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科別.腦部.神經
搜尋
三高
共找到
1456
筆 文章
-
-
2020-11-23 科別.皮膚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竟是導致35種疾病的健康未爆彈!醫師教簡單判讀嚴重程度
甫屆退休年齡的王教授,多年前罹患輕度乾癬,在皮膚病灶改善後便無積極規律回診。去年開始,她的手、腳、下背關節開始感到僵硬腫痛,雖然立即就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 但因為輕忽其嚴重性,加上工作忙碌,而忽略規律回診。短短一年內,關節就嚴重退化、變形,須以拐杖、輪椅代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體內的三高指數也超標,有心血管阻塞的危機。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觀察,高達4成乾癬病友僅重視乾癬皮膚徵狀,且有3~4成病友曾自行中斷治療。但根據研究指出,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除了皮膚病灶,也會影響全身重要器官,如腦、心、肝、腎都恐遭殃!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乾癬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屬於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患者不但會有明顯的皮膚症狀,甚至連頭皮、指甲都可能出現乾癬,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 門診最常見的共病就是「乾癬性關節炎」。蔡呈芳說,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狀況,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 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他提醒,若病友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且有關節疼痛、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作祟。 蔡呈芳指出,國際研究顯示,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因全身性發炎反應,恐廣泛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引發至少35種疾病。例如,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的心臟病罹病率,較一般人高出1.3倍。 他提醒乾癬患者,乾癬作為一種漸進式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對人體影響比皮膚更深,別再只關注皮膚表面病灶,更應該正視共病風險。若不採取積極治療,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反而會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健康未爆彈。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若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就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但目前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可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精準。 黃毓惠指出,乾癬治療因人而異,依不同程度各有解方,而中重度乾癬治療不能只重膚表,更要控制免疫發炎的惡性循環,才能有效預防共病的發生,並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 醫師在為病人設計療程之前,會根據患病面積簡單判讀乾癬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3個等級。輕度是指病灶範圍小於全身面積3%,中度是指病灶範圍占全身面積的3~10%,而重度則是病灶範圍大於全身面積的10%。 治療原則是,中度及嚴重型的乾癬患者,一開始會提供照光以及口服藥治療,但如果患者已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這些治療僅能控制關節的疼痛,對於關節的破壞本身並無任何幫助。 黃毓惠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能精準調控發炎反應,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也可預防共病的發生,進而阻止健康連環爆的狀況發生。她提醒,每個人適合療法不盡相同,建議患者可針對自身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 蔡呈芳、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黃毓惠 【延伸閱讀】 智力減退、記憶變差,是失智了嗎?精神科醫師給答案 面對疫情威脅!專家建議,防疫新生活就以健康新思維應對 預防駭人的主動脈剝離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先控制此疾病吧!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11-23 科別.腦部.神經
醫病天地/走不穩、口難言 小心急性腦中風
新竹一名86歲老婦本身有高血壓與心房顫動,原本生活尚可自理,某天忽感左側肢體無力與眼睛偏斜,呈現半攤,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急性顱內大腦動脈堵塞,經醫師評估與解釋風險後,掌握黃金時間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進行動脈內取栓手術,住院兩周後順利出院,恢復自由行走、生活自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醫師李喬華指出,研究顯示,顱內大動脈阻塞的動脈內取栓手術打通率為59%至88%,術後90天後追蹤,有良好預後的占33%至71%,但仍有7.7%可能性出現顱內出血。動脈取栓與靜脈溶栓都有風險,越早發現送醫,就越有機會獲得更多可能的治療方式。李喬華說,之前有40多歲男性工程師本身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因服藥順從性不佳,某日突然出現意識昏迷與去大腦皮質反應,立刻送醫搶救,血糖值高達400毫克/分升 (mg/dl),正常人為126以下,經診斷為後循環雙側脊椎動脈與近側基底動脈阻塞,建議民眾如有三高問題,一定要按時服藥,減少血管病變與損傷導致急性腦中風的機會。醫師也提醒民眾,若發現走路不平衡,不穩、眼睛偏斜,視力模糊複視、臉部或嘴角歪斜、手腳無力或偏癱、口齒不清或詞不達意,可能就是急性中風的徵兆,要盡速就醫。
-
2020-11-21 科別.腦部.神經
驚!全身無力以為小感冒 20餘歲女竟腦中風
「小鬼」黃鴻升主動脈剝離過世,年僅36歲,引發社會討論。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陳龍表示,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愈來愈常見,許多人自認年輕就是本錢,無視三高恐提前來臨,這三大未爆彈恐隨時奪走年輕人性命,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腦中風患者還在念國中,近期則是一名20多歲的女社會新鮮人,以為工作太累全身無力,檢查才發現是腦中風。20多歲的女社會新鮮人,對於工作抱有滿滿的熱忱,假日加班幾乎是生活常態,日前她發現全身無力,特別是右手抬不太起來,肩頸僵硬,有時候講話有點大舌頭,以為是感冒,就近到診所看診,醫師也判定是小感冒,開了三天藥讓她服用,但症狀毫無改善,再次就診才被懷疑是腦中風。陳龍表示,經檢查確認該名女子腦中風,且這不是第一次發生,檢查發現她曾發生過幾次「無症狀腦中風」,她也有高血糖的問題,雖然自知卻沒有好好控制,糖化血色素一直維持在9%左右,正常應該在7%。陳龍表示,有太多年輕人對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指數異常都不太在意,曾有30歲左右的科技新貴,某次參與健檢被警告「血壓偏高」,約140mmHg,正常應為120mmHg,但該名科技新貴自認可以透過飲食、運動「降血壓」,常常都是有夢最美,工作時間仍讓他無法按時運動,飲食也因時間控管差,有一餐沒一餐,某天晚上突然中風送醫,悔恨當初沒有即時就醫,控制血壓。陳龍表示,近年年輕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太多了」,每周至少會有二名50歲以下腦中風的患者就診,比起以往真的多太多了。他表示,年輕人的生活作息多紊亂,飲食也大多是高油、高糖,生活壓力大,不知不覺三高就悄悄上身,檢測自己是否有三高,別等到中年以後才注意,無論幾歲的年輕人,每天都應該量測血壓,家族有三高史,應在40歲後定期做健康檢查。
-
2020-11-20 養生.抗老養生
如此溫暖的冬天還需要補嗎?吳明珠建議先吃這類食物平補
立冬之後居然還這麼溫暖,在這天氣仍不穩定的過渡時期,身體的小毛病也很多,這時該怎麼補,才能為為立冬之後的寒做準備?元氣網粉絲團本月請到開業中醫師、中醫婦科醫學會理事吳明珠教大家養生,她建議多吃老薑、生薑,及黑豆、黑芝蔴、烏骨雞等黑色食物溫補,可以為身體驅寒。不過可不是什麼人都適合這樣吃,例如痔瘡、溼疹、三高的人,一下子太過急進的進補恐怕造成適應不良。因此,吳明珠建議先從「平補」開始,例如喝點四神湯,裡面加山藥、茯伶、蓮子、薏仁等都不錯,讓腸胃稍微調整適應一下,再進入溫補,是比較適當的。這時再加點冬天根莖類的蔬菜、例如羊肉加菜心、老薑下去煮,都是很好的食補。等到冬至較冷之後,就可以開始吃四君、四物、十全大補湯、麻油雞、薑母鴨等暖身體了。至於有網友問到,如果是有三高或有在服藥的長者,吃這些補品適合嗎?吳明珠解釋,補品裡面特別注意人蔘的食用,平補可以用比較普通的黨蔘就好,比較不那麼強烈。而現在早晚溫差大,有些人鼻子容易過敏,早上起來不妨在床上坐一下,按按在大拇指與食指中間的合谷穴,按壓右邊的合谷可舒緩左邊的鼻子,按左邊舒緩右邊的。也可按鼻翼與法令紋之間的迎香穴,每次按30下,按到有酸酸脹脹的感覺最好。而按壓位於中指與無名指彎下來掌中心位置的勞宮穴,配合呼氣吸氣手掌張握,對手腳冰冷的人有幫助。冬天有腰痠背痛問題的人,則可試著按後背腰間脊椎的腎俞穴,以大拇指或拳頭按壓,配合俯仰彎腰動作,是很好的晨間運動。冬天寒氣容易讓人感冒,吳明珠也推薦補氣養肺茶飲,不但可補肺氣、清肝火,對皮膚毛孔代謝也有幫助。此外,現代女性不婚晚婚的情況多,加上生活作息不正常,卵巢機能漸退化,才40歲出頭就有類似更年期的症狀,加上太操勞導致陰虛火旺,這是一個警訊,吳明珠建議趕快找醫師調理一下應會改善。也有人經期愈來愈短,從28、27、26…愈來愈短,表示內分泌荷爾蒙開始在降低,也要趕快調理,燥熱的食物也不要多吃,生活作息也要調整,好讓更年期不要那麼早來。
-
2020-11-16 科別.皮膚
醫病天地/加強保濕 告別秋冬乾燥肌膚
秋冬氣溫下降,人體血管收縮造成皮膚的水分供給和皮脂腺分泌油脂減少,加上天氣乾燥,皮膚角質層的水分散發較高,容易引發龜裂、發癢、紅腫,如果不當搔抓或是裂傷未妥善照護,恐造成皮膚發炎或感染。聯新國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文惠指出,肌膚在秋冬季節的最大課題就是對抗乾燥,建議4大重點要訣「減少破壞、溫和清潔、加強保濕、注重防曬」,要避免無謂與過度的去角質,搭配溫和的清潔,以減少對皮膚的破壞。清潔肌膚應盡量使用中性及弱酸性用品,避免皂鹼或去汙去油太強的洗劑;清洗時不可用力搓洗,水溫不宜太高。加強保濕包括,增加肌膚角質層下的深層滋潤含水及角質層表面的鎖水鎮水。甘油和玻尿酸成分有助於角質層抓水,增加濕潤。皮膚表層保養可以用質地偏油的植物油、礦物油或磷脂質類來加強保濕,凡士林是不錯的選擇。擦乳液的最好時機是在洗澡洗臉後,以毛巾將水分稍微拍乾,在表皮層微濕的時候,馬上擦乳液和保養品,能達到滋潤與鎖水效果。秋冬陰沉的天氣容易讓人誤認為陽光較弱而未做好防曬,輕忽紫外線對皮膚的威脅。陳文惠表示,紫外線的UVA穿透性較強,是光老化的重要因子,讓肌膚不知不覺變黑、產生皺紋,造成老化。陳文惠也提醒,有三高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更應留意皮膚乾裂之傷口照護,避免惡化與感染。
-
2020-11-15 科別.心臟血管
膽固醇過高才會心肌梗塞?專家:這些人也是高危險群
63歲的李太太,本身有體重過重及糖尿病問題,近日感覺胸口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跟自己的兒子、媳婦討論,以為是自己無意中招惹鬼神,所以被鬼壓床了!兒媳帶她進行檢康檢查,才發現婆婆竟差點就到鬼門關前報到了!原來,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李太太的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後續立即到醫院經專科醫師安排進行安裝支架手術。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說,有三高問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若長期控制不佳,且未能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因為冠狀動脈會因為長期膽固醇及血糖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研究指出,糖尿病病友罹患冠心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倍以上風險,男性則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不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而錯失及早確診先機,積極預防和定期檢查相當重要。蔡聰聰進一步說明,千萬別以為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她特別提醒,近期日夜溫差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 蔡聰聰
-
2020-11-15 性愛.性福教戰
重訓練肌肌會變小GG?專家:做一件事可能造成萎縮
