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名人.潘懷宗
搜尋
加工食品
共找到
557
筆 文章
-
-
2021-08-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別擔心降血壓藥「要吃一輩子」 血壓是控制心血管疾病關鍵
疫情下,爸爸疏於照顧自己身體,心血管相關疾病隨時可能成為健康的未爆彈。建議體貼的家人陪伴父親到醫院作抽血檢查,確認相關數值有無異常。每個月量1次體重,並提醒父親「規則服藥」的重要,就算不敢至醫院回診,也可利用線上診療資源,減少染疫風險,兼顧健康。近一年心梗患者併發症增加,顯示延誤治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下,診間不乏心血管病人發作的案例。一名60多歲的高血壓男性患者,自本土疫情爆發後,心想症狀緩和,並未規則服藥,導致血壓控制不佳,發生腦中風,右手不靈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還有一名40幾歲男性,未依時間回診追蹤,竟突然胸悶送急診,經檢查發現有2條血管堵塞,緊急做心導管支架。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心臟檢查室主任王宗道指出,近一年心肌梗塞患者有心臟破裂等併發症的發生率提高2到3倍,顯示治療時間延誤,且最近一年需要緊急開刀的狀況也變多。擔心染疫而不回診,恐致嚴重後果。王宗道表示,再怎麼希望避免染疫,也不可延誤就醫時間,只要完成疫苗接種或是就診時配戴口罩,就有一定的防護效果,「該來回診就要來」,或是選擇視訊診療,降低染疫風險。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有三高(血壓、血脂、血糖)、肥胖及抽菸等,危險因子愈多,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因此,平時應養成監測上述數值的習慣。做好血壓管理,是控制心血管疾病關鍵。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要想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首要穩定血管的狀態,做好血壓管理是關鍵,應規則服藥、定期量測血壓,以穩定病況。居家血壓量測「722原則」可協助監測自身血壓,7代表連續7天量測血壓,每天量測2回 (早晚),每回2次,每次間隔1分鐘,再各取早上、晚上數值的中間值。按時服藥非常重要,別擔心「要吃一輩子」。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近期因為疫情關係,規則服藥的患者比率降低,通常每3個月要回醫院拿藥,但防疫警戒2個月,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沒有至醫院領藥。除非患者自行至診所拿藥,否則沒有按時服藥,一旦血壓控制不好,容易冠心病復發,甚至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為何許多患者服藥配合度不佳?王宗道表示,「因為沒有釐清吃藥的目的。」服用降血壓藥物,是要觀察有無控制好血壓,吃藥並非要吃一輩子,當體重下降,有機會減少劑量。他並提醒,除了謹遵醫囑,自己也要掌握身體的狀況,隨時提醒自己要認真服藥。兩個月活動量減少、體重增加,出門防跌跤。為避免延誤治療時間,需留意心血管疾病徵兆。王宗道表示,心臟疾病的症狀不只會胸痛,還會容易喘、胸悶、胸口有壓迫感、身體變重、會累、後頸部難受,甚至會冒冷汗,出現上述症狀應趕緊就醫。隨著天氣愈趨炎熱,葉宏一提醒,有心血管疾病者要多喝水,避免血液濃稠。王宗道則指出,飲食部分應少吃加工食品,多吃自然食物,以均衡健康為原則。
-
2021-07-03 養生.聰明飲食
洗腎慢性病患染疫恐增死亡風險 日本專家教你護腎飲食
台灣新冠疫情發展至至今,已有超過600人死亡,絕大部分都有慢性病史,腎臟病須洗腎病患占了非常大比率,腎臟一旦發生病變就很難有恢復機會,保護與維持腎臟現有功能,降低發生腎衰竭機會,除了就醫接受治療外,飲食也非常重要,鹽分、蛋白質、鉀、磷、 熱量等攝取方式就相當重要。腎臟微小血管多飲食要清淡 高血壓對腎臟傷害風險高腎臟具有非常多微小血管,高血壓很容易傷害腎臟血管,增加腎臟病發生機會,日本大阪大學腎臟內科學教授猪阪善隆建議,飲食中鹽分攝取太高,容易增加高血壓風險,1天最好能維持在3克至6克,但日本相關調查發現,日本人1天鹽分攝取量,男性11.0克,女性9.2克,開始習慣口味淡會比較好。蛋白質分解由腎臟排出 魚肉蛋攝取有限制蛋白質是身體必要養分,但在分解後產出含氮廢物,需要經由腎臟過濾排出體外,如果蛋白質攝取過量,很有可能增加腎臟負擔,因此已確診腎臟並患者,蛋白質攝取要有限制,腎臟病第3期患者,日本標準體重1公斤可攝取0.8至1.0克蛋白質,第3期以上1公斤標準體重,可攝取0.6至0.8克蛋白質。日本計算標準體重,採用身高(公尺)X 身高(公尺)X 22,如果160公分,也就是1.6 X 1.6 X 22 = 56.2,在換算成蛋白質可攝取的克數,並且不僅是肉類與魚類常見蛋白質來源,白飯或麵包等主食的蛋白質,也要計算在內,攝取蛋白質計算必須非常嚴謹,每1餐都應該確認所有食物的蛋白質含量。白飯與麵包都有蛋白質 主食選擇要小心第3期腎臟病患者,限制蛋白質要注意不只是肉類與魚類等,白飯與麵包也會有蛋白質,例如白飯1碗(180g)就會有4.5g蛋白質,如果把吐司麵包切6片,1片麵包也會有5.6蛋白質,1球麵(200g)也會有9.6g蛋白質,因此各種食物內含蛋白質,慢性腎臟病會者一定要非常注意。熱量與鉀鋅過量增加腎臟負擔 加工食品諮詢營養師每天適當熱量攝取,會根據標準體重與活動量都有不同,攝取熱量超過活動量,體重增加也是慢性腎臟病惡化重要因素,如何控制熱量攝取,不讓體重增加,否則也是增加腎臟負擔;另外,微量元素鋅也會靠腎臟代謝,3期腎臟病每天不能超過2,000毫克,3期腎臟病則不能超過1,500毫克。微量元素鉀也是靠著腎臟代謝,由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在慢性腎臟病第3期患者,1天鉀攝取不要超過2,000mg,如果已經在第4期1天不能超過1,500mg,另一方面,微量元素磷攝取過量,對血管也會有負面影響,近期食品添加劑含磷量上升,加工食品要特別注意,腎臟病患飲食一定要根據病情詢問營養師。★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6-26 醫聲.院長講堂
黃健榮養生祕訣/飲食清淡、多走路 保持好心情
66歲的黃健榮,平時工作忙碌,經常笑臉迎人,爬階梯不喘、思考靈活、邏輯清晰,健檢報告沒紅字,談起養生祕訣,「沒有特別,就是飲食清淡、多走路,重要的是保持正面、愉悅好心情,醫師傳播快樂,病人也會快樂。」黃健榮笑說。黃健榮25年前到恆基服務時,因醫師少,同時兼顧內科門診和急診,接任院長後,除了處理繁雜的行政事務,也輪值夜班,曾經1個月值20天夜班,10多年前一次持續值夜班太勞累,突然心律不整快休克,因沒有其他醫師可幫忙,硬撐著身子教導護士為自己急救,還好度過危機。「年輕時忙於工作,熬夜加班體力尚能應付,進入中壯年,不能再逞強了,保養很重要。」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回,為不讓遠在加拿大的妻兒擔憂,自此改變不忌口的飲食習慣,力行少油少鹽、不吃油炸和加工食品,選購時令新鮮蔬果,一有空就快走或爬樓梯,最重要的是保持愉悅的好心情。「人要活就要動,但要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黃健榮大學時期曾是桌球校隊,當了醫師後鮮少再碰,他笑說,現在的膝蓋狀況不適合激烈的球類運動及爬太陡的山,就以走路當運動,能走樓梯就不搭電梯,有空就做伸展操。隻身在台工作的黃健榮,最期待的娛樂是教會團契活動,可活絡人際互動,建立社交網路,安定身心靈。他說,信仰讓他的心靈有了寄託且篤定,「醫師有好心情好精神,才能好好照顧每個病人。」
-
2021-06-22 新聞.長期照護
醫病天地/避免老年衰弱症 飲食有撇步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衰弱症」逐漸受到重視。衛福部基隆醫院營養室主任張皇瑜說,長輩普遍存在的飲食問題是「飯吃太多、乳製品吃不夠、缺乏蔬菜水果、沒有吃堅果」,依藥食同源觀點建議對症下藥,從調整飲食促進健康。張皇瑜說,年長者身體可能逐年老化,除了透過適度運動強健身心,飲食習慣調整也相對重要。我國自1980年起開始執行全國營養調查,結果顯示長輩普遍存在的飲食問題為飯吃太多、乳製品吃不夠、缺乏蔬菜水果、沒有吃堅果。避免衰弱症發生,張皇瑜建議長者每天吃足夠豆魚蛋肉攝取蛋白質;多喝乳製品,乳糖不耐症者可喝無糖優酪乳或優格;吃足夠的蔬菜水果,牙口不好可選擇瓜果類或以烹調因應;補充乳製品、小魚乾、豆腐等鈣質豐富食物;攝取足夠水分,依照體重計算,每10公斤每天要喝300西西的水。有些長者患有慢性病,飲食有更多考量。張皇瑜說,糖尿病患者飲食內容、分量要依營養師建議,多選原態食物,避免含糖、肥肉、油炸類與加工食品,減少添加物、調味料使用,並要定時定量,均衡選食。高血脂患者要注意烹調用油的選用,多選食魚類、豆腐和足夠蔬果,避免皮、肥肉、含糖精緻食物及含反式脂肪食物。高血壓患者以「得舒飲食」為主要原則,主食多選全穀雜糧類、蔬菜水果乳品足量,以家禽、豆腐豆干、魚肉取代紅肉,減少動物脂肪攝取。
-
2021-06-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醫師:新冠重症者易有後遺症
國外研究經驗/確診半年後死亡率增 重症者易有後遺症國外經驗顯示,新冠肺炎確診者在發病一個月到半年不等,可能出現肺部纖維化、嗅味覺失靈、心臟疾病等後遺症,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問題。醫師提醒,重症患者特別是長者,預後出現後遺症機率高,生活照護上仍要特別小心。國際期刊《Nature》近期一篇美國研究,學者針對7.3萬名新冠肺炎輕中度患者、1.4萬名重症患者進行分析,與未感染新冠的健康人比,新冠患者康復6個月內死亡風險上升59%,有些國家推行「新冠康復者門診」、「新冠康復者隨訪研究」,長期追蹤抗戰。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感染科醫師崔可忠指出,整體來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有80%輕症、15%重症,產生後遺症的人大約佔10%,重症、曾插管治療的病人,比輕症患者容易有後遺症。崔可忠提到,確診新冠肺炎常見後遺症包括胸悶喘、疲勞、頭痛、嗅味覺喪失,也有部分出現關節疼痛、腎臟或血脂、血糖代謝問題,以及血栓、中風、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悸等心血管疾病。也有人注意力不集中、睡不好、憂鬱,或因曾住加護病房或插管,瀕臨死亡而產生創傷症候群,第一時間可能很難發現,但長久恐成精神疾病。崔可忠表示,台灣因近期才爆發社區感染,尚未有足夠資料推斷新冠肺炎與後遺症因果關係。若參考國外案例來看,確診者面臨後遺症,也許和過往病史有關,像是老人家有慢性病,因確診新冠肺炎後引發惡化,他建議重症患者康復後仍要追蹤健康狀況。中醫舒緩建議/改良清冠一號 可解腹瀉者困擾新冠肺炎除了西醫治療,透過中醫也可緩解不適。開業中醫師郭哲彰去年因緣際會下,曾協助200多位美國紐約當地民眾視訊看診,觀察確診者預後出現嗅味覺問題、身體及沿著臀部的環跳穴特別痠痛等問題,判斷因疫情在冬季蔓延,身體寒氣特別重,因此多給予傷寒方藥物。郭哲彰表示,確診者因肺部受損、講話虛弱,咳嗽帶白痰,也給予加沙參、麥門冬、茯苓、白芨等補氣藥物。郭哲彰表示,台灣常見的「清冠一號」,內含黃芩、魚腥草等,具有清熱、解肺熱功效。而有些確診者容易拉肚子,代表他脾胃溼氣過重,若未解則會低燒不斷,因此可將清冠一號做改良,增加藿香、茯苓等祛濕,若風寒較深,可加重麻黃、桂枝,即為清肺排毒湯。一名60歲男性確診者因肺部纖維化,出院仍須戴氧氣罩,在西醫來看的確是不可逆傷害,但可透過中藥補氣調理。郭哲彰開立生脈飲藥方,內含人參、麥冬、五味子,幫助氣血活絡,補充元氣,並輔以丹參,該名病人從走路都會喘,服藥兩個月明顯改善,現在也不需戴氧氣罩。郭哲彰提及,有些重症患者形容,肺彷彿充滿許多碎玻璃,容易喘、支氣管充滿黏液感。除了中藥緩解,也可透過穴位按摩疏通,提升肺部吸氧。穴位按摩位於手掌大拇指下方的「魚際穴」可解肺熱,或輕敲「雲門穴」、「中府穴」,以及位於背部的「肺俞穴」,以手握空杯姿拍敲,也可拿小棍棒輔助。開肺通鼻式先以左手按住左鼻孔,以右鼻孔吸氣,同時右手比讚、從肺臟位置往上延伸,並順時針畫一圈,三次後換邊,左右各做三回合,藉此帶動肺氣循環。西醫飲食建議/多攝取優質蛋白質 修復身體能量新冠肺炎預後調養,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家瑜表示,因確診者肺部受損容易喘,進食容易嗆到,建議攝取質地柔軟的原形食物,避免加工食品、油炸物。吳家瑜表示,患者若沒有特殊疾病,可透過高蛋白飲食,增加每日攝取能量。正常人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1克蛋白質,建議患者可攝取每公斤1.2至1.5克蛋白質,讓身體擁有更好修復能量,雞蛋、豆漿、牛奶、海鮮、魚肉等都是優良蛋白質來源。若食欲差,吳家瑜建議少量多餐,餐間可將牛奶加芝麻粉當做點心,有充足熱量且為好的油脂攝取。但她提醒,若患者有肥胖問題,仍要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原則,將高蛋白、蔬菜、水果搭配少量多餐規畫,避免恢復期攝取過多熱量,造成更大負擔。確診者出現嗅味覺失靈狀況,甚至吃東西會有金屬怪味,吳家瑜建議將食物放涼,或將食物用塑膠餐具盛裝、進食;若食物吃起來無味,也可增加些許香料調味。若咳嗽情況嚴重,她建議一天至少攝取每公斤體重30至40cc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平衡。
-
2021-05-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減少疫苗副作用!疫苗施打前後 營養專家6個提醒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高燒不退,疫苗接種也變熱門。以下是美國營養學家給準備接種疫苗者的飲食建議,讓你在接種前後,減緩副作用,且持續保持身體的能量。1.接種前後避免喝酒,以免加劇副作用。雖然疫苗的副作用不大,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疲勞、頭痛、肌肉疼痛、發冷、發燒和噁心。即使少量飲酒也會觸發脫水,進而加劇以上副作用。且如果有脫水或宿醉,很難區分是身體對酒精還是對疫苗的反應。研究也證實,長期攝取過量酒精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反應。2.吃助眠食物,尤其前一天晚上要睡好。充分睡眠可以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發揮最大潛能。要在接種疫苗前提升睡眠品質,也可以從飲食下手。發表在《臨床睡眠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膳食纖維(水果、蔬菜、全穀類、豆類、堅果)吃太少、飽和脂肪和糖類(高脂肉類、奶製品、甜食)吃太多,會導致身體難以修復,睡眠受干擾。反之,較高的纖維攝取量有利深度、高品質睡眠。在這項研究中,吃營養師提供餐點的人,比選擇自行用餐的人更快入睡。如果想在晚餐和睡前吃點心,請選擇新鮮水果和堅果,但盡量在睡前三小時吃完。至於飲料,睡前六小時切勿飲用咖啡因飲料。晚上減少水分攝取,避免不斷跑廁所影響睡眠。3.分時段飲水,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接種前後,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是非常重要的事之一。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240ml/杯),但有運動習慣的人需要更多。建議少量、多次飲用,避免等到口渴才牛飲,身體無法儲存大量水分,會經由排尿流失,短時間攝取過多白開水也可能造成低血鈉症(俗稱水中毒)。建議將飲水時間分成四個時段:起床到早上中段、早上中段到午餐時間、午餐時間到下午中段、下午中段到晚餐時間,每個區塊喝兩杯水,就可分段輕易達到足夠的飲水量。4.捨棄泡麵等加工食品,多吃蔬果全食物。研究顯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因為人們減少外出,宅在家反而增加了高鈉、高糖食物的攝取。這類加工食品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損害免疫功能。2020年發表在《英國營養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得出結論,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COVID-19非常重要。儘管尚未有關於營養對疫苗影響的研究,但事實證明,支持疫苗接種後免疫系統的最佳方法,是優先考慮營養豐富、抗發炎、未經加工的全食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5.預約打疫苗前,務必飲食均衡,預防低血糖發生。雖然暈眩並未被列入新冠肺炎疫苗的副作用之一,但根據美國CDC得到的報告,多數接種疫苗後的人都有暈眩感。這類暈眩多是由焦慮或注射的疼痛引起,無關疫苗本身。建議在接種前可以吃一些小點心或喝點飲料,減少焦慮發生。另外,低血糖也會引發暈眩感,因此一頓均衡的飲食能預防低血糖發生。最好的血糖調節方法,是將蔬菜、瘦肉蛋白、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健康的脂肪搭配食用。如果預約早上施打,不妨吃點燕麥片、櫛瓜、水果、堅果等,煎蛋、酪梨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預約下午施打,可以吃一碗穀物粥,小扁豆、藜麥和芝麻糊都不錯。6.提前購買注射疫苗後要吃的食物。有些人在接種疫苗後會感覺到噁心,以防萬一,可事先儲備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湯、香蕉、瓜類、馬鈴薯、椰子水、糙米。此時應避免吃重口味食物,如油炸食品、肉類、酸奶油、含糖食品。接種疫苗後沒有感到噁心,但食欲不振的人,請嘗試每隔幾個小時吃一頓輕食小餐點。營養學家提醒,疫苗的副作用會在幾天內消失,但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務必持續,可以帶來持久的健康益處。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5-20 養生.聰明飲食
