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10:56:51 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9堂零基礎肌力訓練課 在家也能養成好肌力
肌肉的力量關乎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舉凡開門、提重物、甚至起立坐下,都牽動著身上的每一塊肌肉。 不只年長者,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肌」弱不振,肌力的流失絕對不會只是老人家的事情,年輕人與中壯年族群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10-14 10:56:51 精彩回顧
肌肉的力量關乎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舉凡開門、提重物、甚至起立坐下,都牽動著身上的每一塊肌肉。 不只年長者,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肌」弱不振,肌力的流失絕對不會只是老人家的事情,年輕人與中壯年族群
2022-10-14 10:23:00 防疫懶人包
台灣邊境解封,但最新變異株BF.7、BA.5.1.7在中國多地驗出,歐美各國近期感染比率也攀升,國人該擔心嗎?專家表示,BF.7仍是Omicron的一支,與BA.5相近,國人可平常心看待。BF.7是什
2022-10-14 09:12:27 感染科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疾管署實驗室自動通報系統統計,上周流感通報病例總數達184件,較前周增加95例,其中A型流感151件,...
2022-10-14 00:43:00 精神.身心
由於她每天早上大約七點起床,這意味她前一天必須十一點以前入睡,才能睡飽八小時。加上她睡前及醒後都會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因此她每天大約十點就上床,準備入睡。 睡前必做4件事 為了讓自己無論是在工作事務
2022-10-14 00:30:00 家庭婚姻
傳統華人社會對於遺產、分產總有禁忌,許多人也以為自己家業不大、家產不多,有什麼好規劃?但其實台灣中小企業不在少數,有些名店一開始只是父子經營,但隨著家族開枝散葉,一旦創辦人離世,爭產、爭商標等狀況屢見
2022-10-13 20:00:00 杏林.診間
「不管你是班超、曹操或蔣光超,每年都該做一次腹超!」一提到近期推廣的腹部超音波活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馬上說出這段順口溜。人稱許P的許金川,以妙語如珠愛說笑話聞名醫界,肝基會很多Sloga
2022-10-13 17:16:52 防疫懶人包
隨著新冠肺炎本土輕症確診日趨普及,防疫險業者理賠壓力也很大,近期包括國泰產險、中信產險、兆豐產險都公告,確診者須提出醫療行為證明文件,例如「公費抗病毒藥物」等,才可給付住院日額。究竟公費抗病毒藥物指哪
2022-10-13 17:02:00 風溼過敏免疫
痛風是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滑囊液、軟組織或其他組織的疾病,已經證實補充某些食物可以避免身體發炎、降低尿酸且增強免疫系統。 8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的不適感 關節炎基金會推薦8個好物,讓你緩解痛風帶來
2022-10-13 15:33:00 健康知識+
別只看體重、BMI指數,想擁有健康體態,應該追求低脂肪、高肌肉。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強調,瘦不代表健康,不少女生看來纖細,但身體組成分析報告卻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成為「假瘦子」、「隱
2022-10-13 14:30:00 預防自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邊境歷經900多天後終於解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今天預計入境總數約1萬2千多人。機場除了還需...
2022-10-13 14:13:03 家庭婚姻
隨著時代變遷,很多婚禮習俗都簡化,但對準新人來說,男方「上門提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有位女網友在臉書《靠北婆婆2.0》抱怨,準婆婆在提親當天大遲到5小時,之後到餐廳用餐,準婆婆不管同桌親友還在吃,就開始瘋狂打包,讓女方全家傻眼。
2022-10-13 11:37:56 感染科
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是台灣流感好發的季節,每到10月左右各醫療院所便肩負起流感疫苗施打的重責大任,以預防秋冬季的流感疫情。自COVID-19疫情爆發與推行外出配戴口罩政策以來,流感重症發生率有極大幅度
2022-10-13 08:40:13 專家觀點
今天是邊境檢疫0+7新制首日,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上午在《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大罵高端害自己變成「倒楣族」,呼籲高端不能繼...
