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居家隔離
共找到
1530
筆 文章
-
-
2021-03-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帛旅遊泡泡啟動!4月1日首發 周四、日出團
台帛旅遊泡泡4月1日首航,主要以五天四夜及四天三夜的旅程為主。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正式啟動「台灣-帛琉安全旅行圈推動施行計畫」,交通部觀光局配合推動前揭計畫,即日起恢復旅行業組團赴帛琉旅遊及接待帛琉來台觀光團體入境,並請旅行業者確實依該計畫辦理旅遊事宜。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表示,將由過去常規劃帛琉旅遊的旅行社負責,初步規劃一周兩班航班,一班110人為團客,另一部分為帛方和官方駐國大使合和的旅客,每周四、日出團。初期由華航波音738來提供服務,四月一日就要首航,剛好就是周四,未來團客有兩種型態,第一種五天四夜,第二種四天三夜為主。行程應依經核定行程進行安排,旅遊全程日數包含抵達日及離境當日以8日為限,並配合出入境新冠肺炎檢測,自臺灣組團之旅客到達桃園機場出境時,需先於機場進行PCR檢測,檢驗結果為陰性者始得出發;自帛琉入境團,需檢附出發前3日內採檢之PCR檢驗陰性報告。有關台帛旅遊泡泡是否為全球首例,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雖看過各國相互開放邊界,但還沒有看到以泡泡為名相互開放、確保疫情無虞提倡兩國之間旅遊,確實是亞太首次以泡泡為名相互開放邊境旅遊,這是新作法。至於若有團客驗出陽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確診者就會進到醫院診治,並立即進行疫調,親密接觸者則都要回到居家隔離,無法出去。否會整團取消,陳時中則表示,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仍小,因此為讓旅遊順暢,呼籲當天去機場,到機場都要戴好口罩。
-
2021-03-08 名人.精華區
閻雲/疫情後省思 深化醫界、資通訊界合作
以COVID-19疫情為契機,醫界與資通訊界之間的跨域合作,意外踏出令人欣喜的一大步。醫界自2000年基因解密以來,精準醫療得以開啟,藉由基因資訊指導個人化用藥與治療;同時也藉由健康大數據分析,再升級到精準健康。穿戴裝置 無法成為醫材在資通訊領域,電腦裝置日益輕便,雲端運算能力日益強大,足以鉅細靡遺地蒐集數據(data),轉化成資訊(information),再轉化成決策(decision)。業者從電腦(computer)發展出高速運算能力(computing),進一步樹立處理海量資訊的資訊學(informatics)。光纖、WiFi與5G等資訊傳輸技術突飛猛進,使大數據分析更兼具精準與速度。兩領域若能攜手前進,必然相得益彰,但實際上仍有障礙待克服。舉例來說,受到法規限制,測量心跳、睡眠等生理數據的穿戴裝置無法成為醫材,為醫界所用。大部分醫界人士對人工智慧分析仍感疑慮,在臨床上運用躊躇不前。疫情來襲 攜手面對新挑戰正當跨領域合作進展陷入瓶頸之際,適逢COVID-19疫情來襲,各國紛紛採取鎖國封城等隔離措施,迫使雙方不得不重新攜手面對新時局的挑戰。原本不少人認為看診須面對面,加上擔心雲端傳輸可能洩漏個資,對遠距醫療敬而遠之。然而因應疫情實施遠端醫療,居家隔離的民眾獲得寶貴的看病機會,對於面對螢幕看診不再抗拒。線上會診 需配套健保給付過去在醫院要召集醫師會診費時費力,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如今透過線上會診系統,腦神經科醫師可在半小時內與放射科、病理科醫師連線,一同判讀雲端病例影像,直接聽取病人陳述後做出處置結論。如此不僅醫師受惠,病人也省下各科轉診時間,目前需配套的是健保的支持與給付。過去醫學中心不信任社區醫院與醫師,臨床試驗病人皆須親自到醫學中心服藥。如今因應疫情隔離需要,病人可拍攝服用藥物照片上傳雲端,填寫線上問卷,或到醫學中心指定的門診中心在指定醫師指導下服藥,即完成臨床試驗。醫學中心的洗腎病人因應疫情,也可彈性配合到社區洗腎中心,這一切讓醫界往分級醫療的理想更進一步。醫學倫理、法律責任仍待解決當然,醫界與資通訊產業之間仍有醫學倫理與法律上責任歸屬的課題,待疫情過後解決。疫情終將過去,但我們應從疫情中記取教訓,醫界應寬容面對新科技對醫療的幫助,資通訊界應尊重每一條通過臨床試驗的醫學準則,雙方去小異得大同,路才會愈走愈寬,才能為將來未知的新疫情做足準備。
-
2021-02-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公布九張圖 看部桃院內感染教我們的事
部立桃園醫院1月11日爆發群聚染疫,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視為「疫情發生最大危機」,從1月11日發現首位院內感染個案, 2月23日最後 4 位接觸者解除隔離結案,歷時44天,累計21人確診,其中一人死亡,醫院歷經月餘半停擺,2月19日復工。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部桃專案檢討及醫院管理精進作為」,提出五大精進措施,包括精進院內感染管控、強化應變組織、改變疫調匡列範圍,不再侷限「社交距離2公尺以內、持續接觸15分鐘以上」、推廣示範自主管理APP,陪探病者的資訊將列入,還有實施居家隔離一人一戶。「部桃專案檢討及醫院管理精進作為」由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進行報告。部桃群聚事件出現多起家戶傳播情形,甚至一家七口全家都確診。羅一鈞表示,雖無法將21位患者的病毒都進行定序,但盡可能定序14案,從一開始的個案812到838,到後期個案908,全數病毒都有一致突變,都有CAl.20C突變。目前美國加州也發現CAl.20C新冠變種株,CAl.20C傳播力、重症及死亡比率較高,且可能導致抗體保護力也可能會下降,使疫苗打折扣。若與此次部桃事件比較,21人中三人重症,重症率為14%,死亡率為5%,比加州低,家戶侵襲率22%,跟加州數字相當,但略低。部桃群聚個案皆是同新冠變異株,可能是家戶感染率偏高主因。去年台灣前100例,家戶侵襲率約為4.6%,跟這次部桃22%相比,部桃事件家戶侵襲率22%,確實偏高,顯示CAl.20C變種株超乎預期提升院內、家戶感染發病率。羅一鈞說,院內感染是部桃事件主軸,大家都重視分艙分流,目前部桃已經開始實行專責病房,一組人員不會跨艙執行,若有其他門診需用視訊,也會落實入診民眾分流登錄,開始管理公共區域人潮、監控發病發燒、門禁管制、足跡,上述都是部桃事件檢討後的精進作業。另外,在這次事件中,羅一鈞也提到,院內外接觸者採檢策略也需要改進,在兩次專家會議檢討疫調策略,特別提及接觸者定義需修改,過去以前習慣以「社交距離2公尺以內、持續接觸15分鐘以上」,才須採檢,但未來將不再受限此狹義範圍,而是要通盤考量彈性因素。羅一鈞也說,部桃事件也發現,環境汙染可能會引發感染,因此決定延伸擴大接觸者足跡範圍。還是在尊重用戶自主性之下,推廣示範自主管理APP,其他陪探病者的資訊化也將列入。
-
2021-0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公費對象增 國手、空服員、防疫車隊司機受惠
