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303
筆 文章
-
-
2022-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版清冠二號降低重症、死亡 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近3年,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舉行記者會公布「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獲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登載,確立其應用的科學根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清冠一號主要用在輕、中症的病患上,最新問世的清冠二號則用於改善肺栓篩、降低重症死亡率上,以研究數據來看成效亦佳。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與教學醫院及GMP中藥廠共同研發出「清冠一號」,許多國人在染疫後服用清冠一號,症狀也確實獲得緩解。立法委員陳瑩表示,在2021年12月1日到2022年7月31日國人有57萬多名國人服用公費清冠一號作為確診後的方劑,光是今年的5月到7月就有56萬4870名國人領取。蘇奕彰說,清冠一號用於輕、中症病患上,機轉是當病毒進入體內開始發病,或預期病毒進入體內,當病毒要進入細胞時進行阻斷,防止病毒細胞大量複製,讓自體免疫系統將病毒清出體內,同時緩解嚴種發炎症狀。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今優化研發「清冠二號」處方,主要則用於重症病患上,蘇奕彰說,當病患進入重症,肺部血管等微小血栓,或肺泡內損害,抗病毒、免疫調控等清熱解毒的藥物無法到達病處,當心臟血管沒辦法通暢,塞住後會有連鎖反應,可能造成肺部纖維化,清冠二號介入可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團隊啟動真實世界研究(RWS),有9家IRB審核通過的教學醫院臨床數據,納入302名不需供氧的輕、中症患者,接受清冠一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51名,評估轉入ICU或插管的重症風險;另納入246名需要供氧的重症患者,接受清冠二號與西醫常規照護各123名,分析死亡相對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在30天觀察期內,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僅接受西醫常規照護組則有14例(9.27%)轉重症;在重症患者中,西醫常規照護組有27人(21.95%)死亡,而接受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新聞稿指出,清冠一、二號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暨證實清冠二號改善肺栓塞及抑制變種病毒的基礎研究雙論文已被高點數國際學術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影響因子10.334,領域排名5.4%)接受即將刊登,顯示清冠一號與清冠二號用於降低COVID-19病人轉重症及減少死亡風險的臨床療效,被國際認可。清冠一號已於2022年初實施公費給付治療輕中症確診患者,為因應即將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將「臺灣清冠二號」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希望及時迎戰BA.5疫情,同時在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協力安排下,提供給國人防疫使用。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選擇問題多 李秉穎廣播開講3重點、有問必答
社會大眾熱烈討論次世代疫苗選擇,有些人認為9月底可開打的BA.1雙價疫苗不夠好,應等待BA.5雙價疫苗,並批評政府的疫苗採購接種策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強調三重點,他說,首先,BA.5疫苗現在根本不在市場上,可買時台灣一定會買。他表示,再者,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都建議勿等新疫苗,先打BA.1也比原始株疫苗好,等到BA.5時又有BA.6了;第三,接種多劑後抗體量會達到飽和而不再上升,以保護人體,不可曲解為「免疫系統停工」。李秉穎今上午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時表示,BA.5次世代疫苗只有動物實驗報告,美國就通過EUA,確實如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所說的,是「創新之舉」。他說,顯見美國為了要求藥廠快速研發新型變異株疫苗,已經認清了「疫苗研發永遠跑不贏病毒變異」的事實,不再期待人體試驗,只要疫苗製程相同,只是改變抗原成分,藥政單位就會通過授權使用。不過,只有動物試驗資料的疫苗,若改由「非常嚴格的台灣食藥署」來審查,不見得可以過關。李秉穎表示,BA.5疫苗才剛通過美國EUA,根本還不在市場上,是沒有人買得到的,如果硬要等它買到,以現在3到6個月就有新型變異株的突變速度來估算,「等到BA.5的時候,BA.6都出來了,你就變成永遠落後、永遠沒打」。李秉穎說,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不要等待新的變異株疫苗,可以打就先打,BA.1次世代疫苗對抗BA.5的抗體濃度,仍是高於以原始株開發的疫苗,不會為了等待BA.5而放棄打BA.1,但等到BA.5出來之後,大家也一定會改打BA.5,確定可供貨時,台灣也一定會買。最近網傳國外專家演講之影片,被加上「疫苗打太多次,免疫系統會疲乏、停工」的註解,李秉穎說,他也有收到,但影片原始意思是說,打多劑後,抗體濃度愈來愈高,一定程度會達到天花板而無法再上升,是指「達到飽和」,而非「疲乏、停工」。李秉穎說,免疫系統不會隨便疲乏,不繼續往上升,是因為太高的抗體濃度可能反而對人體有害,恐引起不尋常的免疫反應,傷害自己的細胞,製造這麼多抗體也只是能量的浪費。無論T細胞或B細胞免疫,到一定程度都會停止,不是疲乏,而是達到了頂點。這類訊息是誤導,希望不具醫療專業的民眾,別因此害怕接種第四劑、第五劑。有聽眾問,10月出差去中國,需要打第四劑嗎?李秉穎說,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是開放65歲以上、長照住民,或免疫不全成年人接種,如果不是上述情形,像是外交、公務、洽商出國需要者,就要等第二階段,至於怎樣算公務洽商,就要自己申請看看,由政府認定。還有聽眾問,媽媽已經75歲,是否現在就可以打第四劑,不用等BA.1次世代疫苗?李秉穎說,BA.1次世代疫苗很快就來了,76歲以上屬於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可以第四劑就打次世代,因為如果現在以原始疫苗打第四劑,第五劑要間隔3個月,等於就要明年才能打次世代疫苗了。也有許多聽眾關心高端何時會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審核?高端何時可用於18歲以下青少年?幼兒會有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可打嗎?李秉穎說,高端與AZ免疫橋接抗體濃度是快4倍,最近有個與AZ免疫橋接抗體達1.39倍的新疫苗,世衛都通過了,所以如果高端現在就申請,搞不好可以過。不過,如果高端有第三期資料,當然是更穩,聽說現在正在分析第三期數據,又把試驗時間拉長,所以變得有點慢。至於幼兒用蛋白質疫苗,李秉穎說,目前以Novavax的研究比較領先,高端在台灣還卡在12到18歲以直無法做臨床實驗。
-
2022-09-07 養生.聰明飲食
楊丞琳「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惹議!吃海鮮助減重、心腦都健康,但4壞處也要避免
藝人楊丞琳在大陸上節目時講出「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一番話,引起台灣網友炸鍋。姑且不論哪種海鮮,也不管價格多少、吃不吃得起,我們還是少點口水戰,多吃點海鮮,因為比起肉類,海鮮熱量低,且富含蛋白質和omega-3脂肪酸,更有許多微量營養素,這些好處都更甚肉類。吃海鮮4益處海鮮類其實包含很多,如各種魚類、蝦、蟹、貝類,透抽、小管等…都是我們常吃的海鮮。根據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指出,海鮮的營養價值高,對腰圍、大腦、心臟和免疫系統都有益處。1.有助減肥海鮮熱量低,又富含蛋白質,想瘦身的人多吃海鮮,不但可獲取足夠的蛋白質,又能達成控制體重的目標。尤其海鮮類含豐富omega-3脂肪酸含量,魚類最多DHA、EPA,吃了更能讓人有飽足感又有助於減肥。2.促進心臟健康海鮮富含可以促進心臟健康的營養物質,包括 omega-3 脂肪酸和維生素 B12。omega-3具有抗發炎作用,也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潘懷宗也曾在《元氣網》專欄撰文(預防心臟病 不可不知的13種營養素)指出,例如魚油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像是為人熟知的EPA與DHA,可以幫助減少體內LDL(壞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除了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心臟病外,Omega3必需脂肪酸還有抗發炎、促進大腦細胞發育、提升視力,減緩退化,甚至有預防並治療憂鬱症的功效。3.促進大腦健康海鮮富含的營養素對大腦健康也很重要。一些研究指出,血液中維生素 B12及omega-3 不足,會造成兒童大腦發育問題,也可能危害成人大腦功能。補充維生素 B12 和 omega-3 脂肪酸則可以促進大腦健康。一項針對 168 名患有輕度精神障礙的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與血液中 omega-3 脂肪酸水平較低的人相比,維生素 B 減緩了血液中 omega-3 脂肪酸水平較高的人腦部問題的進展。20可信來源)。4.富含免疫增強營養素海鮮也有增強免疫力的鋅,尤其是貝類,包括牡蠣、蛤蜊、龍蝦和螃蟹等。鋅對於發育構成身體免疫防禦的細胞是必需的,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防止炎症損傷。經常吃貝類海鮮可以改善你的鋅含量和整體免疫功能。海鮮吃多4壞處不過海鮮吃太多,也是有壞處的。1.重金屬積累深海大型魚類位在食物鏈高階,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汙染物。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曾受訪指出,甲基汞具神經毒性,以50公斤的人而言,一般建議,鮪魚、旗魚、鯊魚、油魚、鯨魚等深海魚的每周食用量別超過80公克,相當於半個手掌大;懷孕婦女與嬰幼兒則不建議食用,否則可能影響孩子的腦部發育。營養師宋明樺則建議,最好就是淡水魚和深海魚輪流攝取,魚皮、魚卵等部位,能不吃就盡量不吃, 可將重金屬殘留的風險降到最低。2.寄生蟲傳染病吃到受污染的海鮮,可能導致傳染病。近年來海洋污染情況愈來愈嚴重,如重金屬、塑膠等各種垃圾充斥,海底生物吃了這些垃圾,而人們又捕撈了受污染的魚獲,生物鏈最後,人們把自己製造的污染也吃下肚了。此外,有些食物中毒也可能是由從環境中獲得的細菌、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病原體在未正確冷藏的海鮮中大量繁殖,如果沒有妥善儲存,就可能遭受污染。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幼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統不佳的人,吃了就可能感染,預防方法是確實煮熟再食用。3.過敏反應海鮮好吃,但對海鮮過敏的人也不少,而且通從吃下食物幾分鐘到幾小時內就會發生。根據台北醫學大學院附設醫院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子閔、張棋楨在《聯合報》撰文指出,過敏發作頻率及嚴重度因人而異,輕者皮膚蕁麻疹、濕疹、或者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重者引發氣喘,更嚴重的引起上呼吸道水腫阻塞,如嘴唇、舌頭、喉嚨腫而造成呼吸困難及休克,有致命危險。也有腸胃過敏,症狀為噁心、嘔吐、胃痙攣及腹瀉;過敏發生在神經系統會有偏頭痛。4.膽固醇飆高?許多人怕海鮮吃多會有膽固醇過高的危險。事實上,海鮮的膽固醇含量雖比肉還高,但它的飽和脂肪較少,只要少吃海鮮頭部、內臟或卵黃,就能大幅降低膽固醇攝取。例如吃魚肉不吃魚皮或內臟,蝦蟹食用前去掉集中膽固醇的頭部及卵黃。海鮮內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吃了反而可降低血中的壞膽固醇。【資料來源】.海鮮過敏埋危機 吃、嗅、觸都會引發.怕膽固醇太高,不吃海鮮就對了?營養師:錯誤觀念.吃魚怕重金屬下肚?營養師:2部位能不吃就別吃.《healthline》Is Seafood Healthy? Types, Nutrition, Benefits, and Risks
-
2022-09-06 癌症.血癌
最常見兒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8大症狀家長必須記
