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居家隔離
共找到
1501
筆 文章
-
-
2020-10-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奔喪探親規定再放寬 居家檢疫滿1天即可申請
奔喪、探親規定再放寬,從原本居家檢疫需滿五天才能申請,改為滿一天起即可申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基於人道考量,針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因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申請外出奔喪或探視之規定,調整為自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第1天(含)起,無症狀者可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指揮中心指出,經地方衛生單位審查符合資格,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至自費檢驗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採檢;往返自費檢驗指定院所採檢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於當次檢驗結果確認陰性前,均應搭乘防疫車隊。居家隔離/檢疫第1至4天採檢者,取得檢驗陰性報告者,可於採檢2天內,向地方衛生單位申請安排外出;若為居家隔離/檢疫第5天(含)以後採檢者,則依現行規定,可於取得檢驗陰性報告3天內,向地方衛生單位申請安排外出。若之後仍有外出需求,可再循以上程序提出申請,次數不限1次。此外,考量醫院或奔喪地點人群聚集且具傳播風險,為加強外出時之防護措施,確保大眾安全,指揮中心提醒,申請人需配合填寫防疫檢核表,探病者需先取得該醫院同意後才可探視,並應遵循居家隔離/檢疫期間外出探視、奔喪或辦理喪事次數與時間限制,及外出時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規定。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同佳想來台投案 指揮中心: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檢疫
香港媒體報導,涉及2018年2月在台灣殺害女友潘曉穎的香港兇嫌陳同佳,已通知台灣委任律師聯絡相關部門,安排來台投案,希望10月內能成行。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此表示,目前有完整的境外嫌犯送回台灣的防疫模式,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檢疫,完成14天居家檢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陳嫌抵台後,將由航警局協助機場檢疫人員對於嫌犯入境檢疫登錄,如健康資料填寫,若有不適症狀也會做機場採檢。陳嫌將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完成,強調不會到一般集中檢疫所,且由疾管署對個案進行每日電話關懷,了解是否有不適症狀。莊人祥說,若需要我國檢警赴香港將陳嫌帶回台灣,只要檢警有完整防護,即可免除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但還是需要完成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波動不定 南韓歸納3大防疫威脅
韓國8月中爆發新一波疫情,但與年初首波疫情防控狀況相比困難重重,單日確診數持續在百例上下波動,未獲顯著控制,相關單位也就最新疫情狀況,歸納出3大影響防疫效果因素。韓國是中國以外第一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但在防疫當局以大量採檢、追蹤隔離、治療因應,迅速控制疫情,因此成為防疫模範國。但8月中開始以首都圈地區為中心的最新一波疫情,似乎就沒那麼好對付了。這波疫情單日確診數一度高達400多例,之後雖逐步下降,但在百例上下卡關,根據韓聯社報導,9月3日至19日皆維持在100多例,隨後雖3度降至百例以下,但最多連續4天,最近一天降至77例,但接下來的疫情動態仍待觀察。首爾市公共衛生醫療財團就這波疫情發表分析報告,整理出可能降低韓國式防疫(K防疫)效果的3大因素,包括感染途徑不明、民眾不合作,以及病床不足。感染途徑不明代表感染源可能不在防疫當局管控範圍之內、仍在社區中活動,成為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新一波社區感染的「火種」;另一方面,將當前疫情視為「假新聞」,拒絕或妨礙居家隔離、接觸史調查等防疫工作的非理性族群,就如同可能使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乾稻草」。研究員指出,這次疫情並非起因於社會經濟上的弱勢族群,而是「非理性的宗教團體」,這類非理性行為就如同直接破壞K防疫效果。若觀察在首例確診出現後20天內達到100例的群聚感染事件,找出其中7成相關案例花費時間,最初的愛第一教會群聚感染花費10天,815首爾市中心集會群聚感染花費13天,新天地教會群聚感染則花費17天,九老區電話客服中心則僅花6天,可以看出宗教團體相關事件掌握時間較一般團體明顯較長。此外,照護重症患者的醫療設施及人力不足,對整體醫療體系可能造成結構上的問題,當局雖已承諾會在年底前增加病床,但無法確定足以應付秋冬季可能再回升的需求,研究員認為,當局應同時制定短期及中長期方案。韓國至今累計確診2萬3889例,415例病歿,其中2萬652例皆為社區感染。
-
2020-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驚爆!寒舍艾麗將轉做防疫旅館 10月17日後不接受訂房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邊境持續嚴管,儘管國旅大爆發,但過去向來以國際觀光客為主的雙北旅宿業卻是感受不深。部落客「布萊N」則是在臉書粉絲團「布萊N食宿人生」爆料,指位於信義區的寒舍艾麗酒店,即刻起停售住房。目前在飯店的官網上住房只能預定到10/17而已。布萊N還說,版友分享,前台告知將轉為防疫旅館。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截至28日止,全市防疫旅館總計1.3萬間房,入住率約7.4成,各縣市仍在持續輔導建置上線房間數,足以提供給未來有入住需求居家檢疫者及居家隔離者。記者實際致電詢問,寒舍艾麗前台證實,跨年已不接受訂房,因為準備要轉做防疫旅館。寒舍艾麗酒店 (Humble House Taipei)是寒舍集團自有飯店品牌,自2013開年開幕後,就以絕美景觀泳池與信義區相對優惠房價吸引不少旅人,也是信義區的四星級飯店。
-
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者違法入住日租房 北市府查實首開鍘
