最近日本社群網站上,就掀起了關於變質馬鈴薯的一番討論。根據日本媒體「ラジトピ」報導,日本twitter網友「htn_saya」最近分享,表示他最近想來做點洋芋片吃,卻發現家中的馬鈴薯變成了奇異果般的黃綠色,且味道聞起來也怪怪的。於是他上網查詢一下,發現大家都說這樣的馬鈴薯已經不能吃了,否則最糟會有喪命的風險。ジャガイモでチップス作ろうと思って剥いてたらまるでキウイのような色してた 母親は食べれるというけどなんか危険な香りがしていちおネットで調べたら「食べるな」って書いてあった 「最悪死ぬ」って書いてあった pic.twitter.com/cYWBuurkZ0— SAYA.super7 (@htn_saya) March 12, 2022 有些網友也紛紛以自身的慘痛經驗回應「吃完後過了30分鐘左右就會冒冷汗跟狂吐,眼冒金星接著渾身無力,運氣好的話會這樣昏迷到隔天才醒來」、「之前吃過像這樣子的馬鈴薯,一整個晚上又吐又拉的」、「我家人一直流傳著要是硬吃這種馬鈴薯,就會四個小時都在跑廁所」。由於馬鈴薯綠化的狀況時而發生,「一般財團法人薯類振興會」的理事長矢野就呼籲,表示在馬鈴薯綠化的同時,會產生名為「茄鹼」的毒素。若是不小心茄鹼攝取太多,人體就會出現肚子痛、虛脫、暈眩、下痢等中毒症狀。建議在購買馬鈴薯後,最好放置在陰暗涼爽的地方保存,避免陽光的照射。若是出現苦味等怪味,就必須立刻停止食用。
-
2022-03-22 養生.健康瘦身
減脂也能不掉肌肉!減重醫師教你吃夠蛋白質 有效提升減肥速度
從保留肌肉的角度來看減重的熱量規劃!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才不會掉肌肉?研究指出,取決於想要減重的速度來決定!我們都希望減少脂肪,增加肌肉量,至少在減重的時候維持肌肉不掉。理論上,每燃燒7700卡,我們可以瘦下1公斤。你可以用計算卡路里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減重的速度。減重的速度越快,我們就會流失更多肌肉。 想要在55天/28天/18天 減去1公斤體重,需要多少蛋白質:1、每天10%的熱量赤字:假設你的體重60公斤,TDEE(每日消耗總熱量)差不多落在1400卡。每天吃1260卡,這樣大概可以在50天後減掉1公斤。這個規劃下,每天每攝取每公斤體重1.3-1.6克左右的蛋白質,能最大程度維持肌肉。2、每天20%的熱量赤字:這是減重的時候最常見的規劃,TDEE 1400卡,每天吃1120卡,每天要攝取每公斤體重1.6到2倍的蛋白質。3、每天30%的熱量赤字:想要以更快的速度減重,每天只吃980卡,得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2- 2.4倍的蛋白質。減重首要蛋白質吃夠速度會更快;然後才計算油脂澱粉熱量蛋白質和澱粉脂肪大不同。由於蛋白質的食物產熱高(消化蛋白質需要更多熱量),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後,是用來建構肌肉,形成免疫細胞等材料;就算氨基酸要轉換成酮體或是葡萄糖燃燒,也會需要更多能量。計算熱量的時候,先從每天需要攝取的蛋白質,然後估算油脂和澱粉的的熱量假設體重60公斤,TEDD是1400卡,打算每天攝取1100卡,20天減去一公斤:每天攝取90克蛋白質,包含2塊雞胸肉,一杯500cc豆漿,三個蛋,還有1份蛋白粉。這些富含蛋白質含量的熱量大約600卡,所以我們還有500卡的熱量可以吃,可能是兩個200卡的地瓜,兩盤50卡的蔬菜和一個蘋果。如果體重下降的幅度不如預期,就再做滾動式調整。不過,根據我們的經驗,這樣吃一公斤的降幅根本不需要20天,原因就在於蛋白質的產熱效應和熱量運用的方式和其他營養素完全不同。如果這1100卡吃的是三碗飯,三顆水果,三份蔬菜和一塊肉....那一公斤的降幅應該真的需要20天,而且過程你會覺得更容易餓,更難堅持,肌肉流失更多。澱粉和油脂的攝取比例要看有沒有要運動習慣!如果有運動習慣,剩下的熱量建議盡量攝取碳水化合物,並且在運動前後吃完,能最大程度幫你增肌。如果你不運動,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燃燒脂肪的速度會比較快。請記得,劇烈運動不吃澱粉,運動時燃脂的速度也不會比較快,反而會掉肌肉。有運動的人,甚至能達到同時增肌減脂的效果,體重也比較不容易停滯。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英國最新研究:一日一顆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經前症候群:頭痛、冒痘、易怒、煩躁 你有哪幾項?中醫師教你運用中藥茶飲及穴位改善不適耳屎太多易阻塞,小心聽力下降、暈眩、耳鳴!醫揭安全清潔4步驟!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了1劑莫德納疫苗「害我差點死了」他曝鬼門關走一遭
43歲許姓男子在台北某公務機關服務,因屬於第二類公職人員,去年6月28日在台北市士林區榮民總醫院接受冠狀肺炎疫苗第一劑施打,未料打完莫德納第一劑,竟是噩夢的開始!許姓男子說,打完莫德納疫苗的一周內,睡眠品質變很差,胸悶無法入眠,精神非常不濟。第9天上樓梯有暈眩無力感,全身倦怠。第10天早上身體發燒,體溫38.6 度,起床馬上暈倒在地上,臉色發白全身冷汗,有要休克的傾向,只好呼叫年邁的父母陪侍在旁,跟服務單位請假在家休息。許姓男子說,翌日仍打起精神上班,但隔天上完夜班,早上7點下班在單位下樓梯時,覺得暈眩差點暈倒,經由同事攙扶下在單位一樓休息後,由同事扶持下搭同事的車返桃園住家休息補眠,但很難入眠,胸悶難耐,7月12日當天下午感覺全身不對勁,在家人陪同下叫計程車緊急到桃園某醫院掛急診,經抽血,電腦斷層後,主治醫師懷疑是心肌梗塞,建議立即住院做心導管手術,家人感覺怪怪的,要他趕快轉院到大醫院,還好有轉院,否則「差點莫名遭挨一刀」。許男說,當晚由醫院轉診到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後經由急診室醫生問診初判為心肌炎,經抽血檢驗,並且做所有能致心肌炎症狀的病毒檢測,奇怪的是,都未查出致心肌炎的病源,7月13日當晚轉入該院心臟內科加護病房,醫師建議自費安排做了更精細高階自費的心臟血管斷層顯影、核磁共振MRI等檢查,因當時全台注射莫德納疫苗的人不多,因此也不敢說就是莫德納引起的心肌炎,只能用「排他法」希望找到真正病因。你當時會害怕嗎?許男說,「會呀!」醫護人員說「心肌炎可大可小」,可能病情急轉直下,隔天插管,人甚至就離世走了,家人立即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他住進加護病房,當時身體的確很虛弱,因心臟受損,呼吸困難而喘醒,前兩天根本無法入睡,因肺部跟肋膜積水感覺整個肺部肚子很不舒服,血壓低到70-50,身體感覺非常疲累與痛苦,真的非常痛苦。許男說,正常人血氧60%,他只有40%,心臟功能下降,必須戴呼吸器及氧氣罩,晚上睡覺也很困難,不舒服,常睡一半吸不到空氣被驚醒,「我的小孩一個才4歲,一個2歲」,躺在加護病房時,看著白色的天花板,「人生跑碼燈好像回帶一次,鬼門關走一遭,萬一我死了,老婆小孩就很可憐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害怕。許男說,經林口長庚醫院證實發生心肌炎,為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並通報衛生單位,他去年有向衛生單位申請救濟,但迄今無下文。他目前心臟仍感無力,無法提重物,造成心臟受損嚴重副作用,還要依醫院規定定期回診追蹤心臟復原的程度,下月醫院排定核磁共振等相關檢查。「如果讓你再選擇一次你會打疫苗嗎?」許男說「我不會打了」,風險太大,「害我差點掛掉死了,政府都沒有關心我們」,感到很沮喪,他呼籲政府應多關心注射疫苗造成副作用身體有不良反應的人。
-
2022-03-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他雙腿無知覺…不良反應嚴重 政府應多關心
盧彥良廿六歲,去年考上台大商學研究所,年輕正盛,去年五月廿八日注射AZ疫苗第一劑,隔天早上突然雙腿麻痺失去知覺,無法下床走路,要家人攙扶,他嚇壞了,心想「完蛋了、美好的人生毀了,難道要拄著枴杖一輩子」。盧彥良的父母兄長都是醫護人員,第一劑都打AZ,他也想響應政府政策,就選AZ疫苗。當天下午四點多打完疫苗,翌日凌晨二點發燒到卅九度,雙腿麻痺無法下床,整個人很不舒服,勉強扶著床邊及衣櫃慢慢走,拿了一顆普拿疼退燒止痛藥服用,想走到客廳卻走不動,就回到床上繼續睡覺,沒想到,就這麼昏睡一整天。媽媽蔡秀琴發現他出現嚴重副作用,爸爸盧亞人醫師當下診斷為對AZ疫苗產生「格林巴利疫候群」。盧亞人研判,兒子的症狀就是注射AZ產生的極罕見不良反應,讓抗體不只攻擊病毒,還會無差別搗亂人體周邊神經髓鞘細胞,進一步造成周邊神經系統癱瘓。「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不敢再打AZ,因為實在太震撼了,太可怕、太可怕了。」另一個可怕經驗則發生在許先生身上。工程師許先生今年四十三歲,去年六月廿八日在北榮注射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不但睡眠品質變差,胸悶無法入眠,精神非常不濟。第九天上樓梯有暈眩無力感,全身倦怠。第十天早上身體發燒,起床後暈倒在地上,臉色發白全身冷汗。七月十二日下午感覺全身不對勁,家人警覺性高,當機立斷連夜轉診到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他在加護病房期間,呼吸困難無法入睡,肺部跟肋膜積水。經林口長庚醫院證實發生心肌炎,為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的不良反應,並通報衛生單位。去年他向衛生單位申請救濟,至今仍無下文。「我不會再打了」,他查了政府官網,台灣打疫苗死的人比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的人還多,建議政府應多關心注射疫苗後,副作用導致身體有不良反應的人。
-
2022-03-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8危險因子符合3項,即是再次中風高危險群!2跡象提早辨別