台灣每年約有500名兒童被診斷出癌症,其中每4個1個就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pALL)。成立40年的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今起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圖文展,提醒家長注意8大症狀,若能及早就診,現在平均治癒率達8成,今年4月起台灣也核准細胞免疫治療,可治癒1、2成病情復發難治的孩子。兒癌衛教大使、新手爸爸黃子佼特別到場表示支持,鼓勵闔家來看展,他說「家長對各種狀況都有警戒心是好事!遇到問題就勇往直前面對,相較之下沒睡飽都算小事了!」兒童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陳博文表示,pALL好發於1到5歲幼兒,發病高峰在2到3歲,「我自己就有兩個孫子在這年齡,可想見若孩子罹癌,對家庭衝擊有多大。」pALL的孩子骨髓不正常,製造出生長快速的異常細胞,導致正常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減少,也會侵犯淋巴組織,導致孩子出現常見的8大症狀。陳博文指出,紅血球減少會導致「蒼白疲勞虛弱」,癌細胞侵犯淋巴組織會導致「淋巴結出現觸壓無痛感的腫塊」,白血球及免疫系統異常可能導致「莫名發燒」,血小板減少會導致容易「瘀青和血流不止」。陳博文提醒,平常感冒時腋下和鼠蹊部可能會有一、兩公分的小腫塊,壓了會痛,但pALL的淋巴結腫塊不同,不但明顯比較大顆,壓了也不會痛。此外,疾病可能侵犯皮膚,導致「皮膚紅疹」,可能侵犯肝臟、脾臟、腸胃道淋巴結,所以孩子可能會「腹漲腹痛」、「食慾不佳」。骨髓中有不正常的淋巴細胞,也會導致「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觸診可能會壓小腿脛骨、胸骨,病童可能一壓就會痛。上述8大症狀出現時,陳博文建議家長可帶孩子找小兒科或血液腫瘤科醫師做進一步診察和檢查。現在家長警覺性高,如果醫師夠細心,通常發病後3、4個月內就能診斷出來,治癒率也已經從40年前的30%提高到80%以上。但要是遲遲沒有就醫接受治療,pALL病情惡化很快,孩子可能只是用力排便就會造成腦出血,發病6到9個月就可能會不幸逝世。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兒童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周獻堂表示,pALL目前有化療、標靶治療、異體幹細胞移植、細胞免疫治療四種療法,大約有8成病童可以治癒,但仍有1到2成孩子對化療治療反應不好,需要嘗試異體幹細胞移植。周獻堂說,移植關關難過,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功虧一簣,治療期間病童和家長心情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從移植前找到配對者就不容易,移植中要打高劑量化療、接受放射治療殺滅癌細胞,可能導致少數孩子痊癒後出現次發性的癌症。移植後也要常年服用免疫抑制劑,需要時時刻刻注意避免感染,生活受到限制,這些都是目前異體幹細胞移植所面臨的瓶頸。周獻堂表示,現在最新的治療突破是「細胞免疫治療」,美國10年前臨床試驗階段就成功治癒一名女童,至今沒有復發,台灣今年通過藥證之後,正式進入可治癒難治pALL病童的新時代,也已有成功首例。此治療費用高達數百萬以上,對病人負擔不小,目前藥廠已經向健保提出申請,希望健保能給付於成人及兒童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以及「瀰漫性B細胞淋巴瘤」。陳博文表示,依循pALL治療指引,台灣各地治癒率都已經與歐美並駕齊驅,超過8成,但現行各種療法都有部分藥物尚無健保給付,讓家長不僅要煩惱孩子的生活照顧、學業,也常面臨經濟壓力。基金會持續透過小額捐款來幫助台灣癌症兒童家庭,有相關補助方案可申請,每人每年最多補助100萬元,有需要的家長可上網查詢或來電諮詢。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兒癌絕對不是絕症,只要早期發現,八成可治癒,急性淋巴白血病治癒率更高,也不會傳染。希望透過圖文展覽,幫助更多人了解這個疾病,讓學校師生也能了解,減少孩子面臨疾病污名的機會。
-
2022-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mRNA疫苗造成免疫系統失靈?專家揭MIT研究的真相
非營利的FactCheck(事實查核)2022-7-29發表COVID-19 Vaccination Increases Immunity, Contrary to Immune Suppression Claims(COVID-19 疫苗接種可提高免疫力,與抑制免疫的聲稱相反)。我把其中有關那篇所謂的MIT研究論文的部分翻譯如下:mRNA COVID-19 疫苗會使免疫系統識別和對抗冠狀病毒,從而大大降低一個人感染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沒有證據表明疫苗會損害免疫力,縱然有一些人毫無根據地聲稱,包括福斯新聞的Tucker Carlson在內。保守派電視主持人Tucker Carlson認為疫苗可能會損害免疫系統。在 7 月 21 日福斯新聞的廣播中,他使用可疑的消息來源和精心挑選和歪曲的數據而得出錯誤的結論,即「疫苗看起來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Tucker Carlson的主要證據是一篇備受批評的食品和化學毒理學論文。該論文是由幾位以反對疫苗接種或傳播健康錯誤信息而聞名的人撰寫。第一作者 Stephanie Seneff 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電腦科學家,她錯誤地聲稱疫苗會導致自閉症,並提出除草劑草甘膦會導致新冠肺炎的理論,以及其他毫無根據的科學觀點。通訊作者 Peter McCullough是一名內科醫生,他一再傳播有關新冠肺炎治療和疫苗的錯誤信息。另一位作者 Greg Nigh 從事自然療法,這是一種經常採用偽科學方法的替代醫學形式。當這篇論文在四月份首次發表時,許多專家學者都予以譴責,有些人甚至呼籲將其撤回。但這項努力被拒絕了。值得注意的是,該期刊的總編輯曾呼籲提供「關於新冠疫苗的潛在毒性作用」的論文,而之後Stephanie Seneff的論文就出現在該期刊上。該論文沒有提出任何原創性研究,而是對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的數據進行分析的綜述。VAERS是美國用於檢測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的預警系統。任何人都可以提交 VAERS 報告,無需經過準確性審查,也不意味著報告的症狀一定是由疫苗引起;這些數據經常被用來錯誤地聲稱疫苗是危險的。專家告訴我們,該論文的一些文獻綜述是正確的,但作者得出的關於疫苗接種後免疫功能的結論是沒有根據的——而 VAERS 分析存在缺陷,正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統計學家 Jeffrey S. Morris 在 Twitter 和他的部落格上所解釋的那樣。Jeffrey S. Morris說:「這篇長篇評論介紹了有關各種生物學途徑的許多細節,但它們與 mRNA 疫苗的聯繫幾乎完全是推測性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與其他疫苗、舊的 mRNA 技術或 COVID-19 感染有關,但與 mRNA 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他們的很多證據是來自關於嚴重 COVID-19 感染的論文,而不是疫苗接種。文中的許多內容可能更適合指出嚴重 COVID 感染的潛在下游危險,而不是對 mRNA 疫苗接種發出警報。」該論文的核心主張之一是 mRNA COVID-19 疫苗會抑制先天免疫系統,特別是 I 型干擾素反應。但研究干擾素的專家說這是胡扯。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免疫學家 Ivan Zanoni 曾研究感染冠狀病毒的患者的干擾素反應。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我們:「我不知道有任何報告證明了新冠疫苗會抑制干擾素反應的聲稱。這與我們對疫苗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沒有任何意義,對我們對免疫系統如何工作的了解也沒有任何意義。」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分子生物學家 Elina Zúñiga 表示同意,她研究干擾素並審查了干擾素在 COVID-19 中的作用。她在電話採訪中告訴我們:「作者建立了一些聯繫來推測一種可能性,但沒有數據或科學證據支持這種說法,即干擾素信號在接種疫苗的個體中受到抑制。事實上,現有證據顯示,在因 COVID-19 住院之前接種了一劑輝瑞/BioNTech 疫苗的人比未接種疫苗的人具有更好的抗病毒干擾素反應。」為了聲稱疫苗會抑制干擾素,Stephanie Seneff的論文引用了一項未發表的研究。但是,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免疫學家Sergei B. Koralov 在電子郵件裡告訴我們:「這是對我們的研究結果的錯誤解釋。我們的數據中沒有看到任何暗示積極壓制的東西。我們手稿的主要信息是,即使在感染過程中沒有發現炎症,疫苗接種也會引發強烈而持久的免疫反應。」相關文章:mRNA 疫苗讓免疫系統失靈?科技新報散播謠言疫苗讓數十億人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電腦博士又一虛擬研究接種2劑疫苗的人免疫力比未接種的人低?原文:新冠疫苗造成免疫系統失靈?MIT研究的真相
-
2022-09-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mRNA疫苗讓免疫系統失靈?教授告訴你為何不用擔心
昨天早上,關鍵評論的資深編輯 朱家儀小姐來函詢問:「林教授您好,我今日看見這樣的報導,指愈來愈多研究揭開 mRNA 疫苗對人類自然免疫力帶來的傷害。不知道您有無觀察到這樣的論述?這可以推論到目前的新冠疫苗上嗎?」朱小姐所說的報導是前天發表在《科技新報》,標題:mRNA 疫苗爭議浮現,MIT:自然免疫系統失靈。我大致看了一下這篇文章,就立刻給朱小姐回覆。我是寄給她一篇我今年5月發表的文章。到了下午,讀者Shine wu也來函:「又一則另人擔心的新聞:mRNA 疫苗爭議浮現,MIT:自然免疫系統失靈,做為一般人真的沒有辨別的能力,還祈望林教授您能解惑,謝謝!」。我也一樣寄給她那篇我今年5月發表的文章。那篇《科技新報》文章的第一段是:「疫苗跟不上病毒變種速度,打疫苗除了防止感染的能力遠低於最初預期,最近愈來愈多研究揭開 mRNA 疫苗對人類自然免疫力帶來的傷害。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疫苗接種會嚴重損害 I 型干擾素信號,改變先天免疫系統運作,對人類健康產生多種不利影響,荷蘭研究也發現,疫苗可能會改變適應性免疫系統,減弱人類失去對抗疾病的最強武器」。文章的最後有提供兩篇論文的連結:⚫ The BNT162b2 mRNA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reprograms both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nate immune suppression by SARS-CoV-2 mRNA vaccinations: The role of G-quadruplexes, exosomes, and MicroRNAs第一篇的作者是一個荷蘭的研究團隊,所以也就是《科技新報》所說的「荷蘭研究」。這篇論文是去年5月6日發表在預印本平台medRxiv,直到今日還沒正式發表。那,為什麼,一年又4個月了,還沒通過審核,還沒正式發表?引用這樣的論文,安的是什麼心?第二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MIT的研究員,所以也就是《科技新報》所說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有關這位MIT的研究員,我在今年5月發表的疫苗讓數十億人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電腦博士又一虛擬研究,是這樣說:Stephanie Seneff是電腦科學博士,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縮寫成CSAIL)擔任資深研究員。我用Seneff為關鍵詞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共搜到15篇論文,而她是其中7篇的第一作者。從這15篇論文的期刊,標題,和文摘就可看出,它們都是用電腦程式來推演某一物質和某一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的結論頂多也就只是「假說」。但很不幸的是,這些假說全都是與實際臨床證據相左。在Stephanie Seneff的維基百科裡有一個項目是Response from scientists and academics(科學家和學者的回應),而它的內容是:【臨床神經科醫師Steven Novella 批評 Seneff使用有限數據的廣泛統計推斷來做出「相關就是因果關係」的假設,……。藥物化學家 Derek Lowe 博士批評 Seneff 的論文扭曲了其他研究的結論,……。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撰寫的一篇論文批評Seneff的草甘膦健康風險研究是「一種基於三段論的演繹推理方法」和「充其量未經證實的理論、推測或根本不正確」。消費者聯盟高級科學家Michael Hansen博士形容Seneff和她的草甘膦研究為「瘋狂」、「真正精神錯亂」和「危險」。】真的是很巧,今天讀者KenSu在我那篇5月發表的文章的回應欄留言:「最近有人也去查了這篇報告相關作者以及編輯的背景,查到的結果很有趣:1. 掛名的幾個作者跟期刊的編輯也有問題。這篇報告投稿的是食品與化學相關的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責任編輯Jose Luis Domingo也是反疫苗人士,曾經在期刊上徵求疫苗潛在毒性的報告。2. 通訊作者Peter A. McCullough是反疫苗的心臟科醫師,Greg Nigh是自然醫學的執業者(我不想用醫師來稱呼這種人),其他我就懶得吐槽了,基本上看到自然醫學就可以明白又是一則謠言。」註1:《科技新報》是一再發布錯誤資訊,請看水果酵素改善飛蚊症?紅肉,禽肉,牛奶,癌懷孕期間的維他命 D 水平與孩子的智商有關?破產的斯里蘭卡,ESG評級幾乎是完美?商周錯了註2:讀者Elliot剛剛在回應欄留言:【接種四劑mRNA疫苗的老父親也被這篇報導嚇壞(親戚的叔叔伯伯們轉發散佈給他),焦慮急著問我是不是真的。不久後叔叔傳訊息給我:「人家MIT說打疫苗會破壞免疫系統,就叫你不要給爸爸去接種,然後補了一句『天然的最好』,附加了陳◯◯自然醫學博士的影片『補充◯◯◯對抗COVID』之文體在賣補充劑提升自然免疫力“」。腦海瞬間浮現教授的書名「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一整個就是多條產線生產,且產能充沛。另一篇針對該報導的「闢謠文」,大家也一起補腦補腦!「mRNA 疫苗爭議浮現,MIT:自然免疫系統失靈」這篇文到底有多少錯?】原文:mRNA 疫苗讓免疫系統失靈?科技新報散播謠言