北市府為防疫,嚴禁居家檢疫者違法入住日租房,截至9月24日止,台北市仍有九位居家檢疫者未入住防疫旅館、自宅或親友無償提供住所,而是以付費短租方式入住三處疑似日租套房;因違反市府防疫措施,台北市政府已依9月7日公告,開罰建物所有權人新台幣3,000元罰鍰,並公布首波違規者的姓名及建物地址。後續也將持續針對非法日租嚴格查緝,若查有實證則開罰新台幣10萬到50萬元並勒令歇業;屢次再犯者則課以怠金20萬至30萬外,嚴重者更將斷水斷電。台北市現有居家檢疫近6,000人,遍布12行政區,每日約有3,400人入住防疫旅館,其餘則多住在自宅或親友無償借住之房舍,極少部分則入住疑似日租套房。因日租套房為非法旅宿,且多未能依規定消毒清潔、動線混雜,又反覆接待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入住,容易交叉感染、形成病毒傳播溫床,更引發社區居民反彈。為杜絕不肖業者一再將套房出租給居家檢疫者,在未做好社區防疫之際徒增交叉感染風險,造成防疫漏洞;北市府民政局、警察局自9月7日起經地毯式查察,逐一詢問,第一波已確認有九處違反北市府公告。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完善的居家檢疫制度成為臺灣防杜病毒入侵的重要屏障。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針對疑似日租套房收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依北市府公告,已處建物所有權人3,000元罰鍰,並公布姓名及建物地址。後續更將持續針對非法日租嚴格查緝,若查有實證則開罰經營人10萬到50萬元並勒令歇業;屢次再犯者除課以怠金20萬至30萬外,嚴重者更將停止供水供電。北市府於9月7日發布「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加強居家檢疫者及居家隔離者之控管,公告台北市應執行之防疫措施」公告,近半個月來已有相當多居家檢疫者配合該項防疫措施轉住合法防疫旅館;目前台北市現有防疫旅館67家、近4,800間客房可提供居家檢疫者入住,選擇眾多,且量能充裕。少數居家檢疫者則無意配合市府防疫政策,仍存觀望態度,市府表示將嚴格執法、嚴懲不貸,目前市府每日核對上百件居檢者入住名單,若發現違規項目,後續也將繼續開罰,並公布所有權人姓名及建物地址,以懲效尤。
-
2020-09-20 醫聲.數位健康
數位醫療新科技/遠距照護更上一層 看認證、查評價 找到糖尿病好診所
尋找餐廳,很多人習慣搜尋Google地圖,看一下網友的推薦與評論。想找好口碑的糖尿病診所,能不能也先參考評價呢?答案是可以的。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今年推出「糖尿病好診所」企劃,糖友能從智抗糖App及官網中,輕鬆找到離家最近、口碑推薦、並提供數位照護的好診所,讓看病控糖更安心。隨著防疫時間拉長,各國政府對遠距醫療的關注度上升。台灣於今年二月針對居家隔離的糖尿病患者,放寬遠距醫療法;英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於六月推出糖尿病遠距看診指引,並將數位照護作為重點。對於日常照護需要更仔細的糖友,不論疫情前後,能夠透過數位工具讓醫護人員即時掌握數值,更是對自我健康的保障。智抗糖也致力於推動數位照護環境。糖友透過「智抗糖App」,即可自動記錄血糖,另也能上傳飲食和藥物等資料;若前往與智抗糖合作的診所看診,也能從App上與醫護互動,獲得更多的衛教建議。台灣至今累積超過30萬的App用戶。與智抗糖合作的糖尿病診所院長周劍文說,智抗糖提供的數位照護模式,能讓糖友透過App在看診時、離開診間後都能感受被照護的溫暖,提高糖友量測血糖意願,也進一步讓醫護人員完整掌握健康狀況,再搭配App提供線上衛教。這樣的正向循環下,診所收治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有愈來愈好的趨勢。因應糖尿病的遠距數位照護需求增加,智抗糖今年推出「糖尿病好診所」功能,精選特別積極為糖友提供數位服務和線上衛教的機構,給予「糖尿病好診所」認證標章,讓糖友能輕鬆找到提供數位照護和線上衛教的診所,截至9月初全台灣已有61間診所獲獎。糖友只要透過智抗糖App及官網搜尋,就能輕鬆找到離家最近的「糖尿病好診所」,更可以進一步瀏覽該診所的詳細介紹與看診時間,還可以參考其他糖友的推薦文。在糖尿病好診所之一就診的郭姓糖友說,感謝醫護人員平常仔細查看他的血糖和飲食狀況,也耐心提供線上個人化的衛教建議,讓他的血糖能愈來愈穩定。對糖尿病好診所的推薦名單有興趣者,可在智抗糖App及官網(https://www.health2sync.com/links/dc6t87)搜尋相關資訊。
-
2020-09-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韓式防疫失靈 韓媒籲文在寅政府學習台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與韓國都被稱為「模範防疫國」,但韓國疫情近期捲土重來,韓媒撰文與台灣相比,呼籲政府徹底研究「台灣模式」。韓媒朝鮮日報今天刊出記者鄭智燮(譯音)評論,文中以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上週訪台為引言,指出現在連聯合國大會都必須以非面對面方式舉行,台灣卻能正常舉行峰會等外交活動,再次鞏固「模範防疫國」的印象。維特齊一行在台停留6天5夜,也讓過去礙於一中原則而鮮少在國際舞台上出現的青天白日國旗登上各大國際主要媒體版面。鄭智燮稱讚,台灣從去年底中國武漢爆發疫情,就開始限制來自武漢旅客入境、隔離高危險旅客,並由政府建立口罩供給體系,比其他國家更快採取對應措施;行政院主導組成IT專家小組將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於防疫、居家隔離、治療等做法也相當具代表性。此外,「台灣模式」也讓台灣能抓住美中關係惡化機會,展現國力。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8月訪台,為台美斷交41年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官員,當時艾薩也盛讚台灣醫療水準,認為應與全世界分享台灣擁有的醫療知識。相較於台灣從疫情一開始就從外防堵,韓國是在國內爆發疫情後以大量篩檢、隔離、治療的方式迅速抑制疫情,同樣鄰近中國卻能迅速對應,贏得模範防疫國美名。不過,鄭智燮指出,經過近8個月,韓式防疫(K防疫)與台灣模式出現了分歧。韓國近期因教會及光復節集會活動,以首都圈為中心爆發新一波疫情,至今累計確診2萬1432例,341例死亡;台灣則維持在495例確診、7例死亡紀錄。鄭智燮說,台灣國土面積為韓國的36%,人口為韓國的46%,相較之下確診人數為韓國的2.3%,死亡人數僅2%,其中防疫模式差異值得韓國政府深入研究分析。
-
2020-09-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威脅這些族群最慘 慢性病及高齡死亡率高10到15倍
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所主持的跨領域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今由陳秀熙分析弱勢族群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指出種族和社經地位的不平等已經被證實是疫情持續傳播、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則指出,慢性病患及高齡者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健康年輕人的10到15倍。陳秀熙表示,美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非白人都高於於白人,其中又以非裔人士差距最大,其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最新美國醫學期刊報告顯示,家戶收入低、家戶內擁擠程度高、建物規模小、失業率高、平均地價低,孕婦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越高。緬甸現在爆發本土疫情,也可以發現當中沒有國籍的難民,羅興亞人,其人權和醫療照護的既有困境,都因疫情雪上加霜。另有研究分析美國工作場所群聚感染也發現,以西班牙裔與非白人為主的第一線工人佔73%,而且58%工作場所群聚感染發生於製造、批發貿易、建築業,男性比例明顯較高。在美國,參與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的弱勢族群比例也偏低,未來即使有機會發展出有效治療藥物,弱勢族群取得藥物的機會和可近性也比較低。陳秀熙指出,在南美亞馬遜流域原住民現在也深受疫情所害,沿河城市城鎮人均死亡率最高,是全國平均的三倍以上。亞馬遜河航跨八個南美國家,掌握三千萬居民重要命脈,船隻供應貨品及人的運輸。原住民特性是基因純性高、缺乏免疫力、醫療資源與知識缺乏,今年三月有英國遊客去亞馬遜州首府旅遊確診,河流傳播病毒,加上脆弱的醫療體系、非法礦工等隱憂,偏僻村莊深受其害。