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新陳代謝
共找到
1095
筆 文章
-
-
2020-07-18 科別.皮膚
紫外線會讓你老得快! 醫師提醒3習慣每天都要做到
臉部會反映健康狀況 皮膚問題多因體內失調所致整體濕熱環境伴隨暑氣,實在讓人難受!對愛美的女性而言,盛夏要面對高濕高熱高紫外線已十分困擾,加上今年防疫新生活戴口罩規範,長時間在高溫溼氣重的環境下配戴口罩,進而產生臉部肌膚過敏、紅癢、皮脂腺旺盛出油阻塞毛細孔、長痘痘等狀況,更是懊惱。 紫外線毒辣辣 衰老速度超越身體修復 中醫診所院長陳玫妃中醫師指出, 女性大多認為皮膚困擾僅需注重外在保養護膚,但中醫道「有諸內必形諸外」,說明人體內若有疾病,必會反應在外表上,而女性最在乎的皮膚困擾就有可能來自體內失調所導致。 中醫進補因人而異 做足3件事避免暑病找上身台灣暑季高濕高溫,容易使體內積濕熱生暑病,氣候轉換導致體內濕熱、循環失調就容易反應於外在膚況;加上近年的紫外線毒辣的傷害,更容易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膠原蛋白流失、鬆弛、黑斑、色素沉澱等問題;嚴重可能造成皮膚細胞病變,誘發皮膚癌;面對炎炎夏日豔陽,陳玫妃分享皮膚養護得從內外兼備的美肌調理三法:1、做足物理防曬:隨時隨地都應做好隔離霜、防曬乳、椰子油等物理性防曬。醫師更提醒,就算在室外逗留超過15分鐘,皮膚也會接受過量紫外線傷害,所以不論室內室外、曝曬時間長短,均應做好防曬工作。 2、清淡飲食控制:避免油炸、過辣及易上火的食物,導致肝火胃熱轉而影響皮膚膚況。 3、補充蔘類食材:依據草藥集大成的《本草綱目》記載,蔘類食材可增強體力、滋補強身、促進新陳代謝有大補元氣之效。 盛夏調理飲品:人蔘夏日薏仁湯盛夏調理可飲用「人蔘夏日薏仁湯」,人蔘1.5錢、紅棗3粒、枸杞2錢、薏仁2錢,加入1500cc水煮沸後飲用。藉仁蔘補元氣、薏仁去濕解熱,而枸杞營養豐富,含有高量抗氧化物,不僅是中醫提神解暑的調理妙方,更能綜效溫補、由內而外幫助女性調理氣血,讓皮膚散發潤澤光亮。 不過,陳玫妃提醒,中藥食材須依體質進補,而膚況與身體狀態及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關聯,暑夏在即,應多加留意紫外線對皮膚所造成的傷害,除藉由日常食補調理,最重要的還是應透過做足物理防曬、清淡飲食控制,才能避免暑病找上門。延伸閱讀: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
2020-07-14 科別.皮膚
經常SPA三溫暖害你長斑!醫師提醒8生活習慣都NG
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膚上的斑斑點點,最主要還是和紫外線有關,其中惱人的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紫外線有關;此外,少數的斑點和化妝品有關,而有許多女性的斑點則是和荷爾蒙有關。壞習慣1:不做防曬日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斑點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黑色素其實是保護人體免於遭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機制,只要皮膚曬到紫外光,黑色素細胞就會啟動其中的酪氨酵素,酪氨酸會轉化為黑色素來對抗紫外線對皮膚的破壞。若曝曬時間不長,產生的黑色素可經由皮膚的新陳代謝自然分解排出,但若是曝曬時間太長、陽光太強,產生的黑色素過多,皮膚的新陳代謝無法將黑色素代謝排出,黑色素就會從基底層往上浮在皮膚表皮層,可能形成黑皮膚,也可能形成不均勻的皮膚色斑。壞習慣2:以為有擦防曬,就不怕陽光 因防曬乳主要還是以防紫外線B光跟A光為主,而且防曬乳無法百分之百阻隔紫外光,例如以SPF15的產品來說,大約可隔絕93%的紫外線B光,但還是有7%的紫外線B光會進到皮膚;SPF30的防曬品能阻隔97%的紫外線B光,但還有3%的紫外線B光無法阻隔。所以,選擇防曬產品時,除了選擇SPF防曬係數外,最好選擇有物理性防曬的氧化鋅或氧化鈦的產品,皆具有反射紫外線的作用,但缺點是這種防曬品比較悶熱。壞習慣3:經常SPA三溫暖許多人喜歡享受SPA三溫暖,想要增加新陳代謝,逼出汗水「毒素」,加強排毒或是加速減重,很喜歡到蒸氣室、烤箱排汗。蔡呈芳提醒,熱會活化皮膚黑色素,而且烤箱會有紅色線,會使肝斑增生。除了三溫暖烤箱,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開著電暖爐直接照著取暖,這種熱傷害會產生「火逼性紅斑」,火逼性紅斑可能會使皮膚裂開,而且產生的紅斑不容易退掉,少數患者還可能形成皮膚癌。壞習慣4:使用來路不明的化妝品有些人的皮膚看起來臉部感覺黑黑的,仔細看皮膚底下有網狀色素沈澱,臉看起來花花的,這種稱為「化妝品中毒斑」,主要是因為化妝品的品質不良或是原料不純。壞習慣5:過度美白很多人竭盡所能使用美白產品,甚至自己使用號稱可以美白的偏方,不過黑色素細胞在人體內有一定的保護功能,過度使用美白產品超過黑色素細胞可耐受的程度,可能反而破壞黑色素細胞,造成皮膚脫色。