狂掃泡麵、料理包、乾糧…營養師提醒購買前注意「3個重點」
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民眾也開始乖乖待在家防疫,但病毒要防,飯也要吃,料理包與泡麵等食品變成民眾最佳選擇! 許多學童、民眾開始因應政策暫時停課、居家辦公,為了避免人群接觸,降低感染風險,選擇在家自行烹煮。也因考量到取得便利及保存期限,口味眾多的「調理包」便成為飲食上快速的一項選擇。 但調理包是屬於加工食品,難免會擔心是否將過度的加工吃下肚,對健康是否有不好的影響?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教民眾三招聰明選、健康吃! 購買時看清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並多多比較選擇,大多加工食品因為了保存或保留食品的風味,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較多的調味料或添加物。在選擇上應避免選擇太多添加物在內,並選擇油(脂肪)、鹽(鈉)、糖等成分含量低的食品。 調理包內成分常見的是鈉含量偏高,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長期吃下過多鈉,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常見的調理包大致可分為冷凍、耐高溫軟袋包裝、罐頭等方式當作保存方法。冷凍包裝的食物有水餃、咖哩雞、燉煮牛肉、排骨湯等,通常為了以防食物變質通常冷凍包裝的保存期限會較短,食材上也會較新鮮。 常溫料理包通常可以在常溫環境下放置1~2年,製造方式不需添加防腐劑,而是經過高溫殺菌後真空密封包裝才得以保存這麼久的時間,但也因經過高溫殺菌處理,過程中也使部分營養素流失的較多。 營養師提醒,不管何種包裝主要還是依照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做為優先篩選條件。 市面販售的調理包口味大多以精製澱粉、肉類居多,若長期食用容易缺少蔬菜、水果、乳品類等營養素,所以食用時要記得搭配新鮮蔬菜補充膳食纖維的攝取及足夠的鈣。 若是用肉類食品料理包,除了蔬果、乳品類,也別忘了可搭配適量的澱粉,如飯、麵、地瓜等全穀雜糧類來當作主食。 潘富子營養師也提醒防疫期間在家吃,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勿長期以調理包取代新鮮食材,盡量選擇食物的原形,才能吃得健康,提升免疫力! 購買前注意「3個重點」第1招:「營養成分標示」看仔細!第2招:可優先選擇冷凍鮮食調理包第3招:別忘了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 【延伸閱讀】 為降低醫療量能超載,專家建議:新冠肺炎輕症與無症狀感染者你可以這做!【防疫措施】新冠肺炎肆虐中, 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勤洗手依然會有中標危險?!【面對疫情】除了勤洗手、戴口罩,還可以做3件事提升免疫力!
-
2021-05-11 醫療.自體免疫
紅斑性狼瘡好發年輕女性 小心這8個症狀
今日是世界狼瘡日,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好發於20、30歲年輕女性,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得到,當臉上出現紅斑、關節痛、腎臟發炎、蛋白尿、血管炎、走路會喘、四肢水腫或雷諾式現象,如手腳冰冷、變白、變黑等,一旦持續一周以上,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5月10日是「世界狼瘡日」,紅斑性狼瘡疾病屬自體免疫性疾病,在台灣,每10萬人就有64人罹患紅斑性狼瘡,其盛行率約為歐美國家兩倍。李信興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女多男,由於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如皮膚、肌肉、骨骼、心、肺、肝、脾、腎等,均可出現病變。紅斑性狼瘡病程具高度變化且複雜,治療亦更顯困難,規則服藥是穩定病況的關鍵,李信興說,之前有患者原本都按時服藥,但因為準備懷孕,擔心服藥傷到胎兒,因此停藥,導致病況控制不佳,反而影響胎兒發展。李信興說,治療紅斑性狼瘡的主要藥物有奎寧、類固醇等,均不會影響胎兒發育,建議應規則服藥,穩定病況後,母體才能有較佳狀態孕育新生兒。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常務理事龔麗娟本身就是紅斑性狼瘡病友,民國70年患病至今,她表示,培養良好生活型態,不熬夜、定期運動、不挑食、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吃炸物烤物、烹調方式多以蒸或燉、少吃加工食品以及多吃原形食物等,能降低紅斑性狼瘡發作機率。有的病友關節不適,不建議進行爬山等較為激烈的運動,龔麗娟指出,每日走路走一萬步也能達到運動效果。因多數紅斑性狼瘡病友的皮膚對紫外線都很敏感,若要外出運動,清晨空氣品質較佳,適合至戶外運動,但須做好防曬,可佩戴帽子、撐傘或穿長裙、長褲等,白天太陽較大,可以進行室內運動,晚上則可進行戶外運動。龔麗娟進一步表示,希望政府衛生單位,比照其他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開放對紅斑性狼瘡的用藥以及總額制度下的限制,避免讓病友們看病掛不到號,而延誤病情,加重健保負擔。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職業媽媽沒空運動間歇性鍛鍊 費時短、效果棒
職業媽媽兩頭燒,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全職媽媽常被誤會「不用上班很輕鬆」,事實上全年無休的育兒生涯,有苦說不出;從職場退休的媽媽,孩子多已離家,出現職場家庭皆空的空巢期;把毛孩子視如己出的媽媽,在幸福相伴的日子裡,也有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不管你是哪一類媽媽,都別忘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元氣周報祝福全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日日美好,健康平安!」職業媽媽兩頭燒,工作要求表現好,家裡也不能馬虎,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但燃燒自己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從心靈、營養及運動三方面,提供職業媽媽健康處方。心靈處方家庭跟個人責任要分開。與另一半協調,必要時一起接受諮詢。對職業媽媽來說,學會紓壓很重要。鄭映芝指出,在門診遇過很多求診的媽媽,都是「阿信」的化身。一個人想將全家的責任扛起,白天辛苦上班,下班回到家後仍沒辦法坐下來休息,忙著照顧小孩、洗衣煮飯等家務事,忙到沒有空回想年輕時或婚前的興趣,壓力只增不減。遇到這樣的情況,她通常會建議「家庭跟個人的責任要分開」,這樣媽媽們才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鄭映芝說,這類媽媽通常獨自求診,少見丈夫陪同。年齡從年輕到中年都有,共通點幾乎都是因為生活重擔影響情緒,進而對孩子或家人發脾氣,才覺察自己出問題。她通常會建議媽媽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溝通」。職業媽媽經常忙到沒有自己的放鬆時間,鄭映芝建議先跟丈夫協調,嘗試調整生活模式。例如,讓丈夫分攤家務事、輪流照顧孩子,而媽媽就能利用這個時段做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管是運動、做手工藝品甚至是放空什麼事都不做,就算一周只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時段,都對生活品質改善有相當大的幫助。若是溝通不順利,也可以試著將丈夫一起帶到門診或諮商室,由中立的第三方給予具體化的建議。若雙方發生爭吵,也有第三方可以安撫,比較容易讓雙方理性溝通,進而達到調整生活模式的目的。營養處方甜食紓壓愈吃愈憂鬱,多攝取原形食物。在忙亂的生活中,職業媽媽也應該注重飲食健康。鄭映芝說,許多人在煩躁時喜歡吃甜點轉換心情,但小心越吃越憂鬱。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煩躁時吃高糖、高熱量食物,雖然可以提升血糖,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讓心情愉悅,但長期吃高糖和加工食物,會導致肥胖,對糖上癮更容易感到煩躁,導致惡性循環。「不要怕浪費食物。」鄭映芝也指出,不少媽媽覺得吃隔夜菜不好,丟掉又浪費,所以選擇自己把剩菜剩飯統統解決,不知不覺吃過量,這也飲食不健康的其中一個原因。鄭映芝建議吃少加工、沒有添加物的原形食物,也可嘗試「地中海飲食」,主食方面以全穀類取代白飯、麵條;吃大量蔬果,減少調味料用量,使用橄欖油烹調;在蛋白質攝取方面,則以豆類、乳製品、蛋及白肉,代替紅肉、加工食品,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運動處方時間短、效果好,間歇性運動最適合職業媽媽。除了健康飲食,維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上班忙完下班忙,職業媽媽怎麼找到時間運動?鄭映芝說,可以先把一周的作息時間都列出來,包括孩子、丈夫全家人的作息,一一列出後,才方便交叉比對,如丈夫周六休假晚上都在家,那就可以請他幫忙處理家務,或孩子固定周三晚上有才藝課,這些都是媽媽可以好好利用的空檔。在運動類型上,可以選擇有效率的運動,如間歇性運動就非常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媽媽們,透過不同的運動組合或是同一個動作,搭配短暫休息時間,反覆訓練的模式,時間短暫又能達到燃脂的效果。現今資訊發達,只要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非常多相關的運動影片,挑選適合自己體力及有興趣的,只要跟著影片做,不用上健身房,在家也能運動。小辭典間歇性運動間歇性運動是一種「運動訓練模式」,先做短時間密集運動(例如作30秒開合跳、棒式等),配合短暫休息(例如10秒),反覆這個過程,可以有不同的運動組合。間歇性運動的好處是,隨時隨地能來上一段10分鐘內的訓練,不必特別挪出時間出門運動,就能達到運動效果,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人。
-
2021-05-09 養生.聰明飲食
鹽、糖、蜂蜜皆經加工 加工食品真的代表不健康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加工食品能夠在市場上屹立不搖,且不斷推陳出新與它的便利性、適口性等有關,但加工食品也經常會被消費者認為不健康,但會有這樣的既定認知,可能與產官學界的分類相關,也因為如此,有越來越多新的分類與標籤方式出現,可望解決產學之間溝通的語言落差。想到餅乾,你認為是健康的食品嗎?再仔細想一想,洋芋片和高纖燕麥餅乾的健康價值,可以劃上等號嗎?與消費者不同,在學術界以及產業界中經常根據加工形態的不同,對食品進行不同的分類,而這樣的分類使得普遍加工食品,被認為就是不健康的代表。以上述為例,在產業分類中,洋芋片是餅乾,高纖燕麥餅乾也是餅乾,但這兩者的營養成分難道就能相提並論了嗎?不過這樣的誤會幾乎從加工食品的誕生開始,就深植人心,但食品是否經過加工與實際所能提供的營養,並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讓加工食品有不健康的印象 全是因為分類不清楚?加工食品因為具有便利性、適口性高以及不斷研發的新穎性,備受市場喜愛。與此同時,加工食品的健康性也是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在2021年6月即將出刊的最新期刊中提出一個全新的論點,內容主要是探究食品分類的系統基礎,發現大多數的分類系統,在分類過程中會將營養素定量,同時納入分類考量。簡而言之,現有的分類對於產業界來說有意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性,但也因為既定的分類,從未將營養素考量進去,導致消費者普遍認為加工食品與不健康之間,存在絕對等號。新興營養標籤,試圖為加工食品撕掉有色標籤其實,這樣的論點並不是現在才被拿出來討論,歐洲國家早已推行許多不同的營養標示來與消費者溝通,如Nutri-Score與Traffic Lights。以Nutri-Score爲例,是利用積分的方式計算單一產品的總體得分,考量的內容包含原本營養標示的營養素(熱量、脂肪、糖、鹽)以外,會另外將食物本身的營養素也考量在內,如纖維素、蛋白質含量,以及食物的類別,如堅果類、水果類、蔬菜類等與食物的完整性與否也都會在考量範圍內;所得的分數以100公克或100毫克來計算,根據分數的所得將食物以顏色與字母來分級。除此之外,最讓消費者在乎的添加物又是如何評定的呢?在食品加工當中會添加食品添加物,目的是為了穩定品質、維持食品安全,像這樣具有價值的用途,也都會納入考量的範圍內,也就是說,這樣的評分系統是全面性去了解食品本身的價值,而非以單一的角度去定義其營養價值。依照加工程度分類 也有科學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訂定的NOVA分類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食品供應鏈,這種分類是考量到食品經歷的加工性質、加工程度與目的,再依此將食物分為4個層級,分別是未經加工或極少加工食物(鮮奶、蛋、魚肉、蔬菜)、經加工製造的食物(牛油、鹽、糖、蜂蜜)、加工食物(麵包、煙燻肉類、肉類罐頭)、超加工食物(汽水、泡麵、零食、醬料),也由於這樣的分類明確,在科學上與肥胖相關的研究也經常以此為依據來作為判斷的依準。彙整共通語言,才能有效溝通身為食品產業界的人,時常會碰到一個問題,有理也說不清加工食品並不是絕對不好,但卻沒有一個有力的證據與消費者溝通。其實這並非誰對誰錯,而是產學界與消費大眾之間所使用的語言不同,認知範圍也不相同,導致各說各話,各有思考邏輯的溝通落差。雖說是如此,但並不代表任何一方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絕對的正確,觀念與預期目標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夠創建溝通的橋樑,這些是不斷有新的分類標準以及分類標籤出現的緣故,期待這類能促進有效溝通的「工具」,能夠更良好的嫁接起產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落差。延伸閱讀▶進口食品密密麻麻外文看不懂?韓國政府推App溯源▶可食用包裝的材料有新發現!牛奶蛋白可塑性高、還能補充營養!▶可樂竟比橄欖油健康?法、德、西班牙等7國食品營養標籤引爆爭議參考資料▶Processed food classification: Conceptualisation and challenge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5-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平日飲食清淡 為何血中膽固醇濃度也超標?