透過船隻運送救護車,必須航行數小時能救到一個人,即便用飛機,也有許多病患在飛機運送過程中喪命。張金堅根據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研究指出,4萬4600個確診病例,雖然不到半數有潛在疾病,但結果發現,沒有健康問題者死亡率只有0.6%,但有慢性病者死亡率明顯較高。前五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0.5%)、糖尿病(7.3%)、慢性呼吸器官疾病(6%)、高血壓(6%)、癌症(5.6%)。以年齡層分,年紀越大死亡率也越高,80歲以上死亡率高達14.8%,70到79歲死亡率8%,60到69歲死亡率3.6%,50到59歲死亡率1.3%,49歲以下各年齡層死亡率都不到1%。陳秀熙強調,疫情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必須要納入女性、孕婦、兒童與青少年、失能者、難民、老人、重大疾病者、需要人道關懷者、少數民族、愛滋病患、性別少數。從法律地位、歧視、語言障礙、財務困難、難以自理、社會隔離、醫療資源及資訊進用困難等多方條件上給予支持,包括提供多種溝通形式、提升翻譯系統、提供非歧視性的使用權等方式,使其具有行動力。張金堅也提醒,居家檢疫或隔離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衝擊,弱勢族群、確診者、年幼兒童、年長老人、第一線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影響比正常人更嚴重。成年人面對兒童要保持冷靜,讓孩子有安全感,要有同理心,不迴避談論目前狀況,但當疫情擴大時要限制他們看電視報導。張金堅強調,重點是,要讓兒童感覺自己也能保持自己的健康,保持正常作息,提供正確訊息給孩子。對居家隔離的孩子,可以鼓勵班上同學輪流打電話關心問候關懷,而不是嘲笑躲避。如果發現兒童身心狀況情況惡化,也要尋求小兒心智科專業協助。
-
2020-08-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體結果出爐 施信如:用最好的方法帶來好消息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及陳秀熙與彰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抗體研究計畫,今發表初步成果。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研究證實台灣沒有社區流行,也顯示接觸者及居家隔離防疫成效好,中和抗體維持超過五個月,有助疫苗和治療研發。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這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希望台灣科學防疫人才繼續團結努力。陳秀熙表示,初步結果包括近4841名高風險族群抗體檢驗,發現具有中和抗體者共4人,高危險群陽性率是萬分之八點三。陳秀熙推測,社區中一般低風險族群的抗體陽性率一定更低,但是不能說幾乎是零。再者,所有確診個案3個月後都產生中和抗體,維持超過五個月。施信如表示,這整個實驗的設計和方法都沒有問題,結果可以相信,在P3實驗室做中和抗體檢測,非常精確。另外,研究發現中和抗體可以存在一陣子,測出來曾感染過的人也不多,顯示現行檢疫政策及個人防疫措施有效,即使有少量病毒,也沒有造成威脅。施信如說,公布結果讓人覺得蠻開心的,至少「大家不要再吵了、不用再臆測。」她說,這個研究兩個月做出來,很不容易,必須依靠既有的公衛架構才能做到,所採取的方法也是最好的。她也說,台灣科學防疫的人才絕對不能分裂,希望學者、專家和指揮中心彼此感恩、團結努力,也希望社會大眾用正面看待,「這個研究沒有隨便做,沒有亂花錢。」陳秀熙說,同樣一隻病毒從境外移入來到本土,中和抗體的檢測陽性率,本土比境外降低了73%,這也證明了台灣的防疫成效。關於這點,施信如表示,用22個有抗體的人去分析境外抗體較強,境內抗體較弱,「我覺得沒辦法這樣說。」施信如表示,抗體產生與病毒株和個體差異等多項因素有關,如果分析的案例不夠多,結論也是不那麼強。有可能是因為本土案例症狀比較輕,病毒在病人身上感染時間短,引起的抗體量比較少,中和抗體也就跟著少。
-
2020-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隔離檢疫者就醫篩檢 強制防疫計程車、救護車接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重申,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於檢疫或隔離期間,如有就醫需求,應確實依通知書所載規定,主動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防疫專線,佩戴醫用口罩,依指示儘速就醫,且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疫情初期各衛生局防疫計程車量能不足,且救護車量能有限,故無強制要求須以防疫計程車及救護車接送,衛生局安排民眾就醫,依縣市量能優先以救護車、防疫計程車接送;如需自行就醫,則請民眾佩戴醫用口罩,以步行、自行駕車(包含腳踏車、汽機車等)或親友接送就醫。但現階段各縣市防疫計程車量能已提升,對於有相關症狀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有相關症狀就醫時,請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落實就醫交通安排,去回應以防疫計程車或救護車接送,勿以自行前往方式安排就醫,以提升整體防疫安全。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借鏡冰島 篩檢與檢疫並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不同意入境普篩,但在大陸及香港,早已全面對入境所有人士實施核酸檢測,另陸港對爆發疫情的重災區也已全面普篩;國際借鏡的冰島,旅客在機場進行PCR篩檢並於手機下載足跡追蹤軟體。冰島在本月十九日最新規定,讓全球各地抵達冰島者可選擇進行兩次核酸篩檢,期間先隔離五天直到第二次檢測的結果已知為止,或是不進行邊境篩檢、抵達後先隔離檢疫十四天。目前大陸核酸檢測速度快,費用更是低廉。包括武漢、北京、烏魯木齊、大連等地,篩檢人數已達數千萬人,香港也將在九月一日起為全港民眾免費檢測。以北京為例,五月時需五百元人民幣(約二千一百元台幣),六月降到兩百四十元,七月再降到一百廿元(約五百元台幣);等待檢測結果也從三天、兩天,到現在只需兩小時。入境日韓星 篩檢費用4千至1萬4日本規定,自台灣等七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入境者須接受PCR檢測,東京提供自費PCR檢測的醫院和診所,價格約在二萬五千至五萬日圓間(約台幣七千至一萬四千元),約一至三天內可取件。入境日本人士均須在住家或旅館隔離十四天,且不得搭乘國內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國人入境南韓須強制隔離十四天,手機須下載「自家診斷」應用程式,於入境後十四天內定時回報健康狀況。若無法下載應用程式,則由南韓地方政府專員電話追蹤。符合篩檢資格者,檢查費用由政府負擔,如果不放心想要檢查一下也可以自費,費用折合台幣約四千元。入境新加坡前必須填寫健康聲明,可於抵達前三天上網先填寫,入境時若有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須在關卡及機場接受檢測。國人入境星國都須強制居家隔離十四天,但十日後不在指定設施進行居家隔離者要配戴電子追蹤器,但十二歲以下兒童不必配戴。星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在隔離期間內不得外出,且要在隔離結束前自費進行新冠肺炎檢測,十二歲以下兒童只有在親密接觸者檢測呈陽性反應才須接受檢測。每次檢測含稅最高二百新幣(約台幣四千三百元)。
-
2020-08-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衛生局採檢案吵什麼?正反論點一次看懂
