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性愛.性福教戰
搜尋
心理
共找到
3666
筆 文章
-
-
2024-10-25 醫療.巴金森病
新研究:喝綠茶可改善巴金森病退化? 專家分享關鍵飲食指南
「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有效延緩巴金森病(巴金森氏症)、喝咖啡有助改善動作障礙症狀…」罹病人數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大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病,會為病人帶來許多打擊生活品質的動作症狀,如顫抖、僵硬、緩慢、走路不穩等,還可能出現便秘、憂鬱、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在網路社群常可見各類新研究的資訊與討論。台大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郭懿芝表示,病友可以適度攝取綠茶、咖啡等等飲品改善心情,但是否有治療巴金森的療效,目前相關研究仍缺乏長期追蹤,且實際的成分攝取量也有差異,坊間的飲食相關研究報告通常是以動物性實驗為主,如綠茶會以高劑量或濃度的兒茶素去計算,而人類實際上難以攝取到如此大量的成分,改善症狀的關鍵仍是均衡飲食並配合醫師規律服藥。巴金森病食療怎麼吃?高纖均衡與心情好助控制疾病「病人都會問我要吃什麼,我都說如果我知道吃什麼巴金森病就會好,我會辭職去賣那個。」郭懿芝在診間常以幽默口吻來向患者建立飲食觀念。她表示,多數巴金森病患以藥物治療為主,此部分由醫師視病人狀況調整。輔助性治療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更是巴金森病人自己可以把握的關鍵。郭懿芝說明,在均衡飲食前提之下,巴金森病人喝茶或咖啡都沒有關係,少數研究確實指出兒茶素及咖啡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巴金森病有一定的助益,但不應期待飲食可以延緩症狀。也要注意適量的攝取,如每日咖啡攝取建議以約一杯超商大杯美式為上限,過量可能反倒可能引起顫抖現象。日常的飲食雖沒有特別禁忌,但最著重的是攝取高纖的食物,由於巴金森病人常會有便秘或腸胃不適的症狀,但巴金森藥物主要透過腸胃道吸收,若是便秘可能影響到藥效,因此建議病友多可攝取高纖食物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或提高藥物吸收的效果。巴金森病保健品有幫助嗎?醫病交流改善症狀是治本之道郭懿芝分享,維他命補充也是病患常見問題。目前研究上維他命B、C、D、E 對於巴金森病的效果同樣指向抗發炎與抗氧化的機轉,雖可以補充但也不是必須一定要補充,多曬太陽、外出活動、規律運動也非常重要。攝取維他命B群、B6則要特別留意和藥物需間隔至少30分鐘到1小時,避免與藥物吸收競爭而影響藥效。另外,加工食品與醃漬食品也要減少。一言以蔽之,所有的疾病都需要注重均衡飲食,目前並無任何飲食能取代治療。許多病友會尋求特殊飲食方式 ,多半出自希望藥物減少、降低副作用或症狀,郭懿芝強調,如果患者覺得藥物調整後確實有怪怪的、不舒服的狀況,還是建議提早回診不要忍耐,並主動向醫師說出自己的狀況。特別是巴金森病,許多症狀都需要仔細釐清是疾病本身的惡化、用藥後副作用、或是其他身體問題,有時候也需要往返回診釐清症狀和藥物之間的關係後才能觀察判斷。她舉例,曾有一名50多歲患者主訴早上吃了某個新開立的處方後,開車上班常常昏昏欲睡,但因晚上也睡不好,不能確定是失眠症狀或是藥物影響,於是嘗試將服藥時間改到傍晚,症狀就獲解決,相反地,也有病人是調藥後仍舊嗜睡,則可能是和巴金森病本身症狀有關,要朝睡眠問題下手。巴金森病吃藥不舒服怎麼辦?記錄用藥讓醫師尋找解方「醫師不怕你問,只怕你不問。」郭懿芝語重心長,有時候因看診時間限制,部分細節醫師來不及多問病人,但病友可以勇敢地提出問題,尤其是在剛開立新的藥物或調整藥物時,藥袋上標示的副作用會依每個病人有所不同,並非一定會發生,發生的嚴重程度也因人而異。因此可以先主動詢問醫師是否有預期的副作用或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並透過日記方式紀錄,下次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每個人每刻每秒都正在退化,只是巴金森病友從多巴胺神經元開始退化而已。」郭懿芝提醒,面對巴金森病無需緊張,這個疾病就像是慢慢走下坡,雖然分為五個階段,但它與癌症的期別不同,而是病人退化過程的表現,醫師會依照病人狀況協助改善症狀。同時也會依據年齡評估藥物選擇,協助病人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細水長流。她呼籲,雖然退化性疾病本身不會痊癒,但醫師會按照每個病人的需求設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只要保持密切且順暢的醫病討論,搭配規律的運動及均衡高纖飲食,長時間巴金森病和平共處絕非難事。延伸閱讀📍【新治療、藥物、症狀延緩一次看】📍【巴金森病友疑難雜症大補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10-25 醫療.皮膚
蕁麻疹別忍 頻繁發作恐憂鬱上身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全台約16萬人飽受慢性蕁麻疹困擾。當症狀持續超過6周,就可能罹患了「慢性蕁麻疹」,患者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醫師提醒,發作時千萬別覺得「忍一下」就好,若頻繁發作,容易合併甲狀腺炎、焦慮症、憂鬱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等病症,憂鬱症風險更是一般人的6倍。 蕁麻疹有急性、慢性之分,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2年,女性罹病風險為男性的2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持續壓力、過度憂鬱會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國外研究發現,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呈顯著正相關,得到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之高,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當壓力、慢性發炎等誘發因素出現時會出現症狀,曾經有位40歲左右的「三明治世代」女性,開始出現不明紅疹、排除過敏原後仍持續發癢,卻沒有警覺,直到下屬以無法承受她的情緒為由提出離職,她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對生活造成影響。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治療,卓雍哲說,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考慮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同時應透過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指出,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LINE官方帳號,整合「國際通用UAS7蕁麻疹檢測表」、「蕁麻疹治療共識」等衛教資訊,加強民眾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認知,了解患者治療控制程度。
-
2024-10-24 醫療.一般外科
男「亞洲蹲」上大號壓垮馬桶雙臀撕裂傷!醫:蹲著排便正確,但忌一動作
一名50歲男子罹患大腸急躁症,與友人聚餐後腸胃不適,入廁後打開坐墊採「亞洲蹲」上大號,70公斤體重讓馬桶不堪承重爆裂,一屁股坐在破碎的瓷片上,左、右兩邊臀部嚴重撕裂傷,醫師發現傷口太靠近肛門,排泄物易引發感染潰爛,只能另造廔口,以免肛門遭殃。肛門外傷最怕排泄物感染 另造廔口降風險收治這名病患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順久表示,男子70公斤重,經檢查,造成右邊臀部從右至左一道長25公分、深5.5公分的撕裂傷,左邊臀部也有約5公分長較淺的傷口,未傷及重要神經、血管、生殖器,雖有腸躁症,有內痔無外痔,不過傷口深及臀大肌且距離肛門極近,一般手術處理這樣的傷口,會考慮排泄物容易引發感染,大多是不予縫合的。男子傷口深又長,不縫合無法癒合,最終醫護團隊決定拚一下,將傷口清創後縫合,另造廔口,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手術歷時1個半鐘頭,所幸並未發生感染問題,住院1週即出院,約3週後回診拆線,恢復良好。林順久指出,肛門外傷不容小覷,嚴重程度會使手術治療增加複雜性,最常見是嚴重感染,因為肛門皮膚皺褶多、周圍組織豐富,一旦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治療將十分棘手,可能影響排便功能,甚至導致失禁留下後遺症,傷口癒合期間,患者除了承受極大疼痛,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留下心理創傷。腸躁症腸道蠕動異常 吃飽就想上廁所 很多人都有吃飽就想上廁所,尤其腸躁症者腸道蠕動功能異常,餐後常有不同程度腹脹、腹痛、想大號等症狀,還會有排便異常、腹瀉型、便祕型,便祕腹瀉交替型,在生活飲食習慣、精神壓力都可能造成腸躁症,應及早就醫治療。蹲著排便符合人體排泄系統 但忌站上馬桶蹲林順久提醒,蹲著排便比較符合人體排泄系統結構,主要是蹲式比坐式的「肛直腸角」角度大,比較好施力、順暢,比較不會腳痠,老年人起身也容易,但最要不得是站上馬桶如廁,坐式馬桶上「亞洲蹲」,不僅增加馬桶承重壓力,也可能因重心不穩而滑倒跌落造成意外傷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飲食策略 提升神經生長因子的關鍵方法
神經滋養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包括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經滋養素3(Neurotrophin3)、神經滋養素4/5(Neurotrophin4/5),以及刺激TrK型蛋白催化酶受體蛋白等。1991年,Crutcher及Weingartner等人發現神經生長因子蛋白(NGF protein)及神經生長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年老的老鼠腦內減少。1991年Fisher等人使用神經生長因子餵食年老的動物,刺激其海馬迴中隔路徑的膽鹼激素遺傳表現型(cholinergic phenotype)改善執行功能。1994年Hefti認為使用神經滋養因子治療是對神經的一種保護,並進行臨床實驗來治療周邊感覺神經病變、側索硬化性肌萎縮症、阿茲海默症。前瞻性的研究神經滋養因子將反轉神經細胞體合成機轉的萎縮,以及神經突觸節狀物的萎縮,重新建立失去的神經突觸的互相接觸。神經生長因子藉著各種身心活動的刺激,從神經樹狀突纖維往神經細胞體傳送化學訊號給基因組,再刺激神經軸突的增長及變大,來代償凋零而不能再生的其他神經細胞功能,並且活化海馬迴神經幹細胞,恢復海馬迴調節壓力、學習及儲存記憶力的功能,進而降低認知功能的頹退。《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第13章12節中寫到:「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頭腦越用越靈光,神經突觸變大,不用則越來越萎縮。趁早養成生活好習慣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發生,而罹患失智症後才改善生活習慣,有如逆水行舟,雖然辛苦些,但延緩失智症惡化的復健措施,永遠不嫌太遲。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良好習慣1.提升內因性神經生長因子:例如學習訓練、頭腦體操、身體運動、充足睡眠、心理治療(包括藝術治療、音樂治療、舞蹈治療、園藝治療、娛樂治療、懷舊治療、人際互動、教會的團契活動等)。2.提升外因性神經生長因子:例如環境的刺激、陽光、精油按摩、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薑黃素、戒菸、戒安眠藥等。3.抗氧化食物:包括綠色蔬菜、地中海飲食、植物油、深海魚油Omega3、DHA及EPA、兒茶素、紅酒、咖啡、維他命E、維他命C等,降低b類澱粉蛋白的凝聚,減少神經類澱粉斑塊的數量,延緩阿茲海默症的嚴重程度。抗氧化食物
