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失能
共找到
1069
筆 文章
-
-
2021-12-11 該看哪科.耳鼻喉
老了一定重聽? 聽損徵兆別大意
別以為老了聽不到、聽不清楚只是小事,或只開心「耳根終於清淨多了」;聽損後可能出現的社交障礙、溝通斷線,以致產生憂鬱、畏縮,甚至失能失智等問題,更需要被關注。初期症狀不明顯 電話電鈴聽不清一般來說,當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時就稱為聽力障礙,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與旁人的溝通,最容易出現的徵兆是,例如反覆詢問「你說什麼」、「再說一次」;或者電話電鈴聲音聽不清楚、打招呼視而不見等等。絕大多數的聽力受損都是漸進式的,初期症狀都不明顯,自己也不太能發現;通常都是透過旁人的反應、抱怨才會察覺;但確實有些長輩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聽力有問題,「很多人認為聽不到無關緊要,或嫌就醫麻煩,反正人老了就會如此,不必在意等等。」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有些會造成聽力受損的疾病,經過治療是有機會恢復聽力的。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錦國醫師表示,耳朵的構造複雜,包括外耳、中耳、內耳,甚至連接聽神經到大腦,只要有一個出問題都可能影響聽力;當然也可能是後天疾病造成,如耳屎、進水、耳膜破洞或穿孔、中耳積水,甚至是聽骨硬化、聽神經衰退或長腦瘤,以及少部分的人會出現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等等。老年反應慢半拍 部分耳疾可治療很多人會問,老了聽不清楚不是很自然的事嗎?應該不用治療吧!陳錦國說,臨床上確實經常遇到年長者過去聽力都很正常,是近半年來才覺得怪怪的。總以為是老了就直接配戴助聽器;後來仔細檢查才發現是中耳積水造成,「對於可以治療的耳疾,不處理或只配戴助聽器,反而會錯失治療機會。」他提醒,如果是突然發生的聽不到、聽不清楚,通常與疾病有關,只要盡早尋求專業協助,醫師會先排除上述會影響聽力的疾病,通常是有機會挽回失去的聽力。「只是老年人多半反應慢或者很認命,這就需要家人溝通並從旁觀察。」畢竟,如今已有研究發現,聽力受損造成日後的失智失能機率高,必須提高警覺。聽不到 會眩暈… 照顧長輩該留意當患者出現聽力困擾時,臨床需要接受詳細的聽力評估,包括病史與理學檢查,醫師會需要知道聽力喪失是何時開始的?是有噪音聽不清楚或是安靜場所也聽不到?耳朵有沒有分泌物或會不會痛?曾經有感染過嗎?有沒有耳鳴、眩暈等現象?家人也有這種狀況嗎?最近有無服用什麼藥物等等。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陳錦國醫師說,就診時醫師會把能夠去除的耳垢、耳屎等先處理,之後再做聽力檢查,分析是否有中耳腔的問題,若只是單純的神經問題,再進一步區分聽力受損的嚴重程度。「大部分的聽力受損是可以被治療的,若無法治療,會建議先配戴助聽器試試;或者進一步選擇人工電子耳。」他提醒,聽力受損問題可大可小,尤其是年長者很需要家人關心,晚輩或身旁的親友可多加觀察留意;或者坊間也有許多可透過裝置使用的聽力篩檢APP,雖然準確度不一,但可居家嘗試。一旦發現有異樣,也應及早求診進一步評估診斷較好。
-
2021-12-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愛爬山退休族突左腳無力摔一跤 送醫發現是中風
家中長輩最近常跌倒怎麼辦?72歲李姓退休族愛爬山腿力勇健,日前卻突然左腳無力摔了一大跤,經送急診後發現是中風導致左腳偏癱,經住院、復健3個月,左腳仍不聽使喚,走幾步就快跌倒。經衛福部台中醫院職能治療師詹涵雅評估後,李姓退休族在復健時採用四腳柺步行輔具,如今不需要他人攙扶,生活上更加便利,也不用擔心跌倒。詹涵雅建議,有多篇文獻指出,失能的長者藉由使用步行輔具可維持步行能力,減緩衰退速度。研究發現使用步行輔具有助於預防跌倒、受傷,若患者及家屬有需求,可諮詢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長者是否需使用步行輔具,以提升行走的安全性、速度及持久性。詹涵雅建議,失能長者的步行輔具挑選上,可依長者平衡能力、單手或雙手無力、是否需他人協助等條件選擇。一般常見的步行輔具如下:一、單柺:通稱手杖,輕便不占空間,可以簡單增加一些支撐和平衡,但分擔體重功能上有限,適合可放手行走,但平衡感或協調性稍差的人。二、四腳柺:比單枴支撐性及穩定性更好,底面積較大,使用時需放在健側,適合平衡感較差或中風的患者。三、助行器:又分為一般助行器和帶輪助行器。體積較占據空間,適合平坦環境,上下樓梯較不方便,需雙手操作。適合平衡較差或下肢承重不足的人,如下肢骨折、關節炎疼痛,或帕金森氏症候群等因退化性疾病造成體力下降者;此外,由於帶輪助行器前側兩處為輪子,只需推行就可行走,則適合上肢肌力、耐力不足的人。四、帶輪型助步車:又稱助行椅,附手控煞車,外出或行走疲勞時可固定坐著休息。因易滑動,穩定度較助行器差一些,適合雙手可握持但退化性疾病造成體力下降或關節炎疼痛者。
-
2021-12-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魚油能對抗憂鬱症嗎?最新研究:目前還缺乏確切證據
讀者Msjay在 2021-11-2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看到這兩篇報導,分別是藥師和科學家都提到了魚油可以輔助治療憂鬱症,不知道您怎麼看。因為本身久病多年很厭世,但高濃度魚油又很貴,不知道該不該嘗試,若可以的話想知道這些研究的內容,謝謝您的回答。我點擊他寄來的網路連結,看到下面這兩篇文章:2021-7-19發表在Yahoo的研究發現:魚油有助改善憂鬱症 Omega-3怎麼吃?2021-11-19發表在Heho的憂鬱症來敲門!情緒「卡卡」怎麼辦?藥師:用高濃度 EPA 魚油來解憂吧發表在Yahoo的那篇文章是由《常春月刊》轉載自《NOW月刊》。它的重點是:「近來1項新研究發現,魚油可能也有助於對抗憂鬱症,研究結果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這項新研究的參與者包含22名重度憂鬱症患者。讓他們每天服用1次EPA(二十碳五烯酸)或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其中1種,並持續12周,EPA和DHA是含在深海魚類中的Omega-3。在參與者治療前和治療之後,以血液檢測並評估其憂鬱症狀。服用Omega-3進行治療憂鬱症有顯著的改善,服用EPA組的症狀平均下降64%,服用DHA組的症狀平均下降 71%。」這段話裡所講的研究是2021-6-16發表的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rotect against inflammation through production of LOX and CYP450 lipid mediators: relevance for major depression and for human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Omega-3 多不飽和脂肪酸通過產生 LOX 和 CYP450 脂質介質來預防炎症:與重度憂鬱症和人類海馬神經發生的相關性)。這項研究主要是用培養的細胞來探討EPA和DHA對一些憂鬱症相關化學分子的影響。它雖然也有一些憂鬱症患者的數據,但這些人的數據在分量上是遠遠比不上細胞的數據(我估計大約是十分之一)。可是,那篇Yahoo文章(也是常春月刊文章,也是NOW月刊文章)卻只提人的數據,而隻字不提細胞的數據。這就會讓人誤以為這項研究是人體試驗,儘管它並沒有被歸類為臨床研究。事實上,有關人的數據,也還是疑點重重。第一,雖然Yahoo文章裡一再引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兩位研究人員(Alessandra Borsini和Carmen Pariante),但那22名重度憂鬱症患者卻是來自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第二,這22名患者都只服用EPA或DHA,所以這項研究是欠缺具有關鍵性的安慰劑對照組。第三,試驗結果,也就是「服用EPA組的症狀平均下降64%,服用DHA組的症狀平均下降 71%」,是與既有證據不符。請看EPA but not DHA appear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fficacy of omega-3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depression: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補充 omega-3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憂鬱症似乎有療效是因為EPA 而不是 DHA:來自隨機對照試驗薈萃分析的證據)。那篇發表在Heho的文章的第一段是:【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共有超過 3.5 億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是疾病引發失能的第一名,衍伸出許多社會經濟負擔,其嚴重性需要高度重視。眾多研究發現,多攝取魚油 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排解憂鬱,尤其是有高 EPA 比例的魚油,但目前市售許多不同種類的魚油,究竟要怎麼挑選?營養師、藥師都點出:「rTG 型態高濃度魚油 EPA 達 80%」是挑選的關鍵。】從這段話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文章的最下面會有一位藥師兼XX生醫創辦人的「高濃度EPA魚油」的廣告。不管如何,也算是巧合,讀者Msjay是在 2021-11-22來函詢問,而兩天後就有一篇高質量的回顧論文發表。這篇論文的標題是Omega-3 fatty acids for depression in adults(Omega-3 脂肪酸之用於成人憂鬱症),而它是發表在信譽卓著的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考科藍數據庫系統評價)。考科藍是獨立、非營利、非政府組織,由超過3萬7千名志願者組成,目的是根據實證醫學來提供醫護專業人員、病人、醫療政策致訂者等人需要的資訊,以便於在醫療上的選擇。這篇論文是由7位來自10所英國醫學中心和機構的專家所撰寫。他們在審核了所有35 項相關隨機臨床試驗後,得到的結論是:「目前,我們沒有足夠的高確定性證據來決定Omega-3作為重度憂鬱症治療的效果。 我們的主要分析可能表明,與安慰劑相比,Omega-3對憂鬱症狀的影響有小至中等,非臨床有益的效果;然而,估計是不精確的,我們判斷該結果所依據的證據的確定性從低到非常低。我們的數據也可能表明Omega-3和安慰劑組的不良事件和試驗未完成率相似,但我們的估計再次非常不准確。與抗憂鬱藥相比,Omega-3的作用非常不精確和不確定。需要更完整的證據來證明Omega-3對重度憂鬱症的潛在正面和負面影響。」從這個結論就可看出,「魚油能對抗憂鬱症」目前還缺乏確切的證據。所以,患者應該是要去看精神科醫師,而不是聽信所謂的健康網站的行銷,以為買些昂貴的高濃度EPA魚油來吃,病就會好。註:來自食物的Omega-3是對健康是有益的,但來自藥罐的Omega-3則是一直具有爭議性。請看魚油補充劑,棺材添釘。原文:魚油能對抗憂鬱症?