-
2022-09-03 養生.抗老養生
壓力大老得快!研究:中老年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助減壓抗老
活得健康,延緩老化,是每個中老年人追求的願望,但方法真的很簡單,1項國際研究發現,只要飲食均衡、維持運動習慣,就能降低身心壓力所帶來的免疫系統老化,專家建議,晚輩應鼓勵老人家多動,多吃營養食物。美研究證實壓力大老化快 可靠運動飲食改善南加大學者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成人資料,而參與民眾需填答1份社會壓力經驗問卷,題目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最後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的受測者,免疫特徵看起來較差,白血球磨損比例較高,而壓力沉重,將導致T細胞數量變少。進一步研究證實,如能維持正常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可降低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換句話說,只要飲食均衡,經常運動,即使壓力較大,也能抑制免疫老化的速度。壓力難免 飲食與運動成養生指標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來,研究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而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而所謂的壓力是指「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劉嘉逸說,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這項研究發現,只要改善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能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最有力的養生指標。簡單運動搭配均衡飲食 延緩長者衰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許多老年人不愛活動,但如果越少活動,老化速度就會越快,而整天躺在床上或沙發,就越來越不想動,引發肌少症,百病叢生。如何提高長者運動意願?葉雅馨建議,多多鼓勵,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避免因感受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活動,例如,從房間走到客廳,1天多次來回,並紀錄次數。另可搭配握力器,長者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手部運動。至於飲食上,則建議先瞭解長者喜歡吃些什麼,檢視食物的成分,並選擇容易咀嚼、吞嚥的食物,例如,蛋或豆腐,搭配不同烹飪變化,提高老人家的食慾。葉雅馨提醒,為人子女應盡量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只要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就能減低身心壓力,進而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8-31 醫療.腦部.神經
大腦老化並非不可逆!醫:透過「777大腦保健法」扭轉腦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衰弱,沒有效率來對抗外來的病原體。而老化的免疫細胞也會產生更多細胞激素IL-6(Interleukin-6)、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來刺激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增生及活性,進一步引起廣泛的發炎反應。其中,慢性且低程度的發炎反應與許多老年疾病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阿茲海默症等。大腦老化出現警訊,怎麼辦?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症候群,一個人罹患失智症,往往大腦中的有害物質已累積二十年以上。所以,想要避免大腦退化、失智症上身,未進入老年時,就要提早做好預防的準備。我有常年運動的習慣,年輕時是慢跑,後因膝蓋疼痛,近十五年來改成游泳。但在飲食方面我不是很謹慎,處於高壓狀態或腦力耗盡時就狂嗑餅乾、甜食,以至體重一直高居不下,也有高血脂的問題。這樣的生活型態持續不變,加上新陳代謝速度因年紀漸長而下降,讓我的體態逐漸走樣,動作也顯得遲緩。五年前檢查腦年齡時,我才發現自己的腦健康已亮起黃燈,下定決心做出改變。首先是,改變飲食的質與量,採用地中海型飲食,多攝取高纖蔬果、全穀類、魚、雞蛋、堅果,少吃紅肉,肉菜比盡量維持1:5。平常盡量使用橄欖油烹調食物,每天喝水1500〜2000c.c.,遠離甜食。我一天改吃兩餐,每天禁食時間超過12小時。我發現這種飢餓感反而會啟動身體的再生機制,讓頭腦更清晰。此外,我也改騎腳踏車上下班,以及加強核心肌群的肌力訓練。現在的我體重少了八公斤,沒有高血脂,腦齡檢查也從黃燈轉成綠燈了。雖然失智症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年紀大不一定會得到失智症,提早做好預防措施,就是為自己儲存足夠的「腦本」。到了老年,即使面對身體正常老化的問題,也不會讓大腦快速退化,演變成失智。777大腦保健法這些年來,我積極投入推廣腦健康的行列是希望看到每個人都能成功優雅地老化,在演講中,我也分享了簡單易行的「777大腦保健法」─每天走7000步、吃飯7分飽、睡眠7小時。從運動、飲食和生活習慣三管齊下,能夠增強腦力,扭轉大腦健康。芬蘭研究:運動和飲食的介入,對認知功能的影響芬蘭研究團隊執行的FINGER計畫(芬蘭老年醫學介入研究:認知損傷與失能的預防,Finnish Geriatric Intervention Study to Prevent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FINGER),招募了一千兩百六十位年齡在60到77歲之間、心血管健康狀態稍差,或有輕微認知缺損的老人 [Ngandu, 2015]。研究人員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介入組(六百三十一人)接受為期兩年的有氧運動、阻力運動和認知功能訓練課程,以及個人化飲食與體重控制。介入組的組員皆有個人化的運動計畫,前六個月由物理治療師帶領,後十八個月則由受試者自行分組,自主執行。起初每星期進行一到兩次、每次三十到四十五分鐘的肌力訓練,六個月內逐漸增加強度,最後達到最高強度:每星期二到三次、每次六十分鐘。接下來十八個月維持強度,直到研究結束。飲食方面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菜籽油等食材,每星期至少攝取兩次魚肉餐,以維生素D為營養補充品。對照組的組員(六百二十九人)則只接受衛教。臨床試驗結果,介入組的整體認知功能提升,尤其是執行功能與處理速度比起控制組有顯著的進步,認知功能退化風險也比控制組來得低。此研究證實有高失智風險的老年人,給予積極、多管道的介入措施後,認知功能可以獲得明顯改善,早期預防有其重要性。基於此成果,FINGER計畫啟動了大型的跨國臨床試驗,在世界各地進行跨種族、跨文化的臨床研究,期望能更深入了解健腦介入措施的適應症與劑量。若是只有運動或飲食控管,且期程縮短,是否仍能見到成效呢?美國杜克大學將一百六十位55歲以上有高失智風險且平時鮮少運動的老人分成四組,給予不同介入措施,包括有氧運動(運動組,四十一人)、預防高血壓飲食(飲食組,四十一人)、合併有氧運動及預防高血壓飲食(合併組,四十人),以及衛教(對照組,三十八人) [Blumenthal, 2019]。結果顯示,合併組在半年後認知功能改善明顯,而對照組則最不明顯。其中,運動組認知功能的改善,比飲食組來得明顯。這一百六十位受試者半年之後就中斷訓練,但杜克大學研究團隊仍持續追蹤改善情形。一年後,他們發現有運動訓練者(運動組和合併組)比沒有運動訓練者(飲食組和對照組),更能維持認知功能的改善狀況 [Blumenthal, 2020]。這個研究證實,多管齊下介入的合併組成效最高,而介入措施只要包含有氧運動,就具有長達一年的效果。但能否進一步延緩或避免失智,還有待長期的追蹤才能獲得答案。失智症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癒,早期發現,並且改善飲食和生活型態,及早接受醫療介入,是最好的方法。它能夠避免大腦快速惡化,延緩發病時間,讓病患本身及家人維持較高的生活品質。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
2022-08-30 養生.保健食品瘋
美國會議員妻子服用草藥後死亡 專家揭膳食補充劑和草藥風險
Kaiser Health News(KHN)是一家致力於提供健康資訊(尤其是醫療政策)的非牟利傳媒。它在前天(2022-8-24)發表Congressman’s Wife Died After Taking Herbal Remedy Marketed for Diabetes and Weight Loss(國會議員的妻子服用市售糖尿病和減肥草藥後死亡)。KHN 得知,一名北加州國會議員的妻子去年年底因服用一種通常被認為安全的植物而死亡,這種植物被當成草藥,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和高膽固醇。根據一份日期為 3 月 10 日的沙加緬度縣驗屍官報告,美國眾議員Tom McClintock的妻子Lori因服用白桑葉,導致腸胃炎,脫水而死。原始死亡證明的日期是 2021 年 12 月 20 日。根據驗屍官的報告,代表加州北部和中部多個縣的共和黨人Tom McClintock於 2021 年 12 月 15 日在加州Elk Grove的家中發現他 61 歲的妻子沒有反應。Lori的死凸顯了龐大而蓬勃發展的膳食補充劑和草藥市場的風險,這些市場在美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價值 540 億美元的產業——立法者和醫療保健專家都表示,這個產業需要更多的政府監督。美國參議員Richard Durbin今年春天在參議院說:「許多人認為,如果該產品在美國銷售,則有人對其進行了檢查,並且它一定是安全的。不幸的是,這不一定是真的。」白桑樹的葉子和果實原產於中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用於傳統醫學。過去十年的學術研究發現,其葉子中的提取物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並有助於減肥。人們以膠囊或丸劑的形式服用,也可以將葉子沖泡為草藥茶。Lori的反應似乎不尋常。根據美國毒物控制中心協會的數據,在過去 10 年中,毒物控制官員沒有收到白桑造成的死亡報告。該協會的臨床常務董事Kaitlyn Brown說,自 2012 年以來,向全國毒物控制官員自願報告了 148 起攝入白桑的病例,其中大多數涉及 12 歲及以下兒童的意外攝入。她說,只有一例需要醫療隨訪。雖然毒物控制中心追踪服用白桑的案例,但膳食補充劑是由 FDA 監督,而它嚴重依賴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和消費者的自願報告。根據追踪「不良事件」的數據庫,自 2004 年以來,已向 FDA 報告了兩起因服用桑葚補充劑而患病的案例,至少其中一例導致住院。根據研究,白桑葉可能有副作用,包括噁心和腹瀉。驗屍官辦公室下令進行的獨立實驗室測試顯示,Lori身體中的氮、鈉和肌酐水平升高。根據三位病理學家對驗屍官文件的審查,所有這些都是脫水的跡象,退休的法醫病理學家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前法醫D’Michelle DuPre 說:「白桑葉確實會導致脫水,其部分用途可能是幫助減肥,而減肥主要是通過體液流失。在這種情況下,這有點過度了。」膳食補充劑,包括多種維他命、草藥和礦物質,受 FDA 監管。但是,它們被歸類為食品,沒有經過政府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嚴格科學和安全測試。立法者並未提議將補充劑與藥品歸入同一類別,但有些人表示,他們擔心 FDA 和行業都不知道有多少膳食補充劑,這使得政府幾乎不可能監督它們並懲罰不良人士。FDA 估計美國市場上有 4到 8萬種補充劑產品,行業調查估計 80% 的美國人使用它們。由於減肥藥、茶和其他補充劑是食品,而非藥品,因此製造商不能將它們宣傳為治療或治愈健康問題的方法。但他們可以聲稱補充劑如何影響身體。因此,想要減肥或控製糖尿病的人可能會拿到一瓶白桑葉提取物,因為一些補充劑製造商將其宣傳為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並促進減肥的天然藥物。註冊營養師、營養師和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Debbie Petitpain說,這些說法對美國人很有吸引力,並且在新冠疫情期間尤其有效,因為人們試圖增強免疫系統並抵禦新冠病毒。但是膳食補充劑可能很危險,並且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每個人。根據 FDA 的說法,混合補充劑和處方藥會使問題更加複雜。Petitpain 說:「我想很多人都在想,『哦,它是一種植物。』或者,『哦,它只是一種維他命。當然,這意味著它不會傷害我。』但吃任何補充劑都是有風險的。」原文:國會議員的妻子服用草藥後死亡
-
2022-08-29 醫療.消化系統
腸胃炎吃粥、白吐司才好得快? 醫:要攝取蛋白質才對!
