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咳嗽
共找到
2259
筆 文章
-
-
2021-07-01 名人.黃軒
為何共用電梯易被感染?醫:不是不碰按鈕就沒事
高雄社區大樓5人染疫 疑「共用電梯」遭傳染?我早在去年3月8日就寫過,我們生活中的電梯的注意事項,今再向大家複習我所閱讀到的文章記錄。電梯內的群魔亂舞去年早已有新聞報導引述,在電梯內沒有戴口罩,大家都沒有說話,也沒有互動下,竟然會被新冠病毒感染。我上節目也常常這樣被問,大家都通常會說那是電梯內的按鈕都被病毒沾黏上了,然後你又有手指頭去按電梯樓層,大家甚至會問我,如果電梯內看到沒人,也沒按電梯按鈕就不會被傳染嗎?如果你的社區已經是大傳播的地區,我的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因為只要在電梯內,不管有沒有人,只要不戴上口罩,你就有可能會被感染!」大家都會刻板地以為都是電梯內按鈕的汙染,而造成了手指頭的汙染。其實電梯內的按鈕,那只是一個危險因子之一而已。如果大家都記憶猶新,當時的SARS跨國到處傳染,起因於一間香港飯店內而已。當時事件起源於一位從廣州來的醫學院教授,入住九龍酒店911房,就以他為傳染源,SARS其實也是一種冠狀病毒,也開始了傳播給其他的㚈國人,這個冠狀病毒甚至傳到了加拿大。可是,這些人和他們住在不同樓層,也沒有出席相同的活動,大家也都不認識,究竟怎麼會廣泛傳染?後來事後才發現不得了,整個電梯內的地板和牆壁上,當然也包括了按鈕,採集到濃度很高的病毒,這時大家才恍然明白,原來這個封密式的箱子裡,只要一啟動電梯,梯內風扇一旋轉,電梯內濃度超標的病毒就可能呈現群魔亂舞在電梯內,這樣電梯在無形中成了重要的感染地點。當時SARS一開始,人們還不習慣戴著口罩,反正誰進入電梯內,就是踩著病毒、摸著病毒、吸入病毒而易感染。電梯內病毒的可能分佈當一個人咳嗽、打噴嚏,我們的身體的自然反射,大多會往前或往下,往前就噴到牆壁上,更多的病毒飛沫卻都往下噴到地板上。那是由於最大的顆粒飛沬,幾乎都會在咳嗽過程中,隨著巨大的飛沫掉落在地板上,即便在0.02秒下水氣會蒸發,有些飛沬仍會飄到且沾黏上電梯牆上了。失控的群魔亂舞電梯在設計上其實就是一個封閉的箱子,封閉就會產生空氣悶熱感受。為了解除內部空氣的悶熱,我們通常都會在電梯內的天花板裝上了小電風扇或加一個密閉的空調。只要電梯一啟動,風扇就會在封閉箱子上頭開始運作,對著那箱子內的空氣滾動,這就是我們傳統消悶消熱的作用。但是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有濃厚病毒在地板、牆面或正在飄動飛沫顆粒,那毎次風扇發動,就是對著封閉的箱子內擾動吹襲,當電梯內打開,人若沒有戴上口罩,就會是在群魔亂舞下,慢慢吸入之前人的小飛沬的機會增加了。我們又回到當時的香港九龍飯店,這些外國人並没有和廣東來的教授同個樓層或接觸,也是紛紛中鏢,原因就是躲不了那失控的群魔亂舞。研究人員假設,半徑為5 µm氣溶膠飛沫,大約有一個病毒顆粒。在電梯內且沒有戴口罩下,一個COVID-19患者大聲說話,每分鐘可能產生多達幾十萬顆含病毒顆粒的飛沫,只是一個咳嗽,就可以產生達百萬顆飛沫。在每立方米容積為10至15的電梯內,一名感染者說話或咳嗽後,我們如果吸入的空氣容量約40升/分鐘,則意味著,我們每分鐘可能吸數十至數萬個顆病毒顆粒。也有研究論文指出:1.當人在任何「密閉空調」的電梯車廂內,在此全封閉空間內,空氣的流動動力主要來自於密閉空調產生的熱風推動,熱空氣上升可以將帶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運送至較遠的距離,遠超過通常認識的1公尺的距離。2.病毒在密閉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只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依然持續能夠達到足以令人致病的濃度。而此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距離,在電流風扇吹動下,最遠可以達4.5公尺,至少在30分鐘內仍可漂浮在電梯密閉內空氣中。所以你不要以為電梯有在移動就是通風,也許那時只是把地板、牆面上和空氣中顆粒,再次被你按下按鈕的時刻,又再擾動起來而已。如何擺脫病毒群魔亂舞?在疫情流行期間,大樓內的電梯仍然是要求謹慎且正確的使用,才有可能擺脫病毒群魔亂舞。1.進入電梯的前後a.進入電梯前記得先「戴口罩」,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會有確診者,在你未入電梯時,已經佈滿飛沫病毒顆粒,但很肯定的,只要你啟動電梯,啟動了電梯天花板上的風扇,群魔即可隨之起舞。b.出了電梯後出電梯後,記得「勤洗手」,因為你剛剛按到了電梯按鈕了。在加拿大曾對120個電梯的按鈕和96個馬桶蓋做過的研究發現,我們電梯按鈕的病菌(61%)比馬桶蓋(43%)更髒,為什麼呢?専家解釋,因為我們太習慣了上廁所後會洗手,且忘了按電梯按鈕後要洗手了(相信你也必然如此❓)。2.間接的碰觸電梯按鈕生活上有太多的小工具,其實可以減少你和最髒電梯按鈕的接觸,例如筆頭、牙籤、打火機、衛生紙、鑰匙等等,都會是不錯的小工具,有些用了馬上可以丟入垃圾桶,例如牙籤和衛生紙;有些用了馬上可以消毒,例如打火機點燃一下剛剛打火機碰觸點。其實不管你用什麽方式按電梯,出電梯後仍然記得一定「勤洗手」,因為你剛剛(直接/間接)都按到了電梯按鈕了,不是嗎?3.電梯內是需要流通的設計滯留於電梯內的病毒飛沫,會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注重空氣流通的通風系統,已經不會是傳統那些啟動風扇只爲了消除內部悶熱,一直在電梯車廂內擾動滯留的氣流而已,現在已有把空氣抽出車廂,加強了新鮮空氣對流的設計,電梯內已經不再是永遠充滿了飛沫微粒空氣恐怖環境了。每小時的通氣量也得要增加,由平常的每小時的1至2次,可能要增加到每小時10次以上,這才意味著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電梯內飛沫微粒的環境。(an air change rate of 10 times per hour implies a 100‐fold reduction in aerosol particles in about 28 minutes.)只是當然造價和耗電費,會比傳統電梯貴了一些,就看那些蓋房的老闆們願不願意為了大家健康,而用了對流很好的電梯設備呢!最後,自己記得比較重要:「入電梯前,戴好口罩」、「出電梯後,消毒雙手」。資料來源:How can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doors be minimised?Back to Normal: An Old Physics Route to Reduce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Indoor SpacesReducing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hospital elevator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在COVID-19疫情下的護理社會力
【編者按】這星期的第一篇文章是介紹一位台灣護理教育史非常重要,但卻少為人知的護理前輩陳翠玉老師,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歷史報導。過去「醫病平台」向來是以每星期由不同背景的三位作者分別寫出對一個主題的各種看法,但我們一時之間也不易找到有關台灣護理史上重要人物的來稿,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因此邀請她與讀者分享其他和國內護理工作有關的議題。很難得的是蔡司長竟已寫好兩篇文章——由目前全國防疫工作中所看到的「護理社會力」,以及照顧偏鄉小鎮不容忽視的「助產師」培訓。這是「醫病平台」首次由同一作者撰寫三篇文章,謝謝她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主掌全國護理工作的領頭羊,瞭解她所關心的議題。因應COVID-19超前部署,衛福部在去(109)年2月4日透過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護動E起來】網站進行「護理專業志工」儲備招募,ㄧ週內獲613位護理人員報名響應,每天8小時、最高20線,完成逾11萬人居家檢疫電話關懷。他們運用護理會談的專業與藝術及防疫電話關懷評估指引,用「心」傾聽民眾居家檢疫的情緒;同時,從電話溝通中發現無法安心居家檢疫的高風險因子並協助解決大大小小問題,他們是社區防疫網最沉靜的力量。你講我聽,防疫做好做滿透過一條細細的電話線,護理志工們要傳達衛教,協助排解無法踏出家門、擔心確診的焦慮,遇到藥物快用完的慢性病患、無法產檢的孕婦等特殊狀況,還要提供正確指引或立即轉介。他們的經驗是什麼呢?請聽聽護理志工說。「瞬間要在家裡關14天,很多人很悶!」蘇秀英原先是幼兒園的護理師,因受疫情影響停課後,她索性留職停薪,留在疫情關懷中心當志工。她分享有次電話一接通,對方劈頭大罵防疫政策、質問為何不能出門,她悶著頭等他發洩完後,再逐一釋疑、確認身心狀況,最後,對方也向她道歉,表示因心情煩悶太過衝動。「如果民眾接起電話時比較負向,希望他掛電話時心情可以變好。」在大學擔任講師、幾乎天天到衛福部報到的李玉萍自許。她說就算彼此素未謀面,隔著話筒也盡力轉化對方負面的心情,有民眾向她說:「你是第一個關懷我的人,接到電話就像抓到浮木。」「不只關懷,我們敏銳度也要有,『聽音辨位』,可以揪出防疫破口。」李玉萍分享,有次,她撥給一位居家檢疫者,但聽到背景有捷運進站的聲音,耳尖的她發現對方偷溜出家門,趕緊通報警方前往現場。李玉萍說:「的確有人因不理解而隱瞞,因此,短短一通七、八分鐘的電話,必須站在朋友的角度突破心防,隨時透過對話、感受鼻音、咳嗽狀況,來回確認檢疫情形」。陳美麗說:「每一通電話面對的都是不同人,要怎麼在這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讓他願意信任我們、接受我們的關懷和建議,這很重要。」陳美麗鼓勵對方若是撐過這十四天,就是保衛台灣人健康的大功臣,適時祝福對方健康,多數檢疫者也會客氣回復,並感謝護理志工的付出,讓他們覺得很窩心。護助年,We Are Together世界衛生組織(WHO)將2020年訂為「國際護理助產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Nurse and the Midwife),今(2021)年為「國際衛生和照護工作者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Health and Care Workers),這一年多來,因為疫情全球可說是「苦行年」,衛福部發起「護助之年,護信之約」活動,倡議台灣「護助」年,從「護信」開啟社會對話,我們邀請民眾寫下生命中曾與護理師相遇的美好經驗,去年一個月多的倡議活動,我們收到來自國內外50個國家響應、超過1.7萬封支持護理人員的感謝信。台灣曾一度最高同時有五萬多人居家檢疫,在最難捱的十四天裡,這支「護理台灣志工隊」給了最溫暖的支持。他們近八成是在職人員,護理人員用他們最熟悉的排班,自主接力衛福部疫情關懷中心,為台灣撐出社區的防疫網,在COVID-19疫情下,展現護理的社會力,見證無價最貴的護理疼惜你的心!