-
2021-12-05 養生.人生智慧
維持腦力、體力、社會力 快樂熟齡從不服老開始
創立台北協和婦女醫院、創辦台灣第一本專業婦幼類雜誌《嬰兒與母親》……人生上半場過得豐富精采的林經甫,第三人生對他而言,也是一段從抗拒、面對到放下的過程。2017年,他當起「時尚老人」YouTuber,用自己的例子打破大眾對於「老」的框架,想告訴大家即便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挺直胸膛、自信優雅地走到人生最後一刻。有人說,「人生的1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90%,在於你如何接受。」可我認為剛好相反:「人生的90%,在於如何創造;剩下的10%,在於你如何接受。」面對「老化」這件事也一樣,當你選擇「活躍老化」、「優雅老化」時,首先就要建立「不服老」的信念。為高齡化找解方 維持三力生活、避免失能臥床我們該如何找到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健康、延緩老化、降低疾病風險,才能避免臥床、成功地老化,為台灣高齡化問題找出解方?我開始往預防醫學的方向思考,歸納出三個亟需重視的要素:維持體能、訓練腦力、活絡人際關係,也就是我一直在推動的三力生活:腦力、體力、社會力。第一個是腦力。老人失智症是臥床原因的第一名,所以要想辦法避免腦力退化,有一個信念是:保持好奇心、樂於學習,什麼都可以去嘗試。生活中有太多可以經驗、思考、學習,心態上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不斷地探索學習、延伸生活觸角,投入你所熱愛的事,自然能延緩大腦退化,為你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第二個是體力。中高齡者發生跌倒或者肌肉、關節、脊椎有狀況的人太多了,要預防這些狀況,就要強化體能與肌力,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設定運動目標,並開始認真執行。要活就要動,運動是延緩失能與老化的良方,不管到幾歲都不要停止。最後是社會力。社會力就是社交活動、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夫妻、親子、同事、社群等關係。社交生活對年長者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透過社會連結的過程,可以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係、增強個人資源,同時獲得自信、快樂、成就感及自我價值感。研究證實,社交活躍的人通常擁有較佳的健康狀態、智力及記憶力,可降低失能或失智的風險。可見社會力、體力、腦力三者互為影響,缺一不可。誰沒有病痛?積極控管疾病 享受每一天人不用要求自己都不生病,50歲以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病痛,重要的是,學會與疾病共存。很多人看我精神奕奕,都以為我身上沒什麼疾病,事實上,幾年前我才動過心臟、腰椎手術,這些都算是職業病。我也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lc)曾飆破10(正常值為4∼5.6%),後來使用胰島素、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幾年下來,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值都很正常,最近半年,糖化血色素甚至從8.4%降到6.2%。這讓我更確定高齡者是可以與病共存的,力行三力、心情愉快,是老人生活最重要的健康基礎。身體有病痛,依然可以擁有感受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活出好的生活質量。不不是有病,天就會塌下來,即使今天你坐在輪椅上,還是可以好好生活,但切記不要讓疾病擴大,導致需要仰賴他人的照顧,能夠自主照顧自己是最重要的目標。老人健康與否的定義,不是看慢性病的數量,而是生活自理的能力。我的觀念是:積極生活、實踐三力就好,預防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從預防醫學角度,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不管你是癌症或其他慢性病,都不要太在意自己生了什麼病,診斷一旦確立,就從生活中去面對,只管認真地走三力的方向,好好生活,就可能逐漸康復、不再惡化。面對糖尿病,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因為甜對我依然有致命的吸引力,人家在吃提拉米蘇,為什麼我不能吃?所以我和醫師商量:「我不是要治療糖尿病,而是要生活。」他很同意我的觀點,我們的約定是,只要我的指數不超過多少就及格,在這個標準下,我依然能好好享受美食。並不是有糖尿病就不能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是在量上控制,並多選擇對血糖控制有益的食物。在與疾病和諧共存的過程中,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生活法則,從而更懂得感恩,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美國新一代作家羅伯特.M.德瑞克(R. M. Drake)說:「在發痛的身體裡面,存在著更美好、更強大、更真實的東西。」饒是如此啊!
-
2021-12-04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聽力障礙會增加跌倒與失智風險! 醫:聽力40分貝須戴助聽器
從50、60歲開始,聽力就會慢慢從高頻往下掉,一開始可能只分不清子音如ㄐ、ㄑ、ㄒ的字詞;聽損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若不及時處理,最終會完全聽不懂或聽不到旁人說些什麼。會造成聽力受損的原因很多,包括有先天性結構異常或因疾病、細菌或病毒感染、藥物、老化或噪音環境影響等等;如果根據耳朵受影響的部位區分,聽損還可以分成3大類型:傳導性聽力損失、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與混合性聽力損失。3類型聽損 漸進式退化對於長者來說,常見的聽損類型以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為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兼任主任楊宗翰指出,隨著年齡愈大,內耳會慢慢退化,感覺細胞或神經纖維也會漸漸凋零、萎縮甚至壞死。這時聲音雖然還能從外耳進入,卻沒辦法順利轉換成訊號,傳達給大腦,就會造成聽力受損。傳導性聽力損失多是因為外耳或中耳損傷,像是受到感染、耳垢堵塞、鼓膜穿孔,以及中耳積水、聽小骨硬化等,讓聲音傳導路徑受到阻斷,但內耳的毛細胞和聽神經還是正常的。一般來說,這類聽損多半屬輕症,可以透過治療獲得改善。混合性聽力損失簡單來說是結合上述兩者特質,楊宗翰說,如果曾在年輕時罹患中耳炎或聽小骨本身有海綿狀的組織卡住而形成耳硬化症,加上年齡增長沒有處理好時,也可能會導致混合性聽力損失。聽損變嚴重 失去溝通力感音神經性聽損會隨著年齡愈大、聽力愈差。楊宗翰表示,一旦內耳毛細胞受損就無法再生,所以失去的聽力也無法復原,「這過程是漸進式的,等到狀況愈來愈嚴重時,不只聽力及語音辨識能力都會下降,也會失去與旁人正常溝通」。這時就可能影響失智與失能,「有7%的失智與聽力受損有關」,他進一步指出,聽力不好的人比較容易足不出戶,少了社交、活力也不好時,慢慢就不想動腦,閉鎖在自己的世界裡。而除了失智外,失去聽力也可能增加跌倒、意外發生的機率。聽力40分貝 須戴助聽器因為老年退化而出現的聽力受損,通常會從高頻的聲音開始受影響,好比說高頻的子音如英文的d、k、t等子音,以及注音的ㄕ、ㄒ、ㄑ等都聽不清楚。所以當有人說「秋」就會聽成「優」,若說「蝦」會聽成「壓」。楊宗翰表示,年齡到了50、60歲左右,就會從原本可聽到的8千赫茲開始往下掉,並漸漸地掉到500到1000赫茲;當降到2000赫茲時,就會開始聽不清楚,因為子音就在這個位置,「這時,會只聽到聲音,卻不知道旁人在說什麼」。此外,一般正常的聽力是在25分貝左右,若超過25分貝,數值愈高,就表示聽損的程度愈嚴重;而當只能聽到40分貝的聲音時,通常就會建議該配戴助聽器了。楊宗翰提醒,對於有配戴助聽器需求的長者,現在已可以透過慈善基金會所提供的免費試戴方案,讓長者及早學習掌控助聽器;但更重要的是,若有聽力問題,務必及早求診以進一步診治。
-
2021-12-04 新聞.科普好健康
聞不到香味,吃不出食物好壞? 醫:當心「嗅覺失靈」可能是疾病警訊!
當我們在享受美食時,食物的美味是經由許多感覺來共同產生,其中主要的神經系統有嗅覺及味覺。因此如果嗅覺或味覺有問題時,除了無法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情緒與生活品質受影響外,還可能增加許多潛在危險,甚至是疾病的警訊,也可能是得了新冠肺炎症狀之一。台灣嗅覺失能 約10%至15%根據1994年美國國家健康調查,估計全美約有270萬人有嗅覺失能問題,占成人人口1.4%。2004年在瑞典對1,387名自願者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高達15.3%的受訪者主訴自己有嗅覺失能的情形。雖然各國的盛行率不同,嗅覺障礙患者實際總量並不在少數,台灣的嗅覺失能比率約為10%至15%。引起嗅覺功能異常的原因眾多,最常見是上呼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例如感冒、鼻過敏、慢性鼻炎及鼻竇炎會導致嗅覺失能,而近兩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即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也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的症狀,是一大警訊,不可輕忽。其次,車禍造成頭部外傷,使得嗅覺神經路徑受損,更是台灣常見造成嗅覺失能的原因。頭部外傷 也會嗅覺異常上呼吸道感染是嗅覺功能障礙的最常見病因之一。病毒可能會破壞嗅覺神經上皮和受體細胞或嗅覺中樞途徑。據國外研究,22%至68%新冠肺炎患者會發生嗅覺功能障礙,20%至33%患者出現味覺功能障礙,患者可能是嗅覺神經上皮或嗅覺中樞途徑被破壞有關;味覺功能障礙的可能原因,包括味覺器官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改變和唾液腺感染。在嗅覺神經病變造成的嗅覺損失中,其嚴重度反應神經損傷的程度,也關係到預後。因頭部外傷而嗅覺異常者,在受傷六個月至一年內是治療的黃金期,嗅覺減退者尚可改善;若因病毒感染造成嗅覺異常者,對症治療可能會改善;鼻部疾病者,則可能需要藉由外科手術,才能改善嗅覺狀況。沒食欲沮喪 影響生活品質如果失去了嗅覺,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更增加了許多的潛在危險,例如:若無嗅覺,則無法感受到食物香味的愉悅感,也就沒有了食欲,變得沮喪,甚至有人出現社會退縮現象,更嚴重的是會減少對生活危險的警覺性,包括可能吃了已腐敗的食物而不自知,導致吃壞肚子,或無法發現外漏的瓦斯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甚至發生火災時無法聞到煙味而即時應變,造成公共危險。味覺異常相當普遍,它會伴隨於許多疾病,例如乾燥症、糖尿病、腎臟病等代謝改變的疾病,它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甚至導致病患營養不良。目前對於味覺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年紀、藥物、接受中耳手術及口腔或扁桃腺手術或接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等。找出失能原因 對症治療常用的嗅覺診斷方法,主要是嗅覺閾値檢定法及嗅覺識別檢查法,包括自我檢測電腦化嗅覺測試等,找出嗅覺失能的原因,進一步做相關檢查,再對症治療。嗅覺失能的治療,臨床上一般以類固醇治療,常用的方式是給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對於不適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的患者也可考慮使用局部類固醇。針對外傷後嗅覺喪失的患者使用類固醇治療,16.4%嗅覺功能進步;進一步加上鋅劑治療,則28.2%的嗅覺功能進步。若接受嗅覺訓練三個月後,23.8%的患者嗅覺功能有進步。臨床會請病患做嗅覺訓練半年,復原效果更好。
-
