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主題圈.慢病好日子
搜尋
慢性腎臟病
共找到
390
筆 文章
-
-
2024-05-30 醫療.泌尿腎臟
每8位就有1人患腎臟病 中醫授護腎4招預防腎功能不自覺惡化
慢性腎病已經成為新國病,國內每8位成人就有1位患有腎臟病,有些民眾正處於腎功能逐步惡化仍不自知。台中市中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曹榮穎表示,想要護腎,除了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之外,千萬不可隨便吃保健食品、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藥膳進補也會增加腎臟負擔。曬乾的紅棗及經過低溫烘焙的黑棗,是養生藥膳的最佳食材,且具有讓湯頭甘甜的作用。在湯裡加入紅棗或黑棗可補養身體、滋潤氣血,許多人也會隨手泡上一杯「紅棗枸杞茶」養氣明目。曹榮穎說,紅棗、黑棗是慢性腎病患者的飲食禁忌,包括葡萄乾、鳳梨乾都屬於高鉀食物,要謹慎食用。曹榮穎強調,鉀離子有助於降低高血壓,但是腎臟病患者如果攝取過量,會出現血鉀過高,導致全身無力、心律不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及預防腎病的發生,可從以下方式著手:一、養成健康生活型態肥胖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要維持理想體重,把BMI值控制在18.5~23.9之間;每周至少運動2至3次、每次20至30分鐘的適度運動,透過運動改善代謝,加速排除尿毒素;更要戒除抽菸、酗酒,抽菸者的洗腎風險是一般人的近2倍,也會讓血糖難以控制;做好保暖也能保護腎臟,避免血壓變化過大增加腎上腺素分泌。二、均衡飲食 適量喝水坊間的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麻油雞等藥膳,腎臟病患者應與中醫師討論,不適合體質的中藥會使邪氣留滯,不宜隨意進補。尤其要避開食用楊桃、香蕉和柿餅等含高鉀的水果;川七、莧菜、菠菜、空心菜等高鉀蔬菜也要注意。日常飲食應均衡且清淡易消化,少鹽、少調味料、少加工品,減低腎臟負荷。應適量喝水,每天飲水量可以自己體重的公斤數乘以30估算。三、遵從醫囑 不信偏方吃中藥會傷腎是錯誤觀念,亂買來路不明的藥材補身才是傷腎主因;服用藥物應諮詢及遵從醫藥專業人員指導,不濫用止痛藥、不聽信偏方草藥、不亂吃減肥藥。四、自我監測 定期健檢原發性腎絲球腎炎需長期監控追蹤與治療,可避免病程惡化。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血糖控制,糖化血色素
-
2024-05-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生理痛、偏頭痛...長期吃止痛藥會傷身嗎? 醫師提醒:小心洗腎
你有疼痛的困擾嗎?頭痛、牙痛、生理痛、肌肉拉傷、關節疼痛......民眾常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或是聽到親友要去日本,必託買藥妝店的止痛藥清單。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分享,一名女性因長期偏頭痛,服用止痛藥10多年,不幸腎衰竭必須洗腎治療。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暨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說,過量或長期使用止痛藥確實會對腎臟造成損害,不同類型的止痛藥對腎臟影響程度不同,例如藥物會抑制前列腺素,使腎臟的血管收縮,增加腎臟負擔。 有些止痛藥雖然比較不傷胃,卻會對腎臟造成傷害,李孟鴻表示,止痛藥可分成四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鴉片類藥物(Opioids)、COX-2抑制劑,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風險: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風險:長期或高劑量使用NSAIDs會減少腎血流量,導致腎灌流減少,並可能引起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功能衰竭;一般健康人短期使用大多沒問題,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腎乳頭壞死和慢性腎衰竭。機制:NSAIDs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減少炎症和疼痛,但前列腺素在維持腎臟血流中扮演重要腳色,血流減少會導致腎臟灌注不足。使用建議: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NSAIDs,這類藥物對腎臟的影響最為顯著,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宜長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風險:相對於NSAIDs, 對乙酰氨基酚對腎臟的影響較小,但過量使用仍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乙醯氨基酚經由肝臟代謝,過量使用主要會引起肝毒性,造成急性肝臟衰竭。機制:主要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前列腺素合成來減少疼痛和發熱,過量使用時會增加代謝負擔,導致器官損傷。使用建議:對乙酰氨基酚相對安全,但需注意不超過服用劑量。鴉片類藥物(Opioids)風險:是臨床上最常用於強效止痛的止痛藥,例如嗎啡;鴉片類藥物不會直接損害腎臟,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其他副作用,如耐藥性及成癮,間接影響腎臟健康。某些鴉片類藥物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造成代謝減慢,增加毒性風險。機制: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特定受體產生作用,改變對疼痛的感覺。使用建議:鴉片類藥物需醫生監控,這類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指示使用,避免成癮和其他副作用。COX-2抑制劑風險:這類藥物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少,但仍可能對腎臟造成影響,特別是在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時。機制:選擇性抑制COX-2酶,減少炎症和疼痛,但對腎臟血流量的影響仍需謹慎考慮。使用建議:需定期監測,使用任何止痛藥時,尤其是對已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腎功能和其他相關指標。李孟鴻提醒,選擇止痛藥時需與醫生討論,包括個人病史、用藥情況,尤其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避免加劇損傷。另外,對於國人喜愛購買日本藥妝店的止痛藥,李孟鴻以EVE止痛藥為例,主成分是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臨床上非常廣泛使用來解熱鎮痛。雖然是非處方藥銷售,有些成分可能會有副作用或造成腸胃不適,不要自己亂買藥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4 醫療.泌尿腎臟
吃中藥傷腎?醫:真正傷腎的是「中草藥」!正確吃中藥能養腎護腎
吃中藥會傷腎嗎?許多人靠吃中藥調理身體,但又擔心長期吃中藥會傷身。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要翻轉「吃中藥傷腎」的錯誤觀念,強調中醫腎病成效的研究證實,中醫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特別有效,而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則顯示,長期且正確使用中藥,對腎功能的保全有良好助益。配合服用中藥能延緩洗腎中醫師陳潮宗表示,25年前的馬兜鈴酸事件,造成民眾對中藥的恐慌,衛福部中醫藥司已於2003年明令公告禁用。政府對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嚴格管理,包括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真正會傷腎的是「中草藥」,尤其是來路不明的草藥與藥酒、偏方。慢性腎病已經成為新國病,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1位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達12%以上,且有超過9成的早期腎臟病患者罹病卻不自知。陳潮宗強調,看中醫吃中藥可護腎,已有數據可以佐證,而且吃愈久、洗腎風險愈低。中醫於2020年開始執行「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藉由早期介入腎臟病治療,能達到減緩腎病惡化、延緩洗腎時程。只要配合醫囑、長期服用中醫醫療院所的藥方,能達到延緩慢性腎臟病第3、4、5期病人腎功能的惡化程度。糖尿病是造成腎臟病的主要原因,關鍵是「血糖控制不良」,產生蛋白尿、造成腎絲球過濾率減少。全民健保資料庫顯示,長期且正確使用中藥不只不傷腎,對腎功能的保全有良好助益,包括對糖尿病腎臟病的治療效果。民眾勿亂吃來路不明偏方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歐世宸分享,使用健保中藥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腎臟病風險降低31%;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使用健保中藥後,惡化為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降低19%,死亡風險降低一半。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在接受中醫治療時,建議應規律抽血檢驗,嚴格配合飲食禁忌,病情穩定前應持續中醫治療,另外,切勿自行服用成藥、草藥、中藥或保健食品。
-
2024-05-18 養生.抗老養生
「肌少症」分2種:急性與慢性!看哪一科?該怎麼檢測?肌少症權威陳亮恭一次告訴你
一般人的肌肉質量頂峰在25歲,接著會逐年慢慢流失,50歲後流失就會開始加速,肌少症的進展會越來越快。隨著台灣人愈來愈長壽,平均餘命已達到81.3歲,因此「老人疾病」也成為必須注重的課題,而其中也倍受關注的便是「肌少症」。台北市立醫院關渡醫院院長、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理事長陳亮恭指出,肌少症不只影響身體健康,行動能力、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風險、認知功能障礙、罹病率、失能及死亡率。那我們該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是肌少症?若真的是肌少症,該去看哪一科呢?25歲的肌力的頂峰一般人的肌肉質量頂峰在25歲,接著會逐年慢慢流失,50歲後流失就會開始加速,肌少症的進展會越來越快,這時會開始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到了65歲,有5~10%罹患肌少症,80歲竟可能達到三成。而肌少症又分為兩種,目前歐洲肌少症診斷共識將之分為「急性與慢性肌少症」:急性肌少症多半與突然生重病、臥床有關,因為疾病耗能高,在住院治療下肌力流失也快,要再回復很難也很慢,因此在急性病治療,醫療團隊不能忽略營養跟蛋白質攝取;另外,慢性的肌少症則與生活習慣、慢性病管理有關。而患肌少症的長輩,多半是急性、慢性交互混雜。糖尿病罹患肌少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那肌少症高風險族群有哪些?陳亮恭表示,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患者,都可能是肌少症的高風險群。如糖尿病患者會一直耗損能量,因此罹患肌少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另外,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因會有蛋白尿,造成蛋白流失,也讓肌肉跟著流失掉了,又或慢性病控制不好也都要注意。也因為肌少症是疾病與生活交互影響下的疾病,除了上述的疾病外,平時生活上更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和營養。但長輩常因為牙口不好,或是肉類不易咀嚼、長期茹素,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更可能讓肌肉流失問題更嚴重。長輩若沒有特別疾病、醫師特別指示,並不需要特別節制營養的攝取;若有某些疾病,就需要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師。想知道怎麼運動、又或是如何補充營養,就看:別誤會「大魚大肉」了!小心越養生,「肌少症」風險越大...陳亮恭教你:怎麼吃、怎麼動才能留住肌肉5招教你掌握自己肌肉的質與量因為肌少症是指伴隨著老化所引起的肌肉質與量的減少,所以兩者都需要同時檢測:檢測「肌肉量(肌肉的多寡)」1.請長輩輕鬆坐在椅子上。2.雙手大拇指、食指圈起,以此量測自己小腿最粗的地方,若是圈得起來,肌肉量就可能太少。3.另也可以請他人以皮尺量測小腿最粗的地方,男性標準是34公分、女性33公分,低於此數字,罹患肌少症機率高。檢測「肌肉的質量(單位肌肉大小可以產生的肌力)」1.坐在穩定牢固的椅子上,雙手抱胸。2.快速連續起坐5次,12秒內完成及格。肌少症要看哪一科?在肌少症的診斷上,因為需要做全身性的肌肉量測試,但是並非每家醫療機構都有專業設備,所以可以向醫院的高齡醫學中心諮詢。也因為罹患肌少症人數逐漸增加、且長輩可能都會遇到的狀況,所以民眾平時也可以諮詢老年醫學科、新陳代謝科醫師,或是諮詢復健科,從飲食與運動習慣開始調整。延伸閱讀: 手上冒出一粒粒小水泡,奇癢無比?皮膚科醫師:「汗皰疹」別擠破!水泡破掉會... 婆婆說「母親節不用送東西給我啦!」郁方:身為聰明的媳婦,你該這麼做....
