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孤獨死
共找到
53
筆 文章
-
-
2022-03-20 養生.人生智慧
看遍無數老後照顧現場的體會!居服員楊嘉敏:50歲後該做好的3個心理準備
編按:每個人都無可避免會面對老後與病痛,如何才能讓人生最後一哩路少些顛簸,又該做那些身心準備?因緣際會下,從零經驗開始從事居服員工作4年多的楊嘉敏,由於照顧長輩的經驗,也讓她像是提前預習了自己的老後,她說:老並不可怕,只要做好心理建設、以正視而非逃避的態度面對,就能安穩地抵達。人人都嚮往充實而有尊嚴的老後生活,但也有不少人對於老有著許多不切實際的想像與恐懼,如何在人生暮年活得更好、更自由?從事文字工作的楊嘉敏,在偶然的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做了4年多的居家服務員工作,原本她只是想將這段經驗做為寫作題材的田野調查,卻意外有了深刻的身心體會。「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命的必經之路,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麼心態走完它。」楊嘉敏說。母親罹癌急逝 來不及準備就面臨至親的老病死在接觸居服員工作之前,楊嘉敏才經歷母親的離世不久,「我覺得這在冥冥中好像是一個緣分,補足了我當時還沒有修完的人生學分。」楊嘉敏的母親因罹患淋巴癌,發現時已是末期,從罹癌到過世僅有短短3個月:「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快速地經歷了一個和我最親的人老、病、死的過程,對我來說這些事都很陌生,沒有人告訴過我該怎麼處理面對,就像在什麼武器都沒有的狀態下就到前線作戰,其實是很手足無措的。」楊嘉敏回憶,當時由於已經不適合做積極治療,母親選擇在家裡接受安寧照護,但若是身體有突發狀況,還是必須回醫院急診。「那是我這輩子最頻繁坐救護車的時期。」不只如此,隨著身體狀況的惡化,母親逐漸無法自理生活,唯一同住的楊嘉敏成了主要照顧者。「那時我半夜經常要攙扶母親上廁所,也曾問過她要不要穿尿布,但母親堅持不肯,後來我做居服員才理解,有時候不是照顧者方便就好,也要顧及被照顧者的心情和意願。」後來,平常經常上圖書館、也習慣坐在固定位置的楊嘉敏,因為旁邊也有一位總是坐同一個位置的中年女性,一聊之下,才知道對方是居服員。「我總覺得在照顧媽媽的時候犯了很多錯誤,或許也想藉此機會解除一些疑惑和遺憾。」照顧失智者的難題 在於同理對方而非同情實際投入居服員的工作,楊嘉敏的第一個體會是:「照顧長者絕對不是大家想像中歲月靜好的溫馨畫面,而是戰場。」在楊嘉敏所服務的個案中,有6成屬於失智症患者,輕重程度不一,「我們必須要學會安撫他們許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情緒、嘗試理解各種異於常人的反應;更不要說經常與各種異味、髒亂共處,甚至有部分失智者會有暴力傾向。」「同情很容易、同理很困難。」她曾遇過一位失智阿嬤,會把所有身邊的東西拿起來咬,「一開始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後來才想到,也許她是因為感官認知功能已經退化,用嘴巴咬可能是她僅存能認識物品的方式,就像幼兒一樣。」最後她經過家屬同意,買了一個奶嘴給阿嬤咬,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有時候失智者因為已經無法理解眼前的狀況,有時候他們以為我是闖到家裡的小偷、或是有時和患者的配偶說話,就以為我是小三,很生氣要趕我出去。」面對無法以常理溝通的失智者,她也曾感到沮喪、甚至有點生氣,但後來她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周遭的一切變得陌生、不認得身邊的人或是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一定也會很擔心、害怕。「所謂的關懷或照顧,並不是當濫好人,而是用理性和客觀去對待。」面對生死第一線的照顧工作 體會人生的無常悲喜雖然和照顧者相處有許多不為外人道的辛苦,還要面對病患和家屬的各種狀況,但楊嘉敏卻認為,居服員是她做過最有價值的工作。「我曾經照顧過一位低收入罹癌的阿嬤,因為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有時會陪她去看醫生。有天因為候診的人很多而超過了規定的陪病時數,她很不好意思要掏錢給我,還要買東西給我吃,但她其實自己都沒有錢了。那份心意就讓我覺得很感動。」從事照顧工作,也讓她體會生命的悲歡無常,「很多失智者年輕時可能擁有很好的工作或是學歷,但到了人生的最後階段,他們最需要的其實都不是錢、而是陪伴與關心他的人。」楊嘉敏說,她曾經照顧過一位住在五星級病房的董娘級阿嬤,「但最後享受那些設備的其實是我,本人反而已經感受不到。」「我爸爸是在我做居服員的期間過世的。當時我雖然馬上放下工作趕了過去,但還是來不及見他最後一面。一開始我非常懊悔,甚至質疑自己:如果照顧別人卻讓我無法陪伴爸爸最後一刻,這份工作有意義嗎?」後來負責照顧父親的護理師告訴楊嘉敏:很多醫護人員都有這樣的經驗,雖然可能沒辦法親自照顧自己的家人,但同時也有別人在照顧他,她這才釋懷不少:「我想或許照顧者的價值,就是分擔起這個責任,讓家屬的生活能夠維持如常、不被拖垮,就像是一種生命共同體。」50歲後的照顧與自己未來的老後 該做好的3種心理準備50歲後的人,開始面對照顧現場與自己未來的老後,該做好哪些心理準備?1. 做好心理準備,父母隨時會有狀況「如果要說這份工作帶給我什麼體會,我覺得:家有年邁長輩的50世代,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設和準備,老人家的健康隨時會有突發狀況,也許是忽然記不起你是誰了、甚至突然倒下都有可能。」楊嘉敏說。2. 不要無止境燃燒自己此外她也提醒,若家中有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千萬不要無止境地燃燒自己,不管是家屬或是照顧者都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放下一些無謂的心理障礙、設下停損點,及時尋求幫助非常重要。現在政府其實已經提供不少長照資源,但很多悲劇都是因為家屬沒有尋求外界協助,最後撐不下去而崩潰。」3. 住家附近一定要結識朋友「如果不想孤老而終,一定要建立有地緣關係的人際網路。平常多參與鄰里活動,有時候里長、鄰居甚至常跑這一帶的房仲或是保險員,可能都比遠方的子女更能提供即時協助。很多孤獨死的人,最早發現的都是房東,因為時間到了沒有繳房租。」楊嘉敏說。自己也來到50後的人生後半,目前單身的楊嘉敏,對自己的老後安排也已經有所體認:「若我到了無法獨立生活的那一天,就是去住養老院。對於老,無須過度憂慮,但也不應一無所知,但在我還有能力的時候,多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那麼也許就會建立起一種善的循環。」原文:看遍無數老後照顧現場的體會!居服員楊嘉敏:50歲後該做好的3個心理準備
-
2021-12-08 新聞.健康知識+
讓眼睛過勞,小心視力模糊又發癢!專家教你3分鐘就能放鬆的超簡單「眼睛瑜伽」
瑜伽練習幫你減輕眼睛疲勞 你的雙眼看起來疲憊萬分嗎? 在忙碌的一天工作結束後,你的眼睛是不是感到疼痛又沉重?眼睛疲勞是眼睛因過度使用而感疲倦的常見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在昏暗的燈光下閱讀、長時間長距離駕駛、暴露在強光下以及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螢幕。透過以下簡單的瑜伽練習,解除日常生活盯著電子螢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不限時間地點,可以隨時隨地練習。 什麼是眼睛緊張? 現代科技提供了無數的好處,但正因為如此,現代人習慣一天花好幾個小時坐在電腦、電視機前,再不然就是盯著手機和平板不放。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可能會導致眼睛、頸部和肩部的病變,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變成了瞇瞇眼,時不時地揉眼睛? 大多數人每天工作時都是盯著螢幕至少8小時,而這種「與螢幕的親密時光」越來越長造成成人出現視力模糊,眼睛發癢、灼熱、乾眼、頭痛、疊影、疼痛和其他眼睛疲勞症狀,即使是在家裡,我們大多數人要不是看電視就是在手機追劇。 螢幕包含了電腦螢幕、平板、智慧型手機,強迫使用者必須近距離的聚焦在電子螢幕上,眼睛的生理構造並不是為近距離觀看而設計的,這給眼部肌肉帶來了額外的壓力,也會影響身體姿勢,特別是頸部、肩部和背部肌肉。 瑜伽運動如何舒緩鎮靜眼睛緊張 幸運的是,透過特別設計的體位法動作與眼球運動,簡單的瑜伽練習就可以幫助恢復眼睛活力,消除頸部肌肉緊張。謹慎準確的練習有助於放鬆過度使用的肌肉,減少臉部和眼睛的緊張,同時加強肌肉,幫助眼睛重新恢復注意力。「透過讓眼睛更加靈活並增加適應性,你可以防止眼睛問題變得更糟,甚至可以改善問題。」 瑜珈士透過眼睛瑜珈鍛鍊注意力,並提高意識、內在存在感以及幸福感。我總是提醒我的學生,通過控制眼睛,你可以控制心靈與身心平衡。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在盯著螢幕時不自覺地揉眼睛,請嘗試以下練習: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緩解眼睛疲勞!可以單獨練習,也可以按照順序一起練習,並可根據需求,在一天內多次練習。 眼球瑜伽 - 讓我們開始吧! 掌心覆蓋練習 1. 雙手摩擦 10 至 15 秒,直到雙手溫熱。 2. 輕輕地將雙手放在眼睛上,指尖放在額頭上,掌心呈空心狀覆蓋在眼睛上,掌跟則在臉頰上。 3. 呈空心狀的掌心遮住眼睛,但不要直接平貼在眼睛上,雙手稍微與眼睛保持一點距離,讓眼睛感覺像進入黑暗之中。閉上眼睛,深呼吸,放鬆。 4. 想像一下,眼睛正在溫柔吸收黑暗,同時也清楚感受到從手中傳來的溫暖能量。 5. 感覺眼睛肌肉變得柔軟,大腦處在於平靜狀態,並享受這種視覺刺激。 6. 只要你沒有感覺不適,可以持續練習掌心覆蓋眼球運動。練習時間從數秒到五分鐘,都可以自由選擇。當你準備結束這回合練習時,請輕輕地將雙手放下,慢慢睜開眼睛。 【注意】這種掌心覆蓋技巧也可以在下述眼部運動練習之後進行,提升休息成效。 眼球旋轉運動 為了保持平衡放鬆,眼睛也需要有意識地運動。記得所有的練習,頭頸肩都必須保持直立、穩定、中正。 1. 坐直,脊椎中正,自然呼吸。 2. 透過放鬆眼睛與臉部肌肉來柔化你的目光視線。 3. 在不移動頭部的情況下,將視線看向天花板。 4. 然後沿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眼睛,盡可能將圈圈畫大。同時注意周圍的物體,流暢自然地轉動眼球。 5. 重複 5 到 10 次,然後閉上眼睛放鬆。 6. 準備就緒後,換逆時針方向練習。 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練習,緩解眼睛疲勞,保持眼睛健康! 作者簡介Master 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在26歲創辦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希望藉由超過15年的教學經驗帶給全家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Sujit老師的3分鐘神奇瑜珈課」專欄文章列表 延伸閱讀: 孤獨死指南》妹妹獨自一人在家中過世...呂秋遠:決定「獨居一輩子」該做的10個準備
-
2021-12-0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腳底就是身體的「解毒地圖」!足部按摩師的「超級排毒穴道」:一天10分鐘,分解體內脂肪
痠痛、生病、手腳冰冷全是因為體內氣血不暢、毒素堆積所造成,而「腳底穴位」,集中了全身臟腑組織對應的反射區,也是打通氣血、讓堆積的毒素能徹底排出的重要開關!編按:其實,每個人的腳底都擁有能夠讀出你的身體不適或現在健康狀況的地圖!若有感到疼痛,或是發現有硬硬的腫塊,所對應到的就是你身上器官變得虛弱的信號。只要按對與臟器連接的位置,就能輕鬆排出潛藏的毒素,改善不適症狀,不需要特殊工具,只要按壓穴位10次,一天10分鐘,就能養出超強抗病力!其實,每個人的腳底都擁有能夠讀出你的身體不適或現在健康狀況的地圖。那就是「腳底穴道」。刺激穴道後為什麼能改善身體狀況呢?所謂穴道,指的是位於骨頭附近,末梢神經集中的部分。只要刺激位於皮膚深處的穴道,就會透過末梢神經傳達至與那個穴道相對應的臟器,因此能達到活化該臟器的功能。此外,藉由刺激穴道,能夠促使腳部血液與淋巴液的肌肉幫浦作用效能提高,也能改善血液與淋巴循環,順暢地將堆積在體內不必要的新陳代謝產物推除。再加上,Matty式腳底按摩一開始會先刺激與解毒息息相關的腎臟與膀胱對應的穴道,在那之後,再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刺激相對應的穴道。若腎臟或膀胱的功能變弱,即使好不容易刺激了穴道,也很難將不必要的老廢物給排出體外。但若事先刺激腎臟與膀胱的穴道,就能以尿液的方式將它快速的排出體外。實際上,在我按壓這些穴道或進行按摩後,透過尿液來達到新陳代謝的廢物排出量,比一般狀況下的排出量還要提升許多的實驗數據。而透過這樣的方式,就能獲得改善身體狀況的高度效果。除此之外,用這個方式也能有效改善水腫、促進分解體內多餘的脂肪,所以也有打造身體曲線的效果。請務必利用按壓腳底穴道,維持健康與保持美麗吧!超級排毒藉由按壓所有的解毒器官來瘦身!總是瘦不下來,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代謝產物堆積在體內所致。這裡,就要用這個「超級排毒」來刺激身體與解毒相關的所有器官的對應穴道,打造成為易瘦的身體。此按摩會將不必要的新陳代謝產物完全排出,也能達到健康與美肌效果。按壓順序左腳開始:❶大腦 ❷腦下垂體 ❹小腸 ❺左腳的橫結腸 ❻降結腸 ❼乙狀結腸 ❽肛門 ❾輸尿管 ❿直腸接著換右腳:❶大腦 ❷腦下垂體 ❸肝臟 ❹小腸 ⓫上行結腸 ⓬右腳的橫結腸 ❾輸尿管 ❿直腸從左腳開始進行按壓!❶大腦:由上往下刺激腳的大拇趾趾腹位於腳底大拇趾趾腹的就是大腦的穴道。此處使用手的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將大拇趾以縱向分成4個區塊,各區塊重複按壓10次。❷腦下垂體:大拇趾趾腹中央按壓到底為止位於腳趾拇趾趾腹正中央的就是腦下垂體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外側對準穴道, 垂直按壓到底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按壓左腳時,做完步驟❷之後直接前往步驟❹❸肝臟(僅右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位於右腳小趾的延長線上,腳趾根部的骨頭下方,手指拇指指腹對準的範圍就是肝臟的穴道。將此處縱向分成2個區塊,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處對準穴道,在關節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上往下滑動。