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胡蘿蔔/與酒同吃會得肝病?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長期大量喝酒本來就會傷肝,酒精性肝硬化就是一例,與吃不吃胡蘿蔔一點關係都沒有。不只如此,肝臟是人體重要代謝器官,酒喝太多,肝臟必須代謝酒精,連帶影響維生素A等營養素吸收。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長期大量喝酒本來就會傷肝,酒精性肝硬化就是一例,與吃不吃胡蘿蔔一點關係都沒有。不只如此,肝臟是人體重要代謝器官,酒喝太多,肝臟必須代謝酒精,連帶影響維生素A等營養素吸收。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奶油黃屬於含有毒性的添加物,主要是用於幫助食品製作的色澤、光澤度增加作用,人體攝取過量這類人工化學成份,對於健康有所影響。‧污染途徑「奶油黃」:奶油黃化學名為「二甲氨基偶氮苯(DAB)」,人工合成物質,屬於油溶性黃色素,為非法食品添加物。可在食品製作、加工過程幫助食品染成黃色的,也可當作染料,可能被違法添加於酸菜、芥菜、黃蘿蔔、糖果等。通常食品製作過程,因為經過高溫烹調過程,相關組織易被破壞掉,添加這類人工化學添加物,可幫助產品外觀較具有光澤、鮮豔度,賣相較好。‧症狀影響這類化學添加物,除化學致癌外,還有生物性致癌因素(腫瘤病毒),如肝癌。在一項動物實驗中,發現經過常其飼餵老鼠奶油黃成份物質後,這些老鼠引起了肝癌病變。因此,人體如攝取過量,易影響肝臟解毒性,長期下來有致癌性,造成肝臟問題、病變。‧專家看法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督導胡懷玉表示,奶油黃可能被用於添加在芥菜製作,像是一般芥菜應自然呈現褐色,如添加奶油黃後,可呈現出色澤較為自然,好看的外觀,避免變色,幫助賣相增加。通常如果食品買回來,放在室溫環境下一陣子,久不變色、不變壞,就要懷疑可能是有違法添加這類奶油黃添加物。營養師胡懷玉表示,肝功能不好者,有肝炎問題的患者,還有脂肪肝,肝機能異常族群,本身肝功能通常已經減損許多,都應避免經常性的攝取過量這類食品,以免造成肝臟負荷更加重,造成肝病變的機會增加,甚至引發癌變問題。‧注意事項購買相關酸菜、芥菜、黃蘿蔔等製品,如果顏色過於異常、不自然,顏色愈鮮黃,代表可能有問題,應避免購買。最好選擇有完整包裝、添加物標示完整、清楚的食品。購買這類產品回去後,最好事先仔細清洗,至少沖洗10~20分鐘以上,避免太多殘留化學物質留在食品上;也能幫助其他可能的化學、防腐成份清除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肉品解凍、醃過後可再次冷凍?據美國農業部說法,只要醃漬過程中,肉類放在冰箱,而非室溫下,那麼即使暫時不料理,再次冷凍通常安全無虞。然而再次冷凍的肉通常口感會變差。北市聯合醫院陳芝諺營養師表示,建議不要在室溫下解凍任何食物,久置於室溫的食物也不宜再冷凍。肉品解凍過程中,水分易流失;再次冷凍時,肉類纖維佈滿結晶的冰,肉更變得乾澀。生肉解凍最好在冷藏下進行,也就是放在冰箱下層;而在冷水、微波爐中解凍亦可行,最不安全的方法就是在室溫下解凍。有些民眾在解凍的肉上抹鹽,原本準備料理,但臨時覺得不需要那麼多肉,想再次放回冷凍庫,卻不知肉是否會腐敗。如果肉類解凍、醃漬過程在冰箱進行,短時間內再次放回冰庫冷凍,通常沒問題。但營養師不建議在室溫下解凍,以免提高肉類腐敗的風險;如果在室溫下解凍,也不宜再冷凍。即使是冷凍的醃漬肉,也不適合在室溫下解凍。專家提醒,有些人誤以為醃漬物可以在室溫下儲存很久,醃漬的食物在室溫仍可能受到黴菌影響,產生黃麴毒素,從外觀、氣味未必觀察得出來,長期食用卻可能引發肝臟病變。民眾最好少碰醃漬或長期發酵,但不確定使否發霉的穀類、豆類,以免長期接觸黃麴毒素,提高肝癌風險。黃麴毒素穩定不易分解、致癌性明顯,且耐高溫、不易破壞,所以在選擇、保存食物時也應特別小心潮濕、高溫,注意食品的外觀是否有異樣,尤其是被加工成粉狀、醬類的產品,不易由肉眼看出其異常,需更小心。如果食品超過保存期限或稍有異味,也別為了節省而硬吃下肚,畢竟黃麴毒素的多寡無法靠肉眼或嗅覺判斷。醃漬發酵食物也需要低溫儲存,低溫儲存降低變質風險;若將醃漬;發酵食品放置於室溫下,黴菌、細菌孳生的風險更大。若保存不當,食物快速發霉機率很高,部分民眾只切除明顯發霉的部分,其餘繼續食用,卻不知黴菌的菌絲已深入、延伸,繼續吃,很容易吃下黴菌與其毒素,容易生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春天肝臟代謝旺盛,中醫師認為,若未調養好,易引發肝臟失調。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若肝臟又失調,易產生胸悶、易怒症狀,肝火旺、氣不通順,也會導致全身新陳代謝變慢,脂肪容易囤積,形成壓力型肥胖。御丰中醫診所中醫師廖千慧表示,中醫強調春天屬肝,人體經過冬天的休養,肝臟在春天開始運行代謝,若肝不好、肝臟代謝又增加,會讓肝臟運行不順暢,進而讓代謝變慢,形成「肝鬱」。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若肝臟運行不順,更易煩躁、易怒、胸悶,全身代謝變慢,不但清神差,也會讓脂肪囤積,甚至不少人為了減輕壓力,不停吃高油、高脂等食物,惡性循環會引起壓力型肥胖。廖千慧設計三道清肝消脂茶,包括「疏肝消脂」山楂洛神花茶,「清肝通便」山楂決明子茶,「養肝安神」山楂酸棗仁茶,只要用煮沸開水悶泡十分鐘後飲用,可緩解壓力、疏肝解鬱、消除壓力肥。 她提醒,懷孕婦女暫時不要喝這些茶飲,山楂主要是去油解膩,但較「刮胃」,有腸胃炎、胃潰瘍、胃痛等民眾不建議使用。民眾平時也要均衡飲食,避免高油、高脂、高熱量食物,且要充足睡眠、多運動,增加身體代謝和修復能力。開業中醫師陳潮宗表示,要幫助肝臟代謝,應多吃蔬菜、水果,減少肉類及油炸食物等會導致肝臟負擔的食物。民眾也可多利用蔥薑蒜等具有「辛散」作用的食材,既可解鬱悶,還能活化肝臟功能。
