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0:14:09 健康你我他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照顧失智媽媽 讓手足更團結
疫情期間我因腦瘤開刀,一整年在北部休養沒回娘家,之後開車回去探望許久不見獨居的媽媽,一進門怵目驚心,映入眼簾的是堆滿在洗...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7-28 10:14:09 健康你我他
疫情期間我因腦瘤開刀,一整年在北部休養沒回娘家,之後開車回去探望許久不見獨居的媽媽,一進門怵目驚心,映入眼簾的是堆滿在洗...
2025-07-28 08:54:11 健康知識+
有些人為了解決睡眠困擾會就醫或依賴安眠藥,事實上,問題可能出在枕頭的高度。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顯示,「枕頭太高」竟可能導致年輕人腦中風,甚至危及性命。專家更指出這種現象被稱為「大爺枕症候群」(殿様枕症候群),與椎骨動脈解離的病變有密切關聯。
2025-07-28 08:16:32 長期照護
許多人大約在50多歲開始面對年邁父母的照顧問題,甚至有人思考是否應該辭職照顧親人。專家提醒:「照顧父母固然重要,但為此辭去工作,可能會對自己的未來造成更大的影響。」日本財務規劃師井戶美枝在著作《ゼロ活 ~お金を使い切り、豊かに生きる!~》呼籲,在不犧牲自身經濟與健康的情況下,與照護共處,才能真正做到愛與責任並行。
2025-07-28 00:00:00 元氣新聞
父親節即將來臨,你知道台灣爸爸的工作壓力有多大嗎? 根據勞動部最新「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 ,2024年超過三分之一的勞工都有加班情形,(36.6%),平均每月加班時數為14.7小時;也有四分之一勞
2025-07-27 17:52:13 元氣新聞
隨著人口老化,很多人都有「關節炎」問題,且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休息、不要動。但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在...
2025-07-27 13:04:19 元氣新聞
天氣炎熱,細菌、黴菌容易繁殖,增加食物變質腐敗的風險,食物中毒等感染性腸胃炎患者也跟著增加。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
2025-07-26 11:05:13 元氣新聞
35歲外籍男子日前因意識混亂、噁心嘔吐被送至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入院時無法言語溝通,情緒躁動,甚至需以四肢保護性約束照護...
2025-07-26 10:44:20 健康知識+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許多科學研究已指出,睡眠時間與睡眠品質除了影響白天的精神與注意力,還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日本精神科醫師保坂隆,就在《精神科醫生教你老年如何睡好覺》一書中,教大家如何簡單測試自己是否有「睡眠債」,以及一覺好眠的日常技巧。
2025-07-26 09:16:40 科普好健康
全世界人口老化,罹患失智症急遽上升,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最近得知林芳郁院長罹患失智症5年的消息,除了感佩林靜芸醫師及其...
2025-07-26 09:11:55 健康你我他
父親過世後,母親搬來和弟弟一起生活,平時各忙各的,家人陪伴的時間不多,常抱怨很寂寞。近來發現母親說話顛三倒四、思維混亂,...
2025-07-26 03:42:18 元氣新聞
如何判斷身心不適的症狀是不是更年期?
2025-07-26 03:42:18 元氣新聞
世界各國都意識到更年期不是特定人的事情,從民間到政府都在推廣了解更年期,並建立友善態度。他們將更年期納入學校教育,並打造...
2025-07-26 03:41:37 元氣新聞
「補充荷爾蒙,會增加乳癌風險嗎?」不少中年女性受更年期症狀所苦,即便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戒菸、攝取足夠鈣質及維生素D等非...
2025-07-26 03:37:28 元氣新聞
「成年女性身體改變有兩個重要時期——懷孕及更年期。不是每個女性都有懷孕經驗,但只要活得夠久,都會遇到更年期。」台灣更年期...
2025-07-25 14:20:00 元氣新聞
對一個人的稱呼是門大學問,你覺得自己到了幾歲算是「長輩」,該被叫「叔叔」、「阿姨」呢?根據日本行銷研究公司 Cross Marketing 進行的一項調查,不同年齡層的人似乎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答案。
2025-07-25 11:46:16 元氣新聞
肥胖已成為文明病,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示警,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跟肥胖有關,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台大醫院開減肥班已...