❹小腸:用2根手指的第2關節按壓著滑動將腳底按照長度分成約4等分,從上面數來第3個區塊,以中趾為延長線分成一半,位於外側的就是小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的食指與中指第2關節,對準穴道往腳跟方向按壓著滑動至腳跟前方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按壓右腳時,做完步驟❹之後直接前往步驟⓫❺橫結腸(按壓左腳的情形):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內側往外側按壓著滑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左腳拇趾根部的骨頭下方,在手指關節的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內側往外側滑動至小趾根部的骨頭下方。❻降結腸(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上往下按壓著滑動從步驟5橫結腸的穴道右端開始,至腳跟硬的部分上方,手指自然停止的位置為止,就是降結腸的穴道。此處延用步驟5的按壓方式,由上按壓著往下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❼乙狀結腸(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外側往內側按壓著滑動從步驟6降結腸的穴道下端開始,至內側腳踝下方的膀胱穴道前方為止的區塊就是乙狀結腸的穴道。此處延用步驟6的按壓方式,由外側按壓著往內側滑動。❽肛門(僅左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垂直按壓到底為止位於步驟7最後抵達的乙狀結腸穴道左端的就是肛門的穴道。此處沿用步驟7的手勢,垂直按壓到底為止。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❾輸尿管:使用手指拇指的指腹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從膀胱穴道的上方開始,至內側腳踝的後方凹陷處為止的範圍就是尿道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拇指的指腹對準穴道,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❿直腸:從內側腳踝開始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至腳踝上方10公分處從內側腳踝上方開始到上方10公分處為止是直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至此,左腳按摩結束後,再換右腳按照步驟❶〜❹、⓫⓬、❾❿順序進行按摩按壓右腳時,做完步驟❹之後從這裡開始!⓫上行結腸(僅右腳):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下往上按壓著滑動右腳的小趾延長線上,從腳跟的上方開始往腳趾方向前進,到手指自然停止位置的範圍就是上行結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在關節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由下按壓著往上滑動。⓬橫結腸(按壓右腳的情形):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由外側往內側按壓著滑動從步驟11上行結腸穴道的上方開始,至拇趾根部的骨頭下方為止的範圍,就是橫結腸的穴道。此處使用手指食指的第2關節對準穴道,並在手指關節的內側,放入另一隻手的拇指輔助,按壓著由外側往內側滑動。將此動作重複10次。 最後在右腳進行步驟❾❿解毒小建議依照吃飯時的姿勢與水分的攝取方式來左右是否不易變胖在吃飯時,稍微用一點技巧,就能讓自己不易變胖。首先就是姿勢。若用往前頃的姿勢吃飯,就會壓迫到肚子(胃),讓消化變得不良,胃消化的食物停留在為中,導致變胖。吃飯時,要將肚子伸直。此外,若在吃飯時攝取過多水分,會造成唾液分泌減少,也會導致消化不良。吃飯時儘量不要攝取水分,若要攝取的話,建議在飯前或飯後再飲用。書籍介紹腳底按摩 身體排毒地圖 :一目了然的反射區對症按壓圖典,治痠解痛、修復臟器,從頭到腳改善所有不適與常見病症!作者:Matty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1/08/26作者簡介Matty:腳底按摩師。在台灣學習腳底按摩,有20年以上經歷。以台式腳底按摩為基礎,融合世界各國的腳底護理方法,發展出獨特的「Matty式腳底按摩」,可以快速而有效解決現代人常有的腳底問題。讓許多人認識腳底的奧祕,也經常傳授各種在家就可以做的健康小祕訣,深受日本眾多女明星及演藝人員的信賴。經常各種透過演講與課程,面對面教授各種可以幫自己按摩腳底和腳底護理的方法。著有《Matty式足穴10分鐘解毒按摩》《看DVD學Matty式足穴解毒按摩》等。延伸閱讀: 孤獨死指南》妹妹獨自一人在家中過世...呂秋遠:決定「獨居一輩子」該做的10個準備
-
2021-11-28 養生.人生智慧
生命的最後別折磨!日本在宅醫師提倡「平穩死」,5件事在家善終
編按: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不治之症」減少了、平均壽命也大幅延長,透過醫療,許多人的生命因此得以拯救。但是醫療作為「延長生命」的手段之一,有時候卻也可能伴隨著各種苦痛,能夠平靜無痛死去的人,可能還是屬於少數。若你或是周邊的家人渴望尋求「理想的死亡」,是否做好相應的準備?談論死亡,或許有人會覺得晦氣,但關於「如何死」,卻是需要在事前與家人共同商討的重要議題。該採取何種措施以減少痛苦、選擇自己想要的臨終方式,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有所不同。而日本「在宅醫療」的醫病模式,意指患者不住院(或是在病症末期的安寧醫療階段),由醫師在患者家中給予診療與相關支援,從1980年代推行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在台灣也逐步推廣。相對於「總而言之盡可能讓患者活下去」的延命治療,在宅醫療更注重在治療與照護時,尊重病者的人生觀與生活型態,於醫療與人性中取得平衡,而對於即將離世的病人,則希望能達到「平穩死」的目標。平穩死:在延長生命外 更貼近人性的醫療觀何謂「平穩死」?日本在宅醫師長尾和宏對此提出5個具體的要件:1. 離世時,患者能夠待在自己期望的場所。2. 透過緩和醫療,盡可能地減少患者的痛苦。3. 在平日的生活中盡可能地保有樂趣,並有能力做想做的事。4. 患者本人對於死亡不感到恐懼。5. 患者與家屬都對於現狀沒有不滿。另一位在宅醫師中村明澄則指出,一般來說,會考慮實施在宅醫療,主要有3種情況:1. 在往返醫院就診上有困難。2. 症狀進入末期,推估餘命在數週至1、2個月左右時。3. 患者本人表示希望回到家中。然而,即使在宅醫療在日本已經行之有年,長尾和宏認為,仍然有高達9成的民眾對此一無所知,即使在醫界,也有8成的醫師並不真正了解「在宅醫療」或是「平穩死」、「尊嚴死」的意義。長尾和宏舉例指出,曾經接觸過一位肺癌末期患者,當時患者的女兒希望讓父親接受在宅醫療,但詢問一名安寧醫療的專家後得到的答案是:「肺癌不適合在宅醫療」。在一般醫學邏輯上,為了維持身體的營養和體液平衡,醫師一定會施予點滴。但他認為,在醫院過世的患者,經常因為過度輸液而導致身體浮腫,「大體看起來就像是溺死的人一樣」。根據歐美論文研究,臨終時人體在脫水狀態,反而更能減輕痛苦、最終也能有較長的壽命。「這就是既有醫療與在宅醫療在根本概念上的差異。減少痛苦和需要採取續命措施到什麼程度,當中需要拿捏和取捨的經驗與智慧。」不穿白衣的醫師 減少醫病間的距離感平均一年送走超過600名患者的長尾和宏,多年來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無論在診所或是在患者自家進行診療,他都不穿醫師袍。「我希望醫療行為可以在一種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在我20幾歲、成為醫師的第3年,某次支援外來門診,結果那家醫院的院長穿著超輕鬆的慢跑排汗衫出現,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哪裡來的掃地大叔?但仔細觀察,患者的表情也同樣輕鬆,氣氛和一般的醫院很不同。」長尾和宏說,白袍雖然象徵醫師的專業性,但也會帶來距離與上對下的權威感,甚至會讓某些患者心生恐懼。從事在宅醫療20餘年,至今見證超過2,500名患者離世的長尾和宏說,因為接觸許多失智症、癌症等高齡患者與其家族,他對於「人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即使生病了,人也能快樂地活著,可以笑、可以和朋友愉快地相聚聊天,或是去旅行,很多高齡者容易感到人生無味或心情低落,但在許多不久於人世的患者身上,我卻看到源源不絕的活力與歡笑。」中村明澄則認為,在宅醫療的另一個優點是在生活上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沒有醫院規定的會客、進食或就寢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得以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與空間,有助於讓患者在精神上更有安定感。多死時代 「無法所有人都死在醫院」在日本,由於高齡人口比例大幅增加、戰後嬰兒潮時代逐漸進入老病期,在2018年,每年有13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到2040年會大幅增加到160萬人。也就是所謂「多死時代」的來臨。因此,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醫院已經不可能承接所有的臨終患者。「在宅醫療」、「在宅臨終」,已經成為日本未來不可或缺的選項。即使是一人獨居者,只要有社福或是看護等資源挹注,同樣能在家終老,而不至於面臨「孤獨死」的窘境。「但是如果政治人物提出:『我們要打造一個可以安心死在家裡的城市』,肯定沒有人會支持,因為大家都很喜歡醫院。特別是高齡者,對於醫院的依賴非常強烈,即使醫院面臨經營赤字、醫師人力不足等問題,大家還是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可以方便隨時看病。」長尾和宏表示。在宅醫療的制度要更臻完善,也需要包括地區性支援、警察與救護系統的共識與認知。「如果沒有簽署DNR的患者,在家心肺停止時,若叫來救護車,救護人員到場就必須進行急救措施,否則就會違法。」在家迎接人生終點 最需要家人理解與支持以現階段而言,即使超過半數的日本長者希望在家終老,但真正到了臨終時刻,有8成的人都是在病院裡度過,而這也不過是40年前左右,才開始變得普遍。「在此之前,在家嚥下最後一口氣,其實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為臨終患者進行診療時,長尾和宏會先向家族甚至患者本人說明「死前流程」:像是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身體會產生哪些反應等等。家屬雖然邊聽邊流淚,但也因此有了心理準備,患者過世後,許多家屬會告訴他:「雖然難過,但比什麼都不知道安心多了。」他也觀察,家屬往往比患者本人更難以接受「至親的死亡」,在日本臨終階段醫療所產生的爭議,有高達8成來自家人間難以達成共識。他認為,推動在宅醫療,最需家族全體的理解與支持。「在我的經驗中,幾乎沒有決定採取在自宅臨終的患者家屬感到後悔,大家相互支持、分享心情,因此大大減少了心中的遺憾。」「就像生產前會經歷陣痛,除了極少數意外或猝死者,大多數人在死前也得跨越『死亡之壁』,才能到達生命的終結。思考自己或身邊至親的死,絕不是觸霉頭或壞事、反而是一種生命積極自主的展現;思考死亡、理解死亡,才能對活著的意義,有更深一層的體會。」長尾和宏說。資料來源/文春online、朝日Reライフ.net原文:生命最後別折磨,多好!日本在宅醫師提倡「平穩死」,5件事在家善終
-
2021-11-13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預先折好葬禮用蓮花、提早寫辭世信...這些「花20年在等死的人」給作家王浩一的領悟
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他們花二十年的時間在等死◎九十一歲伊藤婆婆:早上拉開窗外的紙屏風一位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伊藤女士,獨居的她今年已經九十一歲,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所有認識的人都已經陸續離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拉開公寓窗戶外頭的紙屏風,當是迎接早晨的儀式。早年她習慣也喜歡透過窗戶,看著鄰近公寓的孩子在樓下廣場嬉戲,看著在社區游泳池戲水的家人。只是時光久遠,樓下廣場已經再也沒人聚集玩耍,而游泳池早已乾涸。家人們、老朋友也一個一個離世……她是最後的一位,彷彿她是負責關燈的人。她的鄰居,住在樓下的一位六十七歲婦女,一直到了死後腐爛的惡臭氣味擴散,才被人發現,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她;另一名六十九歲的先生,甚至在死後三年才被察覺。這三年間,每月房租及水電費仍舊自動地從他銀行帳戶的餘額內扣除,直到戶頭數字歸零,相關單位才留意到異狀。伊藤女士在九十歲生日當天,寫了「辭世信」,信中交代了後事的安排。每天睡前,她會規律地關上窗前「紙屏風」,次日醒來再度拉開它。她委託了對面的鄰居幫忙注意紙屏風的開啟與關閉。「如果哪一天早上,屏風沒有拉開,就代表我死了。」◎七十八歲龜山獨居陳媽媽:在家中折紙蓮花社工訪問前,桃園龜山七十八歲獨居陳媽媽,總先用大花布蓋住餐廳的大圓桌。那是過去一家人吃飯時慣用的桌子,現在平日只有一個人在家吃飯,這張桌子許久不用了,桌面上頭已經擺滿了各式物品、餐具、藥罐等等。當有人要來訪前,她總是這樣遮掩著桌面的雜物,不讓外人看到。多年前,老伴與兒子因病前後離世,唯一的女兒嫁到台北,她有自己的小家庭。女兒不常回家,但總會打電話回家聊聊工作雜事、生活狀況。但是長年獨居的陳媽媽,沒啥訪客,也鮮少跟朋友外出互動,老人家顯得憂鬱,家裡散發一種沉悶的氣息。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處的社工師,將她列為輔導個案,定期探視與關懷。劉姓社工描述,第一次拜訪,應門的陳媽媽一頭亂髮,居住環境還算整齊,但是客廳角落擺著幾只紙箱,裡面全是滿滿手折的紙蓮花,甚至一朵朵紙蓮花已經外溢在地面上。陳媽媽說:「現在剩我一人,後事我也有所準備了,蓮花折好,這樣女兒也不用麻煩。」在沙發坐著聊著,看似一派輕鬆的陳媽媽,順手又拿起福金紙開始折了起來……。◎七十二歲湖北的羅奶奶:日記裡寫著「今日無事」唯一的兒子在廣州工作,母親則獨自住在湖北老家,她已經七十二歲了,鄰人稱她「羅奶奶」。廣州真的遠,工作也無法讓兒子隨心所欲常常回家探視母親,一年也就一次兩次回家。上次回家的時間,則是春節過年假期,前後三天又離開了。在兒子離開一個月後,母親生病了,羅奶奶自己撐著,沒多久就死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兒子在三天後才知道。銜哀回家料理母親的後事,整理遺物時,發現了一本貼身的日記。羅奶奶退休前是一位老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但退休後,孤零零地一個人過日子,時間長了,但可以寫的東西愈來愈少。