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子宮內膜癌
共找到
151
筆 文章
-
-
2024-09-20 醫療.婦產科
女性固定做「1事」降低70%子宮頸癌罹癌率!分泌物、出血、疼痛都是警訊
就國外調查數據顯示,有固定做抹片的女性可降低70%子宮頸癌罹癌率,而3~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是每年都做抹片檢查者的2倍,若長達6年沒做抹片檢查則罹癌風險高出3倍,從來都沒做過抹片檢查則提高3.4倍。由此可見,透過抹片篩率可揪出逾8成鱗狀上皮癌的子宮頸抹片非常重要,只有少數位置較深處、好發於子宮頸管的腺癌,比較難以透過傳統抹片篩檢,可再加上深層子宮頸管抹片或子宮頸管搔刮術來補足。近年來婦女反而是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發生率相對提高,因為尚未有很好的常規篩檢,必須透過抽血或更進一步的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與卵巢外觀有無變化,這類病人往往都是因為出現症狀才發現,相較之下更無法早期發現。初期無症狀可循,務必定期做抹片婦產科醫師戴文堯曾有位年約40幾歲女性患者,已生育兩個小孩,因持續有水樣陰道分泌物類似小便狀長達兩、三年之久,看了很多醫生都查不出根本問題,而且她一年做兩、三次抹片檢查都正常,後來因爲困擾不已前來求診,才發現比較深處的子宮頸有異常增生物,抹片也難以檢查得到,後來確定是腺癌決定把子宮摘除。另一個案例則是年僅28歲的婦女,生過一個孩子,但從來沒做過抹片檢查,症狀除了異常分泌物,還有下腹疼痛,可能是因爲有分泌物、下腹痛和下背痛被診斷為發炎,在診所拿藥長達一年多,後來經由戴醫師內診發現已有五、六公分的子宮頸腫塊幾乎緊緊卡在在陰道最上方,一碰觸就會出血,手術切片結果也是腺癌,而且已經是第二期至第三期之間,所以無法開刀治療,目前只能施打化療同時接受放療。戴文堯提醒,等到有症狀才來檢查,往往在治療上就會比較棘手,這位20幾歲的年輕患者認為自己還沒進入中年應該危險性不高,但醫師建議只要有性行為的女性,就需要定期做抹片篩檢,可及早揪出病程尚處於無症狀初期的子宮頸癌「癌前期」。 分泌物、出血、疼痛、壓迫症狀都是警訊及早發現的子宮頸癌前期有幾個階段,最嚴重是0期,這類癌前期階段只需透過小手術例如子宮頸圓錐狀切除術,不僅可以有效治療並保留子宮,同時保有生育能力,即可成功避免後續惡化需要進行更大的手術;而第一期患者若無生育考量可以考慮摘除子宮與骨盆淋巴結摘除以根除疾病,而卵巢仍可保留,保有分泌賀爾蒙能力;化療、放療則屬於子宮頸癌第一期之後的治療方式,如第二期至第四期。戴文堯強調,這就是抹片的重要性,可以在0期之前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且治癒率幾乎接近100%,並不需要進入放療、化療等後續階段。基本上,0期之前的子宮頸癌前期幾乎是沒有症狀的,也就是病人其實無法自覺有前期病變的病識感,大概進入第一期後子宮頸表面肉眼可看到病灶,最典型的症狀是性交後異常出血,也有少數會發生非經期或停經後出血,總而言之症狀皆為「異常出血」,屬於腫瘤已經大到肉眼可見,可能因碰撞而出血;當然也有少數人是長期有異常分泌物的現象,一般認爲異常分泌物可能只是子宮頸或陰道發炎,必須透過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罹癌。除了異常出血與分泌物,疼痛也是警訊,可能會肚子痛、下背或腰部痠痛,另外還會有壓迫症狀,包括壓到膀胱會頻尿、壓到大腸會自覺「裡急後重」,也就是一直想跑廁所卻又解不出來的壓迫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9 癌症.卵巢.子宮
許家蓓從確診到癌逝僅4個月 停經後異常出血為子宮內膜癌警訊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家蓓驚傳病逝,今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展開積極的治療,不料,上周病情突然急轉直下,於昨日病逝。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至60歲的女性,最常見的症狀為「異常出血」,尤其是停經後出血,如果停經一年以上發生出血,一定要趕快就醫。現年48歲的許家蓓,5月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且發現骨轉移,演變成轉移性骨癌,雖然在接受化療後病情逐漸改善,但治療仍趕不上癌細胞蔓延速度。長庚醫院林口總院婦癌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因子宮內膜癌而轉移到骨頭,已屬於第四期B:遠處器官轉移,需施行術後輔助化學治療。目前台灣子宮內膜癌與乳癌、子宮頸癌列為三大常見婦癌,且人數逐年增加,與飲食西化、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有關。周宏學說,子宮內膜癌其好發於女性停經前後,近年門診亦有30至40歲的患者,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逐漸增多的子宮內膜癌,「異常出血」是最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停經後出血,應盡速就醫檢查診斷。更年期間的女性,容易將異常出血誤以為亂經,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周宏學提醒,即使還未停經的年輕女性,如果長期亂經,或是曾有「子宮內膜增生」,也要小心可能子宮有病變造成異常出血。周宏學提到,「子宮內膜刮搔手術」為主要診斷方式,不過這種方式需要全身麻醉,民眾另可選擇診斷性子宮鏡,適用於異常出血,診斷子宮內膜瘜肉、子宮沾黏、子宮中膈、子宮肌瘤等疾病,亦能找出子宮內膜的問題。另外,也可利用超音波來掃描子宮內膜的厚度。周宏學提醒,不論是年輕女性或停經後的婦女,有「異常出血」症狀,包括出血量變多或變少,一定要提高警覺。目前子宮內膜癌仍不像子宮頸癌有一套有效的篩檢方式,高危險群的女性,例如:停經後僅接受單一的雌激素治療、家族史有子宮內膜癌及其他婦癌、停經較晚等,都應接受定期婦科檢查。
-
2024-09-18 癌症.卵巢.子宮
許家蓓子宮內膜癌病逝!別以為只是月經亂,內膜癌患者九成有「這症狀」
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於9月18日凌晨2點25分罹患子宮內膜癌病逝,民進黨台北市黨團已發布新聞稿證實。醫師指出,婦癌首惡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女性只要有異常的出血,或是月經不順就需要就醫,才能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根據聯合報報導,民進黨團表示,許家蓓於今年5月確診子宮內膜癌,並在馬偕醫院接受治療,許家蓓議確診癌症後,全心全意投入治療。抗癌的過程即便辛苦,但她仍以樂觀態度面對、不放棄治療。子宮內膜癌是什麼?跟子宮頸癌有什麼差別?子宮內膜癌屬於子宮體癌的一種,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女性癌症前10名中,乳癌和子宮體癌分居第1、5名。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停經後出血.異常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月經不規則.子宮積膿.貧血而一般我們較常聽到子宮頸癌,它跟子宮內膜癌有點不太一樣。子宮內膜癌跟子宮頸癌雖然都發生在子宮,但是發生部位不同,子宮頸癌發生在陰道與子宮交接區域,而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子宮內部的子宮內膜。此外,子宮頸癌主要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子宮內膜癌則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出現變化。由於子宮內膜癌的癌細胞通常長在子宮深處,子宮頸抹片可能檢不出來。‧子宮內膜癌:女性子宮腔內覆蓋著一層上皮稱為子宮內膜,包含有基質與小腺體,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變化長出癌細胞。‧子宮頸癌: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病毒)長期慢性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化生不良,進而癌化。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後期的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因侵入或擴散的器官而有所不同。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腫科主任簡采汝曾受訪指出,過去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至60歲,但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病患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已成婦癌首惡,必須警覺初始症狀。簡采汝指出,沒有生產經驗的人和有經驗的人相比,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子宮體相關癌症發生率在我國婦女中居第5名,超越第10名的子宮頸癌、第7名的卵巢癌,而早期的子宮體癌症狀不明顯,患者容易誤以為是月經紊亂,往往未能及時求醫確診,容易錯過治療時機。子宮內膜癌高危險族群:.不孕症或停經後的婦女.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從未生育過或月經不規則的女性.家族病史有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卵巢癌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愈高。.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曾於聯合報主辦的「2022癌症高峰論壇」指出,相較於其他婦癌,子宮內膜癌九成會異常出血。女性只要異常出血,例如月經跟平常的規律性不同,或是兩次月經中有不正常出血、月經期拉得特別長,另外更年期的亂經或停經又出血而且是咖啡色,都需要去看婦產科就診。所幸它沒有其他婦癌惡性,只要有異常的出血,或是月經不順就要就醫,才能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曾受訪表示,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與雌激素、黃體素等女性荷爾蒙有關,各種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雙酚A等,透過食物進入人體,干擾內分泌系統,增加婦癌風險,市售漢方草本中藥飲內中藥劑量未知,應謹慎服用,務必注意中藥應由中醫師診療開立,以符合病患個別的體質。【參考資料】.元氣網疾病百科.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8-30 醫療.中醫
婦癌多與2因素有關 飲食首要考慮中性溫和食材好吸收
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癌,在中醫體質表現常見血瘀、肝氣鬱、月經異常和出血點滴不止等現象,中醫如何調理體質,輔助減輕治療副作用?醫師建議,飲食以植物性為主、避免食用含荷爾蒙製劑食品、限制高脂肪食物攝取、少吃煙燻或燒烤食物、控制精緻糖攝取,更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婦癌多與女性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有關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表示,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與雌激素、黃體素等女性荷爾蒙有關,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雙酚A等透過食物進入人體,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增加婦癌風險,市售漢方草本中藥飲內中藥劑量未知,建議應由中醫師診療開立藥方,以符合病患個別的體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腫科主任簡采汝說,沒有生產經驗的人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機率較高,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至60歲,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須警覺初始症狀,針對高危險群病人如服用抗癌藥物Tamoxifen者,定期接受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厚度,當內膜增厚併有不正常陰道出血時,建議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或刮搔手術,以排除子宮內膜癌可能性。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柯皓庭表示,中醫在乳癌治療有5階段,包含「手術前後」促進傷口癒合、體力恢復;「化療期間」緩解副作用;「放療期間」緩解咽喉、咳嗽與皮膚等不適;「抗荷爾蒙治療」緩解潮紅、盜汗、失眠等類更年期症狀,以及降低腫瘤復發或轉移機率。婦癌飲食選擇 首要考慮中性溫和好吸收黃澤宏指出,婦癌患者飲食要選擇中性溫和好吸收的食材,例如番石榴、蘋果、葡萄、櫻桃、桑椹、空心菜、菠菜、胡蘿蔔、茼蒿、花椰菜、雞肉、魚肉、豬肉、排骨、雞蛋、豆漿和白米飯等,柳橙和木瓜則視個人狀況酌量攝取。中醫輔助治療要定期追蹤肝功能,謹慎使用人參、當歸等類雌激素中藥。黃澤宏說,常見補品藥膳可能非常燥熱,如麻油雞、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當歸、黃耆、人參、十全大補湯、四物湯等,要特別留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8 癌症.抗癌新知
比嬰兒潮世代罹癌率高3倍 新研究揭這2世代更可能患17種癌症
一項重大研究指出,千禧世代和X世代出生的人,比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更有可能罹患17種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該研究近日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發表於《刺胳針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你是哪個世代?嬰兒潮世代:1946年~1964年X世代:1965~1980年出生Y世代(千禧世代):1981~1996年出生1965年後出生者,更可能罹患17種癌症,子宮體癌增幅最大。ACS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近20年來、超過2,300萬名被診斷出患有34種癌症的患者數據,年齡從25歲到84歲。研究根據患者的出生年分(1920-1990)分成幾個組,發現X世代和千禧世代罹患多種癌症的可能性,是嬰兒潮世代的三倍,例如結直腸癌在50歲以下成年人的發生率正迅速上升。而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子宮體癌(子宮內膜癌和惡性子宮肉瘤),1990年代出生者的發病率,比1950年代出生者高出169%。出生年份接觸的危險因子不同,肥胖、酒精都有關。雖然癌症發生率上升,可能也與醫療科技進步、檢測能力增加有關,但新研究表明,肥胖和飲酒等生活型態也占重要因素。研究人員指出,在25歲到49歲的成年人中,胰臟癌、小腸癌、腎臟癌的發病率增長最快,而這些癌症都與肥胖和酒精相關。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癌症協會科學家Hyuna Sung博士表示:「按出生年份排序的人群,擁有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氣候環境,都會影響他們在關鍵發育期接觸癌症風險因子的機會。」這17種癌症包括:結直腸癌、子宮體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腎臟癌、胰臟癌、骨髓瘤、非賁門部胃癌、白血病、睪丸癌、賁門部胃癌、小腸癌、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卵巢癌、女性肝癌、女性非HPV相關口腔和咽癌、男性肛門癌、男性卡波西氏肉瘤。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年輕人及早了解自己的家族史,透過良好生活習慣避免癌症發生,並定期檢查以及早發現、早期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6 癌症.抗癌新知
近3成癌症帶有MYC基因 國衛院找出新藥讓癌細胞凋亡
