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人口快速高齡化帶來許多挑戰,一直有人將之視為機會,也有人認為以高齡者作為經濟發展的目標不恰當,特別是照顧相關服務,商業化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然而,銀光經濟實際上應有機會改變社會快速高齡化衝擊。
比較世界各國政府體制,北歐的社會民主福利國家多由政府推動醫療與長照,費用採取稅收支應(稅收常在40%之譜);以美國為首的自由福利國家則以產業帶動醫療與照護服務,國家收取約20%實質稅率,導入商業模式讓醫療與長照運作。
台灣實質稅率僅約12.5%,推動北歐模式顯得捉襟見肘。台灣的醫療與長照具有高度社會福利導向,與歐洲體系接近,但財務上卻比美國收取更低的稅,這種架構的矛盾勢必造成難以永續的困境。
以戰後嬰兒潮世代為對象,針對新世代長者設計符合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導入合宜的商業模式,讓長輩藉此獲得滿意的生活品質,台灣出現新產業,讓更多年輕世代就業,社會自然產出新的經濟動力。
新世代的長者受過較高的教育,生活上也更有自己的主張,對於新科技與創新服務的接受度較高,也帶動新商業模式的可能。因此,年輕世代可以深入探究新高齡族群的需求,開展具有商業潛力的商品與服務,年輕世代因為更了解高齡者而找到未來,附屬的優點是,年輕人將在生活中更了解老人,社會將變成高齡友善環境;新世代的高齡族群有更高的消費力,對於好商品與服務樂意消費,也鼓勵年輕世代。社會將在良性互動下,進而促進略顯緊張的世代關係。
破困境 提拔年輕世代
傳統社會財富世代轉移多集中在家族,當經濟發展無法複製過去模式,財富在世代間的流動無法擴大,恐怕間接擴大貧富差距。
發展銀光經濟可以有效讓長輩透過商業活動得到優質生活,消費過程間接讓年輕世代發展事業,在成功的商業運作下獲利,這樣的良性互動模式,才有助台灣持正向態度面對人口結構轉變。
產業模式開展與弱勢者照顧並不相違,將高齡者都視為弱勢者並不恰當,何況銀光經濟是針對中年以後衍生的食衣住行育樂乃至於心靈成長需求,而非單純針對失能與失智,我也不認為在現有福利思維框架下,醫療與長照能導入商業運作。
發展銀光經濟是針對新對象與訴求開創服務與產業,美國近年來興盛的Wellness Economy,便是依照這群對象開創新商模,也成為新世代的兆元產業,台灣不能自外於銀光經濟的發展。
(作者陳亮恭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