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幻覺
共找到
227
筆 文章
-
-
2021-01-2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哈根先生(Pat Hagan)在2020年12月29日的一則報導,某些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與自殺的念頭有關,真的是這樣嗎?英國近期有則新聞,是關於一位青春年華、活潑可愛的19歲劍橋大學女大生阿拉娜·庫特蘭(Alana Cutland),在2019年7月從馬達加斯加上空5,000英尺的輕型飛機上跳下,自殺身亡。攻讀生物自然科學的阿拉娜,當時正在該島進行實習研究,沒想到突然出現精神異常,表現偏執且變得孤僻。她的父母接到訊息後,非常擔心且立刻替她安排好了航班回家,當她自行開啟飛機門跳下時,這架小型飛機正將她送往主要機場。驗屍官湯姆·奧斯本(Tom Osborne)諮詢了曾在2013年報告過多喜黴素(Doxycycline)與精神症狀相關的三個罕見案例的精神科Healy醫師,懷疑該學生的死亡可能與她正在服用的抗生素多喜黴素相關。儘管此藥從未在任何藥物仿單上被提出有過自殺念頭或幻覺的副作用,他仍強烈懷疑此藥有產生思覺失調的副作用,因而寫信給英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局(MHRA),要求對多喜黴素這個抗生素重新進行評估審查。英國國家MHRA雖然已經開始調查該藥的安全性,但尚未做出結論,因果關係更待醫學界進一步釐清。多喜黴素(Doxycycline),除了可以治療青春痘,也可以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感染,像牙齒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性傳染性疾病。如果您正要去旅行,它還可以拿來預防瘧疾,用途相當廣泛。英國東約克郡赫爾市(Hull),貝基·古德溫小姐(Becky Goodwin)很清楚地記得她情緒到達最低點的那一刻。當天這位30歲的年輕媽媽才剛剛向36歲的丈夫湯姆(Tom)和他們7歲以及4歲的孩子們揮手說再見,因為他們要出去遛狗。才一轉頭,她就無緣無故的不知道為什麼,完全失控地哭了起來。接著,就上樓去洗手間,從櫃子裡拿出一把剪刀直接考慮自殺,了結生命,而且深深地相信丈夫和孩子們就算沒有了她,生活也會過得比現在更好。正要自殺的那一瞬間,房子外面信箱蓋一開一關的尖銳聲音,驚醒了她,阻止了自殺動作,瞬間將她拉回到了現實,因為剛好有個工讀生在樓下的信箱裡放了一張傳單。貝基(Becky)恰巧從電視上看到劍橋女大學生自殺案中驗屍官的懷疑,因此她自認為這都是因為她也服用了多喜黴素的關係。貝基從青春期開始就飽受嚴重痘痘的困擾,因此從三月份開始接受多喜黴素治療,但已在六月份停藥。其中她接受了十次心理治療,精神狀態雖有所改善,但並沒有完全復原。目前,沒有任何一位醫療人員確認她的狀況跟她服用的多喜黴素相關,只是貝基看到驗屍官對劍橋女大生之死的推測後,心中的警鈴大作,遂向記者吐露。 與此同時,來自英格蘭東北部的另一名匿名的25歲女孩,也認為她在服用多喜黴素後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她在2018年吃過家庭醫生開立的多喜黴素,皮膚狀況好轉不少。但她最近一年半以來的精神健康狀態卻盪到谷底,甚至常常想要自殺,多次致電自殺求助熱線(按:依原報導推估,她產生精神狀態前可能已經停藥)。當時接受驗屍官諮詢的精神科Healy醫師表示:“我個人知道四五個服用多喜黴素後感到焦慮的案例,症狀都在停藥後就獲得改善。我認為劍橋大學阿蘭娜同學,則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多數醫師認為多喜黴素是無礙的,但對於某些特定的人來說,它卻有可能需要注意。因此我認為這個藥物要有謹慎的警語提醒民眾有這個可能性,當正在服用這個藥物的民眾遭遇到精神狀況時,應該立即停藥。”從這幾個案例,我們可以像驗屍官一樣下結論嗎?其實還不行。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大學(Augusta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曾經針對抗生素與其精神異常副作用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某些抗生素與急性思覺失調有關,而四環黴素類中的米諾環素(Minocycline)則反而可能改善一些思覺失調的症狀。他們先從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的不良事件通報系統中,收集了最近八年的數據,再以米諾環素為基準去比較各種抗生素產生思覺失調這項副作用的可能機率(odds ratio)。結果發現,23種抗生素中,思覺失調約佔所有被通報副作用的1.6%,多喜黴素則是0.9%(共91例)。可能機率比米諾環素高的抗生素依次有巨環類、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黴素類以及盤尼西林類。若是依照美國Clinical.com的統計,從2008到2018年間,多喜黴素每年平均有七百萬次的處方來估計,多喜黴素被報告有類似思覺失調症狀的機率換算起來僅約為百萬分之一左右。然而這類藥物不良事件的通報資格不限醫師、病患,因此症狀歸類可能不盡精確,亦有可能高估或低估。奧古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精神異常有可能是抗生素治療罕見的副作用之一,值得留意並再確定。但絕對不是不可以使用的藥物,甚至在很多時候,還是第一線用藥,請大家務必了解,並聽從醫生指示服用。劍橋女大生真的是因為服用抗生素產生精神症狀而自殺嗎?因果關係仍待釐清。貝基與匿名女孩的自殺念頭,真的是服用多喜黴素導致的?還是因為嚴重痘痘所造成的憂鬱呢?則值得進一步探討。事實上,長期的研究顯示,嚴重的痘痘與憂鬱症甚至自殺傾向有相關。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口服A酸(isotretinoin)被認為有可能與痘痘病人的憂鬱與自殺傾向相關,在藥物仿單中也加註了相關警語。然而,口服A酸通常用在最嚴重的痘痘病人身上,究竟是這群病人因為嚴重的痘痘造成憂鬱甚至動了自殺的念頭,還是因為口服A酸造成這樣的反應?在科學上要確認因果關係,並不是單純依靠一兩個案例,或單一醫師意見就足夠。醫學研究者們經歷了十年的時間,使用了包括國家疾病資料庫、統合分析等研究方式整合了超過30個大小研究後,才確定還給口服A酸一個公道:口服A酸並不會增加憂鬱症的發生率,痤瘡的治療甚至有助於改善憂鬱的症狀。因此,貝基與匿名女孩的自殺念頭到底是藥物導致,還是嚴重痘痘所引發,或者是別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至於為什麼抗生素會引起精神異常,也需要更深入的探討,個人認為,其中一個比較可能的原因,就是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內大量的益菌,所以給了壞菌增多坐大的機會,最後非常罕見的產生了精神異常。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呢?第一是不自行濫用抗生素,第二是聽從醫師的指示服藥,第三加強患者及家屬的衛教,對抗生素副作用的認識以及副作用症狀的監測,以便早期識別和處理。用藥時一旦有任何的不適,則應立即告訴醫生。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1-14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長輩見鬼?該看醫師而非法師
十五日我們舉辦〈媽媽說要去抓魔神仔〉網路電影發布會;雖疫情當頭,但還是萬分謹慎舉辦這場特殊發表會,並隨即將影片發布於網路。為什麼重視呢,當然還是和失智症有關。長期以來,大眾對患者行為抱著諸多誤解,其一就是認為長輩中邪,且因部分患者會產生幻覺,總說他們是見鬼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清明節前夕討論這議題,或許特別有意義。影片主角金子阿嬤,是很值得被記錄的長輩;阿嬤很聰明,即使罹患失智症,可是每回到醫院進行認知檢測時,總有辦法讓人無法確認退化程度,換句話說,在外人面前總能巧妙隱藏認知退化事實。幸好,有女兒照顧,幫我們把媽媽一路來的症狀變化細細道來,幫助更多人理解。金子阿嬤極度重視面子,當有外人時,他絕不露出異樣,所以她希望不要有外人到家裡來,讓他無法放鬆戒心。阿嬤出門時,一定梳妝整齊,且裝得若無其事。阿嬤八十多歲,會日文和英文,說起來是能力很強長輩;開始就醫時,一般認知能力測驗根本考不倒她,甚至檢查後還告訴家人說,這位醫護不夠專業。有幾回到診間來,我特別問這裡有沒有鬼,他會裝作沒事大聲地說:「乾淨,沒有」。面對個性和能力這麼強的失智長輩,真會讓照顧者傷腦筋。有些失智患者罹病後個性溫和,但另一種則是變得暴躁易怒難照顧,不巧阿嬤屬於後者,罹病後加上會看見身旁有鬼這個現象。有時甚至還有配合時事的鬼出現,比如當印尼海嘯時,會有印尼鬼出現在外勞身邊,晚上會有「牛頭馬面」來索命。阿嬤怕被鬼帶走,所以總是堅持跟他們對抗到處打鬼,搞得全家不得安寧。讓家人傷腦筋的是,阿嬤眼中鬼怪順時而變,例如最近新冠病毒疫情盛行,她會對電視中的陳時中部長說:「你別哭了,別傷心,我保護你」。每天新聞時刻是阿嬤與部長談心時候,阿嬤總是對著電視裡部長細細關懷,一轉頭再跟家裡人說:救護車和飛機送來大量武漢病毒個案,在樓下,我們一起去救他們吧!家屬照顧過程,更是百般挑戰;感謝他們願意透過影片,讓大家看見患者見鬼現象是怎麼一回事。製作這影片,其實是想藉阿嬤的表現提醒大家:如果沒長期陪在父母身邊,很容易忽視長輩異常;以阿嬤來說,因為重視面子,所以會裝得很好,只想讓大家看到正常樣子,但也因此錯過家屬能早期應對時間。最後要提醒的是,當發現長輩有奇怪行為,比如躲起來或突然不說話,甚至拒絕上床不睡覺,我們該好好觀察,耐心詢問,很可能背後原因,就是看到不敢說的東西,但真的是「見鬼」嗎?透過影片,希望大家知道失智症會造成幻覺,所以該帶長輩去醫院,而不是去宮廟;該去看醫師,而不是去看法師喔。
-
2021-01-01 失智.像極了失智
聽得到兒子說話,卻聽不到女兒說話...原來是隱藏的失智徵兆
不可偏重單一功能,五感綜合訓練最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這些感知大致可以區分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這5種,又稱為「五感」。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種機能必然漸漸衰退。身體一旦衰退,許多老人家會因為覺得出門與人見面很麻煩,而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出門,這也是造成失智的原因之一。日本人常見的阿茲海默型失智,一開始出現的是嗅覺障礙。接下來,大腦皮質頂葉和海馬迴開始出問題,最後位在額頭內側的前額葉皮質也會漸漸失去功能。前額葉皮質又被稱為「心智指令中樞」,負責集中注意力和決策等重要工作,其中,「執行功能」這項工作與失智有重大的關係。執行功能,是指把各種計劃中的事項付諸實行的能力。例如設計菜單後,買足所需的食材,再正確地把材料烹調成菜餚。能夠正確執行這一連串的步驟,表示我們的大腦中的執行功能可以正常運作。可是,如果需要採買的食材漏掉一堆,反而一時衝動買了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執行功能障礙」。當出現上述的「執行功能障礙」症狀時,生活應該已經出現相當程度的不便。所以,日常生活中儘早覺察非常重要,導入預防措施,並且在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前,及早對應。視覺資訊可以間接促進腦部活性從眼睛進入的訊息,會先刺激眼球底部的視網膜,再透過視神經傳達到位於後腦勺枕葉的視覺中樞,將眼睛看到的訊息做進一步處理,並判斷物體的形狀與顏色。視覺功能的老化現象,包括老花眼或視力衰退,一旦上了年紀,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老花。此外,還有一種因大腦認知功能衰退而引發的視覺異常,其代表性的症狀有「精神性視野狹窄」,這種症狀是眼睛的視覺功能運作正常,但腦部能夠辨識的視線範圍窄化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上的實例包括「只吃眼前菜」,滿桌的菜餚,但病人只吃他眼前的那一道菜,對其他的菜餚漠不關心。這是因為病人的視覺功能雖然能正常運作,看得到所有的菜餚,但腦部對於傳送過來的視覺資訊無法做進一步的處理與認識。另外,不同類型的失智症會造成不同型態的視覺障礙。對視覺功能影響最鉅的是「路易氏體型失智症」。此類型失智常見視幻覺症狀,被認為與大腦枕葉的功能衰退有密切相關。失智症會讓枕葉的視覺中樞受傷,使人喪失處理視覺資訊的能力,因此會看到不可思議或實質上不存在的人事物。為了預防這些症狀的發生,經常觀賞美景、每日練習轉動眼球、適度刺激視覺很有效。雖然這些活動不能直接提升認知功能,但對間接活化大腦的效應值得期待。聽力衰退與溝通不良的惡性循環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就會連帶大幅減少。首先,因年紀增長而造成的聽力衰退主要特徵是「高音的部份聽不清楚」。長者的耳朵很難清楚捕捉到兒童或是女性的聲音,以及說話的內容。有時,家人擔心老人家聽不清楚,而刻意提高音量,容易使老人家誤會說話者正對自己動怒,久而久之,會刻意迴避彼此交流的機會。此外,家人常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認為是一般的聽力衰退。例如,家人對長輩說,「昨天的生魚片很美味」時,長者卻毫無反應。有可能是因為長輩雖然有聽到對話,但對自己吃過生魚片這件事卻毫無記憶,無法理解問題的用意,因此不知道如何回應。