癌症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研究發現,肺癌、肝癌、乳癌等常見癌症近3成帶有MYC基因擴增或表現變異,會讓癌細胞快速生長、術後復發率也高,造成病患整體存活率下降。國衛院發現可促進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的標靶新藥,能阻止蛋白質失控,對於癌症治療有相當大助益。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全球罹癌人數快速增長,據美國癌症醫學會統計,2020年全球約1810萬人罹癌、980萬人因癌症死亡,死亡率逾5成。預估2040年全球罹癌人數將達2800萬人、死亡人數約1620萬人。全球致力於癌症治療技術、新藥開發,對癌症控制應該更好才對,卻因癌細胞突變,可能導致藥物無法繼續發揮作用,目前許多標靶藥物皆針對癌細胞特殊基因變異進行治療,但癌症基因變異的MYC、MYCN尚無標靶治療藥物。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研究員紀雅惠表示,癌細胞為了大量複製生長,利用糖酵解作用獲得較一般細胞生長所需更多的能量與原料,而MYC蛋白質的功能就是作為轉錄因子,協助轉錄生成許多細胞,進行糖酵解作用所需要的酵素;約28%常見癌症帶有MYC致癌基因擴增,例如肺癌、肝癌、乳癌、淋巴癌、攝護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紀雅惠提到,要餓死癌細胞,首先要阻斷致癌基因MYC的表現,雖然科學家都知道這個機制,但MYC蛋白質結構至今仍無法解出,很難針對此蛋白質結構設計小分子化合物來抑制基因擴增。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團隊利用極光激酶A穩定MYC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小分子化合物破壞兩個蛋白質之間的結合力,造成MYC蛋白質可以被帶入細胞的蛋白酶體進行降解,進而發現候選發展藥物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可促進腫瘤內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抑制腫瘤進行糖酵解作用,促使癌細胞凋亡。透過多種具MYC基因擴增或高表達的異種移植腫瘤的小鼠動物模式,像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肝癌、髓母細胞瘤等,皆證實可造成腫瘤消退,部分異種移植腫瘤在停藥後3個月內,未發現復發。
-
2024-07-21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未必是不知節制!醫揭減重手術後食欲下降關鍵:在腸與大腦的關係
國內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超過五成,肥胖影響的不只是外觀,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多項疾病與肥胖相關。近年各式減重方法備受討論,醫學界也不斷有新的觀念出現,今天我們請專家分享減重新趨勢。關於減重方式,近期醫學界熱議焦點之一,是「腸—腦軸線」觀念,即攝食行為與消化系統至腦部的訊號調控機制有關,藉由控制腦部訊號傳遞,有機會幫助減重。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調查減重手術患者,發現不少患者術後食欲下降、飽食感增加、對食物刺激吸引的反應也發生變化。減重手術在腸胃施作,連帶也會影響到大腦。「患者動了胃部手術後,對於食物喜好、吸引力發生改變,術後就像腦部訊號重新啟動、人生重新開機。」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臨床副教授楊博仁表示,許多民眾對減重手術有刻板印象,甚至把它當作一種醫美手術,其實肥胖是一種疾病,必須透過醫療方式處理,台大針對嚴重肥胖且有相關併發症患者,以縮胃手術、胃繞道手術等術式,協助減重,重獲健康。楊博仁說,肥胖是綜合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層面問題的疾病,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減重手術雖在胃腸道動刀,但對腦部也造成影響。相關人體研究藉由功能性影像如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觀察腦部訊號變化;動物研究則可將腦部取出分析,或對活體動物腦部不同區塊進行刺激,以觀察攝食行為及體重的變化。老鼠經減重手術後,攝食行為相關腦區發生改變。國內外研究顯示,實驗老鼠經減重手術後,食物選擇發生改變。台大研究團隊選定不同腦區,對其刺激或抑制進行研究,目前發現許多與攝食行為、飲食選擇相關的腦區,包括管控生存行為的下視丘,及負責調控味覺、嗅覺、情緒、認知等高階功能的許多腦區,在術後發生變化,一旦找出特定影響攝食行為及體重調控的腦部區域,未來不僅可以開發藥物,也可發展經顱刺激等治療方式,患者不必經過手術也能減肥。楊博仁表示,在腦科學工具發達以前,就有研究顯示,肥胖者與身材正常者腦部體積不同,胖的人腦部灰、白質體積比瘦的人更低,進行減重手術後,肥胖者腦部體積增加,變得傾向正常人的腦體積,結構上有明顯變化。美國以調控神經傳導機制,抑制腦部飢餓訊號。美國在「可樂比水便宜」的飲食文化影響下,也是出了名的肥胖國家。楊博仁表示,美國醫界發展各式減重醫療方式,其中一項正是針對神經傳導機制進行調控,胃腸道的訊號會經由迷走神經傳導至腦部調控食欲、飢餓感及攝食行為,一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的醫材,透過在患者迷走神經裝設節律器,白天開啟時抑制腦部飢餓訊號,達到減重目標。楊博仁曾有一位年約五十歲的男性患者,是中小企業主,應酬很多,受到「職業傷害」,曾胖到130公斤。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回診時開心表示,終於可以彎下腰綁鞋帶,不會受大肚子影響無法自理;另一位女性患者,則手術後分享,與丈夫出遊時,丈夫友人竟把她誤認為丈夫的「小三」。肥胖未必是不知節制,該適時以藥物或手術介入。「台灣是完成亞洲第一例減重手術的國家。」楊博仁表示,近十年全台每年約完成3000例減重手術,在2023年更有四千多人接受減重手術,多數患者選擇接受縮胃手術;隨著國內肥胖人口增加,實際需求估計可能有十倍到百倍以上。楊博仁呼籲,民眾應保持正確觀念,了解肥胖並非人格特質不知節制引起,而是身心及社會各方面都生病了,需要飲食、運動、藥物、行為治療及手術介入等方式治療,且手術更可大幅改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肥胖相關併發症,及減少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發生率。衛福部健保署近年雖放寬減重手術給付資格至BMI≧37.5,或BMI≧32.5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且年齡介於20至65歲者都可獲得給付,但愈來愈多國際建議,不該設有年齡限制,尤其是青少年肥胖,小時胖、長大也胖的機率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
-
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養」出來的?常見10大生活習慣竟潛藏致癌危機
近年來,癌症在國人死因中佔據首位,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多數癌症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少數遺傳因素外,生活環境、飲食與其他不良習慣可能導致潛在的癌症風險逐漸升高。有位六旬婦人因吞嚥困難,連稀飯也難以下嚥,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經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末期且已經轉移到肺部、肝臟,經詢後問才發現婦人由於獨居,會邊看電視邊喝米酒、配醃製醬菜,並喝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及燙口的熱湯;腫瘤科醫師聽聞後都搖頭表示,這麼多致癌習慣難怪她會罹癌。 對此,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fb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揭曉,容易被忽略但有罹癌風險的「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能儘快戒除這些壞毛病。 癌症潛伏期與生活方式的影響 洪永祥提到,癌症的形成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潛伏期可能長達10至20年,這段時間內,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定期運動以及遠離致癌因素,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反之,不良習慣如抽菸、喝酒及飲食不均衡,則有增加罹癌風險的可能性。 看似無害,卻潛在增加罹癌風險的十大致癌習慣有: 第10名:愛喝會燙口的熱湯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義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在飲用熱湯、熱飲前先稍稍放涼,以避免黏膜受損。 第9名:高溫下使用有疑慮的塑料容器 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許多泡麵碗是由6號塑膠製成,如果用熱開水沖泡麵、又在鋁箔蓋上壓本厚書,在高溫的悶燒下,很可能會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範圍,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 第8名:喜歡食用烤焦食物 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但過度烤焦的肉類脂肪和蛋白質會產生危險的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食物經過高溫烹煮,也會出現不宜過量的丙烯醯胺;因此建議避免食用過度焦黑的食物,並攝取富含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以降低致癌風險。 第7名:睡覺時不關燈 據《Cancer》癌症期刊上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下,可能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建議入睡時環境應保持黑暗。另外《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會增加變胖的機會,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入睡時把燈光都關閉。 第6名:頻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照100次的胸部X光,而照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檢查。 第5名:口腔清潔不足 最近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會增加患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風險。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因此建議每天固定刷牙、漱口是重要的預防步驟。 第4名:長期接觸甲醛 甲醛是一種已被證實致癌的化學物質,據統計,裝潢5年後有4成仍能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三成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的甲醛氣味,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 第3名:過量攝取加工紅肉 加工肉品與紅肉的高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應適度減少豬、羊、牛等紅肉的攝取,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同時多吃天然蔬果。 第2名:久坐不動 除睡覺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以上的長時間久坐行為與多種癌症的增加風險有關,據《歐洲流行病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風險;建議每坐30分鐘起來伸展活動並避免長時間久坐。 第1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鹽分 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建議飲食均衡並適度限制高GI精緻糖及鹽分的攝取。 【延伸閱讀】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洗衣精「香害」暗藏危機恐致癌?【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327】
-
2024-06-19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荷爾蒙失調恐引慢性病 醫提醒吃荷爾蒙保健品留意這些重點
一名50歲女性,在短短幾個月內胖了10公斤,心情非常焦慮,明明沒吃什麼,體重卻一直飆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女性在停經前後,體重特別容易失控,因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及黃體素分泌減少,讓基礎代謝率下降,這也意味著「進入更年期」,進而停經。洪育忠說,女性更年期最常見的症狀為熱潮紅、盜汗,以及情緒起伏不定、失眠、陰道乾澀、容易泌尿道感染等。面對各種身心不適,許多女性常選擇忍耐、壓抑的方式面對,以為只要熬過這段時間,就能擺脫種種不適。荷爾蒙失調恐引慢性疾病 多選擇植物性荷爾蒙洪育忠提到,女性體內主要的荷爾蒙包括雌激素、黃體激素、濾泡刺激激素等,它們掌管著月經週期、生育能力、情緒控制等功能。女性的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會因為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不足,出現生理上的改變,健康和生活品質也會受到影響。荷爾蒙對於調節身體功能極為重要,如果出現失調情形,會導致更年期症狀的出現,亦可能引起或加重慢性疾病。常見的慢性疾病如下:骨質疏鬆症:雌激素對骨質密度的維持非常重要,女性更年期由於雌激素下降,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加速、增加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包括促進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等。因此,雌激素下降可能增加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癌症:荷爾蒙在人體內的調節作用也與癌症的發生有關,例如:雌激素過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雌激素過低則可能增加骨骼、卵巢等癌症風險。想要改善荷爾蒙失調的身心狀況,洪育忠建議,從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多吃富含鈣、維生素D和鎂的食物,如牛奶、乳酪、優酪乳等乳製品;豆腐、豆漿等豆類;杏仁、核桃等堅果,以及菠菜、羽衣甘藍等綠葉蔬菜。另外,食用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新鮮蔬果,有助於維持身體代謝平衡。洪育忠強調,多選擇植物性荷爾蒙,尤其是大豆異黃酮,對熟齡女性保養有很大的幫助。食用保健品則要注意劑量及濃度,可先諮詢營養師或專業醫護人員,避免刺激子宮肌瘤增長或亂經。面對生理上的改變,洪育忠呼籲,可透過健康檢查全面了解荷爾蒙失調問題,包括老化程度、壓力及抗壓力荷爾蒙是否平衡,並予以進一步的治療。3個良好生活習慣應對更年期1.規律的睡眠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恢復身體的平衡和提升心理健康。2.適度運動:散步、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壓力和維持健康體重。3.應對壓力:進行深呼吸、冥想、放鬆技巧等,緩解情緒波動和焦慮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18 癌症.卵巢.子宮
卵巢癌無明顯症狀、也不會流異樣分泌物!只能從2端倪發現
衛福部今日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仍然蟬聯首位,在女性婦科癌症中,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有逐漸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卵巢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十位、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七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卵巢癌難發現 腹部愈來愈大或按壓感到不適要注意婦癌權威王功亮表示,卵巢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不像子宮頸癌有抹片可及早發現,也不會流出異狀分泌物,通常都是腹部愈來愈大,或按壓時感到不適才發現。不過因為台灣超音波檢查方便,相較於國外發現時逾七成為三、四期,國人的卵巢癌患者死亡率比較低。罹患卵巢癌5高危險族群王功亮說,沒有生產過、不孕症、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太早初經及太晚停經的女性,都是罹患卵巢癌的高危險族群。另外,常發生在骨盆腔的器官或組織上的子宮內膜異位,也會增加卵巢癌的風險,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應該要多加留意。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部主任王鵬惠說,台灣的卵巢癌治療,整體成效贏過日韓,民眾應該屏除「難治易復發」迷思。他以去年公布的數據資料來看,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4歲,死亡率約4成,但死亡個案的年齡中位數超過60歲,代表超過五年存活率,民眾要把握治療契機。王鵬惠強調,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鼓勵民眾增加「三合一保一世」篩檢,同時檢查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透過更多篩檢方式,提前發現身體異狀。【延伸閱讀】疾病百科 卵巢癌