-
2024-10-23 癌症.癌友故事
別漠視心理腫瘤 家人互動是抗癌關鍵
「醫師,我老婆生病,我已當了10幾年和尚!」「我不敢和太太說太多我生病的事,她容易緊張、憂鬱,怕她擔心。」這些都是發生在癌症家庭中的病患、家屬心聲,凸顯出家屬背負的壓力不比患者少。專家提醒,當家中有親人罹患癌症,除了專注抗癌,身心的支持也是重要關鍵,若缺乏身心支持,身心能量的耗損就會加劇,全家生活可能因此癱瘓。病患與家屬 身心壓力大在財團法人亞太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攜手舉辦的「促心常談,愛心無距」癌友家庭交流工作坊中,醫師等專家,以及參與的血癌、淋巴癌病友、家屬,談到罹癌過程及照顧陪伴上的壓力,皆百感交集。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分析,癌症家庭易面臨心理、經濟壓力,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淋巴癌為例,靠抽血等檢查,很快就能知道結果,常讓癌友家庭的身心壓力在短時間劇烈起伏。在家治療 身心陷空窗「不要抗癌成功,心卻面臨癱瘓。」方俊凱表示,癌症病患在醫院接受治療之時,多數可獲醫療團隊、癌症心理師等支持,但療程結束返家後,在家用藥期間,病患、家屬的身心支持易陷入「空窗期」,此時病患、家屬在家中的身心狀況,以及擁有「好好生活」的能力,更須留意。方俊凱呼籲,當病患、家屬陷入身心困境,尤其是涉及安寧、精神健康等問題,千萬不要害怕與醫師諮詢、交流。無論是政策層面或醫療端,皆建議在這段空窗期提供更多資源,例如可考慮將這段期間的心理諮詢納入健保,為癌症病患、家屬提供更多支持。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台大癌症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指出,根據觀察,不少罹癌病患的家屬往往被迫扮演「模範家屬」角色,特別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病患,病程可能長達10多年,而這段時間的慢性壓力,常讓有些家屬連和朋友用餐、出門旅遊都充滿罪惡感,十分辛苦。因此自我適時的放鬆是很重要的,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當病患的好戰友。不強迫樂觀 要互表心意方俊凱也提醒,在抗癌過程中,不少癌症病患的家庭生活因完全以癌症為中心,反而忘記如何「好好過生活」,建議家庭成員可在新的生活形態中繼續互動,不要害怕放鬆,也盡量不要強迫對方樂觀。劉家豪也建議,當家人看到對方的辛苦、寂寞,可以用一個擁抱、一句感謝表達心意,讓互相支持的力量更強大、穩健。愛不要怕說出口,不管是病患對家屬,或家屬對病患都是一樣。這次工作坊活動的合作夥伴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BeiGene(百濟神州)總經理陳益雅則分享,她曾是癌症病患照護者,對於這段時間的心情起伏「感同身受」。希望透過這次工作坊活動,讓癌症病患和家屬獲得更多支持,並讓他們的身心需求受到應有的重視。
-
2024-10-23 醫療.腦部.神經
永遠不嫌早!專家建議為了大腦健康 你每天應該做的4件事
許多人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減退和大腦功能下降,好消息是你可以採取行動來幫助控制這一軌跡,照顧好你的認知健康。專家指出,優先考慮健康行為可以增加我們在七、八十歲時仍能喚起重要記憶、駕駛汽車並參與各種活動的可能性。而且,沒有現在太年輕不需要這回事,開始採取這些步驟永遠不嫌早。為了更好的大腦健康,可以將以下4項建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1.管理慢性病如果你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確保這些情況受到控制是至關重要的。這些疾病都可能損害大腦中的血管,增加中風和失智的風險,同時降低認知功能。2017年的研究表明,40歲到60歲有高血壓的患者在70歲、80歲和90歲時,其認知技能(包括心理處理速度和執行功能)下降的幅度比血壓正常的人高6.5%。【延伸閱讀:預防勝於治療!專家揭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6項健康指標】專家建議,如果你35或40歲且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較高,最好儘早開始治療,而不是等到65或70歲心臟病發作時才開始治療。如果你儘早開始,也許你可以推遲心臟病發作,甚至不會發作,這對你的大腦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2.規律運動如果你每週至少運動幾天,整個身體都會受益,包括你的大腦。2019年的研究表明,運動能改善認知過程和記憶,同時增厚你的大腦皮層,而這部分負責語言、思考和情感等任務。【延伸閱讀:50歲後想鍛鍊肌肉該怎麼做?專家揭6重點有助達成增肌目標】專家建議,無論你選擇走路、騎自行車或游泳,都要確保你是在中等強度下運動,也就是大約達到最大心率的50%到80%。以走路為例,行走的速度應該讓你有點喘不過氣,但仍然可以進行對話的程度。重點在於讓你的心率進入那個範圍,並持續一段時間。3.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是失智症的一個主要風險因素。2021年的研究表明,50歲和60歲的人每晚睡眠不足六小時,與每晚至少七小時睡眠的人相比,失智症的診斷概率高30%。【延伸閱讀:年紀越大睡得越少?專家告訴你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及如何睡好】如果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該怎麼辦?專家建議,投入時間改善你的睡眠衛生,這包括避免在晚上攝取咖啡因和酒精、限制小憩時間,以及在睡前收起電子產品。如果這些方式無效,請諮詢睡眠專家。4.健康飲食強調水果、蔬菜、全穀物、魚、堅果、種子和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是許多專家心中健康飲食的首選。除了優先考慮某些成分外,專家也建議避免那些對大腦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成分,例如反式脂肪和過多的鹽。【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除了地中海飲食之外,麥得飲食也可以為大腦提供能量,幫助改善精神集中力並減緩思維技能的衰退。有別於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著重植物性食物,包括大量的綠葉蔬菜和其他蔬菜、漿果、堅果、全穀物、家禽和魚類,但它限制奶油、起司、紅肉和甜食等食物。【資料來源】.9 Things You Should Do for Your Brain Health Every Day, According to Neurologists.Mayo Clinic: Healthy aging
-
2024-10-23 醫聲.醫聲要聞
女業務血便非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恐增腸癌風險
28歲女性保險業務員近半年每天排便次數大增,伴隨黏液和血絲,以為是腸躁症合併痔瘡出血,直到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被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其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會出現嚴重腹痛、血便,甚至因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但目前健保給付進階藥物限制一年,較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更為嚴格,若未妥善控制病況,將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及腸癌風險。據統計,取得IBD重大傷病患者數,從2020年2595張成長至2024年八月的7698張,且有被低估之的疑慮,引發醫界關注。IBD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前者主要侵犯大腸表層黏膜,後者則可能從口腔到肛門全面侵犯,並深入組織層造成穿孔、瘻管等嚴重併發症,出現小便有菜渣、反覆泌尿道感染,或陰道、陰囊、皮膚上產生小洞及糞便排出;研判飲食西化、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導致IBD患者在亞洲快速增加。腸治久安協會理事長楊式光的兒子18歲發病,大學四年因病休學三次,體重從80幾公斤掉到50公斤,還衍生肛裂、瘻管、切腸與做腸造口,迄今與病共存20年;另名30幾歲男性病患因大腸、小腸嚴重潰爛、纖維化而被全切除,肚子有7、8個瘻管,無法正常飲食,被迫辭職,太太只能在先生就醫的醫院,擔任清潔工才能就近照顧,但該病患仍因病情過重在去年過世。藥物給付僅一年 治療中斷恐增復發風險截至九月底,克隆氏症有五種、潰瘍性腸炎有六種進階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如符合給付條件,一年可省30到50萬元的藥費,大幅減輕經濟負擔。然而,藥物一次僅給付一年,比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兩年以上嚴格,療程結束後,無論病情是否穩定,都必須停藥三個月,待病情復發並再次符合健保規範,才能重新申請藥物治療。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秘書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患者用藥斷斷續續,增加疾病復發風險,也可能造成藥物失效,需要使用更新或更昂貴的藥物來控制病情;復發亦將中斷患者原本穩定的課業和工作,讓患者產生憂鬱和焦慮。目前IBD治療目標是「內視鏡黏膜癒合」,可降低復發、住院、手術、併發症以及癌症等風險,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表示,復發會造成頻繁就醫、住院、手術,長期腸道反覆發炎更大幅增加腸癌風險。顏旭亨表示說,放寬治療療程限制,能幫助病人控制好疾病,維持生產力、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面對少子化的挑戰,政府更應該改變策略,幫助這群年輕病人回歸社會;醫療端也應提供腸胃科、外科、營養師、護理師、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跨科團隊的照護,更全面地協助病友及其家屬,提供更完善的疾病照護。李柏賢也提醒,IBD初期症狀為肚子痛和拉肚子,易與腸躁症混淆,腸躁症患者多在白天或有壓力時腹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肚子痛就會緩解;若民眾半夜腹痛痛醒、合併血便、貧血、體重減輕大於三個月等IBD警示症狀,應進一步就醫接受檢查。
-
2024-10-22 養生.聰明飲食
鮭魚營養又美味,但可以每天吃嗎?專家解析如何吃出健康
