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11 篇 2019-11-18 16:37:04 健保大數據11/腰痠肩痛難解 全台手術10大醫院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肌肉骨骼退化相關疾病患者增多,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手舉不起來、腰怎麼動都痛的難熬歷程。 有些人跑了很多科,做了很多檢查,找不到明確的診斷,也感受不到治療明顯效益;有些人比較幸運,很快找到問題,經吃藥復健甚至手術,揮別疼痛,回到正常生活。 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探討常見的兩大腰、肩問題,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11 篇 2019-11-18 16:37:04 健保大數據11/腰痠肩痛難解 全台手術10大醫院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肌肉骨骼退化相關疾病患者增多,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手舉不起來、腰怎麼動都痛的難熬歷程。 有些人跑了很多科,做了很多檢查,找不到明確的診斷,也感受不到治療明顯效益;有些人比較幸運,很快找到問題,經吃藥復健甚至手術,揮別疼痛,回到正常生活。 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探討常見的兩大腰、肩問題,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專題文章: 11 篇 2019-10-13 17:03:36 健保大數據10/胰臟癌如何拚最高存活率 當大腸癌、乳癌、肺癌致死率下降,胰臟癌發生率和死亡率不降反升,成為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已開發國家的新癌王。 美國原預估胰臟癌將於2020年登上癌症死因第三名,但2016年就提早發生,有學者預測胰臟癌可能在2030年以前躍升美國癌症死因第二名。 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探討台灣胰臟癌的治療情形,教您發現罹癌時應如何處置,以求得更高的存活率。
專題文章: 7 篇 2019-09-15 12:23:04 健保大數據9/攝護腺癌 三大療法怎麼選? 衛福部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37年蟬聯死因之首, 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來說,攝護腺癌排名第六,每10萬人中有11.8人因攝護腺癌死亡。 攝護腺癌又稱「男人的無聲殺手」, 且攝護腺肥大與癌症可能同時存在,不易早期發現。 今天的健保大數據深入探討攝護腺癌, 提醒您及早發現、聰明就醫,與癌和平共處。
專題文章: 9 篇 2019-07-14 15:35:50 健保大數據7/診治「憂鬱症」全台10大醫療院所 早在古希臘時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便指出,「精神憂鬱症」是一種有特定心理和生理徵狀的獨立疾病,「恐懼和絕望持續很長時間」是這種疾病的徵兆。 時至今日,大家已接受憂鬱症成為一種普遍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1億2000萬人有憂鬱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以憂鬱症為主題,帶您了解目前國內憂鬱症治療現況、藥物使用及如何選擇就醫場所。
專題文章: 11 篇 2019-09-09 12:05:26 健保大數據6/「肺癌」治療、手術、用藥、五大醫院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 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有非常好的預後;晚期肺癌雖棘手,但也有許多藥物能延長存活期。如何預防肺癌、早期發現?有哪些治療方式?哪些醫院收治最多肺癌病患?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給你第一手最實用透明的就醫訊息。
專題文章: 6 篇 2019-09-09 12:30:12 健保大數據5/「牙周病」用健保治療 為何我要自費? 根據衛福部心口司104年到105年成年與老年人口腔健康調查,18歲以上成年人高達84.8%有牙周病,等於每10個人中,至少有8人為牙周病所困擾,年紀愈大,受牙周病侵擾的比率就愈高。牙周疾病如此普遍, 但民眾就醫常有疑惑,「看牙周病有健保給付嗎?」 、「醫師建議我開刀,但要自費。」 元氣周報「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本期以牙周病為主題,分析國內牙周疾病治療狀況,並說明目前健保對牙周病的給付規定,提供民眾治療參考。
專題文章: 9 篇 2019-09-09 12:22:41 健保大數據4/開刀還是吃藥?「子宮肌瘤」手術占率低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良性腫瘤,育齡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有子宮肌瘤,八點檔台劇演活惡女形象的女星陳珮騏、立委高金素梅都曾傳出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有沒有必要手術?就醫時如何選擇醫院?元氣周報取得第一手的「健保大數據」,教你看懂數字排名的祕密,成為就醫利器。
專題文章: 9 篇 2019-03-13 15:41:44 健保大數據3/「心血管支架」手術 10大醫院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中壯年人因心肌梗塞倒下的案例愈來愈多。運氣好的,在血管完全不通前,及時施行氣球擴張術、置放支架撿回一命。 支架是什麼?健保給付和自費款差異在哪?塗藥支架比較好嗎?放了支架是否就能從此高枕無憂?今天的「健保大數據」專題,帶您認識心血管支架的選擇,暢通心血管,有備無患。
專題文章: 9 篇 2019-01-27 14:43:30 健保大數據2/換人工膝關節 怎麼找對醫院? 「聰明就醫x健保大數據」系列2,推出「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探討長者最關心的膝關節退化問題。從膝蓋卡卡到到腫脹疼痛,最後甚至寸步難行,關節炎是很多長者的痛,當膝蓋面臨「報廢」的命運,人工膝關節是再度行走的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