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名人.醫院也瘋狂
醫院也瘋狂/生酮飲食防糖尿病兼減肥? 專家:非人人適合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7-11-25 名人.醫院也瘋狂
2017-11-05 養生.健康瘦身
近期網路瘋傳低醣生酮飲食可治癒糖尿病,引起各界討論,有許多不同意見的聲音出現,根據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食物三大營養素比例分別為蛋白質10-20%、脂質20-30%、醣類(碳水化合物)50-60%,而生酮飲食屬於一種極低醣類(5%)、高脂肪(80~90%)、蛋白質比率維持的飲食方法。醣類食物來源包含了全榖根莖類(飯、麵、粥品、麵包……等)、水果及乳品。若使用生酮飲食,醣類攝取5%以內,以每日建議攝取2000大卡計算,必須要攝取到25公克以下的醣類。一碗飯約含60公克的醣,在不加入水果及乳品的前提下,一天下來連半碗飯都不能吃,依照台灣人平時飲食型態而言,有確實執行上困難。當食物中攝取的醣類降低時,確實可達到血糖降低的效果,但長期下來是否有其他風險產生(例如:低血糖),仍是需要被探討的議題,不建議糖尿病患者不與醫師討論便自行採用生酮飲食。目前仍沒有證據指出生酮飲食可確實治癒糖尿病,一般臨床上仍然建議糖尿病患者採健康的飲食型態,如:均衡飲食、三餐定時定量、提升纖維攝取量,並減少精製糖的使用。至於醣類的攝取,可依照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平日醣類攝取量及血糖變化來做飲食的調整與計畫。建議與專業人士一同討論,訂定出共同的飲食目標去執行。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是一種高脂肪、適量蛋白質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透過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模擬飢餓狀態。碳水化合物5%以下脂肪80%至90%蛋白質10%到20%註:碳水化合物即澱粉、水果、蔬菜等。一般飲食碳水化合物 50%~60%脂肪 20%~30%蛋白質 10%~20%資料來源╱聯合知識庫、維基百科
2017-09-14 科別.腦部.神經
近年來,生酮飲食非常夯,主要是因為有人以此做為減肥方法;殊不知,生酮飲食原本是用來治療癲癇病童。小兒神經科醫師並指出,以生酮飲食來治療癲?,會有很多副作用及禁忌,病童往往不易配合,通常都是藥物控制不好時才會採用。 癲癇治療主要以抗癲癇藥物 依據嚴重程度用藥 長庚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洪伯誠表示,癲癇問題以小朋友居多,新生兒出生時缺氧、出血造成的腦部病變,和電解不平衡都可能導致;而在出現癲癇時的治療,要看嚴重程度,若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則是將其矯正到正常範圍,即可獲得改善,至於缺氧、出血造成的腦部病變,就會依據其所造成的範圍多廣來做治療。 癲癇治療上主要是用抗癲癇藥物,洪伯誠醫師指出,確診為癲癇後,給藥治療的效果不錯,至於多久可停藥,要看癲癇發作的量與種類有關,而在藥物治療後,有二年都沒有發作,並且腦波檢查正常,就可減藥。 生酮飲食治療有諸多副作用 須嚴謹計算卡路里 除了藥物治療癲癇,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生酮飲食,其實最早是用來治療癲癇;但是,洪伯誠醫師指出,由於生酮飲食主要是脂肪多以及糖份少,癲癇病童常會在吃生酮飲食後會吐會拉,肚子會痛且有便秘等副作用,所以病人要吃得下這類食物,而且不會有副作用才可吃,並應在一歲以上才會建議吃。 洪伯誠醫師進一步指出,生酮飲食要很嚴謹的計算卡路里,不可外食,限制很多,而且很繁瑣,營養午餐都不可吃,也不可吃巧克力,小孩子很不容易;所以,大多是藥物不好控制時,才會採用生酮飲食來治療。【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7-09-05 新聞.健康知識+