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在病人聽力衰退,但尚未完全失聰的狀況下,一般的耳鼻喉科通常不傾向使用助聽器來治療聽力衰退。我認為這樣的治療,可能錯過治療的較佳時機。因為當認知功能衰退更嚴重時,患者就再也無法學習如何適當操作助聽器。既然與人溝通機會的減少是失智症惡化的重大危險因子之一,當患者還能與人正常交流時,就應該致力減少危險因子的發生。維持味覺,享受生活之樂「罹患失智症,是不是連味覺都會消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擔憂。有些失智症患者會將包裝精美的香皂當成糖果吃下肚,這是因為失去判斷力導致的誤食,而不是因為味覺喪失,連難吃的東西都感覺到美味。一般的老化現象造成的味覺退化,首先是會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例如「食物的味道好像太淡」。另外,臨床結果顯示,額顳葉型失智症在發病早期階段就會有飲食嗜好上的變化。例如,本來不嗜甜食的人,忽然變得非常喜歡吃甜的東西等。額顳葉型失智症隨著病程的發展,可能會因為味覺的退化而發生剛剛才津津有味地品嚐食物,過一陣子卻完全不記得這件事的狀況。雖然訓練味覺不能直接預防失智,但可活化腦細胞,間接發揮預防失智的效果。罹患失智後,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少,樂趣也會漸漸減少。例如,味覺是一種直接的感受,品嚐美食是生活重要樂趣之一,也是人活在世上最單純的喜悅之一。讓長輩儘量維持味覺、享受食物的喜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觸覺,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心靈撫慰觸覺的感受遍及全身,從頭頂一直到腳趾。例如「熱」、「冷」等溫度的區別,到「痛」、「癢」等皮膚的感覺,如果沒有觸覺器官協助感知,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其它的感覺器官一樣,觸覺的衰退無法避免。但是,高齡長者即使罹患失智症,觸覺也不會完全消失,所以即使是重度失智症患者,按摩肩膀同樣能令人感到放鬆舒服,受傷也一樣會產生疼痛不適,只是失智帶來的記憶力衰退,偶爾會讓老人家忘記自己受了傷這件事。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這種與大腦協調的高層次功能同樣負責執行言語與抽象思考能力,也正因為可以自由活用這些功能,人類才可以活出特殊性。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另外,肌膚的接觸也非常重要。不管是輕握雙手或是按摩,都是一種絕佳的溝通方式。這些動作不單只是觸覺的刺激,也可以帶來心靈上的安全感或是增進彼此意識的交流,撫慰心靈。嗅覺障礙是最先出現的症狀,及早發現、有效預防負責感覺氣味的嗅覺不同於其他感官,不用經由大腦皮質,而是直接與海馬迴與杏仁核這些器官相通。海馬迴負責記憶、杏仁核負責情緒。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突然飄來一陣香氣引發了自己的食欲,甚至觸發了自己對一段往事的難忘回憶。這是因為感知氣味的嗅覺神經和這些掌管本能與記憶的器官位置非常相近。嗅覺是一種本能的直覺,與失智症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以往我們認為「記憶力先衰退,接著嗅覺也退化」,其實不然。阿茲海默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在出現記憶障礙症狀前,往往就會先出現嗅覺衰退的症狀。近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嗅覺退化在先,接著海馬迴才被破壞才是事實。預防失智症的一個重點,海馬迴與嗅神經不同,一旦破壞就無法回復,所以在嗅覺神經開始退化後,但尚未波及海馬迴的初期階段,就先採取預防措施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嗅覺,可以在大腦異常的初期階段及早發現。即使是一般的老化帶來的衰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定期訓練的良好習慣,可以有效幫助維持現狀。嗅覺神經所在的鼻腔因外露於人體,相較其他感官比較容易受影響,這也表示只要訓練,效果更容易顯現。由此得知,嗅覺的訓練對失智症預防非常重要。書籍介紹明日的記憶,靠今天的練習:現在開始訓練大腦、防失智、不健忘作者: 浦上克哉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20/12/02作者簡介浦上克哉日本鳥取大學醫學部教授日本失智症預防學會理事長1988年取得鳥取大學醫學院研究所博士課程,2001年起擔任鳥取大學醫學系保健學科生體制御學講座・環境保健學領域教授、日本失智症預防學會理事長、日本失智症學會專科醫師等迄今。日本第一位投入失智症診療・預防的專家,基於多年來診療經驗,開發了認知功能檢查(健忘諮詢課程)。積極推動社區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等活動。責任編輯:呂宇真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講好1人1棟房,媽媽過世哥哥就不認帳...遺產面前,「明明說好的」有多脆弱? 煮火鍋時,蟹肉棒的塑膠套到底要不要拆?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
2020-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少數新冠患者 出現嚴重精神病症狀
紐約時報報導,全球各地都有醫師通報,少數新冠肺炎患者先前從未有精神疾病,卻在染疫後數周出現嚴重的精神病症狀。根據醫師在專訪和論文中的描述,具體情況包括:紐約一名30歲營建工人出現幻想,認定堂兄弟要謀殺他,竟先下手企圖勒死睡夢中的堂兄弟,幸未得逞。英國一名55歲女性出現幻覺,看到許多猴子和一隻獅子,並認定一名家人其實是外人冒充。除了個別通報之外,英國還有一篇論文,研究153名住院新冠患者的神經和精神病併發症,發現有10人出現「新發生的精神病」。另一篇研究顯示,西班牙一家醫院也出現10名這樣的病患。在新冠相關的社群媒體社團中,一些醫學專業人士也說,在美國中西部、北美大平原等地區看到新冠病人出現類似症狀。
-
2020-12-23 科別.精神.身心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透過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得「思覺失調症」獲得許多人的注目,但在劇終後,數個社會事件接連發生,讓許多人對思覺失調症產生誤解,以為罹患該疾病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進而感到恐懼、憤怒。你不認識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負性、情緒等症狀所苦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其症狀除了大眾較熟知的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思覺失調症患者也飽受旁人所不知的負性症狀、認知症狀、情緒症狀、解組症狀的折磨,難以脫離。以及不瞭解患者在疾病治療的艱辛歷程,深陷於擔心疾病復發恐懼。 台灣思覺失調終生盛行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罹病時正值於人生最重要時刻,許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順利工作,失去本來應有的美好人生。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衰退、不如以往,再加上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曾有家屬對患者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真摯親情讓人動容,但因為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回歸社會、學習自立。所幸,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發展持續推進中,給予病患有重拾生活滋味的夢想!正性症狀是治療重點,但情緒也需要被照顧!邱南英說明,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待患者脫離急性期後,如何使其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仍是一大課題。陳紹祖指出,因為常見治療選擇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減少患者出現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但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缺乏生活動力或社會退縮,情緒上仍飽受折磨。簡而言之,就是抗精神病藥物雖然能將患者拉出幻覺、妄想中,但許多人在恢復病識感後,卻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感受到明顯壓力,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難以回歸社會。他分享,經常有病友詢問:「醫師,我還可以回去念書嗎」?反映的即是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恐懼感。現在,獨特機轉藥物的問世,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機會保留良好的身體機能,降低沒來由的情緒問題,增加回歸社會的勇氣。如何讓多巴胺調節得剛剛好,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重要發展趨勢!陳紹祖表示,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出現新獨特機轉,結合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優點、減少藥物副作用,不過度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以調節方式讓濃度不多也不少,幫助患者生理上維持在適當的平衡狀態。他進一步解釋,除了消弭正性症狀,也能顯著改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有機會重拾對生命的熱情。提醒患者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下,可以相信自己不會再復發。藥物治療選擇 思覺失調是大腦疾病,勿再汙名化疾病受害者!邱南英表示,除了藥物治療外,現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行為治療、產業治療、社會復健計劃等非藥物治療方式。邱南英說,思覺失調其實是大腦的疾病,患者是疾病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加害者。但,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對患者及家庭的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並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諮詢專家/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邱南英、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 陳紹祖
-
2020-12-07 科別.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冬陰雨日照少 失智嬤夜難眠
宜蘭秋冬季節經常陰雨綿綿,尤其今年10及11月沒下雨天數僅個位數,部分退化性疾病病患則因天氣陰雨減少外出,或日照減少影響腦內神經傳導,使得原本穩定控制病情的病患,突然因季節出現病情惡化。開蘭安心診所神經內科主任蔡秉晃說,日前有名80歲失智症阿嬤求診,阿嬤10月中以來,每天晚上不睡覺,出現幻覺、妄想,直到天亮才開始昏昏欲睡,讓外籍看護幾乎受不了;另一名60多歲巴金森氏症病患,也是10月中後症狀變糟,出現手腳無力、嚴重顫抖、心情憂鬱、記憶力變差,越來越不想動,晚上也睡不安穩。蔡秉晃說,病患陽光日照減少、及降低外出活動,都可能會使腦內血清素減少,由於血清素掌控多種神經傳導物質,且調節多種荷爾蒙分泌,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良時,就容易頭痛、焦慮,原本穩定病情也會突然惡化。其中失智症病人身上會看到各種行為精神症狀,最令人困擾的就是晨昏顛倒、幻覺、妄想及暴力行為。蔡秉晃建議,病患在家應加強室內照明、增加白天活動、適當攝取水份,若好天氣就要把握出門曬曬太陽,並搭配藥物使用,如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抗憂鬱藥物或抗癲癇藥物等,以穩定病人情緒及改善睡眠。
-
2020-12-04 科別.精神.身心
喝酒傷身嗎? 酒精對器官的毒性傷害有這些!
