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塑膠微粒
共找到
21
筆 文章
-
-
2024-09-08 焦點.健康知識+
塑膠微粒含量在大腦中增50% 研究作者推測可能與一原因有關
一份5月發布網上的預印本論文(preprint)指出,2024年初屍檢時收集的人類大腦樣本中塑膠微粒含量大增,比八年前的樣本上升約50%;另項研究也發現有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陰莖組織樣本含有多種塑膠微粒。人們恐怕得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盡量減少無孔不入的微塑膠侵襲。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該研究稱大腦樣本中含有的塑膠微粒是腎臟和肝臟樣本的7至30倍。主要作者、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藥學教授坎彭(Matthew Campen)稱,平均年齡在45歲或50歲左右正常人的腦組織中,觀察到的濃度為每克大腦含4800微克塑膠微粒,即重量的0.5%,與2016年屍檢大腦樣本相比高出約50%。坎彭認為大腦正在吸收小至奈米等級的微粒,長度為100到200奈米,較大的顆粒(1微米到5微米)則由肝、腎臟吸收。微塑膠是尺寸從小於0.2吋到1奈米的碎片,而一根人類頭髮的寬度約為8萬奈米。專家表示奈米塑膠是最令人擔憂的,因為它們小到可以停留在單顆細胞內。坎彭稱塑膠喜歡脂肪或脂質,「因此一種理論認為塑膠搭著我們吃的脂肪,輸送到真正喜歡脂質的器官—最主要的便是大腦。」以重量計算,人腦的脂肪含量約為60%。2024年3月的一項研究發現,1公升瓶裝水平均含有24萬個來自七種塑膠的塑膠微粒,其中約90%是奈米塑膠。塑膠微粒攜帶著數千種化學物質,侵入細胞或組織後便開始釋放如雙酚、鄰苯二甲酸鹽、各種阻燃劑、重金屬、全氟和多氟物質(PFAS),恐中斷細胞突起、干擾內分泌。另項研究樣本取自2023年8月至9月期間在邁阿密大學醫院等待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男性,發現五人中四人的陰莖組織中含七種微塑膠,其中PET和PP最常見。儘管微塑膠研究逐漸被大眾關注,美國化學委員會(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引述上個月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說法,稱「目前科學證據未表明食品中檢測到的微塑膠或奈米塑膠含量會對人體造成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6 焦點.健康你我他
防詐騙怎麼做?/誘人一頁式廣告 上當一次學乖了
之前因晚上睡覺會磨牙,怕牙齒損傷愈來愈嚴重,打算買牙套,睡覺時可以保護牙齒。可能是依據我的搜尋喜好,那天瀏覽網路時,跳出「一頁式」矽膠牙套廣告,圖片裡的牙套精美得像陶瓷,模特兒配戴後,不僅可以掩蓋牙齒的缺漏、發黃、不整齊等問題,還標榜長期配戴可以達到使牙齒更整齊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一副不到千元)、操作簡單,購買3副還有優惠。我想到我的家人、朋友也有牙齒發黃、缺牙的困擾,於是一次下訂3副,並滿心期待收到貨品。哪知牙套送達,落差超級大,一眼就看出是廉價的塑膠材質,戴在牙齒上怎麼可能像廣告模特兒一樣自信微笑。不僅外觀不怎樣,材質也讓人不敢領教,本著不要浪費的節儉性格,我真的試著晚上戴著睡覺,不料一覺醒來,牙套表面被磨得坑坑窪窪,不知道有沒有塑膠微粒被我吞下肚。後來在一些防詐文章中,看到「不要相信一頁式網路廣告」的宣導,從此只要看見沒有相關網頁連結可進一步了解產品詳細資料、使用者評價的廣告,就會連忙迴避,不讓自己再上當受騙。至於磨牙問題怎麼解決?透過牙醫師的推薦,我訂製了壓克力咬合板,睡覺時戴著,讓我的牙齒不會愈磨愈短;生活中也盡量改進急躁習慣,讓自己不要常處在緊繃狀態,搞得晚上睡覺都不安寧。
-
2024-08-11 焦點.健康知識+
瓶裝水的塑膠微粒可能會讓血壓升高 最新國際期刊研究這麼說
歐洲研究證實,有習慣喝塑膠瓶裝水的民眾,因為「微塑膠」(microplastics)進入血液,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建議消費者不要喝瓶裝水。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刊登在國際性科學刊物「微塑膠」(Microplastics)的這份研究報告,要求參與實驗的八名男性與八名女性,每天只能攝取自來水補充水分,禁止攝取任何塑膠瓶或玻璃瓶的瓶裝飲料,並在實驗期間持續對受試者測量血壓。兩周後,所有受試者的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明顯出現統計學上的下降,對此研究人員強調:「實驗結果顯示,血壓會隨著塑膠吸收量減少而降低,因此我們認為血液中存有的塑膠顆粒,可能導致血壓升高。」這項研究結果也是首次證實,減少使用塑膠可能有降血壓的效果,可能是受益於血液中所含塑膠顆粒體積減少之故。過去已有研究證實,玻璃瓶裝飲料也含有微量塑料可能引發高血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該研究證實,只要受試者停止喝塑膠瓶裝或玻璃瓶裝的飲料(包括水),而且只能喝自來水的情況下,兩周後血壓就會下降。研究表明,「微塑膠」是經由紫外線輻射分解或產生的微小顆粒,在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包括唾液、心臟組織、肝臟、腎臟與胎盤都發現微塑膠,不過多項研究證實,塑膠瓶裝飲料所含的「微塑膠」濃度最高。奧地利多瑙河私立大學(Danube Priv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表示:「我們觀察到的血壓變化,所以減少塑膠顆粒攝取,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並強調:「經過廣泛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大家應該避免喝塑膠瓶裝飲料。」
-
2024-06-30 焦點.健康知識+
塑膠袋裝熱湯小心吃下環境荷爾蒙!專家揭日常7大NG行為都會干擾你的內分泌
看著熱騰騰、剛煮好的湯麵,老闆熟練地直接裝進塑膠袋裡,再束緊粉紅的繩子,滾燙的湯汁用塑膠袋裝安全嗎?專家指出,想要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可從「減塑」下手。環境毒物無所不在,各種汙染源滲入食物被我們吃下肚,累積過多可能會導致性早熟、不孕症、癌病變、內分泌失調、兒童生長發育問題等。北醫食安中心副主任蕭伊倫表示,塑化劑、環境荷爾蒙防不勝防,想要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可從「減塑」下手。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及各式生活用品都可能使身體受到塑化劑的汙染,該如何減少內分泌干擾物質的暴露?蕭伊倫說,使用塑膠容器盛裝熱食,是主要的暴露來源,應該使用重複可利用的玻璃保鮮盒,以及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蕭伊倫舉例,三餐購買外食,不要使用塑膠容器或減少使用LDPE材質(4號塑膠,低密度聚乙烯)餐具盛裝熱食,其耐熱溫度為70至90度,熱騰騰的湯麵、滷味等食物裝入盒中時,很可能超出耐熱標準,恐吃進塑化劑。另外,不要使用有損傷的美耐皿餐具及不沾鍋塗層接觸食物,美耐皿製品若有刮痕受損,遇到高溫可能會有三聚氰胺釋出的疑慮。而不沾鍋的表面有一層「鐵氟龍」塗料,省油、好清洗,但高溫空燒會破壞塗層結構;塗層表面剝落、變色或刮傷,則會釋出塑膠微粒,應立即汰換。遠離內分泌干擾物質,還要從源頭落實塑膠垃圾減量,例如:使用有環保標章的清潔劑、洗手乳、衛生紙、餐巾紙,確實做好垃圾分類,並使用在地或有機食材等。日常生活中,也要避開下列NG行為,避開充斥各種毒素危機。日常7大NG行為 環境荷爾蒙恐下肚1.避免磨損不沾鍋塗層,如果有刮痕、受損嚴重,該換新的了,千萬不要再使用。2.塑膠砧板耐用方便,但較容易留下刀痕,在切剁食物的過程中,讓塑膠微粒進入食物。3.使用非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存放食物,塑膠容器表面可能殘留塑化劑。4.使用塑膠餐盒、美耐皿、淋膜材質容器盛裝食物或加熱。5.加熱時使用保鮮膜覆蓋或觸碰食物。6.使用PVC手套接觸食物。7.使用一次性餐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12 養生.生活智慧王
換掉塑膠砧板、不沾鍋 科學家教你簡單7招避免吃進塑膠微粒
