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案920、925都因需出國洽公,自費採檢確診,外界疑是否需調整採檢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之所以未採取入境採檢,有層層考量,其中,入境採檢應是希望早日不用隔離,然入境採檢陽性會送到醫院,即使採檢陰性,但怕因此放掉很多個案回到社區,所以還是採取居家檢疫14天,無法達到早日解除隔離目的。但因應之後會接種疫苗、居家檢疫天數縮短,或許可考慮入境採檢。
針對為何入境不用採檢,陳時中表示,入境採檢應是希望早日不用隔離,然入境採檢陽性會送到醫院,即使採檢陰性,但怕因此放掉很多個案回到社區,所以還是採取居家檢疫14天,那採檢還有什麼意義?討論很久認為不可行。
陳時中進一步說明,若入境先找到陽性個案,可減少居家隔離時同住家人的風險,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驗了陰性就放心」,大家、家人都放心下,警覺性可能變低,陳表示,這讓他很不放心,因為也有偽陰性仍在潛伏期內的可能。
至於為何要求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陳時中表示,是為了降低航空器內染疫的風險。
針對14天期滿要不要採檢,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專家討論很多次,針對期滿14天自費採檢、後來確診者有96人,其中Ct值小於27僅2位,1人培養不出病毒,另1人自費採檢原因是沒有入境3天內陰性報告,所以在機場被採檢,不是因為14天。
陳時中說明,14天後採檢確診者,對社會風險相對低,Ct值高、病毒也培養不出來,等同於「驗得到,但是不具傳染力」,如果有進一步證據出來仍有傳染風險,或許會考慮14天期滿採檢,但14天後不具傳染力的證據越來越多。
陳時中指出,有機會更動相關規定,看社區打疫苗有一定防護力後,減少居家檢疫的天數,或許可考慮入境時採檢。另變種病毒情況會隨時監測、調整政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