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名/心情老被「讚」左右? 認真你就輸了!
臉書團隊的研究發現,人格特質以及幫自己按讚的對象,都會調節「讚」對於人們心情感受的影響。首先,如果你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對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人,那麼貼文的迴響 (按讚次數)確實會影響你的感受。再者,其實跟讚的數量相比較,多數的使用者其實比較在意是誰幫自己按了讚,自己認定越重要的人按讚,是比較關鍵的。可以打趣的說,如果自己景仰或暗戀的對象幫自己按了讚,絕對勝過千千萬萬阿貓阿狗所按的讚!
然而,有些貼文其實不適合按讚,所以很多讚,不一定就讓人開心。在一個月前,除非你在一些特定的區域,你如果認為按讚不妥當的時候,你其實別無選擇,除非你選擇留言。根據臉書的內部研究,他們認為人們在使用行動裝置時,比較不常使用留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貼文的迴響。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有些人可能會透過按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貼文的關心。那我們是否要調整自己看待「讚」的方式呢?如果很執著於這個人怎麼可能看到這種訊息還按讚,那苦的可能會是自己。
除了讚的數量之外,每個讚背後的意義其實也不盡相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就發現人們按讚的動機可以大致上區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個類型的動機透過按讚來表達自我對這則貼文的認同,例如表達關心、支持、認同貼文的內容等。第二個類型的動機則是透過按讚來取悅他人,例如怕沒有按讚是否會讓別人不開心、會遭到排擠等等。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究竟今天朋友按了讚,究竟是甚麼樣的心態。再者,現在除了讚之外,還多了好幾個選擇:大心、哈、哇、嗚、怒。如果今天朋友選擇按讚,但沒有按大心,是否表示他其實沒有那麼愛我這則貼文呢?這問題大概只有你的那位朋友可以回答,不過你的朋友可能只是因為懶惰,或是不知道原來有「大心」這種選項可以選擇。
所以我們該怎麼面對這些社交網路上的評價呢?簡單來說,不要太在意。因為網路上的社交有太多特殊性,例如快速擴散、可能匿名等特性,網路社交上的評價其實是比較廉價的。例如日前就有資深藝人在臉書上說要開演唱會,一堆人按讚,結果真正開賣的時候,只賣出一百多張票;這個現象只是網路社交上的評價廉價化的一個展現。因此要特別提醒年長朋友們,不要對網路上的社交太認真,不然你就輸了!
最後,網路上社交的評價雖然很廉價,但有些人還是很認真看待每一則評價,所以若你想要互動的對象是比較低自尊的、社交敏感的,那建議你還是要謹慎一點,不要隨便開玩笑,或是表錯意。誰知道你的無心,是否會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呢?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認為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追逐發表的點數,但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推廣,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對於自己的心智運作有正確的認識。目前經營心理學科普知識的部落格─《認知與情緒新聞網》,以及一個關注銀髮議題的臉書粉絲頁─《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揚名/人類該害怕人工智慧、機器人嗎?
黃揚名/五千萬FB個資盜竊案,你該擔心資料被賣嗎?
黃揚名/從管中閔到洪蘭,你該相信誰說的?
黃揚名/人類別擔心 你有人工智慧學不走的
黃揚名/為什麼柯文哲與網友開戰卻獲得48萬個讚?
黃揚名/徐重仁與年輕世代究竟在吵什麼?
黃揚名/養兒早就不防老 交個年輕朋友吧!
黃揚名/變老好可怕?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變老
黃揚名/網路健康資訊多 專家都不專家了!
黃揚名/讓失智旅人有幸福感,比訓練更重要
黃揚名/找尋人生的大秘寶!迷航的50歲世代
黃揚名/退休之後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黃揚名/幫爸爸買台機器人吧
黃揚名/兩招讓宅老人走出門
黃揚名/打電玩,能拯救失智?
黃揚名/臉友不快樂,難道你不用負責嗎?
猜你喜歡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為何有些國家為疫苗接種前段班 疫情卻仍失控了?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林靜芸/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張給醫院的自傳
洪惠風/產出10個諾貝爾獎的替代役----黃扁帽醫師科學家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陳昭姿/藥物共擬會 新藥納健保關鍵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許金川/服藥控制B肝 避免走上不歸路
林思偕/探病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即便有洗手!你的手機仍可能被前面人的糞便污染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陳光超/「我真的被球打到!」可以打破耳膜的球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傅志遠/急診不治「心情急」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