近年許多研究都顯示,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正影響人類健康。事實上,它不只存在海洋,從廚房用具到居家用品,甚至兒童玩具,塑膠微粒無所不在。這些人造的微小碎片甚至已進入食物、水和空氣中。科學家曾做過研究,一般人每周可能吃進5克的塑膠,相當於吃掉一張信用卡。研究指出,塑膠微粒與癌症、心臟病、失智症與生育問題相關,但長期的影響仍是個謎。既然它無所不在,在家中如何避免吸入(吃進)塑膠微粒?以下是專家的建議。1.做好居家清潔、除塵即使是縫隙中的灰塵,也可能含有塑膠微粒。2019年,科學家估計,每小時約有16顆塑膠微粒進入我們的呼吸道。不可避免的是,其中一部分來自居家環境,定期除塵有助於減少吸入過多塑膠微粒。【延伸閱讀: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2.避免使用人造海綿、超細纖維布做好居家清潔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慎選清潔工具,以免讓問題變得更嚴重。由人造纖維製成的海棉、超細纖維布和刷具等清潔用品,在使用時會有塑膠脫落。專家建議使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產品,例如棉和亞麻。伯明罕大學生態水文學和生物地球化學專家Stefan Krause教授說,纖維種類繁多,有合成的聚合物纖維和天然纖維,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出盡可能減少顆粒脫落的產品。3.不要使用塑膠砧板雖然塑膠砧板方便又容易清潔,但卻可能在切碎食物的過程,讓塑膠微粒進入食物,從砧板上的切痕就可證明所言不假。美國化學會2023年一項研究發現,塑膠砧板是人類食物中塑膠微粒的重要來源。科學家測試以菜刀反覆敲擊砧板,然後檢測其釋出的塑膠片含量,他們比較了五個人在塑膠砧板上切胡蘿蔔的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在切菜過程中,每年可能從塑膠砧板產生1400-7100萬件某種塑膠微粒,以及7900萬件的另一種塑膠微粒。Krause教授建議人們改用木頭砧板。4.最好別用不沾鍋不沾鍋除了與危險化學物質有關連,也可能讓烹調的食物沾上數千種塑膠微粒。根據2022年的研究,只是一個鐵氟龍不沾鍋上小小的刮痕,就可能導致超過9000個塑膠微粒脫落。澳洲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演算法,計算日常使用時,這些看不見的小刮痕釋放了多少塑膠微粒。結果估算出如果不沾塗層破裂,烹飪時可能會釋放出多達230萬個微小塑膠碎片。專家建議改用不鏽鋼鍋、鑄鐵鍋或陶瓷鍋。5.過濾飲用水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的分析,在歐洲,約72%的自來水樣本含有塑膠微粒;美國的情況更糟,達到95%。把水煮沸或者過濾,是從飲用水中去除大部分塑膠微粒的方法之一。中國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水煮沸,然後用咖啡過濾器過濾,可以去除將近90%與癌症和生殖障礙有關的塑膠微粒。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使用的是硬水或富含礦物質的水時,將其煮沸特別能有效去除塑膠微粒。因為在高溫下,水垢會變成固體,有效地「包裹」塑膠微粒,使它們更容易透過過濾器去除。在這項研究中,使用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159個自來水樣本,其中的129個都含有塑膠微粒。6.少買塑膠商品、化纖衣物日常家庭用品,從衣服到坐墊、窗簾、地毯甚至兒童的絨毛玩具,都含有塑膠材質。雖然人造纖維比天然纖維便宜,但它可能會進入我們我們的呼吸道。普利茅斯大學環境汙染專家Fay Couceiro教授說,接觸高濃度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出現類似氣喘、組織損傷和纖維化症狀,但在製造塑料的環境才可能發生,一般家庭環境不會達到這樣的毒素水平。但他建議,適度換掉家中的塑料商品,可以減少塑膠微粒進入體內。例如,地毯與家中空氣塑膠微粒增加有關,建議換成非塑料地毯或不用地毯。「我們穿的許多衣服也是塑膠,避免穿聚酯纖維和尼龍材質的衣服,也能減少接觸塑膠微粒。」7.避免用一次性包裝生活在現代社會,飲食中幾乎難以避免塑膠,水果、蔬菜、肉類多用塑膠包裝。但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裝,如瓶裝水和即食食品,可能有助減少吃進塑膠微粒的量。既然食物本身所含塑膠微粒難以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吃塑膠包裝食品、少用塑料烹飪器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3 醫聲.癌症防治
凱特王妃罹癌震驚各界,世界研究指出罹癌青壯年近30年增79%!了解什麼是預防性化療
英國凱特王妃2024年3月發布影片宣布罹癌,表示在先前腹部手術後的檢測發現癌症,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她也正在該治療的早期階段,但並未進一步透露治療細節。尤其她年僅四十二歲,癌症患者雖大多為年長者,但近期研究發現,全球未滿50歲罹癌的病例,近30年來激增約八成。學者對此趨勢原因未有定論,從菸酒、肥胖到加工食品都有嫌疑。多留意身體警訊、及早篩檢為對抗青壯年罹癌的可行方式。凱特王妃治療團隊所指的預防性化療是指什麼?在癌症治療中扮演何種功能?未滿50歲癌症死亡數 增近28%法新社報導,英國醫學期刊「腫瘤學」去年刊登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1990年~2019年間,全球每年未滿50歲確診29種常見癌症任一種的患者總數,大增將近八成,原因無人能確定。這項全球性研究發現,1990年,全球不滿五十歲的癌症確診病例為182萬例,到了2019年增加到326萬例,增幅達79%。研究人員還預測在這個十年結束前,未滿五十歲的癌症新病例數還會再增加三成,經濟富裕國家將尤為顯著。青壯年罹癌人數增加,和全球人口增長有關。不過,過去半世紀各年齡罹癌者存活率已幾乎翻倍,但未滿五十歲癌症死者數在過去30年來卻仍增加近28%。英國伯明罕大學癌症學者西瓦庫瑪說,罹癌青壯年增加的趨勢可謂一種「流行病」。自從凱特王妃2024年一月歷經腹部手術、3月22日宣布罹癌後,西瓦庫瑪等醫師均發聲,指出在診間看到的青壯年癌症病患越來越多。乳癌最常見 消化道癌症受關注青壯年癌症患者中,乳癌最為常見,但研究人員特別憂心結腸癌、胰臟癌、肝癌、食道癌等消化道相關癌症。美國癌症學會指出,以未滿五十歲的美國男性癌逝者來說,結腸癌如今是頭號殺手,在女性癌逝者中也僅次於乳癌。參演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的影星查維克博斯曼二○二○年就是因結腸癌病逝,年僅四十三歲。台灣常將發生在結腸、直腸的惡性腫瘤通稱大腸癌。針對青壯年癌症病例增加,西瓦庫瑪坦言尚未有證據能確定其原因,可能是多項因素綜合導致。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癌症流行病學教授柯爾曼說,潛在解釋有二:★其一,當前四十幾歲青壯年比上一輩更早暴露於菸、酒、肥胖等致癌因子。她指出,流行病式的肥胖問題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西瓦庫瑪也認為,肥胖起碼是部分原因,但有些青壯年患者既非肥胖,也沒有遺傳具罹癌風險的基因。★其二,青壯年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問題,疑似禍首包括若干化學物、新藥物甚至塑膠微粒,但未獲證實。★也有人歸咎於高度加工食品,但亦無足夠資料佐證。★另有理論指向食物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但柯爾曼的研究雖顯示癌症會改變微生物群,卻難定論微生物群的改變會致癌。開設年輕癌症病患特別門診的伯明罕大學教授貝格斯說,青壯年罹癌數增加的原因不少,包括醫界越來越善於在早期發現癌症;年輕人對自身健康的覺察度也比上一輩敏銳,更願意在相關症狀剛出現時就尋求幫助。英國觀察家報引述貝格斯指出,其他因素還有部分癌症風險因子可能透過家族基因遺傳;隨著帶有癌症風險基因的人比以往壽命更長且能生育更多小孩,這類基因於是在人口中累加。年輕人罹癌 化療劑量耐受度高為了應對青壯年結腸直腸癌病患數增加,美國2021年將建議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好消息是,年輕罹癌者對化療劑量的耐受度比年長患者高,可用更強效治療方式。英國華威大學醫學教授楊恩說,較年輕罹癌者存活率一般較高;像凱特這樣手術中意外發現癌症,多半是還沒有明顯症狀的早期癌症,化療更有效。學者希望凱特的經驗能提醒民眾,一旦察覺任何身體異狀就應諮詢醫師。西瓦庫瑪說,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況多半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真的覺得哪裡不對勁,不要拖延,就去做檢查」。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澳洲非營利媒體網站「對話」解釋,預防性化療不等於預防癌症。在癌症治療上,「預防」指涉在癌症移除後,透過化療來防止癌症復發。要真正預防癌症,專家建議可就飲食、運動、防曬等方面的生活型態進行調整。另外,一種荷爾蒙療法藥物「泰莫西芬」可用來降低部分乳癌高風險患者罹癌風險,阿斯匹靈則可以用於腸癌等癌症的高風險患者。放射線治療 局部移除癌細胞癌症發生後,如果癌細胞限於身體局部,而未發現轉移到遠處部位的證據,手術、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能移除所有癌細胞。但如果癌症已擴散到身體各處才診斷出來,醫師會使用化療(抗癌藥物)、荷爾蒙或免疫治療等療法,循環至身體各處發揮作用。化療也可在手術或放射治療前後使用,來防止原發癌復發。雖然手術可能已治好癌症,但部分案例中,難以偵測的微小細胞可能已擴散至血管,被帶到體內遠處的部位,這將導致癌症在數個月或數年後復發。在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比較只接受手術的癌症患者以及手術後再接受追加化療的患者,發現後續化療能防止癌症復發,延長患者壽命。化療副作用 造血功能暫受損許多化療藥物是透過擾亂癌細胞中心的遺傳物質DNA來阻止其分裂;為了增加效果,在身體不同部位生效的多種藥物會混合使用。不過化療不只針對癌細胞作用,也會殺死分裂中的正常細胞,但由於癌症病灶裡分裂中細胞的占比較高,每次化療殺死的癌細胞比率會高於正常細胞。化療通常每隔3-4周進行一次,正常細胞可在間隔時間恢復。化療副作用通常可逆轉,且常發生在細胞汰換率較高的部位。例如血細胞的製造會暫時被打亂;如果白血球數量低,感染風險會增加。化療用的特定藥物也可能導致手腳麻木等。預防性化療是在局部手術後,沒有癌症殘留的證據後開始實施,因此患者通常可在化療結束後數周內恢復正常活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3 焦點.健康知識+
與心臟病、中風和過早死亡有關 研究首次揭露微塑膠對人體的可能危害