2014-09-23 癌症防治.癌友加油站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廿六歲的正妹王宇音六年前罹患惡性腫瘤,切除了三分之一的肝臟,肚皮留下近四十公分長的L型疤痕。最近她在親友鼓勵下,穿上比基尼參加沙灘美少女選拔。她將疤痕大方示人,也激勵年輕人勇於追夢。 「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穿比基尼!」當朋友建議她參加比基尼沙灘美少女選拔時,她幾乎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面對旁人的指指點點,她也毫不遮掩,並據實以答。大家都覺得她勇氣可嘉,也覺得她的疤痕愈來愈淡,被她的笑容融化。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畢業的王宇音,有著一百七十公分的好身材。因家中賣德國煙燻豬腳,好朋友建議外號「豬腳千金」的她,為自家的豬腳代言。 美麗的外表下,看不出她曾經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她因出生就垂直感染B型肝炎,廿歲時,肝臟長了兩公分大的惡性腫瘤,讓她的瑰麗人生頓時變成灰色。 「我的肚臍咧?怎麼不見了!」王宇音說,六個小時的手術,她割除了三分之一的肝,揭開紗布的一剎那,她第一個念頭竟然是「我肚臍跑到哪兒去了?」 傷口癒合後,王宇音的肚皮留下L型、長四十公分的大疤痕,這個疤讓王宇音一度難過與自卑。 「人生嘛!還是要樂觀!」她說,大病初癒後,驚覺人生苦短,想做什麼就趕快去做,所以她到菲律賓旅遊,也放膽去吞「鴨仔蛋」,現在則想嘗試高空彈跳。 每次談戀愛時,如果確定要交往,王宇音都會告訴對方,自己肚子上有道疤,「能接受才會交往囉!」她和現在的男友很甜蜜,兩人希望以後能開一家餐廳。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她認為把握當下最重要! ※延伸閱讀》‧夏日好養眼/俏皮比基尼女郎 曲線畢露
2014-09-23 癌症防治.癌友加油站
【聯合報╱黃敬質/北市中正】 我是個退休老人,原本可以優遊山林、逍遙度日,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噩耗,使我的人生立即從彩色變成了黑白。當我獲知罹患了胃癌,並已擴散到肝臟,不能開刀的噩耗時,腦中呈現一片空白,人幾乎就要癱瘓。醫師說,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化療。老實說,我原本對癌症化療就有點畏懼,也聽到太多的案例和周邊朋友被化療副作用折騰得不成人形。既然人生不免一死,又何必歹戲拖棚?我把顧慮告訴醫師,打算放棄。但是醫師對我說,現在化療藥物很進步,副作用愈來愈低,而且醫師一定會在化療過程中,做好預防措施,讓副作用減至最低,先讓腫瘤變小一點,再慢慢診治。當然,一切取決於病人決定,如果接受化療,就不能半途落跑,否則前功盡棄,且浪費了資源。我和妻子權衡再三,禁不住妻子渴望和祈求的眼光,我終於下定決心,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接受了為期半年,一個療程的化學治療。我一共施打三種化學藥劑,即5-FU、Cispatin、Eposin,一個月進行三周化療,然後休息一周,再周而復始。整個過程冗長而磨人,副作用更是從未間斷,不是便秘、就是拉稀;不是惡心、就是胃脹;加上疲憊、四肢無力、口腔潰爛,如果不是有堅強的鬥志與耐心,還真不如死了算了。我真的很感謝醫療團隊,在我接受化療第三個月時,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在我肝臟部位最大的一顆腫瘤,竟然縮小一半,其他小腫瘤則幾乎不見了,癌細胞指數也降低。當然,我也要感激妻子和親友,他們不斷地給我打氣加油,尤其結婚逾四十年的老伴,她放棄熱愛的讀書會、詩經班、歌唱班以及日文課,全心全意地照顧我、包容我病中的不耐與壞脾氣,讓我從逆境中逐漸恢復信心與毅力,戰勝病魔。雖然還有將近兩個月的化學療程要做,但我深信神醫妙手回春,我終將步上康復之路。【2014/08/22 聯合報】
2014-09-23 抗癌新知.認識癌症
【文、圖/摘自《去你的癌症》/克莉絲.卡爾著/柿子文化出版】美麗性感的克莉絲.卡爾,在31歲的情人節被宣布罹患一種罕見的血管癌,沒有有效的療法。這是哪來的悲慘肥皂劇?她不敢相信、崩潰大哭、害怕得不得了,但克莉絲並不打算乖乖坐在「定時炸彈」上坐以待斃,她聽從大師醫生的建議,透過飲食和改變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體堅強到足以對抗癌症。拋開舊生活,迎接全新生命,克莉絲還開始用文字和影片記錄自己抗癌過程中的每個細節(誠實告白、注意事項、基本指南、抗癌知識、強烈建議應該要做的事)、每個人(醫師、老師、大師、江湖術士、家人、朋友,以及其他抗癌辣妹)!她成立「抗癌辣妹組織」、她拍攝的《瘋狂性感的抗癌辣妹》記錄片在美國成為熱門賣座電影、她寫的《去你的癌症》2007年出版至今,仍穩坐亞馬遜網路書店癌症類的五星級暢銷排行榜,而且,現在就在你手上!.口紅具有移山倒海的力量。.逛街購物可以提升免疫力!.和妳的白馬王子談戀愛有助於擺脫癌症的包袱?.每週做愛一、兩次可以增加免疫球蛋白A。.對的筆友可以讓你的抗癌歷程更輕鬆。.寫日記是不用花錢的自我療法。.癌症也可以是妳的繆思女神!《去你的癌症》是一本性感、有趣、麻辣的抗癌教戰手冊,獻給所有想找回新生命的人!書中提供許多基本、實用、簡單、實際、有趣的方法,教你如何與癌症共處,而且保證一定可以做得到。一個人撐不下去了嗎?想找個夥伴一起面對這該死的癌症嗎?想要變得更健康、更幸福嗎?這本書就像是你最好的朋友,幫你找回健康、自信與美麗,與你分享你不敢跟別人聊的所有抗癌心事,並且要你更加好好愛自己!PS.題外話,克莉絲實現了她自己的誓言──「我絕不讓癌症破壞我的幸福。」她身上的腫瘤雖然沒有變大或惡化,卻也沒有消失,然而,她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她還遇到了一個好男人,並且跟他結了婚……是的,她帶著自己那長滿腫瘤、像極了瑞士乳酪的肝臟,跟她的Mr. Right結婚了!所以,何不展開你的笑容,積極面對這場長期抗戰呢?