兒子翻閱母親的日記,發現近一年來,寫得最多的是「今日無事」。日記的最後一頁:「沒什麼事,我就先死了。」他們正在等死的幾個特徵《老年的意義:我和那些老人共處的一年》,英文的書名是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幸福是自己所選擇的。書本裡提到作者的小結論:不出門、不好好吃東西、不服藥的人活不長。不吃、不藥這個好懂,對於「不出門」的老人,則標題「社交孤立會要人命」。書本探討:年長者剩下的時間有限,他們進行「某種時間規劃」,不再掛念令他們疲憊或需索無度的人,所剩的「時間」,他們會用支持自己人來填滿。年老的人不再建立新關係,而是更依賴他們現有的人際關係。問題是,當支持自己的人、現有的關係一旦斷裂,情感交流停止,生命進入「麻木無感、無動力」階段,「不出門」成了表徵,也成了問題,這是個生死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說「他們在等死」。村上春樹《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說:「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對於「不出門」的人,顯然是絕對孤寂,是沒有任何值得等待的人,歲月漫長已經成了一種煎熬。一些社會學研究者往往會列出長長清單,說明那些「正在等死的人」的特徵點:把生活等同於活著、消極悲觀情緒籠罩、不再嘗試改變、停止努力、精神世界空虛、對未來一片迷茫、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我保留社會學者他們的泛眾說法,跳過這些清單。只來說說其中一個特點:「沒有了詩和遠方。」關於這個「生命絕對乾枯」特點,我有想法:詩,就是對生命的讚詞或是傷懷。遠方,就是夢想和等待。故友郭漢辰去世前一天,依舊寫著詩,凝視死神不管現在對自己的生活是滿足或是遺憾,對自己的生命是謳歌或是悲鳴,如果還「活著」,內心深處就會有對應的詩句,抒發對生命的深邃體驗。即使是「必死之前」,美人遲暮、病入膏肓、安寧期間……他們也會有詩,那是環繞著人類的靈魂航行。屏東作家郭漢辰是我的故友,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凌晨病逝。他去世前十天,我在屏東眷村「勝利新村創意生活園區」,這是他所經營的「永勝5號」書店,有一場《哲學樹之旅》新書分享會,漢辰還擔任了我的引言人。當時,我知道他生病了,但是不知已經這麼嚴重。去世當天,從臉書傳遞來的意外噩耗,反覆看了幾次,現今想起仍是一陣傷痛和不捨。漢辰的妻子翁禎霞,她在收拾心情之後,上午第一時間,即在臉書貼出郭漢辰過世的消息。臉書上她說著,漢辰前一天還在病房中惦念著稿子,最後由他口述、她代打字。翁禎霞說他留下的最後一段文字是:「不知怎麼了,世界就停止了,人們忙著禁止旅行、人們忙著恐懼,忙著囤積物資,世界就停止了。……連我的世界都停止了。」「那個晚上,我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漫遊,偶爾有些片段的記憶,但多數是無邊的漫遊,彷彿沿著峭壁而上,我知道此路有些驚險……。」(文字未完,不可能有下文了)翁禎霞在臉書這麼寫著:「沒有想到,他的世界竟如他所描述,真的停止了。」即使是最後一天,郭漢辰依舊以詩的靈魂擁抱世界,然後優雅地告別親友。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對生活索然無味,對生命已經沒有任何夢想,把自己活得像一座廢墟,殘破不堪,不知什麼是悲傷、歡愉。甚至對於「死亡」也不在乎,偶爾會對死神露出嘲笑的嘴角。對自己的死亡,對他人的死亡,全不在乎。哀莫大於心死,或是卡在幽谷爬不出來,最後就放棄了。那是現代人的哀歌議題:「孤獨死」或是孤獨而死。二○一六年夏天發行的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由新海誠編劇與執導,票房極好(繼宮崎駿之後第二位達成百億日圓票房的日本動畫導演),獲得許多大獎,當然這位一九七三年出生的導演,因此更引發了世人對「他的過去」的好奇與重視。宮崎駿的作品總能吸引闔家觀賞,而新海誠的作品特色,卻如二○○二年《星之聲》(ほしのこえ)作品所獲得的評論:「孤獨到讓人無法呼吸的電影,卻能療癒你內心的空洞寂寞,包含在等死的人。」新海誠擅長描寫現代人的孤寂與憂傷,也擅長關注失去摯愛的痛苦與無奈。在作品裡,他一直說著一個道理:「誰都不可能跟誰在一起一輩子。」人類就是這樣子,必須習慣「失去」。活得比較久的人、失去所有家人的伊藤婆婆、龜山獨居的陳媽媽、湖北寡居的羅奶奶……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一定會失去一些人,包含摯愛。新海誠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を追う子ども)作品裡,他依舊表現著「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都好孤獨」態度。電影裡隱藏著許多關於人生的話題:「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像個孩子。」新海誠閉口不談死亡,卻以最溫柔的方式告訴觀眾:「活著的人最重要,活著就是要繼續走下去。」歲月漫長,戛然一個人!真是啃食人心的孤寂社會學家說「在等死的人」多是「剩下一個人」寂然狀況,他們的「與人親密的對象」消失了,所以造成內心窒息與壓抑的處境。「什麼是親密?」心理學家說那是一種「心理的安全」,真正的安全可以導致「真正的親密」關係,所以一旦失去親密的對象,從這一方來看對面的一方,就是死亡。我常想:在等死的他們還做夢嗎?他們又做了什麼夢?人生就是因為「失去」,因為無常,才會惆悵?因為親密的對象消失,才讓人無法忘懷,才讓人痛不欲生,才進入「等死」模式?孤寂地「一個人」生活,大部分都是從「自哀自憐又悲情」開始,之後不自覺地變得睡眠時間過多,或是睡眠過少,對自己以前喜歡的興趣與嗜好,變得無感。發現「時間變多」了,卻不曉得日子怎麼辦,隨時隨地沒有安全感,也開始控制不了情緒…。過去的日子,他們或許希望「不用在乎別人的生活標準」,渴望「不用再接受他人的日常擺布」。現在一個人了,終於可以實現過去的夢想,追求「自自由由」。但他們卻凍住了,像是一隻加拿大野鹿,在夜間猛然被燈光照射,嚇住了。人哪,會看著遙遠自在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漂流。如果戛然一個人,卻又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只剩自己一人與反覆陷入自我思緒漩渦。我們要說的是,讓「失去」的哀傷情緒走完之後,「自我照顧」成了新課題,等死絕對不是唯一的選項。自己要想辦法度過,或者尋找協助,讓生命重新有「詩和遠方」是很重要的!等天黑、等老、等死,絕對不是人生答案。生命其實不是個待解的難題,而是去發現生活的奧祕,那是想辦法體驗每天的滋味,努力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過什麼,不要傻傻地坐以待斃。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然後「向每一個夕陽敬酒」,即可。書籍介紹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作者:王浩一出版社:有鹿文化出版日期:2020/12/04作者簡介王浩一: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1-11-05 養生.人生智慧
從接體到火化…沒人要做的事,卻是他最喜歡的工作!大師兄:總該有雙手、好好送他們走
以幽默的口吻描述在他的職場-殯儀館的所見所聞,讓人不禁會心一笑,但即使輕描淡寫,那些莫可奈何、帶著遺憾或希望的故事,也令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大師兄」,他是最靠近死亡的男人,從接體到火化,看似「禁忌」的工作,卻讓他找到人生意義-你是否記得人終歸一死,你願不願意讓自己好好活過? 「我曾痛苦到想要離開世界,可是轉念一想,如果我走了,難過的是我最愛的人:我的媽媽、我的阿嬤。我應該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努力讓我愛和愛我的人都能快樂。」 「總該有雙手、好好送他們走」 接連寫作出版而大獲好評的「大師兄」,在他粗獷外表下,其實蘊含細膩的心,看似「沒人要做的事」,卻是他「最喜歡的工作」。童年的困頓,反而淬煉出他溫暖且寬容的心。 他說道,來到殯儀館工作,像是過世爸爸的指引;他體悟到每個人都有他的無奈,但人生的最後一場大事,總該有一雙手,協助他們好好離開。 談及家庭過往,大師兄說,「我的成就都是我爸爸給我的,他是我『最好的壞榜樣』。」 「我爸爸年輕時不顧家,中風後卻要我來照顧他。可是我們家的經濟狀況,反而因為他生病而變好了,聽起來很奇怪吧?因為後來變成植物人的他,沒辦法再去賭博了,那些連年揮霍的賭博錢,遠高過醫藥照顧費。」 因為賭博父,踏上殯葬業之路 可是因為要照顧爸爸,他開始學習照顧技巧、到長照機構做看護;也因為爸爸過世要辦理喪事,因緣際會在殯儀館任職,開啟他人生的「奇幻之旅」。 他說,許多人總喜歡問他,「有沒有鬼故事。」可是他卻是很崇尚「科學思考」。在他的書寫中,沒有靈異事件供人獵奇,而是在一個個故事裡,不斷地提醒著我們:人生就在轉瞬間,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 「我喜歡我的工作,是因為它很有價值。會到這的人,很多都是沒有家人、沒有錢,你很難想像社會上還有那麼多人是孤獨死,甚至是冷死、熱死;有些只敢在半夜裡,偷偷來看爸爸媽媽的家屬,他們會在告別式前一晚在冰櫃前痛哭不已、哭到昏厥……。」 「生命中許多的苦,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真的曉得。但無論如何,能協助往生者好好上路、讓家屬心安理得,就是件很重要的事了。」大師兄淡淡地說。 服務亡者,他看見的是「人」的需求 表面是服務亡者,可是他看見的是「人」的需求。許多人的命運讓人不勝唏噓,有幾次他甚至哭得比家屬還大聲,因為經手的,是他前一份在安養機構熟識的阿公阿嬤;甚至也常在亡者告別之處尋思:「到底是什麼讓你走上絕路。」 因為離死亡那麼近,讓人的武裝卸下了,在死亡面前,他成為一個更柔軟的人。 「有位媽媽帶著3個小朋友走,其中1個從昏迷中醒來、爬起來報警,才活了下來。我們去接的時候,發現10多坪房子裡,竟放滿雜物、擁擠地連站的空間都沒有。可是媽媽名下有房子,不是社會列管的低收入戶,所以被忽視了…。世上的窮人比我們想的還多,可是往往,我們是不容易看見他們的。」 大師兄說,這件悲劇有上新聞,想當然爾各界善心湧進、也成立善款專戶,可是這些錢,卻只是讓往生的母子有較具「排場」的喪葬禮儀。 死亡不是句點,是給世界的問號 「其實我更在乎的是活下來的小朋友,接下來還有誰來關心他,他的錢夠用嗎?之後又要住在哪呢?」 「有次新春開工日,我們也開工了,這次走的是一個橋墩下的遊民。他的電鍋裡還有個發糕,應該是他的年夜菜吧!但推測他在過年前已經往生。這段期間橋上熙熙攘攘都是要前往熱鬧漁港的家庭,誰會知道他們在歡慶時,橋下有具無名屍,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也不會有人陪他過節。」 「又有一次收到1位『有名無主』(註),我馬上就認出來,他是過去我在機構照顧過的榮民伯伯。當初,他可是住在VIP房對我們呼風喚雨的,怎麼現在變成獨居老人孤零零地死去,過了很久才被發現呢?」 這幾年殯儀館工作的日子,反而帶給大師兄更大的正面能量與反思能力。 「你知道嗎?『人生的不幸,是比較出來的』。曾經我也很『厭世』過,想到過去照顧爸爸的辛苦,我現在還是會很想哭。可是我媽媽教會我樂觀,現在的工作讓我覺得很有意義。我覺得『越是絕望、越要找希望』。」 死亡從來都不是句點,往往留給我們的是更多問號?或驚嘆號! 如果死亡明天來敲門,你會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是不是現在的煩惱都不是煩惱了?你會想更加勇敢地追尋人生下半場,讓自己活得有愛、無憾嗎? 【註】有名無主:意指身邊沒有親人在旁,以致病死或老死時卻無人知道,當發現時,往生者都已經死亡多日。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50歲夫妻月入18萬,存款僅3萬?他曾助2萬戶解決家計:答不出這3問題,很難留住錢.從台大班對到一起讀哈佛,連頭髮都太太幫忙理!李應元昔日告白:妳是我最穩定的支持力量.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孤獨死1】隔離中辦親人後事 比孤獨更孤獨的三十五天
編按:大疫之下,上百個被隔離的家庭,無法送別因新冠肺炎猝逝的親人,他們該如何走完這段漫長告別式?記者聯繫上一位溫柔且堅強的家屬,寫下她發現母親離去,從病逝到安葬,三十五天內的種種心情。這位家屬希望,以這段經歷幫助像她一樣,正在面對親人往生之痛的遺族,也帶給你我度過疫情的力量。「因為見不到最後一面,我在隔離時一直忍不住想:媽媽走得到底順不順利?」五月中旬,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剛爆發的某個傍晚,阿芳(化名)和哥哥下班後,打算送身體不適的獨居母親就醫。兩人一抵達公寓,竟發現母親猝死家中。阿芳立刻報警、聯絡殯葬業者。接體員穿著防護衣進入房間,貼身「背對背」背起遺體下樓。由於死亡現場在民宅內,這位七十多歲老太太也非匡列對象,依規定,她的遺體只能在冰櫃躺上一晚,等待檢察官與法醫完成司法相驗、採檢,才能火化。結果真是新冠確診,此刻老太太已仙逝三天。她是台灣疫情內前五十名死者之一,更可能是第一位不幸在家「孤獨死」的死後確診者。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她一次承受好幾種老太太生前獨居,行動也沒太大問題,甚至倒下前一天,兄妹才探望過她。阿芳回憶,當時媽媽癱在椅上,神情疲憊,原本就患慢性病的她說不出哪裡痛。阿芳本打算送媽媽急診,醫院一得知老太太有接觸史,請她們改叫防疫救護車。等到凌晨兩點,總算收到派車通知,兄妹此時已先各自回家,只能明天處理。▌推薦閱讀>>護送三百位染疫者 抗疫運將的成軍手記沒想到暫別一天,母親獨自在家中斷氣,再見已是天人永隔。但是,喪母之後,兄妹倆也無法送媽媽最後一程,因為他們接觸了疑似確診者,依法必須各自居家隔離。所以,傳統喪家要辦的入殮、辦理死亡證明,甚至法律規定「疑似感染遺體」須盡速火化,兄妹倆都被迫缺席。對母親最後的告別,只能「外包」,請業者代勞。所有程序接踵而來,阿芳的人生突然被按下快轉鍵。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向公司請假、告知親友母親死訊,持續和殯葬業者在線上討論後事,也要在隔離狀態下照顧自己的家庭。還來不及為喪母悲傷,她發現自己也全身痠痛發燒,恐慌自問:「我是不是也中了?」直到母親走後第四天,區公所協助她去醫院PCR篩檢,說是「陰性」,驚慌暫告段落。四十多歲的阿芳說,不久前,母親節一家團聚,老少圍坐餐桌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怎知這些都成了往事。她和哥哥各有家庭與工作,每一到兩周就會去看看母親,說說話也好,這是他們的日常。阿芳還和失智的父親同住,多年盡力關照著兩老。她至今仍懊悔:「如果那一天,我們陪媽媽等到凌晨救護車來,結果會不同嗎?還是媽媽會在住院後,歷經插管的痛苦,還是會走?」獨自面對自己的隔離期,她找不到答案。母親的遺物 帶領家屬走出傷痛母親離世廿二天,阿芳結束居家隔離。早上出關,下午立刻辦法會。因為防疫規定,現場只有她和哥哥、大嫂向母親送別;親戚隔著螢幕,在直播畫面另一頭泣不成聲。第廿三天,阿芳回到母親住的老公寓整理遺物,鄰居發現她正準備開門,趕緊走避。前來幫忙的死亡清掃人洪生端詳房間,床墊上依稀可見人體微滲分泌物的印子,他連忙找塊布蓋住,不想讓家屬看見。接著吩咐阿芳戴起手套,找找重要物品及要放在靈堂的遺物。▌推薦閱讀>>死亡清掃人:我們掃的不只是血跡桌上一支還充著電的手機,像是凍結的時光膠囊。洪生要阿芳把手機放進密封袋裡,別接觸機身。阿芳隔著袋子,硬是解開了螢幕鎖。三周來無人觸碰,即使媽媽走了,它仍記錄下三周的時間流逝。上頭是滿滿的Line群組訊息,還有一通阿芳打來的未接來電,日期停留在五月某日,正是她發現母親失聯、病逝那天。阿芳從通訊錄找到母親生前好友的電話,電話一撥通,阿芳還沒說明母親死訊,對方劈頭說:「我知道(她走了)。」那位好友夢見自己和老太太快樂出遊,直到離別時,老太太和另一位也早已往生的友人,向大夥揮手再見,看起來健健康康、無牽無掛。這樣的夢境,即使虛幻,也給了阿芳真實的安慰。她和母親的朋友分享著回憶,笑談老太太生前糗事,逝者彷彿伸手可觸。她決定留下這支手機,等到疫情結束後,再聯絡母親的朋友們,聚首緬懷記憶中的媽媽。阿芳也希望,以這段經歷幫助像自己一樣,仍在面對著親人往生之痛的遺族。失去至親後,被迫凍結一個月的人生,終於能再度前行。▌文章未完,繼續閱讀:【完整專題】一段吞聲死別的故事【疫情下的孤獨死2】生者如何與悲傷共處【疫情下的孤獨死3】傳染病加劇長照悲歌▌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台灣難解的雙老困境