塑膠幾乎在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舉凡食品包裝、衣物、飲用水管或輪胎等,都可以見到塑膠的蹤跡,而它們釋放出的微小顆粒最終會進入環境,並可能進到人體內。然而,人們對這些塑膠微粒(或稱微塑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不甚清楚。日前一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首次揭露了這些微塑膠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聯。【延伸閱讀: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在此一針對200多名接受手術的人進行的研究發現,近60%的人的主動脈中存在微塑膠甚至更小的奈米塑膠。研究也發現,那些接受手術的人在手術後大約34個月內發生心臟病、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是那些動脈沒有塑膠汙染的人的4.5倍。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微塑膠可從多種來源被吸入和攝取,並進入循環系統和組織。他們的研究表明,特別是奈米塑膠可能會聚集在動脈粥狀硬化的地方。在此之前,其他研究已經顯示出塑膠微粒在肝臟、胎盤、母乳、尿液和血液中的證據。該研究主要作者Raffaele Marfella博士指出,斑塊中發現的奈米塑膠令人驚訝,而且它對心血管健康可能產生的影響也令人擔憂。他說,這些發現可能解釋了醫師所說「殘餘心血管風險(residual cardiovascular risk)」,即已經接受過常見風險因素治療的20%至30%患者,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仍然會發生心臟病和中風。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該項研究並未表明這些微小碎片會直接導致健康狀況不佳,還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確認塑膠汙染是否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病。他們還指出,研究人員並未納入其他因素,例如社會經濟地位可能會導致健康不良,而不是塑膠本身。到底什麼是奈米塑膠?微塑膠或塑膠微粒是塑膠聚合物碎片,尺寸範圍從小於5毫米到1微米(千分之一毫米)。任何比微塑膠更小的東西都是奈米塑膠,以十億分之一米為單位進行測量。專家表示,奈米塑膠是對人類健康最令人擔憂的塑膠。這些微小的碎片只有人類頭髮平均寬度的千分之一,可以透過消化道或肺部的組織遷移到血液中。奈米塑膠可以從那裡侵入主要器官的單一細胞和組織,可能會中斷細胞過程,並沉積內分泌干擾物質,例如雙酚、鄰苯二甲酸鹽(或稱塑化劑)、阻燃劑、重金屬以及全氟和多氟物質(PFAS)。【資料來源】.Microplastics Linked to Heart Attack, Stroke and Death.Plastic Debris Found in Carotid Plaque Linked to More Adverse CV Events.Nanoplastics linked to heart attack, stroke and early death, study finds.Microscopic plastics could raise risk of stroke and heart attack, study says
-
2024-03-05 焦點.健康知識+
避免塑膠微粒傷害 新研究揭一方法有助去除水中90%的微塑膠
日前一項研究指出,人們用瓶裝水解渴時,可能會吞下數十萬個塑膠微粒。除了瓶裝水之外,研究人員甚至在自來水中發現奈米塑膠和微塑膠的蹤跡,也就是直徑小至千分之一毫米的塑膠碎片。許多人擔心這些塑膠微粒是否人體產生傷害,不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煮沸和過濾自來水可能會大大降低你飲用到微塑膠的數量。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塑膠會在體內積聚並引發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意即氧化自由基的生成和抗氧化劑防禦二者失衡的結果)、發炎、胰島素阻抗和肝臟問題。根據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的研究指出,煮沸水可能是一種安全、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淨化家庭自來水。為什麼自來水中會發現微塑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微塑膠常見於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主要來自廢水和降雨後的地表逕流。現階段對微塑膠可能帶來的長期健康風險所知甚少,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微塑膠的短期影響是腸道微生物群,這可能會導致腸道問題,而微塑膠已被發現汙染了大多數飲用水源。煮沸水如何幫助去除微塑膠?研究人員發現,把自來水煮沸是簡單去除水中微塑膠的第一步。研究人員從中國廣州收集了多個自來水樣本,並用不同含量的微塑膠汙染這些樣本。接著,將每個樣品煮沸五分鐘,然後冷卻十分鐘。研究發現,煮沸富含鈣或鎂等礦物質的硬水會產生水垢,或稱為碳酸鈣的殘留物,它可以捕捉微塑膠。不過,後續需要使用過濾器從水中分離和去除這種殘留物,從而去除微塑膠。另外,研究團隊還發現,在硬水中去除微塑膠的效果最好,例如在含有300毫克碳酸鈣的水質樣本中,近90%的微塑膠被移除。而在碳酸鈣含量低於60毫克的軟水樣本中,就只有約25%的微塑膠被去除。儘管如此,硬水作為自來水飲用其口感往往不甚理想,許多家庭可能有軟化水中礦物質的過濾系統,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人們是否以及何時應該煮沸自來水。如何遠離微塑膠?專家建議,任何想要煮水的人都應該在玻璃或不銹鋼鍋中煮水,將水煮沸約五分鐘後,讓它冷卻且不要攪拌,讓微塑膠與鈣結合並落到鍋底,以便過濾或舀出。值得注意的是,煮沸水並不是一個神奇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可能經常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其他含有微塑膠的來源。因此,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包括瓶裝水,不使用塑膠器皿和烹飪產品,也不要將塑膠容器放入洗碗機或微波爐中,才能從源頭阻絕誤食微塑膠的機會。【資料來源】.Want fewer microplastics in your tap water? Try boiling it first.Boiling Water May Help Remove Up to 90% of Microplastics.WHO: Microplastics in drinking-water.科技大觀園:氧化壓力的因應之道
-
2024-01-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必先熱鍋、要冷鍋冷油使用!營養師分享正確使用不沾鍋7要點
不沾鍋是21世紀偉大的發明之一,廚房只要備有一只不沾鍋,不管是煎蛋、煎魚、煎菜頭粿,甚至是最困難的煎甜粿,都能煎煮得漂漂亮亮;不過,要特別注意,一旦不沾鍋出現刮痕,就會溶出大量的塑膠微粒,干擾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此時必須汰換。正確使用不沾鍋7要點1.不要購買添加PFOA和PFOS的不沾鍋過去的鍋子,因為有沾黏問題,所以業者開發一款標榜不會沾的鍋具,就是將金屬鍋具的外層,塗上一層聚四氟乙烯,加入全氟烷化合物(如PFOA或PFOS),鍋子就具有耐腐蝕、耐酸鹼、抗高溫的特性,所有東西丟下鍋煎煮,都能煎得很完美,因為名字不好記,業者就給它取個更響亮的名字:鐵氟龍(Teflon)。可是一旦不沾鍋出現刮痕,或鍋子溫度超過260℃,就會溶出PFOA或PFOS。這類化合物無法被環境所分解,進到人體內超過一定劑量後,就會干擾內分泌系統,甚至影響胎兒、孩童的身體和智能發育。近幾年來,國際間已經漸漸禁用這類材質的不沾鍋。所以,消費者購買不沾鍋時需要睜大眼睛,如果材質有PFOA或PFOS這兩個名稱,建議不要購買。2.避免高溫空燒,冷鍋冷油煮菜很多人炒菜前會先熱鍋,這樣的方法並不適用於不沾鍋。如果將空的不沾鍋放置在爐火上乾燒,很容易超過260°C,可能導致塗層結構破壞,這時不沾鍋就會溶出塑膠微粒。目前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在人體累積,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甲狀腺、肝腎等相關疾病。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不沾鍋業者通常建議,不必先熱鍋、要「冷鍋冷油」煮菜的原因。3.食物料理好盛盤後再調味雖然不沾鍋號稱可耐酸鹼,有研究指出料理時加入醋或醬油會提高塗料的溶出率,西式料理中常使用的奶油、白酒,也被發現讓鍋內的塗料更容易溶出。所以,烹調時應避免直接把調味料倒進鍋內,建議先將料理好的食物放上餐盤,再進行調味。4.一旦開始沾鍋,直接更換一旦發現不沾鍋開始沾鍋,就代表不沾鍋塗層已經脫落掉了,這時候我們進行烹煮,塑膠微粒便會溶出來。所以一旦鍋子開始沾鍋,為了健康著想,不要猶豫,直接丟棄更換。5.要用海綿刷洗清洗不沾鍋,要避免使用鋼刷清潔,以免刮傷鍋面。建議用海綿刷洗,輔以中性洗潔劑,而且最好要使用木製、竹製的鍋鏟和湯勺來拌炒。此外,也要避免烹煮帶刺、帶骨或帶殼的食材,例如蛤蜊、螃蟹,或是燉煮比較硬的骨頭,以免刮壞塗層。6.鍋子仍是高溫時,避免沖冷水玻璃熱熱的,如果移到水龍頭下沖,可能會直接破裂,這是因為熱脹冷縮的作用。雖然不沾鍋不會破裂,但在高溫時沖冷水,塗層同樣可能產生肉眼看不見的裂痕,未來高溫烹煮時就容易釋出有毒物質。7.定期汰換更新如果使用不沾鍋時,開始有沾黏、鍋子顏色不均、塗層已有刮傷或凹損,就算只有一、兩道輕微刮痕,也應立刻汰換,減少使用的風險。就算鍋子沒有明顯刮痕,其實只要使用不沾鍋一段時間後,還是會出現肉眼看不清的小刮痕,或是少量的塗層脫落,建議使用不沾鍋兩、三年後,就應該買一隻新的。
-
2024-01-10 焦點.健康知識+
新研究稱一公升瓶裝水含24萬個塑膠顆粒!對健康到底有沒有害處?