彰化縣衛生局採檢美國返台無症狀少年發現確診新冠肺炎,指揮中心卻大動作找政風單位介入調查,一番美意為何釀成爭議,令外界霧裡看花,整起事件來龍去脈及正反論點一次看懂。一名美國返台的少年(案485)在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他無症狀卻被彰化縣衛生局採檢送驗,違背目前「有症狀才採檢」政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如此大動作調查引發正反議論。說起政風單位,難免讓外界產生和貪汙、利益迴避、公務機密等較負面的聯想,彰化縣衛生局揪出隱藏的確診個案明明是好事一樁,不免讓外界好奇指揮中心這麼做的背後原因。消息一出,各界譁然,不僅彰化縣縣長王惠美替衛生局人員抱屈,醫界、公衛界也有專家替彰化縣衛生局鳴不平。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今天發出「給部長的一封信」,不解彰化縣衛生局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涉及了什麼貪瀆不法,竟要掌理廉政、貪瀆的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則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說法,年輕且無症狀的感染者是全球大流行主因之一,彰化縣衛生局積極檢測、避免疫情擴散,不解指揮中心為何要以政風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中首度回應此事,他強調,政風是各政府單位中對於廉政、調查、宣導、輔導的單位,是具有法律背景的第三方單位,請政風單位介入調查目的在於杜絕外界對指揮中心「吃案」的疑慮,而非將彰化縣衛生局視為犯罪,也不是為了做什麼處分才這麼做,只是希望釐清事實。陳時中說,根據現行規定,居家檢疫者一旦出現症狀,隨時可聯絡衛生局安排就醫進行公費採檢,無症狀者並不在公費採檢之列,而這名個案明明沒有症狀如何能到醫院採檢,是不是居家檢疫體系出現漏洞,這是他接獲此案時,腦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陳時中指出,經初步了解,發現彰化縣早從2、3月就主動針對無症狀者介入採檢,至今採檢超過千例,僅檢出1例確診,也就是這次從美國返台的個案,但指揮中心對此狀況卻毫無所悉,才會透過政風單位介入調查,希望釐清事實,也認為地方政府若有不同想法,應和指揮中心討論,上下防疫一條心。今天稍早有傳聞指出,彰化縣衛生局以地方政府預算替無症狀者採檢,並不是使用公費預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坦言,若地方衛生局有額外經費替民眾採檢,只要個案同意接受採檢即可,無需經過指揮中心同意。但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今天下午受訪時卻說,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無論有無症狀,只要有採檢需求,彰化縣衛生局都會協助安排採檢,並由醫院向中央申請採檢費用,明顯與指揮中心訂出的「有症狀才採檢」的公費採檢條件不符。指揮中心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王必勝傍晚在臉書發文指出,每一項防疫政策的形成,是考量現實的防疫成效、國內外形勢的判斷、專家學者的諮詢、數字學術的解析等才做出的決定,既然「防疫視同作戰」,就需要有指揮中心統合中央、地方的力量,貫徹並落實相關措施。王必勝說,如果每個地方政府都以超前部署為名擅自行動,不僅防疫工作混亂,也會造成各地民眾權利義務出現落差,若有好的建議應交由指揮中心討論,真的可行就讓大家一起實施,才能有效率運用有限資源,而不是亂槍打鳥、擅自行動。綜觀這次事件,彰化縣衛生局雖秉持超前部署美意,主動替許多無症狀的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民眾安排公費採檢,卻也因為不符合指揮中心訂定的採檢條件,讓美意變質為爭議,彰化縣衛生局為何這麼做、整起事件來龍去脈,仍有待政風單位進一步調查釐清。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檢疫無症狀者惹議 醫院:經費向疾管署申報
彰化縣衛生局篩檢居家檢疫無症狀者引發爭議,衛生局長葉彥伯指出,他們都安排民眾到醫院就醫篩檢,費用衛生局不經手,由醫院申報;醫院則表示,依程序向疾管署申報。美國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嚴情嚴重,一名長居美國的台籍少年回台探親,少年沒有症狀,在居家檢疫期間由彰化縣衛生局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他確診新冠肺炎。外界質疑,居家檢疫者沒有症狀為何需要採檢。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天上午前往衛生局,為局長葉彥伯以及員工加油打氣,有媒體詢問葉彥伯為何要針對沒有出現症狀的居家檢疫者進行篩檢,葉彥伯指衛生局進行的是「精準防疫」,也就是針對住院肺炎病患、不明肺炎病患、從海外返國後第十天等族群進行篩檢。葉彥伯下午也針對篩檢的流程、費用等問題,再度作出簡短回應。葉彥伯指出,居家檢疫或是居家隔離的民眾如果要進行篩檢或就醫,不管有無症狀,衛生局都會派員依照標準流程,在全程掌控的狀況下,安全的讓民眾就醫採檢,不會有其他的問題發生。葉彥伯說,由於安排民眾到醫院去採檢,醫院會依照社區監測通報的規定來執行採檢,相關費用也都由醫院來申報,衛生局不會經手,經費的金額多寡,中央都有資料,他們不便說明。記者詢問醫院如果有衛生局轉介的民眾要進行新冠肺炎篩檢,費用如何計算;醫院回答,民眾只需要付掛號費以及部分負擔,其餘的費用則依程序向疾病管制署申報。至於今年4到8月的「精準防疫」篩檢數量以及篩檢的標準,葉彥伯則回答,衛生局所做的篩檢都是依照中央所規定的標準程序來進行,也就是依照社區監測通報的規定來進行,相關資料都建置在系統裡面,中央隨時都看得到查得到,因此篩檢數量等問題都由中央來清查,他不便回答。
-
2020-08-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制!檢疫1小時也算1天 防疫補償金將加發約1億元
衛福部日前接到陳情,指出居家檢疫期間,明明就超過14天,為什麼防疫補償金僅拿到1萬4000元。衛福部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決議檢疫時間即使未滿24小時,也應算是一天,將補發一天的防疫補償金,經推估,約有8萬多件防疫補償金申請案符合資格,預計將加發1億多的防疫補償金。衛福部社工司副司長蘇昭如表示,為了鼓勵民眾配合政府政策,落實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只要遵守居家檢疫隔離的規定,沒有到處趴趴走,將可申請防疫補償金,每天補償1000元。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居家檢疫、隔離以14天為單位,因此防疫補償金最高可領1萬4000元,不過,近期衛福部接獲陳情,指出明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超過14天,為什麼只能拿14天的錢。假設,A男為8月1日的下午2點抵台,同時在機場收到檢疫通知書,時間通常為8月1日下午2點起至8月15日為止,蘇昭如表示,過去在計算防疫補償金時,未將入境當天算入,主因是未滿24小時,但有民眾陳情,明明被檢疫的時間,為14天又10小時,多出來的10小時也應該給予補償。8月3日指揮中心例行會議中就決議,對於未滿24小時的零星時間,應以一天計算,對應行政程序法,也有此項要求。蘇昭如表示,最後指揮中心決議,有類似情形的居家檢疫者,都加發防疫補償金,等於最高可拿到1萬5000元的防疫補償。蘇昭如表示,我國自3月23日受理防疫補償金的申請統計至8月16日,已審核通過11萬6754件,已核定16億4000多萬元,推估這11萬多件審核通過的案件中,約八成六檢疫案件是14天又加上零星的幾個小時,將補發1000元。其餘通過的案件,會逐一審視多出來接受檢疫第一天(屬零星時數),是否為雇主的法定給薪日,若不是則符合加發規定,總計目前粗估將加發1億多元,此次民眾無須再提出證明申請,政府直接計算,一旦符合資格直接補發,預計10月底以前完成。蘇昭如表示,由於新制已在8月初決議,也與各地方政府完成溝通,8月16日就完成新系統的設定,因此補發範圍是以8月16日以前的為主,8月16日以後,直接可在系統內計算,是否有超過14天,一旦超過就直接加碼1000元,拿到最高1萬5000元,不用再用補發1000元的方式撥款。蘇昭如表示,先前「湖北返國回溯專案」、「歐洲、土耳其、埃及、杜拜(皆含轉機)返國回溯專案」、「自美國、東亞、加拿大返國有症狀回溯專案」,以及居家隔離者,被要求隔離的時間都是「特定日」,係指從幾月幾號的24點起開始,就不會有零星時數的問題,也就不在本次加碼補償的範疇中。