國家漁業研究所(National Fisheries Institute)調查發現,在美國,蝦是唯一魅力更甚鮭魚的海鮮,如果只談論魚類,鮭魚最受歡迎,美味又營養,但專家提醒要適量食用。鮭魚的腥味比其他魚少,而且可用多種方法烹製,烤、炸、烘、水煮、炒或熏都很美味,註冊營養師古德森(Amy Goodson)說,在壽司、生魚片和酸橘汁醃魚中,鮭魚還可生吃。不僅如此,鮭魚被視是最有營養的魚類之一。紐約臨床註冊營養師桑切斯(Wilson Sanchez)說, 鮭魚富含多種營養,包括蛋白質、健康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目前有七種太平洋鮭魚,僅五種在北美水域生活,其中粉紅鮭(pink)最小且數量最多,奇努克(Chinook)最大且數量最少。不過,大西洋鮭魚是迄今最受歡迎的鮭魚品種,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數據顯示,美國境內 90% 養殖鮭魚屬於該品種。無論屬於哪一品種,鮭魚都富含重要營養素。美國農業部數據稱,3盎司大西洋鮭魚含有近8毫克鈣、3.3毫克維生素C、7毫克菸鹼酸、23 毫克鎂、204毫克磷和高達309毫克鉀;桑切斯指出,鮭魚還含有大量葉酸、甜菜鹼、維生素A、視黃醇和維生素E。古德森補充,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有益心臟健康,並有助於減少炎症、改善心理功能;而且鮭魚含大量蛋白質,3盎司便含有17.3克,對維持肌肉質量、支持組織修復並改善飽腹感大有幫助,加上低熱量的特質,吃鮭魚有益體重管理。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營養和生活方式精神病學主任奈杜(Uma Naidoo)鼓勵將鮭魚納入飲食,原因之一是富含維生素B12,是神經系統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古德森又說,鮭魚富含維生素D,已被證明可降低失智和阿茲海默症風險。儘管優點多多,但是鮭魚含汞,務必適量食用。研究顯示,久而久之汞會在體內積聚,並可能衍生大腦發育問題。此外,燻製和加工(罐裝)鮭魚鈉含量較高,患有高血壓或需要限制鹽攝取量的人應避免食用。專家提醒,鮭魚可能與某些藥物產生負面交互作用;桑切斯說,魚油是天然抗凝血劑,可能稀釋血液,服用阿斯匹靈、香豆素和華法林等抗凝血藥物的人應向醫生諮詢。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2 焦點.健康知識+
工程師打電腦切黑色背景反而眼睛更酸!深色主題更傷眼的4個真相
現在網頁或app流行「深色主題」,將界面調成黑底白字,讓人覺得酷炫,也有人認為降低亮度能保護眼睛。然而不少研究指出,這種黑色主題對視力反而可能是一種傷害。一名加拿大的工程師表示自己看網頁、寫程式習慣使用黑色主題,但代價是眼睛會莫名其妙覺得很脹,去醫院看診也沒檢查出青光眼之類的疾病,後來他把主題調回原本的白底黑字才解決。為什麼切成深色主題反而讓眼睛更疲勞?可從色彩生理學和色彩心理學2方面來分析:1.高對比眼睛負荷大就人眼肌肉的緊張度而言,高對比度的傷害大於光線量的傷害。例如在陽光明媚的草原上,雖然光線量非常大,但人眼很舒適;但在黑暗屋子里,手機螢幕亮度調到最低,光線量遠低於前者,但仍然刺眼,這是對比度的影響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畫面,高對比度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尤其是工程師每天要看8小時以上的螢幕,所以柔和、低對比度的界面能讓人眼肌肉更放鬆。2.暗適應的傷害人眼看多了黑色介面,轉頭看自然光環境時,會暈眩。當你盯著黑色主題看了1個小時後,切屏到瀏覽器,或者轉頭看同事,都會發生暈眩;反之從明亮環境進入到黑色環境,眼球也需要分泌視紫質來適應,人眼及大腦都要不停的調節。3.視紫質和維生素A和夜盲症暗適應會引發人眼增加分泌視紫質,但視紫質的合成需要維生素A,也就是長期看暗色介面會增加維生素A的消耗。夜盲症是由於維生素A不足、合成視紫質不足而產生的,即使現在還沒有夜盲症,也需要預防。4.人偏好暖色調從色彩心理學看,溫暖的顏色比暗色更舒服。人眼看到的景色,大腦會產生聯想,進而影響心情。看到綠色就會聯想到草原森林,心情不自覺好一點,而看久了暗色或刺激性顏色,心情會較為壓抑。
-
2024-10-22 退休力.論壇活動
2024退休力論壇/遠離爬樓梯惡夢!北市老宅「電梯補助」這邊看
編按:隨著年齡增長,行動力逐漸退化,許多長輩面臨上下樓梯的困難,特別是居住在無電梯的老舊公寓中,這樣的挑戰更為明顯。對長輩來說,原本簡單的外出變得艱鉅,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限制了社交,導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衰退。為了改善這一困境,北市府推動老屋加裝電梯補助計畫,讓更多長輩得以重獲行動自由,提高生活品質。窗前公園綠意盎然,幾位長輩聚在一起泡茶聊天,但對住在5樓沒有電梯老公寓的70歲老夫妻來說,卻是咫尺天涯,不僅無法親近自然,也連帶影響社交,夫妻倆猶如籠中鳥。幸經全棟住戶一致同意,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補助安裝電梯後,兩人終於能出門四處串門子,到公園喝咖啡、逛市集,夫妻感情也升溫。不出門影響社交 加速心智退化據統計,全國住無電梯老屋的長輩占13.17%,尤其台北市老公寓比獨棟透天厝多,以雙拼四、五層樓無電梯的步登公寓為主,加上子女成年就業後離家,留下父母二人居住,直接影響長輩生理健康,也因缺乏社會連結,加速心智的退化。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老人住老屋的比率勢必再攀升。長輩身體機能退化,住屋需求更強調通用設計,經濟富裕者可直接換屋,但多數長輩因習慣居住環境,擔心換屋、租屋費用等,而選擇按兵不動、自宅安老,形成「囚居晚年」。台北市政府95年起,針對屋齡20年以上、6樓(含)以下、非高級住宅等老公寓,推出「增設電梯補助」計畫。電梯總工程費約在500萬至700萬元間,去年北市府提高補助至300萬元,約占總工程費5成;一樓若須處理違建雨棚等,市府加碼10%協助;如在市府公告畫定的都更整建或維護策略地區,補助則提高至480萬元,占總工程費8成,居全台之冠。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主任秘書謝明同說,民眾申裝電梯最常遇到兩大挑戰,分別是不同樓層對電梯的需求度不一、當初建築規劃無閒置空間增設電梯,都更處會派員與輔導團專業建築師至現場評估申裝空間,協助向住戶講解法規,申請者也能以自身需求、負擔較多費用、房產增值等誘因,說服其他住戶。一旦符合電梯申裝條件,都更處將委託專業建築師或施工廠商處理相應法規程序及建設,完工後再核撥補助款,從取得建築許可執照到完工,耗時約一年。計畫累計至今完工45案,近3年每年申請約15案。謝明同說,今年更放寬申請資格,由管委會限制變成可由各棟建物推派代表人即可。北市都更處專家 分享經驗想知道更多電梯補助申請流程或解決申裝問題的方法等,歡迎報名聯合報舉辦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現場有北市府都更處專家分享第一線處理經驗,一起尋回踏出家門、自由無拘的生活享受。2024退休力論壇延遲轉大人──XYZ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時間:11月9日(六)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門票:888元報名:02-8692-5588轉2622或5616udn售票網購票連結(現場憑門票享千元好禮):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O0JKP3
-
2024-10-21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名人堂/醫療性凍卵補助將上路 盼政府提供癌友指引
自112年來,各縣市陸續推出凍卵補助措施,對於有意願生育但尚在準備中的女性,無疑是多一顆定心丸;有些縣市更進一步針對癌症病人提供凍卵專案,國健署長吳昭軍近日受訪表示,國健署自去年起持續討論補助「醫療性凍卵」的可能性,正徵詢專家意見、規畫方案細節、醫療院所指引等,也參考日本等地經驗,希望年底前公告上路。這對處於育齡且有凍卵需求的癌友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否則凍卵初估需要花費10萬元以上,對於需要接受後續治療的癌友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癌友生育能力保護 漸受重視衛福部最新癌登報告,111年新增約12萬癌友,其中約16%介於15至49歲,相當於每6位新診斷癌友,就有1位處於育齡階段。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為例,15至49歲病友4840人,占所有病友31.3%。這些年輕癌友,在醫師評估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可以藉由凍卵、凍精、凍胚胎等方式,保留生育能力。國際上針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相關議題,已經有諸多討論,主要提倡醫病溝通不孕風險、生育能力保護方式,並納入診療常規,如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提供關於癌症病人生育保存的綜合資源和指南。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則指出,癌症治療如化療和放療,可能對病人生育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為了減少這些影響,建議多種生育保存選項;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指引也提到,癌症診斷時,應與正值育齡的存活者討論因治療引起的不孕症風險。在國內,多個重要醫學會,包含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台灣生殖醫學會等,也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年會、繼續教育課程及跨科討論,可見此議題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癌症希望基金會於2020年首創「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希望協助癌友釐清對生育的想法,2022年則與乳房、血液、泌尿、生殖等五大醫學會合作推出各自科別的「生育能力保護共識宣言」,作為臨床參考指引。癌友生育諮詢 醫院制度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中央即將推動醫療性凍卵補助政策,現今台灣並不是所有醫院都具備完善的癌友生育諮詢流程及跨科整合制度,恐無法幫助育齡階段癌友周延思考並做出決策。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重點,並非鼓勵生育,而是每一位處於生育年齡的癌友,對於癌症治療可能對於生育的影響,都應有「知」的權利,並在跨科醫療團隊,包括醫師、個管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協助下,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盼望除了全國性的醫療性凍卵補助,政府能與醫學會攜手合作,將癌友生育能力保護議題納入醫療常規,建立癌友生育能力保護的醫療指引,從告知治療對生育的影響、若癌友有意願則進行跨科協作、諮詢、評估是否進行生育保存等,期待醫療院所對癌友生育能力保護服務與流程一致,真正落實並保障癌友生育權益。
-
2024-10-20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保命防跌可以這樣做