腦中風後容易造成神經功能缺損,影響動作、感覺、說話等功能,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尤其,中風後復原的最大挑戰常來自出院後的照護及復健過程。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總神經科部主任周中興表示,第一線照顧人員若能提早辨別症狀,擔任起守門人角色,更能協助避免中風或是再次中風發生,降低臥床失能或依賴他人生活機會。三成患者 五年內再中風腦中風發生的症狀,常讓人以為是「不足為奇」的小症狀,像半側肢體或臉部麻痺無力、口齒不清或語言障礙、原因不明劇烈頭痛、半身感覺障礙、暈眩、步伐不穩、四肢不協調、平衡障礙、單眼視力昏暗或失明、理解能力喪失等,這些症狀常讓人難以辨別。周中興表示,多數的中風患者都是仰賴他人發現而就醫。發生一次中風後,很多患者以為自己不會再中風,常會忽略中風的小症狀。根據統計,中風後再次中風的機率高,約有三成的患者五年內會再次中風,導致失能失智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九倍,且再次中風的症狀將比第一次中風更加嚴重,死亡率高達25%。三高、吸菸 都是危險因子根據調查,65歲以上中風存活的個案,中風半年後失能狀況的統計,半側癱約有50%、認知障礙有46%、憂鬱35%、需仰賴輔助器行走有30%、需仰賴他人生活26%、入住安養機構26%、失語有19%。如何避免再次中風?周中興表示,必須先了解中風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顫動、吸菸習慣、體重過重、沒有運動習慣或是有腦中風家族史等,只要這些危險因子中有三個符合,就屬於中風或是再次中風的高危險群。照服員多覺察 協助通報照顧長輩的對象有部分是仰賴照顧服務員,周中興表示,照顧服務員如何協助在照顧長輩時,能多一份覺察,也能避免被照顧者出現再次中風的機率。如果照顧的對象已經是中風過的患者,或處於半癱的情況,無法透過言語或表情辨別時,可以透過「量血壓、脈搏」判斷是否再次中風。因為缺血性中風的患者,約有五成以上有高血壓病史,而高血壓正是中風的關鍵危險因子之一;同時,也可以摸摸被照顧者的脈搏頻率,是否有快速且不規則跳動,只要有異常,建議協助通報就醫。護健康 戒掉生活壞習慣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表示,因中風失能導致後續的照護負擔難以計算,因此提醒患者「不要鐵齒」,需徹底戒掉生活壞習慣,遠離再次中風。長照人員走入家庭服務個案,守護中風者健康,值得尊敬。想了解如何降低中風失能風險?3月29日台灣腦中風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作,於WaCare健康平台針對「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開設照顧服務員積分課程,邀請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力凱、中山附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峻弘線上授課,歡迎家庭照顧者、照顧服務員等踴躍免費報名。不可不知的腦中風大小事:給照服員的基礎入門課時間:3月29(二)19:30至20:30主講:●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力凱●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峻弘主辦單位:台灣腦中風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長照積分線上專業課程>>免費報名連結
-
2022-03-1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病症狀男女大不同,一表了解差異!專家教從5面向預防
心臟和血管疾病,稱之心臟病,包括動脈粥狀硬化。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斑塊的物質在動脈壁上積聚,而堆積會使動脈變窄,使血液難以通過。形成血凝塊,會阻止血液流動。如此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當心臟血流受阻到,無法運送足夠的血液提供給人體時程度時,就會心臟病發作。而心臟驟停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的狀況,身體各器官,包括大腦和心臟在內都會因為缺乏氧氣,而逐漸喪失功能、壞死,若無獲得即時的醫療救助,患者死亡率極高,也就是所謂的心因性猝死。心臟病發是“循環”問題,心臟驟停是“電”問題。心臟病發時,如果阻塞的動脈沒有及時恢復,治療的時間拉長,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大。心臟病的症狀可能是突發而強烈的。但大部分,症狀會開始出現並緩慢在心臟病發作前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是數週。心臟病共通6症狀1、胸痛(心絞痛):持續30分鐘到幾個小時的不適感或胸部感覺到擠壓。2、呼吸急促:在適度活動後覺得有呼吸不順,像是爬樓梯。3. 上軀幹、頸部、下巴有不明原因的疼痛,四肢有些微變化,像是疼痛、腫脹、刺痛、麻木、寒冷和虛弱。4. 極度疲勞。5. 心跳不規律,比平時快或慢。6. 頭暈或昏厥。上述6症狀為一般心臟病發會有的徵狀,但其實男女的症狀還有些許差異。男性心臟病發症狀:1、胸部不適:大部分心臟病發都有胸部出現不適,且持續超過數分鐘,或是不適感消失後一段時間又出現不適。感覺胸口受到擠壓或疼痛。2、手臂(可能一隻也可能兩隻)、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的疼痛或不適。3、呼吸急促。4、冒冷汗、噁心或頭暈眩。女性心臟病發徵狀:1、胸部不適:大部分心臟病發都有胸部出現不適,且持續超過數分鐘,或是不適感消失後一段時間又出現不適。感覺胸口受到擠壓或疼痛。2、手臂(一隻或兩隻)、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疼痛或不適。3. 呼吸急促。4.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出冷汗、噁心、嘔吐或頭暈、心悸;睡眠障礙和不明原因的疲勞。當遇到任何有關心臟病發症狀,記得撥打急救專線,以免耽誤治療!如何預防心臟病?心臟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要如何預防?從了解身體情形、戒菸、運動、營養均衡、壓力調適等做起!1.、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血壓、膽固醇和體脂等危險因子相關的數據。2、戒菸,研究顯示戒菸一年後,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降低50%!3、規律運動,每天步行30分鐘,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4、多吃多心臟健康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類,吃富含瘦肉蛋白的食物,像是魚或去皮雞肉,避免紅肉、黃油和加工食品中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並減少鹽和糖的攝取量。5、適度調適壓力。(資料來源/心臟基金會)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韓研究有牙齦問題者增患病風險 口腔健康可以預防這代謝疾病! 男人也有更年期!男性更年期症狀該與該看什麼科?需要攝取那些營養素?生產後多久可以開始運動?把握產後瘦身黃金期,5招鍛鍊骨盆底肌肉與核心肌群查看原始文章>>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2-03-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小中風不要緊?醫曝關鍵危險因子:中風不分大小
● 中風不分大小,找出原因避免再次中風● 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最關鍵● 發生中風,治療要愈快愈好小中風不可輕忽,是大中風的警訊!許多發生小中風的人,因為沒什麼感覺就可能不處理,都說「還好啦,只是小中風!」這句話聽在專精於腦中風的醫師耳裡,其實是問題重重、隱憂很多。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鄭建興強調,中風不分大小,中風就是中風,都要找出發生原因,才能避免再次中風。1成病人 數月內再次中風「小中風」是指「症狀輕」或「病灶小」,但這種說法有時會導致民眾輕忽未追查原因的重要性。鄭建興表示,中風症狀輕微,不等於再次中風的機率較低。根據國外研究,大約5到10%病人會在二至三個月內再次中風,程度輕、重都有可能,視阻塞程度而定。鄭建興指出,台大醫院住院的中風病人,約四分之一都是中風兩次以上病人;也有不少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控制好的中風病人,原以為自己是初次中風,但核磁共振影像卻發現許多舊病灶,代表曾經中風過,只是這次症狀比較明顯。常見「小中風」發生有三種可能:一是「暫時性腦缺血」,因為某條血管暫時不通,導致暫時性單眼失明、複視、吞嚥困難、口齒不清、失語、偏癱、步態不穩等,大多在一小時內恢復正常;二是輕微中風;三是從腦部影像會看到較小的中風病灶,所以用「小」中風稱之。鄭建興表示,無論是小中風還是大中風,發生的機轉、後續的醫療處置,都是類似的,一旦發生,首要詳細評估病人身上有哪些危險因子,把可能的原因統統找出來,給予全面性的處理,才能知道後續該如何治療、預防再發生,對病人的幫助最大。血壓未控制 年輕也會中風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最關鍵。鄭建興說,血壓對於腦血管的影響很大,八成中風病人都有高血壓問題。每當寒流一來,沒有好好吃藥控制血壓的人最容易出事,低溫會導致血壓衝高,很多人因此中風。也有不少45、5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因抽菸、喝酒、熬夜,或明知有高血壓卻仗著年輕、沒症狀,未積極控制血壓,年紀輕輕就中風。此外,高達四、五成中風病人有糖尿病或高血脂,兩、三成中風病人有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問題。鄭建興表示,隨著年紀增長,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律不整的盛行率都隨之上升,這些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必須注意。記憶差動作慢 可能是警訊鄭建興提醒,很多人都用「老了」來解釋記憶逐漸變差、動作變慢的現象,但不見得是自然老化,可能是腦血管病變的警訊,應到神經內科接受詳細檢查,及早接受治療。「一旦發生中風,治療要愈快愈好!」鄭建興說,中風時間拖愈久,可用的治療方法愈少,預後愈差。若突然發現臉不對稱、手抬不起來、肢體發麻無力、口齒不清、失去平衡或伴隨暈眩、劇烈頭痛等,不建議自行搭計程車就醫,應趕快打119,讓急救員初步評估處置,同時啟動緊急醫療網,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有急救能力的醫院。
-
2022-03-04 養生.聰明飲食
地中海飲食降血壓、降血脂還能防中風! 營養師揭「5原則+1陷阱」