-
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孤獨死2】面對心靈撕裂傷 生者如何與悲傷共處
編按:大疫之下,上百個被隔離的家庭,無法送別因新冠肺炎猝逝的親人,他們該如何走完這段漫長告別式?記者聯繫上一位溫柔且堅強的家屬,寫下她發現母親離去,從病逝到安葬,三十五天內的種種心情。這位家屬希望,以這段經歷幫助像她一樣,正在面對親人往生之痛的遺族,也帶給你我度過疫情的力量。「我們不怕遇到,最擔心的是,沒辦法讓這些人好好走。」禮儀公司業者阿貴(化名)協助多個受疫情所苦的家庭處理後事,還曾代替隔離中的家屬上地檢署,領回親人的死亡證明書。阿貴會仔細詢問家屬信仰、亡者喜歡的飯菜和形式,用電話、郵件,或用Line群組討論法會。整個月來,阿貴一邊承受遺族焦慮,看著這群人被外界視為高風險族群,讀遍冷暖人情,「當然也有老人家過世,親友不願意幫忙的故事。這又能怪誰?」▌推薦閱讀>>林立青:疾病會優先攻擊社會底層因為疫情隔離,連對至親的往生送死都不可得。死者已矣,但少了「送別」的儀式,不論是哪種宗教,會在生者心中留下怎樣的失落呢?「隔離是為了迎戰病毒,不得不採取的強力手段,但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到受影響的人與生活。」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彭榮邦說,因為隔離,而無法依禮俗告別,會是生者很大的遺憾。他形容:「親人過世,不單單是一個人走了,而是家屬心理上的撕裂傷。」他的研究多以此為主題,探討死亡與心靈創傷,該如何癒合。彭榮邦指出,「告別,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突然發生的生離死別」;遺族容易為此產生質疑,可能責怪自己不孝,或急著尋找某個對象發洩;因為防疫被隔離又進一步剝奪親友在哀痛中,互相支持的機會。彭榮邦曾在書中寫道,喪葬儀式的真正意義,是讓「死者有所去,生者有所依」,送別往生者的肉體,迎回另一種面貌的他/她。彭榮邦相信,疫情雖打亂「面對痛苦的過程」,卻無法阻擋關愛,人們有超越病毒,跨越悲傷的力量。彭榮邦舉例,花蓮有位失智症的奶奶染疫,她在病房中會用力撞擊門鎖,希望出去見親友一面。一名護理師心想,「如果奶奶只是需要人陪,我是不是能出一份力?」所以護理師多花了點時間陪奶奶,跟她說說話,讓奶奶的情緒、病情都漸漸穩定下來。▌推薦閱讀>>我接觸了確診者,我們會努力活下去醫護和喪葬人員為家屬直播、親友在隔離期打通電話,「哭也好,安慰也好」,彭榮邦說,再小的陪伴,都能填補一部分遺憾。至於在防疫規定下,家屬被迫改以「線上法會」哀悼,親友與宗教人員都不得群聚,許多人抱憾無法親自送別。彭榮邦認為,被延後的告別,可以換種形式,賦予更多意義。「就算只是大家聚聚,簡單吃個飯,聊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當生者記住和亡者過去的回憶,我們才能讓這個人,在大家的心裡,再活過一遍。」彭榮邦說。彭榮邦家裡就有個小空間,裡頭擺著和過世親友相關的紀念品,他稱為「神聖空間」。每當彭榮邦想起這些人,他會待在裡頭,和親友聊聊天,「你沒辦法看到他們實體的存在,但在我心中,他們就在這兒。」▌文章未完,繼續閱讀:【數位專題】一段吞聲死別的故事【疫情下的孤獨死1】無法親送家人的遺憾【疫情下的孤獨死3】傳染病加劇長照悲歌▌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台灣難解的雙老困境
-
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孤獨死3】老少不相見、鄉里斷連結 加劇長照悲歌
編按:大疫之下,上百個被隔離的家庭,無法送別因新冠肺炎猝逝的親人,他們該如何走完這段漫長告別式?記者聯繫上一位溫柔且堅強的家屬,寫下她發現母親離去,從病逝到安葬,三十五天內的種種心情。這位家屬希望,以這段經歷幫助像她一樣,正在面對親人往生之痛的遺族,也帶給你我度過疫情的力量。過去遺族必須安排的後事,梳化、停靈、守靈、出殯、大殮⋯⋯在疫情之下只能從簡,連「做七」的日子都亂了套,唯「清理現場」不得不做。若病患在醫院、防疫旅館內死亡,會由館內專人消毒,民宅內部得由家屬自行負責。「這怎麼能叫家屬自己去清理?」死亡清掃人洪生強調,家屬不得已重回親人染疫辭世的現場,短時間內還很難接受親人猝逝的事實;更重要的是,遺體倒下之處的汙染、染疫者生前碰觸過的物品及環境,都可能有風險,缺乏專業知識的家屬很難保護自己。洪生長期替「特殊死亡」的往生者服務,他也是支撐遺族走過最後一哩的重要力量。在清理現場,每當家屬熱心想幫洪生提些雜物,他總迅速示意對方「不能靠近」,一再囑咐「要好好照顧自己」,還主動教起家屬如何防疫。洪生見過百百種現場,自殺、他殺,甚至死後多日才被人發現。即使腐壞、滲水,每具遺體在他眼中,都值得尊敬。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洪生處理死者現場後,內心總會想:「這些家庭可能趁送餐時互相問候彼此,可能好幾天才聯繫一次。那中間的日子誰來關心?」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常務監事張芬瑤說:「用電話和視訊遠遠不夠,很多長輩會逞強,或說不清楚自己哪裡需要幫忙。」疫情之下,許多日間照顧站停擺、居家服務也困難重重,長者的生活秩序被打亂。張芬瑤指出,長者倚賴家人照護和鄰里網絡關懷;一旦這些「人情連結」突然消失,他們極難適應。全台約有八十萬家庭需要長照服務,慢性病與經濟弱勢是常見情況,張芬瑤擔憂,疫情切斷長者與外界聯繫,可能加速失能、失智。▌推薦閱讀>>染疫倒下後,誰來接手家裡需要照顧的人?對照顧者來說 ,「照顧者在封鎖政策下,同樣容易感覺孤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近日協會常接到照護家屬的求助電話,疫情令他們壓力劇增,擔心若自己染疫了,誰來照顧親人?總會建議要仿照外國作法,準備好被照顧者資料小卡,一旦照顧者倒下,外界資源能立即接手照顧。在累計隔離人數超過四百萬人的英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組織(Cares UK)調查發現,七成照護者充滿壓力與焦慮,六成表示自己的健康狀況跟著變差,逾三分之一感到「再也撐不下去」。陳景寧認為,隔離中的照護者、長者和外界處於高度孤立,日前北投也傳出一家庭長子染疫,他和高齡父母皆不幸病故,留下精神障礙的妹妹。陳景寧呼籲,「疫病喪親」和「災難喪親」相似,大量民眾失去親人,特別是疫情還涉及對家屬的汙名化,政府必須啓動類似震災後進行的心理修復工作。但目前指揮中心忙於抗疫的醫療層面,對於心理支持,還無暇關切;衛服部心口司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文章未完,繼續閱讀:【完整專題】一段吞聲死別的故事【疫情下的孤獨死1】無法親送家人的遺憾【疫情下的孤獨死2】生者如何與悲傷共處▌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台灣難解的雙老困境
-
2021-06-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下的死別/愛熱鬧的媽媽 孤獨死、冷清葬
「今天捧著裝著妳骨灰的罈子,這是最後一次抱妳了,下輩子希望再做妳的小孩。」曾是國外旅遊團領隊的孔繁瑋,以為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影響他的工作,從沒想過會因此失去最愛的母親。透過視訊畫面,醫護人員刻意拉下覆蓋在媽媽臉上的被子,讓母子見最後一面,孔繁瑋痛徹心扉,在醫院跪下磕頭道謝養育之恩,匆匆拜別母親。想到一向愛熱鬧的母親,人生最後一程卻只能草草了事,忍不住再度哽咽。回想母親在安養院發病住院到過世,不過短短四天,那個愛漂亮、爸爸最寵愛的媽媽,怎麼就突然天人永隔?孔繁瑋覺得彷彿是一場夢,他還計畫等疫情紓緩些,要像以前一樣,到安養院探望媽媽時,偷偷夾帶媽媽喜歡吃的小蛋糕,讓她開心一下,這個專屬母子兩人的小秘密,再也沒有實現的機會。病房外 最後一眼靠視訊隔著負壓隔離病房,孔繁瑋只能透過病房監視器看到媽媽不斷地喘氣,幾乎沒有意識,儘管母子天人永隔已在一線之間,他仍抱著一線希望,拜託護士跟媽媽說「全家都在等妳健康回來,請媽媽加油。」沒想到,死神來得又快又急,廿六日收到新冠肺炎確診通知,廿八日中午醫院就通知「媽媽剛過世了,能立刻趕來嗎?或許還有機會見最後一面。」他匆匆趕去,護理長在隔離病房內將蓋住媽媽臉上的棉被輕輕拉開,讓他隔著視訊畫面看最後一面。孔繁瑋說,婚後媽媽成為全職主婦,為了抓住爸爸的胃,跑去跟烹飪大師傅培梅學了一手好菜;他雖學得一二,卻從沒做給媽媽品嘗,讓他好生遺憾。「來不及道別,連爸爸最後一面也看不到,真的很遺憾!」七十八歲李姓筍農是台中市首例確診死亡,筍農一家十人確診,連同鄰居和接觸者共廿一人確診,只有嫁到苗栗的長女倖免。筍農七十二歲的妻子已住院,且轉為重症,醫護搶救中。全家隔離 後事市府代辦李家長女難掩悲慟地說,爸爸過世前兩天還跟她通電話,覺得病情好轉,勸她要放寬心,不要擔心家人,未料病情急轉直下,成為父女最後的對話。筍農病逝時因所有家人都在隔離,沒人能夠幫忙處理後事,由台中市府代為火化遺體,長女趕回台中辦好骨灰入塔。「爸媽結婚五十多年,感情很好,兩人不管到哪裡都出雙入對。」李家長女回憶,爸媽才剛領到市政府頒發的結婚五十周年「金婚獎」,沒想到竟然因為疫情天人永隔。【相關閱讀】‧ 【疫情下的死別】筍農夫妻確診同時入院 太太不敢見丈夫最後一面
-
2021-02-28 寵物.寵物長照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請安樂死處理掉。」聽到突然其來的這句話,我忍不住全身僵硬,無法動彈。由於飼主孤獨死,不得不由死者家屬決定被遺留在屋內的寵物去留。然而,在類似的案件中,委託人既不願為留下的動物們找尋新飼主,更不可能接手飼養,多半一開始就選擇安樂死。有些死者家屬居住在不可飼養寵物的住宅,或是討厭動物,或是患有哮喘等疾病,或是不喜歡貓喜歡狗等諸如此類的種種理由,因而無法接手認養。就我的經驗來說,人們多半喜歡狗,若遺留下來的是狗,通常就會接手,但比較不喜歡貓。如果是小貓倒還好,一旦成貓,就乏人問津。被遺留下來的寵物並不僅限於哺乳動物,也有魚、兩爬類或稀有的生物。我甚至見過「龍魚」。龍魚,原是棲地在南美或東南亞等地的大型魚類,被眾多愛好者作為觀賞魚飼養,價格從數萬日圓到數千萬日圓都有,算是高級的飼養魚種。像這類稀有生物或身價昂貴的生物,很快就能找到接手的認養人,最快甚至當場就會被帶走。另外,大致上來說,既養狗或貓而且最後還孤獨死的人,總有飼養多隻的傾向。一旦孤獨死,大多數的屋子也淪為垃圾屋。模型屋所重現的這類孤獨死現場,通常一邊的地板堆滿了寵物的尿糞,惡臭難聞,另一邊的地板則散亂地遍布殘餘的貓食等。飼主死後,留下的食物飼料或飲水逐漸減少,若幸運的話,寵物還可以苟活,直到被人發現,但多數的寵物已虛弱而死。在孤獨死後數月仍沒有被發現的現場,有時會看到床鋪上除了飼主的遺體,還有氣絕蜷曲的狗兒,所以等到輪我進去房子裡清理時,儘管人的遺體已被警察等人移走,不見蹤影,動物的屍體卻還留在現場。那段期間,狗兒想必對著不再有動靜的主人不斷吠叫,表示口渴。最後狗兒躺在不再有回應的主人身旁,在離世的最後一刻,又想著什麼呢?至少,牠們現在得以與最愛的主人在天國相見了。在位於千葉的某個案件,現場是亮白色的優雅獨棟二層樓。五、六十歲的屋主離婚後,一人獨居,並養了八隻貓,結果孤獨死離世。在死者家屬的委託下,我們進入屋子裡,裡面到處是垃圾或貓的尿糞,也許一個人照顧八隻貓並不容易吧。當時是七月的盛夏,屋內極度悶熱,距離屋主死亡已經過了兩、三個月了。飼主死後,遺留下來的貓咪們被迫待在門窗完全緊閉的屋內,既沒有食物也沒有水,就那樣生活了兩、三個月。由於飢餓,牠們終究啃食了躺臥在二樓的飼主的遺體,然而,到我進入現場時,仍然發現有幾隻貓咪已經死了。存活下來的貓咪待在二樓的陽台,也許是比我們先進入屋裡搬運遺體的警察順手打開了陽台的窗戶。不過他們並沒有為貓留下飲水或食物,以為只要讓牠們自由,牠們就一定會自行去覓食。但那些貓已經沒有跳躍或逃生的力氣,看來隨時都快要餓死的模樣。委託人是死者的女兒與前妻,由於她們無法養貓,我只得先在屋內放置充足的飼料與飲水,然後代替家屬尋找新飼主。可是下次等我再度去到現場、準備把貓帶走時,貓竟全部不見了。我慌張地詢問委託人,對方回答:「後來,我拿了網子,把牠們抓去安樂死了。」在那般殘酷的環境下,好不容易活下來的貓兒們,最終,我還是無法為牠們做任何事。那次的經驗,是我第一次處理遺留了寵物的孤獨死現場。之後,我經手的一個孤獨死現場,是位在東京都內的公寓大廈。當時夏季的酷熱已過,屋子是給單身者居住的一房一衛浴套房。當我進到屋內,發現共有五隻貓。貓爸爸、三花的貓媽媽,以及三隻牠們的孩子。說是小貓,其實體型已大,看來已有兩、三歲左右。飼主是二十多歲的男性,據說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由於沒去上班,公司聯絡了家人,死後三天左右才被發現。據家屬說,死者起初在收容所認養了一隻三花貓,不過因為覺得牠會寂寞,所以又再收養了另一隻。但是沒有絕育,結果生下了三隻小貓,最後共養了五隻。為了避免繼續生,之後五隻全做了絕育手術。觀察屋子裡面時,隨處都可見到屋主是多麼在乎貓咪們。裝飼料的器皿不是普通碗盤,而是帶有高腳座,以便貓咪進食。也有自動餵食飼料機。生活的空間幾乎大多挪用給貓咪,而不是以飼主為主。那些貓咪們久不見人,有幾隻顯得膽怯,也有幾隻太過寂寞而靠過來撒嬌。不過,一起在場清理的死者父母提議把五隻貓帶去安樂死。他們已經養了狗,無法再養這些貓,甚至一隻也沒有辦法。我得到了家屬的許可,決心這次一定要幫這些留下來的貓咪找到新飼主。※ 本文摘自《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作者:小島美羽 譯者:陳柏瑤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1/01/05《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書封。圖/麥田提供
-
2021-02-13 新聞.生命智慧
「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遺物整理師:每個垃圾屋背後那些說不出口的苦衷