阿茂一向飲食清淡,只是偶爾會買包鹽酥雞或炸雞排打打牙祭。某天覺得胸口不適冒冷汗,就醫檢查竟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血液中膽固醇濃度超標。他不解為何膽固醇濃度會過高?壞的膽固醇 易心血管病變血中膽固醇過多時,病人常沒有不適症狀,須透過抽血檢查,才得知體內膽固醇含量。膽固醇在全身血液循環中,以脂蛋白的形式運送,脂蛋白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會沉積在動脈的血管壁,引起血管壁發炎反應,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並使血管彈性下降,若沉積過多則會使血管變狹窄,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元凶之一。油炸食物吃過量 健康受損食物是體內膽固醇的重要來源,從食物中攝取適量膽固醇是必要的,但攝取過量會造成健康損害。食物中的膽固醇來自於動植物食材、烹飪用油或加工食品等,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天攝取的飽和脂肪酸不超過總熱量攝取的5%,要限制牛肉、豬肉等紅肉攝取,盡量選擇脫脂或低脂乳製品,避免吃油炸食物,對心血管較為健康。建議多以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酪梨、杏仁、鮭魚、橄欖油、亞麻籽等替代,來提高身體內高密度脂蛋白濃度。身體內和血液循環中的膽固醇8成是由肝臟製造,是體內主要膽固醇來源。若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會促使肝臟製造更多的膽固醇,使血中膽固醇濃度增加。此外,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例如運動量不足、不健康飲食習慣、吸菸及肥胖,都會使身體產生較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由基因遺傳的疾病,帶有致病基因的家族成員身體,對於低密度脂蛋白的回收機制有缺陷,因而導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過高,常超過190mg/dL,比一般人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的他汀類(statin)降膽固醇藥物,能減少肝臟合成低密度脂蛋白,並促進肝臟透過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回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另一類藥物ezetamide,能減少腸道對於膽固醇的吸收,這兩類藥物是目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工具,副作用相當低。近年發展針劑型新藥PCSK9抑制劑,能透過結合血液中的PCSK9此一物質,減少PCSK9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分解,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回收的效能,在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或其他動脈血管再通術、或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如果在使用他汀類藥物和ezetimibe之後血中低密度脂蛋白仍超過標準(135mg/dL),則應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再次發作。
-
2021-05-0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
飲食不當會引起便秘、長期便秘會引起痔瘡,足量的纖維質,是腸道保健的根本。 攝取纖維的最佳比例是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2:1。 沒有便意,而且持續好幾天沒排便時,可以多攝取容易帶動便意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藉由纖維增加糞便體積來刺激腸壁,有效幫助排便。 非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纖維素與半纖維素 纖維素不溶於水,在腸胃裡像吸水的海綿,增加糞便蓬鬆度,代表食物有:全穀、糙米、豆類、根莖類、綠色蔬菜類、菇類。 半纖維素是黏稠的多醣類,代表食物有海藻昆布、全穀類、麩類、芥菜。 有便意,但糞便硬、無法排出時,則要改為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糞便內含水的膠狀成份,也供給腸道好菌足夠的養分來全力運作,有效軟便。 水溶性纖維又細分為植物膠和果膠 植物膠溶水之後會像果凍水水的,潤滑糞便。代表食物有:燕麥、車前子、愛玉子。 果膠能在糞便內形成滑潤的水溶性膠狀質地。代表食物有:橘子、蘋果、柿子、梨子、香蕉、草莓、蘿蔔、高麗菜、南瓜、馬鈴薯、秋葵。 腸道中的纖維質除了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水,讓糞便濕潤柔軟,更可以成為腸道內好菌的食物來源:益菌質。 這概念有點像是,將腸道當作牧場,腸內好菌就是牧場上的好乳牛,要養好牛,一定要有豐沛鮮美的牧草、乾淨的水源,所以,攝取足量的水份和纖維質,就算不特意攝取益生菌,腸道自然會篩選出適合生存的好菌。 腸道好菌帶來優質的腸道環境、濕潤柔軟的好糞便,所以光是好好吃青菜水果,就有保養腸道的效果! 但反過來說,到底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會引起便祕、痔瘡,或者使痔瘡症狀加重呢? • 太過精緻的食物白吐司、白米飯,含糖與脂肪量高的甜點、麵包架上填滿餡料的美味軟麵包,都不含任何纖維,無法提供腸胃正常蠕動時需要的纖維質,容易引起便秘,惡化痔瘡。 • 愛吃肉,不吃蔬果肉類雖然是蛋白質的來源,但只吃肉而忽略了蔬果的重要性,也是造成便秘與痔瘡的主因。 • 不常喝水,喜歡喝對腸胃有刺激性的飲品每天2000cc的水分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需求,補充水分不但可以潤滑腸胃道,還可以潤濕糞便、防止便秘。 但盡量不要以咖啡、茶飲、酒當做水來源。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容易使腸胃蠕動失調;手搖杯飲料糖分太高,反而會造成腸胃和身體的負擔;酒精類飲品使血液循環增快,但同時也促使血管擴張,加速痔瘡的產生。 • 燒烤與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對於腫脹的黏膜組織更具刺激性,會使已形成的痔瘡急速惡化。 • 含鈉、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含鹽份高的加工食品會使水分累積在人體組織間,水份不能有效回到腸道就無法協助糞便變濕、變軟,反覆刺激也會讓痔瘡組織惡化。 • 服用鐵劑會引起便秘貧血需服用鐵劑,但服鐵劑引起便秘嚴重的時候,請和醫師討論,改由大量含鐵質豐富的蔬菜及肉類為攝取來源。 含鐵的蔬菜:菠菜、甘藍菜、西紅柿、青豆、花椰菜、紅薯、綠豆、甜菜 含鐵的豆類:扁豆、腰果、開心果、南瓜、全麥麵包、烤番薯、燕麥、黑巧克力 含鐵的水果:草莓、葡萄、葡萄乾、西瓜、梅干、無花果、杏桃、杏桃乾 含鐵的肉類海鮮:牛肉、牡蠣、蛤蜊、蝦、雞、火腿、豬肉、羊肉、蛋 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可以預防便秘,也能避免痔瘡找上您。 預防痔瘡的飲食習慣: • 以糙米、全麥土司、麥片,含纖維量高的穀類代替白米飯。• 多攝食根莖類植物,如: 蕃薯、馬鈴薯、蘿蔔。• 多吃生菜或炒青菜,如: 萵苣、蕃茄、橄欖、小黃瓜。• 以果乾或新鮮水果代替精緻甜食,如:藍莓、野莓、各類莓果、杏桃、李子、棗子、柳丁、橘子、椪柑。• 除了纖維類食物,配合食用優格或喝優酪乳,適量補充益生菌,也可以避免便秘,預防痔瘡產生。• 多喝水,喝水加上規律運動是預防痔瘡的基本方法。以一般茶杯大小來估算,我們建議成人一天至少喝6-8杯水(2000-2500cc)。 理想的膳食纖維攝取量每日大約20-35克,國健局統計,現代人攝取纖維量每日大約只有5-20克,所以多攝取粗纖維是預防便秘和痔瘡的根本方法。下面附上膳食纖維含量參考表,大家可以藉此算算今天一整天攝取的纖維量夠不夠。 攝取足量纖維質是個數學題,看這個表格時也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單就纖維質攝取量而言,吃同樣份量的菠菜,纖維質量是高麗菜的兩倍;而水溶性膳食纖維方面,鳳梨的纖維質遠不及香蕉! 所以,稍微檢視一下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挑選更有效率的高纖蔬果。 力行高纖飲食其實沒有那麼難!就算是外食族,適當撿選富含纖維的好食物也能為健康把關!通常認真吃青菜吃個一週,就能藉由高纖飲食方式改變腸道菌種。 糙米的膳食纖維比白米更高,可以混雜糧米、大麥、五穀一起煮,纖維含量更高;吃火鍋可以多下些大把蔬菜、菇類以及海菜海藻,對於改善便秘、腸道大掃除很有幫助。想吃零食,可以準備胡桃、杏仁果、夏威夷豆之類的堅果。當然,如果以上幾點都認真做到了,還是常有便祕或排便出血的問題,那可能是另外一項大腸腸道內的健康警訊,請即時找專業醫師做診治,才不會延誤病情。 養成喝水的習慣: 水,是大腸最好的朋友。如果你的糞便常常是羊屎便狀,多半是水份攝取不足的警訊。肛門位於大腸最末端,如果攝取水分不足,很容易造成糞便乾硬、大腸循環狀態不佳;一旦排便不順,久而久之,痔瘡就開始悄悄醞釀。 肛門內皮和黏膜相當細緻,在每天受到糞便衝擊時,若含水量不足,很容易有痔瘡破皮或肛裂的情況;所以,維持良好的飲水習慣,便能有濕軟的糞便質地,才可以好好保護肛門,維持它的健康。 從秋末冬初,天氣漸漸變涼、變乾燥開始,許多病人紛紛詢問起排便時出血或帶著血絲的問題。在連肌膚都感受到乾燥的時節,我們更需要攝取大量水份。 每天攝取2500-3000cc的水,是維持腸道循環的好基礎,如果你覺得一直喝水卻一直從尿液排出,那代表大部分的水份還是被泌尿系統搶走了!!可憐的大腸還是乾巴巴,大腸裡的糞便缺乏水份,表面還是粗得像牛皮紙一樣,排出這樣的糞便,不刮破肛門內皮、不造成出血才奇怪咧!! 人體能自我調節,習慣多喝水、持之以恆之後,在一週內就能見到效果。不但排尿狀況不會像剛建立習慣那麼頻繁,糞便也會開始越來越受浸潤、越來越柔軟,排便出血的問題自然而然會迎刃而解!! 通常我們建議成人一天攝取總水量為2500-3000cc,這些水量不一定只來自於狂灌水,吃蔬菜水果、喝湯、喝飲品都算在總量內。但不建議以茶、咖啡、酒,當主要水源,因爲它們的共通點是利尿,利尿了、水份流失了,糞便最終還是乾的。 《延伸閱讀》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2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大腸癌、降低膽固醇!醫師建議多吃2種纖維
