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失智.失智資源
搜尋
失能
共找到
1069
筆 文章
-
-
2021-10-07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貴婦瓶蓋轉不開竟是發炎引起 就醫免受失能之苦
台中63歲馮女士四年前出現手部關節及頸部不適、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轉門把、開瓶蓋,赴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幸發現得早,透過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年後病情得以控制;無獨有偶,66歲李女士10年前發病,起初使用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卻仍有發炎反應,改透過健保申請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終獲得控制,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列入全民健保重大傷病,若無好好治療,可能造成失能、縮短平均壽命,不可不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由於患者本身因免疫系統失調,會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變形,甚至會導致內臟器官發炎與侵犯,可能危及性命與生活機能。陳俊宏指出,目前研究認為此病的發生與基因、環境有關,若患者本身具家族基因,加上暴露於抽菸、感染的環境下,都可能會誘發此病。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最新的診斷標準,當小關節出現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早晨關節僵硬且不適超過1小時、有3個或以上關節發炎、對稱性關節、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皮下結節、發炎指標ESR(紅血球沉降速率)及CRP(C反應蛋白)呈陽性反應,就應及早接受治療。陳俊宏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從體內產生抗體到出現症狀而確診,通常需要7到10年,所以有易感體質的患者若能及早發現並就醫,接受適當的預防和治療,並有意識地建立良好生活,如飲食清淡、減肥、作息正常、戒菸等,將誘發因子去除,就能降低日後失能的狀況。
-
2021-10-07 養生.運動天地
健身膝蓋痛!小心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惹的禍
醫生,奇怪!我每次健身時,只要膝蓋彎曲就會聽到卡啦聲,而且健身過後,膝蓋都會覺得很痛!」小心!這可能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惹的禍!髕骨又被稱為膝蓋骨,是一塊位於膝蓋前面的小骨頭,髕骨會藉由肌腱及韌帶與這塊大腿股骨及小腿脛骨相連接。若是因為膝蓋在活動時,髕骨有不正常滑動,造成髕骨與下面的股骨軟骨產生摩擦,進一步造成膝蓋周圍深處疼痛,這就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又稱作髕骨外翻或髕骨軟化。尤其在跑步、上下樓梯或蹲下等膝蓋彎曲角度較大時,疼痛情形會較明顯。什麼原因會導致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常見造成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的原因包有股四頭肌無力、臀肌失能、扁平足、膝蓋內側韌帶不穩定、先天結構異常等,因而造成髕骨外翻離開應在的軌道,造成不正常的滑動。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的患者常會有跑步時覺得膝蓋內外側的疼痛,或是蹲下站起時膝蓋卡卡或疼痛、膝關節僵硬腫脹、膝蓋彎曲時常有喀啦聲響。針對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的檢查及診斷,可以藉由病史及理學檢查評估疼痛及受損部位,必要時並配合X光檢查髕骨外翻的程度(圖一)、超音波檢查內外髕支持帶有無受損(圖二)、核磁共振檢查髕骨下的軟骨有無受損情形。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該如何復健呢?1.肌力訓練:訓練臀肌、股四頭肌及核心肌群的訓練,以加強髕骨的穩定度。(圖三~圖六)2.正確動作:在做膝蓋彎曲的動作及訓練時,要讓髕骨的垂直沿線要在腳掌上,不要髖關節內轉、膝蓋外翻,並維持膝蓋朝前。3.伸展運動:伸展大腿外側的髂脛束及腿部後側肌肉。(圖七)4.護膝及貼紮使用:可以穿護膝做髕骨的貼紮以穩定髕骨,讓髕骨回到正常軌道上。5.鞋墊:扁平足的患者,可以使用矯正鞋墊。6.復健儀器:利用復健儀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及症狀,但復健儀器治療無法取代上述的運動治療及處置。7.止痛消炎藥:如有急性疼痛情形,可以使用止痛消炎藥來緩解疼痛。根據統計,因健身導致的運動傷害裡,最常見發生於脊椎、肩膀和膝蓋,這三個部位。也因此,膝蓋疼痛確實是造成不少熱愛健身的民眾們的困擾。特別是要注意,許多的運動傷害都來自於持續地累積且過度使用而造成,也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以及是否已經開始有一些輕微不適的感覺出現。要如何避免健身所導致的膝部運動傷害呢?應該掌握以下原則:◎健身過程注意正確姿勢,包括腳尖朝前方、膝關節對齊腳尖、蹲下過程中膝蓋不內夾、將重心放後腳跟但腳掌貼平地面,並且由臀部出力。(圖八)◎避免只做單一種訓練◎注意深蹲訓練的姿勢,最好一開始能有教練在旁觀看並指導正確的姿勢,並逐漸增加訓練的強度。◎適度伸展肌肉,以維持柔軟度並避免肌肉過度緊繃,緊繃的肌肉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不足的關節活動度在運動的過程中會容易造成傷害。◎增加下肢肌力:增加膝蓋周圍的肌力及肌耐力有助於保護膝蓋,當膝蓋周圍肌肉增強,能在膝蓋活動時增加穩定度,降低膝蓋因不穩定而產生磨損的機會。◎同一個部位建議隔一天以上再訓練,才能有適當的休息,避免過度訓練造成受傷。疼痛是一種警訊,往往告訴著我們可能有受傷、發炎的情況發生,因此急性期剛發生疼痛時,可以先做休息,觀察是否有紅、腫、熱等情況發生。如有持續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則可至復健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治療。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本文作者:臺大醫院復健部-陳冠誠醫師資料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Instagram台灣復健醫學會Facebook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5 失智.像極了失智
衰弱是病?!老化和衰弱有何不同?出現以下病徵要小心
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能力降低、細胞再生能力減退,在外貌產生變化前,我們的器官已漸漸老化。老化是正常的過程,與老化相似的衰弱,則是老年症候群的表現之一,由多重原因所造成,可能讓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導致失能、死亡。常「嗆到」也會引發衰弱,各種小症狀莫輕忽一名老翁因為唾液腺分泌減少,產生吞嚥困難、吃東西經常嗆到,漸漸營養不良導致體重下降,精神和心情變差。從減少出門次數到足不出戶,人際關係和社交也跟著封閉,接著陸續出現失智、跌倒、臥床、失能,最後不幸死亡。原本只是嗆咳症狀,最後身心理狀況急速惡化,像骨牌效應一樣造成憾事。衰弱到底有多危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說明,衰弱不是疾病,而是老年人常見的症候群,當受到外界壓力時,身體無法維持恆定,導致後續其它不良結果。簡單來說,衰弱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任何小毛病都會影響全身上下,讓身體功能快速惡化。「我們常見到看似健康的老年人,只要一跌倒,沒過幾個月就臥床,生活無法自理。」陳宥達解說衰弱容易造成中度或嚴重傷害,千萬不能置之不理!(➤ 咦?視力好不好和失智也有關係?中醫師分享3招,教你如何護眼抗老化:https://pse.is/3qgyw2)(➤ 你知道嗎?懶得動腦的人,小心腦部退化的比別人快!跟著學3種居家認知訓練,降低患病機率:https://pse.is/3r4f9y)Q1:哪些人是容易罹患衰弱的高危險群?65歲以上老人,衰弱的盛行率約10%,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另有吸菸、喝酒、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型態的民眾要多加注意,下列也是高危險群。▶ 認知相關(認知功能障礙、低教育程度)▶ 心理與社交參與(憂鬱、壓力、社會疏離、缺少信仰)▶ 家庭功能(未婚者、與親人關係疏離、低收入)▶ 吞嚥口牙相關(假牙、咀嚼吞嚥困難、易嗆咳、進食意願低或胃口差)▶ 慢性疾病▶ 失能(無法自理生活、需他人協助)Q2:出現哪些病徵要小心?活動力下降、體重減輕、容易疲倦、食慾降低、肌肉耗損、骨質疏鬆、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認知功能障礙等。若家中長輩出現上述病徵,可至家庭醫學科門診做「老年周全性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老化帶來的衝擊與傷害。Q3:如何自我評估是否衰弱?從運動表現和身體狀況評估,用「重肌述速動」5字訣快速檢查。1、體重減輕:過去一年體重減輕大於5公斤。2、肌力減弱:手握力弱,慣用手的最大握力男性<26公斤、女性<18公斤。3、自述容易疲累:主觀感受最近做任何事情感到費力。4、行走速度減慢:直線行走每秒小於0.8公尺(直線行走6公尺超過7秒)。5、低活動量:男性
-
2021-10-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爆發至今 確診請領職災給付83件「醫護最多」