「怎麼每個健美先生的GG都那麼小?」轉台時,剛好看到運動頻道節目,小雲轉頭看著最近至健身房勤練重訓、正在客廳角落舉啞鈴的老公褲襠,突然有種不妙的感覺,心想「原本就不大的,再這樣練下去,那還得了!」體型肌肉變壯碩,視覺上陰莖會變小。許多重訓有成的男性常習慣穿著背心或打赤膊,展示傲人肌肉,或常以手機自拍胸大肌、肱二頭肌、腹肌、人魚線或是粗壯的大腿,甚至對著鏡子來一張背部斜方肌。不過,脫光衣服後,小老弟就顯得有些不長進。健身真會影響男人的生殖器大小嗎?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起杰表示,最近幾年,國內掀起重訓風氣,許多男性投入健身、重訓,配合高蛋白飲食,希望肌肉能夠一瞑大一吋,但練大了肌肉,陰莖睪丸卻維持現況,從視覺角度來看,確實縮水了。 補充過量男性荷爾蒙,生殖器萎縮、提高不孕率。王起杰強調,如果只是練練重訓,補充高蛋白,身材變壯碩,小老弟有些不稱頭,沒跟著長大,這還沒關係。就怕為了在短時間內增肌,補充過量男性荷爾蒙,這就可能讓陰莖及蛋蛋萎縮。王起杰說,曾收治過好幾個健美選手,一進診間,直言想使用男性荷爾蒙,口服或貼片劑型都可以,希望讓肌肉變大,消除脂肪,但這種取巧方式卻有許多後遺症,恐造成生殖器萎縮,甚至提高不孕機率。一般來說,男性荷爾蒙是用來治療男性更年期,或是男性荷爾蒙低下等症狀,在治療前,必須先抽血檢驗荷爾蒙濃度,如低於一定標準,才會在醫師評估下使用。愛運動的男人,愛愛頻率比較高。如果男性荷爾蒙正常甚至偏高,還使用男性荷爾蒙製劑,蛋蛋就會開始偷懶,產生依賴性,減少分泌男性荷爾蒙,以致逐漸萎縮,最後製精能力也變差,提高不孕比率。王起杰說,這說明了為何許多健美先生比賽時,全身僅著一條小小三角褲,體型是黝黑的「大巨巨」,但褲檔裡的內容物卻嚴重縮水,與滿身肌肉相較,確實不成比例。不過,小雲先別緊張,如果另一半只是勤練重訓,多吃高蛋白飲食,GG是不會變小的,而小雲還可能因此受惠。男性如果養成運動習慣,持續有效運動,睪丸分泌較多男性荷爾蒙,提高性欲,研究顯示,男性荷爾蒙與性衝動成正比,所以愛運動的男人愛愛頻率比較高。達到333有效運動,能提高性愛品質。做哪些運動,才能提高性欲?答案是「有效運動」,王起杰表示,只要達到「333」原則,就能增加荷爾蒙分泌,一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且心跳要超過每分鐘130下,所以重訓、打球、跑步、有氧運動,除了維持體能,還能提高性愛品質。至於瑜伽,因無法提高心跳,而難以促進荷爾蒙分泌,增加性欲。不過,練習瑜伽,能夠讓身體更柔軟,在性愛過程中,嘗試許多高難度動作,也有助於增加性愛愉悅度。如何維持男性荷爾蒙?1. 持續有效運動,達到一定的心跳。2. 避免熬夜,生活作息正常。3. 適時紓壓。4. 適量攝取牡蠣、蝦子、蛤蜊等貝殼類海鮮。5. 減少高熱量的飲食。6. 規律用藥,控制三高疾病。
-
2020-11-14 科別.耳鼻喉
耳鳴也是胃食道逆流症狀之一!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幾個日常簡易緩解方式
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用餐時間,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一整天下來吃到晚餐的時間已經9、10點,太接近睡眠時間,讓不少人因此衍生胃食道逆流問題,進而引發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及併發慢性中耳病症,或內耳疾病如耳鳴、眩暈等,如果沒有正視這個病症,耳鳴問題很可能伴隨而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如果長期耳鳴卻不願主動治療,嚴重恐導致聽力退化。 4分之1台灣人有胃食道逆流 耳鳴也是症狀之一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有4分之1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近20年來,罹患人數快速成長中。然而很多人不曉得「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耳鳴,主要是因為當賁門關閉不緊,致使胃酸或氣體跑到食道裡,容易引起喉嚨紅腫發炎,進而刺激耳咽管,引起喉咽返流,造成無菌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因此有些人常在大餐之後,出現胃脹胸悶,併發耳鳴、頭昏現象。通常在治療完胃食道逆流之後,耳鳴現象也可望獲得改善。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引發中耳及內耳組織的症狀惡化,日久易成不可逆的病變,耳鳴的治療特別頑強而困難,因此從早期耐心治療才有痊癒的機會。 耳鳴多因5大因素所致 及早正確診斷治療病因 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耳鳴初期的檢查以患者自述為主,一般是焦慮、緊張、失眠等,最易發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耳鳴,李宏信說明,包括耳鳴的型態、持續時間、聲音大小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病史,因此患者一旦有耳鳴症狀出現,應紀錄發作時間、每次發作時間長短、音頻高低,或者是否會因某種姿勢減緩或更劇烈等,這樣有助於醫師釐清病因,及早正確診斷治療。 避免壓力過大、飲食清淡 減緩耳鳴現象李宏信指出,針對初期症狀輕微的患者,聲音不大且低頻,試著規律作息、飲食清淡,不熬夜及減少暴露於噪音環境中,3個月內多半能不藥而癒。若是耳鳴現象已超過半年以上,嗡嗡聲響已嚴重干擾生活,治療上會使用清血藥物,來打通內耳血液循環,給予修護神經的營養劑,活化再生已受損的內耳神經,協助恢復正常功能,並阻止血管過度收縮,以免內耳缺血、營養失調。患者需有耐心持續治療,建議至少服藥3至6個月,多數都能逐漸好轉,勿因稍微改善就自行中斷服藥,將影響整體的治療時間及效果,病人必須有耐心服藥的決心,方能達到治療目的。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生活中面臨過度的壓力、經常失眠、過勞及過油、過鹹等飲食型態,都是誘發耳鳴的高風險因子。平日飲食應秉持清淡及營養均衡為原則,不熬夜、適度運動等,有助增強自身免疫力,若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應控制好病情,才不致影響耳鳴病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11-13 科別.心臟血管
心肌梗塞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提早知道能救命!
昨天,一位三甲醫院心內科醫生分享了一個案例:“這是一位35歲的心梗患者,到醫院的時候情況就已經不好了,根本沒有機會去手術或溶栓治療。”“患者最近十來天一直後背疼痛,每次五六分鐘,一會就能好,他覺得就是受了風寒,或者五十肩,在家裡找了幾貼膏藥貼著。貼完也搞不清管事不管事,有時候就不疼了,但時不時的還會疼,妻子害怕是心臟問題,勸他到醫院看看,他說自己年輕,能吃能喝,怎麼會得心臟病呢?就這樣,並沒有到醫院......”“某天下午還沒吃晚飯,患者突然覺得後背疼痛加重,渾身涼汗,胸悶憋氣,隨後突然就癱在那了,之後家屬趕緊撥打急救電話。醫生趕到後,患者血壓都測不到,趕緊輸升壓藥,做了心電圖急性心梗,一秒鐘沒耽誤,但是在半路上心臟就停跳,開始心肺復甦,送到急診繼續搶救也沒救過來。”“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感嘆到。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這是第一次報警,但這次報警,不是那麼聲勢浩大,而是潛移默化的在報警:長期抽煙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熬夜壓力大。如果這些習慣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所以一定要盡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塞或放過支架打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要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所以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報警,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但如果若無其事,心血管狹窄就可能進一步加重,甚至發展為冠心病,甚至發展為心肌梗死。第二次報警:明知三高不控制,或已知冠心病而未正規治療有很多人明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卻從不在意。殊不知,三高會導致血管垃圾加速增加,進而導致心血管狹窄,引起冠心病。或者已經確診了冠心病,不按照正規的方案治療,甚至選擇什麼保健品來治療冠心病。最終會導致冠心病加重,甚至形成血栓,引起冠心病。所以,要主動的測量血壓、血糖、血脂;三高不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報警;冠心病不正規治療,就是心梗在報警。第三次報警:反復發作心絞痛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後一次報警!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一次次報警,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發生,甚至導致有人死亡呢?原因可能在於,有些心梗症狀,被患者忽視了。就好比上面的患者,最近心臟報警了好多次,可是他一直以為是後背疼痛,根本不覺得是心髒病,於是就沒有去醫院看病。事實上,心絞痛并不僅僅是心前區疼痛,有一些心梗預兆,完全意想不到,但是卻能要命!記住!這12個意想不到的心梗預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手術。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有個習慣,每次術後都會仔細問患者,你感覺手術前後,身體上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改善了,哪些症狀不見了?然後驚訝的發現,一些心梗的症狀,完全出乎意料,所有人都一定要牢記。1.雙耳突聾張健醫生說,他接觸的心絞痛患者,有很多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術後馬上症狀消失。曾有一個中年男性患者,平時身體還不錯,就是比較勞累,應酬也多。有一次突然發現雙耳聽不見了。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先給右耳做了手術,但是術後右耳完全失聰。左耳不敢再做,殘存著一點聽力。過了一段時間單位體檢,發現了心臟的冠脈堵塞。到張健醫生這裡治療之後,沒想到他的左耳聽力恢復了!2.臍周疼痛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一個初冬,老高一早出門遛彎,回來之後就開始肚子疼。開始以為是鬧肚子,到洗手間蹲了很久,也沒什麼成果。疼痛越來越強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臍周圍。老高實在扛不住了,到了附近醫院掛急診。急診一看老高的年齡,50上下,肚子疼,加上天氣寒冷,體溫不高,高度懷疑心絞痛。很快給他做了心電圖,果然顯示急性下壁心梗。做了血栓抽吸之後,就在手術台上,老高的臍周疼痛消失了。3.腳底疼痛一個山東的老人,急性心梗發作,在張健醫生這裡做了支架手術,開通了血管。術後張健醫生問他,現在心臟舒服了,還有什麼以前有的症狀,現在沒有了?老人想了半天,表示自己之前走路老是腳底疼,走不到兩根電線桿的距離,腳底就像踩了釘子一樣,扎得生疼。現在沒有了。張健醫生表示,這種症狀雖然不多見,但並不是個例,很多患者都反映會出現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4.睜不開眼睛張健醫生曾接受過一位石家莊中年男性患者,8年睜不開眼睛,四處求醫。後來找到張健醫生,為他檢查評估之後,發現是心衰。造影檢查,心臟上的一根重要血管,前降支,堵了99%。馬上手術通開。術後神奇的是,病人的眼睛睜開了。雖然目前無法考證心臟缺血和眼睛之間的關係,但是張健醫生提醒,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睜不開了,也要關註一下心臟。5.左腿酸麻脹疼左腿酸脹,對於高危人群,也要警惕心梗。張健醫生的一位山東女性患者,術前幾個月,她的左腿一直酸麻脹疼,針灸拔罐都沒什麼用。直到體檢發現心血管堵塞,做了手術,術後患者的腿居然不疼了。6.胸口像被膠帶纏繞胸口感覺被膠帶纏繞,或有一種被束縛感,要當心是心梗的預兆。一個房地產老闆,總覺得胸口像是纏了一圈透明膠帶。說不上來的束縛感,一直查不出問題。找到張健醫生之後,確定他是心肌缺血,針對心血管做進一步檢查,果然是心血管堵塞。而在治療之後,奇怪的症狀也消失了。7.牙痛張健醫生提醒,牙痛,尤其是高危人群,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問題,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確實存在牙病,特別容易誤診漏診。有一個長春的患者,經常發作性左下頜牙痛。在口腔科查過多次沒有問題。後來在張健醫生這裡診斷心肌缺血。做了手術打通了血管,牙痛也隨之消失了。8.頭暈頭暈是很多疾病中都能見到的症狀,也可能是心梗的徵兆。曾有一位內蒙的患者,頭暈多年。顱內造影,CT,磁共振等等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後來找到張健醫生,做了冠脈的介入治療。沒想到術後頭暈症狀很快緩解並消失。9.肩胛骨疼一個女性患者,總說她的肩胛骨好像漏風一樣,絲絲地疼痛。開始以為是類風濕,但是機緣巧合檢查了心血管,發現是心血管的問題。經過治療之後,肩胛骨也不疼了。因此,高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這可能是心梗的徵兆。10.左上肢無力北京的孫先生總感覺左上肢無力,並伴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活動按摩沒有任何效果。後來找到張健醫生,經過檢查,基本確定他的左側上肢酸麻脹痛,就是心肌缺血的表現。在狹窄處做了一枚支架後,左上肢無力的症狀馬上消失了。張健醫生表示,左上肢無力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很多患者表現就是左側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難受,酸脹,有的使不上力氣,檢查發現是心肌缺血。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改善之後,症狀很快消失。11.突然變懶,乏力這個症狀在高齡老人當中比較常見。而且沒有其它心梗症狀與不適,唯一的感覺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動,這時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問題。12.頭疼高危人群伴有頭疼的,也要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徵兆。山東一位老年女性後腦勺疼,活動走路就會頭疼。圍繞頭疼和血壓做了很多檢查治療,沒有發現問題。後檢查心血管,發現右冠出現嚴重狹窄而且鈣化。處理之後,頭痛消失了。走遠走急走快,頭也不疼了。所以對於心梗,不能只關注是否心疼、胸悶。記住這些,我們就能在巨大危機來臨之前,識別早期信號,及早採取措施,避免日後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最後,記住:一旦出現心梗徵兆立即致醫院就醫!搶救心梗這樣突發的凶險疾病,時間就是生命。(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1-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慢性腎臟病中醫治療 洗腎率較低
