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海帶/海帶怎麼挑:買乾貨自理 安全又健康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台北報導】市售現成的海帶,多半是用藥水泡開的,所以沒有黏稠的感覺,主要讓消費者買回家後好處理,但不健康。建議買乾貨回家自理。泡水後,會有黏稠的海藻自然浮起,不必泡太久,用指甲掐得下去即可;黏稠物也不必洗得很乾淨,這些自然物,含有礦物質,也可潤腸除宿便。【2009/10/11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台北報導】市售現成的海帶,多半是用藥水泡開的,所以沒有黏稠的感覺,主要讓消費者買回家後好處理,但不健康。建議買乾貨回家自理。泡水後,會有黏稠的海藻自然浮起,不必泡太久,用指甲掐得下去即可;黏稠物也不必洗得很乾淨,這些自然物,含有礦物質,也可潤腸除宿便。【2009/10/11 元氣周報】
2014-09-23 癌症防治.大腸直腸癌
【聯合報╱記者劉星君/屏東報導】屏東縣麟洛鄉90歲老婦人長期飽受宿便困擾,腹部隆起宛若懷胎10月,直到日前半夜腹痛到無法走路,才送醫急診,醫師診斷發現為巨大腸瘤合併破裂造成嚴重腹膜炎,緊急插管開刀現已無大礙。醫生也提醒民眾,改善宿便,要調整生活作息、補充水分,多吃高纖蔬果。國仁醫院醫師鄭泰德說,從阿嬤腹中取出1顆近30公分的小腸惡性腫瘤,當時腫瘤破裂,瘤內排泄物溢出,汙染腹腔,趕緊將腫瘤切除並大量灌洗,避免肺部及其他器官感染。鄭泰德說,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以胃癌、大腸直腸癌較常見,阿嬤的是相當罕見原發性小腸惡性淋巴癌,好發在60歲以上的老人,常會造成大便箝塞,若未及早發現,腫瘤會像吹氣球一樣越來越大,甚至擴散及轉移,直到最後破裂形成腹膜炎,若拖延到此階段可能有生命危險。
2014-09-23 健康百科.精神.身心
【聯合報╱李張亞英/嘉義市】很多人愛看聯合報,尤其是「健康版」,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家都希望「健康」,怕生病。健康版所刊登的文章,均為醫界一時之選,至理名言。當得知「健康誌」出版,接受讀者預約,我迫不及待訂購。金黃色的封面,令人愛不釋手,內容豐富,值得一讀。名人的一句話:清晨做完「床上運動」再下床。以前我都是睜開眼睛,連忙往廁所衝,讀了醫師叮嚀,會在床上做簡單的運動,再下床蹲廁所。或許只有小解,但喝杯溫開水,走30分鐘然後再進去,就會排便。早上排便,等於「排毒」,將「宿便」排出,渾身舒暢,否則,很難受,甚至坐立不安。要排便順暢,多喝水,每天要兩千cc,我都是喝了水,馬上去廁所。每天五蔬不可少,少鹽、少油、少糖;我不吃油膩食物,愛吃素食,因為血糖偏高,忌吃白米、白糖、白麵。我喜歡走路,去的地方走路可到,就不坐車,因此,不僅身體硬朗了,也省了車錢。我很認同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連勝文的一句話:「沒有任何一個工作,值得你用生命去換。」我年過七十,什麼都不想,唯有健康的身體最重要,MY健康誌,是指南、老師。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聯合晚報/謝鎔鮮/整理】 每個人都有一張健保卡,也都有許多不為人知或不足為外人道的大病小痛。所以「健康一起來」版自本周起推出「我的疑難雜症」新專欄,訪談讀者面對宿疾的苦楚及就醫心得,並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也提供作為其他讀者保健就醫的參考。「有一度,我真的想死在馬桶上算了!」26歲的王小姐從國中開始,就深受便秘之苦,平均每3到4天才會排便一次,嚴重時甚至長達5天,腹脹不已,害她足不出戶,食不知味。