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剖腹產之後還可以自然產嗎?專家:下一胎仍有機會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合理剖腹產率是10到15%,根據健保署最新公布「各總額部門醫療服務指標 」,診所剖腹產率已高達四成,高於醫院的33%,且醫院剖腹產率過去三年持平,診所剖腹產率不降反升。剖腹產再入院 機率比較高健保統計全國西醫基層診所及醫院剖腹產率,診所在今年前三季平均39.86%,與2016年相比成長5%,且診所剖腹產率在今年第二季達到40.54%,為近四年最高;醫院剖腹產率持平在33%,今年前三季平均32.86%,比2016年減少1%。研究證實,剖腹產因麻醉風險及血栓、感染與沾黏等併發症,產後30天再入院機率比自然產高2.3倍,未來若因疾病動子宮手術,出現併發症、輸血機率都提高。此外,剖腹產婦女下次懷孕時,有較高風險出現前置胎盤和植入性胎盤,兩者都可能引發致命大出血,重複剖腹愈多次,風險愈高。診所環境溫馨、設備豪華曾在醫學中心服務的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徐金源表示,診所剖腹產率高,可能有非醫療因素。相較於醫院,診所配合度高、環境溫馨、設備豪華,特別吸引某些怕痛、不想自然產、想剖腹的產婦,可能因此導致診所剖腹率較高。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分析,大醫院隨時有麻醉科醫師,當待產狀況變化時,較有餘裕選擇等待觀察,但一般診所因應資源不如醫院,加上少子化社會對生產結果寄予厚望,認為有風險出現,診所就可能優先考慮剖腹產,以免應變不及、衍生糾紛。產程遲滯 是剖腹主因之一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秘書長陳玫儀表示,產婦可能有個人因素或特殊狀況而需要剖腹產,但真正自主選擇的前提,應基於完整了解自然產及剖腹產的相關風險,包括對於日後懷孕生產的影響。產程遲滯是目前臨床執行剖腹產的主因之一,陳玫儀提醒,不恰當的待產限制和遭濫用的無痛分娩,都會導致產程遲滯。如果產婦懷孕時就認識產程和各種因應產痛的策略,待產時能被支持下床自由活動,產痛和身體活動都有促進產程順利的作用。頭胎剖腹 仍有機會自然產陳玫儀表示,即便頭胎剖腹,下一胎仍有機會自然產,但生動盟搜尋資訊及接觸許多案例後發現,醫師幾乎不會主動告知曾剖腹產婦有自然產的可能性,產婦有高度意願嘗試,也難找到醫師協助。陳玫儀提醒,醫療體系如何採用剖腹產的適應症,也是高剖腹產率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