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該看哪科.兒科
搜尋
嬰幼兒
共找到
438
筆 文章
-
-
2020-08-19 該看哪科.兒科
研究發現缺鐵和維生素D 純母乳寶寶易較瘦小
近年母嬰界提倡哺育母乳,但有研究指出純母乳寶寶體型較瘦小。長庚最新研究發現,純母乳寶寶1歲時貧血、維生素D不足的比例增加,呼籲4個月後可補充副食品。基隆長庚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基隆長庚新生兒科醫師廖穗綾表示,母乳是媽媽們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母乳當中的營養也是一般配方奶無法取代的,愈來愈多媽媽選擇給孩子喝母乳,但近年有研究發現,只喝母乳的寶寶體型通常比較瘦小。基隆長庚團隊針對630名嬰幼兒進行檢測研究,包括191名純母乳哺餵的寶寶以及439名配方奶或混合哺餵的寶寶,從1個月大追蹤至3歲,定期檢測其身高、體重及頭圍,逐年抽血檢驗生長相關營養素,並填寫飲食問卷。研究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孩童,在1歲過後雖然成長曲線大多在標準範圍內,但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較高,1歲約21.6%孩童落於低標,2歲約19%、3歲22.9%;而配方奶或混合哺餵的孩童,1歲僅有約13.1%落於低標,2歲9.6%、3歲18.2%。抽血結果方面,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為34%,是混合餵養孩童的9倍;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問卷進一步發現,有高達80%孩童,以純母乳哺餵時,並未適當補充維生素D及鐵劑,使得血中鐵和維生素D呈現缺乏現象。此研究成果已於2019年12月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廖穗綾解釋,維生素D和鐵蛋白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營養素,母乳雖富含多種營養素,卻不含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可能影響寶寶鈣質吸收以及骨骼生成速度,初期可能導致寶寶牙齒生長速度較慢,大一點可能出現O型腿、骨骼發育異常等問題。鐵質方面,廖穗綾說,4個月過後的寶寶對鐵的需求上升,必須透過鐵來促進生長因子分泌,刺激肌肉細胞生長和分化,鐵質不足的寶寶初期可能會臉色蒼白、比較沒元氣,長期下來恐有異食癖問題,也有研究顯示會影響未來學習力發展,需靠副食品或鐵劑來補充鐵質。廖穗綾說,不論是缺鐵還是缺維生素D,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比較難透過看診察覺,即便發現異常建議家長補充特定營養素,也容易被誤解為在推銷產品,面臨兩難。她建議,寶寶剛出生時若以純母乳哺餵,媽媽可替寶寶以滴劑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約400IU,等寶寶4個月大時,則可以天然食物製作副食品替寶寶補充營養。基隆長庚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澤宏表示,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豬肝、蛋黃、乳製品、麥片、深海魚類(鮪魚、吳郭魚、鮭魚)、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豬肝、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肉類、蛋、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紅鳳菜等。
-
2020-08-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吃飯睡覺都來 哺乳室濫用不斷
台灣近年積極提倡親餵、推動哺乳友善環境,但婦女團體發現,國內友善哺乳只做「半套」。雖然各地方政府主管單位明定,哺乳室不得從事哺乳以外行為,但還是有不是哺乳媽媽的「路人」,占用哺乳設施滑手機或睡覺而理直氣壯,彷彿把哺乳室當成免費網咖或休息室。「遇過在裡面睡覺睡到打呼的中年阿姨」、「遇過在裡面吃便當的。」這些都是媽媽們的哺乳室奇遇。一位哺乳媽媽表示,曾在醫院哺乳室看到一位阿嬤抱著孫子補眠,只能尷尬拉上簾子,沒想到嚇到小孩,阿嬤反而罵她吵孩子睡覺。據「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規定,哺集乳室只能專供哺集乳用所用,不可作其他用途,若違反此規定,如有路人在哺集乳空間睡覺等,地方主管機關先勸導該哺集乳室所在地的負責業者或管理者,並命其限期改善,未改善者最高可罰十萬元。衛福部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坦言,近年地方衛生單位確實仍偶爾會接獲民眾投訴,發現有人隨便占用哺乳設施,但由於經主管機關勸導後,業者都會盡速改善,如去年,一整年都沒有人因此被罰款。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表示,評鑑或罰則是維持服務設施品質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管理手段。管理階層若缺乏性別教育觀念,看不到女性哺乳過程遭遇社會有色和歧視眼光,無法真正了解哺乳對嬰幼兒重要性,。諶淑婷也提到,哺乳室被「另作他用」,其實是提醒注意「多元需求」的存在,公共場所應容納不同需求的人,規畫時應盡量顧及彼此,而非相互排擠。她舉例,瑞士蘇黎世機場提供家庭服務空間,備有沙發、座椅或躺床,女性想哺乳可以坐餵或躺餵,同時也提供幼兒躺枕、大小布偶,讓親子都自在。
-
2020-08-09 新聞.用藥停看聽
止痛藥傷腎,要忍痛到受不了再吃嗎?藥師替你解開對「止痛藥」的迷思
很多人怕吃止痛藥會上癮或傷身,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地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林育如藥師,說明市售三大類止痛藥品的正確用法,分別為:(1)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2)中樞止痛藥、(3)麻醉止痛藥。痛到受不了再吃?疼痛是主觀感受,只要感到疼痛,有需要使用時即可服用止痛藥,但要注意不可服用超過最大建議劑量,以免提高副作用發生的機會。1顆藥殘留5年? 一般止痛藥平均1天即可排出體外,只要不過量,不必擔心成癮或藥物積累,但若持續用藥3天後未改善,就要回診請醫師評估。止痛藥傷腎? 「我在藥局買的止痛藥/止痛貼布/噴霧,可以一起用嗎?」其實併用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物並非不合理用藥,只要注意不要過量使用,否則可能使副作用的風險升高,影響肝腎功能,甚至是慢性病的控制。正確用藥「五不」!1.不亂買►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不買來歷不明的藥品,如需購買應至有藥師執業之合法藥局購買。2.不喝酒►使用止痛藥物應避免飲酒,以免傷肝。3.不併用►應避免併用兩種以上之同類型的止痛藥,避免傷肝、腎。4.不空腹►長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可能出現腸胃不適或腸胃出血,建議與食物併服或飯後使用。5.不過量►不要過量使用止痛藥。舉例 乙醯酚胺(acetaminophen)使用建議:˙成人(12歲以上適用)24小時內不應服用超過4000毫克˙6歲以上未滿12歲適用成人劑量的二分之一˙3歲以上未滿6歲適用成人劑量的四分之一˙3歲以下嬰幼兒應由醫師診治不可自行使用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8-06 新聞.健康知識+
指甲可以傳遞哪些健康信號?有「黑線」代表疾病嗎
長輩們從小就教育我們,指甲一定要剪短,如果小時候誰指甲留得長了點。那麼免不了被家長教育一番,這還沒完,很多人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也要求每天指甲保持乾淨整潔。實際標準只有一個字——短!如果稍微長那麼一點點,可能就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剪指甲,到最後恨不得都剪到肉,說多了都是淚。從小我們聽到的是,指甲長了會藏污納垢,可是指甲是做什麼用的?逼你剪指甲的人似乎並沒有說過,事實上把指甲剪到貼著肉那麼短並不科學,保持長度合適的指甲才健康。具體多長才合適呢?讓我們先從指甲的結構和作用說起吧。指甲的結構和作用指甲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甲板、甲母質和甲週皮膚。甲板:是指甲最外層的堅硬部分,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指甲蓋兒,發揮對甲母質的保護作用。甲母質:從外表面是看不到的,位於甲板下方,功能是可以產生新的指甲。甲週皮膚:是位於甲板和甲母質周邊的皮膚組織,與甲板之間的間隙為甲溝,甲週皮膚對甲板具有保護作用。指甲是做什麼用的呢?主要是讓指尖不容易受到傷害。指甲為何不是剪得越短越好?剪指甲只是把指甲剪短,一定不能使指甲組成的任何一部分受到損傷。而如果指甲剪得太短,甲週皮膚則會利用其良好的彈性,將指甲末端部分覆蓋包裹,隨著指甲的繼續生長,末端邊緣部分便會扎進周圍皮膚,發生「嵌甲」現象。「嵌甲」不僅損傷甲週皮膚組織,破損的皮膚還可能會讓細菌趁虛而入,形成甲溝炎。嚴重的細菌感染化膿可能還會引發細菌向血液中擴散,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會引發全身的敗血症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小小的剪指甲問題也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所以,如果嵌甲症狀比較嚴重,有明顯的疼痛、腫脹、化膿,或者伴發甲溝炎的情況,應及時就醫,請專業的皮膚科醫生處理。除了指甲剪太短,將指甲末端兩側修剪成弧形也是錯誤的,儘管圓弧形的指甲末端看著比較美觀,但是這種修剪方法也容易形成「嵌甲」,最終可能導致甲溝炎等嚴重情況。最後,也不應暴力手撕甲週皮膚的倒刺,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倒刺會忍不住想手撕得乾乾淨淨,其實這樣也會容易損傷甲週皮膚組織,增加發生皮膚感染的風險。如何科學修剪指甲?既然剪指甲有這麼多講究,那我們該如何科學修剪指甲呢?1.首先,可以用溫熱水泡手或泡腳,使指甲軟化,這樣有利於控制使用指甲刀的力度。2.其次,應將指甲末端修剪成一條直線,並分別與指尖保持齊平,保留的長度約1mm。然後將指甲末端的左右邊角稍作修剪。3.最後,對銳利的指甲末端進行打磨,使其邊緣光滑順暢。另外,手上的倒刺也應該用指甲刀在其根部剪斷,避免手撕發生皮膚破損。這樣就完成了科學的指甲修剪全過程。簡單吧?指甲還可以傳遞哪些健康信號?有的人在剪指甲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指甲可能跟別人不一樣,這是不是表示有什麼疾病呢?