-
2020-08-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彰化「逆時中」 陳時中下令政風調查
前天新增一例長住美國十多歲本國籍少年,返台迄今均無症狀,但彰化衛生單位在居家檢疫第十天前往檢驗,意外找出一名無症狀感染確診者,不符合指揮中心篩檢作業程序,而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已下令政風單位調查彰化衛生局。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執掌廉能、送禮等督導事項的政風處首次出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調查重點為釐清「依中央規定不採檢無症狀者,地方衛生局為何採檢?」再者還有多少無症狀者同樣被採檢?最快一周內結果出爐。依據指揮中心新冠肺炎社區監測通報採檢規定,就醫者要有相關症狀,才符合採檢資格。今年四月四日曾有一名南美旅遊團無症狀者在居家檢疫期間採檢確診,當時個案「主動」向衛生單位要求檢驗,但這次確診無症狀少年卻是「被動」接受衛局檢驗。衛生局額外篩檢,意外找出無症狀少年個案,外界懷疑確診少年身分特殊或相關單位有隱匿情節之嫌,才讓指揮中心祭出鐵腕;莊人祥強調,「這次調查並非衛生單位有錯。」若彰化衛生局有不合規定行為,是否予以懲處,他不願多透露,僅表示,先調查再說,沒有預設立場。儘管指揮中心出手查辦,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卻在臉書貼文,公開讚許彰化縣衛生局,專業跟得上世界公共衛生主流,如所有縣市都積極檢測找出無症狀者,就可堵住無症狀個案進一步傳播,避免疫情擴散社區;疾管局前副局長施文儀也說,「篩檢通報採檢條件外對象,並不會對防疫有負面影響,不是故意逆時中。」此外,國內昨新增一例菲律賓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六十多歲本國籍男性(案四八六),其妻子八月二日在菲律賓發燒,當地就醫採檢為陰性,兩人八月十二日返台,妻子入境主動告知曾發燒,送醫經X光診斷為肺炎,但三次採檢均為陰性。個案入境時無症狀,於機場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檢疫,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八月十四日及十五日反覆發燒,十五日檢疫所安排就醫採檢,於昨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至於案四八六妻子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如後續出現疑似症狀,將送醫檢驗,釐清病因。至於馬來西亞一名來自台灣的確診病患,莊人祥說,該個案在台時包含妻子等五名接觸者,核酸檢驗或血清抗體昨出爐,皆為陰性,研判在台感染機率低。
-
2020-08-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馬來西亞發現新冠病毒突變種 傳染力強十倍
馬來西亞檢測出一種新冠病毒毒株,傳染力是一般毒株的十倍,這個突變病毒名為D614G,至少在45名新冠病毒患者的群聚感染中發現三例。這起群聚感染最先由一位印度返鄉的餐廳業者所引起,他違反14日的居家隔離規定。彭博資訊報導,大馬衛生部長諾希山(Noor Hisham Abdullah)表示,大馬也在菲律賓返國民眾引發的群聚感染案例中發現這個病毒。這個突變病毒意味,現有的疫苗研究也許尚未完全,或對這個突變病毒無效。這個毒株已成為肆虐歐、美地區的突變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沒有證據顯示這個突變病毒會造成更嚴重的疾病。根據刊登於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的文章,這種病毒不大可能對研發中新冠病毒疫苗的療效造成重大影響。諾希山16日在臉書發文說:「人們須謹慎以待和擴大預防,因這種病毒目前在馬來西亞現蹤。大家非常需要合作,這有助我們一起斷開來自任何突變病毒的感染鎖鏈。」
-
2020-08-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罷免+補選花費2.8億 戴口罩、量額溫才能投票
高雄市長補選投票今天登場,天氣不錯,疫情警報未解除,規定民眾必須戴口罩投票,進入投票所配合量體溫、手部消毒,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民眾不得進入投票所投票或參觀開票。昨天高雄下午至晚間下起滂沱大雨,今天放晴,但投票第一個小時,看起來投票情況還不踴躍,預估中午過後,出門投票者才會增多。高雄市選委會也說,有發燒症狀選民前往投票時,須登記姓名及聯絡方式,並戴手套由工作人員引導至專用遮屏投票。參觀開票採實聯制,高規格防疫措施,要讓民眾可以安心投票。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時間為上午8點至下午4點,投票要攜帶印章、身分證、投票通知單。選舉人可以帶其照顧的6歲以下兒童進入投票所。投票日這天,高雄市公有路邊及路外平面停車場暫停收費。中選會表示,8月15日零時起,禁止透過臉書、LINE等社群媒體或網路論壇發表或轉貼競助選相關資訊,包括文字、圖畫、影音或符號等,或涉及發布、報導、散布、評論或引述候選人或選舉民調,否則將處以新台幣50萬元以上罰鍰。高雄市民政局代理局長兼選委會總幹事駱邦吉說,這次市長補選選舉人數為230萬1597人,全市38個行政區,以鳳山區29萬4369人最多,最少是茂林區1524人。這次補選投票首投族為6411人,首次投市長選票者5萬5187人。20至29歲有35萬6711人,30歲至39歲有40萬3989人。高雄市民政局估算,6月6日辦理罷免投票花費經費約1億1000多萬元,8月15日市長補選初估1億6000多萬元,兩項總加約2億8000萬元。選委會表示,高雄市長補選設置1823個投開票所,相較於今年6月6日的罷免投票,有少部分設置地點變動,為方便選舉人查詢投開票所地點,建置投開票所查詢系統。選舉人可至高雄市選委會或中選會官網使用此查詢系統(網址https://polling.cec.gov.tw)。
-
2020-08-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二波疫情 台中台南擴大戴口罩