我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接種對象從九大類擴增為十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第一順位是33萬名醫護人員,再者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但第四順位改為專案申請者,入因外交人員、代表國家出國運動員,另外,空服員、防疫計程車司機也名列其中受惠。順序第一者為「維持醫療量能」醫事人員,分別是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非醫事人員);第二順位是「維持防疫量能」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分別為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另外,港埠執行邊境管制海關檢查(Customs)、證照查驗(Immigration)、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Quarantine)、安全檢查及航空保安(Security)等第一線工作人員,實際執行救災、救護人員(指消防隊及民間救護車執行緊急救護技術第一線人員)也是第二順位。其他第二順位對象還包含.實際執行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者關懷服務工作可能接觸前開對象第一線人員(含提送餐等服務之村里長或村里幹事、垃圾清運之環保人員、心理諮商及特殊狀況親訪等人員)、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第三順位是「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其中明列國籍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船員(含國籍船舶船員及權宜國籍船員)、防疫車隊駕駛、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第一線人員,及因應疫情防治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對象。另外港埠CIQS以外的第一線作業人員也在第三順位,含於港埠入境旅客活動區域需接觸旅客第一線工作人員、執行港口各類船舶之碼頭裝卸倉儲、港埠設施及職安、環保管理巡查,引水等各項作業,須與外籍船員接觸等第一線工作人員。第四順位是這次新增的「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莊人祥強調,由各該主管機關提具需求說明、預估接種人數及時程,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案申請。再視疫苗進口期程及供應量整體評估提供。如因外交或公務奉派出國人員、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等。其他順序延後一位,分別為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警察、憲兵)、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人員及其受照顧者(受照顧者、工作人員、居服員、社工人員、矯正機關工作人員)、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必要人員(軍人、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之文職人員)。再者才是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的65歲以上長者、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最後才是50-64歲成人。關於疫苗施打優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去年7月29日接種諮詢小組討論出一版新冠肺炎疫苗九大族群列出順序,經過半年討論有更新,已經於昨天上線,才會從九大類擴增為十大類。
-
2021-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接觸者隔離新制 自3月1日起須採「1人1戶」
部桃群聚事件中,出現多起家戶傳播情形,甚至全家人都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為提升我國社區防疫安全並確保國人健康,自3月1日起,實施確定病例接觸者居家個別隔離措施,須採「1人1戶」。除自從今年元旦起「居家檢疫」需「1人1戶」,3月起居家隔離也比照,陳時中指出,「1人1戶」是指於隔離期間,除經專案核准,同戶內不可有非隔離者;若家戶內有非隔離者,須至防疫旅宿或由地方政府協調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並由地方政府安排前往隔離地點交通方式。家戶中所有同住者若皆為隔離者,且與確定病例最後接觸日皆相同,則可於同一戶家中之獨立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以「1人1室」方式進行隔離。陳時中表示,考量未成年者、65歲以上長者、身心障礙/失能者、重大傷病者等具共同照顧需求,彈性准予非隔離者在隔離地點同住,不受1人1室限制。但陳時中也強調.基於風險管理考量,照顧者以1名為限,並須為固定人員,且應比照隔離者,開立隔離通知書,同時進行隔離、設定電子圍籬系統、期滿自主健康管理及遵守相關規定與注意事項。民眾於隔離期間若有醫療照護需求,應先主動與衛生局聯繫,禁止自行前往就醫,衛生局同意居家隔離者外出就醫後,須先行聯繫醫療院所,醫療院所於接獲衛生局通知時,應事先了解居家隔離者之病況、主訴、TOCC及是否進行SARS-CoV-2採檢等。預先妥為規劃就診動線、分流措施、安排就診時間及相關醫療照護人員等感染管制措施,並請衛生局依約定時間及地點安排或指定病人交通接送,以準時到達醫療院所。
-
2021-0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專案到期3月起外國人重啟入境? 陳時中:討論中
秋冬專案從去年12月1日啟動,將於2月28日到期,3月起的防疫措施究竟是限縮還是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至少有三項防疫限縮政策會延續,包括入境需持有核酸檢測(PCR)陰性報告、一人一戶居家隔離以及強制戴口罩,至於是否重啟外國人入境已在討論中,而高鐵台鐵車上禁止飲食是否開放,也在跟交通部最後確認,下周會對外公布。隨著部桃逐步復原醫療量能,國外疫苗陸續開打後,邊境管制是否開放,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陳時中曾表示,秋冬專案228到期後,緊縮政策還會再延續,但低風險國家和區域專家會再研議,不排除在228後陸續恢復。面對新冠病毒不斷變異,讓目前施打的疫苗效力出現變化,特別是鄰近台灣的日本被發現新型變異病毒,與既存的英國、南非與巴西變異病毒株不同,可能會降低疫苗免疫效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日本發現的變異株跟英國南非巴西的變異株不同,這三個國家發現的變異株N501Y位置變異,日本變異點在E484K,是有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但還只是推論,台灣目前還沒看到日本這株變異株。▌延伸推薦: 整理包/台灣採購到哪些疫苗 到貨時間、防護力、副作用一次看疫苗真能控制新冠疫情?看全球施打率排行榜