壞習慣6:過度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等3C產品藍光引起的色素斑顏色雖然不深,但是非常持久,很難消除。雖然電腦等3C產品的藍光強度是否強到會引起皮膚的色素沈澱尚不清楚,但還是提醒喜歡沒日沒夜使用3C產品的人要小心。壞習慣7:自行使用避孕藥等含荷爾蒙的藥品含荷爾蒙的藥物可能會使皮膚產生黯沈或黑斑,如某些避孕藥含的黃體素較高,可能會增加皮膚黑色素生成,因此,建議必須使用含荷爾蒙的藥物時,一定要請醫師針對體質開立藥物,千萬不要自己買來服用。壞習慣8:熬夜不睡當心內分泌失調不少女性到了30、40歲時,臉上顴骨突然出現了斑點,而且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黑,用蓋斑膏都遮不住。顴骨斑算是「肝斑」的系列,也被稱為後天的太田母斑,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或是高熱溫度等刺激,引起黑色素細胞增生。不少患者努力治療不僅毫無起色,還越來越嚴重,一來是因為顴骨斑的黑色素必須用雷射才能破壞,二來若常熬夜使內分泌失調,也會使黑斑惡化。延伸閱讀: 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常見成分使用時機一次搞懂 戴口罩就不用擦防曬? 專業皮膚科醫師提3點建議
-
2020-07-13 新聞.健康知識+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不會溶出塑化劑?實測結果揭曉
大家都知道「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確實多喝水可促進新陳代謝,維持身體健康,不過,除了在家將自來水煮沸之外,也有許多人會購買包裝水來飲用,但是在喝包裝水時,這些事你注意到了嗎?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訂有衛生標準,包含飲用水質必須符合規範,分別對於重金屬(砷、鉛、鋅、銅、汞、鎘)、微生物(大腸桿菌群、糞便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及溴酸鹽訂有限量標準。而包裝水產品外部,應清楚標示水源別,如:地面水、地下水、自來水等,及水源的實際地址。因此,在選購時,要挑選有信譽的包裝水品牌,並確認瓶裝完整性、清楚標示來源,同時要注意有效期限、水質是否澄清無懸浮物。另外,喝包裝水時,若以口就瓶,容易讓口中的細菌殘留在瓶口,或混入包裝水中,在高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包裝水中的細菌易大量繁殖;而包裝水開封後應儘快喝完,若長時間擺放,飲用時應避免接觸瓶口或分次倒入杯中,減少孳生細菌。至於塑膠包裝水放置於高溫車廂內,是否會溶出塑化劑造成健康危害?食藥署進行包裝飲用水高溫儲藏的溶出試驗時,試驗挑選極端的儲藏溫度,取常見PET材質包裝水,在50-60℃的環境下連續儲藏7天發現,儲藏期間包裝明顯變形,但塑化劑DEHP(di-(2-ethylhexyl)phthalate)溶出結果都是未檢出,由於一般PET製造過程不會添加塑化劑,不用擔憂。不過,還是須注意,包裝水應儲藏在乾燥陰涼,避免太陽直曬及暴露於高溫的環境。延伸閱讀: 飲水機、包裝水 喝哪一種水比較好? 口渴才喝水就太晚了! 學會補水3技巧養顏美容、助消化
-
2020-07-11 科別.新陳代謝
愛吃海鮮易致痛風? 醫師說最大原因是「這些」
34歲楊先生平時愛喝手搖飲料及吃海鮮,日前和友人聚餐時狂吃20隻蝦,當大夥準備離開時,突然感到雙腳一陣劇痛且無法站立,只得原地苦坐,隔天連忙到急診檢查,確診為痛風,經藥物治療並調整飲食四個月後,尿酸值總算恢復標準值,但也讓他學到「痛起來真的會要命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痛風是一種急性疾病,正常狀況下尿酸會於血液中分解,經過腎臟和腸胃道排出體外,但若攝取過多高普林的食物、身體新陳代謝增加,或腎臟功能變差,使尿酸不易排泄時,都會使尿酸於血液內不斷累積,繼而形成尿酸鹽結晶堆集於關節腔內,使關節發炎腫脹,嚴重時更會使關節變形。周哲毅醫師解釋,痛風好發於30至50歲的男性,或是停經後的女性,通常在半夜或清晨時發生,患者會於睡夢中感到關節突然劇痛,此時關節會變得紅、腫、熱、痛,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逐漸消退。另外,造成尿酸偏高的原因包括遺傳、慢性腎臟病、大量食用含普林食物,和服用利尿劑、抗排斥藥物的患者,除了調整飲食外,有些患者會透過提升運動量,試圖讓尿酸值下降,但若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沒有攝取足夠水分,很容易因脫水反而增加疾病發生的風險,不可不慎。周哲毅醫師提醒,痛風患者,平時應多喝水、減少食用含糖飲料、醬料,節制攝取紅肉、內臟、海鮮、酒精等高普林食物,良好控制體重,並配合醫囑按時服藥,當尿酸值下降且穩定一段時間後,由醫師評估是否減少藥量,才能確保尿酸值維持穩定,避免痛風再度發作。(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痛風關鍵不在高嘌呤! 你每天喝的這2種飲品才是元兇 年紀輕輕就痛風 這項因素讓風險增3倍!