攝取膳食纖維是現代人飲食的重要課題,但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人九成以上每天食用的纖維量都達不到標準的25公克,以精製澱粉為主食,加上蔬果攝取量少,對健康來說是一大警訊。請重新檢視自己的三餐內容,別以為多吃纖維就像牛吃草一樣枯燥,營養師教你如何技巧性把纖維放入餐盤,輕鬆吃夠一日所需分量。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兩種,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胃腸科醫師許秉毅表示,水溶性纖維吸水性強,容易被腸內的細菌、酵素等分解破壞;非水溶性纖維則不易被分解,所以是糞便的主要成分。非水溶性纖維多見於蔬菜;水溶性纖維則以水果含量較多。蔬菜水果裡同時含有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兩種纖維,一般來說,蔬菜當中非水溶性與水溶性纖維的比例大約是5:1,口感比較粗糙;水果非水溶性與水溶性纖維的比例則為3:1。但是也有不少例外,水果當中口感比較軟Q的,水溶性纖維的比例會比較高,例如木瓜的非水溶性與水溶性纖維的比例是1:2,楊桃也是1:2,而鳳梨相對粗纖維多,比例則是11:1,所以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多吃鳳梨。非水溶性纖維助排便,減少毒物刺激腸道,預防腸癌。為何需要知道兩種纖維的比例?因為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幫助是不一樣的。許秉毅表示,多吃非水溶性纖維可以刺激腸胃蠕動,減少便祕發生,也就減少糞便中毒素刺激腸壁,進而引發息肉、腸癌等。他指出,食物當中有不少毒素,例如農藥、防腐劑,或是燒烤產生的毒素。腸內的壞菌也會產生毒素,糞便在腸胃道內停留愈久,愈容易發生癌症,這也就是為何腸癌容易發生在直腸與乙狀結腸的部位,因為糞便停留在這裡的時間久,毒素刺激腸壁的時間最長。水溶性纖維能吸油吸糖,控制血糖,減少心血管疾病。水溶性纖維則有四大功能,第一是能吸糖,血糖不容易升高,有利糖尿病的控制;第二是吸油,會吸附不好的膽固醇,避免沉積在血管壁,相對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第三是吸附食物內的毒素,避免發生腸癌;第四是養好菌。許秉毅表示,腸胃道裡的好菌被稱為「免疫力訓練師」,好菌多、免疫力就好。而吸附毒素除了可避免腸癌,還能避免毒素進入血管裡循環全身,進到血管裡就可能造成血管發炎,引發心血管疾病。而壞菌產生的阿摩尼亞如果進入腦部,則可能造成肝昏迷、容易疲倦等。博田醫院國際形體醫學中心營養師徐婉玲表示,膳食纖維吸水會膨脹,尤其水溶性纖維停留在上消化道時間更久,讓人有飽足感,避免過度進食,進而預防肥胖甚至三高等慢性病。講究口感,精製加工食品、果汁多已去除纖維。安南醫院營養科組長王儷瑩營養師表示,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包括燕麥糠、燕麥、洋車前子(psyllium)、大麥、豆類,以及果膠豐富的水果,如蘋果、柑橘類、香蕉等,蔬菜中則有高麗菜、蘿蔔、青豆等。而含有非水溶性纖維的主要包括小麥麩、全穀物食品如全麥麵包及糙米、豆類、果仁、蔬菜和水果 ,尤其是蔬果的皮和種子。日常飲食中,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纖維的攝取比例應該多少?王儷瑩表示,並沒有特別的比例,只是要多吃一些。但是現代人吃很多精製的加工食品,其中因為非水溶性纖維粗澀的口感不佳,加工過程多已去除,很多人喝果汁也習慣去除果渣,當然纖維量就會不夠。正餐沒吃到蔬果,可補充車前子、奇亞籽等纖維粉。日常飲食中,哪些是屬於「高纖食物」?徐婉玲說,100公克的食物中,只要有2公克的膳食纖維就是高纖食物。天天五蔬果只是攝取膳食纖維的基本款,女性最好增加攝取到七樣蔬果,男性九樣,且蔬菜要多於水果。萬一正餐沒能吃到蔬果,建議補充含車前子、奇亞籽成分的纖維粉,早餐改為全麥土司,或到超商買些生菜沙拉或青菜棒。徐婉玲說,有些人基於健康會把地瓜當主食,她建議地瓜最好洗淨帶皮吃,才吃得到纖維質。
-
2021-04-29 癌症.食道癌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78人,108年死於食道癌人數為1,983人,不管是新增罹癌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說,長期吸菸、嚼檳榔、飲酒、食用加工食品與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國衛院研究顯示,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2.29、2.62倍。陳志毅指出,與10幾年前相較,這1、2年來食道癌發病年齡約年輕10歲,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常吃火鍋等滾燙食物,以及偏愛甜食,引發胃食道逆流,增加罹癌風險。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也證實,口腔衛生不良,以及常吃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及高溫或燙口等食物,都可能刺激食道,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由於食道癌迄今並無有效篩檢工具,賈淑麗提出6大遠離致癌因子,建議落實在生活中,避免罹患食道癌。1.遠離菸、酒、檳榔。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4.多食用原型食物,盡量減少加工食品。5.保持口腔清潔習慣。6.維持規律運動。陳志毅最後指出,由於早期食道癌並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族群提高警覺,如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卡卡的,有異物感,就應積極就醫,並戒除菸酒及檳榔。★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4-2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84歲翁患慢性腎病常搔癢難耐抓破皮 醫囑低磷飲食改善
苗栗市84歲張姓老翁患有慢性腎臟病,定期回診,最近他到衛福部苗栗醫院回診時,醫師發現老翁不時抓膚,身上露出許多抓痕、脫屑還有些破皮、色素沉積,老人家表示常全身癢,尤其背部和手臂搔癢難耐,家人說因想控制好老人家的血糖,三餐主食由白飯換成糙米飯,老翁牙齒不好,每餐都要配湯才吃得下;老翁抽血報告的血磷數值高達6.2mg/dl,醫師認為可藉由控制血磷改善,經苗醫腎臟團隊照護及提供低磷飲食指導,老翁再回院抽血檢查,血磷已降至4.8mg/dl,皮膚抓痕也變少,搔癢症狀獲得 改善。苗栗醫院腎臟科主任吳文中指出,台灣腎臟病發生率居高不下,常見慢性腎臟病患因皮膚癢,抓到體無完膚,生活品質大受影響。腎臟病友往往因尿毒累積、皮膚乾燥、高血磷、副甲狀腺素增加等因素,引發皮膚癢症狀,提醒及早就醫改善,以避免病情加重並減少感染風險。吳文中表示,臨床通常依病人狀況建議採用低磷飲食、服用鈣片、尿毒素吸附劑來緩和皮膚搔癢情形,若持續嚴重搔癢不適,建議至皮膚科就醫。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說,磷是骨骼牙齒生長及合成身體能量的重要礦物質,高血磷可能是腎臟功能衰退,造成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磷無法從尿液排出,造成血中的磷蓄積,適度控制飲食磷的含量,可延緩腎功能衰退,並預防腎骨病變發生;慢性腎臟病人建議每日磷攝取量為800至1000毫克,常見高磷食物如一般乳製品、全穀類、乾豆類、內臟類、堅果類、芝麻、肉鬆、加工食品、火鍋料都應避免食用,而低蛋白飲食其實也是一種低磷飲食原則,建議依慢性腎臟病期別,適量控制蛋白質攝取,也可達到避免高血磷的風險。吳文中提醒,及早藉助專業醫療衛教與追蹤介入,可有效延緩腎功能退化和避免皮膚搔癢不適等問題,部苗腎臟照護團隊提供相關保健諮詢服務,歡迎鄉親利用,洽詢專線037-261920轉2184周慧琴衛教師。
-
2021-04-2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現代人一項吃飯習慣 小心吃到肌肉流失!醫師教你預防肌少症
很多現代人對於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有很好的保健觀念,不過你知道嗎?人體的行動力除了依賴強健的骨骼之外, 還必須擁有良好的肌力,才能夠帶動骨頭與關節之間的活動,一旦脂肪的量增加,肌肉量就會相對減少,很可能就會面臨肌少症(Sarcopenia)上身而不自覺。肌少症 肌肉及相對應肌力減少或流失復健科醫師林政宜指出,肌少症就是指肌肉及相對應肌力(功能)的減少或流失,可根據嚴重程度來區分,通常輕度的肌少症,肌肉的質量減少、肌肉力量減弱,但還未造成肌耐力的降低,當開始出現肌耐力下降時,就符合真正肌少症的定義;而嚴重的肌少症,通常肌耐力已下降至沒有辦法負擔正常生活功能所需。所謂「肌肉的量減少」是指真正具有運動功能的肌肉組織,也就是瘦肉組織變少;而「肌肉的力量降低」,則是指手的握力、腳從坐到站等與動作姿勢有關肌肉力量的減退。至於「肌耐力的降低」是由於肌肉量(具功能性組織)的減少,以及肌力(肌肉力量)的減弱,進而導致肌耐力的降低,例如從坐到站或行走的困難度會增加,長久下來,容易加重骨頭、關節的負擔,因而造成莫名的腰痠背痛。肌少症4大危險因子1、年齡老化年齡的變化會造成肌肉組織下降,根據 統計數字顯示,從30歲~70歲,每10 年肌肉的質量會下降6%;40歲以後下降速度會變得更快;60歲以後,每年以 1.4%~2.5%的速度降低。此外,針對長期臥床對肌肉的影響方面,年輕人躺1個 月,身體瘦肉組織約少0.5公斤;30~40 歲以上的成年人躺10天,瘦肉組織少1公斤;但對老年人而言,躺3天就減少1公斤。2、營養不良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過度飲酒等,都容易有肌少症的危機。過度飲酒會 造成營養不良,這是因為飲酒過量,身體在取得很多熱量的情況下,通常不會想再去攝取其他食物,但酒精中並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僅僅只有熱量而已,就會間接造成營養不良3、活動量不足活動量太低、長時間臥床等,都是加速肌少症變化的因素。4、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疾病的變化,也都會間接造成肌少症的形成。慢性病會造成肌少症的原因,可歸納出幾個因素,包括體內重要荷爾蒙合成量的降低;而糖尿病、腎臟病等,則是會造成身體神經肌肉方面的改變,身體代謝也會出問題。蛋白質可防肌肉流失 三餐要平均攝取林政宜指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早餐吃得比較少、隨便吃,中餐吃便當解決一 餐,晚上則是會吃得比較多,但其實這樣的飲食型態對蛋白質的攝取是不利的。根據美國營養學會提出建議,三餐中的蛋白質要平均攝取,建議量為每公斤每天的攝取標準要達到1.2~1.5克,換算成每餐的攝取量大約為25~30克,不過,依個人體重及有無腎臟疾病的不同,還是會有個別的差異,可進一步諮詢專業醫師計算精確建議值。因為當身體攝取了足夠的蛋白質後,才能夠被有效的利用,當蛋白質攝取量不足 時,活動時除了需要燃燒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之外,就得消耗體內的蛋白質做為身體代謝的需求。慎選優良蛋白 植物性與動物性最好1比1 營養師劉怡里提及,除了減少飲食中精緻糖的攝取之外,在澱粉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全穀類的澱粉,像是糙米、紫米、蕎麥、燕麥、糙薏仁(帶皮的薏仁)等優質的澱粉,不但含有維生素B群,也含有具飽足感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的攝取方面,除了三餐平均攝取足夠的量之外,質的方面也很重要。劉怡里提醒,不要吃加工食品,比如吃魚就要吃新鮮的魚肉,不要吃魚丸,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攝取到優質蛋白質,也可以達到減重的效果。肉類的選擇上,建議以白肉為主,減少紅肉的攝取,因為紅肉的脂肪含量比較多。此外,也可以選擇豆類的蛋白質攝取,像是毛豆、黃豆、黑豆等,都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至於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的搭配,則建議採取1比1 的原則。鈣質補充不可缺少 曬太陽有助鈣吸收另外,骨骼和肌肉是屬於同一套系統,當骨質發生疏鬆的情形,骨骼的架構變得不穩定時,肌肉同時也會相對變得沒有力氣,也就是說,骨骼和肌肉是唇齒相依的,因此,在預防肌少症的同時,也要加強鈣質的補充。在鈣質的補充方面,劉怡里建議,可以從乳製品中攝取,也可以在豆漿中加入一 些黑芝麻或堅果。而蔬菜當中的芥蘭菜是鈣含量最高的,其他如小白菜、川七、紅 鳳菜、綠豆芽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鈣質,而日常飲食中,小豆干、凍豆腐、傳統豆腐、小魚干、蝦米等,也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值得一提的是,透過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對於體內鈣質的吸收也很有幫助,除了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最新的研究也發現,能夠有效預防肌少症的發生。延伸閱讀: ·1動作做不了,小心就是肌少症! 肌力不足一旦跌倒要求救都困難 ·肌肉量會隨年齡一起流失! 4個助長失能飲食習慣...你中了嗎?