-
2021-02-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何不入境採檢?陳時中:接種疫苗後或會考慮
近日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920、925都因需出國洽公,自費採檢確診,外界疑是否需調整採檢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之所以未採取入境採檢,有層層考量,其中,入境採檢應是希望早日不用隔離,然入境採檢陽性會送到醫院,即使採檢陰性,但怕因此放掉很多個案回到社區,所以還是採取居家檢疫14天,無法達到早日解除隔離目的。但因應之後會接種疫苗、居家檢疫天數縮短,或許可考慮入境採檢。針對為何入境不用採檢,陳時中表示,入境採檢應是希望早日不用隔離,然入境採檢陽性會送到醫院,即使採檢陰性,但怕因此放掉很多個案回到社區,所以還是採取居家檢疫14天,那採檢還有什麼意義?討論很久認為不可行。陳時中進一步說明,若入境先找到陽性個案,可減少居家隔離時同住家人的風險,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驗了陰性就放心」,大家、家人都放心下,警覺性可能變低,陳表示,這讓他很不放心,因為也有偽陰性仍在潛伏期內的可能。至於為何要求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陳時中表示,是為了降低航空器內染疫的風險。針對14天期滿要不要採檢,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專家討論很多次,針對期滿14天自費採檢、後來確診者有96人,其中Ct值小於27僅2位,1人培養不出病毒,另1人自費採檢原因是沒有入境3天內陰性報告,所以在機場被採檢,不是因為14天。陳時中說明,14天後採檢確診者,對社會風險相對低,Ct值高、病毒也培養不出來,等同於「驗得到,但是不具傳染力」,如果有進一步證據出來仍有傳染風險,或許會考慮14天期滿採檢,但14天後不具傳染力的證據越來越多。陳時中指出,有機會更動相關規定,看社區打疫苗有一定防護力後,減少居家檢疫的天數,或許可考慮入境時採檢。另變種病毒情況會隨時監測、調整政策。
-
2021-02-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部桃院內關鍵期7天傳3波 陳時中:月底報告精進方向
昨日指揮中心宣布部桃院內感染風險警戒解除,今再公布該院群聚事件結案報告,報告指出,院內傳染關鍵期為1月7日至14日,竟在7天內傳3波,傳播速度快。為預防發生下次院內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預計月底將精進方向訂定成標準作業流程,月底再跟大家報告。另明日社區感染會到一個觀察期,明日會再對外說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初步危機解除,未來會通盤檢討,為預防發生下次院內感染,要加強感控、做好分艙分流、專責集中收治(安排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優先等);另社區有大規模居家隔離,也會精進衛生局執行面的作法。未來針對醫療網社區聯防也會納入檢討方向。他指出,此次事件爆發後,有些非緊急的手術都第一時間降載和減壓,讓醫護人員不用擔心,「及早降載減壓」會再持續。對此,陳時中表示,預計月底將精進方向訂定成標準作業流程,幫助醫院做準則,月底會再跟大家報告。另明天社區感染會到一個觀察期,明天會再對外說明。因應部桃事件,指揮中心祭出多項應變措施,羅一鈞指出,1月12日起,採取院內管制措施包括1人1室、擴大採檢、專家進駐等,並將院內劃分不同等級的紅黃綠風險區、做分艙分流、擴大居家隔離範圍。羅一鈞表示,後來高風險紅區擴大,啟動清空計畫,進一步減壓降載,隔離更多員工,成立指揮所,開始回溯專案。1月30日前進指揮所開始進駐,和指揮中心規劃執行清零計畫,一二階段都完成或陸續進行中。針對部桃醫療應變措施,羅一鈞表示,針對門診和住院降載清空,為了提醒其他醫療院所風險,針對部桃人員有健保卡註記,還有自主健康管理者的註記;為了幫助收治的醫師人員安心,也有特別預算給津貼,啟動清空管制,部桃也可以申請補償。這次比較特別的醫療應變方案是「啟動遠距醫療平台」,減少民眾外出就醫的需求。針對部桃社區應變措施,羅一鈞表示,指揮中心實施大規模回溯專案,回溯居家隔離有4000多位民眾,包括住院者陪病者;為了因應大規模隔離和期滿採檢,首度啟動部立彰化醫院的貨櫃採檢屋,分南站、北站,於北桃園及南桃園各啟動1站,由衛生局調度醫院支援採檢人力及實驗室檢驗,截至2月7日止,已採檢2418人。
-
2021-02-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陪病者迄今未收隔離通知? 衛生局籲可撥專線詢問
部桃爆出院內群聚,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啟動健康關懷回溯機制,有民眾指出,自己是陪病者、屬於被居家隔離的對象,卻至今未接獲衛生單位聯繫;對此桃園衛生局回應,基本上不可能,目前部桃專案擴大採檢,居隔期都已滿,只剩下其中150人尚未完成採檢。指揮中心將1月6日起至1月19日曾在部桃住院、轉院的患者與其陪病家屬,皆要進行居家隔離。一名民眾反應,他曾陪病,照理來說應該要居家隔離,不過卻沒收到衛生單位相關電話,有打過1922詢問,1922則表示已受理會請衛生局聯繫,卻遲遲沒下文,由於擔心成為防疫破口,自己待在家裡居隔現已期滿,卻沒有居隔單也無法進行採檢。衛生局表示,部桃專案擴大採檢,當初是由1922先聯絡部桃的住院、轉院患者,詢問有無陪病家屬、有幾名陪病家屬等問題,並將其造冊做成名單,再將名單轉交給衛生局通知進行居隔。「基本上不會有這種狀況!」,衛生局說,部桃專案擴大採檢,桃園預計採檢3213人,居隔至2月6日都已期滿,其中150人尚未完成採檢,這2天會陸續安排採檢。衛生局推測,若有可能是自主健康管理者誤以為自己是居家隔離者,很多門診的陪病家屬都誤認要居隔,衛生局呼籲,如民眾有任何問題,可以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800-033355、336-3270或1999市民諮詢服務熱線洽詢。
-
2021-02-07 新聞.長期照護
走出診間 看見需要 社區醫療打造台灣的溫柔堡壘
落實分級醫療,「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邁入第18年,已有900多個社區醫療群深入全台各區,參與診所數與醫師數占比超過30%,收案人數預估今年可破600萬人次,這些基礎不但是這一波新冠肺炎守住社區的關鍵,走出診所的醫師們把專業關懷送到病人家裡,替台灣醫療打造出溫柔堡壘。社區醫療群三階段,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早期,大部分醫師都沒辦法了解,為甚麼要離開診所去社區關心這麼多事情?」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表示,台灣醫師長期訓練重視專科醫療,鮮少理解,器官其實是長在「人」身上、人是長在家庭、家庭依附社區。自從健保開始推動分級醫療,基層診所動起來,才開始有家庭醫學、社區醫學領域,也才讓醫學院訓練思維、生態慢慢轉變。所謂「社區醫療群」,是指民國92年健保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簡稱家醫計畫),由同一地區五家以上基層診所與合作醫院共同組成「社區醫療群」,希望透過在地群體力量提供民眾全人整合照護。