-
2020-07-10 橘世代.健康橘
【天然保養妙方01】一株藥草「能喝能抹能飲」 古希臘藥草讓50+逆齡生厚髮
有機美人生活家向學文旅美20年後返台,陪伴母親10年,她與母親一同實踐了各種養生與心身調理方法。本書記錄了她們所體驗最有效、簡單的天然保養術。學文老師認為,年歲的增長與死亡都是人生的必然,但透過好好照顧自己,讓身心維持在健康無病的狀態,絕對是力所能及且操之在己的事。《有機不老》書摘試閱:頭髮掉不停 與 「營養失調」有關至少有十年,打理頭髮好簡單,只剪,不染也不燙。一次固定修剪時,向來安靜專注的髮型師突然打破沉默,驚訝地問,我最近用了什麼來保養頭髮?我也好奇為何他會有此一問,原來是二十五年來對我頭髮質量相當熟悉的他發覺,我的頭髮竟然變多了!掉髮大多是因為髮根不固,不僅跟日常清潔、保養的習慣有關,更是與所攝取的營養有絕對關聯。掉髮,其實是人體新陳代謝的自然現象。一般來說,夏秋換季、氣溫降低時的頭髮掉落量會較多些,而一天之中,通常在睡醒和洗髮時,比較容易看得見掉髮。所以,判斷自己掉髮是否過多,就需觀察晨起時的枕頭上、洗浴後堵塞排水孔的髮絲,只要總數範圍在五十到一百根,都算正常。膠原蛋白減少 補充矽元素防掉髮然而,隨著環境、生活、飲食等各種因素,頭皮真皮層的膠原蛋白流失,導致頭皮老化、毛囊受損,無法正常供應養分到髮根,使得原有長達五年壽命的毛髮生長期縮短,提前進入退化、靜止,造成髮根鬆動而大量脫落。因膠原蛋白減少所引起的掉髮,我們可以補充矽元素來促進體內正常製造足夠的膠原蛋白,來活化毛囊、鞏固髮根,增加髮量。矽元素,也稱為二氧化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也是構建膠原蛋白的主成分;和半導體使用的矽材料、洗髮精添加的人工合成物質矽靈,大不相同。天然食材中的馬尾草,堪稱植物界二氧化矽含量最豐富的來源之一。馬尾草強化髮質 恢復頭髮濃密馬尾草為木賊屬植物,是多年生不開花以孢子繁殖的蕨類。遠古時期的希臘、羅馬和中醫就有記載其醫療效果和多種日常用途,是一種古老藥草。除了富含二氧化矽,馬尾草亦含有其他有益生髮的礦物質,如鎂、鈣、鐵、錳、鉀、鋅、硒等。因為馬尾草有助於強化髮質,激活頭皮血液循環,進而滋養毛囊,防止掉髮、恢復頭髮彈性、韌度及濃密,並使髮絲烏黑潤澤;所以,很多知名品牌的頭皮保養、護髮精華都含馬尾草成分。馬尾草可在中藥房或花草茶店買到,中空有節的莖部在乾燥後,像極了小段的吸管,散發著淡淡的植物香氣。為了養髮,我一星期會喝一兩次馬尾草茶,也常用馬尾草浸泡液來洗髮、潤絲和按摩頭皮,頭皮屑和髮尾分叉的情況都確實有改善。濃密黑髮一如青春正盛,綁個馬尾,就好自然漂亮!馬尾草保養方法●馬尾草洗髮水馬尾草能抗菌、消炎,有效去除 頭皮屑,並具有排除頭皮多餘油脂的功能,因此對於油性髮質有很好的效果。做法:在洗髮精裡摻入馬尾草茶,調勻稀釋洗髮精的濃度後,即可洗髮。●馬尾草潤絲液使用方法:1、頭髮洗淨後,用馬尾草茶冲洗或浸濡。 2、在頭髮上保留15-20分鐘,再沖洗掉即可。●馬尾草茶材料:馬尾茶茶包1個(或乾燥馬尾草茶12茶匙(10g))、熱水250-300ml、蜂蜜少許做法:1、將馬尾草茶包或2茶匙乾燥茶放入杯中。2、沖入250-300ml熱水。3、浸泡大約10分鐘之後,加入少許蜂蜜一起調勻,即可飲用。【天然保養妙方直播影音】本文摘自《有機不老:優雅、無病、享天年的天然保養妙方》,時報出版 2020/02/25 出版【有機不老系列專輯↘↘↘】。「把記憶譜成曲!」聽首歌吧,大腦起舞緩失智。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10 科別.新陳代謝
甲狀腺亢進不吃藥也沒事?醫籲:恐釀致死「甲狀腺風暴」!
29歲的蘇小姐,最近幾個月突然暴瘦10公斤,同時還伴隨有心悸、失眠、脾氣暴躁、呼吸有點喘、大便次數增加、怕熱、手抖,以及脖子腫大。赴醫檢查,診斷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後,症狀狀漸改善,獲得良好控制。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表示,長得像蝴蝶形狀包覆在脖子氣管的前方的甲狀腺,是體內的內分泌器官,會分泌甲狀腺素,掌管全身新陳代謝,包括皮膚、心臟、肌肉、眼睛、骨骼及精神情緒等。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甲狀腺荷爾蒙分泌過多導致,女性比男性多,大約是5:1。其發生原因,最常見的是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屬自體免疫問題,身體會製造出抗體,刺激甲狀狀腺製造過多的甲狀腺素。葉美成解釋,發病的原因與基因、遺傳、環境、吸菸和壓力等有關。會出現心跳變快、心悸、手抖、怕熱、失眠、脾氣暴躁、呼吸急喘、腹瀉、體重減輕、食慾大增、容易疲勞、脖子腫大、眼睛突出等症狀。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不易受孕、不孕、容易流產等;男性則可能會出現不舉、不孕、男性女乳症等。此外,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會因代謝變快,使骨質分解及合成失去平衡,造成骨質流失,若不治療會罹患骨質疏鬆症。葉美成指出,患者通常不會有全部症狀,輕微者只會有1、2個症狀,而嚴重者才會出現多項症狀且較為嚴重。甲狀腺亢進的症狀特異性不高,而且常是慢慢出現、漸漸加重,容易會被忽略而延誤治療。例如,容易疲勞,誤以為是工作累的關係;變得怕熱,會以為是天氣熱的關係等。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有三種:1. 