2021-12-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專家會議/藥物、家庭、社區支持 缺一不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去年協會針對三百四十多位憂鬱症病人調查發現,汙名化是台灣患者首次憂鬱發作但未尋求協助的主因。高達百分之卅七點一的病人首次發作時未尋求任何幫助,在這群人中,又各有百分之七點一不願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或怕被貼上憂鬱症標籤。台大教授李明濱指出,患者遲遲不就醫,憂鬱症狀嚴重持續,會陷入更深的低潮、無助,也加重失能,增加自殺風險,更伴隨個人、家庭和社會功能的嚴重傷害,合併其他醫療支出的增加,衝擊國家生產力衝擊,是社會更大的損失。長庚大學副教授劉嘉逸說,華人家庭關係緊密,家人更要發揮陪伴和支持患者的力量,要積極且持續地鼓勵患者做完整的治療,另由於憂鬱症需長期治療,家人的壓力很大,他們的身心狀況也值得關注。台大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副教授陳錫中也強調,做為醫師,絕不要用同一個角度去看事情,要理解其性格或與家人、職場的互動,都會影響個案不同的壓力反應。台大醫學院護理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近年台大護理研究團隊推動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團體治療,為廿三名病患做了九個月的深度追蹤訪談,發現患者背後的家庭和社區因素,也是復原與否的關鍵。吳佳儀表示,經由台大團隊連續八周、每周二小時團體治療,也發現廿三位患者的心理困擾程度呈降低現象,他們透過醫療團隊,學習壓力管理、正向心理、自我覺察,且彼此間互相關懷,提升再融入社區的力量。上述治療方式仍有待未來持續研究發展,然而初步成果顯示,憂鬱症個案除需要藥物治療,也需良好的居家和社區管理,透過全人照護,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
2021-12-03 醫聲.慢病防治
艾成墜樓/憂鬱症與憂鬱情緒不同 需要專業治療介入支持
40歲藝人艾成今(17日)於新北市蘆洲捷運站墜樓身亡,根據噓星聞報導,艾成生前遭憂鬱症纏身,並與藝人妻子王瞳分分合合,也曾遭遇事業失利等狀況。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曾舉辦「揮別憂鬱陰霾,相伴治療旅程」憂鬱症專家會議,針對憂鬱症身心理症狀與成因,以及如何降低自殺意念進行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二○二一年的報告已公布憂鬱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大疾病,但在台灣,很多人仍只把「憂鬱」當成一種情緒,總是安慰患者「要加油」「要振作」,其實憂鬱症與憂鬱情緒大不同,它是一種精神疾病,需要專業醫師的精準醫療。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暨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從腦神經科學與臨床表徵來看,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情緒低落並伴隨與憂鬱相關的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例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即界定為符合憂鬱症標準。至於憂鬱症的成因,是患者生理、心理和壓力多重元素的綜合。因此,精神科治療憂鬱症除了用藥,也會提供支持性心理治療及其他必要的身心治療。在治療方面,精神醫學科面對憂鬱症有幾大關鍵,李明濱說,憂鬱症有其異質性與光譜,包括不同性別、年齡、背景,都會造成憂鬱症的不同表現。高醫大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陳正生舉例,青少年憂鬱症較常以反叛和暴怒來表現,成年女性受經期影響,表現也不一定,老年人有時看起來失智,但本質卻是憂鬱症。在憂鬱症的光譜中,也常有共病現象,和其他身體疾病有因果或共存的關係。陳正生表示,例如中風或甲狀腺異常可能是憂鬱症的生理成因,疾病導致的失能是憂鬱症的心理成因,憂鬱症光譜會伴隨其他疾病變化,有時也合併不同的精神疾病,例如酒癮者的憂鬱症樣貌就不大一樣。在憂鬱症的光譜中,有一群人是藥物療效不佳的憂鬱症(TRD),約占憂鬱人口的三分之一。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教授李正達指出,每個TRD的原因不同,治療上有不同策略,醫師要給予對的判斷和對的藥物,更一定要把患者視為獨特的個體,以人為本進行診治,明白他們有各自的問題,一一突破和改善,憂鬱症才有機會根治。李正達說明,從生物醫學來看,憂鬱症是暫時腦部迴路功能異常,但如果不治療,異常會變成持續功能顯著低下,甚至輕度的結構萎縮,治療憂鬱症是「和時間賽跑」,醫療愈早介入,愈能讓病人穩定,降低自殺意念,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愈小。他也強調,重度憂鬱症雖然比較複雜,治療雖不容易,但仍有希望治癒,但TRD會慢性化,尤其高齡患者若未治療,可能誘發失智。李明濱提醒,面對憂鬱症患者,須多維思考才能提供適切治療,政府也要提早因應,為憂鬱症提供社區、家庭、健保等更多方面的支持。★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1-11-2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想知道有無肌少症,自我檢測2方法!增肌必做2類運動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自五月爆發以來,許多民眾無法上健身房、出外運動得戴上口罩,運動受限,肌肉逐漸流失,肌肉量減少,免疫力隨之下滑,增加染疫風險。醫師建議,可以透過「微運動」方式,也就是輕微的肌力和有氧訓練,提升肌力,避免肌少症上身。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國內50歲以上的民眾,罹患肌少症風險為46%,大約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肌少症問題。肌肉主要作為支撐人體和維持行動力之用,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指出,40歲以後,肌肉每10年以8%速度流失,70歲後則是每10年以15%速度流失。一旦肌肉量不足,會逐漸演變成「肌少症」,失能和臥床機率大增,還會增加疾病感染和死亡等風險。黃信彰指出,根據2016年西班牙針對萬名成年人進行世代研究發現,肌肉量減少10%,免疫力會開始下降、疾病感染風險上升;肌肉量減少20%,傷口復原能力開始下降;肌肉量下降30%,會身體虛弱、無力坐起;肌肉量下降40%,則死亡風險上升,且多死於肺炎。是否罹患肌少症?居家自我檢測2方法如何檢測肌少症?黃信彰表示,居家可以「亞洲肌少症指標」作為肌少症風險自我評估檢測標準,或是「測量小腿圍」兩種方式進行檢測。方法1:自我評量檢測評估項目:提舉五公斤重物是否感到困難、在房內行走是否困難、從床或椅子上坐起是否感到困難、爬十階樓梯是否感到困難,以及過去一年跌倒次數等。肌少症自我評估檢測評估項目詢問內容分數肌力您拿起或搬動5公斤重(約兩個炒菜鍋)的物品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有一些困難1很困難/無法完成2步行輔助在房內行走是否困難?沒有困難0有一些困難1很困難/需要使用步行工具/無法完成2從椅子上起身您從床或從椅子上起身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有一些困難1很困難/沒有他人幫助時無法完成2上臺階您走上10個臺階會感到困難嗎?沒有困難0有一些困難1很困難/沒有他人幫助時無法完成2跌倒過去1年中您跌倒過幾次?沒有跌倒1-3次4次或以上(判斷標準:加總分數若超過4分,可能有肌少症疑慮,必須就醫,透過X光等精密儀器測量肌肉量進行評估。)方法2:測量小腿圍透過測量小腿圍可評估肌肉量。測量小腿圍時,先找一張椅子坐著,讓大腿與地面平行,和小腿呈90度;放鬆腿部肌肉不緊繃,用尺量測小腿最粗的部位為準。若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代表身體肌肉質量可能不足,須注意可能有肌少症。長者食量減少,肌肉流失風險增加許多人認為男性肌肉量較多,肌少症風險小於女性。但依據調查結果顯示,男性肌少症風險高達51%,高於女性的43%。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醫師黎雨青表示,男性因為有睪固酮的優勢,容易練出肌肉且維持,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睪固酮降低,肌肉反而流失得更快。尤其當年紀漸長,牙口不好導致食量下降,更容易增加肌少症的風險。黎雨青說,依據民眾自覺飲食的改變進行肌肉流失風險的分析,發現適量輕度減少食量與食量沒有改變相比,肌肉流失風險從38%增至64%;若嚴重減少食量,風險更增至83%。增加肌肉量,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最重要避免肌少症上身,必須增加肌肉量,不僅飲食均衡,尤其適時補充好吸收的蛋白質非常重要。黎雨青表示,除非是有肝、腎疾病的特殊族群,若要維持肌肉量,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1公克,過了40歲後,若體態沒有嚴重變化,則繼續維持原攝取量;若肌肉開始流失,則蛋白質攝取應增加為每公斤體重1.2至1.5公克。增肌必做2類運動 「微運動」也可補足只要沒有任何活動,肌肉就會開始流失,因此,除了飲食外,也必須搭配運動才能維持肌肉量,進而增肌。黎雨青說,運動最好從事有氧運動,例如慢跑、游泳等,同時應搭配舉啞鈴、彈力帶等阻抗運動。若無法上健身房運動,也可以從事「微運動」。黎雨青建議,可以爬樓梯取代電梯、捷運提早一站下車改步行,都是很好維持肌力的方式。隨著防疫解封,可從輕微的肌力和有氧訓練開始,逐步增加運動量,提升肌力。增肌必做2類運動有氧運動:慢跑、游泳阻抗運動:舉啞鈴、彈力帶
-
2021-11-29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金窩銀窩 不如自己的窩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近來有非常多財團、建設公司或企業爭相投入所謂「銀髮住宅」的開發。有別於以失能者為主的照護機構,這類銀髮住宅主要的目標是身體健康而生活可自理的初老族群,提供入住長者食、衣、住、行、育、樂等全方位服務,有些並結合在地醫養資源,打造連續照護服務社區,讓長者即使未來因退化而無法獨立生活,亦能就地安老。為了吸引有錢有閒的初老世代入住,各家銀髮住宅在軟硬體建設的投資都不手軟,從最基本的「全屋無障礙」到「無齡通用」,甚至「高齡友善」的介面設計一應俱全。在安全上亦引進諸多高科技資訊設備,從視訊監控到主動安全通報,甚至可以用AI人工智慧來提供符合入住者需求的智能住家環境。另外,亦有專屬營養師調配飲食,各種健身育樂設備更是不可或缺,藝文講座及展演每月都有,長者還可自組社團……讓人感覺住進去好像進了人間仙境,長者可以無憂無慮,暢快的享受退休後的人生。照理說,這樣完善的規畫應該有很多長者搶著入住,但目前大部份銀髮住宅的入住率仍不高,雖然有很多行銷資源投入,也的確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打動了一些兒女的心,不過真要搬進去長住,對長者而言,心理還有很多的結要打開。無關軟硬體設備好壞,也不是服務沒有到位,或入住費用太高的問題。費用當然要考慮,但我覺得長者在評估要不要入住時,可能還沒到費用這一關就開始猶豫了。想了解長輩為什麼排斥入住銀髮住宅,要從長者的觀點來看。我個人認為,以健康及生活可自理的初老長者而言,在評估是否要搬離現有住家,最大考量是-----如何與家庭、社交、生活圈保有連結,不會因此而斷了線。老人家很惜情,若搬離原有家園,而入住的地方又離很遠,等於要揮別過去幾十年的生活環境,重新建立所有社會關係,並且適應新環境,這是很難突破的一點。另外,華人社會不像歐美國家很早就習慣「空巢期」,對他們而言,退休後搬進養老社區,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項。但在台灣,將長輩送進安養中心,要克服很多的心理壓力才可能提出來。除非長輩自己願意,否則子女多半難啟齒。有些銀髮住宅為了增強其適合老人居住的印象,在很多地方安裝扶手,房間也設置電動床,甚至安裝可以吊掛病人的移位設備,這些設施當然很貼心,不過若針對生活可自理的健康長者,這些設備反而讓他們心理產生不安的聯想,感覺看到自己未來年邁體衰的樣子。其實現在有很多非固定式的輔助設備,可以等到有需要時再導入即可,這樣也許可以減少健康長者的排斥感。目前很多銀髮宅因土地成本考量,多蓋在市郊,政府若能釋出一些因少子化而併校停招的市區中小學校地,改造成銀髮宅,讓長輩可以在地老化,不用離開生活圈、家人圈、朋友圈,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生活,也許可以提升未來銀髮宅的入住率。當然,長者若能持續保持健康身心,未必要煩惱未來要住那裡的問題,可先思考如何改造家中環境,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才是首選,畢竟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窩。
-
2021-11-21 失智.失智資源
臺中市超前部署 創設全臺首家年輕失智者據點
