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6 篇 2020-08-19 16:10:56 健保大數據20/再低頭 頸不保 放眼望去,「低頭」是人類的日常風景,原本應該往前凸出的頸椎,硬是被反向硬凹,經年累月造成椎間盤病變。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三年的頸椎椎間盤病變人數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20,分析全台頸椎病變患者狀況,作為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6 篇 2020-08-19 16:10:56 健保大數據20/再低頭 頸不保 放眼望去,「低頭」是人類的日常風景,原本應該往前凸出的頸椎,硬是被反向硬凹,經年累月造成椎間盤病變。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三年的頸椎椎間盤病變人數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20,分析全台頸椎病變患者狀況,作為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6 篇 2020-09-22 14:44:02 健保大數據21/足底壓力大 日行萬步未必好 早上起床踩出第一步,腳跟疼痛,每一步都是煎熬。你也是足底筋膜炎疼痛一族嗎?久站、久走、老化,都是造成筋膜退化、疼痛難行的原因。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21,調查全台足底筋膜炎患者治療狀況,作為您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0-07-22 11:52:09 健保大數據19/當甲狀腺結節癌變 藝人李明依四月傳出罹患甲狀腺癌,報導指出她原本有甲狀腺結節,今年健檢發現結節有異狀,後續接受病理檢查確認為惡性甲狀腺癌,所幸及時切除治療後已無大礙。 資深藝人寶媽也曾在臉書上自曝,十多年前曾罹患甲狀腺癌,同樣也是健檢發現,經手術治療已回歸正常生活。 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低下及甲狀腺癌等,都是臨床常見疾病,「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19,鎖定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帶你了解相關成因、治療,作為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6 篇 2020-12-28 16:44:46 健保大數據24/黃斑部病變 定期自我檢視遠離惡視力 年紀漸長,視力逐漸模糊不清,很多人當作是單純老化不以為意,卻可能是眼睛黃斑部病變的危機。根據健保署統計,黃斑部病變人數逐年攀升,老化與糖尿病是兩大危險因子。若未及時治療,將嚴重危害視力,甚至失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黃斑部病變的就醫情形,也提醒您定期自我檢視,遠離惡視力。
專題文章: 11 篇 2019-11-18 16:37:04 健保大數據11/腰痠肩痛難解 全台手術10大醫院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肌肉骨骼退化相關疾病患者增多,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手舉不起來、腰怎麼動都痛的難熬歷程。 有些人跑了很多科,做了很多檢查,找不到明確的診斷,也感受不到治療明顯效益;有些人比較幸運,很快找到問題,經吃藥復健甚至手術,揮別疼痛,回到正常生活。 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探討常見的兩大腰、肩問題,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0-10-27 14:32:18 健保大數據22/夜幕垂心慌慌 誰能治好我的失眠? 身體好累,腦袋卻還不想睡,失眠已成現代人難以迴避的文明病之一。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失眠人口從106年的近74萬人、107年的75萬人,逐漸上升到108年的78萬人。而安眠藥該不該吃?會不會成癮?更是失眠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本期健保大數據,解讀國人的失眠就醫狀況、服藥習慣,並請專家提供「好眠」建議。
專題文章: 6 篇 2020-11-30 16:37:56 健保大數據23/秋冬交替 防眩暈來襲 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畫面扭曲,瞬間找不到平衡,嘔吐感隨之襲來。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主診斷為「眩暈」的患者,多達175萬餘人。多數眩暈雖然不會致命,發作起來卻讓人極度不適且困擾。「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本期探討眩暈的原因與民眾就醫狀況,讓您找對方法,即時解決天旋地轉的危機。
專題文章: 10 篇 2019-12-16 10:41:15 健保大數據12/零期到四期 大腸癌治療最新指南 大腸癌連續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國內許多知名人物因大腸癌而離世,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及知名小兒科醫師葉勝雄。 近日資深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大腸癌復發,也讓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再次引起關注。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大腸癌相關數據,提供讀者防癌與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10 篇 2020-03-25 11:41:14 健保大數據15/抗乳癌武器多 治癒率高 乳癌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死因第四位,每年新增逾萬人確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相當於每天有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 相較於歐美,乳癌在台灣女性有個獨特之處,那就是「年輕化」。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乳癌患者就醫數據,提供女性朋友防癌與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