靠喝「防彈咖啡」減肥正流行,這也是運動人士偏愛的補充能量法,號稱能減重、提振精神且降血糖;衛福部南投醫院則提醒,糖尿病患者、孕婦等高危險群或使用不當恐酮酸中毒,應向醫生、營養師諮詢再執行。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防彈咖啡」就是將油脂加入咖啡,其做法類似酥油茶,更因低糖高脂概念,近似於「生酮飲食」能提供飽足感且抑制食慾,而具減重效果,加上攝取糖分比例減少,雖讓能血糖下降,但仍無法治療糖尿病。而「防彈咖啡」僅需使用椰子油、無鹽奶油和黑咖啡將三者等比例混勻後飲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說,因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身體會因沒有葡萄糖當燃料而生成酮體,臨床上叫生酮飲食,多半用於癲癇患者,適合個別化治療。黃表示,因葡萄糖不足,身體會加速分解脂肪取代葡萄糖供給細胞能量,而脂肪分解會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脂肪酸會進入組織細胞和肝臟,在組織細胞中可提供熱量;若進入肝臟中,會異化產生大量酮體。正因為,利用大量燃燒脂肪讓酮體替代葡萄糖,確能達到減重目的,也暗藏危機;南投醫院表示,因生酮飲食會產生大量酮體,酮體須從腎臟排出,若未及時排出,在體內堆積造成電解質失衡、血液酸性增加、鉀離子流失,恐致「酮酸中毒」。院方建議,因生酮飲食執行不易也難持續,通常不會長期使用,因此一般人飲用防彈咖啡應少量,且搭配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必要時到院諮詢;若想長期飲用或是糖尿病患者、孕婦等高危險群應落實諮詢,由醫師和營養師監控執行為宜。
2017-07-21 健康百科.新陳代謝
網路上兩支名為「挑戰老爸的糖尿病─營養學該更新了嗎?」影片,鼓吹「生酮飲食」治糖尿病,點閱破千萬引發討論。但糖尿病、減重專家及營養師紛紛搖頭,提醒糖尿病患者別冒險,自行嘗試恐引發酮酸中毒致命,減重雖有短期效果卻難持久,生酮飲食須在醫療團隊監督下執行才安全。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解釋,生酮飲食類似動物冬眠,攝取極低的澱粉食物,誘發身體在用盡供大腦運作的葡萄糖、肝醣後,開始燃燒脂肪產生酮體,取代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比起一般飲食比例原則,傳統生酮飲食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從50%到60%降至5%以下;脂肪從20%到30%提高至80%至90%;蛋白質則維持10%到20%。宜蘭縣愛胰協會理事長、糖尿病專家游能俊說,糖尿病患者減醣是必須的,飲食多建議控制在中低醣比率,但「低醣」並非指極度低醣的生酮飲食,糖尿病患者要能穩定控糖,必須在食物與藥物間取得平衡,過度偏廢藥物依賴生酮飲食,缺乏專業監督,最嚴重將引發酮酸中毒休克致命。游能俊說,近期有一名28歲年輕糖尿病患,確診一年半來穩定服藥控糖,近來開始嘗試生酮飲食,以為病情改善擅自減藥,回診時血糖值竟高達250mg/dl,超過正常值1.5倍,糖化血色素也飆到10%(標準要小於7%)。患者平常血糖不高,若採生酮飲食將出現低血糖;血糖偏高的患者,在採取生酮飲食後,如自行減藥,將因體內胰島素不足,無法代謝血糖和攝入帶醣的食物,身體便轉而消化脂肪產生酸性的酮體,累積過量會破壞身體酸鹼值,嚴重將休克致命。此外,生酮飲食近來在減重圈中,也掀起討論,但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生酮飲食減重短期雖有成效,但因碳水化合物攝取過低,並不符合人體生理需求,產生的酮酸將對腎臟造成負擔,且會利尿、抑制食欲,因而令人感到情緒煩躁,要持久並非易事,在長期減重成效上尚缺乏研究證實。林孟瑜提醒,富含高脂肪食物的生酮飲食,可能提高慢性病患者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風險;腸胃不佳者也可能腹瀉或便祕。即使是健康成人想透過生酮飲食快速、短期減重,也應在醫師、營養師監督下進行,並不建議民眾參照書籍、影片貿然嘗試,若能與專業團隊討論,以較健康的食物達成飲食治療目標,才是較正確安全的方式。 編輯推薦 眼皮跳不停? 跟吉凶無關啦! 白、黃、黑…什麼顏色的舌苔才健康?