COVID-19防疫期間人人戴口罩、噴酒精,抑制飛沫型病毒傳染,但透過糞口傳染的病毒性腸胃炎卻防不勝防。腸胃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以腹瀉症狀最為常見,許多病患只吃稀飯、白吐司避免油膩飲食。湯瑪士親子兒科診所主治醫師許修平則指出,近來腸胃炎支持性療法的新觀念是:補充「蛋白質」才有助於腸道黏膜修復,服用益生菌亦可縮短病程。 許修平表示,腸胃炎期間反覆腹瀉會造成腸道的表皮黏膜受損、影響消化吸收,清淡飲食雖能減少腸道刺激,但攝取的營養不夠,會使腸黏膜修復變慢,降低對乳糖的吸收能力,當病患以為症狀好轉後,開始喝牛奶、吃含糖製品後又會腹瀉。因此,針對腸胃炎病患,建議應補充含有蛋白質營養素的食物,如:瘦肉、蒸蛋等,有助於腸道細胞修復。 此外,急性腹瀉期間,益生菌能充當「緊急救兵」發揮作用。當腸道發炎而破損時,腸道黏膜易被壞菌入侵占,此時補充高劑量益生菌(至少10億菌株以上)搬救兵,能抑制壞菌生長與附著,減緩腸道發炎、促使腸道細胞修復與腸黏膜生長,改善腹瀉症狀並縮短病程。 許修平強調,市售益生菌的種類繁多,有針對過敏、腸胃或急性腹瀉等,對人體有著不同作用,並非每種益生菌都能抑制急性腸胃炎,當前諸多研究證實,醫療級乳酸桿菌(或可稱LR益生菌)能溫和調整腸道菌叢環境、舒緩輕度腹瀉及腹痛困擾,調整排便。 民眾在選用益生菌時也可諮詢醫師,或認明PIC/S GMP藥廠製造且經衛生福利部認可、多家醫療院所使用的品項,且單一菌種至少有10億以上的活性益菌。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吃益生菌最有效?許修平建議「睡前服用」。因腸胃道此時不在消化階段、蠕動較慢,吃下肚的好菌才有機會慢慢附著在腸道上,此時間也較能避免與白天服用的其他藥物產生互相干擾作用。許修平說,腸胃炎的發生大多是未注意飲食衛生引起。以病原體區分,可分為細菌性腸胃炎及病毒性腸胃炎。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會出現腹痛、血絲便、膿便等需住院治療;症狀相對輕微的病毒性腸胃炎則採用支持性療法,病患可先休息一到兩餐、補充水分及電解質讓腸胃道充分休息,當體力稍有回復便可吃含有澱粉的白飯搭配蛋白質,但要避免乳製品及甜食。 急性腹瀉一開始也應避免自行服用止瀉藥物,因為無論哪一種腸胃炎,「腹瀉」都能將病菌從腸道排至體外,啟動身體保護機制,服用止瀉藥反而導致病菌無法排出。若腹瀉超過四次以上,為避免腸黏膜受損太嚴重,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止瀉藥物。 許修平提醒,抵禦病毒性腸胃炎的自我保護方式,是正確的衛生觀念。為嬰幼兒、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後、準備餐點前一定要洗手,飯前飯後也要清潔雙手、蔬果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等,就能有效預防病毒傳播,遠離病毒性腸胃炎。【免疫資訊報你知】換季感冒季?流感總是找上門?時常腹瀉又脹氣,影響生活品質?空氣不好時,眼角、鼻子癢不停?你也有這些症狀嗎?當心免疫系統出問題!「免疫大小事」會將艱澀難懂的免疫資訊用轉譯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增強免疫力、邁向健康。更多免疫小知識->免疫大小事臉書粉絲團
-
2022-08-25 醫療.呼吸胸腔
糖尿病未妥予控制 肺結核病易捲士重來
一名50歲糖尿病患者,去年完成漫長的肺結核治療療程,不料日前又因咳嗽超過2周就醫,再度出現結核菌蹤影,且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0.9%,不僅得重新啟動新一輪抗結核藥物治療,還得嚴格追蹤糖尿病變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育生說,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結核病的發病風險遠比非糖尿病患者來得高,合併兩種疾病的患者也會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復發率。簡單來說,糖尿病患本身就是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偏高,會先影響患者免疫系統,抵抗力變弱後受到結核桿菌侵犯。他說,結核桿菌的分裂速度很慢,大約每20小時才分裂一次,且對外界抵抗力甚強,在陰暗處,結核桿菌可生存2至3個月不死,發育最宜溫度為37°C,臨床上結核菌的感染以肺部為最好發部位。即使接受過完整抗結核藥物的治療,仍可能有少數的結核菌會躲藏在白血球不易到達的區域,如肺部的疤痕、空洞或是乾酪性結節內,「有如進入冬眠狀態」,待適當時機再復出作亂。至於何時是適當時機呢?林育生說,例如這名患者去年因為胸腔X光浸潤嚴重並有開洞性病灶,足足吃藥一年,比標準的6個月多出一倍,完治後仍留下許多疤痕,大幅增加結核菌躲藏冬眠的機率。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他自認恢復狀況佳,自行停用糖尿病藥物,未能好好控制糖尿病,影響身體免疫功能,導致結核病捲土重來。他說,一般若身體狀況穩定,且非長時間、大量接觸結核菌,即使感染後也不易進展成真正的肺結核,但若是嬰幼兒、有肺部慢性疾病造成氣道結構改變的病人,又屬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長期接受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則屬於易受感染發病族群。林育生說,一旦結核病復發,除了藥物種類可能需要更多外,還需擔心抗藥性結核的問題,增加治療難度,尤其長期熬夜、作息紊亂、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等原因,也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結核病感染或再發的機率,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
2022-08-22 醫療.泌尿腎臟
慢性腎病引起尿毒性搔癢 醫師:照光療法可改善
一位70歲男性洗腎多年,近日因疲倦、皮膚乾燥與全身發癢,不得不全身搔抓,晚上甚至失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查出,他應是慢性腎臟病相關的尿毒性搔癢症。後來經腎臟科與皮膚科會診,配合藥物、衛教與照光治療,3個月後搔癢情形明顯改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醫師呂賴穎說,尿毒性搔癢症是一種發生在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局部或全身性發癢。據統計,有約4至8成的洗腎患者為尿毒性搔癢症所苦。其詳細病因不明,但推測可能為一種全身性的免疫失調反應,而肥大細胞分泌組織胺也與加速尿毒性搔癢有關。因此,包括洗腎不完全、副甲狀腺亢進症、高血鈣或高血磷等電解質失調狀態、維生素A過多等都可能是致病危險因子。呂賴穎說,要避免以上這些症狀,建議應做到:●規律洗腎:完整洗腎療程與與避免電解質失調,監測血鈣、血磷、血鎂、副甲狀腺亢進等問題,可從根本上控制尿毒性搔癢症。●皮膚保濕與避免過度搔抓:皮膚嚴重乾燥的病人,淋浴時勿用太熱的水,且不可過度清潔皮膚。沐浴後,需每日用較油的乳液或凡士林早晚塗抹2~3次,可減少癢感與維護正常皮膚屏障,並減少皮膚發炎與感染的機會。●外用止癢藥膏:若病人已出現紅疹甚至結節性癢疹,乳液已無法妥善改善搔癢症狀,此時則需加上外用類固醇或其他止癢藥膏來做症狀控制。●口服抗組織胺與抗癲癇藥物:口服藥物包括抗組織胺、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鴉片類拮抗劑等。這些藥物於臨床與研究中均顯示有療效,但口服抗組織胺仍為治療的首選。●照光療法:對於頑固性尿毒性搔癢症之患者,口服與外用藥物效果均不佳時,可考慮使用照光療法。照光對於尿毒性搔癢症的有效在於可以減少發炎前期細胞素,造成肥大細胞衰敗凋亡,調節免疫系統,且照光療法沒有口服藥物的嗜睡、昏沈等副作用。呂賴穎說,針對頑固性尿毒性搔癢症之患者,除了按時腎臟科洗腎治療外,可以配合皮膚科治療與衛教,提升患者預後品質。皮膚搔癢的原因很多,唯有尋求皮膚專科醫師診治,規劃病人治療療程,達到有效止癢目的,讓長期洗腎患友步入正常生活軌道;千萬不要聽信偏方,以免延誤病情。
-
2022-08-21 名人.林靜芸
醫療史上爭議最高、最受關注 卻也進步最多的治療是隆乳手術
美國整形手術排行榜,隆乳經常名列第一。台灣每年約有5000人隆乳。一般人多認為平胸或小奶的女人才需要隆乳。實際上,罩杯小的人,年輕時較可能隆乳;罩杯大的人在產後或老後萎縮下垂,也會想隆乳。隆乳的市場很大,男人們常在LINE群組分享養眼美胸照片,尤其乳溝深邃、飽滿堅挺的乳房。但專家鑑定,其中許多是整形醫師的傑作。隆乳義乳的使用始自1952年,義乳是醫療儀器,國家規定義乳必須登記追蹤(註明何時使用於何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發義乳許可證時,要求義乳必須有十年的臨床數據(台灣近來大作廣告的魔術義乳,還沒有獲得美國的許可證)。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主編拿海教授認為:「義乳是當今被研究得最完善、監督最徹底的醫療儀器。」精彩的隆乳歷史,值得大家了解。早期的隆乳是在乳腺下方胸肌上方製造空間,放入光滑面的矽膠義乳,術後莢膜攣縮變硬的機率大約有40%,常有丈夫事後質問醫師,為什麼太太的乳房摸起來像膝蓋!這些年隆乳有了許多變革:●1990年代隆乳的位置從胸大肌前面轉為胸大肌後面,理由是肌肉能增加厚度、預防感染、吸收血腫、對抗莢膜。這種改變使隆乳疼痛度增加,胸肌變壯。雖然有改良款的雙層面,仍然無法避免困擾。2000年左右,專家認為義乳放在肌肉後面,限制乳房的晃動度,加上許多女性健身,重訓時肌肉下的義乳會跳動甚至疼痛,建議回到肌肉上。這些年來「肌肉上」或「肌肉下」一直是醫學會的辯論話題。2021年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宣佈,乳癌切除之後的乳房重建,義乳放在肌肉上是共識。乳癌切除之後的乳房欠缺軟組織,都要選擇肌肉上了,何況一般的隆乳。於是隆乳又回到原始起點肌肉上的位置。●1952年創始的義乳材質是矽膠袋,1953年內裝鹽水的義乳上市,到了1990年矽膠義乳以觸感較好、漏裂率低佔上風。1992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矽膠義乳有致癌以及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收回矽膠義乳的許可證,市場上只剩下鹽水袋。一直到2006年疑慮澄清,矽膠義乳重新上市,時至今日,矽膠義乳佔99%的市場,鹽水袋只有不到1%的銷售率。●最初的義乳是光滑面,1990年代流行粗糙面,理由是粗糙面形成360度癒合,可以預防莢膜攣縮。但1997年發現,粗糙面義乳可能造成非典形巨大細胞淋巴癌,2019年愛麗根公司將粗糙面產品下市,大家的選擇又回到光滑面。經過60年,隆乳看似回到原地,實則結果完全不同。現在的隆乳呈水滴形、有乳溝,術後乳房會晃動,觸感好,與初始的石頭奶、椰子殼奶、碗公奶,完全不同。原因是眾人關注下,隆乳手術技術、義乳選擇、術後照顧,都有詳盡的指引,而最新的光滑面義乳外殼能防滲,內裝高凝聚性矽膠,肌肉上空間定義是筋膜下(筋膜介於乳腺與肌肉之間)也是精進的原因。隆乳無疑是醫療史上爭議最高、最受關注,卻也進步最多的治療。誠如美國泰德龐教授的結論「醫學進步靠的是科學,尤其實驗及數據。如果你只批評,你表達的就是個人意見,無助於醫學進步!」
-
2022-08-18 醫療.兒科
後疫時代防流感 秋季記得打疫苗
最近兒童呼吸道感染問題多,除了新冠肺炎是首要考量,流感也開始跑出來了!在急診看到發燒的孩子,兩個鼻孔都要插著棒子,一邊做新冠快篩、另一邊做流感快篩。這讓人擔心其他病毒會重新來襲,勤洗手與戴口罩不能鬆懈外,秋後記得要接種流感疫苗。今年六月一份法國研究發現,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兒童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菌血症或是細菌性腦炎)、流感與支氣管炎(常是起因於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發生率大幅下降。法國學者推測,民眾普遍實施「非藥物介入措施」的成果。實際針對15歲以下兒童進行研究後發現,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採取非藥物介入措施,可減少63%侵襲性肺炎鏈球菌、91%流感與74%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案例。孩子們少生病,應該感到開心,但最近卻擔心,因為除了流感,腸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常規疫苗,近兩年這些病毒的感染也大幅減少,身體的免疫系統如果太久沒有接觸到特定的病原體,對這種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就會慢慢下降。一旦新冠疫情退燒、防護措施鬆綁、其他病毒捲土重來時,問題就來了。大人可能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免疫力而被感染、產生症狀;雖然成人的症狀通常很輕微,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免疫力不足以形成「防護牆」阻隔疾病傳播。但兒童被感染,會有較高比例發生支氣管炎合併呼吸衰竭、流感重症或腸病毒重症等,一旦孩子們沒有了防護牆,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免疫力避免感染或併發重症,如果其他病毒重新來襲,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在後疫情時代的現在,最重要的防疫措施,還是勤洗手與戴好口罩。另外,流感疫苗也將於秋天開打,不管是符合規定的大人或是孩子,都要記得到醫院打疫苗。WHO定義的「非藥物介入措施」:•個人防護:手部衛生(勤洗手)、咳嗽禮節(咳嗽或打噴嚏時摀住口鼻)、正確地戴口罩。•環境措施:定期清潔物體表面、其他措施。•社交距離:接觸者追蹤、隔離有症狀者或接觸確診者、關閉學校或工作地域、工作場域防疫、避免群聚。•旅遊措施:遵循政府旅遊建議、出入境檢疫、限制國內旅遊、關閉邊境。