第一階段:解決偏鄉無醫狀態邱泰源表示,先進國家發展社區醫療過程,大多是因為擔心醫療走到專科時,沒辦法以人為本來進行整體照顧,而台灣第一波社區醫療革命在民國72年。當時,衛生署試辦「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希望解決偏鄉地區無醫狀態提高醫療可近性,邱泰源就是在民國77年被台大派去金山,擔任群醫中心主任。第二階段:921地震深入鹿谷救災第二階段是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邱泰源回憶,當時「路都斷了」,台大醫學院教授謝博生早有推動社區醫療念頭,投入家醫科的邱泰源就帶著台大團隊進入南投竹山鹿谷協助救災。後來又透過教學幫助當地建立社區醫療,持續三年共去了近兩百次,沒想到這樣的經驗累積,成了日後推動社區醫療群的重要歷練,竹山鹿谷也成為健保署推動社區醫療群制度的原型濫觴。第三階段:SARS防疫工作帶進社區民國92年爆發SARS,可說是社區醫療群在台灣第三階段的功能擴大。邱泰源說,這些深入基層的醫師與當地民眾連結深,把防疫帶到社區落實起來更快,藉著分級分工,診所可以先擋住第一線病患,又有後送醫學中心做後盾,大大打破醫學中心與診所之間的競合藩籬。而散布在各地的社區醫療群也依據當地生活型態各有特色,「北有北投、南有岡山」,有些還加強自殺防治、家暴防治與當地衛生局共建社區安全網。走出診間30年,至今仍為防疫第一線把關。邱泰源口中的「北有北投」,指的是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洪德仁,30多年前他就走出診間,並在2004年透過「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替北投社區醫療群奠定基礎,先後與振興醫院、北榮合作,至今已有61位社區醫師加入,共照顧4萬8731位在地民眾健康。洪德仁分享,2020年農曆年後,正值國內新冠疫情開始緊張,一位20多歲年輕人不舒服發燒來到診所就醫,他一看有山東旅遊史,馬上向1922通報,立刻後送合作醫院讓疫調、轉診同時並行,為台灣防疫做好第一線把關。後來也有一位居家隔離的天母民眾,因眩暈先通報衛生局,經評估後聯繫洪德仁以「通信醫療」問診判定為梅尼爾氏症,再請對方的家人拿健保卡到診所領藥,讓居隔者也能獲得醫療服務,減輕現場就醫負擔。社區醫療應擴大到健康促進,提升生活品質。然而,洪德仁認為,台灣社區醫療不該只是醫療這麼單純的層次,若要走長走遠,應把健康照護擴大到健康促進,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目標。自己也是北投人的洪德仁,對這片生長地的古蹟、文化保存相當關心。至今,他帶領團隊陸續參與過北投藝術節、推廣社區大學、農民市集、發起公共論壇、推動樂齡學堂,透過行動與當地居民產生健康生活的各種連結,賦予社區醫療全新更廣大的定義。
-
2021-02-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胰臟炎孕婦遇群聚隔離近月 感謝部桃無名英雄
部桃院內群聚匡列史上最多隔離人數,昨已達四三五○人。一位原訂在上月十二日自部桃出院的孕婦,隨部桃染疫事件升級,隔離天數不斷增加,懷孕四個月的她住院八天加上隔離廿二天,從一開始恐慌到看到第一線努力而安心。「我是一支軒妹」(化名)廿多歲,上月六日吃完晚餐後,返家不斷作惡,以為是孕吐,但吐到只剩膽汁,緊急到部桃急診,被診斷為胰臟炎,收治住院。主治醫師告知,胰臟炎很麻煩,加上她懷孕,至少得治療觀察五到六天。上月十一日,護理師告知治療狀況不錯,抽完血隔天沒問題即可出院。但當晚院內氣氛開始不對勁,晚間護理人員突然全副武裝,說要替她採檢,她問「是不是出事了」,護理人員點點頭就離開;她原本要到樓下買東西,竟發現所有出入口都拉上封條。第二天,軒妹從新聞得知是院內感染,被安排到十三樓單人病房,住院天數硬生生再被拉長。發現新冠病毒距離自己這麼近,她摸著自己的肚子,內心充滿著恐懼。後來因院內清空計畫,經過五採陰性後,廿日離開醫院,軒妹想著終於脫離病毒,再撐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即可正常生活。不料,上月廿三日部桃全院「升等」為紅區,已出院兩天的她又被通知必須居家隔離十四天,感覺快要窒息,除了擔心自己染疫以外,也擔心影響寶寶。軒妹等待最後採檢,期盼陰性,隔離噩夢可告一段落。她說,住院時,真的看見很多醫院內的無名英雄,像清潔人員,每天都會穿著「兔寶寶裝」進來倒垃圾,擦拭病床各角落,她呼籲,國人不能只看見醫護的努力,這些無名英雄更應該給予掌聲。
-
2021-02-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群聚關鍵日「零確診」守住了! 陳時中:在掌控中但還沒結束
部桃新冠群聚備受關注,今天是2月4日,也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口中觀察關鍵日,陳時中今公布,國內再傳好消息,無新增與部桃有關病例,部桃目前還沒完全結束,「但應可說在我們掌控之中」,現在已經在光明面了,清零計畫採檢也非常順利,沒有新增個案。有不少專家認為,部桃危機需在2月14日以後解除,且擔心社區有潛在個案,對此,陳時中說,永遠都會害怕有社區隱藏者,只能提高警覺,緊張也沒用。陳時中說,日前只是設定2月4日是一個觀察點,目前一切都算順利,大家都是會想盡辦法讓可能風險盡力降低,所以才會提及,部桃正常運作需要等到過年,「年後再啟動就是這個道理。」陳時中表示,本案隔離14天總計4283人,其中醫院接觸者21人、社區接觸者為845人、回溯追蹤1月6日至19日自部桃出院患者及陪病者3417人。部立桃園醫院昨上午啟動清零計畫,對全院工作人員,含外包人員共2136人驗PCR、706人加驗抗體並採檢環境,預計3天內分為五個梯次可完成採檢,今天邁入該計畫第二天,已有919人部桃員工檢驗陰性。陳時中表示,「清零計畫」中部桃員工應採2136人,昨日已採檢1186人,其中919人檢驗陰性,267人檢驗中。另外,回溯專案居家隔離3,417人,目前2593人已檢驗陰性。
-
2021-02-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避免跨家戶感染 照護隔離者應穿拋棄式防護衣
案八六三護理師一家七口六人確診,護理師婆婆(案九○七)和公公(案九一○)為年長者,需旁人照顧,原先居家檢疫時,未採一人一室隔離,外界認為,這可能是感染原因之一。新光醫院內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張藏能建議,若有無法自理者需居家隔離,以自家住宅為宜,最好採一人一室隔離,並由政府編列預算,聘用訓練合格的照護人員,避免家戶感染。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中區副秘書長王瑞興表示,現實技術面來說,不論長期照護機構或是居家照服員均人力不足,無法因應突然出現的隔離人數。使用長照二.○的長者若被匡列隔離,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建議,雇主者應主動告知被照護者正處在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讓照護員有所準備,了解照護時可能產生風險,一般建議,暫停提供服務。如果必須照護,且直接接觸,李聰明提醒,照護員應穿著「拋棄式隔離衣、手套」等,用完即丟,避免跨家戶感染。若服務長者「咳痰」,除需身穿防護衣外,還需配戴護目鏡防範;若需要協助淋浴,則應穿「防水防護衣」較為保險。