-
2021-04-24 養生.聰明飲食
食用油炸食物其實超NG!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營養師揭「用油迷思」
因為怕胖、控制體重,或追求養生,不少人飲食清淡,幾乎不太吃油,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提醒,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如果長期缺乏脂肪酸,皮膚變差、乾燥,容易出現縐紋,看起來會比實際年齡老了老幾歲。 烹調方式不同 挑選的油品也不同「挑選油品是1門學問。」蘇秀悅說,應該依照烹調處理方式來決定油品種類,例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不飽和脂肪含量(85%以上)較高,一般建議,用於低溫處理,不宜炒炸。相較之下,牛油、豬油、棕櫚油則因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熔點高,氧化安定性佳,一般用來高溫油炸,例如,坊間鹽酥雞、炸雞、炸薯條,都會選擇這類油脂。 食用油如何製成? 這兩大步驟精煉出食用油食藥署表示,在食用油製程中,包括「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等兩大步驟,前者以食用植物油為主,可分為壓榨法與萃取法。壓榨法是將原料經過精選、清洗、浸潤、去皮、破碎、加熱後,以壓榨機直接壓榨,使油脂流出。適用於油脂含量高(超過50%以上)的原料,最典型的壓榨油品就是橄欖、花生,以及國人熟悉的苦茶油。至於最常見的大豆沙拉油,則屬於「油脂精製」油品,因為黃豆的油脂含量只有20~30%,必須使用萃取法來提煉,將原料組織破碎壓成片狀,蒸煮加熱後,再以熱溶劑進行萃取,溶出油脂,再透過加熱過程,使溶劑揮發,減少殘留在油品的比率。不過,第1階段的粗製油脂外觀較混濁、色深、有不良氣味,口感與品質也比較差,且容易造成油脂氧化。因此,油脂必須再經過精製或精煉等程序,提高食用油的安定性與保存性。 避免高溫起鍋 減少油炸方式的烹調食物如何正確用油?國健署建議,可以多使用植物油,但應避免高溫起鍋,並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爆炒、油淋等烹調方式。再者,盡量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涼拌等少油方式來烹調食物。此外,不論用哪1種油品來油炸食物,長期食用,都會影響健康,因此,避免以食用油來炸食物,而炸雞、雞排的外皮,最好去除,以免攝取過多脂肪,平常少吃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 1天吃多少油才健康? 國建署建議攝取1湯匙堅果量許多人不太吃油,國健署建議,可多吃花生、芝麻、腰果、杏仁、核桃等天然堅果種子,每日建議攝取約1湯匙量,約為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就能補充好的脂肪酸。蘇秀悅提醒,少吃油,就能減少熱量攝取,控制體重,但三餐都是水煮食物,例如,燙青菜、水煮雞胸肉,身體容易流失植物性礦物質,且營養素不足,長期下來,皮膚狀況變差,臉皺變老,不可不慎。(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在家煮飯要用什麼油?油炸該用哪種油? 營養師教你正確用油法 ·堅果吃太多就是在囤油! 一天超過「這量」傷心、傷血管...還會愈來愈胖
-
2021-04-16 養生.健康瘦身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你正在執行168斷食法減重嗎?168斷食法到現在還是很流行,其藉由調整進食的時間,進而達到飲食控制的效果。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斷食法,成效顯著的大有人在,但也有不少人體重不降反升,原因在於能進食的時間內你吃了什麼?吃的正確嗎?吃多少飯就要吃多少菜 少加工、精緻食品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貼出一張「食物份量表」,幫大家分好人體每日所需的6大類食物,以及每次可以吃的份量。高敏敏說,在攝取全穀雜糧類上,如綠豆、紅豆、饅頭、玉米、南瓜、全麥土司、地瓜、糙米飯、蕎麥麵、穀類等,要記得一原則「吃多少飯就要吃多少菜」,並且減少攝取加工精緻食品,最好以多纖維、多種類為主;此外,須注意的是,口感綿密鬆軟的耕莖類也是澱粉。不只綠色蔬菜才算菜 控制份量、攝取多樣化而豆魚蛋肉類則是每餐一掌心,如豆類∕豆漿、奶類、魚類、肉類、海鮮、蛋類(每日可一顆),盡量挑選原型食物吃,同時避免加工肉品。至於蔬菜類不只有綠色蔬菜才是蔬菜,瓜類、菇類、藻類也都是蔬菜,每餐都要吃,且每種顏色的蔬菜都要均衡攝取,一天至少要吃1.5-2碗菜才足夠。不可或缺的水果類,諸如櫻桃、小番茄、蘋果、奇異果、芭樂、葡萄都可以,但高敏敏提及,要記得控制份量,一次一個拳頭大小,約切一切放碗裡八分滿的量,且應多攝取各式顏色、種類的水果。此外,堅果種子類的話,如核桃、芝麻、堅果等,每日所需份量約是一小把;乳品類則每日1.5-2杯即可,如牛奶、優格、乳酪、起司等。選對食物、吃對時間 喝水+運動不可少高敏敏提醒,執行斷食期間,進食時要選對的食物,不能亂吃,拒絕高糖、高油、加工食品,選擇蒸煮滷烤的天然食物,例如:炸排骨便當換成滷雞腿便當;吃東西時7、8分飽就好,不要在可進食時間暴食狂吃,如此一來只會徒增身體負擔,更別說要瘦身了。執行斷食法除了每餐進食需飲食均衡外,水份充足及適當運動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每日最少1500-2000cc,有時候「覺得餓」可能是口渴了,很多食物裡也含有水分,都可以算在每日水量裡頭,且每日至少運動30分鐘。高敏敏強調,減重最重要的是別盲目跟風,找出最適合自己、可執行的時間,減肥不是一時,健康飲食跟生活模式是一輩子! 延伸閱讀: ·吃菜減重卻變胖? 那是因為這1類蔬菜比肉還肥 ·168間歇性斷食反變胖? 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犯了這2個錯
-
2021-04-13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是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 還是肌少症潛在危險群
肥胖代表身體正處於異常狀態中,絕不可輕忽我喜歡利用冰山的圖片來說明健康的狀態。冰山的體積大部分都在沉在海裡,露出海面的只是整體的一部分而已。這就像我們看到了高血壓這座冰山,但在這座冰山底下其實存在著遠大於露出部分數倍的體內異狀,而血壓上升只是其中顯露出來的部分而已。在海面下的一大部分,是人們日積月累的生活習慣、缺乏營養的飲食生活、狂吃使用添加物和防腐劑的加工食品、整天久坐不到戶外活動筋骨、沒有充足的睡眠來修復身體。正因為上述這些原因的不斷積累,才會讓海面下的冰山持續擴大。血壓上升只是剛好露出海面,被我們所看到的現象,而其他人可能出現的是血糖值上升、膽固醇、中性脂肪值上升,或是骨頭脆化導致骨折等不同的狀況。冰山一角的症狀或許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形成海中冰山的原因,卻幾乎都和個人混亂的生活型態脫離不了關係。我們能看到的異常狀況,真的只是整體發生變異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中「肥胖」正是冰山露出水面,能被我們觀察到的部分。肥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時會出現其中一種的症狀,指的是脂肪組織內部累積了超過需要的脂肪。尤其是當體內連接胃和大腸之間形成連續狀的大網(內臟脂肪),以及腸道周圍的腸繫膜、腹膜後側的後腹膜等處,累積了大量脂肪,就會面臨許多與健康有關的風險。脂肪會使身體缺氧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脂肪組織其實是體內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它既是儲存脂肪的倉庫,還能分泌具有特殊作用蛋白質的脂肪細胞素(adipokine)。脂肪細胞素中含有能控制食慾、誘導血管、刺激能夠分泌胰島素的瘦蛋白(leptin),以及能夠提高胰島素的感受性,具有抑制發炎作用的脂聯素(adiponectin)。當脂肪細胞中的脂肪不斷囤積時,就會發生「缺氧」的狀況。這就好像我們擠進一節塞滿乘客的車廂,那種喘不過氣的感覺。一旦脂肪組織內發生缺氧的狀況,脂肪細胞素會持續分泌引起發炎的物質,造成血壓容易升高,並誘發血液裡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數值上升。我希望大家要知道,脂肪囤積就是身體內重大的內分泌異常狀態。出現大肚腩,老後請看護女性的內臟脂肪較少,比較不容易有「啤酒肚」;男性大約在三十多歲以後會開始明顯有啤酒肚,也就是「小腹突出」,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內臟脂肪過多的情形。一旦有啤酒肚,同時還會伴隨腹直肌和腹斜肌兩種腹部肌肉的萎縮。因為肌肉萎縮,小腹當然也就跟著鬆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減少與肌力下降的情形就稱為「肌少症」(sarcopenia),也會使得步行和運動能力等身體機能日漸低下。為了延緩高齡者請看護照料的時間,只要出現肌少症的情況時就要特別注意。不過,這些問題並不是上了年紀之後才會出現,而是早在出現狀況的十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伏筆了。因此,想要解決肌少症的問題,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肥胖者可以說是肌少症的潛在危險群,因為身體其實已經明顯出現肌力下降的情況。想斷食,就是現在!如果靠著大骨湯斷食,過著極端的斷醣生活,卻在斷食結束後又恢復到原來的飲食習慣,那麼一切努力就付諸流水了。因此,重要的是在斷食結束後,要採取什麼樣的飲食生活。實際上就算不是連續進行斷食,也可以改善激素異常的狀況。採取間歇性斷食法,就可以不用勉強自己,而能持續進行斷食。實行間歇性斷食法很簡單,就是單純把一天分成「吃東西的時間」和「不吃東西的時間」而已。在不吃東西的時間裡,拒絕一切醣類;在吃東西的時間裡,則是有節制地攝取醣類,或者也可以不做任何限制。一般來說,把吃東西的時間設定在八小時以內,就可以稱為間歇性斷食。這麼做會覺得自己每天多少都有在斷食的感覺。吃東西的八個小時想要設定在哪一個時段都沒有問題,例如: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或是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可以自行選擇。越是縮短吃東西的時間(減少為六個小時、四個小時、二個小時),則越能提高改善激素異常的效果。若是兩個小時以下,基本上已經算是一日一食的狀態了。在不吃東西的時間裡,要記得確實補充水分,也可以飲用咖啡、茶或花草茶。在吃東西的時間裡,我們要有意識地攝取人體所需的養分,例如: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所以如果選擇吃便利商店裡的食物或加工食品的話,就無法攝取所需的營養,也會失去斷食所帶來的健康效果。因此,基本上是要在家裡吃自己準備的食物。因為有限制進食的時間,所以一定要在期間內確實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才行。※ 本文摘自《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作者:石黑成治 譯者:林巍翰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3/23《吃不胖的免疫力飲食法》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
-
2021-04-12 醫療.心臟血管
肥胖對血管危害多大?醫:大小動脈都可能出狀況
肥胖是現代社會中相當常見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率達44%,其中男性比率達51%,女性比率達36%。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會讓健康亮起紅燈,並非福氣的象徵。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介夫醫師指出,我們認為肥胖與粥狀動脈硬化,都跟慢性發炎反應有關,因為脂肪組織會釋放一些細胞激素,這些細胞激素會造成組織的慢性發炎。另外,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共病,這些問題也都對血管造成傷害,大至主動脈、小至周邊動脈都有可能漸漸出現狀況。平時沒症狀,一出事就要命的大動脈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謝福謙醫師表示,常見的主動脈疾病包括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主動脈位於體內深處,形成主動脈瘤時,大多數患者都沒有症狀,很難察覺,除非是直徑很大的主動脈瘤,才可能因為壓迫周圍器官而出現症狀。若主動脈瘤是位於靠前胸的部位,患者可能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若是位於靠後背的部位,可能出現腰痠背痛、腹脹等症狀,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血管外科檢查,確認是否有主動脈相關疾病,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謝福謙醫師說,「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多主動脈瘤都是擴張到很大才被發現。」主動脈瘤的變大或破裂與血壓有關,血壓越高主動脈瘤越容易破裂,主動脈瘤較小的時候,會建議使用藥物控制,隨著主動脈瘤的直徑越來越大,破裂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就會建議手術治療。「如果主動脈瘤長大的速度較快,例如1年長大超過1公分,我們也會建議患者趕快接受手術治療。」陳介夫醫師解釋,「傳統的治療方式,得動手術打開胸腔、打開肚子,把主動脈瘤切除,換成人工血管。近年來發展出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利用導管的方式,從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把主動脈覆膜支架送入主動脈,確定位置後再展開支架,讓血流走在主動脈支架裡,不會衝擊主動脈瘤。這種做法的傷口較小,破壞性較小,手術時間較短,病患恢復也比較快。」謝福謙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是相對急迫的狀況,血流會從主動脈內膜破損的地方灌入主動脈壁,而造成劇烈、撕裂性的胸痛、背痛、腹痛。根據主動脈剝離的位置,會將主動脈剝離分成甲型(Type A)跟乙型(Type B)。當剝離部位包含升主動脈時,稱為「甲型主動脈剝離」,這是相當危急的狀況,每小時會增加1-2%的死亡率,需要緊急開刀,進行開放式手術。當剝離部位侷限於降主動脈時,稱為「乙型主動脈剝離」,因為不會影響通往腦部、心臟的血流,則可以考慮用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的方式來解決。陳介夫醫師回憶,曾經有位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好幾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但都沒有規則服藥。有天晚上他跟朋友吃完飯,突然感覺胸口好像被撞了一下,之後就開始從後背一直痛到肚子,而且左腳開始發麻,麻完之後就非常非常痛。送到急診室後,立刻幫他做檢查,電腦斷層顯示是乙型主動脈剝離。