-
2024-05-16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頭暈、疲憊、容易喘,慢性腎臟病導致的貧血該怎麼治療?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 林軒任腎性貧血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因腎臟負責分泌紅血球生成素 (EPO),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但當腎臟功能受損,紅血球生成素的分泌量會下降,使骨髓無法有效製造紅血球,就會出現頭暈、喘不過氣、心悸、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等症狀,通常會透過注射紅血球生長素(俗稱生血針)治療。造成貧血的原因相當多,以台灣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為例,通常是因為鐵質不足所導致,常見於月經經血量過多、動過胃部手術、癌症患者等,患者會出現皮膚蒼白、頭暈目眩、容易疲倦、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通常會建議患者多吃含鐵質量高的食物,或以口服鐵劑、靜脈注射等方式治療。造成腎性貧血的原因,除了上述紅血球生成素分泌量不足外,還包括紅血球壽命縮短、缺乏鐵質、維生素B12、葉酸、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一般來說,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的患者,就會慢慢出現血紅素下降的現象,但因為貧血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常常被人所忽略。診斷貧血的方式,是測量血液中的血紅素,正常人的血紅素12-17gm/dL,腎臟病患者血紅素目標大約10-11 gm/dL,小於正常值即為貧血。紅血球生長素是目前針對腎性貧血,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可以大幅改善症狀,也能減少輸血次數。但腎性貧血的治療目標,和一般貧血不太一樣,還會評估抽血數值及臨床症狀,為患者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針。【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4-23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常這樣吃?雞蛋最好別和「這類食物」一起吃,恐影響低密度膽固醇停留時間
雞蛋算是多數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很多人每天都會吃至少一顆蛋,早餐不知道吃什麼,一顆水煮蛋加豆漿補足蛋白質。中午吃水餃可能又配碗蛋花湯!大家這麼常吃蛋,但卻對蛋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例如有些人認為,紅殼蛋營養價值高,但其實雞蛋蛋殼的顏色取決於雞的品種不同,對營養價值差異不大。一般人每天可以吃幾顆蛋?雞蛋為何不要和其他高脂肪食物一起吃?《元氣網》整理有關吃蛋的重要觀念及迷思。Q:蛋殼會影響雞蛋本身的營養素嗎?A: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雞蛋本身的營養價值,取決於雞隻所食用的飼料與健康狀況,雞蛋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且容易被消化吸收,和蛋殼顏色則沒有直接關聯,主要與雞隻品種及遺傳有關,紅殼蛋與白殼蛋的營養成分,不會因此有差異。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表示,蛋殼顏色和雞隻的品種或餵養的飼料相關,和營養價值沒有直接相關性,不會說白蛋殼的營養價值就比紅蛋殼少,但跟雞蛋的大小有關,如果是重量重、大顆的蛋,在蛋白質份量上會跟著改變。Q:雞蛋怎麼挑選?購買雞蛋有哪些要注意的?A:食藥署提醒,購買時須注意蛋殼的清潔度及完整度,因為蛋殼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孔,表面上若有裂縫或殘留雞屎,細菌容易進入蛋液中,形成風險。營養師楊斯涵曾受訪指出,建議選蛋殼光滑、無裂痕、有認證的蛋,年輕母雞產的蛋偏中小型尺寸,老母雞蛋較大顆,以同重量營養密度來看,年輕蛋比較足夠。另外要注意,高度越挺的蛋越新鮮,越塌或有異味的雞蛋建議不要吃。Q:一般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A:陳韻婷說,基本上雞蛋屬於一種優質蛋白質來源,如果不吃魚、肉的素食者,就會透過吃蛋來補充蛋白質;針對高膽固醇、慢性腎臟病導致血磷高的患者等族群,雞蛋攝取量就會有限制,尤其要注意蛋黃的量,正常食用下,健康成人每天吃2至3顆是可以的。Q:特殊族群吃雞蛋,有哪些要注意的?A:針對需要控制雞蛋攝取量的族群,陳韻婷指出,建議一天1顆為限,並採無油烹調,因為雞蛋比較容易吸油,建議以蒸蛋、水煮蛋等烹調方式,取代煎蛋或炒蛋方式;慢性腎臟病族群,需要控制蛋白質份量,雞蛋的的份量,要中和在日常飲食中,和魚類、豆類等蛋白質做到總量控制;體內「磷」含量高的,就建議不吃蛋黃、選蛋白就好。陳韻婷並表示,茶葉蛋、滷蛋等,對於有腎臟病、高血壓的族群,就不那麼合適,因為攝取到的鈉含量可能會過高。因為蛋黃比較容易脹氣,陳韻婷提醒,腸胃道不好族群或長輩、小朋友等,建議把蛋黃打散,比較不會有脹氣、消化不良狀況;如果是健康成年人,一天要吃2至3個沒問題,可以包含在正常飲食當中。Q:膽固醇高的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A:如果你的膽固醇很高,也不必完全避吃雞蛋,它們也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建議這類人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膳食膽固醇的攝取,最好將雞蛋攝取限制在每周4-5顆以下。這也適用於超重、肥胖或有其他心臟病危險因子的人。但建議雞蛋不要和其他高脂肪食物一起吃,例如香腸、培根和奶油,因為進食的脂肪多寡,會影響低密度膽固醇顆粒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有些人因為遺傳的關係,出現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應定期就醫追蹤治療,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吃包括雞蛋在內的高膽固醇食物。Q:吃蛋的時機有哪些要注意的?A:吃蛋的時間方面,陳韻婷說,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但還是建議在睡覺前2小時不特別進食,可以預防胃食道逆流,且不管什麼食物,都建議不要吃了馬上睡,至於影響吸收,倒不太會因為時間點而有區別。一般而言,飲食均衡才健康,而非只吃單一營養素,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蛋白質和低脂乳品,當然也包含雞蛋,但都必須適量。【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0 焦點.科普好健康
從尿糖到治療糖尿病!降血糖藥「SGLT2抑制劑」為糖尿病治療首選藥物之一
66歲男子因多次下肢無力求診,檢查出嚴重低血鉀症而住院。檢查發現尿液排出大量鉀離子,還有蛋白質及葡萄糖,經診斷為不明藥物引起的腎小管病變,導致橫紋肌溶解及急性腎損傷。病人沒有糖尿病,為何尿液中出現大量的葡萄糖?其實,腎臟控制糖分由尿液排出的機轉,是近年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發展的重要基礎。 腎臟是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血液流經腎臟,依分子大小及結構特性,通過腎小球過濾,如水分子、電解質在腎小管經重吸收的機制再回到體內,否則便經由尿液排出體外。重吸收的過程有幾個關鍵因素,決定哪些分子及回收量。在腎臟生理功能分工中,腎小管重吸收占重要角色,腎小管細胞上有形形色色具不同功能、性質的運送體,如離子通道、運送器等,皆與重吸收機制有關。這些統稱為運送體的分子,負責將經過腎小球的分子再吸收回到體內;我們熟知的鈣離子、鈉離子通道可調控離子進出。決定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水分子通道(aquaporin)由美國科學家Peter Agre發現,並因此獲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SGLT至少5種 機制各不同調節葡萄糖吸收的分子,主要由「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SGLT)執行。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由Robert K. Crane在1960年發現,目前已知SGLT至少有5種,絕大部分分布在腎臟及腸道,負責葡萄糖在腎小管及腸細胞重吸收,在腎臟主要由SGLT2執行近90%吸收,腸道則以SGLT1為最重要。不同SGLT的功能及調控機制各有不同。透過基因工程技術,科學界可以從基因剔除動物模型,瞭解因單一運送體功能失常引起的相關變化。家族性腎源性尿糖症又稱為Fanconi症候群,病因是近端腎小管上重吸收的遺傳性異常,除了葡萄糖,包括胺基酸、磷、鉀等其他在近端腎小管吸收的分子,都因無法正常吸收而經由尿液排出。上述66歲病例則是藥物造成,患者停藥後即痊癒恢復。單一基因異常引起的遺傳性尿糖,在2000年由Rene Santer教授首次報告,以自體顯性或自體隱性傳遞到子代,病人出現不等程度的尿糖,長期觀察發現大部分預後良好,不需要特別介入治療。常見症狀是多尿、夜尿、僅有少數出現水分不足、脫水或泌尿道感染增加。蘋果樹根成分 竟能降血糖當今最被關注的糖尿病治療藥物: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即抑制SGLT2,促進糖分由尿液排出,進而降低血糖。這類藥物從意外發現到上市作為可治療藥物,有近200年的發展歷程。最早的源由是1830年代採用蘋果樹的樹根,由於它的口味類似當時用來治療瘧疾的藥物,因此被試用並進一步研究,不久就發現樹根中的根皮柑(phlorizin)會造成尿糖,同時有降血糖的效果。一直到1933年,才有正式的人體測試報告,1990年代則揭開SGLT是根皮柑藥理作用的分子機制,也啟動研究做為治療糖尿病的可能藥物。由於根皮柑同時對SGLT1及SGLT2都有抑制效果,服用後腸道的抑制作用常造成腹瀉等副作用,針對糖尿病的治療需要研發具專一抑制SGLT2的藥物。SGLT2抑制劑 可保護器官從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在2013年核准第一個SGLT2抑制劑上市,至今全球已有超過10種以上的藥物,由於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穩定,已成為糖尿病治療首選藥物之一。此外,近年臨床研究更發現,這類藥物有器官保護效果,服用這類藥物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的發生及進展,因此是特定族群的優先選用藥物。從腎臟功能到腎小管重吸收機制,可以瞭解這些運送體呈現獨特角色,從大自然環境的發現到研發應用,科學研究接續推展,才有今日治療藥物的上市,讓病人得以受惠。(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目前委託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經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7 寵物.寵物疾病
突然大量喝水、多尿...貓咪「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
貓咪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近年來,養貓人口逐漸成長,但貓咪照護你知多少?根據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與台大獸醫學院調查,家貓十大死因之首為「腎衰竭」,老化和體內水份不足為兩大主因。貓咪腎衰竭分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兩種。慢性腎衰竭初期徵兆不明顯,加上貓咪善於忍痛、不太會表現生病狀態,因此不易察覺,定期給貓咪做健康檢查,有助於預防疾病問題。本篇帶您了解貓咪腎衰竭成因、症狀,教您預防貓咪腎衰竭。貓咪腎衰竭分兩種 慢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1. 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Fel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超過七歲的熟齡貓為高危險族群,其腎功能會在數月到數年間發生不可逆性、漸進性喪失,也是老年貓最常見致死性疾病之一。據統計,15歲以上的老年貓約有20%~50%機率有一定程度的腎退化問題,身體只需要25%的腎功能,便足夠過濾體內毒素,臨床上不少貓咪在腎功能已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慢性腎病。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正常健康腎臟有6大功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維持體內水平衡●維持鹽分平衡和其他電解質●維持體內酸性平衡●維持血壓的正常●製造荷爾蒙慢性腎衰竭雖然不會造成貓咪立即死亡,但對身體的傷害是長期且不可逆的,由於腎功能衰退,導致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貓咪身體便開始出現各種病狀。除了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之外,多囊性腎病(PKD)、腎小球腎炎、腎腫瘤、感染、毒素皆會對腎臟功能會造成腎臟傷害,然而真正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其實難以確定,因此貓咪定期健康檢查,非常重要!2. 急性腎衰竭嚴重且易於短時間內致命的病症,相較慢性腎衰竭,通常急性腎衰竭只要及時治療是可逆的,可能的病因為中毒、創傷、感染、極度脫水、阻塞、心衰竭造成的低血壓等。其中公貓尿道細,易產生結晶栓塞、尿道阻塞,造成下泌尿道症候群;母貓雖然尿道比較大但好發膀胱炎,其症狀為頻尿、血尿、結石等,若不及時治療,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可能導致急性腎衰竭。貓咪慢性腎衰竭症狀透過超音波檢查、血檢肌酸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UN)的指數,可判斷貓咪腎臟健康程度,由於貓咪對忍痛耐力高,根據《台灣腎貓協會》指出,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由於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發生以下10種症狀,請立即送醫治療:●嘔吐●胃酸過多●口腔潰瘍●虛弱無力●便秘●嚎叫●拒絕進食●吃貓砂或舔水泥牆(貧血症狀)●抽搐●失明(高血壓導致)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貓咪慢性腎衰竭分四期依照國際腎臟學會(IRIS)貓咪慢性腎衰竭分4期為:腎功能不全前期、腎功能不全後期、腎衰竭 末期、腎衰竭末期:1. 第一期(stage1):腎功能不全 前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33%~99%之間,難在此階段診斷出腎病。●腎病第一期不用過度恐慌,但需要在生活習慣方面做調整。●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以下,其他跡象如體內電解質過低、稀釋的尿液,或發現過多蛋白質殘留尿液中,需留意腎臟畸形的可能。●無法看到典型的臨床症狀。●視貓咪病情進展而定,通常進入二期之前,第一期可能維持好幾年。第一期治療以平衡電解質、鼓勵貓多喝水、調整主食漸進式調整為高齡貓飼料和罐頭、觀察體重變化、定期檢查為主。2. 第二期(stage2):腎功能不全 後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大約在25%~33%之間,雖然腎臟很費力但仍然能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1.6至2.8,並有電解液失衡現象。●這個階段的貓咪喝水量、排尿量比平常多,高血壓通常在這此期出現。●貓咪越早進入第二期,往後惡化速度越快。若配合治療,二期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到幾年。第二期治療建議主食更換腎貓飲食,如:腎臟處方飼料或罐頭,以不增加腎臟負擔為主,若在此階段貓咪出現嘔吐、食慾不佳需採取藥物治療,有助腎貓提升食慾、保持體重。3. 第三期(stage3): 腎衰竭 前期●此階段示貓咪腎功能大約剩15%~25%,腎臟已無法正常過濾體內毒素及廢物。●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2.9至5.0。●腎病症狀於此階段出現,喝水量、排尿量大幅增加、嘔吐噁心、食慾不振。●腎病第三期需積極治療並與給予藥物加以控制。●在腎病第三期,視治療成效以及貓咪對療程的接受度,若治療順利,第三階段可從幾個月延長至3-4年。第三期治療除了沿用第一、二期飲食調整,此階段貓咪通常出現更多病徵,如:貧血、尿毒症等,經醫師依病情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輸液治療來輔助腎臟排出毒素和廢物。此階段常見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鉀離子補充、胺基酸補充、貧血治療。4. 第四期(stage4):腎衰竭 末期●此階段貓咪腎功能僅剩不到15%。●血檢Creatinine會落在5.0以上,血磷也會升高。●主要症狀為嚴重嘔吐噁心、幾乎不進食及虛弱無力嗜睡。第四期治療建議著重在安寧照顧,視貓咪生理條件和對醫療行為接受程度繼續第三期治療方式,或是選擇更侵入性的處置。此階段治療方式有靜脈輸液、皮下輸液、鼓勵進食、磷結合劑以及飼主的陪伴。腎貓該吃什麼?腎貓飲食5建議《台灣腎貓協會》建議,家有腎貓,飲食建議五原則:低蛋白,高生物價、低磷,水份足、熱量夠。1. 低蛋白飲食蛋白質的攝取控制可以讓尿素氮下降,有助舒緩腎貓病況舒緩。若是尿素氮太高,可能會造成貓咪食慾下降,反胃嘔吐等症狀。2. 高生物價高生物價蛋白質有完整的必須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比較少,能有效吸收利用以減少腎臟負擔。3. 低磷飲食腎功能不全的貓咪很難將身體中過多的磷排出體外,過度負荷可能導致高血磷讓腎病加速惡化,也會影響體內鈣離子平衡,讓貓咪更加不舒服。4. 水份充足貓咪一般每日每公斤需要40-60ml的水,貓咪若吃處方飼料,更需注意每日飲水量。5. 補充熱量低蛋白飲食易造成貓咪熱量不足,需要以優質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增加其它熱量來源,防止體重快速下降。腎貓通常會換成處方飼料為主,有些飼主會以為有添加藥效,所以吃了處方飼料就會好,其實是不對的!慢性腎衰竭是不可逆的,無法靠藥物痊癒,僅能透過飲食管理、日常照護減緩惡化速度。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果要為貓咪補充其它營養,需根據血檢了解有沒有其它併發症,如貧血,高/低血鉀,或代謝性酸血症等,再視情況額外補充養分。腎病處方飼料是為減少貓咪腎臟負擔,以低蛋白飲食原則設計,若以腎病處方乾糧為主食,必須注意貓咪飲水量,才能真正達到低蛋白飲食原則。如何預防貓咪腎衰竭1. 多喝水 由於貓科動物是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但不少家貓都以乾飼料為主,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因此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貓科醫學會理事長 翁浚岳(伯源)醫師4建議讓貓咪多喝水:●一餐飼料,一餐濕食(罐頭+水)●流動的水如噴泉式飲水機,引起貓咪興趣●天熱時,放顆冰塊至飲水機滾動,引起貓咪好奇●定期更換新水(貓每日建議飲水量 = 貓體重(kg) x 40~60c.c)2. 飲食控制中老年貓的對蛋白質需求不如青壯年時多,過量攝取會因分解蛋白質而產生過多尿毒造成腎臟負擔。另外許多零食、罐頭甚至飼料都含鈉,過多的鈉會造成高血壓,間接造成腎的傷害,而鉀攝取不足也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此外,若貓咪長期缺乏磷,可能會造成貧血或酸鹼不平衡,但長期過量的磷會增加腎臟負擔,導致慢性腎臟疾病。正常健康貓咪磷含量攝取量需低於350mg/100kca,但若是腎貓,磷含量則必須低於250mg/100kcal,避免加速腎病惡化。3. 環境及毒物控制 吃到對貓咪有毒的物質,如清潔劑、殺蟲劑與一些植物,或是長期吃人類的食物、飼料保存不好產生黴菌毒素等,都可能會造成貓咪中毒,進而造成腎臟傷害。4. 定期健康檢查透過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參考資料台灣腎貓協會延伸閱讀:貓咪沒尿尿,為何一直進去貓砂盆?專家盤點「7大症狀」,小心貓咪腎已出問題 肥胖、糖尿病、失智症...可能是「皮質醇」惹禍!哈佛醫師:這2種東西不要碰
-
2024-04-03 醫療.泌尿腎臟
護髮竟致腎衰竭?注意護髮、染髮產品含有「這些成分」恐造成急性腎損傷!