76歲的薛先生常年為慢性腎臟病所苦,經過幾個月中醫治療並搭配飲食控制,腎絲球過濾率數值從42.24mL/min/1.73m2升高到53.6mL/min/1.73m2,肌酸酐則從1.6mg/dl下降到1.3mg/dl,數值明顯進步。慢性腎臟病成因眾多,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腎毒性藥物、遺傳性疾病等。早期腎絲球過濾率大於60者,多無症狀;若小於60進入第三期後,才會有些症狀;若小於30進到第四期、第五期時,開始以蛋白尿、水腫、貧血、倦怠來表現。以中醫來看,慢性腎臟病屬於「水腫、癃閉、關格」等症候。治療上,會給予健脾藥物,透過改善腸胃道環境來減緩腎功能惡化。若精神緊繃、交感神經興奮者,給予疏肝藥物,減低其自主神經系統對腎臟的刺激。若日久入經絡者,則給予活血化瘀的藥物,來疏通腎臟的經絡,改善腎臟的血流量。此外,大小便必須通暢,讓邪氣有出入。若過於肥胖者,則給予祛濕化痰藥物並飲食控制,來逐漸減輕體重,以減緩肥胖的危害。近年研究發現,服用中藥的病人進入洗腎機會較低,死亡率也比沒有服用中藥的病人少四成。在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以下族群、長期使用中藥者,肌酸酐有下降趨勢,腎絲球過濾率則有上升趨勢。若搭配針灸治療,則能調節自律神經,並減輕倦怠、失眠、食欲不振、痠痛等症狀,並減輕止痛藥物的使用。慢性腎臟病患者輔以中藥治療外,平常飲食宜少油、少鹽、低蛋白、低磷和低鉀,務必「腎」選飲食,生活起居則應戒菸、放鬆心情、少熬夜、勿憋尿、多運動,控制三高。患者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黑藥丸,以免造成腎功能惡化。
-
2020-11-11 科別.心臟血管
罕見急性手中風 及時導管手術免除截肢風險
隨著天氣變冷,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多加注意,花蓮一名79歲阿嬤日前因罕見的急性上肢動脈阻塞,導致左手劇烈疼痛、冰冷發紫無力,所幸及時就醫接受導管手術,免除截肢風險。花蓮門諾醫院今天分享一則罕見「急性手中風」案例,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翰興說,一般來說中風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而這些血塊大多是在心臟內形成後流出,較常見是阻塞腦部,這一例是阻塞在病人左鎖骨下動脈-腋動脈。79歲李姓阿嬤有高血壓、心律不整(心房顫動)、瓣膜性心臟病病史,她說,當時左上臂痛到掉下眼淚,經過治療,現在舉手、握拳、做家事等都沒問題。李阿嬤9月6日突然感到左上臂劇烈疼痛,左手冰冷發紫發麻、無力、冒冷汗,家屬送至醫院急診,當時阿嬤意識清楚,無胸痛及其他神經性症狀。陳翰興說,經電腦斷層發現病人左手腋動脈完全阻塞,緊急施以導管手術,轉加護病房觀察,繼續抗凝血治療,3天後病情穩定,病人出院。陳翰興指出,血栓栓塞如果在6小時內血流恢復,通常缺血肢體可完全恢復正常;當肢體缺血6至12小時內肌肉開始死亡,12至20小時後神經破壞,而24至48小時皮膚壞死。年紀大、有心律不整,特別是心房顫動、三高、抽菸的病人為高危險群,若發生急性動脈缺血症狀,應儘早就醫接受導管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也就是6小時內,否則將會增加壞死、截肢的風險。
-
2020-11-09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宏觀改革三支箭 從根本解決救健保
健保因再度面臨財務危機,受到普遍關切,但其深層問題至少有下列三項,必須從根本徹底解決。 一、台灣只有全民醫保,沒有全民健保,預防保健、健康促進應納入健保給付 台灣健保以普及性、就醫可近性、民眾滿意度及費用控制,名聞於世,在傳染病控制及整體公共衛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在世界各種健康國家的評比中,台灣的排名遠不及日本、北歐、新加坡、西班牙等,且幾乎從未進入前十名,台灣的平均餘命也早已被韓國超越。更重要的是,雖然醫療支出(以健保為最大宗)不斷增加,就醫次數冠全球,壽命也延長了,但依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卻是不健康(失能)的餘命延長,這與其他實施全民健康照護的國家大異其趣。另方面,平均餘命在族群、城鄉、教育、貧富間的差距也不斷擴大,亦即健康的不平等情況越來越嚴重,而這是WHO評估醫療體系的重要指標。原因何在?台灣近年來不論所得、教育、生活型態等階級,差距都不斷擴大,高階層人士多從事養生、運動、戒除有害健康的行為;而低階級人士則反之。從可預防的疾病及死亡上觀察結果,根據2013-16年國民健康署的調查,18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高血壓25.2%、高血糖11.5%、高血脂22.6%,至於65歲以上高齡者,三高幾乎人人有獎;中壯年肥胖比率三成;現今青少年炸雞、含糖飲料不離口,每日五蔬果只是口號,學校的營養午餐應是均衡飲食最好的學習場域,但顯然效果不佳,且台灣大學生是附近國家中最不運動者。健保在第一期規劃及立法時,以及二代健保修法時,均擬將預防保健、健康促進納入給付項目,但遭到若干短視的醫療提供者、付費者代表、雇主,甚至某些病友團體反對,認為應由公務預算支出。然而政府財政僅負擔健保費36%,就已捉襟見肘,用於預防保健的费用,就算國民健康署加上疾管署,仍不及健保支出的1%,與先進國家的3-10%不可以道里計。「上醫醫國(完善國家總體的衛生福利政策)、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將預防保健、健康促進納入健保給付,才是可以達到三贏最高明的政策,否則只能算是下醫而已。二、尊重生命,醫療不只是在延長生命,也應減少不必要的痛苦。什麼是生命?不同社會文化及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依醫學定義,人生的開始是「活產」,亦即胎兒離開母體,有心跳、呼吸及隨意肌的動作(代表腦部的運作)。因此北歐國家,多尋求反璞歸真,即一個人若不能自己心跳、呼吸,需依賴各項醫療設備,如植物人、重度失智、無法緩解的疼痛,即可選擇拔除維生設備。末期病人,經醫師判定,當前醫療已對病情無任何助益,則以積極照護取代積極治療,不再施以心肺復甦術的急救。首創安寧病房的馬偕醫院賴允亮醫師說:「只有呼吸及心跳,不代表生命」;安寧照護之母,成大醫院的趙可式教授,倡議以照護身、心、靈的臨終安寧照護,取代無益的「積極治療」。台灣在2000年已通過「安寧緩和條例」,2016年通過「病人自主權益法」,2019年開始實施,但由於各界衛生主管機關推動有限,每年健保支付末期病人的無效治療,多達千億以上。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認為,根據他多年行醫的經驗,末期病人強迫飲水及灌食,反而會增加病患的痛苦。醫學教育除了教導如何延長生命外,更要教導如何減少病人及其家人不必要的痛苦。到目前為止,人總有一天會過世,與其延續痛苦的生命,不如好好說再見。當然,什麼是生命,每個人認知不同,如果自認為植物人也是人,應予尊重,但是否應負擔較高的部分負擔,則值得討論。三. 提升關懷,促進全民健康孤獨有害健康,孤獨與憂鬱症、失智、自殺、身心症、失能等均有高度關聯。台灣因為不婚、不育全球第一,加以外出就業,獨居者達千萬人,當然以老人比率最高。根據衛福部的報告,2019年使用抗憂鬱藥物者近140萬人,需服用安眠藥者達到426萬人,每年服用安眠藥9.18億顆。因此如何由政府與民間合作,提升對獨居老人的關懷,對全民健保將有極大助益。例如民間多個團體在推動的「時間銀行」,提供時間關懷獨居老人,就是很好的方式。此外,也可提倡籌組「第三家庭」。因每個人都有第一家庭(原生家庭),但因不婚、不育,很多人沒有第二家庭(婚姻及子女),這是造成獨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不但同性可以結婚,也應鼓勵沒有血親及婚姻的好友、知交,組成第三家庭,相互扶持。而這更有待政府、民間推動,及訂定相關法規。救健保,提高健保費率僅是頭痛醫頭的末端,以上三項政策的宏觀規畫實施,才能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真正挽救健保。
-
2020-11-07 科別.骨科.復健
避免肌少症 腎友3種運動不能少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考慮進行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治療。預防惡化 先控制三高規律運動有益健康,但多數人不太了解運動對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性,有些病友甚至擔心安全而缺乏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重要因子,且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因此危險因子的控制對病友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與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有很大的相關性,且提高身體活動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並減緩腎功能惡化,也有助心肺適能和避免肌肉萎縮。還未到洗腎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影響腎功能。而開始洗腎後,則容易有蛋白質流失的情形,在營養攝取上建議要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量。一方面因為蛋白質流失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攝取限制,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肌少症,此時肌力訓練就顯得更重要了。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運動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應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伸展運動。1.有氧運動:增加身體活動量、降低體重,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風險因子。如腳踏車或走路,每周3-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即感覺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程度,每次持續20-60分鐘。如果無法持續長時間運動,可以每次運動3-5分鐘,反覆的運動與休息,累積到20-60分鐘。2.阻力訓練: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方式如使用啞鈴等重訓器材、從椅子起身、爬樓梯、抬腿、深蹲、舉水瓶等。每周2-3天,最少做一個回合10-15次。大部分病人應可做多個回合。從事8-10種不同的運動,針對主要的大肌肉群做訓練。3.伸展操:每周2-3天,靜態伸展到有點緊繃,每次靜態伸展維持10-30秒,同一位置伸展總共伸展達60秒。不過如果有電解質異常 ,特別是低/高鉀血症、肺水腫、四肢水腫、胸悶、心悸、近期進行手術、心律不整、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血糖>300、血壓>180/110、感染、中心靜脈導管或動靜脈廔管/人工合成動靜脈血管功能不佳等情況,就建議患者先不要運動,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運動。慢性腎臟病患者運動四點注意●過去3個月未曾規律運動或有心血管疾病者,運動前先和醫師討論。●無法長時間運動者,可分段累積運動時間。如運動3分鐘,休息3分鐘,運動與休息1:1。●循序漸進。先增加運動持續時間再提高運動強度,當持續時間可超過30分鐘後,再考量增加強度。●伴隨有其他慢性疾病者,為避免服用特定藥物而影響心律,不應以心跳作為運動強度依據,應以「運動自覺強度」為主要依據,每次運動達到「有點喘但還能講話」程度。
-
2020-11-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芝麻素」可護心、保肝還抗氧化...真那麼厲害?藥師告訴你:真正有效的是這3項
說到這年頭的保健新寵兒,芝麻素絕對榜上有名,但許多保健食品總是誇大神化產品的效用,微笑藥師網這週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希望提供資訊給大家以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喔。芝麻素的保健效益 一、什麼是芝麻素(Sesamin)芝麻素(Sesamin)是指芝麻中脂溶性抗氧化群芝麻木酚素(Lignans)主要代表成份,在芝麻中含量0.5%~1.2%不等,目前研究發現具有強效的抗氧化作用,對於人體的血壓、血脂具有正面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可提升肝臟機能。不過芝麻素僅占芝麻含量不到1%,所以單吃芝麻不容易攝取足量芝麻素達到保健功效,對於想要達到日常保健作用者,建議服用萃取純化後的芝麻素保健食品。二、芝麻素的用途芝麻素在廠商的渲染下,被賦予了許多神奇的效力,但大多都是動物性實驗,尚未經過人體實驗證實,故微笑呼籲民眾在選用芝麻素產品前,還是先諮詢相關專業人員再購買喔。學理來說,芝麻素可以抑制delta-5-desaturase(此酶是在脂肪酸代謝的限速酶rate-limiting enzyme),抑制delta-5-desaturase會使血液中中的EPA與AA濃度下降。在1996年的一篇人體研究實驗,顯示每日服用64.8毫克芝麻素與328毫克維生素E(實驗組),比單獨每日服用328毫克維生素E族群(對照組),其整體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都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而對照組沒有下降的現象。綜合其它動物試驗,文中表示芝麻素降血脂效果可能與其抑制delta-5-desaturase、HMG-CoA reductase、acyl-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AT)酵素有關。【1】除了血脂的調控外,由於芝麻素能誘導內皮組織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現,所以對於收縮壓也有幫助。2009年一篇雙盲交叉人體試驗顯示,每天服用60毫克芝麻素,持續4周,能明顯使收縮壓下降3.5mmHg/舒張壓1.9mmHg【2】。或許你看到這數據可能無感,統計研究指出,收縮壓下降2-3mmHg,能降低4%冠心病死亡率、6%中年中風死亡率。【3】動物實驗發現,芝麻素能藉由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減輕因酒精或四氯化碳造成的肝臟損傷,所以芝麻素的保肝效果也備受注目。在人體研究也看到類似效益,研究發現每天服用260毫克五味子萃取物及10毫克芝麻素,可以改善肝功能,調降肝指數ASL/ALT。【4】另一主要機制是抑制維生素E-ω羥基化(Tocopherol-ω-hydroxylation)(此為維生素E主要代謝速率限制步驟)。口服芝麻素,透過抑制維生素E的代謝而升高血液及組織中維生素E的濃度,特別是伽馬子集維生素E(γ生育酚和γ生育三烯酚),所以芝麻素也能間接提升身體抗氧化的能力。