當時,患者左腳的血壓比上肢的血壓低了60、70毫米汞柱,代表血流嚴重受阻,需要緊急處理。做完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之後,他左腳的疼痛就立刻緩解了,而且手跟腳的血壓也恢復成一致的,幾天後順利出院。嚴重恐截肢的周邊動脈阻塞陳介夫醫師說明,下肢周邊動脈狹窄初期,患者會感到腳變得比較冰冷、偶而會感到腳麻,隨著動脈狹窄的程度越嚴重、血液循環會越來越差,其他症狀也會陸續出現,包括疼痛、無力、間歇性跛行等。「所謂的『間歇性跛行』,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漸漸感到疼痛。」謝福謙醫師解釋,「患者平常在家裡活動可能很正常,但是只要走比較長的距離,可能走了兩百公尺之後,就開始出現跛行的狀況,而必須停下來休息。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患者又可以繼續走,但是再走兩百公尺,又需要停一下。這是周邊動脈疾病相當獨特的症狀。」「再嚴重的話,會開始產生傷口,因為血液供應不足、組織缺血,而形成慢性潰瘍。」陳介夫醫師說,「部分患者甚至會有肢體末梢發紺、壞死的現象,最後可能需要截肢。」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到心臟科檢查,確認是否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盡早進行治療。面對周邊動脈狹窄,務必好好積極改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陳介夫醫師強調,「治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成因,才是治本之道。而且患者一定要戒菸,才能避免病情迅速惡化。」謝福謙醫師解釋,周邊動脈疾病初期可先用藥物控制,若狹窄程度較嚴重,就需要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有兩類,一類是利用導管在血管腔內進行,包括氣球擴張術、塗藥球囊、血管支架等。另外一類是繞道手術,外科醫師會嫁接一條血管繞過狹窄的部位,讓血流可以順利通過。血管腔內的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手術,醫師會從鼠蹊部將導管放入動脈裡,小心地穿過動脈狹窄的位置,然後撐開氣球擴張血管的管徑。部分患者的血管鈣化很嚴重,無法使用氣球撐開時,可以考慮使用血管內的斑塊旋切裝置刮除較硬的斑塊。醫師也會視狀況決定是否放入血管支架,以維持血管的內徑。陳介夫醫師說,為了降低血管再度狹窄的機會,可以考慮使用塗藥球囊,在撐開血管時,釋放藥物進入血管壁,抑制細胞增生,有助於延長血管暢通的時間。倘若延誤就醫,動脈狹窄已太過嚴重,或不適合使用氣球擴張術,就必須考慮繞道手術。貼心小提醒肥胖經常伴隨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容易危害血管的健康,不容輕忽。這些傷害都在不知不覺中產生,日積月累下來,便會形成大麻煩,從主動脈到周邊動脈都有可能出狀況。大家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高鹽、高油、加工食品,正確保養把血管照顧好!原文:
-
2021-04-11 養生.聰明飲食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外,飲食控制也很重要,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分享「得舒飲食」5原則,建議以糙米取代白飯,選擇全榖根莖類、水果蔬菜各5份、低脂乳製品補充鈣質、吃堅果選好油、以白肉取代紅肉,同時限鹽、限酒、減重、戒菸,以及持續運動,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張雅芳指出,「得舒飲食」強調蔬菜水果、堅果與乳製品的均衡飲食,利用高鉀、高鎂、高鈣、膳食纖維與不飽合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達到降血壓、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能有助血壓控制,也沒有太多風險與限制。一、以糙米取代白飯,選擇全榖根莖類,主食至少2/3以上選用未精製、含麩皮的全穀類或以根莖類取代精製過的白飯、白麵製品,但全穀類富含碳水化合物,吃過多血糖會上升,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醣類份量管理。二、每天攝取5份以上蔬菜及5份以上水果,多選用含鉀豐富的種類,一般蔬菜煮熟後為八分滿碗,約一個拳頭大為一份,水果一份為切塊八分滿碗,不建議選擇果汁、果乾。三、低脂乳製品補充鈣質,每天攝取1-2份的低脂或脫脂乳品,可於三餐或點心時選用。飲用乳品會腹瀉、脹氣者,可改選用無加糖之優格或優酪乳。四、吃堅果選好油,烹調選用各式好油(油脂5公克,三分之一湯匙),每天1湯匙核果或種子類,少吃油炸、油煎及含過多飽和脂肪的食物,忌奶油、豬油、棕櫚油。五、以白肉取代紅肉,建議以豆製品及去皮的白肉取代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張雅芳提醒,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攝取太多水果,以免血糖不穩定,腎臟病患者因得舒飲食含較豐富礦物質,可能增加對腎臟的負擔,但降低血壓能減少腎臟血管負荷。吃太多糖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細胞病變;另外食物建議儘量選擇原型食物,避免加工食品。張雅芳強調,得舒飲食的重點不在於禁止吃哪些食物,而是吃「對的食物」,並且「注意營養的均衡」。採用得舒飲食,可以有助於預防腦中風、骨質疏鬆、糖尿病、大腸直腸癌及心血管疾病,除了飲食外,再搭配運動習慣,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
2021-04-08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痛風和俗稱尿酸高的高尿酸血症(簡稱高尿酸),在臺灣十分常見,可惜的是,一般人並沒有因此而瞭解得更正確,反而誤解不少。對容易伴隨代謝症候群出現的高尿酸與痛風,如果能正確了解、控制達標,除了可以阻止痛風關節炎爆發,更能協助控制血壓、減少動脈硬化及腎臟損傷,避免未來心肌梗塞、腦中風及腎功能受損的風險。臺灣是世界痛風之島民眾雖時常聽到痛風和尿酸高,卻不一定真的知道它們在臺灣到底有多普遍。以Dr. Smith 2010年發表的研究,過去西方世界以為痛風最普遍的紐西蘭毛利人族群(成人6.4%)、比起臺灣原住民的高尿酸盛行率11.7%,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劉秋松教授2003發表的研究顯示卑南族最不受其他生活習慣影響的兒童中、同樣有極高的高尿酸血症,其中男童29.5%、女童40.2%有高尿酸。臺灣痛風及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中也指出,臺灣一般成年人中有70.2%、原住民中有90.2%出現血中尿酸超過6.0 mg/dL,遠高於世界一般不到40%的比例。 因此,臺灣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痛風之島!痛風一定要限制飲食嗎?其實對病患而言,用藥最重要;但不良飲食習慣是超級豬隊友!血中尿酸的正常值約在7 mg/dL左右,超過9 mg/dL的民眾,未來很高比例就會發作痛風;如果能持續控制在低於6 mg/dL以下(有痛風石病患在6 mg/dL以下),未來痛風發作風險會明顯下降,這時就稱為治療達標。眾多的臨床研究結果都顯示,雖然最嚴格、具有潛在造成營養不良可能的無普林(尿酸原料)飲食控制,也只能把血尿酸值下降1gm/dL左右。以「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建議:血尿酸值9以上才可能直接開始用藥,只靠飲食要達標的機會實在渺茫,而且比起把一天一次規則用藥就可以輕鬆把尿酸下降3-4 mg/dL以上,飲食影響其實不是太大。但是幾乎每位醫師都有經驗,民眾回診最關切的都是那些不能吃的飲食問題。除了不希望長期用藥的期待,因為不良飲食習慣確實是「成事不足、敗事大大有餘」的痛風控制豬隊友。合宜的飲水量對預防痛風發作最有效其中容易忽視的、就是最簡單的水;由於經尿液排出是體內尿酸最主要的排除路徑。研究顯示,在心肺腎功能正常的病患,除進食外、每日應有1500 cc以上的飲水,就能有效減少急性痛風、和尿路結石的發作。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醫學系Neogi T.教授2009年發表的研究即顯示,每日飲水超過1920 cc的痛風病患可減少當日46%痛風發作機會,約略相當於把血尿酸值由8.5降到6mg/dL的程度。所以在身體健康許可下、尤其是流汗多排擠了尿液量的時候,合宜的飲水量是最簡單直接的預防痛風發作方式。根據「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具有不良飲食習慣、真的會容易發作痛風:◎攝取較多肉類的人比攝取較少肉類的人高出約41%會罹患痛風。◎攝取較多海鮮的人比攝取較少海鮮的人高出約 51%會罹患痛風。◎每天喝355ml啤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高出約 49%會罹患痛風。(1瓶易開罐約330ml。)◎每天喝44ml烈酒的人罹患痛風的風險增加15%。(1杯烈酒杯約35-70ml。)其中酒類的風險和一般人想像不太一樣,雖然攝取酒精總量越高確實越增加痛風發作,但是不是只有酒類含酒精濃度問題,酒的種類影響可能更大。來自UnderwoodM.教授2009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會期刊(BMJ)的研究顯示,釀造酒比蒸餾酒更加容易引發痛風。其中飲用啤酒確實是風險最高,增加了2.5倍急性發作風險、其次才是如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度高的蒸餾烈酒約增加1.6倍,至於香檳等所謂薄酒,在正常飲酒量時、其實未增加痛風發作風險。高湯、火鍋鍋底、蜆精才更要小心豆類在那裡?...別不該限的拼命限,不必禁吃豆類製品啦。不幸的是,錯誤的痛風飲食觀念真的無處不在,限錯了飲食更對控制尿酸沒用。臺灣尿酸高的民眾常會禁吃豆類製品,就是典型的「不用限、卻怕到不敢吃」的最好例證。只依照傳統的所謂高普林食物去避免食用其實並不正確。依據2004年發表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攝取包括豆類、蘆筍的所謂植物類高普林食物,並不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但紅肉及內臟的肉類、海產類,則確實會增加痛風發作。合併食用高油脂食物,也會增加發作風險。但最麻煩的並不是蝦蟹等膽固醇含量高的水產食物,反而蚌蛤類的貝類食物才最高。烹煮方式也有影響,與煎炸等方式較無關聯,反而是熬成高湯(如肉類海鮮火鍋鍋底、純植物性食材鍋底則尚未有定論)、或如蜆精般的萃取,由於液態化的快速吸收,反而更快速提高血中尿酸,增加發作風險。高果糖含糖飲料超毋湯現代飲食裡最容易被忽略、卻真正對尿酸痛風衝擊最大的,更是糖尿病友需要嚴格注意的,反而是「果糖」!由於常溫下呈液態、而且糖度高,果糖比蔗糖更容易應用於食品加工、特別在飲料類、加工食品中更為風行。在手搖飲料極風行又炎熱的臺灣,大量果糖常隨著含糖飲料被快速攝入,隨即轉為血中的尿酸,由於短期波動快,果糖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由公元2000年起一系列的研究,在在指向飲食中添加由玉米澱粉轉化的高果糖糖漿,尤其是化糖飲料,會明顯增加痛風發作。2014年哈佛醫學院Roddy E及Choi HK兩位教授發表的綜合文獻回顧分析顯示,由於容易飲用更大量,含糖飲料增加痛風發作風險倍數為 RR1.62-2.39與過去熟知的啤酒 RR2.51誘發發作風險近似,所以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病友真的要格外留意。果糖攝取另一個問題是不容易讓大腦感到吃飽,似乎有第二個胃的無限暢飲,更容易過量攝取,加重脂肪肝、痛風發作、及心血管風險。3大方式減少痛風發作Choi HK教授領導的哈佛醫學院團隊的一項大型研究,透過追蹤長達26年近4.5萬名尚未發作過痛風的美國男性,分析生活方式改善因素對預防未來痛風發作的效力,研究成果2020年11月24日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期刊,發現可透過體重控制、高度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不飲酒三大方式,減少高達7成(69%)未來痛風發作的風險。其中體重控制最具成效,三大方式的目標分別是:1. 體重控制 : 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正常範圍的低於25。但是即使BMI只能在25-29.9 之間,只要也同時控制酒精及遵循健康飲食原則,依然可減少60% 未來發作痛風風險。2.酒精攝取 : 不常態性飲酒,酒精攝入量越低越好,最好是零酒精。3.健康飲食原則 : 高度遵從得舒(DASH)飲食原則,就是以低脂、低鹽、低糖,提供均衡營養。避免過多精製或再製食物以減少精製糖、過量鹽、和飽和脂肪 ( 包含反式脂肪 ) 的攝取,以少油的瘦肉、家禽、魚類、豆類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並均衡攝入蔬果、乳製品、穀物、堅果。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總結以上所述,痛風、高尿酸血症病友,打破飲食迷思是趕走痛風治療豬隊友的好辦法。配合用藥,定期檢測尿酸值與腎功能,與營養師、醫師一起建立正確的觀念,足量飲水、少果糖、減少啤酒烈酒、減少紅肉內臟貝類食物,多增加低脂、高纖的健康原型食物。更重要的是控制體重在BMI至少30以下(最好是25以下),更能讓痛風不痛、遠離代謝症候群、活的更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經臺中榮民總醫院授權刊登,摘錄自中榮醫訊月刊電子報第275期)
-
2021-04-03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揭密! 隱藏版高糖3食物,別中了蜜糖陷阱
什麼?這些隱藏版高糖食物,惦惦讓你吃三碗公!你中了看似無害的蜜糖陷阱嗎?讓營養師來告訴你。咦?這些明明看起來很健康、甜度不高,卻是營養師眼中的『地雷高糖食品』減糖戰士請打上星號筆記起來!地雷一號:水果乾看似健康的水果乾,製作成果乾後糖度更濃縮,小小三湯匙就有兩份水果!建議少吃加工食品為佳。地雷二號:燕麥棒燕麥棒吃起來口感香甜,奶香味十足,其實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許多糖、油、添加物等,吃多反而易引起血糖快速飆高、囤積脂肪。地雷三號:桂圓紅棗茶、黑糖薑茶市售小小一杯每一份含16.6g的糖!(每天建議控制在25公克以內佳),最好採取「自煮、減量、無糖」原則,才是減輕糖份的方法。 來源出處: https://pse.is/3ch3nu
-
2021-04-03 養生.聰明飲食