-
2021-06-29 名人.黃軒
食物不會傳播新冠病毒 重症醫: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在去年,很多不可思議的謠言,例如在蔬果中有COVID-19病毒,在魚類中有COVID-19病毒,在肉類中有COVID-19病毒⋯⋯如果我告訴你,COVID-19病毒喜歡的天菜,不在蔬果中,不在魚類中,不在肉中,只在你個人「習慣不好,衞生不佳」的手指頭,又愛亂戴口罩的行為中……你相信嗎?COVID-19的天菜新冠病毒較易發生在人身上,究其原因,人類的呼吸系統中有新冠病毒的「特殊天菜」,稱為ACE2。我們知道,病毒一般由核酸內核與蛋白外殼構成,它們是沒有自主複製能力,沒法自力更生的。所以病毒需要侵染細胞(宿主),借宿主的核酸合成系統以及蛋白表達系統來完成複製和擴散。2020年1月21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019-nCoV(即現今的COVID-19) S-蛋白結構的模型分析,率先推測COVID-19與SARS-CoV一樣,通過人細胞表面ACE2受體的介導作用進行入侵,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其後,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於2月3號在《Nature》發表文章,證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ACE2。所以,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只有在體內有大量的「特殊天菜」ACE2接受器豐富的地方,才會發生致命的感染。魚市場魚體内幾乎找不到「天菜」。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來感染細胞。沒有ACE2受體,病毒就無法成功進入細胞。 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知的證據都發現這種「ACE2受體大部分存在於哺乳動物中,而少存在於魚類中」。 即使魚類中找到了ACE2,已有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冠COVID-19病毒仍無法结合魚類的ACE2,也就意味着魚類不具備結合COVID-19病毒的條件。COVID-19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會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進一步研究証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RS-CoV-2 can infect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 but few fish, birds or reptiles.)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所以,「魚自然不會在體內攜帶COVID19冠狀病毒」。肉市場在去年,國外有發生幾個肉品業者的群聚感染,甚至有傳言開始出來說,豬肉會讓COVID-19病毒傳播開來。經過專家調查發現,殺肉的工作環境,有利於COVID-19持續存在,許多金屬表面、低溫和中到高的相對濕度環境可能會促進COVID-19的傳播,再加上一堆的肉屑沒有清理乾淨。擁擠的工作場所,殺豬的、賣肉的沒有戴口罩,更不會勤洗手,是主要COVID-19傳播原因。因為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汙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市場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不是明明告訴我們,紙箱COVID-19可以存活24小時,塑膠可以存活3天嗎?1.研究,是人工故意做出來的。研究人員利用噴霧器,在密室空間內噴灑。模擬的實驗確實警示大家,不同的表面,COVID-19可以滯留不同的時間。這個研究只告知小心接觸傳播,如果我們摸到類似物體,我們得小心「接觸傳播」,「你的手可能會沾到病毒」。2.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的說法,這種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上的生存能力很差,散播的風險很低。而且根據其他冠狀病毒SARS跟MERS的研究,這些病毒不能夠在貨品/食品上長期存活。魚類、肉類、蔬果不傳COVID-19,是人類在傳魚類有ACE2,但卻不是COVID-19喜歡的哪種口味。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污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傳給你病毒的不是因為你接觸過的物品/食品,(你的物品/食品,又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給你),是你自己摸完東西又不愛洗手,脫口罩時又偷挖鼻孔、揉眼睛……(人類無意識下反射作用,每小時約23次如此)自己不良衞生習慣造成的……人不老實之前中國媒體報導,【鮭魚的「砧板」,驗出弱的陽性反應。寫成是鮭魚有陽性反應】了。聳動的標題,就是以「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汚染的砧板不是新聞,感染的鮭魚才是新聞】。你問問巿場上老闆,你的砧板有病毒,他會誠實的告訴你,他不會告訴你,「我是人類,我是萬物之靈,我要承擔責任,我沒有勤洗手,我沒有戴上口罩,咳嗽時飛沫咳上砧板上」。最簡單的,就是「把責任推給已經死掉的魚類吧」!這一定是這枇貨出了問題。WHO叮嚀1.WHO:目前沒有證據人可以從食物中感染COVID-19,包括水果和蔬菜。2.WHO:冠狀病毒需要「活的動物或人類」宿主來繁殖和存活。記得,我們都叫大家「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不是勤洗物品」。你要炸煮的東西,病毒早已被你高溫炸死了。(病毒温度56以上就會死了,你的油、你的水滾了,COVID-19早就死了⋯⋯)相信我,觸摸物品/食品前後,酒精消毒雙手,好過於看到你對「週邊的物品一直噴,一直噴⋯⋯」。 你周圍的物件,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但你自己會,所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距」,這才是你要在意的,懂了嗎?參考資料:COVID-19 in meat and poultry facilities: a rapid review and lay media analysis黃軒醫師說:鮭魚體内,沒有COVID 19喜歡的「特殊天菜」※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精油鎮定安神、防新冠病毒感染…醫教4招正確使用
●研究發現,使用精油可安神及輔助減少病毒感染●經由擴香或塗抹精油,可攔截病毒附著於鼻部黏膜●多漱口,有助於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正確使用精油也有幫助。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台灣芳香醫學會理事長羅佳琳表示,精油普遍有抗感染的效果,不僅可以鎮定安神,還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並且能緩解輕症患者病毒感染的症狀。抗疫 多喝水補充營養素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羅佳琳強調,平常一定要多喝水,也可以補充維生素B群、C、D及鋅等營養素,能修復鼻腔、口腔等乾燥的黏膜,且增強免疫系統的防禦力,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羅佳琳指出,目前國外不少精油研究發現,正確使用精油,例如天竺葵、甜馬鬱蘭、月桂、丁香、檸檬、甜橙、茶樹、大蒜等萃取出來的純精油,不論是擴香嗅聞或塗抹方式,其精油分子可以攔截病毒附著於黏膜上,抗菌、抗病毒能力不錯,進而可以預防及輔助減少流感、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及接觸。新冠病毒 傷肺也可能傷心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羅佳琳說,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跟人類細胞表面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非常容易黏附上細胞表面,直接攻擊的細胞類型,包括鼻腔裡黏膜細胞、肺部的肺泡細胞及消化道的吸收性腸上皮細胞,導致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出現流鼻水、咳嗽、發燒、腸胃道症狀、嗅覺味覺喪失,也可能侵犯心臟及大腦。羅佳琳表示,精油經由擴香的安全性高,在空氣中可以減少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損傷,減少嗅覺喪失的機率;若是在胸口、喉嚨、鼻腔、人中等部位塗抹精油,則可減少呼吸道病毒的接觸,也不會快樂缺氧。精油氣味芬芳,還具有安撫情緒、鎮定安神、改善失眠、心情愉悅、不焦慮等效果,可謂一舉數得。精油可塗 不建議滴口罩上此外,有研究指出,美國牙醫學會建議將某些精油分子加入漱口水中,將有助於阻止新冠病毒進入口腔細胞,或許能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羅佳琳認為,台灣有很多輕症或無症狀者,代表病毒的存在防不勝防,建議平時可以擴香嗅聞精油或塗抹精油,盡力避免病程從鼻咽感染走向肺炎重症。對於不固定活動空間的人,羅佳琳說,配戴精油項鍊或精油扣也是一個選擇,但不建議將精油滴在口罩上。●使用精油防病毒感染4方式1.平時持續使用精油擴香方式,從空氣中攔截病毒,讓人心情愉悅。2.懷疑中獎時,可持續精油擴香及常漱口,塗抹精油在胸口、人中、鼻部及喉部,擋住病毒從鼻咽部附著入侵,強化免疫力、安定情緒、改善不適。3.如果開始發燒,除了醫療診斷及治療外,可繼續精油擴香及常漱口,塗抹精油在胸口、喉部、脊椎及腳底,支持自我免疫力、抗感染,可安定身心。4.對於症狀進入緩解期,除了持續擴香及漱口,可以在心口、喉部、脊椎及腳底塗抹精油,幫助化痰、放鬆支氣管、修復及保養呼吸道,避免再次感染。
-
2021-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上淳分析Delta病毒症狀前三名:發燒、咳嗽、喉嚨痛
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成為主流,屏東也出現Delta變異株群聚,昨起實施檢疫新制,希望嚴守邊界,有學者提醒,應格外留意Delta變異株主要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流鼻水。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以新加坡資料指出,無論Alpha或Delta變異株,主要症狀都是發燒、咳嗽、喉嚨痛這三個。張上淳表示,這陣子外界關切英國有報導指出Delta變異株感染流鼻水症狀較多,但該報告是英國民眾透過App自己回報的症狀,不知道其內容完整性。根據新加坡學者的個案分析報告,不論Alpha或Delta變異株,最常見的症狀前三名是發燒(占Alpha之58%,占Delta之72%)、咳嗽(占Alpha之49%,占Delta之46%)、喉嚨痛(占Alpha之26%,占Delta之34%),流鼻水都居第四(占Alpha之19%,占Delta之16%),但呼吸困難在Alpha僅佔5%,Delta卻高達19%。張上淳表示,因爲Delta變異株傳播力較強,新加坡資料顯示家戶傳播率達12%,Alpha病毒之家戶傳播率僅8.6%。對於兩種疫苗,接種疫苗仍有一定保護力,雖然接種一劑對於Alpha病毒保護力僅五成、對於Delta病毒僅三成,但完整兩劑,對兩種變異株之保護力都可達到六成到九成。對於重症和住院,保護力更佳,針對上述兩種變異株,接種一劑保護力有七成以上,完整接種兩劑也有九成以上,呼籲民眾可以打疫苗就要盡量打。台灣已出現一位9歲以下之重症確診兒,面對外界關切針對12歲以下兒童目前並無疫苗可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現無符合適應症的疫苗可以提供12歲以下兒童注射,但兒童發病的嚴重度和死亡率都偏低,目前國內兒童重症率僅0.1%,也沒有死亡案例。隨著疫苗研究漸增,會有更多針對12歲以下兒童的劑量、安全性、保護效果資料出爐,未來應該會有類似於流感疫苗兒童劑型可以使用。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病毒一直在變異,疫情也很難有單一的解套,防疫一定要靠有多重方法,每一樣事情都要注意,從打疫苗、社區管制、口罩及社交距離等,都需要「忍耐」。雖然疫苗一度帶來希望,但是變異株也帶來了變化,多重保護是必要的,疫苗仍是重要工具,起碼可以斷掉很多傳播鏈,但個人戴口罩也很重要。
-
2021-06-29 新聞.健康知識+
健康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提升身體免疫力養成4個好習慣