不論是自己在家小酌一番,或是與三五好友聊天說地,適量的飲酒會讓人有愉悅的感覺,或是放下平常的拘謹,乃至自信滿滿進而談笑風生。但是飲酒過量,造成相關健康、甚至家庭或社會的問題亦屢見不鮮。飲酒過量的標準參考市售合法酒類品目眾多,何謂飲酒過量的標準? 目前國際標準以喝下一罐330毫升啤酒為1 單位,其他酒類單位換算,可參考表一,若每日飲酒大於5單位,就是飲酒過量。另外亦可以飲酒行為問題量表(CAGE)來評估,簡單的四個題目包含「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酒過量嗎?」 、「家人或朋友為你好而勸你少喝一點酒嗎?」、「對於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感到愧疚嗎?」、「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若四個問題符合任何一項,就有可能有飲酒過量問題,若符合二項以上請儘快尋求相關專業及治療。酒精會對於器官的毒性傷害有哪些?當一個人無法節制飲酒,把飲酒看成比日常什麼事都還重要,腦海經常有尋求喝酒的念頭,喝了酒才能一解滿身不暢快,或是為了喝酒造成家庭、社交、職業方面等挫折,這些症狀亦是酒精成癮的重要診斷標準。但是酒精產生的依賴性會導致成癮者每天要喝更多才行,酒精對於器官的毒性傷害造成全身性疾病,像是腦部病變、胃潰瘍、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口腔癌、食道癌、胰臟炎、性功能障礙、骨頭壞死、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於精神方面也會產生異常,像是判斷力、記憶力、學習力下降,睡眠混亂,易有焦慮和憂鬱的情緒,若是孕婦有酒癮,會造成胎兒發展遲緩,更別說會有酒後亂性、駕車肇事、或暴力事件產生,造成家庭或社會的問題。嚴重酗酒會產生酒精戒斷症狀群當酗酒的病患有心戒酒,卻會產生酒精戒斷症狀群,例如出現暫時性的幻覺、心跳加快、全身出冷汗、手抖、坐立不安、失眠、嘔吐、腸胃不適、頭痛、食慾不振,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抽筋、意識不清。因為停止飲酒反而不舒服,就造成戒酒失敗率相當高。酒精成癮除了遺傳及體質的因素外,經常與人格特質也有關,像是易有情緒壓抑、挫折忍受度低、易焦慮、憤世嫉俗等性格特質,或是受到環境影響,例如失業、常需交際應酬,處於問題或酗酒的家庭的環境、文化習俗等。但是酗酒的病患別擔心,只要有心戒酒,可諮詢相關就醫管道,或是因酒精性肝病變入院的患者,皆可轉介至精神科門診以幫助戒酒,利用戒酒藥物及心理治療,成功減少酒精戒斷症狀,已幫助不少病患成功戒酒。可是酒癮就像高血壓或糖尿病,是屬於慢性病,隨時可能復發,仍然需要患者自我管理,及家人朋友的支持,才能遠離酒癮,重拾健康亮麗的人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11-24 科別.精神.身心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精神病?專家破解3大迷思
Q1:自律神經失調又稱精神官能症,是一種精神病嗎? 有病人說他一聽到醫生談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詞彙,回家上網查,發現不得了,竟然又稱為「精神官能症」,問說這和電視劇中的「思覺失調症」是不是相同的疾病? 醫學上的「精神科」,現在常稱為「心理科」或「身心科」,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包括: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憂鬱症、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舊稱躁鬱症)等。在電視劇或報導中所見的患有幻覺、幻聽或被害妄想的思覺失調患者,是大腦裡的功能運作、神經傳導和結構出現極大的障礙,在治療上會比較複雜;而包括思覺失調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常常會有「缺乏病識感」、「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狀況。 尤其在沒有病識感的情況下,病情不穩定時,面對照護自己的人,卻不存在有被照顧的感受,如果不積極就醫治療,病情持續惡化, 可能造成自我、週遭的人或社會的傷害。經過正確的醫療處置,病情則能有效控制,病人也可以回到社會,正常社交、工作。 「精神官能症」雖然也跟上述病症被歸屬在精神科、身心科或心理科的看診範疇裡,但行為和正常人並不會有太大不同,對生活有自理能力,也多具有病識感和現實感。病患會有緊張、焦慮、鬱悶、煩躁、不安等心理症狀,主要是因為壓力而導致心理失衡,包括焦慮症、輕度恐慌症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在這類心理疾病中是最輕微的一種,因此, 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個探索精神狀態的初期生理指標,最不需要的就是擔憂、害怕或抗拒,而是要認真找出潛在病因並積極改善。 Q2:這種病會不會跟著我一輩子?有可能治好嗎?治療期需要多久?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嚴重致命的疾病,但確實讓許多人感到困擾,甚至痛苦。 「我到底是什麼病?」 「我是神經病,還是精神病嗎?」 「我是該看神經科,還是精神科,或是家醫科?」 「我的病會好嗎?」 「我的病要多久才會好?」 「我的病要吃藥嗎?」 「藥要吃多久?」 「藥有什麼副作用?」 「藥吃久了,會不會老年癡呆?」…… 以「我的病」、「我的藥」、「為什麼」的一連串的提問,常讓醫師招架不住。也因為了解大家希望解除「自律神經失調」的渴望, 才有這本書的誕生。 但也請各位想想,從一個健康正常的狀況,到身體有點不舒服, 再到有明顯不適,最後終於來到醫療院所,找醫師問診,這中間經歷過多少漫長的時間?身體的神經系統從原有穩定狀況一點一滴地逐漸轉變為失調,到底已經被破壞多久了? 所以,請放慢腳步,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來聽醫生的建議吧 ! 請放慢腳步,給自己的身體多一點時間,來恢復吧 ! 談到治療成效,很重要的關鍵是病患配合的意願。 每次說到這,病人都會回答:「有哦 !王醫生,我都有照三餐吃藥耶。」但是這還不夠呀,遵循醫囑服用藥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搭配「調整自我」的行動,包括你的生活作息和心情調適。 如果病人只是準時就診、準時吃藥,自身卻不努力自我改善,最多只能達到勉強六十分的成績,這種效果也不是大家能接受的,病人總以為吃了藥就應該有百分百效果,結果不如預期,又開始找下一個名醫。 身體是可以好轉,這些病也有根除的可能,重點在於你願意回頭檢視造成不舒服的根本原因嗎?願意針對病因去修正自己的生活型態嗎? Q3: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既然是全身性的,從內到外,從頭到腳,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建議病人先到家醫科、一般內科、或內兒科就診, 把可能的相關疾病先做排除,最好是你最常、最習慣去看的醫生,並且是有檢查儀器與設備的基層診所。 舉例來說,病人若有胸悶或胸痛現象,雖然病因多元,通常會先擔心有心臟、肺部方面的問題,當做完相關檢查,並排除可能性之後, 醫師認為病患有需要再到心理科或身心科做諮詢時,便會開立轉診單至醫療院所轉診就醫;若是做完檢查發現指數都正常,如果醫生沒有針對病因做特別說明時,病人也可以主動詢問接下來可以去哪個科別求診。 在臨床上看到太多病人發生不適之後,一開始都選擇先到大醫院的各大內科巡迴一次,找不到病因的情況下,又到醫學中心再巡迴一次,重覆折騰一遍後,答案依舊不知,心情更鬱悶,對病情的改善完全毫無幫助。另一方面,若是在基層診所做心電圖或X光檢查,有些最快二十至三十分鐘便可知道結果;一般在大型醫院進行檢查,需要等一、兩週,才能回診看報告。 試問,這段時間內能忍受等待答案的煎熬嗎?也許有的人本來病情不嚴重的,可是當心情因為擔憂、不安而起起伏伏時,病情是不是會加重? 在門診就看過這些現象,病人因為最近一、兩個月胸悶、胸痛來就診,訴說著自己如何不舒服、全身無力,可是一等檢查做完得知身體沒有大礙後,走出診間時,卻明顯地元氣恢復一半以上;還有病人述說胸口悶悶的,先請病人伸出右手讓我量脈搏,一檢查心跳發現每分鐘已超過九十,他本來無感,還問我說「王醫師,你會把脈喔?」 當聽完我說心跳過快後,須安排心電圖檢查。檢查當下,則心跳次數上升到一百,接著再做一次,心跳又升到一百二十以上。 這說明什麼?代表這個病人對緊張、害怕等負面事物的承受度是比較低的,也就是他並不屬於神經大條、遲鈍的性格,而是「太太…… 太敏感」了,也太負面了。 基本上建議,不需要一有不適症狀,就往大醫院甚至醫學中心跑,自覺有必要到醫院做檢查的話,先向熟悉的基層醫師,也就是家庭醫師來詢問。如果症狀比較多樣化,在健保制度下,進行一系列檢查,可能橫跨不同科別,耗時又傷神,這時不如自力救濟,尋求自費的健檢中心,將基本的檢查一次做完,盡快獲得初步答案,無論病情或心情才能及時得到舒緩。 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簡單的說,尋找有設備的診所,尋找你能溝通的醫生,先排除身體問題,再進行下一步。 (文章&圖片出處/摘錄自出色文化《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暖心臺北 友善共好 市民當失智友善天使
臺北市除了是高齡友善城市,同時努力建立失智友善環境。隨年齡增長失智症發生機率越高,依失智症盛行率推算,臺灣65歲以上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而80歲以上每5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預防失智症、早期篩檢發現失智個案,與促進長者健康,是臺北市在失智友善的施政重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在 2019年率先全臺推出第一部「臺北市失智症行動計畫」,包含七大策略、15項行動方案,其中運用四個面向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包含「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及「友善參與」。友善居民衛生局與民政局合作,訓練9,600位里鄰長扮演「失智友善特使」角色,除提供失智症正確知識外,更宣導「看(有無異狀)、問(詢問從哪來、要往哪去)、留(延長停留時間)、撥(撥打110或家屬)」友善協助失智症者4步驟,並由里鄰長再傳遞知識予民眾,讓社區民眾都能成為「失智友善天使」。同時,國中小學生、志工、公車駕駛員、基層員警、消防同仁、健康職場、替代役男及大學生等也都是失智友善觀念的種子。近年衛生局也拍攝短片、線上知識挑戰、園遊會、電影、全民徵稿、廣播等,接觸不同族群,目前臺北市約260萬人口,已觸及13萬5,554人接受失智症宣導。臺北市持續精進宣導策略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加入建構失智友善社區行列。友善組織失智症者的日常活動場域也包括了餐廳、賣場、學校、公車業者、社區藥局、藝文場館等,因此只要店家負責人或員工接受認識失智症課程,支持失智友善理念,即可成為友善組織。當在社區中發現疑似失智症者時,便可以提供協助,而失智症者也能在失智友善組織擔任例如咖啡助手、至量販店擔任一日店長、參與園藝治療,發揮所長。失智友善組織資訊可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建置的「守護記憶友善社區」網站找到完整資訊。友善環境失智症者可能出現幻覺、空間感變差等症狀,為了讓環境更符合失智症者的需求,臺北市2018年以中正區作為試辦點,邀集通用設計及失智照護專家,提供社區小規模修繕建議,包含圖像化指標、避免玻璃或鏡面反射、建築體增加對比色更具空間感。今年還首創發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檢核需求調查表」,結合3大賣場推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由專家及失智症者實際至賣場,從流程至硬體進行建議與實地輔導,逐步建立友善失智症者的生活空間。友善參與臺北市已在中正區、大同區、松山區、大安區與中山區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目標是12行政區發展各區特色。而12區的健康服務中心以及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都會定期舉辦失智症者支持團體活動、健康促進課程等。失智者的社交處方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展「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已串聯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交響樂團、國立故宮博物院等試行,是由北市聯醫醫師開立例如藝術、音樂、運動等做為處方箋內容,鼓勵失智症者可依喜好參加活動,透過走出家門參與活動促進健康。未來將納入自然步道、運動中心及公園資源,鼓勵失智症者與照顧者共同創造幸福小旅行。
-
2020-11-02 科別.腦部.神經
