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放隔夜的起司披薩跟臘腸披薩,哪個細菌數多?實測結果曝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心理學解密

沒手機、不能說話…60歲女老闆參加「十日無聲營」走出焦慮:學會安靜地活

如何練習靜?大家耳熟能詳的呼吸練習,包括腹式呼吸、打禪、打坐、盤腿都可以。
如何練習靜?大家耳熟能詳的呼吸練習,包括腹式呼吸、打禪、打坐、盤腿都可以。
圖片/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60歲南非女子魏赫(Alison Weihe)曾是一家設計製造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日夜為事業奔忙。白天她是公司代表,在男性主導的產業裡應對無止盡的壓力與交期;晚上,她又是兩個青少年的母親,在家庭與事業間拉扯,內疚與疲憊成了日常。

母親過世後,悲傷與責任同時壓在肩頭。她說,那段時間自己「從未真正停下來」,身心都在告訴她:「該慢下來了」。

直到2018年底,她因帶狀皰疹重病三個月,才意識到身體已在求救。女兒建議她參加「十日靜默營」,完全不說話、不運動、不用手機,只專注於內在的覺察。魏赫原本抗拒,她害怕沉默會揭開過去的傷口。

但為了與女兒建立連結,她還是報名了離家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內觀(Vipassana)」靜修中心。

十天無聲:面對最吵的自己

抵達營區的第一天,她交出手機,只帶著衣物。過去靠運動與寫作紓壓的她,這次什麼都不能做,不能閱讀、不能寫字、不能聊天,甚至連眼神交流都被禁止。

「一開始我痛得要命,坐不住、睡不著,腦中全是未完成的事。」她回憶,前幾天彷彿經歷戒斷。直到第六天,她終於能靜坐三小時,只看著窗外的窗簾被風吹動。

當思緒逐漸安靜下來,她發現自己能「看見」情緒的流動,而不再被它吞噬。十天結束時,魏赫說:「我第一次真正感覺到身體與心都安靜下來。」

她理解自己的人生使命,不是再去忙碌或追求,而是學會分享經驗、用故事療癒他人。

醫學觀點:靜默對身心的六大好處

英國心理學家Kirstie Fleetwood-Meade博士指出,靜默修行並非宗教儀式,而是一種「心理重整」的過程。她分析靜默對健康的六大效益:

1. 降低壓力與焦慮:遠離日常訊息轟炸,可降低皮質醇濃度,讓神經系統進入放鬆狀態。

2. 提升自我覺察:靜默能讓人看見自己行為與思考的模式,理解情緒來源。

3. 情緒療癒:遠離外界刺激,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情緒有機會浮現與釋放。

4. 回到當下:持續的沉默讓人專注於此刻,培養穩定的覺知力。

5. 重連精神能量:靜默常讓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喚回內在力量。

6. 改善睡眠與創造力:減少外界干擾,有助於恢復生理節律,也促進思考與創意。

從「說」到「靜」:一場現代人的修課

魏赫說,這十天改變了她的人生節奏。她不再追求「把所有事都做好」,而是學會「讓一切自然發生」。「在沉默裡,我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她說。在這個訊息過載的時代,也許,我們都該給自己一次機會,放下手機、放下語言,回到最安靜的內在,聽聽心的聲音。

情緒 心理 身心 運動 壓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