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名人在線.蔡宏斌
蔡宏斌/精靈寶可夢旋風-淺談當代智慧型手機遊戲成癮與自我管理
自從精靈寶可夢app在台灣上市一周以來,媒體網路都在討論這個「新流行文化」現象,似乎商機無限,有助於行銷景點觀光。但從道路交通安全角度來看,台北高雄兩都會區警察已取締超過300人,似乎有人會過度沉迷於智慧型手機遊戲,在機車族的比例頗高。連筆者搭捷運時,都看到揹書包年輕人專心在抓皮卡丘,在車廂開關門時險象環生,可見得當代的手機(網路)成癮現象已是進階版,隨著擴充實境的技術發展,還有更多影響公共安全的顧慮。回顧「網路成癮」的歷史,1995年是由紐約的精神科伊凡·郭德堡醫師提出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在隔年於美國心理學會有學者發表600位重度網路使用者的的研究成果。接著在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在概念上與藥物、酒精成癮、賭博同屬於「成癮性疾患」。在2014年8月的全球手機上網研究報告中發現,台灣民眾每日手機上網時間197分鐘,比全球平均142分鐘,高出近1小時,而最少用手機上網的法國,每天僅花98分鐘上網,實在值得國人警惕。現在2016年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更加普及,「精靈寶可夢遊戲app」更結合全球定位(GPS)系統與擴充實境的技術,讓以前所謂的宅男宅女玩遊戲也能走出戶外,但太融入於情境中而忘我,已經發生多起交通意外,身為醫師不得不提醒大眾注意潛在的健康安全風險。根據研究,網路成癮屬於「行為成癮」,並不是對酒精、香菸、藥物等有形「物質成癮」,然而「行為成癮」與「物質成癮」的本質相同,具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和神經生理機制,但其心理性依賴(渴求感),可能比生理性依賴更嚴重。研究初步已發現: 帶有D2型多巴胺受體Taq 1A A1對偶基因者的大腦「腹側背蓋區」,其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訊號傳遞較少,行為成癮的風險也較高。線上遊戲成癮者在物質成癮相關腦區的活動較強。坦白說,網路成癮並非純粹心理問題,更牽涉到腦神經功能、甚至結構改變。以當代身心醫學的思潮,呼籲大家不要把「網路成癮」者當作病人看待,在孔繁鐘醫師的文章中,他說:「個人自由意志下的選擇,縱然造成失能,其後果仍要自負,不應以『成癮』為藉口!在醫療立場,這些是可以諮商協助的狀況,但絕非精神疾患!」。台大精神部林煜軒醫師,對寶可夢瘋狂玩家提到有四大副作用的觀察重點, 分別是: 潛在(交通)危險、不良健康習慣、無法專注和自覺困擾,脫離現實生活互動。而奇美醫院陳志金醫師,以其敏銳的社會觀察,將寶可夢症候群(Pokemon Syndrome),編成英文字母七字的口訣,雖然不是正式的醫學文獻論述,仍然傳神地把瘋狂玩家的情態表現出來。另外對於「網路成癮症候群」有一個自我檢視表,9項指標符合6項即為網路成癮,但要確診需要精神科醫師鑑定。針對玩手機以至於引發交通事故,台灣於民國101年5月30日立法開罰,若汽車或機車駕駛人遇到塞車或紅燈,使用手機、電腦或類似功能的科技裝置,導致有礙駕駛安全行為,汽車駕駛將處新台幣3000元罰鍰,機車駕駛處1000元罰鍰,自行車(含U-Bike)騎士處600元罰鍰。吾人建議將這一波寶可夢旋風,作更深度地反思,在趕流行之外,了解核心問題不在網路世界, 而在現實生活,不要把玩家們都當做是生病的病人,也要體認改善網路成癮的自助技巧, 要適度放空自己, 接近大自然, 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也避免沒事就划手機。最後筆者建議智慧型手機開發廠商,未來能將擴充實境趣味和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相結合,讓玩家們放心地走到戶外,享受真正的紓壓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