人口老化已是全球共同現象,也會伴隨失能及失智人口急遽上升,而失智者往往比失能者更難照顧。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臺中市率先邁出照護失智者腳步,創設全臺首家年輕失智者據點,就是盼能讓失智者有機會回到社會及家庭繼續奉獻人生價值。臺中市新建設不斷,活力十足。然而至今年9月,臺中市65歲以上長者達40萬人,占總人口14.12%,以老年人失智症盛行率8%推算,臺中市罹患失智症人口大約3萬2千人。再依挪威研究,45歲到64歲失智症盛行率是千分之1.6,估算臺中市年輕型失智者約1,300人。年輕型失智 照顧者更艱辛年輕型失智者大多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面臨的情緒及照護需求與老年人不同,且退化過程又較老年人快速,家屬照顧起來更為辛勞。曾梓展表示,臺中市政府超前部署,為這些年輕型失智者設想,希望幫家屬免於不斷尋找資源的困擾,由衛生局協助打造全臺第一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向上清活小屋」,去年6月30日起開站。向上清活小屋每週提供三天服務,提供年輕型失智個案「認知促進、生活維持」課程,涵蓋延緩認知功能衰退的運動、認知訓練、學習新事物、靜坐(心靈沉澱)、生活功能促進、情感表達等六大課程;也提供家屬讀書會、支持團體、議題討論,每月由工作人員與個案及家屬討論下個月活動設計,量身訂做專屬年輕型失智者及其家屬課程。搶先訂定 失智行動計畫曾梓展指出,隨著失智人口逐年上升,臺中市政府重視失智症照護責任,在其長期照顧委員會下設立「失智照護網絡工作小組」,依「2017-2025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制訂7大策略及14項行動方案,是全國第二個優先訂定失智症行動計畫的縣市。在臺中市各局處攜手合作,至今年已設置10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36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350家C據點長照站、2家失智團體家屋、49家日照中心、9家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方便有需要的市民使用。有些失智者家庭,總是歷經一番波折,如出現懷疑家人偷東西或外出後找不到回家的路等行為,才知道親愛的長輩或伴侶失智了。因此,臺中市也強化長照失能等級評估的效能,請照顧管理專員至案家評估時,主動轉介疑似失智症個案給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協助確診;並與警政單位合作,請警察局派員到失智據點及C據點長照站,主動提供長輩按捺指紋,減少失智長輩走失風險。若民眾發現家中長輩或親友有疑似失智症狀,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將有專人提供諮詢。年輕型失智者的伊甸園十月接近寒露的秋天,臺中市天空仍綻放著暖陽,位於北區華美街二段的臺中市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向上清活小屋,米色及鐵灰相間的外觀造型,宛如年輕失智者的一座伊甸園。多數人以為,失智症是老人專有疾病,其實年齡低於65歲罹患年輕型失智症不算罕見,光是向上清活小屋,就有14名年輕失智症學員來學習,更顯得此一需求值得重視。學員裡的「阿雄」,年方42歲,小孩仍就讀幼稚園,因車禍傷及腦部引發血管型失智症,出現認知功能的部分障礙;然而他仍保有部分過去擔任倉管工作的能力,據點工作人員買來組合家具要放在小屋使用,就由阿雄負責組裝,讓他充滿了成就感。「來!淑雲姐,來做空中小姐服務!」只見老師指導其中一位學員,用輪式推車將茶水分給每個人,她笑嘻嘻地端給大家,小屋裡的插花也是淑雲完成的。在這裡,更有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的實習生擔任失智者指導員,實踐所學專業。向上清活小屋也提供虛擬實境(VR)設備,帶著學員模擬旅遊或參加節慶活動,延緩病情惡化,期盼學員回家後還能做洗碗及打掃等家事。向上社福基金會專業資源中心主任陳秀美說,為融入在地情及資源,向上清活小屋在課程設計上,安排臺中植物園、科學博物館等參訪。「畢業照顧者」文英過去是一名護理師,照顧失智症的公公5年,後來公公過世,文英來到這裡以過來人家屬擔任志工,與其他家屬分享她的經驗,給予不少照顧者支持與安慰,深獲好評。有別於年長失智者的需求,年輕失智者要考量他們的生命史,避免活動孩童化及嬉鬧化,因此向上清活課程參考加拿大蒙特梭利模式,以「發揮潛能、共同生活、互助生活」為課程設計主軸,為年輕型失智症照護工作注入新的力量。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關心您廣告長照服務發展基金及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
2021-11-21 新聞.長期照護
北市超前部署高齡營養政策 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
臺北市近年在國內外健康宜居城市評比屢獲肯定,為台灣首善之都。隨臺北市人口快速老化,面對老化所帶來的問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率領公衛團隊四年來積極推動高齡營養工作,由社區營養師深入社區角落服務長者,一步一印記,讓老人家揪甘心。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10月,臺北市總人口數253萬8千多人,65歲以上人口為50萬3千多人,占總人口數19.84%,且長者兩性平均壽命達84.12歲,女性為86歲,男性為81歲,老化速度為六都最快,也是全國平均壽命最高的縣市。身為醫師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對於長者的健康特別關注,而曾是醫學中心骨科教授,且身分亦為長者代表的黃世傑局長更瞭解與關注長者身體狀況,他表示,長者除了顧骨本,更應防止跌倒意外。尤其長者隨著年齡增長、體能衰退,容易因味覺及嗅覺降低、胃排空能力降低、吞嚥困難、疾病;若退休後社交生活減少,可能導致如憂慮、焦慮等造成營養不均衡,而衰老得更加快速。因此讓長者「病得少、老得慢、活得健康」便成了衛生局的重要任務之一。特別是在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上,臺北市帶領市民一起重視高齡營養健康促進議題,共同邁向高齡營養新食代。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107年起,便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合作成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隔年於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分中心,由社區營養師深入大街小巷提供長者營養風險篩檢、團體營養衛教與共餐輔導,至今年10月已有1萬9千多人接受營養教育,滿意度更超過96.3%,整體營養知識改善率提升24.4%;個別營養諮詢服務了494人及輔導241家共餐據點提供高齡友善健康均衡飲食。運用數位科技進行營養風險篩檢,是臺北市在高齡營養促進的一個亮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平時除面對面的營養風險篩檢外,也架設營養衛教互動平台,運用電子化表單讓長者自我評估,迄今完成7,179人,其中營養不良高危個案有597人,約占8.3%。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營養不良長者的問題,主要是體重過輕、體重下降、食量中度減少等,藉此適時給予他們營養諮詢服務。全員動起來,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為解決社區中部分長者在營養上的不足,臺北市各局處也全員動起來推動營養健康促進。例如,民政局將高齡營養納入里鄰長研習;社會局邀請第一線共餐據點負責人與長者一起受訓;教育局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學子擔任志工陪伴社區長者;體育局也趁著長者去運動中心活動筋骨,提醒長者要重視自身的營養,才能活得健康、活得長壽。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說,在今年五月發生大規模COVID-19疫情前,即已超前部署建置不同類型「供餐輔導模式」,包含「據點自行烹煮」、「餐廳或自助餐廳供餐」、「HACCP盒餐業者供餐」及「慈濟環保教育站」等4類型,藉以評估據點供餐的營養均衡度、品質、食材多元性、質地合適性,並給予營養回饋建議及相關教材,讓據點得以改善品質。接受輔導的臺北市南港區久如社區發展協會蔡弘睿社工說,即使據點因疫情暫停供餐,營養推廣中心視訊輔導不斷線,藉由LINE與據點人員、長者進行視訊共餐輔導。對於高齡營養的議題,黃世傑局長強調,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成立以來,始終以「長者最需要什麼」為依歸,中心的優質服務也獲今年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肯定,未來將著重於輔導長者共餐據點,並請餐飲業者調整飲食質地,發展更多適合長者的健康餐點,讓長者外食有更多選擇;並拓展跨領域合作夥伴,共創永續合作模式,持續倡議營養健康促進,建構綿密的社區營養照護網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1-11-2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退休力應變沙龍4-1/退休準備方程式 落實健康是重點
退休準備是老後生活的基石,今年影響退休準備最重要的變數就是新冠疫情,聯合報十三日舉辦「疫變下的退休力應變沙龍」,邀請專家分享面對未來疫變新日常。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同時宣布,年底將推出「退休準備指標2.0」,並展開「台灣退休力資源地圖」計畫,邀約合作夥伴共同為幫助大家儲備退休力而努力。三位與談專家分別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以及旅居波蘭的作家葉士愷。施振榮以過來人身分建議,退休準備最要重要的是培養適應力,順應環境變化。陳亮恭分析,人類每隔十年,平均餘命增加二到三歲,退休準備勢必保持彈性與應變。最年輕的葉士愷也認為,退休準備應該提早規畫。游美月表示,今年七十歲的聯合報與台灣社會一同成長,去年我們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經過與專家討論的嚴謹過程,找出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推出「五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近一年來獲得約三萬人熱烈回響。但去年調查發現,國人退休準備分數僅五十四分,並不及格,大部分的人對退休沒有規畫,年長女性的退休準備更明顯不足。今年進一步邀請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與擅長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宏碁智醫團隊,依填答內容找出六種退休準備樣態,據此年底即將推出「退休準備指標2.0」,提供更精準的退休準備評量。陳亮恭指出,聯合報退休指標與坊間其他工具最大的不同,就是問出「你動手準備了嗎?」,透過執行程度問出實質準備狀況。初步發現,財務準備是退休準備的第一步,通常是先意識到退休生活需要財務支持,但若以完成度來說,健康準備的執行難度最高,若健康準備完善,其他面向的準備通常也可拿到高分。因此,可將健康準備視為退休準備的「粽子頭」,陳亮恭打比方,就像只要拉起粽子頭的結繩處,健康力提升,其他退休準備能力也會跟著提升。不過,健康準備的執行必須落實於生活,例如每周運動三次、攝取足量蛋白質等,除了個人動機,也需要環境配合等支持,例如關渡醫院打造宜居社區,提供居民健康促進等。游美月表示,近來遭逢百年大疫,這個變數讓大家都必須重新適應生活,聯合報與元氣網推出退休準備指標提供民眾評量,也計畫推出「台灣退休力資源地圖」,希望徵求更多團體和單位,對退休準備的各面向提供專業資源,幫助民眾進行退休準備,加強退休力以適應變局。另外,在退休準備這件事情上,如果一開始得到的分數不高,未來有沒有進步的可能?施振榮以投資報酬率的觀念分享,平均壽命延長,一定要避免老來臥床失能,四五十歲就要開始準備,及早投資。陳亮恭建議,「以終為始」,保持健康需要「套餐」,即運動、營養、社會連結及慢病管理缺一不可。
-
2021-11-19 養生.抗老養生
「我還沒要等死,身體、腦筋都還在動」!102歲孫立德,長壽秘訣就是盡力避免2件事
「我現在講話要用麥克風啦,請你們見諒,我怕我氣不夠聲音太小,這題目(大同)本來好幾個月前我就想講,拖到現在,你們要多點耐心聽我慢慢說,但不要懷疑我亂扯喔!」笑著說這些話的,是102歲孫立德「孫爺爺」,雖然現在得坐著輪椅,但說話絲毫沒有吃力感,耳聰目明、思緒非常清楚。他固定會出席每周的5070社會企業論壇,有適合議題就當主講者,今年5月初和眾人分享著過往大同的經營點滴和秘辛,一講就1個多小時沒停。 做事認真,極力跟上時代 「有人說我像個太空人、沒有不知道的,我不是吹牛喔!這幾十年來對於所有的事物我都用心學、而且走在很前面。」在演講中,孫爺爺用了大量的英文縮寫字卡、搭配生動話語來述說看法,偶爾也會開開縮寫的玩笑,讓台下聽眾笑開懷。 曾創立8家公司的孫爺爺,生意版圖橫跨螺絲、自行車、手機零件,過往都很低調、不願意媒體加諸任何頭銜在他身上。事實上,他曾是台灣最大的自行車貿易商,沒有孫立德,台灣揚名國際的自行車產業,歷史恐怕就要重新改寫。 「退就休掉了,人就變木頭」 孫爺爺在99歲時,還擔任4家公司董事及董事長!問他何時要退休?「退休兩個字,你退就休掉了,人就變木頭了!」 「我今天這麼大年紀,並沒有說要去等死啊,還是可以活動,尤其是腦筋。」他謙虛地說,自己學有不足,所以一直保持著閱讀習慣。「我看新的東西、講一些新科技不能不懂啊,懂了知識就會增加。」 長壽秘訣:不能失智失能 至於如何長壽,他說祕訣就是「不能失能失智,失能失智就完蛋了,雖然退化是一定慢慢在退化,但能盡力讓退化減慢。」 孫爺爺面對生命,總是充滿熱情與好奇。他說,人不能害怕孤獨,要學會和自己相處。 「到某一個時間後,你都會變得孤單,因為和旁人的距離越來越遠,像我這麼大年紀,我什麼地方去找朋友?那你自己就要曉得,你要去靜、靜就能悟,一個人坐在那靜下來,就能領悟很多事情。」 身體保養是用「拼出來的」 「人要擔心今天怎麼活,而不是擔心什麼時候死。」旁人總驚嘆孫立德的長壽與健康,問他如何養生?「身體不是保養出來的,是拼出來的。我常常找雨淋、找太陽曬。」 如此獨特的養生哲學源自於,他小時候物資缺乏,生病根本沒有藥吃,只有經得起惡劣環境考驗者,才能存活。 在中年後,為了讓自己能多動,孫立德50歲開始學打桌球,一向追求完美的他,一打就打了40年,甚至成為國手教練,還曾帶領聯勤飛駝桌球隊,拿下全國冠軍。 對新事物不侷限,生命才能精彩 孫爺爺早幾年也愛騎著自行車到處跑,他幽默地說:「我坐輪椅、我也拿拐杖。」原來,他說的輪椅就是自行車的輪子,拐杖就是自行車把手就是!「自行車的自行兩個字真的很好,就是你自由,你可以決定要快要慢要停都可以。」 直到現在,孫立德依舊樂於分享自己擁有的知識與見解,他告訴大家「對新東西不要自我侷限,對新的知識維持興趣。」因為,態度不只決定高度,更決定生命的精彩度。●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50歲夫妻月入18萬,存款僅3萬?他曾助2萬戶解決家計:答不出這3問題,很難留住錢.從台大班對到一起讀哈佛,連頭髮都太太幫忙理!李應元昔日告白:妳是我最穩定的支持力量.姐弟抗壓性都很高,只有我…在比較中長大的她也想堅強:你們說的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