-
2022-08-18 醫療.皮膚
蚊子叮咬用「指甲壓X」可能更癢又留疤!醫授3招快速止癢
「蚊蟲叮會癢」,這是因為會叮咬人的蚊子都是雌性蚊子,當牠們叮咬時會分泌唾液潤滑並避免血液凝固阻塞口器,唾液會觸發我們自身免疫系統,因而釋放組織胺,是一種正常的發炎反應導致紅腫、癢,小孩子被叮咬產生的免疫反應比較大,所以容易腫一大包。搔癢抓破皮 恐會留下黑色素沉澱皮膚科醫師陳昱璁表示,大部分的叮咬並不會就此留下疤痕,通常是因為被叮咬導致的癢感令人搔抓不止,造成破皮,引起發炎反應,就會促使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沉澱,因此就會留疤,青春痘好後留下黑色痘疤也是同樣的道理。(推薦閱讀:小心留疤!傷口通風乾燥、藥水消毒都是錯的 專家授「傷口正確處理法」)雖然不特別處理幾個月後顏色會慢慢淡掉,因為皮膚本來就會自然代謝,年紀愈輕的人或黑色素沉澱位置較淺層時淡化就愈快;發炎、破皮受傷越嚴重,黑色素退的越慢。止癢這樣做 當心留疤反更癢許多人會用指甲在叮咬的包上壓個「X」來止癢,或是用熱水去發癢部位止癢,這都是利用痛感/熱感來轉移對癢的感受,但指甲依舊會傷皮膚,陳昱璁分享,曾遇過患者使用指甲反覆壓印皮膚造成整片皮膚破皮流血,指壓肌膚也會讓細胞釋放更多組織胺,反而更癢;熱水則是會破壞皮脂膜,使皮膚更為敏感,更容易癢。因此這兩種方式都不推薦。被叮咬後 正確止癢方法為了能止癢,陳昱璁建議,可採用其他方式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使神經鈍化,都是降低癢感的好方法:1、輕拍癢處、冰敷降溫、塗抹綠油精或萬金油有助於止癢,塗抹保濕產品可降低皮膚敏感度。2、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是最有效的止癢方式,快速將癢感壓制下來,才不會愈抓愈癢。但是類固醇的用量注意要適量,建議要由專業皮膚科醫師開立類固醇外用藥等處方。3、嚴重大面積發癢時由醫師開立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推薦閱讀:皮膚癢要擦什麼藥? 藥師解析「5類成分用途」:別傻傻亂塗)美白除疤 常見方式一次看.美白成分:如麴酸(Kojic acid)、熊果素(Arbutin)、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杜鵑花酸(Azelaic acid)、傳明酸(Tranexamic acid)等,能抑制黑色素合成;維他命C,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淡化黑斑效果。雖然有些成分美妝店就買的到,建議還是要醫師指示,避免有不良反應,尤其是兒童不建議隨意使用。.表淺性化學處理:果酸、杏仁酸、水楊酸、A酸能促進角質細胞代謝,將表淺黑色素帶走,改善暗沉。.雷射:黑色素沉澱較深層時會需要多次慢慢處理。.防曬:避開紫外線,避免黑色素生成。(推薦閱讀: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專家解答!使用時機一次搞懂)網路上有很多號稱除疤神器、淡斑神奇藥膏,雖然蠻多都有醫師見證肯定,成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每個人的膚質畢竟有異,要嘗試之前記得先從小面積開始試用,或是向皮膚科醫師諮詢評估後再使用。延伸閱讀: ·小黑蚊叮滿身包癢到哭? 急診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睡到一半被蚊子吵醒好困擾!「7方法」讓蚊蟲不敢靠近你
-
2022-08-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媽媽說過:「我希望,這輩子做到死,不要病死。」然而事與願違,可憐的媽媽在2015年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失去平衡,常常跌倒,喜歡到處趴趴走的媽媽漸漸的無法自主生活。衣食住行需要仰賴別人的幫忙。到了末期,無法清楚的表達,肢體功能退化至完全的失能,清楚的意識,靈魂被禁錮在肉身當中。潔癖的媽媽,穿尿布不舒服,抱到馬桶上坐,卻尿不出來。餵食食物無法吞嚥,刷完牙說肚子餓。流質的食物用滴管小心的餵食,還是常常嗆到。堅持尊嚴的活著,堅決不插鼻胃管。照顧媽媽的過程,聽聞爸爸摯友的太太因為癌症化療太痛苦,自行絕食七日而亡。2020年8月看到畢柳鶯醫師的網路文章,畢媽媽斷食結束生命。我在日記寫下:對於準備下車的媽媽,我準備好了嗎?媽媽天天告訴我:有個印度王子要他做功課。不斷看見往生的親人,叫我開門讓爸爸進門吃東西。媽媽多次脫肛,鬼門關前徘徊。2021年1月用感恩餐會的名義為媽媽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所有親友齊聚,回顧母親的一生。媽媽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和妹妹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媽媽,免疫系統都出了狀況。為了不拖累我們,媽媽堅決去住安養院。住安養院期間,跟媽媽聊起斷食善終的概念,媽媽很猶豫。疫情大爆發,很長時間無法看到媽媽,我假藉送營養品偷偷溜進去看媽媽,站在門口的我聽到媽媽不停地哭泣,心如刀割。安養院的看護說:阿嬤常常哭。我知道,那是媽媽的靈魂在求救。身為一個頌缽師,透過頌缽分享幸福傳遞愛,我自問:女兒這個一輩子無法辭職的職務,我是否稱職?再讀一次「斷食善終」,我跟媽媽立了生死之約。5月1日留職停薪,接媽媽回家,孩子回來看阿嬤。幫媽媽洗澡的過程,媽媽大哭要回天家。天未亮常常是讓媽媽的哭聲叫醒,幫媽媽頌缽,減輕疼痛穩定情緒。讓媽媽吃少一點,媽媽無法言語,基於本能,會摸摸肚子表示餓,媽媽聰明了,知道我有計畫的減食,會找妹妹要東西吃。五兄妹開家庭會議,大哥說希望安樂死,但是法律跟不上社會的腳步。弟弟知道媽媽受苦很久,希望媽媽早日離苦得樂,尊重姊姊照顧的方式。二哥說:為人子女,餓死媽媽,天理不容。弟弟說:那二哥你來照顧媽媽幾天看看。天邊孝子,一個月只回來看媽媽一次。就這樣,媽媽的斷食善終,走三步退一步。我的心裡很糾結,我是愛媽媽還是愛自己?媽媽同意斷食善終,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想回家的權宜之計?長輩若知道我為媽媽斷食善終,會不會認為我大逆不道?妹妹是最關鍵的人,她照顧媽媽最久,媽媽是她的精神支柱,明知道斷食善終是讓媽媽離苦得樂最好的方式,但是,她捨不得。進入身心靈世界多年,我總是跟阿彌陀佛說,請幫助我,讓很多善知識及貴人在身邊。宜蘭通靈老師說:媽媽不想拖累我們,她無法自己斷食,若繼續住在安養中心,會拖更久,謝謝我為她做的一切。在我內心交戰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想到畢醫師。6月28日透過臉書聯絡到畢醫師,她在電話裡肯定我是孝順不是殘忍。答應第二天要來看媽媽。當天下午外出參加活動時,妹妹來了電話,來訪居服員說媽媽痰很多、發高燒,很可能是肺炎,最好馬上送醫院。我擔心送醫院就前功盡棄,求救畢醫師。畢醫師立刻趕來家中探視媽媽,判定完全無肺炎跡象。畢醫師帶來真正的斷食善終知識,安撫了妹妹跟我的不安,也讓媽媽的靈魂昇華到真正放下。7月1日畢醫師再一次來看媽媽,強調需完全斷食,只用棉棒給少許的水。妹妹再問媽媽:真的願意斷食善終嗎?彷彿迴光返照般,媽媽清楚的點頭示意。這一刻,我心中沈甸甸的石頭真正的放下了。7月5日上午,媽媽走完了人生路。遵從媽媽的囑咐,八小時不動身體。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聯絡親人,舅舅們及兄弟姊妹一起為媽媽誦經,做最後的陪伴。無悔無憾!用這首我和朋友詩人姵綾合作的歌曲送給媽媽:有些話,像春風微映 你羞澀的水波蓮池有些話,彷彿雲端回應的深情一吻以及溫暖的擁抱或許 我們談論四季輪迴的生與死我們學習循著眾神的方向祝禱以及告解有些話與你說,有些事陪你做而迢迢的道路又深又遠每一站的歇息都是重新出發的開始微笑的淺灣,停泊的舟子已幫你預約,下一個身心安頓的行程祝福媽媽,自由自在的翱翔天地,沒有肉身的束縛。感恩推動斷食善終的畢柳鶯醫師!感謝先生陪媽媽在我們家終老!給努力而勇敢的妹妹以及自己掌聲!
-
2022-08-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每百人1到2人發生「新冠反彈」指揮中心建議這樣做
解隔離沒幾天又快篩陽或症狀再起?你不孤單,國內臨床醫師觀察,不少人都像美國總統拜登及首席防疫顧問佛奇一樣經歷過「新冠反彈」。藥廠近期重新分析Paxlovid臨床試驗資料,無論是否服藥,28天內發生反彈的比率約為1到2%,但服藥組症狀仍較輕。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解隔後還要自主健康管理7天,輕症復發不需再服抗病毒藥物,建議在家休息、避免接觸家人,直到症狀緩解。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輝瑞藥廠根據Paxlovid原始臨床試驗的資料,重新分析兩組人確診後28天內定期測量病毒量的結果,發現兩組都會發生病毒反彈,服藥組發生率是2.32%,病毒量低,症狀輕微;未服藥組發生率是1.73%,病毒量較高、症狀較嚴重。李建璋表示,上述結果顯示病毒廓清曲線並非平順下降,而是有一兩波起伏,可能是病毒找到破口去潛沈和反擊,過程需與免疫系統交戰數回合。根據試驗結果換算,每170人吃抗病毒藥物,只會多增加1人發生反彈,考量藥物可減少8成重症住院和死亡,反彈時症狀也較輕,民眾不應為了怕反彈而不吃藥。莊人祥表示,除非有症狀,確診病人隔離7天後不需快篩即可解隔,後續7天是「自主健康管理」,外出需全程戴口罩。若症狀復發,按現行規定不需再次通報,輕症也不用再給抗病毒藥物治療,建議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家人接觸,直到症狀緩解。症狀緩解後如需外出,則應遵守「自主健康管理」相關規定,避免與重症高風險族群接觸。其實不只是輝瑞的Paxlovid,默沙東的Molnupiravir也有反彈現象。今年6月美國發表電子病歷回顧分析(未經同儕審查之預印本),1萬1270名服用Paxlovid的病人及2374名服用Molnupiravir的病人當中,30天內症狀反彈比例分別約5%和8%,但僅約1%需住院。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不論是未服藥隔離7天後,或完成5天抗病毒口服藥療程後,再次快篩陽性或症狀再起的病人不少。抗病毒藥可短期壓抑病毒複製、預防重症,但停藥後殘存病毒可能小幅反彈,再次導致輕症。這時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並建議病人繼續隔離,以免傳染他人。在未來,抗病毒藥物的療程次數和天數,仍有調整空間。李建璋表示,目前有些個案報告是醫師以「仿單外使用」的方式,延長病人服藥天數,確實可解決反彈問題,但人數很少。哪些人需延長治療天數或再次治療?最佳區間是幾天?這些問題都需要監測治療後的病毒量,才能解答,有待相關臨床試驗揭曉。國內有關新冠反彈現象的討論極少,亦無相關統計數據。感染科權威、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台灣人性格認命,藥吃完、解隔離,若還不舒服,通常就默默算了。對政府來說,則是「只要病人不抱怨,就算了」,再加上預算有限,就不想去建立完整的資料。「都由公務預算付錢,所以都要照中央的指引走。」黃立民說,但如此一來,醫師很難根據專業判斷去兼顧病人個別的差異和需求。特別預算總有用完的一天,疫情既已趨緩,他建議將新冠相關醫療回歸健保,促使醫療體系和整體社會都回到正常模式。莊人祥表示,公務預算僅支付隔離治療期間新冠相關醫療照護費用,依據目前確診者隔離治療7天的政策,居家照護者確診7天後應已解除隔離,相關醫療費用應由健保給付。開業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7天解除隔離後若症狀反彈,通常醫師會根據症狀選擇相關診斷碼,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以此申報健保,以支付相關醫療處置和藥物的費用。
-
