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搜尋
新陳代謝
共找到
1103
筆 文章
-
-
2021-08-20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醫:偏高的溫度環境會導致人體的大小病痛!
在討論冷熱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人體是一個恆溫的有機生物體,運作溫度保持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差異約只有○.五度,我們量到的表面溫度大約比核心溫度低○.五度。 在一天當中,早晨六點左右我們的體溫最低,約是攝氏三十六.四度,而在下午五點時體溫高達約攝氏三十六.九度。所以,黃昏休息後如果活動減少,體溫就會慢慢降低。如果體溫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就開始有發燒的現象,如果在攝氏三十六度以下就有體溫過低的現象。因此,身體在正常情況之下,會運用各種生理反應以保持體溫的穩定。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 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終日持續不斷,意思是我們身體不斷的燃燒熱量作工而發熱,因此,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所以,氣溫只要超過攝氏三十度就會讓我們感到炎熱難耐,如果達到攝氏三十八到四十度,也就是說比體溫高二至三度,我們就很容易發生中暑或熱衰竭而危及性命。相反的,我們覺得舒適的室溫大約是攝氏十八到二十五度,這個溫度比我們的體溫低了十二度左右,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在發熱而需要涼爽,只要所處環境的溫度夠,就不需要刻意提供額外的熱源;也就是說,人體對熱的容忍度比冷的容忍度低很多。 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在台灣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在夏天最舒適的溫度約攝氏二十三到二十六度(感覺涼),到了冬天如果室溫保持在攝氏二十到二十五度(感覺不冷),這樣是比較理想的室內溫度。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多數時候都在舒適的溫度以上,因為自己產生的熱已經很多,所以散熱對我們來講就更為重要。很多人很在意冷氣病這個問題,其實冷氣對於維護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設備,因為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所以在醫院裡、加護病房、與手術室,冷氣都很強就是這個緣故。冷氣病的產生,主要是與我們的運動不足,或冷氣清潔做得不好有關,而不是溫度冷的問題。 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 人體對冷有較高的忍受度,因此喝比體溫低二十度的水,我們會感覺涼快,但是比體溫高二十度的水,也就是接近攝氏六十度的水溫,就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們喝冰箱裡攝氏五度到十度的冰開水,也不會有致癌的危險。其實,我們的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根據醫學研究,常喝熱飲如茶或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喝攝氏六十度以上熱飲的習慣所使然,也有研究認為喝熱茶甚至與胃癌相關。 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也與體溫有密切的關係,溫度高發炎強,溫度低發炎弱,所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五度就顯示可能有問題,超過三十八度明顯是發燒。根據醫學的研究,發炎反應跟很多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現代人常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與退化,所以說減少發炎是我們保持健康與養生的關鍵因素。 人體本身就是發熱工廠 我們有多會發熱呢?一般人日常代謝的熱量需求約二千大卡以上,大都以熱的形式發散出來,相當於五十公斤的水升高四十度。一天當中,身體散發出這麼多熱,如果冷卻做得不好,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感到疲倦,也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因為吃東西會產生更多的熱令人受不了。尤其,我們新陳代謝的效率只有二十五%,換句話說,有七十五%所吃進去的熱量都要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這麼多熱跑出來,就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呼吸、排汗與排尿。 呼吸跟排汗都需要消耗能量,於是又得製造更多熱。所以,過熱時與其經過皮膚來散熱或者喘氣來散熱,不如直接喝冰開水或吃冰來得有效。人們在炎夏之際,都會喜歡各種冰品冷飲,這是因為有生理需求而產生心理反應。當我們降溫之後,常常會感覺心情放鬆愉快,這是因為冰冷帶來副交感神經作用所使然。過熱效應會導致大小病痛 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穩定有很多平衡的機制,我們的選擇並不是一面倒的保暖,或者喝溫熱水就好了,因為這麼做可能破壞我們身體的平衡機制,造成我們的生理失去應付環境變化的彈性,反而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 。 【過熱案例1:中暑和熱衰竭】 人在中暑的時候,會頭痛、體溫過高、噁心嘔吐、心跳過快,甚至失去意識。在這之前,如果有熱衰竭的現象,雖然意識還清楚,但是可能會有頭昏、盜汗、心跳變快,甚至抽筋的現象。 實際上,嚴重的過熱現象表現出熱衰竭或者中暑的情形,而輕度或者中度的過熱現象在初期症狀可能不明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疏忽,一旦慢性化後會有各種症狀,例如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眼睛脹痛、慢性鼻塞、胃食道逆流、食慾不振、便祕、下腹脹、腰痠、皮膚或者黏膜乾澀,以及各種慢性疼痛。 【過熱案例2:女性月經過量 】 有些女性有月經過量,月經出血日數過長的現象。在我多年接觸的患者中,女性與年長者特別容易有過熱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他們的不舒服,時常被以為是身體虛寒來調理,結果反而引起更嚴重的症狀。這些案例給予點滴治療以補充水分,並且降低體溫之後,通常效果很好。 【過熱案例3: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 在鄉間從事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許多都有太熱或不舒服就打點滴以補充水分養分恢復疲勞的習慣,除了補充水分恢復體力之外,冷的點滴液有讓身體降溫的效果,進而恢復活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城市裡的人們多數在炎熱的季節可以待在冷氣房裡,因此對於打點滴的醫療習慣不能理解。 慢性過熱,會變得又怕冷又怕熱 慢性過熱會使體質變成外冷內熱,也就是又怕冷又怕熱,這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造成體質流失、體力變差,因此四肢無力怕冷,但是內臟又處於過熱,因此很容易累,體力更差。大多數的家屬很驚訝,我說患者雖然看起來虛弱,其實是處於過熱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認真地降溫抗發炎,而且要避免過度給予溫熱。一般台灣的民間習慣,以為生病或身體虛弱怕冷就必須要給予熱補,其實在台灣的氣候裡,多數時候我們要擔心的是過熱加重發炎的副作用。 恆溫動物的身體會對溫度變化做出生理調整以適應環境,因此飲食的溫度也會產生生理作用。對多數人而言,一天當中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身體會以室溫為基礎來運作,如果擔心喝冰開水或溫熱水對身體的影響,或是不確定該怎麼做,建議飲用室溫的涼水以保持中性的溫度效應。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觀察百年來人類的體溫,科學家發現一般人的體溫比以前下降了一些,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不少。除了因為醫藥的發達之外,我們體力的消耗減少,跟著發炎也減少,身體的負擔比古人輕鬆多了。 明顯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驗血實驗室檢查得知,並據此推斷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數症狀從不舒服到癌症,絕大多數都與低度發炎有關,卻不容易從血液得到明確的答案。醫學臨床上,通常以幾個指數(如C-Reactive Protein,Rheumatoid Factor等等)概括,以解釋低度發炎的情形。 簡單的說,明顯的發炎是「病」,但是不明顯的發炎常常只有「症」。身體各處的低度發炎無法從臨床的儀器檢驗出來,只能由間接的臨床表現作判斷,例如從心率或交感神經的症狀,慢性疼痛或慢性病的存在,或者組織慢性發炎後的黏連現象去估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舒服,到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冷與熱的副作用與禁忌,知多少? 偏離標準體溫的冷或熱刺激,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冷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凍傷、心跳緩慢、高血壓、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等副交感神經症狀。 •冷刺激的禁忌:手腳冰冷等失溫的狀態、寒冷環境下、高血壓、心臟病等系統性疾病;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 •熱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過熱燙傷、腫脹發炎、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心跳過快、心臟衰弱等交感神經症狀。 •熱刺激的禁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心臟病、炎熱的環境下;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17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爆汗男每天換衣4次 原來甲狀腺機能亢進