當被人問到「你的身體健康嗎」時,你會怎麼回答呢? 有人會回答:「因為沒有不舒服的地方,目前應該算是健康吧」,也有些人或許會說:「雖然肚子上有點贅肉,但身體還算健康」、「健康檢查顯示有血糖值偏高的問題,但我精神好得很」。然而上述這些答案,都只是自己「覺得」自己很健康而已,這和實際上健不健康毫無任何關係。 所謂的「健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認為,健康的狀態就是,體內每個細胞都能充滿元氣地活動起來。那麼「細胞缺乏元氣」又是什麼意思呢?細胞要做的事情其實非常單純,只有「吸收所需的養分」和「排出不需要的東西」這兩件事。 當無法吸收所需的養分或排出不需要的東西時,細胞就會出現異常。而細胞出現異常的終極形態,就是癌細胞。 癌細胞會無視體內細胞之間的連結網絡,肆無忌憚地增殖。人體中每天都會出現引發異常的細胞(也就是癌細胞的源頭),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異常的細胞會被立刻消滅。 因此只要我們能保持正常的免疫力,理論上是不會罹患癌症的。 過去我長年任職於大學醫院和癌症中心,工作內容以進行大腸癌手術為主。當我和住院患者進行訪談時,發現有許多人在三至四年之內,都曾經歷工作過勞、壓力過大、離婚、與人死別和失去寵物等具有心理衝擊的事情。 雖然有些人的癌細胞增殖速度較快,但一般來說,癌細胞要長到肉眼能看到的大小並被診斷出來,通常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也就是說被診斷出罹癌的人,在癌細胞增殖十年以上的期間裡,免疫功能並未妥善發揮作用。 身體由你每天的生活塑造而成 那麼,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是什麼呢? 2008年,美國最負盛名的「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曾發表一篇名為〈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能預防癌症〉的論文。 到目前為止,癌症一直被認為是高度受到遺傳基因影響的疾病。但這篇論文告訴我們,癌症是一種「生活型態病」,有90至95%的癌症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可以防範未然。然而,像這類的論文,在日本幾乎是乏人問津。 如果免疫力低下的結果是得到癌症的話,那麼採行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和提高免疫功能,就可以有效預防癌症。 那我們該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呢?方法就是全面修正飲食習慣、運動、睡眠和壓力管理。 •你是否總是不停地在吃東西呢? •你每天都有做運動嗎? •你有沒有犧牲睡眠,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把時間花在玩樂上呢? •你能夠妥善處理自己承受的壓力嗎? 改變生活型態需要花點時間,不能操之過急。而且,如果只靠服用健康食品或營養補充品,是不會帶來正向改變的。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要有健康的腸內環境才行。 目前身材屬於肥胖或累積大量內臟脂肪的人,他們的體內正在慢性發炎中,並處於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和脂質代謝異常的高風險狀態下。我真希望他們能注意到自己的生活型態已經造成腸內環境惡化,而且使免疫力無法正常發揮。 這裡要介紹如何改善激素(荷爾蒙)異常,並同步改善腸內環境,讓大家能夠健康瘦下來,打造一個不用擔心受到傳染病攻擊的身體。這個方法已經有一百多位我線上健康教室的學員正在實踐了。 「雖然想要減肥,但就是無法堅持下去......」 「體重才剛往下掉,卻又馬上復胖回來......」 「已經報名健身房課程了,卻沒去過幾次......」 「儘管已經決定要多走路了,但因為覺得麻煩,結果還是選擇開車......」 明明已經決定好目標卻經常半途而廢。雖然剛開始的時候也想過要努力試試,可是想持之以恆卻很困難,原因就是出在沒有「把行動習慣化」。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挑戰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我們想要的改變,和至今的生活型態差異過大有關。 先改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改善腸道健康 改變長久固定的生活型態,是大腦最討厭的事情。原因在於,當我們想要這麼做之後所採取的行動,就是有意識大幅增加大腦負擔的行為。 我們在一天之中的行為,約有50%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例如:每天早上我們喝咖啡或刷牙並不需要特別思考,因為這對大腦來說是幾乎沒有任何負擔。 在無意識之下所做的行為稱做「習慣化的行為」。有意識去做的行為和習慣化的行為,這兩者在腦中處理的部位並不相同。 有意識的行為,是由頭部前方的前額葉皮質來掌管;習慣化的行為,則由位於腦中心部位的基底核來處理。因此,由前額葉皮質掌管的行為,我們可以藉由語言說明及表達,自己為什麼想要做這件事。不過由基底核處理的行為,我們則很難加以解釋,因為這是在無意識且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所完成的。 因此,當你想要養成某種習慣時,就必須改變腦中處理行為的部位,使它變成習慣化才行。 為了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得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涵蓋了「飲食」、「運動」、「睡眠」、「壓力管理」這四個要素。只要把這四個要素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身體就會慢慢地開始發生變化。 培養運動習慣,就可克服感冒 預防感冒除了做日光浴之外,運動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有研究報告指出,從事中度負荷運動(例如:每天步行20至30分鐘、每隔1天上健身房1次、每週騎2至3次自行車)的人,得到感冒的風險可以降低23%。即使感冒,也會早3、5天康復。 若想利用運動來預防感冒,有運動習慣的人效果會比較好。美國做過一項針對一千個人的研究,內容是調查運動的頻率和在秋冬季節時,出現流鼻水以及咳嗽等症狀天數之間的關係。幾乎沒有運動的人在3個月中,有9天會出現感冒症狀,與之相對的是每週做5次運動以上的人,3個月中則只有5天會出現症狀。或許這個差異並不大,但有做運動的那一組人病情比較輕,較不會為感冒所苦。 想改善慢性發炎,就要定期運動 每次做運動時,我們的身體都會出現引起發炎的反應。 運動對身體來說其實是一種壓力,會使白血球的數量和引起發炎物質(細胞激素)增加。藉由運動讓體內的發炎物質定期增加,反而可以強化人體抑制炎症的機制,讓日後再接觸到相同的刺激時,也不會輕易出現發炎的症狀,讓我們的身體更結實。 當我們運動時,肌肉會分泌出「肌肉激素」(myokine),這種激素具有抑制肌肉發炎的作用,此外,還有促進脂肪分解、預防動脈硬化、改善肌肉的胰島素抗性的效果。 然而,若是體內有慢性發炎的情況時,遇到像外敵入侵這種關鍵時刻的話,會使免疫力無法完全發揮實力。透過運動來改善慢性發炎的症狀,就能提高免疫力。 定期運動帶來的好處,在身材精實的人身上會比身材肥胖者感覺明顯,由此可知,從提升免疫力的觀點來看,在日常生活中甩掉脂肪是非常重要的。
-
2021-06-28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貓奴必修課!盤點貓咪10大常見疾病和如何預防
近年來成為貓奴的人口數量大增,從2015到2020年間,養貓的比例由24.7%提升到38.9%。然而貓咪是著名忍痛力很高的動物,加上先天不愛亂叫又內斂的特質,有沒有生病或不舒服得由飼主細心觀察方能察覺。以下整理貓咪的10種常見疾病,以及其成因和預防方式,幫助毛小孩預防勝於治療。▲狂犬病貓也會罹患狂犬病,症狀和狗類似,狂躁期時貓會躲到隱匿處,兇猛攻擊靠近的人或其他動物靠。患貓的瞳孔會放大、弓背、伸爪、持續喵喵叫,叫聲逐漸沙啞。隨著疾病進展到麻痺期,行動會逐漸不協調,接著後軀麻痺,然後頭部肌肉麻痺,很快的就會昏迷死亡。△預防注射狂犬病預防疫苗,貓於三月齡以上時應注射第一劑狂犬病疫苗,以後每年定期補強注射一次。▲貓泛白血球減少症又名貓瘟或貓小病毒,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傳染途徑是接觸帶病毒的排泄物或吸血昆蟲及蚤類,也能藉由貓媽媽母傳子傳染給幼貓。症狀為突然發高燒、頑固性嘔吐、腹瀉、脱水、循環障礙及白細胞急劇減少。△預防施打基本核心疫苗,幼貓從8~9週齡開始施打,接下來每3~4週補強,最後一劑疫苗落在16週齡以上(共三劑)。若是從未施打過的成貓,應施打兩劑核心疫苗,相隔3~4週。小時候打過疫苗、超過五年沒有補強的老貓,也需要補強一劑。▲貓糖尿病貓大多罹患的是第二型糖尿病,也就是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無反應,葡萄糖無法分解而堆積在血液中。症狀為三多「吃多、喝多、尿多」、活動力下降、嗜睡、體重減輕。糖尿病引發最危險的問題是酮酸中毒,酮酸中毒會出現的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虛弱、嗜睡、呼吸異常、脫水、嘔吐和腹瀉,嚴重者會死亡。△預防「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飲食也是糖尿病的誘發因子之一,飼主應盡可能餵食高質量的罐裝、低碳水化合物或生食。另外適當增加運動量也可以減輕貓咪的高血糖症狀。▲下泌尿道症候群貓下泌尿道疾病是一系列由於膀胱及尿道受刺激所造成臨床症狀的總稱,常見的原因包括自發性膀胱炎、尿結石、尿道栓子等。患貓年齡介於2~6歲,肥胖、飼養於室內、運動量少、以乾飼料為主食及壓力大均易發生。症狀為上廁所的次數增加、尿尿時長時間蹲坐、尿尿時會喵喵叫、滴尿、尿液呈紅色、常舔拭尿道口周圍或到處亂尿尿。△預防1.增加水分攝取,貓咪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喝水50~100㏄,確保有足夠的排尿量。2.適度控制體重。3.定時清潔貓砂盆,最好將貓砂盆擺放在安靜、通風良好的地方。4.盡量避免製造出讓貓咪感到壓力的環境。▲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是家貓死因第一名,初期徵兆不明顯,身體老化和體內水分不足為兩大主要原因。症狀包括喝多、尿多、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精神不振、不正常掉毛等。△預防1.增加水分攝取。2.控制飲食,貓年紀大時不宜攝取過多蛋白質,鈉的攝取也不宜過多,鉀攝取不足也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3.別讓貓咪吃到有毒物質,像是地板非無毒清潔劑或發霉飼料,都會造成腎臟損害。▲貓免疫不全症候群俗稱貓愛滋,屬於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不全症,和人的愛滋病毒相似但不會傳染給人類,主要的傳染途徑是透過打架抓傷或咬傷時唾液傳播互相傳染,因此養在室內的家貓被感染機率較低。症狀為發燒、慢性齒齦炎及口腔炎、慢性下痢、體重減輕、消瘦等。△預防室外貓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機率較高,所以不要讓貓外出就能降低感染機率;另外讓貓咪均衡飲食、降低環境壓力等也能提高免疫力,減少愛滋病發率。▲甲狀腺亢進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而引發多重器官機能失調的內分泌疾病,好發於熟齡或高齡貓。常見症狀為胃口爆增但體重減輕、活力過盛不睡覺、變得焦躁易怒或有攻擊行為、局部毛脫落無光澤、喝多尿多等。△預防尚未研究出確切病因為何,飼主只能從貓的日常作息觀察有無異狀,高齡貓的健檢可加入檢查甲狀腺的項目。▲貓病毒性鼻氣管炎由貓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上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傳播途徑為受感染之唾液、飛沫、被沾染物品傳染。主要症狀為咳嗽、鼻塞、打噴嚏、發燒、流鼻涕、精神不濟、厭食、結膜炎等。△預防1.施打核心疫苗。2.多貓家族需滿足每隻貓需要的資源和社交關係,避免壓力產生。3.飼主在外接觸其他貓,回家要洗手更衣,避免病原體傳染。4.高溫和高濕度會影響貓的免疫力,居家溫度宜設在28度以下、濕度控制在50%左右。▲貓癬貓的真菌感染皮膚病,傳染力強,症狀是脫毛區域呈現不規則圓形,混合鱗狀斑點和結疤,有時還混著過敏性的丘疹,多發於貓咪的臉部、軀幹、四肢和尾部等處,也會傳染給人類。△預防1.多接觸陽光可殺死黴菌,也可促進維生素D和鈣質的吸收,增強免疫力。2.維持環境消毒和清潔,減少引發貓癬的真菌孢子存活的機會。3.加強貓咪的營養增加抵抗力,補充維生素B群、omega-3脂肪酸和鋅等。 ▲關節炎高齡貓咪老化出現的疾病,因跑跳、運動過度使用,或因體型、基因、過往舊傷等造成關節結構不穩定,經長時間累積與耗損所導致的關節發炎與壓迫疾病。症狀為貓咪活動力明顯降低、後肢無力、拖行走路、不願跳躍或負重、降低與人互動意願等。△預防1.控制體重,過重是造成關節耗損的元兇。2.適量活動,日常運動可鍛鍊肌肉和韌帶,可多讓貓與玩具互動。3.在日常飲食添加葡萄糖胺等營養素,保養關節和軟骨,延後關節炎發生的情形。4.為老貓鋪設防滑墊,減少關節負擔。
-
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染疫症狀大公開 吳昌騰:5大症狀需注意
