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10:42:45 大腦健康
避免老化失智 營養師建議地中海飲食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種機能都會開始退化,包括大腦也是無可倖免。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陳俐妏指出,失智症早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記...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7-18 10:42:45 大腦健康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種機能都會開始退化,包括大腦也是無可倖免。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陳俐妏指出,失智症早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記...
2022-07-18 09:53:48 黃達夫
我喜歡買書、訂雜誌。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性,我不喜歡把書借出去,深恐有人借了不還,至於,雜誌則捨不得丟,總覺得每本雜誌都有...
2022-07-18 09:41:29 攝護腺癌
一位67歲的父親,這幾個月來感覺肚子脹痛,食慾也變差,近半年瘦了5公斤,全家人都十分擔心,就帶父親到醫院檢查。沒想到腹部X光沒發現異狀,做了腸胃鏡檢查也無異常,但是爸爸仍然吃不下飯,於是來到我們醫院安
2022-07-18 09:31:45 皮膚
● 確診者易失眠,導致黑眼圈出現
2022-07-18 09:22:11 肺癌
40歲林小姐身體狀況良好,卻特別到門診要求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一問才知,她的媽媽剛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
2022-07-17 14:20:58 失智100問
近日失智者的財產保護問題受到關注,「防疫女神」賈永婕的母親失智五年,她的弟弟為保護母親財產,不惜與親舅對簿公堂;郁方也感同深受,在臉書自曝自己母親因糖尿病而洗腎也遇到類似的狀況。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逐
2022-07-17 14:10:00 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國內今天新增2萬432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4196例本土個案及12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
2022-07-17 12:31:38 營養食譜
蒜頭多半做為炒菜「芡芳」(khiàn-phang,爆香)用,或是切片生吃、切末當成沾醬的要角,而一口蒜、一口香腸更是絕配...
2022-07-17 12:28:54 大腦健康
以前的我每天只有工作、工作、工作,這樣過了二十幾年,那時的壓力真的很可怕,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退休後我天天運動...
2022-07-17 12:21:28 劉秀枝
近日,所參加的社區大學健行課安排走新北市南勢角山(烘爐地步道),20位學員中,有八成是銀髮族。走在上坡步道旁邊的岩層上,...
2022-07-17 12:08:20 癌友故事
當化療副作用如海嘯般襲來,難受超乎想像。
2022-07-17 12:06:49 專家觀點
國內16日出現首例Omicron BA.5社區感染案例,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BA.5不僅在美國成主要流行株,...
2022-07-17 11:47:39 COVID-19疫苗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第182次會議紀錄,本次共審議65案,其中7案接種AZ獲得救濟,其...
2022-07-17 11:31:54 運動健身
兩年疫情帶動國內小旅行,不少人想嘗試登山,卻擔心受傷、怕走不動。其實只要提早做好準備和計畫、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徜徉山林...
2022-07-17 10:47:17 運動健身
不管你被關了14天還是7天,或因害怕確診而自我禁足了幾個月,疫情讓人類活動量大減是不爭的事實。
2022-07-17 10:21:24 長期照護
編按:確診失智後,該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漫長歲月?他人的經驗,可以做為借鏡。日本西香川醫院創立「失智前輩相談室」,聘請失智者擔任顧問,提供其他剛確診失智的病人建議。失智的事實無法改變,但餘下的人生怎麼過,
2022-07-17 10:03:45 抗老養生
這一個月來有好幾個群組都在傳一個圖片,而目的是在嘲諷養生,甚至是在鼓勵吸煙。 圖片的上半是一個中年男子,而文字說明是:「長壽專家林雪峰去世,享年51歲。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
2022-07-17 09:35:30 照顧指南
當寵物成為我們心愛的家人,不但能減壓、療癒身心,一項追蹤六年的研究更發現,養寵物可以幫助保有認知能力,避免老年喪失記憶。
2022-07-16 16:16:00 眼部
有時候,眼睛會突然沒來由的佈滿血絲,外觀通常看起來會有點嚇人,但這樣的狀況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消失,這在臨床上叫做「結膜下微血管出血」。一般來說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但如果伴隨一些症狀的話,就必須正視「紅眼」
2022-07-16 15:30:38 家庭婚姻
藝人趙孟姿與許孟哲婚後三年,育有一2歲女兒Doreen,而夫妻倆也於上周(7/2)正式迎來家庭第四位成員,也就是Doreen的弟弟Liam!一家人雖然沉浸在弟弟出生的喜悅,但這也讓趙孟姿開始擔心晉升為
2022-07-16 11:39:51 人生智慧
疫情所致的紛亂與動盪感,加上網路社群媒體加速的孤獨感,使得過好日常生活這件事變得奢侈,但偏偏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回歸生...
2022-07-16 10:41:02 耳鼻喉
根據109年職業傷病防治年報資料,歷年常見的職業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主,約占總通報量的44.3%,其中,製造業是最主...
2022-07-16 09:58:04 許金川
那天在小吃店,拿起筷子正要吃東西,突然有人跟我打招呼。
2022-07-16 09:49:04 元氣新聞
在新冠病毒肆虐多年下,近幾個月世界衛生組織也對猴痘提出警示,台灣也出現病例,民眾對此病毒既陌生也有些緊張,是否又掀起一波病毒疫情? 究竟猴痘是什麼?會有什麼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為何會特別關注此病毒?中國
2022-07-16 09:36:00 人生智慧
什麼是投資型保單? 傳統保單vs. 自行投資,有何不同? 1. 投資型保單的定義? 2. 投資型保單與傳統保單的差異? 3. 透過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與自行投資有何不同? 投資
2022-07-16 09:15:00 皮膚
1名45歲男性因疫情工作壓力大,在暑假安排與家人玩獨木舟外,隔一天也爬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美好,沒想到一回家發現雙腿顏色像深紫色芋頭,同時出現許多水泡,原來個案在水上活動時就已嚴重曬傷,又爬山更是加重病況
2022-07-16 09:06:39 科普好健康
暑假來臨,常看到三五好友一起打球運動,或是親朋好友相揪機車環台。這些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卻也是造成眼眶骨骨折最常見的...
2022-07-16 00:17:29 元氣新聞
台灣醫療技術入列世界頂尖,臨床試驗能力吸引國際藥廠攜手開發新藥,對抗難解疾病。成大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今天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由成大醫院院長沈孟儒與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代表簽署,近
2022-07-15 17:17:42 人生智慧
與父母的關係是自己第一個人際經驗 經歷過羞辱創傷的孩子,有許多這類的經驗,是與父母、老師、同儕等互動而成。對孩子來說,與父母的關係是自己第一個人際經驗,父母也幾乎成為孩子的全部。當我們期待可以照顧、
2022-07-15 14:15:19 台灣疫情
Omicron亞變異株BA.5我國出現首例本土社區感染案例。一名北部20多歲女性未曾出國紀錄,近期因重複感染,經過定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