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6 篇 2022-10-31 16:39:59 健保大數據44/支架打通血管 就能高枕無憂? 「你裝了幾支?」心血管疾病患者經驗交流時,免不了互相關心對方裝了幾支血管支架。 不管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或因為相關症狀就醫而發現血管狹窄的人,置放血管支架、打通阻塞的血流,成為救命關鍵。 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血管支架的使用情形,也提醒您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專題文章: 6 篇 2022-10-31 16:39:59 健保大數據44/支架打通血管 就能高枕無憂? 「你裝了幾支?」心血管疾病患者經驗交流時,免不了互相關心對方裝了幾支血管支架。 不管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或因為相關症狀就醫而發現血管狹窄的人,置放血管支架、打通阻塞的血流,成為救命關鍵。 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血管支架的使用情形,也提醒您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3-03 18:07:20 健保大數據26/口罩戴得勤 去年氣喘人數大減 26年前,歌手鄧麗君因氣喘病逝泰國,女星崔愛蓮也因氣喘急性發作猝逝。過去氣喘曾令人聞風喪膽,現在治療氣喘有完善系統,已少聽聞死亡案例。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也是種文明病,但只要在幼兒時期正確治療,就有機會好轉。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氣喘就醫數據,分析相關治療與特色醫院,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9-09 14:46:51 健保大數據31/3大類型肺炎 高齡者大敵 肺炎是個「從搖籃到墳墓」都會發生的疾病,不論是嬰幼兒或老人家,都有可能發生。 除了新冠病毒,還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會造成肺炎。 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全國一般肺炎就醫數據,也提供預防方式,讓民眾遠離肺炎致命威脅。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3-31 18:15:43 健保大數據27/愛吃重鹹胃癌高風險 有幽門桿菌快滅菌 去年,知名金融學者、實踐大學財金系教授沈中華因胃癌病逝;13年前,藝人徐華鳳被診斷為胃癌第三期,全胃切除後也難以抵擋癌細胞侵襲,三年後病逝。 初期胃癌治癒率高達九成,但因症狀不明顯,國內約六成患者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國人胃癌就醫情況,並提醒定期內視鏡檢查,有助早期發現治療。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8-19 16:56:16 健保大數據30/癢到受不了 夏季皮膚病 台灣夏日高溫難耐,濕度高、流汗未擦,加上防疫戴口罩悶住臉,更容易引發皮膚症狀。 元氣周報整理夏季常見八種皮膚疾病,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就診人數,濕疹、熱汗疹、毛囊炎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就診人數不減反增。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皮膚問題就醫狀況,並作為求診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12-29 10:55:31 健保大數據35/睡著之後、醒來之前 麻醉安全誰掌控? 一般人想到麻醉,可能覺得只有手術才會碰到,但從拔牙、醫美,到健檢、手術,都有「麻醉」的身影。 有些麻醉讓病人沉沉睡去,有些則是讓病人的患部「不痛」。使用到麻醉醫療的多數是哪些科別?大多使用哪些麻醉方式?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麻醉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麻醉使用現況。
專題文章: 7 篇 2022-02-03 16:55:27 健保大數據36/白內障何時手術最好?選用人工水晶體最新趨勢 白內障本是老化不可避免的眼疾,但近年也出現年輕化趨勢。白內障手術何時做較恰當?人工水晶體該用健保全額給付或民眾自付差額?很多患者拿不定主意。三年前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曾分析白內障患者就醫狀況,三年後的數據趨勢有何改變?一起來關心這個人人都會面臨的醫療需求。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7-01 21:43:51 健康大數據29/三大症狀 最常跑急診 急診是急重症的第一線,一旦發生突發事故,急診就如同戰場,湧入大量病患,藉由醫護人員的快速應變和分類,讓病患在最短時間獲得醫療診斷。然而,民眾為求快速就醫而濫用急診、造成急診壅塞的情形,一直為外界所詬病。民眾使用急診多數是哪些科別,真的有許多輕症患者湧向急診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急診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醫療現場實況,也為民眾建立正確的急診觀念。
專題文章: 8 篇 2022-04-07 12:36:52 健保大數據37/及早確診用藥 關乎巴金森氏症患者生活品質 54歲金曲歌后詹雅雯因罹患巴金森氏症震驚歌壇,手抖、動作障礙、服藥後的頭暈、食欲不振,讓她因此暴瘦十公斤,也引起民眾對此疾病的關注。據健保資料庫110年統計,台灣有超過七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且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患者人數將持續攀升。 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狀況,也提醒注意家人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