一名26歲的突尼西亞女子,於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間出現三次急性腎損傷,原因是美髮療程引發健康危機。根據外媒報導,該名女子每次到同一家美髮沙龍進行護髮療程後,隨時出現嘔吐、發燒、腹瀉和背痛等症狀,就醫診斷出急性腎損傷的情形。染、燙髮容易誤以為會致癌,目前已證實會傷腎不少人認為染、燙髮會傷身,因為染劑和藥水含有許多化學成分,經常被詢問是否會增加致癌風險。目前尚無人體試驗證據顯示它會引發癌症,含有「乙醛酸」的護髮、直髮產品恐有傷腎風險。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曾公開居家養生密技,其中一項就是不染髮,因為主要成分的苯二胺類化合物,已證實會傷腎。「乙醛酸」的護髮、直髮產品有傷腎的風險護髮、直髮產品的「乙醛酸」成分也有傷腎風險,以色列政府已經宣布禁用含有乙醛酸的直髮劑。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暨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表示,這幾年陸續都有美髮產品內的乙醛酸造成急性腎損傷的文獻報導,其機轉為:乙醛酸在肝臟細胞中會被代謝,再經過一連串酶的作用轉化為草酸,易造成急性腎病、腎鈣化症等腎臟病變。李孟鴻提到,以色列進一步研究因體內草酸鈣濃度過高導致腎衰竭的案例,追蹤2019至2022年全國14間醫學中心的26名腎臟病患者,在發表的文獻中,整理多起病例,在腎臟病切片中發現腎小管有大量草酸鈣沉澱、結石產生,證實草酸的確會造成的急性腎損傷。2024年,法國也呼應以色列2023年的這篇文獻,用老鼠做實驗,把美髮(直髮)產品塗在老鼠的背上,再觀察老鼠腎臟的變化。實驗證實:含有乙醛酸的直髮霜是導致草酸鈣誘導性腎病變的原因。染髮劑中多種化學成分可能會增加急性腎損傷的風險染髮劑內含多種化學成分,包括芳香胺類染料、氧化劑、鹼性劑、乳化劑和各式添加劑。染髮劑中部分成分的代謝物具有潛在的腎毒性,例如芳香胺類染料可產生芳香族胺,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間質性腎炎;過氧化物可導致腎小管損傷;銨鹽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乙醛酸及其衍生物則可代謝成草酸鹽等。如果長期大劑量接觸這些化合物,勢必增加急性腎損傷的風險。李孟鴻建議,優先選擇成分天然、低風險物質的染髮劑,避免過度暴露於可能導致腎毒性的化學品。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或其他腎臟疾病的人群,使用化學染髮產品時,更應格外小心謹慎,可先諮詢醫師的建議,降低潛在腎損害。預防急性腎損傷的常見6原則:●不亂服用成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偏方。●每日至少須攝取2000至2500㏄左右的水分,避免憋尿。●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原發病。●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提昇身體免疫力。●定期健康檢查(尿液、血液檢查)。●少吃高脂、高鹽、煙燻、醃製之食物,不吃含防腐劑、色素、受污染、發霉或加工之食物,飲食宜以清淡為主資料來源:元氣百科 想了解更多的急性腎損傷資訊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27 醫療.泌尿腎臟
藥品別亂吃!一次瞭解「慢性腎臟病」5大警訊、8大高風險族群
全台慢性腎臟病人口突破200萬,每8人就有1人有慢性腎臟病,但初期症狀不明顯,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超過96%的腎臟病患者罹病不自知,一發現就是晚期,面臨洗腎風險。建議注意「高」、「貧」、「泡」、「水」、「倦」五症狀,更應該避免不必要和來路不明的藥物。每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可能有腎病變吳麥斯表示,腎臟永續健康的關鍵在於定期篩檢、及早治療,台灣腎臟病盛行率推估已逾12%,多數人是在前期階段,卻仍有高達96%未察覺。而腎臟病往往伴隨糖尿病、心衰竭等,每3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可能發生腎病變,若是中度腎臟病合併心衰竭,死亡風險更是常人的翻倍。防止應注意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他表示,目前最大的新興危險因子其實是不實的藥品廣告,同時應注意生活中的危險因子。「錯假訊息傳播速度太快,民眾很容易過度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吳麥斯表示,許多腎病患者因服用來路不明藥物造成腎病變,網路時代訊息傳播快速,民眾不應輕信效果跨大且來路不明的藥品。振興醫院腎臟科主任醫師蔡信宏表示,部分民眾不當使用中藥、減肥藥,可能影響腎功能病問題,如今止痛藥頻繁使用也威脅國人腎臟健康,由於部分止痛藥會讓腎臟血流下降,若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會讓腎臟血流更加異常,導致腎性貧血,也更難代謝廢物出體外。●藥物識別3大建議:1.僅有研究資料,未有證實資料的產品別亂吃2.別輕易相信僅是個人經驗的推薦3.購買保健食品、藥物服用前先諮詢醫師●腎臟醫學會提供用藥5不原則:1.不聽信別人推薦的藥2.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藥3.不推薦藥品給別人4.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所販售的藥5.不吃別人贈送的藥腎病5大警訊,務必趕緊就醫檢查腎功能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提醒,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使有問題也不會痛、不會癢,民眾若出現「高、貧、泡、水、倦」5大症狀,務必趕緊就醫檢查腎功能:若自知腎功能不好,則在飲食上多加注意,少油、少鹽、少甜,低普林飲食。蔡信宏則表示,腎臟除非感染、發炎,或是結石、腫瘤等狀況,否則不會有疼痛感,而腎臟病患者更多是腎臟萎縮,難以從疼痛感來察覺病況,一旦有蛋白尿、血尿、小便量減少、全身水腫都要特別注意,趕緊到醫院檢查腎臟功能,檢測檢測肌酸酐指數是否正常。●腎病五大警訊:1.高:沒有高血壓病史民眾,血壓突然升高,可能就是腎臟功能不好2.貧:過去沒有貧血卻突發貧血者,可能是腎功能不好導致的紅血球生成素無法妥善作用。3.泡:俗稱「泡泡尿」,一般人的尿液為清澈、淡黃色,若尿液濁濁、有水泡,或是有血尿情形。4.水:一般人水腫只在特定時段,可能早上,或是工作站一整天晚上腳水腫,但若早中晚都在水腫,可能腎臟功能差,甚至已經影響到排尿。5.倦:沒有做什麼事情,卻感到很倦怠。●8大腎病高風險族群:1.肥胖者2.糖尿病3.65歲以上4.高血壓5.亂吃藥6.痛風7.腎臟病家族病史8.抽菸保護腎臟,飲食也要特別注意。蔡信宏指出,吃太鹹容易讓血壓上升,造成腎臟負擔,避免重鹹、高鈉飲食;腎功能不好的民眾可施行「低蛋白飲食」,減少動物性、植物性蛋白質攝取,每公斤體重0.8克蛋白質,60公斤成人一天控制在48公克為佳,豆腐、豆漿等黃豆類產品較好;同時調味上減少鉀、磷的成分,降低腎臟負擔。「確診腎病不等於終生洗腎。」吳麥斯指出,輕度患者只要及早發現、及早存腎本,都有機會延緩腎功能惡化,即便罹患慢性腎臟病也不要擔心,就算是中重度病程,透過正確且積極用藥,也能避免後續進入透析階段或死亡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肌酸酐、尿素氮...專有名詞一大堆,慢性腎臟病的報告怎麼看?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血液透析室護理長 徐碧秀當被告知腎功能異常時,醫生會安排驗尿和抽血檢查,而驗尿則是檢測是否有蛋白尿,在健康的狀況下,尿液中只會含有微量的蛋白質,但若蛋白質量過多,每天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則稱為蛋白尿。代表腎小管或腎絲球開始病變,使得對蛋白質的回收能力變差,需進一步抽血檢測。抽血檢查會看病人的肌酸酐(CR)和尿素氮 (BUN),肌酸酐經常與尿素氮一起檢測,醫師會透過兩者的比值評估患者的腎功能。肌酸酐是指肌肉代謝的產物,當腎功能異常時,肌酸酐無法從腎臟排出,數值就會升高。尿素氮是指腎臟代謝廢物的功能,當尿素氮異常升高,可能代表腎臟功能有問題。不過,尿素氮數值和飲食有關,假如食用過量蛋白質,有可能造成尿素氮短暫偏高,但不一定代表病人有腎臟病,必須搭配其他指數診斷。接著,醫師會檢測患者腎臟移除廢物的能力,將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入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 (eGFR),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差,不過會隨著年齡衰退,必須搭配其他檢驗共同評估。透過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等三個數值,判斷慢性腎臟病的分期。通常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的腎友,建議作息正常、控制三高,不亂服來路不明藥物,第三期、第四期的腎友,建議要開始低蛋白飲食,食物選擇以低磷、低鉀為主,及持續控制三高,要特別提醒,由於有些藥物會傷腎,若已知有慢性腎臟病,當感冒到診所拿藥時,要提醒醫師自己的腎功能不好,避免開立會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才能保護腎臟。而第五期的腎友,需要準備進入洗腎。此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模式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若年齡病況許可下,可以考慮腎臟移植。【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27 醫療.泌尿腎臟
高蛋白飲食會傷腎嗎?「腎虧」是腎功能變差嗎?醫師破解慢性腎臟病7大迷思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的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盛行率高達12%,相當於每8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有腎病變,但因為慢性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有超過9成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已經受損。慢性腎臟病又稱為「慢性腎衰竭」,是指腎臟細胞受損超過三個月,無法有效清除體內的水分與代謝廢物的狀況。患者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及水份的攝取。如果不好好控制,慢性腎臟病發展到末期就必須洗腎。不只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還為家人帶來照顧負擔。慢性腎臟病無法治癒,但好好控制可以避免腎功能惡化。然而,台灣多數人卻對這個疾病不夠瞭解,導致對慢性腎臟病有很多迷思。究竟慢性腎臟病患者該怎麼照顧自己?可以喝茶、咖啡嗎?可以吃中藥補腎嗎?關於慢性腎臟病的「7大迷思」《良醫健康網》採訪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一次破解民眾常見的七大迷思:一、最近健身風氣盛行,許多業者推出「高蛋白飲食」。「高蛋白飲食」會傷腎嗎?答:對腎臟功能正常而且沒有蛋白尿的人來說,高蛋白飲食不會直接傷害腎臟。如果腎臟功能是正常的,它可以成功代謝蛋白質產生的含氮廢物,不至於吃了高蛋白飲食就有害。但是針對腎臟功能已經受損、退化到一定程度的人,尤其是到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上,或是已經有蛋白尿的患者,高蛋白飲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所以,高蛋白飲食不會傷害腎臟,但對腎臟功能本身比較不好的人來說,高蛋白飲食會造成腎臟負擔。二、聽說吃太多西藥會傷肝、傷腎,慢性腎臟病患者可以服用西藥嗎?答:視情況而定,慢性腎臟病患者服藥需跟醫師討論,不建議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西藥有很多種,有些藥確實會傷害腎功能。所以服藥的時候,必須注意是否有必要吃這個藥。很常有慢性腎臟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因此有必要使用控制血壓、血糖的藥物,這類患者就需要跟醫師討論並依照腎功能狀況來挑選適合的藥物,以及調整的劑量。另外,常見的NSAID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會傷害腎臟,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能使用,也不建議患者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如果有疼痛或其他不適的症狀,應該要跟原本就醫的醫師討論。有些止痛藥確實會傷腎,因此醫師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自行去藥局買藥服用。三、很多中藥標榜「補腎」,慢性腎臟病患者可以服用這類中藥嗎?答:不建議。中醫的「腎」跟西醫是不同的概念,中醫的「補腎」和西醫的「腎功能提升」也不是直接相等。而且很多中藥是乾燥的植物,含有高濃度的鉀離子,而腎臟病患者不能攝取太多鉀離子、磷離子,所以一般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服用含有高濃度鉀離子、磷離子的中藥。四、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鹽分攝取,可以改選擇「低鈉鹽」、「薄鹽醬油」嗎?答:不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控制整體鹽分攝取,選擇口味清淡的飲食。低鈉鹽、薄鹽醬油是將部分的「鈉」用「鉀」取代,而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鉀離子的攝取,所以不適合使用。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減少整體的鹽份攝取,不是換成其他調味品即可。建議這類患者不要加太多的調味料,包括沙茶醬、醬油等。 五、聽說市面上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食品(例如零卡可樂)會傷腎,是真的嗎?答: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工甜味劑會傷腎,但人工甜味劑本身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物,本來就建議少吃。人工甜味劑都是化學合成的產品,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工甜味劑會傷害腎臟。但通常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食物,都是糖果、餅乾、可樂等,這類含有很多食品添加物、高熱量的食物,本來就建議少吃。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零卡可樂含有的人工甜味劑會傷腎,但人工甜味劑本身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物,本來就建議少吃。六、「腎虧」是腎功能變差嗎?答:不是,「腎虧」不等於「腎功能變差」。「腎虧」是指性功能障礙,屬於泌尿系統,與「腎功能」不同。但是腎功能不好的人,由於體內的毒素無法代謝,血液循環、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有性功能障礙的比例會比健康的人高。七、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喝多少水?可以喝茶、咖啡或其他飲料嗎?答:沒有水腫的病人,一般建議一天喝1500到2000c.c.;如果有水腫,要與醫師討論是否減少水分的攝取量。且不建議用茶、咖啡取代水。因為茶、咖啡都含有鉀離子,咖啡如果添加牛奶,還會有磷離子,這些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喝水還是最安全的。【延伸閱讀】不想洗腎,從學會「關鍵8招」開始!腎臟科醫師親授:慢性腎臟病「5期別」症狀與照護重點
-
2024-03-26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雞、生、蛋」一起來看懂腎臟報告吧!