幻覺並非精神病人獨有!腦科學專家教你自己製造幻覺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幻覺和妄想並非精神病人獨有健康人產生幻覺的現象並不少見。雖然思覺失調症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 0.4%,但幻覺和妄想在普通人中的發生率其實高達 7.5%。也就是說,大約每十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看見不存在的東西、聽見不存在的聲音,或者有完全不符合現實的妄想,而這些人其實都是人群中的「正常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約翰.麥格拉思( John McGrath)博士等人從二○○一到二○○九年調查了來自十八個國家的三萬多名成年人,在排除藥物或睡眠因素後,他們發現有 5.8%的正常人有過幻覺或者妄想的經歷,其中有幻覺體驗的人數是有妄想體驗的四倍。這個研究涉及的樣本規模大,人口分布範圍廣,所以研究結果非常有說服力地證明,幻覺和妄想並非精神病人的專屬體驗,而是廣泛存在於人群之中。在體驗過幻覺的普通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只經歷過一次幻覺或妄想,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過二到五次幻覺或妄想,而餘下三分之一的人有過不少於六次甚至多達一百次的幻覺或妄想。這些正常人的幻覺或妄想往往發生得很偶然,轉瞬即逝,不過也有一小部分人會常常產生幻覺和妄想。大腦產生幻覺的原因大腦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幻覺呢?大腦感知外部世界是結合了兩個方面的結果,涉及兩個加工方向,一個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以視覺為例,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指的是眼睛感受到光的刺激之後,把訊號「由下而上」傳導到大腦的主要視覺皮質,從而使大腦感知到外界的視覺刺激。自上而下的加工指的是大腦透過儲存在皮質中的知識經驗來處理訊息,對看到的東西提早做出預期。比如,當你看到一朵花的時候,大腦在你「意識到」這是一朵花之前,就已經調取出儲存於大腦中的各種花的記錄,當這些記錄和你眼睛感受到的光影圖像高度匹配時,大腦就會判定這是一朵花。大腦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快更有效率地感知外界訊息。當你看一個物體時,一方面,這個物體表面的光線進入你的眼睛,投射到大腦的視覺皮質,這個過程會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大腦透過以往的經驗來預期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發揮了輔助作用。但在一種特殊情況下,自上而下的過程會占據主導地位,就是外界光線不足的時候。因為眼睛無法接收到足夠的光訊號,傳入大腦的模糊圖像不足以讓大腦判斷究竟看到了什麼,這時大腦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只能喧賓奪主地占據主導地位;因為線索不足,所以大腦常常會猜錯,這就導致你看到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產生了錯覺或者幻覺。如何自己「製造」幻覺如果你想要自己製造幻覺,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站在一面大鏡子前,身後放一支昏暗的蠟燭,關上燈。盯著鏡子中的自己持續看上一分鐘,你就有可能開始產生一種奇怪的錯覺 —你看到自己的臉變得扭曲,甚至會變成另一張臉。這是因為在光線不足時,大腦可能無法將臉部特徵整合成完整的臉,從而產生恐怖的錯覺,這種場景視錯覺的發生率高達 70%。這也是為什麼盲人容易體驗到幻覺。當沒有足夠的客觀線索可以推測看到的東西時,大腦就容易憑藉內部線索去主觀猜測看到的東西。因此,你想得越恐怖,就越有可能看到恐怖的東西。精神病人經歷的幻覺也基於類似的原理。我讀博士期間的研究課題是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機制。巴金森是以運動障礙為主的神經疾病,大約有 20%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會有視幻覺症狀。我們用磁振造影成像的方法觀察有幻覺和沒有幻覺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大腦,想知道兩者在結構上和功能上有什麼不同。我的猜測是,因為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視覺能力變差,所以他們從環境中得到的視覺線索減少,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大腦內部的視覺記憶匹配喧賓奪主,致使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幻覺。結果恰如我所料。一方面,幻覺病人的大腦中負責內省的預設模式網絡活躍程度比較高,超過沒有幻覺的病人;另一方面,幻覺病人的大腦主要視覺皮質(負責接收外界視覺刺激)的活躍度低於沒有幻覺的病人,而高級視覺皮質(負責儲存與視覺有關的記憶成分)的活躍度則高於沒有幻覺的病人。由此可見,巴金森氏症患者經歷的幻覺的確是因為對外界的視覺感知能力變弱而「腦補」太多引起的。總之,有幻覺的病人傾向於以大腦憑經驗的「猜測」來決定自己看到了什麼。二○一七年,耶魯大學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關於聽幻覺的研究。科學家對比了四類人的大腦:有聽幻覺的精神病人,沒有聽幻覺的精神病人,有聽幻覺的正常人,沒有聽幻覺的正常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瞭解大腦的什麼活動和幻覺有關,以及為什麼有些出現幻覺的人是精神病患者,而有些人則不是。在這項研究中,當參與實驗的人躺在磁振造影掃描儀裡時,他們一開始會聽到一個固定音高的聲音,同時看到一個閃光。這個過程反覆幾次之後,聲音會慢慢變弱,有時甚至會完全消失,只剩下閃光。在只有閃光而沒有聲音的條件下,那些平時體驗到聽幻覺的人(無論是精神病人還是正常人)仍表示他們聽到了聲音,此時他們大腦的聽覺皮質和前扣帶迴都被活化了,這種大腦活躍模式和有聽幻覺的人的大腦過度活躍模式很像。研究者接著對所有人的大腦活躍結果進行建模分析,結果發現,有幻覺的人更依賴自上而下的主觀預測來感知世界,而不是主要依賴自下而上的客觀證據。在同樣有幻覺的人當中,精神病患者和沒有精神病的人的區別在於,有精神病的人即使出現幻覺,也不太會承認他們聽錯了。這說明精神病人的自省能力比較差,他們的幻覺也大多是非良性的。
-
2020-10-26 科別.腦部.神經
每天洗多少次手才算強迫症?腦科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在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經歷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會有強迫性觀念或行為,抑或兩者都有。這些症狀會影響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學習、社交等。從統計上說,強迫症患者一般有高於平均水準的智商和受教育程度。強迫症患者常持有強迫性想法,比如,覺得周圍混亂不堪,擔心親人會離世或有神祕的力量會殺死自己或親人,等等。為了「避免」此類壞事發生,強迫症患者採取一些重複的儀式性行為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比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他們知道這些強迫性的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卻控制不住自己,以至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強迫症的重複行為和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同,可被視為過度的、難以改變的習慣。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害怕病毒或細菌感染,產生不由自主的禁忌思維(包括性、宗教和傷害),想要傷害他人或者自己,希望周圍的事物非常整潔、有規則,追求完美的狀態。強迫性行為包括:過分清潔,以精確得近乎變態的方式來整理物品,反覆檢查(比如多次檢查門有沒有上鎖),強迫性計數,等等。重複行為或者儀式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強迫症強迫症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有強烈的執迷衝動和想法,另一方面是採取儀式性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人們常常以為有反覆洗手,反覆檢查門鎖,或者把東西擺得十分整齊、規整這些行為就是強迫症。實際上真正的強迫症比這嚴重得多。並非習慣性行為就是強迫症,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反覆確認一些事情的行為。有強迫症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強迫性想法和行為,即使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超出了實際需求。強迫症患者每天至少會花一小時在強迫性思維或者行為上,並且即使他們完成強迫性行為或者儀式,也不會覺得愉悅,而只是從焦慮中得到暫時緩解罷了。真正的強迫症患者其實只占總人口的 2%。強迫症非常折磨人,強迫症患者幾乎不能或者根本不能控制他們的執迷念頭和衝動行為,並為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強迫性思維和行為會嚴重干擾患者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社交,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患上嚴重的憂鬱症。要區分一個人是強迫症患者還是只是有強迫傾向、喜歡一絲不苟生活的普通人,判斷標準是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這個人生活的干擾程度。有一些強迫症患者還會有抽動障礙,叫做妥瑞氏症或者抽動症(也叫抽動穢語症候群)。具體症狀是突然做一些重複性動作,比如眨眼、做鬼臉、聳肩、擺頭、肩膀痙攣、清嗓子、吸鼻子或者發出咕嚕聲。強迫症的症狀通常在成年早期顯現,男性的發病年齡小於女性,不過也有人在三十五歲之後發病。強迫症的遺傳貢獻率是 25%左右,也就是說一個人患強迫症有四分之一取決於遺傳因素,四分之三取決於環境因素。強迫症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輕或自動消失,但也有可能加重。童年時期受過虐待或者重大心理創傷,會增加患強迫症的機率。神奇的是,強迫症還會因為病菌感染而發病,有一種鏈球菌感染會引發兒童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異常( PANDAS),患病的兒童會出現強迫症的症狀。歷史上一些名人深受強迫症的困擾。美國的飛行英雄霍華德.休斯( Howard Hughes)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十多歲時患上強迫症。最初他在吃豆子時對豆子的大小非常在意,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後再吃;後來他開始害怕灰塵與細菌,為了從櫥櫃中拿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六到八張紙巾裹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並用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是著名的發明家、電氣工程師,他自童年時期起就飽受幻覺(任何單字都能在他眼前形成生動的畫面)、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時而亢奮時而憂鬱)、成癮行為(賭博)、強迫症(所有重複動作必須能被三整除)的折磨。
-
2020-10-20 新聞.健康知識+
吸血鬼傳說源自狂犬病?人類容易受到狂犬病毒危害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了解狂犬病的猖獗樣貌後,你會深深感謝每一位致力預防此疾病的研究人員,而這一切努力可以追溯到路易.巴斯德,他在一八八五年從狂犬病狗口中蒐集唾液,以研發第一個狂犬病疫苗。在那之前,對於這種令人聞之喪膽的傳染病的唯一治療方式,甚至包含燒灼遭動物咬傷的部位或截斷受創肢體。由於狂犬病的病原體作用緩慢,因此這類激烈手段通常可見效。病原體經由皮膚傷口進入人體後,並不像大部分病毒一樣滲透血管。相反地,它會沿神經纖維悄悄前進,一天緩慢移動數公分,直到抵達腦部為止,時間約為二至四個星期—但讓科學家困惑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這段潛伏期會長達數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對多數人來說,感染狂犬病的第一個症狀像感冒一樣不適,而這表示病毒已經到達腦部。如果病毒抄捷徑,一般會入侵邊緣系統,即控制攻擊、性交、飢餓與口渴等基本需求的神經中樞。這時病患可能會產生激烈性慾。隨著病毒瘋狂複製,導致迴路不規則放電,任何光線、噪音、氣味或最輕微的碰觸(甚至只是微風),都會讓病患心煩意亂。這種名為感覺過敏(hyperesthesia)的現象,在狗、浣熊、蝙蝠與狐狸等常見宿主身上有其目的:易激動的動物會因生氣而弄斷自己的爪子和牙齒;狂犬病毒也會癱瘓宿主喉嚨的肌肉,導致宿主痛苦喊叫時發出嘶啞的窒息聲,聽起來就像在吠叫。隨著吞嚥動作變得愈發困難,含大量傳染原的唾液會不斷從嘴巴冒出並起泡,流到嘴邊牽絲。這時,病患會籠罩在恐水症—實際上就是「怕水」—的陰影。然而,恐懼並不能充分描述水對狂犬病患造成的折磨。狂犬病毒會導致喉嚨劇烈疼痛,因此玻璃杯裝有任何液體、或只是水盆裡濺起水花的畫面,都會讓患者產生嘔吐感。隨著狂犬病進入所謂的狂躁期,受害者的臉部肌肉會不由自主地痙攣,表情變得凶狠。不同於罹患狂犬病的動物,人類患者很少啃咬東西,但是會瞬間暴怒。恐怖的幻覺常見於這個階段。患者通常在嚴重症狀出現後幾天死亡,原因一般是窒息或心臟停止跳動。然而,狂犬病的發病過程不一定都如此戲劇性。在三分之一的案例中,患者基於不明原因只出現癱瘓的症狀,從被咬傷的部位開始逐漸蔓延全身,最終導致昏迷與死亡。這是比較溫和、卻往往拖得較久的死法,也導致患者受苦時間相當漫長。儘管狂犬病的症狀讓人恐懼,但或許較安撫人心的事實是,病原體不需讓宿主變成野獸才能散播。在受感染的動物開始出現詭異行為前,病毒已經在宿主的唾液中大量繁殖,並在動物舔舐另一隻動物的特定部位時擴散,尤其是眼睛、嘴唇、嘴巴、鼻孔、乳頭、肛門與生殖器內裡的粉紅色粘膜。「病毒透過哺乳動物的正常行為達到傳播目的。」狂犬病專家查爾斯.魯普雷希特(Charles Rupprecht)表示,「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喜歡舔舐、喜歡吸吮、喜歡啃咬。吸吮是母嬰關係的一部分;多數哺乳動物時常舔舐生殖器和四處嗅聞,狗兒們無時無刻都在做這些事情,小狗之所以蹦蹦跳跳、亂咬東西,是因為牠們想吸奶;而當牠們在交配時,雄性動物會咬住雌性的頸背以制伏對方。我們對病毒造成的奇特症狀感到緊張,但大致上那些對它的傳播來說微不足道。」幸好,我們不像其他哺乳類動物那樣容易受到狂犬病毒的危害。人對人傳染狂犬病毒(例如透過口交、接吻等等)的機率微乎其微。