北市陽明醫院近期有一位已經接種完二劑AZ疫苗的護理人員確診,令不少國人擔心,接種疫苗後效果是否不佳?醫師指出,不管接種哪一種疫苗「仍會染疫」,只是接種疫苗後能降低重症機率,避免染疫後致死。林口長庚小兒急診科醫師吳昌騰於臉書發文指出,英國分析接種疫苗後的前五大新冠肺炎症狀,呼籲國人可以多加注意。吳昌騰指出,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傳播速度與感染能力也跟著變化,根據英國分析去年12年到今年4年,接種完二劑新冠疫苗後,染疫時前五大症狀分別為頭痛、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痛、其他。持續性咳嗽,排在第8位,而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發燒分別排在第 11、12 位。吳昌騰指出,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相比,接種過疫苗然後檢測出新冠肺炎陽性者,更有可能將「打噴嚏」作為症狀報告。若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後,染疫時的五大症狀依序為頭痛、流鼻涕、咽喉痛、打噴嚏、持續咳嗽。若從未接種過疫苗,染疫時症狀則是以頭痛、咽喉痛、流鼻涕、發燒、持續咳嗽。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排在第9位,顯示症狀已經開始陸續隨著病毒變異逐漸出現改變。
-
2021-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CDC:Delta很可能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病毒株
新冠Delta變異毒株已傳播至92個國家,大陸廣州、深圳、東莞近期也接連傳出Delta病毒株所引發的本土疫情。對於Delta變異毒株是否會接替早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毒株,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表示:很有可能。馮子健24日晚間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Delta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和傳染性增強有利於病毒生存與病毒播散。因此,下一階段Delta的傳播範圍可能會越來越廣,成為全球更多國家、地區下一個階段疫情傳播中主導的流行毒株。馮子健指出,Delta病毒株在印度和在英國的傳播中,其致病性似乎有所增強,亦即感染者中有症狀人群比例有所增加。在廣東這波疫情中,150多個感染者中就有超過108例出現症狀,這個比例跟大陸以前幾次疫情相比要高一些。在英國、印度也可以看到相同情況,而且青少年感染者的比例似乎也有所上升。不過,馮子健稱,Delta變異毒株的臨床表現和既往毒株導致的臨床症狀並沒有顯著差別,還是過去大家熟悉的一些感染症狀,例如發燒、乾咳、乏力等等。他強調,Delta的傳播能力有所增強,但現行各項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個人預防措施,都仍然是有效的,只是現在採取的防疫措施在及時性、力度等方面,都要進一步提高。對於日前傳出廣州出現最短14秒傳播的病例,馮子健說,14秒並不是衡量疾病傳播速度的指標。舉例來說,如果人員出現有效接觸,例如一個感染者和一個易感者相遇,此時感染者打個噴嚏或咳嗽,噴濺出來帶有病毒的呼吸道飛沫距離易感者比較近的話,剎那間就可以導致另一個人感染。此外,所謂Delta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快,主要是指從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現臨床症狀、發病的速度,發病的時間變短了,或代際傳播的間隔相對於過去的流行毒株縮短了一、兩天,速度也相應快一些。對於如何應對Delta變異毒株?馮子健認為,在疫苗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前,仍應堅守現行的公共衛生和社會防控措施,而且這些措施要被更嚴格地執行。馮子健強調,面對Delta變異毒株,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辦法就是加快疫苗接種。他指出,快速推動疫苗更廣泛的覆蓋,會起到壓制病毒傳播的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遏制病毒變異的發生。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34例疫苗接種死亡案例 另累計26例解剖死因出爐
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事件頻傳!指揮中心今日公布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件新增34件,年齡層位於52歲至96歲,為16女、18男,其中有29人為75歲以上,多為接種疫苗1至8天內發生。目前已累計有26件解剖案件死因出爐,暫無跟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中一例為50多歲男性,為護理之家住民,本身有高血壓、大腸癌、癲癇、長期洗腎等慢性病史,在6月中有接種疫苗,在兩天後出現發燒、呼吸喘,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後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惡化,後續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於接種後五天死亡。他研判,目前死因偏向後續肺炎感染導致死亡,還要做進一步解剖。另外針對今日新增10件解剖案,總共累計解剖案件為26件,其中23件跟慢性病相關,1件跟吸入食物窒息,2例為頸椎骨折,目前並無跟疫苗死亡有相關。6月23日間新增38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22女、16男,發病年齡22至93歲,為接種疫苗後1日內至1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伴隨肺水腫、癲癇發作、腦中風、血小板低下、過敏反應(皮膚出疹或水泡等)、接種部位腫脹、疑似蜂窩性組織炎與雙足腫、泌尿道感染與敗血症、肺炎、敗血性休克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敗血症與下消化道出血、診斷不明之下肢無力與視力模糊、咳嗽與咳血、全身不適、腸胃不適、心悸與喘、暈眩等等。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變種病毒 專家籲打3劑疫苗
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示警為全球主要流行病毒株之一,台灣疫苗接種率低,是最易遭Delta變種病毒攻擊的地區之一。台灣祭出嚴守邊境、解隔離前篩檢政策,台大公衛學者指出,英國近期疫情再現高峰,新增個案百分之九十九都感染印度株,住院死亡風險倍增,若只打一劑AZ或BNT疫苗,對印度株保護力較弱。對兒童與老年人 影響較嚴重已遭變種病毒侵襲的國家,紛紛祭出打第三劑疫苗防範。馬偕醫院感染科主任紀鑫分析,Delta變異株對免疫力較差的兒童與老年人影響較嚴重,AZ施打二劑後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剩百分之六十四,莫德納疫苗保護力則從九成降至八成左右。台灣應讓老年人施打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較高的莫德納疫苗,免疫力較佳的青壯年施打AZ疫苗,才能保護高齡者。至於各藥廠也為了研發可增加對新冠變異株保護力的「次世代疫苗」,紀鑫認為台灣當然要有動作,考量增購新疫苗。當疫苗仍奇貨可居時,現在就要研究購買可打第三劑的疫苗量,或採買次世代疫苗。歐美疫苗覆蓋率高 也受衝擊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去年十月在印度被發現的Delta變異株,傳染力比Alpha變異株高六成,且至少在九十二國現蹤,更衝擊疫苗覆蓋率已高的歐美國家。英國疫苗施打率已達百分之五十五點九,但近日每日確診數破萬,百分之九十九個案都是感染Delta病毒,甚至有染疫死亡者為接種二劑疫苗者,因此英國原定六月廿一日解封延至七月十九日。美國新確診數中也有一成為Delta變異株,疫情原已趨緩的新加坡也緊縮管制;中國大陸廣州自五月起也因Delta病毒造成一五三人確診,深圳和東莞也因入境航班旅客染疫,引發新一波疫情。據新京報報導,廣州在疫調過程中發現,Delta病毒在無接觸下,十四秒就能完成傳播。廣州警方公布的監視器畫面顯示,兩名確診者是在用餐時,先後進入洗手間。雙方在無肢體接觸的情況下,十四秒就完成病毒傳播,是本輪疫情接觸時間中最短的一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示警,「若這支病毒一旦侵襲,所有症狀篩檢與檢測政策,恐怕得全面調整。」因為除了傳染力較高,Delta變異株對台灣防疫最大的考驗,是第一關的症狀篩檢。根據歐美研究,以往的新冠病毒的典型症狀,是疲勞、咳嗽、喪失嗅味覺,但英國監測到的Delta變異株主要症狀為頭痛、流鼻水、咳嗽,因為確診者不舒服的情況就像重感冒,第一線醫療人員要透過TOCC(旅遊史)的風險評估研判通報,非常困難。因此應該針對特定地區或國家,多增一道「入境篩檢」。陳秀熙解釋,亞洲新確診案例中四成為Delta變異株,大洋洲的澳洲與紐西蘭為五成,應對這些地區及現在較嚴重的英國抵台航班,在機場就做入境篩檢,只要PCR陽性就做基因定序,確認是否為Delta病毒株。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醫師:新冠重症者易有後遺症
國外研究經驗/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重症者易有後遺症國外經驗顯示,新冠肺炎確診者在發病一個月到半年不等,可能出現肺部纖維化、嗅味覺失靈、心臟疾病等後遺症,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問題。醫師提醒,重症患者特別是長者,預後出現後遺症機率高,生活照護上仍要特別小心。國際期刊《Nature》近期一篇美國研究,學者針對7.3萬名新冠肺炎輕中度患者、1.4萬名重症患者進行分析,與未感染新冠的健康人比,新冠患者康復6個月內死亡風險上升59%,有些國家推行「新冠康復者門診」、「新冠康復者隨訪研究」,長期追蹤抗戰。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崔可忠指出,整體來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有80%輕症、15%重症,產生後遺症的人大約佔10%,重症、曾插管治療的病人,比輕症患者容易有後遺症。崔可忠提到,確診新冠肺炎常見後遺症包括胸悶喘、疲勞、頭痛、嗅味覺喪失,也有部分出現關節疼痛、腎臟或血脂、血糖代謝問題,以及血栓、中風、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悸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人注意力不集中、睡不好、憂鬱,或因曾住加護病房或插管,瀕臨死亡而產生創傷症候群,第一時間可能很難發現,但長久恐成精神疾病。崔可忠表示,台灣因近期才爆發社區感染,尚未有足夠資料推斷新冠肺炎與後遺症因果關係。若參考國外案例來看,確診者面臨後遺症,也許和過往病史有關,像是老人家有慢性病,因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惡化,他建議重症患者康復後仍要追蹤健康狀況。中醫舒緩建議/改良清冠一號 可解腹瀉者困擾新冠肺炎除了西醫治療,透過中醫也可緩解不適。開業中醫師郭哲彰去年因緣際會下,曾協助200多位美國紐約當地民眾視訊看診,觀察確診者預後出現嗅味覺問題、身體及沿著臀部的環跳穴特別痠痛等問題,判斷因疫情在冬季蔓延,身體寒氣特別重,因此多給予傷寒方藥物。郭哲彰表示,確診者因肺部受損、講話虛弱,咳嗽帶白痰,也給予加沙參、麥門冬、茯苓、白芨等補氣藥物。郭哲彰表示,台灣常見的「清冠一號」,內含黃芩、魚腥草等,具有清熱、解肺熱功效。而有些確診者容易拉肚子,代表他脾胃溼氣過重,若未解則會低燒不斷,因此可將清冠一號做改良,增加藿香、茯苓等祛濕,若風寒較深,可加重麻黃、桂枝,即為清肺排毒湯。一名60歲男性確診者因肺部纖維化,出院仍須戴氧氣罩,在西醫來看的確是不可逆傷害,但可透過中藥補氣調理。郭哲彰開立生脈飲藥方,內含人參、麥冬、五味子,幫助氣血活絡,補充元氣,並輔以丹參,該名病人從走路都會喘,服藥兩個月明顯改善,現在也不需戴氧氣罩。郭哲彰提及,有些重症患者形容,肺彷彿充滿許多碎玻璃,容易喘、支氣管充滿黏液感。除了中藥緩解,也可透過穴位按摩疏通,提升肺部吸氧。穴位按摩位於手掌大拇指下方的「魚際穴」可解肺熱,或輕敲「雲門穴」、「中府穴」,以及位於背部的「肺俞穴」,以手握空杯姿拍敲,也可拿小棍棒輔助。開肺通鼻式先以左手按住左鼻孔,以右鼻孔吸氣,同時右手比讚、從肺臟位置往上延伸,並順時針畫一圈,三次後換邊,左右各做三回合,藉此帶動肺氣循環。西醫飲食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 修復身體能量新冠肺炎預後調養,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家瑜表示,因確診者肺部受損容易喘,進食容易嗆到,建議攝取質地柔軟的原形食物,避免加工食品、油炸物。吳家瑜表示,患者若沒有特殊疾病,可透過高蛋白飲食,增加每日攝取能量。正常人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1克蛋白質,建議患者可攝取每公斤1.2至1.5克蛋白質,讓身體擁有更好修復能量,雞蛋、豆漿、牛奶、海鮮、魚肉等都是優良蛋白質來源。若食欲差,吳家瑜建議少量多餐,餐間可將牛奶加芝麻粉當做點心,有充足熱量且為好的油脂攝取。但她提醒,若患者有肥胖問題,仍要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原則,將高蛋白、蔬菜、水果搭配少量多餐規畫,避免恢復期攝取過多熱量,造成更大負擔。確診者出現嗅味覺失靈狀況,甚至吃東西會有金屬怪味,吳家瑜建議將食物放涼,或將食物用塑膠餐具盛裝、進食;若食物吃起來無味,也可增加些許香料調味。若咳嗽情況嚴重,她建議一天至少攝取每公斤體重30至40cc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平衡。
-