-
2024-05-30 癌症.乳癌
精油恐具雌激素效應,有乳癌家族史應避免使用?教授這麼說
我在2021-5-11發表精油是荷爾蒙干擾物嗎,讀者jiwu在2024-5-20留言:教授您好,若精油可能有雌激素效應,有乳癌家族病史的人是否避免使用精油比較妥當?在精油是荷爾蒙干擾物嗎這篇文章裡我提供了4篇論文,指出薰衣草精油和茶樹精油被驗出具有雌激素活性,並且被認為是導致幾宗男童乳房發育臨床案例的罪魁禍首。這四篇論文是:2007年: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Linked to Lavender and Tea Tree Oils(青春期前男性女乳症與薰衣草和茶樹油有關)2015年:Premature thelarche in the setting of high lavender oil exposure(熏衣草油暴露量高的環境中過早的乳房發育)2016年: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and chronic lavender exposure: report of three cases(青春期前的男性乳房發育症和慢性薰衣草暴露:三例報告)2019年:Lavender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Thelarche and 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Case Reports and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 Activities(薰衣草產品與過早的乳房發育和青春期前的男性乳房發育有關:病例報告和破壞內分泌的化學活性)隔天讀者whitowan也留言:教授好,雖然目前的參考數量不多,但家族有乳癌、子宮內膜癌等相關病史的女性,是否應避免使用。精油或香熏類物品降低接觸雌激素活性因子的可能性,增加罹癌風險。內人最近檢測出一期乳癌,正逐步檢視食衣住行等需注意情形,以及積極配合治療。同一天,臉書朋友Esther傳來簡訊:我想請教授說明一下這篇文章的可信度?我很多醫護朋友都有在用精油。她附上的文章是2023-12-13發表在《親子天下》的精油會性早熟?許鈺敏醫師:認識兒童精油禁忌與環境荷爾蒙。這篇文章的第一小節的標題是「兒童使用精油會性早熟嗎?」,而第二小節的標題是「先上結論:不會!」。也就是說,許鈺敏醫師是百分之百確定兒童使用精油不會性早熟。(註:她所提及的精油研究是針對男童女乳症,而非性早熟)但很不幸的是,目前的科學證據卻不是百分之百的確定。其實,早在1980年就有關於精油具有雌激素活性的論文,而多種精油都被發現具有雌激素活性。請看:1980年:Fennel and anise as estrogenic agents(茴香和茴香作為雌激素劑):「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和茴香(Pimpinella anisum)是數千年來一直被用作雌激素的植物。具體來說,它們被認為可以增加乳汁分泌,促進月經,促進分娩,緩解男性更年期症狀,並增加性慾。1930 年代曾有人想用這些植物來生產合成雌激素。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茴香腦是被認為具有雌激素活性。」2002年:Assessment of estrogenic activity in some common essential oil constituents(一些常見精油成分中雌激素活性的評估):「在高濃度下,檢測到檸檬醛(香葉醛和橙花醛)、香葉醇、橙花醇和反式茴香腦具有雌激素活性,而丁子香酚則表現出抗雌激素活性。」2020年:Assessing the cytotoxic/genotoxic activity and estrogenic/antiestrogenic potential of essential oils from seven aromatic plants(評估七種芳香植物精油的細胞毒性/基因毒性活性和雌激素/抗雌激素潛力):「我們研究了從七種植物中提取的精油的一些生物活性:迷迭香、索馬利亞鼠尾草、百里香、蓍草、義大利蠟菊、黃連木、香桃木。我們的結果表明,大多數精油對人類週邊淋巴細胞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和輕微/中度的基因毒性作用,對A2780細胞也具有明顯的細胞毒性作用。此外,一些精油似乎具有顯著的抗雌激素活性,可能會擾亂雌激素依賴性組織。」當然,誠如許鈺敏醫師所說的,有人持反對意見,請看:2023年:Are Prepubertal Gynaecomastia and Premature Thelarche Linked to Topical Lavender and Tea Tree Oil Use?(青春期前男性乳房發育和早乳發育與局部使用薰衣草和茶樹油有關嗎?):「不能得出結論認為使用薰衣草和/或樹茶油是這些兒童男性乳房發育的原因。」2024年: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endocrine potential of Linalool and Linalyl acetate: proactive testing strategy assessing estrogenic and androgenic activity of Lavender oil main components(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內分泌潛力的嚴格評估:評估薰衣草油主要成分雌激素和雄激素活性的主動測試策略)。這項研究用細胞和動物模型來檢驗兩個薰衣草精油的主成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而結論是它們不具雌激素活性。但是,目前比較權威的醫療機構還是建議小心為上,請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發表(最新更新日期是2023-8-31)Aromatherapy With Essential Oils(精油芳香療法),其中有這一段話:「一項研究表明,透過局部給藥反覆接觸薰衣草和茶樹油與可逆性青春期前男性女乳症有關。這些影響似乎是由薰衣草和茶樹油據稱的弱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引起的。因此,建議患有雌激素依賴性腫瘤的患者避免使用這兩種精油。」英國的癌症研究組織發表(最新更新日期是2022-5-31)Aromatherapy(芳香療法),其中有這麼一句話:「重複使用薰衣草油和茶樹油可能會影響體內雌激素水平——因此患有雌激素依賴性癌症的人必須小心。」原文:精油,雌激素效應,乳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5 癌症.抗癌新知
你的體型易致癌嗎?重症醫曝身形符合「2大特徵」罹癌風險更高,高個子也有風險?
你覺得你健康嗎?你知道怎樣的身材容易罹患癌症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哪些身材易患癌症?黃軒表示,根據一項33萬人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發現不同的體型與整體癌症的發病風險有關。該研究涉及近33萬人,大部分年齡在35歲至65歲之間。研究人員根據他們的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腰臀比、腰圍、臀圍,將他們大致歸納為四種體型:.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第2組: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身形符合2大特徵者 患癌症風險更高經過15年的跟蹤隨訪,有超過4.7萬人患上了癌症,研究人員分析這些人的身材,發現有兩組身材患癌風險更高就是:「高個子和大肚腩者」。.第1組:全身性肥胖(胖得很勻稱)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0%,與10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這些癌症包括:子宮癌、食道(腺)癌、肝癌、腎癌、膽囊癌、胰腺癌、骨髓瘤、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直腸癌。.第2組(個子高,全身性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3%。與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等5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第3組(個子高,腹型肥胖)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2%。與食管癌、甲狀腺癌、腎癌、胰腺癌等12種癌症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此外,這些身材的人還與食管鱗狀細胞癌、口腔癌、咽癌、肺癌等癌症風險有較高的關聯。.第4組(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該組身形者,總體患癌風險沒有升高。黃軒精簡了上述研究結果,可發現:1.全身性肥胖(包含大肚腩):罹癌風險升高了10%2.個子高,腹型肥胖(大肚腩):罹癌風險,更升高了13%3.這兩種肥胖身材,只要併有「大肚腩」,罹癌風險就會增加10%以上4.這次研究通過大量數據分析發現,「大肚腩」同時併有「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為什麼身材跟癌症有關聯?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結論,身材中存在這兩個特點「大肚腩和高個子」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更高。這可能與脂肪分布、體重指數、腹圍和臀圍等因素有關。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體型對於降低患癌症的風險非常重要。肥胖確實會增加患癌風險,但大肚腩的「腹型肥胖」與癌症風險的聯繫更為緊密。腹型肥胖的典型特徵是大肚腩,腰圍大於臀圍,四肢較細。脂肪主要沈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臟、胰腺、胃腸道等器官周圍和內部。一項發表在《BMC醫學》上的研究發現,腰圍越粗,患癌風險越大。研究人員對350萬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時間隨訪研究,發現有超過27萬的人最終罹患癌症。根據這些參與者的數據,體重指數(BMI)和腰圍(WC)與罹患癌症的幾率有很大關係。另一項針對2000多人的研究,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上,同樣得出類似結果,無論男女,身高越高相對患癌風險越高。這些研究結果共同強調了「體型與癌症」風險之間的緊密聯繫,提醒我們重視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日常3大習慣 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202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刊發了一篇文章,文中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日常習慣,強調遵循這些建議能有效預防大多數癌症的發生。研究顯示,體重管理是預防癌症的關鍵因素之一,過重或肥胖與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乳癌、大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世界衞生組織呼籲,通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來維持適當的體重,對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至關重要!以下是這些建議的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簡要概括:1.營養的平衡維持健康體重首要步驟是,攝取均衡的營養。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癌症病患在治療期間如果營養足夠,可幫助維持體重,從而更好地承受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減少感染風險。此外,適量的體重也能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活力,對身體的復原有著積極的影響。2.運動的重要規律的運動,不僅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還能提高整體健康水平。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並且可以直接影響癌症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根據香港大學癌症專家研究建議:癌症康復者,應該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以有效控制體重3.飲食的控制除了運動,飲食控制也是體重管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選擇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並減少癌症風險。研究表明,減輕體重可以顯著降低某些類型癌症的發生率最後,黃軒提醒,其實很多高風險易罹癌,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肥胖」所導致!我們應該積極維持健康的體重,為自己的身材營造一個健康有益的「防癌環境」。體重管理防癌是一個多方面的過程,透過飲食控制、均衡營養、適當運動,不僅能夠減少癌症的風險,還能提高生活品質和整體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
-
2024-05-12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美國女孩〉她得乳癌,為什麼要回台灣治療?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這是筆者小時候聽過的一句話。努力讀書考上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留學,然後……成為「美國人」,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在那個美元與新台幣1:40的年代,彷彿只要和美國沾上邊,就是光宗耀祖了。多年後,當我長大以醫學研究員的身分到美國進修,或許兩地經濟水平拉近,並沒有感到生活有明顯差距。在那兒遇見許多移民數十年的台灣人,他們兩鬢飛霜,談到移民生活,有滿腹辛酸,我這才驚訝地發現,移民美國,並非我小時候所想像的遍地黃金,奢華安逸。許多人都有美國夢,若為了特殊原因,移民後必須再次遷回台灣,未成年的孩子面對文化、升學、交友,會有多麼巨大的衝擊?《美國女孩》(英語:American Girl)是阮鳳儀執導的臺灣電影,2021年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內容敘述懷抱美國夢的一家人,父親留在台灣工作,母親帶著年幼的孩子移居美國多年,卻發現乳房硬塊,為了醫療,舉家回到台灣。面對乳癌手術,接踵而來的化療,面對不可預知的腫瘤復發甚至死亡,加上青春期女兒的叛逆,一切的一切,讓這個家庭的氣氛益發凝重。乳癌是一種起源於乳腺組織的惡性腫瘤,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資料,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也是導致女性死亡的第四大癌症,近年來,乳癌發生率上升,特別是45至69歲的女性。 乳癌高危險群包括:1.家族有乳癌病史2.一側乳房得過乳癌3.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4.未生育或在30歲後才生第一胎5.未哺餵過母奶6.初經早、停經晚7.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早期發現乳癌對治療成功率至關重要。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可以超過九成。由於乳房含豐富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因此乳癌細胞也容易擴散到其他器官。如果沒有及早發現,嚴重影響存活率。為了早期發現乳癌,國民健康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美國女孩》中的家庭面臨家人罹癌、經濟不景氣等衝擊,大女兒幾度崩潰,一心一意只想回到美國。然而,如果拋下家人,青春期女孩一個人回到美國,真的會幸福嗎?她問爸爸:媽媽得乳癌,為什麼不留在美國治療呢?那就不用回到台灣了。面對這個問題,父親簡單回答:妳以為我是ATM(提款機)喔……編劇輕描淡寫帶過這個議題,沒有明白說出的是:美國龐大的醫療費用,是一般人無法負荷的。台灣健保「物美價廉」,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公布「醫療照護指數」,台灣再次奪得世界第一。然而,國內著名國立醫院院長語重心長地指出:「這是血汗醫護努力所堆砌出來的!」血汗堆砌出來的健保王國還能支撐多久?近年護理人員紛紛出走,病房、開刀房難以維持正常運作。許多年輕醫師投入醫學美容,不再以救治重症患者為職志。希望未來能適度改革,讓台灣的醫療系統永續,維持國際高水平,國人的健康才有保障。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4-02-17 養生.聰明飲食