最近名嘴張友驊不幸跌倒病故,引起大家對老人跌倒問題的關注。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高齡者會經歷一次或多次跌倒事件,而這些跌倒事故輕者可能皮肉流血,重者可能導致骨折、頭部受傷,甚至死亡。如何預防老人跌倒是非常重要的議題。老年人為什麼容易跌倒?這涉及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以生理狀況而言,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肌力、平衡感和反應能力逐漸下降,若同時有骨質疏鬆、關節炎和視力減退等問題,更進一步增加跌倒風險。尤其是下肢肌力減弱會使站立或行走難以保持平衡,失去重心。另外,許多高齡者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平衡能力或導致眩暈。此外,某些藥物,特別是鎮靜劑、降壓藥和抗抑鬱藥,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影響意識或肢體協調,亦會增加跌倒的風險。從心理層面而言,曾經有過跌倒經驗會讓老年人產生「跌倒恐懼」心理,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跌倒而減少身體活動,如此一來反而進一步削弱體能與平衡能力,形成惡性循環。生活場域的不安全也會增加老人跌倒的機。如何做好防跌保護呢?建議可以從個人穿著、家居及公共空間的改善著手。以鞋子為例,很多高齡者在浴室跌倒,一雙有良好防滑效果的拖鞋便能防止老人因地面溼滑而跌倒。外出時應選擇合腳、防滑的鞋子,避免穿著過高的鞋跟或容易磨損的平底拖鞋,以確保行走時的穩定性。為防止頭部及髖關節因跌倒而骨折受傷,現在也有廠商研發出具吸收撞擊緩衝材的頭部物保護帽,及可自動彈出保護氣囊的防摔背心。對於行動不便或平衡感較差的老人,則建議適當使用助行器、拐杖、助步車等,有效減少跌倒風險。根據國健署統計,長者跌倒受傷地點52%發生在室內,家居環境的防跌措施不容忽視。以浴室而言,除了浴缸或淋浴空間的防滑墊,也可考慮用透明防滑劑施作在整個浴室。另外,為防止老人從馬桶起身或久站不穩,浴廁也必需安裝適當的扶手。居室空間可能有一些段差或階梯,可考慮設置斜坡板以減少絆倒風險。社區公共空間的設計和改善也對防跌至關重要。社區內道路和建築應設無障礙通道,並盡可能減少騎樓或樓梯間的雜物堆積。在城市規畫上應考慮多設置公共座椅,讓老年人在感到疲憊時有地方可以坐下,避免因體力不支而跌倒。科技進步則為預防老年人跌倒提供了更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如跌倒自動偵測系統,可在老人跌倒時自動通知相關人,以確保老年人在跌倒後能得到及時幫助。智能燈光系統、語音控制設備等智能家居技術則可以自動調整光線、檢測異常動作,甚至在老人跌倒後自動報警。也有科技公司正在開發針對老年人的虛擬實境(VR)訓練系統,這些系統可以通過模擬不同場景,幫助老年人提高平衡感和反應速度,進一步預防跌倒。老人跌倒問題是全球性挑戰,防跌不僅需要個人和家庭的關注,更需要社會和科技的全面介入。通過改善個人穿著、家居環境及社區設施,並結合科技的應用,可以顯著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感。關心老年人的安全,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
-
2024-10-20 名人.林思偕
林思偕/行醫30年教會我的事
最近醫院頒給我「滿30年資深教師」的獎狀。看著自己剛當主治醫師的照片,那眺向遠方,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的樣子,不勝唏噓。也來談談,我希望有人在30年前就告訴我的事情:第一,承認自己有所不知。我們被要求完美,要做就做「最好」的醫師。成長使人幻滅,會有越來越多無言以對的時分,或許追求做一個「夠好」的醫師就行。處處誌之,試著向懂得較多的人學習,與比較不懂的人分享。第二,心理健康比業績更重要。醫學生從小就對分數執迷,追求完美。到了醫院,追逐KPI感覺像是生死攸關,永遠有下一個標的,倦怠悄悄上身。並不是所有可以計算的東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計算。第三,善待自己。年輕時吃苦當吃補,相信「睡眠只適合弱者」。其實36小時不睡覺不會使你更堅強,反而變得更暴躁,健忘,容易犯錯,不如安心閉眼休息。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病人。第四,你無法治癒所有人。年輕時曾照顧一位患有末期心臟衰竭的老婦人。我按照師長的指導和教科書上的準則做了一切,卻無法挽回她的生命。我傷心重溫每一步,想知道我哪裡出錯了。現在我知道:病人的死,不總是我的錯,不要讓挫敗的情緒壓垮,越早學會接受這一點越好。第五,尊重護理師,並向他們學習,做事會順遂許多。他們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比你多,病人出現問題時他們是第一個注意到。半夜值班,如果護理師喊醒你說:「這個病人看起來不太對勁。」務必要提高警覺。第六,醫學是一段狂野不可預測的旅程。病人像座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也像瞬間移動的光影,隨時換位。醫學這一行,唯一確定的事實,就是「什麼也不確定」。事情不會永遠朝你所期望的發展,我們無法控制醫院中發生的一切,但我們可以謙卑以對。幸福就是稍微放棄對理想的期待,坦然承受它原本的樣子。第七,注意培養「非醫學」的軟技能。你懂得診斷罕見的疾病,掌握複雜的病情,卻不知道如何和焦慮的病人與家屬交談。醫學常被簡單的瑣事絆倒。一句溫柔的話語,一個眼神的交流,在危難之間,都成為穩定病人情緒的神奇藥物。第八,要感激你的病人。當病人是一份全職工作,令人精疲力竭。他們就像無家可歸的遊魂,一直在等你,從幾個小時到幾周。你的「在場」比任何處方都撫慰人心。他們把自己一團糟的生命當教材,向你展示堅韌、勇氣以及人生意義。與你最糾結的病人教你最多的東西,所以無論你有多忙,都要充分關注他們。第九,你不只是醫師。在醫院外,你是人子、朋友、伴侶、藝術家、跑步者……與親人共度時光,追求愛好,不要讓醫學定義你的整個存在,全面的生活會讓您成為更好的醫師。畢竟,沒有醫師會在臨終前說:「我真希望能在醫院多值一點班」。第十,享受這段旅程。行醫途中有高潮有低谷,有勝利也有絕望。你被邀請進入人們最脆弱的時刻,見證最真摯的情感,你的決策將深遠影響病人。當醫師是最大的特權,難以置信的榮幸,沿途風景令人心碎又無比美麗。30年前,我緊張興奮,匍匐前進,完全不知道前方的路。如今在戰壕裡奮鬥30年後,我仍與病人並肩作戰,重塑自己。我將持續這個偉大的冒險,無怨無悔。
-
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橘世代/【啃老啟示錄】及早預防 別當兒孫提款機
啃老族要如何預防?除了家庭從小應給予理財教育、鼓勵孩子自立,並給予探索和犯錯的空間外,整個社會應該更正視青少年的繭居與拒學問題。在日本經驗裡,繭居拒學者因為在第一時間未得到適切的資源及協助,年紀大之後更難踏出家門。二○二二年,日本有一百四十六萬個繭居族,其中超過一半年紀大於四十五歲,當初那些拒學、繭居的孩子長大了,一直沒有離家,變成中老年人,在日本形成「八○五○」的社會問題,亦即,八十歲老父母還要照顧五十歲的中年兒女。家有啃老兒 父母長期焦慮台灣沒有相關數據,但是在實務現場都有類似觀察。鈺璽診所副院長、振興醫院精神科特約醫師蔡佳芬發現,近年因為子女啃老來看診的病人變多。這些人自己沒有精神疾病,卻長時間焦慮失眠,聊過之後才知道,病人有個啃老兒,其實困擾已久,因孩子不願就診,都未求助,或是有求助但是未被解決,所以一直擱著,隨著自己的老化,對此情況的擔憂加深了。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也指出,老盟在處理勞保、中高齡就業、困難長照個案,以及獨居老人議題時,都在現場看見相同的現象。但是台灣不像日本,有協助繭居或啃老的機構,而是分散在各單位,例如涉及高齡照顧議題時,就會用到家庭照顧據點的資源,有經濟衝突時,或許能啟動社安網的脆弱家庭協助,但如果沒有照顧議題,需要的是情緒支持或是其他,就幫不上忙。受暴力對待 一定要懂求助張淑卿呼籲,啃老不是一個家庭內的事,深受社會價值影響,改變也不是個人的責任,需要國家系統的支援。目前的困難是,國內對此沒有相關統計,很難清楚掌握問題全貌及嚴重性,更遑論思考對策。她呼籲社政系統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無論是繭居,或是啃老,成因都非常多元,樣態也各異,處理時的大原則是,不要獨自面對。蔡佳芬鼓勵覺得有困難的父母,雖然孩子拒絕出門,但父母可以先跟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討論,只要有機會就不要放棄。尤其是孩子已經出現傷人與自傷行為的,更應該要求助。也可以向里長求助,該報警就報警,留下通報紀錄,讓社會網絡各種資源進來,當意外發生時,才有機會救到老父母,搞不好就改變了整個局面。她看到許多老父母就算被孩子打也不敢講,覺得丟臉,親如手足、摯友都不知道。她提醒,孩子的異常有時也是求救訊號,表示他無法控制自己了,如果報警得以強制治療,讓他因此有機會去看醫生,或許會是改變契機。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幫家人留資產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有個思覺失調的雙胞胎弟弟,母親希望自己可以照顧弟弟餘生,也不希望弟弟拖累廖一聰。廖一聰知道自己必須把弟弟照顧好,但是又深感沉重,不想承擔。於是他就以自己的財富傳承專業,幫媽媽做了一些安排,讓媽媽可以留住資產,確保晚年生活的安全感,並放大有限資產,身後也能照顧牽掛的病兒。進數位版看廖一聰的家庭故事。
-
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橘世代/【啃老啟示錄】金援成年子女 只能有一包錢
孩子買房要幫忙頭期款嗎?創業資金要支持嗎?籌辦婚禮要贊助嗎?國外留學要給多少?學貸卡債要不要幫他還?以上是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為客戶做財富傳承與退休財務規畫時,常被問到的問題。孩子成年之後不一定代表育兒責任已了,成年子女需要父母經濟援助的時刻比你想像的更多。廖一聰指出,與他年紀相仿的五、六十歲這一代,子女們通常身處低薪、高物價房價的環境,他常見到許多父母慷慨解囊,想幫子女度過難關。很少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自身財務能否滿足退休需求,直到資源被子女用罄,才驚覺事態嚴重。「我們這一代要把自己照顧好,不然這是兩代、三代的痛苦輪迴」,廖一聰強調,父母要有心理準備,給孩子的經濟援助不要想要回來,所以必須量力而為,不要掏空,若沒有考慮到退休後的生活品質、疾病醫療、長照費用等,不僅拖垮家庭,也會造成國家社會負擔。因此,資助成年子女可以,但必須盤點自身資產,確保有足夠的生活金,及良好的風險管控,在那之前,不要資助。就算資助,給予子女的協助,就只有一包錢,不能無止境。廖一聰舉自己為例。這幾年,他因為資助大兒子結婚、小兒子出國求學,花了一筆錢。會擔心嗎?廖一聰說,畢竟資源有限,若用在孩子身上,其他地方就得減少,但他盤點自身財務狀況,一來自己仍保有工作能力,顧問更是愈資深身價愈高的職業;二來,他也有足夠的保險,以防萬一發生什麼事無法工作,仍能靠保險保障晚年。如果已經到了孩子要求援助像是無底洞,危及老後生活的階段呢?廖一聰說,第一步先停損,不要再給,檢查醫療險和長照險是否足夠?若手上還有資源,不妨買年金險,他舉例,年金險就算每個月只有三萬元,一天只能花一千元,有天不小心多花了一點,最後一天喝個白開水餓個肚子,隔天仍然有三萬元進帳,可以如常生活;但若是一千萬元放在銀行,不小心花光,未來三十年都要喝白開水。年金險活到老領到老的特質,讓人有安全感,人到老年最害怕財務的不安全感。若遇上已在啃老的孩子,則要善用信託,並且去做意定監護,將剩下的資產交給信任的人,以免更老之後失智無法處理。數位版看這裡 如何幫家人留資產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有個思覺失調的雙胞胎弟弟,母親希望自己可以照顧弟弟餘生,也不希望弟弟拖累廖一聰。廖一聰知道自己必須把弟弟照顧好,但是又深感沉重,不想承擔。於是他就以自己的財富傳承專業,幫媽媽做了一些安排,讓媽媽可以留住資產,確保晚年生活的安全感,並放大有限資產,身後也能照顧牽掛的病兒。進數位版看廖一聰的家庭故事。
-
2024-10-19 焦點.元氣新聞
百憂解退出台灣11月1日停止健保申報 醫師嘆:只能接受