今天全美各大媒體都在報導一則有關瓶裝水的新聞,例如MedicineNet發表的One Liter of Bottled Water Contains 240,000 Tiny Bits of Plastic(一公升瓶裝水含有 24 萬個微小塑膠顆粒)。我把它翻譯如下: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人們用瓶裝水解渴時,會吞下數十萬個微小的塑膠顆粒。【註:這篇文章沒有提供研究報告的來源,但我找到的是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利用 SRS 顯微鏡對奈米塑膠進行快速單顆粒化學成像)】研究人員表示,平均一公升瓶裝水中含有約 24 萬個可檢測到的塑膠顆粒,比先前估計的數量多出 10 至 100 倍。他們補充說,這些塑膠顆粒中90%是奈米塑膠。研究人員表示,奈米塑膠顆粒非常微小,可以透過腸道和肺部直接進入血液,最終停留在心臟和大腦等器官。正因為如此,醫學研究人員正在競相研究這些奈米塑膠如何對人體造成傷害。「以前這只是一個未知的黑暗區域。 毒性研究只是猜測裡面有什麼,」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環境化學家Beizhan Yan研究員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微塑膠被定義為從不到四分之一英寸到 1/25,000 英寸的顆粒。奈米塑膠是更小的顆粒,尺寸小於 1 微米。相比之下,人類頭髮的直徑約為 70 至 75 微米。研究人員表示,與天然有機物不同,大多數塑膠不會分解成無害物質。它們只是被磨成由相同材料製成的越來越小的顆粒,理論上它們可以達到沒有限制的大小。(註:這個說法並非完全正確,因為不可能小於塑膠的單一分子結構)201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瓶裝水中的塑膠顆粒平均每公升含有 325 個顆粒,此後該問題成為公共問題。研究人員表示,後續研究發現瓶裝水中存在越來越多的顆粒。然而,研究人員表示,良好的估計僅限於 1 微米以下的尺寸,這被認為是奈米世界的邊界。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研究生Naixin Qian在新聞稿中表示,先前的研究可以對瓶裝水中的塑膠奈米品質進行大量估計,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對單一顆粒進行計數。「人們開發了觀察奈米粒子的方法,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Qian說。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新的顯微鏡技術,其中兩個雷射同時探測樣品以使特定分子產生共振,從而可以檢測到它們。團隊以七種常見塑膠為目標,看看他們能在瓶裝水中發現多少顆粒。他們測試了在美國銷售的三個流行品牌的瓶裝水,分析了尺寸小至 100 奈米的塑膠顆粒。他們發現每公升有 11 萬至 37 萬個顆粒,其中 90% 是奈米塑膠。一種常見的塑膠顆粒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許多水瓶都是用它製成的。研究人員表示,當瓶子受到擠壓或加熱時,這些顆粒可能會脫落到水中。但結果顯示,聚醯胺(polyamine)顆粒的數量實際上超過了PET顆粒,聚醯胺是一種用於塑膠過濾器的尼龍,旨在在裝瓶前淨化水。瓶裝水中也常見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等工業塑膠。然而,這七種塑膠類型僅佔樣品中發現的所有奈米粒子的 10% 左右。研究人員不知道其餘粒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如果它們都是奈米塑料,那就意味著每公升它們的數量可能達到數千萬個。研究團隊接下來計劃研究自來水和廢水中的奈米塑膠含量。 研究人員相信每 10 磅重衣物的洗衣廢水中會含有數百萬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顆粒。這些顆粒是從衣物的合成材料脫落下來的。相關文章:塑膠微粒,您一定吃過,但有害嗎塑膠微粒,吸收,沈積…塑膠微粒,需要擔心嗎原文:一公升瓶裝水含有 24 萬個塑膠顆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28 養生.聰明飲食
米沒有洗可以吃嗎?洗不洗米影響飯粒黏度?國外研究揭真相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煮飯前要不要洗米的問題,自有兩派擁護者,甚至有人認為洗米與否,影響了米飯的黏性與軟硬程度,對此,國外學者提出的研究打破這項迷思,洗米雖然可以沖走灰塵、減少砷的含量,但無法洗去米粒本身含有的澱粉,也無法影響黏性。在煮白飯之前,你會先洗米嗎?有些人認為洗米的方式會影響米飯的美味程度,甚至有傳聞洗米產生的白濁洗米水,是因為沖洗過程中將米粒的澱粉洗出來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國外專家為此進行了多項研究,破除關於洗米的謠言!燉飯濃稠是因為沒洗米?米飯的黏性與軟硬跟洗米有關嗎?米飯是亞洲人的重要主食,歐洲地區也經常可見米食料理,像是義大利燉飯、西班牙海鮮飯,或是希臘人用葡萄葉包裹米飯、肉末、香料製成的希臘粽,在英國則會用來做成甜點「米布丁」,由此可見米是人類飲食中極為重要的食材之一。儘管有如此多變的料理方式,米在下鍋前究竟要不要先用清水沖洗,自古以來便有各種不同說法,就連穀物種類、當地飲食文化以及對健康的迷思,都影響人們洗米與否。《CNN》於2023年7月6日的報導指出,有烹飪專家宣稱,洗米可以降低米的澱粉含量,白濁的洗米水就是最好的證明,此外,如果想要煮出粒粒分明的米飯料理,就要事先洗米,若是想要黏稠效果的義大利燉飯、西班牙海鮮飯或是米布丁,則不需要清洗米粒。對此,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過去曾針對洗米的都市傳說進行多項研究,首先,研究人員發現,洗米水會變得混濁,是由於碾米的過程中,米粒表面會產生一種與「黏性」有關的直鏈澱粉;另一項研究則以糯米、中粒米與茉莉香米3種品種進行測試,並分為完全不洗、用清水洗3次、用清水洗10次,他們發現清洗過程對黏性和硬度完全沒有影響,穀物的種類才是真正與黏性有關的因素,且糯米的黏性最強,中粒米與茉莉香米的黏性則較差、質地偏硬。米粒不只沾附灰塵,竟還有砷與塑膠微粒!《CNN》的報導提到,清洗米粒通常是為了洗掉稻米脫殼過程中混雜的灰塵、小石子、稻穀碎片或小蟲子,不過昆士蘭大學的另一個研究指出,隨著塑膠製品大量出現在食品供應鏈,米粒當中也被檢驗出塑膠微粒,且無論是用塑膠袋或紙袋包裝的米粒,都有相同含量的塑膠微粒,如果是預煮好的即食米飯,塑膠微粒含量更高出生米4倍,但如果事先沖洗米粒就可以洗去部分塑膠微粒,沖洗生米可減少20%塑膠微粒,即食米飯則可減少約40%。加拿大皇后大學與中國河南工業大學也曾不約而同探究米粒殘留的化學物質與洗米的重要性。皇后大學的研究發現,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環境中的「砷」,透過預先清洗,可以去除90%的砷,但同時也洗掉銅、鐵、鋅等有益健康的營養物質。河南工業大學的研究則說明,除了砷,米粒還可能含有鉛和鎘等其他重金屬,如果預先清洗可將這些物質的含量降低7%至20%。洗米洗不掉米粒澱粉 也不會影響黏性總而言之,洗米雖然可以沖走灰塵、減少砷的含量,但無法洗去米粒本身含有的澱粉,也無法影響黏性,更無法洗掉表面的細菌,不過也無須過於擔心,因為烹煮的過程中,高溫就會殺光大部分的細菌,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洗過或煮熟的米在室溫下存放多長時間,仙人掌桿菌的細菌孢子可能會開始生長並產生毒素,導致腸胃道疾病,因此除了清洗之外,也要留意存放的環境,避免吃壞肚子!延伸閱讀▶【有機米】全台最大有機米種植戶扛起農業人才孕育責任!銀川永續農場以有機生活營發起土地光復革命▶壽司用什麼米才好吃?米黏不黏原來跟這種澱粉有關!▶讓平凡的白飯成為主角!日本飯鍋品牌怎麼推廣「吃飯」這件事?(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4 焦點.生活用品毒害
需擔心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嗎?教授總結最新研究給建議