至於芝麻素幫助睡眠的功效,在2015年發表於Global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的一篇有關芝麻素與維生素E補充品對於健康人體的抗氧化及日常生活疲勞感改善的研究,其中提到連續8週,每天服用10毫克的芝麻素及55毫克的α-維生素E,對於睡眠有幫助。【5】不過微笑說明一下,目前芝麻素及維生素E幫助睡眠的文獻相當少,並不足以支持其用於幫助睡眠的效益,所以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規律運動並保持愉悅的身心才是上上策。至於其它生理作用像帕金森氏症的預防、雌激素受體調節作用、脂肪燃燒,都未經人體臨床試驗,僅限於動物性試驗。整體來說,芝麻素可以藉由減少維生素E的代謝來增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到底芝麻素要吃多少呢?由於目前人體研究資料有限,故沒有建議的服用劑量,但若想提高身體裡維生素E的含量,以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則必須服用約100-150毫克的芝麻素。三、微笑藥師的定位目前芝麻素的人體研究仍太少,初步研究顯示對於心血管保健(血壓血脂)及肝臟保健有幫助。對於血壓血脂的保健效益不如精胺酸或紅麴,肝臟保健效益亦不強勢,但整體來說,芝麻素能全面性兼性心血管保健、肝臟及抗氧化效益,人體食用安全性高。參考資料:1.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 of sesame lignan in humans. Atherosclerosis 1996 Apr 26;122(1):135-36.2.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sesamin in humans. J Nutr Sci Vitaminol (Tokyo). 2009 Feb;55(1):87-91.3.INTERSALT study findings. Public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implications. Hypertension. 1989 Nov;14(5):570-7.4.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in humans using a mixture of schisandra fruit extract and sesamin. Phytother Res. 2013 Mar;27(3):368-73.5.Sesame Lignans and Vitamin E Supplementation Improve Subjective Statuse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in Healthy Humans With Feelings of Daily Fatigue. Glob J Health Sci. 2015 Mar 25;7(6):43263. doi: 10.5539/gjhs.v7n6p1.本文獲廖偉呈藥師授權轉載,原文:芝麻素(Sesamin)的作用作者簡介_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延伸閱讀: 21天內替你抗發炎、降三高、減肥!美心臟外科醫師公開「修復身體菜單」:不只吃三餐,更要吃點心
-
2020-11-0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
合陀中醫診所院長施昀廷醫師,以自家柴犬-柴胡為視角深入淺出介紹中醫知識。吃中藥不會洗腎!柴胡告訴你為什麼!本柴常常聽到民眾說,吃中藥會讓肝腎功能變差,那絕對是錯誤觀念! 現在證實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會造成腎損傷,但台灣早在2003年已禁用囉,比硃砂還要早!本柴看過一篇由高醫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的論文表示,從2000至2005年的健保資料中找出慢性腎病變的患者,由24971人中進行研究並追蹤到2008年,其中11351人有吃中藥,洗腎的比率降低了57.5%,死亡率降低73%!甚至吃中藥越久,洗腎風險越低,完全顛覆了一般民眾的刻板認知,但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些患者吃的是合格中醫師所開的合格中藥,為經GMP認證藥廠所製造的科學中藥。 因此,吃中藥不但不會讓你洗腎,還能幫你顧腎!中醫能對腎臟病患者有哪些幫助? 1.緩解西醫較難控制的症狀:包含蛋白尿、貧血、膿尿、血尿、疲倦、水腫、頻尿等等。 2.減少藥物依賴性:利用中醫的原理去調節五臟六腑之間的制衡,改善了症狀,吃的藥自然就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也會減少。 3.止痛利器—針灸:對於不能亂服用止痛藥的病友來說,WHO認證的針灸止痛效果猶如一大福音。 4.延緩洗腎風險:幫助剩餘的腎臟功能發揮,可以減緩腎病的發展,自然而然的洗腎風險就下降啦! 5.順帶解決身體其他問題:中醫觀念中,人為整體,需考慮到其他臟腑的調和,因此其他的慢性病例如三高也要一起治療,這能更有效幫助腎病患者。柴胡貼心小提醒 並不是說中醫的效果比西醫好,而是中西醫聯手治療,定期監控患者的數據,並達到雙贏的局面。不會讓你洗腎的中藥,絕對不是路邊採摘就能吃的草藥,一定要經過政府及醫療院所嚴格把關才能服用哦! 參考資料:Association of prescrib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se with risk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ernational (2015) 88, 1365–1373; doi:10.1038/ki.2015.226【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 🔔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非看不可】主題: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 時間:11月12日(四) 20:00-21:00平台:元氣網粉絲團來賓: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毛琪瑛醫師、腎友Jimmy【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04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陳冠誠:洗腎完累得像蟲 3 招運動變活龍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考慮進行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治療。 規律運動健康有益處,但多數人不太了解運動對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性,有些病友甚至擔心安全而缺乏運動。但值得注意的是,三高(高血糖、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都是慢性腎臟疾病惡化的重要因子,且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率非常高,因此危險因子的控制對病友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身體活動量與其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有很大的相關性,且提高身體活動量可以使死亡率降低並減緩腎功能惡化,也有助心肺適能和避免肌肉萎縮。 還未到洗腎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避免影響腎功能。而開始洗腎後,則容易有蛋白質流失的情形,在營養攝取上建議要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天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量。一方面因為蛋白質流失增加,另一方面因為攝取限制,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肌少症,此時肌力訓練就顯得更重要了。 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該如何運動呢?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應包含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伸展運動。1.有氧運動:增加身體活動量、降低體重,減少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的風險因子。如腳踏車或走路,每周 3-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即感覺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程度,每次持續20-60分鐘。如果無法持續長時間運動,可以每次運動3-5分鐘,反覆的運動與休息,累積到20-60分鐘。 2.阻力訓練: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避免肌少症,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運動方式如使用啞鈴等重訓器材、從椅子起身、爬樓梯、抬腿、深蹲、舉水瓶等。每周2-3天,最少做一個回合10-15次。大部分病人應可做多個回合。從事8-10種不同的運動針對主要的大肌肉群做訓練。3.伸展操:每周2-3天,靜態伸展到有點緊繃,每次靜態伸展維持10-30秒,同一位置伸展總共伸展達60秒。不過如果有電解質異常,特別是低/高鉀血症、肺水腫、四肢水腫、胸悶、心悸、近期進行手術、心律不整、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疾、血糖>300、血壓>180/110、感染、中心靜脈導管或動靜脈廔管/人工合成動靜脈血管功能不佳等情況,就建議病患者先不要運動,與醫師討論過後再決定是否繼續運動。【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 🔔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非看不可】主題: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 時間:11月12日(四) 20:00-21:00平台:元氣網粉絲團來賓: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理事毛琪瑛醫師、腎友Jimmy【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11-0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晨間手指僵硬、腫痛別輕忽! 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人易好發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直到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治療3個月後症狀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 推測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收治個案的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陳俊銘表示,陳媽媽是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臨床上,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都跟她很像,總是忍痛了很久才來就診,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已經開始遭到破壞,嚴重時可能導致身體失能。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女性,特別是30歲到50歲之間的女性,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3。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因為女性荷爾蒙會讓身體的免疫細胞比較活躍,一旦過度反應,就會造成免疫細胞自我攻擊。 類風濕性關節炎 以手部關節為主 陳俊銘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典型症狀以手部關節為主,除了會出現明顯的晨間僵硬腫痛外,還可能會有鞏膜炎、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及心包膜炎等嚴重關節外的併發症,所幸比例並不高。 但令人擔心的是,這類患者的血管年齡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速老化,容易出現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陳俊銘解釋,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慢性發炎導致血管同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所以治療上不僅要解決關節症狀,更要注意三高問題。 把握治療黃金期 避免關節變形 陳俊銘指出,目前在診斷上除了詢問發病過程外,還會進行關節腫痛位置數目評估、X光片及抽血等檢測。治療方面,除了改善患者關節疼痛的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外,更重要的是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減少發炎狀態。除了傳統藥物外,目前生物製劑已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 生物製劑是以基因工程的方式製造抗體,輸入人體後可以結合特定的細胞激素或訊息傳遞物質,精準的鎖定目標達到調節免疫反應的效果。但生物製劑也不是萬靈丹,單一藥物仍然有兩到三成病患對藥物反應不佳,還好目前生物製劑的種類很多,患者可多與醫師溝通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 陳俊銘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病確診後,務必要持續接受治療,千萬不要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拖延治療的黃金期。同時保持低油、低熱量飲食與培養適當運動習慣,降低再發炎的機會,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讓關節遠離慢性發炎,甚至變形等危機。(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陳俊銘)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細數6大恐怖併發症 瓶蓋打不開別只想到肌少症! 「不死癌」中年婦女最危險