國內檢出外籍人士感染新冠肺炎,地方首長不敢掉以輕心。台南市重新要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室內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開罰;台中市今起也啟動KTV等五場所口罩及實名制。新北市長侯友宜再度呼籲入境全面篩檢,他說,再不趕快做就為時已晚。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已宣布,在電梯、補習班、電影院、K書中心、KTV等五大場所,務必戴口罩。指揮中心支持地方政府擴大戴口罩的規定,呼籲民眾配合。不過,對於多位地方首長要求入境全面篩檢,莊人祥說,目前防疫策略仍不會調整。另外,對於比利時工程師一案,擴大採檢接觸者共四百卅七人,其中三百廿八人核酸檢測陰性,一○九人仍檢驗中;血清抗體已驗五十二人,都是陰性。等於暫時找不出感染源,也暫時沒有新增感染者。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專家警告隨時可能有第二波疫情,今起台南市室內場所如未能保持社交距離,須戴口罩,宣導兩周後取締,違規業者將被罰款或停業;下一步,可能考慮對娛樂場所實施更高強度限制。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啟動專案,針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KTV等五個加強戴口罩的場所,進行防疫加強措施與實名制。她說,這麼做是要把防疫的線再拉緊一點、再加強一些,以免大家心情鬆懈。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呼籲入境者全面普篩,一直未被中央接受。侯友宜說,如果阻絕於境外沒做好,萬一境外移入造成第二波攻擊,後果不堪設想。盧秀燕和黃偉哲也呼籲,不論國人或國外商務客入境,除居家隔離,還要強制篩檢防疫。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普篩要用哪一種普篩?這涉及專業,還是交給專業解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參加座談指出,即使入境後五天、七天採檢,還是有社區傳播的風險,就像最近這些「被漏掉」的案例,若民眾不能接受,政策無法執行。
-
2020-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文宏談香港防疫:必須把檢測放第一位
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連續多天確診病例破百,截至30日,累計確診病例已達3151例。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30表示,香港可以借鏡大陸防控經驗,首先是早檢測、早發現,要「把檢測放在第一位」。據香港文匯網,張文宏指出,「發現病人」是第一步,如果病人都發現不了,後續的工作就非常難開展,所以這個第一步需要投入大量的力量去做。他強調,原則上各國和各地區都認可的一點,就是「把檢測放在第一位」,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檢測的能力提升到最大,盡一切可能最快最精準地發現並找到病人,後續的防疫措施就能馬上跟進。「擴大檢測,盡量對感染者進行居家隔離、方艙隔離,或者是住院隔離,嚴守民眾的社交距離,就能有效切斷病毒的傳播。」張文宏表示,香港專家的防控水平在國際上領先,滬港兩地醫療機構有着良好的相互借鑒學習傳統,上海同行密切關注香港疫情防控,希望疫情能夠盡快得到控制。
-
2020-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越南從防疫模範變疫情擴散 醫憂:是給台灣的警訊
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不斷升溫,原本被世界公認為防疫模範生之一的越南,25日證實出現4月中以來首見的本土病例後病毒迅速擴散,昨(29日)越南觀光聖地峴港新增8人確診,首都河內也傳1人染疫,對此急診醫師白永嘉認為「這是給台灣很大的警訊」。越南峴港上週傳出疫情爆發消息,短短四天內就有20多人確診,今(30日)急診醫師白永嘉在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發文表示,原是防疫有成的越南,在發現一位本土確診案例之後就迅速擴展,並認為「這是給台灣很大的警訊」。醫師表示,國外確診人數仍不斷攀升,疫情到年底疫苗開發出來前可能都還無法控制,所以從國外回到台灣居家隔離的人千萬不能隱瞞任何微小的症狀,一定要確實隔離並及早就醫,否則病毒很容易散播出去。醫師也提到,現在台灣除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外,很多民眾在人潮擁擠的地方都不戴口罩,勤洗手和酒精消毒的人也越來越少,他希望大家能提高警覺,繼續好好的守住台灣維持得來不易的幸福。貼文曝光後網友們紛紛留言「每次排隊買東西,最怕後面的人沒戴口罩,請他保持社交距離,還罵我是太麻煩」、「疫苗未完成還是不容輕忽」、「沒有來源的感染一直在我們群眾之中,實在是非常可怕啊!」、「人民越來越鬆懈了…真的真的很危險…有危機意識才能防範未來」、「現在變成認真防疫的人是異類」、「報復性確診就很慘了」。
-
2020-07-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泰移工確診 高雄警局長提醒防疫:別當台灣都沒了
1名泰國籍移工返回泰國以後,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因高雄市列管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人數,以高雄市警分局轄區最多,高雄市警察局長劉柏良今天上午趕去新興警分局,了解員警配合防疫狀況,要員警注意穿戴口罩、勤洗手,別掉以輕心,「不要當成都沒有了」。高雄市警新興分局轄區,從2月1日至今,已累計有2000餘人接受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目前近1800人已經解除列管,目前列管居家隔離仍有2人、居家檢疫的國人有170多人、外籍人士近270人,外籍人士中包含不少外籍漁工,分住8家防疫旅館。因泰國移工回國確診,劉柏良悉新興警分局轄區是列管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人口最多,尤其列管檢疫漁工不少,今天上午趕去新興分局,提醒員警對防疫勤務須務實,接觸檢疫個案,個人的防護措施絕不能因疫情趨緩而有所鬆懈。他說,「如果發覺身體不適,該請假就請假,勉強上班,萬一碰上了還得地辦公,就麻煩了」。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全球案例將破2千萬 學界提台灣5大挑戰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實習記者劉千綾、賴懿慈台北22日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指出,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確診案例將於幾週內突破2000萬名,現在只是9局棒球賽中的第3局,台灣要避免翻盤,需面對檢測能量未經磨練、治療藥物存量不足等5大挑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召開「第24週抗COVID-19說明會」,副院長陳秀熙提到,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仍非常嚴峻。原預估各國透過社交距離等措施,做好控管與封鎖,可減緩且可減少50%的案例成長,推測到7月19日全球確診個案累積為1370萬左右,但實際卻是1450萬人,可見各國無法有效管控疫情。陳秀熙表示,按照現在趨勢,預計下週全球累積案例就會超過1600萬人,2、3週內突破2000萬人。陳秀熙表示,最近幾週,美洲疫情告急,美國佛羅里達、德州死亡創新高,都已宣布停止「解封」。南美洲巴西、秘魯、墨西哥等國,受限於醫療條件和貧富差距,疫情也持續延燒。亞洲部分,新加坡展開大量篩檢政策後,至7月疫情稍微趨緩。香港本來有很長一段時間平安無事,最近又有新一波的流行,預計還要延燒2、3週。陳秀熙表示,從國際疫情經驗來看,稍稍解封之後,都會有新一波疫情再起。而檢測量高的國家,疫情相對緩和。陳秀熙認為冰島經驗可供台灣參考。冰島對入境者採取兩種策略,可選擇居家檢疫14天,或是自費約新台幣3200元作檢測,如果是陰性,24小時內就能解禁,但仍要遵守社交距離、洗手等防疫規範。台大公衛學院上週建議,台灣可根據各國疫情風險,搭配入境檢測來調整檢疫天數。陳秀熙今天說,他們套用模式推估,若入境時檢測比例達8成,5天內可以找出96%以上的感染個案;如果入境時不作檢測,以居家隔離、待症狀發生後就醫(台灣現行作法),5天內則能找到82%的個案。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現在全球疫情以9局棒球賽來比喻,只打到「第3局」,沒有確定誰是贏家,9局下翻盤也不無可能。