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 16:13:19 感染科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現蹤 50歲男發燒、意識改變
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台南市北門區50多歲男性,因出現發燒、下肢無力、意識改變等症狀,就醫後收治住院採檢,今天確診為日本腦炎。疾管署提醒,6至7月是日本腦炎流行高峰...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6-20 16:13:19 感染科
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台南市北門區50多歲男性,因出現發燒、下肢無力、意識改變等症狀,就醫後收治住院採檢,今天確診為日本腦炎。疾管署提醒,6至7月是日本腦炎流行高峰...
2022-06-20 14:58:04 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公布6月5日至6月12日再度攔截到17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病例。對於專家認為BA...
2022-06-20 14:46:35 心臟血管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住進台大醫院,外傳是小中風,他目前已能下床、說笑,復原速度快。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連戰之所以恢復快速,關鍵在於事發時,有人協助連戰在黃金搶救時段迅速就醫。 去年疫情爆發期間,連戰曾
2022-06-20 14:40:53 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2年半,衛福部疾管署委託陽明交通大學進行研究,進行血清抗體追蹤研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2022-06-20 14:19:06 台灣疫情
國內再攔截到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疫情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今公布,6月5日至1...
2022-06-20 14:09:13 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自5月5以來再度降回三字頭!國內今天新增3萬5596本土個案,境外移入個案36例、144例死亡個案。...
2022-06-20 13:45:24 食安拉警報
哈根達斯進口台灣的香草品脫冰淇淋(有效日期20230413)與香草桶裝冰淇淋(有效日期20221026),在輸入查驗時,...
2022-06-20 11:57:13 預防自保
家有確診者,如何挑選房間避免家戶感染?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模擬演習一次如何在家居隔,並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骨筋中外...
2022-06-20 11:15:05 預防自保
一名男童因新冠肺炎確診後,家長上周發現男童手腳指甲全都變白,驚嚇以視訊門診求助醫師,童綜合醫院醫師診治發現,是新冠病毒入...
2022-06-20 10:13:40 精華區
全民健保被譽為台灣之光,但自1995年上路至今始終存在一個落伍又難解的現象:「住院照顧不關醫院的事,家人得自己想辦法。」
2022-06-20 09:56:48 消化系統
55歲的張先生近3個月來常覺得後上背痛,自己設想可能是上背的肌肉拉傷了,多休息就會好,但最近痛到掛急診,確診為胃潰瘍和胃食道逆流,他沒辦法理解的是,胃不會痛,竟然痛到上背,而且只要糯米類食物吃多了就會
2022-06-20 09:43:47 運動健身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Cardiology(心臟學)前天(2022-6-15)發表Association of Sitting Time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
2022-06-20 05:00:00 周邊故事
「確診真的很意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弘孟於今年4月20日確診,當時他代理和平婦幼院區院長,媒體報導是國內首位確診的院長。但他說,身為醫師,每天照顧病人,確診是躲不了的,這次就是輪到自己了。
2022-06-19 17:12:04 預防自保
近日越來越多民眾確診新冠肺炎,不少康復後民眾出現咳嗽、疲倦、微喘、嗅覺異常、記憶力變差等後遺症。耳鼻喉科診所醫師張益豪提醒,研究指出咳嗽需要2至3個月或更長時間才能康復,並提供三點「缺氧」警訊,若發生
2022-06-19 14:27:18 預防自保
截至昨天為止,全國已有24萬2388人領用新冠肺炎抗病毒口服藥,其中19萬5306人份是輝瑞,4萬7081人份是莫納皮拉...
2022-06-19 14:05:16 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持續下降,新增本土個案人數連續三天維持5萬多人。國內今天新增5萬561例本土個案、75例境外個案,172例死亡個...
2022-06-19 13:12:13 專家觀點
染疫後真的有「無敵星星」還是會「二次感染」?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日前表示,近期將明列二次感染定義,包括超過三個月以上...
2022-06-19 12:12:56 人生智慧
編按:曾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現存最長壽者」的日本人瑞田中加子,於今(2022)年4月19日逝世,享壽119歲。曾2度罹癌、其中一次更在103歲時動過大腸癌手術,體質並非天生強健的她,卻保持一輩子
2022-06-19 10:14:21 健康瘦身
26歲的謝小姐跟大部分女生一樣,重視外表也很注意自己的體重數字,為了保持苗條身材,一直以來都不吃正餐,餓了就吃簡單的餅乾、糖果、蛋糕,以為量少就可以不變胖,看似纖細的她,肚子、腰側的肥肉始終擺脫不了,
2022-06-19 09:43:28 專家觀點
一個月前(2022-5-16)《端傳媒》的台灣組深度報導記者王怡蓁打電話來採訪我,希望我能針對「清冠一號」發表意見。今天王小姐用臉書簡訊通知我,說《端傳媒》已經刊出一篇有引用我的採訪的文章,標題是清冠
2022-06-19 01:09:22 高齡社會
台灣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
2022-06-19 01:09:22 數位健康
台灣二○二五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六十五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
2022-06-18 23:12:36 預防自保
新冠病毒感染後引發「長新冠」症狀造成生活困擾。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染疫康復後返回職場,但因頻頻咳嗽,導致搭公車不斷被...
2022-06-18 21:25:05 專家觀點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的挑戰,隨之而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
2022-06-18 19:19:42 數位健康
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
2022-06-18 16:55:24 失智資源
到Young Coffee那天,外場服務的是邱孟暉和吳正邦。
2022-06-18 16:15:00 泌尿腎臟
為了讓床上功夫表現更好,許多民眾會使用壯陽藥,不過壯陽藥並非「絕對無敵」,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提醒,壯陽藥還是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以免得不償失。 壯陽藥主要作用是什麼
2022-06-18 15:49:00 人生智慧
我和先生結婚30年,他在3年前選擇提前退休,因孩子已組家庭,我們兩人又不愛社交生活,在家常大眼瞪小眼,漸漸地愈來愈看不順...
2022-06-18 13:25:55 愛情診療室
婚後是否要與父母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妻面臨的首要挑戰,同住屋簷下不僅有生活習慣需要磨合,更可能因為溝通不良產生誤會。日前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和男友因為要更換租屋處,在男友的百般勸說下,暫時借住在男方家中,但沒想到男友家人表面歡迎她,卻私下向男友議論她白吃白住,氣得原PO直接搬走,並呼籲女性「絕對不要去住男友家」,引起眾人討論。
2022-06-18 11:50:44 高齡社會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族群,在「登大人」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今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