-
2020-11-02 科別.腦部.神經
眼睛黑矇、暈眩…頸動脈狹窄恐造成中風,這個族群是高風險群
「老伴,你怎麼啦?」老太太與老先生說著話,突然老先生用手撐著頭,反應有點異常。「剛剛眼前黑矇一片,頭暈暈的。最近爾偶會這樣。可能只是用眼過度,或是最近比較疲勞吧!」老先生回過神回答。「會不會是中風前兆啊?趕快去醫院檢查看看!」老太太警覺地說。 臺中榮民總醫院介入性腦血管外科主任崔源生醫師表示,「有許多患者認為暈眩、眼睛黑矇是過度疲勞或眼睛不好所造成而拖延就醫;其實主因是頸動脈狹窄,而眼動脈是頸動脈的分支之一,當頸動脈變得狹窄、血流減少,最常以眼睛黑曚來表現。」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兩者關係密切崔源生醫師解釋,頸動脈是負責供應頭頸部血液最主要的動脈,在我們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頸動脈。若是因為斑塊鈣化堆積在頸動脈血管內,就像水管堵塞一樣,水流量減少如同血流量減少,使得腦部無法獲得足量的含氧血供應,只要短短幾分鐘,腦細胞就會缺氧壞死,這就是所謂的「缺血性中風」。頸動脈狹窄的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然而,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下降,而讓大腦缺血。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患者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接著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像是突然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失去平衡等。你是頸動脈狹窄高風險族群嗎?「頸動脈狹窄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顯著關聯,因此年紀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常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年紀都在60歲以上。」崔源生主任說明:「另外,男性佔了頸動脈狹窄患者約八成的比率,因為女性荷爾蒙能對血管內皮細胞提供一些保護作用,讓女性較不容易產生血管粥狀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的患者,比較容易罹患頸動脈狹窄,因為高血壓對血管造成過大的壓力,血管較容易受傷;高血糖則會弱化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高血脂患者往往有更多膽固醇聚集成斑塊,這些都增加血管粥狀硬化及狹窄的可能性。抽菸亦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危險因子,香菸裡的有害物質會傷害血管內層組織,使血管問題更加惡化。 還有一類患者因為罹患頭頸部癌症,接受大劑量的放射治療,進而導致頸部血管的狹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可能會增加血管病變的機會。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方便且安全崔源生醫師指出,頸動脈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以檢驗出是否有頸動脈狹窄。其中,頸部超音波是最方便、實用的篩檢工具,因為不具侵入性,也沒有放射線,可以每年固定篩檢。接受超音波檢查之後,若是發現有頸動脈狹窄的可能,建議需要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了解血管狹窄的程度,並看看是否已有腦中風的跡象。在考慮進行治療時,還會安排血管攝影。治療頸動脈狹窄 提前預防中風發生當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且有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視力黑矇、暈眩等症狀;或沒有症狀但頸動脈狹窄超過70%,可以選擇傳統內膜剝離手術或微創頸動脈支架進行治療,預防中風的發生。 內膜剝離術是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方式,外科醫師利用一個頸部的切口找到頸動脈,切開頸動脈,移除堆積於頸動脈的斑塊後再縫合血管。至於微創頸動脈支架的原理就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非常類似,醫師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線,一路延伸到頸動脈,直到導線穿過頸動脈狹窄的地方,再順著導線展開頸動脈支架,接著可以用氣球做局部擴張,將斑塊撐開,回復頸動脈的血流暢通。 「微創頸動脈支架治療時間短,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且不需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況下施行,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較能負荷。」崔源生主任解釋。放置頸動脈支架 配合保護裝置 在放置支架時,為了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的血塊掉落,醫師會運用更精細的導管設計。其中一種方法稱為「遠端濾網」,是在導管的遠端打開一個網孔很密的保護傘,讓血液流得過去,但是當斑塊剝落掉下,這個遠端濾網就能及時攔截,不讓剝落的斑塊往大腦流過去。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再回收遠端濾網即可。另外一種保護設計是「頸動脈近端防護氣球裝置」,在頸動脈近端展開氣球,能夠暫時堵住血流,當血流暫停,再將頸動脈支架展開,此時如有脫落的斑塊不會隨著血液漂流而引發中風;待頸動脈支架操作完畢後可吸出少量血液及脫落的斑塊,再將防護氣球裝置消氣放掉,讓血流恢復流動。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如果本身不具有危險因子,可以在60歲之後每年固定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篩檢。」崔源生主任一再提醒:「如果本身有三高、又有抽菸習慣,建議從50歲就開始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看看是否有頸動脈狹窄的狀況;若曾出現眼睛黑曚、視力模糊、暈眩等症狀,要盡快就醫,才能及早治療,降低中風的機率。」原文:
-
2020-11-02 科別.骨科.復健
自己的腳麻自己救!骨科名醫朱家宏:一張表揪出6大潛藏疾病
每當病人帶著真摯的神情問我:「醫生,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我只能微笑以對......,因為現代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之所以會讓腳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究竟,哪些問題會讓我們感到腳麻?「血管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糖尿病:在足踝專科的領域裡,因為血管問題造成腳麻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極容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就像是在沙漠中缺乏雨水一般,引發微血管病變,而有麻的感覺。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為延後病況惡化,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高血脂、戒菸、飲食控制、多做足部運動來防止腳受傷。◆動脈硬化:雖然在臨床上,病人會因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為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就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腿部因為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為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不過這類症狀的知覺較不一樣,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神經障礙」引起的血路不通除了血管障礙引起腳麻的問題外,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以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病人腳麻的起因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我們都會將其轉介至脊椎外科,讓專業醫師對症治療。◆周邊神經系統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這種狀況是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我曾在網路上看過美國一位病人的經驗談,這位病人原本腳盤會痛、不舒服,看骨科醫生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猛打類固醇,無效;另一位骨科醫師告訴他純粹是疲勞或發炎。這位老兄前後花了十個多月,才真正找到問題是「跗管症候群」,手術處理後痊癒,腳不再麻痛。看到這位老兄的分享,令我相當感慨:試想在醫療先進的美國,都必須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更不用說在台灣,大家對足踝的認識還處在渾沌不明的狀態,相信這類病人被誤診的比率會更高,一定有許多病人流浪許久,迄今都還不能診斷出正確的問題。所以我想針對這部份和各位多分享一些觀念。跗管症候群的原理,在於脛神經(tibia nerve)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時候,有一個管狀通道常因為外傷腫脹、腫瘤壓迫或天生體質較窄小,而造成神經傳導受阻。這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關鍵是麻痛的位置,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等遠端神經分佈的地方,部位非常明確,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病患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整體而言,許多附管症候群的問題屬於原發性,找不到成因,但也有可能會因為受傷,造成跗管部位纖維化或腫脹;或是剛好在那裡長出痛風石被壓到;或是腱鞘囊腫剛好長在該部位壓迫到;或是因為足跟骨癒合症造成內後側突出,繼而壓到跗管;甚至因為扁平足......,必須深入探究其真正發生的原因。我要強調的是,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腳麻原因複雜,忠實描述最重要由於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因為每一種血路不通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病人應該要試著和醫師具體說明腳麻的型態與位置,因為專業醫師要透過病患的完整描述,才能夠比較精確地診斷。以下表格只是初步的分類,協助各位在檢視自己狀況時,可以更完整地陳述給醫師參考,下次看診時千萬不要再籠統地問醫師:「我這是血路不通嗎?」因為在這個看似簡單名詞的背後卻隱含著複雜的成因,大家只要能盡可能忠實完整描述,至於複雜的病症就交給專業醫師來做最後診斷。書籍介紹自書名:己的腳痛自己救:足踝專科名醫教你遠離痛風、凍甲、腳麻、拇趾外翻、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作者:朱家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12/25作者簡介/朱家宏▌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10-31 醫療.婦產科
女性更年期後腹部愈來愈胖? 5個肚子變胖的後遺症要小心
「從去年開始,生理期出現不規則,到現在已完全停止,也常常時不時就很容易感覺到燥熱,容易發汗,也有可能是沒有運動習慣,在半年內快速發胖了5公斤,腰圍也明顯變粗。」57歲的林太太日前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測後指數為93,代表心臟冠狀動脈已有輕度粥樣硬化斑塊阻塞現象;醫師提醒,若再不加以控制,改善生活型態,未來情況可能會隨之變得嚴重,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女性更年期不適症狀較男性明顯 生理變化會伴隨心理問題更年期是人生中的必經階段,不管男女都會面對到更年期,尤其是女性在經歷更年期不適症狀會較明顯。「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易感焦慮」這些都是對於更年期所發生的症狀描述,除生理變化外,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雖然大眾對於「更年期」一詞並不陌生,但卻因認知不夠,而產生許多誤會。 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 3疾病風險急速上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國人女性因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死亡機率在停經年齡後風險加速提高,發生率亦高於男性。而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近乎一倍的速度上升,顯示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有明顯的健康威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資訊,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調適更年期對身心影響 需要時應就醫治療更年期時,身體和心理症狀往往會相互影響,讓許多婦女心存恐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適應。錢政平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延伸閱讀: 經期亂=快更年期? 別被誤導了!2指標才是關鍵 年過30身材就開始走鐘? 關鍵原因藏在這!