王小姐說,自己對廁所有潔癖,除非拉肚子,從小不在外頭上大號,但求學期間,她每天在校時間長達8到10小時,便意一來總要忍到回家,一再忍成習慣,加上先天腸胃功能不佳,等到發現自己已經染上便秘的壞毛病,最嚴重時期甚至5天才排便一次,讓她回首成長過程血淚斑斑。「小時候喜歡一邊上廁所一邊看書,每次都如廁半小時以上,拖拖拉拉,後來變成不過半小時上不出來,坐到腳都麻了還上不出來。」王小姐說,國高中時,一來升學壓力大,再者十幾歲的女孩正值青春期,她實在難以啟齒、羞於求醫,只好獨自默默忍受不適,讓便秘症狀更加嚴重,甚至強烈影響生活作息。「便秘主宰我的行動,不敢出門長途旅行,只要白天有便意,我會回絕所有朋友邀約,一下課就衝回家;如果好幾天沒排便,我連上課也坐不住。排便不時會排出血絲,好幾次在廁所大哭,以為自己會死在馬桶上,真是超憂鬱的。」王小姐苦笑說。王小姐說,直到上了高中,她鼓起勇氣告訴媽媽,媽媽端出各種法寶,例如多吃蔬菜、木瓜、香蕉、蜂蜜水幫助排便,如廁後要用溫水浸浸,舒緩肛門括約肌,輔助運動和大量飲水,讓便秘稍有改善。但等到大學時代,王小姐獨自在外租屋,生活日夜顛倒和三餐不定、頻繁外食,讓她的便秘又漸趨嚴重,打死不想看醫生的王小姐誤信廣播電台,花了一千多元購買一款清除宿便的健康減肥食品,廣告號稱健康食品內含大量纖維,服用一個月就能輕鬆解決宿便。「健康食品一吃下去,害我整整拉了兩天肚子,拉到最後只剩水便,讓我差點痛掛在廁所裡。」王小姐說,她嚇得不敢再吃,腹瀉症狀才緩和下來,便秘問題卻分毫未動。從國中開始拖了10年,便秘痼疾惡化成肛門外括約肌突出,疼痛不已,王小姐忍無可忍,終於去看醫生,住院緊急開刀,來個一刀泯恩仇。「開了刀,雖然瞬間解決問題,但我現在工作得長坐辦公室,加上頻繁外食,很擔心便秘復發,重頭再來一次我真的會發瘋!」年輕的王小姐對未來漫長上班生涯,掩不住心中擔憂。 【2009/02/22 聯合晚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華人健康網╱記者馬婉娟/台北報導】近年只要提到養生保健,「排毒」一詞就變成熱門話題,許多腸道排毒療法更號稱除了清除體內毒素,還有減肥功效,坊間更有人利用各種「排毒」飲品,喝完之後會不斷腹瀉,達到「清宿便」的功效,對此醫師指出,維持腸道健康才是關鍵,不需刻意以拉肚子「清腸」,更不可依賴促進腹瀉的飲品。通便排毒偏方?喝水最有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建東表示,現代人營養不均衡,蔬果吃太少,有時會有便祕現象,許多人以為便祕便須要以排毒療法清宿便,坊間更流傳許多通便偏方,例如喝酵素等等飲品幫助通便,偶一為之的確可幫助排便,但若養成依賴,不但會變成「不喝就排不出來」,還會傷身傷元氣,讓腸胃變虛。針對治便祕,更有人提出飲水時間表,表中指出一般人應在早晨空腹喝1杯溫水,中午、晚上也各有喝水規則,但吳醫師認為,早晨空腹喝水確實對促進排便有幫助,但對喝水時間表則持保留態度,因一天中只要喝足量的水,便可幫助緩解便祕,僅須注意不要一次喝太多水,讓肚子過於飽脹,身體也無法吸收。緩解便祕 喝杏仁茶玫瑰花茶想要嗯嗯順暢,除了多吃蔬果補充膳食纖維、喝足量的水、規律運動之外,還可以適量喝富含油脂的杏仁茶潤腸,幫助通便,但不可加太多糖,以免攝取過多熱量;至於有些上班族、考生,因壓力過大導致便祕,則可以喝玫瑰花茶安定心神,緩解肝脾不和症狀。如果因便祕問題狂吃酵素等等助排便食品,導致腸胃虛寒,常常一腹瀉就停不了,網路上有人建議可以吃蒸熟的蘋果,對此吳醫師認為,一般來說並不會用蘋果治療腹瀉,且蘋果屬性偏寒,因此才須蒸熱,既然如此,建議有腹瀉困擾的人不如飲用薑茶,直接改善胃寒現象,也可一併解決腹瀉問題。【中醫師小提醒】:人體六腑以通為用,累積便是不好,但盲目的飲用號稱有排毒、通便、清宿便療效飲品,最後傷身更加不好,如果不想被宿便纏身,平時就該營養均衡、多吃蔬果、多喝水,且保持規律運動,並要有每日如廁習慣,如此才能從源頭解決,也不必一直擔心是否須要「排毒」。【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報導】許多人飽受便秘所苦,不少女性為了排便順暢,常服用瀉藥解宿便,卻導致藥物依賴,不吃藥就排不出來。