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出現高血糖的症狀。生產後,血糖值恢復到正常範圍,發生率約為1%~3%。
- 症狀: 多吃 多喝 多尿 疲倦
- 併發症: 糖尿病 流產 早產 難產 妊娠高血壓 羊水過多 酮酸中毒 水腫 急性腎盂炎 胎兒先天畸形 死胎 巨嬰症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新生兒低血糖症 新生兒黃疸症 新生兒紅血球過多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出現高血糖的症狀。生產後,血糖值恢復到正常範圍,發生率約為1%~3%。
德國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由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傳染力極強,經由飛沫感染上呼吸道後潛伏期約14~21天,臨床症狀為感冒常見的疲倦、輕微發燒、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脹等,約有半數患者會出現不規則丘疹,發疹從臉和頸開始,狀似紅色針頭細疹,接著散見上肢、軀幹及下肢,24小時後遍布全身,典型的病例出疹狀況只會維持約三天,經治療預後佳,併發症少,且終生得以免疫。 德國麻疹病癥溫和,但如果懷孕三個月內的孕婦感染德國麻疹,將可能造成「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使胎兒主要器官受損或畸型,如先天性耳聾、青光眼、智能不足、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嚴重恐造成死產、流產。因此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特別注意。 德國麻疹目前已有疫苗可以使用,流行病例減少許多,目前的防治重點多放在孕婦感染。
弓形蟲 (Toxoplasma gondii) 是一種胞內寄生原蟲,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體,貓科動物為其最終宿主(final host),大部分溫血動物可能因誤食貓糞便中已完成芽孢化的卵囊(sporulated oocyst)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是吃到其它未煮熟受到感染動物組織中的囊體(tissue cyst)而被感染。 大部份的貓及中間宿主於感染弓形蟲後多無臨床症狀,症狀則視所受影響的器官而定。在人類,少部分病患會出現症狀,常見的有局部淋巴結腫大,偶見發燒、肌肉酸痛、丘疹及肝脾腫大。 懷孕婦女於懷孕期間初次感染者,可能會傳染給胎兒,但懷孕前即被感染者,只有當免疫力低下時才會傳染給胎兒。
牙齦炎是指牙齦感染發炎,初期患者不容易察覺,待炎症加重後,牙齦會產生紅腫脹痛等症狀,患者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會有出血情形。嚴重的牙齦炎會損壞牙齒周圍骨骼,進展為牙周炎,造成牙齒鬆動,最後脫落。牙齦炎的成因包括牙菌斑堆積、營養不良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等。此外,吸菸者、糖尿病患者和孕婦為好發族群。牙齦炎是牙周病最早期的階段,亦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發生有關,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所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對人體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早期在尚未發明疫苗前,最嚴重的致死率可達百分之三十,而且死亡來得很快,通常在發病後兩週內就會宣告不治。天花潛伏期平均約十二天,之後會先有高燒、疲倦,伴隨劇烈背痛的症狀,接著臉與手、腿繼發密集的紅疹,口腔和咽喉潰瘍,使得唾液中含大量病毒,起疹的患部皮膚會感覺緊繃,兩天後進階轉變為水泡、膿泡,病情要過第二週才會結痂好轉,結痂痊癒後形成褪色的疤,也就是俗稱的「麻子」,則是天花的重要特徵。 天花容易與水痘混淆,其辨別的方法在於,比起水痘屬全身性的發病,天花的症狀主要多集中在顏面及四肢末端,而且皮疹呈離心性分布,整齊有規律,這也是天花最重要的特徵。另外,天花的病程發展每一階段都很獨立,也就是,水泡與膿泡並不會混在一起出現,而水痘則會水泡與膿泡同時混發。 一九八○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消滅天花,不需要再定期接種疫苗,但因911事件後發生疽炭桿菌郵件攻擊,目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將天花列為最可能被使用的生物戰劑之一。而台灣則是自1955年起未再有病例發生,但仍列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如發現疑似的病症,還是要在24小時之內通報相關單位,並接受進一步的調查診斷。