根據勞保局統計,從二O二O年一月至今年九月止,因確診COVID19請領職災給付的案件數共八十三件,其中傷病給付八十件、死亡給付三件;若以業別區分,以醫護人員卅六件最多,佔整體件數的四成三,其次為居住型老人照顧服務業、航空運輸業各九件,清潔人員則有兩件,大眾交通運輸人員掛零。明理法律事務所律師李瑞敏說,勞工若因職災致死、失能或傷病,依照勞基法第59條規定,就算雇主沒有過失,仍須負起職災補償責任,給予勞工醫療跟薪資補償,但少數雇主不想支付費用,就會發生像林媽媽的雇主那樣,拒絕在申請書蓋章。李瑞敏說,勞工自行送件後,經勞保局認定屬職災,得作為訴訟有利主張的事證,多有聽聞勞動訴訟律師們說過,「拿到勞保局職災認定,就像拿到有利訴訟的門票」,勞工若與雇主打訴訟爭取補償,法院多會審酌與採認勞保局的職業傷病認定結果,勞工獲勝訴判決,向雇主成功請求補償的機會自然提高。不只如此,在傷病、失能、死亡給付,普通傷病與職災兩者給付標準大不同,以傷病給付為例,若是普通傷病,只能請領五成薪,最長給付一年;但如果是職災,第一年可請領七成薪,一年後尚未痊癒再降至五成薪,合計最長給到兩年。死亡給付方面,除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予喪葬津貼5個月,也會依是否為職災致死給予不同的遺屬津貼,若非職災死亡,於98年1月1日前有保險年資者,依保險年資不同,最高可領30個月的遺屬津貼,職災致死的話,不論保險年資,一律給40個月的遺屬津貼。假設林媽媽確診前半年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為3萬元,確診住院第4天起至復工前1日總共4個月(120天),若經勞保局認定為職災,就可領到8萬4千元,若只是普通事故的傷病給付,只能核給住院期間,假設住院第4天起至出院日共120天,則可請領到6萬元。死亡給付則可領15萬元喪葬津貼,加上120萬元的遺屬津貼,但若不是死於職災,保險年資2年以上,遺屬津貼僅90萬元。
-
2021-10-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因公染疫難證明/熱區職場群聚 職業病認定路迢迢
今年五月中是本土疫情最嚴峻的時期,64歲的外包清潔員林媽媽在疫情熱區「捷運龍山寺站」服務。當時有疑似個案整天在站內逗留,幾天後該站至少五名員工確診,他們若成功申請認定為職業病,可望獲得勞保傷病、失能等給付。但林媽媽的家人在資料搜集階段就被各單位踢皮球,虛弱的林媽媽等不到屬於自己的公道和權益,在出院近兩周時辭世。林媽媽5月17日在龍山寺捷運站掃廁所,那天有個阿伯發燒無法進站卻持續逗留,過程也曾忍不住嘔吐,卻拒絕就醫。站內保全整天透過無線電通報阿伯位置,足跡遍布全站,包括電梯。晚上十時員警帶離阿伯,站長廣播要林媽媽支援清消,她關在密閉電梯裡好一陣子,才整個消毒乾淨。5月21日,林媽媽聽到同事議論,緊盯發燒阿伯的保全發燒了,其他站務人員也請病假。林媽媽雖無症狀,已心生警覺,隔天主動去剝皮寮篩檢站快篩,結果陽性。北市府5月25日公布此站已有五人群聚感染,包括清潔員、站務員、派遣員、保全。有自體免疫病史的林媽媽被安置在防疫旅館,一周後開始缺氧,被送進台大醫院加護病房,遠嫁南部的女兒收到病危通知。一個半月後林媽媽脫離險境,但肺損傷後遺症讓她氣喘吁吁,行動力大不如前;9月中出院時能扶拐杖走短距離,在女兒家休養卻持續虛弱,9月底辭世。林媽媽的女兒說,公司拒絕在勞保傷病給付申請書上蓋章,不斷強調得「確定感染源」才能申請。平民百姓該怎麼自證感染源?林小姐先打電話到萬華健康中心,然後一路被踢皮球到1922、衛生局、防災中心、捷運局、勞檢處,全都說「沒有資料、無法協助」。林小姐無奈地說,沒想到搜集資料這麼難,為了媽媽的權益所以沒有放棄,但媽媽卻忽然走了,令她悲痛不知所措。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相關人員表示,原本預計走完整個認定流程要大約兩個半月,沒想到才過半個月,林媽媽就走了,住院醫師聞訊都很難過。醫師還是會搜集資料、撰寫報告,希望幫助家屬順利申請通過職業病認定。勞動部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組長陳慧敏強調,部分雇主在相關事證尚未明確前可能會拒絕在勞工的給付申請書蓋章,但勞工或其家屬仍可提供相關佐證自行送件,勞保局照樣會依職權啟動行政調查,「絕不會因為雇主沒蓋章,就不受理。」勞工的保險給付權益不會受影響。她表示,以林媽媽的案例來說,家屬可備妥申請書表,敘明工作內容、罹病原因及經過,並提供與確診者接觸資料、診斷證明、PCR檢測結果、衛生主管機關通知匡列文件等相關醫療佐證,至於疫調資料,勞保局可依勞保條例第28條賦予權限,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調閱。陳慧敏說,只要能就個案事實判斷染疫的因果關係,勞保局就事證採認上會從寬認定。
-
2021-10-02 新聞.長期照護
入住長照機構補助今起開放申請 全台約10萬家庭受惠
緩解民眾入住長照機構的經濟負荷,衛福部前年起施行「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年度補助於10月1日起開始受理,凡110年度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住宿式長照機構等7類機構,入住天數累計滿90天以上,按照所得稅累進稅率級距計算,最高可獲6萬元一次性補助;另針對身心障礙者、經濟弱勢失能老人,每人每月最高補助2萬2千元。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自110年10月1日至111年3月1日開放申請,凡110年度入住護理之家、老人福利機構(除安養床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榮民之家自費養護床及住宿式長照機構等7類機構,入住天數累計滿90天以上,所得稅累進稅率未達20%者,可獲年度一次性補助,補助金額按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0、5%、12%,採階梯性領取6萬元、5萬4000元及4萬5600元。109年度已有逾4萬人受益,占入住機構者近4成。另外針對身心障礙者、經濟弱勢失能老人,已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老人福利法規定,依個案及其家庭的經濟狀況與失能程度,最高每人補助每月2萬1000元、2萬2000元。109年度補助者達5萬6千多人,占機構住民人數逾5成。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住宿式服務機構」補助及「身心障礙、經濟弱勢失能老人」補助,二種方案針對不同對象,不重複補助,二種方案加總已讓九成入住機構者、約10萬人獲得相關補助。全台適用補助計畫的床位約11萬5500床,補助方案從前年29億元、去年30億元,今年增加到31億元,補助金額每年自然成長,補助由機構代為申請。衛福部表示,針對居家式、社區式或機構住宿式之服務,都有不同補助策略。針對入住住宿式機構者及其家屬,除了提供補助,108年修正《所得稅法》第17條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扣除12萬元,讓家庭實際減輕負擔。截自今年8月,國內設置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複合型服務中心(B)、巷弄長照站(C)等長照服務據點約1萬923處,就住宿機構資源缺乏區域,規劃布建達19縣市55個鄉鎮區,增加6785床,盼提供失能民眾與家庭更完整照顧。相關疑問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諮詢,或可上衛福部官網查詢(https://1966.gov.tw/LTC/lp-4511-201.html)。
-
2021-09-30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2.0日照中心不好用 衛福部:會輔導做彈性設計
長照2.0上路五年,能否對準民眾需求引發外界關注。以日照中心的服務時間為例,衛福部官員表示,會請縣市政府輔導轄下的日照中心,針對服務量能和收托的服務對象家屬的需求,做一些有彈性設計,以回應民眾的多元時段需求。國發會今天召開委員會議,會中討論衛福部提報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及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的推動情形」,主持會議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我國老年及失能人口逐年攀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長照政策的落實推動已成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重要政策,請教育部、內政部、國防部及輔導會等相關部會持續全力配合衛福部推動,並請衛福部督導各地方政府,公私協力加速推動,積極強化長照據點營運管理,以提升長照服務效益。衛福部長照司專門委員楊雅嵐指出,到110年7月為止,已布建ABC三級據點1萬797處,長照服務使用人數31萬3614人,在職照顧服務員人數8萬2850人。為加速及均衡發展長照資源,推動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並針對無住宿式機構之地區布建住宿機構資源,至110年7月已於472學區布建650家日照中心,預計113年前達成814國中學區至少各設置1處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部分,已核定布建10個生活圈,預計114年優先完成布建34個高、中需求生活圈。針對民眾對於日照中心服務時間不符合上班族需求的問題,楊雅嵐說,顧名思義,日照中心比較像是老人的幼兒園 ,對於開放時間如何對應到民眾需求,目前已有有交通接送服務,以配合家屬工作後的回家時間;此外,在長照相關補助方面,若日照中心有提供夜間服務,例如提供晚餐等,會有加乘設計,鼓勵日照中心提供比較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時間。楊雅嵐指出,就像幼兒園也有延托設計,因此衛福部會敦請縣市政府輔導轄下的日照中心,針對服務量能和收托的服務對象家屬的需求,做一些有彈性設計,回應民眾的多元時段的需求。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老化特殊指標!身智衰退症PCDS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7年,再創新高,逆轉「晚年不健康」成重要課題。