醫師表示,無論有無便意,時間到了就坐馬桶,養成固定時間上廁所習慣,生理時鐘自然會調整,排便就順暢無比。小腸管吸收 大腸讓糞便成形家醫科醫師蔡承諺表示,糞便形成與身體消化途徑有關,當食物進入口腔,經牙齒咀嚼及唾液分解,此時食物變小,並從食道進入與胃交界處的賁門;接著胃酸分泌磨碎食物,一路從幽門到十二指腸、進入小腸,胰臟及小腸則會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分解,以利小腸黏膜吸收。通常大部分營養素及水分都在小腸吸收,至於沒辦法消化的食物殘渣則由小腸經盲腸、進入大腸,大腸會吸收剩餘水分、讓糞便成形,並透過直腸、肛門排出體外。焦慮、低頭族 排便多不順暢基本上,內臟由自主神經控制,自主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會抑制腸子蠕動;副交感神經則促進腸子蠕動,蔡承諺說,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較容易排便不順,主要其交感神經活性上升、抑制腸蠕動,導致排便不順、較易便秘。另外,3C商品正夯,不少人連上廁所都當低頭族,當心造成排便不順便秘。蔡承諺表示,便秘是指一周排便少於三次,若排便不專心,便意容易過了。擺張墊腳椅 增加腹壓助排便「馬桶前擺張墊腳椅可幫助排便。」蔡承諺說,當腳墊在墊腳椅時,大腸肛門括約肌附近會放鬆,稍微彎起可增加一點腹壓,直腸角度也較直,排便就順暢。不過,蹲著上廁所卻較坐著容易排便,主要是蹲姿除能讓肛門括約肌放鬆外,直腸角度較直,糞便較易出來。不過,老人家或有心血管疾病者不適合蹲姿,最好坐著上廁所,因蹲姿會導致腹壓增加,排便腹部又需用力,恐致血壓升高,引起中風危險。瀉藥吃多了 容易傷害腸黏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眾排便不順會靠瀉藥解決,但蔡承諺指出,瀉藥類型多,部分機轉為改變腸子的滲透壓或調整腸道蠕動,一旦長期連續使用數月,恐傷害腸黏膜或腸子蠕動,因此解決便秘應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蔡承諺指出,平時應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習慣,避免臨時有便意,在外頭上廁所不方便,一直忍耐造成便意過了,長期導致排便不順。他強調,其實排便生理時鐘是可以訓練的,如果每天固定時間坐馬桶,即使剛開始沒便意,但多試幾次讓身體建立規則,以後只要時間到了,自然就想上廁所。他建議,一般吃完早餐可坐一下馬桶,如此一來排便會較順暢。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整理】問:我從高中開始到現在(22歲)都有排便困擾,試過很多方法都無法根治,中西醫都看過,也吃過酵素。目前上廁所都需靠中藥協助,但效果時好時壞,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皮膚也差。西醫說我腸胃蠕動慢,加上有腸道繞道問題,容易囤積糞便。中醫師說我腸道乾燥,蠕動力不足,能否指點我有效排便的方法。(22歲,男性)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答: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不同,有的每天三次,有的兩天左右才一次。但最好排便次數每周不要少於三次,除了次數不能太少,排便時若需費力才能解出顆粒狀、較硬的大便,或排便後仍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就可能有便祕問題。便祕原因很多,有些人先天結構上有腸道繞道等異常,腸子太長或是彎曲度太大,以致於不容易排便,要改善排便問題也要比別人多花力氣,且覺得效果不顯著。非不得已,不建議手術處理,還是要依賴飲食、運動來調整。 