調節血糖血脂、減少癌症發生率...盤點膳食纖維5大好處! 一圖看「膳食纖維食物排行榜」
每每談到健康飲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衛福部、國健署)或是各大醫院提出的飲食教育中,都會倡導「三蔬兩果」的概念,呼籲大家每天至少要吃到三份蔬菜和兩份水果,還有搭配未精緻的全穀類或根莖類食物(如燕麥、蓮藕)來取代精緻澱粉。在這些飲食建議之中,其實都隱藏著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究竟膳食纖維是什麼?膳食纖維好處又有些哪些呢?就讓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來一一為你解答!膳食纖維是什麼?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指的是可食且無法被人體小腸酵素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及木質素(Lignin)等物質,人體雖然無法直接吸收利用這些物質來產生能量,但它們卻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能為我們的健康帶來許多非常重要的好處,因此每天都需要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以來維持身體健康。膳食纖維可分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兩大類,依據他們的特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水溶性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成分包括:果膠(Pectin)、樹膠(Gums)、菊苣纖維(Inulin)、寡糖…等都屬於這類,通常存在於質地較軟嫩、黏稠的食物中,例如秋葵、木耳等。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功能是幫助調節血糖與血脂、增加飽足感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成分包括:木質素、纖維素(Cellulose)、幾丁質(Chitin)…等。多存在於質地較堅硬、粗糙的食物中,例如地瓜葉、糙米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功能可以幫助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等。膳食纖維對身體的好處究竟膳食纖維好處有哪些?為什麼它對我們的健康這麼重要呢?Sean在這裡幫大家統整了五大膳食纖維好處,一起來看看吧!1.調節餐後血糖正常狀態下,我們用餐後,食物中的澱粉會被消化產生單醣(Monosaccharide),隨後經由腸道吸收進體內,這時血糖會開始上升,接著身體會分泌胰島素(Insulin)來促進細胞對醣的攝取,幫助血糖回到正常的水平,避免呈現高血糖狀態。但對於精緻糖攝取過量的族群或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容易控制不佳而產生劇烈的波動,造成身體的負擔。這時候膳食纖維(特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就非常重要,它能與食物混和,減緩醣類吸收的速率,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因此對調節餐後血糖有著非常大的益處。2.調節血脂膽汁(Bile)是一種含膽固醇(Cholesterol)的消化液,在我們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在體內會不停地回收再利用。而當有飲食中有攝取膳食纖維時,它會與膽汁結合,增加膽汁排出體外的量。這時肝臟為了補充被排出的膽汁,就會消耗血液中更多的膽固醇來製造膽汁,因此就可以降低血膽固醇及血脂的濃度,達到調節血脂的功效。此外,膳食纖維本身也可以幫助減少飲食中油脂吸收,同樣具有幫助降低血脂的效果。3.增加飽足感、幫助排便水溶性膳食纖維進入體內後,會在體內吸水膨脹,進而延緩胃排空的時間,達到延長飽足感及減少進食量的效果,因此有助於體重控制。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具有刺激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體積、改變糞便質地等作用,可以使排便更順暢。而在腸道蠕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將附著在腸道內的廢物與糞便一併排出,避免它囤積在體內,維持腸道健康。4.作為益菌生(Prebiotic)益菌生(Prebiotics),又稱益生質、益生元,是指可以促進益生菌生長的物質,我們可以把益菌生理解成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幫助益生菌在我們的腸道順利生長。有些膳食纖維例如菊苣纖維、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等,在進入腸道後不僅能發揮自身膳食纖維的功能,也可作為益菌生存在,提供益生菌成長所需的養分。而有助於益生菌製造對身體有益的短鏈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 SCFA)等物質,不僅能將腸道打造成對好菌有利的生長環境,還能同時抑制壞菌增生,進一步幫助腸道健康。5.減少癌症發生率常年以來,癌症一直都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所以健康飲食的目的,有很大一部份是在預防癌症的發生。而根據流行病學、動物及臨床等一系列研究結果,都得出一個結論:攝取足量的高纖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不但能預防大腸直腸癌,還可以降低罹患乳癌、食道癌、胃癌、攝護腺癌、子宮內膜癌以及卵巢癌的風險。這是因為膳食纖維能夠稀釋腸道中有害物的濃度、幫助糞便加速排出;也可調節免疫反應、對抗發炎、維持腸道細胞健康、抑制致癌細胞增生等功能。膳食纖維一天要吃多少?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及各大醫院的飲食指南建議,膳食纖維一天應攝取約25~35克,換算起來大約是每天3份蔬菜及2份水果。然而,最新的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國人不論性別或年齡層,我們每日膳食纖維的攝取量皆全部未達標準!能夠每天吃到3份蔬菜的人更是不到2成!若長期膳食纖維攝取不足,都容易會提高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因此接下來Sean就要帶大家一起認識高膳食纖維食物有哪些!富含膳食纖維食物有哪些?在衛福部國健署定義的六大類食物中,高膳食纖維食物多存在於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那我們日常飲食中有哪些食物是屬於高膳食纖維食物呢?一起來看看吧!.全榖雜糧類:紅豆、綠豆、燕麥、紅藜、玉米、糙米、蓮藕、南瓜、地瓜、芋頭.蔬菜類:黑木耳、海帶芽、牛蒡、黑豆芽、香菇、秋葵、地瓜葉、紅莧菜、苦瓜、菠菜.水果類:黑棗、百香果、紅心芭樂、榴槤、奇異果、釋迦、柳丁、草莓、小番茄、橘子 膳食纖維好處眾多,使它成為健康飲食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建議大家每天都要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喔!不知道大家在看完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膳食纖維了呢?貼心叮嚀:除了養成多吃蔬果,補充膳食纖維的習慣外,也別忘了要多喝水喔!水不僅是維持體內液體平衡、促進新陳代謝的重要推手外,還可以滋潤腸道,幫助膳食纖維充分發揮作用,讓你每天的生活都能輕窈順暢!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03 焦點.健康知識+
變胖快減肥!英國研究發現:「1指數愈高」愈容易罹癌
這不是歧視肥胖!最新研究發現,肥胖不只影響身材,還可能要命。因為研究發現,肥胖可能和13種癌症風險升高有關,而且BMI愈高、罹癌風險愈高,因此提醒大家要維持良好身材,研究刊登在《英國生物醫學期刊》。BMI高罹癌機率升高10%以上這項研究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科學家所發表,他們利用來自多國的57萬7343名成年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34萬4094人是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有23萬3249人的追蹤時間中位數達10.9年。研究發現,無論受試者是否有心臟代謝障礙,BMI更高的人罹癌機率都升高10%以上。 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參與者中,肥胖比例占22%,追蹤期間有3萬2549人(占9.5%)罹患原發性癌症,而另外來自「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調查」的參與者肥胖比例占15%,追蹤期間內有1萬9833人(占8.3%)罹患原發性癌症。研究者表示,BMI超過25以上者,至少和13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結腸直腸癌、乳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腎臟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其中多發性骨髓癌的風險10%~15%、甲狀腺癌風險15%~20%、卵巢癌和胰臟癌的風險增加20%~30%、乳癌風險則增加30%~40%、大腸癌的風險增加40%~50%,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更是增加50%~60%。為了防癌上身,建議趕快減肥為什麼高BMI會使罹癌機率升高?研究人員說,目前尚沒有正確答案,但據推測,可能和肥胖增加體內的發炎反應上升有關,另外,肥胖會影響荷爾蒙變化,可從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高達6成來看得以發現。肥胖者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罹癌風險更是大增!研究發現,未罹患心臟代謝疾病的個案,BMI每增加5點,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11%,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同樣情況下,罹患癌症風險則更增加17%,為了防癌上身,趕快減肥。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8 癌症.乳癌
女性乳癌13項先天、後天危險因子 「3習性」更增風險
50多歲陳老師剛退休,因為家人曾罹患乳癌,因此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沒想到第二次乳房攝影,就揪出罹患乳癌,幸好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後相當穩定,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類似陳老師的個案不少,近年女性愈發注重健康,若有9項先天風險,以及4種後天生活習慣風險,務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根據國健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共1萬5448人,死亡率第3位,共2834人。國健署推動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林莉茹說,陳老師第一次乳癌篩檢結果正常,但兩年後第二次篩檢,就檢查出乳房有異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乳癌。幸好只是早期,治療效果良好,預後也很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可以繼續做喜歡的事。健康生活型態 是預防關鍵健康生活型態是預防乳癌的關鍵,美國癌症研究所研究證實,38%乳癌可以預防。林莉茹指出,9項乳癌先天風險,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4項危險因子,則是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因此大家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乳癌13項危險因子●先天風險: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風險: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晚育、飲酒、肥胖 「3習性」更增乳癌風險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北榮民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9項偏向先天因素的乳癌風險,都是目前在乳癌研究領域中確實發現的情形,而「賀爾蒙」是主要的誘發因素。曾令民指出,7成乳癌都和賀爾蒙暴露時間過長有關,過早來月經、晚停經,身體接受賀爾蒙刺激的時間就會拉長,雖然賀爾蒙並非乳癌的啟動因子,但卻是相當重要的誘發因子;30歲前生產、親餵母乳超過2年,某種程度上都是對身體的保護,但台灣近年晚育狀況嚴重,或者母親得返回職場,因此無法親餵母乳,都讓保護逐漸消失。除了先天性的風險因子也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後天的影響。曾令民說,國人飲酒的狀況愈來愈普遍,尤其女性在職場上逐漸展露頭角,許多應酬的場合增加喝酒的機會,另外則是國人飲食精緻化,連帶也產生肥胖的問題,許多食品添加劑都會增加乳癌罹患的風險。乳房X光攝影 減4成死亡率林莉茹提醒,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可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去年超過92萬位女性接受篩檢,突破疫情期間80萬的人數,更超過108年疫情前88萬的最高紀錄,顯示女性愈來愈重視自身健康。篩檢發現乳癌 近6成是早期林莉茹說,每年篩檢發現乳癌59.7%為早期乳癌(第0、1期),相較於未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乳癌多出26.3%。根據106至110年新診斷乳癌的5年期別存活率,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約100%,而第2期、第3期分別約95.6%、80.5%,但第4期(晚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僅約39.4%。林莉茹提醒,除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外,若發現乳房有異狀,如乳頭有異樣帶血、分泌物、凹陷、表皮發紅或發癢;乳房局部凹陷或凸出、出現腫塊;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潰爛等異常時,請盡速就醫。【延伸閱讀】疾病百科/乳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13 醫療.婦產科
女子體重直飆114公斤!竟是「這疾病」導致,做好1件事後才改善
