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下背痛
的結果:共找到 388 筆 約 0.202秒背痛族想試腰椎牽引治療 物理治療師提醒這些人不適合
常進出復健科接受治療的背痛一族可能曾經歷或聽聞,原想紓緩疼痛進行牽引治療,但怎麼拉都沒效,甚至症狀惡化,無法從牽引床起身。其實這並不是牽引治療無效,而是沒有對症下藥,台灣物理治療學會提醒,因長期姿勢...
經常頭痛的人也容易背痛?研究揭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
你有頭痛或背痛的困擾嗎?一項刊載在《頭痛與疼痛期刊》的研究發現,頭痛和背痛存在關聯性,研究結果可能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制定新的路線。根據《今日醫學資訊(MedicalNewsToday)》網站報導,英...
她患皮蛇痛到不行 介入性治療控制疼痛
現代人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成年人常見偏頭痛、帶狀疱疹等慢性疼痛困擾,但每個人疼痛成因複雜,若症狀持續出現時,可能干擾生活品質。75歲的王阿嬤,在55歲時得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皮膚時而出現紅疹、腰...
輕症也要照CT 當心輻射暴露
健保署昨天公布,今年上半年醫院門診電腦斷層、核磁共振MRI申報案中,高達2.3萬件是「輕症」,前三名為頭痛、表淺傷及頭暈目眩。雖然國內就醫和檢查方便,但健保署長李伯璋呼籲,民眾應減少不必要的檢查,節...
估計虧損400億!健保申報照電腦斷層、核磁共振2.3萬件是小病
健保連三年虧損,預估今年虧損將達400億元,若以目前財務狀況,明年缺口甚至上看700億元。健保破產危機在即,但健保署今公布數據卻驚見,今年上半年醫院門診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高階檢查...
7成下背痛都與脊椎有關 醫師:超過1個月的腰痛不可掉以輕心
撐起人體的脊椎,就像身體的「中流砥柱」,支撐著身體絕大部分的重量。神經系統從腦部開始,通過脊髓、轉往神經根,從椎間孔穿出而分佈全身。可想而知,脊椎的健康影響人的行住坐臥。有哪些常見的脊椎疾病,讓人坐...
下背痛1年咳喘3周別輕忽 2女驚見肺腺癌末期
長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姚智偉說,58歲李姓早餐店老闆娘多年前做健檢發現胸部有一個小結節,但因工作忙碌沒有追蹤,直到下背痛1年就醫,確診為肺腺癌末期,且骨轉移造成疼痛,經接受標靶藥物治療1年,腫瘤縮小,...
每天刷牙時姿勢對了嗎?專家指出可能是背痛的根源
刷牙時的你,「靠」對了嗎? 物理治療師指出,很多人在刷牙的時候姿勢不對,造成脊椎的負擔,進而引發下背痛,甚至因為經常的姿勢錯誤,而形成慢性的疼痛,無法根治,卻沒有注意到可能是每天刷牙時的姿勢問題。一...
背痛問題出在背?治療師:大多數疼痛原因都在別地方
訪問與合作撰寫:好痛痛、羅昌智物理治療師、林暐閎物理治療師、羅一強物理治療師小明:「我的背部好痛痛!」小華:「可是我們檢查過後你的骨頭和肌肉都沒問題啊。」小明:「我已經痛了兩年了,你跟我說沒問題!?...
早餐店老闆娘下背痛1年 原來是肺腺癌引起
經營早餐店的58歲李姓婦人,下背痛持續1年,就醫發現右肺有一顆腫瘤,經切片證實是第四期肺腺癌,且已從肺部轉移至骨頭造成疼痛,經用標靶藥物治療,1年來成功將腫瘤大小從原本的6x4公分,縮小至4 x1公...
肥胖不只對身心影響巨大 體內堆積的脂肪也可能致癌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但醫師提醒小心,肥胖不只對身心影響巨大,體內堆積的脂肪也可能反覆發炎導致罹患乳癌及大腸癌等重症。高雄市健仁醫院美體健康中心主任蔡明憲表示,一般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只要超過27...
跟感冒差不多常見 人人都會經歷的下背痛怎對付?
擴張術療程時,每次都會把握機會跟五十肩肩友聊上幾句,除了趁機多了解一些肩友的生活型態,最重要的是知道肩友的身體狀況,從中發掘一些蛛絲螞跡,看看有沒有影響五十肩恢復的因子,醫生知道得越多,就能越掌握肩...
滑手機椎間盤突出 嚴重者恐大小便失禁
若常久盯螢幕、低頭滑手機、固定同一姿勢者,容易肩頸痠痛外,更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一名50歲銀行業的中階主管,長期使用電腦工作,手機訊息更是回不完,發現脖子痠痛、手腳有麻痛感,就醫檢查發現是脖子的椎間...
久坐低頭滑手機易椎間盤突出 多做運動可緩解
上班族小心,若常久盯螢幕、低頭滑手機、固定同一姿勢者,容易肩頸痠痛外,更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50歲的阿司是銀行業的中階主管,長期使用電腦工作外,手機訊息更是回不完,後發現脖子開始出現痠痛、手腳有麻痛...
下背、屁股痛就是坐骨神經痛?醫:5症狀才是坐骨神經壓迫
肩痛就想到「五十肩」,腳麻就想到「坐骨神經」,但跟五十肩其實只是名聲響亮,但盛行率其實只有2~5%一樣,「坐骨神經痛」好像常聽見,但要真的說出個所以然,好像又講不太出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坐骨神經痛...
哪裡痛?醫院新招 生理量測有痛就按壓
台中榮總為落實「無痛醫院」,今年五月成立疼痛整合門診。台中榮總麻醉部主任洪至仁說,疼痛是主觀感受,為了讓醫師更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台中榮總創新設在生理量測站設置疼痛按壓設計,也就是除了測血壓、心跳等以...
小心這3大徵兆 乾癬患者恐已關節病變
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長期受下背與關節疼痛所苦,甚至痛到無法吃飯與睡覺,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每兩天就往復健科報到,疼痛症狀仍是未見改善。一次就診,復健科醫師發現他的頭皮及四肢皮膚出現厚厚的皮屑,建議...
想護膝卻出現反效果?治療師提醒護膝穿戴3大重點
對護膝的五大類型有了瞭解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選對自己的需求。若依產品對關節支撐力的大小排列,由最好到最差分別為:樞紐式膝關節護膝、全包覆型彈性護膝、髕股釋壓型護膝、髕骨帶及一般開架式護膝,而活動度...
椎間盤突出別急著開刀 醫師:椎間盤突出會自己縮小
合作撰寫:好痛痛(粉絲頁)、許文彥復健科醫師(專欄) (診所連結)脊椎一節與一節之間有椎間盤,它的功能是增加脊椎的活動度,以及緩衝脊椎所受到的壓力與衝擊力。當脊椎長期姿勢不良、受力不均時,有可能造成...
你用對護膝了嗎?專家提醒:沒用好小心走路「掰咖」
膝關節隨年紀愈大愈退化,不少人會選用護膝增加步行的支持力,但你真的買對護膝、穿對護膝了嗎?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王柏堯表示,護膝一般分有五大類型,第一大類型為「全包覆型彈性護膝」,多於運動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