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及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合作,歷時六年,透過十餘篇論文,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陳亮恭發表老化特殊表徵 這是首度由台灣本土研究啟動,結合日本國家資料所定義的創新疾病表徵,已引領日本、新加坡與英國等地開啟全球研究。「PCDS(Physio-Cognitive Decline Syndrome)」稱為「身智衰退症」,研究發現,社區中有一至二成的老年人具有這個現象,早期適時介入,有助於避免後續失智與失能。陳亮恭日前在英國三一學院發表線上演說,這一系列與「PCDS」有關的老化過程特殊表徵研究,引起全球腦健康研究中心(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關注,也獲國際老年醫學會(IAGG)官方期刊「營養健康與老化(JNHA)」主編邀請,彙整團隊系列研究回顧,以專文形式對全球介紹。一至二成的人 腦部漸萎縮 陳亮恭說,健康老化與長壽,追求老年不要失能和失智是普世價值,醫療以疾病防治為主要目標,失智、失能的定義卻以功能為考量,兩者高度相關,但疾病導向的策略使醫療體系較難早期介入。榮陽團隊以世衛組織「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架構切入,若能及早發現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就有機會及早逆轉。台北榮總、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與日本合作,分析台日四個大型資料庫,發現一至二成的人有PCDS,且PCDS顯著增加失能、失智與死亡風險,再進一步分析個案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其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在失能或失智前就出現萎縮現象,雖然在中年期尚不明顯,適當介入或可預防65歲後的萎縮現象。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分別掌管動作與認知的協調、記憶和情緒,結構上看似沒有相連,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副研究員周坤賢分析,這三個部位具有一條神經迴路如同隱形電路串起,相互牽動。個性、情緒改變 失智前兆陳亮恭指出,這也說明為何個性和情緒改變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因為情緒調節等,的確與記憶連動相關,這些表現也與行動能力衰退有關。同系列研究發現,人類肌肉細胞萎縮後將製造「miR-29b-3p」微小RNA,透過血液循環到腦部,中研院院士龔行健與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發現,腦細胞接收此訊號後,會造成凋亡。這改變了過去腦與肌肉系統運作的認識。陳亮恭說,過去認為肌肉動作由腦部調控,腦部下指令使肌肉運動,但如今證實腦部與肌肉雙向相互影響,肌肉釋出的調控訊息也影響腦部健康。四肢發達 頭腦才能不簡單我們常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根據榮陽團隊發現上述生物機轉,證實四肢必須發達,頭腦才能夠不簡單。這可能可以說明透過運動訓練肌力的重要,強健的肌力有助維持腦細胞健康,同時避免失能和失智。這系列研究透過跨國流行病學比較、本土老化世代調查、配合腦影像及基礎生物學證據建立,並透過隨機分配試驗證明PCDS的可回復性,提早介入,能真實達成世衛組織提倡的健康長壽。PCDS已建完整知識體系陳亮恭說明,PCDS已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少見地由台灣主導定義的亞洲經驗,且逐步獲得全球認同,期待更多國家依此模式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讓陳亮恭團隊接獲世衛組織邀請,將參與歐盟啟動的社區活躍老化研究,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推動全球健康長壽。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避免晚年失能、失智 名醫教你一招逆轉身智衰退症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作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陳亮恭認為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50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7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高齡75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75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只要做到平均日行7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新聞眼/一廂情願 長照2.0不好用不夠用
長照政策喊得震天價響,但仍成為拖垮女性勞參率的原因之一;近年,社會還時不時就傳出長照悲歌。推行多年的長照政策,之所以無法接住有長照需求的家庭,顯然一路以來出現「不知道、不會用、不想用、不敢用、不能用、不夠用、不好用」等政策盲點。長照二點零上路五年,剛開始問題在於民眾不知道有此政策;就算知道了,也不會用,光長照四包錢如何用就讓民眾霧煞煞。此外,長照也挑戰傳統文化觀念,不少長輩抗拒外人進家門,對子女來說可能被孝道文化綁架,導致家庭明明有需求,卻不想、不敢使用。申請長照服務資格認定也是問題,有被照顧需求,礙於資格落在邊緣,導致不能用。現階段長照預設勞工晚上都在家,在家就等於有能量可照顧失能者,於是長照服務多集中在白天,導致民眾認為不好用、不夠用,是長照面臨的最大障礙。目前提供的走動式服務,居服員一天頂多來家裡兩、三小時,但只適用輕中度失能家庭,對廿四小時隨時有照顧需求的中重度失能家庭來說,可能光兩小時就要翻身一次,在夜間未提供服務的狀態下,家人仍無法適度喘息。對許多勞工來說,長照服務固然有幫助,但服務卻是斷裂的,像是日照中心大多五、六點就關門,但上班族可能要七、八點才下班,勞工來不及接長輩回家,這也是為何有家庭寧可選擇全天候的看護移工,因服務型態相對靈活、機動。儘管民團呼籲政府仿照育嬰假提供長照安排假,該假雖可讓勞工不必離開職場,但也僅能說是長照總體政策的配套之一,主責長照政策的衛福部應讓有長照資源需求者能想用、好用、也夠用。
-
2021-09-29 養生.運動天地
逆轉不健康老化原來並不難 名醫建議從日均七千步做起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做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一途?陳亮恭表示,其實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五十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七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經高齡七十五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該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七十五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的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的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有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開始,永不嫌晚,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追求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而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運動,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整體而言,只要做到平均日行七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時間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若平日不運動,假日又是沙發馬鈴薯,不僅體能活動會退步,認知功能的衰退也會加速,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PCDS有那些早期徵兆?陳亮恭指出,目前要建立精確診斷還不甚方便,但有幾個重要的表徵:一、是活動力減退,例如原本走路速度和同事差不多,最近跟不上同事腳步;原本扭開瓶蓋不成問題,現在有困難。二、高階認知功能退步,對原本擅長的事務力不從心,抽象思考能力下降,多工處理事務容易混亂。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算錯錢、走錯路等。陳亮恭指出,出現上述警訊,必須開始從事兼顧體力與腦力的鍛鍊,持續衰退者應考慮就醫。
-
2021-09-28 新聞.長期照護
吃東西後輕咳、出痰 長者恐吞嚥障礙
