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1 新聞.健康知識+
解讀身體密碼!腹部、臀部肥大和這些慢性病有關
生老病死雖是人生必經過程,疾病仍然讓人聞之色變。由於環境汙染增加、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文明病日益普遍,造成個人、家庭和健保系統負擔。各種疾病的盛行率在性別、身體特徵、種族等方面存在差異,想預防重大疾病,你我該注意什麼部位加強篩檢,維持健康生活?請參考本刊整理的圖表。《點我看大圖》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局、英國國民保健署、衛服部、取材自網路 版面構成/李彥民、蔡佩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7-05-21 新聞.健康知識+
生老病死雖是人生必經過程,疾病仍然讓人聞之色變。由於環境汙染增加、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文明病日益普遍,造成個人、家庭和健保系統負擔。各種疾病的盛行率在性別、身體特徵、種族等方面存在差異,想預防重大疾病,你我該注意什麼部位加強篩檢,維持健康生活?請參考本刊整理的圖表。《點我看大圖》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局、英國國民保健署、衛服部、取材自網路 版面構成/李彥民、蔡佩芸
2017-05-16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病逝,肝膽胃腸科醫師梁程超今天表示,民眾罹大腸癌跟基因和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愛吃燒烤紅肉、油炸品、加工肉類、香腸、培根等,都會增風險。豬哥亮清晨約5時病逝,他3年前確知罹癌,當時僅第二期,但延誤治療,一直進展到第四期,已有轉移才開刀。不過預後不佳,今年3月住進台大醫院,且一度傳出病危,家屬簽署放棄急救書,豬哥亮也在病房內接受安寧共照,今天清晨在睡夢中辭世。北投健康管理學院副院長梁程超下午受訪時表示,大腸癌發生多是從線瘤型瘜肉開始發展,進展10年會變成大腸癌,主因跟體質及國人飲食習慣有關。梁程超表示,民眾普遍飲食西化,燒烤紅肉、油炸食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熱狗、培根等吃太多。這些食物經過燒烤、高溫,會產生容易致癌的化學物質,容易讓大腸產生瘜肉並隨著時間長大。基因也是大腸癌好發原因,梁程超說,如果家族有人罹大腸癌,罹大腸癌風險將高於一般人2到4倍。肥胖也是已知的高危險因子,臨床發現,很多年輕的大腸瘜肉患者都有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的問題。梁程超說,飲食習慣不好、愛吃油炸、紅肉,升高肥胖風險,目前證據也顯示,肥胖也是致癌因子之一。建議應維持好的飲食習慣,除少吃致癌物,也應多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多運動,有助減重。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好;梁程超表示,大腸癌第一期患者,若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95%;若第二期,5年存活率也高達8成。但若拖到第四期,5年存活率只剩10%。梁程超說,臨床上很多像豬哥亮一樣的患者,不敢面對病情、怕開刀、怕要做人工肛門,寧可尋求別的治療方式,如吃中藥。中藥的運用在大多數的癌症都沒有臨床實證,如果患者真的要吃,也僅能站在調理輔助的角色,不能當成治療選擇。
2017-05-04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大口吃肉,偏好燒烤油炸,大腸癌第九度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103年發生人數達1萬5764人,比第二名肺癌高出三千多人,平均每33分21秒,就有一人罹患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大腸癌為典型「病從口入」疾病,許多人習慣亂吃,當然成為台灣罹癌人數最多的癌症。王輝明指出,大腸癌與環境汙染、飲食失衡、缺乏運動以及肥胖等因素有關,而這些都是國人共有的通病,因此大腸癌越來越普遍。所幸國健署大腸癌篩檢成效不錯,不少個案在早期就被篩選出來,切除後只需持續回診追蹤。萬芳醫院副院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有關,但隨著近年國人四癌篩檢中,大腸癌篩檢已達5成以上,以往患者發現多以第三、四期,逐漸提早為第一、二期,雖然發生率增加,但及早治療死亡率降低。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研究顯示,50-64歲大腸癌第一期患者,接受手術後,幾乎不會損及壽命。但如果為第二期,則平均短壽六年,一旦延誤就醫,確診時已經到第四期,則生命損失達18-22年。國健署統計,103年共118萬1474人接受大腸癌成人免費篩檢,發現3萬3529名癌前病變個案、2352名大腸癌患者,成效不錯,提醒年滿50歲的民眾踴躍接受大腸癌篩檢,有效降低死亡率。
2017-04-27 名人在線.張璽
寶寶四個月大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從此媽媽除了母乳天堂路以外,又開始漫長的自主進食之路。目前學界大家普遍的認知都是,要孩子自己吃的好,就要讓他們快樂吃。可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事情絕對沒有學者們想的那麼簡單!有一群日本的公衛學者針對學齡前孩子的「吃飯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進行問卷訪談調查。初步的結果很顯然的,快樂的媽媽就有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媽媽通常也有不快樂的孩子。不過當然也有少數「快樂的媽媽但是孩子不快樂」、「不快樂的媽媽可是孩子很快樂」。今天我們不是論文讀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和統計方法以及結果就不贅述。我先講結論「身為指導者要對家長進行食事的支援輔導時,必須要全方面的考量對方的生活及背景等因素」。在這份調查裡面,家長們提出疑問最多的困境首先是「丸のみ(囫圇吞棗)」,其次是吃太久、含著不吞、偏食挑食、沒食慾等等。影響快樂吃飯的因素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的只有「夜奶的有無」,作者推論是因為過多的夜奶會讓小朋友早上的空腹感不足,且夜奶次數多也可能顯示孩子的作息並不穩定(睡眠周期、三餐也不固定)。也就是說,夜奶本身並不是表象的問題所在,而是背後的整體生活規律性不佳所致。三餐固定正常,孩子才會在應該吃飯的時間感到肌餓進而樂於進食。另外,過多與進食無關的刺激也會影響,例如邊看電視邊吃飯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小孩會被電視的聲光影像吸引住而忘記咀嚼吞嚥,餐點因此放置太久也變得不美味…等。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少數表達「媽媽快樂但是孩子不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媽媽可是孩子很快樂」更少。其實待過育兒現場的都知道,一兩歲大開始進行自主進食的孩子,吃得亂七八糟是家常便飯。尤其是一開始手部的動作尚未發展完全時,孩子一定本能的使用手指抓食物吃,這樣當然會發生「孩子吃(玩)得很高興而媽媽不高興」的情況。但是對於用手指抓食物,我以一位小兒神經科醫師的觀點來看,其實是有助於孩子的發展的。理由很簡單,抓取食物的動作就是一種鍛練孩子手指精細動作的訓練,因此,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完全,無法順利操控餐具(湯匙、叉子等等),順應他們用手指取食而非逼迫他們使用餐具,更能提升他們進食的成就感與樂趣。這個階段可以準備給他們適合用手取食的食物拿著吃,例如米餅等等,而不是一碗粥。隨著動作發展成熟、社會文化的影響,總有一天寶寶會順利學習使用餐具進食。此外,口腔咀嚼功能的發展也影響孩子進食的情況。直到可研磨食物的乳臼齒長成為止(約兩歲半前後),囫圇吞棗的進食方式都是正常的。食物本身的軟硬度,以及餵食的一口大小,都要能夠配合孩子牙齒口腔機能發育的狀況,太硬、太大塊或太大口,就容易讓孩子把食物含在嘴巴吞不下去。了解到這些背後的因素,各位家長也不用為了孩子不肯用餐具、或是吃飯太慢、含著東西不吞、邊吃邊玩等原因而苦惱不已。整體來說,孩子吃東西「不盡人意」的原因很多,遇到這些困擾時,需要個別整體性的仔細評估:生活節奏的規律性、寶寶牙齒發育的狀況、咀嚼功能的進展、家長本身對吃飯的態度…等都有關係,甚至本身的文化背景價值觀,也都有差異。舉例來說,法國人吃飯時間是世界第一長的民族,為此我詢問與法國人結婚的友人,她表示不論外出或在家中都是如此,晚飯通常都吃兩個小時,而她的孩子們(1、4歲左右)在餅乾的誘惑下也就這樣坐在餐桌上吃飯吃了兩個小時。對法國人來說,晚餐不只是進食攝取營養而已,還是相當重要的交流時光。不過她也有幫我詢問她先生小時候的吃飯狀況,一般早午餐時間跟台灣差不多(半小時~40分鐘左右),晚餐雖然大人會吃很久,但因為法國人習慣讓孩子很早就寢(8~9點),也有家長會讓孩子快一點吃完就去睡覺,大人再慢慢地進(交)食(談)的情況也不少。日本跟台灣的情況就比較相似,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大概就是早餐習慣在家裡吃完再上學吧!我們比較不會在餐桌上有太長時間的交談,一方面是不習慣(所以每次吃法式料理都快睡著),一方面台灣料理冷了就真的不好吃了。不過不論是哪一方,孩子們都好好的成長了。另外有一篇美國國家衛生院2007年發表的文章裡也提到,對於孩童的飲食習慣,最大影響的來源還是父母。不論是從先天環境、基因層面或是社會環境影響都是。孩子的味覺初體驗其實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因為孕婦攝取食物的「味道」會出現在羊水中,而胎兒時不時吞嚥羊水,就會品嚐到這些味道。我太太懷三個孩子的時候,三胎孕期的口味都不大一樣,說也奇怪,三個孩子的口味都跟太太懷他們的時候口味變化一模一樣!老大愛吃水果,老二討厭甜食,老三嗜甜如命(太太本人平常是個不愛吃水果可是愛吃甜的人)。此外,很多研究證實了,父母做為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Role Model,其飲食習慣(不論是口味或是進食方式)與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深刻的相關。由此可以說,孩子吃飯的問題,應以三餐作息為中心來進行整體生活規律的節奏訓練,這才是根本的方法!