2017-07-21 健康百科.新陳代謝
近來網路瘋傳一段影片,影片製作者宣稱自己父親進行生酮(低醣)飲食,之後血糖值大幅下降。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指出,碳水化合物為葡萄糖主要來源,而大腦運作最需要的,就是葡萄糖,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雖然可以讓血糖下降,但卻會造成身體負擔,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或部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進行生酮飲食,更是危險。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要足夠 才能供應身體所需網路影片宣稱,進行生酮飲食時,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需要降到熱量總攝取量5%。謝安慈主任指出,一般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需占熱量總攝取量近50%,才能供應身體所需,脂肪攝取量占30%-35%,蛋白質攝取量則占15%-20%。部分糖尿病族群 不宜採用生酮飲食謝安慈主任分析,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減少,血糖自然會下降,而胰島素分泌也減少,人自然會瘦。但對於大腦、身體來說,運用葡萄糖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當身體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足,只好分解脂肪,以供應身體所需,脂肪分解會產生酮體。謝安慈主任進一步解釋,第一型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過低,若不注射胰島素,就會發生酮酸中毒,若照常注射胰島素則可能發生低血糖;第二型糖尿病人本身仍會分泌胰島素,但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過低,胰島素分泌相對會減少,同樣可能增加酮酸中毒風險。因此並不建議這些族群進行生酮飲食。小孩、年長者 需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謝安慈主任提醒,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吃東西時,不只熱量要足夠,營養也要均衡,身體整體健康,才比較不會受影響。美國杜克大學生活型態醫學中心主任艾瑞克‧威斯曼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訪問時也提醒,如果是年輕、健康成年人想採用生酮飲食,多半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在執行生酮飲食時,短時間內可能出現口氣難聞、便祕,或出現一些類似流感症狀。但如果是年長者、小孩,可能就會對營養攝取、健康造成「巨大衝擊」。如果想要嘗試這種飲食法,建議在醫師、營養師監督下進行,較為安全。【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7-07-20 養生.健康瘦身
專家聲明典型阿金飲食法的蛋白質含量,與我們在進行生酮飲食白老鼠實驗的量並不相同,事實上,阿金飲食的蛋白質含量會造成肥胖。根據白老鼠實驗的結果,阿金飲食並非真正的生酮飲食。─查爾斯.莫伯斯在營養學上,生酮飲食並非什麼新發現,這都要感謝已故的羅伯特.阿金醫師。他將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燃脂飲食方式與產生酮體整合之後加以推廣。阿金醫師在一九七○年代開始推廣酮症時,測量酮體數值的方式還很原始。但由於近年來日新月異的科技,我們已經可以將酮體值量化,以確保生酮飲食所產生的酮體值能夠對人體有益。如果你曾經採取阿金式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許就能明白處在酮症狀態中有多麼重要,能讓你原本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燃料的身體,改以脂肪(飲食中與體內原本儲存的脂肪)與酮體作為主要燃料。阿金博士暢銷書中提到的關鍵概念,實在是走在時代的尖端。儘管他的書大受好評,但K代表的酮體一詞,卻成了禁忌的詞彙,因為許多人將這個詞與糖尿病的酮酸中毒混為一談(正如第一章中所提及的內容)。儘管阿金醫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說明酮症與酮酸中毒的不同,但這個詞彙的污名卻仍然無法獲得平反,這也是為何推廣阿金飲食者多半著重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而較少著墨於酮症上。專家聲明我們並不會替個別病人擬定正式的宏量營養素比例。阿金醫師明白二十公克的碳水化合物中的組成成分,以及他想改善計畫的次序。我們會在改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同時,觀察呼吸與尿液中酮體數值的變化。當然,計量數值的改善,以及患者呈現的症狀,也是新陳代謝改善的重要指標。─賈桂琳.