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抑制甲狀腺製造過多甲狀腺素,可以控制病情但是無法根治。病情較穩定時,依據抽血數值,醫師會考慮停藥,但仍有可能會復發,部分病人需一輩子持續用藥,也有部分病人可停藥數年。部分特殊體質者會出現過敏、黃疸、肝炎、白血球減少等嚴重藥物副作用。2. 放射碘治療:吃放射碘,慢慢破壞甲狀腺細胞,最後會甲狀腺功能低下,終身都要服用補充甲狀腺素藥物,以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平衡,通常甲狀腺機能亢進不會再復發。3. 開刀切除甲狀腺:切除甲狀腺後,若切除範圍太多,有可能出現甲狀腺低下;切除太少,治療效果有限。此外,甲狀腺開刀也可能會傷到喉返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傷到副甲狀腺,發生率大約1~3%不等。葉美成指出,三種治療方法各有其優缺點,目前是以口服藥物為第一線治療,如果藥物無法控制,或因為個人體質出現嚴重藥物副作用,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開刀。葉美成強調,輕微的甲狀腺亢進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遲遲不治療,使疾病越來越嚴重,可能惡化成為「甲狀腺風暴」。出現甲狀腺風暴時,除了多項症狀外,嚴重時,會有心臟衰竭、呼吸衰竭,甚至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甲狀腺風暴」的發生,通常是患者罹病一段時間,卻沒有接受治療;或有接受治療,但未能按時服藥;最近有外傷、手術(甲狀腺或非甲狀腺手術)、感染、分娩等壓力;不小心食入大量的碘等誘發因子而造成。另外,有些甲狀腺亢進病人會合併「低血鉀週期性麻痹」,出現早晨起床時,忽然雙下肢無力的症狀。這是因為鉀離子暫時都跑到細胞內,使細胞外鉀離子過低,出現低血鉀情形,而下肢無力,這種狀況男性較多。葉美成提醒,如果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且漸漸變得嚴重,建議尋求內分泌科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別放任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持續進行惡化。
-
2020-07-07 科別.牙科
長期口臭 口腔健康亮紅燈
如果長期有口臭,口腔健康恐已亮紅燈。人的消化系統從口腔到腸胃道都充滿細菌,這些細菌跟人體共生,容易產生牙周病或蛀牙,其他如糖尿病、肝腎病變、鼻竇炎也可能引起口臭。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常務監事賴弘明表示,口腔內最少有700種細菌,數量高達數百億隻,不同人的口腔各有菌相,細菌到了其他人口中,也不一定能夠存活,但如果人長期有口臭,就要警覺,可能是口腔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黄茂栓指出,口腔異味的來源有很多,最單純的是有食物殘渣沒有清潔乾淨,也可能是蛀牙沒有填補,窩洞裡藏汙納垢,或是牙周病的牙齦發炎。若是口中有固定式假牙,每個牙弓的清潔沒有到位,假牙縫就易藏汙納垢,也會有異味產生。另外,糖尿病或腎病變沒有控制好,新陳代謝不正常,某些代謝廢物過多,也會引起口臭;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的發炎, 有細菌及發炎反應分泌物,也會引起口臭。賴弘明說,唾液腺正常分泌唾液,可以一直潤洗口腔,讓細菌濃度不會太高,但如果嘴巴比較乾,口臭就會變明顯,這也是為什麼人早上起來,口臭會比較明顯,但講話、吞嚥之後,口臭就消失了。如果有服用抗組織胺,副作用會影響到唾液分泌較少,乾眼症、口乾症這類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做過口腔放射治療,也會影響唾腺功能,使唾液變少。黄茂栓表示,有口臭,漱口水或口氣清新噴霧只是暫時遮蓋味道,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建議先找牙科醫師確認有無蛀牙或牙周疾病、牙齒或假牙清潔方式是否正確,或是可能有其他疾病,再對症治療改善。
-
2020-07-07 科別.心臟血管
夏天不建議洗冷水澡!醫:洗完做這事爽一時卻更傷身
沒本錢千萬別隨意沖冷水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呼籲,每年皆有民眾因沖冷水澡引發心肌梗塞送醫,建議洗比體溫高一些的洗澡水,不但可放鬆血管,還能適當降低血壓。還有些人喜愛在洗完澡後喝杯冰水,此舉雖能「爽一時」,卻會對血管及腸胃道造成傷害,免疫力因腸胃道細菌叢改變而下降,增加罹病風險。無論冬夏 都不建議冷水澡「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都不建議洗冷水澡。」蕭成儀表示,每年都有因為沖冷水澡,血管受不了忽冷忽熱,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的案例。血管是最怕溫差的組織,冷水沖到皮膚,透過神經傳達到腦部,身體為了要維持體溫,會加速血管的流速增加血壓,血管不斷放鬆又緊繃,易增加血管裂傷或是血管內斑塊剝落的機會。蕭成儀建議,洗澡水水溫最好在攝氏38到39度左右,血管在高於體溫一些溫度時會放鬆,對於新陳代謝較差的長輩,洗熱水澡可以幫助代謝。不過,水溫若是提高到攝氏42度以上,則會增加對心臟的負荷,血壓不降反升。