2021-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確診者口中的「學姊」真心話:最怕一覺不醒
過去一年,世界經歷巨大變化,許多人的生命歷程也因為病毒大轉彎。被冠上「案號」的那一刻,是一場未知而恐懼的旅程。這其中的故事,有悲傷也有勵志,有黑暗也有光明。從確診到「畢業」,染疫後的人生,面臨什麼樣的改變?有些人幸運行過黑暗的幽谷,並且勇敢分享來時路,鼓勵還在與病毒搏鬥的你,挺過艱難時刻。「台灣前一百例、第一株歐洲病毒」,這是去年染疫的Rita被病毒貼上的代號。喜愛戶外運動、熱愛陽光的她,曾在照不到陽光的負壓隔離病房,獨自對抗新冠病毒30天,面臨前所未有的恐懼與害怕。如今Rita已康復一年多,還成為確診者口中的「學姊」,透過拍攝影片分享染疫經驗,鼓勵學弟妹們一起「三採陰畢業」。西班牙出現症狀,醫師當流感,回台才確認染疫。西班牙去年初疫情嚴峻,當時Rita正在西國留學,也出現咳嗽、呼吸道等症狀,且一咳就是持續幾分鐘。本想回台灣治療,考量機上染疫風險,她選擇先待在西國自行就醫,但就診兩次,醫師都說是流感,僅給感冒藥水治療,就在咳嗽持續一個月後,西班牙宣布鎖國,Rita順勢回台灣。Rita回憶,回國當天填寫的健康聲明,內容包含症狀、旅遊史,覺得自己的症狀蠻特別「有失去味、嗅覺」,那時表單上尚未列入這項,保險起見,她向採撿人員表明進一步篩檢。取樣完畢後,Rita跟其他人一樣搭防疫計程車回家隔離。未料,一天半過後,突接獲電話通知PCR結果。Rita說:「電話那頭的防疫人員通知確診消息,請我簡單收拾行李,會有救護車載我到醫院。」當下內心只有無限錯愕,原來西班牙醫師這一個月來都是誤判,沒有想過自己會染疫。咳得嚴重時得坐著睡覺,未知的恐懼最煎熬。「看著救護車在住家停下,迎面而來的是全副武裝的醫護,車上內裝全貼滿隔離防護。」Rita坦言,當下情緒潰堤,完全止不住淚水,隨後在三總展開一個月的抗疫過程。談及新冠與一般感冒的不同,她表示,新冠肺炎可以連續一直咳嗽達3分鐘不會停,「躺下更是刺激肺部感染的地方,嚴重的時候還得坐著睡覺,就這樣持續兩三周,這輩子沒有這樣過。」治療最煎熬的是未知的恐懼,Rita說:「我好害怕一覺不醒,無法睜開眼睛。」沒有解藥時,沒人能保證出院時間,同時還要承受一天數次抗生素插針的疼痛,在嗅、味覺喪失的過程中,還歷經多次採檢未符出院規定的失落。家人支持、醫護鼓勵,三採陰終於「畢業」。「家人說願意轉讓生命、把肺割給我,護理長隔著病房門向我喊話,出院真的不遠了,這些都是我的精神支柱。」Rita分享,住院期間每天和爸媽視訊聯絡,醫護也像朋友一樣給予鼓勵,也透過冥想、瑜伽放鬆身心。Rita坦言,去年回國潮的留學生屢遭「獵巫攻擊」,當時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確診,面對漫天飛來的謾罵歧視,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然而,這些不愉快在「三採陰畢業」後,醫護透過出院前的一個擁抱,讓她知道自己康復且不再害怕了。網路分享抗疫過程,讓確診者減少恐懼。成功打敗病毒的Rita,決定在網路上分享抗疫的過程,家人起初很擔心,日後找工作、對象會因為曾染疫而受影響。「我是被誤判的確診者,這世上或許很多人像我一樣,和大家分享是一種鼓勵、是一種心理準備。」Rita說,後來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有幾位確診康復者,私訊直接叫我學姊,是因為他們的案號比較後面。」Rita說,陸續收到影片回饋,有人告訴她,確診變得不那麼恐懼。雖然現在台灣醫療體系緊繃,與去年相比完全不同,還是希望大家保持正面樂觀的心,一起面對艱難時刻。回顧去年的染疫經驗,Rita形容,「是危機也是轉機,這場病讓我更珍惜生活中的小小幸福。」她透露,以前吃飯蠻挑食的,一定要吃得新鮮、精緻,自從體會過失去嗅、味覺的滋味,出院連喝個紅豆湯都很滿足。確診像是經歷過大風大浪,在西班牙沒有人救援的日子,都勇敢走過來了,雖然台灣疫情升溫無法出門,但至少可以和最愛的家人一起生活。
-
2021-06-2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懷胎30周護理師救人染疫 醫師估「已達臨界點」急剖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日前收治一名確診病患,因在插管急救時,急診醫護遭病患嘔吐物噴濺而染疫,其中一名為懷胎30周的護理師,16日傳出病情惡化,出現發燒40度、雙肺浸潤、血氧降低、胎兒擠壓肺部空間,據了解,主治醫師評估其狀況「已到臨界點」,當天緊急剖腹產子;醫院表示,該護理師目前狀況穩定,孩子也無染疫。陽明院區醫務長何清幼表示,該護理師6月2日因緊急未確診病患插管而染疫,因懷胎30周未接種疫苗,確診後醫院即刻提供最妥適的安置及治療,護理師在治療期間,初期沒有症狀,但16日出現咳嗽、喘等狀況,院方與護理師討論後,即刻協助轉院至台大醫院治療。台大醫院主治醫師指出,胎兒因還在腹中,較忌諱用藥,然而護理師的血氧太低、肺部浸潤,情況十分緊急,評估狀態「已達到臨界點」,當下緊急剖腹以減輕護理師負擔,目前雖仍在插管中,但情況已穩定。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表示,醫院會持續關心,並聯繫該護理師及其丈夫;該護理師染疫時因腹中懷有胎兒,導致肺部空間較為狹窄,經病患本人、台大婦產科及內科評估後決定剖腹,過程中陽明院方也都有參與。何清幼說,孩子出生後,經採檢證實沒有被傳染,護理師目前狀況也很穩定;陽明院區院長黃實宏表示,孩子被迫早產,必須使用保溫箱,加上奶粉、尿片及早產自費藥物,護理師丈夫已收到6萬多元帳單,其護理師是因公確診,醫院一定會全力協助,請家屬不用擔心。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29例接種後死亡 北市89歲嬤打疫苗後發燒、嘔吐3天身亡
全國昨天新增16例施打AZ疫苗後死亡案,3天累計27例,初步調查長者們多有慢性病;前天共計11例,台中、新北各3例,台北、彰化、嘉市、新竹縣、新竹市各1例,昨天16例,桃園及台中各加三例,雲林、屏東、新北各加兩例,台南、高雄、竹市、北市各有一例。台北市士林區16日晚上發生96歲朱姓老翁施打疫苗死亡事件,大同區16日晚上也發生92歲婦人施打疫苗死亡事件;今天再傳出,中山區本月17日中午發生72歲何姓婦人施打疫苗死亡事件,今天(18日)又發生89歲陳姓婦人施打疫苗死亡事件,等於台北市3天內已累計4起長者施打疫苗死亡事件,新增2例讓全國已發生累計29例死亡事件。今天(18日)日生的長者施打疫苗死亡事件,是中山區89歲陳婦15日前往施打疫苗後,接連出現嘔吐、發燒症狀,18日早上被兒子發現倒臥床上,失去生命跡象離世。她兒子跟警方說,母親離世原因疑似是施打疫苗。檢警將啟動司法相驗釐清死因。台北市3天內發生的4起長者施打疫苗死亡事件,均由檢警啟動司法相驗,不排除解剖。士林區96歲朱姓老翁前天早上10時接種AZ疫苗後,晚間6時突然倒地不治,士林地檢署檢察官昨會同法醫相驗、採檢,並決定下周解剖查明死因。大同區92歲婦人6月15日前往馬偕醫院於建成國中的接種站施打疫苗,16日晚上傳不治;馬偕醫院表示,若返家才出現不適狀況,代表在院內觀察的三十分鐘均無不適症狀,才能離院,後續將由北市衛生局調查死因並通報中央。中山區72歲何姓婦人16日接種AZ疫苗後返家,卻在晚上出現咳嗽、發燒等狀症狀,昨天(17日)中午在家用餐時,突然喘不過氣,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
-
2021-06-17 該看哪科.耳鼻喉
鼻子、眼睛、喉嚨都好癢,篩檢卻陰性!可能是這個疾病作怪
隨然現在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但是有其他身體狀況也一定要就醫。一位9歲孩童在過去半年內,常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起床後,開始鼻塞、連打多個噴嚏、流清澈鼻涕,有時還會伴隨鼻子癢、眼睛癢、喉嚨癢,且這症狀常在忽冷忽熱的天氣變化、空氣汙染或雨天時特別嚴重,仔細詢問家族病史,孩童的爸爸也長年飽受鼻子不適的症狀困擾。臺灣4到5成孩童飽受過敏性鼻炎所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小兒過敏性鼻炎於全球發生率約占10-30%,臺灣孩童更高達四到五成飽受此疾病所苦。過敏性鼻炎與一般感冒鼻炎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感冒鼻炎通常發生的時間會是一整天,會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倦怠等;而過敏性鼻炎則較常發生在夜晚、清晨、或接觸到過敏原後立即發作,通常主要以鼻子症狀為主,有時還會伴隨眼睛癢或喉嚨癢等的症狀。過敏性鼻炎的典型臨床表現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有時會有一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像是下眼瞼黑眼圈、朝天鼻、經常搓揉鼻子、鼻樑上常可見到橫摺等,此外,過敏性鼻炎的孩童可能也會同時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且家族史也有家人飽受過敏疾病所苦。施養真指出,過敏性鼻炎根據接觸過敏原的時間可分為季節型與常年型兩種,前者患者易受花粉誘發;後者易受塵蟎、黴菌誘發。且會依據鼻炎症狀的發生頻率,分為「間歇型」和「持續型」兩類,並根據病情其嚴重度、症狀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進一步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臨床醫師大多仰賴病人的臨床表現與理學檢查即可診斷過敏性鼻炎,有時也會仰賴立即型過敏反應的皮膚試驗,或抽血清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測定來輔助診斷過敏性鼻炎。改善環境對治療過敏性鼻炎很重要施養真建議,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需要改善環境,例如:使用防蟎寢具包裹隔離、使用HEPA空氣清淨機等減少過敏原與惡化因素的暴露。藥物方面,主要靠第二代口服H1抗組織胺緩解鼻炎症狀,此類藥物較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 但當病患過敏性鼻炎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鼻內類固醇噴劑為最有效的治療選擇。鼻內類固醇可緩解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症狀,效果約使用後一週左右出現,長期使用對孩童的成長發育並無太大影響。若病患依據臨床病史與塵蟎過敏試驗診斷其過敏性鼻炎主要由「塵蟎」所誘發,目前衛福部已許可此類病患年滿12-65歲可使用塵蟎過敏原的舌下減敏錠。最後,施養真提醒,好好認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表現與何時該尋求過敏科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可有效減緩臨床症狀,以期改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 。兒童過敏性疾病在母胎內就開始! 與準媽媽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有關 。長期過敏小心引起偏頭痛! 醫曝「誘發元凶」:3成國人中鏢
-
2021-06-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見父肺部X光片 確診女童嚎啕
「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一名六歲女童日前在雙和醫院哭泣,醫師柯世祐詢問怎麼哭了?原來她日前確診被送至集中檢疫所,奶奶在她隔離期間身亡,父親陪她入住檢疫所遭傳染,她看著父親肺部的X光片,擔心這次隔離後就無法再見到父親,令人鼻酸。柯世祐在臉書貼文表示,一名四十多歲男子日前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旁邊跟著六歲女童,男子表示有咳嗽、喘不過氣等症狀。男子還說,女兒先發燒,他母親隔天出現症狀,他陪女兒住進集中檢疫所,母親送醫救治兩天便離世,他們都沒見到最後一面,他是單親家庭,全家僅剩下他與女兒相依為命。男子拍了X光片後,女童看著男子被檢驗罹患肺炎的X光片嚎啕大哭。柯世祐告知需要住院治療,男子看似早有準備,但又露出不捨神情。柯世祐隨即指著女童再問男子「那她怎麼辦?」男子無奈表示,只能想辦法看還有沒有親戚能來照顧女兒。隨後,男子轉頭向小女孩解釋自己病情,女童哭得更大聲了。柯世祐在臉書貼為感嘆,「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妳在哭病毒的無情嗎?它奪走了妳的奶奶,如今也許也要搶走父親?妳在哭,這一走也許就是永別?還是妳只是單純覺得害怕?」柯世祐滿心希望這名父親能度過難關、盡快出院,回家與女兒團圓,讓她得到最好的照顧。
-
2021-06-1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咳嗽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體虛! 醫師教你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