2021-11-16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打破親力親為失智照顧迷思,別把自己逼到絕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道,是傳統美德,也是子女的照護枷鎖!身為家庭照顧者,有許多「捨我其誰」的迷思,凡事親力親為,默默忍耐所有情緒和壓力,最後卻比父母親先倒下......累了就喘口氣紓解身心壓力!照顧者比被照顧者更重要58歲的陳先生,是街坊鄰居眼中的孝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母親身體還算硬朗。只是年歲漸高,失智症狀也越來越嚴重,日夜睡眠顛倒、外出容易走失、脾氣變得暴躁,最近常有被害妄想的脫序行為。陳先生原本任職科技大廠,辭去工作專職照顧,認為「這是善盡為人子女的責任」,但隨著自己體力變差、母親出現精神症狀,漸漸不堪負荷。無論多深厚的感情,都禁不起沉重的照顧壓力,陳先生長期耗損體力跟精神,引發倦怠、頭痛甚至憂鬱,回報慈母恩情的美意開始變了調。失智照顧者總是把辛酸往肚裡吞,照顧擔子一個人扛,「親力親為」的觀念該改變了。💡 護理師戴玟婷分享,失能失智照護需要專業技巧、需要長期抗戰,每位照顧者請先評估自己的能力,例如:年齡、體力、經濟狀況。另外包括被照顧者的病程,長輩若只是身體老化,不太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失智症伴隨精神與行為改變,照顧者容易心力交瘁。Q1:家庭照顧者的迷思有哪些?認為「有誰比我更了解爸媽的生活細節和脾氣」,不願意也不放心交給別人做,凡事全都自己來,認為照顧的工作責無旁貸。最後把全部瑣事都綁在身上,若想喘息或尋求手足協助,會產生不孝和罪惡感。Q2:把父母送到安養機構,真的是不孝嗎?照顧失智家人,是日復一日、永不止息的工作,大小瑣事繁雜,還要安撫精神狀態,長期下來,體力跟精神都吃不消。戴玟婷說到,當父母晚年失智,送去安養機構說不定比在家安老還愜意!不要被傳統孝道綁架,父母在臨終前能被專業人員好好照顧,不外乎是另一種善終。(➤ 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的預先準備,別人怎麼做?專家告訴你入住前,哪些注意事項該留意,以及如何安撫排斥入住機構的長輩:https://pse.is/3u6gzw)Q3:照顧者該如何對外發出求救信號,避免自己先倒下?「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反應長期照護病人的壓力非常大,勞心勞力的工作讓照顧者比被照顧者先倒下。該如何避免人倫悲劇?戴玟婷說明,沒有人天生喜歡或適合做看護,不要忽略了自己焦慮、憂鬱的感受,「想照顧好家人,首先要先照顧好自己」,適時抒發身心壓力,多善用政府長照2.0的資源,可安排至機構、據點參加健康促進活動,或申請喘息服務。適時發出求救訊息,注意身心理健康「媽媽平常都很好啊,為什麼住你家卻跌倒臥床?」「我明明都已經很注意照顧步驟了,為什麼還是發生褥瘡?」「你不是顧得很好嗎,為什麼要送媽媽去安養機構?」戴玟婷提到,照顧者經年累月承受許多壓力,包括家人的責難、自我的否定,原本僅是失智患者看診,最後變成一起看精神科的狀況。即使是由其中一位子女擔任主要照顧者,也要分配工作給其他家族成員,一起面對疾病病程、一起學習照顧技巧,照顧者其實沒有那麼強大的耐力可以撐那麼久!Q1:該如何妥適安排照顧工作?寫下照顧日記、注意事項,建立「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例如:失智長輩如果走來走去坐不住,其實是要上廁所,只是無法正確言語表達。要了解疾病病程,避免進展到中重度時驚慌失措;多做功課建立病識感,因應不斷變化的照顧歷程。(➤ 身為一位照顧者,我們了解你所追求的不僅是將患者照顧好,而是在工作之餘,也能展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但長期緊繃的生活壓力下,你是否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呢?:https://pse.is/3rynd4)Q2:如何做好心理上的調適,減輕愧疚感及抒發壓力?不要認為家庭照顧者是弱勢,承擔過度責任,照顧失智家人是長期作戰,當自身無法負荷時,要適時尋找外援減輕壓力。新手照顧者必定充滿擔心及憂慮,試著把自己放在被照顧者的角色,如果自己失智了,希望子女怎麼做。Q3:有哪些社會資源可運用,照顧路上不覺得孤單?失智症的病程約8-10年,確診後就要開始尋找社會資源,提早準備照顧計畫,別等到最後撐不下去時才求救!戴玟婷強調長照2.0的好處,當民眾對長輩照顧安排、資源運用有任何問題,可諮詢「個管師」,協助申請相關服務。長照A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複合型服務中心、C巷弄長照站提供不同的照顧服務,讓照顧者有喘息機會。*由A級提供 B、C級技術支援與整合服務,另一方面促使B級與C級普遍設立,並提供便利性照顧服務。● 屬於A級的我們也能稱為「長照旗艦店」,一定會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兩個服務項目。● 而B級的「長照專賣店」,則是原本就有提供居家照顧、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其中一項服務的單位。● 至於屬於C級的「長照柑仔店」,失能長者可以在這裡得到共餐、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等服務。政府的目標是,每一個鄉鎮市區至少要有一個A、每一個國中學區至少要有一個B、每三個村里至少要有一個C,而且會有交通車巡迴接送。「ABC」可以說是長照2.0的核心,落實「社區老化」、「在地老化」的長照政策。( 資料來源:愛長照 )照顧失智病患是全年無休的工作,受限於傳統觀念束縛,照顧者大多是一人承擔長期照顧的責任。戴玟婷鼓勵民眾適時喘口氣、多運用社會資源,保持興趣抽離低落的情緒,家人之間更要形成共識,破除背負不孝的壓力。
-
2021-11-1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有人10年才找到病灶 出現3大症候群可能憂鬱症找上門
● 生活壓力大,易誘發「適應障礙症」● 情緒低落並有認知及生理症狀逾兩周,恐憂鬱症上身● 情緒支持和用藥,可改善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新世紀三大疾病,憂鬱症也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疾病。然而,台灣有憂鬱症傾向的人口中,高達七成未尋求醫療協助。看錯科 有人10年才找到病灶台大精神科名譽教授、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分析主因是對疾病認知不足,許多民眾因胃口不佳看腸胃科、喘不過氣看胸腔科、全身疼痛看神經內科,輾轉求診10年,最終才發現是憂鬱症找上門。李明濱指出,每個人都會憂鬱,但不見得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症候群,當情緒低落並伴隨相關認知問題及生理症狀,持續超過一段時間(如兩周)以上,同時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障礙或苦惱,才被界定為符合憂鬱症的標準。憂鬱症有幾大核心症狀群,李明濱說,一是情緒症狀,會感到憂鬱,快樂不起來。二是生理症狀,包括睡眠減少、食欲和體重降低或增加、性欲減退、常感頭痛、胃痛或肌肉緊張。三是認知症狀,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挫折忍受度降低、記憶力減退、思考負面扭曲、甚至產生自殺意念。無故鬱卒 罹病跟體質有關憂鬱症成因很多,李明濱表示,一種是因為生活壓力而誘發的「適應障礙症」,例如親人重病或過世等,只要經過短期用藥和心理支持,大部分都會好起來。但如果是無緣無故心情低落,沒有外力因素造成,這類型憂鬱症與體質有關。他分析,關於憂鬱症的生理致病機轉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單胺假說」是最被接受的說法,是指當大腦內調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出現功能不足時,便會產生憂鬱情緒。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因這三者的化學結構都屬於單胺類,故稱為「憂鬱症的單胺假說」。憂鬱症被汙名化 就診率低李明濱說,除了認知不足,更大原因是憂鬱症被汙名化,病人視憂鬱症為「恥辱」,才導致低就診率,其實只要經過情緒支持和用藥,憂鬱症都會改善,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待血中藥物濃度穩定後,大腦會逐漸恢復正常,即使最嚴重的憂鬱症,在治療兩周到一個月後,症狀也會慢慢改善,「持續治療很重要,千萬不要中斷。」他強調,憂鬱症患者家屬扮演重要角色,要配合醫師,不要對患者過度操控,也不要不理會,「盡量少說多傾聽、多關心。」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照護/增肌 每日足量蛋白質
肌肉和腦力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遠離肌少症,建議以運動打底、營養介入,適取足量蛋白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指出,高齡者應多參與社交活動,降低失智及憂鬱風險。彭莉甯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因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等影響,約一成有肌少症,七十五歲以上更高達三成,導致走路沒力、易跌倒,並增加失能及死亡風險。彭莉甯說,高齡者自我測試肌少症,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部位,若留有空隙表示具高度風險;或用皮尺測量,男性小腿圍小於卅四公分,女性小於卅三公分,也要注意。測試活動力可坐在穩固椅子,雙手抱胸起身坐下五次,不論男女,時間大於十二秒或平常走路速度每秒小於一公尺,即需要提高警覺。張立鴻說,高齡者可聊天的朋友愈來愈少,開始會依賴陌生人,被詐騙風險增加,提醒家人應讓長輩多參與社交互動,多多與社會連結,增進大腦健康。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整合照護 北榮落實健康長壽
「長命百歲」過去是祝福,如今大家知道長命不等於健康,應追求「健康長壽」。要在人生中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除了及早緞鍊肌力與腦力,生活環境的調整更有助提升健康,關渡醫院將以台灣本土研究為基礎,創立「關渡學(Gandaulogy)」,打造關渡為宜居社區,成為實踐健康長壽的最佳場域。由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健康長壽次世代大未來」論壇於十三日舉行,包括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及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桂冠實業副總經理王振宇等專家,共同分享健康長壽的最新研究與實證經驗。台灣人 不健康生存逾八年 侯明志表示,台灣高齡化速度位居世界前段班,到了二○五○年,三分之一是高齡者,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非常重要。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則表示,台灣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八點四一年,如何透過有效方法以「日」取代「年」,聯合報將持續關注,陪伴大家營造健康人生。陳亮恭表示,社區醫院提供醫療、長照及社區健康促進,是推動社區化「健康長壽」的最佳場域,而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自然環境、人文等條件,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與法國、日本等專家合作,在國衛院經費支持下,展開「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關渡」計畫,盼「關渡」成為健康長壽代名詞,進而再推廣到國內外社區 。落實慢性病與失能預防「次世代健康長壽,宜居新關渡」計畫的基礎,是台北榮總過去十餘年的高齡醫學研究實證,加上新近的「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英文縮寫為TIGER),這項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的研究發現,只要落實慢性病與失能預防的全人整合照護,以全人觀點推動加強體力、腦力及改變生活習慣,即可讓高齡者衰弱情形改善、失能與失智風險降低。陳亮恭新創「關渡學」一詞,更將 「TIGER」研究成果擴大為五大精神,落實於社區,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讓長者學習多元課程、強化體適能,提供遊戲化認知訓練,十二月預計招募第一批學員啟動。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多元介入高齡照護 健保擬加碼