2017-01-16 新聞話題.健康知識+
日本一項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身上會出現一種「老人味」(日語:加齡臭),而且在40歲以後特別明顯。若想消除這種異味,可以從飲食與清潔兩方面下手。日本資生堂研究中心發現,人體中的2-壬烯醛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這就是導致「老人味」出現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人體的皮脂原本沒有臭味,但是一旦與汗水、老廢角質形成氧化作用,就會生成2-壬烯醛。當這些物質被微生物分解後,就會產生「老人味」這種臭味。研究也說,想要消除「老人味」,可從飲食與清潔下手。這種臭味的來源是皮脂,所以平時可以減少攝取會產生油脂的食物,尤其是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會讓身體氧化更為嚴重,更應該避免。此外,多吃抗氧化食物,例如:薑、蒜、堅果、大豆等,也可以減少皮脂產生氧化作用。在清潔方面,適度清洗皮膚上的油脂,尤其是大多數人常常忘記清理的耳後部位,可以消除臭味,但過度搓洗,反而會得到反效果,因為這會讓皮膚乾澀,促使皮膚自動分泌更多油脂來達到平衡。洗澡時不應該直接拿肥皂或沐浴乳在身上搓抹,最好是先加一點水搓揉起泡,用泡泡來清洗,如此溫和地帶走皮脂才是比較正確的洗法。這項研究也指出,由於雄性荷爾蒙會促進皮脂腺發育,導致皮脂大量分泌,進而使男性產生較多的2-壬烯醛和「老人味」。而雌性荷爾蒙有一種抑制氧化的效果,不容易使壬烯醛的基本成分脂肪酸氧化,所以女性比較沒有「老人味」。
2016-12-28 新聞話題.健康知識+
環保署十年前曾檢測國人頭髮含汞量,發現平均值為2.40mg/kg,和日本相近,但高於美國。其中老人暴露比年輕人多,葷食者頭髮汞含量高於素食者8倍,另外牙醫因為工作環境暴露多,頭髮含汞量也比一般人多。美國環保署的建議參考濃度是1 mg/kg(ppm),如果哺乳婦女體內超過濃度標準,建議別吃鮪魚、旗魚、鯊魚、鮭魚等高汞魚;懷孕婦女最好低於10 mg/kg(ppm);懷孕婦女若高於14 mg/kg(ppm)胎兒會輕度不良;若體內汞濃度高於50mg/kg(ppm),則會有神經學障礙,如小腦失調、視野聽覺障礙。環保署環檢所組長翁英明表示,這是十年前的調查,當初環保署是為了開發汞的檢驗方法,主要是為了檢驗廢棄物、土壤中汞含量,因此花一年的時間讓民眾自願剪一點頭髮進行檢驗調查。當時並非為了調查人體汞含量,因此後來沒有繼續進行相關調查。根據當初的調查,受檢國人汞含量範圍0.012 mg/kg 至 18.9 mg/kg(ppm)都有,男性平均值 2.92 mg/kg、女性平均值 1.84 mg/kg,與日本國民調查男性平均值 2.5 mg/kg、女性平均值 1.6 mg/kg近似,但均高於美國參考濃度1 mg/kg。調查也發現,年紀越大頭髮中汞含量值越高,60歲以上(平均值為3.17 mg/kg)為20歲以下(平均值為2.07 mg/kg)的1.5倍;吃越多大型魚類者頭髮中汞含量值越高,多吃魚者(平均值為3.68 mg/kg)為不吃魚者(平均值為0.55 mg/kg)的6倍。最明顯是飲食習慣葷素食差別,葷食者頭髮中汞平均含量為2.54 mg/kg,高於素食者0.32 mg/kg8倍多。民眾居住地點則與含汞量沒有太大相關,不論住市區、市郊或山區、焚化爐邊、垃圾掩埋場旁、廢棄物回收場或工業區,頭髮是否含汞無相關性。醫師研究:國人汞主要來自銀粉、海鮮【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關心銀粉補牙對健康的危害,家醫科醫師鄭惇方分析國內外近300篇相關論文,撰寫「汞過量對國人健康的長期影響」研究報告,建議民眾盡量避免使用銀粉(汞齊),並慎食海鮮,以降低汞汙染風險。他也投刊給牙科醫學期刊,希望國內牙醫師正視這個問題。他在這篇報告中整理眾多相關文獻,指出補牙如採用汞齊,會逐漸釋放毒素,繼而累積在組織,甚至傳遺給胎兒,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長久。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汞齊危害人體健康,風險包括胎兒神經發育、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阿滋海默症、失眠、憂鬱症、慢性疲勞、纖維肌痛症、異位性皮膚炎、氣喘、不孕症等,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癌症等風險。2006年衛生署委託成功大學抽樣調查565位民眾,發現血中汞濃度平均值為13.8μg/L,約為美國環保署參考值的2.4倍,為南韓調查的2.5倍,且沿海居民血中汞濃度顯著較高,代表攝取海鮮類食物,是汞暴露的主要來源。部分國外研究發現,血汞濃度與使用汞齊補牙有顯著的相關,成大研究也發現到補牙顆數與血汞濃度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間接印證國外研究「血汞濃度與使用汞齊補牙有關」。他在研究文章中認為,汞齊與海鮮都是國人體內汞累積的重要來源。由於台灣仍然可合法使用汞齊補牙,恐讓民眾持續暴露於風險中,鄭惇方建議衛生單位有必要正視此問題。汞從哪來? 農藥!中草藥!大型魚!【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除了銀粉補牙、食用大型魚類,工業化後環境逐漸受汙染,暴露重金屬汙染的機會也增加,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長期接觸農藥等,都可能增加重金屬暴露。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汞在自然界有三種型態,包括「元素汞」、「無機汞」和「有機汞」三種。電池、血壓計、溫度計、補牙銀粉主要是元素汞,過量吸入會有傷害,因此職業暴露(如牙醫)傷害恐比病人嚴重。來路不明中草藥常含有無機汞。顏宗海表示,2008年有位印度裔的美國醫師,在網路上購買230種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草藥化驗,發現其中有20%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因此建議民眾避免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另一種是有機汞,農藥中的殺菌劑、殺蟲劑會含有。
2016-12-16 健康百科.皮膚
乾癬患者若有好的飲食習慣並控制體重,改善病灶程度達兩成。40歲從事業務工作、自我要求高的劉先生每天處在工作高壓,一次運動傷到腳踝後,腿上皮膚出現紅色病灶,就醫發現是乾癬,一度尋求偏方但成效並不如預期。就醫治療,並且努力減重8公斤、體脂肪減去15%、腰圍縮小4吋,目前病情獲得良好控制,不再受乾癬所困擾。收治患者的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乾癬是一種發炎反應,有可能因發炎刺激到脂肪細胞造成肥胖,也可能是肥胖者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分泌發炎物質影響乾癬惡化,因此患者減重、減少體內脂肪細胞後,乾癬便相對容易改善。黃毓惠指出,國外實驗也發現,透過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能降低乾癬範圍及嚴重度達兩成。劉先生的體重自80公斤減到72公斤、體脂肪從35%降至20%,腰圍更是由34吋縮減為30吋,成功控制乾癬蔓延。衛福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醫師說,乾癬病人受基因影響免疫反應調節不良,會攻擊皮膚細胞,全台患者約10萬人,男性居多。
2016-11-27 運動養生.抗老養生