台南市何小姐從不在意體重,不料20歲時體重卻直線上升,直達114公斤,月經也消失一整年,經診斷是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她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縮胃手術)」。術後努力運動控制飲食,半年甩肉55公斤體重降至59公斤,消失的月經也逐漸規則,自然受孕,一年半後成功生下兩名女兒,產後也無明顯復胖,今天向主治醫師表達謝意。何謂多囊多囊性卵巢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生育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女性不孕症主因之一,發生率估計約占育齡婦女的5~10%。臨床症狀包含月經失調、月經量少、排卵次數少或不排卵、肥胖、多毛、冒青春痘、雄性禿等。多囊性卵巢症患者除了不孕和流產的風險較高外,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來得高。因外貌或生育的問題,患者常合併有憂鬱、焦慮的心理困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成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指出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另外,肥胖應是獨立的危險因子。值得一提的是,多囊性卵巢不等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果只是「多囊性卵巢」,其荷爾蒙沒有異常,卵子品質正常,較無不孕問題。>>>延伸閱讀:元氣網疾病百科-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主因奇美醫院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指出,不孕問題日益嚴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無排卵性不孕」主因,病人通常有月經不規則、周期少於21天或多於35天、超音波下卵巢有大於12顆小卵泡與雄性激素過高等現象。目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致病機轉並不清楚,醫界普遍認為跟內分泌有關,主要是胰島素功能不佳,多數病人有代謝症候群,約有60%合併肥胖問題。體重減輕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獲得改善林逸峯表示,這些病人在體重減輕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通常都會獲得改善,目前臨床第一線治療方式主要是用降血糖藥物合併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改善胰島素抗性,減輕體重,達到緩解症狀。林逸峯說,減重手術是有效且持久治療方式。術後15年內可減重達27%,因肥胖導致的死亡相對風險降低89%。高達76.8%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經過減重手術後得到解決,與常規治療比較,減重手術後兩年的糖尿病緩解率是75%至95%。減重手術可解決或改善62.5%的高血壓病例,並可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近期研究證實,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肥胖的病人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有15%改善,接受減重手術有將近80%達到月經規律,懷孕機率更將近兩倍,顯示減重手術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合併肥胖有幫助。但減重手術治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效果,仍需更多深入研究。奇美醫院表示,首次就醫時,醫師會和病人討論減重方法包括飲食、運動、藥物及減重手術,提升病人減重動機,接著由營養師給予個人化飲食規畫,加上運動輔助提升減重效果。若經過生活型態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減重成效仍不佳,可由精神醫學部評估是否減重手術治療。目前健保署對減重手術的標準是:BMI大於37.5 kg/m2或是32.5 kg/m2,並合併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因減重手術仍有流血、傷口感染、潰瘍、營養缺乏等併發症風險,需經仔細評估才可手術。參考資料:聯合新聞網、元氣網疾病百科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4 癌症.乳癌
事前避孕藥只會傷身嗎?外國研究指出可預防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不少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都會選擇服用事前避孕藥,若有正常服用的話,事前避孕藥的保護率可以達到99%。但避孕藥只會傷身嗎?長期服用是否會致癌?元氣網整理了避孕藥與癌症的相關性,一起來看看。事前避孕藥避孕率可達99%口服(事前避孕藥)是透過賀爾蒙的雌激素、黃體素抑制排卵,從而防止懷孕,適合不會忘記定時服用的人。若有正常服用的話,事前避孕藥的保護率可以達到99%,是所有避孕藥中避孕效果最好。第一次服用前,建議找婦產科醫師諮詢評估是否能吃此藥物。優點:·避孕成功率在99.9%以上。但需長期且穩定服藥,才能達到避孕效果。·除了避孕,也能調經、改善經前症候群及青春痘。·停藥次月即可備孕,不影響胚胎生長發育。·降低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缺點:·若記性不好忘了吃,要在時效內補吃,才不會影響避孕效果。·有增加乳癌的風險,有乳癌家族病史者要注意,服用前要找婦產科醫師諮詢。·有服藥後副作用,恐會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若出現不適感應立即停藥。事前避孕藥可避孕又防2癌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近期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對25萬多名婦女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且停止使用後,保護效果會持續數十年,這項研究發表在《癌症研究》雜誌上。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其終生患病風險略高於2%。子宮內膜癌稍微常見一些,但由於症狀較明顯,因此通常能在早期發現,因此死亡率較低。然而,卵巢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因為它通常在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之前才被發現。在目前的研究中,科學家比較了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和從未使用過的女性之間的乳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研究發現,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患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要低得多;即使停止使用口服避孕藥15年後,罹癌風險仍比未服藥的女性低了50%,停藥後30-35年仍然檢測到風險降低。台灣的婦產科名醫、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鄭丞傑表示「口服避孕藥可以避孕又可防癌」,國外不少醫學文獻證實,服用避孕藥物,可以減少罹患卵巢癌風險。他建議沒有懷孕、生育過的女性,或初經早(11足歲之前)、停經晚(52族歲後),及連續打針或服用排卵藥物一年以上等危險族群,最好在醫師評估下服用口服避孕藥物,讓卵巢暫時休息。事前避孕藥恐致乳癌?以往事前避孕藥也常被認為與靜脈栓塞和乳癌等副作用有關。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卻提出不同的見解,「事前避孕藥使用者罹患乳癌的風險略有增加,但在停藥後幾年內增加的風險就消失了」。研究結果表明,即使短期風險增加,曾經使用過的乳癌和從未使用過的乳癌的,終生風險可能沒有差異。究竟事前避孕藥是否會導致乳癌?國外許多研究出現2極論點,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表示,一些研究認為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乳癌的風險,但是也有其他研究顯示並不會增加風險。例如在2021年一項報告顯示在25歲前使用口服避孕藥反而降低了9%罹患乳癌的風險,最近瑞典一項研究也顯示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罹患乳癌的絕對風險很小。《亞東紀念醫院》表示,導致乳癌發生的原因與許多因素有關,乳癌危險因子包括:遺傳、飲食生活習慣、第一胎生育年齡超過三十歲、未曾生育者、停經後肥胖、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後等,而這些危險因子並不容易預防。預防乳癌的正確觀念,應該要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或乳房超音波,才能達到有效的篩檢、早發現早治療,進而降低死亡率。看完以上研究可發現,事前避孕藥除了可避孕,還能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部主任陳怡仁醫師表示,在全世界婦產科醫生過去40年使用避孕藥的經驗,口服避孕藥是一個安全也且有效的避孕方法,而且新一代的避孕藥已改良並且降低心血管之副作用,而乳癌的發生率增加,可能是因為服用避孕藥的婦女常自我檢查或常看醫生檢查的結果,但它確實減少良性乳房疾病的發生率。因此在醫生評估後,仍可安心使用避孕藥。參考資料:medicalxpress、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亞東紀念醫院、元氣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延伸閱讀:.愛愛後不想當爸媽!5大避孕方式優缺點一次看.射精前戴套即可避孕?醫提醒:計算排卵日避孕有前提.避孕藥該怎麼吃才能有最大效果?專家提醒這族群要小心
-
2023-10-18 醫療.消化系統
醫PO照驚不到1公分息肉竟是0期大腸癌!息肉如何成癌?權威醫教你預防
經常在社群網站PO文衛教網友胃腸肝膽常識的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在臉書貼一張大腸鏡檢查的照片,要大家仔細找找早期大腸癌在哪?息肉若超過1公分,大腸鏡通常很容易照到,不過林相宏這次照的病例,息肉只有不到1公分,而且位於皺褶處,肉眼實在很難看到,林相宏曝還好有被AI大腸鏡偵測系統抓到。再貼近一看,表面絨毛已經呈現不規則病變,經切除後化驗居然是0期大腸癌。林相宏也提醒,不要覺得小息肉不會怎樣,還好這個息肉沒有遺漏掉,否則3年後一定是嚴重大腸癌。因此所以每一次的大腸鏡品質都非常重要,一個病變息肉如果漏掉 很可能就釀成大災難。大腸息肉超過1公分 醫建議最好切除息肉顧名思義,就是腸道裡多出來或非正常的組織。通常可分成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發炎性息肉。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曾受訪表示,增生性息肉多半是良性腫瘤,但腺瘤性息肉有可能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稱為原位癌,只要沒有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就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大腸癌經常是由息肉經過一連串的基因變化,而演變成癌症。有的為惡性息肉;有的則是良性息肉,但良性也可能轉為惡性。所以不管是良性或惡性,都建議一旦發現最好切除,以杜絕後患。大腸息肉3類.腺瘤性息肉:又可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絨毛狀腺瘤等3種型態。以管狀腺瘤最常見,四到五成的腺瘤性瘜肉多屬此類,其外觀為帶有柄莖。其次為管絨毛狀腺瘤即混合型,約占四成;絨毛狀腺瘤則外觀無柄莖,呈扁平狀,它最少見,約占一到二成。若超過1公分者,約有三分之一可能演變成大腸癌。這是因為能長到1公分的瘜肉,通常是放很久未處理,細胞容易增生失控,由良性變為惡性。.增生性息肉:良性。為腸道腺體受到發炎刺激,而增生長出息肉.發炎性息肉:較少見。為腸壁潰爛後形成息肉,最好也要切除治療。關於息肉你該注意常見症狀: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危險因子:遺傳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看更多大腸息肉】息肉癌變 通常要10到15年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曾受訪表示,通常大腸癌發生年齡約在50歲以上,而大腸息肉變為腺瘤再轉為癌病變,通常要10到15年時間,提醒民眾35歲開始就有可能產生大腸瘜肉,有家族史的人要提早做糞便潛血,如果發現問題應進一步做大腸鏡。哪些人是大腸息肉高危險群?權威醫教如何預防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網站,容易長出大腸息肉的族群可大致分為三大類:大腸息肉高危險群第一大類為一般危險群:包含無任何症狀民眾,經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者或久坐不動、嗜菸酒者。第二大類為中等危險群:包含一等親曾罹患結腸癌或瘜肉者,一等親有2人以上有癌症者,曾有瘜肉、大腸腺瘤或曾患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第三大類為高度危險群:包含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者,或發炎性腸疾病有十年以上病史者。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因此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賴基銘建議,預防大腸瘜肉應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多吃蔬果、適量補充優酪乳等,並減少高油重鹹烹煮習慣、少吃紅肉、多運動,50歲以下民眾應主動糞便潛血篩檢。日常7件事預防息肉成癌.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可增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避免食用高油高溫燒烤的食物。.設法改善便秘,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早上醒來排便最佳。.禁酒、戒煙及不吃檳榔。.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做大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若有腸胃悶痛不適或排便習慣改變等情況,應儘速就醫。【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01 癌症.抗癌新知
短時間就有幫助!研究建議每天這樣動5分鐘就可降低罹癌風險
一般人都知道運動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並且也是促進健康衰老的最佳方法之一,不過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腫瘤學》(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表明,每天只要數分鐘的劇烈活動就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在該項由澳洲雪梨大學帶領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英國超過22000名自稱不運動的成年人進行了近七年的監測,他們佩戴活動追踪器來紀錄其任何活動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總共只需四分半鐘的劇烈活動,就可以將患癌症的總體風險降低18%,而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與體力活動減少高達32%。這些所謂的劇烈活動,包括劇烈的家務勞動、在雜貨店搬運沉重的購物、爆發力步行或與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等活動。該研究主要作者、雪梨大學查爾斯·珀金斯中心(Charles Perkins Center)的教授Emmanuel Stamatakis表示,大多數中年人不經常運動,這會增加他們患癌症的風險,但通過隨著活動追踪器等可穿戴技術的出現,我們能夠觀察日常生活中短暫的偶然體育活動的影響。Stamatakis指出,每天只增加四到五分鐘的日常任務強度,每次大約一分鐘左右完成,就可以總體降低癌症風險。這有點像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原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所謂高強度間歇訓練,指反覆進行短暫劇烈的運動並穿插著短暫休息的運動類型。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該項研究是觀察性的,並不是為了直接探索因果關係而設計的,但它的有效性有生物學解釋,例如減少慢性發炎、改善血糖和增強心肺健康。他們表示,短暫的活動為那些覺得鍛煉困難或沒有吸引力的人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事實上,今年稍早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表示每天11分鐘,或是每週75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就足以降低患心臟病、中風和多種癌症等疾病風險。例如每週75分鐘的適度活動足以將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17%,患癌症的風險降低7%。對於某些特定癌症,風險降低幅度更大,像是頭頸癌、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瘤和賁門癌的風險降低了14至26%。對於其他癌症,如肺癌、肝癌、子宮內膜癌、結腸癌和乳腺癌,風險則降低3至11%。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會提高你的心率並使呼吸加快,但你仍然可在活動期間說話。研究人員建議,快走、打網球、騎自行車或跳舞都算是中等強度的運動範圍。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Leandro Garcia博士表示,適度的活動不一定涉及我們通常認為的鍛煉,例如運動或跑步。有時,只需改變一些習慣即可。例如嘗試步行或騎自行車去工作或學習地點,而不是開車,或者與孩子或孫子一起積極玩耍。進行你喜歡且易於納入每週例行活動的活動是變得更加活躍的絕佳方式。【資料來源】.Short bursts of daily activity linked to reduced cancer risk.Less than five minutes of vigorous exercise a day could cut your cancer risk.Daily 11 minute brisk walk enough to reduce risk of early death, say Cambridge researchers