「我很愛乾淨,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那是在國際殯葬產業博覽會展示垃圾屋模型屋時,一位四十多歲女性的直白感想。這個模型屋,是取材自四十多歲女性孤獨死在垃圾屋化的公寓現場。委託給我們清理的垃圾屋裡,既有屋主已亡故的案例,也有屋主親自要求清理的案例。說是垃圾屋,其實垃圾量各式各樣,有的堆積到腳踝高度,最多的也有堆積到天花板的程度,份量甚至達到八噸。無論何者,都是一個人難以清理的狀態。我在製作模型屋時,為了讓人比較容易辨識查看垃圾,其實已經縮減了實際份量。有些垃圾屋是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形成的,也有些僅僅兩、三年就達到了會把房間淹沒的份量。尤其是女性,在問題還沒發生時,她們多半勤於整理房間,往往是基於某些切身的事態,最後才引發堆積垃圾的習慣。首先是出於職業上的因素,尤其是從事服務業或令人異常緊繃忙碌的工作,就我受理的案例中,具體來說,又以律師、聲色場所工作者、護理師、演藝人員這類職業居多。由於這些職業在工作時必須費盡心神面對顧客、患者或工作夥伴,回到家時已精疲力竭,只能放任家事或自己的事不顧。「今天太累了,明天再清理吧。」、「等到放假時再說吧。」諸如此類的拖延,累積的結果,終於到了覆水難收的地步。這類委託人多半是女性,而且打扮得光鮮亮麗,根本難以想像她們住在垃圾屋裡。因此,每回我總驚訝於那表裡間的落差。不過,也許是因為她們必須應付外界種種狀況,疲於奔命的結果,回到唯一得以放鬆的家裡,反而毫無力氣了。從事護理師等職業的夜班工作者中,許多人因為無法早起丟垃圾,最後導致垃圾堆積。或者也有人難以配合居住地區規定的丟垃圾時間,結果遭到鄰居的警告等等,漸漸也不敢外出丟垃圾。另外,還有被跟蹤狂鎖定的受害者,那些受害女性也不敢外出丟垃圾。事實上,我曾處理過某位女性演藝人員的案件,當時情況非常可怕,對方就住在正對面跟蹤監視,一旦受害者外出,對方必然尾隨,就算搬家,對方隨後也搬進同一大樓。受害者既不敢在陽台晾曬衣服,也擔心對方會去翻撿她丟掉的垃圾,最後甚至連外出都感到害怕。考量到委託人的情況,我們最後決定將屋內的垃圾全部裝進紙箱,假裝出要搬家的模樣、再搬運到屋外。但是,等我們開始清理後,那名跟蹤狂男子卻突然出現,不斷騷擾我們,問我們:「要把箱子帶去哪裡!?準備去哪裡!?」後來只得請警方介入,事情才落幕。由此也不難想像,這名男子長久以來帶給委託人多少恐懼。直到近五百箱的紙箱全部搬運完畢,委託人彷彿也放下了心,原本僵硬的神情才逐漸柔和下來。撇開演藝圈公眾人物的頭銜,委託人其實與一般的女性無異,不管是誰,要主動拜託業者前來清理垃圾,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在撥出那通委託的電話前,想必是十分煎熬猶豫,肯定也陷入害怕被外人知曉的糾結中。除此之外,有人是因為失智症或發展遲緩導致無法清理或整理,也有人是收集上癮。或者,有的是打從一開始就不懂如何整理、卻獨自一個人住的二十多歲委託人,這樣的案例也逐漸增加。儘管演變成垃圾屋的理由各式各樣,不過在清理時,我察覺到不可思議的共通點是,屋主為了讓垃圾避開自己最常待的地方(例如床鋪周圍),會從窗戶邊或牆邊開始堆高,再漸漸往屋子中央擴散。一旦垃圾累積到膝蓋左右的高度,接下來就漫延至浴室、廁所或挑高閣樓等處。若是堆積到腰際的高度,廁所肯定就會完全被垃圾占據,無法使用了。因此,屋內會散落著裝有排泄物的寶特瓶或塑膠袋。從外觀看是尋常人家,但打開門後卻是另一個世界。究竟囤積了多少年份的人生呢?最後,我想介紹的是我最常遇到的垃圾屋案例。這些案例,通常是屋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驟逝,或與心愛的人分開,因為那種失落感而引發了屋主的憂鬱。例如家人意外死亡、最心愛的寵物走了、離婚、遭到解雇……面臨突如其來的事件所引發的失去,總會讓人的生活變得完全沒有力氣。於是原本的生活驟然停滯不前,失去了「活著」的力量。若在那樣的時候,有誰陪伴在旁,或許也不至於演變成垃圾屋了。「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的。」讀到這裡,還有人能如此斷言嗎?※ 本文摘自《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作者:小島美羽 譯者:陳柏瑤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1/01/05《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書封。圖/麥田提供
-
2021-01-03 養生.無退休時代
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編按:孤獨死的悲劇,只會發生在獨居老人身上嗎?有別於一般人的迷思,台灣第一家清理孤獨死現場的公司「玥明特殊清潔」共同創辦人盧拉拉指出,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中壯年、經濟不虞匱乏,甚至和家人同住的孤獨死案件發生。無人知曉的死亡,怎麼預防?2026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所發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獨居比例高達8.97%。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個人死亡的「孤獨死」事件,將愈來愈普遍。在日本,由於高齡獨居的情況普遍,很早即有所謂「特殊清掃人」,專門處理孤獨死者的身後事。台灣和日本社會變遷的軌跡相像,近年來也出現了類似性質的產業。在骯髒混亂的死亡現場,他們的工作不僅是清除往生者所留下的血水、垃圾與惡臭,更見證了最真實的人性與社會暗面。「孤獨死的新聞偶爾出現,大家看過就忘了。但其實在台灣,這種事情一直在增加。」玥明特殊清潔共同創辦人盧拉拉說。自大學實習算起,36歲的他從事殯葬業已有近15年的時間。現在,他預計以「孤獨死」為主題撰寫學位論文,記錄過去幾年在死亡現場的所見所聞。親緣淡薄、人際疏離、孝道外包 非獨居老人也會孤獨死無人知曉的死亡現場,會發生什麼事情?盧拉拉還記得,出社會當禮儀師的第一天,前輩就給他一個「震撼教育」。2人前往一處民宅,過世多時的獨居老奶奶臉部朝地,牙齒、肌肉間已有蛆蟲出沒。他被分配到的任務,是用鏟子將黏在地上的臉皮「刮起來」。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衝擊性的畫面,讓他至今難忘。擔任禮儀師多年,盧拉拉有感於孤獨死的案件逐年增加,卻少有業者有能力處理。3年多前,他和朋友共同成立「玥明特殊清潔」,是台灣第一家非自然死亡現場清潔公司。特殊的工作性質,讓他們對於孤獨死問題有第一手的觀察。在人們的想像中,「貧窮、沒有小孩的老人才會孤獨死。」但盧拉拉指出,孤獨死的案例中,有很高的比例是35~65歲的中壯年男性。他們多數結過婚、有小孩,經濟狀況也還足以維持生計。有時,他們甚至會在死者遺留下的垃圾堆中,找到被妥善藏好的鉅額款項。然而,有錢未必等於有尊嚴的生活。孤獨死為什麼會發生?表面上看來,往生者的直接死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猝死、跌倒休克後無人發現而錯過搶救時機。但盧拉拉認為,孤獨死真正的成因有3:家庭結構轉變、親緣淡薄、人際疏離。以往,孤獨死的定義是:「獨居者往生時無人在場。」但近年盧拉拉和團隊發現,有愈來愈多的孤獨死案件,往生者並非獨居。只是人走了,同住的家人卻沒有發現。往往清理團隊到了現場,發現客廳窗明几淨,家人生活如常。一打開往生者的房門,才發現裡頭堆滿了食物的殘渣與垃圾,臭氣沖天。一門之隔,卻是天堂與地獄之差。他遇過一個案子,一對父子同住,兒子長期酗酒,很少和父親互動。爸爸在睡夢中辭世多日,遺體早已腐敗、滲出血水,兒子卻以為只是垃圾發臭。直到鄰居受不了報警,才發現爸爸走了。他也去過大家族同住的透天厝,一家10人,爸爸2天沒吃飯都無人發現。前來串門子的鄰居隨口問一句:「恁爸咧?」這家人才驚覺事情不對勁。甚至,也有人是因為外送員好幾天沒來,才發現家人已經不在了。「現在只要有手機,大家都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盧拉拉感嘆地說。科技日益便利,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卻反而愈來愈遠。親緣疏離所衍生的另一個現象,則是孝道外包。盧拉拉提到,孤獨死的案例中,也有些是「照顧者累死、被照顧者餓死」的長照悲歌。老人家臥病在床,子女聘請看護或推派一位家中成員照顧。照顧者獨自承受龐大的照護壓力,幾乎無法休息。壓力過大逃跑、自殺,或者因勞累過度猝死的案例並不罕見。照顧者倒下後,臥床者無法自主行動、難以求救,3~5天就可能因缺水或營養失調而死。其他家屬久久才探望一次,自然無法及時發現。「你的一通電話,就可能讓他有得救的機會。」盧拉拉說。孤獨死者多愛囤物 居家環境宜少物、防滑避免憾事孤獨死的現場千百種,但盧拉拉觀察,多數死者有一共同特質:習慣囤積物品、生活習慣不佳。除了遺體以外,死亡現場還常會發現吃剩的食物、飲料瓶、舊報紙、垃圾袋或環保袋等廢棄物。混亂的環境,代表死者在離世以前,早已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例如,他曾去過一個現場,透天厝2樓有個房間,全部堆滿了香皂、沐浴乳。放了30多年的沐浴乳禮盒一打開,早已凝固成膏狀。也有死者生前習慣在房內抽菸,大片焦油不只燻黃牆壁,還會吸附遺體、垃圾發出的異味。也有些人喜歡囤積舊書報,「堆一堆,最後就把自己也埋進去了。」盧拉拉說。他指出,囤積症可能是精神疾病,或是長輩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接過一次垃圾屋清理的工作,30多坪的房子堆滿了老人家撿來的衣服、用過的尿布。家人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每年都得花大一筆錢請人清除爸爸撿回來的垃圾。幾年下來,多家清潔業者都已經「做到怕」,不願意再協助清理。最後,這家人只好強制將老人家送至安養機構,事情才告一段落。盧拉拉認為,維持環境清潔不只能確保生活品質,也是預防孤獨死的必要措施。垃圾堆積的環境會孳生細菌,影響居住者的身體健康。人愈虛弱,愈沒力氣清理環境,長期下來形成惡性循環。此外,堆積在行進動線上的物品,更是讓老人絆倒的高危險因子。他建議,若家有老人,除了勸說他們少囤物外,最好也在浴室等空間加裝防滑設施。「做一下,總比以後辦喪事來得便宜!」如何避免孤獨死? 在無緣社會中創造有緣日本NHK電視台曾對孤獨死現象提出「無緣社會」的說法,認為人會獨自死去,主要是失去了血緣、地緣、社緣(編按:社會網絡)等人際連結。該怎麼做,才能預防孤獨死持續發生?盧拉拉認為,具體的方法有2種。在社會層次上,需要公部門由上而下的政策介入,以及各民間單位整合社福資源。他碰過一個案例,死者生前有申請長照2.0的送餐服務,但送餐志工在執行任務時並未仔細確認老人家的狀態。待他到了死亡現場,發現遺體早已在床上腐爛,地上則堆了5天份的便當。倘若立意良好的政策無法被有效落實,悲劇就會一再重演。在個人層次上,要有一批能固定聯繫的對象。「我再怎麼孤僻,還是會每天傳訊息給幾個朋友,1、2句話也可以。」盧拉拉舉例,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長輩圖,其實也是種方便的交流方式。「以前會嫌爸媽每天的『騷擾』很煩,但至少讓我知道他們還安好。」從業多年以來,盧拉拉感歎,人常為了微小的誤會,陰錯陽差地造成了遺憾。有個案子,往生者剛出獄不久,自己住在分租套房。女兒在爸爸死前打過幾次電話,但都轉入語音信箱。她說,「當時以為他在生氣我沒有陪他。」沒想到過一陣子,父女再見已是天人永隔。他也清理過一個孤獨死現場,死者沒有留下太多遺物,但是保留了好幾箱家族相簿。箱子最上方全是女兒的照片,從會爬、會走的嬰兒時期開始,乃至於童年時和父母一起出遊。原來,死者離婚後已有幾十年未再見過女兒。但一張張舊照片,都是爸爸對女兒的思念。「遺憾發生以後,就很難彌補了。」他有感而發。活在當下、愛要及時都是老生常談,只是知道的人多,親身實踐的人少。在這一行看盡人生百態,我們問起盧拉拉,堅持做下的動力為何?沒想到他正色回答:「我不會想繼續做這工作呀!公司生意愈好,代表有愈多人孤獨地死掉。」特殊清潔可以復原現場,讓家屬不必直視死亡,留住對亡者美好的印象。然而,要補起安全網的漏洞,仍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期待在未來,這個社會不需要我們的存在。」他說。原文:有錢有孩子,仍可能孤獨死?命案現場清潔師盧拉拉:少囤物品,多積緣分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工人作家林立青:「我沒辦法退休,我這代人沒有退休的可能性」
「大家都喜歡會幫你修冷氣、修熱水器,還很會聊天喇賽的朋友吧?」工人作家林立青身懷做工和寫作雙重絕技,他填寫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的「退休準備指標」並分析人生規畫,談起退休想像,林立青最不怕老後孤獨死,最大難題則是財務和健康。因《做工的人》一書聞名,今年甚至被改編成電視劇,林立青其實才剛滿卅五歲。他在菜市場長大,勞動是日常生活,學貸和半工半讀是人生前半段的關鍵字,這些經驗如今成為寫作養分,記錄下各式藍領故事。做工或作家,對林立青而言相差不大,都是「自由接案者」。他說,工人不是一輩子搬鋼筋水泥做到老,它有明確的晉升過程,先拜師學藝從現場出發,塗裝、焊接、水電都做一遍,找到你感興趣的領域和技術,接著開始添購工具設備,培養合作人脈,慢慢當上師傅。「就像當攝影師要買相機,當作家要一直讀書,在工人世界裡,買電鑽就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比起買股,目前林立青傾向先把收入拿去存款,或用在「當下」可立即派上用場的地方,「存到兩百萬後再想炒股」,避免患得患失、顧此失彼。林立青強調,當代就業市場流動率高,底薪卻不見明顯上漲,為爭取勞動條件換工作成常態,幾乎不可能在同一家公司「做滿四十年」,青壯年族群必須找到「能跟著自己走」的職場優勢,「我沒辦法退休,我這代人沒有退休的可能性。」但能逆流向上者仍屬少數,林立青指出工地是「貴輕賤老」的職場,其中以「四十五歲」為最重要分水嶺,工人要在這之前出師,作家則要出名。健康問題更現實,十個工人九個職業病,腰痠膝蓋痛是基本,再根據不同環境長出皮膚病、支氣管炎、關節病變。就像林立青的母親在菜市場工作多年,體力好力氣大,整條手卻壞了了,上有肩部旋轉肌破裂,下有手掌腕隧道症候群。「我們在工地一天可以走到兩萬步,下班快累死,運動個屁,往往搞壞了身體才發現。」正是看著老師傅們一個個退下崗位,母親又剛好臥病在床,林立青體認到人生需超前部署,決心完成《做工的人》一書,開啟作家之路。也幸虧「做工」讓他累積強大社交力,林立青形容:「警察退休只能去當偵探,我老了還能幫朋友修家具。」他不怕孤苦無依,更積極拓展人生可能性,目前以吃遍艋舺美食為目標,廣結在地善緣,「如果六十五歲寫不出好東西,沒力氣上工,以後我就靠導覽和講座過活。」林立青還發現,身邊愈來愈多朋友簽下「預立放棄急救同意書」,他同樣有此打算,甚至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因為他的未來生活不包含「退休」兩字,打算做到老學到老。倘若失去寫作與美食,只能臥病在床直到離開,林立青笑說:「不如大家聚在一起,開開心心送我一程吧。」 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1-10 新聞.生命智慧
孤獨死真的很悲慘嗎?一位65歲日本奶奶之死,教我學會「最理想的善終方式」