新聞報導的少數案例未經證實,而且多半來自貧窮國家,那裡的衛生官員缺乏預防狂犬病的資源,更別說進行嚴謹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判斷這類說法的真實性。儘管如此,魯普雷希特堅信,任何曾與狂犬病患者發生性行為、抽同一根香菸,或喝同一杯飲料的人,都應該接受預防治療—通常要在手臂上連續注射四次疫苗,而且這跟傳言相反,頂多就像打流感疫苗一般痛。他強調,「根據我們對狂犬病毒的認識,個體當然有可能經由接吻和口交傳染狂犬病。」此外,由於性慾遽增是感染狂犬病的初期症狀之一,因此病患很可能在確診前,就已在不知不覺間把病毒傳染給別人。舉印度的一個案例來說,一名二十八歲的已婚婦女突然間在性事上索求無度,讓先生備感壓力,因此婦女求診婦產科和內科,最後進了急診室。她當時恐水症發作,負責照顧她的醫師們立刻懷疑她得了狂犬病。在他們的追問下,她想起兩個月前被一隻小狗輕輕咬了一下。她進急診隔天就宣告不治,所幸她的先生有接種疫苗,並未遭到傳染。「一毫升的唾液中可能至少有一百萬個病毒微粒,」魯普雷希特說,「對於任何傳染原都能造成極高死亡率的疾病,誰會冒這樣的風險?如果你得了狂犬病,我救不了你。」總之,狂犬病毒似乎透過重創宿主腦部的方式來促進散播,並導致無數迴路出毛病。其間引起的某些症狀(例如恐水症)看似與病毒散播無關,不過提高性慾也許有效(至少對動物而言是如此)。當然,激起動物的怒火與感覺過敏—讓牠即使受一點刺激也會神經緊繃—促使牠咬人,是狂犬病毒更換宿主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宿主在發病前,於正常性交過程中輕咬交配對象頸部,也可能散播狂犬病毒;這意味著狂躁期是一種保險措施,也就是說,這是寄生生物在無法憑靠一般手段完成任務時,為了確保找到新宿主的備案。以上說的是現代版狂犬病。在早期無人認識狂犬病毒或知道它們如何擴散的時代,人們無疑將狂犬病視為傳染性的精神病。一隻野獸咬了你,牠的靈魂會進入你體內。身體被牠占據後,你也變成了野獸。你口吐白沫、抓狂暴怒,甚至在精神錯亂之際瘋狂亂咬。你像狼狗一樣吠叫,肉慾橫流,生活充斥著暴力、性與血腥。你是一個四處擴散、有生命力的惡魔。如果你覺得這種情節似曾相識,那是因為狂犬病幾乎是所有吸血鬼故事的基礎。在這些傳說中,尤其是起源於十八世紀上半葉東歐的版本,大部分都描述吸血鬼在白天是人(有時是死人),到了夜晚會現出原形(通常是狗或狼),並攻擊鄰人;而在他們的眾多惡行中,最令人髮指的是貪婪啃食人類肉體、吸吮血液或強姦。其實,這些不只是那年代人們的口耳相傳,而任何被指控擁有這種邪惡力量的人,很可能會遭處絞刑或被綁在火柱上燒死。一八九七年,布拉姆.史多克(Bram Stoker)筆下的德古拉伯爵正式建立在這些古老傳說上,不過這位恐怖伯爵廣為人知的是化身成蝙蝠。這些超自然形體具有狂犬病動物的邪惡特質與旺盛性慾,披著狂犬病常見宿主的外衣,其嗜血習性一如狂犬病透過咬痕散播的特質,這一切當然不是巧合。吸血鬼與狂犬病類似之處可不止於此。一九九八年發表於《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一篇專欄文章裡,西班牙醫師胡安.戈梅茲– 阿隆索(Juan Gómez-Alonso)指出吸血鬼與狂犬病動物間潛在的相似處:根據民間傳說,吸血鬼的壽命是四十天,正好是受害者被狂犬病動物咬了之後繼續存活的平均天數。而且,吸血鬼就跟狂犬病患者一樣害怕光線(才會發展出夜行習性)、強烈氣味(傳說大蒜氣味可以驅趕吸血鬼)和水(據說在墳墓周圍倒水可以將吸血鬼困在地下墓穴)。
-
2020-10-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川普染疫肺受損機率高?重症醫指6症候群,老、胖、慢性病是危險關鍵
我們平常都會將持續「咳嗽」、「發燒」和「嗅覺喪失」,視為covid-19的三大症狀。那是醫者主觀的強硬的認知。 其實人們都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同輕重症狀,包括偏頭痛、肌肉疼痛、疲勞、腹瀉、意識錯亂、食慾不振、呼吸窘迫等。 疾病的進展及其後果在人與人之間也有很大不同,這可以從輕微的流感樣症狀或簡單的皮疹到嚴重病情,甚至死亡表現出來。 為了弄清特定症狀是否傾向於同時出現以及與疾病進展之間的關係,研究大數據分析顯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特定時間,會出現「6種不同的covid-19“類型”」。 新冠肺炎老、胖更危險?6類型與呼吸輔助器比率 1.不發燒的「流感」:偏頭痛、嗅覺喪失、肌肉疼痛、咳嗽、喉嚨痛、胸痛、不發燒。 2.發燒的「流感」:偏頭痛、嗅覺喪失、咳嗽、喉嚨痛、聲音嘶啞、發燒、食慾不振。 3.胃腸道:偏頭痛、嗅覺喪失、食慾不振、腹瀉、嗓子痛、胸痛、無咳嗽。 4.一級嚴重(疲勞):偏頭痛、嗅覺喪失、咳嗽、發燒、聲音嘶啞、胸痛、疲勞。 5.二級嚴重(意識混亂):偏頭痛、嗅覺喪失、食慾不振、咳嗽、發燒、聲音嘶啞、嗓子痛、胸痛、疲勞、精神錯亂、肌肉疼痛。 6.三級嚴重(腹腔和呼吸道):偏頭痛、嗅覺喪失、食慾不振、咳嗽、發燒、聲音嘶啞、嗓子疼、胸痛、疲勞、精神錯亂、肌肉疼痛、呼吸窘迫、腹瀉、腹痛。 科學家調查發現,需要氧氣或呼吸輔助工具的比率 :組別1:1.5%組別2:4.4%組別3:3.3%組別4:8.9%組別5:9.9%組別6:19.8% 組別6幾乎50%的患者都得住院。而組別1中,只有16%才需住院。那些老人、慢性疾病患者(例如糖尿病、肥胖)和肺病患者,大部分會呈現在組別4、組別5和組別6。反之,多會出現組別1、組別2和組別3的症候群中。 川普老、胖是危險關鍵?醫:還得小心後遺症 依白宮新聞秘書麥肯內尼稱他症狀輕微,醫生說他難掩疲態,也有報導指他呼吸困難、咳嗽、發燒、疲勞、呼吸窘迫...這些都是屬於組別6的三級嚴重(腹腔和呼吸道),這組別6幾乎50%的患者都得住院,所以川普也小心的去住院去了。 美國廣播公司(ABC)甚至還報導,川普有發燒、發冷和咳嗽等症狀...。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川普曾有發燒、畏寒和咳嗽等症狀。臨床上有部分重症患者反映在病發時就是會先感到刺骨的寒意,伴隨全身性的痠痛,例如有人在溫暖的室內發抖,嚴重還可能出現幻覺,這也可能是呼吸衰竭前的重症表現之一。如果有這些症狀,川普要小心了。 白宮醫師康利表示,總統川普「今早情況非常良好」,「我們對他的進步非常開心」。川普已經超過24小時沒有發燒,先前包括咳嗽、鼻塞以及疲倦等症狀,都已逐漸改善。 在6月Respiratory Research國際期刊論文研究新冠病毒,出院30天後,測他們的影像和肺功能情況。這些已經一個月出院後的病人54.3%,其電腦斷層掃描仍然發現異常。即使出院當天,仍然有83.3%電腦斷層掃描異常現象包括了毛玻璃的肺,纖維化現象等。那些已經康復一個月後的病人,有75.4%的人肺功能障礙依然存在,不因為影像恢復正常了,肺功能也恢復正常了! 在6月Respiratory Research國際期刊論文研究新冠病毒出院30天後,測他們的影像和肺功能情況,一個月後45.7%的COVID19 病人影像是正常的。仍然有75.4%的肺功能是障礙的。尤其是COVID19 重症病患,他們的DLCO障礙下降,在一個月後仍然非常顯著 ( 重症:75.6% vs輕症:42.5%,p=0.019) 一個月後依國際期刊論文,也許川普輕症恢復仍有42.5%有肺功能障礙;如果川普不幸重症恢復仍有75.6%非常顯著有肺功能障礙。 呼籲各國領袖、宗教大師,愛你的子民,愛你的弟子,任何人類不應有COVID 19的 感染,這才是人間至愛!
-
2020-10-04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行動藝術家湯皇珍 把失智照護變奇幻旅程
失智症是一條長達8到10年的旅程,對許多照顧者來說,猶如進入人生的隧道,前面的路程不可知的居多。而行動藝術家湯皇珍從陪伴失智母親的過程,淬煉為「失智煉金」,在日前由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舉辦的長智論壇中,分享自己如何連連闖三關以及轉念的過程,現場引發不少家庭照顧者的共鳴。照顧失智媽媽如闖關,關關難過關關過。湯皇珍指出,罹患失智症的母親已經九十多歲,現在多數時間已經臥床,但母親一開始罹患失智症時,對她帶來衝擊,第一關卡就是遺忘,常指稱他人偷錢,而她也成為小偷之一。湯皇珍的第二關卡是母親到菜市場購買重複的物品,她擔心母親自行外出可能忘了回家的路,幾度在門口拉拉扯扯、扭打,曾經有一次七分鐘的路程,母親花了2小時車程才回到家,當時她形容心肺就像要爆開來,擔心得不得了,還好母親遇到好心的小黃司機,才安全將母親送到家。第三關卡則是母親常在黃昏時出現幻覺,看見親人,湯皇珍剛開始總是和母親相對抗,但現在想一想,「自己沒看到的真的不存在嗎?」抱持同理心,湯皇珍開始嘗試問母親,「你看到哪些東西?」第四個關卡、第五個關卡接續到來,例如家中出現一把把的鑰匙,或是朋友簡單的問候,母親卻「牛頭不對馬嘴」回答,讓身旁的她感到尷尬。練習轉念,把「小偷指控」轉化成尋寶遊戲。陪伴母親的經驗,讓湯皇珍開始思考自己其實也不時有遺忘、突然想不起某些詞彙、想不起自己要做什麼事情等情況,從事藝術工作的特性也讓她開始練習「轉念」。例如當被母親指責是小偷時,湯皇珍舉例可以問對方,「剛剛掉了什麼東西?我們一起來找找。」母女倆在家中展開尋寶遊戲,母親邊找邊跟她說為什麼這個東西很重要?為何如此在乎?在遊戲中丟掉脾氣,多了溝通。而尋寶遊戲對湯皇珍來說也像回到兒時,享受抽絲剝繭的小樂趣。若失智者執意外出,有些家庭會在門口上鎖,甚至在後面追著失智者跑,湯皇珍說,她有朋友遇到類似的情境,後來家人體力不敵年長失智者,與社區的派出所溝通,當失智者走失時至少能找到回家的路。當幻覺出現,無法對話時,用唱歌代替。至於幻覺問題,她從「接受」開始,很可能因為母親欠了親人一筆錢,才會看見親人出現在家中。講不出話來時,湯皇珍就會用唱歌來替代,讓母親可以用她擅長的歌唱甚至兒歌,與她互動。這也是湯皇珍在2019年推出「成忘太太」行動戲劇中想表達的成全忘記,用想像力克服困難失智這趟未知的奇幻旅程,湯皇珍說,還有一次夜裡,母親捲起棉被當包袱說要回老家,當時她一直思考「媽媽究竟要回到哪個家?不就在家裡嗎?」這些失智症帶來的逆境,讓湯皇珍在「成忘太太」中以「媽媽我們來飛吧」,用想像力帶著失智母親回家。失智煉金,用不同觀點看走過的路。「失智可以煉金嗎?老了還能煉金嗎?」煉金術是13、14世紀時,術士將最毒的物質液態汞經過多次質變,變成黃金。湯皇珍說,她陪伴失智母親的過程,自己也來到六十幾歲,開始學習用不同觀點看前面走過的路,用更寬廣的心,從不同心眼去接納、成全別人,去挖掘生命之旅的意義,也能用快樂的心情告訴自己「終於回家了」。徐文俊提醒,失智症的逆境也可能是與父母、手足重建關係的機會,共同面對照顧問題,彼此分工,並且更了解手足。而透過陪伴的過程,中年人也開始預備老,例如夫妻能多了解對方的生命故事。當我們老去時,下一代也了解如何對待我們,讓喜樂遺傳下去。下一場長智論壇活動、直播預告題目:邊聊邊療?談失智症的非藥物輔療創新設計時間:11月12日(四)上午9:25-11:30講師: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 楊振甫博士活動地點:桃園市龜山區舊路里頂湖路123號(桃園長庚紀念醫院B2大會議廳)直播平台: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備註:在觀看直播時若您需要手語服務請電洽02-27408000轉230呂小姐
-
2020-09-30 科別.精神.身心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精神科醫警告:一旦出現這念頭很恐怖
許多人都覺得今年相當不順,演藝圈也是如此,台灣已有多名明星殞落,而日本女星竹內結子則在27日被家人發現自殺身亡,疑似為產後憂鬱症所致,年僅40歲。醫師提醒,若太太產後開始出現負面情緒時,應盡早就醫診治。 竹內結子死訊震驚 推測產後憂鬱+疫情影響所致日本媒體報導,竹內結子與先生中林大樹前1天共進晚餐,然而,中林大樹晚間到寢室打開更衣間時,發現竹內結子竟已上吊輕生,日本時間27日凌晨2點報警,竹內結子被送往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搶救仍回天乏術,警方初步認為是輕生。竹內結子比先生還長4歲,2人2009年因合作電影《染血將軍的凱旋》結緣,2019年修成正果,這是竹內結子第2次婚姻,今年1月底產下次子,日本圈內演藝人士猜測,她可能因產後憂鬱,加上疫情影響工作量,才選擇輕生。產後憂鬱分3個階段 5成屬於一般憂鬱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產後憂鬱可以分為3個階段,首先為一般的憂鬱,產後覺得情緒低落,寶寶難照顧,自已睡不好,生產過後出現這類症狀的比率超過5成,這時需要另一半以及親友的支持與協助,以度過難關。至於第2階段即為產後憂鬱症,比率約在5%至8%之間,由於生產過後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內分泌失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如果個性又比較神經,常有負面思考,症狀更為嚴重,恐萌生自殺意念。最嚴重的是產後精神疾病,除了情緒障礙,還出現幻聽幻覺,以及被害妄想症,不僅自殺,還可能會帶著寶寶一起走。 產後出現負面思考、情緒低落 應立即就醫楊聰財提醒,若生產後出現負面思考,情緒低落,應該主動尋求另一半及家人的協助,尤其是生第1胎後憂鬱比率較高,家人也應提高警覺,如果太太生產後,常喊著活著好累、睡不好,務必陪同就醫。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產後很憂鬱一直哭,怎麼辦? 產後掉髮一年內會恢復正常! 頭髮太長、太乾易斷裂,皮膚科醫師曝生髮食物清單
-