42歲的陳董是個年輕有為的企業家,患有慢性高血脂,平常都有按時服用藥物。最近幾週偶爾有頭暈現象,不過最近這一次,暈眩的時間續約20幾分鐘,講話咬字也有些不太清楚,坐下來休息一陣子,這些症狀就又慢慢消失了。一開始覺得應該只是工作太累的關係,就沒有太注意。而太太覺得有點不放心,還是安排先生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經醫師診斷後懷疑是腦中風前兆,經藥物治療後,陳董不再出現類似的症狀,頭暈的情況也大幅改善。中風是突發性的腦血管疾病。因為腦血管阻塞或腦血管破裂而造成突然的大腦局部或全部的功能失調,腦細胞得不到營養及氧氣,造成腦部的機能受損或壞死。中風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心律不整、糖尿病、肥胖、抽菸、飲酒過量都有可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 中風常見症狀1、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或顫動2、說話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3、視力模糊不清4、頭部劇痛或暈眩5、行動不穩或跌倒當出現上述症狀,記得要盡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期。 健康飲食(地中海飲食)可以預防中風?營養師談到要預防中風,其實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地中海飲食可以維持體重及對於心血管健康有正向幫助之外,還可以幫助降低罹患中風風險、降低血壓及血脂,讓身體維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地中海飲食怎麼吃?6個重點典型的地中海飲食具有共同的元素,像是大量蔬菜、水果、豆類、穀物和穀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和糙米。還有適量的魚、白肉和一些低脂乳製品、堅果,以及少量的紅肉和甜點。使用不飽和脂肪,像是橄欖油代替飽和脂肪,像是豬油或酥油。1、每天攝取蔬果水果5-8份、全穀類、橄欖油、堅果、豆類。2、每週吃2-3次海鮮。3、適量補充白肉、雞蛋、乳製品。4、足量的開水,每公斤體重約30-35毫升,以70公斤成人,每天攝取約2100-2450毫升。5、適量飲酒,建議為紅酒。6、避免攝取過多的紅肉及加工製品除了飲食外,還可以從其他面向著手,像是控制好三高、體重、規律運動、戒菸及維持良好的生作息,都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 延伸閱讀: ·吃東西愛沾醬小心腦中風機率暴增! 醫曝「常踩陷阱」:一小匙鹽就快超標 ·突然變得多話小心是「腦溢血」了! 「6大恐怖徵兆」曝光:自己也不知情
-
2022-03-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26歲男嘴歪眼斜以為中風 醫師診斷:帶狀疱疹引起
1名26歲男性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耳朵疼痛,甚至一度會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後來經醫師診斷發現他的耳朵旁有多顆水泡,確定是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才恢復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帶狀疱疹又稱做「皮蛇」,由水痘病毒所引起,一旦過去罹患過水痘,病毒就會長時間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當中,只要民眾太過勞累、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就容易會罹患帶狀性疱診。他說,帶狀泡疹發生在身體跟顱顏部位,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前者會出現群聚性紅色丘疹,伴隨著疼痛、麻木感覺,後者則因長在頭顱,病毒會攻擊神經,造成較為嚴重的後遺症。以此案為例,帶狀疱疹病毒長在耳朵部位,引起顏面神經麻痺、臉歪嘴斜、輕微暈眩、耳朵疼痛等症狀,即是典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王馨範說,由於帶狀疱疹病毒發作在掌管顏面神經的第7對腦神經,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同時又影響掌管聽神經的第8對腦神經,所以也被稱為「耳朵帶狀疱疹」,患者會先有輕微的脖子緊或痛,接著出現眩暈、嘴歪、聽不見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腦炎的情形,後續才會在耳朵出現數顆小水泡。所幸患者經安排住院藥物治療後,病情大幅改善,臉部肌肉也恢復正常,讓他開心直說,「五官又回到原來位置,也不用擔心是腦中風了」。王馨範提醒,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發病3天內是黃金治療期,可使用藥物阻止免疫系統破壞自己的細胞,讓神經細胞自行慢慢修復,建議民眾在飲食上要多補充神經修復的食物,可搭配中醫電療、針灸,協助患者改善顏面神經失調的狀況。而避免帶狀疱疹找上門,除了保持免疫力的穩定之外,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是最佳防範方式。
-
2022-02-27 該看哪科.血液.淋巴
發生貧血就是缺鐵?亂補鐵恐傷身!醫:注意合併症狀當心是癌症
貧血日常相當常見,不少民眾會直接以補鐵等方式改善,但其實這是個非常不妥的作法。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表示,貧血的可能性非常多,未必是缺鐵所形成,且即便缺鐵也未必是單純的營養缺乏,亂補鐵不僅可能傷害身體,也可能出現其他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 貧血可能性非常多,未必缺鐵別亂補! 王威傑醫師表示,缺鐵性貧血雖然常見,但也只占其一,貧血主要可分成生產減少和破壞增加兩大類。生產減少可簡單理解為因各種因素原料缺乏,除了B12、葉酸、鐵等營養缺乏,也包括了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血癌等骨髓功能異常;甲狀腺低下、腎上腺低下、腦下腺低下等內分泌疾病,或肝病及酒癮、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以及被歸類在慢性發炎感染的結核病、心內膜炎、骨髓炎等發炎疾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淋巴癌、肺癌、乳癌等癌症腫瘤相關疾病等。 破壞增加,可理解成因各項因素原料外洩。最耳熟能詳的,如月經過量或過長引起的缺鐵性慢性貧血,其他族群也包括會使胃腸道出血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大腸息肉、痔瘡、胃癌、大腸癌等。而有膀胱憩室、泌尿道腫瘤等也會造成尿路出血。另外也包括溶血性貧血,如常聽到的地中海貧血、台灣較少見的鐮刀型貧血等遺傳性貧血。自體免疫疾病、病毒感染,或是阿斯匹林、抗生素、止痛藥、化療藥物等部分藥物,以及慢性淋巴性淋巴癌、鉛中毒等也可能形成後天的溶血性貧血。 貧血盡早就醫檢查,留意合併症狀小心癌症! 王威傑醫師指出,貧血常見共同症狀如頭暈、暈眩、臉色蒼白、疲倦、易喘、心悸等,但也會隨著原因而有其他症狀,民眾也可以多觀察身上是否正存在著其他不明症狀。 舉例來說,若貧血又合併出現皮下點狀出血,可能有再生不良性貧血。易情緒低落、動作遲緩、皮膚易冷等,需留意內分泌疾病。皮膚癢、尿量減少則可能為慢性腎臟病。持續低燒、久咳等,可能有發炎疾病的問題。泌尿道問題則常見出現血尿、排尿疼痛等。若發現突如其來的深茶色尿液、黃疸等,則可能有後天性溶血性貧血。 貧血也是不少癌症的早期不明顯症狀,這也是為什麼醫師再三強調貧血應盡早檢查。癌症除了出現貧血,相關症狀如淋巴癌會出現淋巴結腫大、乳癌會有乳房腫塊、肺癌則有久咳不癒、胃癌及腸癌則有慢性上腹疼痛、血便等,而癌症大多常見不明體重減輕,這些都需小心可能與癌症有關,像是血癌就常出現不明發燒、骨頭疼痛、瘀青出血、體重減輕等。 貧血就補鐵3大問題,盡早檢查才是上策! 王威傑醫師提醒,貧血除了可能與癌症等各種疾病有關,若當下僅靠補鐵改善,不僅可能因為誤判而錯失治療機會,也容易讓原本並無缺鐵的身體含鐵量過高,形成鐵血沉積,更進一步傷害肝、腎、腦等處,換句話說,形成不只有癌症、器官也壞掉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頭暈、暈眩、臉色蒼白、疲倦、易喘、心悸等貧血相關症狀,也不一定就是貧血,像是低血糖、心衰竭等易造成生命危險的急症,也都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因此再次提醒,長期有這些症狀的朋友,務必觀察症狀並盡早檢查找出原因,以利改善。而若當下就有出現其他極度不適的症狀,更不能單純視為貧血,應盡速就醫以策安全。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胸悶胸痛該怎麼辦?醫:3重點判斷是否需盡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26 養生.人生智慧
56歲方文琳靠跑步運動克服暈眩、擊敗更年期!創佛系跑步,設定目標60歲要再跑一次全馬