-
2023-07-25 醫聲.醫聲要聞
美核准首款非處方避孕藥 台引進難又不可找代買/她們要避孕藥2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13日批准避孕藥「Opill」可不用處方銷售,將成為美國第一款非處方避孕藥,讓女性更容易取得。國內醫師指出,女性不需醫師處方即可取得避孕藥,在女性自主權上更進一步;婦團也樂見其成,但擔心台灣保守勢力強,非處方避孕藥要引進國內恐有困難。外電報導,「Opill」是一種「迷你丸」(mini pill),只使用荷爾蒙黃體素。FDA藥物評估暨研究中心主任卡瓦佐尼在聲明中表示,此次核准讓非處方每日口服避孕藥首度成為可行選擇;若按指示服用,每日口服避孕藥安全無虞,在防止非預期懷孕上,預計比目前的非處方的方法更有效。製造商培瑞克(Perrigo)稱FDA的行動是一個「里程碑」與「女性賦權的巨大飛躍」。該公司致力讓「Opill」對所有年齡的女性與人士都「便利與便宜」。不用處方銷售的藥物通常比處方藥便宜很多,但並不涵蓋在保險之中。目前培瑞克並未宣布售價,要到明年初才會發貨,銷售也無年齡限制。女性健康倡導人士希望FDA的決定將為更多不用處方避孕選項鋪路,最終讓墮胎藥也能得到相同待遇。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口服避孕藥本來就是女性較能「主動選擇」避孕的一種方式,但在國內屬處方藥,需經醫師評估使用,美國FDA核准此款避孕藥不需醫師處方情況下即可自行購買,女性更有主導權。婦團嘆國內保守勢力強勢 籲服用避孕藥仍需定期就醫 雖有研究報告顯示,婦女使用口服避孕藥,可降低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不過其大多含有賀爾蒙成分,如雌激素加黃體素,對部分女性體質仍有較明顯反應,對於年紀比較大、有抽菸、血栓病史婦女而言,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增加血栓、中風等風險,仍須謹慎使用。洪泰和表示,台灣婦女常用避孕方式,仍以保險套為主,有可能因為過去大家對於口服避孕藥存有疑慮,像是吃完會水腫、不規則出血、體重增加等副作用,且每天需服用一顆,對女性來說仍有所擔憂。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避孕藥對於尚無生育意願的育齡女性相當重要,由於避孕藥物機轉是調整荷爾蒙,過去需要醫師同意才能使用,此次美國FDA核准不必開立處方箋即可使用的避孕藥,因為該機構是具公信力之機構,一定做過很多研究、審查,婦團樂見其成。但她也說,服用避孕藥會影響女性身體運作,且曾有國際案例指出,女性服用避孕藥物可能增加罹患早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故即使能在藥房買到避孕藥,建議女性服藥後也要定期就醫檢查,確認身體有無異常。然而,國內宗教團體保守勢力強勢,加上醫師可能不願放棄處方權力,非處方避孕藥引進台灣仍有重重關卡。找美非處方避孕藥代購可判刑10年 食藥署:台灣不必比照國外類別辦理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今表示,目前還未收到藥商申請藥物許可證,建議民眾最好不要從網路上購買國內尚未核准的藥品,因未看到實品,說不定購得的藥品根本沒有相關成份,呼籲民眾使用藥品時要到國內實體店面、經核准開設的藥,才能確保品質安全。陳惠芳表示,在國內正式核准前,若民眾從國外帶藥,或是透過電商、代購或親友協助等方式取得該款藥品,將依違反藥事法「輸入偽禁藥」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她指出,依藥事法規定,製造或輸入偽禁藥,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明知為偽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陳惠芳說,目前台灣避孕藥不分事前、事後均為處方藥,藥局若無處方箋卻賣給民眾,將依違反藥事法第50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若有藥商申請藥物許可證,會依提供資料評估是否安全有效。至於是否比照美國讓民眾可藉非處方、指示用藥的方式使用,則要考量國情綜合評估,「不是其他國家用指示用藥,台灣就比照辦理。」(責任編輯:周佩怡)延伸閱讀:吃事後避孕藥需醫生開處方箋 醫界:可思考轉類/她們要避孕藥1
-
2023-07-18 焦點.健康知識+
癌症指數怎麼看?正常值是多少?「指數高不等於罹癌」醫師教你如何解讀
「癌症指數」指的是「血清腫瘤標記」,又稱腫瘤指數「醫生!我的癌症指數檢查出來偏高,是不是代表我已經得癌症了?」又或是「我的癌症指數明明正常,為什麼還是得癌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秘書長、臺大醫院腫瘤部主治醫師陳偉武表示,這是診間常會聽到的疑問。到底「癌症指數」準不準?正常值是多少?造成它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有哪些?癌症指數是什麼?所謂「癌症指數」指的是「血清腫瘤標記(tumor marker)」,又稱腫瘤指數,是指人體血液中的某類蛋白質,當其濃度上升時,經常與特定癌症相關,這時便可以利用其抽血數值的高低變化,來預測特定癌症的發生與進展。然而,癌症指數在癌症預測上是有其極限的,陳偉武醫師表示,當人體器官受到其他良性狀況影響時,也可能造成癌症指數的異常上升;相反的,當癌症指數顯示正常時,也不代表人體一定沒有癌症。癌症指數的種類繁多,在健檢應用上,目前常見的有鱗狀上皮癌關聯抗原(SCC-Ag)、愛氏頓病毒抗體(EB-VCA IgA)、肺癌腫瘤標記(NSE、Cyfra21-1)、癌胚胎抗原(CEA)、四種癌抗原(CA72-4、CA199、CA125、CA15-3)、胎兒蛋白(AFP)、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B-HCG)等項目。不同的癌症指數有什麼應用?目前健檢項目上常見的癌症指數項目包括以下幾種,其應用也一併說明如下:1.甲型胎兒白蛋白(AFP)可作為肝癌初步篩檢,不過AFP升高,也可能跟肝硬化、懷孕等因素有關。2.CA19-9可作為胰臟癌初步篩檢,但其他腹腔的腫瘤,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也可能讓CA19-9升高外,膽道炎、胰臟炎等非惡性疾病,也可能讓CA19-9濃度上升。3.CA153可作為女性乳癌的初步篩檢,但在大腸癌、胰臟癌、子宮頸癌等其他癌症,或是乳房、卵巢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CA153濃度升高。乳房的自我檢查、定期找專科醫師觸診和接受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等檢查也很重要。4.癌抗原125(CA-125)可作為女性卵巢癌初步篩檢,不過CA-125的升高,可能跟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發炎、子宮腺瘤等問題有關。另外,乳癌、肺癌、子宮內膜癌也可能讓CA-125升高,但CA-125對偵測卵巢癌的敏感度不夠高,有些罹癌患者仍在正常值以內。5.癌胚抗原(CEA)可作為大腸癌及腸胃道癌症初步篩檢。但CEA數值升高與抽菸、腸胃炎、肝硬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情況可能也有關聯。建議搭配腸胃鏡以及糞便潛血檢查,更能掌握腸胃道健康。6.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前列腺特異抗原由男性的前列腺製造,可作為男性攝護腺癌篩檢的指標。不過,攝護腺腫大、生殖系統發炎、性行為後時,PSA也可能會上升。需配合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等檢查,才能確診。癌症指數正常值是多少?陳偉武醫師表示,癌症指數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值,只能說是大部分正常人的平均數值。此外,不同醫院、不同平台、不同檢驗中心、檢驗工具的不同,或是經驗法則,訂定的參考值或標準值也會有些微差異。.癌抗原 125(CA-125)正常值:<35 u / ml相關癌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相關良性疾病:懷孕、子宮內膜異位等婦科疾病、肝硬化.癌胚抗原(CEA)正常值:<5 ng / ml(如果是吸菸者,正常值則應<8 ng / ml)相關癌症:大腸癌(最常用)、胰臟癌、肺癌、胃癌相關良性疾病:抽菸、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膿瘍、消化性潰瘍、慢性氣管炎、憩室炎、阻塞性黃疸、酒精性肝硬化等.甲基胎兒白蛋白(AFP)正常值:<20 ng / ml相關癌症:肝癌相關良性疾病:懷孕、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CA19-9正常值:<37 u / ml相關癌症:胰臟癌、膽管癌、大腸癌相關良性疾病:胰臟炎、膽管炎、結石.PSA正常值:<4 ng / ml相關癌症:攝護腺癌相關良性疾病:攝護腺炎.癌抗原15-3(CA 15-3)正常值:< 22 u/ml相關癌症:乳癌、轉移性乳癌、大腸癌、胰臟癌、子宮頸癌、肝癌等相關疾病:肝炎、肝硬化、卵巢或乳房的疾病等癌症指數準確度多高?抽血癌症指數偏高,就代表罹癌嗎?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吳教恩指出,幾乎所有癌症指數都無法作為診斷罹癌的依據,「都還是需要影像檢查與病理切片才能確診」。唯獨 AFP,如果病患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抽血驗到 AFP 指數很高,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也發現肝臟腫瘤,可以不用再做病理切片即診斷為肝癌。「但這種情況還是要符合諸多條件,並非單靠一個 AFP 指數便能確診,只能作為輔助性診斷工具。」醫師表示,即便抽血癌症指數偏高,也不代表罹癌臨床上,癌症指數最常見是應用於治療後的追蹤與偵測復發,當病人接受治療之後,包括手術、化療、標靶藥物等,如果腫瘤指數下降,表示腫瘤對此治療有所反應;若是指數有再升高的跡象,就會合理懷疑是否復發,或是產生抗藥性,治療的預後狀況相對而言會較差。「如果病人在治療前,癌症指數就維持在正常值,並未上升,那這個指數就無法作為理想的追蹤指標,」吳教恩表示。「正常細胞也會分泌這些特殊物質,當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如胃炎、腸胃炎、皮膚炎等,或是有些良性病變,甚至懷孕、吸菸等,都有可能使癌症指數升高,」吳教恩解釋。以 CA199 為例,這個癌症指數與胰臟癌、膽管癌有正向關聯,但是如果體內有結石、胰臟或膽管發炎,也會導致指數升高,甚至破千、破萬。指數偏高只是提醒要評估癌症的風險與可能性,並不代表就能確定罹癌,還是得合併其他臨床資訊如影像檢查、病理切片等,才能判斷是身體發炎或其他良性疾病還是惡性腫瘤引起。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血清腫瘤指數不斷上升或大輻度上升,便要積極檢查,排除癌病發生或惡化的可能。癌症指數檢查費用多少?一般在抽血檢測時,就可以加價測試一些癌症指數,像大腸癌胚抗原、胰腸胃道、女性卵巢癌等,每個項目費用600~800元不等。但專家建議,這類檢測最好對症下藥,先了解自己有哪類疾病的家族史,再來挑部位檢測,效率會比較好。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兼任主治醫師梁程超說,「有些人驗血,可能CEA癌症指數都正常,但是這些腺瘤是有機會會長大的,比較安全的方式還是大腸鏡的檢查。」因此癌症指數不能代表一切。有些民眾在健檢中心測出癌症指數偏高,但到醫院檢查後普遍沒有問題。吳教恩醫師指出,目前臨床上仍然找不到敏感度、專一性都很理想的癌症指數,因此大多數癌症指數並不適合單獨做為篩檢或診斷的工具。健康飲食、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只是一味檢測癌症指數,擔心自己是否罹癌,對一般民眾並沒有太大意義。然而對於曾經罹癌,或是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癌友來說,癌症指數就是個重要的指標,需要定期抽血追蹤指數是否有所變化,這部分是健保有給付的。參考資料東元綜合醫院高級健檢中心健康資訊:12大癌症指數大解析-醫師教你如何正確解讀癌症指數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癌指數檢查的迷思(上)延伸閱讀:.超實用!看不懂健康檢查報告?常見數值大解密讓你一看就懂.許多癌症是自己吃出來的!營養師曝「12大類易致癌食物」絕對要少吃.罹癌絕不是運氣不好!營養師傳授不易得癌症的7種飲食原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7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死亡近9成在「這歲數」,哪些癌症最不容易被發現?5大癌症免費篩檢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已經第41年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2022年的報告指出,台灣有5萬多人因癌症而死亡,占總死亡人數24.9%,等於每4名死亡人口中就有1人是罹癌身亡。若就年齡觀察,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癌症自1982年起,已連續41年位居十大死因之首,肺癌、肝癌更是連續43年排名十大癌症死因前2名。而今年的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序與2021年相同,排序如下: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此外,近幾年來,攝護腺癌、胰臟癌、卵巢癌的死亡率則大幅增加,如胰臟癌死亡率與2021年相較,上升了4.8%;胃癌排名則往後退。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在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癌症死亡時鐘每年都在變快,2022年又較前年的10分10秒再快轉了3秒,也就是平均每10分7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此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國內四癌篩檢率下降了14%之多,等於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成為癌症死亡攀升的最大隱憂。若是將男女分開統計,男性每10萬人口的癌症死亡率為270%,女性為176.3%。男、女性第一大癌症死因都是肺癌,男性第2和第3名的癌症死因是肝癌與結腸直腸癌,女性則為結腸直腸癌與乳癌。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四癌篩檢率下降了14%之多,等於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成為癌症死亡攀升的最大隱憂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平均每人得花25萬治療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十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十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糖尿病罹患「這些癌」的風險,是常人2倍以上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癌症是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之一,同時會增加許多癌症發生的風險,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每增加1%,罹癌風險也會增加18%。糖尿病患發生肺癌、肝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胃癌、膀胱癌及乳癌等風險是一般人2倍以上,原因相當複雜,像是胰島素阻抗,會造成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反而刺激腫瘤細胞成長。發炎反應也常伴隨脂肪組織增生,分泌許多發炎物質,可能間接造成癌症的發生或惡化;另外,高血糖會造成免疫力系統機能的降低,也降低對抗癌細胞的能力。洪乙仁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預防癌症發生,最重要就是「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的進展,降低罹癌或癌症惡化、復發風險,並定期接受糞便潛血、口腔癌、子宮頸抹片、乳癌及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2021年已新增至「五癌篩檢」國健署2021年已經把四癌篩檢擴大到五癌篩檢(增加肺癌),從最新公布的2022年國人死因更已看到數字的相關性,提醒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要重新注重篩檢的規律性對自己健康的保護。目前政府補助五大癌症篩檢如下:1.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2.乳癌篩檢: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3.大腸癌篩檢: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4.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5.肺癌:(1)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延伸閱讀 用「檸檬洗電鍋」看起來很乾淨,卻可能留下後遺症!台大化工博士:最好的清潔方法是...