2014-09-23 抗癌新知.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整理,諮詢/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展賢】問:我太太今年60歲,日前到醫院健康檢查,結果發現有輕微脂肪肝,還有一個一公分大的肝囊泡,醫師表示,三個月之後還需要追蹤治療。請問,腹部超音波是否可以鑑別「腫瘤」或是「囊泡」?以及囊泡究竟對身體有何影響?答:肝囊泡就是肝臟當中的水泡,也是肝臟裡出現的水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不會擴散也不會影響肝臟功能。一般說來,肝囊泡形成的原因,是因為肝臟裡肝細胞或肝組織退化,因此會長出水瘤。但肝囊泡大多是良性的,除非外傷嚴重撞擊,否則不容易破掉。患者除了根據醫師指示必須三到六個月追蹤一次以外,平時不用擔心囊泡傷害肝臟。但患者必須注意的事是,若囊泡在三到六個月間快速長大一倍,就必須請腸胃肝膽科醫師詳盡檢查。部分有多囊性囊腫家族病史的患者,肝臟水瘤甚至可以長到30、40顆,這時患者才需要擔心;若僅是一、兩顆小水瘤,僅需要定期追蹤即可。 此外,曾有非洲某種寄生蟲寄生的患者,也會在肝臟長出水瘤,只要排除這兩項致病原因,民眾皆可放心與水瘤囊泡共處。此外,腹部超音波即可辨別「腫瘤」或是「囊泡」,水瘤在超音波上看起來呈現一個黑黑的洞,且組織邊緣完整,與一般腫瘤不太相同,誤判的機會不大。因此建議,民眾40歲以上至少需要做一次全身健檢瞭解身體狀況,若沒有其他異常,三、五年再做一次即可,若健檢找出問題,根據檢查內容追蹤,肝臟囊泡非常普遍,發生率約5%,患者不用過度恐慌。欲問診者寫下姓名、病症、年齡和職業,寄到uen.money@udngroup.com.tw電子信箱或傳真(02)8692-5832
2014-09-23 癌症.抗癌新知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99歲的林老太太是全家族的寶貝,百歲生日前夕卻突然出現全身疲倦、食慾不振及呼吸短促等不適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肝臟有顆直徑5公分的大腫瘤,透過雙極射頻電燒將腫瘤組織燒灼掉,才緩解病情,準備開心過生日。署立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外科手術是肝癌治療的最佳選擇之一,但林老太太年紀太大,體力變差,不適合接受手術,他們只好另找辦法,最後選擇雙極射頻燒灼術。 吳立偉形容這種療法,就像是將一根針插入生雞蛋,隔著蛋清將蛋黃煮熟。傳統射頻燒灼只能治療3公分以下的肝臟腫瘤。吳立偉表示,雙極射頻燒灼採用多根探針,在不碰及腫瘤的情況下,利用針與針間的電流將腫瘤燒壞死。由於燒灼範圍變大且未觸及腫瘤,可降低癌細胞蔓延的機會。吳立偉說,肝臟腫瘤燒灼是種微創治療,幾乎沒有傷口、治療時間很短。如果沒有立即併發症,病人術後6小時就可以活動進食,住院3、4天即可出院。林老太太術後恢復良好,將喜迎百歲生日。
2014-09-23 癌症防治.其他癌症
【聯合報╱記者林伯驊/大林報導】 74歲彭姓老翁日前感到身體不適,經檢查,體內有直徑長達14公分的腎上腺腫瘤,相當罕見,他從北部輾轉到大林慈濟醫院求治,由一般外科醫師魏昌國花了將近7個小時手術,才取出這顆腫瘤,也卸除他心中的大石。「若不快處理,可能會在1、2年後死亡。」魏昌國表示,彭男2個多月前出現上吐下瀉、冒冷汗等症狀,至鄰近醫院掛急診,在右側腎臟上方看出有陰影,改掛肝膽腸胃科,進一步用斷層掃描與超音波檢查,確認罹患腎上腺腫瘤,並且大小已達14公分。由於多家醫院擔心手術時造成大出血,恐會危及性命,不敢處理,家屬從網路查到魏昌國有類似病例,遂南下求診,手術共近7個小時,順利取出超大惡性腫瘤,過程中也未造成血管破裂,成功保留腎臟。魏昌國說,腎上腺腫瘤相當罕見,一般初發現時應約1至2公分,若超過4至6公分就可能惡性病變。而腫瘤約生長介於肝臟、腎臟、脊椎、血管之間,因為沒有特殊症狀,患者通常感到不適就醫時才發現。魏昌國說,手術最困難是避免大出血,通常患者想保留腎臟、不能傷到肝臟,開刀前沒有醫師敢給任何保證。【2014/08/19 聯合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抗癌新知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市報導】樟芝為何可以抑癌、抗發炎?中興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樟芝子實體中的「安卓凱因A」成分,的確有抗發炎作用;且人工培養的樟芝成效與野生相同。興大校長蕭介夫與森林系副教授王升陽昨天共同發表研究成果,蕭介夫指出,樟芝子實體中的「安卓凱因A(Antrocamphin A)」是樟芝「抗發炎」活性效用的指標,這項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農業及食品化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Chemistry」上。王升陽指出,「安卓凱因A」是生長在牛樟木上樟芝中特有的成分,動物實驗證實,當「安卓凱因A」的濃度越高,代表抑癌、肝臟解毒功能的「抗發炎」效果也越強。他說,樟芝可說是台灣醫療與保健產業中的寶藏,但坊間販售的樟芝產品,無一定標準,市場價格差距頗大,野生樟芝一公斤市價可達五十萬元。他指出,「安卓凱因A」含量約占野生樟芝萃取物的百分之八,人工培養的樟芝生長九個月後,就有與野生樟芝含量相同的「安卓凱因A」,不必非買野生樟芝不可。 【2010/03/02 聯合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飲食抗癌
【文、圖/摘自《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濟陽高穗著/晨星出版】濟陽醫師的日常飲食:身為非癌症患者的飲食或許有人對我的飲食方式感到好奇。我沒有罹患癌症,所以只能在這裡介紹我為了維持健康和防癌所採行的做法。我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八點,工作時間長達十二小時。由於熟睡是強化免疫的基礎,因此我養成早睡早起,早上五點過後起床,晚上九點過後上床的習慣。也許讀者會問:「那麼早怎麼睡得著?」因為我白天工作勤奮,晚上自然都睡得很好。房間電視裝在靠近天花板的高度,因此上床後,不經意地看著電視,不久就會睡著。起床後,我會喝兩、三杯綠茶,看看報紙,而且每天為家人做果汁。一人份是兩顆葡萄柚、兩顆檸檬搾成的汁,外加兩大匙蜂蜜。 還有,每週有兩、三次,每個人會再多喝兩百CC的蔬菜汁。那是用甘藍菜、青菜(白蘿蔔葉、小松菜、菠菜等)、蘋果、鴨兒芹或荷蘭芹等新鮮蔬菜搾出來的汁。這件事也由是我負責的。基本的飲食是糙米、味噌湯、醃菜、酸梅乾,再加上洋蔥片、豆芽或甘藍菜等炒蔬菜、煎蛋,以及一茶杯量的蘿蔔泥。味噌湯的配料多半是豆腐、香菇、貝類、海帶芽等。