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長期便秘壓力大 OL腸齡如老太婆
排便卡卡、解羊屎,小心腸齡老化如歐巴桑。38歲楊小姐,從學生時代起至今為便祕所苦20年,現在為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大又常常加班,就醫檢查腸齡竟高達68歲,比實際年齡高出30歲。董氏基金會最近以網路問卷進行「全台腸年齡調查」,蒐集1068位、15至59歲青壯年的資料,發現平均腸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11.3歲,腸齡老化10歲以上者達7成。過半青壯年出現糞便乾硬、顆粒狀、排便費力、解不乾淨等便祕問題,但其中超過7成不知道自己有便祕。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維熊說,便祕本來較常發生在腸道老化的銀髮族身上,但現代人常吃加工食物,加上生活緊張、缺乏運動, 造成青壯年便祕提早報到。陳維熊說,便祕會使食物與腸黏膜接觸時間增加,使腸道菌種改變並減緩胃腸蠕動速度,形成惡性循環,腸胃病變的風險也會增加。不少人靠吃緩瀉劑刺激腸內神經治便秘,但久之會造成神經遲鈍,他建議應該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緩瀉劑是最不得已的方式。「用藥是最後手段。」開業腸胃肝膽專科醫師蕭敦仁建議,預防便祕的方式包含多吃蔬果,如每天三份青菜、兩份水果,作息正常不熬夜、喝水3千毫升、運動30分鐘、補充益生菌,如果這些方式都沒有效,再考慮用藥。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說,現代人飲食多加工、精緻食品、肉類,纖維質攝取不夠,再加上久坐與缺乏運動,以致排便不通暢。長期便祕會讓壞菌過度生長,影響養分與水分吸收,並使腸道細菌發酵而產生的致癌物質,刺激腸黏膜上皮細胞,易誘發癌變。腸道老化警訊1.不用力就很難排便2.即使上過廁所也排不乾淨3.排便很硬很難排出4.排便時呈現一顆顆5.每周排便少於3次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製表/吳佳珍▍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