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家庭婚姻

「老師,橘子、百香果要怎麼吃?」爸媽太寵 小學生沒食力

由於家長不重視食育,加上過於寵愛孩子,讓許多小朋友幾乎失去處理食物的能力。
由於家長不重視食育,加上過於寵愛孩子,讓許多小朋友幾乎失去處理食物的能力。
報系資料照

「老師,這橘子、百香果要怎麼吃?」「香蕉為何不是白色的?」董氏基金會至中南部國小推廣食育,發現部分小五小六學生拿到營養午餐的橘子、百香果時,連剝皮、挖果肉都不會,因為父母從未教過如何處理,建議教育部應該重視食育課程。

董氏基金會發布「食育力:孩子的現在到未來」調查,透過2339名家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長,瞭解孩子長大後是否具備選擇健康的食物、基本烹調等能力。結果顯示,約兩成小學生從來沒到過菜市場,僅三成學童經常進廚房幫忙,家長不讓孩子進廚房的主要原因為怕危險(70%)、覺得沒必要(22%)、沒想過這個可能性(12%)。

董氏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由於家長不重視食育,加上過於寵愛孩子,讓許多小朋友幾乎失去處理食物的能力。她曾在中部某國小觀察學童食用營養午餐狀況,有不少學童問「為何香蕉是黃色的?」,而且連剝香蕉皮都不會。

「家長有教就會,沒教就不會。」許惠玉指出,許多家長習慣削好或處理好水果後,才讓孩子吃,這使得不少國小學童不會剝柳丁或橘子皮,也不會處理百香果,於是選擇不吃,有人丟掉,有些則是放在書包帶回家,結果水果被擠得爛爛的,最後還是丟掉。

董氏也針對第一次離家生活的大學生進行飲食現況調查,探討大學生不與父母同住後的飲食狀況。結果發現,不與父母同住的大學生,平均每周午餐與晚餐外食天數超過五天;超過兩成大學生因為不會煮菜,只好三餐都外食,經常自煮的學生比較重視飲食健康。

許惠玉表示,越來越多國家重視食育,從小培養幼兒選擇健康食物及烹調食物的能力,例如日本2005年實施「食育基本法」,將第六育「食育」列入國民義務教育的教學重點。反觀我國,迄今未規畫完整的食育藍圖,呼籲教育部盡快將良好飲食習慣、尊重生命、珍惜食物、了解食材來源及飲食文化等議題,有系統地納入中小學教育。

外食 飲食習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