我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近九成罹患至少一種慢性病,六成三為高血壓,其中五成甚至患有三種慢性病,健保資料顯示,每年門診次數接近卅次,多重醫療照護已成健保財務沉重負擔。台北榮總、國衛院、陽明交通大學聯合研究指出,多元介入多重慢性病長輩生活,有助維持老化期間的生活品質;健保署也允諾研擬調整給付方式,獎勵各醫院設置照護門診。台北榮總、國衛院、陽明交通大學聯合發表「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報告顯示,如能多元介入多重慢性病長輩生活,除了門診,另輔以運動、認知訓練及營養諮詢,將有效提升體能與認知功能,該研究榮登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該研究選定新北市衛生所與基層診所、台北榮總員山分院、陽大附設醫院,以及花蓮慈濟醫院門診部等醫療院所,參與醫師須接受多重慢性病管理、多重用藥、失能與失智預防等高齡醫學訓練,除了提供門診醫療服務,還須設有活動空間,讓受試者於看診後接受體適能及認知訓練等。隨機分配試驗為期一年,受試者為三九八位平均年齡七十二點三歲、合併三種以上慢性病的高齡長者,其中一九六人接受「多元介入」,內容包含有氧與無氧運動、認知訓練、營養諮詢等,在專人輔導下,調整生活習慣;至於對照組,則維持現行做法。經過一年研究,受試長輩接受生活品質指標、國際臨床照顧結果量測聯盟(ICHOM)價值導向醫療服務指標等評估,結果證實,相較未經訓練的高齡者,實驗組改善衰弱情形,走路有力、握力變好,認知功能進步,失能、失智風險降低,且憂鬱情緒減少一成、中度疼痛感降低四成。研究主持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許多老年人罹患多重疾病,若一個人患有三種疾病,通常會在三個以上科別看診,但醫院治療疾病應以全人為考量,找出「聰明的照顧方式」,而不是被動等老年患者上門,才能展現「全人照護」精神。他建議,健保署可開展多重疾病整合照護模式,讓民眾在治病時還能降低失能與失智的風險,期盼健保也能給付「預防保健」。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高齡、新冠肺炎均為整合醫療的重點,最近將著手研擬調整給付,以提高照會費用作為誘因,獎勵設置高齡整合照護門診。
-
2021-11-15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整合照護模式實證有效 健保署研擬調整給付
人口高齡化衝擊醫療與長照體系,如何找出最適合台灣本土的高齡照護最佳模式,至關重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進行大規模隨機分配試驗,驗證全人照護的全方位成效。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除高齡化外包括新冠肺炎等的整合醫療都是重要議題,將研擬調整給付方式,提高照會費用以獎勵設置整合門診。陳亮恭表示,我國65歲以上的長者樣貌,六成高血壓、三成糖尿病;近九成有一種慢性病、五成有三種慢性病;一成五失能、百分之五有失智症狀。但過去這些長者就醫習慣皆是以專科角度思考,高齡民眾每年門診次數接近30次,多重照護需求者耗費醫療的資源甚鉅。陳亮恭表示,針對這些長者不是不把資源投入,而是應該找出「聰明」地照顧方式。因此陳亮恭團隊結合醫學中心、社區醫院門診、基層診所與衛生所,在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花蓮縣展開為期一年的隨機分配試驗。將平均年齡72.3歲合併三種以上慢性病的高齡長者、共398位納入研究,並讓門診醫師接受多重慢性病管理、多重用藥、失能與失智預防等高齡醫學訓練。經過一年試驗,研究團隊發現接受全人整合照護加上多元生活介入的長者,顯著提升體能與認知功能,更能維持老化期間的生活品質;該研究也登上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陳亮恭表示,下一步計畫是希望將研究在社區中落實、推展,因此將推動五年得計畫,以關渡地區五萬人口為目標,結合關渡醫院、基層院所提供整合式醫療服務窗口,布點社區活動中心以及透過虛擬醫院等線上線下同步整合,推動社區化的整合照顧。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恆表示,這篇研究對台灣的高齡照顧方式指出正確方向,關渡醫院也將在北投、士林地區建立社區高齡長照模範,希望未來能推展至全台北市甚至更多地方,做到「活躍老化、老化活躍」。李伯璋則表示,民眾常常一個人看很多科別,除高齡長者的醫療照護外,包括腎臟病、糖尿病甚至現在的新冠肺炎康復者,整合醫療都是目前重要的課題。因此,未來健保署也會研擬調整給付方式,考慮提高照會費用等作為誘因,並從有三種或兩種以上慢性病的民眾下手,推動整合醫療。
-
2021-11-15 新聞.長期照護
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 陳亮恭:新創照護模式引領全球
長者常有多重疾病,但在疾病控制之餘卻依然可能走向失能或失智,這些問題能夠逆轉嗎?由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主導的「台灣高齡整合照護研究」(英文簡稱TIGER),以「人」為中心,讓多重慢性病長輩就醫後不只得到完整的門診治療,還包括運動、認知訓練及營養諮詢並具體落實於生活,研究結果刊登於國際知名「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期刊。這項前瞻性研究由陳亮恭帶領,整合台北榮總、國衛院、陽明交通大學三方資源發表。陳亮恭表示,過去大家認為台灣的醫療狀況對全球影響不大,通常藥物臨床試驗才有機會登上全球頂尖期刊,但此研究沒有抽血報告、基因檢測,也沒有高端影像,只針對照護模式對高齡者的影響,代表高齡者的全人照護極受國際重視,只要有夠好的研究創意與設計,「就有機會在高齡照護模式發展上帶領全世界」。陳亮恭說明,研究選定新北市衛生所與基層診所、位於宜蘭的台北榮總員山分院、陽大附設醫院,還有花蓮慈濟醫院門診部共六處,除了提供門診,還必須有活動空間讓患者看診後接受體適能及認知訓練等,直接實作,不再讓衛教諮詢停留在門診「講完就結束」,參與醫師也必須接受全人照顧及整合醫學課程教育,針對高齡病患全人照護與多重藥物處理接受訓練。研究募集社區民眾398名,平均73.2歲,每人有三種以上慢性病,屬多重就醫、病情複雜個案,其中196人接受「多元介入」,內容包含有氧與無氧運動,還有認知訓練、營養諮詢等,真正落實慢性病整合管理,並調整生活習慣;對照組則由醫師给予口頭衛教。經過一年,參加計畫的長輩並非以醫師習慣的生物指標評量結果,而以生活品質指標,及國際臨床照顧結果量測聯盟(ICHOM)的價值導向醫療服務指標接受評估,以全人的整體性觀點進行評估。研究發現,高齡者衰弱情形改善,走路有力、握力變好,認知功能進步,失能、失智風險降低,相較未經訓練的高齡者,憂鬱情緒減少一成、中度疼痛感降低四成。陳亮恭說,過去研究者通常採用自己有把握的指標進行檢測與分析,例如血壓、血糖控制程度等,本研究是全球首見以生活品質與價值導向醫療服務指標進行評估,尤其價值導向醫療服務指標,指醫療服務對長者長期健康狀況的價值,而非只看單一疾病、單一藥物、手術治療的成果,內容甚至包括病患及家屬對於疾病治療、復原中的感受與照顧負荷,過去很少如此著墨。國內統計顯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27.8%有糖尿病、63.5%有高血壓、37.9%高膽固醇,許多人有多重共病,但若一個人有三種病,通常在三個以上科別看診,但患者應被視為獨立而完整的個人,治療疾病應該以全人為考量,讓「全人照護」不只是一句口號。另外,國內的高齡者全人照顧,相關事務涉及衛福部健保署、國健署、長照司等,目前各自有負責的重點與任務,建議應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制度、服務與支付整合。建議健保署參考研究成果,開展多重疾病整合照護模式,以價值導向的服務支付方式,預防國人在疾病治療之餘還走向失能與失智的風險,期盼預防保健支付在未來可與健保結合。「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是Lancet 最新開展的子期刊,表示全球學界對於老化科學及健康長壽的重視。透過PubMed 搜尋,台灣共有402篇論文在 Lancet 所有系列期刊發表,屬於科學證據最高級別隨機分配試驗有126篇,扣除國際合作的藥品臨床試驗,僅六篇由台灣本土設計與執行,本研究是第七篇,並且是榮總陽明交大體系第一篇,更難得的是以跳脫單一疾病的健康照護模式成效的思維而發表。本研究以前瞻設計的健康照護模式隨機分配試驗獲得青睞,期刊主編還特意邀請專家撰寫評論,過去認為台灣較小,只能參考或引進國外的健康照顧模式,但這項收集近四百人的研究成果獲得全球專家高度肯定,不僅和知名的 FINGER研究相互比較,更證明台灣發展的健康照護模式有機會引領全球。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生活照護/巴金森病友的家 家具少一點、動線要寬敞
巴金森病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病友會出現手抖、僵硬等動作障礙,除了及早就診,避免步入失能危機,與病友適當互動、做好居家安全防護,都是病友家屬需要學習的功課。廚房安全● 保持地面乾燥,不要有水漬。● 使用長柄畚箕和拖把清除水漬與垃圾,避免彎腰。● 將常用碗盤或食物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放太高會增加取用時的風險。起居安全● 巴金森病病友走路常前傾,停不住時可能撞上家具或落地窗,家中要有寬敞動線,並減少家具擺設,避免跌倒時撞擊。● 不要裝置門檻或會移動的地毯,避免絆倒。燈光安全● 開關裝置在容易看到及用到的位置,有夜明指示者為佳。● 房間、客廳多裝置小夜燈。● 走道或房間的兩頭裝設雙向開關,避免走過黑暗地帶去開燈。● 不要讓燈光直接照向病友,用間接或反射燈光較好(避免用會反射光線的家具)。臥室安全● 在床兩邊設置小夜燈,避免病友半夜醒來撞到周圍家具而跌倒。● 可在床兩邊設置欄杆,防睡覺時跌落,也可幫助起身。家具安全● 家具不要有尖銳邊角,可用防撞裝置或海綿包起來。● 家具要穩重牢靠,可作為支撐。● 選擇有扶手的坐墊和不要太軟的椅子。● 避免桌面太光滑導致反射,造成病友錯覺。● 避免使用小茶几、板凳等容易絆倒的家具。浴室安全● 浴缸上的玻璃門、漱口杯等換成塑料材質,勿用玻璃製品。● 加裝扶手、小椅子、防滑墊、夜燈。● 使用移動式淋浴頭。● 將肥皂放入綁在毛巾架的長網袋中。● 浴室的門設計成外開、不要鎖門。
-
2021-11-14 醫療.巴金森病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8個問題,邀請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解惑!Q:巴金森病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預防嗎?若得到巴金森病有機會治癒嗎?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多數巴金森氏症(巴金森病)病友發病原因不明,老化是最常見風險因子,約10%至30%的病人與基因遺傳有關;其他環境因素,例如,務農長期接觸農藥或工廠暴露重金屬、糖尿病和飲食習慣,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對於有效預防巴金森氏症,目前醫界並無共識,但臨床建議,盡量減少相關環境風險因子暴露、控制好三高疾病,可降低罹病風險;另有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因、養成運動習慣,對於減少巴金森氏症發生率可能有若干保護效果。人體四肢要正確、平順地做出動作,需要許多腦部神經細胞正常合作,如果中腦黑質負責分泌「多巴胺」這種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出現動作障礙,隨細胞愈死愈多、多巴胺分泌愈來愈少,症狀逐漸明顯。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即是不可逆的變化,雖然目前沒有治癒巴金森氏症的方法,但及早發現警訊,積極介入,仍可望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延緩步入失能。Q:如何提早發現自己是否得到巴金森病?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察覺,臨床顯示,巴金森氏症病友者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之前,就出現便祕、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前期症狀。