酷熱的天氣讓人心浮躁,若加上外在壓力及自身情緒影響,身心容易抑鬱不安,恐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表示,不只女性,許多男性也可能有甲狀腺亢進問題,建議平時應維持充足睡眠、避免抽菸飲酒、少吃刺激性及含碘飲食,多吃含吲哚成分食物、適時放鬆及規律運動,可降低患病風險。一名31歲男性上班族每到夏天總是爆汗如雨,一天就要更換3至4件衣物,6年前開始中醫調理身體,但效果有限,直到今夏脫水嚴重,中暑昏厥,緊急送醫進行全身性健康檢查,才發現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服藥2周後才康復。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負責調控身體代謝功能,但人體夏日新陳代謝旺盛,易流失水分和營養,且天氣酷熱,易導致情緒不穩、內分泌失調,進而誘發「大脖子」等相關症狀。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相當多元,包括身體過熱、爆汗、心跳快、手抖、吃不胖、躁動、睡不著、講話快等,容易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建議有上述症狀者,應至醫療院所就診檢查。罹患甲亢的女性會比男性多嗎?陳柏臣說,其實不然。因為女性較男性注意身體健康狀況,會至醫療院所就診,容易發現患病,男性則相反,「較少發現患病,並不代表沒有患病」。為預防罹患甲亢,陳柏臣建議,患者要有充足睡眠,避免抽菸與飲酒;減少含碘飲食,如海帶、紫菜等;多吃含吲哚成分的食物,如高麗菜、花椰菜、胡蘿蔔;也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葉、咖啡等含咖啡因的物質;適時放鬆紓壓,避免誘發疾病;規律運動,可讓肌肉、心血管系統更健康。
-
2021-08-17 養生.聰明飲食
吃高麗菜可預防骨鬆?營養師曝一條件:不宜多吃
不少停經女性都有骨鬆問題,網路流傳更年期女生如果多吃高麗菜,可有效預防骨鬆,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提醒,高麗菜裡含有維生素K,可促進鈣質、維生素D的吸收,但仍須補充足夠的鈣質,多曬太陽,避免菸酒、熬夜,才能延緩骨密度流失。女性骨質比男性差 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根據統計,國內60歲以上的人口中,骨質疏鬆症盛行率達16%,其中8成為女性,主要原因在於女性骨質原來就比男性差,在進入更年期後,雌性激素分泌降低,骨質流失速度增加,以致骨密度減少,造成骨頭脆弱,而導致骨質疏鬆。骨質疏鬆症患者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有些病人在幾年之內身高變矮、駝背,但過程緩慢,較難察覺。部分患者骨鬆嚴重,在跌倒、彎腰搬重物,甚至只是咳嗽,就可能引起骨折。高麗菜預防骨鬆 仍須補充足夠的鈣質不少網友推薦,多吃高麗菜可以預防骨鬆,對此,劉怡里表示,高麗菜含有維生素K,這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必需物質,具有促進促進凝血作用,且可促進骨骼和心臟健康等功能,還能幫助鈣質、維生素D的吸收,進而促進骨骼的新陳代謝 ,但仍須補充足夠的鈣質。劉怡里表示,骨質疏鬆患者必須補鈣,一般建議,多攝取鮮奶等奶製品,如果是年長者,則以低脂牛奶為主,平時多食用深綠色蔬菜、黑芝麻、小魚乾、豆腐、豆干等,來補充足夠的鈣質。劉怡里說,高麗菜屬於十字花科,特色為低纖,且含有植化素,適合胃痛、胃發炎等民眾食用,舒緩症狀,因此,有「廚房裡的胃藥」之稱。但不宜多吃、生吃,否則容易引發脹氣。骨鬆高風險族群 應提高警覺食藥署則提醒,防治骨質疏鬆,除了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還應規律運動,特別是從事荷重運動,如慢跑、健走、負重運動,以增強骨質的密度,強健肌肉,進而減緩骨質的流失。此外,適當日曬可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建議在每天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2時以後,紫外線較不強烈時,曬太陽10到20分鐘,藉此透過維生素D3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最後,國健署特別列舉4大骨鬆高風險族群,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1.有骨折史:如果父母曾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個人骨鬆風險較高。 2.曾骨鬆性骨折:骨鬆性骨折者發生第2次骨折的機率,則是未曾發生過骨折的人2倍。 3.服用類固醇:服用類固醇藥物者,骨骼較為脆弱。 4.婦女: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研究發現高麗菜可防4癌症發生! 營養師提醒「1族群」要慎食 ·四肢纖細卻肚子大? 餐桌上常見「7種食物」刮肚肥油、減腰圍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中暑不只是「太陽咬人」 高溫環境工作當心送命
高雄52歲蔡姓工人日前過了下班時間還沒走出廠房打卡,同事前往探看,發現他昏倒在地不停抽搐,馬上送醫急救,可惜雖救回性命,腦部卻受損,肢體協調性及發音都受影響,往後需由專人照護,醫師提醒,民眾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也別輕忽中暑的可能。蔡先生工作的廠區有鍋爐,環境悶熱,他因過了下班時間還沒打卡,被熱心同事發現昏迷倒地送醫,阮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連守揚替他檢查發現,他體溫高達42度,呼吸心跳急促,出現癲癇、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血尿、肝功能異常、上消化道出血等中暑症狀。「中暑不一定是直接曝曬在太陽下」,連守揚說,在高溫悶熱環境如果一直流汗,就可能出現體溫偏高、頭暈、頭痛等熱衰竭情形,這就是中暑的前兆。如果已經頭昏、口渴、手腳無力,來不及離開高溫悶熱環境、補充水分並休息,接著就會走不動、躁動不安,這就是「中暑」,最糟的是一旦高燒不退,就會有神智不清、譫妄、癲癇等更嚴重症狀,甚至引發多發性器官衰竭,進而死亡。連守揚說,夏季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包括熱調適能力較差的孩童、散熱調節不良的老年人、中風、新陳代謝疾病患者;以及另長時間在戶外與高溫環境工作的人,也務必多喝水並適當休息。因此從事戶外活動時要避免直接曝曬在陽光下,豔陽下活動愈劇烈,新陳代謝愈快,體溫就越高,建議民眾除找遮蔽物遮陽,減少皮膚的輻射吸熱效應,降低體感溫度外,每活動15至30分鐘,就應找遮陽處適當休息。而在通風不良的高溫廠房工作者 ,須適時換手、換班,並趁休息空檔降溫通風,補充水份。但他也提醒,有些民眾疑似中暑時,會慣於拿小碟子、磁湯匙「刮痧」,但這樣的調理行為其實有禁忌,最好先詢問中醫等專業為宜。
-
2021-08-13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延後拿藥,導致血糖沒控好 染疫死亡率高!
糖尿病族群染病重症,死亡率高8倍王姓糖尿病病友是控糖模範生,但因害怕新冠肺炎疫情,不敢回診拿藥,導致沒有續用糖尿病用藥,再次來醫院已是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送來急診。醫師表示,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成為疫情爆發後常見的醫療窘境。「出門增加染疫風險,但慢性病尤其糖尿病照護不良,會大幅增加染疫、住院後死亡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表示,糖尿病族群一旦染病重症入加護病房風險為非糖尿病人的2.8倍,死亡率高了8倍,而且風險與平常控制的血糖狀態、糖化血色素、血糖變異度都呈現高度相關。葉乃誠指出,由大數據顯示,不管是第1型還是第2型糖尿病,平日血糖控制的情況與罹患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有關,因此穩定持續的慢性病、糖尿病藥物控制、規律回診,以及維持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的飲食、適度運動很重要。在家可用「血糖機」 準確知道自己的血糖狀態葉乃誠說,有些病友在家久了,常飲食過量、缺乏運動導致血糖上升而不自知,國際標準組織認證的血糖機是病友可靠的幫手,可以在家準確知道自己血糖的狀態,幫助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動機,建議在家可做室內體操、伸展、抗阻力運動,同時還能控制體重。新冠病毒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及胰島ß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下降,進一步加重酮酸中毒風險,葉乃誠建議,若是在隔離或染病期間,應了解酮酸中毒的症狀,頻繁監測血糖,甚至可買機器偵測血中酮體,適度補足水分,且進食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降低酮酸中毒風險。「胰島素」是控糖利器困難控制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是控糖利器,長效胰島素加上每天血糖監測,更是可在醫療團隊的溝通建議下,適時隨血糖高低調整胰島素劑量。不但可控制血糖,也可以有效抑制酮酸中毒風險。
-
2021-08-1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憂疫情延後拿藥?醫師:控血糖與患新冠病毒死亡率有關
患有糖尿病的王姓病友一直是控糖模範生,但因害怕新冠肺炎疫情,延後拿藥,導致沒有續用糖尿病用藥,再次到醫院已是血糖高到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送來急診。醫師表示,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已成為疫情爆發後常見的醫療窘境,「血糖機是糖尿病友可靠的幫手」,可在家準確知道自己血糖狀態,幫助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動機。「出門增加染疫風險,但慢性病尤其糖尿病照護不良會大幅增加染疫、住院後死亡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糖尿病族群一旦染病重症入加護病房風險為非糖尿病人的2.8倍,死亡率高了8倍,而且風險與平常控制的血糖狀態、糖化血色素、血糖變異度都呈現高度相關。葉乃誠指出,由大數據顯示,不管是第1型還是第2型糖尿病,平日血糖控制的情況與罹患新冠病毒後的死亡率有關,因此穩定持續的慢性病、糖尿病藥物控制、規律回診以及維持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的飲食、適度運動很重要,在家可做室內體操、伸展、抗阻力運動,同時控制體重。葉乃誠說,有些病友在家久了,常飲食過量、缺乏運動導致血糖上升而不自知,國際標準組織認證的血糖機是病友可靠的幫手,可以在家準確知道自己血糖的狀態。另外,新冠病毒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及胰島ß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下降,進一步加重酮酸中毒風險,葉乃誠建議,若是在隔離或染病期間,應了解酮酸中毒的症狀,頻繁監測血糖,甚至可買機器偵測血中酮體,足量的水分及進食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降低酮酸中毒風險;困難控制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是控糖利器。