-
2021-02-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0多萬劑輝瑞疫苗4日將抵台 桃園醫護優先施打
歐盟日前發布出口禁令,新冠疫苗何時來台引發關注。本報獲得獨家消息,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十多萬劑輝瑞疫苗,預計二月四日由阿聯酋航空運送來台,民航局將於今天下午召開內部會議,討論冷鏈倉儲以及配送等技術問題。民航局今針對冷鏈設備開會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如果有就來」、「真的有的話,會盡快對外公布。」莊人祥指出,今天下午民航局確實針對冷鏈設備等議題,邀請專家舉辦內部會議,但這是早就排定好的議程。全台醫護人員共六十五萬人據了解,台灣首批新冠疫苗,數量不多,僅有十幾萬劑,為輝瑞疫苗。為了運送疫苗,機艙已設置特殊冷鏈設備。至於十幾萬劑疫苗,醫護人員將為優先施打對象,重點為桃園地區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共有六十五萬餘人,目前取得疫苗數無法全面施打。陳時中:疫苗交貨不如預期歐盟針對英藥廠與牛津大學所合作之疫苗發布出口管制,恐將衝擊指揮中心原訂今年三月取得疫苗計畫,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尚未接獲歐盟限制疫苗出口的消息,但確實部分藥廠交貨情況不如預期,按照契約若未能履約,則不得出貨給其他國家,因此確實可能延遲出貨。他說,國外爭搶疫苗的情況嚴重,「不是大家在爭,我們就放棄」,將透過所有可能管道持續努力。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說,已知幾個廠商交貨數量不如預期,後續影響還需要觀察,但這對於台灣目前疫苗採購談判,應不致有太大影響。希望國人不要太過悲觀,畢竟悲觀無法解決問題。群聚足跡都在可傳染期之前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十九人確診,其中案九○八(五十多歲男性)在桃園另一家醫院感染病毒,陳時中指出,案九○八於一月二十三日陪同母親就醫,案九○八母親檢驗結果為陰性,但屬個案密切接觸者,必須採檢,同住家人均須居家隔離,相關疫調持續進行中。案九○八主要匡列三名家人、一名朋友,均為陰性,「對社區影響可能性愈來愈低。」案八八九於一月十八日、一月二十三日至醫院就醫,指揮中心已擴大匡列,這兩天門診病患與陪病患者都將列入匡列。指揮中心昨也公布案九○八足跡,足跡時間從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遍布九份老街、阿妹茶樓、餃子樓中樓、佛光山寶塔寺、永福金寶塔、大溪老街、游記百年油飯。陳時中強調,這些足跡都是在可傳染期之前,公布足跡,只是讓大家注意。
-
2021-01-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照2.0能照顧居家隔離者? 專家:建議14+7暫停服務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已19人染疫,昨日新增的4例中,有3位是案863護理師的家人,該名護理師的婆婆案907於1月29日深夜時過世。該家庭一家7口已有6人確診、1人已在隔離中,若家中有長者居家隔離或是自主健康管理,家人在照顧時應如何避免染疫風險?獨居者使用長照2.0服務,照護員能如何防範?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表示,照護員都會有基礎防疫認知,應先用電話事先詢問被照護者是否處在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若是,應盡量延期照護服務,「最好是延到14+7」,被照護者居家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時應暫停服務。針對實在需要「直接接觸」以進行照護服務者,李聰明提醒,應穿「拋棄式隔離衣、手套」等,使用完即丟,避免跨家戶服務時,恐造成他人染疫。李聰明補充,在上述有風險時期進行照護時,照護員應先「了解服務對象可能產生的風險」,他表示,可能會有兩種情形,一是與被照護護對象直接接觸,二是不會直接接觸。李聰明舉例,若服務對象可能會有「咳痰」狀況,照護員除需身穿防護衣外,可能還需配戴護目鏡防範;若是需要協助淋浴,防護衣有分防水及沒防水,「應穿防水防護衣」較保險。另還有一些可能不一定需要接觸照護者的情形,李聰明指出,像是送餐服務等,仍可以請照護員將餐點送到門口,再以簡訊通知服務對象領餐,避免直接接觸。
-
2021-01-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者出院外界仍會指指點點 衛生局曝:承受巨大壓力
部桃染疫護理師案863,其同住家人、高齡80多歲的婆婆,前天確診後隨即病逝,成為這次部桃群聚感染首例死亡個案,群聚感染也累計19人確診。桃園市衛生局負責出院後的心理輔導,坦言確診者就算已出院,要承受的心理壓力還是很大。「新聞每天都在報,身邊的人都知道他是誰!」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長洪健翔指出,即便中央和媒體都用「案XX」代稱個案,但身旁的醫護人員、家人朋友,甚至是生活圈周遭的人都會知道個案是誰,這對個案來說會成為拋不開的心理壓力。洪健翔透露,先前新聞矚目的那些確診者,即便經治療後出院,有時還是會被指指點點、貼標籤,心理壓力都很大,多數人都有尋求衛生局的心理輔導,社工、心理師介入輔導一段時間後,生活才逐漸回到正常軌道。洪健翔表示,若確診者設籍在桃園市,會請社工師用電話聊天做評估,目前和臨床心理師公會及桃園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有合作,如有需要公會會派出心理師對個案進行輔導。除針對出院的確診者進行輔導外,去年疫情爆發後也建置一隻安心減壓專線(03)3340935分機3069,提供給對疫情有恐慌、認為受到歧視的民眾使用,洪健翔笑說,多數民眾還是都直撥1922或衛生局防疫專線0800-033-355。防疫專線每天要接300多通,但安心減壓專線每天卻僅有6至10通,數量懸殊大,洪健翔解釋,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沒心理壓力,但常在問問題時,情緒一上來就變得激動,電話就會趕緊轉到心理健康科。洪健翔坦言,自部桃疫情爆發後,近期防疫專線轉到安心減壓專線的數量明顯增加,不少民眾情緒激動,不解為什麼他需要隔離,也有人崩潰的說,「被居家隔離,以後要怎麼見人,大家都躲我」,呼籲民眾如有需求可撥打安心減壓專線。
-
2021-0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群聚擴散桃園另家醫院 指揮中心:非新起醫院群聚