事實上每個人的指甲外觀不會完全一樣,但出現這些情況就要注意了:1.指甲薄軟。指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如果指甲又薄又軟甚至可以輕易撕裂,則很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這提示應多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魚蝦類,以及補充有利於指甲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鐵、鉀、鋅等。2.指甲脫落。如果指甲發生部分或者全部脫落,則提示可能是發生了急性感染,尤其是嬰幼兒可能出現了手足口病,應及時就醫。3.指甲增厚、變色變形、無光澤。可能是灰指甲,這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且腳指甲比手指甲出現的概率更高。及時就醫,堅持用藥,灰指甲是可以治癒的。4.指甲出現一條或多條黑線。可以從指甲近端延伸到遠端。這種情況可能是黑色素沉積或者黑色素細胞引起的良性或惡性病變,需要儘早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和判斷。而指甲月牙(甲半月)大小、甲週皮膚倒刺並不能反映身體健康的一些信號,與健康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要注意,如果指甲上的月牙突然變大或者變小,那麼有可能是甲狀腺出了問題。平時如何呵護指甲?1.養成修剪指甲的習慣,保持規律的修剪週期。根據自己的指甲生長情況,保持一周一次或兩次。2.科學修剪指甲,保留指甲長度適中,太長不衛生且容易斷裂,太短則可能導致甲溝炎甚至化膿性感染。3.接觸使用刺激性產品(如洗潔精、洗液粉、洗衣皂等)時應佩戴手套,減少對指甲的傷害。4.使用護手霜。保持指甲及甲週皮膚濕潤,可以預防倒刺的發生。綜上所述,指甲不是剪得越短越好,更不要天天剪,只要保持每週剪1-2次,保持長度適中就可以,剪時要注意指甲有沒有什麼異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31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擦了,皮膚一定變薄、泛紅?專科醫師「7大用藥原則」一次搞懂
將類固醇副作用降至最低的終極絕招類固醇並沒有想像中的邪惡「皮膚消炎後還一直塗類固醇,這樣會不會有副作用?」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聽過預防式療法的詳細說明後,仍會忐忑不安地問我這個問題。不得不說類固醇「副作用多、最好少用」的觀念早已深植民眾心中。然而,我要澄清的是,類固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其實人體腎上腺每天都會自行分泌製造「類固醇」,也就是所謂的「腎上腺皮質荷爾蒙」。這種天然荷爾蒙具有良好的消炎、調節免疫力等作用,而人工合成的類固醇用藥,也能達到相同的療效。有別於注射、外用、眼藥水等,臨床上異位性皮膚炎大多使用塗抹藥膏等外用藥。我在開立處方時,也會考量多數人對類固醇的疑慮,所以,會秉持以下7大原則,向患者做詳細的說明:①用藥務必遵從醫師指示,定時定量、不隨便停藥或濫用。②聽取醫師建議定期回診。平時多留意症狀變化,不妨順手做筆記,回診時就能讓醫師更快掌握病情。③務必先請醫師或藥劑師確認類固醇藥物的強度。調整用藥或變更處方時,也一定要再請醫師確認。很多人會自行上網查類固醇強度的相關資料,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太依賴網路訊息。我自己就曾被網路上大量的錯誤資訊嚇壞過,更何況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不該只憑片面資訊就自行處置。因為網路提供的訊息充其量只能做為輔助,最安全的方式還是應該要直接諮詢醫師或藥劑師。④即使搔癢的症狀緩和,也不能任意停藥。⑤除了發炎處,只要出現症狀的部位,無論程度輕重都要擦藥。⑥切勿亂塗他人的類固醇用藥,也不要把自己的藥給別人使用。⑦使用市售類固醇時,除藥劑師外,也一定要遵循主治醫師指示。塗在臉上的類固醇,要格外小心大家在使用類固醇時,請遵守以上7大原則,千萬不要自行判斷、自行用藥。曾經有患者滿臉通紅跑來求診,因為他每天都把市售類固醇當底妝在擦。而這樣「自作主張」的行為,真的令人擔慮。的確,使用外用類固醇可以緩和肌膚乾燥與發炎,也可以讓膚況穩定下來,但它畢竟屬於治療用藥,沒有醫師診斷便妄加亂用,當然會出問題。尤其,擦在臉上的類固醇更不可不慎。因為臉部肌膚是人體皮膚最薄的部分,通常微血管清晰可見、一泛紅就很明顯,所以,皮膚泛紅時很容易就被診斷為濕疹發作。一旦塗上市售的強效類固醇,雖然能讓血管收縮、泛紅消退,但也會導致肌膚變得更薄、更脆弱,長期下來,只會造成反效果。替嬰幼兒塗抹類固醇時,也需特別注意。由於嬰幼兒容易患濕疹,很多媽媽會認為孩子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也因而聯想到要使用類固醇。但家長若任意使用強效類固醇在孩子身上,反而會讓孩子太早產生肌膚泛紅的副作用。因為新生兒的肌膚還在成長階段,這個時期如果接觸到不適合的類固醇用藥,會嚴重妨礙肌膚正常生長,導致肌膚脆弱不堪、症狀更加惡化,並大幅提高治療的難度。建議外用藥劑量為一個指尖關於前述7大原則的第③點,可對照強度分級表,了解自己現在所使用的類固醇強度大約落在何種等級。若要改用其他強度的類固醇,或有其他任何疑慮,都請務必先向醫師諮詢。日本外用類固醇的強度共分為5級,由強到弱依序為最強效(Strongest)、強效(Very Strong)、中效(Strong)、中弱效(Medium)以及弱效(Weak)。關於用藥原則第④與第⑤點,我再稍加補充說明如下。一般來說,一條5克的藥膏擠滿食指指尖(指尖關節長約2公分),這樣的劑量約為0.5公克,也就是所謂的「一個指尖單位」(FTU,Fingertip unit)。而1FTU可以塗滿的面積約為成人雙手的手掌,相當於體表面積的2%。雖然這個標準也會因患部範圍或症狀輕重而異,但我們仍可以「1FTU=0.5g=2個手掌面積」來做為參考基準。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藥膏的總容量也會影響指尖劑量的多寡。上述是以一條5克藥膏為例,但若藥膏容量有30克,那麼,軟管口徑相對會較大,一個指尖單位就會變成近2倍的0.9克。有了這樣的基本概念之後,在使用外用藥時就不容易抓錯劑量了。外用類固醇強度分級表(日本)「一開始先厚塗」,能節省用量又有效雖然大量使用外用藥有一定風險,但若擔心藥膏塗太多會沾到衣服就只擦一點點或薄薄塗上一層,反而會讓藥效大打折扣。塗抹保濕產品亦然,最好還是以「厚塗」為原則,讓肌膚表面呈現水潤感。塗抹完畢若衛生紙能輕輕貼合在肌膚上,就是標準用量。另外,若只在紅腫部位擦藥,藥效也無法完全發揮。換言之,只要是有發炎跡象的地方,都應徹底塗上外用藥,以便加速療程、全面舒緩發炎症狀,並預防反覆發作。接下來說明7大原則中的第⑥點,不要亂吃或亂擦別人的藥。很多人家裡會有存放家人用剩處方藥的習慣,或收著朋友說很好用的處方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但是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處方藥,會視每個人的病情、體質和身體狀況而不同。一旦用了不適合自己的藥物,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務必只使用主治醫師為自己開立的處方藥。前面提到的第⑦點原則,也是一樣。目前市面上除了具備藥師執照的藥局,消費者也可以在很多通路輕鬆購得含類固醇的止癢藥品。若真的不得不使用這類藥品,請先向藥劑師確認正確的用藥方式與療效,也最好先諮詢過主治醫師再使用,以保障自己的用藥安全。外用類固醇的建議劑量以一條5克的藥膏為例,於食指第一節(長度約2公分)的位置擠上藥膏。此劑量約為0.5公克,也就是1FTU,可塗滿雙手的手掌。雙手手掌面積約佔人體表面積的2%。藥膏的正確塗法肌膚表面所見的患部,通常只是發炎區域的局部,藏在肌底的發炎範圍,可能比想像中更廣。若只在表面輕輕點上藥膏,將無法讓藥效充分發揮。擦藥時要將藥膏完整覆蓋住患部,並延伸帶到周圍肌膚,才能加快消炎速度,並預防反覆發炎。書籍介紹書名:自己的皮膚自己救!:1分鐘活化肌膚!全球臨床與研究冠軍名醫的「救膚養肌術」,教你改變膚況、根除皮膚問題!作者:豊田雅彦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19/11/15作者簡介/豊田雅彦 (TOYODA MASAHIKO)截至目前已發表1800餘篇醫學論文、為眾多醫療書籍執筆。一年最多可達兩百五十場以上的學術發表、衛生單位講座及專題演講等,遍及國內外。不但是日本皮膚疾病、搔癢治療與漢方醫學先驅,並對相關領域學術發展及啟蒙教育有極大貢獻。日本皮膚科學會認可之皮膚專科醫師、日本過敏學會認定之專科醫師、日本和漢藥學會理事、日本研究皮膚科學會理事、日本型態研究學會理事。亦為日本美容皮膚科學會、日本乾癬學會、日本皮膚免疫過敏學會、日本皮膚病理組織學會、日本皮膚惡性腫瘤學會、The Society for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Federation of Clinical Immunology Societies等單位之會員。合著及共同編寫書籍包括《透析東洋醫學!帶你認識九位漢方名醫》(現代書林)等多部著作。延伸閱讀: 全美首席腸胃科醫師:每天喝優酪乳是「錯誤健康法」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親餵母乳好處多 「母乳哺育愛自然」活動今開跑
每年8月份第一周為國際母乳周,今年主題「支持母乳哺育,為了更健康的地球」,母乳哺育比配方奶哺餵更符合永續性及生態性。為支持媽媽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今舉行「母乳哺育愛自然」照片分享暨抽獎活動,並邀來名模林可彤出席,分享餵養寶寶母乳9個月的心得。林可彤說,因媽媽的免疫力可傳給小孩,「我本身就是頭好壯壯型,一定要把我的免疫因子送給他。」並笑說因長期母乳哺育關係,讓她意外得到「瘦身」好處。育有三名女兒的「三寶媽」李小姐,今也分享育兒經驗。她說小女兒雖已7個月大,但她仍持續餵母乳,好處是不用花錢買嬰兒配方奶,外出時不用攜帶瓶瓶罐罐、相當省事;且現在很多場合都有哺乳室,親餵母乳超方便。李小姐也笑說,哺乳過程很辛苦,第1胎最不上手,幸好有老公「神助攻」幫她按摩,幫忙將擠出的母奶溫熱餵小孩,到第3胎老公會幫忙照顧大寶和二寶,讓她專心哺乳。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這幾年台灣親餵母乳比率達到46%,高於全球平均36%,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希望能達到50%,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健署會多宣導,希望台灣未來親餵母乳比率能更高。王英偉說,據國外研究顯示,若有伴侶支持母乳哺育,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持續哺育的成功,顯見伴侶在母乳哺育角色非常重要;而依2018年全國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支持前三名為「家人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有人教我如何哺乳」。他說,母乳哺育對於嬰幼兒健康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親餵母乳也對經濟、自然與環保有益,也可改善地球的健康。而餵母乳好處多多,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表示,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不僅能幫助寶寶抵抗外界的感染,同時還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國健署表示,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15日止,民眾只要分享哺乳自拍照、哺乳心得及「#母乳哺育愛自然」至個人FB社群媒體後,截圖上傳活動網站,並於內文tag5名好友,即有機會把大獎帶回家。