家中長輩吃完東西如果有咳嗽、出痰的狀況,小心吞嚥能力退化問題。董氏基金會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專家指出,若吞嚥障礙較大異常者,可能連帶引發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等。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能力會慢慢退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可能有吞嚥功能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說,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影響吞嚥,吞嚥障礙有六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首項指標是吃飽後有輕咳現象,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第二是吃完食物後分泌痰;第三是飲食完畢後口腔都還有食物殘渣;第四是體重莫名減輕;第五是過去有些疾病,如中風、腦疾病、頭頸癌疾病、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最後是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有些人以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可能是吞嚥障礙導致。王亭貴提醒,吞嚥問題難以判斷,建議可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衡量,如果異常應尋找專業協助,接受介入訓練,情況可以大大改善。治療策略,應調整用餐姿勢,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國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3年的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銀髮族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時,飲食應避免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但改選擇吃較軟、易咀嚼食物時,則可能醣類及脂肪量較高,蛋白質和纖維較不夠,長期下來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等問題,造成長者失能的惡性循環。許惠玉建議,長者可選擇合適的假牙、多運動,增加飢餓感,食物選擇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肉類部分要注意「少筋膜去骨」,蔬菜類可選擇柔軟的瓜果、綠葉蔬菜。因應高齡社會,國內也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累計有446件食品獲得標章,並依食品質地進行標示,供長者個人化選擇,減輕飲食負擔。
-
2021-09-2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吃完東西咳嗽、出痰 觀察六指標揪出吞嚥障礙
家中長輩吃完東西如果有咳嗽、出痰的狀況,就需小心吞嚥能力退化問題。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其中,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專家指出,吞嚥障礙共有六類指標,若有較大異常者,可能連帶引發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等。吞嚥能力隨著年齡慢慢退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很可能有吞嚥功能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說,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影響吞嚥,吞嚥障礙一共有六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首先是吃飽後有輕咳現象,王亭貴說,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第二吃完食物後分泌痰;第三飲食完畢後口腔都還有食物殘渣;第四體重莫名減輕;第五過去有些疾病,如中風、腦疾病、頭頸癌疾病、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等;最後,則是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有些民眾會誤認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不然,也有可能是吞嚥障礙所致。王亭貴提醒,難以判斷吞嚥問題,建議可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衡量,如果異常需要尋找專業協助,通常接受介入訓練,情況可以大大改善。治療策略包含,調整用餐姿勢,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需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國內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3年的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飲食方面應避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但改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的情況下,醣類及脂肪量比較高,且蛋白質和纖維較不夠,長期下來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等,一系列造成長者失能的惡性循環。許惠玉建議,長者可選擇合適的假牙、多運動,增加飢餓感,食物選擇上則建議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肉類部分需要注意,少筋膜去骨,蔬菜類可選擇柔軟的瓜果、蔬菜綠葉。因應高齡社會,國內也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累計有446件食品獲得標章,並依食品質地進行標示,供長者個人化選擇,減輕飲食負擔。
-
2021-09-27 養生.運動天地
全銀運動/線上課程零距離 宅在家也能運動
「要活就要動」聽起來簡單,但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卻不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降低疾病風險、鍛鍊肌力、增強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等,是最好的良藥。疫情期間,全民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也能維持良好身體機能及心理健康。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居家適度運動能提升防疫能力,民眾雖然無法外出運動,但可以透過線上課程訓練,穩定身心良性循環。國健署因應疫情,與遠距健康平台WaCare全銀運動合作,將實體課程活動搬到線上,開設一系列主題運動、長者銀髮知識課程,落實全場域健康促進,打破了疫情下無法群聚的限制。長者更要動 遠離代謝症候群新冠疫情對長輩影響甚鉅,約有三個月無法到社區據點、日照中心參與活動,功能大幅退化。國健署提醒,防疫期間,在家應避免久坐少動,仍需適度運動,一方面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方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增強下肢肌力,降低跌倒風險。呼應高齡化社會及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的老年生活要從現在準備起,包括長者的健康促進、延緩失能、三高預防以及成人慢性病保健等政策推行。防疫已改變了民眾生活模式,加入資通訊科技開發虛實整合服務,可跨越時間、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健身訓練。教練到你家 把健康送到偏鄉「全銀運動」邀請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等專家,透過遠距科技讓民眾在家一起Live動起來。羅素英提到,運用數位科技運動已成趨勢,許多長輩透過手機、平板與電腦參與線上課程,強身又健腦,新科技同時刺激認知功能。這波「全銀運動」熱潮,同步把健康送到原鄉和偏鄉,羅素英分享屏東瑪家部落的現場實況,長者的聲音在螢幕另一端此起彼落,詢問自己身體狀況及需要加強的部位,專家線上即時解答和解說姿勢調整,讓遠端參與長者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從被動到自發性維持運動習慣。「全銀運動」陸續增加中醫養身、腸胃保健、大腦體操、生活常識等課程,羅素英鼓勵更多社區投入,漸進式強化長者的運動能量,提升老後生活品質。
-
2021-09-25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別人不想做,我們就去做!聖母醫院院長馬漢光:「我們不是以營利為導向的醫院」