民以食為天,但你有好好吃飯嗎?營養專家指出,高達8成的台灣民眾因飲食不均衡,出現疲勞、心情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處於「亞健康」狀態,更可能加速老化甚至疾病上身,建議每餐要加強優質蛋白質與當季蔬果攝取,避免肌少症引起健康危機。 聯合報元氣健康講座今邀請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名譽教授謝明哲分享「延緩老化的營養與保健」之道。他強調「人如其食」,人的肌力與體力都跟飲食息息相關,飲食不均衡不會馬上生病,容易使人忽略,久而久之會引起代謝異常,進而導致慢性疾病。謝明哲舉例,每天早餐不吃隨便吃,可能馬上會發生食欲不振、不明痠痛、心情不開朗、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嗜睡或失眠狀況,沒有特別不適、檢驗檢查也都正常,卻是「亞健康」,約有8成國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此外,台灣人習慣久坐不動,研究發現健康老人臥床10天,就少了1公斤的肌肉,若是生病肌肉消耗得更快。謝明哲說,不少老人家飲食清淡,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機能會因細胞無法正常汰舊換新,進而逐漸衰退,甚至加快老化速度。因此謝明哲建議,每天每餐要優先考慮蛋白質,瘦肉、魚類、乳製品與豆製品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也要多吃維生素與礦物質,最好每餐都有蔬菜水果,也要把握「少吃飯但不能沒有飯 少吃油但是不能沒有油」原則。謝明哲說,蛋白質最好分散攝取,如早餐吃蛋、喝牛奶,中餐吃肉或魚,晚餐則吃豆類,每餐最少1種優質蛋白質,分散平均攝取蛋白質,更能有效刺激肌肉合成率,因此一天不一定只吃三餐,少量多餐最好。此外,運動後的「黃金30分鐘」補充蛋白質,肌肉組織較容易吸收胺基酸長成肌肉,而運動的選擇上,最好先做無氧運動再做有氧運動,可有效增肌減脂,補充維生素D更能護骨增肌。謝明哲也分享世上最長壽民族的日本人的飲食特色,包含配菜少量多樣、均衡攝取動物性與植物性食品、每餐都有青菜、喝高鈣食品如牛奶或優酪乳,攝取肉類55到100公克,魚肉攝取量比肉多1倍、每天1顆蛋、多用醋與香辛料調味減少鹽分、豆腐納豆等植物性蛋白每天必吃,每天吃1種海藻與當季水果。●肌少族有「肌」可循1. 蝸牛速:走路速度慢2. 奶油手:手無力提不動重物3. 臉色蒼白:看起來有氣無力4. 鳥仔腳:用雙手食指與拇指框住小腿中段,若有空間代表小腿過細5. 貴妃腰:久坐不動
2016-11-22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台灣是美食王國,但不少招牌的「國民美食」卻恐怕是害台灣年輕人罹癌的推手! 國內大腸直腸癌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說,近年統計, 國人40歲以下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輕人口,占比增至7%,背後原因推估跟從小愛吃鹽酥雞、香腸、燒烤等國民美食吃到大脫不了關係。大腸直腸癌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大腸直腸癌個案數已經超過1萬5000人,相當於約每35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直腸癌。 王輝明說,大腸直腸癌罹人數近年仍在緩緩的增加當中,尤其不管從國健署的 統計資料也好,臨床的觀察也好,40歲以下發病的年輕族群越來越多,由過去的個位數,目前占整體大腸直腸癌比率已經來到7%之多。 飲食習慣是最大禍首!王輝明強調,這些年輕人呱呱落地40年來幾乎全在接觸致癌物,尤其國人愛吃鹽酥雞、香腸、燒烤等食物,更是可怕,因為只要溫度在攝氏150度以上、超過2分鐘,便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異環胺等致癌物。 無法不吃,也要少吃,否則就得學會如何聰明吃,喜啖肉類、燒烤、油炸等食物的人,最好一邊搭配具抗氧化功效的蔬果,像是一顆巴掌大小的芭樂,就可以抵消16根香腸的致癌物質,而葡萄連皮吃、花生不脫膜也都有助抗氧化。 及早定期篩檢 早治療效果好王輝明說,受惠政府大力推動篩檢,早期腸癌發現越來越多,第一期的大腸直腸 癌占比已提升至近4成,而只要是平常有定期篩檢習慣的人,有6成都可以在第二期之前發現,5年存活率可提升到8成至9成5之高,遠比第三期6成5、第四期1成2來的好。 不過,國內發現時已經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仍有2成左右,或因忙於生計而忽略,或者醫療資源較缺乏,通常症狀出現半年以上,拖到不能再拖才就醫的人也有。 健保已給付4線用藥 標靶新藥成效佳王輝明提醒,已轉移的晚期大腸直腸癌症狀,最常見的就是體重一直減輕,體型 消瘦。治療方式能開刀最好,或是化療加上具高療效的標靶藥物是最重要的治療基礎。 王輝明說,健保目前給付有4線用藥,一棒接一棒,如果都見效,平均5成患者的存活時間能撐過33個月,第一線治療失敗後的第二線治療,目前也有新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可用,能作用在更多的接受器上,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達6個月。【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6-11-16 癌症防治.抗癌新知
國內生技業者開發「24種遺傳性癌症風險基因檢測」平台,宣稱只需幾滴血,就能預測未來罹患大腸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臟癌、甲狀腺癌等24種癌症的風險高低。臨床醫師則強調, 基因檢測結果雖可作為醫師選擇標靶、化療藥物參考,但如能養成規律運動、飲食清淡及良好的生活型態,可不用接受篩檢多花錢。該癌症檢測平台通過國家實驗室認證,號稱透過使用次世代定序技術,可找出增加罹患癌症風險的基因變異,可包括大腸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前列腺癌、胃癌、胰臟癌、甲狀腺癌、卵巢癌等常見癌症,以及其他15種癌症,共24種癌症。「早期發現是對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說,癌症研究領域上越來越重視基因篩檢,檢測結果是選擇標靶藥物、化療藥物的參考。此外,隨著基因篩檢技術的進步,「易罹癌」檢測範圍越來越廣,但結果只是告知罹患某些癌癌症風險的高低,不代表未來一定就會罹癌,即使帶有罹癌基因,只要長期追蹤、改善生活作息,就能降低或延後罹癌風險。戴承正說,「易罹癌」基因檢測就像路口的紅綠燈,可以作為用路警訊,提醒那些不太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一定要小心,行車需遵守號誌,才能避免意外事故。如果平常能維持正確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攝取高油、高熱量、高鹽等食物,生活作息正常,少熬夜、多運動,就不太需要「易罹癌」基因檢測,自己嚇自己。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陳燕麟也有相同看法,即使「易罹癌」基因檢測均為陰性反應,但飲食及生活作息亂七八糟,不見得不會罹癌。陳燕麟指出,對癌友家屬來說,這類檢測有必要性,門診一名女性確定罹患乳癌後,帶著姊姊與女兒接受基因篩檢,結果家人均有致癌基因,從此飲食更為清淡並定期回診,如能提早發現罹癌,也能早期治療。