中餐是一顆蘋果加五百CC的優酪乳。只有這樣還是會餓,所以三點時要吃點心,例如香蕉、橘子,或木瓜、芒果等做成的乾果,或者堅果類。晚上有交際應酬或聚餐,所以會放寬飲食限制。肉類是一星期差不多吃一次。我喜歡喝酒,每天晚上會喝少許。配酒菜是菜乾、榨菜、毛豆、堅果類,或者魷魚等魚介類。 不過,酒精是癌症患者絕對不能入口的。肝臟除了酒精之外,也要代謝脂肪和蛋白質,是將毒物變成無毒的化學工廠。酒一喝下去,肝臟就必須處理,而暫時將其他營養素的代謝和解毒擱下。從喝酒後的隔天,r—GTP (檢視肝臟功能的指標)就會上升這點可以知道,酒精是會傷害肝臟的。飲食基本上是清淡的,白天都沒有攝取鹽分。吃生魚片或烤魚而需要沾醬油時,也只採用減鹽醬油和醋各半的醋醬油。※延伸閱讀1》‧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藉由日常飲食 使身體不易滋生癌細胞‧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癌症=生活習慣病 是慢性代謝障礙‧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三大食物是支柱 不可不知‧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四足動物的肉不好 雞肉最好‧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防癌飲食更重要 全天飲食公開※延伸閱讀2》‧吃掉癌症/從醫經驗當中 發現飲食治療很的成效很好‧吃掉癌症/什麼是容易罹患癌症的體質﹖‧吃掉癌症/癌症是體質所造成的「全身性疾病」‧吃掉癌症/重點是改變飲食習慣‧吃掉癌症/平常最應禁止的食物‧吃掉癌症/濟陽式癌症飲食療法 選擇食材Q&A
2014-09-23 癌症.抗癌新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標靶藥物費用昂貴,動不動一個月就得花上10萬元。腫瘤科醫師表示,目前治療肺癌、腸癌轉移至肝臟患者,可先透過基因篩檢預測治療效果。國內每年新增一萬多名腸癌患者,其中三成五確診時,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且高達七成已無法手術,僅兩成多可以外科切除。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指出,以基因檢測結果作為用藥的參考,符合經濟效益,不用再亂槍打鳥。他建議,腸癌轉移至肝臟患者,最好先接受KRAS檢測,如果屬於野生型,就可選擇標靶藥物來治療。※延伸閱讀》.癌患治療/標靶藥物與治癌種類.標靶非仙丹 他有效 你未必合用.標靶與化療/標靶專一性佳 但非全無副作用.種族與療效/選擇藥物 先問實驗對象.用藥案例/同為癌患 他合用 她選錯治療【2009/07/14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胃癌
【聯合報╱整理/記者施靜茹】 胃癌腫瘤擴散到肝臟,稱為胃癌第四期,通常5年存活率為5%到10%。如果腫瘤轉移到肝臟多處,一般不建議手術切除;加上讀者提到自己是退休老人,可能年齡也大,手術麻醉風險較高,所以建議讀者接受化療。如果化療使腫瘤縮小,5年存活率則另當別論。以胃癌來說,化療後腫瘤雖可能復發,但平均可延長8到10個月的存活期,依患者個人狀況而異。讀者接受化療第3個月時,轉移到肝臟的最大顆腫瘤已縮小一半,小腫瘤消失,對年長患者算是不錯的療效。治療這類患者,化療通常有6個療程,每次3到4個月;但還得視患者情況才能決定療程,採「且戰且走」策略。例如,若化療後肝臟只剩1顆腫瘤,或原發部位胃部腫瘤從一大片縮小範圍,就考慮手術;手術後視需要繼續化療,端看患者當時身體狀況,目的是把病況控制到最佳。現在化療藥物進步,副作用相對較輕,患者若能在醫師評估下接受化療,可以幫助延長生命。諮詢/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暨血液腫瘤科醫師邱宗傑【2014/08/22 聯合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大陸觀光客來台,在餐廳吃飯。「小姐,給我茶水!」「是要茶還是要水?」小姐不解的問。「茶水就是茶水!」「到底是要茶還是要水?我們有分茶或水的?!」小姐再問第二次。「茶水就是茶水,奇怪,你們台灣老是喜歡搞分裂!」分裂,就是一變為二,二變為四。分裂是個體得以繁殖,生生不息的基本要素。正常的細胞會分裂,也會老化,細胞分裂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因此,良性的腫瘤會變大,這也是細胞分裂之故,良性腫瘤雖然會變大,但腫瘤細胞不會到處蔓延、轉移。惡性腫瘤細胞不僅會不停的分裂,也會到處蔓延轉移,最後致人於死命。以肝臟而言,肝臟內有良性的腫瘤,例如常見的血管瘤,也有令人聞之色變的肝癌。血管瘤會變大,但通常很慢,也不會侵犯血管、不會轉移、也不會破壞骨頭,不用擔心。但肝癌就不一樣了,細胞分裂頻繁快速,腫瘤大得快,也會侵犯到血管,全身到處蔓延。因此,就癌症的防治而言,造物者顯然在警報系統方面做得不太縝密。細胞分裂的時候,人是沒有感覺的,換言之,癌細胞在生長變大的時後,人是不知不覺的,只有當癌細胞破壞神經,這時候人才會有痛覺;或肝癌太大了,肝臟無法負荷正常的生理機能,人才會出現黃疸、疲倦等症狀;或者肝癌吃到骨頭,才會引起骨頭痠痛;或者肝癌破裂出血了,才會有肚子痛或休克的症狀出現。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4期會刊有「B型肝炎第一線治療用藥」、「寶貝肝臟─從完整肝臟檢查做起」、「火燒心─胃食道逆流要緊嗎?」等。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09/02/22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病人:「醫師,你說、你坦白說,我到底長得是什麼瘤啊?」是一位中年女性,在外面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個3公分大的陰影。在台北市幾家醫學中心都看過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掃瞄也都做了,她還是不放心。「你說,是不是肝癌?」我仔細看了所有的檢查,很嚴肅的告訴她:「大概是血管瘤,不像肝癌」。「醫師,你一定在騙我,當初我爸爸得肝癌,我們也騙他是血管瘤!」「你一定在騙我!」她還是半信半疑。「不是肝癌,還有其他哪腫瘤呢?」我吸了一口氣,一本正經的告訴她:「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番石榴!」我看她那麼緊張,只好跟她開玩笑。有些病人得了肝腫瘤,不敢面對現實,私底下跑去求神問卜,尋求偏方草藥,但也有一種人過猶不及、擔心過度,而得了恐懼症,這是兩種不同的極端。人體器官除了毛髮及指甲不會長瘤之外,幾乎所有的器官都會長出腫瘤。