自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屆齡退休後,馬漢光接受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邀請,在2019年元月出任院長。「來到羅東聖母醫院,就像回到家一樣。」他積極在羅東地區深耕長照,並推動偏鄉醫療服務。香港出生的馬漢光,19歲來台求學,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後,選擇繼續留在台灣從醫,是一名胸腔內科醫師,一待近半世紀,台灣是他第二個家鄉。醫師變管理者 幫助更多人行醫以來,馬漢光有不同的生命體悟。年輕時的他,一心想當醫師救人,爾後的宗教洗禮使其自覺,「生命控制不是在我們手上而是上帝,是上帝藉由我們的手去照顧病人。」當思維慢慢有了改變,他開始思索,如果從醫師轉換成管理者,是不是能幫助更多人。天主教徒的馬漢光說,羅東聖母醫院歷史悠久,迄今超過一甲子,為了讓醫院注入新氣象,他在未上任的前半年,每周都到宜蘭「診斷病情」,得知醫院財務虧損嚴重,先了解問題,才能在就任院長後「對症下藥」。別人不想做 我們就去做「醫院的本是醫療,長照是新加入的服務。」馬漢光說,教會醫院秉持著「如果別人不想做,我們就去做」的理念照顧需要之人,但「急性醫療一定先做好,才能把長照做好。」為響應長照2.0政策,羅東聖母醫院2年多前成立聖母樂活日照中心、聖母樂智日照中心及聖母居家長照機構,提供羅東地區失智、失能長輩更完善的照護服務。提供服務 不以營利為導向「我們不是以營利為導向的醫院」,馬漢光在推行長照之餘,持續推動大同鄉、南澳鄉等地偏鄉醫療服務。去年更在醫療缺乏的大溪無醫村成立大溪聖母診所,由於當地人口數少,收支從沒打平過,神父知道會虧損,仍說:「哪裡有需要的地方,我們便去提供服務,能不能賺錢是另外一回事。」出任院長近2年,馬漢光認為,每隔6年換新院長比較好,因為每個人觀點不同、各有教學或管理專長,對醫院發展就不一樣。他自我期許,「好好做6年,院長一職之後要讓出給別人當。」馬漢光養生祕訣:愛聽老歌 出國旅遊當調劑「我很無聊的!」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馬漢光笑說,在宜蘭生活簡單,晚上會到運動公園散步1小時,邊走邊聽音樂,每周至少3天以上。年輕時,他經常打球、爬山,但來羅東後,同行夥伴就少了,自己多了不少獨處機會,曾有人說:「能享受孤獨,才能享受成功。」著迷於管理的他,就連漫步放鬆的獨處時光,也在想著醫院公事,如何讓醫院變得更好。聊到喜好的音樂類型,「我聽的都是老歌」,馬漢光靦腆地說,像是經典的《上海灘》、第一首學會的國語歌《綠島小夜曲》;香港出生的他,也愛聽粵語歌,《舊夢不須記》隨時能跟著旋律哼唱兩句。馬漢光晚餐也不假他人之手,幾乎天天下廚。雖然宜蘭美食到處有,但個性低調的他,就怕遇到熟人不好意思,常到超市採購食材,簡單水煮吃得清淡。常受邀參與國外醫學會、教會活動的馬漢光,曾赴大陸分享台灣醫療經驗,也到過菲律賓義診,他不把出差當成是開會,而是交朋友、看風景、吃當地美食。儘管如此,馬漢光有時候仍覺得「開會旅行不是旅行,時間是很寶貴的。」因此常與家人一起自助出國旅遊,作為工作之餘的調劑。他喜歡旅遊歷史古蹟豐富的歐洲,像義大利羅馬,迷路到哪都還是有著名景點可以朝聖。旅行足跡迄今,遍及美國、英國、捷克、日本、巴西等逾10個國家。馬漢光說,現在因疫情關係無法出國,自己也沒在島內旅遊,坦言「塞車讓他覺得好難過,寧可在家裡好好休息。」馬漢光小檔案年齡:68歲專長:氣管炎、肺炎、肺結核、氣喘、肺氣腫、慢性氣管炎、肺腫瘤、呼吸治療、重症加護等疾病現職:羅東聖母醫院院長、輔仁大學醫學院講師、健保署北區審查分組審查醫師兼副召集人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經歷:永和耕莘醫院院長、耕莘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希望以不安的心情來看醫師,快樂平和的相信離開醫院。
-
2021-09-2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
● 手抖、肢體僵硬,以及因為腦神經退化所造成的憂鬱、反應遲緩等,是巴金森病最典型症狀,好發年齡55歲左右● 症狀通常從單側的手、腳開始,逐漸影響身體平衡,最後可能需靠輔具行走● 運動能改善動作障礙,對步態不穩、平衡感有很大幫助,提升生活品質一名病友因為夾菜時動作不順,家人發現異狀就醫而確診;另一名病友覺得寫字變得困難,字體也越寫越小,就醫同樣得了巴金森病。屬於腦部神經退化的巴金森病,好發於55歲以上的成人,最主要的特徵是動作障礙,早期會出現單側顫抖、關節僵硬、動作遲緩、行走碎步等症狀;部分病友則有憂鬱、便秘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手抖、小碎步要注意 及早就醫能控制病程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黃正雅說明,巴金森病依症狀程度可分為五期,單側肢體動作遲緩現象通常第一期就會表現出來,隨著病情嚴重,日常生活能力也逐漸減退,需依賴他人照顧。「手抖、小碎步是最明顯的特徵,與失智症的認知功能障礙不同,若發現家人動作表現異常一定要及早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黃正雅表示,透過服藥和復健運動能改善身體活動機能、提升生活品質,延緩晚年失能危機。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大腦功能,黃正雅提醒,居家復健運動前需先診斷病程,聽從醫師醫囑服藥治療,同時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運動原則,藥物+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延緩退化!黃正雅形容服藥就像是幫關節上油,舒緩肢體的僵硬,讓動作更流暢。「巴金森病的病因是中腦黑質區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及死亡,導致運動功能失調,服藥後運動表現比較理想。」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家人互動增加趣味性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症狀,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身體平衡,黃正雅介紹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在家即可自行操作的復健訓練動作,家人一起參與互動更有趣。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雨傘伸展運動:採坐姿或站姿,雙手持雨傘抬到最高的位置停留10秒,眼睛望向雙手,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避免身體過度前傾或後傾,這動作主要是改善駝背和背肌無力。上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手握啞鈴或水瓶上舉、側舉到水平高度,停留3-5秒,訓練上肢肌力。下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雙腳交替抬高,訓練下肢肌力。跨步平衡運動:雙手叉腰或單手輕扶椅子站立,兩腳與肩同寬,雙腿交替作跨步動作,每跨一步停留3秒,訓練動態平衡、重心轉移及走路功能。行進節拍運動:走路或原地踏步時,搭配數數的口令,例如從1開始,每數到3的倍數加上拍手動作。家人從旁協助互動,多找幾樣新的玩法,動口、動腦、動手讓效果加乘。黃正雅提醒,獨自在家做運動時,需確認運動環境寬敞安全,量力而為避免跌倒,和家人一起擬定復健計畫,可增加互動樂趣並鼓勵堅持下去。另外也呼籲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手指操,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相關症狀,積極接受復健與治療。【延伸閱讀】>>>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一起動一動!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影片實測】↓↓↓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9-23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最愛問【腦中風】突然不識字竟是腦中風 醫師:快速辨識是關鍵
兩年前一名消防隊員一如往常地進行演習工作,但他不知道,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天。「早上演習的時候,頭有點脹痛,以為只是早起太累了,中午休息時,同事說我飯粒黏在臉上也不知道,口水還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直到下午需要送公文,突然發現公文上的字,我一個都看不懂,拿筆想寫字,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這時他才驚覺,身體出狀況了,立刻騎車去醫院急診,經檢查後判斷為腦中風,需要馬上住院。為什麼是我?曾封閉自我「我怎麼可能會中風?」當時38歲的台北市消防局民權分隊消防隊員王泰翔回憶,住院44天後出院,這期間他曾憂鬱封閉自我,重複自問「為什麼是我?」復健初期因為右側無力,無法拿筷子吃飯,原本簡單的事情,對他來說好像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從風中重生 兩年後重返職場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經歷一段非常低潮的時期,他原本樂觀的個性,變得暴躁、容易遷怒旁人,甚至情緒憂鬱。在親友的幫助下學著接納自己,「我真的中風了,但一定要站起來,從風中重生。」他積極復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更找回樂觀的心態,在中風兩年後成功重返職場。從風中重生是許多病患與家屬的目標,如何減少中風造成的傷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台北市永吉分隊高級救護員EMTP賴志垚說,搶救中風的關鍵,在於中風發生後的黃金治療時間,民眾愈早發覺症狀,就可以搶下愈多治療時間,當發生任何一種疑似中風症狀時,應立刻撥打119,切勿自行就醫或替患者做處置。若能快速的在黃金時間內將病患送至醫院,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醫師告訴你中風搶救 快速辨識是關鍵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周中興指出,民眾能快速辨識中風症狀十分重要,包括微笑、舉手、說你好,觀察這三點是否異常,例如微笑左右顏面不對稱、任一側手臂無力而無法正常舉高、咬字發音模糊或答非所問,並記下症狀發作的時刻。而中風症狀多樣複雜,頭痛、頭暈、認知異常皆可能是中風症狀,飯粒黏在臉上而不自知,口水不自主流出,若都是某一側臉部的症狀,真要請人觀察或照鏡子檢查微笑是否異常不對稱,若延誤黃金治療時間將使腦組織傷害增大,修復的機會低且造成永久性受損。周中興說明,中風是腦血管發生急性病變,常常是腦血管梗塞缺血或腦血管破裂出血,要搶時間救腦,辨識急性中風症狀、打119求救、儘速送醫、到院檢查等流程,每一步驟都是一刻不能拖延,才能減少腦細胞壞死。第一線消防救護員的迅速辨識是民眾強大的後盾,能快速辨識出中風並正確送醫,可有效降低中風造成的傷害。周中興呼籲,透過民眾、救護系統、醫院鐵三角緊密配合,縮短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在時限內提供正確的醫療決策,及早辨識與反應,是降低突發疾病後失能風險的關鍵。【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9-23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最悲慘下場?陳怡芬:為孩子鞠躬盡瘁,自己卻變成下流老人