慢性腎臟病是一個很特別的疾病,因為在腎臟病早期幾乎沒有什麼症狀,所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腎臟病防治基金會過去十年來,在台灣各地推廣腎臟病的早期篩檢及健康教育,篩檢的結果發現只有11%腎功能異常的人,知道自己患有腎臟病,換句話說就是每10個人當中只有1個人知道。因此,提高國人對於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度,對於洗刷台灣「洗腎王國」的稱號至關重要。當我們在各地進行腎臟篩檢活動時,發現有一些民眾並不知道他們的腎功能可能存在問題,因為他們以前從未進行過檢查。然而,也有些人即使進行了檢查並發現腎功能異常,仍然不會進一步尋求醫療幫助。其主因可能為腎臟病的早期和中期很少會出現症狀,因此即使篩檢發現了異常,也可能因為沒有感覺到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所以也就沒有再回醫院追蹤檢查了。我們之前到雲林縣台西鄉篩檢時,有一位74歲的阿姨篩檢出來的腎絲球過濾率是11.5 ml/min/1.73m2,是屬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了,看到報告我們覺得很緊張,於是馬上打電話去關心阿姨在收到報告之後有沒有再去看醫師。阿姨說:「我最近很忙,都在照顧媽媽,我知道自己腎功能不好,但你們不要擔心我的狀況,我沒有什麼症狀,我很好,謝謝妳們關心我。」聽阿姨這樣說,也只能繼續勸說阿姨「腎功能真的很不好了,要記得去看醫師喔!」這也是慢性腎臟病最令人擔憂且最可怕的地方,腎功能都只剩11.5 ml/min/1.73m2了,但病患仍可以正常生活而沒有出現太多警訊。對於腎臟疾病來說,這樣的狀況非常不利,腎臟功能一旦長時間受損,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發現腎臟功能異常時,就需要即時開始治療並進行追蹤檢查。此外,如果已經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腎臟病,那麼患者還需要調整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延緩疾病的進展。如果不重視腎臟健康,也沒有定期進行檢查和治療,那麼腎臟病的症狀最終會出現,而這將使患者更加辛苦。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腎臟健康的關注和重視,並且培養定期進行相應檢查的好習慣,以確保自己的健康。而看懂自己腎臟的檢查報告是預防腎臟病的第一步,我們可以透過「雞、生、蛋」三字口訣來認識腎臟功能。其中的「雞」代表「肌酸酐」,肌酸酐是由肌肉代謝產生的物質,會經由腎臟過濾到尿液中排出體外。所以當腎臟功能異常時,無法從腎臟排出肌酸酐,血液中的肌酸酐數值就會逐漸升高。 「生」是「腎絲球過濾率」,把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進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60分以上才算及格,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不好。 「蛋」是「蛋白尿」,當腎臟功能有問題時,蛋白質就會漏到尿裡面,當檢驗數值超過標準值時,就代表有蛋白尿,也就是腎臟功能出問題了!要了解腎功能,需要透過肌酸酐(並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這兩項檢驗項目來判斷,當這兩項檢查都正常時,才能夠代表腎功能是正常的。拿起自己的檢查報告,找到「雞、生、蛋」這三個檢驗項目,看看自己的腎臟功能狀況吧!而要被醫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需要腎功能異常持續三個月。因此,當檢查報告有異常時,不要太過擔心,最重要的是要再到腎臟科門診檢查,確認自己的檢查報告,找出腎臟病的原因,並持續做後續追蹤和治療,這才是最重要的!原文出自: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致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腎病防治觀念,期望將正確的腎臟病預防和治療觀念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打造健康腎臟友善環境,提供及腎臟疾病衛教、腎臟疾病篩檢服務病友,鼓勵及培育國內相關研究人員及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技術及品質,並提供基層醫療院所與相關學術單位腎臟及其相關疾病知識的交流平台,增進整體醫療水平。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26 醫療.泌尿腎臟
烹煮前少做一事,他吃下一大盤炒菠菜竟需終身洗腎!腎臟病患吃蔬果5禁忌
日前,一名浙江寧波的老翁,因吃下一大盤炒菠菜而引發「急性腎損傷」,需終身洗腎。據報導,這名男子吃完菠菜後,出現全身無力、噁心等症狀,緊急送醫治療,檢查發現肌酸酐異常,接著安排腎臟穿刺檢查,體內腎小管有多處大大小小的草酸鹽晶體,確認罹患「草酸鹽腎病」,對腎臟危害大。腎臟病患吃菠菜 務必先汆燙去草酸老翁本身患有慢性腎臟病,長期控制得當,定期追蹤也未發現異常,但一時未忌口吃了大量菠菜,其最重要的原因為烹煮前「沒有先汆燙」,踩到飲食地雷。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暨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表示,對於已經有結石體質或慢性腎臟病史, 需要適當限制菠菜的攝入。菠菜中含有相當高的草酸,烹煮時可以流出、溶解在菜湯裡。飲食方式以汆燙水煮方式對於去除草酸的效果為最佳, 經過汆燙水煮3分鐘,瀝乾菜湯之後,可以明顯降低蔬菜當中的草酸含量。李孟鴻說,慢性腎臟病是一種漸進式疾病,依嚴重程度分為五個時期。隨著病情惡化,需要逐步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然而,在較早期的一至三期,腎友不必太過恐慌,對所有食物都過度禁忌,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在這些早期階段,只要注意控制膳食中的磷含量,選擇低鈉食物,即可減輕腎臟的負擔。適度的蛋白質攝入對維持體力和免疫功能仍然很重要。腎友應諮詢專業人員,制定符合個人病情的飲食計劃,兼顧營養需求和控制危險因子,以延緩病情惡化。第四、五期腎友飲食禁忌多 最怕吃進過多「鉀」此期即使減少蛋白質攝取,也要攝取足夠熱量,掌握「低蛋白、高熱量」原則,防止身體過度分解組織蛋白質。李孟鴻強調,腎臟病患者有許多飲食禁忌,一定要定期檢測腎臟功能。尤其以四、五期的腎臟病患來說,最怕吃進過多的鉀,引發心律不整等症狀,改變烹調方式可以保護腎臟、延緩功能持續退化。腎臟病患攝取蔬果5原則許多深綠色蔬菜都含有高鉀、高鈣、高鎂等礦物質,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均衡攝取蔬果呢?1.注意食用的量。2.避開鮮豔的綠色、黃色蔬果,例如:冬瓜、絲瓜、苦瓜、洋蔥、茄子、玉米筍等。3.烹煮之前先汆燙過,或是切成小塊用水沖,可洗去部分草酸及農藥殘留。4.煮過後的菜汁千萬不要喝,包括匯集食物精華的蔬菜湯,都含有腎臟病患無法代謝掉的鉀離子。5.不要生食蔬菜拉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7 養生.聰明飲食
咖哩健康嗎?熱量高不高?有什麼營養?什麼人比較不適合吃?
起源於南亞的咖哩,在世界各地成為受歡迎的飲食,並因應各國文化而發展出各自特色。咖哩通常以薑黃、丁香、芫荽、小茴香、肉桂等多種香料組成,有各種配方,滋味或嗆辣或甘醇。近年來各種咖哩專賣店在台灣風行,吃咖哩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地雷區?元氣周報今天教你怎麼健康吃咖哩。咖哩為國內常見飲食,口味變化多元,從印度風味到泰式的綠咖哩、紅咖哩、黃咖哩,或是甜味較重的日式,也有顏色亮黃的台式咖哩。料理方式不盡相同,從咖哩粉、咖哩塊到咖哩調理包等不同形式都有。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表示,咖哩被認為有抗發炎、調節心血管等幫助,原因來自於其中成分「薑黃」。印度咖哩香料種類較多,薑黃是抗發炎主角。咖哩使用香料約有20多種,胡椒、辣椒、薄荷、芥末、芫荽(香菜)、丁香等香料,其中主要成分為薑黃、孜然、肉桂、小茴香等四種。雖然各地料理方式及口味略有不同,但咖哩主成分相去不遠。陳韻婷說,咖哩對健康的幫助主要仍是來自於薑黃營養價值,不至於差太多,但是日式、台式香料較少,香料較多的印度咖哩對抗氧化的效果可能較高。1.薑黃陳韻婷說,營養價值上最被廣泛討論的為「薑黃」,常被認為有抗癌、抗發炎的效果;薑黃素中的「多酚類」有抗氧化、增加免疫的功效,其中的「槲皮素」同樣對於抗發炎、提升免疫力有效果。此外,薑黃也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預防失智症以及活化腦部智力的效果,薑黃素也能調節血糖跟血脂。2.肉桂「肉桂」同樣對血糖跟血脂調控有助益,並且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3.小茴香小茴香被認為能改善胃脹氣等腸胃保健。4.孜然孜然在中醫裡討論較多,多是認為具有「溫補」效果。調理包、咖哩塊含動物脂肪多,反引起身體發炎。縱使咖哩營養價值多,卻偶被認為因為屬性「燥熱」不宜多吃。陳韻婷解釋,以西醫的角度來看,咖哩的型態若為調理包或是咖哩塊,可能會有較多的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等飽和脂肪,不只會讓身體攝取高油脂,還容易引起發炎反應。若是擔憂身體「燥熱」,甚至影響到睡眠,仍建議由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再食用。她也提醒,薑黃粉雖然有調節血糖、血脂效果,但如果是食用微波食品、冷凍食品或是用市售咖哩塊製成的咖哩,為了增加湯汁濃稠度,會添加澱粉,反而會對血糖調節有害,挑選上應多加留心。日常偶吃咖哩沒問題,吃薑黃補充劑有疾病禁忌。雖然吃咖哩不挑體質,但是仍有一些疾病上的飲食禁忌。陳韻婷說,日常吃咖哩因為薑黃素含量不高,並沒有問題,通常是大量吃咖哩,或是吃薑黃補充劑等保健食品,比較可能過量。她說,特別是孕婦或是備孕中的婦女,因為薑黃有行氣活血作用,恐怕會增加出血風險。另外,薑黃也會影響身體抗凝血功能,因此使用抗凝血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族群,或是兩周內預計要做手術者,也應該避免食用過多薑黃,影響抗凝血功能而增加手術風險。再者,有肝、膽結石者也應該避免吃下大量薑黃素。咖哩塊高鈉、薑黃高鉀,腎臟病患應避免。我國約8位成人就有1位有腎臟病,盛行率推估高達12%。陳韻婷說,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多,咖哩塊或是部分辛香料都是高鈉,而薑黃為高鉀食物,有腎臟相關疾病者應該避免。此外,網路上盛傳咖哩為催情食物,因為富含豐富香料有刺激性欲的效果,是否為真?陳韻婷說,咖哩的香料多元,除了薑黃外,還有番紅花、肉桂、豆蔻、月桂葉、茴香等綜合香料,可能影響荷爾蒙;不論男性或是女性,若是大量食用,確實有可能刺激性激素。然而,如果只是吃咖哩飯應不致於影響,應該留意的是服用薑黃膠囊保健食品,比較會有影響。誰要注意薑黃攝取量?陳韻婷表示,咖哩中最主要營養來源「薑黃」,按照歐洲的安全食用標準範圍,體重每公斤約0至3毫克;以一位60公斤的成人為例,一天攝取的量約是180毫克。然而,除非是服用薑黃素膠囊等補充品,單純吃咖喱飯並不用擔憂攝取過量。但咖哩仍有一些疾病上的飲食禁忌,以下族群應留意攝取量。1.孕婦或備孕婦女2.肝、膽結石者3.兩周內要做手術者4.腎臟病患者5.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咖哩塊多添加澱粉增稠,挑選應避開動物性脂肪、棕櫚油。咖哩料理搭配多元,從炸物、白飯、麵條、麵包到烤餅都有。咖哩原料有的採用香料混合而成的咖哩粉直接製作;有的則是以濃縮半成品的咖哩塊加工製成;有的則是購買現成料理包、即時包。挑選好咖哩,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建議從食品背後的營養標示、成分下手。檢視食材成分是否有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等,另外還有棕櫚油,都屬於飽和脂肪比例較高的;沙拉油等植物油則屬於植物性脂肪,飽和脂肪的比例比較低。咖哩製作上,直接使用香料混合而成的咖哩粉,成分單純相對健康。至於市售常見的咖哩塊,會加入澱粉、太白粉等澱粉類,增加濃稠度以形成塊狀;而咖哩料理包也會加入「粉類」來增加濃稠度。這類咖哩不利血糖調節,食用後的血糖起伏變化大。含「磷」字樣添加物,腎病患最好不要吃。5'-次黃嘌吟核苷磷酸二鈉、5'-鳥吟核苷磷酸二鈉、 5'-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大豆卵磷脂……陳韻婷說,咖哩塊、調理包的食物成分中,常看到這些長串的化學成分原料,只要有「磷」字,多是腎臟病患無法排出的礦物質。她提醒,我國慢性腎病患不少,挑選上應該要特別注意、盡量避開。陳韻婷說,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族群以及腎臟病患者,在咖哩挑選上應該要避免飽和脂肪、澱粉以及含磷加工物。一般民眾則建議從營養標示跟熱量著手,依據健康飲食觀念,一天飽和脂肪攝取量應該小於總熱量攝取的7%;因此,一餐中一份咖哩(20公克)的飽和脂肪含量,應該少於3公克(每100公克不超過15公克)。若咖哩飽和脂肪量略高,配料宜選白肉、海鮮、蔬菜。若咖哩的飽和脂肪量略微超過標準,但難忍口腹之欲怎麼辦?陳韻婷表示,若攝取飽和脂肪在標準量臨界值時,可以調整煮咖哩的「配料」,優先搭配「白肉」或「海鮮」,例如選擇蝦子、中卷、雞肉等,避免搭配豬肉、羊肉、牛肉等飽和脂肪含量較多的紅肉。蔬菜的搭配比較自由,陳韻婷說,除了常見的洋蔥、馬鈴薯、胡蘿蔔外,其實各種蔬菜都可以嘗試搭配,例如日式湯咖哩常使用的「茄子」,有蔬菜高纖維的特性外,也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她坦言,營養師在第一線服務時,常遇到不少排斥吃葉菜類或是綠色蔬菜的民眾,咖哩是用來鼓勵他們多吃菜的好方式,咖哩可以搭配花椰菜、瓜類、菇類一起煮,如櫛瓜、鴻禧菇、杏鮑菇等,都是可以增加纖維攝取的好選擇。若咖哩粉煮起來太稀,可加入馬鈴薯、南瓜等澱粉增稠。要提醒的是,咖哩飯中常見的搭配三要素為「胡蘿蔔、洋蔥、馬鈴薯」,其中馬鈴薯隱藏熱量危機。陳韻婷說,咖哩飯已經有米飯作為主食,馬鈴薯同樣屬於澱粉類,兩者一起食用,熱量容易超標,建議白飯可以減量或不吃,以馬鈴薯直接作為主食。另外,咖哩塊或是市售冷凍、微波食品的咖哩中,大多添加太白粉、麵粉等粉類,以利結塊成型,烹煮上會比較濃稠,但也會讓血糖不穩。陳韻婷建議,如果用「咖哩粉」料理,又想兼顧咖哩濃稠度,可以用馬鈴薯、南瓜等澱粉加入一起煮,越煮會越收汁、透過澱粉釋放到湯汁中,讓咖哩湯變得像咖哩塊般濃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保持健康就是別吃太多紅肉?紅肉為何容易致癌的5大科學原因
吃肉得以讓人發展智慧,是人類文明的轉唳點,在前文【給人類智慧的是紅肉,不是蘋果】就有分析,這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猶如普羅米修斯將天火交給了人類。烹煮,讓人更容易得到肉裡的營養。其實經過教育,就連猩猩都知道烹煮的好處,史上第一隻猩猩界的小當家,莫過於這隻叫作坎茲Kanzi的侏儒黑猩猩了,根據研究,在經過教導之後,他懂得自己用打火機生火,然後自己烤肉、煎東西吃,是不是充滿了智慧呢?但是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為何紅肉容易致癌但是這樣生火烤肉,從此就開起了肉食的負擔之門。根據許多大型研究,吃肉尤其是烤肉或加工肉品,與致癌特別是大腸癌息息相關。但是一開始科學界其實並不清楚到底為何紅肉容易致癌,直到最近多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人們才開始知道裡面的機轉。紅肉之所以容易致癌主要是以下5個因素:血紅素鐵紅肉裡面的血紅素鐵 (Heme iron):血紅色鐵是於血液裡或是肌肉裡的血紅素;或是肌紅素與鐵質形成的複合物,紅肉固然含豐富鐵質,可以作為營養補充,但是鐵對人可說是兩面刃,血紅素鐵對人體來說太好吸收,如果鐵質過量,鐵可是會在人體裡面作怪的。鐵大家都知道很容易生鏽,也就是被氧化了,在體內的鐵也是一樣,鐵一旦在體內被氧化,會生成很多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甚至DNA產生很多破壞性的連鎖反應,DNA一但被破壞,就可能讓一般的細胞轉為癌細胞。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 Neu5Gc紅肉裡面含有 一種特殊的糖分子Neu5Gc, Neu5Gc中文叫做 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它是唾液酸(sialic acid)衍生物的一種。它在紅肉或內臟裡含量豐富,但是因為人體裡面沒有它也無法代謝它(猩猩、黑猩猩卻都可以),所以在人體內會誘發許多免疫反應,誘發人體出現微發炎狀況。這些慢性發炎狀況可能與氣喘、心臟病、關節炎甚至癌症都有關。尤其是科學家發現在腫瘤組織中所含有的 Neu5Gc 濃度比正常組織中要高出許多,因此強烈懷疑這個分子對腫瘤的成長有所幫助。氧化三甲胺 TMAO紅肉中大量存在的膽鹼和左旋肉鹼,當人類食入過量的肉鹼或膽鹼,它們在到達腸道時會被腸道菌代謝產生三甲胺 (TMA)。TMA 被腸壁吸收後會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肝臟,在那裡被酵素-FMO氧化成氧化三甲胺 (TMAO)。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人體內的腸道菌若生成過多的氧化三甲胺,可能導致粥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慢性腎臟病等疾病,而且TMAO也被認為與大腸癌細胞的增殖有密切關係。TMAO常見於部分深海魚類和海洋生物體內,也是海鮮產生腐臭味的來源之一。高脂肪高熱量紅肉含高脂肪高熱量,科學家已經有證據顯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與癌症風險呈現相關現象,尤其如果累積在身上形成過高的體脂肪的話,又會形成慢性發炎狀況,一樣是刺激癌細胞生成的因子。異環胺紅肉如果經過高溫燒烤,其豐富的蛋白質會形成異環胺(Herterocyclic amine)化合物,簡寫成HCA,是已知的致癌物。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都會會導致大量產生異環胺,或甚至另外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這兩類物質會破壞DNA,因而致癌,因此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實驗證明,吃青花菜就可以顯著提高肝臟解毒酵素P450的活性,也因此可以讓體內毒物如烤肉生成的多環芳香烴(PAH)含量降低,參考防癌明星青花菜,有哪些功效?要怎樣料理抗氧化力才更高?輕鬆適量吃紅肉因此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但是就該嚇到從此就不敢碰紅肉了嗎?其實也不需要太緊張,因為就算如此,紅肉也僅僅是提高癌症的風險而已,不是完全不能碰。在國際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 刊登的發表(Lancet Oncology Volume 16, No. 16, p1599–1600, December 2015)裡,國際專家小組審查800多個研究,探討肉類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結論是每天吃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約兩片培根),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危險;而每天吃超過100克的紅肉增加了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基於這些估計,「若吃很多紅肉或加工肉,每1,000人中大約有66人,在其一生中會發展出大腸癌」;相較之下,「若吃很少的肉類或加工品,每1,000人約有56人會發展出大腸癌」,所以完全是一個較高風險的問題。這時候,是不是覺得該來一份牛排佐培根來壓壓驚呢(誤)?!其實只要適量攝取紅肉,比如說以英國政府將根據最新的研究建議,每個人每週攝取紅肉的量最好是低於500公克,也就是每天不要超過70公克。這樣就不用太過擔心,輕鬆享受紅肉的美味與營養。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3 醫療.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有哪些藥物治療?什麼時候需要手術?