若是想洗冷水澡,最好先確定自己沒有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再嘗試。坊間流傳,洗冷水澡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蕭成儀解釋,「只適用少數人」,洗冷水澡增強免疫力的原理,是沖洗冷水的時候,身體四肢的周邊血管會收縮,血液集中回流到核心內臟,也增加臟器的能量進而提升免疫能力,只是這種方式僅適合40歲以下,且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這習慣必須長期執行,否則偶爾洗一次冷水澡,仍舊是增加心血管的負擔,並不會達到增加免疫力的效果。洗完澡 千萬別立刻吹冷氣洗澡期間,許多人都先把房間冷氣開著,就等著一洗完澡後進冷氣房享受冰涼的快感,蕭成儀說,洗完澡後,人體會正常排汗,皮膚毛孔正在擴張的情況下,又接觸到冷空氣,會使原本需要排出的汗排不出來,建議洗澡後等15至30分鐘後,再進冷氣房。有些人熱愛在洗完澡後喝一杯冰水,蕭成儀提醒,洗完澡後喝冰水,不僅傷血管,也傷腸道的分泌系統,腸道內的血管受熱氣影響擴張,瞬間的冰水,會讓血流速度改變,同時影響腸胃道菌叢的型態,進而影響免疫力,此舉比沖冷水澡還要恐怖。養陽氣 太陽下山前洗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蘇柏璇表示,冷是會傷「陽氣」的因素之一,洗冷水澡或是愛吃生冷食物都會傷害陽氣,陽氣不足則易「陰邪內生」,免疫力不佳,容易感冒、生病。以中醫的觀點來看,中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刻,此時洗澡的話,陽氣也會受損,最好的洗澡時段是下午4點到6點,特別是免疫力比較差的老人及小孩,建議在此時段洗澡。隨著日落後,人體陽氣會變弱,若常常在半夜洗澡的民眾,陽氣會更差,蘇柏璇說,最好避免在晚上11點以後洗澡。長輩或小朋友若是下午洗完澡後,晚上又出汗,建議用擦澡的方式去除汗水,避免讓陽氣受損。
-
2020-07-07 科別.新陳代謝
28歲女未婚卻乳濕了內衣 醫師:罹患高泌乳激素血症
一位28歲未婚女性,半年來月經只來兩次,甚至發現雙乳有分泌乳汁現象,從婦產科轉診到陳代謝科才找出真相,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怡文抽血檢查她的泌乳激素濃度,發現竟高出正常值12倍,進一步又查出她的腦下垂體有一顆1.2公分的巨泌乳素瘤,原來是罹患「高泌乳激素血症」。黃怡文說,這位女患者已有結婚對象,但近半年來深受生理期不規和雙乳分泌乳汁困擾,不但不敢向男友啟口,也以為自己是生了難症,遲遲不敢訂出婚期;經求診婦產科確認不是婦科方面的疾病後,才轉診到新陳代謝科。黃怡文說,經抽血檢查泌乳激素的濃度,發現患者的泌乳激素濃度是正常者的12倍,確診為典型的高泌乳激素血症;這麼高的濃度可能還有病源頭,於是立刻安排了腦部的核磁共振造影,發現腦下垂體有一顆1.2公分的巨泌乳素瘤,是這顆巨泌乳素瘤導致泌乳激素的濃度遽升。她說,高泌乳激素血症前期會生理期不規則呈現,當泌乳激素濃度飆高到300 ng/ml以上,可能會出現「乳漏」情形,通常雙乳會分泌乳汁,浸濕內衣很不舒適,更因沒生孩子竟能分泌乳汁,增加病人的恐慌感,擔心是乳房出了什麼問題。其實高泌乳激素血症並不是罕見疾病,更不是惡性疾病。尤其,若核磁共振沒有看到巨泌乳素瘤,且泌乳激素只是輕度升高的患者,甚至不見得需要治療。如果需要處理,後續也以吃藥並門診追蹤即可。高泌乳素血症是年輕女性常見的腦下垂體疾病,在未經篩選的正常人當中,約0.4%有高泌乳激素血症。原發性無月經病患中,約10%∼25%存在高泌乳激素血症,而在無月經伴有乳漏的病患中,則高泌乳激素血症高達75%。黃怡文指出,高泌乳激素血症的患者,通常以月經異常來表現,除了腦下垂體疾病外,藥物影響、末期腎衰竭、肝硬化、原發性甲狀腺低下、腎上腺功能不足等病患,也有可能出現高泌乳激素血症。這位女性患者已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並定期追蹤,主要是讓她的腦下垂體巨泌乳素瘤變小,進而恢復正常泌乳素濃度、終止乳漏,以期讓生理期正常,就可以順利完成她的結婚大事。
-
2020-07-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運動暴汗除體內濕氣?中醫4大排濕法「做對才有效」
排濕除了依靠外力調理,改善生活習慣更是重要。中醫師吳正一舉例,熬夜容易造成新陳代謝變慢,身體的排毒效果也會跟著變差,進而成為體內濕氣難以排除的原因。因此,需要有充足且良好的睡眠習慣,才有助於改善新陳代謝。以下是幾種可在家自我調理的方式。1.穴位按摩 四部位穴道早晚各一次由於身體是一個循環系統,因此能透過按壓穴位的方式,針對人體內的12條筋絡走向進行治療,卻讓民眾時常納悶為何中醫常有「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狀況,其實是透過穴位對症下藥。幫助身體排濕的穴位,分為手部、腹部、腳以及頭部穴位,按壓每個穴位皆有助於體內循環。方式:以拇指腹進行,只須持續輕微按壓即可,感受穴位有痠、脹、麻即可收手,不要按壓過度導致疼痛。頻率:每天早晚皆可按摩一次,每次持續約3至5分鐘。腹部中脘穴:當腹部感到脹氣不適時,可從肚臍位置上三指找到「中脘穴」,有助於緩解腸胃不適,更能夠促進吸收與腸胃蠕動。腳部足三里穴:可從膝蓋的外膝窩往下四指手指寬的距離,找出「足三里穴」,不僅能保健腸胃,更是除濕第一大穴。豐隆穴:從腳掌的外踝到膝蓋中間的位置,找出「豐隆穴」,經常按摩有助於去濕化痰。