腫瘤又分為良性及惡性,肝臟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肝細胞長出的肝細胞癌,俗稱肝癌。在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就是肝臟內血管長出的腫瘤,稱為血管瘤,血管瘤通常長得很慢,不會轉移、不會蔓延。但有時會與肝癌混淆,以為是肝癌,病人哭得半死,後來才知道是血管瘤。也有人肝癌以為是血管瘤,後來才知道是肝癌,延誤了治療的契機。目前雖然有各種影像檢查可以幫忙診斷,但有時還真的很困難。有一個方法是做肝臟切片檢查,但小的血管瘤可以做,大的血管瘤就容易有出血的危險。此外,另一個方法就是定期追蹤,如果追蹤兩三年,腫瘤大小沒變多少,那大概是血管瘤,不是壞東西。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5期會刊有「標靶治療─鎖定、殲滅肝癌細胞」、「猝不及防─猛爆性肝炎真可怕」、「C肝治療新藥物,可望縮短肝炎治療療程」等。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延伸閱讀》.肝癌,愛找忙人.3部曲預防沉默肝臟叛變【2009/04/19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肝癌仍是國人主要癌症死因之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隆賓昨日指出,中西醫在肝癌患者的調養建議上,有很多觀念互通呼應,如都很重視疾病預防、病人的心理狀態;飲食要求清淡新鮮,好吸收。為2000例以上肝癌患做過手術,是國內早期赴美學習肝臟移植的外科醫師,被譽為國內肝臟移植3大名醫之一的鄭隆賓表示,在多年的臨床經驗中,他體會醫師除了追求最好的醫療技術外,一定要讓肝癌患者對自己有信心,維持正向的心理狀態與手術、藥物治療同樣重要。鄭隆賓表示,請教過中醫資深醫師後發現,中、西醫很多觀念可以匯通,例如中醫特別強調患者必須「堅強意志,穩定情緒」。精神情志活動與身體臟腑氣血密切相關,尤其對肝臟關係尤大。一切疾病都會受到情緒影響,情緒樂觀有助於病情改善,抑鬱寡歡,易使病情惡化,肝病更是如此。鄭隆賓進一步表示,中醫也認為悲觀失望,焦慮不安,對肝病的恢復不利,患者易於情緒波動,不能克制,是病態反應的表現,要堅強意志,做到心情開朗,這是配合治療重要的一環。飲食方面,中醫建議肝癌患者以清淡,易消化,富營養為宜,適當進食含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的食物。飲食主要為低脂肪高蛋白質食物。中醫觀點,肝癌患者可以均衡補充清淡易吸收之食品與新鮮蔬果,如排骨,豬肉,蜆,蛤蜊,木耳,蓮藕,紅蘿蔔,青菜,黃豆,玉米,豆漿,牛奶,雞蛋,木瓜,甘蔗,梨子,葡萄等。少吃油炸、燥熱物、醃漬品、酸辣刺激性食物與熱性水果如榴槤、芒果、荔枝、龍眼最好。鄭隆賓指出,不少醃漬品鹽分高,且萬一使用不新鮮的豆類或保存不當,甚至可能含有黃麴毒素,肝癌患者最好盡量少吃。※延伸閱讀》.肝炎三部曲 國人健康隱形殺手.肝功能檢查正常 代表肝沒有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09/05/18 台灣新生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X醫師,你都交代清楚了沒?」一早在醫院走廊,迎面而來碰到一個似曾相似的面孔。「交代?」我心裡在想,「交代什麼!我活得好好的,有必要那麼早交代嗎?何況,你又跟我不熟!」「你『遺』囑都寫了嗎?」他見我沒有反應,又進一步問了。「遺囑?」難道眼前這位是金X山還是X巖的推銷人員,或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不然怎麼一直詛咒我!通常都是我提醒家屬,要病人交代清楚立好遺囑的,今天怎麼會反其道而行呢?「你是?」我實在不解,終於問起他的身分。對方回答:「就是那天門診給你看的那位XX病人的家屬啊!」「喔!」我想起來了,是一個肝腫瘤的病人,在門診登記住院時我有說會交代住院醫師,後續要怎麼處理。醫囑會寫清楚,不是遺囑,真是「差太大」了。在國外,得了癌症,醫師通常會直接告訴病人,不治療能活多久,治療能活多久。但在台灣,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癌症,通常馬上倒地不起,這可能與種族及國情有關,因此,家屬總會問醫師,病人還有多久時間好做準備。以前手術技術不發達,碰到手術,家屬最擔心病人會不會進了開刀房就出不來了。以肝癌手術為例,幾十年前,肝癌手術有很大的風險,因為肝臟內血管很多,常常一刀切下去血流不止,不僅要輸很多血,術中血壓降低、休克的例子也頗常見,但通常沒有立即危險;麻醉中出意外的個案雖然時有所聞,但機率很低。倒是如果肝癌很大,肝硬化很厲害,開刀切除後剩下的肝臟無法負荷正常生理機能,開刀後慢慢出現黃疸、腹水,人越來越虛弱,最後肝昏迷、肝臟衰竭而往生。為了避免這種情形,除了手術前好好評估風險,最重要的是平時養成定期追蹤的好習慣,萬一不幸得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此時,肝癌大都還很小,即使要切除,切除的肝臟也不會太大,不會發生肝衰竭的危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6期會刊有「B肝帶原者罹癌接受化療要更小心」、「菸不離口 肝苦無人知」、「肝癌奪命重男輕女 性荷爾蒙是幕後黑手」等。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09/05/31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成功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今天指出,台灣南部有些偏遠鄉下缺乏醫療資源,民眾又有到藥房「吊大筒」補充營養的嗜好,C型肝炎盛行率偏高,甚至村莊6成村民都罹患C型肝炎,成為「C肝村」。賴明詔表示,台灣地區的C型肝炎盛行率約2%,患者約四五十萬人,雖不及B肝患者人數,但因50%至80%的C肝患者會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但目前C肝無疫苗可預防,服用干擾素等藥物也僅半數患者有效;因此,只能加強宣導,籲請民眾避開危險因子,把傷害降到最低。賴明詔說,以前部分偏遠地區民眾有到藥房「吊大筒」注射營養針的習慣,一旦重複使用注射針具,且先前又有人是C 肝患者,後面注射的人就可能「中獎」,成為倒楣的感染者。他曾發現有村莊的C肝盛行率高達6成以上因此賴明詔呼籲民眾別再動不動就到藥房或隨便找個密醫「吊大筒」。一旦確定不幸感染C肝,應每四個月就到醫院做一次肝臟超音波檢查,若檢出異常陰影,應進一步接受甲型胎兒蛋白檢驗,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他也提醒,C肝患者少喝酒,少吃高脂肪食物,更不要去碰來路不明的保肝藥;因為,研究顯示有這些行為的C肝患者,未來惡化為肝癌的比率,將高出沒有這些行為C肝患者的10倍以上。