心臟衰竭有心臟癌症之稱,第4期的病患5年存活率僅有5成,比許多癌症都還更嚴重。如此嚴重的重大疾病,元氣網整理心臟衰竭的分類與治療方式,協助民眾了解目前心臟衰竭的治療對策。心臟衰竭可分為哪幾類?兩類治療方式相同嗎?心臟衰竭中重要的數字是「左心室射出率」(Ejection fraction,簡稱EF),代表左心室每次心跳可以打出多少左心室的血液總量,射出率60%表示每次心跳會有左心室血液總量的60%被打出,一般民眾的正常值約落在60%間,低於40%就會過低,有可能會引起心臟衰竭。「左心室射出率」可透過以下方式測量:包括心臟超音波、心臟核磁共振成像掃描(MRI),心臟核子醫學掃描,最常用的檢查為心臟超音波的評估。根據「左心室射出率」,歐洲心臟醫學會(ESC)可以將心臟衰竭分為3類:1.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F,縮寫HF-rEF),左心室射出率(EF)<40%,常見於年紀較輕、心肌缺血或是先天性的心肌病變。2.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 uced EF,縮寫HF-mrEF):為心臟收縮力輕度降低的心衰竭,當病患的左心室射出分率介於41-49%之間心臟衰竭3.正常左心室收縮分率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縮寫 HF-pEF),左心室射出率(EF)≧ 50%。常見於老人、女性、過度肥胖,患者常常具有多重共病的患者,例如:同時罹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等。三類型的心臟衰竭病理機轉不同,所使用的藥物治療也不盡相同。與心臟衰竭類似症狀的疾病不少,常見的有:腎臟問題、肝臟問題、貧血、甲狀腺疾病等,醫師有時需要進一步釐清。心臟衰竭還能活多久嗎?心臟衰竭的治療有哪些急迫性? 心臟衰竭是一個十分難纏的疾病,當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時,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2%,五年死亡率仍然逼近50%,五年死亡率比許多癌症還高。就醫時也容易發生住院日長,病患平均發病住院需要接近20天,並且有接近1/3(32%)的病患會再次住院。隨著疾病的持續進展,超過9成的病人會有顯著的症狀或者失能問題。心臟衰竭分期根據美國紐約心臟協會:●階段A:具有形成心臟衰竭的高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酒精濫用等問題,心臟尚未有構造或功能異常的症狀,也沒B型利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簡稱BNP)升高的情形。●階段B:心臟開始出現結構或功能的異常,例如心室肥大、收縮力異常和瓣膜疾病,或B型利鈉肽升高的情形,但尚無心臟臨床的症狀。 ●階段C:已出現心臟結構的異常和臨床的症狀,此時藥物治療仍可緩解症狀。●階段D:頑固性末期心衰竭,病患需持續或間斷接受強心劑,如果藥物效果不佳,可暫時施以主動內氣球幫浦、左心室輔助裝置、換心手術等治療,或者讓病患安寧緩和治療醫師建議心臟衰竭病人需要儘量將心臟衰竭控制在第1~3級,只要接受良好的藥物治療進行控制,心臟衰竭的病人的存活也有很高的機會能超過5年以上。如果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以後,藥物治療的效果變差,醫師有可能轉進行手術來延長病患的壽命,例如:放心室輔助器於左心室,此時如果想要治癒,就只剩下換心手術的選擇,所以心臟科許多醫師都呼籲病人應該在心臟衰竭病患應在早期就認知疾病的嚴重性,如果早期發現並好好配合醫囑治療,就能增加日後存活的機會。心臟衰竭藥物治療有哪些?何時要進行手術?心臟衰竭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種:1.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縮寫成ACEI),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Captopril、Enalapril、Ramipril和Tanatril。藥物百科:Captopril、Enalapril、Ramipril和Tanatril。2.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縮寫成ARB),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Azilsartan、Irbesartan、Losartan、Olmesartan和Valsartan。藥物百科:Azilsartan、Irbesartan、Losartan、Olmesartan和Valsartan。3.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可減緩心跳,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Bisoprolol、Metoprolol、Carvedilol和Nebivolol。藥物百科:Bisoprolol、Metoprolol、Carvedilol和Nebivolol。4.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ineralocortocoid receptor antagonist,MRA),具有輕度利尿劑的效果,可對抗荷爾蒙對心血管的傷害、減少心臟纖維化、保留血鉀等作用。常使用的藥物有:Spironolactone和Eplerenone。藥物百科:Spironolactone和Eplerenone。5.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縮寫ARNI),利鈉尿,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常使用的藥物有:Sacubitril-Valsartan。藥物百科:Sacubitril-Valsartan6.奇特電流通道的抑制劑(If channel inhibitor),可減緩心跳,增加心肌血流的作用。常使用的藥物有:Ivabradine。藥物百科:Ivabradine。7.利尿劑(Diuretic),可排出體內多餘水份,減少水腫及呼吸困難,常使用的藥物有:Furosemide、Bumetanide、Trichlormethiazide和Indapamide。藥物百科:Furosemide、Bumetanide、Trichlormethiazide和Indapamide。8.毛地黃(Digoxin),強心劑的一種,可增加心臟收縮的強度,使心臟流出的血量增加。藥物百科:毛地黃(Digoxin)9.SGLT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s):抑制腎臟回收尿液中的葡萄糖,讓糖分經由小便排出體外,進而達到降血糖的效果。除可以降血糖之外,還會透過減少腎絲球壓力等機轉,直接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減低心臟充血,預防心贓衰竭的效果。常使用的藥物有:Dapagliflozin 和 Empagliflozin。藥物百科:Dapagliflozin 和 Empagliflozin。藥物治療需要配合心臟衰竭種類使用●正常左心室收縮分率心臟衰竭(HF-pEF)和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mrEF):兩者治療模式相當,重要的是針對病患潛在的危險因子進行治療。在2021年歐洲心臟醫學會(ESC)指引中,推薦利尿劑可用於緩解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mrEF)病患的症狀。醫師進行首次治療,推薦可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ARB)、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和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治療,以降低病患住院和死亡風險。●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輕微減少(HF-rEF):2021年歐洲心臟醫學會(ESC)指引中,則是將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可做為早期使用的藥物,無論有無糖尿病,除了合併使用乙型阻斷劑和腎上腺皮質酮拮抗劑(MRA)外,推薦使用同時可搭配SGLT2抑制劑類藥物具有的利尿與利鈉特性,應用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心臟衰竭治療的證據越來越多。當心臟衰竭進入第4期,即使使用到強心劑藥物也無法改善心臟衰竭病患症狀時,醫師有可能會採用手術進行治療:1.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如果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可經由心導管施行氣球擴張術及心臟支架置放,達到回復血管血流的目的,改善心臟功能。2.心臟再同步化節律器暨整流去顫器(CRT-D):類似心律調整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多放一條電線到左心室,可以有效同時刺激左、右心室,幫助恢復同步而有效率的心臟收縮,達到改善心臟功能。3.植入式去顫器(ICD):主要針對心室纖維顫動時,導線會將所偵測到的訊號傳遞至去顫器,去顫器輸出電流並由導線傳送到心臟進行除顫,可用來挽救生命;協助控制可能致命的心律不整,預防猝死。4.外科手術:根據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使用手術,例如: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換心手術(心臟移植)則可能是重度心臟衰竭病人最後的救命稻草。5.機械性支持系統:協助維持病患心命的附加裝置,例如:主動脈幫浦、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等。參考資料:元氣網:慢病主題館【心衰竭】5位糖尿病患就有1位得這病!6題看懂如何避免心衰竭元氣網:5年有50%死亡率!扭轉心臟衰竭,醫師圖文解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心~累了嗎?』,心臟衰竭的照護嘉義長庚醫院:心臟衰竭臨床照護指引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心臟衰竭藥物治療簡介
-
2024-03-08 醫療.泌尿腎臟
陳盈潔去年腎臟病保外就醫,近日「出現奇蹟」! 醫師說明「這腎病」,妥善治療可逆轉
資深藝人陳盈潔因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被判刑定讞,2023年8月入獄後,卻在10月發生急性腎損傷(過去常稱為:急性腎衰竭)、敗血症等狀況,申請保外就醫治療。近日,音樂製作人許常德透露陳盈潔病況,從原本床頭掛著病危通知,持續一周洗腎3次,目前病情已經穩定好轉,出現奇蹟曙光。慢性腎臟病末期往往有洗腎的風險!腎臟病的原因有哪些?根據統計,全台慢性腎臟病人口突破200萬,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約九成患者不知道自己得病。其中,又有近六成病患在確診時已是晚期,面臨「洗腎」的命運,後續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患者生活品質也不佳。什麼是慢性腎臟病(CKD)?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功能慢慢地逐漸衰退,無法清除體內代謝物及維持水分、酸鹼、電解質平衡。若腎功能嚴重下降,出現尿毒症狀,就須洗腎或是腎臟移植治療。看更多→元氣百科 慢性腎臟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說,腎臟病的治療首重「找出致病的原因」,包括不當使用藥物、嚴重的脫水、不良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熬夜)、過油過鹹的飲食、身體發炎感染、疾病控制不佳,三高、糖尿病等許多疾病也會傷害到腎臟功能,因素多且複雜。腎臟病急性到慢性的演變過程腎臟病的急性到慢性病程:從急性腎損傷(AKI)、急性腎臟病(AKD)到慢性腎臟病(CKD),可說是腎臟病從急性到慢性的演變過程。如果急性腎損傷發生後沒有積極治療,會持續性的損害腎功能,無法進行排毒、排水、平衡身體電解質。什麼是急性腎損傷(急性腎衰竭)?腎臟突然在短時間內,因故無法正常作用,導致毒素、廢物和水份堆積在體內,腎功能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迅速惡化。急性腎衰竭若能及早治療,可以恢復腎功能。但未痊癒,可能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看更多→元氣百科 急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是指在短時間之內,腎功能急速惡化,會有水腫、噁心、頭痛、尿量減少、血壓升高、呼吸短促,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狀。發生急性腎損傷時,務必把握治療黃金時間配合醫師接受治療,經緊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毒素,腎功能可部分恢復或完全恢復。腎臟病治療的重點黃尚志提醒,腎臟病治療目的為「保存較多殘餘腎功能」,當症狀減輕時,不代表身體完全無恙,應控制飲食、遵照醫囑用藥、避免亂吃會對腎臟造成損害的藥物,才不會讓腎功能再惡化。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胖糖老壓藥痛史菸8大族群,提前留意腎臟疾病!