部桃群聚事件今天一口氣新增四人確診,其中一人是染感源不明部桃12樓住院患者案889院內接觸者(案908)確診,案889出院後不適到「桃園另一家醫院」就診,案908為同診間病患的陪病者,部桃群聚擴散「桃園另一家醫院」,但指揮中心並無將此定調為新一起醫院群聚。案889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今(2021)年1月8日至11日期間因其他疾病住院, 住院期間由案890陪病,1月11日出院;案889於1月16日至18日期間有出疹,就醫後症狀改善,20日起出現發冷、疲倦等症狀,23日因其他疾病到「桃園另一家醫院」就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908於1月23日陪伴其母親看病,案889約上午九時四十五分抵達醫院,其曾與案889待在同一診間接觸時間約20分鐘,案908在幫母親領藥時期,案908母親與案889待一起更久、更接近,但其母檢驗為陰性,會持續關注其健康狀況。醫院環境採檢後,將進行消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案889與案908在「桃園另一家醫院」的染疫事件,並非為新一起醫院群聚,屬於候診接觸感染,「桃園另一家醫院」已在防火牆內,匡列該院需居家隔離者及相關感染管控,「桃園另一家醫院」疫情定位將再釐清。
-
2021-01-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部桃6零破功 陳時中籲自主健康管理者春節要這樣做
部桃六零破功,今天更是一口氣增加四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說,過年返國者,若春節期間仍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在春節專案中,不要參加大型聚餐、聚會,應以外帶食物,儘速回家食用,提醒外出記得做紀錄。陳時中提醒,自主健康管理者在家庭聚會中,最好自己另備一餐,使用公筷母匙,自己一個餐與大家隔離。他重申,沒禁止出門,但是要做自己行程記錄,不希望染疫情況發生,但萬一發生問題,可幫助疫調速度快,社區風險愈小。陳時中說,部桃事件目前隔離14天者總共4093人,醫院接觸者223人,其中124人集中檢疫、99居家隔離,社區接觸者657人,回溯管理3213人,這兩天貨櫃屋總計採檢837人。
-
2021-0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專案已通知1600人採檢 鄭文燦重申防疫沒有假期
部桃群聚至昨日連5天本土0確診,而部桃專案回溯解離對象,目前已通知篩檢1600人,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在防疫會議重申,疫情還沒結束,仍要維持戒慎恐懼態度,部桃專案匡列近4000人、居家檢疫達5000人,每個環節都不能馬乎,因此周六、周日假期仍要開防疫會議,因為疫情沒有假期。鄭文燦表示,雖然連續幾天都沒有本土確診案例,但疫情還沒結束,希望整個防疫團隊都要站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把每個環節都防堵好,防疫不能有破口,所以這次部桃專案匡列近4000人,要把追蹤、隔離做好,居家檢疫達5000人,大家都很辛苦,防疫仍要高標準。鄭也說,今天雖然是星期六、明天星期天,但一樣要開防疫會議,把每一項工作檢查、追蹤好,該做的工作不能馬乎。桃園市衛生局統計,截至昨天為止,全本共通報2764例,包括121例確診、2604例排除、39例尚待研判結果,疑似新冠病毒感染送驗有1萬8146例,居家隔離列管4698人,累計解除3451人,目前列管中1247人。另外,本土確診案接觸者有183名在集中檢疫場所、208名在外縣市,合計列管1637人,居家隔離者有症狀轉通報個案共2363例,其中13例確診。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說,部桃專案已通知居家隔離結束個案已經採檢1600人,另陽性個案出院後關懷情形有44案例,其中38人自述和生病前沒明顯差異,其餘人有經濟、情緒及適應障礙,目前有社工輔導中。王文彥說,目前已經進入流感期,1月30日起公費流感疫苗提供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民眾接種至疫苗用完止,民眾可攜帶身份證及健保卡,就近前往本市13區衛生所或276家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王指出,流感與新冠肺炎症狀相似,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就醫風險、幫助臨床鑑別診斷,因流感與新冠肺炎均可能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接種流感疫苗除了可減少罹患流感、降低住院機率,也幫助醫師臨床評估時可更快做鑑別診斷。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發醫護防疫補償金 醫師公會全聯會感謝鄭文燦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武漢肺炎,桃園市長鄭文燦親自出席桃園市醫師公會召開的應變會議,並提供醫護確診與隔離補償慰問金。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發表聲明,肯定與感謝鄭文燦照顧醫護,並給予防疫決策的支援。桃園醫院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累計15人確診。桃園市醫師公會26日召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應變會議」,鄭文燦親自出席,感謝各醫師公會同心協助防疫,針對醫事人員執行醫療任務確診者將發給新台幣10萬元補償慰問金,若是因而居家隔離,則發給3萬元的補償慰問金。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羅浚晅說,醫師公會與全聯會針對武漢肺炎,一年來由身兼民進黨立委的理事長邱泰源召開過多次全國性應變會議,而各縣市醫師公會開會時,縣市長親自出席並給予實質鼓勵則非常罕見,全聯會給予鄭文燦市長高度肯定。他說,也由於鄭文燦親自出席,桃園市政府在行政上的決策,與跨單位協調的效率大幅提升,對於市府與醫師公會、各醫療院所的資源整合,也大有幫助,為其他縣市處理疫情時,樹立了良好的示範。針對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羅浚晅說,除了桃園市醫師公會外,因為北北桃是共同生活圈,台北市及新北市等醫師公會都已召開緊急應變會議,這次桃園醫師公會應變會議也針對跨縣市的就醫,以及各醫院落實分流分艙,相關的健保卡註記等進行討論,希望讓細節更完備。他說,尤其社區診所是醫療的最前線,每天都有大量的發燒病人,需要第一線的社區診所篩選、診療與通報處理,目前在醫師公會全聯會與全國各縣市醫師公會都已超前部署。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解除隔離癡等3天未接到二採通知 他訴苦:資訊霧煞煞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累計15人確診,已經連續4天沒有再爆發本土確診個案。有民眾居家隔離其滿,卻癡癡等不到採檢通知,不曉得還要不要到醫院二採,直呼「資訊霧煞煞」,讓人傷透腦筋。從事教職工作的呂先生表示,家中90多歲的老母親日前跌倒到部桃住院,12日出院後接獲衛生局電話通知,要求在家居家隔離,跟母親同住的哥哥也需要隔離,2人在26日解隔離後已完成一採陰性,但癡等3天一直沒接到二採的通知,資訊複雜不知道該怎麼辦,醫院則跟他說可以洽詢1922,直呼資訊霧煞煞看不懂。「這次疫情爆發,政府沒有確切告知民眾是什麼醫院出問題,讓人不斷臆測」,呂先生指出,有人猜其他行政區的醫院,搞得大家都不清楚,資訊很不透明,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自主隔離,尤其自己又是教職人員,一旦有問題等同於整個學校都被匡列。呂先生無奈透露,母親在解隔離的當天,哥哥有帶她到其他醫院就診,雖然不清楚是哪家醫院,但也的確有碰到被拒收的情形,畢竟大家聽到是部桃的患者都很害怕。衛生局回應,若為部桃紅區患者,在居家隔離前就會安排一採,解隔離後再進行二採才算正式解隔離;如果是擴大回溯5000人的那批,則在解隔離且一採陰性後,再進行自主管理7天就可以。衛生局表示,以上2種居家隔離者都會由衛生局主動聯繫、告知採檢地點,現在都有持續在進行電話通知,如果有遲遲未接收到電話者,可能是誤以為自己是居家隔離者,或是漏接電話,都可來電洽詢當地衛生局或1922。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隔離者託友人還書 圖書館員驚立刻噴酒精封存