編按:錢,是親子之間最複雜難解的議題。當成年孩子開口要錢時,父母要贊助到什麼程度?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曾在金融業工作多年的理財專家陳怡芬指出,贊助孩子前一定要先為自己留下足夠的老本。養老防兒,才不會變成悲慘的下流老人!孩子想出國讀書、結婚、買房,為人父母的我們該出錢贊助嗎?不捨孩子為錢煩惱想幫忙,卻又擔心自己的老本不夠用?錢,是親子之間最重要,卻也最難啟齒的議題之一。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兼任助理教授陳怡芬,在金融業工作近30年,曾任花旗、富邦、新光等多家銀行高階主管,是國內最早推動親子理財的專家。育有2個女兒的她認為,父母想支持孩子、贈與金錢是人之常情。但是,提出贈與時,不能附帶情感上的條件。否則,最終失望的往往會是父母。「不要把自己的老後,賭在孩子身上。」她提出中肯的建議。子孫滿堂未必是幸福!不想變下流老人,幫孩子前先為自己做打算從事金融工作多年,陳怡芬很喜歡觀察不同世代、族群,對於理財的態度有何差異。以父母對下一代的贈與為例,她認為,現在70、80歲的世代,多會毫不考慮地將財產留給孩子。例如,當年她才剛出生不久,父母就將房子登記在她名下,「他們都不怕我以後棄養父母!」她笑說。這樣的觀念,也和社會環境有關。陳怡芬指出,在早年的台灣,孩子還是青少年時就可以外出工作,16歲就能成為家庭的生產力。父母投資孩子,將來他們也會照顧雙親的老後。然而,現代人出社會的年齡愈來愈晚,父母養育孩子的時間也隨之延長。許多50世代總開玩笑說,過往是「養兒防老」,如今必須「養老防兒」。陳怡芬坦言,今日父母提供孩子金援,「比較像是欠債,不是投資。」既然把孩子帶到世界上,就有責任撫養他們,直到孩子可以獨立生活。至於什麼時候才「可以」,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可以想像的是,愈晚放手的父母,愈是辛苦。她有個親友,57歲,有4個孩子和一位青少年階段的孫子。當同齡人多已經退休享福時,她仍為了孩子們的生活辛苦打拚:要照顧離婚的女兒、要贊助兒子買房,又要出錢幫人在澳洲的孩子取得公民身分⋯⋯。賺來的錢,幾乎都用在孩子身上,只為了老後有人照顧自己。「養兒防老的觀念,讓她多了很多負擔。兒孫滿堂,不一定是幸福。」陳怡芬感嘆。「我們這代的女性,不論家庭狀況如何,大家的共識都是靠自己最穩定。」陳怡芬指出,在高齡社會,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更要做好老後的財務規劃。孩子需要錢時,父母想幫忙的心情無可厚非,但應該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資助孩子多少。如何判斷自己的「老本」夠不夠用?陳怡芬提供簡單的試算法。假設目前50歲、每月生活開銷5萬,一年的支出約60萬。若預計60歲退休,到90歲之間共30年,60萬乘以30年為1,800萬。這個數字,就是你需要準備的退休金。且考慮到通膨、老後可能的醫療開銷,實際上需要的退休金應該比上面的數字略高一些。陳怡芬指出,50世代的女性,一定要思考如何避免落入老後生病、貧窮的窘境。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家人和社會最大的貢獻。千萬別為了孩子鞠躬盡瘁,自己卻變成經濟有困難的下流老人,「那真是人生最悲慘的下場!」如何為自己存夠老本?傻瓜花園投資法,分散風險創造現金流陳怡芬指出,退休理財最大的重點,是創造每月穩定的現金流。「你要找到一隻金雞母,讓牠每個月下金雞蛋給你。」她如此比喻。該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金雞母?陳怡芬建議,優先投資價值穩定,且會固定創造被動收入的理財商品,例如配息型基金、儲蓄險、年金險等。每年領股息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股價波動較大,且有些股票的配息政策並不穩定,最好分散投資標的,不要單押一支個股。在投資前,本金不足的人應先清點資產。例如,名下有房產的人,可考慮「以大換小」或搬到郊區。買賣的價差,就可以作為投資的本金。或者「以房養老」,藉由反向抵押貸款創造每月的現金流。「不要認為房產應該留給小孩,很多人都是老了窮得只剩房子。」她說。至於個人的理財策略,陳怡芬偏好定期定額買入共同基金,且基本上只停利,不停損。除非投資標的長期表現不佳,才會考慮脫手。她稱這套理財心法為「傻瓜花園投資法」,購買不同區域或單一國家的基金,就像在花園撒下各種植物種子。定期澆水,時間到了就能收成,不需要費太多心力照顧。她也指出,定期定額的優點是長期下來可平均化購買價格,不至於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此外,建議挑選基金標的時以股票型基金為主,因爲產業型基金的景氣循環時間較長,要許久才能達到停利點出場。50後還要不要買保障型保險?先評估你能承受的風險人生下半場,是否需要買新的保險商品?陳怡芬指出,保險最大的意義,是為我們分擔風險。人生最需要保險的階段通常是青壯年,因為他們是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然而,到了中、熟年,保障型保險的保費變高,想買新的保險商品要審慎評估。她以長照險為例,這是近年來各大保險公司針對熟年族群極力推動的商品。但她提醒,購買前應留意保單的給付條件,並且思考幾個問題:你有多高的機率會發生需要長照的狀況?如果你老後並未失能,而是罹癌或心臟病發作離世,現在的保單有無足夠保障?她認為,除了購買保險商品外,長照費用也可透過其他投資商品創造的現金流支付。比起錢,更重要的是創造老後的人際支援系統。她以自身經驗為例,父母晚年皆中風、需要人照顧。她和妹妹都住得近,再聘請外籍看護,沒有保險也能讓父母生活無憂。然而,對她這一代5年級生而言,子女未必隨侍在旁,有些國家更已開始禁止輸出勞工到台灣。50世代的老後,可能會面臨無人照顧的窘境。屆時是否有朋友可以互相照應,或者需要提前搬到安養機構?政府長照2.0的服務,可以幫上多少忙?如何延長健康自理的時間?這些問題都需要提前思考,並預先做準備。「有了長照險,不一定就能高枕無憂!」她提醒。陳怡芬形容,人過中年,理財就像一場考試。及格標準是老後夠用、不變成「下流老人」。如果還有餘裕,想考得更高分,不妨思考如何讓錢創造更大的社會意義。她看過一位北一女的學姊,畢業後在美國當工程師。70多歲時,她捐贈50萬美元給母校,而非全數留給自己的兒孫。「她覺得比起留錢給孩子,讓年輕的學子有更好的教育,錢用得更有價值。」她呼籲,50世代的同輩人,一定要趁意識清楚、可以獨立行事時,為自己做好財務規劃。將自己賺來的每一塊錢,花在你認為值得的地方!原文:不想當下流老人,如何「養老防兒」?陳怡芬:養隻金雞母,坐等穩定現金流
-
2021-09-19 新聞.長期照護
扛電視進部落 照服員帶長輩運動
「搬著電視到你家!」疫情期間社區關懷據點關閉,許多長輩無法外出活動,坐在家裡發呆,導致衰弱退化。嘉義阿里山上的照服員為了增加長輩活動量,把大螢幕電視扛到海拔約八百公尺高的原民部落,讓長輩透過鏡頭視訊運動,延緩肌力退化,也到長輩家中檢視居家安全。嘉義阿里山來吉文化健康站是阿里山最北邊的原民部落,服務範圍有五個鄰,主要服務廿一位長輩,大多都是鄒族原住民。照服員陳筱彤透露,文健站活動多樣化,除了帶長輩做健康操外,還有學習羅馬拼音、傳統手工藝等活動,也有延緩失能、心靈文化、健康促進等課程。陳筱彤表示,疫情尚未爆發前,據點與遠距醫療平台「WACARE」合作,讓長輩跟著做運動,老師可透過鏡頭看長輩姿勢是否正確。三級警戒後,長輩不敢去醫院,據點也無法上課,狀況明顯變差,雖然知道要運動,但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坐在家「給電視看」。當時據點暫停,為了讓長輩恢復運動習慣,陳筱彤與夥伴陳瑛、計畫負責人莊雅媊決定把電視搬到長輩家,包括喇叭、連接器材、超長延長線等,讓長輩在家中透過視訊一起運動。到長輩家中,也可順便評估環境是否有潛在危險,像是浴室有無防滑墊,門檻是不是太高、燈夠不夠亮等,避免長輩發生意外。陳筱彤表示,透過遠距醫療平台,除了衛教及運動課程,也提供個人諮詢,有位長輩胃食道逆流不舒服,護理師建議少吃醃漬香腸、睡前不要進食,直接在線上回答長輩問題。近期還找到一處公共涼亭,不僅有屋簷可擋風雨,旁邊也有善心民宿願意供電,讓長輩們可持續參與活動,維持健康身心。
-
2021-09-19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下的居服員/她扛電視上高山 帶著長輩運動不退化
「搬著電視到你家!」疫情期間社區關懷據點連帶關閉,許多長輩無法外出活動,坐在家裡發呆成常態。位居嘉義阿里山上的據點照服員,為了增加長輩活動量,不僅搬著電視大螢幕到長輩家,連線遠距平台線上課程,讓長輩透過鏡頭與老師視訊做運動,除了延緩長輩肌力退化,也可到長輩家中檢視居家安全。嘉義阿里山來吉文化健康站是阿里山最北邊的原民部落,海拔約800公尺,服務範圍有5個鄰,服務對象包括健康或亞健康的55歲以上原住民、或未滿55歲持有身心障礙者,主要服務21位長輩,大多都是鄒族原住民。照服員陳筱彤透露,文健站活動多樣化,除了帶長輩做健康操,有製作小米酒、學羅馬拼音、傳統手工藝等活動,也有延緩失能、心靈文化、健康促進等課程。陳筱彤表示,疫情未爆發前,據點與遠距醫療平台「WACARE」合作,讓長輩跟著做運動,吸收衛教知識等,老師也可透過鏡頭,看長輩的運動姿勢是否正確,若長輩曾開過刀,也可調整別的姿勢替代。但三級警戒後,長輩不敢去醫院,據點也無法上課,精神狀況明顯變差,雖然知道要運動,但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在家「給電視看」。當時據點尚未開放,又讓長輩恢復運動習慣,陳筱彤與夥伴陳瑛、計劃負責人莊雅媊決定把電視螢幕「搬到長輩家」,包括喇叭、連接器材、超長延長線等,讓長輩在家中與老師一起做運動。她表示,當時到各長輩家裡,也順便評估環境是否有潛在危險,像是浴室有無防滑墊,避免跌倒,或是門檻過高、燈不夠明亮等,避免長輩視力退化發生意外。陳筱彤表示,透過遠距醫療平台服務,除了衛教及運動課程,也提供個人諮詢,像是有位長輩胃食道逆流不舒服,護理師給予建議,像是少吃醃漬香腸、睡前不要進食等,線上直接回答長輩的問題。近期也找到一處公共涼亭,不僅有屋簷可擋風雨、也不用擔心密閉空間,旁邊也有善心民宿願意供電,讓長輩們可以持續參與活動,維持健康身心。
-
2021-09-19 新聞.長期照護
疫情下的居服員/遇疫實習中斷 照服員生力軍少了兩萬