腎臟比你想像的還要會忍耐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在腎臟病初期的時候幾乎沒有症狀,如果沒有定期健檢的習慣,很難發現腎臟其實已經出問題了,也因為這個原因造就了台灣人對於腎臟病的低認知率,根據過去研究資料顯示,每10個人只有不到1個人知道自己有腎臟病。為了提升國人對於腎臟病的病識感,醫界過去推出「泡水高貧倦」腎臟病五大症狀的口訣,也成功打入台灣人的心中,有越來越多民眾因為出現以上症狀,進一步去檢查才發現自己有腎臟病。然而,當出現「泡水高貧倦」五大症狀時,往往已經進展到慢性腎臟病後期,此階段能做的治療就會有所限制。腎臟病八大高危險族群「胖唐老鴨要痛死焉(胖糖老壓藥痛史菸)」為了降低腎臟病對於國人的影響,未來推廣的方向要再往更前端,也就是在疾病發現之前就提早讓國人了解腎臟病、知道哪些族群是屬於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全新圓診所院長林裕峯醫師表示:「胖糖老壓藥痛史菸這個口訣,可以讓民眾了解什麼樣的族群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進而提早開始預防腎臟病的發生」這八個字分別代表不同的族群,接下來就一起來簡單了解吧!1.胖:肥胖肥胖指的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標準值,一般來說正常體位的BMI介於18.5~24之間。BMI介於24~27屬於過重體位,BMI大於27以上就屬於肥胖體位。2.糖:糖尿病當空腹血糖>126 mg/dL或是糖化血色素(HbA1c)>6.5%時就就可能是有糖尿病了,若血糖長期處於過高的狀況,就會造成血管病變,影響到腎臟血流量及腎功能。3.老:65歲以上的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的器官也會隨之漸漸衰老,腎臟功能也會慢慢流失。4.壓:高血壓正常狀況下,血壓應該小於120/80mmHg,當血壓>120/80 mmHg就代表有高血壓的可能,建議去醫院進一步的檢查,持續的高血壓也會造成腎臟受損進而產生慢性腎臟病。5.藥:亂吃藥止痛藥有分為會傷腎以及不傷腎的,若長期自行亂服用止痛藥,就有可能會造成腎臟受損。要吃藥一定要先經過醫師的診斷、開立處方藥才可以服用,自己隨意購買成藥或是來路不明的黑藥丸都有可能造成腎臟受損,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的發生。6.痛:痛風當尿酸濃度上升,造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所引起的關節炎,痛的時候連風吹過都覺得疼痛而得名。尿酸的結晶除了堆積在關節以外,也會堆積於腎臟,長期下來便會造成腎臟傷害。7.史:家族有腎臟病史慢性腎臟病跟遺傳有關連,家裡若有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自己得到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就會比較高,因此建議需要特別留意。8.菸:抽菸抽菸會刺激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影響血壓和腎臟功能。養成定期健檢習慣 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本身已經有上述提到的八大危險族群的其中一項、甚至兩三項以上的人也不用過度擔心,要對腎臟造成實質的傷害通常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所以知道自己有符合八大族群其中幾項的話,應該要做的就是配合醫療團隊積極的治療。林裕峯醫師提醒:「千萬不要覺得慢性病對生活沒什麼影響就不管它,要從飲食選擇、生活習慣、藥物治療等多方向來改變,盡力將慢性病控制好,降低對於腎臟的傷害。」【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致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腎病防治觀念,期望將正確的腎臟病預防和治療觀念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打造健康腎臟友善環境,提供及腎臟疾病衛教、腎臟疾病篩檢服務病友,鼓勵及培育國內相關研究人員及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技術及品質,並提供基層醫療院所與相關學術單位腎臟及其相關疾病知識的交流平台,增進整體醫療水平。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2-24 養生.聰明飲食
10大超好吃傷腎美食正慢慢傷害你的腎,第1名揚名海內外!
洪永祥醫師去年曾公布5大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今年他又列舉十種在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傷害腎臟的美食,包括燒餅油條、炸雞排…就連早餐穀物也是!而第一名更是揚名海內外的國民美食珍珠奶茶。【延伸閱讀】熱量超驚人!醫師公布5大包餡食物是傷腎大魔王 第一名大家午餐經常吃台灣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美食,但許多小吃其實都是高油鹽糖,吃多了其實對健康不好。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指出,台灣人每九個就有一個慢性腎衰竭,很多人跟他說「我每天都再吃這些食物也都沒事阿?」其實不是沒事,而是緩慢破壞而不自知。傷腎食物百百種,洪永祥以下列出我們每天非常常見,容易被忽略掉的十個美食,經常吃會讓你容易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同年齡的快。十種超級傷腎的好吃食物第十名:早餐穀物早餐穀物,包含玉米片、小麥片等的主要成分是裹了糖的碳水化合物,主打健康的穀片,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跟天然的糙米、燕麥、五穀米等富含高纖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是一樣健康的穀物,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曾發現,半數市售早餐榖片,每100公克含鈉量達500毫克以上。2006年,英國的消費者雜誌檢視275款早餐麥片,發現「以兒童為銷售目標的早餐麥片中,將近90%含高糖、13%含高鹽、10%含高飽和脂肪。」這些事實上都是高油鹽糖的加工食品,因為這是每天固定的早餐,經年累月的吃務必要給小孩吃天然全穀根莖類食物,而不是這些方便的加工傷腎穀物。第九名:蔥花肉鬆捲與奶酥麵包台式蔥花肉鬆捲麵包鬆軟的口感,是因為含有豐富油脂,並且抹上了美乃滋讓質地更加柔軟,加入了美味肉鬆,整體扎實的重量讓它直接奪得麵包界熱量冠軍。蔥花肉鬆捲麵包熱量高達565大卡,約莫2碗飯的熱量,另外日式麵包無論奶酥、紅豆、芋頭、克林姆都是超高油鹽糖的食物,這些超甜傷腎日式麵包的第一名就是奶酥麵包,一個奶酥麵包高達540卡,這是因為奶酥內餡主要是由奶油、奶粉、糖混合製作而成,再加上麵包原有的熱量,一個麵包下肚,不但吃進去了高熱量其內餡更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吃多也是會讓身體造成腎臟極大負擔。第八名:燒餅油條燒餅油條的製作過程也要加入油脂,它是將麵粉先揉成麵糰,再丟入油鍋中炸。油溫越高,風險也就越高,除了一份燒餅油條的卡路里為500到600大卡,吃掉一份熱量大約是2/3杯珍珠奶茶的熱量。高溫油炸更產生了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的傷腎致癌風險。另外很多油條等食品業者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多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殊不知人體若攝取過多的鋁,可能會影響腦部腎臟,誘發失智與腎衰竭。第七名:鍋貼包餡食物像是鍋貼、水餃、小籠包,都是澱粉包著五花肉,澱粉高熱量,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高熱量,當澱粉緊緊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就超級傷腎了,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第1名為鍋貼,因為一份高達750大卡與超過一餐需要的熱量,包餡食物是國人三餐經常的方便選擇,經常攝取是國人造成代謝症候群的非常常見原因,卻往往無法理解他對腎臟的慢性破壞,吃著吃著就吃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腎功能就一日一日流失。第六名:肉鬆肉乾與香腸肉鬆是很好吃的下飯食品常見於早餐飯糰,還有小孩若是生病沒胃口時,或是老人家牙齒不好咬不動肉的時候,擔心加人營養不夠,要補充蛋白質往往都會選擇稀飯加肉鬆;肉鬆事實上很多營養加工食品,會用大量的油、醬油、糖與鹽調味,加工過程中幾乎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加工食品,尤其是糖尿病人及腎臟病人,就不宜吃肉鬆。同樣的肉乾與香腸也是高油鹽糖加上高溫加工的紅肉,吃完口乾舌燥,有研究發現除了致癌風險外,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例如慢性腎絲球腎炎、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等。肉鬆肉乾香腸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性,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其實蛋白質高溫加工油炸、燒烤類過程也容易產生異環胺。第五名:鐵板麵鐵板麵是早餐店非常暢銷的明星早餐,也是我心目中所有早餐中最傷腎的食物,高油鹽糖鐵板麵全包了,鐵板麵除了高熱量每一百公克的油麵熱量就有361卡,鈉含量更是高達712毫克,鐵板面的調味包通常是預先做好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調味成分跟勾芡,不僅很油也很鹹,熱量驚人,且經過鐵板上高溫烹煮的鐵板麵,容易卡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第四名:三寶飯一份三寶飯960大卡,這還是只有肉跟飯的熱量,加上配菜後熱量大約在1330大卡,比炸雞腿便當熱量還高,一餐就吃掉了一天兩餐的熱量,烤鴨、烤雞的脆皮是因為醃料中含糖,經過烘烤後雖然香氣十足,但熱量也是驚人。叉燒是由五花肉製成,本身為高脂肉類,,且燒臘便當的飯量很多,熱量就爆高,傷腎不只熱量最後會淋上美味高鹽高糖的醬汁,美味的三寶飯真的超傷腎。建議盡量少吃,吃的時候避開肥肉、雞皮、鴨皮。第三名:炸雞排香酥多汁的炸雞排堪稱「邪惡國民美食之最」,更是許多人的宵夜追劇聚會唱歌首選!2012年一則新聞震撼了台灣,台中市一位12歲女童,每天下課在學校附近,買雞排或鹽酥雞吃,一星期4到5次,估計1年吃超過2百份雞排,結果前陣子感冒,引發尿毒症,檢查發現腎臟已經壞死,以後都要洗腎,這位女童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加上每天吃高熱量的油炸物,導致腎臟無法負荷而整個腎功能就耗盡,裹著澱粉經過油炸的雞排,一片熱量平均可達630大卡,比吃2碗白飯還要多。「可怕的不單是熱量」,雞排的獨家調味都是有甜又鹹的高鹽糖,油品若不按時更換,回鍋油更是很多的致癌物與重金屬,經常吃炸雞排不單單是發胖更是傷肝傷腎身心傷血管提升致癌率。第二名:日式拉麵很多第一次吃道地日本拉麵只要喝上第一口湯就會喊好鹹,如果是出國日本才吃一次就算了,台灣人真的是太愛吃拉麵了,對拉麵痴狂的人超級多,甚至網路上還出現「台北捷運拉麵地圖」而且許多人氣店面不分白晝,總是大排長龍,大家一定有印象吃完拉麵超口渴,讓人擔心的是,愛拉麵的就愛拉麵的功夫熬煮湯頭,一定要把湯喝到見底才禮貌,一碗拉麵含鈉量高達2000~4000毫克,有些專業吃貨一周7天,很多人吃著吃著就習慣了拉麵的鹹度,接著血液中的鈉離子就飆高,高血鈉除了造成腎臟負荷、超級傷血管,更造成水腫、高血壓與痛風的發作,絕對是傷腎的高危險。第一名:珍珠奶茶傷腎第一名的后冠是珍珠奶茶,不僅僅是他本身傷腎的邪惡成分,比起前面九種食物她應該是台灣人攝取頻率最高的傷腎食物。一杯珍珠奶茶熱量高達 783.2 大卡;奶茶當中的「奶」是以奶精製作,不論是粉狀還是液狀都屬於油脂類、而不是奶類,雖然現在已較少見反式脂肪製成的奶精,但那一顆顆的褐色珍珠就是高熱量來源。高果糖是傷腎的另一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額外添加精緻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每日熱量的5%,若以成人一天所需熱量1800大卡計算,相當於精緻糖不超過90大卡(相當於22.5公克的糖),而一杯700c.c.珍珠奶茶的含糖量約50至60公克,只喝半杯就超標珍奶當中的高果糖糖漿,其果糖分子代謝會產生過多的磷酸三碳糖,促進肝臟內生性脂質合成,也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些慢性病症是傷腎的最大元兇。偶爾吃別緊張 多喝水、多運動增代謝 洪永祥說,以上十種超級傷腎好吃的食物,大家務必放在心中就好,不要輕易放進口中,若真的偶爾嘴饞吃了,要多喝水、多運動增加代謝,任何一種千萬不要變成每天吃的常規飲食,那是非常恐怖的。人類出生約有兩百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人類壽命不斷的延長,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將來老了才能避開洗腎的危險。為了腎臟的健康,一定要減少攝取這些食物的頻率。【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2-23 醫聲.Podcast
🎧|腎臟病患吃太多湯圓、元宵恐傷腎?專家授4生活習慣簡單護腎
傳統上,過完元宵節才真正的過完新年,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吃元宵過節,尤其腎臟病患者不可食用過量且有餡料的元宵或湯圓,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磷、糖分,專家建議可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不僅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健康過節;另養成4個日常小習慣,更有助於預防罹患、減緩腎臟病惡化。🎧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指出,湯圓、元宵是由糯米粉製成,雖屬全穀雜糧類,但仍含有一定比例品質較差的蛋白質,腎臟病患吃太多也會傷腎,若有包餡,磷及糖分也容易超標,因此建議在餐後可以吃紅白小湯圓甜湯或加了青菜的客家包肉鹹湯圓享受過節氣氛,且更能控制血糖的變動;健康人則只需注意甜湯、全穀雜糧類帶來的熱量即可。4生活習慣護腎:多運動、不過量飲食、多喝水、控糖有腎臟病家族史的吳苡璉相當重視日常習慣的養成,她分享,平時多運動能消耗熱量,並感受自己的飽足感,切勿因嘴饞吃太多,也要記得多喝水,幫助新陳代謝,但久經熬煮的湯或雞精、蜆精等補品,熱量、鹽分、鉀、磷皆高,不適合腎臟病患喝。此外,一天精製糖攝取不宜超過總熱量10%,若一天共需攝取2000大卡,則一天僅能攝取200大卡精製糖熱量,又1克精製糖有4大卡,換算下來,一天精製糖攝取不宜超過50公克。「精製糖最主要的攝取來源是飲料。」吳苡璉說,現在超商、手搖飲料店飲料在瓶身、菜單或官網幾乎都有營養標示,民眾購買前須詳細閱讀。定時健檢看這3項數值!8大類族群是腎臟病高風險台灣腎臟病患推估近200萬人,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大部分民眾不知腎功能已異常,因此定期檢查十分重要。吳苡璉說,若腎臟代謝功能異常,血液及尿液將分別出現超標的肌酸酐(Creatinine, Cr)、蛋白尿(PRO),再加上套用公式算出來的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三者諧音合稱為「雞生蛋」,是腎臟病指標數值,民眾可透過成人或勞工健檢測量。一旦有尿蛋白,就代表罹患慢性腎臟病,若腎絲球過濾率高於90ml/min/1.73m2,屬於第一期,介於60~80,則為第二期,民眾只需調整飲食和作息、定期檢查;若腎絲球過濾率不滿60、不及格,就須接受治療,但僅腎絲球過濾率低於5者才要洗腎,數值介於30~59的第三期、15~29的第四期、小於15的第五期末期患者都還有機會透過藥物等方式避免病情惡化、落入洗腎境地。吳苡璉表示,胖、糖、老、壓、藥、痛、史、菸,是8大類腎臟病高危險族群的口訣,這類民眾務必要更重視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健檢:1.胖:肥胖會使腎絲球肥大、腎絲球超過濾及蛋白尿的排出量增加,進而導致腎絲球硬化。2.糖尿病:腎臟長期浸泡在糖水裡,將使器官結構異常,根據統計,洗腎患者一半是因糖尿病控制不佳。3.老:40歲後,腎絲球過濾率每年約降低1 ml/min/1.73m2,因此超過65歲者要多注意。4.壓:長期高血壓將使血管硬化、狹窄,導致血液不足、腎絲球缺血壞死。5.藥:吃來路不明的藥或未經醫師處方的止痛藥,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但經醫師處方的慢性病藥仍要規律服用,防止慢病反過來傷腎。6.痛:痛風患者的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在腎臟形成腎結石傷腎,且患者常會吃止痛藥止疼,須經醫師處方才可。7.史:腎臟病同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有家族遺傳的傾向。8.菸:香菸不僅會直接傷害器官,也會造成高血壓,進而傷腎。吳苡璉小檔案現職: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學歷: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博士候選人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學士經歷: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秘書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腎臟病衛教師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血液透析師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王柏云主持人:王柏云、周佩怡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王柏云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