讀者劉先生2023-1-14在塑膠微粒,您一定吃過,但有害嗎的回應欄留言:「請問林教授至今有無學者發表相關科學論文統計哪種材質的塑膠瓶其釋出的塑膠微粒較少?」我給他的回覆是「塑膠微粒是塑膠經分解所產生,來源為受汙染的環境及水源。塑膠瓶本身不會釋出塑膠微粒。」我是在2018-10-24發表塑膠微粒,您一定吃過,但有害嗎,而在結尾有這麼幾句話:「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擔心這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呢?……那就請您考慮選擇不要生活在恐懼中。畢竟,第一,您躲不開塑膠微粒,第二,塑膠微粒已存在數十年,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相關疾病案例,……」由於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四年多了,所以我就再去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尋最新的資料。不出所料,有許多研究論文的結論都是塑膠微粒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是,它們的證據其實是相當薄弱。所以,在下面我就只列舉幾篇綜述性的論文或報導,供大家參考。2021年發表在 Nature的Microplastics are everywhere – but are they harmful?(塑膠微粒無處不在——但它們有害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生態毒理學家 Tamara Galloway 說:你吃進去的東西大多會直接通過你的腸道並從另一端排出。」「領先的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已發表的研究直接檢驗塑料顆粒對人的影響。唯一可用的研究依賴於將細胞或人體組織暴露於塑膠微粒的實驗,或使用小鼠或大鼠等動物。」2022年發表在 JAMA的Microplastics Are Found Outside in Nature and Inside the Body—but Evidence of Health Risks Is Inconclusive(塑膠微粒存在於自然界和體內——但健康風險的證據尚無定論)。「隨著對微塑料碎片的擔憂不斷升級,有關代謝、與生物組織的相互作用、接觸導致的疾病風險以及長期影響的問題仍未得到解答。」2022年發表在Animals的Is Wild Marine Biota Affected by Microplastics?(野生海洋生物群有受到塑膠微粒的影響嗎?)。「本綜述提供了有關塑膠微粒對野生海洋生物的不利影響的詳細信息,包括組織損傷、魚類狀況、氧化應激、免疫毒性和遺傳毒性。 在 CiteSpace(6.1.R3 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德雷克塞爾大學)上進行了文獻計量分析,以驗證有多少論文研究了對野生海洋物種的影響。結果顯示共有 395 篇文章,但只有 22 篇真正提出了對海洋生物群的影響或影響的數據,其中只有 12 篇文章強調了負面影響。 本綜述表明,與在實驗條件下發現的結果相比,在野生生物體中觀察到的影響沒有那麼嚴重。對野生動物直接攝入塑膠微粒造成的負面影響的了解仍然有限。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充分了解塑膠微粒的作用以及對野生海洋生物、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2023年發表在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環境地球化學與健康)的Research advances of microplastics and potential health risks of microplastics on terrestrial higher mammal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塑膠微粒研究進展及塑膠微粒對陸生高等哺乳動物的潛在健康風險:文獻計量分析與文獻綜述)。「目前,已在人類糞便、血液、結腸、胎盤和肺部發現塑膠微粒,但尚不清楚這是否與相關的全身性疾病有關。體內外研究表明,塑膠微粒通過氧化應激、細胞凋亡和特定途徑引起腸道毒性、代謝紊亂、生殖毒性、神經毒性、免疫毒性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與污染物和神經毒性的綜合作用方面,塑膠微粒的作用仍有爭議。」從這幾篇文章就可看出,塑膠微粒是否會對野生動物或人類造成危害,目前仍然沒有答案。所以,我個人認為,實在沒有必要生活在恐懼中。畢竟,人類的壽命並沒有因為塑膠微粒的增加而減短。更何況,既然塑膠微粒是無所不在,那想躲也無處可躲,不是嗎?原文:塑膠微粒,需要擔心嗎
-
2021-06-03 養生.聰明飲食
防疫期間醫師教你「飲食三招」 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
呼吸道感染跟任何生病是一樣的,都是你的身體發炎了。因此,減少發炎甚至不發炎,刻不容緩。只是該怎麼做呢? 首先,就是不吃很容易讓體內發炎的食物,你絕對想像不到,原來就從我們的食物三大營養素著手就對了。如果想要額外補充營養品,維生素C就可以保護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就是這麼簡單! 第一招: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讓身體不再冒黑煙 為什麼要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呢?那是因為我們平常都吃太多了,許多人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熱量都習慣攝取澱粉類食物,享受那吃飽飽才舒服的感受。用比較清楚的大白話來講,意思是你就是一個燒煤炭得到動力的火車,必然會冒黑煙,可是出門一趟就烏煙瘴氣了。 一般我的建議就是至少先砍平日的一半攝取量,尤其是白色澱粉(麵粉、白米)和糖(尤其是精緻糖和所有甜食)等會產生很多葡萄糖的食物。葡萄糖像煤炭一樣動力產值太差,一公克葡萄糖僅能產生四大卡的能量,而脂肪一公克有九大卡能量產值,是攝取同量葡萄糖的二.二倍,而蛋白質食物常含有相當比例的脂肪成分,單位總能量產值必大於澱粉食物許多。 簡單健康的飲食是三大營養素皆平均攝取,也就是說很多人澱粉食物多吃了一倍(原本只能吃三十三%的澱粉食物),甚至比起等分量的蛋白質與油脂食物多很多才會有飽足感;但飽足感的代價卻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消化,而且常常還吃超級過量,腸胃負擔大、血糖負荷大,腸胃功能會好嗎? 大部分的肥胖與糖尿病,不就都是這樣發生的嗎?身體能不發炎嗎?然而,只要改變多攝取一點點油脂和維持原本的蛋白質攝取量,不用多吃什麼,這樣就夠了! 如果你超級怕飢餓,只需無限量青菜好油加上好鹽料理,一定滿滿的飽足感又幫助消化,腸胃負擔不會增加,免疫力恢復了,不就什麼病都沒了嗎?然而,要大家在吃的行為上做改變,真的好難!因為這些人不吃不行,一定要吃啊! 第二招:蛋白質雖然很重要,但不可無肉不歡 吃蛋白質當然很重要,很多廣告都說補充好的蛋白質七天可增強體力,而且吃蛋白質會長肌肉和合成神經傳導的物質,足夠的蛋白質更是良好免疫力的保證。但是,跟澱粉食物一樣的問題,現代人不患寡而是患過量啊! 三分天下就是蛋白質三分之一,如果用二千大卡來當一個正常人能量正常消耗,你可能不知道大約只要四百公克的瘦肉或是豆腐干扣掉六十%含水量,熱量大約就是六百四十大卡。這個可是你一整天的蛋白質總攝取量,任何人隨便就會吃過量的。 吃太多蛋白質可是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將蛋白質轉化成葡萄糖,也就是說身體一旦察覺有過多的蛋白質,會經由肝醣形式儲存,最後再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肥胖細胞內。 長期的高蛋白質飲食,就有各種紅肉攝取太多和肥胖的問題,能不注意嗎?加上要好吃,必須要有油脂和煎炸烤滷燉。當然,肉與黃豆本身的天然好油是沒問題,但是烹調用油品選擇與高溫烹調問題就大了,過度烹煮會讓油脂酸化,並產生各種毒素,加上油脂熱量,絕對不可小覷。 第三招:用對油、吃對油脂 好油不僅可以降發炎,還可以補充營養提供熱量,可以製造健康的細胞膜與粒線體,讓我們擁有良好的免疫力,真的太重要了。其實問題也是一樣,就是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少;還要加上一個重點,那就是要正確平均攝取才健康。 主要的油脂攝取有三大類四種成分:飽和脂肪酸、Ω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Ω6和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樣是三分天下攝取,是我的最愛與建議。 一般的動物性油脂(葷)和我們最常用的橄欖油、苦茶油(素),其實就是飽和脂肪酸和Ω9為主要成分,基本上正常攝取使用都是健康的。 攝取飽和脂肪酸主要就是提供熱量,像是Ω9是幫忙飽和脂肪酸燃燒,我們每天都需要消耗;高含量Ω6的油是所謂的黃豆油、葵花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等皆是;高含量Ω3的油就是魚油、紫蘇油、亞麻仁油和印加果油。 減少糖分攝取,身體會更健康。 特別要提到的是Ω6高含量的油到處都是,例如各種平價素烹調油和各種堅果、豆類食物內有高含量,現代人的問題是幾乎都攝取過多。然而,Ω6攝取過多的問題,反而會讓人類發炎,因此需要有適量的Ω3來平衡且降低發炎,才能保持身體健康這就是本篇重點。 那我們需要吃多少Ω3才夠呢?回到基本架構三分天下觀念,Ω6和Ω3共占三分之一。生理機能很奇妙,少量的Ω6可以讓人類降低發炎,但過量的Ω6卻會讓人類發炎。 今天的問題就是大家的Ω6都吃太多了,可以合理推測大家都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一定要刻意減少攝取才能降低發炎指數;反過來說Ω3多攝取卻可以讓人類降低發炎,只可惜Ω3不存在於大部分的料理油脂。 除了魚油外,Ω3油品特別不適合高溫烹調,只能另外單獨未烹調攝取,很多人因此退避三舍。如果再加上不吃魚,發炎問題就很嚴重。 