坊間流傳的所謂「保肝聖品」,不是無效,就是引發肝臟、腎臟病變。 ※延伸閱讀》.B、C肝 不可亂吃補.治療C肝 中西合璧醫起來.垂直傳染》C肝媽媽 易產C肝兒【2009/06/17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醫師,我肉體就交給你了!」說話的是一位女性,一本正經的樣子。「阿彌陀佛!」「肉體要交給我,也未免太沈重了!」,我內心像土石流來襲一樣震撼不已。她見我面有難色,遲遲不表態,趕緊補充說明「明天的電燒治療就拜託您了!」原來是一位肝腫瘤的患者,腫瘤3公分大,位置深了一點,不適合開刀,安排作電燒治療。國人罹患肝腫瘤的比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以前如果不能開刀,等於宣判死刑,近一、二十年來,局部治療逐漸發展起來,起初是酒精注射,已經有20多年歷史,對2公分以下的小腫瘤,利用超音波監測下注射無水酒精,使細胞蛋白質凝固,腫瘤因而壞死。近年來,電燒治療逐漸取代酒精注射,利用細針插入腫瘤部位,再讓無線電流通過,在針尖處產生高溫,讓腫瘤壞死。比起酒精注射,電燒能產生的壞死範圍更大,治療次數也相對減少。目前對於小型肝腫瘤的治療,除了開刀外,局部治療是另一項最佳選擇。然而在人體肝臟內放針,產生高溫,真的就像活生生烤肉一樣,病人要能忍受治療的高溫,很像在三溫暖的烤箱內熱烤。對病人而言,就像真的把肉體交給醫師一般。雖然目前治療越來越進步,但不要感染B、C肝,以免肝癌惹上身才為根本之道,一旦有了B、C肝,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在肝癌還小時就能發覺及時治療,這樣肉體不管是要交給開刀的醫師或交給電燒的醫師,才能順利繼續過著彩色人生。 【2009/08/30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太太:「你幫我把離婚協議書簽了,對你有好處!」老公:「有什麼好處?」太太:「這樣你就不用上法院了!」原來是半帶威脅的手段。權衡輕重,判斷得失利弊,在日常生活上常常碰到,在小動物身上也屢見不鮮。壁虎、老鼠被抓了,都會自己把尾巴割斷以逃命,這種「斷尾求生」的哲理也常應用於股市投資上。在醫學上,像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因車禍左手臂受傷,血流不通壞死,不斷臂求生可能有生命危險,就是明顯的例子。肝臟長了腫瘤,如果是惡性的,就要及早切除或做其他治療,以免腫瘤繼續坐大,甚至轉移出去造成禍害。只是有些患者不敢面對現實,想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就小生怕怕,因此轉去尋求偏方草藥、袐方,或練氣功、斷食以求不可能的奇蹟出現。等到一段時期,症狀出現或病情惡化,才回來求正統醫療,常常錯失了治療的契機。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肝臟本身無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就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因此即使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人外表看起來還是跟常人一樣,體能也不差。讓很多人誤以為是這些偏方、袐方的療效。事實上,癌細胞仍在持續生長,等到有一天腫瘤大到一定程度,人開始消瘦或眼睛黃起來了,或肚子大了起來,屆時再想「斷尾求生」都來不及了。 【2009/09/06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你來多久了?」剛到公司不久,小張問辦公室的一位同事。「還沒百日呢!」 「那你呢?」「你還沒百日,那我連頭七都還沒到呢!」雖然談到百日、頭七,一般人都有些忌諱,但醫學上也有其深刻的意義在,例如肝癌手術,在幾十年前醫療技術還沒那麼發達,開刀當天除了操刀的醫師外,最緊張的莫過於家屬了。因為那時肝臟手術風險很大,這是因為肝臟內充滿血液,可能一刀下去血流不止,手術中可能就會引發血壓降低,甚至休克,而有生命危險。若麻醉當中出了意想不到的差錯,病人可能活生生的去開刀,但開刀當天就傳出惡耗。如果當天安全度過,再下來要擔心的是七天之內有沒有併發症,其中一種可能是手術中血管未結紮好,開刀後一、二天內內出血,血壓降低,又要進開刀房重新打開腹腔。或者手術中細菌感染,也會在手術後幾天內發高燒,甚至發生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如果七天之內都沒什麼意外順利出院,手術之後百日內也有可能傷口癒合不好,腹腔內化膿,或者肝臟切除體積太大,剩下的肝臟無法負荷正常的生理機能,而出現黃疸,腹水等現象,甚至出現肝昏迷現象。如果百日之內都順利,那手術大概成功了。日後如出現腫瘤再發,除了可能手術前就轉移出去或者切除不完全外,大都是肝臟其他細胞再長出來的,與原來手術無關的。到了滿一周年,通常就可以來個「周年慶」。 【2010/01/31 聯合晚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妳要不要再生一個?」 門診來了一個30多歲的女性,3年前肝臟長了一顆3公分的腫瘤,手術切除了,目前狀況很好,我好意的問她。「我再生,我老公就會把我休了!」「怎麼會這樣?應該會高興才對!」「他已經結紮了!」她說出了真相。「我心裡嚇了一跳,現在已經很少有『公雞』在結紮了,何況還那麼年輕。」「我可以讓我小孩有個新媽媽,但不能忍受讓他們有新的弟妹。」她堅定的說道。「因此,我手術前就要求他去結紮!」「當時醫生一再問,不是打活結,是要切掉,不能回復的。跟我們再三確認。」「現在切下來的那條傳宗接代的東東放在瓶子裡,擺在我家客廳。」「每次一吵架,就想到他那時的真誠,我爸媽也看到這點,心裡很感動,所以總是站在他那邊。」「想當初,我弟弟得了肝癌,家裡幫他辦後事,不到半年我去體檢,竟然我也有份!」「我弟弟不到三個月就走了,我年紀比他大,那還能活多久?我那時心理壓力好大,想到兩個小孩還那麼小,就很難過,心想應該讓孩子有一個新媽媽,但不能有新的弟妹,因為將來吵架時,老公也一定會站在新太太的孩子那邊。想不到過了三年,我還快樂健康的活著,只是我老公變成『無子西瓜』,對他有點歉疚。」這位小姐的弟弟因為肝癌太晚發現,所以不到幾個月就走了,可是她幸運多了,發現得早、及早治療,還可以與老公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報╱巫奕儒/彰化秀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38歲蔡先生剛當爸爸,生活充滿喜悅,但近二個月常胃痛、倦怠,原以為照顧新生兒太累,到胃腸科就診,發現肝臟有兩個小於3公分的腫瘤,切片檢查證實為肝癌。