-
2024-02-19 焦點.長期照護
小感冒頻繁進醫院要小心!衰弱症是失能前兆 銀髮族檢視5指標
一名八旬婦人日常自理能力無虞,卻因行動緩慢、步伐不穩而跌倒骨折,緊急送至醫院開刀治療,結果術後因嗆咳而轉進加護病房,變得愈來愈衰弱,要靠插鼻胃管來提供營養,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健康狀況不佳,生活品質大不如前。小感冒頻繁進醫院 要小心跌倒是導致老人傷害、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什麼年紀愈大愈摔不得?起辰聯合治療所職能治療師林儒宜說,65歲以上長者因為身體機能退化、肌力漸漸流失,走路、爬樓梯、跑步都成了苦差事。若一不小心跌倒,後續容易產生併發症,包括身體傷害、心理恐懼,甚至不願意活動,出現焦慮情緒、社交外出受到限制。上了年紀,身體功能多少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一般自然正常的老化不至於影響個人生活能力,但當生理功能逐漸喪失且可能因小感冒而頻繁進出醫院,就要小心「老年衰弱症」上身。林儒宜表示,老化和衰弱並不同,老化是漸進式的過程,衰弱則是多重原因造成,生理能力下降超乎該有的年齡,更被視為老人失能的前兆。65歲以上長輩 是高危險群哪些人是罹患衰弱症的高危險群?林儒宜提醒,家中65歲以上的長輩要多加注意,尤其女性因少了荷爾蒙的保護,比男性更易有衰弱問題。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風險也很高,因為長期腎臟功能退化及多種合併症,會加速衰弱的發生。衛福部資料顯示,憂鬱、抽菸、喝酒、久坐、多重慢性病患等族群,要積極戒掉不良生活習慣,及早介入,預防高齡衰弱症。衰弱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醫治,但可藉由運動與飲食來預防改善。林儒宜建議,可以安排全身性的運動計畫,包括心肺有氧、柔軟度訓練、平衡協調等,每周進行2至3次,也可參加團體課程養成運動習慣;飲食方面,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奶蛋魚豆肉類都是非常好的來源,有助於減緩肌肉的流失。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衰弱的警訊,可觀察體重(過去一年減輕>5%)、疲憊感(一周三天以上做任何事提不起勁)、肌力下降(慣用手握力男生
-
2024-01-19 養生.聰明飲食
草莓營養超豐富!一天吃幾顆?草莓功效禁忌一次看,一表看懂清洗、挑選及保存方式
草莓富含多種營養,具有水果之后的美名。冬天是盛產草莓季節,草莓富含維生素C、葉酸、鉀、膳食纖維及花青素等營養價值,一天吃10顆就能滿足成人一天中對維生素C的需求,因此被稱為「果中之后」。一文看懂草莓功效、禁忌有哪些?怎麼清洗?文末帶您一同了解採草莓地點及技巧。草莓營養成分表草莓酸酸甜甜的滋味是許多民眾喜愛的水果之一,食用部位為草莓的花托,散佈在表面的草莓籽才是真正的果實,花托位於花梗頂端是支持花朵生長的部位,當草莓花授粉後,花托會肥大形成平常吃到的果肉,加工後可製成草莓醬、草莓汁或草莓餅。以下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整理每100公克草莓營養組成。 草莓營養組成 每100公克含量 熱量 39卡 水分 89克 膳食纖維 1.8g 鉀 199毫克 鈣 16毫克 鎂 14毫克 葉酸 82.8微克 維生素C 69.2微克 草莓功效與營養價值草莓富含多種營養,具有水果之后的美名。以下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衛教資料及營養師夏子雯撰文整理草莓6大營養及功效:·葉酸:草莓含有的葉酸含量是所有水果中含量最高的,對於預防貧血、胎兒發育有助益,很適合女性食用,尤其是孕婦。·鞣花酸(Ellagic Acid):存在草莓、櫻桃、葡萄等水果中的多酚,可幫助中和銅離子、抑制酪氨酸酶,阻止麥拉寧(黑色素)的產生,具有美白的效果,且能有效對抗自由基、抗氧化,同時吸附並阻止致癌物質吸收,進而達到防癌作用。·阿魏酸:具有抗氧化、降低膽固醇之作用,可保護腦神經、改善認知功能,對於腦部保養有幫助,在癌症放療和化療中或治療後,可增加口腔濕潤達到潤肺止咳,緩解治療期症狀,同時抑制癌細胞生長和繁殖。·花青素:草莓所含的花青素屬於黃酮類的一種,可抗自由基、改善微血管的通透度,進而增強心血管彈性。·維生素C:一天吃10顆中型草莓(約145公克)能攝取到100毫克的維生素C,達到成人一天的需求量。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護身體受到自由基傷害,進而預防癌症發生,同時保護維生素A、E及不飽和脂肪酸不被氧化,並增強免疫力、降低癌症發生率和抑制癌細胞生長。除此之外,維生素C對於膠原蛋白的合成、美白也有助益。·膳食纖維及果膠:草莓含有的果膠及木質纖維加上泛酸作用,有助於分解體內脂肪、降低膽固醇,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順暢,進而使致癌物質不易附著且排出體外,降低腸道類癌症形成機率。除了上述6大營養價值之外,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提到,草莓所含的維生素A、C、E能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並促進骨骼、皮膚、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且草莓熱量低、養分高又富含膳食纖維,對於膽固醇及體重控制有幫助。另外,農委會指出,草莓含有天然木糖醇,無法被口腔內的細菌代謝及產生酸性物質,可減少牙菌斑和變異性鏈球菌生長,因此吃草莓不容易蛀牙。什麼人不適合吃草莓?4大草莓禁忌草莓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但是夏子雯營養師建議以下4類人要特別注意食用量。 結石患者:草莓的草酸含量高,結石患者應注意食用量;一般民眾為避免草酸鈣結石問題,食用時也要留意喝水量及鈣質的攝取量,建議高草酸食物可與富含鈣質的食物一起吃,以利草酸和鈣在腸道中結合,使草酸鈣隨著糞便一起排出。 易過敏:草莓表皮的蛋白質易引起過敏,食用前請先了解自身的過敏原。 易腹瀉:草莓表面的小籽是膳食纖維的來源,能促進腸道蠕動,且草莓富含鉀離子,大量食用會引起腸道細胞滲透壓改變,造成腸道蠕動過快等不適症狀,建議容易腹瀉者減少食用頻率。 慢性腎病患者:草莓含鉀量偏高,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控制攝取量。草莓清洗、挑選及保存方式草莓是農藥殘留含量較高的水果,以下整理說明草莓清洗、挑選及保存方式。 清洗方式 挑選方式 保存方式 1. 先浸泡3-5分鐘,使農藥溶解。2. 再以流動的水清洗,藉由水流帶走殘留農藥。3. 要吃時再切除草莓蒂頭或腐敗部分,避免農藥從蒂頭跑進果肉。4. 洗好的草莓需立即食用完畢,因為碰過水容易爛掉。 1. 外型:形狀越接近心型越佳,體型小一點。2. 顏色:外表鮮紅透亮且顏色均勻,果蒂翠綠。3. 味道:挑選前先聞一聞,選擇散發自然清香的果香味。 1. 草莓易腐壞、熟化,不易保存,採收後在室溫下可放1~2天。2. 想要延長保存時間,可採收尚未成熟的果實,不經清洗,放入保鮮盒用保鮮膜封好,放置冰箱冷藏保存。 (表格資料參考:高敏敏營養師、農業知識入口網、臺北農產)草莓做成果醬,營養會流失嗎?草莓醬是將草莓、糖和酸度調味劑等加熱熬煮而成的加工製品。營養師Stella指出,有些水果熬煮後會呈膠狀,但為了看起來更濃稠、更好塗抹到麵包上,因此大部分果醬都會額外添加果膠或三仙膠等膠質成份,而且為了增加風味還會添加濃縮果汁以及檸檬酸來調整味道。 以超市常見的果醬為例,價格較為昂貴、看得到草莓原形的草莓醬大多是以草莓、濃縮果汁、檸檬酸、果膠等成份製成;若是外觀清澈、看不到水果顆粒的便宜果醬,成份可能含有麥芽糖、砂糖、葡萄汁、果膠、檸檬酸、香料、已二烯酸鉀(防腐劑),此種果醬不僅含有大量的糖,還有許多添加物。(推薦閱讀: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這些零食,看起來健康,其實會傷身!)怎麼採草莓?專家教你一技巧採草莓成了許多親子家庭的冬季旅遊首選活動,目前開放採摘體驗的草莓常見品種有香水草莓、豐香草莓、美姬草莓及白草莓。除了傳統栽種的草莓之外,近年來許多果園也推出溫室高架栽培草莓,採草莓不用再擔心踩到泥濘,且全台從12月到翌年4月都有草莓可採摘。根據農糧署指出,草莓共有四期花,時間如下: 第一期:12月至2月中,草莓品質最好、最耐放。 第二期:2月中至3月中,草莓果實最大顆。 第三期:3月初至3月底,草莓產量最多。 第四期:4月初至4月底,草莓價格實惠。至於要怎麼採草莓才能不破壞草莓原株又能延長放置時間呢?苗栗大湖產銷履歷草莓農友班長范銹龍受農糧署專訪指出,在採摘草莓時,切勿以手摸果肉部分,因手的溫度30度以上會把草莓摸熟,建議採摘時應握住蒂頭上的果柄再剪掉,依此方法採摘的草莓可冷藏一個星期,不會壞。採草莓地點推薦說到採草莓,莫過於苗栗大湖,更多採草莓地點及果園資訊,可參考大湖旅遊網。不過除了大湖之外,北部地區採草莓地點還有台北內湖、桃園及新竹關西;中部有台中清水、南投埔里、雲林林內;南部有嘉義大林、台南善化、高雄大崗山;東部則有花蓮鳳林、台東關山,建議出發前,先致電各果園確認草莓數量及狀況,以免撲空。【延伸閱讀】草莓季來了》「水果皇后」厲害在哪裡?營養師從草莓的好處到禁忌,一次告訴你「草莓」為何是泌尿科醫師最愛水果之一?穩定血糖、降膽固醇...你不知道的「草莓14大功效」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鮮享農YA - 農糧署、農業知識入口網、高敏敏 營養師、夏子雯-貼近你生活的營養師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曾耀儀延伸閱讀: 染髮盡量間隔3個月以上!皮膚科醫師:染髮前多做一件事,預防掉髮禿頭 發炎的失智大腦,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日本醫學教授公開10大NG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
2024-01-02 焦點.健康知識+
健康檢查報告怎麼看?專家教你看報告,常見數值大解密讓你一看就懂
新的一年到來,大家是否也在連假期間飽餐了好幾頓呢?年後的現在最適合來一場健康檢查,檢視自己過去這一年來是否有為自己的健康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過,看著密密麻麻的健康檢查報告,你知道各項數值分別代表什麼意義嗎?又跟什麼樣的疾病有關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健康檢查數值吧!一、 血壓指標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血壓偏高的人,代表血管處於高壓狀態,容易造成管壁破損,長期下來動脈管壁會失去彈性,造成出血或血栓,引起中風以及心臟相關問題。血壓在一天中並非恆定不變的,因此養成定時量測血壓的習慣,可以盡早檢視自己是否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喔!‧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正常值:
-
2023-12-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長期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增失智風險?醫師2原因說明為何一般人不需恐慌
你可以先知道: (1)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小鼠,在充足的維他命 D 飼養條件下病情反而嚴重,但這只能解讀為「有病多吃維他命 D 有害」,並非「沒病多吃維他命 D會得病」。 (2)該研究為小鼠實驗,動物實驗不等於人體有相同效果。 (3)健保資料庫研究為使用屬於「藥物」的「活性維他命 D」族群,並非一般民眾買來吃的、屬於「營養補充品」的「非活性維他命 D」。 (4)使用活性維他命 D 的族群,多為腎臟病患,腎臟病患本來就是失智高風險族群,該資料分析應是「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網傳「維他命 D 越吃、腦細胞可能死越多?!」貼文,提及阿茲海默症的動物實驗,觀察到補充維他命 D 會加重病情,而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也顯示相同的結果。但專家表示,動物實驗並非代表人體也一樣,而健保資料庫分析的是藥用的「活性維他命D」,並非一般人吃的營養品「非活性維他命 D」。 吃維他命 D 害失智?原始謠傳版本: 國衛院研究:老年人長期、高劑量補充維生素D,失智風險不減反增 並在社群平台和新聞流傳相關內容:查證解釋: 傳言提到「阿茲海默症的動物實驗中,觀察到補充維他命 D 會明顯的『加速』腦神經細胞死亡、加重認知功能退化」,其中引述的研究就是臺灣國衛院於 2022 年 8 月 發表於《Aging Cell》(老化細胞)學術期刊的「補充維生素 D 會加重阿茲海默症的進展:動物模型和人類隊列研究」。 衛福部也於當時召開記者會,新聞稿中詳述該研究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團隊利用小鼠動物實驗,發現在維生素 D 充足的飼養條件下,阿茲海默症小鼠反而血中維生素 D 低下,但大腦中的維生素 D 受體蛋白量不減反增,與大腦中造成神經病變的類澱粉老年斑位在一起。 第二部分則是研究團隊在得到上述實驗結果後,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發現未罹患失智症的年長者若每年服用「活性維生素 D3」(calcitriol),發生失智症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1.8 倍;如果是失智症患者則死亡風險是未服用者的 2.17 倍,這些數字也就是傳言主要的內容。(1)動物實驗不等於人體 MyGoPen 諮詢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常務理事傅中玲,她表示該研究的第一個部分是用阿茲海默症的小鼠,因此應該解釋為已經得阿茲海默症多吃維他命 D 有害,而不是沒病吃維他命 D 會得病,但阿茲海默發病前潛伏腦中二十年,如果沒有類澱粉檢查,民眾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有病理變化,臨床上的建議是如果目前沒有記憶問題,就不建議作檢查,有症狀再做。傅中玲指出,更何況一般動物實驗結果是否可以應用於人身上,其實在科學上也並不一定,所以好的研究會合併動物實驗和人的臨床報告來取信於人。 (2)實驗用藥 並非市售維他命D 傅中玲強調,該研究所使用的資料是針對健保資料中開立「活性維生素D3」,與一般民眾買的、吃的「非活性維生素D3」不同,要符合健保開立活性維生素D3,條件包括:維生素 D 依賴型佝僂症、低磷血佝僂症;副甲狀腺機能低下;慢性腎不全引起之低血鈣症;停經後婦女患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病患等。(3)健保資料庫的用藥族群 本身就是失智高風險 傅中玲指出,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則因為不能併用其他骨質疏鬆症藥物,在其他骨鬆藥物效果比活性維生素 D3 的效果明顯下,較少選擇開活性維生素 D3 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因此,健保的活性維生素 D3 族群不但本身就有一些疾病狀態,甚至很多是因為腎功能不好而使用,但是醫學上已知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本身就有較高的失智症發生率,慢性腎臟病並患有失智症的比率高達 30% 以上,可以說腎臟功能越差,失智症比例越高。傅中玲表示,當初國衛院發表這篇研究時,就曾引發爭議,許多專家認為國衛院的研究呈現的是「相關性」,而非必然的「因果關係」,傅中玲強調「我也同意上述觀點」。 傅中玲呼籲,因果研究非常困難,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關聯性研究,因此結論通常需要寫的比較保守一點,但有些研究則是在公眾傳播的過程中被誇大而易生誤導,民眾收到相關傳言訊息時,應可仔細看清內容或搜尋已公開、具公信力的資料比對釐清。結論 傳言提到的研究分為小鼠動物實驗及健保資料庫分析二個部分,其中小鼠實驗是已經罹病的小鼠投給維他命 D 而得到的結果,所以結論應解讀為已經罹病多吃維他命 D 有害,而不是健康的人吃維他命會得病,但實際情況是一般人在出現症狀以前、不知道自己已有阿茲海默症,該研究的價值應有助於未來更多、更重要的突破性進展,但與民眾實用價值有落差,民眾也毋需錯誤解讀、過度驚慌。 研究的第二部分是分析健保資料庫,但撈取的資料是使用「活性維他命 D3」,但一般民眾吃的是「非活性維他命 D3」( cholecalciferol ),活性維他命 D3 是藥品、非活性維他命 D3 是營養補充品,民眾從飲食中、保健食品或日曬所獲得的都是「非活性維他命 D3」。且專家也表示,使用健保的活性維他命D3族群多為腎臟病患,腎臟病患本身就是失智高風險族群,該研究是「相關性」研究、而非「因果關係」的結論。(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3/12/vitamin-d.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26 焦點.生死議題
人生最後階段遭受的待遇是為了誰?是病人自己的意願,還是單純反映家屬的不捨?