然而,今天海洋污染問題超級嚴重,海產的魚蝦貝蟹都有重金屬中毒和塑膠微粒的問題,我必須建議改成多補充植物性的Ω3會比較安全,才不會另外製造健康的問題。每天最少攝取十至二十毫升高含量Ω3的紫蘇油、亞麻仁油和印加果油,可以讓Ω3、Ω6平衡,因為唯有讓飽和脂肪酸、Ω3加Ω6和Ω9三分天下,才能健康滿滿。 小兵立大功,請不要小看維生素C 對抗各種呼吸道感染,包括新冠病毒,一個簡單的有效方法就是每天平均至少攝取四次的維生素C。根據藥理學研究發現,維生素C的血中濃度需隨時達到五十到七十uM,才能執行抑制甚至殺病毒細菌的功能,也能讓白血球殺病毒細菌的能力更是大大加強。 我們平常可以吃一般的維生素C,但生病的時候,像是食慾不好導致腸胃健康也會降低,請選擇服用比較不傷胃的微脂粒C或緩釋錠C等製劑;如果有特別不舒服時,甚至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吃一顆,連續三、四次,記得同時要喝一百五十至二百毫升的溫開水,尤其在感染初期的前三、五天是病毒增生期,你的腸胃只要沒有不舒服,我建議大家這樣做,絕大多數的病人會回診告訴我真的很有效。 一般維生素C的半衰期只有三點四個小時,微脂粒維生素C製劑則可以持續六個小時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是任何長效型製劑也一定要一天吃四次才夠。雖然吃更高的劑量是沒有學理根據,但我個人經驗卻發現到,在剛接觸病人或突然不舒服時,我會在更短時間間隔內一次一顆、多吃幾次的效果非常好,比六個小時吃一顆效果好太多了。 專家也研究發現維生素C不論是大或小劑量劑型,服用後血中濃度最多就是達到七十uM而已,也就是維生素C劑量高低跟血中濃度關係很小,所以說無論單次或多次,吃越高劑量吸收也越多的迷思是錯的。 我的重點是,一次就是一顆,尤其在生病初期五天內的短期間病毒增生時多吃幾次,讓血中濃度盡量能夠保持達到七十uM,但總攝取劑量仍以不超過三千毫克,最多不超過五千毫克為原則。再加上不斷地只喝溫水、只吃溫暖的健康食物,讓體溫保持在三十六.五到三十六.九度之間,這樣子白血球才會保持高度活力與戰鬥力,這樣血清中的維生素C就可以全力保護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安然當達爾文進化論的贏家。 維生素C是健康大幫手 理由1:維生素C劑量高低跟血中濃度關係很小,無論單次或多次,吃越高劑量吸收也越多是錯誤的迷思。 理由2:服用維生素C的目的是讓它執行抑制甚至殺病毒細菌的功能,並強化白血球殺病毒細菌的能力。 理由3:即便是任何長效型製劑,維生素C一定要1天吃4次才夠,讓血中濃度隨時達到50~70uM。 咳嗽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體虛※本文摘新自然主義《治咳寶典: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
2021-03-17 新聞.健康知識+
你每天都在吃塑膠微粒?茶包、食鹽竟都有!醫師憂:恐滲入淋巴循環或大腦
塑膠微粒在胎盤糞便都找到!淋巴循環大腦皆難逃 塑膠材質為生活創造許多便利,卻也成為影響健康的隱憂。2018年維也納大學就曾在人類糞便採樣中發現塑膠微粒(micro plastics)。近期義大利研究也發現,塑膠微粒不僅進入代謝循環,連在胎兒與母體的胎盤中都有殘留。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提醒,一般人會接觸到的塑膠微粒來源,大多是日常用品,如包裝材料、手提塑膠袋、地毯、人造塗料等,透過飲食、呼吸,無聲進入身體中。 黃軒醫師指出,研究證實能藉由糞便排出體外的塑膠微粒,其顆粒比較大顆,細小的顆粒則能穿過肺、腸的上皮屏障,且直徑愈小吸收效率就愈高。小於10μm的塑膠微粒會從腸道進入淋巴、循環細統,更小的塑膠微粒甚至能夠進入大腦。 殘留體內的塑膠微粒,有可能引起各種身體反應,包括氧化應激、細胞因子分泌增加、細胞損傷、炎症、免疫反應,甚至DNA損傷和神經毒性等等。另外,塑膠微顆粒本身帶有的化學物質,也存在毒性風險。 一張口就吃進塑膠微粒?從食鹽到茶包恐都有 黃軒醫師分析,飲食是最容易接觸到塑膠微粒的途徑,由於海洋長年受到環境污染,海鹽中的塑膠微粒高達湖鹽的3倍,更是岩鹽與井鹽的7倍。這些塑膠微粒直徑在45μm-4.3mm之間,絕大多數小於200μm,與日常飲食烹調的食鹽一同進入人體內。 此外,東方人喝茶文化盛行,茶包的發明也讓一般人隨時都能喝茶。黃軒醫師指出,泡茶需用熱水,用以製作成茶包的食品級塑膠料,在高溫熱水下容易泡出各種有害物質。研究發現,將茶包泡在95度熱水中5分鐘,茶包纖維表面數以萬計的塑膠顆粒融入熱水中。根據估算,這杯熱茶不僅有茶多酚和蛋白質,更有多達116億個直徑100nm-5mm的塑膠微粒,以及31億個直徑≤100nm的奈米塑膠微粒。 空污藏塑膠微粒進入血液 醫師憂癌症不可能消失 國期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曾刊登研究指出,從倫敦市中心9層樓屋頂蒐集到塑膠微粒來分析,每日沉積速度約是每平方公尺575顆粒到1008顆粒不等,至少可確認的塑膠微粒高達15種,以壓克力纖維佔大多數,極可能來自人們所穿的衣物。黃軒醫師解釋,這些顆粒體積足夠大,吸入時會停留在呼吸道,並順著唾液被吞入體內,較小者則進入肺部與血液,造成更大的潛在危害。 黃軒醫師表示,至2025年時將有3公噸魚吃下1噸塑膠微粒,且飲用水裡愈來愈容易發現塑膠微粒的存在,原因正是全球幾乎沒有任何一處未遭受塑膠污染,連帶也將讓下一代接觸到更多塑膠材料,而罹癌人數預計只會持續增加。提醒,人類持續耗費有限的醫療資源,卻未針對塑膠微粒問題採取行動,「癌症哪有可能消失?」現代醫療愈先進,癌症人數也愈來愈多,環境與飲食中的塑膠危害雖肉眼不可見,恐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 《延伸閱讀》 .保鮮膜有塑化劑?常見4材質最好都別碰熱食 .防塑化劑傷身:加熱前保鮮膜先撕掉,別拿塑膠袋裝熱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11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塑膠微粒污染胎盤,合體塑膠嬰兒誕生?減塑已刻不容緩
當人們討論到塑膠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生態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聯想到的是: 捕獲了一隻鼻孔插著吸管的海龜、發現胃裡有大量塑膠袋而死亡的海豹或是海灘上、山溝內堆積如山的塑膠瓶等等,這樣的景象,相信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而且絕對認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環保議題。但是,自從科學家發現了塑膠微粒(2004年由湯普森教授首次提出)這種東西後,塑膠廢棄物瞬間也變成了人類的健康議題,而不僅僅只是環保議題而已了。所謂的塑膠微粒,就是直徑小於5毫米(0.5公分)或更小的顆粒,這些塑膠微粒可說是無處不在,從塑膠袋和塑膠瓶的裂解、走路時塑膠鞋底的磨擦以及開車時輪胎的損耗等等,它們都可以大量產生。甚至連洗個衣服,也會產生成千上萬個的超細塑膠纖維顆粒(尼龍,丙烯酸和聚酯)。記得在2017年9月紐約州立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測試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0多個國家,共159個自來水樣本時發現,平均有83%的自來水受到塑膠微粒的污染。隔年,2018年紐約州立大學再度出擊,針對市售瓶裝水進行檢測,這次研究橫跨九個國家,共有11個品牌,收集了259個瓶裝水樣本,結果是93%的瓶裝水、所有11個品牌都受到塑膠微粒的污染,相當嚴重。2019年6月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生物系考克斯教授(Kieran Cox)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的文章就指出,每年每人從飲水和食物中攝入到身體內的塑膠微粒(隨年紀和性別會有些不同),高達39,000~52,000顆,如果再加上從空氣中吸入的,總數每人每年可以達74,000~121,000顆。另外,瓶裝水中的塑膠微粒,又要比自來水平均高出了22倍(延伸閱讀/塑膠微粒汙染嚴重,北極下起「塑膠雪」!個人減塑先從喝水做起)。由於這些塑膠微粒已經廣泛的污染了我們的飲用水、食物和空氣,所以科學家們被迫開始去了解它們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雖然只是剛剛開始。2021年1月,意大利羅馬市的菲特貝內費拉泰利醫院,婦產科斯維拉托醫生(Alessandro Svelato)更首次發現了人類胎盤中也存在有塑膠微粒,此論文已發表在《環境國際》雜誌上。國際媒體特別下了一個太過聳動的標題,認為女性正在生下“合體塑膠嬰兒”(Cyborg Babies),意思是說這名胎兒可能是部分塑膠、部分人類細胞所造成的。在這項研究中,總共收集了六位媽媽在胎兒出生後,所捐贈的胎盤,其中4個胎盤內共發現了12個球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塑膠微粒(大小從5到10μm不等)(胎側5個,母體4個,絨毛膜3個),其中三個被鑑定為聚丙烯,而其他九種則只能鑑定出是顏料,大概是用在化學塗層、油漆、膠粘劑、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等等。