56歲的女星方文琳,凍齡顏值和好身材,讓她成為演藝圈美魔女代表之一,人生的後半段,她靠跑步運動克服暈眩、擊敗更年期,早在幾年前就已征服42公里全程馬拉松,並設定60歲還要再跑一次全馬。而何以能持之以恆勤跑不倦,她說:「我有不能放棄的理由。」小時候的方文琳不算有運動天分,參加過跳繩比賽,也曾在「不得已」情況下被選為接力賽選手,但常體力不支,快接棒時就暈倒,以至於長大後、踏入演藝圈,自認偏瘦的體態不太需要運動,唯一會的游泳,還是因拍戲需要才學會。對抗更年期 初期繞著家裡跑步入中年後,方文琳因和媽媽、兩個女兒同住,「大概是50歲時吧,可能因為更年期前後、工作不順利,每天待在家,面對老小,一家子都是女人,情緒特別多,要承受老的小的,我卡在中間,真的快爆炸了」,為了有獨處空間,也排解更年期困擾,她在哥哥和弟弟建議下,開啟運動之旅。萬事起頭難,方文琳認為既然難跨出家門,不如從家裡開始,「以前家裡還沒裝潢前是長型的,所以我就繞著家裡跑,一圈、兩圈,可以跑到2公里」,直到可以到戶外跑步,她笑說:「在家裡和到戶外跑,完全是不同境界」,「在家裡可以跑2公里,到家附近的北藝大操場跑,跑兩圈(400公尺),竟然就跑不下去了」,後來找對運動方法,走路到北藝大跑個10公里再走回家,一來一回3小時,成了她最佳獨處時間。摸索吃苦頭 使錯力變黑趾甲因為希望獨處,方文琳沒找教練、也不到健身房,全靠自己摸索,她透露:「很奇怪,我只要一碰到運動器材,無論是踩飛輪、上跑步機,沒兩下就頭暈」,最嚴重一次是騎腳踏車走山路,下坡衝太猛,「回到家就趴在馬桶吐個半死」,因此她從不到健身房,而是選擇到戶外環境運動,但也因為獨自摸索,為此吃了不少苦頭。方文琳曾因跑步姿勢錯誤及穿錯鞋,得了肌腱炎,也曾因跑山路跑出「黑趾甲」,「我嚇到了,怎會有黑趾甲?後來因要參加彰化田中馬,主辦方請教練訓練,才知道是自己使錯力。」創佛系跑步 放空情緒輕鬆跑其實,方文琳的路跑人生,不單單是為了自己,2019年底,她首度挑戰42公里全馬賽事,就是為了已離世的大弟而跑,當初弟弟設下目標5小時30分完賽,卻來不及完成,她為完成弟弟遺願參加田中馬,最後成功在預定時間內跑回終點,得知成績的那一刻,她立刻大哭。路跑這條路,方文琳也曾想放棄,「很多人跑不下去,多半是覺得跑步太無聊,又很喘」,她也有過停滯期,直到有目標、找到方法,自創「佛系跑步」:「吐氣時『阿彌』、吸氣就『陀佛』」,藉此調整節奏,腦袋裡也無需想東想西,「現在完全不用想,很輕鬆就達成,一跑就是10公里。」看別人堅持 自己更不能放棄她習慣去的北藝大操場,經常可見令人動容的畫面,一對老夫妻天天報到,她看著因車禍不良於行的妻子,在老公陪伴下,從需要攙扶到靠助行器一步步慢慢走,「還有一個人,不知什麼原因,小腿肉被削到見骨,但他從不掩飾,依然不斷地跑,我跑在後面,看到人家這樣都還這麼努力,想想自己,我有什麼理由放棄!」路跑賺健康 60歲還要拚全馬遇上天候不佳或疫情期間不適合外出跑步時,方文琳就會在家做有氧運動。過去她曾經有暈眩症,拍8點檔時曾莫名暈眩嘔吐,還住院5天,在家裡坐著會突然天旋地轉,自從愛上路跑之後,不但症狀全無,「連健檢數字都很漂亮」。因熱愛運動,身心靈獲得成長改變,方文琳也經常在臉書貼文分享心得,「很多人因為我而開始跑步、跑馬拉松,這樣持續不斷地發文,以正能量鼓勵大家,其實也是鼓勵我自己,形成一種使命感,大家因你而做了這麼多的改變,我當然不能停下來」。也許有人說,年紀大了、跑步傷膝蓋,不適合如此激烈運動,但方文琳依然持續挑戰,設定目標在60歲時還要再跑馬拉松,記者問她:「全馬嗎?」方文琳笑著說:「當然是全馬啊,不是全馬就不叫馬拉松了,別人有別人的想法,我有我的堅持。」運動菜單:日食兩顆蛋,不碰加工品自從開始瘋路跑後,方文琳經常在社群貼文分享所見所聞,習慣晚睡的她,因無法早起,通常會選在傍晚時分到戶外跑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時間,目標別訂太高,她認為才是培養運動習慣的最佳入門。方文琳坦言一開始到戶外運動時,曾開車到距離住家2公里外的北藝大操場,後來想想乾脆省下停車費,走路兼熱身,能爭取更多時間運動,她認為只要想動,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方文琳從踏入演藝圈以來,為了維持體態,早已養成少吃的習慣,盡量不吃加工食品,以天然食材為主,她說自己的運動菜單很簡單,偶爾打杯蔬果汁,熱中運動後,更注意營養攝取,每天吃兩顆蛋、喝上滿滿一杯高濃度豆漿、肉類,攝取蛋白質,也會吃魚皮、豬皮等補充膠原蛋白,有空時也會自己下廚煲湯,達到飲食均衡。
-
2022-02-24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 咳出黃痰 竟是鼻竇炎作怪
總是鼻塞、鼻水倒流、喉嚨有異物感,隨時都想清喉嚨,不時就會咳出黃痰,這些症狀幾乎是「重度鼻竇炎患者的日常」。33歲陳姓女子不只有這些症狀,偶爾還會出現「陣發性頭痛」,一到晚上就會口乾舌燥,嚴重影響睡眠,就醫才知道是鼻竇炎惹禍,且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透過手術才獲得改善。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台灣慢性鼻竇炎盛行率相當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造成盛行率高的原因,如環境潮濕、人口密集、空汙等。患者最常出現喉嚨有痰、夜咳、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甚多。張耕閤指出,初期鼻竇炎會先用抗生素治療。若是慢性鼻竇炎,會採取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治療,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息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建議以手術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研究顯示,約30%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治療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是很普遍的手術,但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包括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因此施行此手術必須謹慎,一不小心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就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因此可以透過「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讓手術過程可以更加精準。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表示,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在外科手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於新一代的手術硬體與軟體設備,它整合了電腦斷層掃描與導航功能,藉此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張耕閤指出,若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患者術後應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
2022-02-23 該看哪科.耳鼻喉
夜咳又常咳出黃痰別再以為是肺病 當心是鼻竇炎上身
總是鼻塞、鼻水倒流、喉嚨有異物感,隨時都想清喉嚨,不時就會咳出黃痰,這些症狀幾乎是「重度鼻竇炎患者的日常」,不過很多患者都以為是「肺部」出問題,反而延誤就醫時間。33歲的陳姓女子就是其中一人,不只有這些症狀,偶爾還會出現「陣發性頭痛」,一到晚上就會覺得口乾舌燥,嚴重影響睡眠,後續就醫才知道是長期的鼻竇炎惹禍,且她的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最後透過手術改善。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表示,慢性鼻竇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相當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造成盛行率高的原因,如環境潮濕、人口密集、空污等。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大多是喉嚨有痰、夜咳、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時常會影響到日常。張耕閤表示,初期鼻竇炎會先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已經是慢性鼻竇炎,會採取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瘜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有研究顯示,約30%的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治療鼻竇炎的內視鏡手術已是相當普遍的手術,但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等,因此這個普遍常做的手術需要相當的謹慎,否則一不小心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就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因此可以透過「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讓手術過程可以更加精準。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表示,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在外科手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屬於新一代的手術硬體與軟體設備,它整合了電腦斷層掃描與導航功能。過去,手術計畫是以醫師判讀影像為根據,現在病人的數位資料上傳到導航系統,可經由導航追蹤工具,即時呈現人體結構的相對位置,結合影像及導航的功能來幫助外科醫師手術前的模擬,達到較小的傷口與減少對正常組織結構的損傷,藉此提升微創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張耕閤表示,若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建議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
