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他們延緩病程
台灣近10萬名極輕度失智患者常以為自己是老了才忘東忘西,醫療人員發現,到醫院看病的失智患者多達中度以上,已影響生活甚鉅,因此他們決定離開診間、走入社區找極輕度失智患者,協助他們延緩病程。
失智症是不可逆的疾病,醫師指出,極輕度患者若能積極訓練腦部與運動,五年後進到輕度失智的人口將減半。「不想等病人來醫院時,我只能告訴他,這個病無法治癒」,台安醫院腦脊隨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與團隊去年開始走入社區,為居民作失智症篩檢。
攀談中發現其他病例
林冠宏說,實際走進社區,不僅能接觸自願填量表的人,一些叔叔阿姨常見到醫生,也會在攀談中帶出其他有失智傾向的街坊鄰居來作篩檢。如果被篩檢出,醫院會給就醫優待,安排優先掛號,只要一個上午就完成所有檢查,提升患者就醫的意願。
壢新已確診逾千名
壢新醫院前年起,在中壢區成立長照樂智服務據點,服務涵括南桃園五大區,已在社區培訓300名志工,也有村里長參與失智症認識課程,希望及時發現鄰里中潛在的個案,及早轉介確診,成立至今從疑似到確診的個案已超過1000名。
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經理馮嫚漩表示,針對輕度失智症患者安排一周兩次的非藥物介入,如園藝治療、音樂輔療及懷舊創作等,有學員從中找回興趣專長,重拾年輕時學的吉他。她認為,患者的健康需求是多面向的,這種「全人」的照顧,唯有跨出醫院、走進社區才能作得到,理想的醫院應該是「沒有圍牆的醫院」。
頭腦體操、說故事輔療
林冠宏執行半年的社區篩檢後,一旁的松山教會也開始與台安醫院合作,松山教會出場地、培訓志工,醫院出動醫師、個管師、社工師、心理師等醫療專業團隊,開辦「平安海樂活中心」,將失智患者與家屬從醫院帶來,也向外招募學員。
家屬也有照顧培訓班
課程安排輕度失智患者需要的頭腦體操、說故事、伸展強身、飲食保健等,也設計家屬照顧培訓班,課程密集,一年上40周課,每周有三個上午進行兩個半小時的課程活動。林冠宏說,「課程中看到病人的情緒或各方面突然有變化,就能直接帶到醫院檢查,這是上課的一大好處。」
台安醫院腦脊隨神經內科個管師簡均穎表示,台灣幾乎每個社區都有教會,許多教會除了禮拜、團契,多數時間是閒置的,「平安海」計畫讓教會空間發揮更大且有意義的作用。她期待,有更多社區空間能進行類似利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