可樂竟比橄欖油健康?法、德、西班牙等7國食品營養標籤引爆爭議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歐盟將在2022年實施「包裝食品正面營養資訊標示制度」,方便消費者迅速辨識食品營養價值,以減緩日益漸增的肥胖問題。日前歐洲多國,因為該如何標示而爭論不休,其中由法國提出、目前已有7國採用的Nutri-Score制度,就因把洋芋片、可樂評為比橄欖油、伊比利亞火腿更健康,引發民眾、業者不滿。從超市貨架拿下一包洋芋片,再配一瓶可樂,這兩項商品張貼的營養標示,根據法國最新的食品營養標示制度「Nutri-Score」看來,竟然比橄欖油、伊比利豬肉火腿健康?這到底怎麼回事?歐盟預計2022年實施食品營養標示新制,以解決肥胖問題2020年歐盟委員會正式決定,將在2022年實施「包裝食品正面營養資訊標示制度(Front-of-Pack Nutritional Labelling ,簡稱FOPNL)」,也就是在食品包裝的正面清楚標示營養價值,方便消費者迅速辨識,以減緩歐洲日益漸增的過胖問題。歐盟表示預計在2022年底前,與聯合研究中心一起選出最合適的、能夠讓旗下成員國都能適用的食品營養標籤制度系統。其實從1980年代開始,歐洲便陸續有私人、公家單位設計各式食品營養標籤機制。瑞典食品機構在1989年提出的「The Keyhole(鑰匙孔)」,是第一個被認為可以適用於全歐盟的營養標示。2000年芬蘭也推崇使用由非營利組織設計的「Heart Symbol」。而截至目前為止,由法國公共衛生組織設計、利用5個顏色劃分食物健康程度的標籤制度「Nutri-Score」受到最多國家採用。但是,2021年3月4日歐盟召開歐洲肥胖政策會議(European obesity policy conference)時,各國仍針對該採用哪種標示標準,再次爭論不休。其中受到多國採用的Nutri-Score引起諸多討論,因為在該項制度中,洋芋片標示竟然顯示比橄欖油健康。法國用5個顏色、由A到E簡化食品營養法國於2017年3月篩選出的Nutri-Score標籤制度,依據英國FSA(Food Standards Agency)營養成分析系統計算食品健康程度;把食品營養素分類為正面營養素、負面營養素。前者包括熱量(千焦耳)、總糖(克)、鈉(克)與飽和脂肪酸(克)等4種營養素。後者則指水果、蔬菜和堅果的佔比(%),纖維(克),蛋白質(克)。每100克或是100毫升食品飲料中,依據個別營養素的佔比與對應配分,正面營養素的總分扣掉負面營養素的總分,就可以知道該產品的最終評分。最後再把食品劃分為5個等級,營養價值最高的顯示為綠色的「A」、營養價值最差的為紅色的「E」。目前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西班牙以及瑞士等7國政府都鼓勵業者採用Nutri-Score標籤制度,且法國已經有約500家通路與品牌選用Nutri-Score系統,包括雀巢、家樂福企業等。但Nutri-Score尚未成為歐盟選定且在各國強制上路的系統,目前仍在各國自主性採用推行的階段。在Nutri-Score標準中,分數越低越健康。得分-15就是最健康的食物的A等級,40分則是最不健康的E級食品。乍聽之下,統計方式似乎非常合理,但是得出來的結果卻好像跟實際有點矛盾。加工垃圾食物反而比天然食物得更高分?在這個健康分類中,橄欖油與含有高OMEGA-3的沙丁魚罐頭都屬於不健康的D類。但可口可樂、洋芋片、加工麵包卻都屬於B類健康食物。如果單就分級意義來解讀,也就是說可口可樂、洋芋片比橄欖油、沙丁魚還要健康。當Nutri-Score在歐盟各國間越來越普及,也讓越來越多人擔憂它的可信度。例如西班牙傳統的「地中海飲食」方式提倡多攝取橄欖油,但這向來被推崇的健康食品卻被歸類不健康,引起民眾不滿,也讓西班牙政府特許橄欖油不需採用Nutri-Score標示。而西班牙國寶「伊比利豬肉火腿」因為太多脂肪,所以被歸類為E、也就是最不健康的類別,同樣引起西班牙食品業者、畜農大不滿,要求政府乾脆改用其他標籤制度。用來比較同類型產品的營養價值則變得合理許多針對上述把不同類型產品相較、看似誇張的評比,Nutri-Score支持者表示,該食品標籤機制的用意其實是用來對比「同類型食品」,或是「同個食品不同品牌」的營養結構,若是刻意拿橄欖油與巧克力、火腿跟鮮奶等不同類型食品來相較,其實本質上就是不合理的作法。替代方案NutrInform「營養電池」又被批太複雜多數反對的另一派提倡採用義大利農業部採用以電池剩餘電量為主視覺的NutrInform標籤系統,標示該食品的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鹽等不同營養素各自在每人每日的建議攝入量占比多少。只不過標示更細的「營養電池」,又被批太複雜、難懂。仍有270多位學者支持Nutri-Score制度:「唯一經過科學認證」2021年3月16日,270多位科學家以及20多名營養、肥胖、腫瘤學、內分泌科學者、專家已連署呼籲歐盟委員會儘速採用Nutri-Score。他們一致認為,這是目前歐洲唯一有多項科學研究證實有效的營養標籤制度。且提出多項研究指出,在食品包裝上看到Nutri-Score標籤的消費者,都紛紛做出更健康的消費選擇,讓它成為最被看好的標籤系統。食品標示玲琅滿目,從熱量、反式脂肪、蛋白質到各種維生素與添加劑。如果能一眼從包裝正面一秒看出食品多健康,想必很好。不過,與其爭論哪個標籤制度比較正確,不如說各國飲食習慣與營養需求不同,目前要想讓一個標示制度統一滿足歐盟旗下27國,還有許多爭議待解決。延伸閱讀▶「橄欖油有益健康」到底是科學研究成果,還是廣告詞?▶會變色的智能標籤 食品新鮮度看標籤就知道▶別讓營養混淆資訊拐了你!看見商品宣稱「天然」 還是要仔細讀營養標示參考資料▶IN SPAIN, A GOVERNMENTAL PUSH FOR NUTRI-SCORE BECOMES A NUTRITIONAL NUISANCE▶¿Por qué el semáforo nutricional Nutri-Score da una mala nota al aceite de oliva y al jamón ibérico?▶Il faut que l’Europe adopte « dès que possible » le logo Nutri-score, demandent 270 scientifiques▶EU: Nutrition labelling: 原始報告:「Report from the Comiss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Council regarding the use of additional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nutrition declration」(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3-28 養生.運動天地
減重更需均衡3大營養素 專家教你把握飲食關鍵
主要營養素要均衡我們剛才已經討論過能量平衡的重要性,但想要改善身體組成時,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層面。現在讓我們深入討論減重的內容,這是最後一道程序。均衡的三大營養素指的是攝入的卡路里,分解後要有均衡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如果你想減去脂肪而不是肌肉,或是想要增加肌肉而不是體脂,那麼你需要密切注意熱量與主要營養素的均衡。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就不能單看卡路里,因為蛋白質的卡路里和碳水或油脂帶來的卡路里,在體內的作用截然不同。讓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這些營養素,來挖掘它們如何幫助身體完成減重這道難題。主要營養素#1 蛋白質科學家仍舊在尋找飲食的真理,但我們可以很肯定蛋白質在這樣的黃金飲食中一定佔有相當的地位。已經有研究證實高蛋白飲食在各方面幾乎都優於低蛋白飲食。具體而言,攝入較多蛋白質的人能夠獲屬下列的優勢:.加速減脂.肌肉量提高.燃燒更多的熱量.飢餓感降低.骨骼更強壯.心情較佳身體在規律的運動時需要補充更多的蛋白質。為了減脂而限制熱量的人,也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留住肌肉。久坐的人更不要忘了適量補充蛋白質,研究顯示,這些人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在老化的過程中會比其他人更快失去肌肉,提高死亡機率。主要營養素#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不是你的敵人,你要去瞭解它、善用它,讓我們先簡單的看一下碳水的化學結構,以及它們在身體裡的情況。碳水化合物共有四種主要形態:1.單醣2.雙醣3.寡醣4.多醣「單醣」的英文為Monosaccharides,Mono是單一,saccharides是糖,單醣的結構非常簡單,只有單一分子。單醣有三種: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我們在前面已經學過,現在就快速帶過。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分子,是生物體中重要的能量來源,也是許多碳水化合物的組成成分。果糖存在於許多水果和蜂蜜中,加工食品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或是加在咖啡紅茶中的白糖也是果糖。果糖會被肝臟轉化為葡萄糖,然後釋放到血液中提供人體使用。半乳糖存在於乳製品,代謝方式與果糖相似。「雙糖」的英文為Disaccharides,通常是以蔗糖、乳糖和麥芽糖的形式存在。現在讓我們快速複習兩個你已熟悉的術語,並介紹一個新的術語。蔗糖存在於植物中,是天然的糖分,人們會從甘蔗和甜菜中萃取做為食用。乳糖是牛奶中的糖分,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麥芽糖是由兩個連接在一起的葡萄糖分子所組成的糖,在自然界中並不常見,通常用在酒精釀造。「寡糖」的英文為Oligosaccharides,是幾個單醣分子連結而成的糖,Oligo在希臘文是少數的意思,寡糖就是少量的糖。植物中發現的纖維有部分是寡糖,許多蔬菜中也含有果寡糖,果寡糖是果糖的短鏈分子。棉子糖(Raffinose)是自然界中另一種常見的寡糖,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結合而成。全穀類、豆類、球芽甘藍、花椰菜、蘆筍和其他蔬菜中都含有棉子糖。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是寡糖的一種,半乳糖的短鏈分子,來源大致和棉子糖相同。低聚半乳糖無法消化,但能刺激腸道益生菌的生長。「多醣」(Polysaccharides)是碳水化合物中我們討論的最後一種,屬於單醣長鏈,通常含有十個以上的糖分子。澱粉是植物儲存能量的形式,纖維質是植物中的天然纖維,這兩者是人類經常食用的多醣,人體很容易將澱粉分解為葡萄糖,但纖維質不被人體消化,會完整地通過消化系統。除了不被消化的部分,所有類型的碳水化合物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也就是最終都會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於體內。無論是水果中的天然糖、加工的糖果還是綠色蔬菜中的健康糖,都會被消化成葡萄糖並運送到血液中供人體使用。這些形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的差別在轉化的速度。糖果轉成葡萄糖的速度很快,因為成份幾乎都是可快速消化的單醣,而綠花椰菜相對來說就很慢,因為裡面含的是燃燒速度較慢的寡糖。有人說決定醣健不健康的關鍵,是在碳水化合物轉成葡萄糖的速度,不過這個說法並不正確。以烤馬鈴薯為例,它的升糖指數有八十五,這非常的高,但馬鈴薯有很多重要的營養成分,西瓜的升糖指數也有七十二,燕麥有五十八,這幾種都高於士力架巧克力棒的五十五。這代表你可以任意攝取所有的單糖嗎?只要攝取平衡的熱量和主要營養素,就能用汽水和糖果來代替馬鈴薯和燕麥片嗎?當然可以,但是你必須知道人體需要從食物獲取的不只是卡路里和主要營養素,我們還需要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質,而可口可樂和糖果棒根本不含這些營養素。因此高糖加工(將蔗糖和果糖加入食物中以提味)食品會造成代謝異常,並且影響健康,包含肥胖與缺乏營養素而產生的各種症狀,都是因為攝取過多的糖分所造成的。吃太多糖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限制攝取量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但這不表示我們要減少或是限制所有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只要身體健康、活動量大,特別是有固定重訓的人,多攝取一些碳水化合物對你更有幫助。主要營養素#3 膳食脂肪大家其實真的沒必要如此在意膳食脂肪。身體的確需要足夠油脂才能維持健康,但也不用極端到改成高脂飲食,除非這是你個人喜好。即使如此,也要謹慎執行。讓我從頭開始解釋,首先,我們知道食物中有兩種脂肪:1.三酸甘油脂2.膽固醇日常飲食中的油脂大都是三酸甘油脂,存在於乳製品、堅果、種子、肉類等多種食物中。它有二種型態,分別是液態(不飽和)與固態(飽和),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助益,像是幫助吸收維生素、產生各種激素、維持皮膚與頭髮健康等等。飽和脂肪在室溫下是固體的狀態,存在於肉類、奶製品和雞蛋等食物中。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飽和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此一觀點受到科學研究的挑戰。研究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出飲食中的飽和脂肪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腦筋動得快的業者從中得到了「啟示」,他們利用這個論點發展出生酮飲食、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等高脂飲食。雖然這些飲食方法有科學文獻作基礎,但也隱含著各種缺陷和遺漏,而飽受營養學、心臟醫學研究者的嚴重批評。這些專家認為大量攝入飽和脂肪與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關聯,人們應該遵循公認的油脂攝取原則,也就是每日攝取的飽和脂肪,應低於熱量的百分之十,直到我們對這個議題有更透徹的瞭解。就現有的研究來看,沒有人敢說想吃多少飽和脂肪就吃多少,因為我們不知這樣做會為身體帶來何種負面影響。因此,我覺得在更深入的研究結果出來之前,最好還是打安全牌,不要一股腦的學大家加入高脂飲食。先前的章節我們就曾討論過不飽和脂肪,它們在室溫下呈現液態,可以從橄欖油、酪梨和堅果中獲得。不飽和脂肪有兩種型態,分別是:1.單元不飽和脂肪2.多元不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為液體,冷卻後開始凝固。堅果、橄欖油、花生油和酪梨都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為液體,冷卻後一樣是液態,紅花籽、芝麻、葵花籽、玉米和多種堅果都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不像飽和脂肪那樣受到強烈爭議,研究證明它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人們相信食用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對健康有益。而多元不飽和脂肪就有趣多了,它有兩種主要的來源,分別是α-亞麻酸和亞麻酸。α-亞麻酸是omega-3脂肪酸,亞麻酸是omega-6脂肪酸,這指的是它們的分子結構。這兩種脂肪酸都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需要從飲食中攝取,因此為稱為必需脂肪酸。這兩種物質對人體有多種影響,化學作用複雜,我們目前只需要瞭解的是以下兩點:.亞麻酸在體內會轉成幾種化合物,包括抗發炎的γ次亞麻油(gamma-linolenic acid,GLA),和促發炎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α-亞麻酸可以轉化成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這是omega-3脂肪酸,也可以轉化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科學家針對EPA和DHA進行過大量的研究,證實α-亞麻酸有非常多的健康益處,包括:.降低發炎症狀.改善心情.加速肌肉生長.提高認知能力.加速減脂如果說omega-6對身體大多是負面影響,omega-3是正面效益,這種說法雖然過於簡化,但方向大致是正確的。