-
2020-10-30 科別.新陳代謝
更年期專胖肚子? 腰圍超過「這尺寸」,小心罹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容易發生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易感焦慮等症狀,除生理變化外,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大眾對於「更年期」一詞並不陌生,卻因認知不夠,而產生許多誤會。更年期是人生中必經的階段,不管男女都會面對,但女性在經歷更年期不適症狀會較明顯。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 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機率57歲的林太太從去年開始,生理期出現不規則,到現在已完全停止。也常常時不時就容易感到燥熱、發汗。也有可能是沒有運動習慣,半年內快速發胖了5公斤,腰圍也明顯變粗。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測後指數為93,代表心臟冠狀動脈已有輕度粥樣硬化斑塊阻塞現象。若再不加以控制,改善生活型態,未來情況可能會變得嚴重,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 婦女更年期後 心血管疾病風險每5歲增加1倍的速度上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國人女性因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死亡機率,在停經年齡後加速提高,發生率亦高於男性。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增加1倍的速度上升,顯示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有明顯的健康威脅。 腰圍超過理想尺寸 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資訊,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更年期時,身體和心理症狀往往會相互影響,讓許多婦女心存恐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適應。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更年期少吃卻還是胖? 這7個習慣很重要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
2020-10-29 科別.心臟血管
3生活習慣藏主動脈剝離地雷!醫師告訴你為何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日前北捷一名警員,趁休假時開車返回高雄老家,晚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便自行前往醫院就診,未料人隨即昏迷,疑因主動脈剝離、出血性休克,今天凌晨宣告不治。其實,像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究竟主動脈剝離有多危險?為什麼一旦發生就可能在短時內死亡?3日常致主動脈剝離年輕化 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因此,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其中包括很多青壯年人。高血壓控制不佳是常見因素 5大原因也不可忽視施俊哲提及,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治療主動脈剝離 依類型不同對症下藥針對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治療,如果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另外,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是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動脈主要分支阻塞而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玻璃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延伸閱讀: 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會死亡! 教你看懂5大危險警示症狀 主動脈剝離9成都因高血壓引起! 專家教你辨識急性心血管疾病8徵兆
-
2020-10-29 科別.新陳代謝
糖友易心腎病變 除了控糖還需做這些事
別以為糖尿病就是血糖偏高,如果不注意,可能讓你全身「害了了」。52歲王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5年,平常血糖控制還不錯,糖化血色素(HbA1c)在7以下,日前早上起床突覺胸悶、喘不過氣,急診檢查發現,心臟病變與腎臟損害。全台糖尿病患者超過兩百萬,九成以上承受心腎共病的風險,如同王先生一樣,11月14日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糖尿病合併症包括腎臟病、心臟病及視網膜病變,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就在不知不覺中危及糖友健康,需定期就醫及檢查,才能防範合併症發生。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針對國內近1.5萬名第二型糖尿病友進行篩檢普查,結果顯示,五成糖友血糖控制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 < 7),顯示近年糖友重視血糖控制的具體成果。但近六成合併高血壓、近四成合併出現蛋白尿,兩成三糖友同時合併高血壓與蛋白尿。該項調查也發現,96.65%糖友合併至少一項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肥胖、出現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或慢性腎臟病史。如以國外研究風險計算公式來推估,台灣糖友平均10年發生腎臟疾病風險機率達36.93%、5年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機率為6.24%。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近年來,國內糖友合併心、腎等共病人數逐年增長,2000至2014年間,心臟衰竭人數增加1.8倍、慢性腎臟病人數增加4倍 ,慢性腎臟疾病如沒有及早阻緩惡化,最終必須面臨終身洗腎慘劇,目前洗腎人口中就有46.1%合併糖尿病。杜思德提醒,糖友們不僅要控糖管理,也要及時注意高血壓心腎病變症狀,定期檢測心腎風險因子,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最新糖尿病標準醫療照護指引強調,糖尿病治療除注意控糖時,也要評估心腎病變風險,及時選擇具有心腎保護的藥物,並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心腎病變險因子檢測,及早做好更全面的心腎保護。在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前夕,國健署與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學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以及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共同提倡宣導「控糖321」,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做好個人血糖及共病控管,遵照醫囑守護自身健康。•血糖監控3指標:監測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心衰預防1定要: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此外,「2020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園遊會暨點燈活動」將於11月7日下午將於台中豐樂雕塑公園盛大登場,除了園遊會、健走活動、點燈儀式外,還邀請非洲鼓、優美人聲的阿卡貝拉樂團等團體表演,另公開糖尿病日主題曲MV【你和我】,向全台醫護人員致敬。
-
2020-10-29 科別.心臟血管
如果你老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中風可能會找上你
43歲的李小姐看起來體型雖不算太過肥胖,但也不能稱得上纖細,跟大多數辦公室的上班族一樣,從早上9點上班開始坐,一坐就會到下午5點多下班的時候,大約都是8~9個小時,幾乎沒有什麼活動的時間。平日也喜愛追劇,總在下班或周末假日時,抱著洋芋片坐在家中看電視,這也讓她的體重數字一年比一年增加許多。 高血壓初期通常無症狀直到今年李小姐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且發麻感覺愈加明顯,但也沒為生活上帶來什麼障礙不便,自認應該沒什麼嚴重的病痛。在家人聽說她的症狀之後,安排她到醫院健康檢查,報告結果顯示她的血壓偏高並有高血脂的問題,而腦部磁振造影影像發現腦部血管有阻塞的現象,這讓她不禁擔心,若再晚一步發現,恐怕會引發腦中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檢或是看醫生時發現,甚至有人在已經中風了,才發現自己有高血壓問題。 錢政平也指出,不少人認為年紀大才會有高血壓的問題,但其實不管任何年齡,若是飲食不控制,也沒有養成運動習慣,高血壓問題很快就會上身的。而且高血壓可說是發生腦中風的最危險因素。以上述李小姐的例子來說,久坐、不運動又愛吃洋芋片追劇,洋芋片的鈉含量高、熱量高都是會造成肥胖、高血壓,長久下來若不加以控制,都會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三高問題者罹中風風險比較高國民健康署指出,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未來5年內罹患中風的機率,與非三高個案相比,有高血壓者是2.8倍,而高血糖、高血脂者則分別為2.9及2.4倍。再根據95~98年中風登錄資料庫的結果也顯示,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罹患中風後,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有失能的情形,失能後也會帶來家庭的經濟及心理負擔。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身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2,176條寶貴的性命。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今年的主題為「Join the movement」呼籲大眾動起來,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錢政平也提醒民眾忙碌的生活也別忘了「333運動」每週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以上,保持健康生活型態,降低引發腦中風的風險。延伸閱讀: 2020世界中風日呼籲:每4人就有1人發生中風 國健署提醒「333守則」擺脫腦中風危險 每年新增3萬名腦中風患者! 最容易出現的5肢體痙攣表現一次看懂&nbsp;&nbsp;