-
2020-07-28 科別.消化系統
2歲女童吞了爸媽婚戒 空腹時間不足只能全身麻醉取出
苗栗一名2歲女童前幾天因誤吞父母的戒指,被送到大千醫院急診,X光檢查發現戒指已掉到胃部,必須進行無痛胃鏡才能取出,但這名女童空腹時間不足,胃部可能還殘留食物,因此經麻醉醫師評估後,採取全身麻醉,並置入氣管插管,保護呼吸道以防嗆入嘔吐物,經多次以胃鏡進出,分批將胃中食物殘渣撈出,終於順利將女童誤吞的戒指取出。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誤吞異物時建議於6至24小時內接受胃鏡取出的物品,包括尖銳物、電池、磁鐵、毒藥物或超過2.5公分的鈍狀物,這次女童誤吞的戒指屬於鈍狀物,但直徑將近2公分,對幼兒來說相對較大;由於6個月至4歲的小朋友很容易誤食異物,尤其是6個月到1歲半前的口腔期,寶寶會通過嘴巴的咀嚼與味覺來探索、認識世界,並透過吃、將東西放到口中來獲得滿足,所以會不斷嘗試抓東西往嘴裡塞,家中大人一定要特別留意。他指出,如果不小心發生誤吞異物,家長可先保持鎮靜,了解誤吞物品的形狀、大小與數量,就醫前不要用吞飯、催吐、喝醋等方式處理,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同時也確保如需緊急做胃鏡或手術時,可維持空腹6至8小時以上;若出現呼吸困難、無法出聲,顯示異物梗塞氣管,應馬上撥打119,並執行哈姆立克法直到異物咳出或嘔出。林裕鈞建議,想要預防嬰幼兒誤吞異物,可選擇符合年紀的安全玩具,將家中藥品、硬幣等容易誤吞的物品放置高處或鎖在櫃子裡,幼兒哭泣時應避免餵食,若有帶骨、刺、核的食物與硬質糖果,也不建議給學齡前幼童自行食用。另外,民眾就醫希望接受胃鏡檢查摘除異物,並非馬上就能施作,如果空腹時間不足8小時,可能會因為檢查過程嘔吐併發吸入性肺炎,也因為食物殘渣的遮掩,增加尋找和撈取異物的困難度。此外,較小的魚刺雞骨,約80%都會自行滑入胃中軟化溶解,喉頭的異物感經過3至5天會逐漸緩解,如果沒有吞嚥困難、吞嚥疼痛等警示症狀,不一定有緊急施行胃鏡的必要性。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可以防癌嗎?除了咖啡,你要知道的防癌10件事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不論在工作繁忙或休閒時,許多人喜歡來杯咖啡提神放鬆一下,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呢?傷身的看法是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而養生的看法是指出咖啡降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喝咖啡可以防癌嗎?咖啡中包含多種多酚類物質,如木脂素植物雌激素和類黃酮等這些化合物,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些多酚類物質可降低罹患部分癌症的風險,如肝癌、子宮內膜癌等,但是目前仍未有明確實證可證明咖啡具有防癌功效,且對於肝癌、子宮內膜癌以外的癌症尚未有定論。因此要防癌,仍建議採取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如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維持健康體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等,詳細可參照本署官網的「防癌您要知道的10件事」。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民眾日常生活中應該力行的防癌10件事,期望大家一起遠離癌症:1. 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2. 維持健康體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你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研究顯示每天規律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和消化系統,也可以幫助體內的荷爾蒙維持穩定,以降低罹癌的風險。4. 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5. 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糖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6. 毋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因此除非您因為健康的因素需要服用某些營養補充品,否則豐富且均衡的飲食已提供我們每天所需的各式營養素。7. 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8. 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據調查,8成以上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施打B型肝炎疫苗則可有效避免感染B型肝炎而降低罹患肝癌風險。因此我國於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也實施暴露於潛在血液、體液感染風險的醫療工作者必須完成B型肝炎表面抗體及抗原之篩檢,篩檢結果無抗體、抗原者得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9. 定期接受篩檢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因此,健康署呼籲民眾,除了關心飲食和生活作息,也要記得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千萬不要因為自覺身體健康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面對癌症的積極態度。10. 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不平等和疾病的過去與未來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波武漢肺炎在美國的流行,突顯出的醫療不平等。統計結果顯示出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的病患得病後的死亡率比其他族裔顯著較高。近日警察暴力又在美國激發了新的種族緊張,醫療人權的不平等其實是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台灣其實經歷三波傳染,死傷慘重。丁崑健教授根據當時(日治大正時代)的總督府統計年報人口統計,新聞報導和台灣醫學會雜誌的會議報告等資料拼湊推估,1918-1920期間,全台366萬人口約1/4感染患病,死亡人數4萬4千多人,約佔病患人數的1.22%。那次H1N1流感可能是日本軍人將病毒帶到台灣,從城市傳播到全台各行政區。雖然日本人是最早得病的一群人,但本島人和原住民死亡率卻是日本人殖民者的3倍。各行政區病患死亡率最高的則是後山的花蓮。這個百年前瘟疫的慘痛經驗也顯現出醫療不平等對區域族群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一百年前如此,現在也一樣。疾病的蔓延不分人的膚色種族信仰,因醫療不平等而受害的是整個社會。從各國防疫的經驗來看,醫療資源越不平等,疾病就越難控制。針對兒科醫療的區域分派現況,我們統計了首都圈與高雄二大都會及其他四個直轄市的數目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兒科醫師照顧兒童數比較,發現這個區域不均的現象很明顯,而且越是急重難罕的專科越嚴重。比較所有兒科醫師的照顧兒童數我們發現台北市每一位兒科醫師照顧862名兒童,而台南市則為每一個兒科醫師照顧1,216名兒童,相差約50%。在屏東縣和台東縣每一個兒科醫師須照顧約2,000名兒童,相距不可謂不大。但這個分布差距在比較以專科醫師照顧人口數為代表的重症照顧資源分布後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以照顧癌症病童的兒癌醫師為例,在台北市每17,788名兒童就有一位兒癌醫師照顧,在台南市每77,224名兒童才有一個兒癌醫師照顧。差距達4倍以上。在屏東和台東兩縣則連一位兒癌專科醫師都沒有。同樣的趨勢在兒童免疫、新生兒、兒童消化專科醫療的分布上也有相同的趨勢。這個醫療資源的巨大差異顯示出來的是:後疫情時代各國所必須誠實面對的醫療不平等問題在台灣並沒有比較容易處理。而且除了區域不平等之外台灣還有對兒童醫療輕忽所造成的世代不平。忽視這個明顯的健康著力點將替未來的台灣帶來許多本來可以預防的疾病。親身在第一線感受到這個危機壓力的兒科醫療和研究同仁,在凝聚共識後,進入提出了以下的呼籲來解決這個後疫情時代迫在眉睫的問題。1.呼籲召開以保障全國所有兒童健康權利為目標的兒童醫療前瞻會議,制定周延進步的兒童健康政策,優先改善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2.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應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超前部署避免醫療資源重分配剝奪急重難罕急病嬰幼兒及兒童的健康生存權。3.主張政府立法行政部門注重預防醫學。速修法保障疫苗注射,改正健保法將預防接種排除在健保以外而造成疊床架屋的不合理規定。4.鑒於少子化的持續惡化是嚴重的國安問題,我們呼籲儘速規劃學齡前兒童醫療和托育的人口政策,由國家編列公務預算負擔。台灣的醫療是每個國民引以為傲的亮點。今天的嬰幼兒和青少年就是未來的主流世代,他們將判斷台灣醫界是只打了半場好球,還是善用了主場優勢將醫療資源做最有前瞻性的配置。怎樣努力化解世代不平等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將是台灣社會未來幾年最有意義的挑戰。
-
2020-07-18 新聞.科普好健康
「環境荷爾蒙」藏在想不到的地方 可能經由多種途徑入侵!