部桃群聚影響桃園市居家隔離、檢疫人數暴增,桃園市圖書館近日收到1件換書附上紙條寫「居家隔離者還書,朋友代還」,館方人員緊急噴酒精、戴手套並將書籍封存30日,桃園市文化局說,民眾若因檢疫因素無法還書、取書,只要E-MAIL檢疫通知書將予以延期,切勿由他人代還。桃園市文化局長莊秀美今早上在防疫會議報告指出,昨天在桃園市圖書館服務台後方,收到1本還書,上面還附有1張紙條,寫著「居家隔離者還書,朋友代還」,同仁緊急戴口罩、手套並噴酒精,用紙袋將書籍封存30天才會再上架。莊秀美說,檢疫者還書不用有壓力,只要把檢疫通知書E-MAIL到圖書館信箱,就可以延緩還書時間,切勿交由他人代還,以免造成防疫破口。文化局說,針對居家隔離者檢疫者還圖書,要求館員要戴口罩、手套處理歸還作業,並將圖書移到通風處,噴酒精消毒,再套上2層塑膠袋隔離30天後,才會再行上架流通,並聯絡後續預約讀者,重新協助其預約其他圖書。文化局表示,圖書館為配合防疫需求,要求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者,暫時不要入館,以維護大眾健康,也可以多利用圖書館的「非常時期雲端罩你」電子資源服務。文化局指出,若因居家檢疫等因素無法在期限內還書或取預約書,可以將「檢疫通知書」等證明文件,用E-MAIL寄到圖書家信箱libhyint@typl.gov.tw,標題註明「防疫需求申請延後取書及還書時間」,經審核後將依據該文件上日期,設定延後取書還書時間,也請勿託人代還書。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防疫旅館9成已滿 鄭文燦:高峰期已過 應夠支應過年返鄉潮
部桃群聚至昨日連4天本土0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今主持防疫會議表示,桃園防疫旅館使用率已達90%,剩下95個房間,經評估應仍可支應過年前返鄉潮,他也提到,有關外縣市拒診曾到部桃就醫民眾,桃園市的醫院、診所並無拒診狀況,呼籲不該予以歧視或標籤化。桃園市有26間防疫旅館,總房間數超過2600間,目前已使用90%,仍勝下95間,應可支應過年前的返鄉高峰期,因為經過試算返鄉高峰期已經過了,昨天、今天回國大約都700多人,屬於桃園居民僅佔部分,所以防疫旅館目前是充足的,若不夠還有100間的備用房間會派上用場。這段時間居家檢疫人數到達5000人,起初評判最高點可能來到7000多人,但目前仍維持在5000人左右,會保持居家檢疫與防疫旅館能量,因應回國的高峰期。部桃專案回溯部分,正在做居家隔離滿14採檢工作,昨天桃園南、北各設置1處機動篩檢站,單日各300人,共600人,昨天視察採檢動線,基本上都可以不塞車、不用等待程度,另有5家較大責任醫院也設有篩檢站, 民眾可自費篩檢,前幾天有排隊,民眾不必過分擔心。鄭文燦說,部桃就診過病人,衛福部會在健保卡雲端註記21天,桃園的醫院、基層診所都沒有拒診情況,醫生守則就是把病人權利放在心中,桃園醫療院所非常認真、貼心,服務所有病患,桃園並無發生拒診情況。另有媒體問到,本土至昨日連4天0確診,加上海外返鄉潮高峰已過,是否會比較安心?鄭文燦說, 關鍵期、風險期還沒度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有說,2月4日是觀察點,是第一輪的14天,現在還不到7天,防疫工作不能有任何鬆懈。
-
2021-01-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協助桃園醫院專案採檢 林口長庚:辛苦但全力以赴
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群聚案,解除隔離者昨天開始採檢。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驗室兩天已收超過500件檢驗,都得當天驗出結果,「很辛苦但全力以赴,盼大家一起支持桃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生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群聚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匡列居家隔離者近5000人,隔離期滿後得進行採檢;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今天表示,桃園醫院專案昨天開始採檢,採檢點在北區某檢疫所、南區某醫院,預計今天開始一週一天約採檢600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教授邱政洵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日前已接獲指揮中心指示協助桃醫專案的採檢作業,昨天開始派出急診室醫師、護理師至北區某檢疫所協助採檢,院內病毒檢驗室這兩天檢驗量也暴增,兩天來已收了超過500件檢驗。邱政洵表示,桃園醫院群聚案中,林口長庚承擔了很大的責任,門、急診量也增加,急診室醫師、護理人員連續兩天支援採檢,「很辛苦,但仍一心希望能協助桃園守住疫情,將工作盡快完成」。邱政洵說,由於解除隔離者會增加,每天預估都會有300件採檢要做,檢驗結果要能一天內就出來,因此除了要派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去進行採檢,病毒檢驗室的工作人員也是快馬加鞭,24小時排班運作。邱政洵也說,除了桃園醫院專案的篩檢之外,其餘民眾自費篩檢、疑似個案的篩檢,每天也有60至上百件,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桃園和政府的計畫,同心協力完成防疫任務。
-
2021-01-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部桃綜合大樓納入環境採檢範圍 指揮中心:明天完成
為主動找出可能潛在的風險,指揮中心決定將部桃綜合大樓納入採檢範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明兩天將採檢將採檢369人,含361名醫院員工及8名患者,環境採檢將於明天完成,希望釐清疫情全貌。雖住在12樓案889,但目前指揮中心研判,因為病度序列一致,應與感染源案812為同一起群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釐清追蹤到都不容易,但現在確認來源都相同,是在這機構發生的狀況可能性最高,血清完成後再請專家判讀,來源有可能是直接接觸和環境接觸。目前醫護人員解隔離為229人,都先不上班,由副院長帶領成預備隊,之後再和醫院裡的人做適度的交換。羅一鈞表示,昨日下午中央支援之採檢貨櫃屋共採檢174人,為居家隔離期滿民眾採檢,避免人潮太多擁擠。
-
2021-01-28 名人.黃軒
匡列居家隔離人多 哪些是家庭傳播高危險群?