2020-09-26 科別.精神.身心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對於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來說,原本像是個勁量寶寶充滿精力,但罹病後就陷入「斷電」人生,曾有人到夜市排隊買現炸三明治,但排著排著就沒電,整個人卡住動彈不得。患者最怕過紅綠燈時突然斷電,險象環生,乾脆宅在家裡哪都不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因為症狀明顯,很容易被旁人發現不對勁,必須持續用藥,但傳統藥效難以控制,患者擔心在外出糗就不願意外出,造成社交意願低落。73歲張先生就是明顯個案,唸書時是籃球校隊、風雲人物,踏入職場後平步青雲,成為某公司總經理,10年前發現講話速度變慢、走路小碎步,就醫後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步入「斷電」人生,曾在排隊時突然斷電而被推倒在地,相當難堪。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說明,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最大的挑戰在於難以讓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區間,疾病後期藥效區間變窄,藥物濃度若太高,就可能出現異動症,無法控制身體顫動;濃度若太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整個人卡住。巫錫霖解釋,中晚期帕金森氏症病友最擔心「沒電或異動」,因為害怕藥效失效就自己縮短用藥時間,或是加重藥量,以致服用過量藥物,以致產生左多巴胺幻覺,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葉篤學認為,新劑型穩定藥物能讓病友重新持回身體主控權,日前取得我國FDA藥症的2合1新劑型藥物,具有「速效、緩釋」等優點,讓藥效得以有智慧地釋放,進入在體內後能維持穩定濃度,大幅減少顫動或斷電等用藥困擾。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患者初期常有便秘、嗅覺異常、步伐遲緩、動作變慢等症狀,靜止時手抖,但打電腦或做家事時,手反而不抖了,因此如果出現類似行動異常,務必盡速至神經內科就醫。陸清松教授建議,患者可以撰寫生病日記,記錄用藥以及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用藥反應,如果現明顯異動,或1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2小時,造成生活困擾,就應該考慮調整用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9-25 科別.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患者回歸社會 最大阻礙在污名化
台灣每一百人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到30歲。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思覺失調症患者只會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皆有攻擊性行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隨著藥物發展,思覺失調症患者經過治療,約有六成可以回復原本的樣子,也能繼續勝任老師、警察等工作,但社會對疾病的汙名化,讓患者不敢回歸社會。邱南英說,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民眾對此疾病熟知的症狀多為正性症狀,包括出現聽幻覺、被害妄想,進而產生攻擊行為,但除了正性症狀外,還有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沒有動機等負性症狀;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認知症狀;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以及出現胡言亂語和混亂怪異行為的解組症狀。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過去治療思覺失調症,主要是多巴胺拮抗劑,針對正性症狀將聽幻覺的症狀壓下來,但容易產生負性症狀以及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的副作用,患者容易精神呆滯、思考反應變慢、動作遲緩。陳紹祖說,許多患者急性期過後,情緒上仍飽受折磨,有些則因為藥物影響造成思考和動作變慢,面對人群有明顯壓力,而不敢重返學業和工作。現在則出現第二代的口服及長效針劑,以及最新的血清素與多巴胺調節劑,不只處理正性症狀,也避免加重負性症狀和影響認知功能,讓患者脫離急性期後,約有六成能回復原來樣子,回歸社會。但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最大的困境更在於社會的污名化,甚至有些患者也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會在無意識下傷害他人。邱南英說,事實上自己診治過不少警察、老師,治療後病況都十分穩定,但不敢讓人知道病情,擔心只要一曝光就丟掉工作。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成因複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包括遺傳、心理狀態、環境壓力等都可能影響,因此不僅是規律吃藥控制,也要搭配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等非藥物治療,讓患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甚至有三成患者治療後完全不再復發。
-
2020-09-25 科別.精神.身心
憂不能回歸社會 醫:思覺失調患者是疾病受害者
思覺失調症患者除妄想、幻聽,也常承受情緒症狀。精神科醫師提醒,病人常焦慮不安、憂心不能正常回歸社會,社會應避免污名化,降低病人就醫困境。21歲的小琪(化名)曾是國立大學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的她,剛上大學就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家人陪伴小琪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是因為缺乏藥物的穩定治療,病情反覆,使小琪無法繼續求學,只能休學靜養。後來使用新機轉藥物治療,症狀改善,重拾自信。類似小琪的狀況並不少見,根據健保資料,台灣超過10萬人診斷為思覺失調,但確診人數可能被低估。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外界對思覺失調症常有誤解及污名,或認為患者都有攻擊行為,進而害怕、甚至憤怒,但患者其實飽受各項症狀折磨。思覺失調症症狀除了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患者多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沒有動機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是自殺的高危險群。穩定服藥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症狀,但過去第一代藥物,可能造成患者精神呆滯、出現錐體外路徑症候群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已明顯改善上述副作用,但可能讓患者食慾增加、體重變胖或有代謝問題。副作用的產生可能降低患者服藥遵從性。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陳紹祖表示,目前大約僅有3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回歸社會,還有3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現在有新機轉藥物,有安全性,且減少傳統藥物副作用,應有助維持穩定治療,讓患者重拾人生。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是對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壓力、無法前進。盼社會多給患者關懷與包容,幫助他們回歸社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3 科別.腦部.神經
巴金森患者現蟲爬幻覺 醫:可寫日記調整用藥
巴金森氏症是慢性神經退化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抖個不停,雖然可用藥物控制,但隨著病程增加,藥物使用頻率和劑量增加,反造成思覺失調的症狀。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到巴金森患者出現幻覺,常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而不敢睡覺,可藉由填寫病患日記,記錄用藥和相關症狀,幫助醫師調整用藥。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因大腦「黑質」部位退化,神經傳導的多巴胺細胞死亡,而導致運動變得混亂和無法控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除了最常見的手抖症狀,也可能出現走路時手不會擺動、拖著腳走路、撲克臉等症狀。治療巴金森的權威醫師陸清松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雖無法根治,但依照醫師指示用藥可以治療、延緩病程。他說,巴金森氏症可分為「三個幸運七(lucky 7)」,也就是如果好好治療可分為三個七年。第一個七年為密月期,若按照醫師指示使用多巴胺藥物生活可一如往常;第二個七年為工作期,若定時用藥,可以繼續勝任工作;第三個七年,則是退休期,除了多巴胺藥物,搭配生長激素等藥物,可延緩病程,維持生活品質。但是治療巴金森氏症最大的困擾是異動症與斷電現象,也就是不該動時動不停、想動卻動不了。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協同主任巫錫霖表示,治療早期,因為患者多巴胺細胞數量堪稱足夠,所以藥效區間較大,但隨著病程進展,細胞逐漸凋亡,這時候藥物濃度若太高,患者就會出現異動症,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顫動;藥物濃度若太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患者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甚至有些病患因為因為擔心藥效很快沒效,會出現「沒電」的情形,因而縮短用藥時間、加重藥量,反而使多巴胺過度活化,造成類似思覺失調的症狀,出現幻覺。巫錫霖表示,幻覺通常與個人經驗有關,以中南部患者來說,可能多數有下田的經驗,因此常自述看到很多蟲或蛇在爬,或是蟲子漫天飛舞,而不敢睡覺。陸清松說,目前也有將速效和緩釋結合的藥物劑型,可讓藥效維持穩定,減少「斷電」現象。患者可以藉由填寫病患日記,紀錄用藥和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若是一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兩小時,就可以調整用藥。
-
2020-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七月看到鬼?藥物不良反應引幻覺
一名婦女焦急的前來藥局窗口詢問,述說媽媽這幾天吃了醫師新開的藥,兩天之後就一直提醒她說:「地上有很多水,要小心走路」,但明明地板就是乾的,又說看到自己的爸爸回來找她說話,可是老人家早就過世了,值此農曆七月期間,媽媽這些怪異行為,讓她感到既害怕又無助。審視她媽媽的病史和用藥史之後,發現視幻覺現象可能源自於藥物不良反應,停藥之後,過沒幾天再追蹤,病人就完全恢復,不再出現這些怪異的視覺景象了。視幻覺會發生在某些特殊疾病身上,像是視網膜病變、偏頭痛、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等病人,他們會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像是鬼神、動物,或是早已過世的親人。此外,長期住院的病人,有時也會出現譫妄現象,會對人、時、地感到混亂,無法集中注意力和正常人對話,同時可能出現知覺障礙,產生錯覺、視幻覺等現象。除了疾病之外,某些藥物也會產生視幻覺的不良反應,像是抗膽鹼藥物、抗巴金森氏症藥、鎮靜安眠藥、降血壓藥,尤其65歲以上老人比較容易發生此情況。改善作法則是減少藥物劑量或直接停用藥物,改以其他藥物取代,或是使用非藥物的方法來改善睡眠、焦慮、血壓狀況。此外,若年輕人不知節制,濫用酒精、大麻、安非他命等毒品,也會產生視幻覺現象,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服藥期間如果發生任何異狀,在排除疾病等相關因素後,或許就要懷疑是否為藥品引起的因素,可盡早諮詢藥師,以解決心中疑慮,重拾正常生活。
-
2020-09-14 科別.精神.身心
躁鬱誤當憂鬱症 如何區分看這10點
有一種憂鬱症是怎麼吃藥都吃不好,患者可能是罹患了第二型躁鬱症。研究顯示,此病症患者70%表現都處於憂鬱期,常會被誤當成憂鬱症治療,但是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效果往往不佳。躁鬱症又稱雙相情緒障礙症,病人情緒會在「躁期」及「鬱期」兩個狀態中擺盪。在狂躁期的患者,會出現異常興奮或易怒,活動力和精力異常旺盛,睡眠需求降低、自我膨脹、講話誇大又快又多,一堆計畫想法、忙碌分心、出現異常行為(例如:亂購物、亂投資、捐出自己大量的財產)。若是在輕躁期,周遭人只會覺得患者精力旺盛、自信、多話、急性子、工作狂、個性樂觀。第一型躁鬱症 易被發現躁鬱症又分第一型及第二型,第一型躁鬱症患者,會在狂躁期與憂鬱期之間反覆循環,異常狀態很容易被發現。第二型躁鬱症只有輕躁期與憂鬱期,患者大多在憂鬱期時才會前往就醫,研究顯示,第二型躁鬱症患者一生70%表現都是憂鬱期,若以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不好。70%躁鬱症患者第一次會以鬱期表現,因此當第一次憂鬱症病發,使用了許多抗憂鬱藥物卻治療效果不佳時,就要考慮是躁鬱症的可能。NIRS測量 能協助鑑別除了病史可以提供線索外,目前臨床可使用「近紅外光腦光譜儀(NIRS)」測量大腦前額葉功能,協助鑑別診斷憂鬱症、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症。一位65歲女性,常會莫名焦慮緊張,憂鬱症20年,即使已經合併兩種抗憂鬱藥物治療,病情依然不穩定,時好時壞,穩定時可以自己開車到處遊玩,不穩定時心情就會憂鬱哭泣,經過NIRS測量腦功能後,判斷是躁鬱症,合併rTMS、抗憂鬱藥物和情緒穩定劑治療之後,狀況逐漸穩定。躁鬱症鬱期治療藥物,包括鋰鹽、情緒穩定劑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或是抗憂鬱藥物合併上述三種藥物協同治療,美國FDA也通過rTMS使用在躁鬱症鬱期的治療。但不建議只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除了效果不佳外,也可能會讓患者症狀更不穩定與焦躁。躁鬱誤當憂鬱症 區分看這10點1.年輕時就發生憂鬱症。2.憂鬱發作時出現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3.產後憂鬱症。4.憂鬱病程短,來得快去得也快。5.憂鬱症發作時會出現心智遲緩、反應變慢。6.非典型憂鬱症狀,如食欲大增、嗜睡、對開心的事情有反應、身體沉重無力、對人際關係敏感、突然出現焦慮與歇斯底里等不理性的反應。7.憂鬱發作有季節性。8.有躁鬱症家族史。9.病前的個性開朗樂觀,充滿自信活力。10.剛開始對於抗憂鬱藥物有反應,但是沒有發生重大壓力下,藥物效果卻又變差。