十二經絡的觀念保養人類擁有絕佳的適應能力,這是我們優勢存在於地球的主要原因,但我們不可自恃而驕,應隨時讓自己保持在彈性的良好狀態。十二經絡越平衡,適應天候、生理變化就越強大,承受任何急性感染症的能力必然越好。我們千萬不要測試自己人體健康的底線,將身、心、靈繃到極限或放得太鬆都不好,大家都下決心去實踐,做自己最好的家庭醫師,才能達到長壽、健康、快活的目標。我們可以從十二經絡檢測報告中的缺失,單項一一局部處理,再利用整合醫學全面調理,身體無病無痛當然十二經絡暢行無阻,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自然常保健康。一五一頁的圖是典型咳嗽病人報告,其實也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的檢測報告,這都是台灣的大環境和生活飲食習慣造成的。在局部經絡調理方面,我們可以從飲食作藥食同源,以及改善生活作息同時著手。接下來,就針對①肺虛、②脾虛、③心火旺、④腎虛、⑤心包經壓迫、⑥肝火旺等六大方向逐一說明。肺虛:有氣無力、面色白、容易感冒經絡調理這麼做!手太陰肺經:寅時(早上三點至五點)肺經旺,寅時睡得熟,臉色紅潤精氣神足,肺朝百脈,調理全身氣血輸送與臟腑機能,氧氣輸送充足,自然精力充沛,五點後天亮了,開始一天的健康生活,所以一定建議大家每天早睡早起有精神。絕大多數人是肺虛問題,首要任務就是補肺氣,在食補的部分,我最喜歡的就是燉一鍋四神湯,是我的首選,是「佐君之謂臣」的中藥,雖無治主病之力,但能溫脾健胃,有扶正體弱勞累者之功效,一星期燉一鍋,這是食補第一輪,先開脾胃再說。如果是吃素的讀者可以加新鮮山藥、紅蘿蔔、酪梨或豆干丁取代葷料,還可多加入一點蓮子、蓮藕,能養心安神、潤肺養胃、補脾益腎,而白木耳可以滋潤肺部,放入杏仁能止咳平喘、潤肺清火加通便潤腸,尤其百合也能潤肺止咳,山藥則有助於改善肺虛咳嗽。我們可以隨意增減這一類食材增加食慾和新鮮感,葷素皆宜,吃得營養且容易消化,腸胃健康又能補到肺氣,這才是重點。生活起居這樣改!一定要保持胸廓開展的健康姿勢,不要縮胸、低頭、鵝頸、背駝駝的,隨時提腰、挺胸、雙肩往後廓胸,這樣子可以輕鬆自在呼吸,即便咳嗽也能輕易咳痰。常常做伸展、深呼吸、雙手畫大畫圓,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走路、跑步、騎腳踏車都好。打開至少能夠清除PM2.5 等級的空氣清淨機,可以過濾九十九%病毒細菌、黴菌與塵蟎、灰塵,窗戶微開確保空氣流通換氣。夏天開冷氣時要注意濾網清洗和黴菌的問題,而關機時要確實送風十五分鐘以上。建議買冷暖氣機,每隔兩個星期就做一次開暖氣的動作;尤其,夏天一關機就開暖氣十分鐘做清洗動作,讓冷氣機內的加熱管將冷凝管上面的水分完全蒸發,避免黴菌滋生。下雨潮濕天,濕氣太高常超過八十%,甚至達到九十五%,此時則須打開除濕機,尤其更衣室等密閉空間更需要,既降低濕氣也避免房間長黴菌,而維持在五十至七十%是人體最好最舒適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脾虛:宿便黏膩、身體易肥胖、氣血循環不好經絡調理這麼做!足太陰脾經:巳時(九點至十一點)脾經旺,造血身體壯;脾主運化,脾統血,乃後天之本,生化之源,早上吃得營養、吃得好,消化自然好,體力就一定好。大部分病人的胃經都還算保持正常,也就是說多數病人還是可以正常吃喝,並沒有明顯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問題,可是報告卻有脾虛的問題。這是什麼意思呢?脾虛就是指氣血津液收藏不足或是散布不足,雖然仍能好好進食和消化食物,只是食物的精氣無法收藏在脾,也無法好好輸送全身利用,就是吸收不好,那該怎麼辦呢?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真正的問題就是吃錯了食物比例。中醫書上都有講,脾虛的人濕氣重,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濕氣重,自然氣血不順,脾氣堵塞難以統合運化。濕病與肺、脾、腎三臟關係最大,身體的水分代謝必須透過肺的通調水道、脾的運化轉輸,以及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共同協調完成。一般而言,一個人在脾虛以後,肺氣也會不足,肺主氣,當然開始氣虛且氣血不足,自然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又難治癒;而脾虛的原因在我臨床觀察中,都是長期在傳統米食文化傳承下,吃了太多澱粉類食物,比例可能會高達六十至七十%以上造成的最終結果。生活起居這樣改!很多病人都告訴我,他很少吃飯,事實上早餐經常都是一杯燕麥片(加牛奶)或是一個饅頭、一個三明治,很簡單吃得很少;午餐就吃一碗麵或是一個便當;晚上在家裡吃飯(白米、黑米、糙米、五穀米)煮三菜一湯,可是配菜卻經常會用到南瓜、芋頭、地瓜、蓮子、蓮藕、玉米、馬鈴薯等做一兩道菜。大家發現了嗎?一天三餐都在吃澱粉,比例可能還不只七十%呢!這個還算比較健康的,起碼吃不多不會太嚴重,卻是大多數人的飲食問題。我是不建議這種以澱粉為主成分的飲食,既便挑選優質五穀雜糧,澱粉;攝取仍超過三分之二以上,實在太多了。這樣吃的人,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不好,氣色一般般,只是小腹微凸,體力也可以,但就好像有些不足之處。如果是大魚大肉、大口吃飯、大碗喝酒來者不拒,那可就不得了,不僅僅是澱粉吃太多而已,葷素蛋白質與油脂都太多,這種生活方式一定是最嚴重。可以這麼說,這樣的人一定容易發炎或體重過重,也容易消化系統出問題,就是脾虛了。我們吃的油,就是要供應全身生理需求和燃燒產生熱量,油脂萬一吃太多,肝膽胰負荷不良,一般就是以排泄掉居多。但是蛋白質呢?吃多了用不掉就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轉變成葡萄糖,燃燒不完就是存起來變成脂肪,跟澱粉一樣,那是因為都吃太多了。千萬記得,現代人幾乎都吃太多了,也就是攝取太多熱量了。其實我們吃的每一口飯都有可能是多吃的,這麼多的熱量用不完,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身體脂肪。運動量又不夠,體重多半過重,淋巴循環當然不好,氣血當然不順,濕氣堆積難以排除,當然脾虛濕氣重。最後!千萬別忘了,這種過食的飲食方式,可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實際生活,不僅僅是咳嗽病人而已,是大多數報告皆是如此,尤其中老年人更是明顯脾虛濕熱,這就是真正原因。我始終推廣的是三大營養素(蛋白質、澱粉、油脂)三分天下的觀念,這才是最佳的飲食比例羅醫師的醫方小講堂做對三件事,改善脾虛體質!1.減少所有的澱粉食物我都跟病人這麼說,請減少三分之二澱粉攝取量,所有三白食物種類一律忘記它的存在,攝取三倍的青菜,用好油、健康的鹽,再加各種葷素蛋白質,做個好吃的料理。蔬菜纖維質很高可以加好油料理,美味且不會餓到肚子的,養成七八分飽,反而會幫助消化。通常執行一個月後,我的病人都會告訴我,羅醫師我減了二公斤了,精神、體力、臉色變好,身體舒服多了。我就會相對回饋告訴他們的血糖、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數值也都降低了。這樣的結果,自然是濕氣降低,腸胃健康免疫力又好,當然什麼感染來了都不怕。2.補充各種益生菌利用益生菌和酵素再強化腸胃消化系統,脾經前是大腸經和胃經、脾經後是心經和小腸經,這明白的解釋著腸胃健康了,居中的脾當然容易健康,道理很簡單,但需要持續不懈。※本文摘新自然主義《治咳寶典: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
2021-06-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奶奶已走了...染疫女童怕再見不到進院單親爸 淒厲哭
「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 ?」雙和醫院醫師柯世祐問著醫院內一名小女孩。原來這名6歲女童日前先因確診被送至集中檢疫所,奶奶則是在女孩隔離時身亡,父親則因陪她入住檢疫所遭傳染,她在醫院看著父親肺部的X光片,似乎是擔心這次隔離後,一輩子都無法再見到父親。柯世祐在臉書貼文表示,一名40多歲男子日前被救護車載來醫院,他旁邊還跟著一名小女孩,男子對醫護說,自己有咳嗽、喘不過氣的症狀。柯世祐災先問男子身體狀況。男子回答,當初是女兒先開始發燒,奶奶則是隔天開始出現症狀,後來女兒被送至集中檢疫所,自己陪著女兒入住,奶奶則是送到醫院救治,僅2天便離世,他們都沒見到最後一面。由於他們是單親家庭,全家僅剩下他與女兒相依為命。過沒多久,急診室後傳出一片淒厲哭聲,柯世祐打開門一看,發現女孩看著X光片嚎啕大哭。原來影像顯示出男子也患得肺炎,他對男子說,這個需要住院治療,對方看似早有準備,但又露出不捨的神情。柯世祐指著女孩問,「那她怎麼辦?」男子無奈表示,只能想辦法看還有沒有親戚能來照顧女兒。隨後,男子轉頭向小女孩解釋自己病情,女童又哭得更大聲了。柯世祐心想「孩子,妳怎麼哭了?妳在哭什麼?妳在哭病毒的無情嗎? 它奪走了妳的奶奶,如今也許也要搶走父親?妳在哭這一走,也許就是永別?還是妳只是單純覺得害怕??」柯世祐滿心希望這名父親能度過難關,盡快出院,回家與女兒團員,讓她得到最好的照顧。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嘉市藥師打AZ疫苗7日後不治 通報不良反應事件
嘉義市嚴姓男藥師4日施打AZ疫苗出現噁心、嘔吐,今天症狀加劇,緊急送醫急救仍不治;市府衛生局將藥師情況通報衛福部為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最後由中央判定是否與疫苗有關。嘉義市消防局今天中午12時左右接獲報案,指住在新民路一名59歲的嚴姓男子身體突然不適,呈現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態,立即在電話中指導家屬進行心肺復甦術(CPR),一直到救護車趕抵,由救護人員接手CPR,送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急救,最後仍宣告不治。衛生局副局長廖育瑋表示,這名過世的藥師施打疫苗後出現咳嗽症狀,昨天則出現噁心、嘔吐等狀況,今天上午身體更加不舒服,藥師就回房間睡覺,直到中午,家人呼叫起床用餐,發現已叫不醒,立即打119送醫,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廖育瑋指出,這名藥師有中風慢性病史,至於是否因施打疫苗導致死亡,衛生局會將藥師所有資料通報衛福部為疫苗的不良反應事件,最後須由中央判定是否與疫苗有相關聯。這名藥師在醫院有進行核酸檢測(PCR),結果是陰性。廖育瑋呼籲民眾在施打疫苗後,須在現場留觀30分鐘,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另外,在施打疫苗後2週內,身體若有任何的不舒服症狀,應儘快就醫。
-
2021-06-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有新冠症狀想不開? 2人死後確診
全國三級防疫警戒期間,陸續傳出疑因染疫輕生。前資深媒體記者易小文輕生,昨天確診新冠肺炎;謝姓男子陳屍河岸,檢驗後也確診。精神醫學博士李光輝認為,若求助無門又無家人在旁支持,可能讓染疫者想不開,建議多用網路與外界聯繫,自我封閉太久會導致憂鬱。六十五歲的易小文,日前在臉書寫下「這次真的有感,過去就好好過,過不去就選擇自己處理,不拖累家人朋友,出來混的一定要還。」本月六日上午,外甥聯繫不上他,到住處敲門無人回應,報案後破門發現他身亡多時。由於他之前有咳嗽、拉肚子等疑似染疫症狀,檢方相驗時採檢體檢驗,昨天確診新冠肺炎,他外甥、警員及葬儀社人員核酸檢驗陰性,自主健康管理。另外,六十七歲謝姓男子上月廿二日陳屍台北市社子島河岸,檢警相驗確認無外力介入,研判是輕生。警方調查,謝姓男子未婚,不常和親友聯繫,承租計程車營業維生,因未按時繳納租金,被車行控告侵占。後來他到車行還租金,自稱有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檢方檢驗後確診新冠肺炎。員警當天雖穿防護衣、護目鏡、口罩、手腳套打撈屍體上岸,但仍到醫院進行核酸檢驗,均陰性。水流屍確診新冠肺炎不只一樁。士林地檢署五月間處理一具女性水流屍,檢驗也發現確診。李光輝表示,染疫者求助無門會有無望感,若打電話給身邊重要的人又未通,會自覺無人可靠。他說,染疫者也會認為「好倒霉」,特別是老人會產生「自己很沒用、身體器官退化,活在世上也沒意義的想法」,親人若不在旁支持就很有可能自我傷害。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6-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病抗疫心很近 希望家也不遠了
5月11日護師節前夕,疫情仍在,我們小心地辦了護理人員小型頒獎活動。然而一夕之間,台北全國護師節活動停辦,就這樣猶如地雷爆炸!5月12日起開始管控措施,5月15日相關活動全停辦,疫情升溫速度沒有停止。這時,我接到一個特別任務,對於因為確診疫病而需要接受隔離治療的病友,除了必要的醫療護理處置外,如何在隔離期間給予其身、心、靈、社會、家庭照顧上必要的協助,這正是我們想要做的,希望以專業友善安心的醫療團隊,讓他們心情能平靜些。以往溝通的病人及家屬,可以面對面接觸,有表情、有動作,現在僅靠電話聲音及語調,加上病人咳嗽、喘息、哭泣聲及他們願意說出的感受。此時,我們運用電話溝通技巧,保持聆聽,語調柔和、清晰的字語,還有一顆溫暖開放的心,我們也會協助日常生活物資採買,讓這群沒有家人照顧的隔離病人,有最好的生活所需及伙食。身為彰化人的我,不禁要對這群可愛的病友們說聲,「你們很棒!」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敵視仇恨,有的是不捨家人因為自己而染病的心情。全家染疫者也很多,有的家人分散在三個醫院無法見面,他們仍平心靜氣地期待重逢。記得有夫妻及外傭三人染疫的一家,因先生重症住進加護病房,太太不停交代著,兒子不在了,如果有個狀況拜託聯絡小叔及嫂嫂,驚慌中保持穩定,難過卻也堅強。後來先生真的先走一步,此刻太太還在病房中等待先生歸來團聚,命運總不能盡如人意,這所謂的家破人亡,在這樣的疫情中不知道還有多少。也有溫馨的時刻,一位年輕的小兄弟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沒辦法給對方一個擁抱,但感受到無比開心雀躍。還有一對夫妻中太太先到檢疫旅館,先生仍留在醫院,我用電話讓他們彼此知道最愛的人平安順利。病友們也都明白珍惜,雖不自由但仍心存善念。每天能回家跟家人吃飯、好好睡覺是幸福的,很多醫療人員都住在宿舍,最愛的老公和小孩每天詢問媽媽何時回家?身為護理人員縱有著滿滿不捨,面對疫情盡是等待。當病人問我究竟何時能回家,等待採收的葡萄早已熟透卻無人採收,我總說等病況穩定就能回家了,要好好保持下去,親愛的病友與我約好來年相聚同吃葡萄,「我知道我們同心抗疫,美好家園定會到來,我們心很近,希望家也能不遠。」
-