2022-02-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耳悶、耳脹怎麼辦?耳鼻喉科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 劉承信醫師 耳朵悶脹是耳咽管異常?一張圖自我測量! 很多人都有耳朵悶、耳朵悶塞感、耳悶悶聽不到、耳朵悶塞回音與悶痛的症狀不知道怎麼辦,不知道怎麼解決也不知道會多久,同時又懷疑是不是跟鼻咽癌、鼻過敏、鼻竇炎有關,真的很辛苦。這些都有可能是耳咽管功能異常造成的阻塞而產生的症狀。 耳朵悶脹除了有壓力以外,也很常合併耳鳴、聽力損失、聽到自己講話的回音、鼻塞與喉嚨痛與頭暈等症狀。透過「耳咽管功能異常問券評估表」評估耳朵的壓力、疼痛、像在水裡的悶塞感、感冒是否加重、耳內的劈啪或啵啵水泡聲、耳鳴以及聽力變差變模糊,只要分數大於14分就可能有耳咽管異常。 有上述症狀的人,三成以上的人最終被診斷為耳咽管的功能不良、15%的是因為中耳積水、7.5%的人是因為中耳炎,然而也有近15%的人沒有特定的原因。總體而言大概有1%的人有耳咽管的問題,不管是3個月內的急性或是超過3個月的慢性。 耳朵悶脹當下怎麼辦?醫教「正壓動作」6招解除! 耳咽管是連結耳朵(中耳)與鼻子最後面(鼻咽)的小通道,最外側三分之一比較硬,是在顳骨內側三分之二比較軟的位置,開口在鼻咽的穹窿。這條小通道、小管子在成人約3.6-3.8cm,主要功能有三個: 1.打開維持暢通:平衡耳內壓力、加強耳內換氣,保持耳膜彈性正常、有助於正常聽力。 2.纖毛黏液擺動:排除發炎感染物質到鼻咽。 3.調節避免傷害:避免中耳聲音過大、避免鼻咽感染物質逆流。 耳咽管的開口會因為正壓動作打開,例如大喊、吞嚥、打噴嚏、憋氣、捏鼻閉口吐氣,使得附近肌肉收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搭飛機時避免小朋友耳朵痛,會用喝水、打呵欠等方式來幫助耳咽管打開,讓壓力不平衡造成的耳悶脹改善。 常常耳朵悶脹怎麼辦?4方法有助改善! 耳悶脹痛這些惱人的症狀總是好好壞壞又死纏爛打,讓人只能崩潰大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好!針對這些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可以循序漸進用以下方式治療: 1.對症治療:解決隱藏在背後的兇手,這是當中最根本的,例如鼻竇炎與過敏性鼻炎的積極治療、咽喉胃食道逆流的控制、手術解決肥大的腺樣體、多管齊下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治療可能的鼻咽癌。這些針對真正病因的對症下藥都證實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2.口服藥物治療:包括去充血劑、鼻類固醇噴劑、口服類固醇,這些藥物的使用也可以改善耳咽管阻塞相關的功能異常。 3.手術與處置:以前比較常用的像是在耳膜上畫出一個平衡壓力用的小切口,又或是直接在耳膜放一個中耳通氣管。近年來更流行的是耳咽管氣球擴張術,藉由微創的方式,使用內視鏡導引將氣球放置入阻塞狹窄的耳咽管,透過氣球擴張來打通耳咽管。近年的研究約可以改善至少50%的症狀,而且不管追蹤1年、2年、3年,這個效果還是持續著。也有研究顯示將近9成的病人可以持續最少7個月的有效進步。術後三天頭部盡量抬高,術後一週需要避免劇烈活動、且要持續使用鼻噴劑甚至洗鼻。 4. 復健運動:最常使用的是捏鼻鼓氣法,深呼吸一口氣後憋氣,捏住鼻子、緊閉雙唇,向下用力維持十秒,恢復正常呼吸。平常的使用可以短暫改善。手術後規律每天2-3次持續10秒鐘,連續1-2個月,更可以延長手術效果!這些方法都是利用增加上呼吸道的空氣壓力將耳咽管打開。 長期耳朵悶脹盡早檢查,避免疾病找上門! 這些症狀除了需要積極找醫師檢查是否是鼻咽癌、鼻竇炎或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透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大大改善生活品質,降低衍生出的不舒服感受。如果沒有積極處理,可能會有聽力損失、中耳炎、耳膜受損,甚至耳朵膽脂瘤的併發症。 《延伸閱讀》 .耳鳴怎麼辦?醫教3招助改善!單側等4情況速就醫。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期打嗝伴隨一些症狀要注意!恐暗藏9個疾病,務必第一時間就醫診斷
你常打嗝嗎?吃飽後打嗝是很正常的現象,但你曾有過莫名打嗝,且無法停止胸口都感覺不舒服了嗎?打嗝是一種神經反射,當橫膈膜神經、迷走神經、中樞神經被刺激、過度擠壓,受壓迫的這些就會引起打嗝。平常除了東西吃太快、吃太飽,邊飲食邊說話、吃辛辣食物等刺激食物或易產氣的食物,有抽菸、喝酒的壞習慣外,精神壓力也會導致打嗝,過度緊張會提高張嘴換氣的機率,因此易促使氣體過量,積存在胃部。 長期打嗝要注意!恐暗藏這7個疾病 如果你長期有持續性打嗝的現象,因檢視自己是否合併其他症狀,因為以下這些疾病也可能會造成打嗝問題。 1.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炎或出血,患者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胃部悶痛、噁心、嘔吐、下痢、腹痛、腹脹、食慾不振、打嗝等症狀。由於症狀和胃癌很像,有這些症狀務必要小心。 原因:菸酒、咖啡、病菌、胃酸、膽汁、自體免疫問題、藥物等。 症狀:胃部悶痛、噁心、嘔吐、下痢、腹痛、腹脹、食慾不振、打嗝等。2.胸膜炎 由細菌、病毒感染胸膜,造成發炎,就是胸膜炎,輕微時可能無症狀,也可能導致劇烈胸痛等症狀。 原因:病菌、毒物等造成胸膜感染。 症狀:胸痛,會因深呼吸或咳嗽加劇、咳嗽、胸悶、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打嗝等。 3.支氣管炎、氣喘等過敏疾病 支氣管炎、氣喘等過敏疾病會造成淋巴腫大而引發打嗝。 原因:病菌感染、抽菸等。 症狀:呼吸困難、發燒、咳嗽、疲倦、沙啞、打嗝等。4.肺炎 肺炎通常是經過接觸傳染或飛沫傳染病菌導致的,如果患者剛好處於免疫力較差的狀態下,接觸到病菌,就很有可能引發肺炎。肺炎對免疫力較差、有慢性病的患者而言是很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盡早接受治療,最嚴重有可能致死,不可輕忽。 原因:接觸傳染或飛沫傳染病菌等。 症狀:發燒、喘氣、咳嗽、痰、疲倦、胸痛、打嗝等。5.胃癌 胃癌早期並無症狀,但部分患者可能有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下痢、吞嚥困難、打嗝等和胃炎相似的症狀。若腫瘤過大,可能會刺激橫膈膜,造成打嗝。 原因:遺傳、飲食習慣、環境、貧血等。 症狀: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下痢、吞嚥困難、打嗝等。 6.食道癌 食道癌早期並無症狀,直到腫瘤佔據食道一半以上才會有吞嚥困難症狀。若腫瘤過大,可能會刺激橫膈膜,造成打嗝。 原因:遺傳、飲食習慣、菸酒、熱茶、發霉食物等。 症狀:體重減輕、打嗝、貧血等。 7.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主要症狀為虛弱、暈眩、噁心、嘔吐、胸悶、心悸、盜汗、打嗝等,也有患者無症狀突然猝死,由於心臟離橫膈膜很近,若發生病變時很可能刺激橫膈膜而導致打嗝。 原因:遺傳、環境、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喝酒等。 症狀:虛弱、暈眩、噁心、嘔吐、胸悶、心悸、盜汗、打嗝等。8.中風 中風指腦部因為腦梗塞或腦出血而缺血,使腦細胞死亡,導致肢體麻木、喪失行動能力等。而顱內病變會刺激腦幹、中樞神經,使之不自主放電,造成橫膈膜收縮、打嗝。 原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管炎、敗血症、血癌、紅斑性狼瘡等。 症狀:半邊身體麻痺、半側偏盲(看不到某半邊的事物)、語言障礙、眼球偏移、癲癇等。9.腦瘤 人腦本身無痛覺,但是腫瘤長大壓迫腦膜會造成頭痛,腦瘤常常以非常劇烈的疼痛表現,而且就算是良性的腦瘤,也可能造成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腦瘤也屬顱內病變,會因為刺激腦幹、中樞神經,使之不自主放電,造成橫膈膜收縮、打嗝。 原因:基因、三高等。 症狀:癲癇、腦壓升高、頭痛、噁心、嘔吐、視覺障礙、視力模糊等。如果有上列症狀伴隨打嗝的情況,或是打嗝超過48小時以上,很可能不是單純的吃太多、吃太撐等原因造成的打嗝,務必第一時間就醫,透過醫師診斷,釐清打嗝成因,才能從根本治療打嗝。 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2-02-1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常常頭暈、無力留意低血壓!醫:6族群應每日測量血壓防休克
民眾日常多關注高血壓等三高問題,也得留意低血壓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壓對健康的影響不亞於高血壓,且情況嚴重時將有休克、致命的危險,相關風險族群平時需注意血壓監控,並留意日常保養。 低血壓風險不亞於高血壓,嚴重恐有休克危險! 洪暐傑醫師表示,血壓顧名思義指得就是血液在血管中的壓力狀態,如同水管中水的水壓,這攸關血液是否運輸正常,血壓不足身體各處供血便也會不夠,也就容易出現相關問題,身體陸續出現症狀,例如全身無力、頭暈目眩、四肢冰冷、呼吸困難等。 低血壓情況較為嚴重時,也會影響各器官,例如腎衰竭、心衰竭等,腦部血流不足也容易引起失智症,研究發現,低血壓與高血壓相比,高齡者低血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高血壓高出許多。而若血壓過低也可能形成休克、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心臟無法正常運輸血量,造成心因性休克;或是受到感染使得血管過度擴張,造成血壓大幅下降的敗血性休克;又或是嚴重出血、身體嚴重脫水,嚴重影響血壓形成低血容性休克等,提醒風險族群應多加留意。 低血壓常見6大風險族群,貧血應找出原因而非亂補鐵! 洪暐傑醫師指出,引起低血壓的原因繁多,相關風險族群除了年齡老化、血管健康不佳以外,也包括民眾常聽到的因突然變化姿勢出現的姿勢性低血壓、身體脫水或嚴重出血的低血溶性低血壓。高血壓藥物或控制心律不整藥物,也可能有所影響。受到感染等因素,使得血管擴張導致壓力下降。運動量不足,血管容易彈性不足,也使得血壓出現異常。 低血壓也常與部分疾病息息相關,例如單邊動脈阻塞、主動脈剝離等。貧血也是風險之一,原因繁多,需經診斷確認原因,而非亂補鐵。上述這些族群,日常就需規律監控血壓,以確保血壓正常,或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及早就醫。 慎防低血壓引休克,日常保養要注意! 洪暐傑醫師表示,易有低血壓的族群,平時應注意良好生活避免維持血管健康、水分補充避免水分不足影響血壓,一般而言,建議以體重乘以30計算,如體重60公斤者,每日攝取至少1800CC。有疾病患者應控制好病情,如三高、貧血等,避免影響血管健康引起阻塞。用藥者也需規律用藥,避免因未妥善用藥使得病情加重、藥物加重,在此惡性循環下也提升低血壓的風險,而若有觀察到每當服用藥物後就會有血壓降低的情況,也應多觀察並與醫師討論,萬不可擅自停藥。 除此之外也建議每日遵循「722守則」測量血壓,也就是連續測量7天、一天早晚共2次、每次測量2遍。前半小時不可抽菸、喝酒、喝咖啡、運動,前10分鐘先坐下休息。早上測量建議取在起床一小時之間,並在尿完尿、吃早餐前測量。而特殊情況者建議測量三次,例如心律不整者,此族群會在血液未完全吸收的狀態下就放出,血壓也就會不足,在此狀態下只測量兩次也較為不準。一般正常血壓值約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若低到收縮壓100mmHg/舒張壓60mmHg便可能有低血壓問題,此為參考標準值,若是比此標準值再更低一些,如收縮壓98mmHg/舒張壓59mmHg,建議留意身體症狀,如有極度不適應盡快就醫。而若是比此標準值低得太多,如收縮壓低於90mmHg建議就醫追蹤為佳,以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9 養生.聰明飲食
「鐵」定提升免疫力就該這樣吃,補充維生素C可加強吸收 一圖秒懂補鐵食材大公開!