受新冠肺炎影響,家屬無法探視居住長照機構的長輩,也讓照服員生力軍受訓計畫中斷,約兩萬名照服員新血無法投入長照市場。今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各縣市因應三級警戒,不少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護理之家不開放家屬探視,包括照服員實習也中止。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每年約新增二萬名居服員生力軍,會在四月至九月訓練並進入職場,不料碰上疫情,機構不開放實習,即便完成學科訓練,仍然無法結訓。林金立表示,疫情爆發初期,部分使用居家服務的家屬憂心感染,因而暫停居家服務。另一方面,因日照中心暫停開放,過去使用日照中心的民眾通通轉往申請居家服務,雖舊案暫緩服務、新案一夕「暴增」,居服員工作不減反增。有段時間,居服員得與家屬協調,例如原本可以提供A、B、C家庭各五項服務,後來增加D家庭後,前三個家庭得減少服務項目,挪出服務量能給D家庭,否則真的忙不過來。新冠病毒人人怕,家屬怕居服員帶病毒,居服員也怕染疫,若剛好是新個案,彼此又不熟悉,事前都得清楚交代旅遊史或接觸史。曾有家屬要求居服員「站門口全身消毒」才能入內,讓居服員身心受挫,事後趕緊透過督導溝通,不讓此情況再發生。隨著居服員陸續接種第一劑疫苗,至今約九成居服員都完成接種,前往案主家提供服務時,家屬也不再那麼緊張。照服員遇疫情訓練中斷,為解決此狀況,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日前積極與受訓機構,包括各醫療院所及住宿式機構協談,目前疫情較穩定,已有部分機構等在符合防疫規定下,開放照服員實習,但某些機構仍憂心疫情未開放,未來會持續溝通,協助照服員完成訓練。周道君表示,使用日照中心的個案,失能等級大多介於輕度至輕中度,當疫情較緊張時而暫停服務時,若個案需居家服務,可以修改計畫改選居家服務,另外日照中心服務員可從日照單位轉為提供居家服務,處理較急迫性的服務項目,依照個案需求跟服務量能做調整。衛福部統計全國照顧服務員人數,包括居家照服員、社區照服員及機構照服員,一〇八年約五萬多人,一〇九年七萬多人,今年已超過八萬多人,照服員人力需求年年成長。周道君表示,因應長照需求,各縣市會提前一年預估隔年所需用照服員人數,並與勞動部也合作,以補助計畫方式提供各縣市進行照服員訓練,而民間單位亦可自費辦理訓練。根據規定,照服員須先經過90小時培訓,包括50小時學科訓練以及40小時機構實習。
-
2021-09-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感染Alpha和Delta差別在哪?復健醫解答
Delta入侵台灣,陸續發生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板橋大樓等群聚事件,甚至延燒台北裝修工夫妻、桃園大溪夫妻等案例。復健科醫師透露,確診新冠肺炎後,約三分之一可能有後遺症,包括容易喘、疲倦、疲勞、心悸等,影響生活作息,雖然感染Delta或Alpha並無太大差異,但Delta傳染力高於Alpha,他提醒,確診後仍要維持中低強度運動,避免喪失肌耐力以及降低罹患三高機率。台中榮總復健科主任程遠揚表示,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人,輕症者後遺症較少,但曾住加護病房且插管治療、全身發炎反應嚴重的重症患者,除了產生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因肺泡發炎、氣體交換功能變差,肺泡功能嚴重受損,也就是俗稱「肺纖維化」,因肺容量下降,即便康復後仍容易疲倦,導致降低活動量,可能加速失能退化。程遠揚表示,根據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及死亡比例,有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長者比例最高,但並非指沒有慢性病者不會重症,仍要看個人身體狀況及病程發展。他表示,可透過胸腔復健、擴胸伸展、吸氣技巧等,避免心肺耐力或肺容量下降。台中榮總日前協助亞東轉診新冠病患,除了透過視訊診療外,也定期追蹤確診者後續狀況。程遠揚提到,曾有2名70多歲長者,感染新冠肺炎導致發生血栓機率上升,住加護病房期間併發中風,腦部細胞遭到破壞,相較一般新冠肺炎患者,除了侵犯肺部以外,也侵犯到神經、心血管系統,後續復健過程會更辛苦,包括時間更長,耐受度也比較低,像是訓練肢體在床上用彈力帶帶動,磅數要比一般人低,時間也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程遠揚表示,有些輕症病患肺部未嚴重發炎,卻因容易疲累以為自己狀況糟,他提醒,不是每個確診病患都做肺部電腦斷層,因此無法得知肺纖維化盛行率為多少,但肺部沒有發炎不會纖維化,輕症病患可以透過復健恢復從前,鼓勵民眾不要過度憂心,建議可先從中低強度運動開始,像踩健身車、慢跑等,達到喘、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的狀態,避免不運動導致罹患三高或慢性病。
-
2021-09-14 新聞.長期照護
防疫也要動一動 家醫、復健科醫師線上教長輩運動
疫情逐漸趨緩,不少長輩習慣宅在家,幾乎足不出戶,肌力、體能大減,衛福部豐原醫院推出「延緩失能線上運動課程」,由家醫科、復健科醫師帶長輩做體操,並結合營養師解說飲食,即日起,符合資格長輩均可免費報名。我國5月19日起宣布三級警戒,至8月24日降為二級警戒,3個多月來長輩幾乎減少外出、未到校園、公園運動,衛福部豐原醫院發現,高齡衰弱問題不只體力變差,而是漸進式多重系統生理功能喪失,尤其又以65歲以上為高盛行率,女性又比男性較高。豐原醫院指出,長者在失能前會有一段衰弱的時期,所以衰弱也被視為「失能前期」,是具有可回復的潛能,如能及早發現並介入,有機會讓長者免於失能,回復正常生活功能。今年6月因應疫情期間,豐原醫院推出「延緩失能線上運動課程」,透過通訊軟體,家醫科、復健科醫師透過鏡頭,帶領長者不間斷運動及飲食控制,長者同住家人也可以線上聆聽專業講師講解飲食及運動課程,一起居家學習。豐原醫院表示,只要是符合資格長者均可報名,活動免費,歡迎長找與家屬一起在鏡頭前上課、學習。報名方式周一至周五上午8點至下午5點,電洽:04-2527-1180轉3232(家醫科),符合資格長者會先到醫院進行評估,由醫師解說課程、操作使用。
-
2021-09-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發生的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
●疫情期間,腦中風回診率降三成●恐增復發風險,甚至引發失智●三高患者應該控制好三高,避免發生腦中風新冠肺炎疫情讓國人不敢進出醫院,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神經部主治醫師鄭建興表示,疫情爆發期間腦中風患者回診率減少三成,恐增復發風險。腦中風後最怕「復發」,二度中風增加傷害認知、語言功能的機會,甚至引發失智,增加照顧負擔以及醫療支出,鄭建興呼籲患者,疫情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服藥、定時回診,做好三高的控制,避免病情惡化。「疫情期間,給予中風患者積極治療的比例並沒有減少,但今年5、6月回診的患者明顯少了三成。」鄭建興說,國內急性腦中風的發生率,未因疫情嚴峻而減少,但是需要規律看診的患者,多因為害怕而沒有回診。可以預期的是,有些患者會因此停藥,或是出現復發的輕微症狀,都無法及時讓醫療介入。腦中風 五年內復發機率35%導致腦中風最大的因素與三高有關,腦血管疾病位居我國109年十大死因第四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根據研究顯示,腦中風五年內復發的機率約為35%、10年內為51%。發生第一次腦中風,通常就會留下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等後遺症。二度發生腦中風,嚴重程度將遠勝於第一次發生,甚至死亡。鄭建興表示,腦中風發生時,無論是第一次或是復發,多取決於同住家人或朋友即時發現。新冠病毒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許多長者身邊沒有子女陪在身旁,疫情更是減少與長輩見面的機會,又或者是長輩只有外籍看護陪伴,即使發生症狀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求助。疫情期間 多關心觀察三高長輩鄭建興呼籲,為人子女在疫情期間要多觀察長輩,特別是有三高的長者,最簡單辨識中風的方法,就是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若是中風,會臉歪嘴斜、雙手沒辦法舉起、講話大舌頭,此時要立即盡速就醫。「只要發現,愈快送醫愈好」,即使超過黃金3小時,以現在的醫療技術還是有機會可以救回來,只是時間拉得愈長,對腦部的傷害愈大。國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相較於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率高。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可即時給予血栓溶解藥物或經導管血栓移除術,即時改善腦中風;若為出血性腦中風,則透過手術引流,清除血塊、降低腦壓。
-
2021-09-11 養生.人生智慧