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自我檢測,動作很簡單,右手伸直,手指打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再換左手,一樣輕按25下。如果發現速度不同、變慢、停頓,或手指打不開、開合大小改變,建議到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網站,回答「巴金森病自我檢測表」等問題,做進一步檢測。Q: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會發生腦萎縮、失智嗎?李政霖表示,巴金森氏症典型三大症狀為「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在日常生活表現,則包含表情減少、字體愈寫愈小、持筷用餐等精細操作變得不靈活、走路小碎步或腳無法抬高,以及身體僵硬,影響平衡反應能力。除了手抖、動作慢等常見動作障礙,巴金森氏症病友也常出現憂鬱、情緒障礙、睡眠問題、嚴重便祕等非動作症狀。臨床觀察,在巴金森氏症前期若合併情緒不穩、焦慮等症狀,病友服藥後,若出現抗藥性和副作用,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劑量。依照巴金森氏症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五期,第一期症狀僅發生在單側,第二期症狀出現於雙側,第三期症狀發生在雙側,軀幹平衡反射能力變差,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第四期行動困難,到了第五期,患者無法行走需仰賴輪椅或終日臥床。巴金森氏症發病10年以上,藥效維持時間遞減,藥物副作用也變明顯,容易合併認知退化,應與「路易氏體」(Lewy body)沉積相關,也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共病所造成;前者常有視幻覺,後者則以記憶變差為主,臨床上仰賴醫師仔細區分,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家屬耐心與愛心地照護。Q:懷疑自己可能得到巴金森病,該掛哪一科?李政霖表示,如果懷疑罹患巴金森氏症,建議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確診病友回診時,建議由了解其生活狀況的家人陪同,因為大部分病友缺乏病識感,且容易出現衝動控制的問題,例如瘋狂消費購物、嗜睡等,或是合併其他認知功能退化而出現固執、不理性等行為,此時,家屬告知醫師相關細節,才能夠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降低副作用。巴金森病40秒手指操【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以及治療方法?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邀請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解惑!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巴金森病患者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患者還要好。運動時,必須達到一定強度,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感覺到流汗、小累、有喘等程度,簡崇曜建議,「最好可以做自己愛的運動,如果不愛打太極,就改打球,重點是要願意長期作自己喜愛的運動,且項目愈多元愈好。」Q:藥物治療巴金森病,可改善手抖、動作慢等動作障礙,但部分患者出現憂鬱、便秘、睡眠障礙,這是藥物的副作用嗎?除手抖、動作遲緩外,巴金森病患者也常有憂鬱、焦慮、便祕、嗅覺遲鈍等問題,或出現姿勢性低血壓,如突然坐起身,就覺得頭暈,有時合併睡眠障礙,但這些症狀並不全然與藥物副作用有關。臨床透過通用量表,進行手指開合點、重複踏腳,搭配個案主述等方式來評估病情程度,至於如何判讀為藥物副作用,簡崇曜指出,患者服藥完後,若感覺腹部脹氣、噁心感,或者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白天嗜睡等原有症狀更為明顯時,務必再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剛診斷為巴金森病的病友常因想不開而憂鬱加深,此時家屬陪伴非常重要。簡崇曜指出,曾遇過一名熱愛出國旅遊的患者,確診後鬱鬱寡歡,整天宅在家裡,在好友的邀請下,每周外出釣魚,即便拿釣魚竿時,手抖無力,但同伴不以為意,時常結伴出遊,他情緒逐漸穩定,恢復原本開朗個性。簡崇曜提醒,巴金森憂鬱跟一般憂鬱症不一樣,對吃藥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民眾與神經科或身心科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規律用藥,也能舒緩照顧者身心壓力。照護壓力沉重,家屬容易與病友起爭執,心力交瘁,簡崇曜表示,政府提供長照申請、聘僱看護申請、輔具等社會福利資源,有需要者可至衛福部網站及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對於疾病認識與照護資源,也可以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網站搜尋。根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供長照資源申請資格: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經藥物適當治療,並且須追蹤至少六個月後,仍遺存足以影響生活機能之障礙者,並符合相對應之巴金森病等級、量表。申請聘僱看護:1.受看護人持有經社政機構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且屬「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級以上者,不需再經醫師診斷,可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媒合聘請外籍看護。詳情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2.經醫療機構以團隊方式(至少一位醫師及一位醫事人員、臨床心理師或社工人員),所作的專業評估,並開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認定被看護人需全日二十四小時照護者。)Q:對於罹患巴金森病的病友,建議用什麼態度面對巴金森病?病人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嗎?簡崇曜表示,病人應認知「這是不會痊癒,不會完全好的病」,可以視為糖尿病慢性疾病,一開始症狀還不明顯,透過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但須持之以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就能延緩疾病惡化速度,讓嚴重併發症較晚再顯現。簡崇曜說,沒人說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出國旅遊,四處遊玩,頂多飲食習慣要注意,巴金森病也是如此,只要藥物控制得當,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就連打新冠疫苗也是可以的。每個患者病程不一,有人過了十年,仍保有良好智力與認知功能,仍可以繼續學術研究,但也有病友罹病五年就走路困難、平衡出現問題。每個病人狀況不一樣,調藥速度也不同,簡崇曜提醒,病友不要過於焦慮,擔心病情,不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只能關在家,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活得更精彩。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顛覆觀念!肌少症攝取蛋白質這個量剛好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口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遠離肌少症,已形成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為增加肌肉量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健康長者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最佳。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另有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與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等議題,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與會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說,人體若要健康,肌肉健康格外重要,主要建立在肌肉量、肌力及活動力,一旦肌肉量不足又合併肌力、活動力不足,就是肌少症。依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成有肌少症,75歲以上即高達3成,影響因素有年齡、營養不良、活動量不足、肥胖等,進而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骨折及失能風險高,並容易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彭莉甯表示,人體肌肉量於30歲到達高峰,往後以每10年平均下降6%,但60歲後肌肉量流失速度,卻加速為每年平均下降1.4%至2.5%,因此70歲時約有近4成肌肉量流失,因此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感覺追公車、追捷運會追不上,這就是肌肉流失的結果。此外,不論男女握力在30歲後開始下降,而男性於50至60歲下降更快。因此,要遠離肌少症、增加肌肉量,現已形成藉由運動打底及營養介入的亞洲共識。首運動方面應包括無氧運動,如利用舉啞鈴、水瓶或彈力帶等阻抗力運動,達到刺激肌肉幹細胞促進生長、對抗肌肉老化,還可以穩定血糖、血壓,提升免疫力。彭莉甯說。此外,營養也不可或缺,其中以蛋白質最重要,其用途為增加肌肉量,如需攝取動物、植物蛋白質,但攝取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攝取適量蛋白質,也就是健康長者每天每公斤體重不低於1.2克,且蛋白質攝取量則不超過每天總熱量20%。至於,長者如要測試肌肉健康可採用下列方式,首先可用雙手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圍成一個圈,測量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留有空隙,代表肌肉流失量高,或是用皮尺測量高齡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要特別小心。活動力測量部分為坐在椅子上,起身坐下5次,不論男女如果時間大於12秒,或是走路速度每秒小於1公尺,即代表活動力差需要提高警覺。彭莉甯參與研究發現,補充營養補充品也可增加肌肉量,如以白胺酸為基礎的營養補充品研究發現,白胺酸為負責肌肉生長的氨基酸,於人體試驗可看到增加肌肉量的情形。而長者也可透過奶、蛋、魚肉、豆類、優格、蘑菇等食物或營養補品補充維生素D,有助增加大腿肌肉量,降低跌倒風險。彭莉甯指出,抗氧化物質對肌肉有好的影響,因年長者肌肉流失可能與體內發炎有關,如抗氧化物質-寡酚具抗氧化、抗發炎功效,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增加肌肉生長及肌耐力,同時也可使肌肉脂肪降低。與會的桂冠實業副總經理王振宇表示,民眾吃的營養多從食物或營養保健品獲得,而如何攝取好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為全球食品趨勢,且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攝取的營養素多有不同。因此,如何從餐食中獲得營養,讓民眾健康長壽十分關鍵。王振宇說,桂冠因此研發許多湯品,如今年旗下健力湯產品將搭配運動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也為進行湯品GI值(升糖指數)進行研究,同時從醫學、營養等方面進行產品設計,為民眾健康長壽把關。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台研究登國際期刊 關渡醫院創宜居社區