2016-11-07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大腿粗不是壞事!細長的「鳥仔腳」為許多女性所追求,但國內最新研究指出,腰圍與大腿圍的「腰腿比」若大於1.8,包括腰圍就算正常、但腿太細,罹患糖尿病、腎臟病和內臟癌症風險都將是一般人的兩倍。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弘毅與馬偕醫學院、長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與中研院等多位學者,近期利用3D全身立體攝影,分析80幾名患者體型與慢性病關聯,結果發現,腰圍大於90公分、頸圍大於38公分或腿圍小於50公分,以及「腰腿比」高於1.8以上的馬鈴薯體型,罹患糖尿病、腎臟病和內臟癌症風險較高。「腰腿比」高於1.8者相較於一般人,罹患慢性病風險高出兩倍。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教授指出,一般都認為胖子、腰圍過大者較易罹患慢性病,過去常見的預測指標包括「腰圍大於90公分」與「腰臀比」,但每個人的體型不同,有些人終其一生腰圍都未超標,仍罹患慢性病;另外產後婦女臀圍大,以傳統腰臀比預測慢性病也恐失準。許光宏指出,臀圍跟大腿圍指向身體周邊肌肉與脂肪的多寡,由於周邊肌肉與脂肪會分泌有益的蛋白質,可對抗癌症與內臟器官等慢性發炎疾病;另外也能分泌脂聯素,改善胰島素抗性,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機會,預防第二型糖尿病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因此相較於「鳥仔腳」,下盤穩固的人罹患慢性病的風險較低。許光宏說,罹患慢性病的原因與外界環境因素以及個人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但後者影響更大。以癌症為例,環境因素導致癌症的機率為10萬至100萬分之一,而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的機率則是1000分之一,是外在環境的1000倍。許光宏建議減少腰圍、頸圍,並增加腿圍,民眾可在家或辦公室作腿部肌力訓練,例如「手扶椅背、一腳抬膝」的動作,重複8至10次,有助加強腿圍。
2016-11-07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最近兩周內接連收治2名年輕患者,他們因急性腹痛掛急診,檢查發現其中一名男病患的膽囊竟有多達近400顆結石,另一名女性患者的膽結石大到5公分,經醫師以腹腔鏡手術處理,術後兩天就出院;院方表示,現代人外食機率高,飲食偏油膩,長期下來造成膽囊結石患者越來越多,且年齡層逐漸下降。大千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膽結石要形成像前述2名患者的情況,至少要好幾年時間,可推估2名患者在20歲左右就已開始形成膽結石;許多人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往往會認為是胃潰瘍,長期吃胃藥卻未見起色,直到膽囊爛掉才到急院就醫,建議大家如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務必盡早至醫院以超音波檢查,找出病因。他指出,膽結石形成時不一定會痛,除非結石在一定角度卡住膽囊,或摩擦到膽壁造成發炎,才會有疼痛感,平時如有上腹悶脹、吃飽後有前胸痛到後背的感覺,就可能是膽結石的跡象,症狀發生時,一定要就醫處理,不要認為吃止痛藥壓住疼痛就好,如不處理容易有兩大後遺症產生,除了可能引發膽囊癌,萬一結石掉到膽管,還會引起胰臟炎與黃疸,因此手術處理膽結石是最佳治療方式。不少人聽到開刀會感到害怕,膽結石可用腹腔鏡手術,在肚子上打三個小洞,手術時間僅需20至30分鐘,很快就能處理乾淨,不僅麻醉時間短、失血量少,平均術後約2天就可出院,恢復正常生活,是安全、快速又有效的手術方式;極少數患者可能在術後會有拉肚子症狀,但大多數腹瀉症狀只需幾周時間就可慢慢回復。馮啟彥說,許多人以為引起膽結石是水質不好或水喝得少,這其實是造成腎臟結石的原因,飲食習慣才是與膽結石息息相關,苗栗地區客家族群多,傳統客家飲食較油膩、重口味,這也是苗栗地區膽結石個案較多的原因;如檢查發現有膽結石,除非是高齡、心臟不好或不適合麻醉患者,建議應及早手術處理,才不會導致更嚴重狀況發生。
2016-11-07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怎麼會是我?一名出社會就吃素,一向早睡早起又堅持飲食清淡的30多歲女性上班族,日前因為走路莫名發喘,到醫院接受檢查,沒想到竟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合併肺部轉移,讓自豪過健康寶寶生活型態的她,第一時間完全無法接受。醫師 臨床觀察,近年國內年輕的腸癌患者,多有家族病史,或者基因的問題。力行健康生活 居然還是罹腸癌?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醫師鄭企峰表示,聽到確診罹癌,而且一發現就是晚期時,該名女子在診間直呼無法接受。 原來女子自從踏入職場之後就開始吃素,且飲食力求清淡,幾乎不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難得的是,平常還有規律運動習慣,但鄭企峰說,雖然紅肉是主要危險因子,可大腸直腸癌會不會找上門,除了飲食習慣外,仍有其它致病因素。 其實早有症狀 但易被輕忽鄭企峰指出,台灣每年新增的大腸直腸癌個案數約莫都有 1 萬 4000 人,已是所有新發癌症的第一名,由於症狀不明顯,約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人,確診時已屬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事後一問起來,多數人往往都早有症狀,像是貧血或倦怠,卻常忽略或合理化症狀,把出血當成痔瘡,排便異常改變誤以為是壓力太大在鬧腸胃。 家族史也是重要病因 積極治療別放棄鄭企峰表示,由於國人飲食習慣西化,攝取肉多、脂肪多,大腸直腸癌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年輕的患者多半具有家族病史,罹癌有跡可循,不過,即使發現罹癌時已轉移,也不代表就得放棄治療。 晚期大腸直腸癌在過去平均存活僅有6個月,但隨著藥物越來越進步,鄭企峰說,以現有化療藥物加上標靶藥物的治療之下,存活期已經可以大幅拉長到平均超過20個月了。 鄭企峰強調,著手治療之前,目前多半會進行基因篩檢,以基因沒有突變者為例,即使第一線使用過化療搭配抗表皮生長因子的標靶治療後復發,後續第二線仍可使用抗血管新生因子的標靶治療,仍有不錯療效,鼓勵所有病患都該積極治療。 別輕信偏方或謠言 配合醫師治療才是上策有不少腸癌患者常聽信偏方、網路傳言,以為抗癌期間少吃肉、蛋白質,甚至堅持不碰兩隻腳的肉類,可以餓死癌細胞,鄭企峰都斥之為無稽,強調要想對抗病魔,體力是一大關鍵,建議病人仍該均衡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才有利於治療。【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6-11-04 癌症防治.飲食抗癌
8年前曾罹患肺癌,如今卻能擁有紅潤氣色,前副總統蕭萬長今天透露,他的養生秘訣就是每週4次蔬果養生湯,加上飲食習慣調整,讓他在手術後重新找回活力。癌症關懷基金會今天舉辦「華山論健」企業健康論壇,前副總統蕭萬長以癌症關懷基金會終生志工的身分出席。談到和癌症關懷基金會的淵源,蕭萬長說,8年前他因肺癌歷經一場大手術,術後親友紛紛提供各種養生建言與秘方,「太太成了我的護士」替他仔細過濾各種資料,最後採納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建議,開始每週喝4次蔬果養生湯。蕭萬長說,喝了一陣子並改變飲食習慣後,發現身體真的有明顯好轉,他帶著感激的心情,發願成為終生志工,希望把自身經驗分享給更多人。營養、飲食都是抗癌重要利器,蕭萬長指出,近年台灣人癌症罹患率越來越高,希望透過推廣飲食養生,讓致命的癌症獲得控制,漸漸轉變成不會立即致命的慢性病。
2016-10-03 養生.家庭婚姻