艾伯斯坦這也是我認為「營養性酮化」比具體適應酮體或適應脂肪,更適合用來描述採用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讓身體改變的概念,這樣能夠讓大家不再害怕糖尿病的酮酸中毒,而聚焦於如何透過營養控制酮症。由於低碳水化合物研究者史蒂芬.菲尼(Stephen Phinney)博士與傑夫.沃雷克(Jeff Volek)博士的一系列著作,近年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圈都已相當熟悉「營養性酮化」這個詞彙。他們在二○一○年紐約時報出版社的暢銷書《新阿金飲食法:獻給全新的你》(與本書共同作者艾瑞克.魏斯特曼醫師合著)中,首次使用這個詞彙。菲尼與沃雷克在後續幾本書中繼續使用與定義這個詞彙,包括《低碳水化合物的科學與藝術》、《低碳水化合物效能的科學與藝術》等書在內。這種對營養性酮化的定義,是在我們不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而改說「低碳水化合物生活」之後最棒的改變了。此外,雖然阿金醫師討論了酮症,以及酮症在改善健康中扮演的角色,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且務實的實施方式。然而,處於酮症當中對你的健康有許多好處,所以你必須了解這點。若要真正獲得營養性酮化帶來的好處,你必須找到適合你的宏量營養素組合(這正是本書第三章至第五章中所要討論的內容)。阿金醫師讓大家注意到酮症的好處,這點功不可沒。現在我們站在他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將他的想法發揚光大,幫助大家釐清如何能夠產生有益健康的酮體數量。生酮飲食並非一體適用於所有人身上,因為我們對碳水化合物的耐受程度因人而異,而耐受度則是公式中的一部分,這點你稍後就會明白。專家聲明以下的公式大致上相同:忽略飲食當中攝取的醣分與澱粉,適量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餐不超過五十七至八十五公克,同時盡可能攝取不同來源的天然脂肪,以達到重要的脂肪酸需求量與基本的飽足感。我也會隨意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以獲取植物營養素以及抗氧化成分。這些蔬菜可以生吃、煮過、醱酵過,或是打成不加糖的蔬菜汁飲用。再次強調,這些都必須符合每個人個別的需求與耐受度,同時謹慎監控血液中酮體的數值,以達到持續的效果。─諾菈.傑得高達斯那麼,真正的生酮飲食和阿金醫師推廣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最大的差異為何?其實只有微妙的差異,但卻是很重要的差別。營養性酮化,也就是身體燃燒脂肪產生酮體以獲得能量的狀態,唯有透過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高脂肪的飲食才能達到。阿金式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可能達到這樣的標準,但也可能達不到,因為它注重的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唯一能夠辨別阿金飲食是否能夠達到酮症狀態的方式,就是檢驗酮體的數值,而標準的方式就是檢驗血酮的含量。然而,傳統上用來測量酮症的方式,卻是用試紙檢驗尿液中的含酮量。如果尿液中含有酮體(精確來說,是乙酰乙酸,亦即尿液中的酮體),那麼試紙就會變成粉紅色或紫色。但是,菲尼和沃雷克在《低碳水化合物效能的科學與藝術》中卻認為血酮(β-羥基丁酸)值更適合作為衡量體內含酮量的指標,最佳的數值應在○‧五至三‧○毫莫耳間。我們會在第六章中詳細討論這點,但現在由於檢驗的技術相當進步,因此我們已經能夠精確判斷採用阿金飲食者是否達到營養性酮化的狀態。專家聲明唯有透過檢驗β-羥基丁酸的值,才能得知你是否達到酮症的狀態。即使血液中酮體含量夠高,仍然需要進行些許的調整。一段時間後,只要達到酮症的狀態,就不需要一直測量血酮的值,除非你改變了飲食習慣,或是有其他如運動或旅行等壓力因素的介入,才需要再次測量。─席山.亞蘭雖然不需要進行任何檢驗就能夠體驗酮症的好處,但此時你只能猜測自己是否真的進入了酮症狀態。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當然是重要的第一步,但要成為真正的生酮飲食者,這麼做還不夠。我們在之後的幾章當中,會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專家聲明我並未發現長期處在營養性酮化狀態中有什麼不良後果。─傑伊.沃特曼生酮飲食的重要觀念*最早推廣生酮飲食的人是已故的羅伯特.阿金醫師。 *低碳水化合物的阿金飲食與生酮飲食只有微妙的差異。 *改變描述酮症的方式,能夠減少大眾對這個詞彙的恐懼。 *阿金飲食並未提出增加酮體量的具體方式。 *達到酮症狀態的要件因人而異。 *阿金式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可能產生足夠的酮體,但也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酮體。 *在沒有測量酮體數值的狀況下,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僅是一種猜測的遊戲而已。
2017-07-10 名人在線.好食課