頭部百會穴:頭部有許多穴位匯集,可從頭頂正中央找出「百會穴」,倘若感到頭部沉重,或頭皮有腫脹感的人,可透過按壓此穴位提神、防暈、促進新陳代謝。濕氣較重的人,按壓時的痠度也會特別明顯。手部合谷穴:手部穴位位於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又稱「合谷穴」,按壓有助於緩解濕氣造成的精神不濟,同時也能解決頭痛等相關問題。曲池穴:手肘關節中間的「曲池穴」,也有助於身體洩熱。2.運動排濕 不要做到暴汗 流汗即時擦乾許多人會將運動視為排除濕氣的解方,甚至以提升運動強度、大量排汗來加速去除體內濕氣,但此舉反而容易因為汗液分泌出的鹽分、電解質、礦物質等阻塞毛細孔,若沒有即時擦乾,就容易引發皮膚問題。尤其是體內濕氣重的人,容易因濕氣而難以散熱,皮膚大量排汗所形成的分泌物,反而會加速毛囊阻塞而引發皮膚過敏、毛囊炎、紅疹以及濕疹等皮膚病症。有類似問題的民眾,吳正一建議,夏天運動少許出汗即可,不需要做到暴汗,除了引發皮膚問題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還可能引發心衰竭的危險。另一個隱形的皮膚殺手,就是當民眾在有冷氣房的室內運動空間時,流出來的汗,可能伴隨著冷氣或電扇的風自然風乾,會讓人有種沒流汗的錯覺,但此舉反而容易造成更多的鹽分、電解質、礦物質阻塞毛細孔。吳正一表示,無論運動或勞動,只要告一段落,就馬上將汗擦乾,最好能換衣服保持皮膚乾爽。此外,也呼籲運動流汗排濕之餘,別忘了喝水或適時補充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現代人工作生活多是久坐的型態,也容易造成濕氣難以排除。不僅運動量減少,下肢肌肉也會退化,進而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因此,中醫師建議,可透過強化下肢與核心肌群的運動,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加快體內濕氣的排除。3.泡腳 消除水腫 比體溫稍高即可泡腳與泡澡的方式,其實概念上相同,主要透過外在溫度讓身體稍微出汗,加快血液循環,同時間去除體內濕氣。以泡腳為例,度過忙碌的一天後,血液容易集中在末梢導致雙腿水腫,透過適當溫度的水泡腳,能夠促進雙腳血液循環,自然有助於消水腫,以及出汗排濕。泡腳與泡澡的水溫該如何拿捏?中醫師建議,只需要比人體體溫高一點,大約維持在40度左右即可,水溫無須太燙,太燙不僅傷身體,也不舒服。4.刮痧 睡前進行 幫助身體循環每當感到頭或身體沉重時,可利用刮痧板自行在手臂的內(陰面)、外(陽面)側的中間位置,進行輕微刮痧直到出痧,就能將累積在皮表的毒素、淤積物去除。但中醫師叮嚀,必須拿捏好刮痧的力道,如果太用力,反而會造成皮膚受損或發炎。另一種刮痧方式,需透過他人幫忙,在背部中央的位置進行刮痧,但須注意避開脊椎,刮痧的力道也只要輕微出痧即可。背部的刮痧時間,中醫師建議盡量選在每天工作完、準備休息前進行,透過刮痧去處皮表的毒素後,經過睡眠更有助於身體循環。
-
2020-07-0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認識體內濕氣/頭重腳輕、倦怠乏力 小心濕氣纏上你
「你的體質,濕氣很重喔!」尋求中醫調整體質,常會聽到這句話。天氣悶熱、潮濕,就中醫來看,夏天是身體最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頭重腳輕、倦怠乏力等狀況。中醫指的濕氣是什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在體內累積濕氣?會造成哪些問題?今天我們請來中醫師問診,針對濕熱體質提出解方。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濕氣簡單來說,可說是身體代謝的產物,若無法好好排出體外,就會儲存在體內。而濕氣可分為外濕和內濕,與先天體質、居住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重油又重鹹 濕氣排不掉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解釋,「外濕」主要是環境潮濕,因此若是居住在海邊、深山或地下室等濕氣重的地方,也會讓體內的濕氣變重。而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潮濕悶熱,更使得民眾體質偏濕。「內濕」則是體內水分無法被好好利用,或是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泄。而中醫裡說「脾主運化」,濕氣代謝跟脾胃有關,若是常吃重油、重鹽、重糖等重口味的食物,對脾胃消化功能形成很大的負擔,連帶使得代謝變差,累積久了造成「濕氣過重」,成了慢性發炎的狀態。身體多乏力 便便多黏膩為何常說夏天是身體最容易產生濕氣的季節呢?柯富揚說,除了因為外在環境潮濕悶熱外,因為夏天暑氣重,民眾喜歡待在冷氣房裡,加上喜歡吃冰冷的食物,無疑是將水分「冰在冰箱」無法化掉,濕氣也就無法順利代謝。中醫師吳正一指出,倘若空氣中的濕氣重,就容易透過體表滲入體內,尤其是夏天跟雨季時,濕氣特別重。當濕氣滲入體內,就可能會感到頭重腳輕、倦怠乏力、難以專注、食欲不振、容易脹氣等症狀。另外,濕氣與每天攝取水量的概念不同,喝水是為了調節體溫幫助新陳代謝,但濕氣是來自氣候等外在環境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例如,身體在濕熱的環境下吸收過多的水分後,導致體內濕氣重,也會讓毛細孔難以散熱,此時體感溫度就會提高,身體也會開始感到黏膩不舒服,接著就會開始出現其他症狀。