2022-08-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膳食補充劑增強免疫系統有用嗎?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給答案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8-10)發表Analysis of Select Dietary Supplement Products Marketed to Support or Boost the Immune System(市場上支持或增強免疫系統的挑選膳食補充劑產品分析)。研究動機:自新冠疫情以來,感冒、流感和免疫補充劑的銷售猛增。在2019 年,《國家商業雜誌》報導的免疫補充劑銷售額約為 34 億美元,到了 2020 年底,這一數字增至近 60 億美元。支持或增強免疫系統已成為使用膳食補充劑的原因,即使某些聲明可能具有誤導性或在科學上不准確。此外,缺乏有關此類產品和成分是否存在任何風險的信息。目前在整個膳食補充劑市場中,電子商務的銷售額已從 2019 年的 50 億美元成倍增長,而到了 2020 年估計為 84 億美元。電子商務佔整個保健品市場的 15.1%,而77% 是來自亞馬遜。膳食補充劑的電子商務、銷售和製造的增長,加上監管膳食補充劑的資源有限,使得跟上市場帶來了挑戰。摻假、錯誤品牌和誤導性聲明經常被報導。此外,由於美國軍人經常使用膳食補充劑,美國國防部 (DOD) 關於在國防部使用膳食補充劑的指令 (DODI) 於 2022 年 3 月生效。該政策的製定是為了提供指導並確保安全使用膳食補充劑,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使用膳食補充劑而導致的潛在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對軍隊的風險,並防止潛在的紀律處分使用含有國防部禁用物質清單中成分的補充劑。 DODI 建立了操作補充劑安全 (OPSS) 作為膳食補充劑的首選計劃。研究方法:在這個案例係列中,我們於 2021 年 5 月從亞馬遜選擇併購買了 30 種特色免疫健康膳食補充劑。使用液相色譜-質譜法進行產品分析。通過對每種產品的分析檢測到的成分列表與產品的標籤上的成分進行比較,以確定產品的標籤是否準確。產品標籤上的聲明也通過使用操作補充安全記分卡的一組問題來描述標籤的特徵進行評估。研究結果:共評估了 30 種膳食補充劑產品。根據產品分析,30 種產品中有 13 種具有準確的標籤。在17款標籤不準確的產品中,有13款產品的標籤成分未經過分析檢測,導致標籤貼錯。九種產品檢測到未在產品標籤上註明的物質,其中一些可能被認為是摻假的。其中五個被貼錯標籤並包含標籤上未聲明的其他組件。沒有產品的包裝上存在第三方認證印章。在應用操作補充安全記分卡時,13 種標籤準確的產品中有 10 種獲得了 4 分或更高的分數,這意味著該產品“可能還可以/風險較小”。結論:在本案例係列研究中,大多數測試產品的標籤和聲明不準確,不符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膳食補充劑提出的要求。對於大多數精選產品而言,質量控制措施似乎不足,標籤上的聲明可能會誤導消費者。討論:大多數膳食補充劑產品標籤上的聲明似乎延伸了被許可的聲明。其他一些說法聽起來很科學,但沒有引用任何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因此,尚不清楚這些說法如何或是否得到證實。在另一項工作中,我們正在評估這些產品所做出的聲明是否反映了現有科學,即它們對尋求支持或增強免疫的其他健康個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費者為改善健康而購買的膳食補充劑可能很昂貴。就30 天份的劑量,得分低於 4 的 17 種產品的平均價格約為 25 美元,而得分為 4 或以上的產品的平均價格為 31 美元。公眾在購買膳食補充劑時有權知道該產品是否正如標籤所示。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因為我們發現 30 種產品中只有 13 種是準確的。購買帶有第三方認證或驗證印章的產品應確保產品內容的準確性。這將證明標籤上列出的成分實際上在容器中;但是,它並不能確保產品的有效性或安全性。上述針對膳食補充劑的新 DODI 要求進行膳食補充劑教育,並禁止美國軍人服用任何含有違禁物質清單中成分的產品,這應該可以降低一定程度的風險。雖然我們不能假設任何產品都會帶來好處,但我們當然不會期望任何傷害;但是,存在標籤錯誤和/或摻假產品可能造成傷害的風險。註:事實上免疫力是無法定量的。那既然無法定量,又怎麼能知道某某保健品是否能增強免疫力?請看改善免疫系統?以及增強免疫力抗癌,吃這個補那個。原文:增強免疫力的補充劑?大多誤導
-
2022-08-15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從皮膚採樣就能得知新冠病情嚴重度,重症病患可望更早獲得治療
依據台灣疾管署2022/8/8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罹患新冠肺炎的470多萬人中,大多為輕症/無症狀者,佔99.53%,中度症狀者為0.26%,重症者僅0.21%。但是,我們依然不可大意,須嚴防“輕/中症”轉變成“重症”。經驗告訴我們,平均大約在罹患新冠肺炎8天前後的時間內,一小部分原本輕度至中度症狀的患者可能會不幸發展為重症。科學界已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所造成的呼吸衰竭,以及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造成病人死亡的兩個主要危險因素。另根據之前科學界在病逝者身上,所進行的病理切片報告結果也發現,造成體內臟器功能障礙(例如:肺臟和腎臟等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身性微血管損傷和血栓的形成。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為了積極對抗新冠病毒,都會放出大量的免疫訊號,像是干擾素I型(IFN-I),但是當個體免疫力不好的時候,IFN-I的抗病毒反應就會很糟,此時由IFN-I所驅動的抗病毒蛋白 MxA(myxovirus resistance A)也會因此無法迅速產生,結果造成新冠病毒持續在體內張狂,造成重大傷害。相比之下,如果抗病毒蛋白MxA能夠迅速產生的話,新冠肺炎病情的進展就會受到有效控制,康復較為迅速。雖然上述發現已經在動物實驗中獲得證實,但是在人類,卻尚未證明IFN-I驅動抗病毒蛋白的能力,直接與新冠患者臨床病情進展相關。就在2022年7月,《美國病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僅需從新冠肺炎患者手臂上的「三角肌皮膚」上採樣,然後分析微血管中IFN-I所驅動的抗病毒能力,以及其微血管內是否有血栓的存在,再同時比對病人的臨床症狀後,結果發現,三者密切相關。這種針對新冠病人的「三角肌皮膚」採樣,是一種嶄新的微創病理檢驗,由於較無侵入性(不需拿內臟組織),又是可以識別出新冠患者不同疾病階段的病理學證據,因此,往後極有可能利用這項檢驗技術,及早發現重症病患,並且給予治療。雖然電腦斷層也能診斷肺栓塞,不需拿到內臟組織,但是,一位新冠重症病人要做電腦斷層時,需先移出負壓隔離病房,同時間,動線管控、操作人員防護、設備清空以及事後消毒等等,都是大工程,且會嚴重排擠一般病人的檢驗量能。這篇論文是由美國紐約市威爾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病理與實驗醫學科的勞倫斯教授(Jeffrey Laurence)所領導完成的,他們首先分析了15名重度(已進入加護病房)和6名輕度/中度新冠患者(發燒、發冷、咳嗽或呼吸急促)的三角肌皮膚活體樣本(0.4公分),除評估動脈和靜脈微血栓形成的情形外,也分析了免疫訊號在不同病患體內的差異性表現。另外,對照組包括9名(非新冠肺炎)膿毒症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合併或單獨存在”急性腎損傷(AKI)的患者。結果發現,在15例重症新冠患者中,有13例(87%)檢測到微血管內有血栓形成,而6例輕度/中度新冠患者中則為沒有任何人有微血管血栓,另外,對照組9例,雖然已經有呼吸窘迫綜合症,但因為不是新冠病毒所導致的,因此也均未檢測到微血管血栓,顯然,這些微血管變化是新冠肺炎的專屬特徵。在所有六名輕度至中度 COVID-19 患者中,迅速出現了能夠阻斷新冠病毒生長的抗病毒蛋白 MxA,這表明他們的免疫系統正有效並積極地對抗病毒,但僅有兩名重症/危重症的新冠患者身上,出現抗病毒蛋白。研究主持人勞倫斯教授提到,他們是第一個認識到新冠病毒引起的肺部疾病與其他原因感染肺部的病理狀況明顯不同,而且新冠病毒所造成的不尋常血管病理學是全身性的,藉由簡單皮膚採檢可以用來幫助評估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內臟組織損傷,並可以利用微血管血栓病變,來區別開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呼吸窘迫綜合症。在這項研究之前,病理學家通常需要進行侵入性手術,例如神經、腎臟或肺臟活檢,才能得知是否有內臟損傷。勞倫斯教授也指出,在新冠肺炎尚未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代裡,針對膿毒症相關性肺炎中,會使用抗凝血劑來減少大血管的栓塞,但迄今為止,大多數臨床試驗發現,額外給予抗凝血劑,並沒有對新冠重症住院患者(呼吸窘迫者)產生太多的益處,也就是說,一般抗血栓藥物可能無法完全阻止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引發的微血管血栓,目前,抗血管發炎是另一個嘗試的方向。最後,我們可以預期皮膚採檢這項檢測,未來將會在新冠病人重症的治療上,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預警和幫助。參考文獻:1.Jeffrey Laurence, Gerard Nuovo, Sabrina E. Racine-Brzostek, Madhav Seshadri, Sonia Elhadad, A. Neil Crowson, J. Justin Mulvey, Joanna Harp, Jasimuddin Ahamed, Cynthia Magro. Premortem Skin Biopsy Assessing Microthrombi, Interferon Type I Antiviral and Regulatory Proteins, and Complement Deposition Correlate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linical St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22; DOI: 10.1016/j.ajpath.2022.05.006
-
2022-08-15 養生.聰明飲食
吃生菜沙拉較健康?專家曝8種蔬菜煮熟更營養:紅蘿蔔、番茄上榜
大家都知道在飲食中加入各式各樣的蔬菜,對於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而不管是生的或煮熟的蔬菜,都能提供纖維和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例如鉀、葉酸和維生素A、C 和 E。但Amy Myers 博士表示,有一些蔬菜在煮熟後對健康更有益,因為烹飪可以改變它們的化學成分。這邊就來介紹以下8項煮熟後營養更豐富的蔬菜:1.蘆筍:蘆筍中的重要營養物質在未煮熟前可能無法釋放出來,經過烹飪煮熟後,有助於從細胞壁釋放這些營養物質,才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烹飪蘆筍會破壞其細胞壁,使維生素 A、B9、C 和 E 的生物利用度更高。2.紅蘿蔔:Amy Myers指出,雖然生胡蘿蔔可以提供更多的維生素C,但煮熟的紅蘿蔔會釋放出更多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體內能轉化為維生素A,可以強化免疫系統,因此Amy Myers建議把紅蘿蔔煮熟再吃,以獲得β-胡蘿蔔素的全部益處。3.蘑菇:蘑菇含有鉀、菸酸、鋅和鎂,煮熟後的蘑菇可以使這些營養素更俱生物利用度。一杯煮熟的白蘑菇所含的這些營養成分,大約是一杯生蘑菇的2倍。4.菠菜:綠葉蔬菜無論生吃還是煮熟都對身體有益。Amy Myers建議吃煮熟的菠菜,才能更好地吸收礦物質鈣和鐵。菠菜中的β-胡蘿蔔素在烹飪時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5.番茄:Medical Daily報導,使用任何方法煮熟番茄,都會增加番茄中能抗氧化的茄紅素。茄紅素與很多慢性疾病的風險降低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將番茄煮30分鐘,便會使其中的茄紅素含量增加50% 以上。6.甜椒:加熱有助於分解甜椒的細胞壁,並釋放能增強免疫力的抗氧化劑,包括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要注意的是蒸甜椒會降低維生素C的含量,因此烘烤甜椒的方式是更好的選擇。7.羽衣甘藍:據Medical Daily報導,羽衣甘藍在用蒸的來吃更健康,因為這種方法會使酶失去活性,這些酶會阻止身體使用甲狀腺所需的碘,這有助於調節你的新陳代謝。根據EndocrineWeb的報導,儘管有人猜測吃羽衣甘藍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會對甲狀腺產生負面影響,但適當的烹飪和適量食用可以降低這種風險。8.青豆:與用水煮沸綠豆比起來,透過烘烤、微波爐,甚至用油炸的方式,可以保留更多量的抗氧化劑。一般來說,烹飪蔬菜時使用較少的水,可以防止營養物質的流失。(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這些蔬菜沒煮熟」吃下肚恐中毒! 生菜沙拉必加甘藍也在內 ·減肥吃生菜沙拉瘦更快?大量出汗=燃燒脂肪? 醫揭「5大迷思」:難怪一直胖
-
2022-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醫看台灣現況吐擔憂「康復再確診機率增」 揭二次染疫3原因
林口長庚醫院小兒科醫師吳昌騰11日在臉書分享觀察紀錄,他表示11日有一例新冠確診病逝的3歲男童,染疫後原本居家照護中,後續出現發燒、臉色蒼白、呼吸困難至急診,就醫隔天就不幸逝世,他也透露「這幾天,我上兒科急診感覺COVID-19病例真的是增加中!」他舉例,近日有幾個家庭全家人一起出遊後,有的是小孩子確診,有的是全家確診,不只如此,兒科急診有發燒、腹瀉的病人,也有新冠病毒重症病人,也有沙門氏菌感染重症病例,他呼籲大眾千萬要多加注意。吳昌騰分享「重複感染」的狀況,他直言一個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次數「沒有限制」,而且很多人已經感染好幾次了,「對於染疫康復者來說,免疫力可以持續大約3個月到幾年,這使人們不太可能在1個月內二次確診」,但他也點出在Omicron大流行時,最早1個月內就會重複感染新冠病毒。他也分享各國的染疫狀況,美國CDC研究指出再次感染與第一次感染相同的新冠病毒,或再次感染不同的新冠病毒都是可能的,且有具體報告發現,再次確診的時間點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後23至87天之間」。澳洲則觀察到確診者會在「6至8周內發生第二次感染,且幾乎可以肯定是BA.4或BA.5」。鄰近的南韓則針對最新的病毒性再感染分析,7月第一次感染到第二次感染的平均持續時間約為5個月,比6月份縮短2個月,且再感染的比例也飆升1.7倍,從3.71%上升到6.59%,其原因則歸咎於BA.5。吳昌騰歸納出目前二次感染的可能的3種原因,BA.5變種病毒比以前的病毒更具傳染性且擅長逃避免疫,可能與先前感染或疫苗接種的免疫力減弱有關,或取決於個人的免疫系統,取決於他們的抗體水平。他直言「台灣的現況,隨著疫苗的保護作用減弱,二度感染的情況預計就會再增加」,但也強調「疫苗打好、打滿很重要」,美國CDC一項研究表明50歲以上的人在打完第三劑後的4個月,只有55%的人不會因COVID-19感染住院,但施打第四劑後,這種比率躍升至80%。