-
2021-08-11 養生.抗老養生
汗流太多易增心臟負擔!醫授「夏季6個養心術」:愛賴床、愛生氣要當心
夏天氣溫高、環境易悶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加速了血液循環,也使得心臟的做工量增加。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汗為心液,過度流汗就 容易傷心、增加心的負荷;心又主神明,掌管著對外界的反應。也就是說,在夏天又悶又熱的環境裡,人容易疲勞、倦怠、頭暈等,再加上心的工作量增加,心又主神明,所以,人就容易暈眩不清、反應不靈敏。因此,到了夏日,養生的重點在於心,以免混沌不清:方法1、睡眠要充足夏天容易煩熱、煩躁、影響睡眠品質而睡眠不足、神智不清爽,且睡眠不足容易使中氣不足、通體不暢,而容易生病。因為心主神明,所以先要睡眠充足,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才不會頭昏腦脹,而能神清氣爽、頭好壯壯。中醫認為,夏天最好晚睡(但晚上11點前必須上床睡覺)早起(早上5、6點就起床)。在古時候夏天很熱時,太早睡覺容易因悶熱無法入眠,晚點上床氣溫涼些,反而有助睡眠品質的提升。現在大家有了冷氣,不必擔心悶熱睡不著的問題,但仍需注意冷氣不要吹太多、溫度調節在 25~28℃就好,以免毛孔閉合、身體難以散熱,或甚至打亂了體溫調節中樞。夏天原本身體就容易呈現微微排汗的狀態,使新陳代謝增加,來加速排除身體產生的廢物,而不堆積在體內,因此冷氣開太強,反而使體內產 生的廢物難以排除。方法2、勿睡過多,早起運動雖然說睡眠充足對養心很重要,但也不建議因 為夏日炎炎正好眠,就睡太多。早起多運動,可以使身體新陳代謝變好,晚上更容易入眠,而提高睡眠品質;且早上起床後做些輕鬆的運動、散步等,可提高身體免疫、防禦外侵的能力,使氣血流暢,如此一來,整天的工作就會比較有精神、思緒也會比較清明。現代人很容易有「冷氣病」,中醫辯證論治,近年來常常在夏天開冬藥治療疾病。 因為很多人從酷熱的大太陽下進入強冷的冷氣房,立刻著涼中暑生病,所以,必須使用冬天用的大熱藥來排出體熱;冷氣病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因此在夏天一定要適度的運動、讓體熱排出,身體才會健康。方法3、養心之外,也要顧脾胃隨著季節愈來愈熱,尤其到了梅雨、颱風季節,就得注意暑濕問題,暑易傷氣傷陰、濕易傷脾。夏天的食物很容易腐壞,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新鮮衛生、食物煮熟少生食。此外,因為天夏天人體體溫比較高、腸溫也高,容易引起腸胃痙攣、腹痛、腹瀉等問題,所以,飲食以清淡為宜,不要過度增加腸胃的負擔。方法4、補充水分,加速病菌代謝夏日養心最擔心心氣不足,過度流汗容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引起心悸、血壓降低等而「傷心」,所以,水分的補充一定要足夠;且因為夏天容易潮濕、流汗、泌尿道感染等,體內的廢物產生也相對的比較多,充足的水分補充不但可幫助排除體內的病菌,也可加速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此外,若有輕微的中暑現象,可以運動飲料加熱水飲用,不但能發汗、補充電解質,又可退暑。方法5、補充蔬果,冰冷少食因為夏天的人體新陳代謝很快,必須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來幫助體內細胞的修復;而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的攝取,以蔬果的來源最好,對人體的幫助最大,當季的時令水果是最好吃又最有營養的,台灣夏天的當令水果很多,但有些較屬於冰冷的瓜果少吃,例如西瓜寒涼,所以最好不要晚上吃,因為晚上腸胃也要休息,寒涼的食物容易引起腸胃痙攣,導致腹痛發生;而腸胃較弱的人,鳳梨最好少吃一點。此外,夏天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冰,一吃冰就覺得消暑又涼快,但是冰淇淋、剉冰等冰品冷飲,易寒食傷胃,對腸胃系統的保養很不好,所以能少吃就盡量少吃。方法6、夏日養生,使志無怒因為夏天體內新陳代謝快、容易火氣大,所以,做事情要保持身心愉快、心情平和、情緒保持平靜、不要動輒煩惱或動怒,否則「逆之則傷心」,不論是功能上的心,或心理、思慮等,都可能受傷;若夏天未能好好照顧身體,到秋天就容易秋燥,容易有燥熱疾病產生。延伸閱讀: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 專科醫師解析背後原因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
2021-08-10 該看哪科.兒科
女童肚子痛了1年 醫師用腹部超音波看出了問題
一名10歲女童上腹部痛了一年,原本以為是面臨課業壓力導致,曾就診治療未獲改善,且疼痛加劇,後來經過部立台中醫院兒科醫師陳錦江使用「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女童左側水腎症狀嚴重,且經核醫檢查發現左側腎功能下降,最後透過電腦斷層檢查,證實為腎盂輸尿管接合處阻塞,終於揪出上腹部疼痛真凶。經對症治療後,已解除少女腹痛的夢魘。陳錦江說,少女的症狀屬於非典型肚子痛,而會引起上述腹痛的疾病包括心臟疾病、新陳代謝疾病、神經學疾病、腎臟疾病、泌尿生殖疾病以及毒物與藥物中毒引起等。由於兒童通常無法正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如果沒有做正確的檢查,會導致診斷不正確,而延誤就醫。陳錦江指出,腹部超音波檢查利用超高頻率聲波傳遞,藉由組織不同,而對聲波反射程度不同,進而推算組織構造異常之處。在小兒診察、新生兒健康檢查應用非常廣泛,尤其腹腔內的實質器官 肝、膽、脾、胰、腎臟、胃、腸等中空器官及骨盆腔疾病,超音波的檢查特點是可以清晰的看清楚身體內部的器官,彷彿「透視之眼」,更能由不同角度器官構造看仔細,甚至還可以局部放大看清楚,而且是非侵襲性、沒有放射線暴露的疑慮與副作用,是健康檢查的一大利器。他呼籲,父母親平時注意到孩子有腹痛症狀時,可以跟醫師請教有沒有做腹部超音波的必要性,早期治療及追蹤,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2021-08-08 養生.運動天地
森林浴好處多!接觸大自然20分鐘就能降低壓力荷爾蒙
三級警戒把人們關在家兩個月,各種壓力紛至沓來,逐漸解封的此刻,你最需要的可能是走入森林散步。一項研究發現,只要與大自然接觸20分鐘,就能降低壓力荷爾蒙。森林浴在日本稱作「shinrin-yoku」,始於1980年代。日本政府花了不少經費研究大自然的眾多好處,並設立一套公共衛生計畫,讓人民意識到走進大自然的益處。以下是相關研究,證實接近自然帶給人類的好處不只是紓解壓力。減少精神疲勞,增強記憶。發表在《環境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暴露在森林、湖泊或海灘等環境中,可以恢復精神能量,而自然美景會激發敬畏感,對大腦進行二次刺激。在戶外休息後,短期記憶也會得到改善。密西根大學一項研究,參與者接受了記憶測試,然後分成兩組去散步。回來重新參加考試時,被派去植物園散步的那組第二輪的成績提高了20%,而走在城市街道上的參與者則沒有改善。激發新點子,增加創造力。密西根大學的環境心理學家發現,現代人的大腦被各種人為事物充塞、攻擊,在接觸柔軟的自然景觀後,獲得休息和恢復,將可以創造出不同的觀點、對問題有新的解決方式。置身於自然界中的大腦,更容易思考、作白日夢,從而提高創造力。心理學家指出,在大自然間晃蕩的好處會持續好一段時間,因此在重要會議之前,到公園散個步,更可能激發新的點子。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人們沉浸在大自然中四天後,他們在創造性解決問題測試中的成績提高了50%。顯示戶外活動與創造力之間存在正相關。減輕焦慮憂鬱,幸福感升級。《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樹林裡散步,與減輕焦慮、提升情緒之間存在關聯。另一項研究則指出,醫師應該把「戶外散步」當作處方之一,作為憂鬱症患者在藥物之外的補充療法。《情感障礙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發表的研究分析,不只森林,每個綠色的自然環境都有助於改善情緒,提升幸福感。此外,有水的環境,如湖泊、河流、海洋,對提升幸福感的影響更明顯。增強免疫力,更快從疾病中恢復。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請31000多名多倫多居民填寫一份關於健康的問卷,結果發現,與生活在熱鬧街區的人相比,住在綠樹成蔭地區的人,心臟和新陳代謝的狀況都較理想。一項研究還顯示,如果病房裡看得到自然的視野,病患可能更快康復。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說,和沒有接觸自然光的病患相比,暴露在自然光下的脊椎手術患者,感受到的壓力、疼痛,和服用的止痛藥都更少。更早期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醫院病房中,可以看到窗外樹木的人,比只能看到水泥牆的病患恢復得更快。增進視力健康,減少近視。澳洲一樣研究,針對2000名兒童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戶外時間更長的兒童,罹患近視的風險降低。台灣也有一項研究,比較兩所近視水平相當的鄰近學校,在一年的時間裡,鼓勵其中一所學校讓學生花更多時間在戶外。12個月後對孩子進行測試,數據顯示在戶外時間較多的孩子,近視率為8.41%,而常待在室內的孩子,近視率為17.65%。這兩項研究均發表在《眼科學》雜誌上。顯示戶外活動與良好視力的關聯。獲得更多運動機會。雖然使用跑步機和到戶外行走跑步消耗的卡路里差不多,但在健身房和大自然中運動,對大腦的刺激不同。英國研究人員使用加速器和定位設備,對1000名英國兒童進行研究,發現兒童在戶外的活動度是在室內的兩倍。到戶外運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感覺比較不像到健身房,不是刻意去鍛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更持久,不會僅僅只是為了減肥而曇花一現。減少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許多研究顯示,到森林中運動,甚至只是坐著,都可以降低血壓以及和壓力相關的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斯堪的納維亞森林研究雜誌》一項研究發現,與留在城市的學生相比,被送入森林露營的學生,體內皮質醇(壓力荷爾蒙)的水平明顯降低。環境健康和預防醫學的研究人員也得出類似結論,遠離城市環境和進行森林治療的人,皮質醇水平和心率都會降低。資料來源/healthista.com
-
2021-08-07 癌症.抗癌新知
體重驟降要留意 就怕癌症上身
沒減肥,體重莫名減輕,別高興太早,中高齡得留意是否身體出問題了。台北仁濟院院長李龍騰指出,中高齡者沒有刻意減肥,但短時間體重大幅下降很可能是癌症、糖尿病警訊,平時應該如何觀察呢?一個月體重掉3% 可能糖尿病李龍騰提醒,若沒特別節食、刻意減重,一個月體重竟掉3%,半年掉5%~10%就得當心。例如60公斤的男生,一個月突然瘦1.8公斤、半年瘦3公斤,就需警覺是否為糖尿病,當胰島素分泌不足,血液中葡萄糖進不去細胞,身體難吸收養分,造成體重往下掉。平時警覺致命訊號 別釀成大病癌細胞改變人體新陳代謝又掠奪養分,體重減輕也是癌症警訊。尤其要小心死亡率極高的胰臟癌;若伴隨黃疸症狀,可能罹患肝癌。而女性可能因乳癌、卵巢癌造成,男性若攝護腺癌轉移至肝臟,體重也會驟降。平時應警覺致命訊號,擊退大疾病,千萬別輕忽。