「鐵質」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營養素,卻又容易被忽略。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量為成人男性10mg,成人女性15mg。然過去我們以為含鐵的食物,大多是肉類、例如羊肉與蜆,對於茹素者要吃下這些肉類恐怕有困難。實際上營養師表示,多項蔬果也含鐵質;另外如能搭配補充維生素C,補充鐵質更方便!鐵質參與合成免疫系統 缺鐵恐使免疫功能下降營養師陳怡婷表示,鐵質是血紅素中主要攜帶氧氣,帶著氧氣隨著血液至全身提供細胞利用的重要物質,鐵質也參與了神經傳遞物質合成及免疫系統。然而,缺鐵的人會有哪些症狀?缺鐵會造成身體疲倦、氣色不佳、暈眩、掉髮、心跳加快,嚴重甚至會有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形。鐵質該從哪裡來? 補鐵來源動植物都可以依據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每日鐵質建議量為成人男性10mg,成人女性15mg,補鐵食物及補鐵小技巧:▸動物性食物,血基質鐵(Heme Iron):豬血、鴨血、豬肝、文蛤、牡蠣、牛肉、豬肉、羊肉等。▸植物性食物,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紅莧菜、紅鳳菜、紅豆、小麥胚芽、黑豆等。吸收率較低,維生素C輔助提升吸收率。▸可搭配維生素C幫助鐵質吸收,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芭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等。同時提醒,要避免在用餐時飲用茶飲及咖啡,這些飲料含有單寧酸會降低鐵質吸收。陳怡婷表示,大家總認為「櫻桃、葡萄、紅莧菜」是含鐵量高的食物,其實櫻桃、葡萄鐵質並不高。反而深綠色蔬菜、未精製穀類、豆類鐵質較水果類豐富!鐵質含量比一比! 蔬菜含量比水果還高Top 1▸紅莧菜:8.5mg/100gTop 2▸ 紅豆:7.1mg/100gTop 3▸黑豆:6.2mg/100g▸紅鳳菜:6.0mg/100g▸小麥胚芽:6.0 mg/100g▸無花果:4.5mg/100g▸黑棗:2.4mg/100g▸紅棗:1.7mg/100g▸葡萄乾:1.5mg/100g▸櫻桃:0.2mg/100g▸葡萄:0.2mg/100g★感謝「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同意轉載,原文請點我★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2-1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常常頭暈是低血糖?8族群注意4重點,嚴重恐致命!
頭暈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可能原因繁多,其中一個也包括了低血糖,低血糖有別於常聽到的高血糖,危險程度相當高,若在發生的當下未妥善應對,將可能出現昏迷,嚴重甚至死亡。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指出相關症狀,並提醒風險族群應特別留意。 低血糖嚴重恐致命,風險族群小心警訊! 洪暐傑醫師表示,低血糖一般定義在血糖低於70mg/dL即符合,血糖是身體各組織、器官、肌肉等重要的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整組身體機能都會受到影響,患者自律神經反射會強化,將會視個人出現一系列相關症狀,最常見的如全身無力、冒冷汗、心悸、發抖、頭暈、呼吸困難等,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此時便需要補充糖份,若持續降低,如低至30md/dL時,將可能進入昏迷、神經系統停擺、嚴重甚至死亡,是個危險的急症。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性低血糖者,自律神經反應能力會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敏感。舉例來說,若起初血糖低於55mg/dL出現相關症狀,又持續沒有妥善監控血糖,讓低血糖的情況一再發生,日後會讓身體產生警訊的血糖值將可能在更低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症狀,這意味著警訊越來越晚出現,可補救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直接昏迷、死亡的風險也會逐漸上升,不可大意。 低血糖風險及危險族群,用藥者留意避免「警鈴關閉」。 洪暐傑醫師指出,低血糖的好發族群主要為正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部分糖尿病藥物會較容易引起低血糖,建議民眾在取藥時可多與醫師確認、討論。除此之外,長時間熱量過低者也會容易出現低血糖,例如不當減重者或年長、罹癌等因素食慾不佳,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族群,都在風險名單當中,需多加留意。而空腹運動、運動過度者會大量消耗血糖,也可能出現低血糖。 除了留意風險族群,也需注意危險族群,例如前述一再發生低血糖患者日久不易發現警訊,而身體反應不靈敏的長輩也會較容易無所察覺。另外,獨居者因日常無人照應,在出現低血糖時也會較為危險,這點也需特別小心,特別是許多醫療知識相較匱乏、行動不便、年長等族群。 除此之外,若有服用ß阻斷劑藥物也得留意,這類藥物會降低自律神經反應,是相當常見的藥物,如年長者心律不整需控制心律,或是有時使用於控制血壓,都常見開立此藥。而正如前述提到,低血糖症狀主要出自於自律神經,自律神經阻斷症狀便會不明顯,有如「警鈴關閉」,當低血糖發生時便不容易發現,危及生命風險也就會上升。因此風險族群,若有使用其他藥物,建議確認自己是否也正使用此藥物。 防低血糖致命,風險族群留意4重點。 洪暐傑醫師提醒,低血糖風險族群平時保養,除了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妥善控制血糖,也需多留意避免高強度運動,建議運動以中高強度為原則進行,簡單而言就是會稍喘、但不至於無法好好講話的運動。 日常身邊也應備著糖果、血糖劑、血糖機等,以利症狀出現時測量了解,在確認為低血糖時應快補充糖份,血糖在45~70mg/dL時先補充15克的糖,小於45mg/dL補充30克,補完15分鐘後觀察是否回到70mg/dL以上,若沒有就再補一次,至少回到70mg/dL。而若血糖遲遲沒有回升或症狀持續,又或者不確定是否為低血糖,此情況也可能代表著有其他健康問題正在發生,建議撥打119請求協助,盡速就醫,但避免行車以免發生危險。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7 該看哪科.耳鼻喉
常暈眩、耳鳴竟是耳屎太多?醫指8種人易堆積,4步安全清潔
為什麼會有耳屎,真的需要挖嗎? 耳屎或耳垢其實是正常每個人的耳朵內都會產生的東西,主要發生於耳道較外段,由代謝的皮屑、毛髮、加上腺體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這些或多或少、或乾或濕的耳屎有著濕潤與抗菌、吸附皮屑與灰塵等功能,其實是保護我們耳道的重要因子。 正常來說,透過咀嚼活動與先天耳朵表皮的作用,耳屎、耳垢是會自然慢慢排出體外的,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不需特別挖耳清潔。但少部份的人因為特殊狀況,或是自己使用工具不當清潔將耳屎耳垢更深的推入,則可能會有耳屎耳垢堆積甚至阻塞的情形,造成耳朵的進一步傷害。 耳屎乾溼、顏色有何不同?2種情況盡早就醫! 台灣一般人常說的濕耳、油耳的耳屎比較容易是淡黃色、蜂蜜蠟黃色或橘褐色,通常會比較黏稠聚集成團;而乾耳的耳屎比較淡,有點灰白色,通常比較是片狀的。通常顏色較深的耳屎是比較陳舊的耳垢,接觸較久的空氣也含有較多灰塵。 多數的亞洲人基因還是偏向乾耳為主,不過門診仍有不少人有濕耳的困擾。若是耳屎耳垢的顏色呈現黃綠色,或是有濃稠液體的流出,乾涸在枕頭上,這可能有感染的現象需要就醫;而若呈現黑色、深紅色,代表耳朵可能有受傷,也應該要尋求醫療協助檢查。 耳屎太多易阻塞,當心暈眩、耳痛、聽力下降! 多數人的耳屎耳垢可以正常排除,當耳屎堆積阻塞時,可能會有疼痛感、悶脹感、聽力下降損失、耳鳴聽到嗡鳴聲、耳內有分泌物或臭味,也有可能合併暈眩。包括使用助聽器、戴耳塞或耳機、耳朵毛髮旺盛、皮膚容易脫屑、不當使用掏耳棒、老人家或是先天耳道狹窄的病人,都有更高的機會因為耳垢、耳屎堆積栓塞堵塞造成耳朵的症狀。當感覺有以上耳朵相關症狀時,或是無法表達症狀的幼童、老人或身體障礙的病人,應該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診視,透過一般耳鏡或是配有專業耳朵內視鏡的設備,即可確診耳屎耳垢堆積的狀況,更能透過專業的介入,清除堆積堵塞的耳垢與耳屎。 耳屎堆積阻塞易暈眩、耳鳴,安全有效清耳屎這樣做! 1.清潔耳朵耳廓而非伸進耳朵耳道:當耳屎已經堆積時,不當的清潔可能會將耳屎、耳垢更往耳朵深處推,因此用柔軟的毛巾輕柔清潔耳廓與耳道開口即可。 2.使用耳屎清潔溶解液:除了專業醫師開立的處方以外,使用乾淨的礦物油、嬰兒油、甘油、生理食鹽水甚至過氧化氫溶液3-5天,都可以有效地分解或軟化耳屎耳垢,以利後續的治療。但對於中耳外耳炎、耳膜穿孔、感染耳痛或是流膿,則不適合使用這些耳屎清潔溶解的液體。 3.生理食鹽水或稀釋過氧化氫灌洗:在耳屎耳垢軟化分解後,利用乾淨的水或生理食鹽水,以及20ml沖洗針筒輕輕放置在耳道外上方,用等體溫的液體溫柔灌洗,可以將軟化的耳屎耳垢輕柔地洗出,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4.