由於早期發現,使用腹腔鏡射頻電燒灼術,不必開腔剖肚就清除了肝臟腫瘤。 肝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一位。手術切除肝癌病灶或肝臟移植被尊為黃金標準,但肝癌早期並無症狀,發現不易,臨床上90%患者因腫瘤過大或病況嚴重,無法進行手術。射頻電燒灼術(RFA)是近10年來發展的非手術局部療法,適用於早期發現的較小肝癌,單顆腫瘤不超過5公分;若為多發腫瘤,不超過3顆且每顆不超過3公分,病人無出血傾向及總膽紅素小於3mg/dL、可控制的腹水,且無肝外轉移與門靜脈侵犯者,均可適用。不過,目前健保尚不給付,每次治療需自費3萬元。射頻電燒灼術在患者皮膚入針處施行局部麻醉,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電極針插入腫瘤中心,以達到燒灼並摧毀腫瘤效果,若發現腫瘤復發,可重複施行。不過,經皮穿肝的射頻電燒灼術,難以觸及較深部腫瘤,需合併使用腹腔鏡加強療效;對於曾接受上腹手術者,由於腹部沾黏嚴重,恐難施行腹腔鏡,需進一步評估手術可行性。預防勝於治療,定期檢查是預防肝癌最好的方法,尤其B型、C型肝炎帶原者,可利用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等簡便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發現,不聽信偏方,便能有較多選擇,可與醫師討論決定適合的治療方法。
2014-09-23 名人在線.許金川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病房迴診時,病床上躺著一位中年女性,呼吸急促、滿臉愁容,住院醫師安排她照了胸部X光、心電圖都正常。家屬很緊張,因為病人肝臟長了一顆3公分的腫瘤,怕惡化了。我摸摸了病人的肚子,無特別異常,看病人血紅素指數也正常,沒有理由會那麼喘。「會不會是大失血了?」我心平氣和的問家屬。「是腫瘤破掉內出血嗎?」家屬很緊張的問。「不是啦,我是說近日股票慘跌,是不是荷包大失血,所引起的?!」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臟長了腫瘤,一般是不知不覺,也不會影響呼吸心跳的。但是如果腫瘤太大了破裂出血,或者腫瘤雖然不大,但長在肝臟表面,就有可能破裂出血,造成肚子大痛、血壓下降、血紅素降低,嚴重時會有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這位女士,肝腫瘤長在裡面,不可能破裂,也不會有任何症狀,更不會因此而氣喘心跳加速。但大環境不好,股票慘跌,荷包大失血,多年積蓄一下子減少了不少,任何人都會愁眉不展,笑不出來的。對某些人而言,可能精神打擊太大,表現更為明顯,讓人以為是肉體出了亂子。不管如何,在經濟不景氣中,更要保有一顆好肝及健康的身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將錢財置之度外看的開,才能過著彩色快樂的人生。●許金川教授的專欄文章已集結出書,書名「遠離肝苦很簡單」,請洽肝病基金會或各大書店購買,另有「保肝冷笑話」app(i-phone及Android版),歡迎免費下載,讓您隨時隨地輕鬆學習保肝知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免費索閱。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您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華泰銀行回饋社區鄰里,舉辦系列免費肝病檢驗活動,10月6日(四)上午10:00至12:00在華泰銀行萬華分行舉行,詳情請洽萬華分行。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24號,電話:(02)2306-2699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前總統陳水扁自覺腹部有硬塊,排便習慣改變,擔心自己罹癌。對此,新店慈濟醫院肝病中心教授林憲宏指出,腹部如出現硬塊,確實不正常,但單憑自己的感覺並不準,應該讓醫師觸診,接受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就可確實診斷。林憲宏表示,早期肝癌並無症狀,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異狀。一般來說,必須等到晚期,肝臟腫瘤較大,才會摸到硬塊,同時還合併黃疸、腹水,甚至吐血等症狀。至於腹部摸起來有硬塊,林憲宏說,腹部內有肝臟、胰臟、腎臟等器官,任何一個器官出問題,都會導致腫脹,摸起來好像有個硬塊。不過,臨床也有人因為肥胖覺得腹部腫脹,以為出現硬塊。林憲宏說,陳水扁任內在台大醫院做了多次高規格健康檢查,當時並未聽說他罹患B肝或C肝。如果真有肝炎,又有肝癌家族病史,罹患肝癌的機率確實會比一般人來得高。至於是否有可能罹患大腸癌?林憲宏分析,排便習慣的改變,也是早期大腸癌的症狀之一,到了晚期,如果轉移至肝臟,摸起來也會覺得硬硬的。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老友相見,深深地嘆了一口大氣。「我家小孩,小二就不陪我了!」一臉辛酸的樣子。我趕快安慰他說:「沒關係,小二不陪,找小三陪!」小孩子小時好玩,長大後有自已的天地,就會往外發展,不太黏父母親。肝腫瘤也是一樣,肝腫瘤在一、二公分時,通常都會乖乖地在原來生長發育的地方,等到越來越大就不安份守己,往往會往外發展,可能直接由腫瘤邊邊突圍而出跑到周圍的肝組織,在那兒落地生根,再長大;也可能經由腫瘤周遭的血管或淋巴管到身體各處遊蕩轉移,如果是鑽入肝臟內部的門靜脈就會延著門靜脈蔓延,將門靜脈堵住,造成肝血流減少,影響肝功能;也可能進入肝靜脈回到心臟再由心臟血管打出流竄到全身各處,包括肺部、腦部、骨頭等。如果腫瘤小又沒有到處亂跑,開刀切除或電燒療法、栓塞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腫瘤蔓延到肝臟外面,那就只剩下藥物治療了,但通常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大都只能延長二、三個月生命而已。問題是腫瘤很小時,通常都是不知不覺的,可以照常上班上課、爬山下海,等腫瘤長大後,有一天破裂出血引起肚子痛才會緊急就醫,或者腫瘤很大了,人才會疲倦,或眼睛變黃、皮膚黃,為「伊人消瘦」才會警覺到大勢不妙,而當轉移到骨頭了,引起骨頭酸痛或下肢無力再去求醫,此時通常很難治療了。因此,對我國人而言,養成定期檢查身體,注意肝臟的健康,才能擁有彩色快樂的人生。