除了透過身體不適症狀察覺體內濕氣重之外,也可透過觀察糞便是否較黏膩,若糞便無法成形,不易在沖馬桶時沖洗乾淨,也可能是身體濕氣重所致。皮膚易起疹 消化功能差楊宗翰說,濕氣致病可分為三階段:濕氣、痰濕、痰瘀。一開始是循環代謝不順暢,「濕氣」無法排出;接著是體內廢物持續堆積,形成黏稠的「痰濕」,開始出現濃痰、白帶、三高等狀況;最後則是形成「痰瘀」,此時循環受到阻礙,可能出現血栓、脂肪肝等症狀。談到濕氣重出現的症狀,從中醫角度,濕氣重的人通常起床時四肢沉重無力、吞口水痰多、舌苔較厚、排便稀軟黏滯,且容易感到頭腦昏沉,「像毛巾裹在頭上」。女性如果體內濕氣重,則可能有分泌物、白帶較多的問題。柯富揚則表示,脾胃、皮膚方面的問題,例如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常覺得脹氣;或是濕疹、汗皰疹,甚至小朋友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也都和濕氣重有關。另外,有些人常關節痠痛,也和濕氣有關,便是中醫說的「風濕」。寒濕舌苔偏白 濕熱舌苔偏黃柯富揚表示,濕在體內放久也會夾雜寒、夾雜熱,形成「寒濕」和「濕熱」兩種。通常「寒濕」的表現,同樣是舌苔厚,但舌苔會偏白色,也容易怕冷或感到手腳冰冷,女性則白帶較多;「濕熱」的表現則是舌苔偏黃色,大便偏軟、質黏,皮膚容易長痘痘、濕疹,容易出油,女性白帶多但偏黃。濕氣除了本身造成的症狀外,柯富揚說,還會加重體質的「寒」、「熱」表現,而濕氣只要去除,體內的「寒熱」自然就會減輕。因此居住環境最好保持通風、陽光可照進屋內,若是環境過於潮濕,最好使用除濕機,消除「外濕」。除了環境除濕,體內也要「除濕」。楊宗翰建議,每天一定要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而多運動、多流汗是排出濕氣最好的方式,但額頭一層薄汗、微微發汗最好,若是變成汗流不止,則可能氣太虛,反需使用補氣藥將水分收束在體內。另外,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睡眠時若真的太熱,可開一兩個小時的冷氣,讓自己好入睡,但千萬不要開太久,也不要將風口對著自己吹,以免影響濕氣排出。身體濕氣重常見症狀● 起床時四肢沉重無力。● 吞口水痰多,舌苔較厚。● 關節痠痛。● 排便稀軟黏滯,不易在沖馬桶時沖洗乾淨。● 容易感到頭腦昏沉、頭重腳輕、倦怠乏力。● 女性可能有分泌物、白帶較多的問題。● 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常覺得脹氣。● 常長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
-
2020-07-02 新聞.健康知識+
別再說蚊子愛叮酸性體質!醫:4特徵才是蚊子的最愛
夏天正式來臨,開始肆虐的蚊蟲讓不少人遭「蚊吻」,而皮膚出現許多「紅豆冰」。7~9月即將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節,民眾可要上緊發條展開「防蚊大作戰」!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同處一室,有些人總是特別受蚊子的青睞,有些人總能逃過一劫,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足滿說,這是由於蚊子鎖定的叮咬對象,具有以下特徵的人最容易被蚊子咬,來看看自己符不符合。1、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人在從事運動、勞動時,新陳代謝會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也會增多;要知道蚊子正好喜歡鎖定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生物叮咬,因此,小朋友、肺活量高的人、肥胖的人,在群體中容易被蚊子叮咬。2、體溫高的人代謝快的人,體溫也較高。這是因為蚊子的觸角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特別敏感,也喜歡溫度高的地方,所以,體溫高的人對蚊子會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像是小孩子、孕婦、喜歡喝酒之人,都容易被叮咬。3、容易流汗的人汗裡頭含有乳酸、脂肪代謝等物質,這也是蚊子喜歡的味道;再者,容易流汗的人,因為身體排放的熱量多,體溫也高,因此,汗多的人、正在運動的人、男人、小朋友等,都較容易被叮。4、難以反擊的人一般人遇到蚊子叮咬會給予反擊,不過,若是嬰兒、行動不便,或正在熟睡之人,自然容易成為蚊子的食物,特別是小寶寶,沒有做好防護,很容易被蚊蟲叮上。至於不少人認為酸性體質容易招惹蚊蟲?對此,邱足滿指出,西方醫學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酸性體質容易被蚊蟲叮咬的事實,其實是與個人體溫高低、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低有關才是。不過,中醫則認為,濕熱體質的人容易招惹蚊蟲,所謂的濕熱體質,是指體型胖、容易流汗、體味較重、容易長痘痘、體質偏酸、容易口乾舌燥、便秘等有虛火之人,是蚊子喜好的對象,而濕熱體質剛好就是自然醫學所談的酸性體質。延伸閱讀: 被叮成紅豆冰!  最有效的防蚊秘訣大公開 5情況都是登革熱致命因子! 定期「巡、倒、清、刷」不容馬虎
-
2020-07-01 名人.好食課
能量飲料靠什麼成份提神?怎麼喝才不會有副作用?