環境荷爾蒙充斥於日常生活的用品,如塑膠製品、保養化妝品、清潔劑原料、殺蟲滅菌劑甚至醫療器材。人們可能經由多種途徑接觸到環境荷爾蒙,食物、飲用水、空氣與家塵、個人用品(如乳液)等都是常見的來源。兒童的某些特質,可能增加暴露的風險。以每單位體重與成人相比,孩子喝較多的水,呼吸較多的空氣;再者,習慣把手放到嘴巴的行為,可能增加來自地毯、家塵或土壤中的毒物接觸。環境荷爾蒙大多可以通過胎盤或經由母乳傳給幼兒,但嬰幼兒的代謝系統發育較不成熟,且處於快速生長與發育的階段,這些精細的發展進程容易受到外來因子的干擾、破壞。科學研究證據指出,孕期或生命早期的環境暴露,不僅與嬰幼兒時期的健康發展相關,也可能增加成人期慢性疾患的風險。職場要防護 居家應定期清潔兒童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暴露大多是低劑量的,卻可能混合多種汙染物,使得健康影響變得複雜。因此,採取預防措施以關照懷孕婦女和小孩的健康是必要的。釐清職業與環境的暴露史是首要工作,父母親在工作時正確地使用相關防護具,可避免經由衣物或其他用品將職場上的危害物質帶回家。為了防火安全之需求,阻燃劑多應用於建材或地毯及電子用品塑膠外殼,電器用品溫度升高時,可能釋放出溴化二苯醚等有害物質,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擦拭居家環境或用吸塵器定期清潔,以減少粉塵吸入。PVC地板、玩具 別讓兒童接觸由於塑化劑廣泛地應用於聚氯乙烯(PVC)地板,應避免讓兒童在塑膠地板上爬行、減少接觸這類玩具,最重要的是多洗手;各種塑膠容器會有1至7號的三角形標示,代表不同的化學組成,例如3號(Polyvinyl Chloride)是最常添加塑化劑的材質,1、2(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4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5(Polypropylene, PP)是比較安全的選擇,7號是其他物質需注意是否含雙酚A,嬰幼兒的奶嘴和奶瓶更應該確認其組成標示,當然若不使用塑膠食品包裝,更可減少一半的暴露。選用化妝品、乳液 應注意成分化妝品、乳液、指甲油等可能含有塑化劑,孕婦或嬰幼兒的產品建議慎選產品的成分;而有機食品也可大量降低殺蟲劑的接觸。預防是兒童環境健康的核心,了解成分並正確地使用各種生活用品,同時考量生態的平衡,才能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並減少各類環境汙染物的未知威脅。
-
2020-07-15 科別.兒科
嬰幼兒腹痛哭鬧 竟是「腸套疊」
花蓮一名1歲張姓男童哭鬧不安,雙腳往腹部縮起來,在床上翻來覆去,母親驚覺不對勁,趕緊到花蓮慈濟醫院掛急診。小兒腸胃科醫師張雲傑立即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是「腸套疊」,遂以超音波搭配生理食鹽水灌腸,做腸套疊復位術。醫師提醒,若孩子異常哭鬧、嘔吐等,應儘速就醫檢查。張雲傑表示,腸套疊是好發於1歲前後的嬰幼兒,會出現反覆哭鬧、無法安撫、找不到舒服的姿勢,甚至不想進食、嘔吐等狀況,腹痛的頻率會愈來愈密集,每10至15分鐘陣痛,照顧者應提高警覺。張醫師比喻,腸套疊就像手指綁上橡皮筋的感覺,綁得愈久,腸子局部組織會缺血壞死,阻塞的症狀會變得非常明顯,無法抑制。當孩子解出果醬狀的黏液便,就是腸子已經「打結」一段時間了,照顧者應盡快帶孩子就醫檢查。「還好媽媽夠機警」張雲傑說,腸套疊是嬰幼兒期常見的腹部急症,由於小孩子無法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必須仰賴照顧者的觀察;而張小弟因為有煩躁不安及哭鬧的現象,好在家長能及時發現病情,讓孩子得到正確診治,預後情況相當良好。若病情一拖再拖,來不及治療,就可能導致腸壞死,甚至休克、死亡,需多加注意。雖然至今仍不清楚腸套疊真正的致病因素,不過好發於春夏季節交接和初冬時期,此時正是胃腸炎盛行的時候,所以相關研究認為腸套疊和腺病毒腸道感染有很大的關連。
-
2020-07-15 科別.兒科
爸媽注意!全國8月中至8月底 暫停嬰幼兒卡介苗接種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今年9月將恢復國產卡介苗提供嬰幼童疫苗接種服務,因應不同疫苗廠牌轉換期間,全國將於8月中至8月底暫停嬰幼兒卡介苗接種服務,提醒民眾這段期間如需帶嬰幼兒接種卡介苗,可提早或延後前往合約醫療院所進行接種。現行卡介苗建議接種時程為出生滿5至8個月,疾病管制署慢性傳染病防治組組長黃彥芳表示,我國卡介苗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製造,但因國產卡介苗製程不及供應接種需求,為避免疫苗短缺,現行使用日本製卡介苗是以專案進口方式採購,做為過渡時期替代方案。因日本製卡介苗尚未取得國內藥品許可證,而國產卡介苗已可穩定供貨,因此自9月1日起,恢復以國產卡介苗供應嬰幼兒接種服務。黃彥芳指出,考量國產卡介苗與日本製卡介苗,二者稀釋方式及施打劑量有所不同。為避免轉換期間新舊疫苗併存時,發生接種誤失,將於8月17日至8月31日期間,全國暫停卡介苗接種服務,以利接種單位確實完成疫苗轉換之各項前置準備作業。在全國暫停卡介苗疫苗接種服務期間,如民眾有前往結核病高發生地區出國需求,因卡介苗原於出生後滿24小時即可進行接種,建議可提早於8月17日前,攜帶寶寶前往院所,向醫師說明欲提前接種原因,經由醫師進行卡介苗接種前評估,如無接種禁忌,可提前完成接種作業。
-
2020-07-06 科別.兒科
孩子發展遲緩? 醫師籲:及早發現早期療育
孩子在出生後,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皆有一定的成長里程,當孩子的行為動作、語言、身心等方面有遲緩或不正常表現時該怎麼辦?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復健科醫師陳巧萍指出,藉由專業職能、物理或語言治療師團隊的引導,並針對孩子成長發展遲緩部份提供評估及治療,以進行「早期療育」可以讓遲緩的現象改善,跟上正常發展、增加孩童自理的能力,並減輕家庭照顧的壓力。她表示,門診中常由細心的家長、幼兒園老師及疫苗接種定期健康檢查時,發現孩子有遲緩及異常之現象轉介而來。一般而言,小兒在成長階段中7個月大不能坐、8個月大不會爬、1歲6個月不會走、2歲無法語言發音,都可能代表孩子的發展遲緩,需要進一步評估及檢查。門診中會透過動作評估及語言發展評估孩子目前的狀況,針對孩童需要矯正的部份,提供協助及指導,而黃金治療期在6歲學齡前為最佳。小兒科主任劉芳青也提醒,國民健康署補助7歲前學齡兒童有7次的兒童健康檢查,可以自出生後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發展評估及副食品的營養攝取,透過每個階段的檢查,身高、體重、頭圍是否符合生長指標的曲線等進行評估。如果有異常或成長遲緩,透過即早的發現,轉介至復健或相關科別,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進而矯正。臨床中曾遇一名2個月多的幼兒,由媽媽帶至健兒門診時,檢查時發現幼兒有固定看同一側的習慣,並且在頸部摸到有腫大的肌肉塊,疑似斜頸的症狀,經轉介至復健科再評估及復健,目前斜頸的現象已改善不少。
-
2020-07-03 科別.感染科
夏天是日本腦炎、類流感高峰期 衛生單位籲落實手部衛生、維持社交距離
進入夏天,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已趨緩,但衛生單位發現類流感疫情有緩升的情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門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萬7350人,呼籲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應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出入公共場所時,應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或佩戴口罩,以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南投衛生局指出,縣內新冠疫情控制得宜,但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及就診病例百分比5.4%,顯示就診占比及社區類流感疫情,均呈上升趨勢,因此提醒民眾平時應如同防制新冠疫情一般,落實手部衛生並做好咳嗽禮節,維持社交距離並戴口罩。加上每年夏季為日本腦炎疫情高峰期,衛生局提醒民眾國內今年雖無日本腦炎確定病例,但時序已進入流行季節,對家中有嬰幼兒者應按時完成疫苗接種;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評估自費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有出現發燒及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應盡量在家休息,同樣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公共場所;就醫時,請全程佩戴口罩,並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