「孤獨死」是理想的善終聽到「孤獨死」這個詞,沒有人不皺起眉頭的。基本上,我們對「孤獨死」一直存在一個極為負面的印象。聽「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說,將來「孤獨死」勢必成為話題的焦點。因為現在的單身人口很多,所以只要聽到「孤獨死」,自然會連想到自己的最後人生大概也是如此下場吧!根據2016年7月8日朝日電視台的報導,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調查發現,2015年東京23區中,在沒有人照護下,孤獨在家中死去的65歲以上單身人口,合計約有3,116人。與2013年的統計結果相較之下,增加了2.1倍。而且2015年時,人口首次超過了3,000人。因為在「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人不少,所以我也曾經找來有過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士,請他們和我們談談有關孤獨死這個議題。舉辦這個座談的目的,原本是為了讓這些會員可以正確了解孤獨死,但因為了解了過去從來沒有聽過的孤獨死的慘狀,反而加深了大家對孤獨死的恐懼。獨居的人在家中死去後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沒有立即被發現的話,等到被發現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是一個人獨居的情況,可以盡早被發現是最好不過了。」整理遺物的人這麼說。會員們一邊聽著,一邊認真地抄寫著筆記。那麼所謂的「盡早發現」,究竟要在哪個時間點發現才算得上是早呢?其實這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部分。於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將身子往前傾,認真地等待著對方的回答。「如果季節是在夏天,因為夏天遺體腐爛得快,所以是死後的1週之內。但如果季節是在冬天,那麼是1個月內吧。」這位替孤獨死的人整理遺物的人的說話口吻,就像是在處理普通生物的業者一般,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原來人類也不過是普通生物而已!夏天的時候,就像放置室內的蘋果,一週後會變得濕軟腐爛般,原來人類的遺體也是一樣的。對方繼續說著:「夏天時,隨著死亡天數的增加,遺體也會跟著持續腐壞,接著就是傳出惡臭。如果還是沒有被人發現,接著就會出現蒼蠅、遺體生蛆。」「天啊〜」說到這裡,會場各處傳來恐懼的聲音。「萬一真要孤獨死的話,我想避開夏天,選在冬天比較好。」「我也想在冬天。因為不想因為腐敗的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雖然死亡的時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但會員們彼此之間還是認真地討論著。接著,我不懷好意地對著那些露出恐懼表情的會員這麼說:「雖然你們說不想因為死後的遺體腐敗臭味給別人帶來困擾,但是現在還活著當下的身體,就已經給別人帶來困擾了,所以不需要去在意那些死後的事。」會員們每個人都用一副「真的嗎?」的表情看著我。或許是因為太過恐懼的關係,接著開始一連串連珠炮似的詢問。「好不容易一個人努力生活到現在,人生的最後用這樣的方式結束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不是嗎?難道,人生的最後一定要是躺在床上,身旁有誰來看守著才對嗎?那些獨居的人,就算死了,身旁也沒有為他們難過哭泣的家人,也不用去張羅那些虛假的場面。如果身體長了蛆蟲,反正生前已經付了那麼多稅金給國家,這時就交給國家的行政體制來替他清除不就好了嗎?」聽到這裡,在場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而這就是打從心裡對孤獨死感到恐懼的證據。可是,孤獨死真的是如同大家所恐懼的死法嗎?會不會是每當「孤獨死」這個詞彙經由媒體被報導時,總是一些悲慘的內容,所以很多人就這樣被洗腦了呢?稍微讓頭腦冷靜一下,仔細地思考看看。「孤獨死」、「孤立死」、「單身死」都是稱呼那些獨居的人他們死去的叫法,不管哪一種都無法擺脫給人負面的印象。單身者的最後人生透過「NPO法人SSS NETWORK」,我們可以了解一些已經去世的會員,在他們的人生最後是什麼樣子。當然,我們不是在他們臨終的當下親臨現場,而是從他們家屬的口中,得知他們到死亡之前的過程,或是在追悼會的場合上,和我們分享逝者生前的點點滴滴。會員們則可以從了解那些逝者如何走完自己人生過程的事例中,找到做為將來自己死法的參考。另外,為因應會員們的希望與要求,NPO法人SSS NETWORK在2000年時創立了被稱作「獨居女性的碑」的共同墓碑。約900名的會員中,有將近半數約4、500的會員,締結了這個共同墓碑的契約。共同墓碑創立時的我年約50多歲,會員們也是以50多歲為主的年輕族群,所以幾乎還沒有人是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在當時的追悼會上,大家也在報告「今年身旁沒有親友過世」後,就彼此喝著紅酒,開心地談天說地。但是隨著一年一年地過去,每年的死亡人數也開始增加,大約是一年有2人死亡的比例。我想這也是因為會員們逐漸邁入高齡的緣故吧!NPO法人SSS NETWORK的會員中,獨居女性占了壓倒性地多數。所有會員中,未婚女性占了6成,離婚女性占了4成,而當中的3成則是有小孩的。在這17年間,過世的會員總共有28位。而這28位幾乎都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其中的4位,則是在自己家中毫無人知的情況下孤獨死去。「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最幸福」 ─和美 享年65歲 未婚 一個人生活─在締結共同墓碑的契約者中,最先去世的,是住在東京都享年65歲、一個人孤獨死去的和美(化名)。和美一個人在公寓裡獨自生活。沒有婚姻紀錄。60歲從公司退休之後,因為個性開朗活潑,經常四處旅行,所以時常不在家裡。特別是和美並沒有什麼特殊疾病,所以可以充分享受一個人的生活。與和美感情要好的妹妹有時會用電話與和美聯繫近況。而依照慣例,每年新年時,和美也會到妹妹的家中拜年。2001年的新年到來。往年總是會和妹妹聯絡的和美,怎麼這年始終沒有與妹妹聯繫。「奇怪,每年過年都會和我聯繫的和美,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和我聯繫呢?難道她又一個人悄悄地去旅行了嗎?但就算這樣,她應該也會和我聯繫呀?」感到疑惑的和美的妹妹,持續用電話嘗試與和美聯繫,但電話那頭始終沒有人接聽。不安的和美的妹妹,等到新年過後的一月十日,便來到和美的家中探視。不管和美的妹妹在外頭怎麼按門鈴、怎麼敲門,屋子裡頭始終沒有人應答。於是和美的妹妹請來警察,直接進入和美的家中查看。到場的警察與業者一起用鐵橇破壞門鎖,進到家中。映入眼簾的是俯臥在地上的和美。根據判斷,當時和美已經死亡約一週,原因是腦出血。昏倒後意識昏迷,就這麼去世。因為和美家中的桌上還擺著沒喝幾口的紅酒,以及客廳電視就這麼開著沒關,所以根據這些線索判斷,和美應該是突發性的猝死。在我向和美的妹妹了解事情原委的過程中,了解到孤獨死其實是最為理想的死法。因為事前完全不會感覺到死亡逼近的恐懼。如果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要留意死亡逼近的話,會是一件好事嗎?和美之所以可以做到稱得上是完美的孤獨死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始終沒有同居人這件事。如果今天是和家人同住的情況,那麼一定會叫來救護車緊急送院等造成這樣的大騷動。到院之後,等著和美的可能是手術?還是維生治療?或許和美的妹妹一家人會替和美選擇維生治療也說不定。「太好了!像這樣一個人生活,沒有家人真是太幸福了。」我的心裡這麼想著,也對能這樣死去的和美羨慕不已。65歲死去或許有些早,但畢竟也已經不是三十多歲了。如果人生不是重視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質量,那麼和美應該已經充分足夠。能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死去的幸福,可以在孤獨死中體現。藉由上述的事例,現在的你對孤獨死又是怎樣的一個想法?孤獨死是悲慘的?孤獨死是可怕的?一些刻意迴避與人交往,緊閉窗門獨自生活的人不說,生活在一般人際關係底下的人們,即便是單身,但死後遺體腐敗到無人知曉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這暫且不說,我認為沒有比孤獨死這種死法更為理想的方法了。因為死亡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突然造訪。幸福的日常生活中,在本人絲毫沒有感覺死亡恐怖的情況下,突然因為身體某個部位的異變,瞬間往生他界。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死法。而且因為是一個人生活的關係,即使昏倒了也沒有人可以幫你叫救護車。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但是能夠在不打擾人的情況下離開這個世界是何等的幸福,不是嗎? 即便到了現在,希望能在他人的照護下走完最後人生的,還是大有人在,但是一個人安靜地到死亡的世界是最理想的。既然遲早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不如安靜地離開。被送到醫院,經過層層檢查、治療,飽受苦難的結果,最終還是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我並不是想要在這裡說家人的壞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不斷地說著壞話)。但家人的愛也是有好壞之分。我曾多次提到,身為家人必須多方留意。朋友之間尚且還有一線之隔,但家人之間可以很輕易地跨入彼此的個人領域,以愛為名,就擅自為家人做出任何決定。不懂得尊重本人意願的家人非常多。過去當我才30多歲時,曾經被一位我所尊敬的人這麼說過。當時的我,總是為了單身的自己不由自主地嘆氣。可是這位我所尊敬的女性卻這麼跟我說:「哎呀,這表示妳還是個大小姐呢!單身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我想妳還不清楚。身旁有父母、兄弟姊妹存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喔!所以身旁誰都不存在,就只有妳自己一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當時的我,因為年輕,所以還不清楚她所說的意思。但如今已經是70歲高齡的我,終於理解她的話中含意,讓我不禁地點頭贊同。書籍介紹書名:長壽地獄作者: 松原惇子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作者簡介/松原惇子一九四七年於日本埼玉縣出生。昭和女子大學畢業後,於紐約市立皇后大學研究所取得諮商碩士學位。三十九歲時以《女人購屋時》(文藝春秋)一書初試啼聲,躍身為作家。第三本著作《可頌症候群》一書成為暢銷書之際,書名也成為流行語。投注於「單身女性的生存方式」研究之餘,也以此為題材,從事寫作及相關演說活動。現為NPO法人SSS NETWORK代表理事。同時也是創作歌手與電影製作人。喜歡多方嘗試。著有《不害怕「一個人的老後」》(PHP文庫)、《獨老時代》(世茂出版)等多本。延伸閱讀: 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醫學博士教你: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擺脫身體90%疼痛
-
2020-09-18 新聞.生命智慧
小鬼獨居亡無人知!殯葬員曝「年輕孤獨死多」 網慌:我好怕
藝人黃鴻升驟逝消息震驚台灣社會,不僅是演藝圈痛失英才,連大批粉絲也難忍悲傷情緒,紛紛發文哀悼、懷念年輕有為的他。然而,近來網上也掀起「獨居死亡」的話題,一位曾從事遺體接運工作的網友就分享自己的經驗,表示其實因獨居而死亡的案例相當多,且不限於獨居老人,連獨自在外租屋的年輕人因此往生的也非常多。一位曾從事殯儀館遺體接運工作的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他分享這種行業通常是在周一比較忙,早上9點多接獲警方通報後才趕到現場去接運,好幾次去周休二日的小工廠裡,「往生者是猝死在員工宿舍裡,通常到現場看到都差不多呈現屍僵狀,比較扯的是,有些在周一過去都已經看到屍水滲進床墊裡,代表假都還沒開始放,就掛了」。除死狀悽慘之外,原PO也提到「其實仔細想想,他們是因為沒去上班,老闆跟主管才發現的,不然沒人會發現」,這點想起來也是很淒慘。原PO自己也是獨居,他不禁感嘆自己將來會不會也是這樣,所以他就曾主動邀請同事來家裡做客,並告訴他們「假如有一天我沒去上班,也沒請假,你們就開公司車來接我就好!」,原PO還事先在抽屜裡「放了一封遺書」。「其實現在社會獨居往生的真的很多」,原PO表示不僅是老人家多,其實時常加班、作息不正常的更多,「只能說人生無常,能珍惜的人事物就要好好珍惜」。文章引來網友留言分享,有人就說「有點考慮要不要先寫遺書了」、「大哥,我怕了」、「我人生第一次暈倒就是在獨住的小套房廁所...真的有嚇到」、「邊緣年輕人越來越多了」、「獨居老人過世真的多,雙北耳聞不少案例」、「我大學外宿時也有想過,我翹一個禮拜的課應該不會有人發現」、「說實在的,能在睡夢中善終的真的沒幾個啦」。
-
2020-08-21 橘世代.健康橘
不要活得像別人!《我輩中人》張曼娟:50歲後的人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