-
2021-08-07 該看哪科.皮膚
白髮狂冒?年紀輕就白髮? 營養師揭「3大元凶」:想預防就吃這些
你也有白頭髮嗎?老了才會長白頭髮?其實,白髮增加跟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 白髮生長因素多 這些NG行為要避免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她身邊一位有個愛美的朋友,因為疫情都待在家,突然閒了下來,竟然開始長白頭髮,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在家飲食三餐不正常吃、疫情也讓她心理壓力恐慌,進而導致頭頂佈滿白髮。其實,不止衰老才會長白頭髮,營養不足、不好的生活習慣、壓力等,都是造成白髮的原因。 補充這些營養素 擁有烏黑頭髮高敏敏列出補充哪些營養素,可以擁有烏黑亮麗秀髮:1、優質蛋白質頭髮最重要的基底!而「酪胺酸」更是黑色素的原料。推薦食物:雞、魚、豆類、肉2、維他命B群幫助能量代謝的維生素,壓力大易流失,若缺乏B1、2、6、12,容易有早發性白髮。推薦食物:綠色蔬菜、全穀飯、燕麥胚芽 3、維他命E幫助抗氧化,減少壓力性白髮。推薦食物:堅果、芝麻、好油 4、礦物質鋅是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原料之一。推薦食物:牡蠣、蝦、肉 5、鐵質將氧氣運送全身,促進頭髮健康生長。推薦食物:豬血、鴨血、紅莧菜、豬肝 6、礦物質銅是生成黑色素的必要原料。推薦食物:可可豆、黃豆 避免抽菸、喝酒 提高新陳代謝此外,高敏敏強調,長期抽菸、喝酒的人,易讓體內自由基偏高,進而破壞黑色素、影響毛髮黑色素生成、甚至破壞毛囊細胞,造成白頭髮產生、掉髮的症狀;建議在家也要多活動提高代謝率、放鬆心情,因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循環差、壓力過大都會影響頭皮血液循環,影響毛囊中製造黑色素的細胞,白頭髮就會開始增多。延伸閱讀: ·第1根白髮出生就註定! 皮膚科醫曝「男、女生長時間」:頭髮綁太緊也會 ·白髮染黑卻白得更快? 與老化無關!專家曝變白「真相」 
-
2021-08-05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友染疫 重症比率高3倍
根據統計,台灣新冠肺炎死亡個案,長者較多,有三高慢性病史是致死率較高主因,尤其糖尿病患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的比率較高,醫師提醒,務必要嚴格控制血糖,並應完整接種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發生。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美國CDC今年3月官網公告,表示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者,更有可能染上新冠肺炎重症。國外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感染新冠肺炎後,住院或重症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研究表明,年齡較大、糖化血色素高、有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病史、肥胖等風險因素,會使糖尿病患者有更高染疫重症風險。洪建德解釋,因生病會讓血糖動員,身體會將儲存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提供能量來對抗疾病,但身體卻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對應,血糖便會升高,此時糖尿病會難控制。有研究顯示,高糖化血紅素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因此將血糖控制在健康範圍內很重要。研究數據顯示,完整接種完疫苗的糖尿病患,重症及死亡率都有明顯下降,疫苗對於糖尿病患服用的胰島素或其他藥物不會發生相互作用。疫苗常見的副作用多是輕微的,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發紅、寒顫、疲倦和頭痛等,若有嚴重反應,可以適度服用藥物或休息緩解不適。洪建德提醒,糖尿病患在疫情期間仍應積極控制血糖,把血糖治療到安全範圍內,接種疫苗可降低重症及死亡的機率,符合接種資格時盡早施打,若有疑慮可找醫師評估。
-
2021-08-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一、前言 當今新冠病毒肆虐,全世界死亡人數達400萬人(WHO),大家談疫變色無不恐慌,不知何去何從,許多熱心人士踴躍捐錢,贈送口罩、防疫衣物、愛心便當及搭建臨時診療所,著實令人感動萬分,富有人情味的台灣,防疫不落人後,因此,站在醫藥研究領域中,難免發憤圖強,用心整理2019-2021年有關新冠疫情病毒的研究文獻,以野人獻曝之心,討論個人防疫策略,期望拋磚引玉,同心協力,消除疫情,恢復正常生活,健康快樂每一天。二、感染新冠病毒病重病人的特徵: 確診病人中,約20%會引發嚴重病情,如乾咳、發燒、呼吸窘迫、心律不整、嗅覺及味覺不敏、失憶、情緒不穩、高血壓、高血糖等,最後導致嚴重肺炎肺腫,多重器官失能而致命。 病理檢查發現這些重病患者,體內抗氧化系統包括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質,鋅、硒、鎂、維生素等等之含量均比正常人低,因此,病毒感染病人體內的氧自由基暴增,嚴重的白血球數量劇減,免疫力劇降,血糖及血壓增高,這些珍貴的臨床資訊,提供我們瞭解每個人防疫的重要措施,必須在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運動、情緒及免疫系統之調控及健康管理,才是抵禦新冠病毒良策。三、病毒感染病重的危險因子: 據統計,新冠病毒傳染力及致病力很強,但約有80%確診病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如喉嚨不適、疲倦等,幾天後就恢復。但約有20%確診病重病人,需要住院的,是年老並有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肺腎及肝失能、失憶症或癌症病患等,探究這些病重患者的共病是免疫力差,氧化壓力大及發炎等現象。由於新冠病毒之棘蛋白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結合,進入人體細胞後,立即引發免疫細胞(Dendritic cell)活化,並分泌α/β干擾素(Interferon α/β,IFNα/β),由此一系列訊息傳遞活化快速殲滅部隊如中性細胞(Neutrophil)及吞噬細胞(Marcophage)分泌大量自由基,毒殺病毒,接著後援部隊如B及T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中和病毒棘蛋白或其他抗原,再由記憶T細胞(T memory cell)標記病毒,防範以後病毒之侵略。然而,道高一尺,病毒魔高一丈,半路攔截,延緩上述IFNα/β引發之一連串訊息傳遞,擾亂免疫系統的發炎及抗發炎組織激素((Cytokines)的均衡,加上病人本身的慢性疾病所造成的免疫不全及發炎狀態,結果造成發炎爆炸及組織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不可收拾的多重器官失能的致命局面。四、破解病毒感染病重的奧妙密碼 宇宙間擁有無數生物,其間互相抗衡的奧秘,直到最近才有些微瞭解。理解人體內龐大的細菌(其遺傳物質DNA總量是佔人體DNA總量的90%)與人共存共好的關係。最大的突破應是人類細胞的新陳代謝,組織間(腸↔腦,腸↔肺)的訊息傳遞及免疫機能的調控均依賴人體內細菌的協助,及人體健康的維繫。去年諾貝爾獎揭發細菌對抗病毒的絕招(CRISPR/Cas9),不免令人想到人體內細菌是否具有CRISPR/Cas9技巧,將入侵病毒DNA切割,而得以免除傷害,病毒與細菌與人體細胞間奧妙密碼,正等待科學家去研發,但目前我們能作的,就是追求和諧、互敬、互助的生態平衡。五、養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習慣 這不只是一句教條而已,這是已有許多科學證據,證實一個人要活得健康快樂,就必須遵守此教條。睡眠生理學指出人在睡夢中,執行許多有益健康的事,如重新學習或深入思考白天所學的事物,修復身體各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機能,在睡眠中,腦分泌一種神奇的褪黑素(Melatonin),具有抗氧化、抗發炎、調節神經組織及增強免疫系統,由此,可知睡眠的重要性。因此,不可沉迷手機或操勞過度,影響睡眠。我教朋友唱的催眠曲,據說有效,不妨試試:心花朵朵開,善念處處在,好眠跟著來,煩勞永不在。六、均衡且多樣性的飲食習慣: 當今對新冠病毒之感染尚無特效藥之際,已有許多文獻報告,富有抗氧化抗發炎、抑糖尿病、抑癌及保護神經的天然食品,加強防疫功效具有潛力,這些天然物種類繁多,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取得,例如已有臨床試驗對新冠病患之病情具有改善的天然物,包括鋅、維生素A、B、C、D、E、魚油ω-3及ω-6不飽和脂肪酸、薑黃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降血糖藥物Metformin(MF),此藥物不只降血糖,適量使用可降低發炎物質(IL-6及TNFα)之分泌,MF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及神經保護之作用。其實許多天然物包括植多酚(如茶多酚、洋蔥素、葡萄子酸、大蒜精等)也具有如MF之效果,但對新冠病患是否具有療效,則須等待臨床試驗。七、總論及未來展望: 從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人的病理症狀所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體內氧化自由基太高,嚴重發炎現象,白血球劇降及免疫失調等是重要癥結所在。據統計約20%確診病人,引發嚴重病症,其中約5-8%病人須住加護病房(ICU),其餘80%確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於5-14天後就自然康復,由此我們深深覺悟到從個人情緒、免疫及保健確實作好,達到健康和樂,免疫力強時,就不必為了等不到新冠疫苗而擔憂煩惱,反而降低免疫力。呼籲重視個人健康管理才是長久防疫策略,因此,我們大家一起來作健康防疫四重奏,永續防疫不擔憂。
-