-
2022-08-10 焦點.健康知識+
長期喝酒危害大,當心免疫力現警訊!醫:掌握喝酒3守則
長期飲酒免疫機制會下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飲酒與新冠肺炎」指引提到,喝酒除了會導致胃潰瘍、肝硬化等 200 多種的疾病,也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提高染疫或轉為中重症的風險。近期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台灣近半人口其實缺乏酒精代謝酵素,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喝酒會很容易臉紅的原因,不僅如此,更會提高罹患癌症和失智症的可能因此若碰上交際場合,或是偶爾想放鬆的時刻,也請各位朋友們盡量掌握以下三個飲酒守則:一、勿空腹飲酒或搭配高油食物飲用因為酒精在胃中就可被吸收,所以空腹飲酒很容易被吸收,這也是為什麼喝酒前要墊胃的原因,但若是搭配高油飲食,可能反而會提升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建議可選擇搭配高水分的蔬果,例如:黃瓜、番茄、青椒等。二、放慢飲酒速度控制酒精攝取量放慢飲酒速度,可以提升酒精在胃中先分解的比例,減輕肝臟的工作量,建議每天的酒精攝取量控制在 20g 以下 (相當於1罐啤酒) ,女性和肥胖者因體內脂肪較多,建議不超過 10-15g (相當於半罐啤酒) 。三、補充 B 群加速酒精代謝因為酒精代謝過程,需要藉由 B 群的協助,所以我們可以藉由補充 B 群,來加速酒精代謝,建議直接食用本身含 B 群的原型食物,例如:糙米、瘦肉、蛋黃等,會比直接吃保健食品來得有效。除了掌握飲酒原則,讓自己在放鬆之餘也能守護健康之外,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保護力也很重要,我們也能透過三合一防護療程,從根本增強生理機能,打造防疫好體質! 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8-09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物過敏常見6大前兆,嚴重恐窒息死亡!《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吃了哪些藥
「有對什麼藥物過敏嗎?」不管到醫院或診所,第一次就醫時,一定會被問 「藥物過敏史」,也就是過去是否曾發生過藥物過敏?哪些藥物引發過敏?醫師將避免用藥,以免造成不良反應。想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藥?《元氣網》改版上線推出「藥物百科」,輸入你所吃的藥物名稱查詢就知道。藥物過敏常是臨床見反應,建議民眾主動紀錄過敏史,包含食物或花粉、藥物等。一旦知道自己有哪些藥物過敏,可索取「藥物過敏紀錄卡」,最好將曾經引起過敏的藥物或注射藥劑等,將學名、成分名、商品名以及發生的症狀,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過敏。藥物過敏是指服用藥物後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人體免疫系統是體內天生的防衛網,若遇到外來不同於本身的物質,基於自我保護,免疫系統會設法排除外來物質,在身體對抗異己的過程裡,可能某些異於平常的症狀出現,或輕或重且因人而異,這就是所謂的過敏症狀。藥物過敏可能受到基因、性別、病史、遺傳、年齡等影響,第一次發生時幾乎無法預期,同一種藥物,也可能之前吃了沒有問題,再次服用卻發生過敏。藥物過敏不只針對「藥品」,注射劑型的針劑,包含疫苗、麻醉藥物,或是外用藥膏、眼藥水等,都可能引發藥物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症狀經常不典型且具多樣性,常見六大前兆為「疹、破、痛、紅、腫、燒」,例如皮膚癢起疹子、口腔黏膜潰瘍、喉嚨疼痛、眼皮嘴唇腫脹、發燒等。每個人對藥物過敏反應不同,輕者只是皮膚癢,嚴重者可能呼吸道腫脹導致窒息、死亡。藥物過敏依照發作時間,可粗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立即性藥物過敏」、「延遲性藥物過敏」。立即性藥物過敏:服藥後幾小時內發生,通常來勢洶洶,常見症狀像尋麻疹、血管性水腫、全身型過敏性反應、類全身型過敏性反應。常見導致立即性藥物過敏的藥品,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鈣離子阻斷劑、麻醉藥物、顯影劑等。延遲性藥物過敏:發生用藥數小時或數天後,曾有案例服藥後一個月才出現過敏反應。常見症狀有發疹性反應或固定型藥物疹、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如「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常見誘發延遲性藥物過敏的藥物,多為需要定期服用的藥物,如降尿酸藥物異嘌呤醇(Allopurinol)、抗癲癇用藥卡巴氮平(Carbamazep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s),其餘如盤尼西林類、磺胺類抗生素。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我國十大藥害救濟可疑藥物,第一名為降尿酸藥物「Allopurinol」、其次是抗癲癇藥物「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藥害基金會藥害調查組組長簡美夷表示,最常見不良反應以「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最多,占六成七,多為SJS。根據調查,約5%到10%藥物過敏藥者因SJS而死亡。SJS發生前三天,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後續口腔黏膜、眼睛粘膜、生殖器等開始不適,同時也會出現皮膚反應,皮膚出現類似水泡的「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患者若未察覺,漸漸粘膜持續破壞,患者無法進食,或導致肺阻塞等,恐引發死亡。簡美夷表示,SJS為嚴重藥害救濟最多的不良反應,多達778件,其次為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有278件,第三為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有180件。從1999年到2022年6月累計的不良反應,多達67%為皮膚及皮下組織疾患。「Allopurinol」、「Phenytoin」和抗結核病藥物「 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經常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且皆屬於延遲性藥物過敏,患者一開始症狀不明顯,多數嚴重到住院或用藥超過一到二周才發現。表/十大藥害救濟藥品成分如何避免藥物過敏避免藥物過敏,民眾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主動告知任何過敏史、紀錄藥物過敏紀錄。簡美夷表示,以藥害救濟第一名的藥物成分Allopurinol或第四名Carbamazepine,已知若具有HLA-b5801基因服用Allopurinol,或具有HLA-b1502服用Carbamazepine,容易引發SJS,可以透過基因檢測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衛福部食藥署提醒,主動紀綠藥物過敏史非常重要,可於用藥期間保留藥袋或處方紀錄,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藥袋或處方紀錄供醫療人員參考;若曾有藥物過敏史,即使不確定藥物名稱也應告知醫療人員。如何預防過敏反應如果只知道自己會對藥物過敏,但對哪些藥物過敏不清楚,請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觀察在服用藥物後,若身體產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並將所有藥物拿到醫院或藥局,請藥師和你一同找出讓你身體產生過敏反應的特定藥物,並將紀錄下來,作為日後買藥或就醫的參考。當懷疑藥物過敏時,如何因應?1.停用所有藥物,但先不要丟掉。2.回去請教開藥的醫師。3.如果要請教別的醫師,應把所有長期或當時服用的藥物都提供給醫師參考。4.每次看病都要說出對何種藥物過敏。用藥記錄卡的使用與用途?提供用藥記錄卡,方便就醫民眾能記錄自己長期服用的藥品,或過敏藥品,以後不論在任何一家醫院就醫都能提供自己的用藥記錄卡,當藥品有改變時,也方便隨時記錄與更新,提供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參考,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讓用藥更有保障。想要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藥物有哪些用法、有哪些注意事項,趕快來元氣網藥物百科查詢!>>https://health.udn.com/health/database/pharma
-
2022-08-07 醫療.皮膚
真空吸取器可吸出蚊蟲叮咬毒液?皮膚科醫師教你真正有效緩解搔癢和防蚊要領
夏天一到,蚊子猖獗!尤其到戶外踏青時,蚊子時常叮的全身一包又一包,奇癢無比,而民間流傳,「酸性體質」的人可說是「蚊」選之人,最容易被蚊子叮?基隆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表示,事實上,在西醫的領域中,並沒有鹼性體質或酸性體質的概念,而真正的防蚊秘訣其實很簡單,除了穿著薄的長袖衣物,也可以使用防蚊產品,如防蚊液,噴在皮膚和衣服上,皆能發揮效果,原理很簡單,並非靠液體、而是靠防蚊液散發的氣味抵禦蚊子襲擊身體。防蚊液不只擦皮膚 衣服也可以沈孟暵醫師表示,如果不想被蚊子咬,可穿著薄的長袖衣物,亦可使用含有DEET(敵避)成分的防蚊產品,使用上建議可噴於露出來的皮膚,也可以噴在衣服上,因為防蚊產品是靠氣味避免蚊子叮咬。不過有些民眾擔心敵避成分是否安全?對此醫師解釋,市面上販售的產品很安全,使用於大人、小朋友身上幾乎沒有危險性,但少數體質特殊的人,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所以使用之前,可以先在小範圍的皮膚上試擦,待10分多鐘後,若產生搔癢、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即不適合使用該防蚊產品。一般而言,被蚊子叮的腫包通常會自行消退,其實反而害怕的是民眾過度搔癢,造成皮膚受損,容易引發感染,沈孟暵醫師建議,若趕到搔癢難耐,可冰敷,或擦蚊蟲叮咬的藥膏,通常這類藥膏含有輕微的類固醇,可緩解症狀。真空吸取器是防蚊利器?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它」海外流行一種「真空吸取器」標榜「可將蚊子殘留在皮膚上的毒針及毒液都吸出來」,這真的有效嗎?沈孟暵醫師表示,其原理可能是透過多次吸取皮膚,使得神經的敏感度下降,如同平時抓癢是為了讓皮膚神經去敏感化,或是透過痛感以蓋過癢感。真空吸取器會使皮膚神經較不敏感,達到止癢的功能,「但是應該是不可能把蚊子咬的毒液,或毒針吸出來,畢竟毒液早就滲透到皮膚深層,另外,蚊子也不會將口器留在皮膚上,我認為沒有這麼神奇的效果。」最佳的防蚊方法是用「物理性防禦」,沈孟暵醫師再次強調,外出時穿長袖衣服,在外盡量不要讓皮膚暴露太多面積;睡覺時,可使用蚊帳。此外,有些傳統防蚊產品,例如:精油,類似利用氣味避免蚊子靠近,但是,這類產品的效果依個人使用狀況有所不同。腫包超大擔心感染? 有這些現象務必送醫有些病人被蚊子叮咬後,會產生較強烈的反應,尤其幼童仍在成長發育,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全,常常會發現腫包久久仍不見消退,或非常大塊,這也和個人體質有關係,代表引發的免疫反應較強,其實如果腫包的狀態部會太癢,可以觀察約1-2週就會消退,不一定要擦藥膏或精油。若父母擔心小朋友會引發感染,沈孟暵醫師建議,此時小朋友如果精神、活力都很好,也不會感到疼痛,就讓它慢慢好起來,但若小朋友搔抓得很厲害,也有明顯的傷口,甚至會感到疼痛或發燒,就需要注意可能是感染的跡象,務必就醫檢查。(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小黑蚊叮滿身包癢到哭? 急診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天氣漸熱蚊子愈來愈多! 專家揭「防蚊液使用原則」:小心中毒
-
2022-08-07 養生.聰明飲食
康普茶有科學證實的健康益處嗎?最新文獻綜述研究這麼說