精神科藥物「百憂解」不堪健保砍價退出台灣,已於今年8月停止供貨,有醫師在臉書貼出一份函文,文中指出「百憂解錠20毫克」最快將於11月1日停止健保申報,「懇請醫院尋找替代廠商以利病患後續治療」。該份函文指出,因市場策略調整,台灣禮來公司已申請撤銷百憂解的藥物許可證,於8月底停止供貨,並經衛福部9月13日公告生效,依「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許可證註銷後,最快可於「次次月」1日取消給付,因此預計今年11月1日停止申報健保,屆時將無法申請健保給付,醫院必須尋找替代廠商,以利患者後續治療。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表示,這次退出台灣的百憂解藥物是錠劑劑型,與早期的膠囊劑型不同,使用錠劑時,患者可依醫囑,將藥錠剝成一半,服用適合的藥物量,尤其兒童、青少年患者,更需要這項功能,若使用膠囊,必須把藥物粉末倒出服用,對患者而言來說,並不便利。張家銘表示,百憂解是相當穩定的藥物,可用於治療青少年憂鬱症、強迫症等疾病,依症狀程度及年齡體重等不同,每位患者需要服用的劑量也不同;百憂解有替代性的台廠學名藥,「臨床上不得不接受換藥」,以林口長庚為例,目前雖然學名藥、原廠藥並存,但已開始鼓勵患者,趁著過渡期做好使用學名藥的心理準備。張家銘感嘆,近幾年藥物退出台灣情況時有所聞,有時藥物引進台灣沒多久,就中斷退出台灣,對於患者而言,用藥權益必須特別留意。
-
2024-10-18 醫聲.Podcast
🎧|潛水風潮夯!4族群風險高,醫師提醒6大注意事項
台灣四面環海,越來越多國人熱愛潛水,但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感冒等患者不適合潛水,潛水者也要小心發生潛水夫病,一旦出現關節痛、皮膚癢等症狀,就要立刻送醫,進行高壓氧治療,切記不可再次下潛,出國潛水回台更要注意一件事,避免加重病情。🎧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有位年輕人第一次到東北角龍洞潛水,被教練發現氣喘發作,導致浮出水面的姿勢詭異、意識模糊,送醫過程中雖恢復清醒,但雙眼失明且出現氣胸,隨後被診斷出罹患潛水夫病,氣泡阻塞支配眼球的血管,經引流與高壓氧治療後,病情轉為穩定,視力恢復。醫師坦言,若救治時間再晚點,恐留下永久後遺症。哪些人不適合潛水?台灣潛水風氣旺盛,以自由潛水為例,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8至10萬名自由潛水人口,人數持續成長中,預估產值上看每年20億元,但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彭忠衎表示,自由潛水及水肺潛水牽涉壓力變化,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尤其自由潛水單憑正常呼吸和屏息,十分考驗技術,屬於一種極限運動,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潛水。他建議,民眾潛水前,可先至潛水或高壓氧等相關門診評估身體狀況,如有以下疾病或狀況就不適合潛水:1.耳鼻喉(呼吸道)相關疾病:氣喘、鼻竇炎、感冒、中耳炎、耳膜破損、慢性組塞性肺病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等。3.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幽閉恐懼症、憂鬱症等。4.其他:補牙、癲癇、手術恢復期等。潛水應保持心情平穩 上升慢可避免潛水夫病健康人下水後也不容大意,彭忠衎說,心情保持平穩很重要,若情緒過於高昂激動,將加快心跳,提高攝氧量及氣瓶消耗速度,反而讓潛水者緊張、產生心理壓力,造成惡性循環;此外,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病是最常見的潛水意外事故,嚴重者可能死亡。當外界壓力增加,會增加氣體在身體組織的溶解率,若快速減壓上升,氣體短時間內快速解離出來,來不及排出體內,將堆積於組織間隙,直接傷害細胞,或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缺血和缺氧,出現關節酸痛、皮膚搔癢及紅疹、頭痛頭暈、倦怠等症狀,甚至視力模糊、肢體癱瘓、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死亡。彭忠衎分享,曾有位花蓮民眾潛水抓魚時,未注意減壓上升速度,結果罹患潛水夫病,轉送三軍總醫院過程中,陸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血壓下降、昏迷、無法小便、皮膚有斑點,幸好經插管、洗腎及5小時高壓氧治療後,民眾第二天清醒,「治療再拖一點就保不住命。」有些潛水病患欲透過再次下潛、上升,自行調整體內氣泡排出,或打止痛針或類固醇,減緩關節疼痛,但彭忠衎表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且後者可能造成關節永久傷害,加重病情,呼籲患者一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循正確減壓流程就醫,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也可治療糖尿病足、嚴重貧血?源自醫治海軍潛水夫病的高壓氧治療,除了透過給予1.4至3.0個大氣壓的純氧,壓縮身體溢出的氣泡,使其重新溶回於組織內,再逐漸減壓,減輕患者症狀,也能提供組織足夠的氧氣,解決缺氧及水腫,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消炎、殺菌、消腫、傷口復原,因此適應症包含糖尿病足、創傷、眼中風、嚴重貧血等,「但僅是輔助治療,還是要接受前面該做的治療。」潛水6大注意事項若民眾要避免發生潛水夫病在內的意外,彭忠衎提醒:1.潛水前應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確認疾病與病史。2.選擇合格且專業的教練、設備與訓練。3.選擇安全的水域。4.應有潛伴隨行,不可單獨一人潛水。5.不可長時間潛水,或短時間內潛水數次,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6.出國潛水者24小時後才能搭機,避免升空減壓,增加潛水夫病罹患風險。彭忠衎小檔案現職: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經歷: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學歷: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
-
2024-10-18 焦點.健康知識+
八個生活習慣讓人多活23年!哈佛研究:60歲開始養成都不嫌晚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延緩衰老,哈佛大學近期在《NUTRITION》期刊發表研究,根據一項關於美國老兵的調查,發現有八種能讓人延長壽命20年的逆齡抗衰老行為。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與退伍軍人事務部研究人員分析了719,147名40歲至99歲美國老兵的數據(研究期間有3337人離世),結果發現在中年養成8個生活方式,就能幫助延長壽命21~24歲。研究報告通訊作者、健康專家Xuan-Mai Nguyen表示,研究顯示在40歲時開始遵循這八種習慣的人群,與不遵循以上任何一種習慣的人群相比,男性平均壽命長24年,女性平均壽命長21年。即使是60歲才開始養成八種健康習慣,仍能多活將近18歲。八個生活方式讓你年輕23歲1.運動這項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運動可使全因死亡的風險降低46%。Nguyen表示,發現壽命較長的人每周都會進行7.5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s)的運動。代謝當量是一個衡量運動強度的單位,可以粗略理解為每小時運動所消耗的大卡數。每周運動7.5代謝當量是什麽概念?相當於跑步47分鐘、騎自行車48分鐘、游泳55分鐘、打籃球1小時、划船1.5小時的運動量。2.不濫用止痛片避免止痛片成癮是延長壽命的第二大關鍵因素,可將早逝風險降低38%。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已將止痛片成癮列為全國性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雖能緩解疼痛,但止痛片服用過量可導致木僵、昏迷和抑制呼吸。3.不吸煙這項研究指出,從不吸煙可將早逝風險降低29%,並且「什麽時候戒煙都不晚」。目前世衛組織已將「煙草依賴」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任何年齡段開始戒煙都有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炎、呼吸道感染、中風等心血管疾患風險的好處,還能提升免疫系統功能。4.緩解壓力隨著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承受壓力也逐漸增大,有效控制壓力可將早逝風險減少22%。緩解壓力對於心理健康、提升夫妻生活精力、增強抵抗力、減少心血管負擔、緩解肌肉緊張與疼痛都有益。如果只靠自己無法有效解壓,也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傾訴、或尋求專業人士支持等。5.植物性飲食植物性飲食可使長壽概率提高21%,而且我們只要遵循健康的植物性飲食計劃就可以,不必成為嚴格的純素食主義者。在所有植物性飲食中,Nguyen本人最為認可的是富含全穀物和綠葉蔬菜的地中海飲食。6.避免酗酒每天喝四杯以上酒或含酒精飲料就可稱為酗酒,避免酗酒可以將早逝風險降低19%。7.睡眠充足睡個好覺(每晚7至9小時且不失眠)可將全因過早死亡減少18%。數十項研究已證實,睡眠不佳是各種健康問題(包括早逝)原發和惡化的關鍵推手。8.良好社會關係這項研究發現,被積極的社交關係包圍可以延壽5%。與擁有融洽社會關係的人相比,曾被社會孤立過的人全因死亡率要高出32%,感到孤獨的人比沒有感到孤獨的參與者早亡的可能性高出14%。
-
2024-10-18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示警「3種飲食偏好」恐讓心理健康出問題 素食也要注意
一篇2024年4月發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 ,自然 心理健康》的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18萬人的飲食偏好和大腦健康之間的關係,發現均衡飲食的人表現出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認知功能。 該研究將參與者的飲食偏好分為四種不同的亞型: 1、無澱粉者2、素食者—素食飲食偏好者3、肉食者—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偏好者4、均衡飲食—均衡飲食偏好者 研究人員發現,不同飲食偏好也影響了不同疾病的風險: .憂鬱風險-素食者:憂鬱風險升高18%-肉食者:憂鬱風險升至22% .腦中風-不吃澱粉者:腦中風風險增加13%-肉食者:腦中風風險增加21% .焦慮症- 不吃澱粉者:焦慮症風險增加9%- 素食者:焦慮症風險增加26%- 肉食者:焦慮症風險增加23% .吞食障礙-不吃澱粉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86%-素食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168%-肉食者:吞食障礙風險增加96% 均衡飲食 避免心理健康問題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建議人們採取「均衡飲食」,以降低心理健康問題和疾病障礙的風險。這包括適量攝取各類營養,避免過度偏向某一類食物。因為研究發現,均衡飲食的人在心理健康(例如焦慮和憂鬱等問題)的得分最低,身體障礙疾病的幸福感最高。重症醫師黃軒強調,少單純完全拒絕澱粉、少單純只吃素食、少單純只吃肉食,多點「均衡飲食」,對維持身體和心理健康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延伸閱讀: ·30歲男飲食清淡「低密度膽固醇飆破200」!醫見菜單:完蛋了 這1類食物比高油、高鹽更可怕 ·「1飲食法」有效改善脹氣、便秘!營養師認證 小心地雷食物很容易踩到