想要寫一本中年人的書,是從面對了生命中的變動開始的,這變動不是天光雲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與毀壞。我輩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們這些「中年」人;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中間」的人;思維和行為「不中不西」的人。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走過怎樣的路?又將往哪裡走去呢?「大人學」這兩年成為顯學,「大人味」成為一種審美觀、一種生活態度,然而,我輩中人夠格當一個大人嗎?我們具備了大人的品格與氣度嗎?《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精采試閱:找回遺失的自己五十歲之後,很多懸而未決的事都漸漸確定了,我知道自己將會在城市生活中「孤獨老」,而後也會「孤獨死」,但我並不懼怕孤獨,因此也不覺得這是一件悲慘的事。中年的我已經明白,人生難免一死,而在邁向終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致有太多遺憾,這才是重要的事。曾經,我也是不快樂的。當我努力符合別人期望,去扮演另一個人的時候;當我把別人當成生存目標,忘卻了自己需求的時候;當我太渴望別人所擁有的東西,忽略了自己也有珍貴特質的時候。總而言之,當我不是我自己的時候,我就不快樂。一個人如果不能做自己,不管擁有多少別人羨慕的東西,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都不會快樂,因為那不屬於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於是,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虛。「一個人想要『做自己』,就算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嗎?」每當我在臉書或是公開場合提到「做自己」,就會有人不以為然的質疑。我也覺得疑惑,「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忠於自己就一定會傷害別人嗎?為了不傷害別人,我們不能做自己,只好一輩子偽裝成另一個人,直到老後,壓抑的情緒一股腦爆發開來,憤怒、委屈、怨天尤人,成為一個可悲的老人。所謂「做自己」,就是不再為別人的期待而偽裝。但是,真正的自己,是否符合我的期望?我做了真正的我,能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喜愛嗎?有時不只是別人,就連我們自己,也會對自身產生期待,如果真正的我,不夠完美,不討人喜歡,又該如何?要接受真正的自己,也是需要勇氣的。同時得相信,真實的自己比偽裝的那個人更好,更有存在的價值,更加可貴,更值得愛。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為了讓自己更好,我們不會任性,不會蠻橫無理。我們會更有同理心,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們能保持個性,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三十幾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書《海水正藍》,封底有張作者黑白照,是燈影下的半張臉,似隱若現,這本書暢銷之後,讀者就有了一個既定印象,覺得我是個長髮披肩、穿著飄逸、感性又浪漫的女作家。二十幾年前我就剪短了頭髮,直到現在仍有讀者見到我時,露出驚異的表情:「妳不是長頭髮嗎?」不是,我不是長髮;我不再是年輕女作家;我甚至也不那麼浪漫。讀者會不會因為我不是長髮,就覺得我的演講不值得一聽?會不會因為我不如想像中浪漫,就覺得我的書不值得一讀?迄今,這樣的事還沒發生過。我的短髮已成為個人風格了,想飄逸就穿裙子,想帥氣就穿褲裝,對於做自己這件事,愈來愈有信心。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本文摘自《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天下文化 出版|張曼娟精選系列延伸閱讀。張曼娟:要當一個不等待的老人。張曼娟5年照顧旅程:照顧者們先把自己照顧好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4-21 養生.抗老養生
張系國/AI和老年生活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1 什麼是人工智慧﹖很多科學術語外行人聽不大懂,我們稱之為夾槓(jargon)。這些夾槓大多數和一般人的生活不發生關係。但不時會有少數科學術語滲透進入我們的日常語言,變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夾槓。最近有兩個夾槓達到這樣的特殊地位,一個是大數據,另一個就是AI。不論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都言必稱大數據或AI,冷不防就要被這兩個夾槓夾得很疼。而且人云亦云,誰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意思,聽者也不好糾正或不敢糾正。改一句林語堂的名言,流行用語就跟女人裙子的長短一樣年年改變﹐所以或許犯不著糾正。但是既然要談AI和老年生活,不能不先說明我講的AI究竟是什麼意思。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所以就是「人工智慧」的縮寫。前一陣台灣首富郭台銘參加國民黨的黨內初選,在扣應節目裡被罵慘了。有位「庶民」打電話進來,大罵郭台銘亂搞什麼AI,害得勞苦大眾越來越窮。如果郭台銘聽到,他也只能啼笑皆非。那麼,AI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提到AI,不能不聯想到機器人下棋、愛瘋的Siri成為您的好伴侶,或者自動駕駛的汽車等等。所以有人主張正名,不說AI而用 Machine Intelligence,也就是「機器智慧」來代替。機器智慧的確比較精確,但是當初怎麼會有AI的說法﹖「人工智慧」的相反詞就是「天然智慧」(Natural Intelligence),所以AI是和天然智慧相對而言。既然人擁有天然智慧,機器的智慧就是人工智慧。這說法對不對﹖難道人天生就有智慧嗎?答案顯然是「不一定!」有的智慧似乎是天生的,例如辨識別人的臉孔,並不需要特別學習。南極的國王企鵝出生下來只要和大企鵝短暫相處,從此就能彼此辨識。可是認字就不然,尤其是中文。機器不懂得認字,人也同樣不懂,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大多數情況,無論人也好機器也好,都必須慢慢摸索學習才能夠獲得智慧。如果說天然智慧是「生而知之」,那麼人工智慧就是「學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獲得的智慧,才是我說的廣義人工智慧。所以不僅機器需要有人工智慧,人也一樣需要有人工智慧﹗這樣的廣義人工智慧,我稱之為「慢智慧」或者簡稱「慢智」。這樣的系統,我稱之為「慢智慧系統」或「慢智系統」。慢智系統可以是人所組成,也可以是機器所組成,更有可能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理想的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兩者相得益彰。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今天我想談的主題。不妨舉個有爭議性的人工愚蠢的例子:現在公路的收費都由機器取代了人。不僅失業率增高﹐而且被取代的收費員缺乏謀生技能﹐只好去犯罪,例如去搶銀行。自動系統有時候缺乏彈性、不考慮到自動化的社會成本﹐造成更多社會問題,更不要說資訊被人掌握。這究竟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愚蠢?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同樣有智慧的機器人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2 英國人如何死﹖下流老人的問題英國人如何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的確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們並不關心英國人如何死,正如英國人並不關心台灣人如何死。但是你知道嗎﹖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是這樣死的(CNN.COM July 2019)﹕死於醫院 45.4%死於家中 23.7%死於安養院 22.5%其他 8.3%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英國人死在醫院裡,其次是家中,再次是安養院。並不是英國人不想死在家裡,而是大環境如此不得不然。2019年12月美聯社報導,最近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2003到2017間美國人在家中死亡的人數由24%上升到31%,在醫院死亡的人數則由40%下降到20%,可見人們的觀念逐漸在改變。因為全世界的高齡化人口不斷增加,相關的現象就是「孤獨死」也不斷增加。日本的孤獨死,已經達到每小時至少有三個人孤獨死﹐死了超過兩天都沒有人發現。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因此提出「助死士」的概念,幫助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台灣的高齡化人口問題和出生率降低有關。你知道嗎﹖2019年1月到6月台灣有85961人出生,同一時期有88098人死亡。這是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人口出現負成長!(《中國時報》August 2019)聯合報新聞網2016年關於「流沙中年」的報導,台灣有230萬的隱形照顧者,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母,壓力極大。2012年有一部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奧地利電影Amour(《愛‧慕》)敘述在愛人失智的壓力下,丈夫不得不殺死愛妻然後開煤氣自殺。什麼是真愛必須有不同的詮釋。日本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的概念,即又貧窮又孤獨的老人。(以上有關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的說明引自聯合報部落格Blackjack的文章)誰來照顧老人﹖我們不能不想到機器人。機器人不會發脾氣﹑很有耐心﹑不會虐待老人。為老人設計的機器人必須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也許可以有助於減少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這些問題。3 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設計複雜資訊系統的新技術,它並且吻合某些哲學和神學的原則。複雜資訊系統有些共通的特色﹕它是連接的系統、它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它擁有知識庫、它可以個性化、它是人機共生的系統、它也是龐大的系統。有位法國科學家也是神學家德日進,在其名著《人的現象》裡預言未來的龐大連接的系統。德日進認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彼此關聯並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他稱之為能界,由地界、人界和天界所組成。複雜資訊系統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我們看現代化的傳感器所構成的網路,正是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現在的社群網路也是另一種複雜資訊系統。而且我們可以把社群網路裡的人看成傳感器。日本科學家做過研究,如果把人當作傳感器可以提前發出地震警訊。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動物的本能。2019年8月8日台北地震,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有位台北居民養的8隻貓在地震前10秒前就知道,都抬頭目光像探照燈。知識庫可以設計用來管理複雜的預警系統。這樣就不會因為人為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現在的物件網路可以連接和管理大量的物件,威力強大。所謂的混合智慧系統,就是人機共生的系統。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谷歌有上千萬用戶,同時使用上萬個搜尋引擎,是個龐大的系統。複雜資訊系統這些共通的特色,說明它是變化不居的龐大系統,每個系統又包括許多次級系統(超級包)。每個超級包打開來又是一個系統。就如曇花的葉子落地又長出一株,就是個好例子。這些包包之間,有時又會起了共鳴。這就是操縱學的鼻祖威納大師所說的共振現象。如何設計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或許慢智系統的新技術能夠提供一些解答。4 什麼是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能夠不斷提升其表現的一般性系統。慢智系統第一會嘗試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第二會逐步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然後據此調整﹐並且與其他系統共享這些知識,第三它在開始時或許表現不佳,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它會逐漸進步。慢智系統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外乎如下的步驟﹕窮舉、傳播、調適、淘汰、集中。除了這五大步驟,最重要的是慢智系統通常有多個計算循環,包括慢循環和快循環。我們可以用人工神經網路來實踐慢智系統。所以我們不妨把慢智系統看成廣義的人工智慧系統的一種。下面介紹慢智系統的實例﹕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空間﹕看護機器人(大空間),個人生活區(中空間),可穿戴裝置(小空間)。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時間﹕長期照顧(長時間),短期照顧(中時間),緊急照顧 (短時間)。我的研發團隊所發展的可調適醫療照顧試驗系統,用的是三星智慧手機,傳感器包括腦波偵測器、語音輸入、影像輸入等。所有的軟件包都用安卓程式語言寫,目的是幫助使用者維持心情的平靜。試驗系統已經可以在三星智慧手機上面運行無礙。5 慢智系統的親身經驗先從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從小我就有僵直性關節炎,這是血液遺傳的疾病,因為脊椎炎導致脊椎鈣化。年輕時就常有人讚美我說﹕「張系國這人很正直。」當然我為人正直沒錯,但是他們主要是說我永遠挺直脊椎,卻不知道我有脊椎鈣化的毛病。因為脊椎鈣化,醫生早就警告我千萬不要摔跤,不要做激烈運動,免得帶來致命的傷害。2013年我經歷不大不小的車禍,一位醉鬼駕車從後面撞到我搭乘的車。我的脊椎骨震裂了,好在沒有完全震斷。起先醫生用一個鋼架子把我的頭固定住,希望斷裂的脊椎骨能慢慢養好。我變成科學怪人,非常痛苦,晚上無法入睡。但是隔了一個星期,醫生觀察我的脊椎骨不但沒有養好,反而更彎曲變形。這樣下去,就會永遠直不起腰來。這位醫生姓李,是韓國人,年輕但十分自信,他的太太是中國人。李醫生建議我開刀,植入一個鈦合金的架子把脊椎骨撐起來。他坦白告訴我,有百分之零點七的機會手術可能失敗,我就會癱瘓。但李醫生說,他動手術到現在還沒有失敗過。我考慮一晚,決定還是動手術。結果手術成功,不久我就出院。出院那天,接我出院的友人帶我直奔天天見麵小館,立刻叫了一籠小籠包大快朵頤。想不到在麵館碰到李醫生和他全家,我們相對大笑。但我的脊椎仍然每天疼痛,行走不便。更煩人的是撞我的醉鬼雖然保了險,卻是最陽春的險,保險公司跟我打太極拳,什麼費用都不肯付。我只好自費裝升降椅,這樣才能夠上二樓的書房工作。另外就是找律師打官司告對方。這位律師不錯,和對方保險公司糾纏了半年,對方認賠一大筆錢﹐我和律師對分。