人無法選擇何時誕生,但可以挑選離開的時間嗎?當終點來臨,自己做的決定會被家人「善意」更改,或是受到晚輩的尊重,即使不捨卻依然執行呢?在醫療與患者意願中取得平衡點連襟的母親今年高齡九十五歲,四代同堂,兒孫繞膝,生活和樂,令人稱羨。但隨著年事漸長,她身體慢慢出現一些狀況,長期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併發肌少症,使得老人家體力衰退,去年甚至因傷口感染住院近一周。今年年初,她被診斷出乳癌復發,但去年住院天天被打針的不愉快經驗,令她說什麼也不願再次入院接受治療。有時候,晚輩會撞見她將圍巾纏繞在脖子上,做出絞勒的動作,探究背後原因,是不想再拖累大家,卻教全家心疼不已。連襟母親自今年初確診新冠病毒後,大部分時間臥病在床。二月底,家人發現她出現昏睡與進食減少的情況,我聽說後擔心老年人常有電解質不平衡,或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的風險,建議轉至醫院查明原因,並做出適當的治療。不過,連襟一家人選擇遵循母親的意願,只在家中餵食少許牛奶、米湯。一日,老人家陷入昏迷,他們通知遠在美國的女兒返台,並備妥壽衣及後續的安排。我前往探視,發現她呼吸平穩、下肢循環正常,有治療的可能,便與連襟討論。然而,考慮到老人家的意願,最後仍選擇在家安寧。過了數日,連襟母親的健康狀況似乎停滯了,在與當地基層醫療體系討論後,醫護團隊願意至家中幫她施打點滴,補充電解質與營養,醫師也定時來訪視。於是,在不違背老人家的心願之下,兩邊取得了平衡。人生最後階段遭受的待遇是為了誰?即使辛苦,這一家人始終沒有背棄長輩的心願,一直在家自行照顧。他們二十四小時隨侍在側,不論翻身、營養灌食、按摩身體、擦澡等,全由家人輪流親力親為。看到連襟在床旁握著他母親的手,娓娓道出母子間的往事,希望藉由聲音的呼喚,將母親昏迷的意識喚回,我著實被感動。一個月過去,老人家漸漸清醒,能夠自行進食,也和往常一樣與連襟回味過往時光。只是,不免又提起「不想活這麼久」。現今醫療普及,作為醫師,我常看到患者已至無法挽回的末期狀態,家屬依舊希望我們盡力救治。最後,患者全身插管、口腔潰爛、四肢水腫、肢體末梢發黑……對此,我不禁思索:人生最後階段所遭受的待遇,到底是為了病人自身,還是單純反映了家屬的不捨?在看過許多晚輩打著孝順的名義,讓長輩承受諸多不必要的折騰,讓所謂的「病患自主」形同虛設,我打從心底佩服連襟一家人的作法,令連襟母親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真的由她自行決定。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
每次參加親友聚餐,總會發現少了一、兩個人,有的人猝死,有人因為洗腎,無法出席,四十多歲陳先生一開始還在自我解嘲,以為是家族被詛咒,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揭開謎底,血液、尿液等檢查報告滿江紅,原來自己有三高等慢性病家族史。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委員會成員、高醫腎臟內科主任邱怡文表示,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兩百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如陳先生一樣,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邱怡文表示,在腎病照護上,國健署著重於早期健康預防,健保署則重視醫療照護,各有其拼圖,「現在是到了該拼起來的時候了」,明年健保署「大家醫計畫」上路後,順利整合各大慢性病共照網,在各級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提供最好的醫療,並給予飲食、運動等正確衛教,對於國內數百萬名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將是一大福音。慢病好日子/共病糖友的一天,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如何做好共病照護,將是一大挑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建議,共病警示系統與健康存摺應該串連整合,如果檢驗報告異常,主動警示,民眾可在健康存摺查閱相關資料,心生警惕,藉此規律用藥、回診接受檢查。不少照護網第一線醫師並非內科、新陳代謝科、腎臟科等專科醫師,為此,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將攜手協助醫師在職訓練,提高照護網第一線醫師對於糖、腎、心臟等共病的認知,不管是在用藥、飲食控制及衛教上,者給予慢性病患者最好的照護。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22 慢病好日子.深度報導
慢病放大鏡【共病】慢性共病系列1|健保署大家醫計畫 揪共病照護邊緣人
糖尿病被喻為「萬病之源」,能否妥善預防照護,為慢性病管理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聯合報元氣中心分析全國廿二個縣市二○二二年「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初期腎臟病照護網」收案率,宜蘭縣、彰化縣、南投縣表現傑出,至於醫療資源相對充裕的六都,表現卻不盡理想,除了桃園,皆落在中後段,形成「城市中的偏鄉」奇特現象。隨著國人罹患慢性病的人數愈來愈多,民國八十五年,當時的衛生署在宜蘭縣試辦「糖尿病共同照護」計畫,這是台灣第一個推動共同照護網的地區,民國九十年持續推動「糖尿病(DM)品質支付服務方案」,全國廿二個縣市均已建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絡。DKD照護方案 一次就醫追蹤2病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腎臟功能衰退,病情嚴重者需長期洗腎,臨床統計,糖尿病已成為洗腎的主因,為此,衛福部於民國一百年推動「初期慢性腎臟病(CKD)醫療給付改善方案」。一一一年再推「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讓糖腎共病患者只需一次就醫,就可完成兩項疾病追蹤及照護。健保資料顯示,二○二二年符合糖尿病收案人數為一六二萬三四三四人,納入糖尿病(DM)品質支付服務方案人數為九十七萬八一九八人,收案率約六成。符合初期慢性腎臟病收案條件的人數一四三萬二七二七人,納入初期慢性腎臟病(CKD)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者四七萬四六七四人,收案率約三成。兩個照護網皆由各地醫療院所收案,非地方衛生局。收案院所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基層診所,仰賴地方醫護團隊共同努力。健保署統計,二○二二年「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收案率,全國平均收案率為六○%,前三名分別為宜蘭縣(六七%)、桃園市(六六%)、台東縣(六五%)。相較之下,二○二二年「初期腎臟病照護網」收案率略低,全國平均為卅三%,前三名分別為桃園市(四二%)、彰化縣(四一%)、南投縣(四一%)。六都糖腎病患多 共照收案率卻低該項統計發現,六都雖然擁有豐富醫療,但因病患人數眾多,以致不少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並未被「接住」納入共照網,接受完善慢性病預防、照護,而這些病患者雖住在城市中,但在醫療照護上,卻有如都市邊緣人,還不及於宜蘭、南投等縣市。心、腎、代謝三大慢性病共病 急需整合醫療 誰來整合?「整」到誰?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六都看似資源豐富,但患者相對較多,一家醫學中心如照護一、兩萬名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眾多衛教師、營養師,但基於人事成本考量,各縣市足額專業人員的聘雇,可能反映在收案率數字的高低。人口老化,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多,健保統計,去年慢性病就醫人數達一二八六萬人,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病,且共病比率偏高,逾七百萬人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光是慢病健保支出費用就超過兩千多億元。大家醫明年上路 糖尿病患最優先 為此,健保署預定明年推行「大家醫計畫」,整合各項品質績效量測指標系統、落實品質改善試辦計畫(P4P),整合糖尿病(DM)、初期腎臟病(CKD)、糖腎共照(DKD)、氣喘(Ashma)等以病患為中心的共同照護計畫。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大家醫計畫」係以「病人為中心」,整合原先家醫計畫與糖尿病共照網、慢性腎病等論質計酬計畫,讓病人可以接受完整的醫療服務。其中以糖尿病患為第一優先對象,透過健保資訊系統找出正接受治療、但未加入家醫計畫及論質計酬等計畫的糖友,由衛生單位指派與該病人互動最密切的醫師,擔任其家庭醫師。AI建風險模型 提前醫療及衛教此外,將以人工智慧(AI)預測風險,例如透過「綠、黃、橘、紅」等不同燈號,給予不同的風險預測,建立預測模型。例如,風險預測為橘燈的病人,就應嚴格控制血糖,否則就可能走向紅燈。此時,應由家庭醫師進行管理,給予醫療及衛教。未來健康存摺將加入相關資訊,病人可以查閱,得知警訊,逐步學會照顧自己,石崇良表示,如果病人能夠做好自我照顧,規律用藥,並從飲食、運動等著手,就可能在半年、一年後,燈號由橘轉黃,甚至轉綠。延伸閱讀:慢性共病系列-2/千萬人慢病資料 最完整風險建模慢性共病系列-3/專家呼籲 糖腎警示+健康存摺 提早預防慢病慢性共病系列-4/衛生局、診所上心 共創典範城市【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2-19 醫療.泌尿腎臟
選擇腹膜透析自由度高,省時、不綁住家人,腎友趴趴走還能奉獻族人
居住在偏遠的屏東縣來義鄉,不管去哪都依賴姐姐接送的洪小姐,是13年的資深腎友,血液透析8年期間,每週三次的洗腎通勤,不僅消耗自己的時間,也直接綁住了姊姊的生活。面臨二度洗腎人生的她,希望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多想一點,尋找最適合自己與家人生活的治療方式。「若在家用腹膜透析洗腎,不僅省下通勤時間,還能減少姐姐負擔,自己的時間更多,還能到果園幫忙姊姊工作,如果真的需要再次洗腎,我想嘗試腹膜透析。」洪小姐的主治醫師、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李文欽表示,像洪小姐這樣主動思考評估自己生活,提出需求的患者不多,原因是大眾對洗腎常存在害怕或誤解,一聽到洗腎,不免先抗拒、徬徨了起來。但其實,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而不是生活中「只有洗腎這一件事」。健保署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中,在針對處在慢性腎臟病5不同期別的腎友進行各項照護衛教。李文欽分享,在末期腎衰竭患者腎臟替代療法的選擇議題,其實沒有限定在何時啟動討論,但一般約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的時候開始。李文欽說,或許這些治療模式的介紹可以藉由多元的衛教方式,讓腎友更早就開始了解。因為在沒有急迫壓力下進行衛教,除了降低緊急時刻腎友和家屬六神無主的情況,也可以讓雙方在醫病共享決策(SDM)時的知識更對等。他也建議腎友或家屬,可以從腎友本人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生活面向多思考,如現行生活改變(食衣住行)、維持工作、未來疾病治療認識、自身原有疾病現況等,多方考量後可以做出對腎友最適合的選擇。李文欽說,洪小姐主動表明想採取腹膜透析,但多年前曾因剖腹產擔心腹膜沾黏,被當時的醫師拒絕過,面臨二度洗腎,她從居住環境、交通等因素思考,更不想增加家人負擔,再次跟醫師表達,希望使用腹膜透析。後來在長庚腹膜透析團隊的協助下,已順利腹膜透析2年多了。在專業護理師的指導下,不僅在家自行換液順暢,透析效果穩定,每月回診一次,比起過去每週三次到醫院洗血液透析,開始腹膜透析後除了省下往返時間外,每月只需回診一次,相較過去血液透析每月至少需到透析診所12次,還能享受自在的家庭生活,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熱情的洪小姐還主動跟李文欽說到,她的家鄉還有村民需要幫助,要不要到她家走走,也因此,高雄長庚腎臟科今年在院方的支持下展開公益計畫,走進偏鄉部落照顧民眾。洪小姐受邀上台分享自身經驗,還擔任族人的翻譯人員,協助醫療人員衛教宣導。她開心地說「我那一村的老人家生病,都是我在開導的啦!洗腎哪有這麼可怕,我還會去小琉球喝喜酒,搭飛機去澎湖玩呢」。現在的她,不只是部落的超級翻譯機,協助族人與醫療團隊溝通,還過著不只是洗腎的生活。李文欽笑著說:「洪小姐才是促成這個計畫的女主角。」不僅如此,在實際走訪山區之後,李文欽也呼籲像腹膜透析這樣的居家醫療,確實能夠讓偏鄉腎友不再因天災路斷,颱風暴雨而中斷治療。這個計畫明年還會繼續努力,為偏鄉的民眾和腎病患者帶來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什麼是腹膜透析(PD)?腹膜透析是在腹部放入一條細細的導管,將透析液經由導管注入腹部,利用血液和透析液濃度差的原理,藉由腹腔微血管進行交換。最後再將「髒的透析液」引流出肚子,換上新一袋透析液至腹腔,循環以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水分。腹膜透析分成兩種,一是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另一種是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兩者都可以由腎友或家屬自行操作,也由於腹膜透析可自行操作,地點彈性,患者也不用一直跑醫院,生活、上班、出遊較不受影響。偏鄉腎友也不至於因一時天災暴雨受困而中斷治療。全自動腹膜透析(APD):由機器進行自動換液,利用晚上睡覺時間洗腎,白天可照常工作、生活、外出,不受影響。連續可移動腹膜透析(CAPD):每日手動換液三至四次,讓藥水在體內停留四到六小時後,再引流出來。延伸閱讀:雲端+醫護即時監測 在家洗腎也好安心!延伸閱讀:腎友真心話 居家透析更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