-
2024-10-18 醫療.精神.身心
近80歲退休師「忘東忘西」非失智 醫:及早診斷有機會逆轉
近80歲王姓退休教師原本生活充實,隨記性衰退變得不愛出門,罹患輕微憂鬱症,孫女出生帶來新動力,症狀竟好轉。醫師提醒,認知障礙不等於失智症,及早診斷有助控制甚至逆轉。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健康議題受關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民眾常把「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畫等號,實際上認知障礙症(Cognitive Impairment)的範疇遠遠不止於失智症,而是一系列影響思維、記憶、學習及判斷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源於多種不同原因,並不局限於老年人。劉建良解釋,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失智症只是其中一類,許多非失智症患者可能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挑戰,可能來自於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中風或頭部外傷等因素。他以1名年近80歲王姓教師為例說明,個案原本過著規律充實的退休生活,這2年來感到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影響生活,漸漸提不起勁出門,家人擔心他狀況陪同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生理正常,卻因社交減少、體能活動缺乏,導致了輕微憂鬱症。家人用心陪伴又加上孫女出生,這名個案找回生活重心,每天沉浸在和孫女玩耍的喜悅中,心情好轉、記憶力問題也跟著減輕,幾個月後再檢查,認知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劉建良表示,從這名個案身上可以看到,在早期,許多導致認知障礙的病症是可治療的,因此及早診斷和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果能在初期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跡象,通過適當的醫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逆轉某些症狀的進展。他提醒及早診斷的好處,某些可逆性認知障礙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憂鬱症、水腦症、藥物副作用等,通過適當的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即便早期確診退化型阿茲海默症,也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生活變化,包括財務規劃跟心理健康支持等,籲社會大眾共同創造友善環境。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最愛問【就醫疑問】為什麼媽媽的醫師鼓勵我們全家都在同一個地方看診?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鼓勵全家在同一個診所看診,是家庭醫學科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家庭醫學科醫師不僅照顧個人,也強調家庭整體的健康狀況。當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在同一個診所就診,醫師就可以更完整地掌握家庭病史、生活環境和遺傳因素等關鍵,這有助於醫師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治療與建議,特別是在預防慢性病和遺傳疾病方面,避免醫療照護變得片段和碎片化。當家庭醫學科醫師長期照顧一個家庭時,醫病關係會變得更緊密,醫師能更全面地瞭解家庭成員的健康習慣、心理壓力來源及生活方式。這樣有助於提升治療的精準度,也讓醫病溝通更加順暢。醫師可以協調全家的預防保健計畫,如疫苗接種、癌症篩檢等,讓健康管理變得更有系統,避免分在不同院所就醫所造成的重複醫療或是管理漏洞。家庭醫學科也重視心理健康,如果家庭成員因彼此的影響造成情緒或身心的壓力,甚是有焦慮,恐慌等情況,醫師也能在第一時間瞭解,提供即時有效的治療,最重要的是,當全家都看同一位醫師,不但能節省時間,簡化就診流程,避免多次轉診或重複的檢查,也能讓治療更精準,醫病關係更溫暖互信。【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媽媽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藥,近期突然有皮膚癢的狀況,可以先去找固定看診的家醫科嗎,或是直接去看皮膚科?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建議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藥物的病人,若出現皮膚癢的症狀時,可先去找固定就診的家醫科醫師諮詢,因為醫師對其整體健康狀況和用藥歷史最為熟悉。皮膚癢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像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造成的乾癢或細/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變、帶狀皰疹等,這些都與病人長期使用的藥物、家族病史,或是生活習慣有關,家醫科醫師可以先進行全面的評估,判斷皮膚癢的原因,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計劃或用藥。如果有必要,再轉介病人去看皮膚科即可。透過這樣的方式,皮膚科醫師在接觸病人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完整的資訊可供參考,可以讓診斷和治療更快速精準,也避免可能的重複檢查和用藥衝突.對病友來說,先請家醫科醫師看診評估,會是最能節省看診時間,減少就診次數,也品質更好的就醫方式。【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17 焦點.元氣新聞
支持小陽光揮灑畫筆 中醫大兒童醫院提供身心全方位照護
為了喚起社會對燒燙傷議題的關注,並鼓勵顏損兒從繪畫中獲得自信,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攜手陽光基金會、台灣輝瑞藥廠,共同舉辦「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巡迴畫展,展期為113年10月14日~18日,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陽光孩子們的生命故事與堅韌精神,並支持臉部平權的社會價值,用愛攜手陪伴陽光孩子勇敢迎向未來。繪畫抒發小陽光感受,舉辦畫展放鬆緊繃身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周宜卿行政副院長表示,燒傷及顏損兒需要的不只有外表上的重建,還有心靈上的支持協助,而藉由藝術創作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尤其是年紀尚幼的小陽光們,常無法清楚表達對疾病的看法,但卻可以透過繪畫抒發感受,達到雙向溝通的目的。此外,這次特別選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舉辦畫展,也盼能夠營造舒適友善的環境,讓前來醫院就診的孩子放鬆身心,緩解緊張、害怕的負面情緒。跨專科團隊查房會診,提供傷友全方位照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暨燒燙傷中心吳卓翰醫師指出,燒燙傷患者不只需要整形外科醫師做傷口重建,還需要各專科醫師一起多方位協助。中醫大附醫燒燙傷團隊每週都會舉行跨專科會議,包括整形外科、小兒科、感染科、復健科、精神科、營養師、藥師、物理治療師、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社工師等各科專家一起查房,不只強調傷口照護,還提供全方位服務,照顧患者的身心,目標是協助傷患重返生活崗位。吳卓翰醫師補充,中醫大附醫和陽光基金會合作已久,陽光基金會不僅有專業的社工師提供傷友心理建設,還有多位物理治療師提供免費復健,幾乎所有在中醫大附醫診治的燒燙傷患者都會轉介到陽光基金會;很感謝陽光基金會在傷友出院後接續照顧,幫助他們為重返社會做準備,甚至還替不少傷友進行工作媒合,希望民眾可以給予更多同理與支持。如果我有魔法,藝起突破外表限制!陽光基金會中區中心翁禎穗主任說明,今年畫作主題是「如果我有魔法」。小陽光的畫作不僅是孩子創作力的展現,更是孩子們的生命故事。對於每個陽光孩子來講,要經歷數不清的手術和漫長的復健,甚至常因外表不同而遭受異樣眼光,成長歷程是非常辛苦的,但這些辛苦並不影響他們的創作天賦及無窮的想像力。透過他們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不管遇到甚麼困難,都應該勇敢面對,並努力追尋自己的夢想。陽光一直在推廣臉部平權,主張不管顏面外觀如何,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平等的對待與公平的機會。邀請大家藉由這次畫展,更認識燒傷顏損朋友外,也一起創造友善平權的社會環境。響應臉部平權,助小陽光重拾信心台灣輝瑞藥廠劉鎧維營運長提到,醫院往來的病友及家屬很多,感謝院方無償提供場地展出畫作,希望藉由此次作品展出,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小陽光們無窮的生命力,進而了解這群與眾不同的孩子,帶給小陽光更多溫暖與希望。透過畫作展出,對小陽光來說是莫大的榮耀,能夠幫助他們重拾信心,更有勇氣面對外來的挑戰,誠摯邀請民眾一同響應臉部平權,營造多元友善的社會。
-
2024-10-16 癌症.乳癌
31歲罹三陰性乳癌 為續命扛百萬藥費
31歲乳癌病友柔柔,2年前洗澡後保養身體時,摸到左側乳房硬塊,超音波檢查初判為良性腫瘤,就醫接受穿刺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她感嘆,健檢數字一直正常,在竹科工作壓力雖大,但她一向樂天,也有許多紓壓方式,飲食生活習慣良好,不喝手搖飲、不太吃炸物,從未想過會得乳癌。術前接受免疫及化療8次,柔柔的腫瘤由2.8公分縮小至0.5公分,淋巴結擴散也被控制,手術切除腫瘤後,再接受9次免疫治療,前後17次治療,花費400餘萬元,所幸有投保商業險,加上工作積蓄,勉強完成治療。三陰性乳癌是乳癌中的「大魔王」,柔柔說,醫師希望她不要恐懼,保持正向心情,「一關一關打怪」。但生病後曾思考「明明有燒香、也會捐錢,個性樂天,為何會罹癌?」思考過程中不斷內耗,加上奔波往返新竹、台北的治療過程,需要極大意志力,靠著個管師一席話:「只要是人就會生病,要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打倒病魔。」才堅持至今。過去三陰性乳癌患者每3人即有1人會復發,被視為最凶險的乳癌型別。高醫大附醫副院長陳芳銘表示,以免疫治療搭配化療治療,5年內復發風險降低4成,亞洲族群3年內轉移復發風險降低6成;8成病友適合接受免疫治療,但健保尚未給付,成為一大缺口,只有大約一成病友用得起藥。陳芳銘說,據統計,早期三陰性乳癌支出,每位病友平均要支出60萬至300萬台幣,不僅對病友是極大負擔,亦會造成國家生產力下降;三陰性乳癌確診年齡多在44至54歲,為社會中堅份子,在家庭也身負育兒扶老的重責大任,罹癌易對經濟與心理造成重大衝擊。曾經確診乳癌,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說,乳癌病友逐漸年輕化,有些病人剛結婚或未婚,就必須面對疾病風險,不少人背負房貸、車貸,還要承擔疾病治療的經濟負擔,希望合適的藥物盡快納入健保,降低乳癌死亡率,幫助病友回歸社會。