2022-10-13 00:00:00 元氣新聞
莫名臉紅心跳、煩躁不安、潮熱心悸、夜間盜汗、泌尿道反覆感染,小心可能是邁入更年期的初老警訊!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平衡體內賀爾蒙的雌激素分泌量從下降至終止,有高達8成會產生輕、中、重度不適症
2022-10-12 20:00:00 杏林.診間
服務偏鄉是汪海波就讀國防醫學院時,就深埋在心底的夢想,但直到過了耳順之年,才得以逐夢,讓心中的這棵芽冒頭茁壯。 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九年前,他放棄在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定居,投入
2022-10-12 19:11:07 大腦健康
腸道不健康,竟會傷害記憶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細菌生態與大腦健康有關,其中,根據國外研究人員進行動物實驗,先用抗生素將實驗鼠的腸道菌殲滅,再將實驗鼠分兩組,一組是飲食健康,另一組則相反,飲
2022-10-12 15:31:00 懷孕育兒
孕媽咪有產前焦慮嗎?越逼近生產的日子就越緊張、越恐慌!但其實有些事情發生的機率很小,現在的醫學也很發達,基本上媽咪只要放輕鬆、抱著愉快的心情去生小孩就可以了。 「生產」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更有許多
2022-10-12 15:08:48 其他癌症
前總統陳水扁妻子吳淑珍左上眼瞼出現異物,經診斷為惡性腫瘤,10月10日在高雄長庚醫院手術切除,初步順利。眼瞼會長惡性腫瘤?醫師指出,眼瞼留80%為良性,20%是惡性,惡性之中有九成是基底細胞癌,一成是
2022-10-12 14:26:06 預防自保
我國於2020年3月19日全面實施邊境管制、限制非本國人士入境以來,歷經九百三十多天終於解禁,「0+7」入境新措施將於明...
2022-10-12 10:25:39 台灣疫情
國內新冠疫情仍在高原期,明天將正式開放邊境管制為「0+7」,面對防疫的最後一哩路,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國境解封會持續進行...
2022-10-12 10:01:09 抗老養生
編按:不少熟齡女性在更年期過後會有肌膚乾燥、暗沉皺紋和皮膚鬆弛感增加的困擾,除了受到荷爾蒙減退的生理機制影響,也和體內淋巴循環作用不佳有關。如何改善?日本美容專家推薦,平時每天只要花5分鐘做淋巴按摩,
2022-10-12 02:33:04 專家觀點
明起實施邊境檢疫「○加七」新制,無論自由行旅客或團客、境外生、國際移工,都可免除居家隔離,直接進入自主防疫七天,七天期間...
2022-10-11 20:00:00 杏林.診間
「喔伊、喔伊」救護車高頻聲響穿過街頭,救護員把握黃金時間,到院前先為傷患進行緊急搶救,並同步與醫護人員橫向聯繫。這是現今各大醫院的日常,但三十多年前並非如此。 改變台灣急診醫療的推手,是曾獲北市醫師
2022-10-11 16:49:14 生活智慧王
近期地震頻頻,今(11日)凌晨3時24分,花蓮發生規模5.9強震,地震發生深度只有17.9公里,許多民眾睡一半被震醒,地震發生時,如果老人糖尿病腳麻跑不動、因退化性關節炎跑不了或行動不便坐輪椅,該怎麼
2022-10-11 15:28:31 其他癌症
70歲的扁嫂吳淑珍近期切除左上眼瞼之惡性腫瘤、接受眼瞼重建手術。眼科專科醫師指出,80%是良性的痣、黃斑瘤、囊腫、肉芽腫...
2022-10-11 14:31:27 精彩回顧
長時間低頭、脖子前伸與久坐不動,是傷害健康但又容易不自覺的姿勢,尤以上班族更是肩頸酸痛、滑鼠手、烏龜手的「常客」,且可能出現肌肉緊繃僵硬以及血液循環、代謝不佳…等問題。擾人毛病別輕忽,小心慢性病痛長時
2022-10-11 14:06:26 皮膚癌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在一周前(2022-10-3)發表Association of UV Radiation Exposure, Diagnostic Scrutiny, and Melanoma
2022-10-11 12:29:43 感染科
隨著國人對於健康的重視,不少民眾願意自費接種疫苗,然而對多數人來說成為一筆開銷,桃園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陳美梅多次向市府拋出公費補助帶狀皰疹(皮蛇)疫苗,並且持續追問桃園市長鄭文燦選前承諾的補助新生兒口服
2022-10-11 12:29:22 感染科
新冠疫情大大影響生活,卻也讓科技快速導入醫療領域,台南市在疫情間就創建「台南打疫苗」的LINE官方平台、智慧城市辦公室等,不過隨著疫情走向共存,平台也需要轉型,台南市議員李宗翰透露,「台南打疫苗」日後
2022-10-11 12:29:00 感染科
衛福部長薛瑞元點出,新冠疫情凸顯兒童醫療網脆弱問題,有意在新設立「兒童司」前,會先優化國內兒童醫療,其實,在南部不少當地民意代表長年發聲,盼能在台南、高雄等處興建兒童醫院。台南市議員呂維胤指出,台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