※延伸閱讀》‧肝腫瘤破裂 會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四大療法 對抗肝腫瘤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線上企劃╱林心平】專訪:林口長庚醫院肝臟暨移植外科主任李威震國人肝功能普遍不佳,罹患B肝及C肝人數比例高居不下,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年約有1萬2000人死於肝病,肝癌更是全國男性癌症死因之首,台灣換肝權威醫師李威震指出,一發現肝癌應立即治療,才能降低未來復發機會,拖得愈久,復發機率愈高。林口長庚醫院肝臟暨移植外科主任李威震指出,目前國內肝癌常規治療方式主要為肝臟移植、肝臟切除、RFA射頻燒灼、血管栓塞(加入化療藥物或放療物質),放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方式。預後程度好壞依序為換肝、切肝、電燒、栓塞。近年來,受到矚目的標靶治療,大都用於肝癌晚期,可延長患者存活期,但健保給付嚴格,只在腫瘤遠端轉移,侵犯到血管,才予給付。如肝臟腫瘤只有1、2顆,肝功能夠好,則可接受切除手術,但一定比例會復發。如果腫瘤數在3顆以下,腫瘤不大,則建議採用肝臟移植,療效最佳。 大部分肝癌患者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肝功能不好,無法切肝或換肝,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採取電燒及栓塞等治療。通常腫瘤約3至5顆,大小從3至5公分都可透過電燒來殺死癌細胞,雖然效果不錯,但仍有復發機率。 至於栓塞治療,現在多了一種載藥微球的栓塞新方法,這類微球直徑為200~400微米(約等同於兩根~四根頭髮的直徑),可裝填化療藥物(主要的搭配藥物為小紅莓Doxorubicin),微球進入腫瘤部位後,可讓藥物釋放期間延長至14天,由於腫瘤內藥物濃度增高,療效不錯。李威震主任指出,腫瘤如超過3顆,且無法切肝及電燒,一般建議給予栓塞治療。李威震主任強調,與其他治療相較,栓塞治療風險較低,感染比率也較低。最重要的是栓塞治療能延緩病情惡化,中期患者更可因此改善肝功能,甚至有機會可以換肝。最近即有兩名晚期肝癌個案,腫瘤已侵犯至肝門靜脈,經栓塞治療加上電療,順利去除門靜脈腫瘤,讓血管再次暢通,得以順利換肝。國外報告顯示,釔90治療也可以消除血管內腫瘤,可供門靜脈栓塞的患者選擇。至於釔90輻射劑量問題。李威震主任解釋,釔90屬β射線,半衰期短,組織穿透距離最遠才1公分,所以當微球隨著肝動脈流入腫瘤血管中,輻射範圍只及於腫瘤,不會影響周圍器官組織。釔90治療期間,患者容易有疼痛感,均在可忍受範圍內,可藉由止痛藥來緩解。少數人會有噁心、食慾差等情況,但術後幾天內就會自然消失,相當安全。術後二個月為觀察期,由醫師評估效果,考慮是否需進一步治療。為了提昇免疫力,許多肝癌患者在正規治療前後也接受了民俗療法,服用中藥草,對此,李威震主任認為「萬萬不可」。因為部分草藥含有生長激素,可能進一步刺激腫瘤生長加速,服用後果難以預測,門診就有患者腫瘤突然變大,成長十倍之多,患者千萬不要嘗試偏方。更多資訊》http://blog.udn.com/loveurliver/article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線上企劃╱李順平】專訪: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主治醫師李潤川別以為肝癌只會發生中老年人身上,20多歲年輕人也可能罹癌!一名20多歲男性發現腹部硬塊,立即至到院求診,檢查報告出爐時,讓他無法置信,自己竟然罹患了晚期肝癌,腫瘤已有拳頭大小。 由於太晚發現,腫瘤體積太大,無法以外科手術切除,一時 之間,又等不到換肝,情況危及。經台北榮總跨科別的醫療團隊以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後,腫瘤明顯縮小,便於後續其他治療。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主治醫師李潤川指出,釔90是一種相當純的放射性物質,輻射範圍僅有1.1公分,臨床觀察,平均僅有四分之一公分,加上半衰期時間短,安全性高,可用於體內放射治療。 李潤川表示,釔90體內放射為治療肝癌的最新方法,藉由術前精準的血管攝影來定位,經由肝動脈以導管將數千萬個帶有釔90的微球送至腫瘤,藉由兩周的放射線治療,給予腫瘤致命一擊,並可保存健康的肝臟組織。 近來反核意識高漲,許多人一聽到放射線,就覺得怕怕的。對此,李潤川指出,只要事前模擬,並透過精密計算、嚴密 監控,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的副作用相當低。 術前一至兩周,先進行模擬,觀察患者體內吸收白蛋白情況 ,並估計用藥劑量。一旦模擬結果顯示,效果並不好,甚至危害肝臟功能,即建議停止這項治療。另外,為求安全起見,患者於術後五至七天,必須單獨睡一張床,與人交談時,至少應該保持兩公尺距離。 李潤川指出,為了精準執行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降低風險,北榮成立特別門診,並組成一支跨科別的優秀團隊,包括核醫、放射、腫瘤等科別,加上一名專職物理博士,成員近10人。 近五年來,台北榮總已經完成近兩百次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運用經驗之豐富,大幅領先國內其他醫學中心。病患約160人,年紀最小為20多歲,最高齡則有87歲。年紀太大 的患者受限於體力,並不適合接受栓篩,適合副作用較低的治療,以提昇生活品質。 李潤川表示,臨床觀察,適合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療法的肝癌患者為三大類,首先為無法動刀切除的原發性肝癌,或是已接受過兩次栓塞治療但效果不好,以及肝癌細胞已蔓延至肝門脈者。
2014-09-23 癌症防治.肝癌
【聯合晚報╱許金川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老同學見面,互相挖苦。「你做事太龜毛了,請你寫文章,一改再改、一修再修,至少修了三、四次。」「你還不是一樣,老婆也是一改再改、一換再換,一共換了三次。」對肝腫瘤的病人而言,這種重來的事也是一直發生。第一次發現肝腫瘤,開刀順利切除了,或用栓塞或電燒順利消除了,可是有不少病友隔一段時間後會復發。復發有兩種,一種是原來的腫瘤在治療前跑出去的;另一種是原來的腫瘤完全消滅了,但別處的肝細胞又惡化成肝癌,重新長出來。一般而言,腫瘤越小,治療前跑出去的機會越少,反之,腫瘤越大跑出去的機率也越大。因此對B、C肝炎的病友而言,定期追蹤是很重要的必修課。至於第二種情形,從其他的肝臟部位再長出來的,這是因為一旦感染B肝或C肝,通常幾乎是整個肝臟都受到波及。此外,B肝或C肝病毒長期躲在肝臟內,引起肝臟的發炎壞死、甚至肝硬化,這些變化本身就容易使肝細胞惡化而產生肝癌。因此明哲保「身」,保持完膚不要讓自己的皮膚粘膜有傷口,以免B肝或C肝病毒乘虛而入,是最好的保肝之道。※延伸閱讀》‧肝腫瘤長大 小心到處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