-
2023-07-02 癌症.抗癌新知
生殖系統癌症改變親密關係 癌症治療手術後還能有性生活嗎?
罹癌後,不只生活出現大幅度變化,親密關係也可能悄悄改變。無論婦癌、乳癌、攝護腺癌等生殖系統癌症,治療過程或療程結束後,都可能因身心變化影響親密關係。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將針對婦癌與乳癌患者,協助癌友面對親密關係課題,即使罹癌後身體狀況不如過往,仍可在親密關係中滿足彼此需求,更不再是不能啟齒的事。「他可能不愛我了」,太太憂心手術後不再有性生活。40多歲女性小雅(化名)罹患子宮頸癌,子宮頸經切除後長度縮短,她和先生感情一直都很好,性生活也非常融洽,但在手術後,她與先生就再也沒有性行為。她開始萌生各種憂心「為什麼不碰我?」「他開始嫌棄我了嗎?」「怕我傳染給他嗎?」「我的女性魅力不再了嗎?」「是不是他出軌了?」「他已經有新對象了?」小雅說,內心各種疑問,每天都環繞在腦中,某天詢問其他病友,病友告訴她「不要怕,一定要試試看」。當晚她硬著頭皮,嘗試與先生恢復性行為,但術後子宮頸功能不像過往,潤滑程度不如生病之前,那一晚小雅與先生的經驗很差,讓小雅更為沮喪,她哭著打給當初給予建議的病友說「怎麼辦?先生可能真的不愛我了。」「太太活下來就很好了」,先生壓抑自我需求。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團隊成員、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邱似齡說,性議題對於亞洲人本來就難以啟齒,更何況是癌友。有些夫妻自訴性生活融洽,並不是真的融洽,而是沒有發生問題,但是否滿足彼此,都是「猜測」而已。許多夫妻會說「我們都有談呀」,看似有溝通,但他們口中的談,是確認兩人今晚同意性行為、約好時間,至於怎麼進行才能滿足彼此?「幾乎沒有談過」,也因此,癌友更難向伴侶開口,提出對性生活的需求。邱似齡說,小雅夫妻後來參與諮商,先生說,他不是不想跟小雅有性行為,而是不知道太太治療結束後,什麼時候可以怎麼開始。當太太在術後主動表達需求,但結果卻沒有獲得很好的回饋,他也很挫折,甚至告訴自己,太太能活下來就已經很好了,至於性生活,「沒有就是沒有了」,安慰自己並壓抑需求,他也不敢再提,擔心一開口,成了太太心中的衣冠禽獸。類似案例非常多,邱似齡說,年輕夫妻對性溝通上優於長者,比較有機會在罹癌後,溝通出適合兩人的模式,但是對於保守的50到60歲族群,也是罹癌高峰年紀的夫妻來說,「根本沒辦法這麼細緻的溝通」。生育年齡罹婦癌,事先與醫師討論,仍有機會生小孩。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李佩怡說,多數癌友面對癌症的當下都很茫然,一聽到「癌症」二字,內心剩下的只有恐懼,且馬上聯想到死亡,沒有看到現在的醫療已經讓癌症走向慢性病,也沒有思考到罹癌得同時準備維持生活品質,或是直接判定自己是沒有機會生育、擁有性行為,但實際上這些都可以維持。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全癌症病人,議題多元也牽涉各面向。李佩怡說,乳癌病人多數面對切除乳房、失去性徵後的自我認同課題,伴侶怎麼看待自己?自己該怎麼面對各界觀感?婦癌患者,除了子宮頸癌,還包含卵巢癌,卵巢癌患者可能因為化療,提早停經面對更年期,也可能無法再生育。本來有計畫生育的女性,可能沒想到可以先與醫師討論,如何讓自己還有機會擁有孩子,只想到癌症恐讓小命不保,直接先手術化療,術後再來討論卻已經來不及。男性化療影響精子品質,須提早做好規畫。不只女性,男性也有類似課題,攝護腺癌患者因為化療,可能影響精子製造,或精子品質不佳,同樣也可能不孕。李佩怡說,如果病友能提早認知,這些事情都可以談,癌症希望基金會能給予資源協助,癌後也能維持有品質的生活。癌友的生育計畫美國癌症醫學會曾建議醫師面對癌症病患,必須將生育能力列入治療考慮因素之一。.卵巢癌、睪丸癌,手術切除癌細胞後,男性保留一側睪丸,就還能製造精子。女性卵巢左右兩側輪流排卵,只要留下一側卵巢,基本上還有排卵能力。.如果因子宮內膜癌或子宮頸癌,需要切除子宮,患者就得找代理孕母,才可能生育。.化療藥物對精母細胞、卵母細胞這類分裂中的細胞來說,影響最大,可能導致不孕或受孕機率下降。但現在化療種類繁多,毒性差異很大,並非所有化療藥都有強大殺傷力,有些懷孕時也能用。.懷孕三個月內的胚胎很脆弱,這個階段不能化療,但三個月後,寶寶成形,器官慢慢成熟,孕婦有機會接受化療。現在愈來愈多懷孕病人可兼顧治療和寶寶。.若經濟能力許可,趕在治療前把卵子取出來冷凍。HOPE癌友常見生育問題懶人包:https://hopecancerfertility.pse.is/fertilitylazybagpdf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子宮內膜癌患者不能吃豆類食品?醫師建議每日攝取黃豆量
子宮內膜癌患者不能吃豆類食品是真的嗎?一位五十多歲停經後婦女,2022年於本院做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結果「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細胞 (ASCUS) 」,婦產科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在陰道超音波檢查中發現子宮內膜長瘜肉,3月中旬患者接受子宮瘜肉切除,病理報告「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醫師仍不放心。於4月安排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手術後的病理報告竟然為「子宮內膜癌」,為求慎重起見,於是再安排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前些日子,這位病人跑來問我:「賴醫師,朋友告訴我不能吃豆類食品,是真的嗎?」我回答:「妳當然可以吃囉!黃豆、豆腐、豆漿還有其他豆製品都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我接著說:「喔!我知道妳是擔心裡面的大豆異黃酮是嗎?」,病人 …。女性荷爾蒙與癌症關連性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相關聯的癌症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雌激素會刺激這些含有荷爾蒙受體細胞的生長,使女人出現第二性徵,包括:胸部更豐滿、皮膚有彈力、人變得青春美麗、懷孕生小孩 …)。當然,雌激素也可能會刺激正常細胞癌化現象;或者促進患者的癌細胞再度增生,導致日後癌症復發或轉移情況發生。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的化學結構與功能類似女性雌激素,故稱為「植物雌激素」,不同於「動物雌激素」(即在自己體內製造或動物產生的雌激素)。大豆異黃酮是「弱雌激素」作用,不會有細胞癌化情況發生,有許多大型臨床試驗都支持這個論點,所以不用害怕雌激素的副作用。對於停經後婦女,因體內雌激素減少,容易造成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因此許多醫師及營養師都建議停經後婦女應該多喝豆漿和豆製品。 每天要攝取多少豆類食品才夠?根據許多醫學文獻發表:『建議每天攝取大豆蛋白25公克或大豆異黃酮40~80毫克』。 若以大豆異黃酮含量占黃豆 0.2%,則每日需攝取黃豆量 = 50 ÷ 0.2% = 25000 毫克 = 25 公克 = 豆漿 1.5 杯 = 傳統豆腐 5 格 = 嫩豆腐3/4盒 = 小豆干 1.5 片。這是約略計算值,癌友們可以自行增減量或選擇自己喜歡的豆類製品,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以竟其功』。每日需攝取黃豆量(擇一) 每日需攝取黃豆量 = 50 ÷ 0.2% = 25000 毫克 = 25 公克 =豆漿 1.5 杯=傳統豆腐 5 格=嫩豆腐3/4盒=小豆干 1.5 片(本文出自《腫瘤科賴易成醫師手札》粉絲團,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久坐不動易罹癌!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腸直腸癌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傳罹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再度引發國人對此疾病的關注。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10大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除與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也是危險因子。平均每31分鐘 就有1人確診大腸直腸癌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平均約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提醒,要遠離危險因子,少吃紅肉、避免久坐不動,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一般人容易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就醫。大腸癌發生率高 「久坐」也是危險因子為什麼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的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要注意的是,「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蕭主任解釋,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都偏靜態,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耗費的體力較少,久坐會讓腸道蠕動跟著變慢,增加腸道發炎機會,加上因活動不足而導致肥胖,新陳代謝變差,成為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此外,長時間待在室內,會減少曬太陽的頻率,人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而維生素D已被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的機率,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如有家族史 40歲以上定時做糞便潛血檢驗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不該切除?蕭奕宗醫師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年紀愈大,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大腸直腸癌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則為65%,早期治療非常重要。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就要做糞便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為50至74歲每2年免費1次糞便潛血檢查。此外,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每周規律運動(每周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假日多從事戶外活動以紓解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延伸閱讀:.台灣一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1名!「8種罹癌食物」台灣人幾乎全吃過.大腸癌的糞便是什麼顏色?藍莓色大便又是什麼問題?名醫教觀察糞便.長年吃素怎麼還會得大腸癌?營養師曝:要挑對食物種類和烹煮方式才有效★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5 醫療.婦產科
陰道沖洗可除異味?專家分析4迷思,「弊大於利」!維持陰道健康靠5方法
女生私密處到底需不需要沖洗清潔,一直存在著迷思。有些專業意見總告訴我們不需清潔,但市面上又有許多陰道沖洗液、私密處潔淨液等,尤其當有異味、或分泌物多時,更覺得一定要洗乾淨點。但洗了真的有效嗎?專家指出,沖洗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弊大於利。女性陰道沖洗 弊大於利女性陰道需不需要沖洗?沖洗對女性有好處嗎?根據《EVERYDAY HEALTH》訪問紐約 Stony Brook Medicine 婦產科醫師、醫學博士Fatima Daoud Yilmaz,他認為任何女性都不需要沖洗,「沖洗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實際上弊大於利。」當你沖洗時,還可能將有害細菌和病毒向上推向子宮頸、子宮和輸卵管,進而導致骨盆腔炎(PID),及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他並指出女性在陰道沖洗這件事常見的4個迷思:女性陰道沖洗4迷思1.沖洗是正常清潔過程的一部分錯!其實陰道會自我清潔,沖洗會沖走經血和其他物質,但它也會改變陰道的 pH 值,使其容易受到感染。2.陰道異味需用沖洗液去除陰道都會產生分泌物並有輕微的氣味,這種氣味會在整個月內波動,而這是正常和自然的現象。Daoud Yilmaz認為,「陰道不應該聞起來像香草,或任何女性產品告訴你它應該聞起來的味道。」異常的氣味可能是細菌感染、膀胱感染或性傳播感染的徵兆,如果覺得有問題,不是試圖用沖洗液、女性洗液或除臭劑來掩蓋,你真正該做的是去就醫問清楚。3.沖洗陰道可以避孕或預防性病許多人在性交後為避免懷孕,都會趕快去沖洗陰道。事實上沖洗不會將精液沖洗出陰道或防止懷孕,也不能預防性病感染。此外,沖洗陰道還可能提高子宮外孕風險,也可能增加早產的風險。4.沖洗可幫助治療細菌感染沖洗可能將陰道感染進一步推進到骨盆,反而更難治療。因為沖洗會破壞正常的陰道環境。而除了沖洗之外,每天使用護墊、使用殺精劑、糖尿病控制不佳、使用抗生素等,也可能創造病原體喜歡的環境。婦產科醫師王孫斌曾受訪指出,女性陰道內唯一正常菌種為乳酸桿菌,它讓陰部維持在ph值為5的弱酸性環境,在正常情況下,陰道本來就會有分泌物,功用是排出老廢細胞並保持陰道濕潤,排卵期分泌物會增多。分泌物就如耳屎、鼻屎一般會自動排出,平常不需刻意深入清洗。一旦過度清潔,可能會沖掉乳酸桿菌導致酸鹼失衡,使其他細菌或黴菌入侵。基本上,陰道不需要特別清潔及沖洗,如果有感覺到任何異狀,例如分泌物異常、疼痛、異常出血或瘙癢,你就應該就醫。如果在經期或性交後想要清潔外陰部,Daoud Yilmaz只建議使用2項物品:溫水及不含任何香料的肥皂。維持陰道健康5方法1.如陰道發炎可穿裙裝,挑選透氣棉質的內褲,讓陰部處在通風、乾爽的環境。2.對於黴菌性陰道炎患者,可多吃優格,因為優格含有活性乳酸桿菌,可取代陰道及大腸裡的念珠菌。3.若要清洗外陰部,只需用溫水及不含任何香料的肥皂。4.不要用手伸進去陰道清洗。5.私密處4異狀速就醫:會癢、會痛、有異味、分泌物異常多。【參考資料】.《EVERYDAY HEALTH》Do Women Need to Douche?.呵護私密處 別用沐浴乳?