飲食中若是omega-6太多,而omega-3攝取不足的話容易產生健康問題。不過,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證明攝取不夠的omega-3有害健康,但是也從研究中發現增加omega-6的攝取量,竟然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而不是提高風險。因此,科學家懷疑重點在攝取足夠量的omega-3,而不是考慮omega-3和omega-6的比例。他們對含有omega-3的食物,像是雞蛋和肉類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裡的重點在於如果你像多數人一樣,就代表你在飲食中已經能獲取足夠的omega-6,但omega-3(也就是EPA 和 DHA)可能就不足的話。補充omega3保健食品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我們之後會在進行探討。蠟狀的膽固醇是食物中的另一種脂肪,它存在於體內的每個細胞之中,身體用它來製造激素、維生素D和幫助腸胃消化的物質。人們在幾十年前曾認為含有膽固醇的食物,像是雞蛋和肉類,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我們現在知道事情沒那麼單純,雞蛋已經不用再背這個黑鍋。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加工肉品會提高心臟病發的機率,但紅肉本身並不會。膽固醇和心臟健康的關係之所以很難釐清,原因在於富含膽固醇的食物通常也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而飽和脂肪確實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還有一個原因是身體是透過一種稱為脂蛋白的分子,在血液中把膽固醇輸送到細胞。脂蛋白是由脂肪和蛋白所形成的,脂蛋白分為兩種:1.低密度脂蛋白2.高密度脂蛋白人們口中的壞膽固醇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因為研究指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時,就會造成動脈阻塞,心臟疾病的罹患率就會提高。常吃炸物、加工食品等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會增加體內低密度脂蛋白,進而對心臟有害。我們認為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膽固醇,因為它會將膽固醇帶到肝臟,進行加工以供人體各種需要。※ 本文摘自《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作者:麥可.馬修斯 譯者:賴孟怡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3/04圖/《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書封采實文化提供
-
2021-03-28 癌症.胃癌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03/29編註】曾獲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香港資深男星廖啟智,被爆出罹患胃癌,28日晚間經紀公司宣告他已病逝。>>詳細新聞「等到解黑便、嚴重貧血、胃出血時,通常已是胃癌末期。」腸胃肝膽科醫師指出,初期胃癌治癒率高達九成,但患者初期大都沒有症狀。臨床發現,約六成患者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醫師提醒,若常有消化不良、胃脹氣等問題,就醫治療一周後仍未改善,建議至醫院照胃鏡檢查。留意兩症狀:吞嚥困難,只吃得下流質食物;一吃就飽,體重減輕。雖然胃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還是有些徵兆。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指出,依據癌變部位畫分,「上胃」位在食道底部,屬於胃部上端,若發生病變,吃東西會吞嚥困難,只能吃進流質食物;「下胃」對下連接十二指腸,若發生病變,通常會「一吃就飽,體重減輕」。上述症狀若持續兩周以上,就要警覺可能不是一般急性胃潰瘍、胃發炎,應盡速至醫院檢查。趙毅說,目前透過胃內視鏡與影像學檢查,即能診斷是否罹患胃癌。一般採用內視鏡並做活體組織切片取得細胞,作檢驗診斷,加上X光檢查,即可預估腫瘤的嚴重性。致病主因之一:愛吃醃漬、重鹹、燒烤食物。飲食是胃癌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趙毅表示,嗜吃燒烤、醃漬食物或發酵過的加工食品,都會傷害胃黏膜。其他危險因子,如:胃開過刀者、長期抽菸喝酒,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都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建議平時應多吃蔬菜及新鮮食物,避免吃過期、加工食品刺激胃部。素食者蔬菜吃得多,確實能降低胃癌風險。對於坊間流傳「吃素」可以降低胃癌發生率,趙毅解釋,吃素者通常較葷食者吃更多蔬菜,確實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但素食者和葷食者一樣,都應避免吃泡菜等醃漬、過鹹等食物,多吃「新鮮、原形」食物。致病主因之二:幽門螺旋桿菌帶原應及早殺菌。用餐公筷母匙,避免互相傳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相關研究指出,感染此菌,罹患胃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5倍。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破壞胃功能,造成胃黏膜保護力下降。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秉修說,曾遇過年約50歲的女性患者,因胃脹氣求診,診斷胃發炎並有輕微胃潰瘍,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般來說,幽門螺旋桿菌殺菌成功率有九成,但患者第一次殺菌竟失敗。她擔心家人也受感染,遂拉著沒有症狀的丈夫來檢查,也驗出幽門桿菌。夫妻服用抗生素後成功殺菌,兩人的孩子因年紀尚小,醫師建議待年滿20歲後,再做幽門桿菌檢查。吳秉修說,幽門螺旋桿菌愈早殺菌效果愈好,帶原者40歲以前若沒有胃萎縮、黏膜正常,殺菌後的胃癌發生率與未帶原者一樣。幽門螺旋桿菌被WHO列為一級致癌菌,可經由體液、糞口傳染,台灣帶原率高,40至50歲人口中,約有四到五成民眾是帶原者,近八成帶原者無症狀。吳秉修提醒,幽門螺旋桿菌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口傳染,用餐應使用公筷母匙,避免互相傳染,增加全家罹患胃癌的風險。若擔心自己是幽門桿菌帶原者,可至醫療院所進行「碳-13尿素呼氣試驗」,此為醫院最常用來偵測幽門桿菌的非侵入性方法。另外,也可透過胃鏡檢查胃是否發炎,多管齊下預防胃癌發生。多久檢查一次?胃癌9大高危險群 每5年做1次胃鏡檢查趙毅提醒,男性、年齡50歲以上、有抽菸喝酒、胃癌家族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萎縮性胃炎或胃開過刀者等,是胃癌高風險族群,建議每五年做一次胃鏡檢查,若檢查結果有疑慮,建議每一至二年追蹤檢查一次。
-
2021-03-2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常偏頭痛這「3種食物」最好要避開! 你吃對了嗎?
偏頭痛對許多人並不陌生,根據相關數據顯示,15歲以上盛行率約9.2%,若包括兒童及青少年,全台灣約有180萬人口患有偏頭痛,其中以女性病患為主,平均年齡為20-45歲;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在2018年將偏頭痛列為年輕人失能疾病第一名。全台約有180萬人口患有偏頭痛 前驅症狀不可忽視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神經內科田怡婷醫師表示,簡單辨別「偏頭痛」的方式,大部分為搏動性、單側或雙側的疼痛,每次頭痛時間會持續數個小時到數天,頭痛時通常需要休息或靠藥物才能緩解,且會伴隨噁心或想吐,畏光且怕吵的症狀,許多偏頭痛患者都有「前驅症狀」,就是預感頭痛即將發生,或者頭痛發生前有視覺閃光、看東西變形(視物變形)和頻繁打呵欠等,嚴重患者會造成生活困擾。治療慢性偏頭痛 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減少發作天數目前治療偏頭痛的藥物有很多種,急性疼痛時可以使用普拿疼、消炎止痛藥和血管收縮劑;若頭痛的次數頻繁發生,會建議依循神經內科醫師處方,每天規律服用預防頭痛的藥物。田怡婷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時,可透過局部注射肉毒桿菌以及CGRP單株抗體注射治療。而「局部注射肉毒桿菌」以國外文獻來說,施打後可有效減少慢性偏頭痛發作每個月8.4天,對比安慰劑每個月減少6.6天來說有顯著意義。 避免3C食品 作息規律助緩解不適在飲食部分,田怡婷醫師提醒,頭痛患者要注意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如香腸或接觸酒精飲品等刺激性來源,避免所謂的「3C食品」,分別是巧克力(Chocolate)、起司(Cheese)及含檸檬酸的水果(Citrus fruits);除此之外,平常也要注意睡眠時間和作息需規律,以及工作壓力的調適,有些物理性的處置包含按摩或刮痧都可以幫助緩解疼痛。
-
2021-03-19 養生.聰明飲食
洋芋片含丙烯醯胺,吃了會致癌?專家教「避癌吃法」:做菜也要注意
幾年前台灣曾經發生速食店炸油含砷的事件,因為油品被長期的重複使用,以致油品的品質劣化,甚至夾帶了砷的污染,社會輿論集中在討論砷的來源、危害以及油品使用與淨化方式。而來根據《食品保護期刊》以及媒體報導,國內零食之檢驗結果,多項加工食品含有不等量的丙烯醯胺,也使丙烯醯胺再度成為食品安全考量之焦點。丙烯醯胺 工業上常用的化學原料化學系所吳家誠教授表示,丙烯醯胺是一種工業上常用的化學原料,頗容易溶解於水及酒精等溶劑中,加溫後很容易高分子化,在有氧的情況下受熱分解,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氮,在缺氧的情況下分解則形成氨氣。而丙烯醯胺常被用在染料製造、廢水處理、免燙纖維製作及造紙等工業,更多用於合成聚丙烯醯胺樹脂,以用於更多的下游工業產品生產。動物實驗證實 具有致癌性 丙烯醯胺是一種具有急毒性及高毒性的化學物質,而不同的動物實驗中,也證實它具有致癌性。而源自丙烯醯胺的作用,也發現其和細胞中DNA反應而生成的結合體,說明了其對遺傳控制系統具有基因毒性;由於無法以人體直接進行致癌性的實驗,各項動物實驗的結果相當受到科學界的持續關注。烹調溫度+含天門冬胺酸食物 易產生丙烯醯胺吳家誠指出,富含天門冬胺酸的食物,如蘆筍、雞肉、 魚類、蛋、牛肉、豆類、馬鈴薯、全穀類等,在一定的溫度之下,和具有還原性的碳水化合物反應,就會產生丙烯醯胺;尤其是在烹調過程當中,食材中若同時存在有具有還原特性的碳水化合物時,丙烯醯胺產生的機會就更大了。但是更令人擔心的是丙烯醯胺的衍生物環氧丙烯醯胺,它也是丙烯醯胺在動物體內氧化性新陳代謝的產物,經由動物的毒理實驗證明,環氧丙烯醯胺有更強大的基因毒性、致突變性及致癌性;吳家誠說,多種環氧丙烯醯胺和DNA受破壞後所產生的化學結合體物均陸續地被發現,所以,丙烯醯胺的毒性可能是多重毒理現象所造成,是值得科學界持續關注的議題。減少食物中丙烯醯胺含量 日常烹調地雷要避開為了避免丙烯醯胺及環氧丙烯醯胺之產生,吳家誠建議,食物烹調方式應該盡量採用低溫烹調,而且澱粉類的食材應該盡量避免和魚、蛋、肉、馬鈴 薯、蘆筍等具有高量天門冬胺酸之食材同時烹調;國人常喜歡以澱粉包裹食材、肉類,進行高溫煎炸以製作食物,是一種危險而且十分不健康的烹調方式,由街上許多常見的油炸零食攤可知其普遍性,這樣的飲食習慣應該盡量避免,而對於現成包裝油炸食品或零嘴也應節制食用。延伸閱讀: ·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購買酸菜、福菜、菜脯小心二氧化硫殘留! 烹煮時這樣做
-
2021-03-19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吃垃圾食物心血管疾病增46% 吃對蔬菜水果降發炎
愛吃垃圾食物 當心血管壁斑塊引發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恐引發主動脈剝離等致命危險,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嗜吃紅肉、含糖飲料等,都可能促進身體發炎,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哈佛大學近期發佈研究發現,長期攝取易發炎食物最多的受試者,得到心臟病的風險升高超過40%。 為分析飲食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該項研究追蹤隨訪超過21萬名男女。與攝取降發炎食物最多的人群相比,吃下促進發炎食物份量最多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6%、中風風險增加28%,其中更有高達33,700名的受試者血液中,發現3種與炎症相關的指標明顯偏高。 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預防醫學、內副教授Kathryn Rexrode說明,身體進入炎症狀態時,會促使細胞激素(細胞因子)釋放到血液中,從而使各種細胞更容易黏著在動脈血管壁上,導致血管斑塊形成。由此可見,減少吃「垃圾食物」,有助降低心臟病發生。 食物影響腸道細菌種類 這些蔬菜水果可降發炎 飲食為何會引起人體炎症反應,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但Rexrode 教授認為,可能與飲食影響腸道菌相以及特定細菌種類的生長有關。Rexrode 教授指出,吃下不同食物,連帶會使腸道細菌製造出不同的化學副產物,有些種類的食物較易增加那些引起炎症的細菌生長,另一些種類的食物,則可幫助抑制炎症的細菌增加。 根據哈佛大學醫院統計,目前飲食研究中顯示為,易增加炎症發生的食物包括:紅肉(牛、豬、羊)、加工肉類(火腿、香腸、培根)、動物內臟、精製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可幫助減少炎症的食物為:深綠色蔬菜(菠菜、白菜、甘藍菜)、南瓜、胡蘿蔔、地瓜、糙米、燕麥。 哈佛大學指出,整體而言蔬菜及水果含有抗氧化劑、多酚等物質,能減少炎症,咖啡與綠茶也含有潛在的保護成份。另外,將精製澱粉換成全穀類食物,也能降低血液中的炎症指標。 建議雞胸肉取代加工肉 糙米藜麥替換白飯 要完全避免攝取「不健康」的飲食並不容易,Rexrode教授表示,加工食品容易取得,大多含有過量糖份與鹽份,用重口味讓人無形中吃下更多份量。如果情況許可,不妨調整三餐內容,例如早餐用燕麥片取代麵包等澱粉類;午餐時用雞胸肉取代加工肉品。晚餐若是自己下廚,可選擇糙米、藜麥來取代白飯。 Rexrode 教授解釋,高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零食、甜點等,並不是完全不能吃,惟應避免每日經常性攝取。也可用水果取代甜點,都是減少攝取過量促發炎食物方法,相較之下對健康更有益。 《延伸閱讀》 .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 專家: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不想中風就吃魚油?挑選魚油有玄機!營養師:勿與抗凝血劑同吃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