2025-07-25 10:16:34 杏林.診間
當病人無法自主進食,醫療人員常會採用鼻胃管灌食,但那種痛苦只有患者本人才能體會。營養師蘇哲永在臉書分享八年前剛進醫院,體驗鼻胃管的難得經驗,從中體會到病患的苦,呼籲醫病溝通,和患者本人達成共識為佳。
2025-07-25 09:57:20 元氣新聞
台灣男性健康拉警報!前美國總統拜登、資深藝人林沖接連因攝護腺癌引發社會關注。根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已是國內男性第三大癌症,死亡率居十大癌症第六,且近十年來死亡人數與死亡率均顯著上升。由於初期症狀不明
2025-07-25 09:39:55 健康知識+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智慧型手機,卻可能成為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松井孝嘉在著作《不調の9割は「スマホ首」が原因》(九成不舒服的原因是手機頸)指出,不適當使用手機所引發的「智慧型手機頸」,已成為多數人身體不適的元凶」。看似小事的「低頭」習慣,究竟如何悄悄瓦解我們的健康。
2025-07-25 09:34:34 健康你我他
十年前,總是開著電視看到睡著的老媽開始不愛看電視了,經常抱怨什麼東西不見了,或暗示誰又偷了她的衣服,說話常反覆繞著同樣內...
2025-07-24 16:19:14 元氣新聞
根據最新十大癌症排序,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第3大癌症,前二名為大腸癌、肺癌。全台每年逾9000人確診攝護腺癌,專家預估,隨著...
2025-07-24 11:48:24 元氣新聞
不少民眾相信「吃牡蠣、生蠔可以壯陽」,真的如此嗎?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蔡維恭在「元氣最愛問」節目中表示,目前沒有食...
2025-07-24 11:29:51 元氣新聞
台中市豐原區「北平金銀樓烤鴨(豐原直營店)」21日開幕,昨傳食安問題,台中市食安處說,已接獲8件食安通報,14人送醫,今...
2025-07-24 11:16:24 健康知識+
想要延緩身體退化、保持活力,其實不必花大錢上健身房。日本知名醫師、作家鎌田實在新書《醫師的我花了50年才總結出的長壽體操》中分享五大實用「生活化健康法」,透過日常買菜、泡茶、咀嚼與小動作,就能提升肌力、腦力與免疫力,打造不靠藥物的健康人生。
2025-07-24 10:46:04 健康知識+
不少人或許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剛起床卻覺得疲憊」、「一想到要去上班上學就感到憂鬱」,這些身心不適的背後,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知名自律神經專家小林弘幸在著作《每天都能讓身體變好的一本書:50個簡單但有效的方法》提出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其中關鍵在晚餐後的三小時黃金時間。
2025-07-24 10:03:29 健康你我他
家裡擺著一張照片,是媽媽年輕時跟外公、外婆拍的。我國小一年級時外公離開,六年級時外婆也離開了,當時媽媽47歲,親人只剩我...
2025-07-24 09:49:12 杏林.診間
與大部分外科醫師相較,台大醫院外科部特聘兼任主治醫師李伯皇的手掌小了一號,且為左撇子,在自我要求及努力下,成為台灣醫界極...
2025-07-23 20:32:26 元氣新聞
年初受到流感疫情、諾羅病毒及護理人員短缺等多重因素影響,各大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健保署為舒緩急診壅塞,特別是秋冬季節急診...
2025-07-23 19:21:05 健康知識+
民眾常有腰酸背痛、筋骨損傷等問題,而尋求中醫傷科治療。但不具名醫師指出,部分醫院、診所在治療患者時,針灸及藥物是分開給予...
2025-07-23 15:02:56 元氣新聞
一名68歲退休國中教師李先生,3年前因頻尿與骨盆疼痛就醫,發現已罹患攝護腺癌,且發生骨轉移,他平時生活規律,常與妻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