阿公阿嬤比父母更寵小孩,以致孩子不愛運動、少吃青菜!董氏基金會「隔代教養與孩子飲食行為調查」發現,九成三阿公阿嬤天天幫孩子準備晚餐,卻容易忽略營養品質,蔬菜與乳製品嚴重不足,且近四成隔代教養的孩子每天喝甜飲,六成四每天運動未達30分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指出,國內雙薪家庭越來越多,隔代教養情況普遍,但阿公阿嬤習慣寵小孩,小朋友喜歡吃什麼,就給什麼,以致缺乏營養。調查發現,讓孩子吃蔬菜的比例,祖父母比父母少12%;讓孩子吃乳製品的比例,祖父母比父母少13%,但讓孩子天天喝飲料的比例,祖父母卻比父母高出17%。該項調查統計分析全台國小1至4年級共1萬8099位學童的主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孩子飲食攝取習慣。陳醒荷表示,家長如果適度調整照顧孩子的習慣,就會出現好的效果。舉例來說,許多家長習慣在家中放些零食或含糖飲料,但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家中有放含糖飲料的孩子喝飲料的數量,為家中沒有放飲料孩子的近二倍,反之,如果家中不存放不健康的食物,孩子接觸的機會也會隨之下降。此外,許多家長習慣用零食點心當作鼓勵孩子吃飯的獎賞,但這形成小朋友「菜是被迫要吃的、是不好吃的」的錯誤觀念,同時養成追求糖果獎賞的習慣。1992年美國一份研究就指出,要孩子吃完一個點心,才能吃另一個點心時,會降低孩子對第一個點心的喜好。「盡量少用強迫性的管教方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一份2009年美國研究發現,當規定學生用餐時只能選紅蘿蔔時,七成學生會吃光,但如果讓學生可自行決定要吃紅蘿蔔或芹菜時,超過九成會吃光自己選的紅蘿蔔。建議家長提供多種健康食物,例如蔬果、全榖、豆製品、堅果,以鼓勵代替強迫,讓家人更健康,餐桌氣氛更愉悅。
2016-09-29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飲食習慣西化,三高患者愈來愈多,坊間謠傳秋葵、秋葵水可以降低血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營養師,為了證實此謠言,找來10位高血糖患者做臨床試驗,發現每天吃秋葵者又是高血糖患者,可以大幅降低血糖,若是血糖輕微超標降低的效果則是有限。中國醫藥大學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惠婷表示,秋葵、中藥材「杜仲」中含有的「異槲皮素」,已被證實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但是坊間謠傳吃秋葵不如喝秋葵水。因此,第一階段試驗,先做秋葵水與秋葵,哪一種狀況,對於降血糖較有效果,結果坊間販售的秋葵,直接拿去浸泡一到兩天,不同的秋葵浸泡出的秋葵水,異槲皮素的量都不同,降低血糖的效果也有所差異。楊惠婷說,秋葵水有一食安風險,浸泡過程中,水的使用可能是不潔的,加上民眾可能會秋葵水放在冰箱多日才飲用,生菌數可能會超標,喝下肚很容易拉肚子等。第二階段試驗則是針對秋葵的效果做試驗,找10位有高血糖的患者,其中8位已經完成試驗,而有6位僅是血糖輕微超標,2位是高血糖的患者,結果連續吃秋葵一星期後,2位高血糖患者血糖從200多降到只有30多,其他6位輕微血糖超標的患者,則是從100多降為90多,幅度不高。楊惠婷說,實驗結果顯示秋葵確實有降低血糖的效果,但從試驗結果看來是屬於有調控效果,並非像是藥物能直接降血糖,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民眾平時可以吃秋葵作為保養,絕對不能將秋葵當作偏方治療自己的高血糖,若是被醫師判定需要服藥,就得服藥控制,不得只單吃秋葵就希望達到吃藥的效果,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從實驗結果中也算出可以達到降血糖效果的秋葵含量,大約每天可以吃16根秋葵,大約含有200微克的異槲皮素,即可達到效果。有毛病:糖尿病
2016-09-14 癌症防治.攝護腺癌
男性面對尿尿問題,常受自尊心影響,等到頻尿、排尿疼痛、血尿嚴重才就診。66歲林先生體態良好、自認健康,頻尿就吃成藥,出現血尿還以為是藥物副作用,就醫確診已是晚期攝護腺癌。醫師指出,攝護腺癌進程緩慢、症狀不明顯,台灣男性發現攝護腺癌時,約3到4成已是晚期,存活率相對較低。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查岱龍表示,攝護腺癌名列104年國人十大癌症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人,其中晚期患者每年新增2千多人。晚期存活率低於20%,遠低於早期存活率95%。為何攝護腺癌早期不易發現?查岱龍說,男性羞於面對排尿問題,總說沒有困擾,當在門診循循誘導,例如問「尿尿要很久嗎?」、「半夜常起床尿尿?」患者卻改口說有,又辯稱因為年紀大。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感嘆,男性自尊心恐害了健康,千萬別輕忽排尿問題。張延驊說,攝護腺癌危險因子包括年長、飲食西化、家族遺傳、種族差異等,曾有研究發現,美國人罹患攝護腺癌機會比日本人高10倍,但當日本人移居美國,開始高油、高鹽的飲食後,罹癌率也增高,「可見飲食西化是重要關鍵。」他遇過最年輕的門診病人40歲,推估就是飲食西化影響。對於晚期攝護腺癌病人的治療,張延驊表示,過去採用荷爾蒙療法,可使1成癌細胞凋零,9成癌細胞進入冬眠狀態,部分患者效果不佳。2004年陸續出現其他治療方式,包括化療藥物歐洲紫杉醇、口服雄性激素生合成抑制劑或口服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等,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張延驊說,甫通過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口服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有助晚期患者與癌症和平共處,定期追蹤、穩定服藥,仍能維持生活品質。林先生罹癌後,因淋巴轉移,後來又侵襲肺部,他接受手術和放療,再加入新藥臨床試驗,原本擔心「自己還可活多久?」但新藥治療兩年下來效果不錯,癌症讓他更重視生活及健康,並且撥出更多時間給家人。
2016-09-12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中秋烤肉慎選食材,國健署今天提醒,饕客愛吃的香腸及牛、豬、羊等紅肉,已被證實會增加大腸癌風險,高溫燒烤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呼籲多以白肉、瘦雞肉、魚肉取代。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8年蟬聯十大癌症發生數之冠,居癌症死因第3位,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等都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國健署科長周燕玉今天表示,豬、羊、牛及香腸、培根等加工肉品,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不只如此,高溫火烤同樣暗藏危機,周燕玉說,肉類超過攝氏100度高溫碳烤烹調時,除了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油脂滴落火上也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不論吸入或依附食物表面吃下,都可能提高腸癌風險。周燕玉建議,中秋烤肉應以魚肉、瘦雞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和加工肉,也可以水煮、蒸、或微波爐加熱取代燒烤。烤肉時,不妨多選擇五顏六色的蔬菜,像是花椰菜、杏鮑菇、洋蔥、甜椒及蘿蔔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與增加飽食感,也不會一口氣吃進太多肉類。國健署指出,大腸癌早期經常看不出症狀,等到腸道有阻塞、便秘,或出血到肉眼看得出來,通常已非早期,呼籲50歲以上民眾每2年做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有助降低15%至33%罹患大腸癌風險,平時多運動,不讓癌上身。