-
2024-10-15 醫療.心臟血管
別以為2者之間沒關係 最新研究稱3種心臟病可能影響大腦健康
雖然心臟和大腦是身體中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兩者在健康方面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心臟向大腦供應攜帶氧氣和營養的血液,而大腦有助調節心率、呼吸和血壓等。近期發表在《中風》(Stroke)期刊的新研究更表明,某些心臟病和大腦健康存在聯繫機制。哪些心臟病會影響大腦健康?在回顧最新大型、長期研究並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三種心臟疾病可能會影響大腦健康,像是認知障礙或神經心理功能障礙,這三種心臟病分別是心房顫動、心臟衰竭和冠狀動脈心臟病。 該研究作者之一的Fernando D. Testai博士在一份新聞稿指出,從小開始管理心臟健康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心臟事件、保護大腦健康和降低晚年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非常重要。由於失智症通常被視為一種無法治癒、無法預防的頑疾。然而,有證據表明,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及早識別和治療心血管危險因素,可能有助於保持正常的大腦功能,並減輕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相關失智症的風險。以下為研究人員對3種心臟病的發現:心房震顫心房顫動是一種始於心房的不規則心律,症狀包括疲勞、心悸、呼吸困難和頭暈。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和肥胖。未經治療的心房顫動可導致中風。研究人員在文獻回顧中發現,心房顫動會使認知障礙的風險增加39%。心房顫動和失智症都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臟衰竭、吸菸、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高齡。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房顫動會削弱心臟的功能,這意味著心臟無法泵出盡可能多的血液,包括輸送到負責認知功能的大腦區域。血液減少意味著氧氣和營養物質減少,這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另外,發炎也是心房顫動與阿茲海默症共同點,較高程度的發炎也與血栓和腦損傷風險增加有關。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心臟無法正常跳動時發生的一種病症。當心肌變得虛弱或僵硬時,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導致它無法向身體的其他部位輸送足夠的血液。當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血液時,就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研究人員發現,近50%的心臟衰竭患者會出現某種認知障礙,可能會影響語言、記憶和/或執行功能。心臟衰竭較嚴重的人,出現認知問題的機率往往較高。與心房顫動一樣,心衰竭通過血流量減少影響大腦健康,並且伴隨著慢性發炎。心臟衰竭還也會影響某些影響大腦健康的荷爾蒙。心臟衰竭患者所見的大腦變化包括由於灰質減少而導致的大腦縮小,以及對大腦白質的損害。冠心病冠心病通常會導致將血液輸送到心臟的冠狀動脈增厚,影響氧氣和營養物質流向心臟。沒有足夠的血液,冠狀動脈疾病會導致心絞痛。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必須更加努力地磊血,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受損的動脈可能會完全阻塞,或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臟病發作。研究人員發現,與先前沒有患冠心病的人相比,患有冠心病的人發展失智症的風險高出27%。而在心臟病發作後,多達50%的人會經歷某種程度的腦功能喪失。與前面提到的其他心臟病狀況類似,冠心病通過減少血流和慢性發炎與大腦損傷相關聯。與任何健康狀況一樣,早期發現是一件好事。儘管有一些證據表明失智症的病程可能會減緩,但目前尚無已知的治療方法。Testai表示,儘管正在開發具有治療阿茲海默症潛力的新藥物,但醫學界清楚地意識到預防勝於治療。他鼓勵遵從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的「8項生命要素」(Life's Essential 8)開始,其中包括影響心臟(最終影響大腦)健康的健康行為和健康因素。這包括採取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更活躍、戒菸和尼古丁產品、獲得充足的優質睡眠以及控制體重、血壓、血糖和膽固醇。 【延伸閱讀:8種生活習慣有助延緩衰老 專家教你如何分段實踐健康長壽目標】【資料來源】.Heart failure, atrial fibrillation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nked to cognitive impairment.These 3 Heart Conditions May Impact Brain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leveland Clinic: Afib.Johns Hopkins Medicine: Heart Failure.Johns Hopkins Medic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2024-10-14 寵物.寵物故事
紅貴賓病逝反而開心報喜訊「我見到那口子了」:見到她比什麼都重要
這次主人給的問題很少,一般碰到這種狀況我通常會婉拒,因為萬一離世寶貝也是省話一哥,那彼此能傳達的東西有限不是很可惜嗎?!多次跟姊姊確認是否還要再增加問題,或是要不要寫封信給毛孩?姊姊回我,心情有點亂,怕說多了孩子會牽掛走不開。最後我為何還是接下,因為在跟姐姐互動過程中,我隱約覺得這孩子想跟姊姊說說話,不是通靈,就是一種直覺。只是我沒想到,這孩子還真「搞威」,自己可以說個沒停。難怪姐姐說,「我們家『少爺』不像一般紅貴賓愛叫,是一隻很會用自己方法表達意見的狗狗,幫牠選安親班時,會用『嘆氣』表示不喜歡;看我吃東西,會用打嗝暗示牠也想吃。」因為太有個性,姐姐出於關心,常常會念牠,像小中風腳腳已經無法站立,牠還是逞強要自己爬起來就是,果然在中元節家人忙著拜拜時,牠摔傷弄斷了下顎,成為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姊姊說,一直細心照顧就是希望牠可以活到壽終正寢,沒想到遇到這種意外,面臨了要決定牠生死的痛苦抉擇。下顎骨折對年輕的狗狗來說也許不是大問題,但「少爺」年紀大了,無法進食恐怕撐不了多久,加上腦部開始異常放電,醫生建議現在放手對牠更好。少爺近期晚上無法入眠,就是腦部異常放電,姊姊必須半夜起來抱著牠安撫,這一摔後還會開始大叫,姊姊非常理解牠的辛苦,因此希望「少爺」能諒解選擇讓祂提早睡覺的無奈。一連上線,「少爺」就傳給我祂乘著一團浮雲過來的畫面,「姊姊,我有好多話要跟你說,因為在醫院就突然關機了,來不及說再見。」我先表達了姐姐的抱歉,祂卻是來報喜訊的,兩者情緒的落差,讓姊姊忍不住笑出來說:「祂真的跟平常一樣很欠揍ㄟ。」其實,一開始「少爺」還是有點感性的,「姊姊,少爺理解,只是沒有心理準備。」「我有聽到你問醫師,怎樣可以讓我不要不舒服,雖然我不太清楚這樣就會走,但至少姊姊出發點,我聽起來是為我好的呀」、「也許再活很久很久,是很天真的想法,畢竟我已經老扣扣了,只會更差,不會更好,對大家都是辛苦的事」。說完後面就開始曬恩愛了。「姊姊,我很願意為你們努力,但你們放手了,我更開心,因為終於可以跟我的小情人、小可愛再見面了,我真的想死我的寶貝了」、「是天意吧,老天知道我想我家老婆,給我一個可以更快見到祂的機會。」 一開始姊姊還搞不清楚誰是祂老婆,少爺繼續說:「我見到我那口子了呦,好開心!」姊姊說「這句話怎麼聽了這麼耳熟」,才想起以前媽媽就常形容家裡另一隻狗狗是少爺的那口子,姊姊懂了。18年前姊姊先收養了被遺棄的少爺,兩年後又收編了長得像博美但其實是吉娃娃的「妹妹」,也許同病相憐,「妹妹」不乖時,家人假裝凶牠,少爺都會護著「妹妹」。姊姊說,七年前妹妹過世時,家裡氣氛跟國殤一樣,連少爺都受到很大的打擊,三個月都沒啥食慾,爆瘦到需要看醫生,半年後才恢復正常。七年後,家人又再度經歷他們最怕的「國殤」,妹妹是下床30秒突然離開的,沒受什麼苦,但少爺的情況則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更是讓姊姊難過到失眠好幾夜,不知祂們此刻可都安好?「姐姐,你是成全了我想要來見寶貝的心願ㄟ」,「她在這裡等我這麼多年,說真的,對我來說,見到她比甚麼都重要,所以我很快接受了提早離開這件事」,「姊姊比較可憐,沒有我們陪睡了。」「只要想到你兩個最愛的寶貝在月亮團圓,姊姊還會不捨跟難過嗎?」「當你抬頭看月亮的時候,記得笑一個跟我們說祝福的話哦!」我趕快提醒姊姊,溝通當天正是中秋節,記得抬頭看月亮!--作者柚子貍,寵物溝通&生命教練,酷愛寫作、樂於分享溝通過程觀察的點點滴滴跟體悟。嗨,我是柚子狸,在你心中,是否也有一段你和毛孩的故事 每到晚上就讓你想起祂呢?我想聽聽你和你的毛小孩的故事,歡迎來到柚子狸的臉書專頁,與我們分享你心中最愛的祂,和你們的故事,如果您身旁有朋友需要這方面的訊息,也歡迎您分享,讓我們一起幫助他。柚子貍 心靈捕手&生命教練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omanto柚子貍 寵物溝通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ovelifebeaPodcast從0到1媒體人X斜槓(柚子貍&安妮動物園)https://open.firstory.me/user/shomanto/platforms
-
2024-10-13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可憐的東西〉人體實驗的該與不該