飲食上,每天一定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分,並且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運動可以幫助排便,最簡單的就是快走、慢跑。另外做仰臥起坐,或是每天持續游泳,可以增加腹壁肌肉的收縮力、刺激腸道蠕動。也建議每天可固定找時間「認真」的上廁所,不能邊聽音樂、看書報,或是邊上廁所邊玩3C產品。也可以請醫師開立軟便劑或刺激腸壁蠕動的藥物輔助,但用藥一段時間後必須慢慢減藥,不能老是依賴藥物幫助排便。 ※延伸閱讀》‧便秘只是小問題?宿便七大危害解析‧擺張墊腳椅 助你一「便」之力‧ 吃飽就坐 宿便愈積愈多 ‧輕鬆八撇步 排便好順暢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內容摘自《不疼痛的生活》,作者傑夫‧利文古德(Jeff Libengood),布克文化出版】一旦宿便累積過多,就容易引發腹瀉。腹瀉形成的原理,就是宿便附著在腸壁之後,會造成正常糞便的通道變窄。人體為保護自己,會加快消化速度,藉此盡快將消化過的食物排出體外。人體腸道中存有許多常駐菌,其中八十五%是好菌,十五%為壞菌。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細菌,都無法百分之百獨占腸道,這樣才算是均衡的腸道環境。在腸道好菌的活動下,人體每天會產生十公升以上的氣體,而腸道會在氣體的刺激之下不斷蠕動,促使人體正常排便。但若是持續吃下不健康的食物,造成腸道內的壞菌增加,會使得腸道內的常駐菌數比例失去平衡。如此一來,人體就無法完全排出體內的廢棄物,進而產生所謂的宿便。適當的排便量,大約是每天三十公分長。當然,你並不需要拿著尺去量馬桶裡的便便,只要大致目測即可。若覺得排便長度低於三十公分,就代表老廢物質可能殘留在腸道當中。這些殘留於體內的老廢物質,會附著在腸壁上並逐漸乾燥,最後變硬形成宿便。一旦宿便累積過多,就容易引發腹瀉。腹瀉形成的原理,就是宿便附著在腸壁之後,會造成正常糞便的通道變窄。人體為保護自己,會加快消化速度,藉此盡快將消化過的食物排出體外。當上述的狀態更加惡化後,就可能引發憩室炎、潰瘍性大腸炎或腸躁症等疾病。即便機率不高,但這樣的狀態也可能會引發大腸癌。家母過去也因為宿便而變得不健康,甚至因為脫肛而接受過兩次外科手術治療。宿便對姿勢也有影響。腸道主要由肌肉與黏膜所構成,其中位於升結腸、橫結腸及降結腸的肌肉,在維持人體正確姿勢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若腸道內有宿便存在,這些部分的血液循環及養分供給狀況就會變差。接著,腸道肌肉就會失去彈性而變得無力。不僅如此,宿便的重量會拉動脊椎,造成人體前傾的姿勢更加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腰椎會承受過大的負荷,進而引發腰痛等問題。這些姿勢惡化對於全身的不良影響,就如同本書前述的內容一般,在此不再贅述。持續累積的宿便會造成腸管膨脹,甚至有人因此體重暴增。上述這些肢體疼痛、身體不適、肥胖、精神狀況不佳等各種身心問題,都可能是宿便所引起。為解決宿便問題,首先是改善姿勢,接著是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壓力。若是這些變化還是無法改善宿便問題,就必須透過洗淨腸道的方式來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所謂腸道洗淨法,簡單說就是使用浣腸劑。透過有計畫的腸道洗淨療程,可讓腸道內的環境出現明顯變化。在洗淨腸道之後,不僅使人感到身心都輕鬆許多,還會變得更有活力。除此之外,膚色也會變得較明亮,體重也會變輕。尤其是有偏頭痛的患者,症狀在洗淨腸道後會有明顯改善。然而在洗淨腸道時,必須採用自然的治療方式,且必須遵守專業人員的指導。一開始最重要的是改善不良姿勢與調整飲食習慣。若是嘗試後不見明顯成效,再考慮是否要透過洗淨腸道的方式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