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功能受損、造成進行性肌肉萎縮的罕見疾病,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二,可分為幼年型遠端肌肉萎縮症、脊髓型肌肉萎縮、脊髓側索硬化症、下運動神經元症候群四種類型,其中肌萎縮脊髓側索硬化症為最為嚴重常見,80%的漸凍人多屬於此類型,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治療方式,患者的平均存活時間只有三年。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高燒達39、40度,傳染力強,若全家都出現感冒症狀,有高達90%是流行性感冒。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生長快速的腫瘤,是兒童癌症當中,最常見之惡性腫瘤,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交感神經系統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突變而長出的腫瘤,這些神經節分布在身體的許多部位,通常從腎上腺髓質或交感神經節以腹部腫瘤形式出現,也會在胸部、頸部、骨盆或頭部發現。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還在母體時,心臟發育不良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在懷孕初期約三到八週時,胎兒的心臟會從幾個細胞生長成的血管,慢慢分化為左右心房與心室、上下腔靜脈、肺動脈、主動脈及肺脈等構造,在腔室之間還會形成瓣膜,這個過程如果受某些特殊的外在或內在因素影響,阻礙到心臟正常發育,就會導致心臟先天畸形。 按照臨床症狀之不同,先天性心臟病又可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三大類。其中,發紺型心臟病主要症狀是病童身上出現發黑、發紫或缺氧的現象,原因是血液中含氧量過低,最有名的是法洛氏四合症,其他像是單一心室、右心室雙出口、大血管轉位、肺靜脈迴流異常、三尖瓣或肺動脈瓣閉鎖等,也都屬於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則是在心臟或大血管之間出現由左到右的分流,包括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等,最後易發展為心臟衰竭。至於阻塞性心臟病則包括了主動脈狹窄與主動脈窄縮、肺動脈狹窄等。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得以在五歲前自癒,但絕大多數需要動外科手術,例如心導管治療術、氣球導管心房中膈造口術、開心手術等,另有內科治療,針對不同的病情投以藥物、限制鹽分和水分,或補充鐵劑和綜合維他命等。
先天性膽道閉鎖是新生兒常見的致死性肝病,因膽道系統發育異常,肝臟內的小膽管發生纖維化,導致新生兒膽道阻塞,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血友病是一種先天性血液凝固異常的出血疾病,病患先天缺乏某一種凝血因子,導致凝血功能障礙,不容易凝固,身上經常出現不明瘀青,如果有嚴重創傷,就可能有出血不止的情況。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種類之不同,可分為A型、B型、C型三種血友病。
大部分男嬰出生後,可看到每邊陰囊內各有一顆睪丸,若睪丸留在腹股溝或腹腔內,未降至陰囊,稱為隱睪症。隱睪症會使睪丸製造精子的能力受損,嚴重者會導致不孕。幼兒1歲前,部份隱睪有自行下降的機會,滿1歲時,若睪丸仍未下降,就要開始接受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
台灣的B型肝炎的盛行率相當高,大約每5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的血液中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
恙蟲病是由一種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蟲(恙蟎)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發熱性疾病。此病是屬於國內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醫師若診斷疑似恙蟲病,應於一週內完成通報。其潛伏期通常為9~12天,在亞太地區,如:台灣、日本、韓國等地十分盛行。恙蟎蟲是一種肉眼不可見的小型寄生蟲,蛛形綱恙蟎科,以齧齒動物,如:老鼠,及哺乳類,如:貓、狗,以及鳥類等為宿主,其中又以齧齒類為主。恙蟎蟲一旦感染到恙蟲病病原體,其幼蟲也會成為帶原生物。在臺灣,恙蟲病的病媒主要是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人類在野外、草叢中,若遭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此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正常的男性陰囊內有兩粒睪丸,右左各一粒, 主要的功能是製造精子及產生睪丸固酮,以維持男性生殖及性功能。睪丸癌是指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
便秘指的是每周排便次數低於3次,不易解便、糞便乾硬、及排便不淨等情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同時屬於國健署公告的罕見疾病,發生率約為1-2/10,000,且為嬰兒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主要病症為肌肉無力、萎縮,依照發病年齡、症狀輕重,分為五類型: 第0型患者在妊娠時期就有症狀表現,嚴重肌張力低下,通常在幾周至6個月前就會病逝。 第一型患者發病於出生半年內(出生兩周內又細分為1A型,兩周至三個月為1B型,三至六個月為1C型),嚴重程度高,無法靠自己站立或坐下,且會出現無法吞嚥、呼吸困難等症狀,多在兩歲前因呼吸衰竭病逝,平均壽命為8-10個月。 第二型患者的發病時間約在出生後半年到一歲半之間,嚴重程度為中度,患者可以靠自己獨立坐,但因為下肢肌肉無力,無法站立或走路,約7成患者可超過25歲,僅少部分患者孩童時期就因感染而死亡。 第三型患者在一歲半後才發病,症狀較輕微,像是僅在跑步或上下樓梯等特定活動時會造成不便(近端肌肉無力),患者通常壽命與一般人無異。 第四型患者在成年後才會發病,通常運動能力跟壽命與一般人無異,不過較容易疲勞跟近端肌肉無力。