2016-09-06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國人胃食道逆流情況嚴重,根據健檢機構分析95至104年健檢數據,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十年內攀升近三成,且每四人就有一人有患病風險,其中超過八成為男性,八成為30至59歲中壯年,但超過六成患者無感。48歲的張先生擔任資管工作,面對繁重工作,總把壓力往肚裡吞,且他吃飯時喜歡配湯,晚飯後還會喝茶或咖啡紓壓,睡前偶爾還會吃零嘴解饞,引發胃食道逆流;但他之前檢查出時因為症狀輕微自覺無不適,並沒有即時改善飲食習慣,五年後食道已裂孔疝氣。據統計,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為15.6%,明顯超越日韓的8.5%與中國大陸的6.4%,居亞洲之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過去10年近1.6萬人健檢資料,發現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四成有抽菸習慣,七至八成有飲酒習慣,且BMI值大於24的人患病風險高出1.43倍。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慢性咳嗽、氣喘、喉嚨有痰都可能是病徵,但許多人不會想到是胃食道逆流;食道受損的病人中,有75%的人自述無感,男性又更容易輕忽症狀,有文獻指出,三至六成的患者真的沒有出現徵狀。他分析,30至59歲中壯年發生率高,主要是這個年齡層的人為衝刺事業,社交應酬越來越多,同時中年漸漸肥胖,腹腔壓力增加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並導致食道產生裂孔疝氣,若趨勢不改,國人的食道癌就可能隨著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增加而攀升。吃7分飽 飲食乾濕分離鄭乃源說,食道黏膜裂痕是可逆的,九成患者透過改善飲食生活型態,可讓裂痕癒合。平常飲食要細嚼慢嚥、三餐七分飽,飲食最好「乾濕分離」,湯或飲料不要混著食物吃。另外,不少人中午有午休習慣,建議不要一吃飽就趴睡,晚餐後別再進食,且晚餐後3至4小時再就寢,再戒菸酒,少咖啡與濃茶,少高酸、高油、高甜食物,避免胃食道逆流。
2016-09-06 有.元氣.好食在
食物從進入食道,經過胃部再排出來,大約要花上一到三天的時間。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只要看便便的「顏色」就能略知一二!每一種顏色都隱藏著一份身體的健康訊息,你有注意過嗎?褐色褐色是最理想的便便顏色。因為人的飲食習慣,便便會有不同濃度深淺變化,如果攝取的膳食纖維豐富,顏色就會比較淺,如果以肉類為主的飲食,就會是深棕色。便便在身體裡消化的時間越久,顏色也會越接近深棕色;如果比較短的話,就會偏黃色。但只要是褐色系的便便,都代表身體很健康!黑色 黑色的便便又稱作「柏油便」,變色原因可能是身體的胃、食道、小腸等上消化道出血或病變,和便便混在一起的時候氧化變黑,一定要記得安排胃鏡檢查。但另一種情形是吃了含鐵的營養品,那就完全不用擔心!紅色 紅色的便便代表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今天吃了有紅色色素的食物;但如果是長期的紅色便便,又稱作「血便」,可能是痔瘡肛裂造成的流血,嚴重一點或許也是罹患大腸癌的前兆,務必就醫檢查!下次便便時,記得低頭注意一下便便的顏色,就能快速了解身體健不健康囉!資料參考/《我的便便怎麼了?!》作者/大田和史繪
2016-09-04 新聞話題.科普好健康
健康檢查就是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身體檢查,十九世紀中,英國已有醫師提出,廿世紀初於英、美等先進國家即陸續有專門健檢機構,亞洲地區以日本最早實施。台灣在民國50年代,只有少數幾家公立醫院有健康檢查項目,以台大醫院最有名,當時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顯然是特殊人物的專屬。現在台灣健康檢查平民化,應該是從民國63年通過的勞工安全衛生法(現改為職業安全衛生法)公布後,要求雇主給予勞工最低限度的安全保障並照護勞工健康,慢慢發展而來。但隨著國人癌症及心血管病變已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幾名,為保障國人健康,政府於民國92年啟動癌症防治法,由國建署推動各項癌症篩檢,健保署也依不同年齡,提供免費的成人健康檢查,這些措施更加強了國人對健康的重視。國人健康意識提升後,也愈來愈多人願意主動接受更完整的健康檢查。企業雇主在照護勞工健康方面,也不再僅是為符合法規要求,更願意增加健康檢查內容,希望能確實照顧到勞工健康。除了國人健康意識提升外,迅速成長的影像診查技術亦加速了健檢的盛行,更高階的影像檢查,例如核磁共振(MRI)、更快速的電腦斷層掃瞄、正子造影檢查(PET)等的導入,也增加國人做健檢的意願,間接造就了更多健檢中心。了解身體 非老年人專利過去似乎都認為健康檢查是老年人的專利,但隨著近年國人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改變,年紀輕輕即罹患重症的個案時有所聞,大家都不希望成為不可能的那一個,所以接受健檢的年齡也年輕化了。一般而言,做健康檢查有以下幾個目的:一、了解自己身體基本數據,二、早期發現癌症,三、找出疾病前期的變化,例如心血管及腦血管病變(代謝症候群造成)。但如何選擇檢查項目是一門學問,因為個人需求不同,很難簡單說清。我建議優先選擇不花錢的健保健康檢查,健保規定年滿四十歲且未滿六十五歲,每三年可享一次保健服務;已年滿六十五歲,則享有每年一次保健服務,但這些僅是最基本的檢查。若還有個人需求例如有家族史、工作型態壓力、生活不正常等,可選擇一般健檢中心的套組。若是商務人士,工作繁忙,平時較少花時間保健的,就選擇健檢診中心較高階的套組,這樣時間較經濟,檢查也較完整,當然能接受更高階的健康管理,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要一窩蜂的追求高科技檢查,這些高科技檢查大都是因應診斷疾病而發明的,並不適合做篩檢,而且多少都有放射性,若無必要,應該避免。檢查標準 老人、年輕人不同一般做健康檢查是在身體無症狀時,若有症狀就要針對問題來做檢查,這是疾病診斷,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因為健康檢查的目的是要早期找出問題,所以運用一些靈敏度較高、特異性較低的儀器檢查。目前醫療機構檢驗數據為國人的常態,並未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家族史族群有不同標準,且個人身體狀況也可能因近期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條件而浮動,所以個人的「標準」狀態是浮動的,而且健康檢查結果僅為採檢時當下的狀況,若出現異常(就是俗稱的紅字),並不一定代表健康出問題。我曾經遇到一位近百歲的長者,抽血檢查一堆紅字,住院後家人非常緊張,評估過後,發現長者身心狀況平常,就建議家人帶回家,恢復日常活動,又過了好幾年的優閒生活。所以20歲的年輕人與70歲的銀髮族並不一定適用相同標準,並不需要追求漂亮的檢查數值。現代的健診中心都是秉持健康管理的理念,若有檢查異常時,一定會說明清楚是要進一步檢查來釐清狀況,還是複檢持續追蹤。而複檢後正常的情況,也很常見。其實只要是持續做健康檢查,就能以年度比較方式來建立個人的標準,解讀個人報告也會更精準。
2016-08-03 健康百科.兒科
台灣的國中、小學生,平均每四人就一人過重,隨著3C產品使用年齡降低、運動量少,肥胖現象更嚴重,新竹馬偕醫院將開設「兒童青少年體重控制班」,透過兒科醫師、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三管齊下,讓孩子擁有一生受用的飲食運動習慣。馬偕醫院小兒科主任林昭旭說,曾聽一對夫妻的對話,妻說:「我們家姐姐才小學四年級就80公斤,弟弟幼稚園大班破50公斤,好像得減肥」,夫說:「哪有小孩在減肥?圓嘟嘟才可愛!」,這是錯誤的觀念。他說,根據衛福部10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為28.6%,國中27.9%,過胖原因主要是飲食西化,能消耗熱量、控制體重的活動卻少了,也就是說,孩童上網、看電視時間長、運動量少了。針對這現象,新竹馬偕開辦「兒童青少年體控班」,由專家傳授醫療級飲食知識及運動技巧,讓他們一輩子可以帶著走。「最令人擔心的是臨床上,常見許多父母不把孩子變胖當一件嚴肅的事,」馬偕營養師林幼羚說,父母應扮演積極角色,協助孩子培養一生受用的健康飲食習慣。這班學員以10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為主,邀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及營養師組成專業團隊,內容包括「醫療評估」、「飲食控制」和「體適能訓練」,即日起報名,9月16日截止,電話(03)6119595轉2026。