能量飲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熬夜時的辦公桌、比賽前的錦囊包或者往健身房路上時習慣性的帶上了一罐,我們都知道運動、熬夜、想集中精神的時候可以補充能量飲料,但你知道嗎?其實運動後也是一個補充能量飲量不錯的絕佳時機,今天就讓營養師來為你解答吧!不只是提神醒腦,消除肌肉疲勞、加速恢復都靠它能量飲料最重要的就是「咖啡因、牛磺酸和維生素B群」三種成分,我們對這些成分都耳熟能詳,但實際到底有什麼功效?讓我們一項一項看下去吧!咖啡因咖啡因在運動前補充可以提升脂肪利用率,強化耐力運動表現,如果時間放到運動後,在運動後搭配碳水化合物補充,可以加速肌肉中肝醣的恢復,讓你更快填滿運動消耗的能量,迅速為下一次挑戰做好準備!牛磺酸牛磺酸可以說是能量飲料最具特色的代表成分,它是胺基酸的一種,平常我們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高腦力工作時,牛磺酸是幫助我們保持狀態的重要營養素,所以熬夜時我們總是會想到能量飲料,但如果放到運動後補充呢?根據研究顯示,運動後攝取牛磺酸可以減少肌肉的疲勞感,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運動,又不用擔心產生的疲勞影響生活。維生素 B 群對運動族群來說,如何降低疲勞感、加強修復效率是很重要的功課,在運動時身體多多少少會有一點耗損,所以休息、恢復也變得格外重要。維生素B群除了跟我們新陳代謝、能量利用有著絕對的關係之外,充足的B群也是穩定神經、情緒重要的營養素,足量的B群可以讓我們有更好的修補、恢復品質。除此之外,B群參與的造血、免疫功能也能幫助運動族群維持更加的健康狀態。除了運動前後,高腦力、高勞力族群也能適量飲用聽起來能量飲料的成分好像不管在運動前後補充都可以讓我們有更佳的運動狀態,那除了運動呢?生活中還有哪些時間也可以來點能量飲料?碳水化合物、咖啡因、牛磺酸、維生素B群這些能量飲料主要的成分,不外乎就是補充肌肉能量跟維持精神,所以高腦力、勞力(如:工程師、建築工人、行銷產業)或生活作息較不規律、熬夜的(學生、電競選手、音樂工作者等),其實有需要都可以適量的飲用。優先調整生活作息,一天不超過3罐!過去我們多少都有聽過一些關於能量飲料的迷思,例如只是預支明、後天的體力或者國外一些大量飲用造成身體不適的新聞。在這邊營養師還是要提醒大家,能量飲料的主要成分「咖啡因」過量攝取確實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就跟喝咖啡一樣,一天喝太多杯可能影響健康狀況,成年人一天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是每天300毫克以下,以常見能量飲料添加的咖啡因來說,一天飲用數量控制在3罐以內就不用過於擔心(習慣喝咖啡、可樂、茶等習慣者建議可再稍微減量)。另外精製糖當然也需要考慮,在沒有運動的狀況下,不宜攝取過多精緻糖,用來提振精神時,1罐即足以讓我們補充體力。最後營養師還是要提醒大家,能量飲料只是輔助我們的食品,最根本的還是必須從生活作息調整,足夠的睡眠與休息才能擁有更健康的生活,維持更好的工作效率!【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不只是運動前幫你提振精神,能量飲料原來也能這樣喝!】
-
2020-07-01 橘世代.愛玩橘
到台南找「俗女」!北台南趴趴走,酷夏也快意
位處北台南的白河、東山、後壁區,近年來在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及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打造更多觀光資源,知名度也扶搖直上。而針對銀髮族需求結合小吃美食,設計更多景點旅遊玩法,就算酷夏,也能快意趴趴走。白河賞蓮趣白河有「蓮鄉」美稱,「夏採蓮子、冬挖藕」一直是它獨有小鎮風貌,白河蓮花5至8月盛開,每年吸引大批遊客旅遊,2020白河蓮花節活動,民眾可參加寫生、攝影比賽、文創DIY、農村體驗、定點生態導覽解說等活動,7月4日在白河運動公園,將辦理節能減碳青銀樂活趣味運動會,樂齡族也可規劃一趟白河賞蓮小旅行,絕對讓你流「蓮」忘返。關子嶺健行、泡湯、賞景、吃美食關子嶺風景區周邊步道雲集,有親子級碧雲火泉步道、雞籠山步道、挑戰級大凍山步道、崁頭山步道,深受山友們喜愛。樂齡族可選擇一條游刃有餘的步道穿梭林間,吸收芬多精,欣賞山間美景。尤其火山碧雲寺視野更佳,可鳥瞰山下景致。另外,夏天來泡溫泉,促進新陳代謝,消暑兼消耗熱量,建議走完步道後,一定不能錯過關子嶺擁有百年歷史泥漿溫泉,泡湯後品嘗香噴噴桶子雞、香菇蛋等山產美食。回程時可訪東山175線咖啡公路,來一杯東山咖啡,及走訪水火同源、大仙寺、碧雲寺等景點。農村風味十足的後壁老街後壁保有傳統農村風貌,走進後壁區,有如走入時光隧道,重溫田園生活靜謐與清閒。日據時期菁寮老街,聚集著各種各類古老行業,包括漢藥鋪、傢俱店、美容院、鐘錶店、棉被店、布莊…等。來這裡,可見證老建築、老宅、舊文物、古早味美食,樂齡族可以走訪金德興藥鋪、墨林文物館、茄芷工坊、菁寮天主堂、品嘗合興冰果部古早味冰品及在地割稻飯等,感受濃厚懷舊古早味風情。台南後壁菁寮老街近來成為多部戲劇的拍攝地,像「俗女養成記」 就在這裡拍攝。懷舊鐵道見證歷史風華–烏樹林休閒園區園區前身為1910年建造的烏樹林糖廠,2001年將廢棄木造車站重新整修開放轉型,以五分車懷舊、烏樹林鐵道歷史文化及相關事業(鐵道故事館、地震體驗館、露營烤肉、休閒購物等)為發展主軸,並利用糖業遺址及人文景觀,開發融合具教育、文化、休閒功能園區。園區內擁有許多種類樹木及自然景觀,可搭乘五分車倘佯田野間,觀賞鐵道兩側栽植各種苗木植物,及棲息其間的鳥類與昆蟲。豐富園區景觀及糖業、鐵道、蘭花文化資源,必能帶給長輩們充滿知性與感性的學習之旅。更多訊息,可上網台南旅遊網(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搜尋。【更多愛玩精選延伸閱讀↘↘↘】。循著羅東林鐵舊線去旅行 「穿越41年,回到1979」。走入水田採筍、賞蛙! 南投新玩法,踏水避暑玩2天!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共
3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