2021-08-04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新冠確診重症比例高3倍 醫揭背後原因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7月27日確診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達787人,截至7月5日公佈前百例死亡個案分析,平均73.2歲,其中95%有慢性病史,其中高血壓有49位、比例最高,其次是糖尿病有36位,同時有高血壓、糖尿病者有13位,高血脂則有6位。醫師提醒,以統計數據看來,年齡、三高慢性病史是致死率較高主因,建議除了控制血糖外,應完整接種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發生。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美國CDC今年3月官網公告,表示患有1型或2型糖尿病者,更有可能染上新冠肺炎重症。國外也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感染新冠肺炎後,住院或重症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年齡較大、糖化血紅素高、有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病史、肥胖等風險因素,會使糖尿病患者有更高染疫重症風險。洪建德解釋,因生病會讓血糖動員,身體會將儲存的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提提供能量來對抗疾病,但身體卻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對應,因此血糖便會升高,此時糖尿病會難控制,更容易出現嚴重血糖高低震盪,也可能導致糖尿病酮酸中毒或高滲透壓高血糖(HHS)狀態。有研究顯示,高糖化血紅素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因此將血糖控制在健康範圍內很重要。兒童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症狀通常較輕微,兒童糖尿病患與所有糖尿病患者一樣,病毒會使糖尿病更難控制,而且仍有患酮酸血症的風險,因此要做好防護措施、勤洗手。倘懷孕並患有糖尿病,感染病毒的風險不會更高,但一旦感染了病毒,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可能更大,控制糖尿病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洪建德說,研究數據表示完整接種完疫苗的糖尿病患,重症及死亡率都有明顯下降,也沒有證據顯示,疫苗對於糖尿病患服用的胰島素或其他藥物會發生相互作用。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腫脹和發紅,其他常見的是寒顫、疲倦和頭痛。大多數這些副作用是輕微的,若有嚴重反應,可以適度藥物或休息緩解不適。洪建德提醒,糖尿病患在疫情期間仍應積極控制血糖,把血糖治療到安全範圍內,接種疫苗可降低重症及死亡的機率,符合接種資格時儘早施打,若有疑慮可找醫師評估。
-
2021-08-01 癌症.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攝護腺位在膀胱出口處、是男性特有器官,隨年紀變長、荷爾蒙日積月累刺激,會逐漸肥大,造成許多長者排尿困擾,甚至癌變,是許多大齡男性煩惱的「長壽病」。前期治癒率高,50歲以上男性務必定期篩檢。台灣攝護腺癌人數漸增,發現常是晚期。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表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多達三成患者發現時已是第四期,甚至有遠端轉移,死亡率也上升到癌症十大死因第五名。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董聖雍表示,攝護腺癌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但因醫療進步、健康意識抬頭及健檢普及,死亡率逐年趨緩,五年存活率可達七成。尤其前期治癒率通常不錯,但因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泌尿問題常羞於開口,爸爸常跑廁所,家人應多注意。「泌尿問題,男性常不好意思開口,家人要多留意。」董聖雍表示,50歲以上男性過半數攝護腺肥大,70至80歲更超過八成,常有的症狀包括:尿速變慢、斷斷續續、需用力解尿、尿不乾淨、尿不出來、頻尿、尿急憋不住、尿失禁或夜尿等,即使無癌變,對生活品質、身心健康都大有影響。年過50的男性,攝護腺多少都會增大,而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初期症狀相似,都常見排尿問題,癌症患者常以為是自然老化現象,因而延誤治療。有些患者因肛門指診、超音波及攝護腺癌指數(PSA)篩檢發現,可及早治療;等到患者因骨頭疼痛、骨科發現異常轉介,多半已是晚期轉移。謝昆霖建議有長期發炎問題,尤其有家族史的人,要每半年定期檢查。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超過六成患者65歲以上。董聖雍說,目前多數專家認為50歲以後可定期作攝護腺癌篩檢,有家族病史可提早到45歲,且如出現「下泌尿道症狀」,更應及早就醫完整檢查。基因、不良飲食、代謝疾病,都是攝護腺癌相關因素。關於攝護腺癌的成因,研究顯示除了基因,感染、飲食等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發炎反應,氧化壓力上升、致癌物質累積而造成癌變。董聖雍說,黃種人盛行率雖較白人或非裔低,但西式飲食盛行,發生率也逐年提高。他提醒,紅肉、高脂肪食物對攝護腺不利,建議適度食用;高溫烹調、油炸也會增加罹癌機率;充分攝取蔬果類食物可降低癌症發生率。董聖雍表示,把糖尿病、肥胖等新陳代謝疾病控制好,也能降低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抽菸則會顯著提升風險、惡化更快且更易復發。有研究指出,適量紅酒有保護效果,比滴酒不沾者攝護腺癌發生率低,可能和紅酒含多酚能抗氧化有關,不過過量則無好處。另外,性行為與結紮手術不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定期射精可幫助攝護腺液排空,甚至有減少罹癌的效果;但淋病、菜花等性傳染病因常造成發炎,會增加罹癌機率,醫師提醒安全性行為非常重要。男性若因更年期荷爾蒙低下,補充荷爾蒙並不會增加攝護腺癌機率;不過如長期輪班作息不正常,或是長期暴露重金屬鎘、殺蟲劑環境,也可能使罹癌機率上升。大量蔬果的地中海飲食,可減少癌變機率。如何預防攝護腺疾病?均衡飲食、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減重、減少暴露致癌物是不二法門。董聖雍說,近年流行的地中海飲食,大量蔬菜水果、橄欖油等植物性油脂、均衡五穀雜糧、魚肉家禽、並少量紅肉紅酒,因具抗發炎、抗氧化效果,可作為參考。而番茄的茄紅素、綠茶的兒茶素、大豆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能有抑癌功能,綠花椰菜、石榴具有抗氧化能力,雖未經大規模實驗證實,仍可當作健康食品補充。適量日曬補充維生素D,也可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目前並無任何單一藥物證實能預防攝護腺癌,醫界認為還是要從飲食或生活習慣調整,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減少攝護腺疾病造成的傷害,讓「長壽病」不再是男性長者的夢魘。
-
2021-07-25 名人.林靜芸
早上運動較好?研究:晚上運動改善高血脂更有效
最近因三級警戒不准聚餐,讓我想念起參加過的晚宴。晚宴是很吸晴的活動,可以展示服裝、認識朋友、享受美食,還能品嘗美酒。很多成功企業家在商場上的人脈,都是來自晚宴的累積。但對賓客來說,有些晚宴是可怕的:太晚開始或太晚結束;菜色太豐盛或是太貧乏;應邀致詞的人講太長;或是被安排在陌生而且無言的桌次。廖董被公認是最佳晚宴主人,他把請客吃飯當成頭等正事。賓客會被提醒應提前五分鐘抵達,晚餐六點半準時開始,菜色、酒單和服務俱屬上乘。每次的晚宴都有主題,我參加過的有介紹河洛語的美麗、歌劇講解等等。由於講者就在同桌共餐,大家都會專注聆聽,還能提問討論。晚宴在八點結束主題,之後半個鐘頭是連誼,到了八點半菜全上完,只剩甜點。廖董會與每個賓客道別,理由是他住天母,必須走路回家,要提早離席。現場賓客有的人隔天有事,就也早走,有的意猶未盡,留下來續杯,這種行程安排對每個人來說都很輕鬆。廖董生意作很大,自己有車有司機,我之前想不懂他為什麼不讓司機加班載他回家。我認識廖董超過十年,他是位美食家,身材卻維持得很年輕,經常穿Polo衫,配窄褲管的低腰褲。體力也很好,逢連續假期常爬山,挑戰百岳。最近我讀一篇文章,提到油膩食物造成的肥胖、高血脂等新陳代謝問題,並比較早上運動與晚上運動的效益。其中提到,晚上運動對於降低血脂肪、控制第二型糖尿病,還有縮小腹比較有效。讀及此處,我才突然領悟廖董晚宴的巧妙之處。廖董既能和朋友一起享受美食,還以聽演講來控制食量,又以準時結束不吃甜點,保證自己不過量,最後以走路回家來消耗熱量,也難怪他總能保持身材。這幾年運動盛行,大家都知道早上運動有助晚上好眠;而晚上運動反因情緒高亢,妨礙入睡。但是最新的研究指出,高強度的訓練除外,晚上的運動其實可以幫助深層睡眠。喜歡吃油膩食物的人,如果有高血脂的問題,晚上的運動可能比早上有效。今年五月澳洲基督大學在糖尿病期刊發表實驗報告,讓受試者吃高脂飲食五天之後,再檢驗其血脂肪及心血管健康。之後分成三組,繼續高脂飲食,但是第一組每天早上六點半運動,第二組每天晚上六點半運動,第三組不運動。五天之後再驗指數。結果發現早上運動組與不動組一樣血脂沒有下降,而晚上運動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甚至血糖曲線、心血管健康度都改善了。我們的身體有個時鐘,除了讓我們出國旅行產生「時差」,其實飢餓感、肌力、嗜睡度,甚至細胞再生等等,都與生理時鐘有關。生理時鐘自有校正機制,出國的時差如果依照當地時間生活(日照、進食、睡眠)就比較快調整。至於晚上運動可能因晚上血糖較穩定,肌力較強,體溫較高等等因素,改善新陳代謝疾病的效果較好。指導這項研究的挪威專家認為,無論何時運動都能增強體力,不是說早上運動不好,但是晚上運動可以逆轉高脂食物的不良代謝,對於愛吃油膩大餐的人是較好的選擇。
-
2021-07-22 養生.聰明飲食
降膽固醇怎麼吃?常吃麵包、炸雞腿便當要當心!醫曝「最佳飲食法」
54歲女士,在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 mg/dl(正常110-200 mg/dl)。初診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231mg/dl(正常<130 mg/dl),三個月回診再驗為222mg/dl,詳細詢問飲食習慣發現,沒有吃蛋黃,也不敢吃海產,常常吃的是外食麵類、麵包吐司類、餅乾蛋糕類,也常吃燒餅油條類。高膽固醇血症 不只遺傳家族疾病常見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近來門診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天都可以見半數以上已達到用藥標準,三個月飲食治療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固醇降不下來,尤其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00mg/dl,這類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過去只有遺傳家族疾病的人才見到,現在占門診15%以上了。不規則用藥 恐致膽固醇降不下膽固醇降不下來是藥無效?洪建德說,吃藥理論上不會失敗,都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成,但到處看病,加上不規則用藥,自然會覺得沒改善。以訛傳訛的網路社團內,過度強調藥物傷肝,患者聽說,或患者瀏覽誤以為吃藥副作用太大,而自己調整,所以藥物治療也失敗,等於沒有保護。反式脂肪油脂 造成膽固醇上升主因洪建德進一步說明,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因素雖為「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膽固醇」三大類,但是後者力道很小。審視實證醫學、實證食品科學與調理學,開始追蹤患者注意烹調與加工用油,使用的反式脂肪油脂多才是上升膽固醇血症的主因,有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好;201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就修正過去醫界與營養界的衛教,主張注意反式脂肪酸才是防治重點。