台灣目前有5大挑戰,包括檢測能量未經磨練、治療藥物存量不足、有效疫苗無法取得、邊境管制難以解除、防疫經濟無法兼顧。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表示,國際論文指出,COVID-19約有40%到45%是無症狀感染。是否要推動入境檢測,除了要有科學證據,也要評估成本效益,政策形成前要有充分的公共討論,全民一起討論出最好的方案。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史丹佛學者讚台防疫這三點 詹長權籲:政府快幫境外生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舉行第24次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會,特別邀請到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分享對台美防疫措施的觀察。王志弘指出,台灣解封後的防護、政府與民眾的溝通、物資統籌,是相當值得美國借鏡的三點,另外適逢開學季節,美國也可以學習台灣如何重新開放學校。台大公衛學學院長詹長權呼籲,政府應積極維護被擋在境外的學生之受教權,光是台大公衛今年外籍新生就有54%目前仍無法入境。「給學生入學許可就有義務要協助他們就學,」詹長權表示,現在還有很多學生被擋在境外,不是他們選擇不要來,台灣應該要積極協助解決。台大公衛系109學年度有22個外籍新生,分別來自美國、英國、荷蘭、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當中有12人至今仍無法入境,這顯示疫情除了導致全球經濟已付上代價,長遠來看,教育和人才的培育都受到重大的衝擊。出身高雄、專精政策研究的王智弘(Jason Wang)曾經在美國醫學會雜誌(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投書,分析台灣成功防疫原因,這次應台大公衛邀請親自來台,洽談雙方合作精準防疫、智慧防疫、政策分析的相關研究,希望提供台美兩國具科學實證基礎的未來防疫策略。王智弘表示,這次回來台灣,對於台灣防疫的成功感受更深,人民生活正常不受影響,而且居家檢疫的包圍網絡非常嚴密。王智弘表示,自己在居家隔離十四天期間,因為手機訊號不好,警察、衛生局、里長都來關切。王智弘,這個「包圍戰術」就是台灣的第一層保護網,當人從外面進來,就持續包圍他,透過檢疫、追蹤、檢測,來避免社區感染。台灣的第二層保護網就是全民健保,因為就醫便利、資訊系統成熟,如果看到疑似症狀,可以積極檢測,找出確診者。王智弘說,在6月中和6月底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發現疫情嚴峻地區幾乎有40%到45%人口是沒有症狀的感染,發表在兩份頂尖權威期刊。很多人自行康復,但無症狀的人可以傳染給其他人的時間有多長?在某些報告中顯示,這段傳染期有可能超過14天。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說,台灣現有策略是用居家檢疫,但必須提高警覺的是,當境外移入個案增加,居家檢疫處於「症狀前期」的確診個案也會增加,這些人如果去就醫卻沒被找到,數量慢慢多起來,就可能造成群聚感染或人口密集機構的感染,過去台灣用居家檢疫要求這些症狀前期個案待在家裡,目前境外移入個案有增加,但是居家檢疫個案都沒有確診的部分,是否已經進入社區,這一點令人擔心。王智弘表示,美國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個疾病有多容易感染,疫情之初就演變為找不到源頭的社區感染,此外,美國檢疫很困難,這與美國人的民權意識和民情有關,配合度不佳。因此美國只能有「緩和政策」,就是要求人民待在家裡並減少必要購物的次數、推廣戴口罩、常洗手等措施。另外,在美國部分州有部分解封後,海灘、酒吧人群聚集,又適逢幾個美國重點假日,幾個禮拜之後疫情又回來,只好重啟居家隔離政策。王智弘觀察,疫情期間民眾很需要指引,但由於美國是聯邦政府,各州與人民之間的溝通比較分散,可借鏡台灣政府與人民的溝通策略。再者,台灣政府對於物資統籌、重新開放學校等措施,都做得很好,值得美國各州政府學習。詹長權表示,台大公衛與史丹佛兩方正著手合作研究如何修正14天檢疫的作法,希望找出一個方案,可以用較少天數的檢疫,也不會漏掉確診者。至於彰化萬人血清抗體件檢測的計畫,目前正在進行中,預計8月初會對外發表期中報告,可望釐清台灣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
-
2020-07-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她赴機場路上聞不到汽油味 回台才知是染新冠肺炎惹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在菲律賓工作30多歲的她(案452),赴機場前發現聞不到汽油味,但其曾在公司做過抗體檢測為結果陰性,便沒多想、戴著口罩搭乘飛機回台,所幸她坐商務艙第一排,機上接觸者僅一人,目前已居家隔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個案在菲律賓當地並沒有出現症狀,該女為我國籍人士,在境外登機前,無須檢附登機前三天PCR檢測陰性報告,但因為返國前曾於6月30日接受公司安排新冠肺炎抗體採檢,檢驗結果為陰性,所以上飛機前有提供該報告做證明文件。不料,7月14日獨自返國當天下午卻出現嗅覺異常情形,莊人祥說,據該女自述機上全程配戴口罩、無同行者,且同日晚間入境時有主動告知有疑似症狀,才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經檢驗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住院隔離。莊人祥說,目前研判其應該是在菲律賓當地感染,機上染疫可能性極低,再次強調新冠肺炎抗體檢測結果,近能視為近期結果,但不能代表未來,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12人,其中1人為同班機前後二排乘客,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莊人祥表示,11人為同班機機組員,因全程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目前累計79,06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8100例排除),其中452例確診,分別為361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
-
2020-07-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男南非採陰回國竟確診 莊人祥說可能兩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案449),為50多歲我國籍男性赴南非探親,6月24日在當地採驗新型冠狀病毒陰性,但7月1日回台卻採檢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可能該名患者採檢時處潛伏期,但也不排除該男是完成採檢後才遭感染。目前新冠肺炎檢驗上最準確仍是PCR檢測,莊人祥說,新冠肺炎患者感染、發病到痊癒,並非所有時段時間都能驗出病毒,大概從發病前兩天可驗到,再來是有症狀後七到十天,才能驗得出病毒。莊人祥表示,該男除了用餐曾經拿下來口罩,自述全程戴口罩,入境時並沒有出現疑似症狀,因主動告知14天內曾有不適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才於今日確診。莊人祥說,他在飛機上是坐在商務艙、乘客較少,衛生單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7人,其中同班機前後二排乘客13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同班機機組員14人因有適當防護,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南部疫情新變數 黃偉哲:解封照常但時間可能拉長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昨傳出自台返日日籍南部女大生染疫,引起外界關切。