讀者Kathy在2022-7-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請問林教授康普茶現在很夯,這篇文章中說康普茶對血糖控制有幫助又說糖尿病患者不宜,還發表在食藥署週報上,請問林教授這是不是又是來騙錢的,謝謝!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元氣網在2022-3-22發表的科學實證看康普茶8個潛在健康益處!營養師提醒這些人不適合喝。它的第二節的標題是「8族群不適合喝」,而其中的一個族群就是糖尿病患者。它的第四節的標題是「康普茶對健康的 8 個潛在益處」,而其中的一個益處就是「有助管理2型糖尿病」。所以,這也就難怪讀者Kathy會感到困惑了。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原創,而是由兩篇文章拼湊成的:一篇是發表在食藥署週報上的康普茶掀潮流?營養師:不是人人都適合!,另一篇是發表在Healthline的8 Evidence-Based Health Benefits of Kombucha Tea(康普茶的 8 個循證健康益處)。(註:Healthline是一個健康資訊網站,但它所提供的資訊有時候會誇大或誤導)「8族群不適合喝」是拷貝自食藥署那篇文章,而「8 個潛在益處」則是翻譯自Healthline那篇文章。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喝」是來自食藥署那篇文章,而「有助管理2型糖尿病」則是來自Healthline那篇文章。元氣網在拼湊這兩篇文章時沒有注意到它們之間的矛盾。食藥署那篇文章並沒有提供任何科學證據或參考資料,所以它聲稱的「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喝」也就只能說是那位營養師的個人意見。Healthline那篇文章則是說:「針對糖尿病大鼠的研究發現,康普茶減緩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肝腎功能。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對人體的好處。」所以,這就是癥結所在:老鼠實驗發現康普茶有效降低血糖,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對人體的好處。事實上,所有有關康普茶健康益處的聲稱都是「但需進一步的人體研究來證實」。就連最新的綜述論文,也是這麼說。今年六月發表的綜述論文Recent advances in Kombucha tea: Microbial consortium, chemical parameters, health implications and biocellulose production(康普茶的最新進展:微生物群落、化學參數、健康影響和生物纖維素生產)。它在文摘裡說:「康普茶是一種發酵的甜紅茶或綠茶,它是從酵母、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培養物驅動的發酵過程中獲得的。在過去幾年中,由於其對人類健康的多重和潛在益處,其消費量日益增長。這一事實促使關注這種飲料的生物活性的研究數量顯著增加。在此背景下,本綜述收集了分析康普茶不同特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糖尿病、抗腫瘤、抗炎、抗高血壓、保肝、降膽固醇和益生菌活性)的主要研究。需要強調的是,現在很少有基於人類的證據可以證明康普茶對人類健康的有益作用。總之,由於現在很少有關於臨床研究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其特性的表徵的信息,因此需要對康普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相對於Healthline,另外兩個網站,WebMD和Mayo Clinic(梅約診所),所提供的健康資訊是比較可靠的:WebMD在2020-8-14發表Kombucha(康普茶)。它說:「倡導者說它可以幫助你消化,排除體內毒素,增強你的能量。據說它還可以增強你的免疫系統,幫助你減肥,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預防癌症。但沒有太多證據支持這些說法。」梅約診所發表What is kombucha tea? Does it have any health benefits?(什麼是康普茶? 它有什麼健康益處嗎?)。它說:「提倡者聲稱康普茶有助於預防和控制從血壓到癌症的嚴重健康狀況。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有限的證據表明,康普茶可能提供類似於益生菌補充劑的益處,包括促進健康的免疫系統和預防便秘。然而,目前,關於康普茶對人類健康作用的有效醫學研究非常有限——而且存在需要考慮的風險。有報導稱康普茶飲用者會出現胃部不適、感染和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康普茶通常在非無菌條件下在家中沖泡,可能會造成污染。當使用製造不當的陶瓷壺沖泡時,就會發生鉛中毒——茶中的酸會從陶瓷釉料中浸出鉛。簡而言之,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康普茶具有健康功效。同時,報告了幾起傷害案件。因此,謹慎的做法是在獲得更明確的信息之前避免使用康普茶。」原文:康普茶有科學證實的健康益處嗎
-
2022-08-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估BA.5單日破10萬例,「天選之人」難逃! 指揮中心回應了
近期本土BA.5病例緩慢增加,醫師潘建志表示,台灣BA.5疫情會與日本類似,且感染者可能是「天選之人」,也就是先前尚未確診過的人,確診數會比以前還要多,BA.5流行時可能超過單日10萬例。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應該不會這麼多,此數字應該是高估。針對預期BA.5即將捲起新一波疫情,王必勝表示,除了要考慮未感染者,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前一波高峰到現在為止,疫苗覆蓋率及施打時間間隔等,他認為台灣感染狀況與日本不同,應不會像日本一樣大量流行。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李秉穎今也說,許多民眾疑惑,先前已經確診過,是否還需要接種疫苗?他說,一開始認為確診者會得到「無敵星星」,但現在知道並沒有無敵,有時還會穿透性「第二次感染」,且免疫力不知道可以撐多久,自然感染抗體還是會消失,不過免疫系統再次接種病毒時會上升。李秉穎說,仍建議確診過民眾完成第三劑接種,高風險者如長者、免疫低下族群等接種第四劑,不管民眾有沒有確診盡量接種,而確診者從發病日起算三個月,若症狀緩解,就建議施打後續尚未完成接種的疫苗劑次。
-
2022-08-05 醫療.皮膚
玫瑰斑發作...500隻螨蟲額頭爬 她險趕不上女兒婚禮
來自台中的尤女士,去年在嫁女兒前夕,臉上突然冒出丘疹、長針眼,起初以為是青春痘,經過皮膚科醫師檢驗,才發現自己是玫瑰斑(酒糟),且額頭就有500隻蠕型螨蟲在爬,「看到差點沒嚇死!」所幸醫師耐心陪她度過黑暗期,治療3個月後終於好轉,也如願出席女兒婚禮,她將不必要的保養品「斷捨離」,並聽從醫囑正確保養,現在素顏出門也不怕。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為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主要為血管擴張(Vasodilation)所引起,患者多以女性為主,常見的致病因子包含日曬(紫外線)、天氣炎熱、基因、情緒壓力、蠕形螨蟲、免疫系統以及表皮障壁功能的缺損等。常與青春痘疾病一同被患者視為保養化妝的問題,在沒有專業醫師治療的狀況下對皮膚健康造成傷害。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祕書長許仲瑤表示,玫瑰斑國內發生率介於1至5%,女性與男性比例約3比1,女性較多,患者臉頰會紅紅的,貌似有喝酒,而有「酒糟」別名,但其實玫瑰斑英文Rosacea,意指臉頰像玫瑰紅一般的體質,與酒一詞並無直接相關,不喝酒的人也有可能會罹患玫瑰斑。玫瑰斑分為四種型態包括「紅斑血管擴張型」在兩頰、鼻翼、額頭或下巴,容易潮紅以及微血管擴張。「丘疹膿皰型」長得很像青春痘,不過不會有黑頭粉刺或白頭粉刺。一般多集中在臉的中軸線像是臉頰、人中、鼻子、鼻根下面、跟法令紋中間;有時額頭也會發生(呈現干字型)。而「鼻瘤型」出現凹凸不平的皮脂增生,以及軟組織的增生,讓鼻頭呈現紅、腫,好像一顆球或腫瘤。「眼睛型」輕微時為眼結膜發炎,眼睛灼熱感、乾燥、異物感、沙礫刺痛感、發紅、刺癢、畏光,嚴重時則可能表面破損或角膜炎。許仲瑤說,九成玫瑰斑病人的主要病因,源自於臉上蠕形蟎蟲過度增生。蠕型螨蟲是人體臉部常見的寄生蟲,以臉部油脂及皮屑維生,數量正常的狀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過多蠕型螨蟲會咬蝕人類的毛囊表皮,讓患者的皮膚受損,也讓皮膚變得脆弱發炎,導致玫瑰斑的出現。許仲瑤說,像是日曬、過度清潔、保養品與化妝品使用會讓玫瑰斑的狀況加劇,心情起伏大、生活作息的不正常、熬夜等等也會造成蠕型螨蟲的增生。另外其他刺激因子,像是吃太刺激性的食物(辛辣、飲酒)、熱飲,或是泡湯、三溫暖也有可能讓皮膚狀況惡化。許仲瑤建議,免疫力差時容易蠕型螨蟲增生,但平時仍要做基礎清潔、保濕及防曬,尤其一定要做清潔,可用溫和弱酸性洗面乳清洗,也要注意保濕品、凡士林等,不可添加香精,恐會讓皮膚狀況更糟。近期因防疫須戴口罩,建議民眾不要化太厚妝,避免過度悶熱潮濕讓血管擴張。為讓民眾更加了解青春痘、玫瑰斑疾病,今台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TARS)正式成立,皮膚專科醫師、理事長邱品齊說,協會成立除了正名「玫瑰斑」以外,期盼讓國人更了解青春痘與玫瑰斑,別再因為臉紅,或是丘疹膿皰而缺乏自信。邱品齊說,要與玫瑰斑和平共處,除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協助,皮膚保養盡量溫和、減少不必要的保養步驟,像是抗氧化、美白、去角質等保養品,也避免使用濕性化粧品(如BB霜、CC霜、卸妝油等),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回診,遵從醫師指示追蹤與治療,就有機會戰勝玫瑰斑。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惡化簽署DNR 護理師:簽與不簽是艱難抉擇
四十多歲、向來健康的急診專科護理師林珊如,今年四月廿四日確診,不料,病情惡化,用了瑞德西韋、類固醇,仍是喘咳,當時手握著好友至廟裡求來的平安符,心想「自己可能過不了這一關」,但不能讓兒子及雙親承擔她「生死抉擇」的難題,因此,在清醒之際簽下DNR同意書。林珊如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服務廿二年,長期擔任急診專科護理師,這幾年常向急診患者及家屬宣導安寧緩和、無效醫療的理念,沒想到,染疫後病情急轉直下,她也面臨是否插管、電擊、壓胸等急救的重大考驗。採訪當天,距離確診已快兩個月,但林珊如仍是病奄奄模樣,離不開氧氣機,說話時有氣無力,有時夾雜著喘息聲、咳嗽聲,為了治療染疫後併發的血管炎,她仍在台北榮總住院治療。「當了病人,才知病人的苦。」林珊如說,在隔離病房那段期間,感受生命一點一滴流逝。染疫後第二周,全身免疫系統異常,動脈靜脈發炎萎縮,手腳發黑,白血球一度飆至二萬五千。那時,林珊如茫然又害怕,但認真想著,如果真撐下不去,就不要勉強,決定簽署DNR,「不想讓孩子看到我死前、全身插管的模樣。」擔心自己即使救回來,也可能長期臥床,甚至變成植物人,醫療費用龐大,勢必拖累雙親小孩。再者,不該將如此困難的選擇留給家人做決定,這可能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因此,她簽了同意書,自己生死由自己決定 。林珊如說,為了兩個孩子,想看到兒子日後成家立業,她有著強烈的求生意志,但世事難料,「我只求善終,不給家人添麻煩。」即使簽名,也不代表醫療團隊就停止積極治療,只是不做侵入性的急救措施,「如果重新來過,還是會做同樣決定。」休養至今已滿二個月,走過鬼門關的她,將於八月一日重回崗位,繼續救人。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3/瀕死護理師求善終 生死議題不給家人添麻煩
「自己可能過不了這一關」40多歲、向來身體健康的急診專科護理師林珊如說,染疫後病情持續惡化,用了「瑞德西韋」,還是喘咳,當時手握著好友至廟裡求來的平安符,自覺不能孩子及老邁雙親承擔她的生死抉擇難題,選擇在清醒之際簽了DNR同意書。林珊如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服務22年,長期擔任急診專科護理師,這幾年常向急診患者及家屬宣導安寧緩和、無效醫療的理念,沒想到,染疫後病情急轉而下,面臨是否插管、電擊、壓胸等急救重大考驗。採訪當天,距離確診已快兩個月,但林珊如仍是病奄奄模樣,離不開氧氣機,說話時有氣無力,有時夾雜著喘息聲、咳嗽聲,為了治療染疫後併發的血管炎,她仍在台北榮總住院,接受治療。她於今年4月24日確診,當時呼吸急促,嚴重心悸,心跳每分鐘接近140下,屬於中重症個案,在自家醫師安排下,住進專責隔離病房,27日接受「瑞德西韋」治療,配合類固醇及抗生素,5天後病情並未好轉,仍是急喘,且血氧偏低,連講話都很吃力。「當了病人,才知病人的辛苦。」林珊如說,在隔離病房的那段期間,深刻感受生命一點一滴地流逝,整個人極度不舒服,且病情持續惡化。染疫後的第二周,全身免疫系統異常,動脈靜脈發炎萎縮,手腳發黑,白血球一度飆至2萬5千。林珊如表示,當時隔離病房裡的病友來來去去,幾乎都是插著管,有些才進來12天,人就沒了,有些病友因為病情惡化,轉至醫學中心,她開始沉思,如果真撐下不去,就不要勉強,決定簽署DNR,「不想讓孩子看到我死前、全身插管的模樣。」簽署這份自願書,確實讓林珊如陷入天人交戰,茫然又害怕。她是單親媽媽,這些年獨自撫養兩個兒子,一個剛上高中,一個還在念國小,同為護理師的閨密好友哭著說「孩子還小,妳應該為了他們拼看看。」,連護理長也反對,希望她再想一想。林珊如說,之所以簽署自願書,就是擔心自己即使救回來、活下來,也可能長期臥床,甚至變成植物人,這需要多龐大的醫療費用,勢必拖累雙親、小孩。再者,不該將如此困難的選擇留給家人做決定,這可能造成兒子一輩子無法釋懷的陰影,過不了的崁。林珊如表示,為了不讓最親愛的家人在做了決定後,長期活在罪惡感下,她必須簽名,自己生死,由自己決定,「如果真的會走,也要死在自己的醫院。」在簽名同意後,林珊如哭著向好友及長官說,「希望你們成全我的願望」,要是真的走了,她也毫無遺憾,因為還有機會向家人、兒子好好地道別。在簽名放棄插管急救後,林珊如因血管炎惡化、四肢發黑、嚴重缺氧,遭逢兩次死劫,所幸在院內胸腔科、風濕免疫科、感染科等醫師搶救下,化險為夷,她說,那時每天清晨醒來時總幫自己打氣,「又撐過1天,一定可以活下來。」「不後悔簽了DNR」林珊如說,為了兩個孩子,她有著旁人難以想像的求生意志,也想看到兒子日後成家立業,但世事難料,「我只求善終,不給家人添麻煩。」;此外,即使簽名,也不代表醫療團隊就停止積極治療,只是不做侵入性的急救措施,「如果重新來過,還是會做同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