多數人早餐手拿者麵包,或不能、不願自己做菜,中午公司團體叫炸雞腿便當、炸排骨便當,這些人血清膽固醇有變高趨勢。店家使用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雞腿與排骨,顧客自然吃進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當然血清膽膽固醇就高。多數重症膽固醇血症不僅食物治療無效,甚至越治越高,就是禁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海產,蛋黃,五花肉等,但是放過含反式脂肪酸的酥油、乳瑪琳等,當然食療失敗。外食用水過濾 減少油脂攝取洪建德提到,現代人喜歡吃高溫油炸物的焦香味與酥脆的口感,只衛教油炸物要減少效果有限,除了官方已逐步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外,也要找到安全的油炸替代油脂,自己煮最理想,但最不容易做到。自己開伙時,一般料理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例如初榨橄欖油,但要避免高溫烹調,因為高溫會酸化的限制。油炸食物可考慮用豬油來中溫油炸,一週一次以下,還不至於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高攝食;早餐與點心避免反式脂肪如酥油、乳瑪琳製品的攝取。需外食者,則可考慮用一杯水洗掉外食過油,也有減少部分油脂,禮儀上看來雖不雅,更改變了料理的味道,但是有部分效果;料理的種類上儘量避免選擇油炸、勾芡的食物,以減少油脂攝取量。高膽固醇血症無症狀 調整飲食為首要最後,洪建德強調,高膽固醇血症無症狀,多數人看了醫師診斷,不痛不癢,或吃了半年藥,沒有再高就不去管它,等到幾年後,併發心肌梗塞之時,一切已經晚了,此為三級預防;健檢早期發現高膽固醇血症,並立即治療是二級預防。最重要的是,平時儘量在家烹調,外食時挑選適合的食物種類並調整食用方式,才能預防高膽固醇血症上身,為一級預防;而唯有一級預防,才能避免高膽固醇血症可能的嚴重併發症。延伸閱讀: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身體無不適,就醫發現高血脂? 醫曝「1吃飯習慣」害肥油狂囤 
-
2021-07-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炎炎夏日沒吹冷氣無法度日? 當心「空調病」不請自來
炎炎夏日迎高溫,酷暑如何過安穩?不少人戲稱夏天裡都靠空調來續命,不過享受涼爽的你可得當心「空調病」!什麼是空調病?在醫學上,空調病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由於空調使用不當而引起的各類人體不適症狀。這些症狀表現在神經系統方面,即為頭暈、頭痛、乏力、嗜睡等;表現在消化系統方面,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表現在免疫系統方面,則是鼻塞、流鼻涕、喉嚨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可以說,凡是由空調引起的相關疾病,都能被稱為「空調病」。引發空調病的原因引發空調病的原因有很多,且有可能為綜合原因。當人長期處於相對低溫的環境時,人體毛孔關閉,導致體內的汗液無法及時排出,擾亂新陳代謝,有損身體健康;當人從室外的高溫環境突然進入空調環境時,溫度的驟降會引起人體內的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從而引發空調病的各類症狀。此外,自然環境空氣中富含負離子,負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有促進作用,而在冷氣房中,由於空間密閉、空氣不流通,負離子空氣的含量極低,這也是為何長期待在空調間會覺得頭昏腦脹的原因。如何判斷是空調病還是感冒?那麼,當我們出現相關不適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時,要如何鑑別是空調病還是真的感冒了呢?可以用以下方式進行自測:一是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在溫度稍低的早晨或傍晚離開冷氣房,去戶外適當活動,若症狀減輕,即可確定為空調病。二是調高空調溫度設定,或關閉空調、開窗通風,症狀減輕,也可確定為空調病。若採取了以上方法並不能緩解不適症狀,則需要及早就醫。若患上空調病,大部分患者可通過脫離空調環境的方式自行緩解,恢復正常。而對於空調病來說,防大於治,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日常預防來遠離空調病。如何防治空調病?1.合理設置冷氣房室內溫度要合理設置冷氣房內溫度,不要過低,還有,從室外回來的時候別急著打開空調,讓身體機能有所平穩後再打開空調,空調溫度最好保證在26℃左右,既環保又舒適。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需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儘量在開空調前打開門窗進行室內外空氣的流通,保證室內的新鮮空氣存量比較多。同時,在空調環境內待上1-3個小時後就繼續簡短的休息,到非空調區域進行休息,能保證人體機能能夠更好地得到新鮮的空氣。3.定時更換空調的過濾網和清洗空調換氣部位空氣的不流通,有些細菌就會殘留在空調的過濾網上,這些細菌通過風流的轉換就會在封閉的空間裡留存,這樣容易導致皮膚疾病或者是一些病毒型的症狀,要定期更換過濾網,還有以後在開空調前先進行房間內的通風,空調打開後,在屋裡適當放些水或者是加濕的設備。4.在冷氣房注意衣服的增減,減少冷飲的飲用肚臍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在有空調的場所容易受冷熱的刺激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在空調屋子裡要注意衣服的增減,尤其是在肚臍部分加上一些「防衛」。同時要減少冷飲的食用。多喝些溫水或者是用生薑熬些湯水進行服用,能有利於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 5.注意保濕,多喝溫水多吃蔬菜水果待在冷氣房裡皮膚容易乾燥,要每天更換一盆清水或者是添置加濕器,對於容易長痘痘的皮膚膚質,最好是每天都注意臉部的清潔和保濕,同時輔助一些乳液或者是面霜。同時要多喝溫水,多吃蔬菜水果,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入,保證身體的免疫力。6.冷氣房裡多活動,搓手搓腳調養身體長期在冷氣房,會出現手腳冰涼,打寒戰,全身起雞皮疙瘩等等,就是發寒的症狀,或者是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比較緩慢,容易有手腳麻木等等症狀。所以冷氣房裡不宜久坐,應該隔一個小時或者2個小時,就起來走動,動動胳膊,動動脖子,能有利於身體血液的循環,同時也可以不斷地搓手搓腳,先對搓手背50次,再對搓手掌50次,每天早晚各搓一次,可以促進大腦與全身的興奮樞紐。7.加強戶外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在冷氣房裡待久了,肩膀和腰背易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襲,就容易造成腰肩腿疼,渾身酸軟,尤其是老年人的肩周炎、關節炎等等都容易出現反覆。在室內,要經常動動胳膊,走動,也可燒制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裡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同時要在氣溫較低的時候比如傍晚或者晚上,多到戶外走動或者加強體育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通常來說空調病的症狀並不十分嚴重,但若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操作不當,也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如部分人群喜歡將空調風對臉直吹,有可能導致面神經麻痺(即面癱);而對於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群,由於血管脆化、彈性減弱、調節能力差,當空調風對身體直吹後,很容易導致腦卒中等嚴重後果。因此,特殊人群在使用空調時更要重視空調病的防治。(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7-2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居家上班男人忙工作不舉 中醫建議日常飲食多攝取這9種食材,面對老婆硬起來!
疫情來襲,許多人都改為居家上班,沒想到在家時間變長,男人除了忙工作,還得滿足另一半想要的需求。小張去年新婚,為了存錢買房,經常加班衝業績,3級警戒期間宅在家,老婆多次暗示要他「補交作業」但他就是舉不起來,只好跟老婆坦白力不從心。後來小張在老婆陪同下接受中醫調理,1周後症狀明顯改善,重新在老婆面前硬起來。收治小張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就是俗稱的不舉或陽痿,指在有性慾要求時,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陰莖無法進入女性的陰道。然而許多男性因羞於啟齒,不願意就醫尋求幫助,結果往往不是拖到病況惡化,就是釀成夫妻失和,只要及早接受專業治療,這些遺憾皆可避免。針對陽萎不舉,西醫認為病因多來自縱慾過度、手淫過度、性荷爾蒙不足,或糖尿病、酒精中毒、吸菸過量、過服安眠藥、營養失調、生殖器變型等等都會造成。近年來許多研究更指出,有40%至85%的人由於精神因素,日常生活過於緊張、恐慌、極度興奮等,引發精神性陽萎。西醫治療陽萎不舉,大部分是不管病因,以補充荷爾蒙為原則。雖然效果立即,但只能逞一時之勇,只治標不治本,無法達到根本治療的效果。相較之下,中醫治療陽萎症首重查明病因,然後辯證論治,以達到對症下藥。楊永榮醫師舉例說,血虛引起陽萎就要用補血、活血的藥方以增加陰莖動脈的血液的流通量。氣虛腎陽虛損引起陽萎就要以補氣壯陽補腎法,使陰莖可以達到充血功能。濕熱下注引起陽萎就需要先以清熱除濕法,疏通陰莖內海綿體內之濕氣,然後再養精益腎。另外,血瘀或外傷引起陽萎要以排除瘀血,促進新陳代謝,使陰莖海棉體內的血流暢通。至於肝氣鬱結引起之陽萎以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通氣行血,使全身血流可以順利流向陰莖海棉體。楊永榮醫師指出,中醫治療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標治本,安全性高,又能調理身體。按照不同原因引起病源,採用不同藥物治療,更可以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一般陽萎患者接受中醫調理,1周後就能感覺明顯改善,搭配飲食均衡,作息規律,鍛鍊體能,效果更佳。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想要維持良好性能力與腎有關。男性不妨在日常飲食多攝取大蒜、花椒、羊肉、韭菜、腰果、牡蠣、枸杞子、海魚、黑豆等食材,為保養性能力超前部屬,自然可長久享受美滿性生活。★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20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腎上腺異常增生,也會讓血壓失控?