2021-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氣膠是新冠肺炎傳播途徑 中山大學籲加強室內空氣清消
世衛組織今年4月宣布氣膠傳播是新冠肺炎重要的傳播途徑,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均表示,室內通風不良,亦可能加速疫情擴散,要阻斷病毒氣膠傳播鏈,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是重要關鍵。王家蓁表示,氣膠為懸浮於空中的微小液滴或顆粒物質,民眾講話、唱歌、咳嗽或呼吸,會釋出大小約在5微米以下的呼氣氣膠,而氣膠比是飛沫更微細的「微飛沫」,在空氣中能懸浮得更久,傳播到比現行規範的社交距離更遠。要阻斷病毒氣膠傳播鏈,王家蓁除提醒大家戴口罩時要注意密合度,也強調應改善通風,避免髒空氣在室內重覆循環,像加裝含有可過濾氣膠微粒濾網的空氣清淨機,或可有效抑制病毒活性的紫外光燈(UVC),都是方法。但也提醒,紫外光燈雖能有效殺死病毒,不過安裝的位置要避免直射人的皮膚或眼睛造成傷害。更建議,未來新建築也應強化通風系統的設計。紀駿輝表示,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過食物與水源所可能導致的疾病已建立防治規範,唯毒對空氣傳播可能導致的疾病卻相對地忽視。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更應就目前防護力不足的規範及體制加以修正,避免室內通風不良而導致疾病產生。
-
2021-06-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不良通風系統可能加速新冠病毒擴散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台灣本土亦面臨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挑戰。中山大學氣膠科學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共同指出,不良通風系統可能加速疫情擴散,「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對於阻斷病毒氣膠傳播鏈相當關鍵。改善室內通風、避免室內髒空氣的重覆循環、加裝含有可過濾氣膠微粒濾網如HEPA濾網的空氣清淨機,或於室內加裝可有效抑制病毒活性的紫外光燈(UVC)是當前可降低室內病毒氣膠傳播的有效方法。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強調,氣膠為懸浮於空中之微小液滴或顆粒物質,人們平時講話、唱歌、咳嗽,甚至僅是呼吸時,會釋放出許多大小在5微米以下的呼氣氣膠。就物理型態而言,氣膠可以視作比一般飛沫更微細的「微飛沫」。由於顆粒大小的差異,氣膠不像飛沫液滴會受到重力主導而在數秒內快速沉降到地面,氣膠的微小粒徑使其深受空氣拖曳力影響,而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甚至在有氣流或風吹的情況下,能夠被傳播到比現行規範的社交距離更遠的距離。一旦被可能宿主吸進體內後,小顆粒的病毒氣膠可能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直抵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甚至肺泡處而不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所偵測到。因此,若僅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的防疫規格進行疫情控制,是無法完全阻止氣膠傳播的,「這也說明為何許多國內外確診者,是在明明已經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的情況下依然受到感染。」「另一個氣膠與飛沫傳播間非常重要的差異,在於氣膠會相當大程度地受到通風系統的影響,而飛沫不會。」王家蓁主任表示,保持懸浮狀態的氣膠,會隨著本身在呼吸道內產生時呼氣動作的氣流速度(如唱歌及呼吸所產生的氣膠速度即有所不同)、週邊環境氣流風向、室內通風系統,甚至建築物中央空調設計的影響,而流佈到超過現行規範之社交距離以外的地方。她進一步提醒,紫外光燈(UVC)雖能有效殺死病毒,但需安裝在適當位置,例如房間上方、空氣清淨機身內或空調系統內部,以避免直射人的皮膚或眼睛造成傷害。另一方面,未來新的建築體也應強化通風系統的設計,以降低因室內環境通風不良所導致的呼吸道感染,以及傳染性疾病透過氣膠傳播的風險。誠如《小王子》一書中著名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此次COVID-19疫情正凸顯出社會群體中人與人間的連結之密切及深遠程度,遠超乎我們以往的認知。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提到,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的政策論壇(Policy Forum)的專文「改變現有規範以防止室內呼吸道感染」(A paradigm shift to combat indoor respiratory infection)即明確指出,雖然全球各國的公共衛生體系過去對於食物與水源所可能導致的疾病都已建立起完善的防治規範,但對於空氣傳播所可能導致的疾病卻相對地大大忽視。經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病原體以氣膠形式於空氣中傳播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強烈地被注意且證實,人們應改善目前防護力不足的規範及體制加以因應,以確保未來的室內空氣品質,並避免室內通風不良而導致的呼吸道感染。
-
2021-06-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91歲爺確診自責害全家隔離 生前頻謝醫護惹人鼻酸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死亡案例已飆破百人,其中多為長者、有慢性病史者。昨天上午有一位91歲爺爺逝世,有醫護在臉書分享,爺爺生前十分自責,認為是自己去萬華龍山寺拜拜而確診、害全家都要隔離;又因規定確診者病逝遺體要24小時內火化,兒子只能視訊看父親最後一面,讓醫護不捨泛淚。這位醫護人員直言:「他真的沒有錯,卻還在自我反省」,對於近期的醫療暴力事件,他想問逃院的、砍傷、霸凌醫護人員的人,「你們到底知不知足?懂不懂珍惜?腦袋都在想什麼?」該名醫護人員在文章中指出,91歲的爺爺過去身體硬朗,過去也沒什麼大毛病,但每天都去龍山寺走走、拜拜,自覺咳嗽後,篩檢後確診,入住檢疫所,後因呼吸喘入院,爺爺病況不穩且已屆高齡,家屬決定DNR(拒絕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ion),最終轉來專責病房。在專責病房期間,為了避免患者擅自下床跌倒及協助照護,經家屬同意,約束爺爺的四肢、之綁在床上,但爺爺想摸摸自己的頭不行,身體癢也不能抓,只能在床上扭來扭去,期望醫護解開約束。但該名醫護坦言,爺爺不但呼吸喘不能離開氧氣,解開後又有跌倒的危險,甚至口口聲聲說著「要回家要回家」,這些都是必須約束的原因,能做的只有每兩小時為他翻身換姿勢,讓爺爺舒服一些。該名醫護指出,被綁在病床上的爺爺不僅非常配合醫護人員,還經常向他們致謝,每次幫爺爺換尿布時,爺爺總是很乖的自己翻身把屁股抬起來,清理好身體後,就乖乖不躁動的躺著,讓該名醫護直言,「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們忘記你了,還是你真的舒服了」。「每次一敲門進去,爺爺就會盯著你,好像是終於有人來陪我的那種感覺,看你在幹嘛,就像怕被人遺忘」,該名醫護指出,管灌時,爺爺也會一直向醫護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下次不會了,我下次會改進,讓我回家好不好」,雖然十分不捨,卻也無法說謊保證能讓爺爺回家。昨日上午9時46分,爺爺不幸離世,卻因為法律規定,新冠肺炎亡者24小時內必須火化,家屬若要見最後一面,必須著全部防護裝備,但爺爺的家人全部都在隔離,兒子只能用視訊向爺爺說,「爸,好好跟菩薩走,家裡我會顧好,我會把你跟媽媽放在一起」,該名醫護此時拿著手機,努力不晃動,但眼眶早已因不捨而泛淚。爺爺剛住院時還很自責地認為,自己是壞人,是自己害全家被隔離,自己不應該亂跑。發文的醫護表示,自己入行7年了,看了多少死亡,這次卻特別有感觸、內心也格外脆弱。該名醫護坦言,「他只是一個住萬華的老人家,每天沒事到廟裡拜拜,再正常不過了,他真的沒有錯」,沒有錯的人,還在自我反省,但對於逃院的、砍傷、霸凌醫護人員的人,他想問,「你們到底知不知足?懂不懂珍惜?腦袋都在想什麼?」
-
2021-06-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染疫症狀似「川崎氏症」醫師籲長紅疹、發燒要小心
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台,雖然目前染疫個案仍以中老年病人為主,但有些嬰幼兒感染者的表現症狀很輕微,與感冒類似,或與「川崎氏症」極為相似,包括長疹子、口腔黏膜發紅、發燒腹瀉等,醫師呼籲幼兒出現這些症狀或有接觸史,很有可能就是新冠肺炎。台灣這波疫情擴及嬰幼兒及學生族群,最小的確診者才幾個月大,國際間也已發現變異病毒株的感染開始轉向年輕化。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吳淑娟醫師表示,大部分嬰幼兒為無症狀感染者,若為輕症,其臨床症狀不明顯,有些只是微燒、咳嗽、流鼻水或腸胃道不適,例如噁心、嘔吐、拉肚子等,和一般感冒相似,不易分辨。然而因為兒童病例累積且逐漸增加,目前醫界臨床發現,部分染疫嬰幼兒出現的症狀類似「川崎氏症」的病徵,包含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黏膜發紅、腹痛、腹瀉等,嚴重者甚至會如同川崎氏症,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吳淑娟呼籲,最近家長若發現小孩手腳身體有長疹子(小紅點)、發燒兩大症狀,應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而且若與染疫者的活動史重疊或相關接觸史,就要高度懷疑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同時也提醒家長,若懷疑孩子染疫需就醫時,請勿搭乘公共運輸;嬰幼兒若口罩戴不住,可讓寶寶坐在嬰兒推車,外罩透明嬰兒車雨衣,或是戴防護面罩、防護帽,這樣也可以達到阻隔環境飛沫或空氣傳染病原菌;到醫院務必告知醫護人員病況、活動史與接觸史,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
2021-06-03 名人.黃軒
急診醫替患者插管染疫 醫嘆「與死神最短的距離」
緊急替COVID-19病患插管,「與死神最短的距離」看到急診醫師替患者插管染疫的新聞,頓時想起了,台灣之前在抗SARS期間,有1名醫師在2003年4月28日晚上值班時,為救治林姓婦人,因不知林婦是SARS病患,只簡單戴上一般外科口罩和手套,便為林婦緊急插管,臉部還被吐出的穢物噴到,不幸感染SARS奪命,他得年僅28歲!一般民眾不知道,當醫療人員正在執行緊急插管,其實和病患一樣一起貼近到了「死神」身邊……【黃軒醫師說:COVID19 空氣傳播,緊急插管,醫護人員也危險】在電視節目中,我似乎有曾說「我們是在一堆病毒跳躍圍繞下,用醫療使命,搶救了陌生人的生命」!故在此,先謝謝曾一起陪我on endo(插管),CPR(急救)的護理師、呼吸治療師、住院醫師……所有醫療人員,在多少的醫療歲月中,當我們在急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卻是如此「接近死神的距離」的現場。早在去(2020)年4月份,國際期刊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顯示,研究人員模擬在緊急情況下,在病人緊急插入呼吸管過程中,病人反射地咳了兩次,看看共計8名醫護人員(2名醫生,6名護理師)被病人飛沫、還有那些懸浮在空氣中的冠狀病毒微小顆粒(氣溶膠顆粒)沾到的情況如何?這個試驗發現,8人中有7人,經過了經急插管後,被咳嗽噴出的飛沫點沾到他們曝光的「皮膚」上,6人有飛沬噴到他們的「脖子」,有1人「耳朵」被飛沫噴到。所有8位參與緊急救援的醫護人員,「頭髮」皆有沾到飛沫,有4人「鞋子」也中標。我們知道,只要咳嗽一次,噴飛的病毒量至少達「20,000隻病毒」!在病房中,很多病人在遇到緊急插管,都會有反射動作的咳嗽,肯定不會只有1-2次……還有那些懸浮在空氣中的冠狀病毒微小顆粒(氣溶膠顆粒),更是密集包圍著所有醫療人員周圍。其實,當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就是和病患一樣,一起靠近了死亡最近的地方……依WHO建議,我們醫護人員在替COVID-19病人插管,需要穿上「N95囗罩」、「護目鏡」、「手套」和「隔離衣」,但「頭罩,防護罩、鞋套及隔離脖圍」,並沒在WHO例行的配備上。國際期刊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JAMA.2020;323(20):2027-2028. doi:10.1001/jama.2020.6627)提醒,醫療人員要注意他們身體其他地方,因緊急急救後會被飛沬沾到、那些懸浮在空氣中微小顆粒,緊密包圍下仍然會沾到……「脖子」、「耳朵」、「頭髮」、「鞋子」、「皮膚」。故建議除了: 1.「N95囗罩、護目鏡、手套和隔離衣」2.也都得用「頭罩,防護罩、鞋套及隔離脖」這些全套在急救的PPE配備,對COVID-19飛沫、氣溶膠顆粒防護才有效!再次謝謝曾一起陪我on endo( 插管)、CPR(急救)所有醫療人員。 我們當下執行緊急插管,真的太貼近「死神」了……但是醫者們,依然是「義無反顧」啊!※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03 養生.聰明飲食
防疫期間醫師教你「飲食三招」 吃對食物提升免疫力 !