2020-07-02 新聞.健康知識+
熱翻!竹市三起熱傷害案例 衛生局提醒3要訣5步驟
炎熱夏季,全台連續多日高溫,近兩周竹市共出現三起熱傷害送醫案例,其中一例較特殊,為工地工人在酷暑下施工不慎暈倒送醫,目前仍住院觀察中。新竹市衛生局指出,避免熱傷害,民眾應掌握預防「3要訣」,包括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則可採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等急救5步驟。衛生局表示,熱傷害6大危險族群包括嬰幼兒、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過度的高溫可能造成心血管、腦血管及呼吸性的病因所造成猝死。另外,熱傷害也可能出現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最嚴重的熱中暑,其中又以熱中暑最危險,死亡率高達30%以上,相當於毎10人就有3人可能死亡。衛生局長王宗曦指出,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除高溫亦常伴隨高濕度,戶外工作者(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恐因工作屬性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下,若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即可能造成脫水,民眾應適時補充水分並注意身體狀況,外出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炎熱時段外出。王宗曦說,民眾若發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或出現嚴重症狀如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應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降低體溫,可服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
2020-07-01 新聞.用藥停看聽
蚊蟲咬擦涼涼藥膏 食藥署:當心引起嬰幼兒癲癇
夏天蚊蟲孳生,戶外走走一不小心就被叮的滿身是包,就連待在室內也是難免其害。但是蚊蟲藥膏可別亂用,衛福部食藥署提醒,嬰幼兒最好別使用含薄荷、樟腦等成分的蚊蟲叮咬藥膏,以免引起嬰幼兒癲癇;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則表示,現在市面上已有專為嬰幼兒設計,較溫和的蚊蟲藥膏,家有幼兒者可選擇替代使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提及,市售蚊蟲叮咬藥膏主要可分為四類:抗組織胺、局部麻醉劑、類固醇和抗生素。其中,許多蚊蟲藥膏都含有抗組織胺成分,像是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主要用途是可以緩解紅腫和止癢。局部麻醉劑則常和抗組織胺一起製作成複方藥膏,本身並無消炎等效果,但藉由局部麻醉效果可麻痺搔癢感,使紅腫癢的部位較不易因抓癢產生傷口。至於類固醇,黃彥儒表示,因為其對消炎反應很好,透過消炎作用來達到止癢的效果,因此也常用於蚊蟲叮咬的藥膏中。但是類固醇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局部水分散失,使皮膚變薄、受傷。因此最好依照建議用法和用量使用,並且避免大面積塗抹和長期使用;尤其當因為搔癢抓破有傷口的時候,不可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以免抑制免疫反應,增加傷口被感染的風險。另外,有些人因為蚊蟲叮咬,搔抓產生傷口,因此許多蚊蟲叮咬藥膏也會添加抗生素,像是Bacitracin、Polymycin B、Neomycin等,來避免傷口感染導致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除了消炎止癢的成分,黃彥儒說,有些蚊蟲藥膏也會添加樟腦、薄荷等清涼劑來舒緩不適。但是嬰幼兒因為肝腎代謝功能尚未發展完全,使用含有這類成分的產品可能會引發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蠶豆症患者使用後也可能會出現類似溶血性貧血的狀況,應避免使用。黃彥儒表示,通常蚊蟲叮咬藥膏為複方藥膏,也就是什麼都加,但量都不會太多,因此只要避免腫包消失後還繼續長期使用,且僅用於外部、小範圍塗抹,應不致於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然而,若是對其中的成分有疑慮,可先注意外包裝的成分完整標示,並和藥師詢問,選擇專為嬰幼兒、孕婦等特殊族群設計較為溫和的蚊蟲藥膏替代。
-
2020-07-01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健康保衛站/孩子遠離過敏原 需超前部署
8歲女童小瑾與家人到海產店用餐到一半時,突然出現全身紅疹、眼睛嘴唇腫脹、呼吸困難等症狀。家人立即將她送急診,經醫師診斷為血管性血腫引發過敏性休克,施以抗組織胺、類固醇併腎上腺素治療後症狀獲緩解。經過敏原檢測,證實是對蝦子、蛤蠣等海鮮有嚴重過敏體質。高雄市大同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李仲翔說,這種狀況是兒童常見的過敏反應,食物過敏通常是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被人體免疫系統當成外來病原體引發的免疫反應,食物過敏與人體免疫球蛋白E抗體作用相關。有些慢性過敏原症狀不明顯或延遲幾天才發生,父母不會警覺到症狀與某些食物有關,常讓孩子接觸過敏原,造成體內長期累積,形成慢性發炎,影響孩子的發育、學習與健康。李仲翔指出,過敏主要是遺傳、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引起,近年因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兒童過敏盛行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嬰幼兒時期常以食物過敏或是異位性皮膚炎作為最初表現,年齡稍長後,可能出現呼吸道過敏,氣喘等症狀。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常見食物過敏來源包括牛奶、蛋白、大豆、小麥、花生及堅果類、魚類及貝類等食物。李仲翔提醒家長,除非已知曾發生過敏反應,否則不需要刻意避免食用高致敏性食物,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吸入性過敏通常與呼吸道症狀如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相關,常見過敏原包含塵螨、蟑螂、灰塵、貓狗毛、黴菌、花粉等。若兒童有過敏疑慮,家長可與醫師討論進行檢測,透過抽血檢驗食物過敏原。
-
2020-06-2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蚊蟲藥膏別亂用 藥師提醒:嬰幼童少碰薄荷油!