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相當常見的一種,大部分是良性腫瘤,好發於30歲以上的育齡婦女,發生率約為20~30%,意即每四人就會有一人長子宮肌瘤。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但過了更年期後發病率又會下降。子宮肌瘤的成因目前還不清楚,可能與遺傳、荷爾蒙、內分泌和環境因素等有關。 子宮肌瘤的症狀及嚴重程度,視其生長的位置及大小而定。多數的子宮肌瘤無明顯症狀,發生惡性病變的機率亦不高,可以不用立即治療,只要定期追蹤。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通常會以不正常的子宮出血、壓迫症狀、腹痛、不孕及流產等方式表現。如果肌瘤不是很大,症狀不太嚴重,可先藥物治療;症狀特別嚴重再考慮動手術,如還想懷孕者可選擇僅切除肌瘤,如沒有生育需求又擔心復發的女性,再考慮摘除子宮。
單純皰疹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由單純皰疹病毒(HSV,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及直接接觸患者傷口或分泌物所傳染。一般潛伏期約二到十天,主要症狀為出現一群小水泡,接著水泡破裂、潰瘍、結痂,病程約二十天。可分為原發性感染及復發性感染,原發性僅少部份患者會出現水泡或潰瘍及疼痛的症狀。水泡裡有病毒,除了無法避免的外力,不要刻意去擠破,水泡破了將使病毒到處散播。 依病毒侵犯人體部位之不同,又可分為兩型: 第一型單純皰疹(HSV -1),病灶主要出現在口腔、唇、眼、耳、頰等處的黏膜和皮膚,常見於嬰幼兒或兒童期的小孩,由家人或朋友的親吻、共用食器、毛巾所傳染,症狀為水泡或潰瘍及輕微疼痛感。此種皰疹也可能感染皮膚傷口,如在手指上的傷口即稱皰疹性膿指症。 第二型單純皰疹(HSV -2),病灶多為生殖器附近的黏膜和皮膚,也稱為生殖器皰疹,傳染途徑大部分是藉由性行為直接接觸,或新生兒經由母體產道感染。第二型的臨床症狀初次不明顯,不易追溯感染來源,二度復發時則有顯著的皮膚起水泡、潰瘍、刺痛,還可能產生排尿困難、尿尿有灼熱疼痛感、發燒、肌肉痠痛等。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小兒麻痹病毒、克沙奇病毒A、B 型、伊科病毒、腸病毒等共六十餘種,近年又陸續發現許多種。此類病毒的特性可耐酸,感染人體後會在腸道內繁殖,存活時間長達5~6週之久,故稱之為腸病毒,以夏季及初秋為主要的流行季節。依據病毒種類的不同,其侵犯身體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也不同,有些很輕微甚至沒什麼症狀,但一般最典型的症狀為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較嚴重也可能引發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等。腸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狀是全身性和多重器官性的,非僅侷限於腸胃道。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急性皮膚傳染病。通常經由空氣、飛沫或皮膚接觸傳染,流行季節多在冬季及初春,十歲以下的幼兒童較容易受感染,潛伏期約二到三週,症狀為泛疹出水泡、發燒、全身無力、食慾不振等。病癒之後幾乎可終生免疫,唯要留意的是多年後可能因免疫力的降低而復發,產生帶狀疱疹疾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病症。主要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此四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病徵大多相同,但是此四種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卻有相當大的差異。 胰島素是胰臟中的β細胞所分泌的荷爾蒙,可幫助分解後的葡萄糖進入各組織細胞內,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使血液中的血糖下降。 一般人的身體藉由胰島素來調控血糖,但當胰島素的量不夠,或身體對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反應不佳時,葡萄糖就無法被利用,就會產生血糖過高的問題。血糖過高時,糖份經過腎臟時無法全部回收,而從尿液中排出,因此出現「糖尿」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
腕隧道症候群是一種合併手腕、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麻痛症狀的疾病,與同樣造成手腕不適的另一種手疾:媽媽手,不同之處在於,媽媽手是拇指外側靠近腕部的兩條肌腱發炎,導致拇指活動時疼痛,而腕隧道症候群則是因通過手腕腕隧道的正中神經因故受壓迫所引發。經常重複性使用手腕,讓腕部久處於不自然的狀態,包括屈曲、折壓或扭轉,都很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疾病早期,正中神經所支配的腕部區域會出現輕微麻木、疼痛等,症狀可能發生在單側或雙側手腕,且會在夜間加劇,甚至半夜被痛醒,漸漸地白天也會時不時出現手指和腕部痠麻、灼熱和針刺感。疾病中期,細微的手部動作會開始出現障礙,如杯子握不住而摔破、疼痛感也會延伸至肘肩等。到疾病後期,可能導致患者感覺喪失、肌肉萎縮等。 當正中神經傳導出現病變,屬不可逆現象,需及早接受治療,以防更嚴重的併發症。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隱性的先天性遺傳疾病,最早發現於地中海地區而得名,又被稱為海洋性貧血,是台灣常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之一。患者先天紅血球的結構異常,較脆弱且容易破裂,攜氧功能亦不足。輕度者不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需接受輸血等治療。