台南市長黃偉哲中午說,解封計畫照常,但是時間會拉長,等14天後這些居家隔離檢疫期滿的人後都證實平安沒事,再照原來計畫解封。他說,對台灣有信心。黃偉哲中午參加南鯤鯓代天府防疫法會離開前短暫受訪,針對外界擔心女大生這次在南部傳出疫情,擔憂連假出遊人潮讓疫情拉警報,黃偉哲說,台南不是重災區,防疫工作做得不錯,相關實名制、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工作還是要持續,大家有正確防疫概念,安全度過這14天觀察期應該沒問題。「當初磐石艦事件嚴峻都安然度過了...」黃偉哲表示,當初磐石艦官兵一下子出現20、30例案例,也無法釐清是本土、境外案例,14天期滿後沒有任何進一步疫情傳出,也因此大家不過過度恐慌,把防疫措施做好,就沒有問題。黃偉哲指出,這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匡列140名接觸者,在台南市為個位數,只要居家檢疫工作要做好,可安然度過這波危機,但是該有的防疫作為,仍是不可輕忽,保持一定社交距離,仍是相當重要。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防疫為何成功 陳建仁分享3個重要因素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今天說,台灣防疫成功有3個重要因素,包含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且台灣公民素養高、配合防疫,才讓台灣防疫可以做得這麼好。人才循環大聯盟與美國在台協會製播「疫情過後的新世界」節目,今天邀請陳建仁在節目中分享台灣抗疫成功的關鍵。陳建仁表示,台灣防疫會成功有3個重要因素,包含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從去年12月31日,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在PTT上看到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消息,且馬上警覺通知世界衛生組織跟中國開始,台灣也在當天展開武漢直飛班機的旅客登機檢疫等。陳建仁說,台灣依照對中國的了解,武漢若有7人住在醫院,一定不是只有7人,因此接下來也開始做醫院感染管控等;此外,針對密切接觸者,也讓警政跟內政單位配合衛政單位做好密切接觸者隔離、追蹤工作。陳建仁提到,過去在SARS期間,大家對於沒有N95口罩時非常恐慌,因此政府也針對防疫物資等超前部署,並開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籌各項措施部署。陳建仁回憶,總統蔡英文當時也召開國安會高層會議,除了指示防疫需要跨部會合作,也關心口罩等防疫物資,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口罩有儲備4000萬片,蔡總統認為不夠,因此政府開始調查、加強口罩生產量能,到後面口罩一天可以生產2000萬片。「從這過程中可以看到台灣面對疫情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超前部署,讓台灣防疫做得很好」,陳建仁說,也要謝謝台灣很多國家隊,像是防疫國家隊做好邊境管控等。此外,陳建仁指出,他去英國時,有人說台灣公民素養很高,政府說要隔離就隔離,「他們一直懷疑在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不是極權國家,怎麼可以這麼好」,這有賴於政府每天開記者會公開全部疫情,且詳細解釋民眾應做的防疫措施,還有回答很多媒體問題,讓人民對政府產生信心。陳建仁說,防疫過程中,被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的有14萬人,但拒絕配合防疫而被處罰的統計中,居家隔離只有19件、居家檢疫是660件,整體來看台灣民眾9成以上都很配合防疫,也有其他許多無名英雄勤洗手戴口罩等,才能讓台灣防疫如此成功,並讓全世界都認為台灣是防疫的楷模典範。
-
2020-06-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沒檢疫過、趴趴走也申請防疫補償金 衛福部退1087件
體恤配合防疫檢疫制度,我國從3月23日起,只要因疫情接受居家隔離、檢疫者,可以領取每天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但傳出有人詐領防疫補償金,衛福部社工司表示,受理10萬多件的申請,核准8萬1800多件,被駁回有2900多件,多數是資料檢附有問題,但其中有1087件為「非居家檢疫者」。社工司科長詹恆表示,這1087件非居家檢疫者也來申請,分析原因一種為「故意」,另一種是資訊落差,有部分是在機場被建議應該要「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聽到要管理就以為是要關在家中14天,自行把檢疫強度提高到居家檢疫規格,因此認為自己符合居家檢疫的資格而來申請。衛福部認定需要居家檢疫或隔離者,是依照地方衛生單位開立的居家檢疫或是隔離單,要有此單據才符合最基本的資格;另一種分析應該是故意,想嘗試闖關看看。詹恆表示,在所有駁回的2900多件數中,有114件是因為「非必要出國」返國居家檢疫者,詹恆表示,指揮中心於3月17日提出非必要出國情形,必要係指奔喪或出差,因此在3月17日後出國返國者,必須證明出國的目的性。其餘被退件的原因為重複請領,詹恆表示,重複請領的有258件,分析應該是送件時誤按了2次,另有86件是符合居家檢疫的資格,但卻趴趴走,遭地方衛生單位開罰者,依照規定,需遵守居家檢疫規定才能領取每天1000元的資格。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6月23日中午12點為止,有10萬4600多件,其中8萬4800多件完成審核,有8萬1800多件通過審核,2900多件被退件,依照審核通過的件數,將核發10億8187萬多元,平均每人可領取1萬3227元。詹恆呼籲,符合居家檢疫資格者,二年內都可以申請防疫補償金,也建議民眾蒐集好資料再申請,以免需補件增加來回申請的時間。
-
2020-06-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肉品廠爆發群聚感染 專家憂冬天再爆疫情
英國威爾斯安格爾西(Anglesey)雞肉加工廠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多達158人確診。多家工廠陸續傳出疫情,都是在寒冷的作業環境下,令專家憂心疫情到了冬天可能捲土重來。英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境內4萬2632人病故,但疫情級別已從4級降至3級,最近每日病故人數也逐漸從3位數下降至2位數,政府開始思考進一步開放禁令,刺激經濟復甦。「每日郵報」報導,位於安格爾西的兩姊妹雞肉加工廠(2 Sisters)有158名員工確診,工廠目前關閉,560名員工與家屬居家隔離。此外,西約克郡的一家肉品加工廠上週因為爆發群聚感染而關閉,約有150人確診。威爾斯地區的勒克姆(Wrexham)也有一家工廠傳出38人確診。英國之外,德國西北部一家肉品包裝廠上週也有超過1000名員工確診,屠宰場及類似的肉品加工廠都傳出疫情。專家表示,這些工廠不通風又擁擠的環境讓員工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恐是疫情爆發的原因。此外,工廠內寒冷、沒有陽光照射,這種類似冬天的環境,恐怕讓病毒更容易傳播感染。雖然北半球時序進入夏天,但專家憂心,一但冬天到來,日照時間縮短、溫度下降,病毒恐會再度活躍。感冒與流感病毒已知在這種環境更容易傳染,冠狀病毒也不例外。專家說:「病毒長期存活的最佳環境就是沒有日照的寒冷地方。」兩姊妹雞肉加工廠群聚感染可能讓7萬人口的安格爾西全區隔離。當地學校原本今天恢復上課,已經因為疫情爆發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