呼吸道感染跟任何生病是一樣的,都是你的身體發炎了。因此,減少發炎甚至不發炎,刻不容緩。只是該怎麼做呢? 首先,就是不吃很容易讓體內發炎的食物,你絕對想像不到,原來就從我們的食物三大營養素著手就對了。如果想要額外補充營養品,維生素C就可以保護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就是這麼簡單! 第一招: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讓身體不再冒黑煙 為什麼要大量減少澱粉類食物呢?那是因為我們平常都吃太多了,許多人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熱量都習慣攝取澱粉類食物,享受那吃飽飽才舒服的感受。用比較清楚的大白話來講,意思是你就是一個燒煤炭得到動力的火車,必然會冒黑煙,可是出門一趟就烏煙瘴氣了。 一般我的建議就是至少先砍平日的一半攝取量,尤其是白色澱粉(麵粉、白米)和糖(尤其是精緻糖和所有甜食)等會產生很多葡萄糖的食物。葡萄糖像煤炭一樣動力產值太差,一公克葡萄糖僅能產生四大卡的能量,而脂肪一公克有九大卡能量產值,是攝取同量葡萄糖的二.二倍,而蛋白質食物常含有相當比例的脂肪成分,單位總能量產值必大於澱粉食物許多。 簡單健康的飲食是三大營養素皆平均攝取,也就是說很多人澱粉食物多吃了一倍(原本只能吃三十三%的澱粉食物),甚至比起等分量的蛋白質與油脂食物多很多才會有飽足感;但飽足感的代價卻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消化,而且常常還吃超級過量,腸胃負擔大、血糖負荷大,腸胃功能會好嗎? 大部分的肥胖與糖尿病,不就都是這樣發生的嗎?身體能不發炎嗎?然而,只要改變多攝取一點點油脂和維持原本的蛋白質攝取量,不用多吃什麼,這樣就夠了! 如果你超級怕飢餓,只需無限量青菜好油加上好鹽料理,一定滿滿的飽足感又幫助消化,腸胃負擔不會增加,免疫力恢復了,不就什麼病都沒了嗎?然而,要大家在吃的行為上做改變,真的好難!因為這些人不吃不行,一定要吃啊! 第二招:蛋白質雖然很重要,但不可無肉不歡 吃蛋白質當然很重要,很多廣告都說補充好的蛋白質七天可增強體力,而且吃蛋白質會長肌肉和合成神經傳導的物質,足夠的蛋白質更是良好免疫力的保證。但是,跟澱粉食物一樣的問題,現代人不患寡而是患過量啊! 三分天下就是蛋白質三分之一,如果用二千大卡來當一個正常人能量正常消耗,你可能不知道大約只要四百公克的瘦肉或是豆腐干扣掉六十%含水量,熱量大約就是六百四十大卡。這個可是你一整天的蛋白質總攝取量,任何人隨便就會吃過量的。 吃太多蛋白質可是會經由糖質新生作用,將蛋白質轉化成葡萄糖,也就是說身體一旦察覺有過多的蛋白質,會經由肝醣形式儲存,最後再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肥胖細胞內。 長期的高蛋白質飲食,就有各種紅肉攝取太多和肥胖的問題,能不注意嗎?加上要好吃,必須要有油脂和煎炸烤滷燉。當然,肉與黃豆本身的天然好油是沒問題,但是烹調用油品選擇與高溫烹調問題就大了,過度烹煮會讓油脂酸化,並產生各種毒素,加上油脂熱量,絕對不可小覷。 第三招:用對油、吃對油脂 好油不僅可以降發炎,還可以補充營養提供熱量,可以製造健康的細胞膜與粒線體,讓我們擁有良好的免疫力,真的太重要了。其實問題也是一樣,就是不能過量也不能太少;還要加上一個重點,那就是要正確平均攝取才健康。 主要的油脂攝取有三大類四種成分:飽和脂肪酸、Ω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Ω6和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一樣是三分天下攝取,是我的最愛與建議。 一般的動物性油脂(葷)和我們最常用的橄欖油、苦茶油(素),其實就是飽和脂肪酸和Ω9為主要成分,基本上正常攝取使用都是健康的。 攝取飽和脂肪酸主要就是提供熱量,像是Ω9是幫忙飽和脂肪酸燃燒,我們每天都需要消耗;高含量Ω6的油是所謂的黃豆油、葵花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等皆是;高含量Ω3的油就是魚油、紫蘇油、亞麻仁油和印加果油。 減少糖分攝取,身體會更健康。 特別要提到的是Ω6高含量的油到處都是,例如各種平價素烹調油和各種堅果、豆類食物內有高含量,現代人的問題是幾乎都攝取過多。然而,Ω6攝取過多的問題,反而會讓人類發炎,因此需要有適量的Ω3來平衡且降低發炎,才能保持身體健康這就是本篇重點。 那我們需要吃多少Ω3才夠呢?回到基本架構三分天下觀念,Ω6和Ω3共占三分之一。生理機能很奇妙,少量的Ω6可以讓人類降低發炎,但過量的Ω6卻會讓人類發炎。 今天的問題就是大家的Ω6都吃太多了,可以合理推測大家都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一定要刻意減少攝取才能降低發炎指數;反過來說Ω3多攝取卻可以讓人類降低發炎,只可惜Ω3不存在於大部分的料理油脂。 除了魚油外,Ω3油品特別不適合高溫烹調,只能另外單獨未烹調攝取,很多人因此退避三舍。如果再加上不吃魚,發炎問題就很嚴重。 然而,今天海洋污染問題超級嚴重,海產的魚蝦貝蟹都有重金屬中毒和塑膠微粒的問題,我必須建議改成多補充植物性的Ω3會比較安全,才不會另外製造健康的問題。每天最少攝取十至二十毫升高含量Ω3的紫蘇油、亞麻仁油和印加果油,可以讓Ω3、Ω6平衡,因為唯有讓飽和脂肪酸、Ω3加Ω6和Ω9三分天下,才能健康滿滿。 小兵立大功,請不要小看維生素C 對抗各種呼吸道感染,包括新冠病毒,一個簡單的有效方法就是每天平均至少攝取四次的維生素C。根據藥理學研究發現,維生素C的血中濃度需隨時達到五十到七十uM,才能執行抑制甚至殺病毒細菌的功能,也能讓白血球殺病毒細菌的能力更是大大加強。 我們平常可以吃一般的維生素C,但生病的時候,像是食慾不好導致腸胃健康也會降低,請選擇服用比較不傷胃的微脂粒C或緩釋錠C等製劑;如果有特別不舒服時,甚至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吃一顆,連續三、四次,記得同時要喝一百五十至二百毫升的溫開水,尤其在感染初期的前三、五天是病毒增生期,你的腸胃只要沒有不舒服,我建議大家這樣做,絕大多數的病人會回診告訴我真的很有效。 一般維生素C的半衰期只有三點四個小時,微脂粒維生素C製劑則可以持續六個小時以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是任何長效型製劑也一定要一天吃四次才夠。雖然吃更高的劑量是沒有學理根據,但我個人經驗卻發現到,在剛接觸病人或突然不舒服時,我會在更短時間間隔內一次一顆、多吃幾次的效果非常好,比六個小時吃一顆效果好太多了。 專家也研究發現維生素C不論是大或小劑量劑型,服用後血中濃度最多就是達到七十uM而已,也就是維生素C劑量高低跟血中濃度關係很小,所以說無論單次或多次,吃越高劑量吸收也越多的迷思是錯的。 我的重點是,一次就是一顆,尤其在生病初期五天內的短期間病毒增生時多吃幾次,讓血中濃度盡量能夠保持達到七十uM,但總攝取劑量仍以不超過三千毫克,最多不超過五千毫克為原則。再加上不斷地只喝溫水、只吃溫暖的健康食物,讓體溫保持在三十六.五到三十六.九度之間,這樣子白血球才會保持高度活力與戰鬥力,這樣血清中的維生素C就可以全力保護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安然當達爾文進化論的贏家。 維生素C是健康大幫手 理由1:維生素C劑量高低跟血中濃度關係很小,無論單次或多次,吃越高劑量吸收也越多是錯誤的迷思。 理由2:服用維生素C的目的是讓它執行抑制甚至殺病毒細菌的功能,並強化白血球殺病毒細菌的能力。 理由3:即便是任何長效型製劑,維生素C一定要1天吃4次才夠,讓血中濃度隨時達到50~70uM。 咳嗽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體虛※本文摘新自然主義《治咳寶典: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
2021-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確診者要脱下衣物跑出病房?醫師這麼說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第一線醫護人員忙個不停,日前才傳出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攻擊護理人員的憾事,然而患者脫序的行為不只一樁,5月22日,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發現該男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的急性精神症狀,患者甚至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但自己竟渾然不知。在疫情恐懼壟罩之下,患者的精神狀況是否出了問題?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吳燿光指出,這名患者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竟在30日下午1點左右,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正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後,於31日中午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因為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起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狀態,患者的病程常時好時壞。除了開立藥物外,亦協助其認知重建臨床上,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特別是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陳益乾說明,治療此類病人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教導患者記錄目前所在的空間與時間,協助其認知重建;其次家屬關懷也相當重要,保持電話連繫使患者安心,才能盡速恢復正常。吳燿光則表示,類似該名男子症狀之患者,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疫情緊繃之際,台北慈濟醫院的跨團隊照護診療,後續也將由身心科追蹤病人情況。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確診者「快樂缺氧」居家如何預防? 1方法自我監測 。COVID-19疫苗保護力、安全性差在哪? 一張圖秒懂「5大廠牌疫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