現職: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科主任專長:糖尿病、肥胖症、骨鬆、甲狀腺疾病明明年紀輕輕,血壓卻高得驚人,有時還會合併有低血鉀的情況,常常會覺得疲倦、肌肉無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一位40多歲的女性,血壓常常高到170/110mmHg,鉀離子又低到只有2.8、2.9mEq/L,比正常值3.5mEq/L低很多。主訴除了血壓高、四肢無力外,也常莫名焦慮,尿也會比較多,常常要跑廁所。經過一連串的複雜檢查,才確診是單側腎上腺腫瘤引起的皮質醛酮高血壓,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後,很快出院。目前血壓維持在理想的範圍內。僅需定期回診追蹤。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科主任歐弘毅醫師說,「三角形的腎上腺,位於腎臟的上方,兩側腎臟都有,腎上腺會用膽固醇當原料,製造多種荷爾蒙,包括醛固酮、類固醇等等,會影響腎臟對血壓的調控跟電解質的平衡。當腎上腺有腫瘤或過度增生,同時合併分泌過多的醛固酮時,有時會出現很難處理的頑固性高血壓,有時會合併有低血鉀(但也有人的血鉀數值正常),有時也會出現焦慮、恐慌等等精神狀況。皮質醛酮高血壓是目前公認最常見的續發性高血壓。如果沒有好好治療,中風、心衰竭的風險會比一般高血壓還高。」如果高血壓同時有低血鉀或合併有腎上腺腫瘤,或是高血壓用了好幾種藥物,還是很難處理,就要高度懷疑跟醛固酮有關。事實上,這類皮質醛酮高血壓診斷的標準很清楚,但因每個實驗室的標準不一,再加上確診的過程非常複雜,吃力不討好,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要靠學術熱情來迅速確診也不是這麼容易。有很多病人並不知道自己就是皮質醛酮高血壓的病友。歐主任強調,「臨床上看到皮質醛酮高血壓,屬於腎上腺增生比較多,約占2/3,單側腫瘤占1/3。一般建議若是單側腫瘤,可以慎重考慮開刀。若是雙側的增生,則建議服用皮質醛酮受體拮抗劑來控制病情。但也由於皮質醛酮高血壓,並不太會看到立即的急性危害,有很大比例的患者不想開刀,會寧可吃藥控制。但不管是動手術或規則服藥,只要及早治療,都能讓疾病的風險降低。若是太晚診斷,血管硬化已經發生,就算積極開完刀,還是有可能有高血壓,還是需要服用高血壓藥物來讓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理想的數值。」#div-gpt-ad-1503996040247-0,.inline-ad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1-07-17 養生.聰明飲食
防疫期間宅在家 飲食失衡+少運動,導致血糖飆! 醫師教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人的生活習慣改變,尤其居家防疫期間,不少宅在家的糖尿病患者,因飲食失衡、缺乏運動及活動,導致血糖失控。一名50多歲男性糖尿病患者,過去血糖都穩定控制,最近驗血卻發現空腹血糖值上升到170mg/dl、糖化血色素7.5%。由於三級警戒居家防疫,他減少外出、運動量少,飲食不正常,少吃蔬菜,吃很多澱粉類肉類食物,也因焦慮無聊常吃零食,以致血糖飆升。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居家防疫的糖尿病患者,想控制好血糖,應維持穩定的作息、控管飲食、增加運動量。尤其應避免多量少餐,少餐易因飢餓導致一次攝取大量食物,易引起餐後血糖飆高。三餐飲食維持均衡,何一成說,每餐澱粉類不超過1個飯碗量,適量肉類,葉菜類半碗可減緩糖分吸收。水果含有維生素C等營養素,例如番茄、芭樂、橘子等,一天可吃3次,每次不超過一顆橘子的大小。在家中要增加活動量,可多做家事多活動,例如澆花、烹飪、打掃等;或是簡單的居家運動,善用健身App、影片在家運動。何一成提醒,每坐30分鐘就起身站立、走動或做5分鐘伸展操,提高每天的肌肉活動量,可增加胰島素對細胞的作用,改善血糖的新陳代謝。何一成指出,睡太少、睡不好,瘦素會失調,壓力性荷爾蒙增多,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白天容易累、不想動、食欲上升,建議每天睡眠應7至8小時較佳。
-
2021-07-1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吃鈣片、喝大骨湯助骨折復原?骨折怎麼吃才對?醫教飲食正確觀念
骨折除了遵照醫囑治療、復健,究竟恢復期怎麼吃、吃什麼才對?其實,骨折後不僅需要補鈣,磷、鎂與膠原蛋白等也是構成骨骼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保持均衡飲食是幫助骨頭癒合的關鍵。不過,許多人有骨折後不能吃香蕉、鴨肉、糯米等食物,還有要多吃珍珠粉、鈣片、大骨湯等食補幫助復原等迷思,這些說法可信嗎? 骨折恢復期飲食迷思 補充營養品應諮詢醫師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李佳龍醫師說明,香蕉營養豐富,對骨折病患是很好的食物,有些人擔心豐富的鉀離子會造成高血鉀,其實,只要是腎功能正常,食用適量並不會造成高血鉀或引發抽筋。鴨肉富含蛋白質、鐵質、維生素等營養素,仍可正常攝取。 不過,並非任何食物都能放心吃,尤其術後臥床期或行動受限期間,建議暫停食用易脹氣的牛奶、產氣性食物或糯米等難消化食物,避免造成不適,待恢復穩定後,即可繼續食用。 此外,恢復期間,老一輩民眾喜歡用大骨湯補骨,熬煮時,釋放到湯中的鈣質有限,建議以牛奶、黑芝麻等天然食材補充。食藥署提醒,食用營養補充品前,應先諮詢醫師,特別是鈣片,攝取過量可能造成高血鈣、便秘、結石等副作用。 6大類食材助復原 避免3大地雷 李佳龍醫師建議,最好的是6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例如喝牛奶可補充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提供骨折癒合材料;五穀雜糧類含有各種維生素,能維持身體良好吸收與代謝;豆魚蛋肉類可補充蛋白質,提供人體製造膠原蛋白的原料;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柳丁等,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骨痂生成;而堅果類含有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沉積,促進成骨作用。 李佳龍醫師提醒,過量的咖啡因、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抽菸或二手菸也會影響骨折癒合,應盡量避免。此外,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者,應諮詢醫師,或透過曬太陽、攝取鮭魚及黑木耳等食材補充。 正確固定與復健 避免激烈活動 李佳龍醫師表示,保持飲食均衡,幫助骨折癒合,良好的固定與復健也相當重要,骨折傷處通常會以石膏、植入骨釘、骨板等方式固定,只要妥善固定,後續復原會更順利,而正確復健能提升肌肉力量與關節活動,促進骨頭癒合。 尤其骨折後1至2年,看似癒合的骨頭仍處在重塑的新陳代謝期,骨頭強度可能尚未恢復如受傷前,可以嘗試溫和運動,有助提升癒後的骨頭強度,盡量避免激烈活動。 《延伸閱讀》 .手指吃蘿蔔乾是什麼?手指挫傷勿搓揉!醫教PRICE自救 .【名家專欄】喝牛奶能防骨折?一次看懂乳製品7大迷思!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7-10 養生.運動天地
增肌甩痠痛 熟齡族抗疫必學
居家防疫,對於習慣戶外運動者而言,已經建立的日常模式一旦中斷後,身體新陳代謝可能改變,反應也變得比較遲緩。對於熟齡族來說,居家防疫如何鍛鍊肌力?物理治療師鄭宇劭示範5招動作,增加四肢肌力、舒緩腰痠背痛,在家抗「疫」必學。首先找一張穩固的椅子,高度適中、沒有把手,避免在運動過程中重心不穩跌倒或滾下。若過程中有刺痛或指尖發麻,應諮詢醫師或復健師,避免運動傷害。第一招:脊椎透過手部動作,一點一點鬆掉全身脊椎。首先將雙手靠在身體兩側,吐氣時雙手往前延伸,大拇指往下轉,手掌順勢往外側翻,會微微感受到背部脊椎被拉開。吸氣時把手返回到身體兩側,感覺身體前側肌群跟胸口被延展開來,這套動作反覆做5次。第二招:下肢主要伸展腿部後側、臀部跟臀部深處的梨狀肌。首先把左腳腳踝放在右腳膝蓋正上方,骨盆不要歪斜,吐氣時身體往前延伸,再吸氣回正。腰部打直以免伸展效果打折。接著另一隻腳換邊進行。第三招:手臂以手臂動作伸展背部。手臂朝前,吐氣時雙手往上延伸,手掌朝外、胸口打開,吸氣時雙手回到原來位置。過程中勿晃動腰、臀,保持身體平穩度。第四招:深蹲強化下半身肌肉。雙腳腳尖相對向前,腳尖稍微向外10-30度,雙手握置於身體前方,身體維持重心自然下蹲。過程中保持膝蓋跟腳尖的方向,臀部不要往前傾,也避免上半身過度向前傾斜。第五招:分腿蹲鍛鍊臀部及下半身肌肉。雙腳維持自然站姿及寬度,雙手插腰;左膝慢慢跪地、右腳向前踩。右腳小腿垂直地面、左腳大腿與身體成一直線,維持重心自然站起,回到起始姿勢接著換腳,左右交換10次。
-
2021-07-10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 骨科醫師教你正確飲食方法
不小心骨折了,這時候除了正確的固定、儘早的復位與適當的復健之外,到底骨折後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對?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肯定地說:「骨折病患的飲食,最好的原則就是『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事實上,骨折後不只要補鈣!李醫師強調「骨骼的組成分除了鈣質,還有磷、鎂與膠原蛋白等,均衡的飲食才能夠攝取到骨折癒合過程所需要各種營養素。」例如:喝牛奶可同時補充豐富的鈣質與蛋白質,提供骨折癒合材料;五穀雜糧類含有各種維生素,能維持身體良好的吸收與代謝;豆魚蛋肉可補充蛋白質,更提供人體製造膠原蛋白的材料;蔬菜、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柳丁等,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促進骨痂生成;而堅果類含有維生素K,能幫助鈣質沉積,促進成骨作用。除此之外,過量的咖啡因、碳酸飲料會影響鈣質吸收,抽菸或二手菸中的尼古丁也會影響骨折癒合,應儘量避免。此外,有些人為幫助鈣質吸收會額外補充維生素D膠囊錠狀食品,對此食藥署建議民眾可先諮詢醫師有無必要,或者是透過曬太陽、攝取鮭魚及黑木耳等食品來補充。 骨折恢復期,正確固定與復健李醫師表示,幫助骨折癒合,良好的固定與復健也很重要!骨折傷處通常會以石膏、植入骨釘、骨板等方式固定,只要固定得好,後續的復原會更順利;而正確的復健能提升肌肉力量與關節活動,並促進骨頭的癒合。通常骨折後的1-2年,看似癒合的骨頭仍處於重塑的新陳代謝期,此時骨頭強度可能尚未恢復如受傷前,應該避免劇烈活動,但適當溫和的運動,則有助於提升癒後的骨頭強度。食藥署提醒民眾:如發生骨折等外傷情況,應尋求正當的醫療管道治療與復健,莫聽信偏方、民俗療法或食用來路不明的補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別忘了,均衡飲食與正確的固定、復健,才是骨折後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7-04 名人.林頌凱
林頌凱/身體疼痛,冰敷好還是熱敷好?