慢性病長輩除了醫療照護,透過生活環境調整,健康狀況也能同步提升。台北市關渡醫院推行「次世代健康長壽 宜居新關渡」計畫,針對本身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整合醫療、生活品質改變,發現慢性病長者腦力、體力明顯提升,成為創新的健康模式,該計畫命名為「Tiger」研究論文近期更發表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天上午舉行,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如何運用AI科技,幫助長者安心走出社區,結合關渡在地藝術文化、地貌景致,讓青壯世代提早規畫適切的長壽生活。陳亮恭表示,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每10年平均會多2、3歲,但不健康餘命也伴隨增加,從2018年的8.4歲,到2019年增加到8.5歲,未來一定會活得更久,但要活得健康,不失能、不失智、不需被人照顧的狀態。此外,全球每年票選宜居城市,除了自然環境、人文、空氣品質等,健康醫療也是重要因素。陳亮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到,健康長壽要整合多元層次,包括身心運動、優質飲食、社會心理、健康生活、慢病管理等,並依照個人的功能狀況,導入適當的醫療或長照資源。他直言,應以個人狀態、需求組裝不同服務,而不是用服務體系切割每個人的需求,應打破現行服務提供者所畫定的界線。陳亮恭表示,WHO更指出,一個社區級的醫院就能做到幫助民眾健康長壽,包括提供醫療、長照、社區健康促進及改造。他說,若關渡醫院做得到,台灣任何社區都可以成功,於是展開計畫,並與法國、日本合作,盼「關渡」成為長壽代名詞。過去芬蘭著名研究「Finger」,社區長輩每周運動5天、2至3天重訓,研究結果成效非常好,全球更掀起「Finger」網絡,台灣先前也曾做類似研究,收案1千多名、平均75歲的健康長輩,導入運動認知、營養衛教、人際關係連結等,發現結果相當好,體力、腦力明顯進步。雖然因訓練頻率前密集、後下降,6個月後運動效果遞減,但腦力仍遞增,表示訓練仍可改變長輩思考邏輯,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繼芬蘭「Finger」、新加坡「Singer」研究後,陳亮恭以台灣來命名「Tiger」研究,是延續先前研究的進階版,於門診中篩選有3種以上慢性病患者,且身心功能衰退者,結合少數人有研究的慢性病管理,結果比原本研究更好,尤其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有慢性疾病,因此整合慢性病管理更是關鍵。該篇論文更刊登國際知名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是多年來台灣本土設計、執行計畫,唯六刊登的論文之一,整篇論文沒有抽血報告,全是透過體力、腦力及生活品質改變等,創新健康模式,這將影響未來世界照護模式的發展。陳亮恭新創名詞「關渡學(Gandaulogy)」,延續「Tiger」在台灣高齡整合研究中代表的五種精神,包括「強化Training」、「智慧Intelligence」、「連結Gathering」、「快樂Enjoyment」、「回春Rejuvenation」,並成立關渡學苑,提供民眾遊戲化訓練,相較一般社區據點提供更多元更有強度的活動及運動,預計12月招募第一批學員開課。陳亮恭表示,關渡醫院除升級軟硬體成「智慧醫院」,推行整合門診,減少醫療費用支出及兼顧品質,減少失能機率,也融入病患體驗導向,讓「客戶回饋」減少醫療資源不當使用,除了高齡醫學,也整合神經內科等其他專科,並落實「Tiger」研究,疾病急性治療後,也創造適合運動的環境,真正打造宜居社區。
-
2021-11-14 養生.人生智慧
學習65後的生活!在超高齡社會,別輸在終點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別輸在起跑線
最遲2025年,也就是4年後,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那刻起,每5個人,就有一個超過65歲。不要哭,不要笑,但要理解。台灣人口愈來愈老,這是不可逆的趨勢。因此,我們看到了一些超前部署作為,包括金管會的普惠金融措施,以及集保結算所的基富通繼「好享退」專案後,繼續針對工作人口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為了退休而投資理財,絕對是超前部署。這不是一兩年的事,而是5年、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長期規畫。以國人平均餘命80歲來計算,退休後的支出長達15年之久。隨著生命晚期的支出愈來愈多(國人失能臥床的不健康餘命長達8.7年),若不想落得晚景淒涼,財務自主與提前規畫,絕對是不容迴避的財務安全課題。但也不必杞人憂天。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約有8成7是健康老人,僅有13趴會落入需要長照的失能狀態。活得更久 更要活得有品質我對這兩類老人的劃分很簡單。面對13趴的失能老人,靠長照,它的訴求是「減輕痛苦」;至於高達8成7的健康老人,重點在於如何「提升幸福感」。每當談及老化,總離不開醫療。實情是,台灣的醫療技術與健保體系已經使命必達,繳出讓我們「活得更久」的成績單。但大家心知肚明,活得更久不等於「活得更快樂」、「活得更有品質」。這也是為什麼,即將邁入老年或慶幸自己還是健康高齡的人們,都應該好好思考如何經營「65後」的生活。社會參與是帖良藥,但社會參與的核心內容究竟是什麼?面對這個大哉問,我的答案是:學習。學習,聽起來老生常談,但用在高齡長者身上,絕對顛覆制式窠臼。例如,我們常常把學習與小孩這個對象連結在一起,從幼兒園開始就希望他們「別輸在起跑線」。但能不能換位思考,如果學習是希望讓人生更充實,更美好,那麼我們能不能也倡議學習的另一意義是「別輸在終點」?在超高齡社會,別輸在終點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別輸在起跑線。高齡學習 為追求自我實現此外,我們讓小孩學習,免不了功利心,希望父母臉上有光;老人學習則不然,純粹為了興趣與自我實現,沒有為子女爭光的包袱。仔細想想,這難道不是在實踐(快樂)學習的真諦?還有,整個體制幾乎把義務教育延伸到12年了(如果大學沒有淘汰機制,則是16年)。那麼,當我們進入超高齡社會,是不是也應該有退休後12年的高齡學習想像?我們為小孩提供了學校,甚至下課後還有才藝班的自費課程,即便是上班族,公司也提供各式各樣的在職訓練,但高齡者呢?我們是否也該提供更系統化的資訊與資源,讓他們便利取得,進而與學習誘因接軌?這攸關了政府資源的盤點,也是高齡產業可以切入的痛點。只要把我們現在的學習資源倒過來想,把主體從小孩變成老人,就會發現新天地。多方串聯 善用樂齡學習資源不必凡事都得從零開始,實際上,台灣社會就有很多資源可以體驗與學習,只需多方串聯,拆掉舊壁壘而已。在2021基隆城市高齡論壇,開講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廣組組長辛治寧就提到,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已經丕變,從目的地轉型為平台,從物的展示轉向人的參與,在創齡(creative aging)的倡議下,向來被視為高上大的博物館就是成為人人可以參與的高齡學習場域。很多做不到,只因不知道當退休生活解除了各種束縛,學習的滋味才是原味。超高齡社會不是一兩年的短暫驚奇,而是台灣的未來,我們必須重新及早審視高齡者與學習環境的交會,然後設法連結,推一把。疫情下的退休應變力調查載入中…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光吃藥就吃飽了」 高齡醫療照護正夯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為促進高齡者健康,應藉由醫院開設的高齡醫學門診照顧身體健康、延緩失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今參與論壇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說,台灣高齡化速度在全球數一數二,若依65歲以上人口比率逾總人口7%,稱為高齡化社會,當增加至14%時則為高齡社會,而歐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花費近百年時間,鄰國日本花費了26年,但台灣卻僅花費25年,因此對社會文化產生巨大挑戰。林明憲表示,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餘命增加,高齡者面臨醫療費用上升、失智風險增加等影響,甚至在用藥方面,高齡者因常有多重疾病,曾有報導指出,有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光吃藥就吃飽了」,因此該院推動以「終」為始的照護模式,從預防醫學、急性醫療、長照體系,從個人觀點及醫療服務提供高齡者醫療應對方法。林明憲說,2006年起北榮開設高齡醫學門診,收治患有任何疾病的80歲以上長者,以及65歲以上有多重複雜性疾病、急性功能衰退等患者,多年來患者逐步增加,2016年至2020年每年平均1.5萬多人次就醫,解決多重共病、多重用藥問題。其次,北榮建立高齡友善病房,提供個人化復健服務等,每年收治患者有800多人次,平均年齡87.5歲,住院時間平均為兩周,經對虛弱年老患者持續追蹤照顧,均改善行走及疼痛、憂鬱等症狀。北榮更整合長照資源、日照中心,延緩高齡者失能。與會民眾關心,新聞報導有年長者每天吃18種藥物,多元體系照顧是否可以介入。林明憲說,高齡者每天吃18顆藥物,原因是高齡者與很多種疾病共存,如高血壓、氣喘等,因此可透過高齡醫學門診檢視用藥,並重新整合,減少重複用藥問題。
-
2021-11-13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長壽論壇/2025年超高齡社會來臨 「長壽且健康」成趨勢
台灣2025年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過去祝福老人家「健康長壽」代表長命百歲,但長壽不一定健康,高齡醫學專家提倡,從40、50歲青壯年就要開始關注健康餘命,想追求晚年的安適,應在人生不同階段,從身心靈、多元有效的方法介入,不應只是單純地追求長壽。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合辦的「次世代健康長壽大未來」論壇,今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並同步於線上直播,邀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明憲、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張立鴻、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彭莉甯等專家,帶民眾在日常中做到健康又長壽。台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表示,高齡化是全球化重要議題,而台灣高齡化速度居於世界前端,在短短10幾年間,高齡人口比例從7增至14個百分比,至2020年已到達20個百分比,甚至2050年時,有三分之一人口是高齡者,無法避免高齡世代到來。侯明志指出,隨著高齡進展,生理及心理等會逐漸衰退、失智,生活可能需要依賴,因此不能只有長壽,更重要的是如何過得健康,因此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跨領域配合、建置相當重要,高齡醫學如何落實「健康長壽」,進而推廣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表示,這2年常聽到「百歲世代」的社會趨勢,也常會與身旁長輩說「祝福長命百歲」,但如果和歐美相比,台灣人的不健康時間是延長的。根據統計,2018年平均餘命是80.96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歲,2019年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到8.5年,創下歷史新高,如何透過有效方法,讓大家能縮短不健康天數,用「日」取代「年」,也就是大家想知道的訊息。游美月指出,論壇除了北榮和陽明交大團隊帶來國際研究以及門診經驗,還從社會腦(社會連結)怎麼促進腦力認知不失智,一天攝取多少蛋白質會增肌等,這些都是每天都用得上的知識。游美月說,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領導研究團隊,近期將發表刊登在國際期刊《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的頂尖研究,融合AI科技、社區參與等元素,打造宜居新模式,未來將在關渡醫院落實。她預告,次世代的健康長壽,聯合報也必定參與其中,透過醫學科學及媒體參與,陪伴民眾都能為自己營造美好的健康人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這2年因新興傳染病出現,許多專家預測,新興傳染病提醒人類,健康醫療才是公共政策的主軸。就高齡疾病領域中,透過醫學結合科技,近年實證醫學也逐漸在社區中實踐。相較過去,生病了才會到醫院,但一個健康的人,不可能一瞬間就失智,因此如何預防失能歷程,現在醫院要穿透進社區、家戶,醫療型態轉變為「預防醫學」。林奇宏指出,近年發展智慧醫療,結合電子及醫療領域,推展出可預測性、去集中化、連結體三面向。透過大數據分析,讓疾病可預測性提高,民眾得知健康資訊後,如何將預防體系串接。像科技時代中常應用數據彙整,延伸出「數位分身」、「數位孿生」概念,從人身上測量的數據成為「虛擬的我」,想介入醫療可先透過「虛擬的我」,再進到「真實的我」,將服務遞送到個人身上。林奇宏表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今年2月1日正式揭牌,結合交大科技及陽明的醫療,體現「科技源自人性」,讓健康有照護也有溫度,也期待培育「π」型人才,包括管理科技法律、金融科技、產學共創等,整合「科技、醫療、人文」跨領域人才。被問及陽明交大是否會成為台灣第二個「護國神山」,林奇宏說,學校的目標是培育人才,透過尖端研究,以高教教育視角洞悉未來趨勢,的確有這樣的期許,會以這方向做未來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