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6 篇 2022-09-28 16:38:27 健保大數據43/腦中風就醫 五十歲後翻倍 腦中風是造成「失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後續的治療照顧,常拖垮一整個家庭。從健保數據可看出,年過50後,腦中風就醫率呈倍數成長,更造成醫療龐大負擔。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近年國內民眾腦中風就醫情況,除了加速疾病識別、送醫急救的流程,如何預防腦中風發生,是更重要的社會課題。
專題文章: 6 篇 2022-09-28 16:38:27 健保大數據43/腦中風就醫 五十歲後翻倍 腦中風是造成「失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後續的治療照顧,常拖垮一整個家庭。從健保數據可看出,年過50後,腦中風就醫率呈倍數成長,更造成醫療龐大負擔。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近年國內民眾腦中風就醫情況,除了加速疾病識別、送醫急救的流程,如何預防腦中風發生,是更重要的社會課題。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3-03 18:07:20 健保大數據26/口罩戴得勤 去年氣喘人數大減 26年前,歌手鄧麗君因氣喘病逝泰國,女星崔愛蓮也因氣喘急性發作猝逝。過去氣喘曾令人聞風喪膽,現在治療氣喘有完善系統,已少聽聞死亡案例。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也是種文明病,但只要在幼兒時期正確治療,就有機會好轉。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氣喘就醫數據,分析相關治療與特色醫院,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3-31 18:15:43 健保大數據27/愛吃重鹹胃癌高風險 有幽門桿菌快滅菌 去年,知名金融學者、實踐大學財金系教授沈中華因胃癌病逝;13年前,藝人徐華鳳被診斷為胃癌第三期,全胃切除後也難以抵擋癌細胞侵襲,三年後病逝。 初期胃癌治癒率高達九成,但因症狀不明顯,國內約六成患者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國人胃癌就醫情況,並提醒定期內視鏡檢查,有助早期發現治療。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8-19 16:56:16 健保大數據30/癢到受不了 夏季皮膚病 台灣夏日高溫難耐,濕度高、流汗未擦,加上防疫戴口罩悶住臉,更容易引發皮膚症狀。 元氣周報整理夏季常見八種皮膚疾病,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就診人數,濕疹、熱汗疹、毛囊炎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就診人數不減反增。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皮膚問題就醫狀況,並作為求診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12-06 15:30:03 健保大數據34/聽損及時治療 遠離失智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6億人聽力損傷,特別是65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每三人就有一人聽力損傷。 根據健保署109年的統計,國內60歲以上被診斷為聽力損傷的人數,就達6萬1,256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深入了解國內聽損人口的治療狀況,作為就醫與預防聽損的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7-01 21:43:51 健康大數據29/三大症狀 最常跑急診 急診是急重症的第一線,一旦發生突發事故,急診就如同戰場,湧入大量病患,藉由醫護人員的快速應變和分類,讓病患在最短時間獲得醫療診斷。然而,民眾為求快速就醫而濫用急診、造成急診壅塞的情形,一直為外界所詬病。民眾使用急診多數是哪些科別,真的有許多輕症患者湧向急診嗎?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急診就醫數據,了解國內醫療現場實況,也為民眾建立正確的急診觀念。
專題文章: 8 篇 2022-04-07 12:36:52 健保大數據37/及早確診用藥 關乎巴金森氏症患者生活品質 54歲金曲歌后詹雅雯因罹患巴金森氏症震驚歌壇,手抖、動作障礙、服藥後的頭暈、食欲不振,讓她因此暴瘦十公斤,也引起民眾對此疾病的關注。據健保資料庫110年統計,台灣有超過七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且隨著高齡社會來臨,患者人數將持續攀升。 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巴金森氏症患者就醫狀況,也提醒注意家人是否有相關症狀,及早就醫。
專題文章: 8 篇 2021-09-29 17:47:43 健保大數據32/異位性皮膚炎 怎樣治療不失控? 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兒、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也有部分成人會反覆發作,是一種慢性皮膚發炎性疾病,多與基因遺傳、環境因子刺激有關。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全國每年約有37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言所苦。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異位性皮膚炎就醫數據,作為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7 篇 2021-09-09 14:46:51 健保大數據31/3大類型肺炎 高齡者大敵 肺炎是個「從搖籃到墳墓」都會發生的疾病,不論是嬰幼兒或老人家,都有可能發生。 除了新冠病毒,還有很多病毒和細菌會造成肺炎。 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全國一般肺炎就醫數據,也提供預防方式,讓民眾遠離肺炎致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