(延伸閱讀/逾半塑膠微粒來自5號聚丙烯!而這些日常用品都是聚丙烯做出來的) 眾所皆知,胎盤在胎兒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提供氧氣和營養,塑膠微粒若存在胎盤中就可能會阻礙胎兒的成長,例如:塑膠微粒可能“毒害孩子”或減少其氧氣供應,導致一些嬰兒死產或體重過輕,因此我們必須更加注意塑膠微粒的潛在影響,不僅對環境,而且還對人類健康和未出生嬰兒的健康造成損害。另外,如果說嬰兒不是100%的人體細胞,而是包含無機塑膠,是個合體塑膠人,你能接受嗎? 參與研究的媽媽們聽到這樣的結果後,也感到相當的震驚。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塑膠微粒是如何通過呼吸系統或胃腸系統進入如此深的女性體內。但在動物身上,2018年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湯普森教授(Richard Thompson)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的論文,就證明它們可以從腸胃道進入動物的循環系統。 重點來了,如果塑膠微粒在我們體內堆積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醫學中心於2019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將人類細胞放入含有塑膠微粒的培養皿中,發現我們的免疫細胞雖然可以識別並吞噬了這些顆粒,但它們卻也因此而死亡了。這種模式的細胞死亡與潛在有害的炎症有關。目前正在查看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在活體人類中。雖然如前所述,大顆的塑膠微粒可以通過人體胃腸道,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但科學家認為,腸道中的塑膠微粒也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或幫助有毒化學物質和病原體的轉移,並可能對“胃腸道疾病患者”產生影響。英國皇家學會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分析了過去十年的研究,並提出了塑膠微粒可能影響動物健康(乃至人類健康)的三種方式。第一是在腸道中。塑膠微粒可能會破壞微生物菌群,同時還可能破壞腸道細胞,增加發生炎症的風險。第二是受到塑膠製造時所添加的有毒化學物質的危害。例如,在罐頭內襯中發現的雙酚A可干擾內分泌,並與動物疾病有關,包括生育力下降,腦和骨骼發育問題。第三是塑膠微粒可能會將環境當中其他有毒化學物質順便帶入體內。總結的說,針對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危害,我們仍然處於相當未知的階段,雖然有很多的擔憂,但絕對不希望民眾過分擔心,除了科學家有責任、有義務去更加深入了解外,大家應先從減塑開始,但絕對不要只滿足在“回收”的動作上,因為回收對於降低塑膠產量幫助不大,必須是禁止使用(像是禁止提供吸管、禁止提供塑膠袋和禁止提供塑膠餐盤等等),才會有明顯的助益,請大家務必記得並共同監督,期能創造更美好的台灣和世界。
-
2020-11-12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逾半塑膠微粒來自5號聚丙烯!而這些日常用品都是聚丙烯做出來的
2020年10月19日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父母親如果不注意,竟然會讓你的嬰兒暴露在喝進大量塑膠微粒的危險之中,而且每喝進1公升的奶水,就會攝入多達1600萬個塑膠微粒,真的是非常驚人。此項研究是由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化學系博蘭德教授(John Boland)所完成的,雖然塑膠微粒對人類會造成哪些不利的健康影響(潘懷宗/塑膠微粒汙染嚴重,北極下起塑膠雪,個人減速先從喝水做起),還不是很確定,但是作者建議父母應該盡量減少嬰兒攝入塑膠微粒的數量,方為上上之策。長期以來,廢棄塑膠一直是陸地和海洋中的主要污染源,尤其是當塑膠因為風吹日曬、時光流逝下,被分解成小於5毫米的碎片時,就叫做“塑膠微粒”。實驗研究表明,微粒本身及其所黏附的化學有毒物質已知會對許多非人類的生物造成嚴重傷害,像是影響生物物種的生理功能、繁殖能力、發育狀況和行為表現等等。除了對非人類生物的傷害之外,塑膠微粒對人類本身的傷害又是如何呢? 其實人類每天正在喝進、吃進和吸入數以萬計的塑膠微粒,但由於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未被完全了解,再加上不想造成民眾過分的緊張,所以潘老師只能說不清楚。但當科學家研究人類的糞便時,確實發現了許多塑膠微粒,進一步分析成分後,發現主要是來自聚丙烯(polypropylene;5號塑膠),佔所有塑膠微粒的68%左右。博蘭德教授之所以會做這項研究,也是機緣巧合,他的一位同事王晶晶(Jing Jing Wang)剛好正在開發飲用水的過濾器,原先的目標是希望能將病原體和細菌過濾出來,例如大腸桿菌,結果驚訝的發現,攔截下來的竟然是非常多的塑膠微粒。於是接著分析是從幾號塑膠來的,並向上追溯到底是源自於那些塑膠成品。研究發現68%的塑膠微粒是來自於聚丙烯,而聚丙烯是用來製造微波保鮮盒、喜宴外燴紅色杯碗、水杯、豆漿瓶、泡麵杯和奶瓶等等。另外,針對聚丙烯嬰兒奶瓶,由於早期認為其無毒、無味、耐攝氏100度不變形和便宜等等,所以佔據了整個嬰兒塑膠奶瓶市場的82%,因此我才決定寫下這篇文章來提醒父母。之前的一項研究也對茶袋進行了研究,發現用茶袋泡茶時,尼龍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也會釋放出很多尼龍的塑膠微粒,真是無所不在。值得更加提醒的是,除了擋下來的數百萬個塑膠微粒之外(較大顆粒),另外尚有數億個奈米級的塑膠微粒(非常小),過濾器根本擋不下來,而這些奈米粒子,由於很小,因此有機會被吸收到血液中而進入人體內,造成更多未知的傷害。研究人員遵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步驟來沖泡嬰兒配方奶。首先是先將聚丙烯嬰兒奶瓶進行熱水消毒,加入適量奶粉後,再倒入70°C的水,搖晃瓶子一分鐘後,就算沖泡完成。他們隨即利用過濾器來過濾剛泡好的奶水,並在顯微鏡下對其成分進行了分析,驚人地發現了數百萬顆的塑膠微粒,而且不論是使用去離子水或是自來水(和水的來源無關),結果都一樣。研究也發現,即使在室溫下,聚丙烯奶瓶只要用手搖晃裡面的奶水,也會釋放出成千上萬顆的塑膠微粒,更何況是如果您的瓶子剛剛經過100度的熱水消毒過(這是必須的),它的表面上會出現一層鬆散的、脆弱的塑膠薄片,所以搖晃時,就會順便將它們沖刷大量剝落在奶水中。有的父母還將聚丙烯奶瓶放入微波爐加熱,以為這是微波爐可以使用而不用擔心,看來是大錯特錯了。目前有一些最新合成出來的新型塑膠材質,早期沒有的,像是PES(Polyethersulfone;聚醚碸)和PPSU(Polyphenylsulfone;聚亞苯基碸),具有淡淡的黃色,安全性仍需持續觀察追蹤,但也絕對不建議直接放入煮沸或蒸汽消毒,應該用滾水沖洗消毒一下就可以了,同時使用半年後就必需丟棄,因為材質老化。另外,餵母乳者也需要意識到大多數母乳餵養工具(吸奶器、儲奶瓶、儲奶袋和輔助乳頭等等)也是用聚丙烯製成的,也應該要避免。建議改用玻璃奶瓶較安全,而且不必經常更換,現在還有不鏽鋼的奶瓶可以選擇。
-
2020-10-20 該看哪科.兒科
當心用奶瓶泡奶!研究:嬰兒每天吞下逾百萬個塑膠微粒
最新研究顯示,由於父母普遍使用塑膠奶瓶沖泡嬰兒配方奶,估計全球嬰兒每天平均可能吃進160萬個塑膠微粒,但目前尚不清楚嬰兒攝入塑膠微粒是否對其健康有害。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教授博蘭德(John Boland)和其同事測試了10種嬰兒奶瓶的塑膠微粒釋放量,這些奶瓶代表全球市場上近70%的奶瓶,多由聚丙烯製成。研究人員清洗和消毒全新的塑膠奶瓶並使其乾燥後,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TO)建議,倒入攝氏70度的熱水沖泡嬰兒配方奶。經電動搖篩機搖晃一分鐘後,博蘭德團隊將水過濾並在顯微鏡下進行分析。他們發現,各奶瓶的塑膠微粒釋放量為平均每公升400萬個,範圍落在100萬至1600萬個之間。研究人員利用數據建立嬰兒暴露於塑膠微粒的潛在全球模型。他們估計,在嬰兒出生的頭12個月裡,使用塑膠奶瓶喝奶的嬰兒平均每天會攝入160萬個塑膠微粒。博蘭德說,「我們對(塑膠微粒)的數量感到訝異。基於之前對環境中塑膠分解情況所做的研究,我們假定其數量會很驚人,但我認為沒有人預期的到,我們發現的數量會如此多」。此外,博蘭德的團隊還發現,奶瓶中塑膠微粒的釋放量會因水溫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水溫越高,塑膠微粒釋放速度越快,搖動奶瓶則會增加塑膠微粒的釋放量。該結果與先前的研究相符,其中包括塑膠茶包在每個杯子中會釋放數十億個塑膠微粒。但尚不清楚攝入塑膠微粒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影響。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教授希瑟(Heather Leslie)說,發現人類接觸到塑膠微粒的來源很重要,但目前尚未有每日最高塑膠微粒攝取量的限制。
