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手邊那些看似無用的小東西,其實都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寶貝」。
身為朋友口中的「化腐朽為神奇」小能手,我在生活中實踐「重複利用、減少浪費」的節能減碳行動。像是網購後留下的氣泡紙、氣泡袋、甚至水果網袋,我都會收集起來重複使用。若自己用不完,就送到郵局包裝櫃檯,讓有需要的人自由取用;也會在社區社團發文,贈送給需要大量寄貨的賣家,讓資源繼續循環利用。
此外,家中堆放的堪用物品若自己用不上,我會上「換物社團」交換或贈送。節慶收到太多禮盒、月餅,與其放到過期浪費,不如送給喜歡的人幫忙「消化」,讓分享成為生活中最溫暖的循環。
連禮盒紙袋我也不放過。出門可裝隨身物,寄件時則是現成的包裝袋。只要稍加改造、封口,就能成為漂亮又實用的再生包裝。
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其實都是友善地球的重要一步。重複使用、減少製造、讓物品發揮第二次生命,不只省錢,也節能減碳。守護地球不難,只要從日常的一點一滴開始,讓「變廢為寶」成為我們的生活態度。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