-
2023-06-11 癌症.乳癌
乳房有硬塊是乳癌?如何區分良性惡性?醫詳解高危險群、診斷、存活率多少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之間,佔國人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2021年資料顯示該年國人有2,913人因乳癌而死亡,亦即每10萬個女性人口中即有24.6人因乳癌而喪失寶貴生命,此項事實不僅造成個人健康的損失,甚至使家庭社會付出莫高的代價,因此如何提高警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乳房疼痛,會不會是乳癌?乳房疼痛是女性乳房常見的問題,大多數求診目的是擔心會不會是得乳癌,只有少數是因疼痛難忍才來求診。根據研究統計約有5-24%的乳癌患者會合併乳房疼痛,然而因乳房疼痛而來求診患者中,卻只有小於1%的人罹患乳癌,所以事實上單就乳房疼痛這一事實而言,擔心是否罹患癌症是不需要的。乳房疼痛的成因主要為荷爾蒙的變化刺激乳腺組織的生長或是腫脹,對這類病患,醫師檢查的重點為是否有硬塊,除了詳細的理學檢查之外,醫師依情況大多會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以確定有無腫瘤及更進一步分析有無惡性徵兆。乳房有腫塊,一定是乳癌嗎?乳房腫塊雖為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但對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只有約10-20%為乳癌,絕大多數的乳房硬塊都是良性。良性乳房腫瘤在病理上可分為三類:1.非增生性的病變,如囊腫(水泡)2.增生性的病變,如纖維腺瘤、乳突瘤3.非典型的增生性病變,如非典型管狀增生及非典型葉狀增生大多數的良性乳房腫瘤不會增加侵襲性乳癌發生率。在增生性的乳房病變內,相較一般人有1.5至2倍得到侵襲性乳癌的機率;在非典型的增生性病變內,相較一般人則有3.5至5倍得到侵襲性乳癌的機率。乳癌的高危險群為何?‧家族有乳癌病史(媽媽、姊妹、女兒)‧一側乳房得過乳癌‧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未餵過母奶‧初經早、停經晚‧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以上罹患乳癌之危險性相對較一般人稍高,不過仍有大部分的乳癌是沒有危險因子的。因此,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定期篩檢、戒菸皆可減少乳房發生率,一般婦女還是要注意自己的乳房健康,不要輕忽乳癌的威脅。如何診斷乳癌?在影像上有懷疑侵襲性乳癌時,可安排進一步病理檢查:‧粗針切片或組織切片:以16號或是更粗的針從乳房腫瘤中採樣數條檢體,或以手術方式將腫瘤全部或部分切除,由病理醫師診斷腫瘤之良惡性及其類別。是乳癌診斷之標準方式。此項方式偶有併發症,但基本上是安全的,絕大部份皆可在門診局部麻醉下完成。‧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以針刺入腫瘤取得細胞,此法來判讀腫瘤之良惡性比起切片更為困難。一般文獻上之報告使用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乳房腫瘤其判斷良惡性之敏感度約為80%而特異性為100%。其缺點是不能分別原位癌或是侵襲癌。目前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的使用已非主流,多半應用在偵測轉移病灶等方面。罹患乳癌存活率為多少呢?乳癌如能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更可達90%以上。乳癌分期是依照腫瘤大小,有無腋下淋巴腺轉移及遠處轉移來區分,若能越早發現,存活率也比較高。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分期5年存活率:第0期 97.7% 第1期95.7% 第2期89.1% 第3期72.3% 第4期25.7%。無腫塊也要定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癌症治療成功的不二法門。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但多數病人因醫學知識偏差及民風保守,不僅無定期篩檢觀念,甚至於摸到腫塊後吝於就醫,以至錯失治療的時機。所以一旦發現乳房硬塊,應即早就醫,醫師會根據病人不同年齡,有無危險因子、腫塊特性,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藉以來判斷是否需作必要的切片檢查。對於無腫塊但有危險因子的婦女,可於門診與醫師討論後接受醫師觸診檢查,根據病人不同年齡必要時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已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為了您的健康,記得定期依規定做健康檢查。延伸閱讀:.什麼人容易得癌症?8癌症前兆是警訊,日常7事可預防.沒任何症狀怎麼可能得乳癌?乳頭凹陷是乳癌嗎?醫破除常見5迷思.乳房痛就一定不是乳癌嗎?醫師告訴你真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前兆有哪些?8早期症狀是警訊,做好7事可遠離癌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佔據第一超過40年,110年的報告指出,台灣有5萬人因癌症而死亡,發現癌症時鐘再度撥快,平均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因此預防癌症是人人都該關心的事。但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癌症發生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來敲門,有一些症狀一直治不好,或是反覆發生,時間持續1至2個月,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哦! 癌症前兆通常讓大家意想不到,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癌症前兆總是出乎意料可能因為基因、長期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與環境的差別,而身體每個部位都會有產生癌細胞的可能,早期發生的症狀也大多有所不同,不過根據癌細胞的特性,仍可找出許多癌症共通的早期症狀,以利及早治療。 1.身體長出不明原因的腫塊可能正在產生發炎反應,長出硬塊腫塊,以此發出求救訊號。腫塊出現於脖子兩側、腋下、鼠蹊部或是鎖骨上方等等淋巴結的位置,是癌細胞在轉移時使淋巴結腫大而容易被察覺的地方。在此提醒大家,感冒、蛀牙或身體受到其他感染時,脖子淋巴結也可能因對抗病菌的免疫反應增加而腫大,不要太過惶恐。 2.不明原因發熱發燒、夜間盜汗、異常疲勞的頻繁感冒感冒或是異常疲憊似乎只是免疫力不好,但其實免疫力下降也是癌症前期的症狀之一,可能是免疫系統遭到破壞,身體無法抵抗病菌,尤其是肺癌。因為肺部除了提供身體氧氣之外,還會維持身體的免疫。又或者是淋巴癌,因淋巴系統受癌細胞攻擊造成損傷,所以人體防禦功能漸漸失效,引發虛弱、發炎的徵兆。如果在1個月內感冒2~3次以上,每次感冒會維持1星期,初期很容易被忽略,如有以上情況發生,建議盡早至大醫院檢查。 3.大便、小便不正常 想大便卻大不出來,肚子裡面充滿便意、很急迫的想要上廁所,但卻有種大便堵在肛門口的感覺,如果大便帶有血,可能是大腸息肉或是大腸癌的機率很高。 另外,如果年齡已經超過50歲,才出現排便拉肚子、便秘交替等症狀,那也要注意可能是大腸癌,建議及早去做檢查。有很多人會以為拉肚子、便祕、常常放屁、大便很臭,可能就是大腸癌,不過其實通常是其他的腸道疾病。小便如果有血尿,則要留意泌尿道上皮癌,包含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尿道癌、腎臟癌或是男性攝護腺癌的風險。 4.皮膚不明原因出現搔癢、紅疹 皮膚某些部位止不住癢,而且持續數週以上,超過3個月出現不明搔癢、紅疹,但是近日並沒有觸摸到過敏物質或被蚊蟲叮咬,則需要留意可能有皮膚癌或淋巴癌風險。淋巴癌細胞會釋放特殊化學物質,引發病患皮膚癢。肝癌、腎癌的患者,也可能因為有毒物質累積在體內,造成皮膚癢。不過,肝腎癌症造成的癢,通常會是全身性的,而非局部性的。 5.皮膚上的黑痣外觀有變化赫然發現自己身上有某顆痣,越看越奇怪而感到焦慮嗎?如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平滑甚至突起或凹陷、痣的顏色不勻稱、黑痣大小直徑超過0.6公分且持續長大、黑痣發生出血、潰瘍等,很有可能是皮膚癌的跡象。 6.食慾不振、噁心想吐、體重在1個月內快速下降癌細胞是一個不正常且快速分裂的細胞,因此需要非常多的血液、氧氣及營養素,迅速帶走身體所有的養分,因為這樣體重會非常明顯的下降。若沒有刻意減肥,1個月內減少超過原本體重的10%,就要當心留意了。在腸胃道、肺部下方、肝臟、胰臟等腹部的腫瘤,因容易壓迫到中樞神經或是腸胃道系統,導致噁心想吐、胃口不佳,食量甚至比以前少很多很多,所以持續性的食慾不振或是吞嚥困難都是需要注意的前兆。 7.不正常的出血、瘀血腫瘤在體內增長時,會生成新的血管,是不成熟且脆弱的,所以輕輕碰撞就會瘀血、流鼻血不止、刷牙出血明顯。如果是更年期停經女性,要特別當心陰道出血,延續好幾週甚至幾個月的話,這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造成的,建議到婦產科評估檢查。血癌(白血病)可能會導致身上憑空出現許多紫斑、紅點,或許是血小板、凝血功能不好的徵兆,如發生在小孩子身上,要特別留意。8.乾咳、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如果最近沒有長時間說話、大聲講話或感冒失聲,但聲音突然變沙啞,時間持續兩個星期以上未恢復時須多加注意,要小心可能腫瘤組織侵犯到喉部神經或是壓迫聲帶,導致沙啞情況發生,形成咽喉部位的癌症,例如喉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等。 ▎日常生活7件事遠離癌細胞 已有許多研究報告顯示,腫瘤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癌症也是可以藉由早期發現治療而治癒的,因此除了隨時觀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想要預防癌細胞崛起也要從日常生活做起,以下介紹幾種生活方式,如果能確實做到,就可以幫助降低6~7成因癌症死亡的機率,趕快掌握訣竅,你也能打造出不罹癌的體質。 1.正確的飲食正確的飲食是營養均衡,並且要低脂、高纖、多蔬果,避免煎炸、燒烤、煙燻、醃漬、發黴的食物,多吃高纖全麥、糙米或是新鮮蔬菜、水果,遵循蔬果579,兒童一天要攝取5份、女性7份、男性9份,除了攝取足量份數,也要搭配多種顏色的多樣化的蔬菜及水果,因為蔬果中抗癌分子們植化素,存在於五顏六色的蔬果中,藉此攝取到不同作用的植化素,大幅減少癌症發生的機率。2.天天運動30分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每天運動30分鐘,讓身體的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增多,使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如爬山或有氧跑步、游泳等等任何類型的運動,將有助於防止乳癌與大腸癌的發生。只要每週5天,每次運動流汗30分鐘或以上,就能降低罹癌的發生。3.維持健康體重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介於18~24之間,避免過重或過輕。肥胖是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顯示大量的脂肪細胞會製造並釋放過多的荷爾蒙,有可能會促使大腸直腸癌或是乳癌發生,肥胖及體重過重都將是提高癌症罹患的風險。4.注意酒精過量攝取避免酒精含量過高的飲料,但如果想要喝酒,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酒精當量(如:750c.c啤酒、60c.c威士忌),女性不超過1份(如:375c.c啤酒、110c.c紅酒)。有證據顯示飲酒會增加各種癌症風險,如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肝癌、大腸直腸癌等。雖然飲酒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但仍要適量為宜,如果酗酒又過度抽菸,可能會增加頸部癌症的發生。5.避免吸菸及二手菸的環境吸菸更是致癌的主因之一,所有癌症的死亡約有25%與抽菸相關,因為香菸中含有很多已知的致癌物,可能會直接引發肺癌、口腔癌、頭頸癌、食道癌等等,而間接引發的癌症包含血癌、胃癌、肝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而且不只吸菸者本身有風險,吸到二手菸的人同樣也暴露風險之中。戒絕香菸、避免接觸二手菸,開始抽菸者應及早戒除。6.避免過度日曬日光中的紫外線不只會造成曬傷、加速皮膚老化,更是皮膚癌最大的危險因子,應該避免過度日曬。通常早上十一點至下午三點,是一天中陽光最炙熱的時候,記得使用防曬乳並穿著保護衣物做好防曬準備。7.早期篩檢及治療建議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做防癌篩檢,尤其是高危險族群的民眾,則必須針對可能罹患的癌症做例行必要的防癌篩檢。此外,女性朋友也應該學會如何做乳房自我檢查,年輕男性則必須注意如何做睪丸定期健康檢查,所有人都要必須留意做好自己的全身皮膚檢查。如果自我檢查時有發現任何癌症早期徵兆或警訊時,要儘早諮詢專科醫生,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心中隨時要自我提醒:多吃蔬果、多喝水、多運動、保持愉快的心情,指引身體的每個細胞找到正確的新陳代謝路線,打造健康的生活型態,將癌細胞拒於門外,減少讓腫瘤趁虛而入。(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