專業人員配上專業器械的取出:上述的方法雖然可以在家操作,然而若是擔心耳內可能的感染,或是對於比較困難取出的耳屎耳垢,可以在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人員的診視下,透過特別耳用的器械可以將耳屎耳垢夾出、吸出,並且觀察耳膜是否有感染或破損的跡象。 注意保養、小心清潔,才能用健康乾淨的耳朵 耳垢耳屎其實是能抗菌保溼的耳朵守門員,一般狀況下並不需要特別清潔,若非有特殊症狀發生,過度的清潔反而會將耳垢推入更易造成阻塞,甚至會造成耳道壁與耳膜的傷害,得不償失。自行清潔盡量在外耳即可,在安全環境下輕柔緩慢為原則,避免過度用力或深入。 至於如坊間很多吸耳屎的小工具,在很多人身上都沒有效果,頂多只能吸些皮屑;傳統耳燭雖能去濕,但無法吸出耳屎耳垢。若真的時常有耳屎耳垢堆積的問題,建議每3-6個月或甚至12個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或是有認證的治療師,做審慎的檢視與治療,才是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延伸閱讀》 .頭暈4類型一張圖了解!醫:成因各不同,3情況盡早就醫!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孩子苦!未確診兒生活品質竟低於確診兒、逾半有症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被問到兒童防疫時表示,目前國內染疫國小學童僅219人、幼兒園學齡前幼兒僅119人,人數不大。不過台大公衛學者指出,英國大型研究11到17歲染疫與未染疫青少年共4萬5000多人,發現未染疫學生身心健康也深受疫情衝擊,高達53%有症狀。丹麥研究則發現非確診兒的生活品質比確診兒童還差,但確診兒苦於長期後遺症,以呼吸困難、咳嗽持續達2個月的比例最高。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林庭瑀表示, 今年發表於《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的英國大型研究,針對2萬3048名確診青少年和2萬2798名非確診青少年進行健康問卷,結果發現非確診學生47%無症狀,但53%有症狀。詳細分析發現27%僅有一個症狀,10%有兩症狀,6%具三症狀,4%具四症狀,6%具五症狀。雖然確切原因不明,但顯示未確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能也受到疫情波及。至於確診青少年部分,林庭瑀指出,英國研究發現他們有34%無症狀,其餘66%有症狀者當中,22%僅一症狀,14%有兩症狀,10%有三症狀,7%有四症狀,13%有五症狀。常見症狀包括發冷、疲勞、呼吸急促、失去嗅覺、胸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暈眩、全身肌肉痠痛。未確診兒不只有症狀,生活品質甚至比確診兒童還差。林庭瑀指出,今年同樣發表於《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的丹麥研究用「兒童生活品質問卷」去調查確診兒與非確診兒的生活品質,結果發現,不論是身體、情緒、社會、教育,分數較低的反而是非確診兒童,兩者間的分數以「社會功能」差距最大,「身體功能」反而差距最小。林庭瑀表示,可能是非確診兒反而長期擔憂受到感染,又受到封城等限制措施的影響,出現心理疾病或失眠相關症狀的比例明顯增加,導致整體生活品質下降。上述研究都顯示非確診者的身心健康狀態也會深受疫情影響,需要更加重視。確診兒童的長期後遺症也不少,各國相當重視並展開研究。林庭瑀指出,丹麥研究比較非確診與確診兒童的長期症狀,發現確診確診兒童出現至少一種持續至少兩個月的「Long Covid」症狀的風險是是非確診兒童的1.22倍。兩個月後仍持續的生理症狀,以呼吸困難居冠(2.7倍),其次依序是咳嗽(1.63倍)、喉嚨痛(1.59倍)、胸痛(1.38倍),眩暈(1.36倍),頭痛(1.22倍),心悸(1.22倍),站立時眩暈(1.18倍),食慾不振(1.15倍)。持續時間方面,呼吸困難以及持續咳嗽的發生比例都是以「持續2個月」為最多,隨時間過去會慢慢改善。
-
2022-02-1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老婦轉頭向左常昏倒 原來是「弓箭手症候群」作祟
高雄一名70多歲癌婦,罹癌7年後出現左臂痠麻無力,去年下半年開始頭暈,步態不穩,幾次眼前發黑倒地不醒,經診斷是罹患「弓箭手症候群」,昏倒症狀常發生在像弓箭手拉弓瞄準要轉頭時的姿勢,因轉頭角度問題造成血流供應不足,導致缺血昏倒。收治婦人的高雄民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曾靜娟表示,這名婦人15年前罹患鼻咽癌接受化療與頭頸部電療,7年後左手臂痠麻無法用力,去年下半年開始頭暈,平衡感差,昏倒好幾次,診斷是「弓箭手症候群」,又稱為「轉頭性椎動脈症候群」,是種危險的頭暈。「這種現象常發生在像弓箭手拉弓瞄準要轉頭時的姿勢」,曾靜娟說,老婦兩手平均收縮壓相差30毫米汞柱,磁振造影(MRI)發現左鎖骨下動脈及左椎動脈血管阻塞,前循環的右內頸動脈狹窄,每次要昏倒時,都發生在轉頭向左或往左上方看的時候,研判是脊椎腦底動脈循環不全,可能是以前頭頸部電療效果殘存的影響。曾靜娟解釋,椎動脈在進入顱內前的顱底段會呈現兩處彎折,正常人轉頭時,頭顱骨和上段頸椎骨會旋轉開來,進而改變椎動脈彎折角度,影響到椎動脈的血管阻力與血流量。正常頭左轉時,顱底的左側椎動脈角度會變小,右側椎動脈的彎折角度會變大,血管阻力變大,血流量變小。她安排婦人做穿顱彩色動脈超音波檢查,發現婦人頭左轉時,右側椎動脈血流速度變慢,確認病人腦部後循環系統因左側椎動脈阻塞,轉頭向左時因角度問題造成右椎動脈血流供應不足,造成後循環缺血,一再昏倒。曾靜娟除提醒病人避免向左轉頭的姿勢,也針對內頸動脈狹窄開2種抗血小板藥物,並建議病人裝內頸動脈支架,改善中樞性暈眩,頭暈雖然多輕症,也會隱藏危險原因,民眾若有反覆頭暈症狀,應盡早檢查。
-
2022-02-11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婚後才知帶有罕病基因 她淚崩「還能生小孩嗎?」
33歲的筱芬(化名)擁有亮麗大眼,身體狀況也無異常,與先生結婚7年來一直希望孕育下一代,然而父親確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罕見疾病,她經過抽血檢驗,得知自己帶有FAP基因,雖尚未發病、但心中忐忑不安,且有一半的機率會遺傳下一代。目前FAP已有新藥可治療,期盼能盡快納入健保給付,讓帶有基因的病友有勇氣面對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P)是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根據臨床醫師統計,台灣以男性居多,好發50歲以上,且疾病惡化速度非常快,若沒有適當控制,可能在4到5年之內就退化至手腳無力、坐輪椅、無法自行吃飯等,需仰賴他人打理生活起居。中壯年時期正是家庭重要經濟支柱,若一倒下,恐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筱芬的爸爸原本是一名工地建築師,10年前開始出現腳無力,便開始就醫檢查,看了各類科別仍找不出病因,且惡化速度快,短短半年就從腳無力到必須拄拐杖,甚至某天拄拐杖跌倒後,再也無法工作,從發病到無法行走僅短短1年時間。5年前赴台大醫院抽血檢查,才確診FAP,筱芬與哥哥也決定做基因檢測。「當時醫生跟我說,我哥沒有,但我有。」回想當時在診間聽醫師說明檢測結果,筱芬止不住難過情緒頻頻落淚。慶幸的是,已有2個孩子的哥哥,至少「一家安全」。還在努力懷孕的筱芬,現在與先生積極面對,評估是否透過試管嬰兒、加上自費遺傳基因檢測,避免生下帶有FAP基因的孩子,「留與不留,都是很困難的決定」。帶有FAP基因的不只筱芬一家,根據國民健康署通報資料,110年6月有195名FAP通報個案,其中64名已過世;110年12月則有209名個案,有77人過世,亦即半年內就有13名病友過世。69歲的露西(化名)6年前發現體重減輕,從56公斤瘦到43公斤,且走路會喘、暈眩,原以為是糖尿病、甲狀腺或癌症復發,這些年看了心臟科、耳鼻喉科、腸胃科等,結果小6歲的弟弟在前年7月發病,但發現時已後期,目前只能坐輪椅靠別人照顧。露西有6位手足,除了大哥未檢驗,其餘5人中有3人罹病。「不希望下一代再有這樣的問題。」露西說,家族遺傳的問題很難以啟齒,若公開恐影響後代聯姻,但她不希望再有這樣的問題,因此選擇勇敢站出來。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近年有數種新藥已在國外上市,有2種FAP新藥已獲得我國食藥署審核許可,包括口服藥及針劑,雖機轉不同但都有療效,多位病友先前參與5至6年的臨床試驗,發現藥物防止、延緩惡化效果很好,但藥費昂貴,以50公斤成人計算,1年需花費700、800萬元,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希望協助病友爭取健保給付、提早治療,並預防下一代複製。FAP病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的「拯救台灣特有罕病FAP,呼籲加速FAP罕藥健保給付」提案,已經於111年1月6日達到5492人附議,正式通過成案門檻。罕病基金會表示,期盼廠商能以合理價格、政府也能聽見病友需求,儘早納入健保給付。在此之前,也期盼國健署能依現行「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第33條予以補助,讓病情正迅速惡化,有急迫性需求之病友盡快有治療的機會。
-
2022-02-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為手術爭取更多時間的腦部冷卻技術 其實源自於嘗試大腦移植的外科醫師之手