2016-07-29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繼大學生吃泡麵罹患胃癌致死後,又有年輕人愛吃炸雞泡麵,罹患大腸癌的消息!一名少年從15歲開始,幾乎餐餐吃炸雞、泡麵和香腸,2年後常便秘,有天更拉出血便,檢查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追溯少年並無家族史。醫師表示,20至30歲年輕大腸癌患者雖不到5%,近來卻有年輕化趨勢,建議家族三親等有家族史、疑似有大腸癌症狀等,應提前進行糞便潛血試驗。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表示,臨床表現7成5的大腸癌患者,並非來自家族遺傳,可能來自不良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等後天因素。癌症基金會昨公布108名大腸癌友調查,近8成癌友罹癌前,不良習慣餐不定時、睡眠不足、過勞工時和排便不順成四大惡習。調查指出,近8成癌友癌前常吃宵夜、餐時不固定;6成6的人一周熬夜3天以上,排便則近4成癌友,2到3天、甚至6天以上才排一次便,常出現便秘或腹瀉情形;在飲食習慣上,不僅常吃油炸物、蔬果攝取不足,更有7成3的癌友,一周有2次以上「呷菜尾」的習慣。三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說,大腸癌平均需要5年,會從大腸瘜肉變成腫瘤,不僅飲食、生活作息維持好良好習慣,若逾50歲、家族三親等有家族史、疑似有大腸癌症狀者,應定期每2年免費進行一次糞便潛血試驗;但若年輕人曾有家族史或出現疑似症狀,也建議提前自費篩檢。吳昌杰說,許多未曾做過篩檢的患者,當發現有血便、腹痛、體重減輕或腸堵塞症狀,確診多已大腸癌第二到三期;但根據103年篩檢統計,50至69歲篩檢率僅4成,多數民眾認為篩檢便利性太低、又不能立刻知曉結果等,降低篩檢意願。在增加便利性上,吳昌杰說,目前有居家可用的糞便潛血篩檢試紙,2分鐘可知結果,但靈敏度略差於一般到院篩檢的糞便潛血試驗。飲食調整上,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說,減少紅肉、菸酒攝取、口味調整則可清淡、低油、多蔬果。
2016-07-27 健康百科.婦科
21歲張姓女大學生從國三開始,腹部變大,如同懷胎8個月,半年前到婦產科求診,才發現是肚裡有顆20公分大的卵巢水瘤,經手術取出後恢復身材,不再腰痠背痛,也可以穿漂亮衣服。中山附醫婦產部醫師吳珮如說,患者腹腔有這麼大的卵巢腫瘤,過去只能開刀取出,傷口長約20公分,現在利用「達文西」機械手臂,將內視鏡從肚臍進入,切除腫瘤,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術後疤痕藏在肚臍內,不會在肚子留疤。患者說,她身高157公分,體重原本47公斤,國三起逐漸上升,小腹不斷隆起,原以為是國三念書,沒運動變胖,去年體重飆到52公斤,嘗試跑步、游泳、吃減肥藥都無效,肚子硬硬的,還胖到走路腰痠,就像懷孕般。她指出,陪媽媽到婦產科檢查,自己順便就診,意外發現大腹便便是肚子有顆超大腫瘤,手術摘除後「整個人瞬間瘦了2.5公斤」,走路變輕鬆,腰圍從水桶腰變小蠻腰,貼身漂亮的衣服都可以穿。醫師吳珮如說,飲食習慣改變,年輕人喜歡吃炸雞等高熱量飲食,原本40歲左右才出現的卵巢腫瘤,臨床上逐漸降低,甚至碰過卵巢腫瘤患者才14歲。醫師提醒,若出現如頻尿、便祕或腹脹、甚至腰痠、急性腹痛等症狀,或摸到硬塊,應該盡速就醫,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2016-07-15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飲食多元,夜市、便利商店、路邊攤等讓食物更隨手可得,導致台灣人愈來愈胖,減肥成為全民的課題。但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發現,很多民眾減肥都亂用方法,最常聽到有民眾說「我每天都只吃一餐,為什麼還這麼肥?」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李佩芬說,聽到這種說法真的都好想「巴蕊」。李佩芬說,每天只吃一餐的減肥方法,不但沒有成效還會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體重破表的民眾,除了遺傳因素以外,多數都是因為吃太多所導致的體重問題,很多人會認為「只要吃少一點就好」,為了快速減肥,則有人會認為「那我一天只吃一餐就好」。李佩芬說,好多求診的患者,都使用過「一天只吃一餐」的減肥法,事實上這都會愈減愈肥,習慣大吃大喝的民眾,突然不吃腦中會不會被刺激,飢餓感會加成,等到要吃第一餐的時候,往往份量都超過三餐的量。曾有位患者,過去一位籃球國手,後來因為受傷退出籃壇,但是食量仍然維持過往,一下子就胖到100多公斤,因為胖得太快,他還曾賭氣想知道自己能變多胖,每天狂吃養肥了食量,有天突然心律不整就醫。當他決心減肥時,也用了一天只吃一餐的減肥法,結果他每天吃的那一餐,有一隻烤雞、100顆水餃、大份的湯、兩杯飲料,吃完之後,晚上又忍不住餓意,又再吃了一隻烤雞。李佩芬說,若是照這樣吃,不胖也難。●一天沒吃多少東西 零嘴卻吃下巨量熱量李佩芬說,每天只吃一餐會瘦這件事,都是民眾的錯覺,多數都是女性會用的招數,也有女性會說「我每天都吃很少但是還是胖」,追蹤她的飲食習慣才發現,坐在辦公室會吃一些小零嘴,旺旺仙貝一次就是10幾包,實際上小東西的熱量才是多得嚇人。李佩芬說,旺旺仙貝一包兩片,一包的熱量就有90大卡,吃兩包等於吃掉一碗白飯,像是蜂蜜水、運動飲料、醬汁等,雖然很少量但無形中就是你我的減肥殺手。李佩芬說,台灣人有太多自以為是的減肥觀念,實際上都是沒有效果的,最有效的減肥方法還是要三餐照常吃,只要吃得對、吃得好就可以瘦的很健康。●減肥沒有絕招 三餐吃得飽反而更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副主任魏淑貞說,一天只吃一餐的反彈力太大,建議民眾不要嘗試這樣的減肥法,愈變愈胖反而傷身,很多人都會說「少吃多運動」是減肥的必勝招式,其實吃得多也能減肥,特別是三餐一定要吃得飽,瘦得反而會更快。魏淑貞說,每人每天攝取的熱量,女性約1200大卡、男性約1500大卡,就針對每日建議攝取的熱量去讓自己吃得飽,若以女性而言,直接把1200大卡除以3,等於每餐大約400大卡,看似很低的熱量其實可以這樣吃,早餐吃水果配蛋吃到飽,中午吃蔬菜配半碗白飯,蔬菜也可以吃到飽,晚餐則是少吃可以喝豆漿、半碗飯等,絕對可以讓你立刻瘦。魏淑貞說,減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若是自己真的不會算熱量,甚至自己挑的食物都覺得食不下嚥,建議可以找專業的營養師。李佩芬說,減肥靠自己需要龐大的決心,調整已經習慣的飲食也需要時間,減肥千萬不要急,一定要按部就班,才有辦法瘦到變明星。
2016-07-03 健康百科.新陳代謝
三餐怎麼吃?不少糖尿病友與家屬傷透腦筋,專家指出,不同族群都有飲食迷思,例如將粥、飯或麵條煮得太糊爛,提高GI值(升糖指數),讓血糖飆高;如果選擇低GI食物,並重視多元均衡搭配,糖友就能輕鬆控糖。糖尿病衛教學會營養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營養師許碧惠指出,年長的糖友在家自炊常常吃得簡單,但需注意營養均衡,如早餐愛吃粥或饅頭等軟質餐點,建議搭配切碎的蔬菜、絞肉、蛋或豆腐,增加飽足感,延緩餐後血糖上升。此外,麵、飯、粥等全穀雜糧類在烹煮時建議煮熟即可,否則GI值會上升。至於外食為主的年輕族群,應注意補充不足的營養,如吃肉燥麵,加點滷味或燙青菜,並補充飯後水果;早餐吃三明治配紅茶,不妨到超商買沙拉或水果搭配,攝取纖維質能夠延緩腸胃到吸收糖分的速度,使餐後血糖不暴衝。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年輕人和高齡者在飲食習慣各有不同的迷思,共同問題便是對於低GI飲食缺乏正確認識,提醒病友選擇低GI飲食,避免飯後血糖劇烈波動,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為能協助病友吃得美味和營養,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全台第一本專為國人飲食習慣設計的糖尿病低GI食譜,食譜購買詳洽02-25603118轉11。