夏日氣溫節節高升再加上雨季,容易孳生許多蚊蟲,有時晚上才剛睡著,耳邊就響起「嗡嗡嗡……」的聲音,睡醒時更是左、右邊都被蚊子咬了一個包,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藥品,緩解叮咬後的紅、腫、癢呢?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專業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翟晉德總藥師為大家解惑。目前市售蚊蟲叮咬藥膏,大致可分為以下4類1.抗組織胺:許多蚊蟲藥膏都含有這類成分(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如:護那液、強力施美藥膏等都有,主要用途為緩解紅腫及止癢,是最常見的止癢藥物。2.局部麻醉劑:此成分常和抗組織胺一起製作成複方藥膏,本身並無消炎等相關效果,但藉由局部麻醉效果可麻痺搔癢感,使紅腫癢的部位較不易因抓癢產生傷口。3.類固醇:主要以消炎作用來達到止癢的目的,有些家長會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其實只要避免大面積塗抹並短期使用(盡量勿超過7天),治療效益很好,皮膚變薄及色素沉澱等副作用也較不會發生,須注意的是若已產生傷口,則不可使用類固醇藥膏,以免因免疫反應抑制,傷口更易遭感染。4.抗生素:當傷口出現破皮抓傷的狀況時,可使用抗生素藥膏(Bacitracin、Polymycin B、Neomycin),以免因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症狀。食藥署提醒,當嬰兒及2歲以下幼童如需使用含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等成分的外用止癢藥品,因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故使用前務必詢問醫師或藥師。而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患者應避免樟腦製劑,文獻上也曾有蠶豆症患者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使用時也需要特別注意。通常外用藥膏只是局部作用,較無全身性的副作用。但若不當使用,仍可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遇到相關藥物問題時,請找專業醫師或藥師諮詢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6-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菜市場買肉 留意沙門氏菌威脅
雞蛋常被認為是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感染元凶,林口長庚團隊追蹤三年發現,傳統市場販售肉品的威脅高於雞蛋。醫師針對豬肉產業鏈採檢,發現肉品從屠宰場出場後,非傷寒性沙門氏菌含量增加。避免非傷寒性沙門氏菌造成感染,建議民眾選擇冷鏈保存豬肉,並注意烹煮避免交叉汙染。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感染與吃下遭汙染食物有關,好發於夏季,目前全球病例都有增加趨勢。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過去曾發生病死豬流入市面,使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患者飆升,但去除豬霍亂沙門氏菌因素後,患者仍不斷增加,林口長庚每年收到個案平均達六百例。為了解原因,邱政洵與其團隊調查感染個案,發現除了購買散裝蛋,大多數患者都有到傳統市場購買肉品習慣,進一步分析風險,又發現有在傳統市場購買肉品習慣者,風險較高。研究團隊以豬肉為主要標的,從活體、屠宰、運送、販售、食用等多點採集沙門氏菌,發現肉品一進入運送端,沙門氏菌含量就開始增加,同時發現運送車上掛鉤、籃子、車體內都驗得到沙門氏菌,若加上「高溫」助長細菌量馬上倍增。研究已發表於美國感染醫學會「感染症論壇」期刊。邱政洵說,許多民眾烹煮過程中恐出現交叉汙染,例如主婦料理豬肉後,若沒有妥善清洗刀具、沾板、雙手,又去幫孩子泡牛奶,臨床就曾出現不到一歲嬰幼兒感染案例。別以為非傷寒性沙門氏菌風險不大,邱政洵說,近年台灣非傷寒性沙門氏菌的用藥,抗藥性日益嚴重,後線的奎諾酮類抗生素抗藥性可達二到三成、第三代頭孢黴素抗藥性也已達到一成,恐成我國公衛新危機。
-
2020-06-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別怪雞蛋!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醫師提醒注意豬肉保存
雞蛋常被認為是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感染元凶,林口長庚團隊追蹤三年發現,傳統市場販售肉品的威脅高於雞蛋。醫師針對豬肉產業鏈採檢,發現肉品從屠宰場出場後,非傷寒性沙門氏菌含量增加。避免非傷寒性沙門氏菌造成感染,建議民眾選擇冷鏈保存豬肉,並注意烹煮避免交叉汙染。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感染與吃下遭汙染食物有關,好發於夏季,目前全球病例都有增加趨勢。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過去曾發生病死豬流入市面,使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患者飆升,但去除豬霍亂沙門氏菌因素後,患者仍不斷增加,林口長庚每年收到個案平均達六百例。為了解原因,邱政洵與其團隊調查感染個案,列出可能的食物感染源,追蹤個案生活區域、飲食習慣等,發現除了購買散裝蛋,大多數患者都有到傳統市場購買肉品的習慣,進一步分析風險,又發現有在傳統市場購買肉品習慣者,風險較高。 研究團隊以豬肉為主要標的,從活體、屠宰、運送、販售、食用等多點採集沙門氏菌,發現肉品一進入運送端,沙門氏菌含量就開始增加,同時發現運送車上掛鉤、籃子、車體內都驗得到沙門氏菌,若加上「高溫」助長,細菌量馬上倍增。相關研究已發表於美國感染醫學會「感染症論壇」期刊。邱政洵說,許多民眾認為,食物只要煮熟就不用怕沙門氏菌,但烹煮過程中恐出現交叉汙染,例如主婦料理豬肉後,若沒有妥善清洗刀具、沾板、雙手,又去幫孩子泡牛奶,臨床就曾出現不到一歲嬰幼兒感染案例,嬰幼兒免疫力差,更增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別以為非傷寒性沙門氏菌風險不大,邱政洵說,近年台灣非傷寒性沙門氏菌的用藥,抗藥性日益嚴重,後線的奎諾酮類抗生素抗藥性可達二到三成、第三代頭孢黴素抗藥性也已達到一成,恐成我國公衛新危機。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近年非傷寒性沙門氏菌抗藥性已有下降現象,將與食藥署合作共同管控。
-
2020-06-25 新聞.健康知識+
「一白遮三醜」別羨慕!小心是這種病上身
2歲大曾小妹生長曲線正常,靈動雙眼加上異常白皙的臉蛋,總讓人忍不住想捏捏臉頰,但最近曾小妹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健康寶寶,顯得有食慾不振、病懨懨的狀況,家人見狀十分焦急,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缺鐵性貧血」。曾小妹出生以來生長曲線均優於同齡孩子,加上長相甜美可愛,父母為此感到驕傲不已,原本以為曾小妹白皙的肌膚是母親於孕期多食用豆漿、牛奶、珍珠粉等「白色食物」所致,但因這些食物缺乏鐵質,而蒼白的肌膚正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直至曾小妹出現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才發現事有蹊蹺。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表示,貧血的種類繁多,且病因各不相同,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在台灣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和大於10歲的青少女,前者是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一個高峰期,主要是因小孩成長快速,對鐵的需求量大增;另外,飲食習慣不正確也可能造成,後者為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二個高峰期,因身體快速發育及經血流失導致。然而,缺鐵性貧血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故容易被忽略,但隨著貧血嚴重度增加,會出現容易疲倦、食慾不振、臉色蒼白、皮膚變黃、易怒、心跳加速、異食癖等症狀,長大後影響認知及學習發展,彭慶添透露,有些甚至被誤認是笨小孩,其實是被錯怪了。此外,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也是很多內皮系統組織酶反應的媒介,因此缺鐵的小孩易有感冒或懶散等症狀,尤其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力;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週數不足、飲食因素或腸胃道因素等。在治療方面,由於靠調整飲食已緩不濟急,會建議給予足夠劑量的口服鐵劑治療,搭配果汁服用,促進鐵質的吸收,但應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並可飯前服用,以免減少鐵質吸收,通常會持續治療半年,前三個月能有效矯正貧血狀況,後三個月則為儲存日後所需的鐵質。彭慶添建議,一般母乳哺育的小孩至少四個月就要補充鐵劑,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需求大增,須從食物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而1到5歲的孩童每天飲用牛奶量不得超過600毫升,因缺鐵性貧血不容易於初期發現,建議家長於孩子一歲大時,可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若是早產兒,則建議於四個月大時即做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伸閱讀: 戴口罩就不用擦防曬? 專業皮膚科醫師提3點建議 戴抗UV隱形眼鏡 還需要戴太陽眼鏡嗎?