2015年,義大利神經外科醫生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表示自己將會是首位做到「大腦移植」的醫生。事實上,他不是第一個有這樣想法並致力落實執行的人,卡納維羅的偶像──羅伯.懷特醫生也說過同樣的話。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傳記和醫學發展史,探究羅伯.懷特(Robert J. White,1926-2010)這位美國最知名、最傑出也是最古怪的外科醫生如何追尋頭顱移植的醫學技術,將一個人的靈魂移植到另一個人的身體。這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或只會出現在科幻小說。但在真實世界可以怎麼樣辦到呢?懷特的博士論文研究並未從加上第二顆頭著手,而是專注在腦半球,更精確來說,是移除動物的一側腦半球,然後觀察結果。這類手術稱為大腦半球切除術(hemispherectomy),自一九二八年起,偶爾在人體上實施,通常應用在癌症和腫瘤的特例,或治療嚴重癲癎。結果好壞參半:有時候病人會完全康復;有些時候會帶來不尋常的後果,最常見的是失去語言能力或局部麻痺。即使到現在,我們仍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雖然可能的原因不一,或許與神經可塑性(大腦的適應能力)及患者年齡(愈年輕狀況愈好)有關。在某些病例只把左右大腦半球之間的連結切斷,而非完全移除某側大腦半球,一般是為了讓無法以藥物治療的癲癇停止發作。這種方式的復原率往往還更好,雖然會有輕微程度的不適……然而在極少數的情形下,會現奇怪的症狀,包括所謂的「他人之手症候群」(alien hand syndrome),這些人的手掌或手臂(通常是右手)似乎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在某些案例中還會打主人或掐脖子。換句話說,腦很奇怪又奇妙(有時令人毛骨悚然),我們對腦所知甚少。懷特想知道,到底需要多少分量的腦就夠用。懷特的團隊將兔子麻醉,後來是狗,好移除牠們的一側大腦半球,有時是右腦,有時是左腦。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動物會恢復,帶著半顆腦過大致正常的生活,雖然有些小麻煩,但大多只是行動不順的問題。生命的火花似乎存在於剩餘半球的意識裡,仍然裹在動物的頭骨中。不過,梅約診所同時也是創傷醫院,而懷特是腦外科醫生。他一次又一次看著年輕的意外受害者,他們的頭骨遭重壓或刺穿,陷入昏迷,再也沒有醒來。如果你能夠只靠半顆腦活下去,那麼,你要怎麼解釋這些災難?懷特曾經用手拿著一顆孩童的腦。他曾經聽到家長帶著期盼,乞求答案問道:他們的寶貝何時會好起來?在那些憂心忡忡的問診當中,懷特只能緊閉薄脣;其實他認為復原無望。但是,你會告訴才剛陷入悲傷狀態的媽媽和爸爸嗎?或者,你就是等待,讓時間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週揭曉?有時候,懷特會和這些家長一起祈禱。手術後,他會到附近的天主教堂停留,也在那裡禱告。然而,對於神經系統受損的病人來說,他知道祈禱無法改變他們的結局。這種矛盾的情況使他苦惱:如果大腦半球切除術證實人可以只靠半個大腦活下來,那麼大腦受創後妨礙意識恢復的大敵似乎不是創傷本身,而是別的因素,是手術後才出現的東西。懷特懷疑罪魁禍首應該是脊髓組織的腫脹,這會讓創傷後通往腦部的血流受阻,但是他沒有把握如何精確地中斷這種效應。而答案將從不尋常之處冒出來─又是與狗有關。懷特來到梅約診所的好幾年前,診所就一直在研究分離腦部的主題。他們的目的在於分離出狗的腦(也就是把它移出頭顱,並維持活力),希望能創造出所謂的「模型」。分離出來的器官讓研究人員可以了解代謝率(器官消耗能量的速率)、血液如何在裡頭循環,以及其他因素,而不需要去分辨器官和身體的差別(身體有自己的循環模式和代謝情形)。如果外科醫生沒有從分離研究(並外推到人類)而來的資訊,可能會誤判某種器官維持穩定所需的血液量,在複雜的手術中,沒有餘地容許犯這類錯誤。懷特在一九五五年來到診所時,他的新同事還沒成功完成分離,他們每次嘗試時都會意外壓壞、割傷或損害組織。懷特已經以手術精湛聞名,他的大腦半球切除術堪稱藝術傑作。他很快就加入獸醫暨資深生理學家大衛.唐諾(David E. Donald)的實驗室。他們一起開始進行低溫實驗,並稱之為局部低溫腦灌流(localized hypothermic cerebral perfusion)。他們計畫利用冰凍來減緩傷害。進入深度凍結科學家不是最早考慮到冰凍的威力的人。尼爾.瓊斯(Neil R. Jones)在一九三一年寫出一個科幻故事《詹森衛星》(The Jameson Satellite),讓主角在死後特地被冷凍起來,期盼未來能掌握長生不老的關鍵。羅伯特.艾丁格(Robert Ettinger)寫了一本書《永生的期盼》(The Prospect of Immortality),因而獲得「人體冷凍技術之父」的稱號(人體冷凍技術的英文是cryonics,有時候會被誤以為是cryogenics,後者是指低溫學),他聲稱自己是受到《詹森衛星》的啟發,而且多年來已有一些懷抱希望的人接受冷凍保存。詹姆斯.貝德福德(James Bedford)博士曾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教授,是第一位冰入冷凍庫的人;他在遺囑中保留一筆錢,用於購買鋼桶和液態氮。第二位是演員兼製作人的狄克.克萊爾(Dick Clair)(曾參與的節目有《瑪麗.泰勒.摩爾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鮑勃.紐哈特秀》〔The Bob Newhart Show〕、《生命的真諦》〔TheFacts of Life〕及《媽媽的家庭》〔Mama’s Family〕等),他罹患愛滋病,希望將來有一天解藥出現時再甦醒過來。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從冰冷的墳墓成功復活。醫學上的低溫保存例子,目的比較溫和:並非要透過超低溫冷凍來進行時間旅行,而是想讓人體的生理時鐘變慢。我們感冒的時候,身體會發抖以產生熱。但是如果身體失溫過快,神經系統會開始停止作用。接著出現暈眩和定向力障礙,身體不再顫抖,並且,為了維持器官運作,所有能保持體溫的資源都轉往身體核心。我們的血液(與氧氣)循環減緩,然後再也無法產熱,心臟停止跳動。體溫過低是會致命的。歷史上有幾場戰役,讓成千上萬人死於嚴寒:迦太基名將漢尼拔(Hannibal)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時,保守估計損失了兩萬人;拿破崙的軍隊從莫斯科撤退時死傷慘重。羅伯特.法爾肯.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在他一去不返的南極探險中,描述寒冷如何影響腦袋,造成混亂與遲緩。懷特需要逆轉這種自然過程,才能與寒冷化敵為友。局部灌流的目的,是要降低腦部的溫度,而不會影響身體的溫度。懷特和他的團隊剖開狗的胸膛,接觸到供應腦部的血管系統,使用冰冷的生理食鹽水讓這個系統產生休克;他們讓供應身體的血管系統保持溫暖。狗的腦進入低溫,然後「關機」─也就是說,顱內循環停止了。沒有血液,就沒有氧氣;沒有氧氣,腦細胞就會死亡。懷特假設,這是許多腦損傷的麻煩所在。不可挽回的傷害並非總是發生在脊髓損傷當下,通常在三到四小時之後才出現,由於發炎作用的關係─發炎是身體對損傷的反應,會把體液送往受傷部位。發炎的組織擠壓這個區域,阻礙運送血液到腦部的脊椎通道。如果缺乏充氧血三十秒,你會失去意識;一分鐘,使腦細胞死亡;三分鐘,造成腦部永久損傷;超過五分鐘,死亡迫在眉睫。但是在極低溫之下,情況改觀了。雖然灌注生理食鹽水會使狗的血液停止流動幾分鐘,在離開冷卻狀態之後,牠就恢復了。懷特的內心一陣激動。減緩腦部的代謝過程,會降低腦對氧的依賴。外科醫生可以為手術爭取到寶貴時間,而且如果在病人受傷之後馬上冷卻脊髓,這樣會暫緩腫脹,避免傷及神經和腦細胞。「我們完成了。我們做到了!」懷特回想起那個發現時刻,他第一次看到病人身上的實質效果:四肢麻痺的孩童或許可以得救,以及複雜手術能夠進行而不會造成腦傷。下一步,當然就是分離出整顆腦。對懷特來說,一個充滿機會的嶄新世界已經開啟。如果他可以發展出在體外替腦部冷卻和加溫的方法,這樣一來,身體和腦部幾乎像是分開存在的。如果他以人工的方式,從外部提供血液和氧氣給腦部,情況會怎樣呢?那麼他就能得到一顆在體外存活的腦。然而,這不會在梅約診所實現。唐諾和懷特對於結果很滿意,持續改善他們的靈長類灌流實驗。診所從這些實驗看出治療人類脊椎損傷的未來希望,認為這比追求分離腦部更重要。雖然實際外科應用比研究事項更重要,但是懷特從不認為自己只是外科醫生,甚或不認為他主要的職業是外科醫生。他是外科醫生科學家,而且他想要做更多。我們往往樂於享受突如其來的靈感、直覺和意外好運。歷史學家史蒂芬.強生(Steven Johnson)在《偉大創新的誕生》(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這本講述創新歷史的書裡,列出許多大家愛用的比喻,從「靈光一閃」到「腦力激盪」等等。可是,創新不會憑空掉下來。它們會從思緒的幽谷冒出,那裡有許多半成形的點子聚集,等著誕生。腦部冷卻實驗的流程並不是懷特的「靈光一閃」,而是透過梅約診所同事的協助之下逐漸演變出來的。由於上述的成功,這時懷特想要嘗試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儘管只是因為還沒有人做過。如果你一開始就深信做得到,那麼成功只是早晚的事了。懷特已經把問題在腦袋中翻來覆去盤算,從各個角度設想實驗。他打算把腦從它的保護殼取出,拆掉動脈和靜脈管路,盡可能以人工方式維持長期存活。德米科夫對於如何把腦分離出來的問題已經想出部分解決方案,他發現狗的腦(以及頭和前腳)可以依靠另一隻更大型的動物做為「維生系統」而存活下來。但是,他並沒有完成精細的工作,也就是把腦部整個移出來,讓血管系統和血流一直保持運作。更重要的是,狗從來不是人類的合理替代品;為了建立真正的模型,應該要在靈長類身上實行分離研究。※ 本文摘自《謙卑先生與屠夫醫生:實現首例恆河猴換頭手術,神經外科先驅羅伯.懷特對移植人類大腦的追求,以及靈魂移植的追尋》。《謙卑先生與屠夫醫生:實現首例恆河猴換頭手術,神經外科先驅羅伯.懷特對移植人類大腦的追求,以及靈魂移植的追尋》作者:布蘭迪•席萊斯 譯者:徐仕美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