2016-07-01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國內糖尿病患超過200萬人,不少糖尿病患者每天測空腹血糖,但糖化血色素卻超標,原因是忽略「飯後血糖」的重要,主要是高GI(升糖指數)的飲食方式會造成飯後高血糖,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為協助民眾選擇低GI飲食,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全台第一本糖尿病低GI食譜,需要控制體重及代謝症候群問題的人也適用。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重要因素,但根據糖尿病衛教門診發現,年輕人和老年人飲食習慣各有不同迷思,且對低GI飲食不了解,造成控糖障礙。他舉例,年輕人愛吃的甜食、珍奶、蛋糕、甜度高的水果,都屬於高GI食物,吃完後會使血糖升高。此外,老人家常因牙齒不好或吞嚥困難,偏好流質或軟質食物,但糖尿病衛教學會營養發展委員會副主委許碧惠表示,像是鹹粥、濃湯等,就算加了全榖類,煮過頭、過度糊化的食物更容易導致血糖飆升,或是勾芡後的食物,油脂、鹽分及糖分都較高,GI值也較高。許碧惠說,這本低GI食譜教民眾如何辨識低GI食物,並針對年輕人、老年人的飲食特性,協助民眾選擇正確飲食。年輕人外食多,早餐經常買三明治配紅茶等,建議可以改吃水果或蔬菜沙拉,但沙拉醬不要加太多;很多人午餐吃麵打發,提醒要多點一份燙青菜,但避免加肉燥。老人家吃粥或早餐吃饅頭、銀絲卷等,建議可以加蔬菜、肉、蛋,將食材切碎方便食用,但許碧惠提醒,煮粥不要煮過頭導致過度糊化,以免讓血糖急遽上升。許碧惠解釋,蔬菜、水果膳食纖維有助飯後血糖不會飆升,且蔬果含有多元營養素,對健康有益處,這本低GI食譜對想要體重控制或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也有幫助。
2016-06-04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基隆市衛生局針對參加「闔家歡」健檢的1萬6千多市民問卷調查,了解飲食習慣,近3年來,外食比率逐年上升,去年午餐外食每周3次以上比率占49%,晚餐則占35%。衛生局長吳澤誠說,外食比率太高,飲食不均衡、三餐不定時等,是基隆人罹患腸胃疾病比例偏高原因,改善之道要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用餐習慣及運動。乳酸菌協會等單位日前公布腸胃疾病調查數據,本島19縣市皆列入中度警示,基隆被列為腸胃力最弱縣市。議員張芳麗昨質詢時指出,基隆拿到很不樂見的「第一名」,腸胃全台最差,還指是飲食偏好酸味造成,她不能認同,認為和「酸」沒關係,而是通勤族趕車趕時間造成。她說,以前外地人來基隆討生活,各地同鄉會林立,如今卻都跑台北工作,榮景不再,還造成腸胃差,很諷刺,市府要負上部分責任。吳澤誠表示,此調查指基市大腸瘜肉與胃食道逆流案例最多,歸納3個原因,指營養攝取不佳、外食習慣、用吃減壓。他說,基隆每年都針對健檢市民問卷調查,人數多,有代表性。去年數據,有吃早餐習慣每周3次以上占93%,午餐外食每周3次以上49%,晚餐外食每周3次以上35%,吃點心每周3次以上的27%。另外,每日蔬菜2碗以上32%,喝咖啡、茶每周3次以上,分別占39%、38%,吃乳製品每周3次以上42%。「外食比率太高,三餐常不定時,喝茶及咖啡比例也高,都可能影響腸胃健康」吳澤誠說。如何改善飲食健康?他說,要均衡飲食,養成良好用餐習慣,不要用吃紓解壓力而要運動。衛生局在各社區推動良好的生活習慣,闔家歡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有加強慢性病管理。
2016-05-18 養生.健康瘦身
夏季氣溫高,身體為了調節體溫上升會自動降低基礎代謝率,別以為夏天流流汗體重就會減輕,其實是錯的,因為減掉的那些體重都是水分,補充水分後減輕的體重又回來了,減掉脂肪與有沒有流汗無關係,夏天有幾個禁忌要遵守,減重並非難事。減重禁忌一:不常運動在家沒事又不常運動的人,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就會變慢,如果又吃了許多食物就更容易變胖。減重禁忌二:常吃太快吃東西速度快的人,建議每一口食物咀嚼三十次左有,有助於防止快食的毛病,而沒有咀嚼習慣的人,不妨從糙米等較硬的食物開始嘗試比較好。 減重禁忌三:常吃垃圾食物吃太多垃圾食物,則腸內食物腐敗的情況就會更嚴重,導致經常放臭屁、打嗝等情形,進而影響到人體代謝機能。 減重禁忌四:不吃早餐身體長時間攝取不到食物,中餐時吸收力更強,反而會使身體更容易變胖。相對的,吃早餐後,由於可利用白天活動來消耗熱量,就算吃得多也不用擔心發胖。減重禁忌五:晚餐吃太飽易使多餘熱量在睡眠中轉變成脂肪,或第二天起床時食物將仍停滯在胃裡,自然會覺得沒有食慾,早餐也就吃不下,如此惡性循環,便會越來越胖。 減重禁忌六:常吃宵夜夜晚是休息、儲存營養的最佳時間,習慣吃宵夜的人更易發胖。減重禁忌七:常吃重口味放縱自己吃太多辛辣、油膩的重口味食物,不僅無法瘦身成功,連帶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減重禁忌八:常喝啤酒事實上不僅僅是啤酒,所有酒精飲料的卡路里含量都要比想像的來得高,如兩大杯啤酒熱量約等於一碗白飯,很容易累積脂肪。減重禁忌九:不斷節食又不斷放棄人體為了防備飢餓狀態,會養成容易囤積脂肪的體質。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做了一個報告,兒童在長假期間,會導致兒童肥胖的生活方式,兒童在暑假期間容易肥胖也是因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有大的變化,結果是,暑假,每天蔬菜的攝取比正常減少了0.2杯,糖分攝取增加2.1茶匙,此外,每天坐著看螢幕的時間更長達五小時以上,正餐不吃、零食不斷、猛灌含糖飲料,暑假正成為兒童肥胖的主因。為了防止暑假脂肪產生,首先,不能因放假改變生活節奏,攝取的營養要均衡,此外,以多吃蔬菜水果,定食定量的點心時間,含糖的飲品要控制這是非常重要的,如能在暑假期間,父母親更要別讓孩子胡亂進食,營造一個健康的暑期生活。 編輯推薦 火熱的防彈咖啡是什麼,喝了真的可以減肥? 模仿原始人「間歇斷食」會發生什麼事?
2016-05-17 養生.健康瘦身
許多女性拚在夏季前趕緊減肥,根據減重門診觀察,現在已經很少女性會採「斷食減肥法」、「單一食物減肥法」等較為偏激的減肥方法,多數女性則是採取「上班日減肥法」,上班日吃得少、吃得清淡,多以蔬食為主,趁周末再大大犒賞自己,事實上,這種方式會造成身體負擔,且造成身體出現四大症狀。開業營養師趙函穎表示,許多女性周末假期約會不斷,往往會暴飲暴食,假日結束罪惡感油然而生,一方面擔心假日的吃吃喝喝會讓自己變胖,另一方面則在上班日積極控制飲食,甚至一天吃不到1000大卡,結果出現肌膚老化、疲憊不振、便秘、營養失衡等症狀。28歲的金融業上班族,連續兩個月上班日都吃不到1000大卡,到了假日卻是暴飲暴食,結果過去不會乾燥的肌膚,開始出現過敏、脫皮、長痘痘的問題,才發現是飲食出了問題。趙函穎說,這類「上班日減肥法」非常多人在執行,根據臨床的觀察,這款減肥法其實體重不減反增,一周就胖3公斤的案例大有人在,還會有口臭、營養不足的狀況。她建議,民眾應該平日、假日飲食習慣都要維持營養均衡,如果計畫好周末要吃大餐,上班日可選擇3天早餐吃具有高蛋白的食物,像是高纖豆漿、魚肉、雞肉等搭配沙拉,增加纖維,可以幫助排便。馬偕醫院營養課長蔡一賢說,平常如果一天吃不到1200大卡,既無法減重,也得不到必要的營養素。她說,減肥不建議快速節食,應該增加運動量,另外建議想減肥的民眾別亂吃,蔬菜水果一定要有,建議可多吃像是地瓜等高纖維的食物,不宜一會兒節食,一會兒又暴飲暴食,否則將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