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白茫一片令人震驚 陳亮恭:空污不只影響呼吸道
霧霾 有錢也無處躲
然而,近年多次到台中,尤其從市區往梧棲方向移動的下坡路段,那個一片白茫景況令我十分震驚,這種視覺衝擊遠大於過去新聞上看到高雄人提著水桶買水,因為水可以買,而霧霾卻是有錢也無處可躲。
雖然空氣汙染最直接的聯想是呼吸道疾病,但近代空汙成分更為多元,各種研究逐漸證明,空汙造成的影響已經超越單純的呼吸道疾病。空汙中的粒子會增加身體發炎狀況、氧化壓力,改變身體代謝作用,也會增加基因突變的風險。
整體而言,這些生理上的作用也增加高齡者走向衰弱的機會,因為慢性發炎是人體老化很重要的原因。而過去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狀況對一般人與年長者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高齡者面對這些健康風險的承受力較差,也比較容易造成疾病的進展。所以,空汙加上快速的高齡化趨勢,具有顯著的加成效果。
除境內汙染源 從生活做起
政府的分析發現,空汙可分為境外、固定式與移動式三種來源,各占三分之一。冬天時,大陸高壓系統常將大陸的汙染源帶到台灣,地理上處於下游的我們只能指望東風吹起。不過,近來北京的空汙整治有成,希望未來這些境外空汙也能減少。
然而,本土製造的那三分之二就必須好好的設法解決,工業排放的標準與偵測應重新檢視,據說工業與電廠的排放都在政府規範範圍之內,但空氣品質變化有目共睹,或許應該重新全方位檢視。而人民的生活也該有所調整,從焚香與燃燒金紙乃至於汽機車更新,都必須為自己的呼吸權重新調整,別說自己製造的空汙很少,積少成多也是可觀的影響。
軌道建設 降空汙的投資
雖然政府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仍有爭議,然而,強化公共運輸本為降低空汙與碳排放的策略,希望這些建設能夠便捷人們的生活,而政府說明時或許也能計算所減少的空汙與碳排放,軌道建設經費某種角度也是降低空汙的投資,而非單純的考量盈虧。
過去看著北京的朋友戴N95口罩,從室內到車內安裝空氣濾清器,高檔養老住宅也以優良室內空氣品質做為賣點,笑了他們幾年,現在我卻笑不出來了。希望以後小孩所畫的天空仍是藍色,也別錯把霧霾當成了浪漫。
(作者陳亮恭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陳亮恭/國人不健康壽命延長 預防失能失智要趁早
陳亮恭/醫師怎麼這麼凶?疫情下的溝通困境
施打疫苗後猝死頻傳 高齡者也是疫苗高風險群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陳亮恭/每天推著太太散步說話,最後卻得殺了她…長照之路真的只能悲劇收場嗎?
陳亮恭/開刀房外的悲喜 看見人文關懷
陳亮恭/境隨心轉 相由心生 年輕來自自信
陳亮恭/需醫師再三保證的安全感
陳亮恭/失智照顧 穩定情緒是關鍵
陳亮恭/瓶瓶罐罐 不如飲食習慣
健康名人堂/整合門診2.0 給多重疾患更好選擇
陳亮恭/三明治世代 看未來好無奈
健康名人堂/「醫師 不要放棄我好嗎?」
陳亮恭/數千年之後,我們彷彿還在煉丹
陳亮恭/享受老年 別讓肌少症上身
陳亮 恭/養生觀念進化 老來吃肉保活力
陳亮恭/看人工智慧 改變醫療未來
陳亮恭/不需抗老化 而是抗老態
陳亮恭/長照人力不足 有錢也難幫
陳亮恭/低薪、血汗…剩小確幸的醫護困境
陳亮恭/對長輩付出關心 就是高齡友善社會嗎?
陳亮恭/老不是病,翻轉思維的起點
陳亮恭/高齡照護的精準醫療
陳亮恭/長壽的「風險」 不僅僅在於錢
陳亮恭/銀光經濟─高齡化社會的解方
陳亮恭/當長照變成特許行業 民眾權益何在?
陳亮恭/在地安老 地方政府出手吧
陳亮恭/長照2.0納失能預防 美意行得通嗎?
陳亮恭/別再說芬蘭人死前兩周才臥床了!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