-
2020-07-09 新聞.健康知識+
只是開個礦泉水瓶蓋!每個日常小動作都可能釋放塑膠微粒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日常中的一些行為,例如用剪刀剪開、手撕開、刀子割開包裝塑膠袋等行為,這些過程都會產生「塑膠微粒」。隨著人們對於塑膠污染議題的重視,科學家也發現,工業生產製成或塑膠製品分解後形成的塑膠微粒早已充斥了地表與海洋。塑膠有多方便?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塑膠製品,包括瓶裝飲料、塑膠袋等等,是早已習慣便利生活的我們,為了方便而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塑膠對於環境的污染已經眾所皆知,隨著人們對於塑膠污染議題的重視,科學家也發現,工業生產製成或塑膠製品分解後形成的「塑膠微粒」早已充斥了地表與海洋。根據2020年3月澳洲紐卡斯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全球環境修復中心研究員Cheng Fang等人所發布的最新研究指出,日常中的一些行為,例如用剪刀剪開、手撕開、刀子割開包裝塑膠袋等行為,這些過程都會產生「塑膠微粒」!塑膠微粒對環境與生態造成隱憂塑膠微粒的體積非常小,僅有5毫米以下,因此人類容易透過食物鏈攝入或由空氣吸入,儘管尚未有研究證實塑膠微粒對於人體有害,但是它仍對環境與生態存在很大的隱憂,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塑膠微粒會讓海洋生物誤食,累積在海洋生物腸胃道中,並對其循環系統與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研究發現僅是打開包裝,就會釋放出塑膠微粒!研究人員為此選擇幾款塑膠材質的物品,包括塑膠購物袋、氣泡紙、塑膠瓶、手套、包裝用緩衝粒等,調查打開塑膠包裝過程產生塑膠微粒的可能性,並以非常靈敏的石英晶體微量天平、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拉曼光譜來分析。結果發現,不管是以剪刀、撕開、割開的過程都會產生塑膠微粒接著再使用上述的技術,測試打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膠包裝,包括:撕開包裝袋、割開膠帶、轉開塑膠瓶蓋。結果同樣發現,這些動作均會有塑膠微粒的產生,也就是說,幾乎每天我們日常習慣的動作都會產生微量的塑膠微粒,例如打開一包零食、切開包裹、擰開寶特瓶等。減少塑膠使用量才是根本之道儘管上述方式所產生的塑膠微粒不多,但是當我們關心塑膠微粒所帶來的污染、健康疑慮時,我們不能只是怪罪生產塑膠製品、塑膠微粒的業者,我們也應該自己承擔責任,減少塑膠使用量、避免塑膠垃圾流入環境中,才是最終解決之道!延伸閱讀▶塑膠微粒造成海洋生物浩劫 下一個受害者是誰?▶全球一年用掉8550億個塑料小包裝袋、足以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加拿大最新研究發現茶包溶出幾十億的塑膠微粒!沖泡茶包該擔心嗎?參考資料▶Microplastics generated when opening plastic packaging(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2-16 科別.兒科
孩子愛喝手搖飲料 真的可能發生性早熟?
Q:孩子愛喝手搖飲料,可能發生性早熟?A:台灣學童「轉大人」的時間點似乎越來越早,振興醫院兒科團隊研究發現,過去30年來,我國女童初經年齡每十年降0.43歲,男童睪丸快速變大的年齡也下降中,這會使孩子日後罹患三高與癌症風險提升。醫療團隊根據過去文獻指,性早熟可能源於肥胖以及生活中的塑化劑暴露,其中包括經常接觸塑膠吸管、塑膠飲料杯等。性早熟的定義是女童八歲前胸部發育、九歲半前初經到來,男童九歲前睪丸尺寸逾十毫升,不少兒科醫師在臨床上發現性早熟的孩子愈來愈多。有鑑於此,振興醫院爬梳過去30年來的四篇本土文獻,發現台灣女童初經年齡每十年降0.43歲,1987年初經來時年齡平均為12.86歲,2018年則降至11.35歲。另也發現,男童睪丸快速變大的年齡也比20年前提前了一歲,這個趨勢持續進展中。性早熟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是身高可能輸人,因為這群孩子的生長盤會提早關閉,最終身高往往較矮。此外,2008年國際期刊《小兒科》、2013年《國際肥胖期刊》、《國際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期刊》等文獻指,兒童第二性徵提早發育,日後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乳癌、睪丸癌與攝護腺癌等風險會增加。肥胖也易引起性早熟在性早熟的原因方面,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曾有論文顯示女童性早熟可能與塑化劑暴露有關,目前已知自來水、寶特瓶、手搖杯、吸管、沐浴乳、洗髮精與魚類等都可能殘留塑膠微粒或塑化劑,干擾孩子內分泌、催化早熟;另外,文獻顯示肥胖也是引起性早熟的危險因子。如果家長希望延緩孩子晚點關閉生長板,可將孩子攜至小兒內分泌門診進行評估,必要時可透過荷爾蒙抑制拮抗劑使腦下垂體分泌的男、女性荷爾蒙下降,進而達成生長板延後關閉之效。諮詢專家/振興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喻永生
-
2020-01-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比每天刷牙更重要的事 牙膏含有這些成分可能影響健康
【文/選自本事出版社 《減塑排毒自救手冊》,作者大衛・辛振可】牙膏的真相良好的口腔衛生讓我發自內心自信微笑。我父親是牙齒矯正師。在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他就告訴我,牙齒和牙齦是一窺整體健康狀況的窗口。優秀的牙醫可以從口腔狀況發現疾病癥兆。牙齦發炎可能代表壓力太大,導致體內分泌太多皮質醇(cortisol);淡粉紅色的牙齦是貧血的徵兆;牙根時常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發紅疼痛的話,可能是自我免疫疾病的預兆,像是紅斑性狼瘡或克隆氏症。慢性發炎與心臟方面的問題有關,而抗憂鬱和抗組織胺的藥物,則可能導致口乾舌燥及唾液分泌減少(唾液是牙齒的天然防護)。定期看牙醫及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是維持優良衛生和個人健康的必要條件。每天刷牙及使用牙線清潔齒縫,可抑制口中細菌,但如同大部分個人護理產品一樣,不是所有牙膏或漱口水都有效。買對牙膏除了滑手機之外,大部分人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除了刷牙之外,我們也需留意牙膏的產品標示。許多牙膏含有「三氯沙」(triclosan),現在的洗手皂和沐浴乳已經禁止使用這種內分泌干擾物質,但在部分牙膏和其他個人護理用品中,仍可發現其蹤影。一般牙膏會添加「氟化物」(fluoride),為的是強化牙齒健康及控制口腔酸度,但切勿吞下肚。這種物質會隨著時間在體內累積,且與神經和內分泌失調等症狀有關。務必留意「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許多個人護理用品都會使用這種礦物油,有時候牙膏也會添加這種成分做為界面活性劑,讓牙膏更方便使用。防凍劑和飛機防冰裝置也會使用這種礦物油,想必你絕對不想吃進這種物質。牙齒美白產品或許可讓笑容看起來更迷人,但時常含有鉛和其他重金屬成分。牙膏會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促進起泡,但此成分可能造成口腔潰瘍、壞口氣,也可能引發過敏。如果你堅持使用內含氟化物或其他非有機成分的產品,請務必以清水漱口二至三次,盡可能洗去口中殘留的化學物質。許多個人護理用品(包括牙膏)含有促進口感和增添色澤的添加劑,例如塑膠微粒,這在商品上最常標示為「聚乙烯」(polyethylene, PE)。消費者時常忽視這種細小顆粒,但它很容易卡在牙齦堆積細菌,進而可能引發牙齦炎。如同稍早之前討論水資源一樣,這些塑膠微粒不僅對你的身體有害,對環境也一無是處,最後甚至會侵入水源區,不僅會被魚類誤以為是食物,塑膠微粒也會像海綿一樣吸收農藥和重金屬。若能使用有機牙膏最好。健康食品商店,甚至部分藥局都有販售Tom’s of Maine和Dr. Brite的牙膏。我最近使用的牙膏是Davids,此品牌使用最高品質的製造成分,不含氟化物及硫酸鹽,且採用永續包裝。選擇理想的牙刷牙刷類型是另一個重要抉擇。如果一定要使用塑膠製的牙刷,務必確認握把和刷頭不含雙酚A(BPA)、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和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等成分。我的建議是購買刷毛以天然材質製成的牙刷。刷洗舌頭有一天,牙醫指出我的舌頭很白,並說:「看見了嗎?那都是細菌,會造成蛀牙。」直到那天,我才真正明白刷舌頭的意義。每次刷牙時,請記得在最後刷一刷舌面,讓舌頭也能保持乾淨。健康的舌頭應該要是漂亮的粉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