-
2020-06-23 科別.腦部.神經
影/幫助癲癇兒精準找病因 醫師花4年建AI輔助資料庫
4歲的小翰(化名)有天出現腹脹症狀,診所起初以輪狀病毒感染合併胃炎治療,服藥2周無好轉且逐漸陸續有抽搐、失語、認知能力變差、夜不眠和單邊下肢無力的症狀,轉介到光田綜合醫院兒童神經科進一步檢查治療,醫師江國樑謹慎追查在第一時間揪出罕病「自體免疫性抗體腦炎」,投以正確藥物即時扭轉小翰可能因癲癇傷腦成特教生的命運,小翰目前已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在校成績名列前茅。江國樑醫師指出,癲癇是腦細胞不正常過度放電造成身體不正常反應,發生率大約是每1000人有4至5人,台灣逾10萬名癲癇病患,其中不易確診病因的頑性癲癇就占三分之一,幼童更是癲癇症候群好發族群,症狀千變萬化,病童要確診往往需要經歷更多時間,還有更繁雜、昂貴的檢查,即使檢查也不保證有結果,這些過程煎熬著孩子也讓照顧者四處奔波,家庭經濟壓力增大。為幫助更多癲癇兒家庭,江國樑跨領域攻讀博士深入研究人工智慧,經4年時間籌劃與輸入逾3萬筆資訊終於打造出「人工智能癲癇症候群與病因輔助診斷系統」,盼協助臨床更快、更好、更準確的釐清幼童癲癇病因,即時治療。研究成果已發表刊載於國際期刊《Epilepsy & Behavior》,國際卓飛氏症官網(www.dravetsyndromenews.com)所報導。他說明,一般人較為熟悉的癲癇症狀是兩眼上翻、嘴唇發紺、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進而意識喪失和小便失禁等等,而幼童癲癇症狀更是五花八門,舉凡兩眼失神、頸部肌肉收縮、頭部下垂、動作停止,或像個案小翰初期發病時的突發性失語症、夜間嚎哭、認知變差等等共病症。呼籲家長或婦幼教師要謹慎留心,如發現嬰幼兒有異狀,最好向兒童神經科醫師諮詢。當時小翰透過第一線的腦波檢查,腦波圖僅有疑似局部異常,在給藥有效控制癲癇後,其認知卻仍沒有進步,江國樑棄而不捨持續追蹤,才在第一時間、自體免疫性腦炎典型症狀未完全出現前就給予正確藥物治療,否則小翰在曠日彌久檢查確診時很可能疾病已經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智力傷害。江國樑說,2017年世界抗癲癇組織(ILAE)為因應精準醫療世代的到來,提出內容完備思量縝密的新癲癇診斷分類,但多達數以萬計的考量選項,臨床使用並不便利,現在利用「人工智能癲癇症候群與病因輔助診斷系統」,以小翰作為示範個案,透過30至60分鐘建檔病童基本資料、症狀、檢查數據資料,就能夠透過電腦智能連結資料庫篩選出其癲癇的病因極可能是自體免疫腦炎。他說醫療臨床經驗難以取代,此系統在知識表達上極佳,很適合做為醫師經驗傳承的工具,醫師們在臨床使用時就好比有癲癇專家在身邊,隨時提點癲癇診斷注意事項,更快、更好的治療也讓家長、病童受益;江國樑預期人工智能診斷系統會在1至2年後趨於完備成熟,未來可望在臨床上讓更多醫師活用,也讓兒童神經與癲癇醫療更邁向精準醫學。
-
2020-06-18 新聞.健康知識+
頭暈頭痛,是中暑還是熱衰竭?注意不曬太陽也中暑的6原因
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衛福部統計每年的6至7月是民眾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高峰期。熱衰竭、熱中暑都屬於熱傷害,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尤其是慢性病患、體重過重者等8大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覺。夏季氣溫飆高,常讓民眾大喊「熱浪」來襲! 事實上,台灣目前沒有明確的熱浪定義,但將每日最高溫攝氏35度以上的天數稱為「高溫日數」,近年來不僅平均氣溫愈來愈高,一年之中的高溫日數也愈來愈多。 當有太平洋高壓籠罩,颱風靠近或因西南風引起的「焚風效應」時,屢有高溫破紀錄的情形發生。 慎防中暑、熱衰竭!8大族群多注意 連續高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可能會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脅,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也易引發健康衝擊,尤其是以下8大高危險族群,更要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 1. 65歲以上長者 2. 慢性病患 3. 體重過重者(身體質量指數BMI≧24) 4. 服用特定藥物者 5. 密閉空間工作者 6. 戶外工作者 7. 運動員 8. 嬰幼兒 盛夏時,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儘可能待在室內,並做好防曬工作,多補充水分及適度鹽分攝取,以及安排適度休息,以避免中暑。 萬一發生熱傷害,最重要的是了解傷害的嚴重程度,並牢記熱傷害急救5步驟: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 此外,熱衰竭、中暑的症狀不太一樣,兩者的常見症狀與處置方式如下: 頭暈頭痛恐是熱衰竭!牢記處理4步驟 若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未正常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此時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呼吸淺快、虛弱無力、體溫升高(一般不超過40度),甚至肌肉痙攣、抽筋等。 若遇到可能熱衰竭之患者,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移除多餘衣物 2. 給予補充約1000c.c.水分及適量鹽分 3. 其次可使用冷水噴灑或利用風扇幫助降溫,並多休息 4. 若症狀沒有改善,需立即送醫 皮膚紅、沒流汗恐中暑!3步驟快急救 如果發現病人體溫飆高(超過39.5度)、皮膚紅熱,沒有排汗、沒有尿、少尿或血尿,脈搏快且強,呼吸急促或困難,甚至意識模糊,代表可能中暑,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環境,讓病人平躺、腳抬高,鬆開身上衣物 2. 快速降低病人體溫,方法包括: (1) 提供風扇 (2) 將冰袋放置於病人頸部、腋下、腹部、鼠蹊部 (3) 浸泡冷水 3. 若情況未迅速好轉,則要儘速送醫治療 不曬太陽也會中暑?常見6原因要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不曬太陽也有可能中暑!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提醒民眾注意: 1. 夜跑 2. 穿衣過多 3. 藥物導致排汗不良 4. 長時間處在通風不良的地方 5. 持續勞動 6. 上班族:辦公室內外溫差大,上班族平日若較少從事戶外活動,一旦到了較高溫環境,就容易因不適應而中暑。 炎炎夏日,提醒民眾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增減衣物,並適度休息、補充水分,降低中暑、熱衰竭的機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暑發燒、頭痛、拉肚子怎麼辦?醫師:3招解除、預防熱衰竭,這樣處理最有用!.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夫妻拼事業拼出病,放下執著找回健美體態:沒有健康身體,有錢也無法到處去
-
2020-06-17 科別.消化系統
影/胃潰瘍發作?男子腹痛忍14天才就醫 竟是牙籤穿腸
50歲朱姓男子上腹痛2周,以為是宿疾胃潰瘍不以為意,直到痛到受不了才就醫,經醫師余承儒安排胃鏡檢查,赫然發現一根牙籤穿刺在十二指腸壁上。最後透過內視鏡夾出,並且修補腸壁破洞才解除大患。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余承儒提醒民眾,若誤食銳利異物,像是魚刺或牙籤,則可能在某個角度在腸道裡頂住,容易穿刺腸壁,造成腸穿孔,產生腹膜炎、或形成膿痬、不幸靠近大血管,還易造成內出血,十分危險。呼籲民眾,一旦誤食尖銳異物,需盡快就醫。朱姓男子回想,可能是酒足飯飽剔牙時,不慎誤食,他因為常因胃潰瘍腹痛,以為舊疾發作,吃點胃藥,沒有就醫,直到吃胃藥沒用,痛到受不了,才趕緊來醫院就診。醫師余承儒說,消化道異物患者常見發生於兒科,因為嬰幼兒常隨手抓小東西往嘴裡塞,如鈕扣、彈珠或小玩具,不小心就吞下肚。而大人的食道異物通常以誤食居多,最多的像是魚刺、雞鴨骨頭,還有像是假牙沒有裝好,因脫落而不小心吞下肚。他指出,早年內視鏡不發達,消化道異物只能開刀手術取出或吃瀉藥排出,如今內視鏡技術進步,消化道異物可透過內視鏡從嘴巴進入消化道直接探查異物,並且利用異物夾輕鬆取出。
-
2020-06-17 科別.皮膚
紅腫脫屑癢、甚至睡不好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防?
天氣變熱,民眾有時會因流汗而皮膚癢,但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更是災難,一旦發作,身體常會出現紅腫過敏、流膿等症狀,搔癢難耐,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35歲的林先生從小就有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身體多處出現紅腫、脫屑、紅斑等狀況,常會癢不停而搔抓破皮,雖有就醫也有擦藥,但控制時好時壞,且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出現白內障、骨質疏鬆等症狀,讓他生活品質變差,並長年睡不好。大人小孩都會得 8成是輕症收治林先生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廖年峰表示,異位性皮膚炎(AD)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無論是全球或台灣的患者皆逐年增加。根據2016年研究,全球約20%的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0年發表治療共識、北榮2010年研究顯示,近十年台灣的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也從4.1%增至6.7%。張廖年峰說,雖然大人小孩都會有異位性皮膚炎,但通常被視為兒童期疾病,據統計,60%患者在一歲前發病,90%在五歲前發病。有八成患者都是輕症,且多數患者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緩解。不過,也有約四分之一的成人是在成年後才發現有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包括基因、環境、免疫等因素,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絲聚蛋白(Filaggrin)缺損是患者較為重要的致病基因,其他像是免疫失調、皮膚屏障缺乏、食物過敏等,皆為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致病原因。食物過敏、吸菸 都是誘發因子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好發部位為手腳伸展側,如肘關節與膝關節前側;成人則是手腳內曲側,且更好發於臉部、手部和腳部,並出現紅腫、脫皮、脫屑、流組織液等。目前已知食物過敏和吸菸可能導致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發生,長期可能影響身、心、社會交際、經濟等,並出現憂鬱、焦慮、甚至鼻子過敏、氣喘、精神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作息規律、勤保濕 減少復發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病程,以體表面積、病灶嚴重程度、皮膚發紅腫脹等,區分為輕、中、重度。治療時,也依嚴重程度而有不同治療方式,如同接力賽事一般。張廖年峰說,患者即使病情控制,也得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勤擦保濕、無香味為主的乳液,來抵抗外來環境的刺激物質,如出門、回家、洗完澡、睡覺前等各擦一次;另因患者皮膚較為脆弱,洗澡水溫勿過高、擦拭身體時應用毛巾壓乾再擦拭,才能提供皮膚屏障,達到減少疾病復發的作用。
-
2020-06-16 科別.泌尿腎臟
男童包皮結構異常 微創包皮槍手術5分鐘解決問題