「身體疼痛時,到底是冰敷好,還是熱敷好?」這是大部分朋友在面對痠痛時最常想到的問題。也有很多人知道,「急性疼痛時要冰敷、慢性疼痛要熱敷」這個大原則,但什麼是急性疼痛、什麼是慢性疼痛呢?從表1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原來冰敷和熱敷都可以緩解疼痛。冰敷常用於急性疼痛,主要藉由低溫讓皮膚與皮下血管收縮,減少局部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達到降低發炎反應的效果。冰敷同時可以降低血管通透能力,對於止血和消腫有很好的效果。相對的,熱敷主要運用在慢性疼痛,主要藉較高的溫度讓血管放鬆,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讓發炎物質迅速被排除,提升組織自癒力。此外,熱敷也可以降低肌肉痙攣和關節僵硬,協助身體變軟,達到舒緩疼痛與放鬆情緒的效果。藉由表2,則可以看到身體各種疼痛時,到底可以冰敷或熱敷。冰敷與熱敷最怕造成皮膚傷害,也就是凍傷或燙傷。冰熱敷的時間最好都不要超過20分鐘。身體脂肪較少的部位,像是腳踝、膝蓋、手肘、肩膀,冰熱敷的時間還要再縮短,而且間隔5分鐘或是太冰太燙時就要翻起來檢視皮膚顏色或水泡。即使是脂肪較多的部位,像大腿或臀部,也不要敷超過20分鐘。老年人的皮膚比較薄,或是有些感覺神經遲鈍的人(例如糖尿病、中風的患者),末梢血液循環異常的人,不管是冰敷與熱敷時應特別小心謹慎。如果身體有開放性傷口,或皮膚對溫度敏感的人,就應該避免使用冰敷或熱敷。更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睡覺時冰熱敷,睡著了就沒有警覺性,睡醒後往往就是嚴重的凍傷或燙傷。再更簡單的原則:疼痛部位如果有明顯的紅腫熱痛,或者有明確的急性運動傷害,只要沒有傷口,不要懷疑,就是冰敷!而當疼痛或受傷部位已經不再腫脹,或是皮膚已經沒有紅紅熱熱的觸感時,我們就可以開始熱敷了。冰敷熱敷的時機是以身體的實際狀況為主,不需要拘泥在幾個小時前要冰敷,幾個小時後才可以熱敷。如果還是不能確定疼痛的急慢性,或是害怕混淆,別擔心,只要沒傷口,你就可以先冰敷。作者個人網站請見:https://dr53-lin.com。
-
2021-07-03 養生.聰明飲食
少了反式脂肪就可以放心吃? 專家提醒飽和脂肪才恐怖
為避免國人攝取人工反式脂肪,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自107年7月1日起禁止廠商將「不完全氫化油」添加於食品中。此規定上路剛滿3年,董氏基金會為了解市售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分布情形,110年5至6月於賣場、超市、連鎖速食店、夜市攤商等處抽檢14件含高油脂類食品(排除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食品),商請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協助檢驗。結果發現,食藥署「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正向且落實,已促使業者降低了食品中所含反式脂肪的含量,本次抽驗產品每100公克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皆<1公克,且包裝食品的標示與檢驗結果亦相符,民眾目前應可不必擔心攝取到過量的反式脂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人工反式脂肪有3種來源:(1)油脂精製過程中產生、(2)高溫油炸、(3)不完全氫化油及其相關製品。不完全氫化油具有成本較低、延長產品保存期限、耐高溫、較不易酸敗、性質更穩定、便於塗抹等特性;雖然現有食品中不會有額外添加的人工反式脂肪,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飽和脂肪。許惠玉進一步提醒,許多研究均指出,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和心血管疾病正相關;當飽和脂肪攝取量占總熱量的比例每增加1%,即可預期血膽固醇濃度增加2.7mg/dL;飽和脂肪對血膽固醇的影響遠高於食物本身所含的膽固醇。若飲食中含高飽和脂肪,易引起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組織受到損傷,形成動脈粥狀斑或動脈粥狀瘤,長期下來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高血壓、周邊血管疾病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飽和脂肪攝取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0%,以每日2,000大卡舉例,不得超過22克。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強調,雖然避開了人工反式脂肪,以為就可以放心大吃油炸品、烘焙製品(麵包糕餅)、零食點心等,還是會落入飽和脂肪的陷阱。為了避免新陳代謝症候群、高血脂、血膽固醇過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還是要遠離飽和脂肪。董氏基金會提出 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的小撇步1.以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葵花油、大豆沙拉油等植物油為主要烹調用油,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椰子油、奶油、人造奶油、牛油、豬油等)。2.攝取蛋白質時,少紅肉(豬牛羊),優先選擇黃豆及其製品、黑豆、毛豆、白肉(雞肉、魚肉)等。3.購買包裝食品時可閱讀營養標示,挑選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的品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7-03 養生.運動天地
所有女人都要學!48歲鄭秀文大吃肉,4招練出川字腹肌
長期居家防疫,體重直線上升嗎?快來看看勵志的案例,48歲女星鄭秀文日前在微博曝光,在家中還勤奮做運動,大秀出好身材,甚至還有川字腹肌,讓人看了好羨慕?而鄭秀文練出好身材,不是靠挨餓、少吃,反而她還會大口吃肉,但為什麼能有這麼好的身材呢?原來她有4招,練出完美的體態。一、高強度有氧運動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新陳代謝也會跟著變慢,所以維持體內的新陳代謝很重要,鄭秀文在家就會做高強度的有氧運動tabata,一次就做一小時,tabata透過動作與頻率,讓身體活動起來,加強有氧訓練,而且能鍛鍊核心肌群,讓身體內加速循環,避免堆積。二、吃青菜,也要吃肉鄭秀文維持身材的方式,不是靠挨餓,而是攝取對的食物,她就曾分享,自己健身減肥不會只有吃青菜與水果,反而更重視肉類的攝取,她還會自已燉牛肉、煮叉燒,讓自己大口吃肉,補充蛋白質,讓身體狀況更好。三、減少攝取澱粉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減少澱粉的攝取很重要,鄭秀文就分享過自己的食譜,會將切碎的花椰菜,當成飯,來做成炒飯,一樣能滿足味蕾,但卻不會攝取過多的澱粉。四、每天喝溫水或熱水不管在家或外出工作,鄭秀文都很堅持要大量攝取水分,且會以溫水與熱水為主,水能加快身體新陳代謝,而女生多喝熱水或溫水,則能必免冰涼的水刺激到身體。
-
2021-06-27 養生.聰明飲食
放室溫保存才好?研究教你攝取西瓜營養最佳吃法
說到夏季消暑水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西瓜,飽含水分的果實最能解身體的渴。除了消暑補水,西瓜的營養成分也能帶給身體眾多好處。● 幫身體補充水分西瓜的英文叫watermelon,以water命名,就知道它是飽含水分的水果。一杯(約240ml)西瓜含有5盎司(約147ml)的水分。夏天容易脫水,攝取足夠的水分相當重要,有助血液循環、皮膚健康和消化道順暢。此外,還有助調節體溫與新陳代謝。● 卡路里很低,營養素很多西瓜的卡路里和含糖量,比你想像的低。一杯西瓜有11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5大卡熱量,其中9克是天然糖分。含有維生素A、C,支持免疫系統和皮膚健康,還有少量的鉀、鎂、維生素B和抗氧化劑。● 有助降血壓、改善血液循環L-瓜氨酸(L-citrulline)是西瓜中的一種天然物質,已被證實可幫助血管放鬆而降低血壓,西瓜皮白色的部分含量尤其多。L-瓜氨酸對血液循環的影響,也被視為大自然中的威而鋼(透過增加陰莖中的血流量,緩解勃起功能障礙)。● 減少肌肉痠痛在一項研究中,與喝安慰劑飲料的運動員相比,在運動前一小時喝16盎司(約470ml)西瓜汁的運動員,痠痛減輕、心率恢復更快。另一項針對男性跑者的研究發現,與喝安慰劑飲料的人相比,在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前兩小時喝了16盎司富含L-瓜氨酸西瓜汁的人,72小時內的肌肉痠痛感較少。● 有助體重控制以西瓜代替加工甜食,可能有助體重控制。聖地牙哥州立大學2019年一項研究,針對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進行為期四周的飽腹感與體重變化研究。結果發現,相同熱量之下,西瓜比低脂餅乾更有飽腹感,且可在進食後持續飽腹感長達90分鐘。此外,吃西瓜的人體重減輕、腰臀比和血壓都下降,抗氧化狀態和血脂都得到改善。● 富含對抗疾病的茄紅素西瓜是茄紅素最佳來源之一,是身體極佳的抗氧化劑,可降低慢性疾病風險,包含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和癌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粉紅色的西瓜比黃色含有更多抗氧化劑。保存方式西瓜放室溫 能保有最多抗氧化劑為了保持最多的抗氧化劑,整顆大西瓜買回家後,建議儲存在室溫下,有助熟成,提升茄紅素等抗氧化劑含量。根據一項研究,西瓜是否正確保存,大大影響抗氧化劑含量,其差異可高達139%。冰箱的低溫會破壞西瓜的營養素。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6-25 養生.運動天地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證實6大好處
走路是地表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運動方式之一。專家說,是有效提高腦力、活力和新陳代謝的方法之一。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表示,科學證明步行可以減少某些癌症、肥胖和緩解關節疼痛,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這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是個好消息。好處如下: 1. 增強腦力:根據美國食物營養資訊網 Eat This, Not That!指出,在新墨西哥高地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步行會增加大腦的血液循環。 2. 控制體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12,000 多人中,對 32 個造成肥胖的基因進行研究,以釐清這些基因如何影響體重。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每天步行1個小時,肥胖基因帶來的影響會減半。 3. 睡得更好:發表在《睡眠醫學》(Sleep Medicine)的研究指出,根據Eat This, Not That!的報導,開始執行晨跑計劃後,失眠症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專家說,在一早服用維生素 D,可以幫助調整身體內部的生理時鐘。 4. 保護心臟更長壽: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說法,每周以快步走150 分鐘,可以改善血壓並降低膽固醇。美國心臟協會估計,每快走1小時,可能有助增加壽命2個小時。 5. 減少焦慮和憂鬱:澳洲的1項大型研究表示,步行等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提高中年女性的生活品質。根據疾病預防管制局的數據顯示,10分之1的美國成年人患有憂鬱症,女性在某些年齡層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70%。 6. 增強免疫系統:根據哈佛健康(Harvard Health)1項針對1,000多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與每周運動1次或更少的人比起來,每周5天、每天至少步行20 分鐘的人,請病假的天數減少了43%。而且即使生病了,也不會像之前那麼嚴重。(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健走只要走得快就好? 4動作沒做好等於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