-
2020-08-23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多疑 照顧宜「順勢而為」
許多人照顧失智長輩,遇上他們多疑,或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往往希望把他們拉回現實世界,結果卻引發更多爭執、衝突。臨床心理師建議,這時盡可能「順勢而為」,安撫他們或給予安全感,不要直接修正長者的行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高振傑說,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疾病,隨著萎縮、退化,也會出現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精神症狀,視失智症種類不同,發生頻率約10%至70%。多疑、妄想或幻覺,是失智症常見症狀,除造成病患更多的不適感,照顧上更是一大挑戰,也是照顧者主要壓力來源。高振傑說,「多疑」常和記憶力不佳有關,記憶力愈差,情況也愈惡化,他們常懷疑東西不見是被偷,或以為兒女帶他住院是為謀奪家產。「因記憶力不好,失去安全感,擔心受騙。」高振傑說,可找一些舊照片或播放老歌,透過懷舊喚回患者失去的記憶,也有穩定情緒、延緩失智的效果,溫柔的撫摸或擁抱,也較能讓他們有安全感。比起「多疑」,「妄想」的固執、怪異程度更高,患者卻是堅信不移。常見的有被偷妄想(兒子偷存摺)、被害妄想(媳婦在菜裡下毒)、嫉妒妄想(老公跟外籍看護偷情)等,高振傑說,與其和患者爭辯,不如「順勢而為」,順著妄想達到照顧者的目的。他舉例,若患者認為自己被兒子陷害,不願就醫,可找和患者關係較好的人,說服他為反擊陷害,更要去醫院證明清白,達到就醫目的。至於「幻覺」,雖不太會造成干擾,卻可能釀危險。高振傑曾遇過案例,患者見窗外有人對他揮手,往窗邊走過去,險些跌落窗外,這時應改善環境,如關緊或讓窗戶不易開啟,以免發生危險。高振傑指出,患者除要定期回診就醫、做評估,家人也要避免對長者過度期待,不要認為讓他們回到現實才是對的,或企圖修正精神症狀行為。他建議以正向鼓勵或包容,讓長者的症狀與自身、家庭共處。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22 橘世代.好學橘
詐騙血淚史 劉慧芳10年追討耗盡心力
遭受詐騙,毀掉的不只是一個人的人生,後來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案例不在少數。如何察覺家人受騙?如何求助?如何尋求資源重新站起來?或許你可以在劉慧芳的故事裡得到答案。劉慧芳的先生吳運生經營進出口貿易,同年的劉慧芳自己是化妝品品牌的講師,夫妻倆有各自的事業,經濟寬裕,吳運生對劉慧芳疼愛且尊重,讓她成為親友眼中「命好的女人」。15年前,55歲的吳運生開始出現奇怪行徑,脾氣暴躁,不時會用過去生活30幾年從未出現的不入流字眼罵劉慧芳。吳運生的母親過世後,他的怪異行為變本加厲,會半夜獨自在客廳喃喃自語,劉慧芳問他為何一個人坐在客廳,他便生氣:「妳不要吵!我在跟媽媽討論事情。」或是隔天睡醒問劉慧芳:「妳昨天跟我媽媽和那個先生在那裡討論什麼?」丈夫行徑怪異 大家卻說她有病另一半的性格反覆、隨意謾罵讓劉慧芳不好過,怪異的行為更令她心裡發毛,劉慧芳跟幾位親友討論吳運生的改變,大家好心想幫忙,於是有人到家裡拜訪,也有好友打電話跟吳運生聊天,想知道發生什麼事。但短時間的接觸吳運生都「表現良好」、對談如常,大家反而轉向擔心是劉慧芳產生幻覺:「妳是不是太累了?」「慧芳,妳要不要去看精神科?」那陣子,劉慧芳照顧臨終的婆婆,也照護吳運生的高血壓、糖尿病、營養不均等等疾病,身體的確有些疲累。全世界都覺得有問題的是她,劉慧芳也開始自我懷疑:「是我病了嗎?」傷心伴侶外遇 確診才知是失智直到2008年,吳運生說要搬出去住,劉慧芳怎麼擋都擋不住,吳運生有幾次回家,劉慧芳想要跟他好好談,吳運生不但罵人,還動手打她。那時,劉慧芳在夜裡接過幾次電話,有時只有深深的喘息聲,有時傳來陌生女子的恐嚇:「妳不能管先生的錢,妳所有行為我都知道!」劉慧芳害怕、傷心又不解,認定吳運生外遇了。在一次電話中跟吳運生的妹妹談起這些傷心事,說起曾經對她呵護備至的先生彷彿變了一個人,她想要離婚,小姑對她說:「以我當醫生的直覺,哥哥應該是生病了,或是腦長了腫瘤。」於是,他們將吳運生哄騙到醫院就診,從家醫科轉診精神科,被確診失智症,而且已經是中度失智。過去幾年的異常行為於是有了解釋,失智導致吳運生行為能力退化、性格大變,已經難以回復正常生活。詐騙集團盯上 頻跑醫院及法院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確診失智的那段時間,劉慧芳和吳運生住了30幾年的房子被查封了!原來詐騙集團比劉慧芳更早知道吳運生生病了,也更懂得失智者要如何哄騙,在吳運生搬出去住的那兩個月,他們房子被過戶、存款被提領、首飾黃金被拿走,前後共被騙走1億多元。劉慧芳於是從好命的女人變成苦命的女人。上億資產瞬間化為烏有,還背了不少債務,只能靠借錢度日。而且一開始,她連續找了19個律師,都沒有人願意接下這個詐騙案。起初律師說:「他很正常,只是外遇了。」後來的理由是,吳運生所有資產移轉的行為,都是在還未確診失智,也還未做宣告禁治產(現為監護宣告)前,證據不足,難以舉證他處分財產時已喪失行為能力。從那時起,劉慧芳一邊照顧重病的伴侶,一邊寫訴狀、開庭,她因此停掉原來的工作,跑醫院和法院變成日常。失智症協會幫忙 不再孤立無援剛開始那幾年,劉慧芳好幾次覺得自己撐不下去,她常常因為失眠憂鬱需要看精神科,疲憊到和人面對面時只看見對方嘴巴在動卻聽不見聲音。她好想自殺,但每次萌生念頭時,很奇妙的就會有些善意進到生活裡,給出活下去的力量。例如小姑有段時間,每天下班後從彰化坐火車到台北陪劉慧芳,後來見劉慧芳狀況很差,甚至停掉工作陪伴了她很長的時間。又例如有次社工家訪看著身心狀態都不好的劉慧芳,慎重地說:「妳也需要幫忙,再這樣下去,你們兩個都會死掉。」幫她引進資源、要她去上課、帶她認識失智症協會,劉慧芳在失智症協會認識了其他因為失智症而遭詐騙的家屬,發現原來自己不是最慘的,她一點也不孤單。細心照顧多年 珍惜可愛老來伴雖然生活沒有因此雨過天青,劉慧芳撐著撐著竟也把日子過下去了。被詐騙後的第7年,被醫生認定情況只會愈來愈糟的吳運生因為受到細心的照顧,病情漸趨於穩定。同年,民事損害賠償的官司贏了,拿回了1500萬,幾年後,又打贏另一個官司,拿回約500多萬元。也是那一年,劉慧芳終於重返職場工作,有了穩定收入。現在的劉慧芳已經70歲了,無論是家庭聚餐、朋友聚會,還是到附近公園散步,她去哪裡都帶著吳運生。過去那個把她捧在手心疼愛的男人,腦部受傷後成了倚賴她、愛撒嬌的男孩。吳運生懶得出門時會狡辯「家裡的太陽和公園的是同一顆,幹嘛去公園曬太陽?」也像小孩一樣會趁著劉慧芳不注意抓起路邊螞蟻嘗味道,她描述吳運生的行為時泛起疼愛的微笑:「很可愛啦,也是一種老來伴。」受騙多年,官司纏訟長達10年,劉慧芳是受騙家屬中少數願意分享慘痛經驗的。對她來說,這段身陷深淵的痛苦日子,若非許多善意的光,她難以走到今日,她盼望自身的經歷可以成為受詐騙的當事人及家屬的「光」,讓每個家庭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多一點方法和資源。抗詐騙3心得1.資產分散在不同銀行。當年他們將資金存放同一間銀行,後來銀行外洩個資,詐騙找上門。不要讓單一銀行、單一理專對你家的財務狀況太清楚。2.知道家人彼此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要常常討論、商量,真的發生狀況才能馬上接應。3.就算全世界都誤會你,還是要求助,不要放棄、不要孤單,也不要離開人群,你總會得到需要的幫忙。迎老後3準備1.保持身心健康:在死亡面前徘徊過幾次,經歷過痛苦磨難,對生死看得開,連墓地都買好了,雖然無法確保自己晚年不失能,但吃得均衡、睡得好、閱讀健腦、養成運動習慣、和社會保持連結、過健康生活,努力「讓這段身不由己的時間愈短愈好」。2.為自己人生最後一哩路作主:預立遺囑並每年修改,接著要做資產信託,也規畫近年要去簽訂預立醫療同意書。3.懂理財、財務自主:晚年要過乾淨不狼狽的生活,一定要有錢。她建議每個人都要懂得理財投資。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怕晚年淪詐騙肥羊? 4個法律動作 守住養老錢老人被騙都是失智惹的禍?專家:「走不出去」才是真正禍首!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8-22 科別.腦部.神經
長輩一到傍晚就情緒失控?可能是跟這種病有關係
如果遇上日落症候群 ,要小心有失智的可能!門診中遇到一個兒子帶著媽媽就醫,描述著媽媽最近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症狀,媽媽平常作息很規律,身體也蠻健康的,但是最近在下午或傍晚的時候,看起來很疲累 、嘴巴還會喃喃自語 、手腳會躁動的搓揉 ,甚至還會突然走來走去一直講著:我要回老家。剛開始家屬還以為媽媽真的很想念老家,老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拆除了,所以就一直安慰媽媽,可是媽媽彷彿聽不太懂老家已經不在了這件事。這個狀況持續了一陣子,後來發現媽媽好像在睡完覺,隔天早上起床又好了,整個人彷彿忘記昨天自己有說過要回老家的話。原本以為可能是媽媽那陣子太累了,沒想到經過一段時間媽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常常情緒很不穩定,甚至想要離開家裡。以為媽媽是不是中邪了?她的兒子開始擔心媽媽是不是身體哪裡不舒服,於是開始帶著媽媽到處求醫,抽血檢查等等的都很正常,之後來到了神經內科,來看是不是腦袋有中風,或是有長腦瘤的問題。我在幫這位媽媽做評估時,發現她的腦部沒有中風和長腦瘤的問題,但是發現有輕微的腦部退化 ,甚至發現有輕微的失智症 。這讓她的兒子非常驚訝,因為媽媽平常狀況都很好,在家裡都認得、記憶力也還很清楚,真的是失智症嗎?我跟家屬說:「可能是輕微失智症,而失智症又合併日落症候群,就是在下午或傍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焦慮不安、遊走踱步,甚至產生幻覺等等的行為。」日落症候群不是疾病,而是由失智症引起的一連串行為的總稱,原本白天時人還好好的,但是到了太陽快要下山時,就會開始出現失控的行為。 從日常生活著手,注意長輩的身體健康1.注意家中長輩的日常作息規律會建議盡量避免打亂長輩的作息規律,如果是患有失智症的長輩被打亂作息規律,日落症候群的行為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同時也能從日常作息中,發現長輩是不是有出現行為的異常,及早就醫接受治療。2.陪伴和關心多多陪伴長輩,可以讓長輩適當地轉移注意力。3.打造安全的環境如果家中有長輩,我也會建議大家將雜物收拾好放櫃子裡,盡量讓空間保持寬敞整潔,不但可以減少居家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也能避免有失智症的長輩在游走時發生碰撞意外!來源出處:林志豪醫師粉專延伸閱讀: 這件事多做幾下,腦部血循暢通,失智症不上身長者重聽 失智風險增5倍
-
2020-08-19 橘世代.健康橘
動不動就生氣、日夜顛倒...?這8個徵兆和失智症有關
失智症並非只是單純正常的老化,或記憶減退罷了,而是一種大腦功能逐漸喪失的疾病。失智症的病程長可能長達10多年,一直持續到死亡。 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最後到達末期症狀;每位失智病患者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而不同的病因,也會造成不一樣的腦部病變,進而產生的障礙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一位失智症的個別差異,有時相當的大。失智症常經歷的三個病程 健忘期:病患會忘記熟悉的人事物,特別是近期的記憶,像是忘了剛剛有沒有吃飯,簡單的計算能力也會降低。混亂期:病患記憶力顯著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出現明顯的障礙,會以為別人拿了他的東西;迷路、漫無目的的徘徊;忽略個人衛生,甚至可能會出現幻聽、幻視的情形。癡呆期:上述情況的嚴重度更為明顯,功能更加退化,所有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 事先瞭解失智症的病程與症狀,可以幫助患者、家屬預先做準備,以因應疾病帶來生活上的變化。下面是為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我們可以檢視一下親人或自己是否已經出現以下症狀: 1.記憶力下降:遺忘近期發生的事,像是東西放在哪、忘記現在幾點、忘記是否吃過飯、忘記約會、弄不清楚現在是何年何月何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會下錯站,甚至可能迷路,但是對於遠期記憶卻念念不忘。 2.活動力降低:變得不愛出門,對於原本感興趣的事也顯得興趣缺缺。3.情緒轉變:情緒起伏比以前大,例如:會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生氣。4.表達能力降低:像是突然忘記事務的名字跟詞彙。5.妄想: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擔心被家人遺棄,出現受迫害的妄想,認為鄰居會傷害他或偷他東西。6.產生視幻覺:看到幻覺,如房間裡有人,可能是熟識者、已死去親人,或是陌生人。7.重複動作:例如不斷地把東西收進櫃子又拿出來,或是多次重複問相同的問題。8.睡眠障礙:日夜顛倒,夜間起來遊走或從事其他活動。 如果檢視後發現已經有以上的症狀,可以去醫院相關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早一點發現、早一步治療,就可以延後失智症症狀加劇的發生。 本文摘自《愛長照》。延伸/「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延伸/哈佛醫給失智妻的情書「她認我是陌生人,要我滾」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2 新聞.健康知識+
往死亡的路前進再回來的過程 全身麻醉之後還有意識嗎