曾聽朋友說過一個故事:多年前他在美國某醫學中心動物實驗室研究。有一天,教授慎重召集他們:某位研究員在稽核中犯了錯誤,一段時間不得單獨進行動物實驗。犯了什麼錯呢?原因是:接受實驗的兔子在麻醉恢復時,研究員沒有在旁邊守候照顧。如果實驗中的動物都受到如此保護,為了醫學目的而做的人體實驗,規範之嚴格可想而知。然而在相關法律制訂之前,人體試驗的規範並不嚴謹。在電影《可憐的東西》中,瘋狂醫學家的移植手術,似乎是為所欲為。《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是2023年尤格·藍西莫執導的驚悚電影,背景設定在19世紀末的英國,融合了超現實主義與科幻元素,榮獲第80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2024年奧斯卡金像獎更大放異彩,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等11項大獎,艾瑪·史東以此片再次奪得最佳女主角。電影主角是年輕的女性貝拉。雖有亮麗外表卻幾乎不會說話,動作也極不協調,情緒如嬰孩般不受控制。原來有一位懷有身孕的女性,受丈夫壓迫而投水自盡,屍體被醫學科學家戈德溫·巴克斯特(Dr. Godwin Baxter)撈起,他判斷這位女性過世不久,身體器官組織仍有活性,遂進行史無前例的人體實驗:將胎兒大腦移植到這位女性(母親)的身軀,透過電流刺激使之復活。大腦移植?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無法進行這項手術,更何況是電影中19世紀的英國。然而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即使技術上可行,這樣的人體實驗,符合倫理道德的準則嗎?人體實驗是指在人體(包括病人或健康人)上進行的實驗,通常涉及醫學、藥學、心理學等領域。主要目的是驗證新療法、新藥物或新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既然是實驗,一定有風險,為了保障受試者安全,人體實驗應受到嚴格的倫理和法律規範1.知情同意:受試者必須在充分了解實驗目的、方法、可能風險和利益後,自願參加實驗。2.倫理審查:必須經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和批准。評估實驗的倫理性和科學性,確保不會對受試者造成不必要的風險。3.紐倫堡守則和赫爾辛基宣言:紐倫堡守則強調實驗必須基於知情同意,且受試者有權隨時退出實驗。赫爾辛基宣言進一步規範了醫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強調受試者的福祉應優先於科學和社會利益。4.監管機構:如美國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確保人體實驗符合相關法律和規範。 《可憐的東西》女主角艾瑪·史東外型亮麗,但是觀看這部電影並不是賞心悅目的歷程。怪異醫學家戈德溫臉上坑坑疤疤;消化系統損毀,必須自行製造消化酶,吃飯的時候和食物一起灌進身體。而這一切竟然是他的父親(也是一個古怪的醫師)為了得到醫學數據而將親生兒子做人體實驗。在兒時就受到這樣的傷害,怪不得長大後戈德溫也成為了一個怪異殘忍的科學家。雖然這是小說電影中的情節,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大規模不人道的人體實驗,如二次大戰日本的731部隊,德國納粹在集中營的人體試驗。是的,為了確認療效與適當的劑量,人體實驗有其需要。但願透過完善的規範,不人道的人體試驗永遠不再發生。
-
2024-10-13 醫療.腦部.神經
忍一忍疼痛不會過去!專家:「能忍痛」不是好事,長期對大腦不利
每個人都害怕疼痛,但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機制。當疼痛出現,就是示警身體某些部位出現問題。止痛很重要,但找出疼痛的根源更重要,面對生活中的大小疼痛,忍耐不吃藥並非最好的解決方案。如何適時適當解痛、找出問題所在?常見「痛死人」的疾病又有哪些?如何避免?有人說自己特別能忍痛,有人一點小痛就受不了,疼痛是主觀性的,同樣的疾病或症狀,每個人疼痛感受度為何不同?衛福部嘉義醫院麻醉科醫師洪柏園說,疼痛其實是保護身體的一種機制。疼痛是保護身體的機制,避免遭受更多損傷。洪柏園表示,疼痛來自於受到有害刺激時,特定感覺神經的活化。當人體受到如熱、化學刺激、外力重擊等刺激時,位於皮膚、肌肉、內臟等處的疼痛感受器會被活化,將這些刺激轉化為電訊號,經由周邊神經傳遞至脊髓,再經由脊髓丘腦徑傳送至大腦。大腦的多個區域包括丘腦、體感覺皮質、邊緣系統負責處理這些訊息,形成對疼痛的感知。洪柏園說,疼痛本質上是一種保護機制,提醒身體可能正在受到傷害。這個警告系統會驅使我們遠離有害情境,避免進一步損傷,並尋求幫助或休息,對防禦和生存至關重要。你覺得好痛,我覺得還好,多重因素影響疼痛感受。洪柏園表示,疼痛的感知因人而異,受到複雜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影響。生理層面,基因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有些人對於疼痛較為敏感,而有些人天生擁有較高的疼痛閾值。心理因素也顯著的影響疼痛感知,情緒、壓力、焦慮、憂鬱和過往的疼痛經驗等,皆使得每個個體對於疼痛的感受度不同,因為大腦對疼痛的解讀不僅來自身體的感覺,更包含了情緒的反應。此外,社會和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同的生長經歷、社會環境和文化系統,造成了每個人在疼痛耐受性上的差異。所有疼痛都能看疼痛門診,量表可量化疼痛程度。洪柏園表示,疼痛門診由多專科的專業醫療團隊組成,提供所有因疼痛而困擾的病人完善的診斷和治療,包含檢查評估、藥物和介入性治療、復健、行為治療和疼痛應對的衛教等服務,致力於幫助患者緩和疼痛。疼痛評量表是一項有效的工具,用來量化病患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能夠幫助醫療人員更加了解病人的疼痛狀態,進而做出相對應的措施,也可用於追蹤疼痛程度的變化,追蹤治療成效。目前常用的疼痛評量表有數字等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和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等。前者由病患將疼痛程度在0到10的範圍內進行評分,0代表「沒有疼痛」,10代表「最劇烈的疼痛」;後者由一條10公分長的線構成,兩端分別標註「沒有疼痛」和「最劇烈的疼痛」,患者在線上標記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點,然後通過測量點的位置來量化疼痛強度。慢性、劇烈疼痛不要忍,長期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洪柏園表示,一味忍痛,尤其是慢性、劇烈的疼痛,而沒有給予適當的治療因應措施,對於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都是有害的。長期的疼痛可能併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慢性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更可引發心理壓力和情緒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效率、人際關係和社交表現。因此,尋求專業的疼痛評估和治療相當重要。建議民眾有相關疼痛問題,可至疼痛科門診就醫與諮詢。洪柏園指出,若痛沒有得到適當因應,變成了慢性疼痛,將使得大腦的結構產生一些改變。在處理疼痛的腦區可能出現灰質減少的現象,導致認知功能減退,而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問題和執行能力下降的現象,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除此之外,神經傳導物的平衡亦會被破壞,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因而造成情緒障礙如焦慮和憂鬱。慢性疼痛對認知功能和情緒帶來深遠影響,因此,他強烈建議患者尋求及時而有效的疼痛因應,來預防上述不良後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3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治療後,性生活還要繼續!癌友求助困難 癌團盼設醫療指引
病友Claire罹患乳癌第二期,治療11年仍在與癌症奮鬥。罹癌初期因為年輕,治療副作用較大,容易盜汗、煩躁,與先生發生性關係時遇到阻礙。Claire說,自己猶豫再三,才向主治醫師開口求助,在醫師建議下,諮詢婦產科,也曾服用中藥,希望減少因治療引起的更年期症狀。在治療過程中,先生曾抱怨求愛遭到拒絕,後來在心理師建議下,Claire與先生坐下來討論性事。他們決定延長前戲,嘗試先聊聊天、喝點小酒、跳支舞放鬆,讓自己忘記病人身分,專注於性行為當下的享受,先生則會買好看但可以遮住手術後胸部的性感睡衣,讓自己提升自信、不再自卑。更感人的是,先生想到在浴室中邊淋浴邊進行性愛的做法,讓自己分不出身上的水是盜汗的汗水,還是淋浴的水。癌症平均存活時間延長,癌友關注重點,已從疾病治療,到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癌友認為治療後的身心理變化,已讓親密關係受到影響,不少病友難向主治醫師啟齒,選擇至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就診。但國內缺乏罹癌後性生活治療指引,其他科別醫師不具備腫瘤科治療副作用等專業,而腫瘤科醫師也不知如何處理性生活議題,必須查找資料才能想到解方,讓病友無法系統性獲得幫助。國內缺乏相關醫療指引,癌友羞於啟齒或輾轉各科求診。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所服務的癌友進行調查,發現64.2%病友認為自己因癌症治療,影響性生活與親密關係,且61.8%癌友缺乏性欲、60.5%陰道乾澀/搔癢,是性生活最大的兩項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病友在治療後面臨性欲低下、女性陰部乾燥、失眠等複雜問題,而國內多數癌症治療醫師是男性,女性病友羞於開口,癌症醫師沒有處理癌後性生活經驗,病友只能轉而至其他科別尋求協助。蘇連瓔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已訂出癌友生理、心理方面性生活指引,癌症希望基金會雖擬定「性福處方」相關手冊,提供性諮詢、輔具資訊、團體課程等協助,但癌友性生活協助不只有性玩具、潤滑液這麼簡單,也涉及「處方用藥處置」,希望由婦產科醫學會等各科別合作,訂出指引,才能保障病人權益與治療安全。各癌別治療方式不同,也牽涉伴侶默契、心理狀態。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訂定指引並非不可行,但必須邀集專家、蒐集臨床實證等,需耗費較長時間,且癌症病友性生活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各癌別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例如子宮頸癌患者可使用荷爾蒙藥物,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患者,則有使用荷爾蒙方面的禁忌,必須改以玻尿酸治療,或使用潤滑劑、陰道雷射等,改善乾澀問題。黃建霈說,性生活的問題不僅與器官功能有關,也涉及癌友與伴侶的默契、心理狀態等;由於癌症治療科別的醫師,未必理解性生活方面治療如何進行,建議女性癌友可找婦產科醫師、男性癌友找泌尿科醫師諮詢;不過,「醫師不是萬能」,並非每位婦產科醫師都對性學方面有足夠理解,但台灣就醫方便,建議癌友可多方嘗試。專家需有癌症基本知識,才能協助癌友處理性事。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說,癌症病人在性方面的身心治療,與一般民眾因老化導致性能力退化的狀況不同,協助癌症病友治療的醫師、心理師,必須對癌症治療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協助病友。癌症從化學治療到免疫療法,進展非常快速,非腫瘤科別的醫師,必須時時更新資訊,才能找出病友困境,進而梳理治療對癌友造成的身心影響,如失眠、情緒起伏很大可能都是副作用造成的影響。外觀改變、身體像進入更年期,乳癌患者最常為性事所困。乳癌患者因乳房切除、荷爾蒙治療等,是最常遇到性生活困境的癌症類別。乳頭神經切除,也會影響性生活敏感度,加上患者心中的自卑、焦慮,導致不敢與伴侶發生性關係等情況。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社工師吳佳霖表示,除疾病引起的生理問題外,找回個人魅力、重建自信是恢復性生活的關鍵,且由服務過程中發現,皮膚的感知是恢復親密關係、性生活的一大關鍵。台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表示,因治療過程中必須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乳癌患者最常遇到性生活問題,臨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反應,身體狀況像是進入更年期,即使癌症指數控制良好,但性欲下降、性生活品質也連帶下降,「忙於抗癌,性生活被放在後面,但性需求必須被好好處理,這也是國際趨勢。」而癌症患者身體形象因治療而改變,也會讓患者產生焦慮感,對性行為產生抗拒,尤其乳癌患者,此時便需要認知心理治療介入,或服用抗憂鬱、焦慮藥物,病友間的交流討論,也可協助病人重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