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健身房
的結果:共找到 693 筆 約 0.004秒手腕無力、扭力變差!骨科醫師提醒: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所致!
47歲的張先生,日前因車禍「犁田」,當下用右手撐地,因無太大的傷勢,而直接返家。回家後發現,連擰毛巾、開門把或做伏地挺身,手腕都會出現劇痛、無力,讓熱愛健身的他感到沮喪。 經過藥物、復健治療均不見效...
重訓增肌減脂過度 當心蛋白質成癮症
●重訓增肌使飲食「歪樓」, 眼裡只剩下蛋白質●過量食用蛋白質,未增肌減脂先引病上身●均衡飲食搭配規律有氧重訓,健康增肌減脂二年前迷上健身的Howard(化名)短時間內練出厚實的二頭肌,讓他成就滿滿,...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十九世紀的德國馬戲團壯漢菲德利希.穆勒(Friedrich Müller),是現代定義下的第一位健身者。他以尤金.桑多作為藝名,宣稱自己是受法爾內塞(Farnese)家族收藏的古羅馬赫丘利雕像所啟發...
巴西出現2例變種病毒 衛生廳監測確診個案
巴西研究人員今天指出,聖保羅州發現2例與12月上旬在英國發現相同的新冠肺炎新變種病例,衛生廳已採取措施監測確診個案及接觸者。根據巴西媒體報導,聖保羅私人病理化驗所達薩(Dasa)研究人員在分析400...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披著一頭長髮,白皙無瑕的皮膚,穿著白色上衣及緊身運動褲,這位在運動教室的美魔女,輕鬆單手拿起好幾公斤重的壺鈴。如果不說,看不出這位美魔女已是60出頭歲,站在她身旁的是知名復健科醫師陳相宏,兩人乍看像...
確診者足跡公開原則曝光!「距1公尺接觸15分鐘」才算密切接觸
確診個案活動史公開到什麼程度始終是這次防疫難解之題,尤其近日又出現確診個案在社區趴趴走消息,該話題再引熱議,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特別開講疫調及足跡公開模式原則,一般而言,確診個案密切接觸者是...
熟齡健身房為老人家重訓 他們告別拐杖冒險追夢
健身房平時總是年輕人,難得見到銀髮族身影,陽光基金會打造熟齡族健身房「活力健康館」,一群老大人在專業教練的重訓下,平均4個月後就能有效提升肌力、提升體能,不僅告別拐杖人生,反而比年輕時更能冒險,展開...
本土病例再現,跨年活動還能參加嗎?黃瑽寧依這圖表給出建議
台灣連續253天無本土病例破功,昨(22日)新增1例案765紐西蘭籍男性機師友人(30多歲女性)確診新冠肺炎,但疫情指揮中心最後決議不禁止各地舉辦跨年等活動。不過兒科醫師黃瑽寧醫在臉書PO出一張統計...
廣達:本土染疫個案非自家公司員工 而是關係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今不僅新增3例境外移入,還有1起本土確診個案,打破台灣防疫253天零確診紀錄,有媒體傳出今(22)日這一起本土確診個案在廣達(2382)上班,剛剛廣達否認,並非自家公司員工,也不是...
新變種病毒株出現!傳播更快 英相宣布倫敦警報升級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出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變種病毒株,英相強生今天宣布倫敦疫情警報等級明天起升級至第4級,先前宣布的5天鬆綁耶誕過節計畫也將取消。強生(Boris Johnson)...
重訓增肌75歲前都有機會!看影片自學?專家提醒一事
30多歲、在藥廠工作的王怡心最近練起重訓,因為70幾歲父親因病住院,臥床一個月,原本雙腿粗壯,後來竟變成「鳥仔腳」,肌肉萎縮,必須倚賴輪椅。王怡心說,之前總認為只要流汗、有動就好,在健身房只上瑜伽、...
洗腎就不能做運動? 醫師建議二類運動 有個瑜伽球就可輕鬆做
健康版X元氣網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更長壽,高齡長者罹患慢性病情形相當普遍,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健康事業部合作推出「慢病好日子」主題電子報與直播,提供營養、運動、用藥、照護...
2020退休力大調查/練重訓練到被教練誇!李艷秋:我是被新聞耽誤的運動員
資深媒體人李濤最近除了忙公益,和妻子李艷秋有著共同的興趣,兩人投入重訓三年,在專業教練指導下,李濤成為名副其實的硬漢,臂肌硬、腹肌也是硬的;李艷秋最近順利舉起七十公斤六角槓硬舉,「這連許多年輕女生都...
2020退休力大調查:預防老年失能 從這件事開始
每周重量訓練兩天、一次九十分鐘,84歲洪受碧持續運動已兩年,划船機、紅繩懸吊等都難不倒她。不僅增加肌力、促進代謝,多年腰痛也改善。若以醫學上認為肌力隨年齡退化的公式計算,目前洪受碧全身肌肉量應比中年...
168間歇性斷食會不會減掉肌肉?營養師提點3大觀念
凡是減脂、減重,或多或少都會減到肌肉,這是健身愛好者最害怕的事,辛苦練出來的肌肉隨著肥肉一起被減掉,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叮噹營養師表示,「這是正常的,因為熱量攝取減少,肌肉跟脂肪會一起流失,無論是用...
大型幼兒園、健身房室內空品將納管 最快明年上路
環保署今預告「應符合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之公告場所」修正草案 ,新增5類場所,包括200人以上幼兒園、20床以上產後護理機構、收托35人以上托嬰中心、地區型醫院、總樓地板面積達1千平方公尺以上、未滿2...
寢具一週沒洗有多髒?該多久洗一次?醫師分析給你知
我們一生都在床上度過很多時光,因此讓床變得舒適而誘人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所有的枕頭和床被、床墊下面都有一大堆細菌。 專家們好奇的進行了一項研究,檢查了枕頭套、床單和床墊的細菌培養研究。從四個星期內不洗...
天氣轉涼5件事千萬別做 醫曝恐怖風險!
近日氣溫驟降,厚外套、厚被子紛紛被拿出來保暖禦寒,但也有許多人沒特別注意氣溫的轉變,導致感冒、生病;天氣轉涼,有哪些事情千萬別做?否則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氣溫驟降,這些事千萬別做!1.起床過猛:發生意...
挑戰新冠疫苗/國內防疫做太好「易感宿主多」 春節是嚴峻挑戰
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台灣確診人數六七九例、死亡七例,超過兩百天無本土個案。台灣如常生活,有賴官民一起防疫,在疫苗還沒有施打前,大家都是易感宿主,面對秋冬疫倩,仍要繃緊神經,把口罩戴回來,勤洗手,而搭...
秋冬專案游泳、健身房也戴口罩? 業者:運動時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秋冬防疫專案」,即日起民眾出入醫療照護、公共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等8大類場所應戴口罩,其中也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等空間,不過運動如何戴口罩?彰化市彰北國民運動中心指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