心臟病,泛指心臟或心血管系統在結構或功能上失常而引起的健康問題。心臟是人體維持運作最重要的器官,健康的人每天心跳約十萬次,會打出8000公升以上的血液流經全身各處。一旦心臟功能受損、心跳停止,腦細胞、心肌在數十分鐘之內會缺氧,使人失去知覺而昏迷休克,若休克超過十餘分鐘無法救回,人將死亡。 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在台灣,心血管疾病也長年高居十大死因前三名。
椎間盤突出是因椎間盤長期承受重力,產生退化及椎間盤軟骨含水量的減少,造成彈性及緩衝能力隨之減弱,導致椎間盤髓核由纖維環向外穿出造成神經壓迫的情形。亦可因患者承受到突發性的外力撞擊或承載受力過重,導致椎間盤的髓核穿出纖維環。上述情形就稱為椎間盤突出,患者首先會出現下背痛的症狀,隨著病程進展,髓核壓迫到脊髓或推移到神經,就會演變成坐骨神經痛,或更嚴重的永久性神經損傷。
陰道是女性外生殖器和子宮之間的通道,陰道炎是指陰道發炎,90%是因病菌感染引起,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常見的陰道炎類型主要有三種: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陰道炎在診斷上,通常是根據陰道分泌物,俗稱白帶來判斷,包括分泌量是否增加、分泌物濃稠度變化、呈現的顏色、氣味,以及是否伴隨陰部搔癢或疼痛、尿道刺激等症狀。
淋病與梅毒一樣屬於皮膚性病的其中一種,淋病感染的病原菌全名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N.Gonorrhoeae,簡稱淋菌),主要是藉由性接觸傳染,潛伏期長短不定,通常臨床症狀會在感染的三天後開始發生,不過如果性生活過度、身體虛弱、加上酗酒抽菸等惡習因素,可能使潛伏期縮短,加速發病。淋病主要影響人類的生殖器官,無論男女,皆會受苦於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發炎、腫痛、化膿、滲出體液等,最後嚴重的還可能蔓延至心臟、肝臟、腎臟或其他臟器,損壞原本的運作功能。淋病也會影響新生胎兒,致使他們併發眼疾失明。 目前淋病仍是全球流行的傳染性病,過去二十年來染病人數還有直線上升的趨勢。在台灣,淋病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梅毒是一種慢性傳染的皮膚病,又可視為性病的一種,因為它通常是經由性交而傳染。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蒼白螺旋體,簡稱TP),潛伏期約三星期。第一至第二期的梅毒最具傳染力,不分種族、性別和年齡均可能得病。初期症狀是先在局部皮膚或黏膜發生潰瘍,第二期則好發全身性紅疹,第三期會造成循環系統與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病變。由於病程漫長,且會因個體的抵抗力與自體反應機制的不同有所變化,整體的臨床表現帶有非典型特徵,某些個案在感染後甚至可以潛伏多年,終身都無明顯發病,因此,梅毒又有「偉大的模仿家」之別稱。 目前梅毒仍是流行於全球,普遍存在的性傳染疾病,與肺結核、痲瘋並列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病,而在台灣,梅毒被衛生署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應於診斷後一週內通報。
痔瘡是指肛門附近的血管組織增生,最常發生在靜脈,因此也稱為肛門部位的靜脈曲張。痔瘡分內痔與外痔,直腸與肛門中間有一條齒狀線,以內叫「內痔」,以外叫「外痔」,內外皆有則是「混合痔」。 內痔 以嚴重程度區分為4級: 第1級:內痔未掉出肛門口,無症狀 第2級:內痔排便時會掉出肛門口,在便後會自行縮回肛門口內 第3級:內痔在排便時掉出肛門口,卻無法自行縮回,須靠外力推回肛門內 第4級:內痔脫出肛門外,無法推回,亦即脫肛。 外痔 平常有肉塊凸在外,些微搔癢,若急性發作時,血管破裂造成皮下出血,會形成血栓硬塊,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坐立不安,但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外痔僅一處,嚴重甚至「一整圈」,疼痛感也差很大。
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的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 大多患者在白天時通常沒有症狀,但在休息或夜間睡眠時,下肢不適的症狀會加劇,需藉由移動或伸展肢體來緩解不適感。而這樣在睡眠中的不適感,容易中斷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低落,影響日間活力和精神狀況。長期睡眠品質低落,也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審稿醫師網站:許晉譯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