-
2020-10-28 科別.腦部.神經
59歲男午睡後連刨削絲瓜的力氣都沒有 診斷睡醒後中風
住苗栗通霄的59歲陳姓男子有天午覺醒來發現身體半側無力,他不以為意,直到妻子下班回家看他表情古怪,且想煮絲瓜刨到一半就放棄了,她擔心丈夫可能中風,送至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急診,被診斷為睡醒後中風,光田腦中風團隊緊急施以顱內動脈取栓術移除腦內血栓,同時進行血管整形術與顱內支架植入,救回陳男一命,在數日內症狀完全恢復。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神經放射診療科醫師嚴寶勝指出,缺血性中風黃金搶救時間愈早、預後愈好。如果在中風後3小時內送醫,醫師會立即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陳男這類型的患者是在睡覺起床後出現中風症狀,稱之為「睡醒後中風」,因為無法確定中風發生的時間是否在3小時內,所以不能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在沒有顱內動脈取栓的時代,醫療只能保守治療,現在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積極治療取出血栓,大大降低病人失能的風險。嚴寶勝說明,根據統計,在缺血性腦中風有1/5到1/3屬睡醒後中風,這些病人無法執行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情形下,顱內動脈取栓術給予患者新的治療曙光;而陳男就醫診斷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光田醫院腦中風團隊即時取出血栓後發現,患者腦血管狹窄超過70%,即使血栓取出,血管仍隨時都會有再次阻塞的風險,必須再施以腦血管整形術及顱內血管支架置放術,他術後恢復順利,已經出院返家,平安重回生活及職場。意外發生當天,陳妻回家看見丈夫臉色明顯怪異、臉部表情不對稱,把絲瓜拿到廚房料理台且刨削一半就擱置不動,說右手使不上力,陳妻說:「我第一個念頭就是他中風了」,即時送醫,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腦中風治療。陳男住院時主責照顧的神經內科醫師柯麗櫻提醒,血壓高、心臟病、血糖高、血脂高、抽菸、高齡和肥胖等等都是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素,10月29是世界腦中風日,腦中風不僅對個人性命造成威脅,也可能成為家庭傷痛,盼民眾重視且有效預防;陳妻說丈夫有三高問題,體重也破百,沒有好好控制,甚至鐵齒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剛好得中風。
-
2020-10-28 養生.聰明飲食
21天內替你抗發炎、降三高、減肥!醫師公開「修復身體菜單」:不只吃三餐,更要吃點心
美國醫師梅默特.奧茲,認為食物會像天然的藥一樣,在人體內發生治癒作用,某些超級食物甚至比吃藥還有效。他所設計的「21天超級食物計畫」意指在21天內只需要遵守5原則,就可有效降三高、清血脂、睡好覺、煥膚、持續穩定減重、緩解慢性疼痛、清除身體炎性反應,幾乎不生病……簡而言之,就是替你修復失衡的身體。輕鬆達成21日超級食物計畫如果你喜歡一絲不苟的遵照細節,大可分毫不差的執行21日計畫,把它當成你的營養地圖。不過你也可以視個人健康的需求,換著吃,以配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計畫中的早餐、午餐、晚餐、點心都可混搭,以你的滿足為主。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這項計畫可以輕鬆達成,為此我為讀者計算過所有的熱量:早餐每份低於420卡,午餐低於430卡,點心每天總計400卡以下,晚餐低於520卡—因此你完全不必擔心總熱量。我也附上一張採購清單,讓你輕鬆儲備食材。現在你離更苗條、更健康、更快樂只有3週了,屆時你也會了解自己多麼想未來都這樣吃,一生不改。我們開始吧。21日計畫:基礎這3週中的每1天,你都要吃3餐加2次點心。你可以遵照我替你構想的時程表,也可以自己從5種早餐、7種午餐、21種晚餐、21種點心中任選組合。假如你決定自己排時程表,只要遵守以下5項簡單規則即可:1.每週至少吃2次魚。吃魚和心臟健康、大腦健康、長壽都有關。如果有剩菜很好,你可以拿前一天晚餐剩下的鮭魚前菜,當第二天午餐沙拉裡的蛋白質。2.將紅肉視為特殊犒賞。牛肉、豬肉這些紅肉對你而言,比不上較為精瘦的蛋白質(家禽、魚類和植物性蛋白質)。不過你也不必完全不碰紅肉,只是不應該天天吃,如果你擔心膽固醇過高,更應該小心。所以我的計畫中只收納一道紅肉,而且這21日中,你最多只能吃2次。3.多吃豆類。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植物蛋白質有益身體健康。你每週至少要有一頓晚餐以植物為主,讓豆類、乾豆或豆腐扮演餐盤中的明星。4.補充水分。你的大腦常常分不清渴和餓,導致有時其實只需喝點水就足夠,卻變成過量進食。所以你應該把目標定在每天喝8杯水以上,並且想辦法達成目標,例如買瓶裝氣泡水(無糖的),然後在裡面加一點新鮮柑橘類果汁,以增添滋味,或是設定手機鬧鈴,提醒自己喝水。5.大膽嘗新。如果你遇到不熟悉的食材,試試看。假若你看到不感興趣的食物,再給它一次機會,很可能你討厭它的原因,是小時候吃過烹調不恰當的版本,或吃的是罐頭而非新鮮的版本,換句話說,別讓記憶中平淡的豆腐或煮爛的蔬菜阻止你,其實調味完美的板豆腐或青翠繽紛沙拉淋牛奶醬汁,都美味無比。這項計畫的目標是:每頓餐都有蛋白質:蛋白質是主要營養素,飽足感無可匹敵,你的早餐、午餐、晚餐裡都有蛋白質,幫你維持久一點的飽足感。每天至少2份複合碳水化合物:加入糙米、豆類和全穀物,這些都是極佳纖維來源,就像蛋白質一樣,能維持飽足感。纖維還可幫助消化,降低「壞」的低密度膽固醇,較不會讓你的血糖急遽增加,反觀單一碳水化合物就有這樣的缺點,例如白麵食、餅乾、蛋糕,都會造成精力忽高忽低的波動。吃非澱粉類蔬菜,分量隨你高興,越多越好:蔬菜都是好東西,我會提供祕訣,教你如何拿它們當點心或加入三餐食譜中,不過不論你吃什麼,都可恣意將它們堆進餐盤中。 水果分量恰到好處:每天攝取水果1到2份。並非所有水果的本質都一樣,有些水果較不會讓血糖竄高,吃了後渴望再吃更多,例如蘋果、莓果、櫻桃、梨子、葡萄柚、梅子、桃子。另一些水果則相反,例如鳳梨和西瓜。但這不代表你不能吃其他水果,只是必須和正確的食物一起吃。在我的計畫中,水果永遠搭配一種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像是堅果或優格),這樣就有助平衡水果的天然糖分,避免造成副作用。比較健康的攝取脂肪方式:越來越多新的研究發現,最好的脂肪種類(單元不飽和脂肪)可以提高「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改善血糖控制。你也聽說過它們對腦部、血流、消化、發炎等都大有好處。因此這項計畫會讓你每天攝取2大匙橄欖油或芥花油。此外,你也會吃到超級食物裡的健康脂肪,例如魚類、酪梨、堅果、種籽等。可以無限量吃的蔬菜清單所有蔬菜都是好蔬菜,不過非澱粉類蔬菜有個最厲害的優點:它能使你飽足,熱量卻非常低。所以你可以盡情的吃,不管什麼時候想吃都行。你能拿生的蔬菜當點心,在上面加點醋或檸檬汁調味。你也可以將蔬菜蒸熟,加入任何餐點以充實分量。 朝鮮薊(Artichokes)有簡單的料理方法,你也可以買罐頭的水煮朝鮮薊。 蘆筍(Asparagus) 新鮮的或罐頭都可以。 竹筍(Bamboo shoots)罐頭包裝,把它加到糙米裡調味,或是其他食材一起快炒,還可以切成薄片,加在沙拉裡,增加清脆的口感。 甜菜根(Beets)。 綠花椰菜(Broccoli)如果你買的是一整朵,可以將莖部用蔬果調理器切成螺旋條狀,加到義式麵食中以增加分量。水煮義式麵食的時候,在起鍋前幾分鐘將這種綠花椰菜「麵條」一起丟進去煮。 球芽甘藍(Brussels sprouts)。 包心菜、高麗菜(Cabbage)。 白花椰菜(Cauliflower)。 西洋芹(Celery)。 小黃瓜(Cucumber)。 白蘿蔔(Daikon radish)蒸熟之後,擠一些檸檬汁,或拿它來當零嘴,切片後沾花生醬,非常好吃。 茄子(Eggplant)切成薄片後蒸 15 分鐘,然後加進帶有醬汁的菜色中,例如快炒菜或義式麵食。 綠色葉菜(Greens)芥藍菜、羽衣甘藍、蘿蔓生菜、菠菜等。 棕櫚芯(Hearts of Palm)罐頭包裝,直接加在沙拉中,或是切碎放入番茄醬汁,還可蒸熟後,用果汁機打碎加入湯品裡,增加濃稠度。 韭蔥(Leeks)把生的韭蔥切成薄片,直接加在沙拉裡。 蕈菇(Mushrooms)。 秋葵(Okra)生的秋葵切兩半,加一點鹽巴和胡椒調味。 洋蔥(Onions)。 甜椒(Peppers)。 蘿蔔嬰(Radishes)白蘿蔔切成薄片,任何需要增添口感的東西,都可添加,例如墨西哥玉米餅、三明治、穀物類菜色。 蕪菁甘藍(Rutabaga)去皮之後用水煮熟,再壓成泥,是一道質地如奶油的配菜。 豌豆莢(Snow peas)。 芽菜(Sprouts)例如苜蓿芽、豆芽、豌豆芽、黃豆芽等。 甜豆莢(Sugar snap peas)。 番茄(Tomatoes)罐頭的也很好。 蕪菁(Turnips)水煮之後壓成泥,加一點鹽和胡椒。 荸薺(Water chestnuts)罐頭包裝,口感非常脆,切成薄片後可加在湯品、沙拉、快炒菜裡。 櫛瓜(Zucchini)。每週都要運動2.5小時這項計畫的目標是中等活動量的人,也就是每週做2個半小時中度有氧運動的人。有很多辦法可以達到這個標準,例如週六登山2個半鐘頭,或是平常上班日一堂2個半小時的健身課程,都可以幫你達成目標(220─年齡=最高心率,最高心率*0.5─0.7=中強度運動)。同理,每週一到五,天天快走3回,每回走10分鐘,效果也一樣。不然你也可以每週上1小時的水中有氧運動課,打幾局雙人網球,再健走30分鐘。再不然也可以每週選4天下班後快走15 分鐘,第5天慢跑半小時,到了週末,花30分鐘做園藝等家務,另加2次各15分鐘的徒手訓練,像是伏地挺身、靠牆屈膝、弓步運動等,選擇變化多端。這對飲食有何意義?如果你比上述的活動量小,也許每天只需1次點心,而不是2次。如果減重是你的重要目標,每週選3、4天只吃1次點心。另一方面,如果你的運動量比上述大,也就是每週做3個小時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是想要多做激烈運動(跑步、長泳),就可以在健身之前多吃1次點心。書籍介紹書名:修復身體的超級食物:全美知名醫學博士、健康權威教你, 吃什麼可以不藥而癒,修復失衡的身體。作者:梅默特.奧茲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6/03作者簡介/梅默特‧奧茲(Dr. Mehmet Oz)心臟外科醫生,哥倫比亞大學的外科教授。他所製播的《奧茲醫生秀》(The Dr. Oz Show) 8次贏得「日間時段艾美獎」(Daytime Emmy Awards)。奧茲也在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主持輔助醫學計畫,每年操刀的心臟手術超過 50次。除了本書外,奧茲出版過7本書,都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包括《身體使用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做聰明的病人》(You: The Smart Patient)、《節食的你》(You: On a Diet)、《青春永駐》(You: Staying Young),以及獲獎的《從心療起》(Healing from the Heart)。延伸閱讀: 老舊枕頭捨不得丟,都是在養黴菌!譚敦慈:出現這兩種狀況,就應該要換新的 最後一口氣要在家裡嚥下去...安寧醫師:沒準備好這3件事,結果和你想的絕對不一樣
-
2020-10-28 科別.心臟血管
中風不可拖,每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要注意