如果只靠自己,恐怕一毛錢拿不到﹗雖然我常去醫院做復健,一來醫院的復健科非常擁擠,二來自己開車不方便,復健並沒有太大效果。怎麼辦﹖我記起李醫生叫我多走路,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無論如何要走一萬步。走路是很溫和的運動,好處是人人都可以做。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兩個月,我的病情大有改善。到現在已經六年,基本上脊椎早已不痛,但是我仍舊堅持日行萬步。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神經學家阿門提倡三保(三寶)﹕每天走路、常聽音樂、服藥健腦。要保持心境愉快,走路時不妨多想和愛人親友共處的快樂時光,因為愛使人振奮。其實愛和恨都使人振奮,所以如果沒人可愛,只要有人可恨就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一個心得(也就是智慧)是一切必須靠自己。我知道我的病沒有人能幫助我,我也不願意依賴別人,所以就自己練習做所有的事情,從洗衣掃地到鋪床燒飯都堅持自己做。從前魯迅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改了四個字:橫眉冷對老闆指,俯首甘為本尊牛我們都太驕傲了,不肯低頭服侍自己,總要依賴別人做。在想像中我可以把自己一分為二,同一個人既是主也是僕。我可以先變成廚師準備飯菜,然後變成主人享受廚師準備的飯菜,再搖身一變成為僕人清理廚餘。自己的分身做自己的本尊的牛馬,勝過雇人來做,也勝過依賴家人做。也有許多事情無法完全依靠機器。例如我在樓梯裝了升降椅,但沒想到升降椅的內側是無法使用任何機器裝置清潔的。只有靠自己用抹布慢慢擦。但是一旦接受「俯首甘為本尊牛」的觀念,把這些都看成一種運動,不但不困難,對身體更有好處。我這個例子看似和人工智慧沒有關係,其實大有關係。因為我自己不斷學習如何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我使用的機器,不管是高科技或低科技的機器,同樣都得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這就是真正的人工智慧﹗6 結論如前所述,我總結一句﹕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機器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這個觀點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的著眼點是人,而不是機器。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老年人工智慧例如慢智系統和慢智機器人帶來的商機無限!(在2019年8月23日中技社社慶AI研討會的演講)
-
2020-04-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為何長者仍應維持基本活動量?陳亮恭這樣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老人」首當其衝,所有新冠病毒相關分析研究中,不論高危險群還是死亡率最高族群,老人一定在列。新冠病毒如此來者不善,高齡者如何趨吉避凶?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提醒,提防疫病是第一要務,高齡者還要設法維持基本活動量,以免疫情過後更虛弱。陳亮恭指出,截至目前的資料看來,新冠病毒與SARS不同,SARS重症者出現嚴重的免疫風暴,進一步造成肺部纖維化與呼吸衰竭。一般來說,人體受到感染後產生發炎反應,適度的發炎反應有利身體消滅病原菌,但過度的發炎反應引發大量細胞激素產生,一場病毒大戰後身體組織受傷慘重。易因壓力事件受害由於老人的免疫反應不似年輕人, SARS在長者引起免疫風暴的機會較低,而這次新冠病毒的病程不太相同,受影響的是年長者,特別是有慢性病的個案。陳亮恭說明,事實上,高齡者的身心功能、營養狀況、生理儲備功能等面向較差,一旦出現各種壓力事件,如傳染病、氣候劇變或天災時,往往是最容易受害的群體。陳亮恭指出,這在二○一一年日本福島地震、二○一九年法國熱浪都有類似的發現,直接的災難或健康因素之外,福島震災一年後,長者獨居在家導致的「孤獨死」增加四成,死於法國熱浪的上千條生命中,三分之二是七十五歲以上高齡者。顯見年長者防疫之餘,還有很多慢性病與生活上的注意事項,以期在疫情結束時快速回復正常生活。至於新冠病毒對長者的威脅,陳亮恭分析,如一般理解,高齡者易有多重慢性病,多重疾病合併身心功能衰退與生理儲備能力下降,罹病嚴重度上升,治療感染症時發生嚴重併發症機率也增加,陷入治療上的困難處境。避開人多密閉空間不過,除了防疫,陳亮恭表示,最近日本老年醫學會出版建議提醒年長者,雖然因為疫情,不建議老人家參加人多的聚會,但長者們在家也應維持一定活動量,也需要注意均衡飲食與營養,每天要與人交談,並且可視狀況支持家人與朋友,避免因為防疫而衰弱或孤立,一旦因缺乏活動而肌肉流失,甚至演變為肌少症而虛弱,即使躲過疫情,也不利於健康。陳亮恭提醒,長者們固然應該提防疫病,避免感染,但一定要維持足夠的活動量,尤其目前國內只有零星社區感染個案,並沒有大規模社區傳播,年長者不用完全設限,室內人多或密閉空間絕對要避免,但可利用家中頂樓或社區開放性空間運動;避免唱歌、打牌、串門子等群聚活動,可多利用視訊軟體或電話與家人朋友交流,減少焦慮也避免孤立狀態。控制慢性病防失能還是可以出門排隊買口罩與酒精,但排隊時避免聊天及近距離接觸,若需交談,可帶著口罩談話。也不必因此就和孫輩避不見面,如果平常就接送孫子女上下學者,還是可去,但建議準時抵達學校就好,以免長時間等待,並且準備乾洗手液,碰觸小孩前雙方先噴手消毒。雖然因為防疫必須減少外界接觸,但仍應在合宜的條件下維持一定活動量,防疫也要控制慢性病與預防失能。
-
2020-04-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亮恭/為何義大利的疫情衝擊大於中國?看兩面夾擊的超高齡挑戰
新冠肺炎的高傳染力為全世界帶來連環重擊,當疫情肆虐到歐美而造成全球股災的同時,義大利的疫情發展則令人震驚,除了每日飆升的確診病例數外,義大利的死亡個案已突破一萬人且持續增加,超過百分之十的高死亡率,也令人感到訝異。義大利與日本都是全球知名的長壽國家,本次的疫情除了第一時間輕忽防疫之外,近八十四歲的平均餘命及百分之廿三老年人口比例的人口結構,加重義大利面對新冠肺炎的挑戰,衝擊勢必高於中國大陸。一九四六年台灣出現霍亂大流行,在醫藥衛生不發達的當時,死亡率接近六成,最嚴重的嘉義也採取大規模封城。當時流行的傳染病不止霍亂,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十大死因之首便是霍亂、痢疾等感染性腹瀉,當時的平均餘命約五十歲;一九六○年之後,台灣的十大死因便轉為以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為主的模式,這是已開發國家所共同走過的公共衛生軌跡。不過,傳染病防治雖然有成,但其威脅從未消失,特別是各種新興傳染病。由於高齡者健康特質上的差異,往往受到雙重夾擊的健康挑戰,也就是所謂的「雙重負荷」(Double burden)模式。高齡者由於身心功能、營養狀況、生理儲備功能等等較差,處於穩定環境時較少出現問題,一旦發生傳染病、氣候劇變或是天災時,往往都是最容易受害的群體。福島地震發生時,高齡者死亡率明顯為高,震災後一年,福島縣孤獨死的長者增加四成,顯見高齡者其身心功能與面對各種壓力的能量較為不足,需要更為周全的計畫。綜觀我國十大死因排行,與先進國家狀況類似,均以癌症及慢性病為主要疾病,但肺炎的排名卻悄悄逐年上升,特別是年長者,肺炎已成高齡者十大死因第三名。高齡肺炎死亡人數高升,成為已開發國家主要死因中唯一的傳染病。高齡者具有多重慢性病,更合併身心功能衰退與生理儲備能力下降,免疫力的衰退造成罹病嚴重度上升,而治療時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也增加,例如高齡者肺結核易隨著免疫力下降而復發,治療除了結核菌的抗藥性之外,衰落長者接受治療的副作用更為棘手。二○○三年法國熱浪造成近一萬五千人喪生,其中多數是年長者;二○一九年法國熱浪又奪走上千條生命,且三分之二是七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但死亡人數降為二○○三年的十分之一。二○○三年之後,法國發展出各種因應對策,在醫療體系強化高齡醫學以及醫療體系對高齡病患的能力,並且開展出許多社區為基礎的身心強化與防衰弱課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老化與健康全球報告」所提出的政策主軸一致,從強化高齡者個人的健康與體能為優先,再從環境改善出發,也要同時發展出以高齡者需求為主的健康照護體系,再透過整體社區營造與社會改造工程,讓超高齡社會具有因應多重挑戰的應變能力。超高齡社會的挑戰相當多元,各種新舊雜陳的問題紛至沓來,人口快速高齡化的現在是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景象,僅靠老把戲解決不了新問題。由新冠肺炎的防疫經驗可以得知,結合多元思考、善用科技創新並透過群體合作,以宏觀的整體視野面對挑戰,方能形塑超高齡社會的未來。(作者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
2020-03-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擦身而過就中鏢!42歲患者談新冠肺炎:一度感覺快死
「我只是給在醫院上班的老婆送束花。」42歲、向來身體健康的亞裔貝恩(Michael Bane),未料送這束花,竟把自己送上新型冠狀病毒的虎口;在毫無防備下,他在醫院與一位後來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錯身而過。這病與感冒天壤之別3日→給在醫院工作的妻送花 遇到患者就這樣短短幾秒,具恩成為大芝加哥區逾千確診者之一;具恩目前在羅許醫院(Rush Hospital)接受救治,24日晚間因呼吸困難而戴上供氧器,病情未見無好轉;本報記者聯繫貝恩的妻子伊札(Itza Davila-Bane),獲得授權報導貝恩的染病過程。「我一次可做13個伏地挺身,接著慢跑6、7哩都無問題。」在芝加哥一家法律事務所擔任客戶關係副總裁的貝恩,在感染新冠病毒前身體健康;但從3月3日感染後,迄今仍躺在病床上的他有氣無力地說,「有人說這個病毒只是一種感冒,事實上有天壤之別。」貝恩描述,3月3日他到醫院接受例行檢查,想給在醫院工作的妻子驚喜,便買了一束花,到她辦公室途中,遇到一名在院內等待檢測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該患者後來確診),他得知後很快把花放下就離去。他說,第一次出現症狀是在3月12日喝酸辣湯時開始流鼻涕,當時以為食物太辣而引起,並不以為意;14日開始喉嚨痛,向來身體健康良好的貝恩覺得,應該是晚上沒開加濕器,空氣太乾所致。由於有點咳嗽,貝恩想到是否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他依照網路建議,試著停止呼吸10秒並無困難,因此沒放心上。輕症時不以為意16日→高燒到40.2度 呼吸愈來愈困難3月15日咳嗽加劇,喉嚨也越來越痛,「我逐漸懷疑自己感染病毒了」;貝恩隨後與妻子討論分析是否曾接觸過確診者,才發現3日到醫院曾遇到的人應該就是感染原;該患者因為首次檢測出現錯誤,在醫院等待重新檢測時走來走去,後來確診,但貝恩的妻子並沒有出現病徵。當晚貝恩病情加重,開始發燒且無法入睡,清晨急忙打電話給醫師要求檢測,醫師判定他接觸過確診者,協助安排17日到醫院檢測,貝恩發燒情況持續,身體也逐漸虛弱,「我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16日晚間他高燒到攝氏40.2度,吃了好幾種藥皆無太大功用後,他加倍服用退燒藥,卻造成腹瀉,一夜難眠到17日一早,趕緊開車到醫院受測。醫生告訴他,「一到五天會有結果。」痛哭可能孤獨死去19日→全身可怕疼痛 拿水喝都困難18日傍晚,貝恩出現嚴重咳嗽,他的妻子叫他趕緊到醫院,但貝恩想等到接到檢測結果再說;19日起床他感到非常冷,且全身可怕的疼痛,連拿水來喝都有困難。「我就像一個耗盡精力的重量級拳擊選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挨打。」一度感覺接近死亡的貝恩說,此刻他想到義大利成百上千孤獨死去的患者,然後開始無法克制地放聲痛哭。20日體溫雖然有降低,但發燒持續,21日他的呼吸更困難了,這時他已三天未進食,因為只要一進食就覺得惡心;妻子此時大聲喝斥他要他去醫院,並發了一個39歲患者等死的過程給他,「我認輸了,決定去急診室。」抵達醫院準備接受治療時,貝恩終於接到伊利諾州衛生廳通知他確診。「當時我的感覺是,謝天謝地,我在醫院了。」貝恩21日入院隔離治療到25日,病情未好轉;24日晚間不得不戴上供氧器維持正常呼吸,儘管如此,他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康復,很想跟妻子、孩子重聚。」「這是種殘忍的疾病,我毫不懷疑人們會因此喪命。」貝恩說,這一切都太可怕、太殘酷了,「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但希望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待疫情,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必須待在家裡,盡你所能保護你關心的人。」
-
2020-03-07 橘世代.時尚橘
樂齡不必怕孤單!「閨密共居」比姊妹還親
在「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內,人與人的關懷不會輕易斷。高齡社會中,愈來愈多單身樂齡女性拒絕老來「孤獨死」,在歐洲等地有不少女性樂齡族共同生活案例,日本NHK也拍攝「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紀錄片,描述因不同原因單身的女性,買下同棟公寓組成幸福的「銀髮姊妹團」,引發討論也證實「閨密共居」有其實踐可能性和優點。優點1 一碗湯距離 獨立又互相照應住得近才能方便照應!從紀錄片「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可以獲得印證,獨身女性長者共居時,保有獨立空間,既能維持個人隱私,又在一碗湯不會冷掉的距離彼此陪伴、關心健康、充分交談,療癒寂寞晚年。優點2 維持人脈 解除孤獨死恐懼獨居者在心靈層面上往往更需要被照顧,面對單身、喪偶、空巢,可以和志同道合的閨密一起規畫,成員們透過串門子或固定時間相約,了解彼此起居生活作息,一有不對勁就可以馬上跟進查詢,能解除「孤獨死」的恐懼與憂慮。優點3 快速伸出援手 一分鐘到你身邊的朋友每個人最終還是只剩下自己,女性平均餘命較男性普遍為高,以英國倫敦熟齡女性共居社區「New Ground」為例,樂齡女性們在有計畫的社區內互助合作、結伴出遊、團體活動,為生活增添許多色彩,能彼此快速伸出援手是其中很大優點。試想當妳需要幫忙時候,有好幾位能在幾分鐘內就能趕到身邊的朋友的這種感覺。「流水的男友,鐵打的閨密」,年輕時女孩們總愛跟姊妹淘聊著,夢想未來結伴同住養老,就是衝著一股吵不散又罵不走的情感吧。只要身體健康能自理,步入樂齡生活也不用憂慮孤單,看到「找朋友當鄰居」的案例一一被實踐,「相約一起慢慢變老」不再是難以實踐、遙不可及的浪漫了。看更多報導:《橘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