【文、圖/選自臉譜《麻醉之後》,作者凱特‧科爾-亞當斯】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在網路上搜尋「麻醉醒覺」(anaesthesia awareness)之時,看見在雪梨大學網站一篇入門的麻醉研究上寫著:「我們無法確知病人是否睡著,尤其是他們已麻痺,無法移動。」我上一次搜尋時,這篇研究已隨著近年來腦部監測的進步而稍有調整,但傳達訊息依然相同。一個人看起來無意識,並不代表真的無意識。設備可能失靈,例如監測儀器有瑕疵,插管漏氣。此外,某些手術(例如剖腹產、心臟與外傷手術)需要的麻醉劑量相對較低,而醒覺風險會是十倍之高。一九八○年代,曾有一項研究是對動過外傷手術的病患進行訪談,發現有將近半數的人記得部分的手術過程,雖然長期下來,藥物與監測方式有進步,但整體而言,高風險外科手術病人記得手術過程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一。某些種類的麻醉(打入血液,而不是吸入式)若單獨使用,風險會提高。某些類型的人也比較可能在手術中醒來:女性、肥胖者、紅髮人,以及藥物濫用者,尤其是未提過自己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孩子們醒來的情況遠比大人頻繁,但似乎不被特別在意(或許是因為小孩不太有能力談論)。有些人的遺傳體質就是比較容易醒來,人為失誤也占一部分。但即使扣除這些情況,麻醉依舊是不精準的科學。能讓某個強壯年輕人不省人事的劑量,應用到另一人,那人或許能照舊和外科醫師聊天。「從某種方式來說,」這篇入門報告的原版提到,「麻醉術可說是比較複雜的猜測,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藝術⋯⋯我們希望能給予正確的藥物和劑量,希望病人能失去意識。」我去尋找這篇報告的作者—雪梨皇家阿弗列德王子醫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的麻醉醫師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那天他有手術要進行,因此我們這次見面相當短暫。我們在手術室外小小的等候室見面,他仍穿著刷手服,戴外科口罩,我的第一印象是,他那雙眼氣場強大,一時間讓我無法言語。湯普森拿下口罩之後,露出一張英俊、平易近人臉龐,而他的雙眼—我想是藍色的—比例也比較正常。他馬上向我保證,麻醉醫師懂得如何給予正確的藥物與劑量。現今的麻醉專科醫師都經過十二、三年的訓練,在幾秒鐘就能讓你沉睡,維持這狀態幾個小時,並在幾分鐘之內讓你醒來。他們能愈來愈精準地施予特定藥物,藥物組合更加細膩。他們擁有設備可偵測你的身體反應,而在訓練過程中,也會學著觀察跡象—例如流淚、流汗、心跳或血壓增加—這些跡象代表你可能比表面上還要清醒。他說,應用麻醉是集結技術能力、同理心與科學的技藝。「經驗比光講究知識重要多了。」湯普森散發出令人放心的氣息。他有知識,善於表達,又投入工作。不過,我兩次與他見面時都發生了怪事。我彷彿進入催眠狀態。我不認為那只因為他的眼神,或許是因為他聲音的抑揚頓挫,或說話的節奏,也可能是他說的有些內容相當技術性。他說話時,我盡量保持專注、投入、集中精神,卻發現自己被催眠。當我設法組織詞彙或句子時,它們聽起來卻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或者是其他人在說話。很奇怪。每當我想到湯普森,我就認為他是麻醉先生。無論如何,麻醉醫師受的訓練解釋了為什麼全身麻醉的死亡率在過去三十年來,從兩萬分之一降到二十萬分之一或二。不過,這並未改變麻醉在某些情況下和煉金術差距不大的情形,至少比與算術的差距還要大。「顯然,我們會給予麻醉藥,也很能控制,」另一名資深麻醉醫師在我剛開始研究時告訴我,「但從真正的哲學與生理層面來看,我們不知道麻醉如何運作。」從那之後,事情開始有了進展(如果不從哲學思考,而是從生理學來看),但是「混合麻醉劑」似乎是種異想天開的委婉之語,代替了可能致命的安眠藥水,雖然後者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接近事實。麻醉醫師掌握了能改變心智狀態的各種藥物,有的是吸入式,有的是注射式,有些短效,有些長效,有些會催眠,有些導致幻覺—這些藥物會在不同腦區,以無人確知的方式作用。諸如乙醚(這種揮發性液體會氣化成氣體)、笑氣(即氧化亞氮),以及更新近的氯胺酮(ketamine,又稱K他命),都被當作娛樂性用藥。(美國詩人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在裝假牙時吸入乙醚,於是寫道:「如果你喜歡旅遊,就用些乙醚吧!你會前往最遠的星球。」)不同的麻醉醫師會混合不同的藥劑,人人喜歡的做法不同。要加橄欖或擠檸檬,悉聽尊便,沒有標準的調劑做法。話雖如此,今天的麻醉混合藥劑有三大要素。首先,「安眠藥」是用來讓你失去意識,且維持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此外還有控制疼痛的「鎮痛劑」,許多時候還會加上「肌肉鬆弛劑」(神經肌肉阻斷劑),避免你在手術臺上移動。安眠藥如乙醚、笑氣,或是藥效雷同的現代藥物,都是威力很強的藥物,且差異不大。安眠藥在阻斷我們的意識時,抑制的不只是我們的感覺,還有心血管系統,包括心率與血壓,也就是身體的引擎。如果你送家中的老狗最後一程,獸醫就會用過量的安眠藥讓牠上天堂。每次你全身麻醉,就是往死亡的路前進,之後再回來。醫師用愈多安眠劑,你就需要愈長的時間恢復,出錯的機率也愈大。但醫師用得愈少,你愈可能醒來,也愈可能出岔子。要施打多少必須講究平衡,而麻醉醫師非常擅長拿捏。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有些人在施打麻醉劑、睡著之後,卻在手術中醒來。
-
2020-08-06 新聞.健康知識+
天熱不僅老人、小孩要注意! 服用4種慢性病藥物也容易中暑
入夏以來氣溫不斷飆升,適逢暑假期間,民眾也都攜家帶眷到各地旅遊與戶外活動,但若暴露在陽光底下過久,當心出現熱傷害狀況。熱傷害症狀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其中以中暑最嚴重,而熱衰竭、熱痙攣則是因高溫環境造成水分和鹽份流失太多,所以補充輸液和電解質後很快就能改善。散熱調節失衡 初期症狀包括頭暈、噁心、疲倦無力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表示,在高溫環境中若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 41.1℃(106℉)以上,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搐),即稱為中暑。初期症狀表現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引起煩躁不安、幻覺、動作不協調、昏迷等意識障礙情形。嚴重時可能併發癲癇、心肺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肝損傷、腎損傷、電解質失衡(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恐有生命危險。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易中暑 服用4類藥物也要注意 魏智偉主任指出,中暑高危險群除了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之外,若服用的藥物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暑的機率也會增加,可能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大致區分如下:1.具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如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藥物、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可能會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2.交感神經作用劑:如咖啡因、麻黃素等,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功能降低、同時增加代謝性熱能,使體溫上升。3.部分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可能使心血管系統反應高溫調節的能力降低,利尿劑則可能影響人體水分與鹽分平衡。4.抗憂鬱及抗精神分裂症藥物:抗憂鬱劑會抑制排汗,而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會抑制擴張皮膚血管的訊息,使身體較難排汗散熱。魏智偉呼籲,有服用上述影響人體體溫調節藥物的民眾,務必補充足夠水分與鹽分、烈日下戴帽子或撐傘遮陽,並且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底下(一般民眾約15分鐘以內),適當休息並保持場所通風;切勿自行停藥,若有任何用藥疑慮應諮詢主治醫師,避免病情惡化,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天熱背部狂冒痘? 這些NG行為你我可能天天都在做 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
-
2020-07-31 橘世代.好學橘
用藝術開帖「快樂處方箋」-8旬失智奶奶開畫展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最近與位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新樓醫院,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主要目的是針對健康及失智症老人,推廣「快樂處方箋」,讓他們活得更健康、開心。老人為何需要快樂處方箋?過去的研究認為,老人因為健康、經濟等因素,憂鬱的比率比年輕人要高,而憂鬱又與晚年能否過得好有緊密的關聯,因此如何能讓老人不憂鬱、快樂過晚年,是重要課題。專長於老人失智症治療、目前是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的白明奇,過去推動預防失智症的要點「三動兩高」,包括多動腦、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做有氧運動,及高等教育(多吸取新知)、多吃高抗氧化的食物。他表示,先進國家的老人醫療上,已經有所謂的「藝術治療處方箋」,並搭配合格的藝術治療師,藉由藝術的介入,治療老人的憂鬱、失智等疾病,但國內仍在起步中,北部像是和平醫院已有「藝術處方箋」,但是目前只能算是一種推廣,尚未配合合格的治療師與健保給付,未來可以逐漸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像他自己的一個病人是80多歲的老奶奶,10多年前開始出現妄想、幻覺等失智症狀,與家人相處磨擦很多,後來在家人協助下,開始學習畫畫,從畫線條開始,不僅失智的症狀大幅改善,並讓老奶奶活得愈來愈快樂,後來還舉辦畫展,讓老人家的晚年變得完全不一樣。而在「平權」的觀念下,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場所,也開始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白明奇表示,像是紐約的MoMA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就利用休館日,專門為盲人、失智症老人等開放,讓這些平日沒有機會接觸博物館的人,也能享受到藝術帶來的心靈雞湯。台史博館長林崇熙也表示,台史博從多年前就開始做這些工作,針對身心不方便方的人,提供他們親近博物館的機會,館方並發展「活動教育箱」,將館內的文物與資源等,做成行動教具,帶著一卡皮箱,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馬上打開,讓群眾接觸文物、吸收知識,而其中也有不少活動箱是為失智老人設計的,例如「唐山過台灣」,是介紹台灣清領初期先民渡海來台的景況,就讓很多老人很有感。他表示,由於失智老人對於自己年輕時曾接觸的事物會有特別的親切感,藉由熟悉的事物可以治療、延緩失智的病情,教育箱之前已多次到社區的長照據點陪伴老人。包括成大老年所、台史博與經營長照據點的新樓醫院,都有共識藉由博物館內文物,為老人設計活動,並由老年所提供專業建議,培訓志工與館員,進一步了解失智症。白明奇表示,印象深刻6年前在台史博內舉辦活動,一名失智症的老人原本不愛說話,但當家人帶他到館內,走到館內的仿舊土角厝前時,讓老人彷彿想起過往時光,竟濤濤不絕的開始說話,讓家人都很驚訝,「文物的治療效果是超乎想像的」館內還有模擬教室,模仿4、50年前,中南部學校規定學生在校內不能說台語、說了就要被罰的情景,也都讓老人玩得很開心。成大老年所並與台南市美術館合作,最近將帶領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進入美術館內,更深度研究藝術治療對失智症的效果;還將引進英國的藝術處方箋的治療方法,期能為失智症治療發展出新的方向。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學員實拍東眼山 抓住林間光線之美!。「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6 科別.精神.身心
健康醫點靈/遇困難別忌諱 去看精神科
「去看精神科」如今已不再是罵人的話,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不少人出現失眠、憂鬱、焦慮緊張、幻覺等症狀。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任曾杏榕表示,許多人生活中遇到困難,在關鍵時刻求助非常重要,有助於掌握病情。一般人聽到精神科可能有點害怕或覺得怪怪的,擔心看診會被當成精神病患。其實醫院精神科候診區病患滿多,且年齡層分布很廣,有老有小,精神科彷彿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曾杏榕表示,精神科門診患者症狀都不同,有人工作壓力大,導致失眠、食欲不振、情緒低落;也有人對著空氣講話,或有脫離現實的想法,甚至覺得有人要害他、監視他。也有人喝酒成癮,造成情緒不穩或暴力行為;學童因注意力難以持續,嚴重時無法控制躁動,影響學習,人際關係出問題;中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生活無法自理;莫名的焦慮與恐慌,連帶身體不適、找不出原因的疼痛等等。他說,精神醫學關心的是人的大腦、心智、情緒與行為,所以舉凡失眠、憂鬱、焦慮緊張、幻覺、妄想、情緒起伏過大、人際關係障礙、老年人記憶力問題、兒童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等等,都是精神科就診常見的問題,不必諱疾忌醫。金門醫院表示,每個人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不見得都需要藥物,藥物也有數十種之多,道聽塗說的副作用都是自己嚇自己,現代藥物副作用少且輕微,不會有長期的後遺症。至於成癮性只有安眠藥類需要謹慎控管,其他藥物幾乎都不會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