咖啡減肥法已不足為奇,近年引起國內外風靡的防彈咖啡(Bulletproof Coffee),號稱能夠醒腦提神、瘦身的效果,成為減肥的新風潮。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飲用防彈咖啡來減肥,許多影星都成為其愛好者。究竟防彈咖啡裡面加入什麼神奇的東西,而它真的可以作為減肥的聖品嗎?防彈咖啡到底是什麼?防彈咖啡是美國矽谷工程師戴夫亞斯普雷(Dave Asprey),參考西藏油酥茶所研發出的能量供給飲品,配方是在現沖咖啡中加入從椰子油提煉的Brain Octane Oil (腦辛烷值油),以及無鹽草飼奶油,再用果汁機攪打20-30秒。為何防彈咖啡具有減肥的效果?防彈咖啡加入椰子油和奶油來取代糖,是根據生酮飲食的原理,運用高脂肪、極低醣類的飲食模式,當飲食中沒有醣類時,人體血糖降低無法供給足夠能量時,為了減少組織蛋白質被消耗,身體會進而強迫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而防彈咖啡加入的椰子油,其中約有50%是由中鏈三酸甘油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MCT)所組成,其吸收與代謝速率比長鏈三酸甘油酯來得快,因此能幫助生成酮體,達到生酮飲食的體重控制目的。此外咖啡含有的咖啡因、綠原酸本來就具有提振精神的功效,促進新陳代謝、利尿與加速脂肪分解,同時防彈咖啡含有高量的脂肪,所以能增加飽足感,暫時抑制食慾。是否人人都適合飲用防彈咖啡?椰子油和奶油含高量的飽和脂肪酸,在最新的美國心臟協會綱領中還是認為是不適合攝取的脂肪,大部分的研究還是認為椰子油、奶油會與血液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關,所以三高患者,最好避免飲用。除此之外,長期醣類攝取過低的狀態下,有研究發現會增加心臟細胞的負擔,再加上採行生酮飲食者常常會吃不夠蔬菜,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進行這樣的飲食時就要非常小心。防彈咖啡是實行生酮飲食的方式之一,所以單獨喝防彈咖啡對減重並未有很大的幫助。而生酮飲食雖然可以快速減肥,針對特定族群會有些健康好處,但因為實行度不高,再加上有些風險性,建議在採用前要先諮詢過醫師與營養師,才能保障健康。
2017-04-30 新聞話題.科普好健康
癲癇是腦部神經細胞突然過度活躍,引發反覆不自主的動作、感覺或意識改變的疾病,台灣有十多萬癲癇病人。傳統治療方法以藥物和手術為主,另還有生酮飲食療法。生酮飲食是古老療法,指的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適量蛋白質的飲食,其中脂肪以中鏈脂肪酸為主的葵花油、橄欖油或牛油等,可治療對藥物反應不佳的頑固型癲癇。病童飲食建議油脂佔總熱量的 65%、蛋白質佔30%,碳水化合物只佔很低的5%。20世紀前,抗癲癇藥物還未發明時,新約聖經就提到斷食治療法,也就是禁食,肝臟會把酮體分解出來,但一直禁食很不人道,癲癇病患被抓去監禁禁食,癲癇就改善,但也不能一直餓肚子啊﹗1921年由美國 Wilder 醫師提出的生酮飲食療法,主要內容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而孩童從血液中汲取酮體到腦內的能力又比成年人好四至五倍,孩童使用生酮飲食比成人有效。但是傳統的生酮飲食,脂肪占總熱量高達 80%,吃起來油膩、口感不佳,藥物及手術發達後就式微了。20世紀後半期,癲癇藥陸續發明後,仍有四成病患藥物療效不彰,飲食治療才又回籠。現代人的飲食,通常以碳水化合物(如糖及麵食或麵包)6-7成做為能量來源,蛋白質2-3成,油僅佔一到兩成;但治療癲癇的生酮飲食必須以脂肪為主要的能量來源,油要佔到六、七成。較易執行的改良式阿金飲食法生酮飲食若能正確使用,可算是健康飲食,在動物實驗中有證據顯示不止癲癇,甚至預防代謝症候群,連糖尿病或巴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都能預防,使人類平均壽命增加,也許突破120歲大限。生酮飲食還發展出改良式阿金 (Atkins) 飲食,醣類少攝取,肉隨便吃,所謂的改良阿金飲食,非常類似傳統生酮飲食,生酮性熱量來源(脂肪)與非生酮性熱量來源(蛋白質和醣類)比例,約1:1。比照阿金飲食初期用於減重的模式,在第一個月不建議食用低醣類加工食食物(如飲料、糖果和餅乾),改良阿金飲食特色只嚴格限制醣類攝取,並不限制蛋白質、水分和熱量,使飲食計畫較容易執行。現在的生酮飲食,包括傳統型、中鏈脂肪酸型、改良式阿金飲食及低升糖指數型生酮飲食等。研究指出,經過生酮飲食治療的兒童,平均15.6%癲癇不再發作;有33%發作次數減半。目前都是藥物治療失敗者,才嘗試飲食治療;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生酮飲食治療,成功率可能更高。生酮飲食在治療上獲肯定生酮飲食需在專業人員監督下進行,過程嚴謹、繁瑣,病人必須接受定期追蹤,並和營養師討論,設計出個人化的食物攝取量。主要目標在持續維持體內酮化狀態,不能食用含糖食物,就算是一小塊糖果餅乾也不行,否則就前功盡棄。近年來生酮飲食以中鏈脂肪酸型為主,將總脂肪比例降至50%,變化更多,可提高患者食用的意願。好好吃兩年生酮飲食,病人癲癇有可能治癒。即使是抗癲癇藥療效很差的頑性癲癇患者,使用生酮飲食治療,半數以上也可減少五成的抽搐次數,甚至抽個不停的癲癇重積狀態 (status epilepticus),也可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