13歲陳姓男童的包皮無法順利自然推開,龜頭翻不出來而清洗不易,出現包皮反覆發炎且開始有纖維化的情況,龜頭處紅腫疼痛,有時還流出膿水。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診斷後,確定男童有結構性異常的包莖問題,控制感染後,採取新式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全身麻醉後,手術約5分鐘左右就結束,相較與傳統方式減少了至少半個小時的全身性麻醉藥使用。術後就回家休養。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剛出生的男嬰幾乎都會有包莖的現象,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隨著年齡增長,包皮就會慢慢往後退。依臨床研究,一歲男孩約有50%左右持續有包莖現象,成長到16歲左右,無包皮過長或開口狹窄包莖的男孩都可以將包皮往後退而出整個龜頭。呂謹亨醫師指出,包皮的主要功能可以保護龜頭,若出生時就割包皮,裸露的龜頭有時會受刺激而變紅腫,特別是尿道開口黏膜處最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潰瘍,日後造成尿道口狹窄,嬰幼兒的包皮垢與成人不同,在還沒暴露出來時是無菌的,像潤滑劑一樣協助包皮與龜頭的分離,不須刻意用力剝開沖洗。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醫界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呂謹亨醫師表示,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一是出現包皮炎或龜頭炎,但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二是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三是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陰莖有可能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四是包皮反覆紅腫、疼痛,是因便溺後殘餘的尿積在包皮內,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只有經常發炎才需進行手術切除。呂謹亨醫師指出,幼童或是成人,目前大多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很少且只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後會陸續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相較之下,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至1小時以上時間,內層與外層分開環狀切除,電燒止血後再縫合,可能對陰莖表淺神經造成熱傷害,加上傷口需一針一針的縫合,至少都超過12針以上,刀口長,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不如包皮槍平整,術後容易出血且傷口較難照護,癒合時間較久,需術後多次換藥。
-
2020-06-16 科別.腦部.神經
空氣污染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看看墨西哥城的悲劇
聯合國1992年將墨西哥城列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大都市。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墨西哥城大量30~40歲成人大腦中發現有典型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表現(老年炎性斑),甚至在嬰幼兒的大腦內也有類似發現,研究人員把這個發現和大氣污染相關聯。幾年前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000萬名美國東北部50個不同城市的65歲以上患者,他們發現這些老人罹患神經變性病,包括阿茲海默症的幾率和暴露於一些特定的污染源劑量密切相關。其它來自英國、瑞典和臺灣的報導也支援這個說法。《阿茲海默症》雜誌主編、美國德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George Perry指出:「在阿茲海默症的病因研究中,空氣污染已成為熱門話題。」墨西哥城的悲劇美國蒙大拿州的神經病學者Lilian Calderon-Garciduenas 調研了在墨西哥城嚴重污染區域的40隻野狗,有些動物已出現行為學改變,如不再認識自己的主人,不會做以前學過的技巧等。檢查發現,狗腦內有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理表現——斑塊。 她接著又開始研究同一嚴重污染區的居民,發現他們也多有同類斑塊病理表現,甚至在孩子或11個月大的嬰兒腦內都可發現。2018年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了一項研究,追蹤131000名50~79歲的倫敦居民,在八年的隨訪中他們發現,暴露於空氣污染時間最長的人也最容易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PM2.5的相關性尤其高。臺灣學者在一項10萬人的調查中也發現類似的相關性。瑞典學者指出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癡呆症患者和他們是否攜帶阿茲海默症易感基因無關。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在2017年1月的《柳葉刀》上報導:在660萬接受調查的安大略省居民中,居住在距離主路不到50米處(這些地方的細顆粒污染物濃度比距離150米左右的高出10倍以上)的居民,罹患失智症的幾率比生活在離主路200米以外的人高出12%。此類流行病學研究確有它的局限性,它很難設計、完成一項有對照組的污染源研究,因為長期使人們暴露於已知有害的污染環境是不人道的。但這個工作可以在動物實驗中完成。美國北達克塔州的神經生物學家Colin Combs2015年在飼養老鼠的籠子中灌入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氣,他發現空氣污染程度越高、暴露時間越長對腦的損害越嚴重;神經病理檢查發現的斑塊和阿茲海默症頗為相似。2018年,洛杉磯的科研人員發現空氣污染中的重金屬不但能進入動物的腦內,而且它可以啟動一些特定基因而誘發神經變性病和癌症。PM2.5會損傷大腦研究人員推算,40%~65%的阿茲海默症風險來源於非遺傳性因素,如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其中空氣污染是最重要的誘發因素。PM2.5來源於油、氣的燃燒,發電廠的排放、煤和木頭燃燒等。這些物質一旦被吸入到肺臟可被吸收入血。它會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損害,導致癌症、心臟病、腦卒中,甚至死亡。以前的醫學知識多認為這種有毒物質很少能進到腦內因為腦組織有血腦屏障保護,現在看來並非如此,PM2.5可以改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從而進入腦內。此外它也可經鼻腔黏膜沿嗅神經入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暴露在這些空氣污染物中可以損傷大腦,加速認知老化,甚至還可能增加罹患阿爾茲海默病與其他癡呆疾病的風險。PM2.5危害大,但這些微小顆粒中什麼成分危害最大,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石油燃燒後釋放出來的污染顆粒有成百上千種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在腦內聚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可能部分解釋了阿茲海默症為何多發于老人。有人會問,空氣污染PM2.5的水準有沒有安全區間?我們可能永遠也確定不了這個安全區間。遠離空氣污染 活得更「聰明」美國南加州大學流行病學家陳居泉教授專門研究空氣污染對大腦的影響,他指出雖然空氣污染中每個單一特殊物質對大腦的作用現在並不明朗,但多種成分混合的微小粒子污染物顯然和腦損傷、認知功能障礙有直接相關。陳居泉教授去年在《大腦》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表明,空氣污染中的微小粒子和老年女性的神經病理改變和記憶力喪失密切相關。現已有多組資料表明,中老年人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是發生失智症的重要風險因素;青少年暴露於空氣污染是否會發展成癡呆症還需進一步研究。雖然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遺傳學研究眾多,但至今藥物治療效果甚微。大氣污染和阿茲海默症的相關性對疾病防治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政府和相關部門嚴查嚴管空氣品質最重要的客觀依據。和遺傳基因變異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是可以管控的。鍛煉身體可以增加腦血流,從而提高腦源性神經生長因數的水準,減少癡呆的發病率。控制大氣污染不光對減少呼吸、心腦血管病、癌症有重大作用,對於人類如何能活得更長、更「聰明」也具重大戰略意義。
-
2020-06-09 科別.兒科
2歲童臉蛋白、食慾不振 檢查罹患缺鐵性貧血
!--@IMAGE_8004820_CENTER@-->一名2歲女童臉蛋白皙,但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同學,卻顯得有食慾不振和病懨懨,家人帶往醫院檢查,診斷她有「缺鐵性貧血」,經連續給予口服鐵劑治療半年後才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說,原本女童家長以為她白皙的肌膚是母親於孕期多食用豆漿、牛奶、珍珠粉等白色食物所致,沒想到會是缺鐵性貧血的警訊,直至曾小妹出現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才發現事有蹊蹺。他說,貧血的種類繁多,且病因各不相同,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在台灣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和大於10歲的青少女。前者是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一個高峰期,主要是因小孩成長快速,對鐵的需求量大增,另外飲食習慣不正確也可能造成,後者為小孩缺鐵性貧血第二個高峰期,因身體快速發育及經血流失導致。缺鐵性貧血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但隨著貧血嚴重度增加,會出現容易疲倦、食慾不振、臉色蒼白、皮膚變黃、易怒、心跳加速、異食癖等症狀。長大後還可能影響認知及學習發展;有些甚至被誤認是笨小孩,其實是被錯怪了。彭慶添說,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也是很多內皮系統組織酶反應的媒介,因此缺鐵的小孩易有感冒或懶散等症狀,尤其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力。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週數不足、飲食因素或腸胃道因素,針對這名女童的狀況,研判應是飲食因素造成,如鐵質攝取不足、在6個月後未適時給予副食品、1歲後喝過多牛奶等。治療方面,靠調整飲食已緩不濟急,會建議給予足夠劑量的口服鐵劑治療,搭配果汁服用,都可促進鐵質的吸收,但應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可飯前服用,以免減少鐵質吸收,通常會持續治療半年,前三個月能有效矯正貧血狀況,後三個月則為儲存日後所需的鐵質。他建議,一般母乳哺育的小孩至少四個月就要補充鐵劑,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需求大增,須從食物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而1到5歲的孩童每天飲用牛奶量不得超過600毫升,因缺鐵性貧血不容易於初期發現,建議家長於孩子一歲大時,可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若是早產兒,則建議於四個月大時即做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0-06-08 科別.感染科
日本腦炎流行季開始!除了防蚊,還要做「這件事」及早預防
入台灣已經步入日本腦炎流行季,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11至2019年日本腦炎病例大概在5至6月就會出現,雖然今年沒有出現病例,但病毒應該已在病媒中傳遞,居家或活動環境有豬舍或水稻田,可以施打疫苗降低染病風險。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2011至2019年間,當中有3年在6月出現日本腦炎病例,有6年5月就出現病例,雖然今年目前沒有出現日本腦炎患者,但研判病毒應該在豬隻與病媒蚊間移動,如果帶病蚊蟲叮咬到人就會感染。 莊人祥呼籲,家中如果有滿15個月嬰幼兒,可以公費接種疫苗,假使居住或活動環境有豬舍或水稻田等高風險場域,成年人可以到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1劑約3至4千元,實際價格因醫院而不同。 疾管署強調,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疾管署補充,2016至2019年全國同期病例數分別為2、2、10及5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被叮成紅豆冰!  最有效的防蚊秘訣大公開 又熱又癢! 身上莫名起紅疹 可能是長痱子了 心臟病居國人10大死因第2位 醫:8成是可以預防的 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