愈來愈愈多人,被匡列居家隔離了,但是你們可知道,哪些族群是在家裡面,是高危險的傳播者呢?先説說,三大冠狀病毒,引起的家庭傳播我們人類近年,被三大冠狀病毒攻擊,SARS病毒、MERS病毒、和 COVID19 病毒三者之間,在家庭的傳播率不同SARS病毒:傳播率 7.5% (風險範圍:4.8%-10.6%)MERS 病毒:傳播率4.7 % (風險範圍:0.9%-10.7%)COVID19 病毒:傳播率 16.6% (風險範圍:14%-19.3%)這樣大家看出來了,COVID19 病毒(16.6%),是三大冠狀病毒中最容易造成家庭傳播的。我們匡列的居民愈來愈多,但誰才是家庭內高危險傳播族群呢?當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未確診病例,在他二天未發病之前,他在家中,至少有5次的接觸史了。2020年11月,JAMA國際期刊,曾經對77758位病患,整理54篇國際期刊研究,想找出,誰會是家庭傳播者的高危險族群:誰是家庭傳播的高危險族群?1.有症狀者如果病例在家有症狀(18%),其引起家庭傳播,比那些無症狀感染者(0.7%)更高的。2.成年者 vs 未成年成年者(>18歲),其(28.3%)引起家庭傳播,比那些未成年(16.8%)更高。但南韓🇰🇷研究了10592病例,發現10-19歳的病人,會是家庭傳播主要高危險者,可能是他們大部分都是無症狀感染者為主,大家都不會提防這些年級的家庭成員吧!3.伴侶男女之間/夫妻之間(37.8%),如果和其他家庭成員(17.8%)比較,肯定是家庭中,容易互相傳播的主要對象。4.一個家庭成員 vs 家庭多成員家庭如果只有一個家庭成員(41.5%),比有三個家庭成員(22.8%)會更高。作者解釋,這就是為何伴侶之間的家庭傳播最高,因為睡在一起,親密接觸,同一個房間,長時間接觸...但是美國🇺🇸自己的另一個研究,郤指出,家庭內的成員愈多,家庭傳播愈高。只要 >3個家庭成員以上,其家庭傳播馬上會超過50% : 2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20%3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47%4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53%5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70%6個家庭成員,造成家庭傳播機會是 67%5.慢性疾病患者家庭成員如果有免疫功能低下(15.9倍風險)的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7.1倍風險)患者,他們都是容易受到家庭傳播的對象。家庭傳播和社區傳播關係專家認為:即使在社區傳播很低,家庭傳播,仍然是會非常流行的,而且也會進一步發展更大的社區傳播。在模擬的研究中發現,家庭傳播其實是,影響R0值的主要原因:只要在家庭中,保持安全距離,R0值可影響30%-55% 、如果沒有保持安全距離,R0值只被影響5%-35%而已。如何避免家庭傳播?避免家庭傳播,不外乎也是,除了剛說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可降低R0值,還有囗罩,勤洗手。1.戴口罩,勤洗手在家庭中疑有高傳播者,可以戴上口罩,因為有79%效果,可以降低家庭傳播風險。但病例如果發病後,才來戴口罩,是沒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衛生人員介入,可以使戴口罩增加 57 % 、勤洗手26 %。 2.家庭的消毒在家使用消毒水,消毒家中環境,有77%效果,可以降低家庭傳播風險。3.空氣流通● 打開窗戶最簡單的,最大的效益,就是打開你家的窗戶,使家庭空氣流通。美國🇺🇸CDC也建議如此,可以降低病毒飛沫濃縮聚集在房間內。● 空調設定禁用內循環的設定,這樣,你只有一直吸入房間內的病毒而已,請設定,外循環,就是讓外面空氣,入你的房間,你房間內髒空氣排出。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建議,每60分鐘要完全更換12次空氣。● 使用風扇風扇,幾乎人人家裡都有。但禁止使用風扇,對著你直接吹(只有增加風險)。在你打開的大門或窗戶邊,打開風扇,促進氣流往外抽送,才是正確使用方法。可見得家庭傳播,是要非常認真要去介入,才能有辦法減少社區傳播的爆發。來源:https://gh.bmj.com/content/5/5/e002794.long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283139/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1511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185244/※本文摘自黃軒部落格,原文請點此
-
2021-01-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1月死亡創新高 世衛斥富國搶光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廿五日在記者會上說:「一年前的今天,全球向世衛組織通報的新冠病例不到一千五百個,其中,中國以外的病例只有廿三個,但這一周,全球病例預計達到一億個。」譚德塞呼籲全球各國迅速為醫護人員和年長者注射疫苗。雖然英國、美國、歐盟和中東地區陸續開始為民眾接種疫苗,但因接種比率仍偏低,遏制疫情效果還不明顯。另外,疫苗被富裕國家搶購一空,其他國家分配到的數量很少。譚德塞指出,如果疫苗分配不公平,全球不只將處於災難性道德淪喪,還會經濟衰退。CNN報導,美國光一月至今有七點三萬人因新冠肺炎死亡,可能是新冠死亡人數最高的月分,等於不到卅秒就有一人死亡,每秒有超過兩人確診。美聯社報導,美國疫情略緩,過去兩周,平均每天新增確診和病故人數下降,但仍處在高檔。日本疫情持續嚴峻,且因醫療資源不堪負荷,許多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被要求居家隔離,自去年三月至今累計近兩百名病患在家隔離時因病情惡化死亡。日本首相菅義偉昨天在國會接受質詢時,為此公開道歉,坦承醫療資源、體系存在缺失與不足,導致國民不安。美國政府頂尖傳染病專家佛奇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秀」節目訪問時說:「疫情處在高原期,不是因為疫苗的關係,而是因為疫情自然走到這一階段。」印尼昨天通報累計超過一百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公共衛生專家警告,印尼是亞洲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醫院因病患過多而瀕臨崩潰邊緣,印尼已啟動全球規模最大的其中一場疫苗接種行動,遏制不斷上升的感染率。大陸國家衛健委昨通報廿五日新增本土病例六十九例,以黑龍江五十三例最多,昨天增加一名八十七歲確診者死亡。為防控即將到來春運大量人員流動可能增加的風險,大陸各省市已提出「就地過年」的獎勵措施。
-
2021-0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院啟動查核健保卡管制 探病時間也縮短
彰化縣31家醫院因應防疫,今天起啟動門口查核健保卡管制,部桃醫院的接觸者不能入院,部立彰化醫院今天上午一度因管制而大排長龍;員榮醫療體系除了門口管制外,探病時間也改成一天一時段30分鐘,請民眾配合。衛福部桃園醫院因院內群聚感染,緊急匡列5000人隔離,彰化昨天接獲中央通報彰化縣有4名部桃接觸者,目前3人居家隔離,1人自主健康管理中,疫情指揮中心擴大回溯1月6日至19日的接觸民眾,彰化縣衛生局也公告今天起縣內醫院需以健保卡或身分證進行刷卡管制,以查詢出曾至部立桃園醫院就醫病人及接觸人員。部立彰化醫院今天在大門口設立3線查核平台,不過上午仍因作業費時,大排長龍,由於未帶健保卡或身分證刷卡的民眾不得入院,少部分民眾抱怨,不過多數民眾都能配合,有人陪年邁母親就診,甚至回家取了健保卡再帶母親入院。如果健保卡刷卡後發現曾於1月6日至19日有到部立桃園醫院就醫者,將得走發燒篩檢站路線,從院外走到急診室就醫,不過彰化醫院今天並未發現這類民眾。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也向辛苦執勤的院內醫護人員喊話,感謝同仁們的辛苦,請大家作好防護,再一起攜手走過這一次的危機。為了不出現一絲的防疫破口,多數民眾都願意配合管制,一名張先生說,部桃的院內感染不能再出現第二家,才能保有足夠的防疫醫療能量。而員林市員榮醫療體系的員榮和員生醫院也都落實門口刷卡管制,員榮醫療體系探病時間也從一天二個時段縮短為一天只有上午10時30分到11時一個時段,探病者限2人,陪病者限1人,也提醒除了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自主管理者,不宜到醫院,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者也不宜到醫院探病。
-
2021-0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雲林縣醫療院所新門禁 即日起「先過健保卡再通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1月6日至19日自部立桃園醫院綠區出院病人健保卡註記「自主健康管理」專案對象,為避免發生群聚感染,雲林縣各醫療院所即日起要求一般民眾入院前須出示並讀取健保卡,也須配合登錄接觸史才可通關。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除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所有醫療院所探病時間也限縮為1個時段,每名病人至多2名訪客、陪病者限1名。縣衛生局呼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者等對象,在管理期間禁止到醫院陪病;若有探病需求,須依「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新冠肺炎)申請規定」由衛生局安排自費採檢相關事宜。另外自主健康管理者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無法落實佩戴口罩的公共場所等場域,並暫停非急迫需求的醫療或檢查行程。衛生局指出,如有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者,不得自行進入醫院,務必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5)5345811或1922由專人安排前往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