秋冬季節中風危險性增 注意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重大死亡與傷殘原因,秋冬後氣溫下降更是疾病高峰期,而民眾對腦中風徵兆的認識度,以及中風緊急處理方式的正確認知仍未普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缺血性中風約佔4分之3,出血性中風約佔4分之1。無論是哪一型中風,只要發生就可能造成嚴重傷害,鄭建興表示,中風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忽然視力減損、講話困難或聽不懂他人言語、劇烈暈眩或頭痛。提醒民眾留心「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微笑」是指臉部表情是否不對稱或嘴角歪斜;「舉手」是指單側手腳是否有無力現象;「說你好」是指有無口齒不清。一旦出現上述徵兆,應立刻撥打119送醫。 血壓沒顧好中風多2.8倍 控制三高注意生活型態 腦中風發生與慢性病關係非常密切,鄭建興說明,一旦高血壓發生將會增加2.8倍中風風險;糖尿病則增加2.9倍中風風險;高血脂則增加2.4倍中風風險。台灣心臟學會名譽理事黃瑞仁醫師表示,血管問題引發腦中風的主因是三高,另一項重要因素是抽菸。在三高與抽菸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中,腦中風發生率是心肌梗塞的3至4倍。而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族群,產生腦中風的機會也較一般人多出5倍。黃瑞仁提醒,預防腦中風首要仍是血壓、血脂、血糖控制,並注意戒菸、運動、飲食三大生活型態。高風險族群建議進行定期健康檢查,規律記錄血壓、血糖、血脂肪、膽固醇,提早警覺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 取栓溶栓有搶救黃金時間 勿自行開車快撥119 國人發生腦中風徵兆後,易有延誤就醫,造成性命或失能風險增加。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醫師指出,國內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有清楚的就醫流程,希望病人發生症狀後,應在黃金時間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是在8小時之內進行動脈取栓。黃集仁表示,現今取栓技術進步,已延長至24小時內都有機會替病人手術取栓,由於中風發生時間愈久,對腦細胞功能損傷會更加嚴重,民眾應認識腦中風症狀,掌握黃金時間,也建議不要自行開車就醫,避免途中發生危險,一旦有「微笑、舉手、說你好」的徵兆,立即打119報案送醫。 1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 常見錯誤中風處置方式要避免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醫師說明,發生中風的處理最重要的是「快」與「準」,每慢1分鐘送醫治療,腦細胞將會多凋亡190萬個,這樣的腦細胞死亡速度將使腦細胞、腦髓鞘快速凋亡,加速老化3.1個禮拜。民眾最常見的中風錯誤處理方式包括先在家休息、自行放血醫療、自己或由家人開車送醫,都可能延誤黃金救治時間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陳柔賢指出,中風民眾往往會詢問是否還能「通血管」恢復正常健康。如果以稻田比喻大腦,中風就有如乾旱後稻田枯死,這時再以水流灌溉也於事無補。陳柔賢強調,若能在3到4.5個小時內接受靜脈融栓治療,溶解塞住血管的血栓,未來產生功能受損的風險將會降低40%至50%,有機會恢復良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28 科別.眼部
銀髮族的視力殺手! 7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問題,眼科醫師替你解惑
各位讀者可能聽過這樣的對話: 「阿姨之前看東西扭曲怪怪的,去看醫生說是黃斑部病變,結果說眼睛要打針,而且打一針不會好,要打很多針。那個藥是什麼?眼睛也可以打針喔?」 「隔壁那個廖阿嬤也說是黃斑部病變,醫生怎麼說要做什麼光動力治療,可是眼睛也要打針,到底對不對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在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原因的第一名,不是最常聽到的白內障或青光眼,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台灣已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並可能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然而因為此類疾病的種類以及治療方式有時讓人眼花撩亂,本篇文章將以七個重要的問答,解除您心中的疑問。一、什麼是視網膜?什麼又是黃斑部?我們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機,光線經過角膜、水晶體折射後投影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訊號,視網膜就像是相機的感光元件一般非常重要,而其正中央就是黃斑部,只要我們在看東西,都是在使用它。二、黃斑部為什麼會生病?聽說有分乾的跟濕的?我們的黃斑部就像一個高能量的工廠,每天為各位提供視覺的訊號,當使用了時間久了,開始就會有一些退化性的病變,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黃斑部的積水或出血,這就是黃斑部病變。「乾性」的病變指的是比較輕微的退化,一般在55歲以上的長者如果黃斑部產生了退化性的隱節稱之(如:圖一右側),在這個階段大多視力不受影響,也不用特別治療,但建議每半年至一年要追蹤;「濕性」的病變就嚴重多了,它指的是視網膜的深層長出了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血管經年累月的作怪,引起黃斑部的水腫或出血(如:圖一左側)。濕性的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黃斑部會形成結痂,進而造成永久性的失明了。三、黃斑部病變的症狀有哪些?哪一些人是黃班部病變的高危險群?黃斑部出問題的特徵就是都從正中央來,造成視力的下降。常見的症狀是看東西扭曲(直線變成曲線)、中心的暗點或斷點、或中心的模糊。高危險群包括高齡者、有家族遺傳者、抽菸、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四、乾性的黃斑部病變該如何保養及控制呢?因為在乾性的患者中,大約有10%可能轉為濕性,因此平常自己在家的評估是很重要的。可以上網搜尋「阿姆斯勒方格表」,一次遮一隻眼,觀察線條是否出現扭曲或暗點。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輪流用單眼觀察家裡的門框或窗框,如果出現了新的歪斜扭曲或暗點,那麼就要趕快到眼科就診了。五、黃斑部病變該如何治療?眼睛裡面注射的是什麼藥物?目前治療的主流是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製劑。健保從2011年開始給付,需要事前送審。一般來說需要長時間有毅力的與眼科醫師配合,規律的回診,並且通常需要多次的針劑治療。標準的療程初始以一個月一針為原則,總共先施打三針,之後視病情再做後續的安排。一般來說,在前兩年施打超過10針是很常見的(如:圖二是一個71歲伯伯的治療範例)。六、醫生有跟我說我的病稍微比較不同,叫做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需要做「光動力治療」,這是什麼狀況呢?其實這是在我們亞洲特別重要的疾病。就以台灣的資料來說,所有傳統上診斷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病患,大約有接近一半是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它的特色是脈絡膜會有一顆到數顆像葡萄一般的息肉狀異常血管,也可能伴隨猶如葡萄藤一般的不正常血管(如:圖三)。這種病灶除了造成積水之外,還很常因為血管的破裂而產生黃斑部下方的大出血。因此在治療上,除了用新生血管抑制的眼內針劑注射外,醫師也可能視情形給予一種特殊的雷射:「光動力治療」,將這些不正常的血管燒灼,使其萎縮。七、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飲食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呢?所有一般民眾都有幾件事情可以做:◎外出在日曬較強之處,記得戴上太陽眼鏡和帽子。◎危險因子的預防與控制,包括三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控制。◎均衡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堅果類、以及深海魚類等。如果想要補充健康食品,葉黃素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它的確對於中重度的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有預防惡化的效果。然而在許多深綠色蔬菜包括番薯葉、綠花椰菜、菠菜等等都含有豐富的葉黃素,所以充足的攝取這些天然的深綠色蔬菜,或許是更好的作法。我們如果做個總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個在高齡/超高齡社會不可忽視的疾病。乾性的階段著重於日常的保養及追蹤,而濕性的階段就要與醫師配合積極治療,才能保全視力。
-
2020-10-27 養生.更年期變化
40歲工程師體力差、夫妻生活無情趣 原來是更年期惹禍
新竹縣一名年僅40歲的王姓工程師日前被太太「拎」進診間,太太對著醫師「控訴」說,先生體力每況愈下,飯後常常躺在沙發上打瞌睡,連續假日去戶外走走也沒動力,天天疲態對生活興味索然,不僅體重直線上升、體型越來越圓,影響健康之餘,也導致夫妻關係失去生活情趣。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戴順慶表示,王姓工程師經血檢發現有「睪固酮低下」的情況,證實有男性更年期障礙,經過診療補充男性荷爾蒙提高血液中睪固酮濃度,配合運動減肥後症狀逐漸改善,找回生活動力。過往提到「更年期」,多數人都認為是女人的「專利」,其實男性隨著年紀增長也會進入更年期,由於睪固酮缺乏不會造成健康上明顯危害,導致多數熟男不易第一時間覺察,直到情緒變得暴躁影響家庭關係,或健康狀況亮紅燈後就診才發現,其年齡時間約在50歲,但近期發現男性更年期的年齡層有下降到40歲的趨勢。戴順慶說,「睪固酮」能增進肌肉強度、降低體脂肪的比率、維持骨骼密度、促進紅血球製造及增進男性性慾,當睪固酮濃度下降至低於標準值350ng/dl,就會出現男性更年期症狀,且濃度在30歲高峰後,每年以1到2%減少的速度緩慢下降,隨著年齡老化分泌睪固酮的能力逐步減弱,40歲後以每年2到3%的速度下降,70歲後更以每年5%快速下降。男性一旦缺乏睪固酮,可能會出現肌少症、骨質疏鬆、容易疲勞、變肥胖、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慾降低等症狀,睪固酮過低者罹患三高等代謝症候群機率,相較睪固酮濃度正常者高。戴順慶說,補充睪固酮常見的方式有口服藥物、針劑注射、凝膠劑型3種。近期市面有新鼻腔噴劑型,方便隨身攜帶使用,經鼻黏膜吸收更快讓血中睪固酮濃度穩定。戴順慶也提醒,男性更年期障礙跟精神科及新陳代謝科疾病很難區別,除了用藥更應注意健康飲食、積極運動、減輕體重等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渡過男性更年期之低潮,迎向健康人生的根本之道,如果發現自己有更年期症狀,治療前一定要經過泌尿專科醫師評估,並遵從醫囑用藥且接受規律的追蹤,切勿自行隨意購買相關藥物服用,以免花冤枉錢卻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