911世貿倒塌/當年他狂墜18樓倖存!20年後內心獨白曝光:我只是裝沒事,但對同事好愧疚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週六屆滿20週年,回顧這起震驚全球的歷史大事,當時紐約世貿中心的雙子星大廈,遭到蓋達組織(Al-Qaeda)所挾持的民機撞擊倒塌,造成2996人死亡的慘劇。20年後,一名工程師回憶起自己當下隨著大樓倒塌、人從18層樓失速墜落,雖然奇蹟生還但至今種種恐怖景象仍難以抹滅,甚至表示自己在事件過後一直裝沒事,可是對罹難的同事們存在著一股很深的罪惡感。 「我努力想弄懂,為什麼我幸運活下來了,而其他人沒有」美國紐約及紐澤西港務局的結構工程師Pasquale Buzzelli,回憶起當年911恐攻事件,身為少數倖存者的他說道。 根據《Washington Examiner》報導,那時34歲的Buzzelli當天上午前往世貿大樓雙子星大廈工作,正當他搭電梯準備到北塔64樓工作時,8點46分,第一架飛機撞進了大樓裡,電梯裡一陣劇烈搖晃,Buzzelli和眾人滿頭問號、面面相覷「發生什麼事」的同時,也感覺到電梯正在失速下墜。 「我的天啊,有架飛機撞上了你們辦公大樓」當Buzzelli終於從電梯脫困後打給妻子報平安,電話那頭,妻子緊張的語調提醒著他,原來離自己樓高29層樓的辦公處,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意外」。 Buzzelli當下突然覺得有種「死到臨頭」的感覺,趕緊抓著公事包爬樓梯下樓,此時,雙子星南塔也遭到另一架客機撞擊,並在9點59分倒塌,而在北塔的Buzzelli與人群雖然試圖徒步逃出大樓,但是人群太多、太擠,大樓也開始不斷搖晃,讓逃難速度非常緩慢。 當他往下逃到22樓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大樓更劇烈地搖晃、重物砸落,Buzzelli身旁的牆壁、地板開始裂開,他下意識害怕的緊緊閉起眼睛,把自己蜷縮在角落像個嬰兒般,感覺到有巨大混凝土砸向他,接著墜落。 我感覺到身邊有狂風、噴砂,然後頭被東西砸中後有幾道閃光,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再也見不到妻子及未出世的孩子就這樣死去。 2小時後,Buzzelli從約有3層樓高的碎磚中醒來,除了他與一名生還者外,其他剛剛一起逃難的數百名民眾全都喪命。 「當時的氣味、聲音,至今依然忘不掉」Buzzelli表示,那天的場景就像是抹不掉的一部影片,不斷地在Buzzelli腦海中重播。 每當一想起當時與自己一起工作的14名同事全都在短短幾小時內罹難,Buzzelli哀傷地表示「事件過後,我一直都在裝沒事,但其實我對罹難的同事們一直都有股很深、很深的罪惡感。」 能夠幸運地從死神的指縫中逃離,Buzzelli認為,或許這是世界給自己的期許,希望他能夠有一番成就、成為更好的人,他也更珍惜能夠與家人平安生活的日子。●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80多歲老父親開刀暫失能,姊弟倆搶著照護:你出力我出錢,就用自己的方式孝順他!.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09-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69歲金鐘視帝唐川腦中風住院插管! 專家示警:做不出3動作速就醫
過去,台中客運司機因腦中風連撞9車而不自知、知名演員吳朋奉猝死才被判定為腦中風致死。接二連三的腦中風事件,讓大家開始關注腦中風的議題,而今又驚傳69歲的資深演員唐川中風消息,目前仍在呼吸照護病房治療中。腦中風 「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最常見其實,腦中風的發生並不是都像大家所想像如戲劇性地昏迷倒地,更常出現的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或是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輕忽這些症狀背後隱藏的危機,更會增加腦中風的致死威脅。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0,663位上升至107年11,520位,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患者中近2成為年輕型患者。腦中風分2類型 及時送醫影響預後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有超過75%因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一旦栓塞移除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功能也會恢復。 然而,腦中風的治療方式包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而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只要及時治療,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因此「及時送醫」直接影響患者日後的復原狀況。夏天發生腦中風 機率不亞於冬天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近1/3患者為此喪命,逾半數因而失能,更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在過去很多人都以為腦中風常發生在冬天,但其實夏天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並不會比冬天少,夏季炎熱使身體流失過多水分,造成血液濃稠而易阻塞,吹冷氣室溫溫差大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容易腦中風。依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於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然而,台灣平均送醫時間高出標準1倍,甚至偏遠地區最高更耗時34小時;一旦出現突然單手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的症狀時,可運用「臨微不亂」四字訣進行判斷:「臨微不亂」 腦中風判斷口訣‧臨: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微: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不: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亂:別亂快送醫-立刻記下發作時間撥打119,於4.5小時內緊急送醫 「腦中風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腦中風搶救分秒必爭,一旦出現疑似腦中風症狀,可透過「舉手、微笑、說您好」等動作辨別,當無法完成動作,應快打119送醫。「舉手、微笑、說您好」 腦中風生活評估指標簡易3動作檢測「舉手」:左右手皆能舉高打招呼「微笑」:微笑時左右嘴角都能上提「說您好」:口齒清晰且清楚的說出「您好」延伸閱讀: ·腦中風瞬間致殘! 急救應把握黃金180分鐘,「1機警動作」人人都會 ·拍照臉部表情僵小心是中風前兆! 醫揪「10個腦損傷線索」:常暈眩也中槍
-
2021-09-10 養生.聰明飲食
喝豆漿會痛風?豆製品都高普林?營養師揪禍首:6成患者發作前都喝這個
喝豆漿會導致痛風嗎?營養師林世航破解這「萬年迷思」!黃豆雖屬於高普林食物,豆漿算中普林食物,當急性「痛風發作的期間」,確實應該要避免攝取「普林食物」;不過一般的正常健康人,適度的攝取這些食物是可以的。根據研究也指出,「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的機率。 林世航說明,痛風是因為血液中有過多尿酸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是普林(purine)的代謝物,普林就是「嘌呤」,是DNA與RNA的成分,所以我們只要有攝取到「細胞」就會攝取到普林。 不過,普林代謝成尿酸後會從尿液排出,健康成人不容易因為攝取到普林,而發生高尿酸血症的問題,但當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或者尿酸合成代謝增加,還有腎臟排泄有問題時,就會導致高尿酸問題,並產生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處而引發嚴重的發炎問題,就是俗稱的「痛風」。 網傳「豆製品會因為含有高量普林而引發痛風?」,研究認為並不會提高發生風險! 國外研究追蹤4萬7150名、40至75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達12年,分析這段時間內的飲食狀況,是否與痛風發生風險有關聯性,結果指出植物性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罹患機率! 台灣學者亦分析痛風風險與飲食內容的關聯性,結果發現痛風罹患風險與豆類攝取量呈現負相關,也就是一般人攝取豆製品是會減少罹患痛風的風險,主要健康人可以從尿液中正常地排出尿酸,而不至於會因為攝取到含有普林的食物就罹患痛風。林世航強調,對於已經是痛風的患者而言,平常適量的吃豆製品是安全的,在急性發作時確實要攝取低普林飲食,黃豆屬於高普林食物,而豆漿屬於中普林食物,所以在發作期間減少攝取這類食物是正確的。 台灣學者曾分析,哪些食物是具有誘發痛風的可能,在822位痛風病患分析結果中,約有半數在急性發作前都有誘因,其中約有60%的病患在發作前有喝啤酒,18%有吃海鮮,而14%有攝取內臟類食物,但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 林世航提醒「所有食物都是過與不及都不行,即便研究並未指出豆漿與豆製品是痛風的原因,但依然要建議適度攝取單一類食物。」●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80多歲老父親開刀暫失能,姊弟倆搶著照護:你出力我出錢,就用自己的方式孝順他!.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9-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至20年,已有便祕、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祕困擾。台灣平均確診年齡60歲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了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巴金森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透過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祕,如能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自我檢測可做手指操 劉翁銘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人,務農為生,從小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大拇指與食指做開合動作,左右各25下,重複做、愈做愈快,如果會愈做愈慢、開合幅度變小,甚至黏住、打不開等,建議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診斷。另外,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AI幫助及早發現退化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